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山重叠金明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出处: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出处: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出处:李白《独坐敬亭山》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出处: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出处: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大风起兮云飞扬。——出处:刘邦《大风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出处:杜牧《山行》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出处:王安石《登飞来峰》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出处: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出处:李贺《雁门太守行》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洲。
温庭筠,生活于中晚唐时期,仕途虽终官至国子助教,但以仕途之名留于后世者甚微。其精通音律,诗词并工,尤长于词。他的诗词形式优美,辞藻艳丽,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内容偏重闺情,哀婉凄清,被誉为“花间鼻祖”,列为《花间集》词首,对后世词风影响甚巨。
其流传于世,且广为传诵者,以《望江南・梳洗罢》和《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为名。《望江南・梳洗罢》,以白描之笔,写尽女子思夫之情深意长,肝肠寸断。世人在评说此词时,因其线索单一、画面简洁、不事雕饰之笔,而忽略了以其清新、明快之词风中所寄寓的浓浓悲情。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言简意丰,意味悠长。阅读欣赏诗歌要得到真切的了解,必须明了作者所处的环境,明了时代的经济水平、社会风貌,应把诗歌中的人与物还原到当时的生活中去,而不应脱离生活背景,对诗歌进行断章取义,架空分析。陈寅恪先生说“古人著书立说,皆有所为而发,故其所处之环境,所受之背景,非完全明了,则其学说不易评论”。如何评价古人及其学说,如何欣赏古诗词,陈先生道出了方法。联系诗人生活的时代背景,(这里的背景,指当时的生活水平、生活风貌,而非阶级性很强的社会矛盾。)这看似不经意的八个字里却浓缩了诗人丰富的意象。
(1)谁梳洗?女人梳洗。“梳洗”,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梳头洗脸。梳头洗脸本是生活中的常事,即使在古代男人也要梳头洗脸,为何在此处我们读出了诗歌的主人公是一名思夫心切的女子呢?按照生活上的习俗,虽然男人和女人一样,在生活中都有“梳头洗脸”这个习惯,但在文言诗词中大凡用来专指女性,“梳洗”一词几乎成了女人的代名词。温庭筠在他的另一首词《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中用“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一语,描绘了一贵族女子空虚寂寞的梳洗打扮。(2)何时梳洗?早上。昏定晨醒,这是中国几千年的生活习俗。晨醒梳洗毕,才开始新一天的生活。李清照写道,“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梳头本是早上之事,到了日色已晚之时,即晌午,才开始慵懒的梳洗打扮,为何时近晌午了还要梳洗呢?诗人为了排遣心中的愁绪还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3)为谁梳洗?“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珠缨炫转星宿摇,花熳斗薮龙蛇动”是对女人服饰的浓妆艳抹,“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为了自己的意中人其打扮其美才有意义。这里诗人并没有用尽笔墨去描摹女子打扮的过程,去描摹女子打扮的情状,单单一个“罢”字,给读者流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罢”,“完毕”之意,通俗的解释就是一件事做完了。可以想象,此女子晨醒之后,把梳洗打扮是当作一件事来做的,梳洗时间之长、梳洗打扮之认真就显而易见了。(4)罢后何为?一个“罢”字之后,按常理应是早餐,而女子见夫之急切,连早餐的时间都嫌过长,因而顾不得早餐,只得忍受肚子的饥饿而急切地赶到望江楼去守望自己的夫君。(5)与“罢”关联的是“独”字,“独”表面上写女子孤独一人候望自己的心上人,隐含着与心上人分离而带来的孤独之苦,实则暗含女子登楼远眺之早。“只道君行早,除君更无人。”望江楼,本为登楼赏景而作,是游人、商人、客人会聚之处,可谓繁华喧闹,而今楼上只此女子一人,思妇望夫心切而登楼远眺之早可想而知。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情景交融,悲情横生。诗人极尽夸张之能事,“千帆”二字写尽了女子希望与失望并存,这次的失望竟是下次的希望,女子整日便在希望――失望――希望的交替中孤苦地等待自己的夫君。从江上第一帆满怀期望的眺望,到斜晖中令人肠断的失望,里面蕴含了上千次的孤苦与渴求。食不裹腹历千次而不悔的女子见夫之切,用心之专与背信弃义而不归的男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千帆”,即千船。古代船只行走除了人力拉纤,风力是船行驶的主要动力,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风力的作用,因此靠张扬大“帆”来积聚力量推动船只行进。但在此处,“帆”还另藏深意。“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独倚望江楼上的女子聚精会神,引颈远望,远远地映入到她眼里的帆是她希望之所在,精神之寄托。而“船”只有到了近处才看得见,一个“帆”字把女子翘首远盼、心境专一之情景描绘得淋漓尽致。一个“皆”字,表面上写女子百般等待,千般期盼,实则突出千百次的失望给女子带来的心理磨难。
“斜晖脉脉”是思妇当日当时的自然景观,自晨醒梳洗至夕阳西下,诗人巧妙的借日光的变化与首句呼应,形成从早至晚的时间线条,将思妇女子一天的活动浓缩在“千帆”的意境里。斜晖脉脉,更能激起女子的思夫之心。“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太阳落山了,鸡上窝了,牛羊回来了,令人魂牵梦绕的夫君为何还不回家团圆呢?“悠悠”,流水貌,白天江面百帆竞发,人来人往,时至傍晚,百帆竞去,人畜归家,喧闹的江面静了下来,暗了下去,只剩下静静的江水不停流淌。思夫女子早上满腔的希望伴随着天边的最后一抹阳光消失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希望过后是失望,伴随失望而来的愁绪一如悠悠的流水永无止境,永无停息。
“肠断白州”,愁情满怀、斜晖逝去,女子的目光偏偏又遇到了他们当年分手的白州,这怎么能叫她不肝肠寸断呢?这是比较权威的解释,但读来总给人不畅之感。白洲,洲,江中陆地。白现写作白萍,水中一种浮草,常开白色之花,古时男女常采萍花送别,象征男女爱情纯洁如花,毫无瑕疵。白洲亦即男女告别之处。据今人考,“望江楼”和“白洲”在唐代已确有其处。望江楼在四川成都东门外的锦江河畔,相传唐代女诗人薛涛常在此处登楼远眺江景,且与文人墨客诗词唱和,后人为纪念她,临江建望江楼,供游人观瞻。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因一副对联: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悬征下联而名声大噪,后沿江处多建楼阁亭宇而以望江楼名之。白洲是唐代的称呼,今称莲花庄,在浙江湖州东南的苕溪之畔,以碧水风荷、景色幽绝著称,是当时闻名海内外的风景胜地,后因元代书画家赵孟在此置业,始名莲花庄。追溯“望江楼”、“白州”之来历,足见二者在温庭筠寥寥二十七字的《望江南》中的深意。
后人读诗,以为删去“肠断白洲”即可。因前四句已描摹出一个倚楼等待离人归来却一再失望的思妇形象,“斜晖脉脉水悠悠”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给读者留下足够的审美空白,而“肠断”一语直露有余,含蓄不足,似画蛇添足。初读似有道理,实则不然。女子何以在今日晨醒梳洗毕而独倚望江楼?除去“白州”三字,似有突兀,不得而知。诗人在此借用白洲这个典故一则介绍思妇女子“梳洗罢,独倚望江楼”的缘由:二人别离之时,虽非如古人样相互赠送白萍而海誓山盟,而约定相见之日那定在情理之中;二则,今日是归期,归期已至,待君不归,其为何也?面对悠悠的江水,念及临别时的温情软语,女子失望之极的愁绪随即演化为对负心人薄情寡义的怨恨。思妇因希望而失望,由失望而绝望之情之境幻化为悲情之极致。
“肠断白洲”,寓情于景,将悲情升华为极致,又似画龙点睛,可谓妙笔生花!
第一回合 小试牛刀
下面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的风光美和人物美,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依恋之情,也抒发了诗人飘泊难归的愁苦。在谋篇布局上,开头两句与结尾两句抒情,中间四句写景、写人。纯用白描写法,清新明丽,真切可感;中间四句虽直抒胸臆,却婉转含蓄,饶有韵致。请根据以上提示填字。
人人 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 于天,画船 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 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挑战者答题
@米 安 我的答案是:都;清;观;见
@西江月 我的答案是:尽;碧;听;凝
第二回合 摩拳擦掌
这首词选择的时间是一个暮色苍茫、烟云暖暖的黄昏,季节是秋冬之交。开头两句为远景,传达出一种空寞惆怅的情绪,它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短短的一首词中,掇取了密集的景物,借此移情、寓情、传情,展现了丰富而复杂的内心活动,反映了词人在客观现实中找不到人生归宿的无限惆怅。请根据右图猜出词及作者名。
挑战者答题
@米 安 我的答案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西江月 我的答案是南唐后主李煜的《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第三回合 剑拔弩张
下列选项中,出自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的是?
A.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B.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C.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挑战者答题
@米 安 我选B
@西江月 我选C
第四回合 巅峰对决
宋代诗人王安石的《菩萨蛮・数间茅屋闲临水》是一首集句词,即全用前人诗句杂缀成词。这一艺术形式,是王安石的发明。它的成功之处在于作者用前人的诗句创造出自己心中的意境,为自己表情达意服务,并通过自己的精心组合安排,使之浑然无迹,如同己作。
挑战者答题
@米 安 我的答案是:近;薄;短;花;刮
@西江月 我的答案是:皆;褴;短;花;吹
相传,春秋时代,延陵监狱中有个犯人陈七子。有一天,他看到地上有不少从狱卒打他的毛竹板上掉下来的竹篾片,便灵机一动,就一根一根捡起来,并将其理齐、削尖后,密密齐齐排紧,中间再加一根横档。从自己身上穿的麻衣中,抽下麻线,把竹蔑片编结牢固,拿它篦头发里的虱子。由于齿密,虱子很快被篦落,而且连头发里的污垢也篦干净了。后来,受封于延陵邑的吴王四太子季子,知道陈七子会编竹篦后,就释放了他,并令其开办作坊,专门制造篦箕。陈七子一直活到73岁那年的3月25日才去世。所以到每年这一天,篦箕行和制作竹篦的后人都要为这位篦箕祖师爷进行“祭祀”。
陈七子制篦虽无文字记载,但它的出现当晚于梳子,不论是传说,还是现已发现的出土实物,可说篦箕是在梳子的基础上发晨演变而来的。目前,出上最早的篦箕实物,是山西长治分水岭出土的竹篦,墓主为女性,入葬于春秋晚期。还有湖北江陵凤凰山发掘出土的秦代篦子,墓主为女性,入葬于春秋晚期。还有湖北江陵凤凰山发掘出土的秦代篦子,距今亦有2000余年的历史。
在我国古代篦箕和梳子统称为“栉”,现如今提起篦箕,中老年人几乎人人知晓,而对一些青少年和儿童就有些陌生。
栉,在我国古代与簪、钗、胜、步摇、金钿、铢花、勒子并称为发饰。篦箕系栉的一种,古代妇女常把精美的蓖箕插在发髻上当作发饰,且非常流行,就像现在妇女头上流行的发夹一样。妇女插篦的习俗可追溯到秦汉时期,《太平广记》中引《小说》云:“汉武帝……以象牙为篦,赐李夫人。”这个时期的篦箕出土很多,制作也比较精微。如,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专盛化妆用品的九子奁盒,内一小奁,装一对角质蓖箕和一对黄杨木梳。
夏《虞美人》词:“莲冠稳簪细篦横,飘飘罗袖碧云轻”,《琵琶行》“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可说是对篦箕插髻情景的精彩描绘。当时有的女子还在头上插若干篦箕,层层叠叠与黑发形成鲜明的阶梯,并称作“小山”。文学作品中对此也有描绘,如:温庭筠《菩萨蛮》词有云:“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而古代名贵的篦箕材质,有金制,见薛昭蕴《女冠子》词:“翠钿金篦尽舍”;有银制,见花蕊夫人《宫词》:“斜插银篦慢裹头”。这种贵金属制作的篦箕,多是一些名门贵族妇女所用,而普通妇女所插的则是木制和竹制的。古代妇女插篦习俗直到宋代仍很流行。近代和现代妇女虽不普遍以篦箕插髻妆饰发式,但我国现在有些少数民族,至今仍用精美梳篦来作为发饰。
篦箕之所以作为发饰深受古代妇女的喜爱,这与它的传统制作工序和工艺技法关系甚密。一把篦箕看似简单,其实制作工序十分繁杂,它有篦篾、篦梁坯、骨档、制漆、楂子、漆篦梁等6个工种42道工序,再精加工还有胶工、打磨、挫草、镶头、拨工、抨刮等6个工种30道工序,最后还要进行复查整理半道工序,共计72道半工序,方可完成。古代的篦箕从外型上大致分为马蹄形的单面篦、长方形的双齿篦及半边篦、把式篦和花齿篦。传世名篦有些以质见称,如金、银、象牙、玉、翡翠之类,但更多的则是以在篦梁上的雕饰见胜。
譬如江苏常州的篦箕,它不但历史悠久、质地优良,而且篦箕梁上均有雕、刻、绘、烫、嵌的图案,这些图案中有鱼、鸟、禽、兽及各式人物,形象逼真,惟妙眭肖。在清朝光绪年间,每逢农历七月,苏州织造局的官员都要到常州定做60把梅木梁象牙档高级篦箕,连同其他一些物品一起进贡朝廷,于是常州篦箕便被定为御用品呈献宫廷。据史料记载,太监李莲英为慈禧篦头所用的篦箕,便是常州篦箕,现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传说皇后拿常州篦箕篦头,水碰到篦箕就会飞溅起来,因此,宫廷中把常州篦箕看成辟邪的宝贝。
还有广西桂林的楠竹篦箕,除选用当地的优质楠竹作篦齿,并择不同材质作篦梁外,还在篦梁上镌刻有漓江风景和桂林山水,其技艺精湛,制作十分考究,因此驰名中外。
我国古代,篦箕在经商者中还作为一种挂饰物,或挂在店铺或随身携带,据说这种挂式篦箕饰物可以“刮进”白花花的银子,并能很好地理“财”,使经商者能够财源茂盛。
另外,篦箕在古代的习俗中,与丧葬还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常被作为随葬品放入棺内。据考古工作者发现,很多出土的墓葬中,均有不同材质的篦箕,如湖北江陵凤凰山和甘肃汉代墓葬中都出土过篦箕。而且从这些篦箕的制作工艺,材料的优劣,以及摆放的位置等,均能反映出死者的社会地位和等级高低,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现如今,篦箕在我国部分地区和东南亚一些国家仍被作为“祭祖”的悼念物品用以焚烧。
软件与诗词还有另一个相似之处,便是它们都极便于业余选手参与。自产业革命以降,社会分工日益细致,很多专业领域已树起了高不可攀的藩篱,业余选手莫说插足,就是连爱好都难―你可曾听说过“业余建筑师”、“业余会计师”吗?而在文学和软件这里,爱好者只需极简陋的设备,便可徜徉其中,甚而有所小成。是以,在这里也愈加有必要看清“业余”与“专业”的界限。
自号“醒客”的Gerald Weinberg说:“一位业余程序员可能刚刚用六条语句写就了一个BASIC程序,可以用来求解二次方程的根,便开始就程序开发的理论与实践侃侃而谈―最令专业程序员们反感的,莫过于此。”(《程序开发心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这话听来或许多少有些刺耳,尤其是对于半路出家、自学成才的软件开发者们:同样是用C++、Java编程,凭什么要划出“业余”与“专业”之分?既然也已习得了程序开发的技术,何不都称“程序员”,岂非皆大欢喜?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评温庭筠曰:“庭筠,字飞卿……少敏悟天才,能走笔成万言。”相信这话鼓励了不少乐于填词作赋的文学爱好者。的确,如果有足够的才华与爱好,一个业余爱好者可以很快了解常见的词牌,欣赏东坡、稼轩的豪放与耆卿、后主的婉约,甚至能作“沉郁之笔、顿挫之姿”之类颇具水准的评论。但至此,业余选手便易忘形,以为自己已登堂入室,妄自指点江山,发出“南宋到了吴梦窗,则已经是词的劫运到了”这样自以为是的感叹―令专业选手反感的“侃侃而谈”,殆出于此。
业余选手最容易犯的错误,便是把发表在大众媒体、给外行人读的普及文字当专业知识看待。总待到亲自提起笔来,才发现一句“小山重叠金明灭”也不是能信手拈来的。才思敏捷固然可贵,而填词所需的音韵、格律、事典……却只能靠十年寒窗苦读习来。待到此时,方知必先问途碧山,复历梦窗、稼轩,才能以还清真之浑化。若不肯承认“业余”与“专业”的巨大差异,便无以窥堂奥,更无须言登堂入室了。
因为宗法人伦制度的束缚,思妇在表达相思之苦时只能选择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极其压抑的方式,因而需要通过对思妇外在的行为姿态的赏析来解读她们痛苦幽微的内心世界。
一、伫立望远
“望”是一种远看的动作,久久地伫立凝望,就成了一种表达情感的姿势。从思妇的深情远望中我们触摸到的是思妇内心的寂寞与惆怅、哀怨与期许。如李白的《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女主人公久久地独立玉阶,浓重的露水浸透了罗袜,在寒气袭人的深夜,女主人公回房放下窗帘,还在痴痴地凝望秋月。全诗不著一个“怨”字,但痴望中流露出的正是痴痴的相思幽怨。东汉徐淑写给丈夫的《答秦嘉诗》:“瞻望兮踊跃,伫立兮徘徊。思君兮感结,梦想兮容辉。”另如曹植的《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有忧愁却无人倾诉,于是当皎洁的明月洒下清辉时,愁肠百结的思妇登楼望远,在月光的温情沐浴下悲叹哀伤。
二、无声流泪
用眼泪来抒泄情感是我们习惯的表达方式,更是备受相思煎熬的思妇不由自主的排遣愁思的方式,且这种流泪通常是语言缺席的、无语可以倾诉的。流泪时听不到悲号,甚至听不到哽咽,情到深处,话语退位给无声的泪水。《古诗十九首》中的此类思妇形象非常突出,如《凛凛岁云暮》:“徒倚怀感伤,垂涕沾双扉。”《明月何皎皎》:“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迢迢牵牛星》:“涕泣零如雨。”这种以泪写心、以形显神的方式,不仅让读者看到了女子的纤弱无助,更让读者走近了她们的心灵世界,触摸到了那种“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诗经《小雅・采薇》)的伤悲。
三、月夜捣衣
思妇诗中的捣衣行为一般不指洗衣,而是指用棒槌捶打布帛,使布料绵软舒适,为缝制衣服做准备。白天忙于农活的妇人们通常在月色皎洁的秋夜,就着月光,为远在边关的征夫赶制御寒的冬衣。“捣衣”可以算是思妇相思行为中相对积极有为的一种,毕竟有实实在在的事可忙碌,有牵挂,有寄托,有期待,心里也就不会那么空落无着。最脍炙人口的莫如李白的《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时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还有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而北宋词人贺铸在《捣练子・斜月下》中描写思妇月夜捣衣的情形则更是独辟蹊径:“斜月下,北风前,万杵千砧捣欲穿。不为捣衣勤不睡,破除今夜夜如年。”厚厚的石砧都快被捣穿了,妇人还在彻夜捣衣,不是因为勤劳贤德,实在是长夜漫漫难以入眠。可见捣衣只是妻子相思难捱、心碎肠断的心理折射。漫漫长夜,冷冷秋月,飒飒西风,瑟瑟寒霜,伴着笃笃的捣衣声,辛酸孤苦、度日如年的思妇千捶万捣的形象几乎定格为思夫的雕塑,穿越千年的时空,停驻在无数读者的心中。
四、不事梳妆
古语有言,“女为悦己者容”。在那个女性没有自我的年代,女人的一切都属于丈夫,丈夫的缺席就是生活意趣的缺席。在没有丈夫目光关注的日子里,相思就像毒草一样蔓延,荒芜整个青春的心,不事梳妆、无心打扮就是心灵苦泅在相思中的最直观的外化。最早的不事梳妆的思妇形象当推《诗经・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头发像被风吹起的蓬草一样乱糟糟也无心修饰,只因为丈夫已经不在身边,自己又为谁梳洗打扮呢?另如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的《踏莎行・润玉笼绡》:“榴心空叠舞裙红,艾枝应压愁鬟乱。”无论是懒于画眉、迟于梳妆,还是舞裙空置、发鬓散乱,都只是相思哀怨的形象注脚。相对极端的当属李清照的《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中年丧夫后的李清照整日以“日晚倦梳头”的形象,被动地面对着“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日子,这其中深隐着的分明就是一颗相思苦绝到极点,如枯似槁、万念俱灰的心啊!
五、无心劳作
相思苦痛难熬难耐,若能将内心的凄楚转化到劳作中,疲累其身而能解救其心,那无疑是淹没在相思苦海中的思妇愿意选择的,但身在此而心在彼时,那颗被思念啃噬得千疮百孔的心就无力再指引身体有效劳作了。整日采桑,结果是不能满筐;终日织布,结果是无法成匹。不是思妇们不想劳作,实在是强烈的相思折磨得她们没有办法集中心思做事。无心劳作、神思恍惚正是内心备受思念折磨的外在行为表现。《诗经・卷耳》中有精彩的描写:“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彼周行。”“采采”是状野草“盛多之貌”,同下文“不盈顷筐”形成鲜明对比,虽然野菜很茂盛,但连一浅筐也装不满,只因怀人心切,无法集中心思采摘卷耳,后来思妇索性不采了,把筐子放在路上,一心一意地思念丈夫。再如《迢迢牵牛星》:“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织女虽然整天在忙碌地织布,结果却是“不成章”,劳而无功。为什么?都是因为思念牛郎呀!唐代诗人张仲素在《春闺思》中更是直接交代了思妇劳作时心不在焉的原因:“袅袅边城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梦渔阳、思渔阳、念渔阳就是“忘采叶”的真正原因。无心劳作、织不成章、采不成筐正是相思苦痛的心灵解码。
当然,有不少男性文人所作的思妇诗是在以男女之情喻君臣恩义,在封建社会,臣子对君王的依附犹如女性对丈夫的依附,女性渴望男子的恩宠,臣子则渴望君主的恩遇,所以怀才不遇的文人们常以思妇自喻,借女性之口吻表达对君主恩遇的期待或身不逢时的苦闷。于是,文人们在表达罹难不遇的愁怨时,亦只能如诗中隐喻的思妇一样选择极其克制的幽怨含蓄的方式。
当男人们在更广阔的天地开疆辟野时,思妇的青春与爱情却被无情地搁浅,她们祈盼团聚,渴望,希求过最琐碎而又最真实的生活,但独守的空房却尘封了所有的愿望,她们注定只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枕着相思度日。而当宗法人伦制度残酷地窒息了她们的喉咙,相思愁苦宣泄无着,孤独寂寞倾诉无人时,思妇只能自觉或不自觉地选择伫立望远,或无声流泪,或月夜捣衣,或不事梳妆,或无心劳作……来无声地歌吟对远游(或远征)丈夫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相思绝唱!
参考资料:
1.章培恒《中国文学史新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2.陈子展《诗经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语感 语文意识 重要性 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10006
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对文本如何运用语言文字,如何遣词造句,如何谋篇布局的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关注(即对语文的自觉关注),我们称之为语文意识。当前语文教学成效低下,一直处于低效率高消耗的恶性循环中,这与语文意识的缺失有很重要的关系,它已经成为制约语文教学质量的瓶颈。
一、语文意识的重要性
语文意识是对语文的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关注。语感作为语文意识的直觉形式,它是语文意识不断丰富、提高、强化的结果。语文意识的形成对丰富敏锐的语感的养成和语文素养的提高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对提高语文教学效果而言,语文意识一日不可或缺。
语文教学的意义主要体现在“语文意识”的培养上。语文学习的程序,就是由语文意识步入语感的不断循环螺旋上升最终促进语文素养提高的过程。一个学生语文学习的质量,固然与他既有的语感相关,但在既有语感基础上,语文意识则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不仅决定他课堂学习的效果,更决定他课外阅读的质量。
二、培养和提升学生语文意识的具体策略
1.动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
许多学生(特别是理科生)缺乏语文学习兴趣,要他形成语文意识,无异于缘木求鱼。因此,在教学中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为激发学生古诗词学习的兴趣,可以推荐学生看中央电视台制作的《唐之韵》和《宋之韵》节目,该节目图文并茂,短小精悍,故事性强,解说到位且富有感染力,对教材是一种很好的扩充。学生看了以后,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明显高涨。
2.落实文本细读,形成自觉关注文本的品读意识
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关注题目,对题目视而不见或不假思索,是语文意识不强的表现,也是对文本资源的极大浪费。擦亮题眼,必然进一步擦亮整个文本的言说意图。这里的言说意图就指向了语文意识。
文本细读的本质是对语言的品读。叶圣陶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语文阅读要把重要词汇放到语境中反复掂量,咀嚼,玩味。例如,莫泊桑小说《项链》的开头:“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语文教师就该引导学生在“也”字上驻足停留,发散思维,联想到同样美丽但与“她”身份、地位不同的姑娘,联想到那些姑娘的生活与命运。落实文本细读,还可以引导学生在对比体悟中培养品读意识。
阅读的品读意识是语文意识的核心。教师拿两个以上的文本互为印证,在比较的过程中去体悟不同文本所体现的色彩、质感和情感的异同,从一个文本读懂文本的“这一类”。例如,在李煜词作《虞美人》教学中,关于末尾“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比喻,可以拿出几个文本,分别是李清照《武陵源》中“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王实甫《西厢记》中“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贺铸《青玉案》中“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一方面让学生从中品味将抽象的愁绪化为具体可感的事物,及写愁绪的多、深、重的比喻的妙处,从而从一个文本读懂一类文本,另一方面让他们养成在对比中品读文本,体味差别的品读意识。
3.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打通语文与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
生活中处处是语文,语文学习不能仅限于语文课堂。语文意识的培养应该贯穿于日常生活中。另外,学科与学科是相互联系的,不能把语文教学孤立于其他学科之外。在温庭筠词作《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教学中,笔者大胆地把语文课当音乐课来上,让姚贝娜优美的歌声贯穿整个课堂,最后学生很享受的唱着:双双金鹧鸪,双双金鹧鸪。刚一唱完,恍然大悟,原来这首词是表达对恋人的思念的。
4.在教学中构建有效的语文知识体系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任何一门学科都有一个基本结构,即具有其内在规律性,它反映了事物之间的联系,包含普遍而强有力的适应性,可为今后学习及能力形成起迁移作用。语文知识是形成语文意识的必要条件。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构建一个有用的、有效的语文知识体系。
摘要:为“花间派”词人的温庭筠、韦庄,虽是同一时代同一流派的作家,但其词风绝非浓艳一体,而是同中右异,各具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本文尝试从其主要代表作品的分析比较入手,深入厘辨两者风格的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
关键词:写作风格;温庭筠:韦庄
晚唐五代时,后蜀赵崇祚(据欧阳炯序,可以断定他是一位同时代的书商,出版家)选录了温庭筠、韦庄等十八家的词为《花问集》,“花间词派”因此得名。花间词在内容上多以写儿女恋情、闲情闺怨为主;风格艳丽软媚,婉约而含蓄;是“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温庭筠、韦庄是“花间词派”的代表作家,世人皆以“温、韦”并称。
花间词有其特有的词风和共同的倾向,华丽的宇词,婉约的表达手法,集中写女性的美貌和服饰及她们的离愁别恨,是“花间词派”基本的艺术风格。但它又绝非浓艳一体,而是不同的词人仍然有其自己的个性,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温庭筠、韦庄两位花间派大师,他们在词的风格和技巧上有迥然不同之处。温词以艳、细密、婉约、含蓄见长,是“密而隐”;韦词以清丽、疏朗、率直、明快取胜,是“疏而显”。
一、温庭筠的词风:绵密隐约
首先,我们以温庭筠的作品《梦江南》为例来分析:“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这首词描写一个女子等待所爱的人而终归失望的心情。她所爱的人是乘船从水路归来的,她从早到晚独自倚楼望江,希望眼前过去的船儿当中有一只船会停泊在她的楼前,载他而归。然而“过尽千帆皆不是”,从清晨“梳洗罢”一直望到黄昏“斜晖脉脉”,仍不见他归来。“过尽千帆皆不是”这一句,一方面描写眼前实景,另一方面也寓意深刻,说明她对爱情的坚贞专一。清代常州词派理论家谭献的“红杏枝头侬与汝,千花百草从渠许”词句和此处意思也较为相近。
王国维《人间词话》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首词“斜晖脉脉”是写黄昏景物,夕阳欲落不落,似乎依依不舍。这句点出时间,联系首句的“梳洗罢”,表明她已盼望了整整一天了。但这里不是单纯的写景,其主旨还是表情。用“斜晖脉脉”比喻女子对男子的脉脉深情和依依不舍。“水悠悠”可能指无情的男子像悠悠的江水一样一去不复返。“悠悠”在这里可作“无情”讲,如“悠悠行路心”是说象行路的人对我全不关心。“斜晖脉脉”与“水悠悠”这样两个对比,才带出末句“肠断白频洲”的“肠断”来。若将“斜晖脉脉水悠悠”这句仅仅当作景语来看,“肠断”二字便无来源。
《花间词》里的小令词短小,造句精炼、概括。温庭筠的作品恰如其分地体现了如此特色。这首小令做到字字表情,即闲语也有深意,除前面所举各句之外,如开头的“梳洗罢”是说女子在爱人未到之前,精心梳洗打扮一番好等他归来,也有“女为悦己者容”的含意。另外,古时候男女常采苹花赠人,末句的“白频洲”也关乎全词相思之情。同时词中字字句句都紧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如电影中的每一场景、每一道具均起到了特定作用一样。
我们再来看温庭筠的另一作品《更漏子》:“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香雾薄,透帘幕,惆怅谢家池阁。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这是一首描写相思之苦的词。上片开头三句是说:“在深夜里听到遥远的地方传来的漏声,这声音好似柳丝那样长、春雨那样细。”由此可知,已经是夜深人静之时。同时也点出人的失眠,因为只有深夜失眠的人,才会听见这漏声又远、又细、又长。下面“惊塞雁”三句是说:“这漏声虽细,却惊起了边疆关塞上的雁和城墙上的乌鸦;而只有屏风上画的金鹧鸪却无动于衷。”其实这细长的漏声是不会惊起“塞雁”和“城乌”的,这是作者所述不眠人的心情不安,感觉特别灵敏而已。
这首词上下片的两结句,都十分简炼,而含义深长。“画屏金鹧鸪”是上片的结句。它前面的“惊塞雁”、“起城乌”两句,都冠以动词“惊”和“起”,而独“画屏金鹧鸪”句不用一个动词。这句如果只理解为是单纯的写景而不联系其主旨的表情,那就与全词写相思之苦的主题毫无关系了。
再举温庭筠的作品《菩萨蛮》为例:“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这首词描写一个女子的孤独苦闷心情。全首词都写女子的妆饰,上片从宿妆写起,到起床后梳洗,下片“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两句写妆成,未了以穿着“新帖绣罗襦”作结,好像没有一字说到这女子的情感;只有细读才知上片结句“懒”和“迟”字已暗点情感,到下片结句指出“双双金鹧鸪”的“双双”两字,则从反面隐约委婉地衬托出这个女子的孤独之情。
通过对上面三首词的解析,我们可以大致了解温庭筠词的艺术风格。他加强了词的传承性,用暗示、联想、比喻等表现手法,使词能表达五、七言诗所不能表达的内容情感;这是当时许多人创作经验的积淀,也是温庭筠个人努力得来的结果。不过,由于他过分讲究文字声律,因而产生了许多流弊,使词这种新文学样式趋向于格律化,使它成为了文人的专用品,既而逐渐远离了人民大众。同时,由于文人的阶级意识和生活的局限性,作品内容变得日益空虚、狭窄,而不及民间词内容的广博深厚。这是温庭筠词的缺点,也映射出花间词派的共同缺点。
二、韦庄的词风:清简劲直
词在民间初起的时候,本来是抒情文学的一种,后来,这种文学样式传入宫廷、豪门与文人之手,他们舍弃了词的思想内容,只把它作为娱乐调笑的工具,《宫中调笑》这个词调名就明显地说明了这个转变。晚唐五代文人作词,大部分是为了宫廷、豪门的娱乐。在这班作家里,能写自己个人思想情感的,韦庄是比较突出的一位。虽然温庭筠的词里也有他自己的生活情感,但是,他的创作动机主要是应歌。韦庄的词虽然也有为应歌而作的,但是他的创作动机主要是为抒情。
晚唐五代文人词大部分都为应歌而作,缺乏真挚的情感。其间也有一部分文人拿词作为抒情工具,使它逐渐脱离音乐而自有其文学的独立生命。韦庄就是在五代文人词内容日益贫乏的时候,重新领它回到民间抒情词的道路上来,使词逐渐脱离音乐而有它自己的独立生命。韦庄这一倾向影响了后来苏轼、辛弃疾等词作大家。我们如果认为苏、辛一派抒情词是唐宋词的主流,那么,在这个主流的源头上,韦庄应该是值得我们重视的一位词作家。
现在我们来比较一下韦庄与温庭筠的作品,就能明显地看出他们之间不同的艺术风格――
韦庄的作品《女冠子》,其一:“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其二:“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语多时,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觉来知是梦,不胜悲。”
第一首词的上片写情人相别,下片写别后相思。第二首词的上 片是因相思而入梦,下片写梦醒。这两首词写一件事,第一首的开头明记日月,毫无修饰,这是民间文学朴素风格的显现,这在文人词中是很少见的。整首词略有隐意的是末两句:“除却天边月,没人知。”含意也是明显、直率的,使人读就懂。
再看韦庄的作品《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全首词一气直下,抒写对江南美好风光的眷恋,语言自然素淡,没有一句难懂的话。全篇集中从风景和人物两方面渲染江南之景,令人陶醉。但开头“人人尽说”
点出“江南好”是从他人口中道出的江南之好而已,设下了伏笔。结尾“未老莫还乡”以顺承的语气,进行翻转,反跌出“还乡须断肠”的感叹。暗示出中原战乱、有家难归之苦。外在劲直旷达,而内含曲折悲郁。
一般文人词都重视结句,小令的结句尤其如此。温庭筠写梦的小令。如《更漏子》的结句:“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菩萨蛮》的结句:“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等都写得婉约、含蓄,不肯明显地道出感情,这与韦庄词的表现手法完全不同。
再看韦庄极为“显直”的一首《思帝乡》:“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这首词抒写一位热情大胆的女子,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追求自己幸福生活的自白。清代贺裳评说这首词:“小词以含蓄为佳,亦有作诀绝语而妙者,如韦庄‘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之类是也。”而温庭筠写爱情的词,最明朗的像《南歌子》中所说:“偷眼暗形相,不如从嫁与,作鸳鸯。”他至多只能写到这个程度,与韦庄的作品比较起来,仍然是婉约、含蓄的。而韦庄词于“一生休”之下,却又加上“纵被无情弃,不能羞”两句,简直是把话说到尽头了。
在了解了温、韦词的相异处的同时,我们还可以发现两位词作家的艺术风格异中有同。温庭筠词的艺术风格除了婉约,也有较直白的,如他的《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这是接近于韦庄词的艺术风格的。韦庄的词虽然很显直,但像他的《木兰花》:“独上小楼春欲暮”、《浣溪沙》:“清晓妆成寒食天”,这两首词却是近乎温庭筠词的艺术风格,这就是异中之同了。
三、不同的生活境遇造就了温、韦不同的词风
前人读唐五代词,时常把温庭筠和韦庄两家相提并论,认为他们的词风是差不多的。实际上,通过以上比较就可看出他们代表着两种不同的词风。就他们的诗风而论,也是如此:温庭筠接近李商隐,韦庄诗近白居易。而恰恰是他们不同的生活境遇决定了两人作品风格的不同。
温庭筠(约812~866),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虽然一生潦倒,但生活一向依靠贵族。他的词主要是描写歌妓生活和男女之间的离愁别恨。许多词是为宫廷、豪门娱乐而作,是写给宫廷、豪门里的歌妓唱的。为了适应这些唱歌者和听歌者的身份和口味,词的风格就倾向于婉转、隐约。词中也偶尔有反映自己个人情感、写自己不得意的哀怨和隐衷的,但他不敢直接抒写,所以要通过这种婉转、隐约的手法来表达。他的这些作品就非常自然地继承了六朝宫体的传统。再加上宫廷、都市丰裕的物质环境,便形成了温庭筠词的风格:色彩绮靡华丽,如:《菩萨蛮》其一中(玉楼明月长相忆),其二中(水精帘里颇黎枕);表情隐约细腻,《更漏子》其一中(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这正是他没落贵族,落魄文人生活情感的一种写照。
韦庄(约836~910),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但他五十九岁时中进士,在这以前生活很穷苦,漂泊过许多地方。这种穷苦和漂泊的生活占据了他一生的大部分岁月。中进士以后,六十六岁始仕西蜀,为蜀主王建所器重,七十一岁为安抚使,七十二岁助王建称帝,建立割据局面,在西蜀王建的割据小朝廷里,做到吏部侍郎兼平章事(宰相),七十五岁去世。
韦庄四十五岁在长安应举,正值黄巢军攻破长安;他身陷兵火之中而大病几死,一度与弟妹失散,后来逃出长安。从此以后六、七年间,流浪各地。那时的他已年过五十。曾经穿越安徽、河南到潼关,又迂道山西,南抵镇江、东阳,西到三衢西湖。他为了求食求仕,浪迹万里。五十六岁那年,仍然失意地回到东阳。直到五十九岁进士及第,他的漂泊流离的生活才告结束。正是由于这种漂泊流离的穷苦生活,才使他能够较多地接触民间生活和接受民间作品的影响,使他的词有着独特的风格,也有别于温庭筠的词风。
正是不同的生活境遇,才形成了温、韦两人不同的艺术风格:温庭筠的词婉转、隐约;韦庄的词则明白、直率。在上面所列的具体作品比较中,已可明显体会。
综而言之,温庭筠不仅是“花间鼻祖”,而且为整个词学奏响了正始之音。他以其具有代表性的面目一新的词章开创了文人词创作的新格局。而韦庄,他在奠定了温词词体题材规范、审美规范和体式规范的同时,更多的为词体增添了属于自己真挚的情感因素,融入了更为丰富的精神内蕴。在这里,我们突出比较了他们之间的艺术特色。而文人气息和民间气息的孰浓孰淡,也是两家艺术风格不同之处,这不仅是艺术手法的差异,主要还反映出两人不同的生活背景对词人创作的深刻影响。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他们同是晚唐五代词作家,在同一时代的文学风气熏陶下,又同是花间词派的代表作家,他们词的艺术风格也就自然异中有同了。
参考文献
[1]王国维《人间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
关键词: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
重视人文素养教育,是时展对于人的知识结构、能力素养及综合素质的客观要求。作为高等教育机构的高校,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引领的重要职责。借助于对蕴含丰富思想感情和人文情怀的古典文化的弘扬,在高校开展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能有效激发大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热情,有利于大学生语文素养、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朱自清先生在其《经典常谈》一书中指出:“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需要丰富经典诵读教学活动,诸多经典作品需要师生反复体验、回味和吟诵。清代在谈到自己的诵读体会时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只有通过诵读,才能让学生充分体味经典诗文的格律之美、音韵之美和抒情之美。只有在吟诵中去充分玩味每个字的含义,方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作为高校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时间进行有效、高效的经典诵读日常教学,让语文课堂成为高校经典诵读教育教学的前沿阵地,更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开展经典诵读校园文化活动,真正使高效校园成为大学生进行经典诵读的主战场。因此,研究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笔者在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教授《大学语文》课程两年有余,积累了一些关于实践诵读教学的成功经验,也发现了在高校实施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可能存在选文较难把握、诵读方法相对单调等问题,对此,笔者对在高校开展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进行了理性思考。
一、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选文
大学语文经典诵读内容应涵括中国诗歌发展的历史轮廓,人生观念与人文素养,生命情感与人文理想三个层面。大学语文经典诵读选文应该是经过历史长河积淀下来的经典著作,所选作品需主题健康,积极向上,蕴含人生哲理和人文情感;所选篇目还需要适宜诵读,篇幅不宜太长或太短。大学语文经典诵读读本选择可以参考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大学语文•经典诵读》大学生必读的中华经典诗歌100首,其涵盖的古今中华经典诗歌比较全面,且多适宜诵读。当然,中华传统经典博大精深,书目众多,大学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经典诵读时可以广泛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寻找其他更多的经典范本进行对比学习、延伸拓展。除了以上《大学语文•经典诵读》读本里的经典诗歌外,我们还可以选择其他一些没有收入前者中的经典文本篇目。如《诗经》中的《君子于役》、《采葛》等,《论语》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学而篇》、《为政篇》等,《孟子》中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于国也》等,《庄子》中的《逍遥游》、《秋水》等,《荀子》中的《劝学》、《修身》等,这些典籍中有很多谈及人性、社会、道德、教育和人格修养等方面内容,无论是对社会的发展和稳定,还是对人们的精神、道德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都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在选取这些选文时应尽量选取句子整齐短小,节奏感强的篇目。另外,汉魏、唐宋时期的诗词散文亦有不少适宜诵读的优秀篇章。诸如曹植的《白马篇》、《七步诗》,语言浅显,寓意明畅,节奏感强,学生读起来会朗朗上口。李白、杜甫的诗,苏轼、李清照的词等大多适宜诵读,例如李白典型的代表诗作《蜀道难》,诗人以神奇莫测之笔,凭空起势。“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诗句在篇中三次出现,给这首五音繁会的乐章确定了回旋往复的基调,读来气势恢宏、铿锵有力。以上这些文言经典诗文都具有典范性,语言深入浅出,相对易于理解,适宜诵读。需要指出的是,在选好经典诵读文本内容的同时,实施经典诵读教育更需要师生以一种植根于当代社会和文化的时代精神,由表及里对经典诗文作进一步发掘,作出新的选择和阐释,且主旨符合当今社会核心价值思想观念。
二、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途径
语文教育与生活密切相关,我国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理论,认为教育需要在生活中去寻找灵感;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先生提出“教育即生活”的命题,也认为教育的触角应延伸到生活的每一处角落。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实施要充分利用广泛的教学引导途径,让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成为一种立体、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大学语文课堂是开展经典诵读教学的前沿阵地,进入高校,大部分学生只有在学校上大学语文课时才会开口读书,经典诵读的成效本身相对缓慢的,大学生群体更是普遍忽视语文诵读的重要性。这时就要充分利用大学语文课堂时间,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多去诵读教材中的经典篇章。大学语文教师最好可以在自己的语文课上贯穿经典诵读的教育内容,要求大学生们坚持诵读经典,培养良好的学习和阅读习惯。探索开辟大学语文经典诵读的路径,除课堂诵读教学外,更要丰富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活动,利用课外时间开展校园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活动可以有效调动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积极性。大学语文教师可以和高校团委老师合作,在院校层面定期组织学生参加校园经典诵读比赛,通过给经典诵读比赛中优秀选手计算学分等手段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参与诵读的热情,还可以指导院校学生干部在晨读活动时进行经典诵读、组织成立经典诵读社团、利用课间活动时间进行校园广播熏陶,精心打造了“经典诵读”广播等,营造浓厚的诵读氛围,共同推进整个校园的精神文明向前发展。
三、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诵读方法
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主动性,提高课堂诵读教学效果。对于经典文本,可以采用几种不同形式的诵读方法。
(1)今音朗诵。
即以普通话朗诵经典古诗文及近现代经典诗文,用有声的语言进行的艺术创造活动。朗诵者要用清晰的语言,响亮的声音,优美的体态,引人注目的动作把原作品有感情地向听众表达出来,以传达诗歌的思想内容,引起听众的共鸣。采用今音朗诵时尤其要注意朗诵的轻重音及停顿。如为表达坚定、豪迈、庄重的思想感情,“黄河之水天上来”、“大江东去”等句式需要重读;对于比较含蓄、深刻、耐人寻味的句子,如“林花谢了春红”“、寻寻觅觅”等就要轻读。停顿依据主要是标点符号,较长的语句可以依据定、状语作停顿。例如“:微风吹拂着她那/飘逸/柔美的秀发”。
(2)配乐吟诵。
借助音乐的旋律,以富有韵味的调式“吟诵”经典文本。“吟诵”本身指大声诵读诗词散文,把作品的感情表达出来。如今的吟诵发展到可以和音乐相结合,在旋律优美的音乐中做到眼到、口到、耳到、心到。通过配乐吟诵的方式,更能让大学生自己深刻体会到经典篇章的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同时也给听众带来美的享受。吟诵尤其要注重语调的合理运用,一定要揣摩好文章的语句含义,是喜是悲,是豪迈雄壮还是婉转细腻,需要恰当地表达出思想感情。例如吟诵《国风•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报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时,整体节奏要慢,特别要注意平声字和句尾韵脚要拖长声韵,要吟诵出那种缠绵悱恻的情感。
(3)古诗新唱。
是在经典诵读中介入当代歌曲的“咏唱”。用现代曲调把经典篇章有感情有节奏地、优雅地唱出来。这里重点需要注意做好对作品节奏的把握,注意经典文本的押韵、语气的衔接和转换、声音的强度,唱出铿锵和谐感,使音调优美和谐。例如著名女歌手王菲就歌唱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电视剧“甄嬛传”里的主题曲就是出自唐代文人温庭筠之手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采用咏唱的方式甚是新雅,动听悦人。
四、大学语文实施经典诵读教学的注意事项
(1)营造轻松愉快的诵读氛围。
在学习、诵读经典文本时,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展示初学的经典文本。可以让学生采用各自朗读、小组齐读、男女同学搭档诵读、朗诵表演、吟咏表演等不同方式诵读,尽可能扩大学生课堂诵读的参与面。
(2)因专业而异,因材施教。
针对部分艺体类专业学生,文本内容不宜讲解过于深入,古诗词、文言作品选取较为简单的篇章进行教学,宜扩大现代诗歌、散文篇章的教学,讲透诵读技巧,课堂上留出足够时间给学生进行自我展示;针对功底相对较好的文理类专业学生,对于文本内容的讲解,在把握总体解读不过于深入的同时,可以适当增加先秦诸子散文、古诗词等较难教学篇章。
(3)教师自身加强诵读学习与培训。
语文教师经典诵读教学的能力直接影响着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效率,所以大学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诵读水平,教师自身应尽可能理解经典文本的深层含义,不断体验、感悟经典的文化内涵。高校领导及教育主管部门可以组织专门人员加强对大学语文教师的诵读培训,从而推动提高教师群体的经典诵读水平。
参考文献:
[1]朱自清.经典常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2.
[2].曾文正公家训[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3:532.
[3]余恕诚,俞晓红.大学语文•经典诵读[M].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俞晓红.论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经典诵读教育[J].大学语文与人文素质教育研究,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