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竺可桢 王阳明 科学精神
如果我们把眼光放远一点,将竺可桢先生、王阳明先生都放在历史的长河中加以观测,按照当下的理论考量,都可以把两位称作“科学家”。竺可桢,字藕舫,1890年3月7日出生于浙江绍兴东关镇(今属上虞),是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因此,称竺可桢为科学家,毫无疑问。王阳明,即王守仁,字伯安,明朝宪宗成化八年壬辰九月,生于浙江余姚,祖籍浙江绍兴,晚年在绍兴讲学,曾筑阳明洞,后世学者称阳明先生,是明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阳明心学的创始人。何以称王阳明为科学家?这就需要结合“科学”的定义。什么是科学?竺可桢先生认为:“科学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之别,又有纯粹科学与应用科学之别,有狭义的科学和广义的科学之分。从广义言之,一切分门别类的事物统可名之曰科学,但从狭义言之,所谓科学实只限于自然科学,或是所谓纯粹科学与应用科学。”①纵观中国古代科学史,《礼记・大学》中“格物致知”是指通过对事物的考察、检验或穷究,获取正确认识,主要侧重于物理。有学者认为:“‘格物致知’在先秦提出,经历汉唐的训释,宋明的诠释,明清的演化,清末民初的嬗变,到了近代,与西方science的译词‘科学’并存,而后被科学完全取代。”②阳明心学体系形成就脱胎于王阳明对《大学》“格物致知”思想的领悟,王阳明提出了不同于朱熹的对“格物致知”的理解。后世学者习惯将王阳明归入哲学一派加以研究,在此我们不妨将宋明理学作为科学的萌芽,用科学的眼光对两位先生作一番研究。
一、阳明格竹,科学精神的萌芽
竺可桢先生对王阳明这位“乡贤”的科学精神十分推崇,什么是科学精神?竺可桢先生指出:“科学精神就是‘只问是非,不计利害’。这就是说,只求真理,不管个人的利害,有了这种科学的精神,然后才能够有科学的存在。”③据黄宗羲记载,王阳明“先生之学,始泛滥于辞章,继而遍读考亭之书,循序格物;顾物理、吾心,终判为二,无所得入。于是出入于佛、老者久之。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其学凡三变而始得其门”④。根据史料记载,王阳明是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少年时一次与塾师先生讨论何为天下最要紧之事,他就认为“科举并非第一等要紧事”,天下最要紧的是读书做一个圣贤之人。在追求成为圣贤的道路上,王阳明“遍读考亭之书,循序格物”,继而“出入于佛、老者久之”,忽悟“格物致知”之旨,此王学三变,就是王阳明在对成圣之道的不断拷问下完成的科学思考和探索。
凡是知晓王阳明的人,都知道王阳明有一段”格竹“的公案。据《传习录》中《黄以方录》记载:
先生曰:“众人只说格物要依晦翁,何曾把他的说去用!我着实曾用来。初年与钱友同论做圣贤,要格天下之物,如今安得这等大的力量?因指亭前竹子,令去格看。钱子早夜去穷格竹子的道理,竭其心思至于三日,便致劳神成疾。当初说他这是精力不足,某因自去穷格,早夜不得其理。到七日,亦以劳思致疾。遂相与叹圣贤是做不得的,无他大力量去格物了。及在夷中三年,颇见得此意思,方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Q然以圣人为人人可到,便自有担当了。这里意思,却要说与诸公知道。”⑤
可见“阳明格竹”不仅确有其事,而且是对当时官方权威理论的一次科学实践。“众人只说格物要依晦翁”,据查,对“格物”的最早记载,源于《礼记・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当时,对“致知在格物”这句的理解并不难,因此《大学》中并没有对它作进一步解释的记载。后世,东汉郑玄开始为《大学》作注,至宋代更是蔚然成风。晦翁,是宋代大儒朱熹的号,可见当时的学者,都以朱熹的理学马首是瞻,宋明六百年理学,宋代是创始,到明代完结,当时官方首推朱熹对“格物致知”的注释。《大学》和《论语》、《孟子》、《中庸》一同被宋儒编在一起,合称“四书”。朱熹被后人最为推崇的就是他为《四书》作注。冯友兰先生曾说:“中国皇朝的政府,通过考试制度来保证官方意识形态的统治。参加国家考试的人,写文章都必须根据儒家经典的官版章句和注释。”“元仁宗于1313年命令,以《四书》为国家考试的主课,以朱注为官方解释。”⑥在王阳明生活的时代,朱熹的《四书集注》就是官方教科书,难怪大家说到“格物”,自然就遵从朱熹的注释:“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知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至,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格物,此谓知之至也。”⑦朱熹对“格物”这一段经典的注解,奠定了宋明理学对“格物”而后“致知”学说的权威地位。朱子所格之“物”为“天下之物”,他指明的格物路径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有个贯通处”⑧。“天下之物”可以说无所不包,朱子认为:“上而无极太极,下而至于一草一木一昆虫之微,亦格有理。一书不读,则阙了一书道理;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须著逐一件与他理会过。”⑨王阳明早年对朱子的“格物致知”学说深信不疑,因此他热忱地实行朱熹的教导,从“格”、“竹”这个“物”开始,先让友人去格竹,以失败告终,然后亲自去格了七天七夜,也未格出竹子这个“理”来,还病倒了,由此极度失望才放弃了体验。
阳明格竹,虽以失败告终,但王阳明体现的科学精神最为难得。竺可桢先生认为其失败的只是“不懂试验科学的技巧”,缺乏科学方法,否定后他仍坚持肯定王阳明“格竹”的科学精神。“从现在看来,不懂实验科学的技巧,专凭空想是格不出物来的。但是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比,则方法易于传授,而精神则不可易得。阳明先生若于今世,则岂独能格竹子之物而已”⑩。王阳明因此“方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在夷中三年,颇见得此意思”。这次“格竹”事件后,到他被朝廷贬谪到贵州地区,艰苦的生活环境,几经生死的考验,使他在龙场一夜顿悟。他由一个虔诚的朱说信徒,变成了一个质疑的学者,这在当时是一个不得了的事情。质疑朱子,就是质疑统治者的权威代言人,这就导致王阳明一生屡立奇功,却始终不被朝廷器重,尤其是讨平宸濠之变这次战役,却被朝廷张忠、许泰等谗臣诬为王阳明有意造反,险遭不测。这一点,使得王阳明更加合乎一个科学家应有的态度,他“不盲从,不附和,一以理智为依归。如遇横逆之境遇,则不屈不挠,不畏强御,只问是非,不计利害”。他“虚怀若谷,不武断,不蛮横”。他“专心一致,实事求是,不作无病之,严谨整饬,毫不苟且”{11}。
王阳明在科学精神的指引下,开始反思,于是他重新解读《大学》所讲的“格物致知”的真实含义,认为“先儒解‘格物’为格天下之物,天下之物如何格得?且谓‘一草一木亦皆有理’,今如何去格?纵格得草木来,如何反来诚得自家意?我解‘格’作‘正’字义,‘物’作‘事’字义。”{12}他终于明白“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事物物者误矣”,认识到:“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倡导“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13}孔子,是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思想历经千年,为历代统治者所尊崇。王阳明先生提出不能盲从历代对于孔子的言论记载,他提出“学贵得之于心”,要由内“心”来判断“是”与“非”,也不能附和朱子对孔子言行的注释,要遵从内心的是非判断,实事求是。这便是竺可桢先生认为君子应持有的“求是”精神:“昔之君子,盖有举世非之而不顾,千百世非之而不顾者,亦求其是而已,岂以一时之毁誉而动其心哉。”对于事物的判断,不为社会上的名利、毁誉所动摇,坚持求真理,“即凡事以理智为依归之精神也”{14}。
竺可桢先生一方面肯定王阳明先生“格竹”难能可贵的科学精神,一方面开始探究中国近代实验科学不发达的历史原因。他发现重动脑,轻动手,最终导致中国古代科学方法缺乏。竺可桢先生清醒地看到,王阳明先生“格竹”失败的原因,是传统士大夫缺乏动手实践经验造成的。“向来我国士大夫阶级不喜用手,所以把指甲养得很长,表示手是只可用来握笔写字,拿筷吃饭,不作别用的。到了两宋,程朱诸子提倡致知格物,实验科学好像有一线的光明了,但他们的格物全是心中推想,纸上空谈,并不用手去试验的”{15}。
那么,什么样的方法才是科学的“格竹”方法呢?竺可桢先生认为:“实际要格竹子的物,就得像广东岭南大学麦克乐先生(McClure)的方法去格。他从民国九年起到民国廿二年已从各处地方移植到岭南植物园里有五百五十株各别的竹子。竹子开花是很难得见的,但在民国廿二年的夏天,岭南植物园里就有二十六种不同的竹子同时开花。普通以为竹子开花后就要死的,但麦克乐先生就证明竹子开花后不一定死,要看那一种竹子而定。当然植物分类学本身是很繁复的一种科学,不过竹子的移植和上述几个简单的观察,在朱晦庵、王阳明时代统可做到的,他们只要肯去动手去移植,用眼去观测就是了。”{16}科学方法不外乎归纳法和演绎法,归纳法(inductive method)是培根(Francis Bacon)倡导的,大家都推他为科学鼻祖。竺可桢先生认识到:“中国古代虽无近世的实验科学,但是南宋理学家的思想,却是很科学的。”他认为“程子的格物致知实在也是归纳法”。竺可桢先生发现宋代朱熹所谓“致知格物”这个“知”,“就是所谓真知。在我国古代学者中间,朱晦庵是很科学的”{17}。“善疑”、“深思”等科学精神中国宋明时期早已倡导,“可是因为对于自然本身没有实验及处理的方法和技术,终致于这种科学的理想,并没有能产生自然科学”{18}。中国缺乏的是近代的实验科学倡导的科学方法。
二、求是校,科学精神的传承
竺可桢先生认为:“无论哪种科学,他的真正目标是在求真理真知真识,所谓真知灼见。”{19}竺可桢先生于1936年4月受命出任浙江大学校长,掌校期间,他吸收王阳明先生“君子之学,岂有心乎同异,惟其是而已。吾于象山之学,其同者非是苟同,其异者自不掩其为异;吾于晦庵之论,有异者非是求异,其同者自不害其为同也”{20}的“求是”精神,并将此作为浙江大学的校训,传承并发扬光大。竺可桢先生定“求是”校训,并非仅仅因为“浙江大学本在杭州,它的前身最早是求是书院”,而是“深维治学的精义”所在,即治学做人“无心同异,推求其是”,“决不要立门户”{21},才是立此校训最为根本的原因。
1910年,竺可桢先生考取第二批留美“庚款生”,先入伊利诺伊大学农学院,后入哈佛大学研究院地学系,攻读新兴的气象学,1918年以论文《远东台风的新分类》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作为哈佛大学的毕业生,竺可桢先生将“求是”(Faith of Truth)校训与哈佛大学校训“真理”(Veritas)合而观之,认为两者不约而同{22}。竺可桢先生确实学贯中西,那么,如何做才是“求是”呢?谈到求是的路径问题,就引用中国古代《中庸》的记载:“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认为治学做人能做到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单是博学审问还不够,必须深思熟虑,自出心裁,独著只眼,来研辨是非得失。既能把是非得失了然于心,然后尽吾力以行之,诸葛武侯所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败利钝,非所逆睹”{23}。便可达通往“求是”的大门。同时,他十分赞同王阳明先生“知行合一”的主张,他在《浙江大学二十二周年纪念会讲演辞》(1949年4月1日)中说过:阳明倡知行合一之说,“只问是非,不问利害”之精神,尤令人钦迟。本校校训“求是”,即以为“实事求是”之典型。{24}同时,竺可桢先生时时处处都不忘告诫后学,学习王阳明先生知行合一的求是精神,追求治学做人的求是作风。竺可桢先生深入地剖析了王阳明先生“知”与“行”的关系,所谓知行合一,王阳明认为:“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若行而不能明觉精察,便是冥行,便是学而不思则罔。所以必须说个知。知而不能真切笃实,便是妄想,便是思而不学则殆。所以必须说个行。原来只是一个工夫。”故“未有知而不行。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所以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25}。他主张把“知行打成一片”,反对任何割裂“知”和“行”的观点,认为做学问,就是要理论上求真,实用上求行。这是将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充分结合的典范,这就解决了此前“格物致知”所犯的错误。
同时,竺可桢先生深切地知道,“校训为‘求是’,实事求是,自易了然,然而言易行难,一旦利害冲突,甚难实行‘求是精神’。近世科学始祖首推哥白尼、伽利略和勃利诺三氏。除前一人著书外,后二人一秉求是精神,历险如夷,视死如归,以身殉科学。先哲王阳明氏有言:‘我心以为是,虽千万人非之而不改;我心以为非,即孔孟是之而不易!’壮哉求是精神!此固非有血气毅力大勇者不足与言。深冀诸位效之!”{26}竺可桢先生由此得出:“科学工作者在目前此种局势下,不但要在物质上应变,而且要在精神上应变,就是说,科学工作者应抱坚定之立场,追求真理。不论在何种社会环境之下,一切以真理为依归,决不指鹿为马,抹杀真理。”{27}竺老校长为此常常勉励大学毕业生秉承王阳明先生的“求是”精神,出校后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形成并应用自己的思想,以应对社会上将面临的种种问题{28}。
三、科学研究,科学精神的创新
1914年夏天,有感于中国科学的缺乏,以任鸿隽、赵元任、胡明复、杨铨(杏佛)为首的几个留美学生在康奈尔大学酝酿成立“科学社”。当时,正在哈佛大学攻读气象学的竺可桢闻讯立即加入,成为该社的早期社员。在中国科学社第十四次年会上,竺可桢先生的主席致辞表明:“本社以提倡增进国人科学知识与发展科学研究能力为宗旨,编辑《科学》杂志之外,复搜集图书。”{29}竺可桢先生除了在中国科学社担任主席外,积极推动“中国工程师学会、中国化学会、中国地理学会、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植物学会”等学术团体的科学研究工作,曾参与庐山四学术团体联合会议、广西六学术团体年会并致辞,多次重申“科学家的目的是求真理”。{30}
求真理,是竺可桢先生一生的科学追求,哈佛大学的校训[Veritas],拉丁字Veritas就是真理。竺可桢先生受哈佛大学的教育,“对于教育应该采取自由主义或干涉主义,对于科学注重纯粹抑注重应用,尚有争论的余地”,先生认为“应用不是研究科学的最重要目的,科学的研究,一方面是在求真理,一方面在求如何征服自然”{31}。
他在《美国哈佛大学三百周年纪念感言》上演讲时坚持认为:“我们大家应该一致研究真理,拥护真理,则是无疑义的。”{32}
求真理,不仅要有科学精神,而且要运用科学方法。竺可桢先生对当时社会上“提倡科学救国,以为有物质科学,就有百废俱兴可以救国了”,还有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等言论,他都持否定态度。他举过一个精妙的比喻:“因为科学是等于一朵花,这朵[花]从欧美移来种植必先具备相当的条件,譬如温度、土壤等等,都要合于这种花的气质才能够生长。故要以西洋科学移来中国,就要先问中国是否有培养这种移来的科学的空气。培养科学的空气是什么?就是‘科学精神’。”{33}有了科学的精神,如果缺少科学方法,就会犯“阳明格竹”的错误,竺可桢先生深知:“我国古代科学之所以不昌明,一由于学者只在书本上寻知识,或则记诵古典加以注释考证,或则高谈心性,而不知体诸实验,以校正舛谬。”{34}因此,竺可桢先生通过列举西方亚里士多德和培根的演绎法和归纳法,伽利略关于重力的应用试验,哥白尼的《天体的运行》,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等,对演绎法和归纳法的科学实验事迹进行对比分析,提出:“真正之科学方法,是归纳法与演绎法二者兼施并用。所谓演绎法和归纳法并用,乃假定一学说,然后证之以实验。不合则改之去之。”{35}
竺可桢先生一生笔耕不辍,在科学精神的引领下,运用科学方法,为中国科学研究事业,尤其是中国气象学研究作出了杰出贡献。先生的研究常常由古及今,中西贯通,如《论新月令》、《说云》、《测天》、《中秋月》等篇。先生的研究时时钻研地方之特有,如《长江流域三十年未有之大雨量及其影响》、《东南季风与中国之雨量》、《南京之气候》、《杭州之气候》、《冬寒是否为水灾之预兆》、《华北之干旱及其前因后果》等篇。先生的研究往往言气象却不离人生,如《气候与人生及其他生物之关系》、《天气和人生》等篇。无论先生从何处着眼气象学研究,都始终以求真理为旨归。
注释:
①③⑩{11}{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竺可桢,著.竺可桢全集(第2卷).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499,238,541,541,541,260,260,499,567,499,
453,453,461,461,693,452-453,690,691,483,18,236,144,
370,238,157,161.
②蔡铁权.“格物致知”的传统诠释及其现代意蕴――一种科学与科学教育的解读.全球教育展望,2014(6).
④黄宗羲,著.明儒学案.北京:中华书局,1985:181.
⑤{12}{13}[明]王阳明,著.萧无陂,注译.传习录.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243-244,242,155.
⑥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279.
⑦朱熹.四书集注.岳麓书社,1985:8-9.
关键词:心学;王湛之学;致良知;心即理;万物一体
在宋明理学的研究中,作为“心学”集大成者的王阳明,当之无愧是“心学”发展里程碑式的人物。与王阳明同时代,在学术上最具抗衡的,是他的一位好友:湛若水。在王阳明学说形成的过程中,湛若水及其师陈献章的学说无疑为之作出了不可小觑的贡献。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有如此描述:“王湛两家,各立宗旨。湛氏门人虽不及王氏之盛,然当时学于湛者,或卒业于王;学于王者,或卒业于湛。亦犹朱陆之门下递相出入也。其后源远流长,王氏之外,名湛氏学者,至今不绝。即未必仍其宗旨,而渊源不可没也”[1],湛若水学说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因此,对“王湛之学”差异性的研究意义颇大。
一、“心学”形成的理论背景
宋明理学蓬勃发展,到南宋时朱熹重新诠释儒学,总结了有宋以来的道学,乃至孔孟以来的整个儒学,建立了一套思想精深、体系庞大的儒学系统。朱子理学是两宋理学的总结和发展的最高峰。[2]与朱熹同时代的陆九渊,在朱熹的理学被统治者尊为“正统之学”时,极力反对朱熹“格物致知”的体认天理方式而主张求诸于内,在朱子理学蓬勃发展的洪流中举起了“心学”的旗帜。
尽管以程颐、程颢和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在宋代占据着统治地位,但以陆九渊为代表的“心学”也孕育而生。朱熹后期,理学对于理的过分推崇以及相应的对于人性的压制使得思想界开始重新审视理学。这就为“心学”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为明代“心学”的繁荣营造了良好的理论环境。
王阳明从小立志要成为圣人,在27岁前,朱熹在他心中是一个值得学习的圣人。他按照朱熹所倡导的读书方法来穷理和实践,所获甚微,为此深感困惑。王阳明的“心学”体系的形成是在曲折中发展起来,从最初的学习朱子“格物致知”,格数天竹子不得半点要领,心力交瘁后开始怀疑朱子的理学,到中年被贬龙场后,在艰难的生活环境中经历生与死的考验并最终达到超脱生死的境界,“龙场悟道”后始得“心即理”,逐渐脱离朱熹的理学阵营,建立起自己的“心学”理论体系。王阳明的好友湛若水,师于陈献章,心学体系同王阳明一样属于陆九渊开创、陈献章中兴的心学系统。[3]湛若水与王阳明相羽翼,一起将明代的心学推向。
二、王、湛对“心”的认知差异
以王、湛为代表的明代心学是程朱理学之后思想界的大转向,和程朱理学对“理”本体的推崇备至不同,王、湛心学是以“心”为本体的。这在明代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尤其是王阳明的“致良知”,极大地推动着明代的思想解放运动。王、湛充分肯定人的个性,使得程朱以来忽略个性的思想浪潮得到扭转。不管是王阳明,还是湛若水都在本体论上坚持“心”本体,呈现出和程朱截然不同的思想进路。这是一种思想的创见和革新。
虽然在本体论上,王阳明和湛若水都以“心”为本体建立心学体系,但是两人对于“心”的认知却大相径庭。关于这一点,湛若水自身也有察觉。
在《湛甘泉先生文集》中,湛若水就直指他和王阳明对“心”的认知的差异,“盖阳明与吾看心不同。吾之所谓心者,体万物而不遗者也,故无内外;阳明之所谓心者,指腔子里而为言者也,故以吾心之说为外。”[4]湛若水在认识论上是主张“心体万物而不遗”;在他看来,心是非常广大的,它包容万物,并且和万物融为一体。湛若水在和王阳明的书信切磋当中也谈到这点,在《湛甘泉先生文集》卷七《与阳明鸿胪》中,“不肖则以为人心与天地万物为体,心体物而不遗,认得心体广大,则物不能外矣,故格物非在外也,格之致之之心,又非在外也,于物若以为心意之著见,恐不免有外物之病。”[5]以上引文非常清楚地呈现了湛若水对“心”本体的阐述。简言之,湛若水的“心”包罗世间万物,与万物浑然为一体,在“心体万物而不遗”中达到“万物一体之仁”的境界。
王阳明对湛若水“体万物而不遗”的“心”颇有讥意,在王阳明看来,湛若水其实是“求之于外”,有回归程朱理学向外格物致知的老路的倾向。和湛若水类似,王阳明承认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并且提出“心即理”的本体论主张,但是王阳明的“心”更多的是道德本体层面的“心”。在王阳明的著述里,有时也将这种道德之心表述为“良知”。《传习录》有这么一段话,非常清楚地阐释王阳明接续孔孟的道德本体学说。“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6]王阳明把人人皆具有的体认天理之心称为良知,天地万物与人为一体,人体认天理不需要向外去探求,只需向内寻求本心即可。从这个角度看,正如杨国荣先生所言,“王阳明所说的心,含义较为广,指知觉、思维、情感、意向等等。”[7]王阳明的讲的“心”正如他在《传习录》中所记录的那样,“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份。”[8]
三、王、湛“心学”的历史评价
王阳明和湛若水都对明代心学贡献殊胜,两人的思想交相辉映构筑起明代心学的辉煌图景,这是毋庸置疑的。总体来讲,王湛两人的“心学”都重视本心,都强调了“心”在认识天理的至关重要作用,从这个层面上来讲,两者有着至关重要的共通之处,这也是心学在宋明理学发展阶段中显著的特点。
笔者认为,虽然王阳明与湛若水都以“心本体”来构建心学体系,但是他们对“心”的解释却大相径庭,由此他们的认识论和工夫论南辕北辙,这也是“王湛之学”的根本差异所在。湛若水的“心”是与宇宙合一的“大心”,是一种思辨的“心”。正如赵家三郎所评价的那样,“湛若水主张‘随处体认天理’,即在应对事物时心应有感而发,从而体认到自己内心中正的本体,也就是天理。”[9]“随处体认天理”只有在思辨中才能做到,因此难免给人以“天理难见”之感,这种带有玄机的体认天理的“大心”传播起来亦比较难。相较于湛若水的“随处体认天理”,王阳明的“致良知”更加依赖于人的本心,认为不被蒙蔽的本心可以洞察一切天理,与孟子的“人皆可以为尧舜”相契合,这也为王阳明后来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提供了重要契机。(作者单位:湖北大学)
参考文献:
[1]张学智.明代哲学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1):71
[2]冯达文、郭齐勇.新编中国哲学史[M].人民出版社,2004(7):83
[3]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宋明理学史[M].人民出版社,1987(6):185
[4]姚才刚.儒家道德理性精神的重建―明中叶至清初的王学修正运动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2):71
[5]姚才刚.儒家道德理性精神的重建―明中叶至清初的王学修正运动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2):71
[6]姚才刚.儒家道德理性精神的重建―明中叶至清初的王学修正运动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2):8
[7]杨国荣.杨国荣讲王阳明[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9):21
我理想中的中小学教育
这几年社会上言谈越来越自由开放了,基础教育也愈发地饱受争议了。既然各式各样的言论已多,我倒也无所畏惧了,于是铺纸研墨,蠢蠢欲动地想要发表一席荒谬稚言。
许多人指责中国的基础教育是失败的应试教育,必须改革。诚然,几年来领导老师们东奔西走地到处“学习”,也不能说没学出点名堂来,然而我们的改革终究是不彻底的。我本是生在长在中小型城市的学生,就拿自己家乡来说吧:不论外界如何叫嚷着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可我即便是在上小学的时候,作业也是从不曾少的,多数孩子都要几个小时才能完成家庭作业。初中那就不必说,没有初三不上晚自习的学校。自习上到九点甚至超过九点半,回去还各科都有作业,学生普遍是晚上十一点半以后睡觉,早上六点十分以前起床。高中就更不必说,晚上十二点往后推,早上五点半往前提,苦熬几周好不容易盼来半天休假,还有雪花般铺天盖地飞来的试卷,当日晚五点多又要返校上自习,实则比不放假更累人。像这样,学生一天能睡几个小时?睡不好,昏昏沉沉,哪来的效率?没有效率,成效就低;成效一低,领导、老师、家长、自己,就愈发着急,于是原本可怜的一点睡眠时间又被急剧压缩,恶性循环日日重演。口里说着“身体是学习的本钱”,然而真正走上了比战场还残酷的考场,除了分数,谁还能顾及其他?睡眠算老几,去他的吧!——既然健康都不要了,什么人格的塑造、精神的培养,便更是被简化得直接等同于熬夜看课外书、假期到处学特长了。——至此,我已无话可说。
然而,十几年的苦苦煎熬并没有使我放弃一种单纯的渴盼和美好的梦想。面对堆积如山的试卷习题,唏嘘之余,我常陷入幻想的深渊。我想,对儿童的教育应当侧重于良好习惯的养成和兴趣的培养——先是生活习惯,再是学习习惯;先是发展孩子自己的良好兴趣,再是培养其他各个方面的广泛兴趣。我们应当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自由的人来教,教育的终极目的应该是使人幸福快乐。先为人,再为事,有余力,则学文,这个顺序是不能颠倒的,否则教育的产物就会丧失人性的美好与完整。再往上走,就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丁肇中提出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我非常赞同,实践能力匮乏一直是中国学生出了名的缺陷。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哪一方面的能力都不能出一点纰漏,否则我们以后的建设就必定会出问题。另外,学习虽是一件严肃艰辛的事情,但更是快乐的事情。不乐而为之,如何超群?张潮说得好,“才必兼乎趣而始化”,学习的过程要常伴一个“趣”字,才是富有积极意义的,才能实现效率最大化。
最后,基础教育一定要使学生明确方向,明白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是为了什么。方向一旦出了问题,当下成绩再优异都是无用甚至有害的,到头来没有好结果。
【关键词】大学生价值观;困境;解决
当代大学生是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其价值观无疑对于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根本上说,价值观是指主体价值实践活动中反映价值关系的社会意识,这种意识一旦形成,必然会对主体的价值活动过程产生重大影响,从而决定其一定价值关系的态度。所以,形成正确价值观对个体的价值实践活动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所以,全面和系统的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状况,积极探寻培养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
大学是社会新思想的发源地,大学生又是时代的弄潮儿,较强的思辨力使得大学生更容易思考和消化新思想,并将其内化成自身价值观的一部分。由于身处中国社会剧烈的变革时期,当代大学生不可避免地在价值观重构阶段陷入到精神迷茫之中,其价值观体系中的传统成分和现代成分激烈的冲突着。
(一)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的多元化
“人类在今天生活于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或者说,人类生活于一个呈现出强烈的全球化趋势的世界格局之中。全球化目前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关注的一个关系到全人类发展和每一个民族生存的热门话题。”[1]“全球化不可遏制地降临到了我们身上。新世纪的人们除了要面对经济一体化的挑战外,还不得不备受文化价值观念矛盾冲突的困扰。”[2]随着我国各项改革事业的不断深入,西方的文化思想日渐输入,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由于社会阅历不足、缺乏辨别是非能力等,在面对各种复杂的文化思潮时,大学生难免会在价值判断上产生疑惑,出现价值观的多元化或者迷失。
(二)我国社会转型期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所引发的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影响
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特征的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的巨大改变必然引起人们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以及思维方式的深刻变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实主义价值观逐渐取代了的理想主义价值观。当代大学生在价值目标的选取上更加注重现实生活、注重金钱的价值,缺乏对精神生活的密切关注,缺乏对国家、社会、集体与他人所应有的责任担当,功利化、世俗化倾向不同程度地出现了。
(三)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冲击
作为一种以批判、反思现代性为特征的文化哲学思潮,后现代主义自上世纪90年代在我国传播以来,影响着当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带来极大的挑战。
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后现代主义揭示出现代化带给人类的困境;一方面,它颠覆了各种观念,特别是对本体论、历史观的颠覆,以及过度宣扬个体自由,怀疑一切、否定一切的错误观念,猛烈冲击着传统信念,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产生了极其消极的影响,使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无所依托,产生流浪意识,从而导致他们对我们所倡导的核心价值出现认同危机。
二、价值观教育的困境解决
面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这些困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大胆创新思路,努力提高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一)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使之生成“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著名社会学家先生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正如费先生所言:“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3]由于自身认识不足及外部因素影响,大学生在某些程度上缺乏“文化自觉”。对此,我们应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努力使其生成“文化自觉”。
1.以基础教育推动大学生的文化自觉
一方面,通过阅读经典,推动大学生进入共同话语体系,实现“文化自觉”。我国高校可以借鉴其他发达国家基础教育的做法,在为学生选取经典阅读书目的同时,中西并举,以中为主。另一方面,通过精心打造基础核心课程,促使学生知识结构趋于合理,实现“文化自觉”。为防止学生偏科,真正贯彻“博学于精专相统一的个性化素质教育”理念,应规定学生必须跨专业、跨学科选课,以保证学习课程结构的合理性。
2.以文化反思支撑大学生的文化自觉
在全球化时代和改革开放背景下成长的大学生,深受西方文化影响。众所周知,现代化并不是西方化,先进文化也不是西方文化。我们不可能以西方文化的价值体系重建我们民族的生命理想。因此,增强大学生文化反思能力,是每个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一,立足于文化观,发挥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主渠道作用。通过“思想政治课程”这一主渠道,引导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文化观,增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知能力及对西方文化的辨别吸收能力,并结合我国国情对西方文化进行改造、整合和创新,使其融入到中国文化之中。
第二,通过普遍开展辩论会、班会;组织同学参观博物馆、文化博览会等手段,加强大学生对文化的理解与反思。通过自由辩论或讨论,加强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并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塑造自己的人格,形成“文化自觉”。
(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理念,引导学生树立现代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作为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对学校历史传统、办学理念、价值追求等精神文化内容的高度整合,是大学师生群体在价值认同的基础上积淀成的深层心理信念,对大学生进行价值判断和确立价值取向起到非常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构建现代大学精神,要吸收优秀的传统文化理念。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其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许多传统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1.用传统和合思想引导学生树立兼容并蓄的大学文化精神
“和合”是指自然、社会、人际、文明等诸多元素的相互冲突与融合,与在冲突、融合的动态过程中各元素和合为新结构方式、新事物的总和。“和合”的过程,是矛盾的转化和融合的过程。它提倡不同性质的各种因素和平共处、兼容并蓄。和合是中华文化人文精神的精髓。和合思想在现代大学文化精神中突出地表现为开放、兼容和认同。“和合”思想为大学生的精神构建提供了“开放、凝聚”的理念。高等教育国际化知识经济全球化,决定了大学生不能孤芳自赏,必须要敞开胸襟,在竞争的同时善于合作,取长补短,用开放的精神、世界的眼光和全球的意识来开拓自己的未来。
2.用实事求是和格物辨证的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求真务实的现代大学精神
实事求是,重求实重功效,是我们民族的一个传统。“实事求是”与“格物致知”是相统一的,“格物致知”的过程就是“实事求是”的过程,即一切从实际出发,探索事物发展的规律,以指导实践活动。实事求是、格物致知,这些宝贵的、优秀的传统文化理念为大学生树立求真务实的现代大学精神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思想借鉴。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对高校文化的侵袭,浮躁之风日甚。当大学生成为功利的奴隶后,其产生的各种危害是不可估量的。所以,大学生必须坚持求真务实的现代大学精神,在学习上、研究上要执著、要刻苦,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坚决反对弄虚作假、反对急功近利。
(三)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培养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和选择能力
“由于特殊教育环境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多地关注理论知识的灌输和价值导向的一致性。”[4]这种教育模式所造就的“人才”在全球化的今天,缺乏必要的价值判断与选择能力,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扭转以往只重理论灌输而不重视大学生价值能力培养的局面。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政治价值观和道德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价值判断与选择能力,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同时,关注大学生职业规划和生活理想,培养他们的兴趣并拓展其能力,以丰富教育内容。
其次,要努力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营造出良好的社会氛围。大学生价值观是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受学校教育的直接影响,又与社会的整体价值观状况息息相关。因此,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要取得良好效果,还必须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互动机制。
最后,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加强对大学生价值判断和选择能力的培养。心理健康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两者相辅相成。价值观教育要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目标理想和价值取向;高校对大学生群体进行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咨询、心理保健等,也是为了促进大学生的人格完善,保护其身心健康,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过程。
(四)合理借鉴后现代主义的有益成分,促进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教育大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要从西方先进文化中汲取营养,借鉴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有益成分。“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后现代主义思潮所蕴含的解构思想,有利于清理几千年的封建思想余毒,为培育民族精神创造更加广阔的天地;后现代主义提倡的尊重差异、提倡多样性等特点,可以帮助当代大学生形成包容并蓄的优良品格;后现代主义的“反中心化”思想,有助于大学生打破习惯性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形成创新思维。
大学是守护民族文化自觉的最后阵地,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传承与发展中承担重要使命。我们要大力发扬现代大学文化精神,不断创新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理念,同时借助后现代主义的有益成分,才能更合理、有效地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参考文献】
[1]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李宏斌,康文梅.大学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致真知与致良知[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4).
[3].对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的思考[J].思想战线,2004,30(2).
[4]蔡海飞,曹顺.价值多元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J].学理论,2011,(34).
一、真正转变授课观念
这几年的语文教改历程可概括为: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师生双向互动学生自主,教师指导点拨。“导读自学式”教学法采用的是第三种教学理念。这种观念真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观念转变看似容易做则难。你必须从内心真正接受,才能主动地积极实践,学生自主的梦想才能飞起来。
二、创设和谐氛围,培养兴趣,使学生敢于质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某科产生兴趣,爆发的热情会让你想象不到。学生的兴趣来自教师渊博的知识、良好的形象、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授课的魅力。我从下面三点做起:(1)带着微笑上课,始终营造一个亲切民主的教学氛围。(2)适时鼓励,把课堂变成学生大胆质疑、民主发言的乐园。(3)经常与学生交流,用尊重赢得学生的爱戴。这三点做法让每一届学生都把我当做良师益友。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语文产生了兴趣,再给他们一个民主的环境,他质疑的胆量便会茁壮成长,他的主人意识也会日益增强。放飞学生自主梦想渐渐就变成了现实。
三、使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实践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应该真正做素质教育的倡导者,为学生提供机会。“导读自学”把学习的自交给了学生,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1.做好导
用激情的语言和变幻的手法导入课文,激起学生自主探究、大胆表达的兴趣。如《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可从身边的事例导入,立马就抓住了学生的思维;《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以“诺贝尔奖的获得中为什么没有大陆本土的中国人”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雨说》以优美的配乐朗诵导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以激将法导入。总之,“导”的核心是感染熏陶,是激起学生压抑不住的阅读兴趣。
2.引导学
自读自学的方式是多样的,其前提是教师一定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人,引导他们参与、主动质疑解疑。如《傅雷家书两则》,引导学生以写读书笔记、当堂交流的方式自学,学生在深情赞美傅雷舐犊深情的同时,谈到了亲情,一种浓厚的人文性在笔记中流淌;《孔乙己》一课,学生跃跃欲试参加课本剧表演,表演中感受到社会的悲凉及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同时树立了正确的读书观;学过《谈生命》后,学生在读后感中对生命的本质作了延伸:谈到了积极进取,无愧于自己。更多的时候,导读时教师设下思考题,让学生在自读中找答案,讨论中学会分析,发表见解中训练归纳概括的能力。导读自学中,教师应是高明的导演,引导学生体验做主人的愉快,品尝成功的喜悦。
3.激发写
“言之有物,言之自愿,言之快乐”是语文教师和学生一直盼望的写作境界。怎样能让学生言之有物呢?一是学课文时引导他们结合现实写感想。二是每周抽出一节课来阅读课外书,培养学生写读书笔记的能力。三是常给学生读极富感染力的美文,既熏陶思想,又可作为写作的材料。怎样让学生言之自愿、言之快乐呢?一要改变他们的思想,让学生在写作中倾吐心里话,把每一次写作都看做自己的独创。二是写作话题贴近学生生活。话题往往是班内刚发生的事或是热门话题。三是教师要抓好批改评价,要用充满激情的语言读学生范文,让他们有成就感;要用充满爱心的文字写批语,把作文看做交流的平台。采用自评互评的方式让学生学会取长补短,集思广益。
如果说语文教师应该有诗人的激情,那么语文教师在写作中更应该激起学生诗人般的激情。记得教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新诗时,窗外寒风呼啸,于是,以“风”为话题的诗歌创作在课堂上燃烧。两天后,一本厚厚的学生诗集就挂在了教室,老师们看了,连连夸奖;学生们看着,满脸自豪!
语文,应该充满诗情画意;语文,应该满含人文关怀;语文,应该立足社会生活。“导读自学”让学生低耗高能地学好我们的国语,让学生高素质地做好中国人。
1 优化地设计和组织
复习课的设计应以唤起记忆、巩固消化为中心,以打牢基础、强化能力为目的,以精讲巧练、讲练结合为原则,而具体组织复习课,可参照“四步”进行。首先是“遍”步,即老师精讲。老师在认真钻研教材,管理归类好知识点、能力点、德育点的前提下,准确地、概括地、简洁地对将要复习内容的重难点进行深入浅出的解剖,拟成具有启发性的综合思考题,板书给学生,以形成知识的骨架和思维的阶梯,发挥“导”的作用。这一步,要求老师必须把复习的某一单元或某一类型的知识进行反复研究,抓住关键,理出规律,必须精心设计思考题,运用自如地驾驭教材。只有这样老师才能发挥启迪和引导作用。其次是“反刍”步,即让学生读书。老师的巧妙启迪、引导,是为学生有目的地读书服务的。那么这里的读书,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读书,而是要求学生带着问题(思考题),在老师的指导下读书,边读边思考,把书读懂,唤起记忆。把知识反复咀嚼,问题解决了,知识梳理、唤起记忆的这个初步目的就达到了。读书过程中,教师必须对读的方法进行具体指导,提出明确要求,学生必须四管齐下:眼到、心到、口到、手到,真正读书。第三是“消化”步,即让学生练习。学生唤起了对知识的记忆,这远远不够,还必须巩固消化,使基础更牢固扎实,能力得到强化,形成语文素质,这才是语文复习的全部目的。要真正达到目的,就必须进行一定量的练习,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练习到底是要求精讲多练,还是精讲少练呢?笔者认为既不能多练,也不能少练,而要精讲巧练。练的量的多少应当根据复习内容的容量大小和知识的难易,老师灵活掌握。最后是“反馈”步,即多种形式的检查和矫正。学生练习后,不能一做了之,老师一定要采取简便有效的方式进行教学信息反馈,及时补缺补漏,或同位批改,或全班批改,或组长批改,或老师评讲、兄弟班同学交叉改,或老师抽样改等,收取改后的试卷,迅速了解情况、对练习中出现的倾向性问题必须及时“回炉补火”,进行个别辅导,或发挥学习优秀者――“小助手”的作用来解决。
2 科学的图示法能有效提高复习效果
科学的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多年的实践,通过对各种复习方法的尝试,我认为设计好简明精要的图示,配合必要的语言描述进行语文复习,是一种好方法,具体说来,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延伸性强。由于复习课不同于新课,内容都是学生学过的,只是由于遗忘的作用,使原有的知识信息淡化了、模糊了。复习的时候,只要老师恰到好处地把课文的浓缩图再现出来,学生就会以设计者浓缩的思维轨迹放射开来,扩展开去,顺理成章地理解和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尤其是语文课本中的长课文,诸如散文、小说、戏剧等,少则三五千,多则近万字,通过板书图示,对这些课文“提要勾玄”、“凝精聚妙”,将课文内容浓缩在几个字、十几个字,或几十个字之中。比如复习《背影》将课文内容概括为“父子情深”四个字。
2.2 启发性强。整个中学语文知识系统分散和包含于各册课文之中,分散或逐步复习,显得零零碎碎,难以奏效;把它们全部集中起来又枯燥乏味,而且脱离教材,搞不好就会犯脱离《课标》的错误。比如六册书可以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各种文体来复习,就其特点加以复习,采用网络图,联系起来板书(板书略),产生了“枝枝相交通,叶叶相覆盖”的整体印象,加深记忆痕迹,优化了记忆结构,较好地启发了学生的思维。达到了“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2.3 比较性好。“比较”被称为“艺术的超级武器”,在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在复习阶段,搞好各知识点之间的比较区别是十分重要的。而板书图示(包括表格)不失为一种简洁实用的好方法。整个中学知识的方方面面,都可以用丰富多彩有板书图示、表格显示出来。比如复习初中第一册的三篇论文时,我们只要出示一份比较表,包括《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然后让学生对照课文填好表中的空格,这三篇课文的中心论点、论据、论证方法、论证方式、写作特色等知识就洞若观火了。
2.4 系统性强。整个中学语文知识是一个大系统,里面包含着好些既各有特点,又互相联系的小系统,诸如语文知识系统,文体知识系统,文学知识系统等。复习时把整个语文知识系统分成若干个小系统;然后把这些小系统视作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整体”,并根据这些整体特点,按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对一个小“整体”进行有条理、有系统地复习,最后把它们“互相联系”起来,融会贯通,连接整个语文知识体系,使学生居高临下地审视自己的知识结构、特点和缺陷。
[关键词]大学之道;中庸;小成;大成;君子
Abstract:Thispapermakesamoderninterpretationof“TheWayoftheGreatLearning"inTheGreatLearning,“TheEquilibriumandHarmony"inTheDoctrineofMeanand“ThePartialCompletion"and"TheFullCompletion"inTheBookofLearning.Itholdsthattheirviewsarestillthegoalofthemodernhighereducationtotrainrealsuperiormenwhoillustrateillustriousvirtues,renovatethemselvesandothers,balanceoutwardgraceandsolidworth,embodythecourseofthemeanandrestinthehighestexcellence.Suchagoalcanbegraduallyreached
bythefollowingfivesteps:masteringclassicsandhavingambitions,respectingworkandenjoyingcompany,havingextensivereadingandbeingclosetothemasters,makingfriendswiththelearnedpeople,andknowingtheprinciplesandbeingreasonable.
Keywords:theWayofGreatLearning;TheDoctrineofMean;partialcompletion;
fullcompletion;thesuperiorman
西方人说“目标”;中国人说“道”。目标是眼睛盯着的地方;道通向行路人想要到达的目的地,其间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目标就是目标;道是目标和过程的统一。《礼记》中所记载的大学之道主要存于三篇,其一为《大学》所说的“大学之道”,其二为《中庸》所说的“致中和”,其三为《学记》所说的“小成”和“大成”。试分论之。
一、明明德,作新民,止于至善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之道是这样一条道路:从明明德开始,通过作新民,最后止于至善。
“明德”就是明明白白的德。“明明德”就是自己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知道人的本性是什么,应该如何做人。小学阶段学习的是“六艺”,是洒扫应对之类的行为规范。因此只读过小学的人只知道如何做人,只知道规规矩矩地做人,并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人,更不能对人的本性、天命与人性的关系等人生重大问题作出自己的思考。读过大学的人则不同,他思考过人生的重大问题,叩问过人生的目的和意义,有所谓“终极关怀”。因此,读过大学的人能自觉追求做人的理想境界,他知道如何做人,还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人。他始终在自觉地完善自己的人格,成就自己的人生。这样看来,今天许多拿了大学文凭的人恐怕连小学毕业的要求也没有达到。
“新民”包括自新和新民两层意思。自新就是日新其德,不断改变自己,完善自己,做一个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新民就是化民成俗,为生民立命,让老百姓树立新观念,过上新生活。先自新,然后才能新民。普通老百姓能遵循传统过日子也就不错了,大学生则要日新其德,然后以君子之德化民成俗。谁说中国人泥古守旧,没有创新精神?儒家所设想的大学就是要培养不但能自新,而且能新民的人。这是中华民族所固有的精神,汤武革命,周命维新,就是很好的例子。当然,在农业社会,“作新民”主要是指品德修养方面,而非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方面。但今天的所谓创新几乎专指科学技术和制度方面的创新,而忽视道德品质的修养,则又是今人不如古人之处。
“至善”就是最高的善,最高的善也就是无善。无善就是不刻意为善而善,无善的外在形式而有一颗真正的善心,也就是《礼记•孔子闲居》中所说的“无声之乐,无体之礼,无服之丧”,也就是《中庸》所说的“喜怒哀乐之未发”、“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也就是子思所说的行善而乐[1]。总之,至善就是真善,而不是伪善。
大学之道走完之后,目的地在哪里呢?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一个读了大学的人明明白白知道应该如何做人;无论在做人方面还是在做事方面都与上大学前不一样,完全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并能给世界带来新的气象,树立新观念,开创新生活;读过大学的人应该是一个真君子,从容中道,乐于为善。这是大学教育的目的,也是读大学的目的。读大学的人首先应该知道大学之道的目的地在哪里,这叫“知止”。
为什么先要“知止”呢?“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礼记•大学》)有了明确的目标,才会有确定的方向和坚定的意志;方向明确,意志坚定,心才不会妄动;心静下来后,才能安于所处;既静心又安心,思维能力才能达到最佳的境界;思维能力达到了最佳的境界,才能有所发现,有所收获。读了几年大学,没有多少收获,为什么?思虑不深的缘故。思虑为何不深?因为心不静,心不安。为什么会心浮气躁?因为没有远大的理想,只顾眼前利益,生活目标不明确。人们都说浮躁是现在的大学生,包括大学教师的通病,却不太明白这是没有理想,没有远大目标的必然表现。没有理想的时代,人们为着眼前的一点小利到处瞎撞,得到的无非是欲望的暂时满足,而失去的是内心的宁静和安详。而那些有远大理想的人,超然于物外,宁静如止水,在沉思中领悟人生的真谛,成为觉悟者。
明确了大学之道的目的地之后,还要知道什么是本,什么是末,这样才能知道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然后一步一步地朝着目标前进。《大学》所说的“古人为学次第”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以上讲的是“明明德”的过程。“齐家”以下讲的是“新民”的过程。修身、明明德是本,治平、新民是末。先有本后有末,所以大学之道始于格物,终于平天下。
格,来也。物,犹事也。格物就是物来到心上。好善物,行善事,则对善有深刻的理解。坏人都跑到你那里去,坏事你都揽着,你就会是一个心眼坏、鬼点子多的人。所以,获得什么知识,就看你惹什么事,揽什么活。用今天的话说,格物致知就是以伦理的、科学的态度和方法研究事物,获得符合人性要求的知识。做学问、做研究既要跳出中国古代以伦理为中心的窠臼,也不能像西方那样持价值中立的态度,做所谓纯客观的科学研究。格物致知是大学的起点,也是修身的起点。大学是做学问的地方,也是修身的地方。做学问是做修身的学问,修身要通过做学问来修身。万事万物同具一理,格万物之理,可以致吾心之知。
做学问是修身的起点,但光做好学问是不够的。学问只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属于理性的范围。知道怎么办就会怎么办吗?知道应该怎样做人就能怎样做人吗?理性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因素之一,人的行为还由人的意志和情感所决定。因此,修身的第二步是诚意正心。事物来到心中,于是有了关于该事物的认识;有了对该事物的认识,然后就会有相应的意志和情感产生。诚意就是要使因事而发的意志和情感真实不妄,不自欺,从而不欺人。在充分认识了事物的基础上发出的对该事物的意志和情感是合规律的,从个人心中真实发出的意志和情感是合于个人目的的。但它不一定也合于他人的目的,这就要正心。正心就是要使个人的意志和情感既合于个人的目的,同时也要合于他人的目的。或者说,正心就是要使个人的意志和情感合于理性所认识到的人类的共同目的。这常常是做不到的,因此就需要修身。个人的意志和他人的意志相冲突说到底是人的需要和欲望相冲突。因此,修身就是要使身的欲望服从于心的理性。格物致知和诚意正心是修身的四个步骤,不参透万事万物,不真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而想要去人欲,只能做个伪君子。有谁真正做到了淡泊宁静,超然物外?那些参透了重关的觉悟者,他们的淡泊是自然的,而非自抑的。所以,不是想淡泊就能淡泊的,要悟道,要真实,功到自然成。
新民之事:齐家,治国,平天下。两句话:“齐之以礼”,“为政以德”。古代所谓大学指大人之学,故包括新民之事。现在的大学严格地讲只包括学校教育阶段,以修身为主,不包括新民之事,故存而不论。修身是本,新民是末。根深本固,自然枝繁叶茂。今有舍本而求末者,否矣。
二、致中和
《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孔子讲“文”与“质”[2],子思作《中庸》,继承孔子的学说,讲“率性”与“修道”。
率性就会保存质,修道之后才有文。“质”是人天生的、质直的、没有被改变的、自然人的特质,是人天生所具有的需要和欲望,是喜怒哀乐等自然情感。它是人天生所具有的,所以是“天命”;它又是属于人的特质,所以叫它“性”或“人性”。“率性”就是让人性自然地、自由地表现出来。当人性自然地、自由地表现出来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人正在做人,正走在人生的道路上。所以说“率性之谓道”。率性就是走合乎人的本性的人生道路,不让人的自然本性表现出来,是不人道的。率性而为的自然人是人,但不是君子,“文质彬彬而后君子”。“文”是后天涂抹上去的文采,亦即后天习得的作为社会人的行为规范——礼。每个人都率性而为,各走各的道,会出问题的。当两个人的道交叉时,就有可能在十字路口相撞。因此有必要树起红绿灯,或建起立交桥。这就是子思所说的“修道”。修道只是一个比喻,它说的就是教育。自然人的需要和欲望常常会引起冲突和矛盾,人们必须建立起规范和制度,调节人的行为,让每个人的需要和欲望能得到满足而不至于在冲突中伤害人的利益。习得这些规范既需要自我修养和领悟,更需要从小就接受教育。修道或教育是要让人获得一种调节和控制人的自然情感的理性能力,更好地走完人生的道路。当一个人的自然情感和理性能力结合得很好的时候,这个人就称得上君子了。
有一点必须强调,孔子和得孔子真传的子思既讲率性,也讲修道,但他们更加强调率性的重要性。龟山杨氏曰:“文质不可以相胜。然质之胜文,犹之甘可以受和,白可以受采也。文胜而至于灭质,则其本亡矣。虽有文,将安施乎?然则与其史也,宁野。”[3]此说深得孔子原义。《论语•先进》云:“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意思是说,那些先学习礼乐,然后才获得爵位的人是田野间成长起来的;那些生来就继承了爵位,然后才学习礼乐的人是贵族家庭的公子哥。要用人的话,我选择那些来自民间的读书人。为什么呢?孔子没有说。那些生来没有爵位的“野人”保持了原始的质朴,如果学文习礼,成为文质彬彬的君子,是很好的治国人才。而那些世袭爵位的“君子”巧言令色,礼对他们来说只是文饰而已,这些人是治理不好国家的。《八佾》篇孔子与子夏的一段对话讲的也是同样的意思。“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鲜花要画在洁白的纸上。美女化妆会更美,丑女化妆会更丑。礼是后天的文采,不能用来掩盖先天的素质,只能用来点缀人生,让本真的人性更加绚丽多彩。
如此看来,理学家造出一个“理”完全是多余的。它贬低了人的自然情感的价值,夸大了理性的作用。文胜于质,史。
《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未发”就是没有发。喜怒哀乐没有发出来有两种情况。一是人没有受到外物的刺激,二是人受到了外物的刺激,但此时人对此刺激物并无特别的好恶,不爱也不恨。这两种情况下,都不会表现出喜怒哀乐来。未发并不是说没有喜怒哀乐,而是因为天命之性没有对外物作出反应,或是因为人对外物持不偏不倚的态度。所以,“中”就是以平常心接物,从而使天命之性存于心中,而不表现为对外物的喜怒哀乐。简言之,“中”就是性存于心中而未发为情。“中节”就是符合节度,处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不过分。人对事物总有这样或那样的态度,受到外物刺激时总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情感,儒家要求发出的情感不过分,不过分的情感就是“和”的情感。未受外物刺激而表现为情的性是人的本质,一切都要从人性出发。符合节度的、不过分的情感引导人走在通达四方的康庄大道上。这样的道是要修的,读大学就是要修一条这样的康庄大道。
情感没有发出是“中”,发出来而不过分是“和”。“致中和”就是修得一颗平常心。人有一颗平常心,天地万物才会处在其本来的位置上,天地万物才会自由自在地生长发育。人喜欢狗,狗就不在山林里了,狗就失去了狼性。喜欢狗把狗养起来还好,许多人喜欢的动物早已灭绝了。爱得过分尚且伤害所爱之物,恨得过分更是如此。于物如此,于人亦然。许多孩子因为父母和老师过分的爱或过分的恨失去了他们的本真,不能健康地成长。于人如此,于己亦然。许多人因为有偏爱或偏恨丧失了本性,成了魔鬼。大爱无痕。天地无私,万物生长。致中和,其情足以容物,故其功足以成物。中庸之德,是为大德。
三、小成与大成
《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每年有学生入学,两年为一个阶段,确定教育目标并进行考核。目标分德、艺两方面,德艺双馨才是真君子。
第一年和第二年的目标是“离经辨志”。艺的目标是离经。离是分离,即知道如何断句。经是经书。离经就是能读懂经书。德的目标是辨志。辨是分辨,志即情志、意志、志向。辨志就是分辨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坚定自己的意志。经书包括《诗》、《书》、《礼》、《乐》,讲的是性情、历史、制度以及和谐之美,读了经书之后才知道自己的性情和特点,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事情,才能确定自己的志向。当然,西周时期的社会是等级社会,爵位与职业大都是代代相传的,个人选择的余地很小。但也不是说没有选择的余地,特别是那些士所从事的较低级的职业。到春秋时期,士的职业在很大程度上是自己选择的,孔子就对他的学生能从事什么职业了如指掌。经书涉及性情、历史、制度等方方面面,但无论讲什么,都是在教人为善。所以,辨志也就是《大学》中讲的“知止”,确定止于至善的最高目标。总之,读了经后既要确定职业生活的目标,也要确定人生的终极目标。读经的目的是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在社会中应有的和可能的位置,边读经边辨志能更好地理解经义,读到六经皆我注脚时,经书才真正读懂了。大学一、二年级的教育应是普通教育、基础教育、通识教育。普通教育完成之后才能确定专业,一入学就确定专业,有可能确定的是一个不适合自己性情的专业,如果还不能改专业,那就违背了人性。普通教育要教育人懂得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要解决人生的终极问题,要确定人生的最高理想。
第三年和第四年的目标是“敬业乐群”。艺的目标是敬业。完成教人如何做人的普通教育之后要进行专业教育。敬业的业,一般解作学业。我想,解作专业也不会离得太远。顾炎武《日知录•士何事》说:“士者,大抵皆有职之人矣。”其他贵族亦各有职。西周时期的职业大都是代代相传的,学子知道自己将来要从事的职业,在读经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志向和将来的职业学有所专,是可能的,也是应该的。对于学业、职业、事业,要敬。敬就是诚心诚意、专心致志并有所畏惧,就像祭祀时对待神灵一样。敬业的心来自对学业和职业的热爱,热爱的感情来自于对学业和职业的精熟。精通学问的人,学问才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他才会达到“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境界。德的目标是乐群。辨志之后要乐群。志向是个人的,但志向是在职业生活中实现的,是在与他人的合作中实现的。任何职业工作都需要与他人积极配合才能很好地完成。乐群是乐于群居,乐于过群体生活,乐于与他人合作,今天叫做有团队精神。大学三、四年级的教育是专业教育,专业教育阶段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培养乐群之德、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
第五年和第六年的目标是“博习亲师”。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完成之后,能做一个从事职业工作的人了。如果还要继续学习,那就是做学问了。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进入到研究生阶段了。这一阶段的头两年,艺的目标是博习。做学问没有广博的知识是不行的。博习阶段就不再是读经书,要学得杂,什么都要学,与经书观点不同的书也要学。要知识渊博,广采杂收。专之后的博是围绕专业的博,是有中心的博,专业像一根线,能将广采博收的知识贯通起来。没有专业的博叫杂,散乱如麻,学得越多越乱。所以“博习”要在“敬业”之后。这一阶段的目标是博,不妨叫做博士阶段。这一阶段德的目标是亲师。博习是学习别人写的书、老师写的书,所以与博习相联系的德是亲师。从事一般的职业活动,最重要的是能与同事合作。做学问则不同,做学问要根基深厚,根基深厚要有师承,中国古代的学问是有师承的,汉代经学讲师法家法,各朝《学案》就是一本本师承的谱系。欧洲人做学问,也有所谓的流派。现在中国的学问家们很少有师承的,倒是背师、远师、怨师的多。各人一套炉灶,退休了也就收场了。敬业之后博习,所学的知识不至于散乱,但仍有危险,仍有根基不固、肤浅浮夸的危险。职业与学问是不同的,学问是高深的东西,不是职业性的工作所能引导的,它需要学问家的引导。做某门学问到底需要怎样的广博知识?只有学问家才明白,所以与博习相对应的品德是亲师。有师承的博习是有本有原的博习,有本有原的博习是培植本原的博习,培植本原的博习预示着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第七年和第八年的目标是论学取友。艺的目标是论学。博习之后可以真正做点学问了。论就是讨论、论证、议论、理论。博习是学习别人的思想和学问,论学是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想。知道别人说了什么才知道自己还要说什么,所以论学要在博习之后。还没有读几本书就写起论文来,所做的研究很可能是重复研究。书读得多的人往往很难动笔写论文,因为他们知道要说的话大都已经说过了,要再说出点新意来是一件很难的事。博习毕竟只能做一个学问家,光做一个学问家是不够的,要做一个思想家。要做思想家就得论学,论学就是要提出自己的新思想,并且说出一番道理来,让人信服。孔子说“述而不作”,那是谦虚。孔子综整三代,是大学问家;孔子知周之后百世之事,开创了一个新时代,也是大思想家。读大学读到第七第八年要出成果,要硕果累累。所以这一阶段最好叫硕士阶段。先硕士再博士,反了个边。这一阶段德的目标是取友。博习要亲师,或者说博习就是要有师承。论学则要取友。为什么呢?论学就是要超越传统,改变师承,是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是对师承的光大和发扬,是要提出自己的观点。自己的观点对不对呢?最好是找志同道合的学友一起讨论,找老师讨论往往拘于师法家法,不能畅所欲言。取友并不容易,能与论学的人并不多,甚至很难找到,找到了也不一定能一起讨论学问,佞柔之友无益于论道,直谅之友才有补于问学。能否得到直谅之友,关键在于自己的胸怀是否能包容和接受不同的意见。能取得论学之友,能与学友坦诚讨论学问的人是具备了学术品德的人。
有了做学问的德和艺的人小有成就,谓之小成。
第九年和第十年的目标是知类通达。艺的目标是知类。什么叫知类呢?知类就是懂哲学。建立在敬业基础上的论学还只是就事论事,是对具体问题的研究,是技术性的,功利性的。建立在论学基础上的知类是对具体事物的抽象,是对类本质的探索。所形成的观点超越了看待具体事物的眼界,上升到了抽象和一般,是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总的看法,是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谁能对类的本质特征作出最一般的概括,谁就是哲学家。成为一个哲学家很不容易,先要离经辨志,懂得做人的道理并立下鸿鹄之志;再要敬业乐群,学有所专并能与他人合作;再要博习亲师,打下宽厚的学问基础并能谨遵师法,有本有原;还要论学取友,形成自己的思想并能坦诚地与文友相互切磋。八年功夫下来,始可言哲学。与现在的学制类比,知类阶段相当于博士后。不是什么人都能懂哲学的,现在中学生就学哲学了,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都要学哲学,很多学生似懂非懂,纯粹在浪费时间。德的目标是通达。通达就是止于至善,一通百通,什么地方都能去,什么事情都想得通;是孔子所说的不惑,耳顺,随心所欲不逾矩;是老子所说的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昏昏闷闷,混混沌沌;是佛家所说的看破放下,大彻大悟。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孔子达到了,故能乐以忘忧;老子达到了,故能返朴归真;佛陀达到了,故能心无挂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达到这样的境界之后强立而不反,想再做个凡夫俗子也是不可能的了。这样的境界叫做大成之境。
[参考文献]
[1]姜国钧.缘情立教,内外双修——郭店楚简所见儒家学派的教育思想[J].现代大学教育,2004,(6):22-25.
一、引导学生构建丰富的科学知识
1. 更新科学知识。人类科学地对现实世界的认识是一个不断纠正、丰富的过程。这一认识过程也反映在化学科学知识中。传统的化学教学中的科学知识主要侧重于以实验现象为代表的经验知识和以实验原理为代表的理论知识。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应该对这些知识进行结构性的调整,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那些属于基础性的、具有“生产性”的知识,这些知识不仅包括那些丰富的科学事实和科学规律,而且更重要的是包括那些带有方法性、应用性、发展性的知识,它们可让学生终生受用,在未来社会中得到很好的发展。
2. 构建科学知识。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构建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的,而是学习者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那么,这些知识应达到“知识的高丰度、结构化、方法化、现代化、综合化”等五项指标。
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创设适宜的情景,让学生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主动构建“五化”的科学知识。
比如,在引导学生了解氯化钠的相关知识时,老师从生活中氯化钠的使用作为切入点,让学生谈谈生活中食盐的使用,之后教师从人体为什么要摄入适量的盐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进一步探讨氯化钠的特性。
再比如,在教学《化学与生活》中“维生素与微量元素”这部分内容时,教师提前布置学生了解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作用,如果缺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将会给人体带来什么危害。课堂上,老师通过一些医学案例导入新课,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兴趣,通过分析,学生非常直接地感悟到它们的作用。然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认识生活中的一些水果和食物含有这样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时候,学生聚精会神,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体有了新的认识。这种基于生活实际的化学知识,符合“最近发展区”原则,因此才是有效的知识。
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让新的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中,这样获取知识的过程才是融合构建的过程。
二、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
《化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重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注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螺旋上升,使之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顺序以及认知规律。引导学生通过提出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结论、反思评价、表达交流等具体的方式,科学地再现研究过程,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下面的这个案例比较充分地表现了上述观点。
师:现在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把桌子上的蜡烛点燃,用各种方法将蜡烛熄灭,方法越多越好。并把你的方法记录下来,并结合燃烧的条件进行简要分析,为什么你这种方法会使烛火熄灭?
这下教室里可炸开了锅,每个组的同学都很积极的参与其中,讨论的、动手操作的、记录的,时不时还传来阵阵笑声、争论声,但忙而不乱。约五分钟后,学生分小组进行汇报:
生1:我们小组采取了以下方法:①用嘴吹灭;②用烧杯罩灭;③用水浇灭;④用书本直接向蜡烛上盖灭。
生2:用书扇灭,用剪刀挨着烛芯的根部剪掉烛芯而熄灭
生3:把燃着的蜡烛倒立过来,一会儿就熄灭了。
生4:在第六单元我们还实验过,把二氧化碳向烛火上倾倒,也会熄灭。
……
然后,教师让学生分析其熄灭的原因,对有些难度较大的进行适时引导,如“学生把用嘴吹灭分析为二氧化碳使其熄灭的”。再把各种熄灭的方法进行归类,很顺利的得出灭火的原理。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并没有按照以往常规的教法,根据破坏燃烧条件来推论,再根据推论举些实例,进行一些分析就算完成了,而是让学生进行自主的假设和实验论证,通过生生之间的交流,再现了探究的过程。
本案例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还体现了科学本质,让学生明白科学是探究自然的“思考”方式,科学必须建立在真实的证据上;科学是一种“探究”的方式。科学家所采用的方法没有不变的程序,但是对问题的解决必须采取有组织的方式。
三、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科学态度
什么是科学态度?有论者指出,科学态度是科学精神和科学品德的综合,主要表现在学习的兴趣、学习习惯以及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还包括高度的责任感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具体到初中化学学科来说,科学态度主要表现在:(1)尊重化学的客观现实;(2)严肃地对待化学知识;(3)以严谨的态度进行化学实验;(4)善于从化学实验、化学现象中提出问题,勇于探索;(5)在化学学习中要勇于坚持真理;(6)对社会和自然有高度的责任感。
关键词:美术价值综合实践活动
一、什么是综合实践课
美术综合实践课是将学科知识具有的内在关联和美术学习内容及其形式的内容整合在一起,在同一人文主题统领下的一种课程模式。学生通过这些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获得特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得到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净化自己的心灵和陶冶自己的情感,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如果将这种理解加以分析,可以得出关于美术综合实践课的如下具体内涵:
首先,美术综合实践课所涵盖的课程内容,既有美术学科知识,也有学生获得的主体性经验。
其次,美术综合实践课以系统整改或去边界的方式将有同一主题的课程内容组织在一起。
再次,美术综合实践课将学科课程内容组织在一起的依据是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例如,课程内容属性的关联性和课程内容价值或社会功能的关联性等。
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应特别注重对学生个性与创造精神的培养,采用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
(1)综合实践课的开展,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让学生从过去的被动的获取知识学习方式中解脱出来,学习也不再局限在课堂内, 它加强了学科整合,实现了美术课程的开放化、综合化、实践化、活动化。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时能主动学习,乐于探究,积极参与实践体验,而且在学习过程中能不断完善自我。
(2)综合实践课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精神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在《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中对我国的学生现状进行了分析,他认为中国的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往往是功课成绩好,而在研究工作中所需要拿主意时,就不知所措。
二、开展美术综合实践课的策略
(1)与学生生活、社会、自然等领域的结合。郭元祥教授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面向学生生活领域的课程。因而,其课程内容不应来源于书本,而应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我经常抛开教材, 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密切学生与自然、社会、生活的联系,兼顾学科知识与学生的主体经验进行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学生也乐于走进生活,体检生活。
(2)与语文数学领域的整合。传统美术课程内容的组织通常按美术知识和技能的纵向结构安排,忽视学科间的横向联系和整合。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的美术课程内容,则既考虑美术学科自身的独立性、系统性, 又强调建立多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这种综合并不是盲目地实施难以把握的大综合,而是提倡以学生为主体, 以美术教学为重心,致力于美术教育领域内各学科和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交叉与融合。
三、开展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的做法
1.积极参与设计方案
背景:在这次任务的分配中,学生们自己归纳讨论了设计内容,并根据大家的提议、统计、筛选,拟把班刊设计成4个板块,并分解成任务落实进行。
例1:主题设计“任务的分配”
老师:“如何获得最佳分配任务的效果?”
A同学:让大家举手表决!
B同学:某同学画得很难看的,但也要鼓励哟!
C同学:最好本人既要乐意担当,而且也是他比较擅长的。
同学们七嘴八舌,最后大多数同意选择自己擅长的一面来承担任务。
这样有利于班刊的质量,而且每个小组承包一个板块,做到大家的班刊大家做。
领悟:这一美术主题综合活动融合了美术与语文等方面的知识,学生感兴趣的记者编辑和美术版面设计等工作,每位参与者使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体者,体验交流与合作带来的快乐和效益,因而培养了学生亲自寻问题并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主动交流学会合作
背景:在《创新班刊》活动中,原本大家团队合作设计。统计表出来后,发现有几个同学说自己在班中没有人与他合作?于是大家决定帮助这几位同学,又引申出“如何学会合作”的讨论。
例2:“如何与他人合作”学生们在学校里采访了些老师同学,听听大家是如何“与人合作”。
教师:“与人合作”要在别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自己的援手。
A同学:“我实在忙不过来了,请你来帮帮我吧”这样说得礼貌些。
B同学:“你这也不会,我来”这种包办也不好,缺少了合作的“合”。
C同学:“我想这里改动一下也许会更好些。”多好的合作姿态呀!
领悟:这里提供了有利于学生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机会,学生在商讨过程中通过相互问思维的碰撞,在解决问题中语言也产生了微妙的变化,营造了与人合作的良好氛围。
四、美术综合实践课对学生的影响
美术综合实践课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组织课程学习的,这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他们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实践课程的综合化,可以使学生的学习领域从传统的学科逻辑体系发展到符合人文规律的发展学习领域。在评价方式上首先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同时更应注重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
美术综合实践课使学科知识学习走向综合化。这意味着学生在学习时,要设法在各学科之间建立有机的联系。对所学知识要有一个综合的认识。其次这种课在内容上集人文、科学、技能与一身,与学生生活经验建立联系,从而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实现一种整体的转变,发展学生的整合创新、融会贯通、跨越转换等各种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最后它强调学生围绕人文主题学习,既注重学习美术技能,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真正欣赏到美的内涵。
学生在美术综合实践校本教学的整合与创新的环境下的学习兴趣是积极主动的,学生也通过查资料、询问等不同于一般的方法开阔视野、提高能力。教师应拓宽美术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整合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和审美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