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质灾害调查报告范文

地质灾害调查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质灾害调查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地质灾害调查报告范文

进一步强化重点时段防范工作

汛期(4—10月份)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关键时段,目前根据气象部门预报:8至9月市总雨量比往年偏多,持续大雨或暴雨引发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可能性较大,地质灾害防范工作不容乐观。因此,各社区(经合社)一定要高度重视,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充分认识当前防灾工作的严峻性和紧迫性,要认真按照《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有关规定,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做好汛期各项防灾、减灾措施的落实。

(一)认真开展汛前隐患再排查工作。一是检查危险区警示牌设立情况,对新发生隐患点或危险点未设立警示牌的,应及时补立,对原警示牌已破损的应重新设立;二是对纳入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及监测人再次进行核查工作,监测责任人和各项防灾措施是否落实到位;三是对人群密集和易发生地质灾害点加强巡查工作,不留死角。

(二)加强汛中重点部位的巡查、转移工作。主要做好以下二个方面:一是逢台风、暴雨即将来临时,要组织再次对地质灾害危险点、隐患点加强巡查和监测,及早发现隐患征兆,及早排除险情;二是要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居民群众转移预案,落实受威胁群众的撤离路线,检查临时避险场所,确保撤离、避险时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三)进一步落实汛后复查和建立健全汛期台帐制度。各社区(经合社)、街道包社区干部,汛后要组织相关人员进村入户及地灾点做好回访工作,搞好现场调查,总结经验和存在问题,为新一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做好准备。并对每次巡查情况要有记录,巡查后应编制汇总或专项调查报告,并做好情况分析对比和资料对比和资料归档工作。

第2篇:地质灾害调查报告范文

在14年前就被圈定为危岩区的地质灾害监控区发生的这场导致74人死亡的灾难,当地政府无论是在对事故的认定还是在灾后救援方面,都让遇难者家属们疑问重重。过去三年里,他们希望通过申请政府信息公开、上访、等途径来解决问题,但最终的结果是信息未能公开,上访毫无作用,不予立案,甚至遭到拘留。

崩滑事故

2009年6月5日下午3时许,离武隆县铁矿乡集镇不到1公里的鸡尾山突然发生崩滑。伴随着惊天巨响,浓重的尘土遮天蔽日地翻腾,半座山犹被刀削般一切而下,崩落谷中。山脚边部分民居和共和铁矿场被塌落的山体掩埋,正在井下作业的27名矿工被困。包括井下矿工在内,共有74人被这场灾难吞噬。

此次事故的专家调查组成员后来在《工程地质学报》上集体撰文指出,武隆山体崩滑将约500万立方米的山体切割成积木块状,这些积木块状的山体沿山谷发生整体滑动,最终形成平均厚约30米,纵向长度约2200米的堆积区,是近年来少有的一次崩滑灾难性事件。

事故发生后,对事故原因的调查结论引发争议。重庆市政府在2009年6月7日媒体通报会上表示,这次山体垮塌属于严重地质灾害的特征十分明显。

事故调查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主任殷跃平当年12月在中国科协年会上对该事故的分析,在被重庆电视台报道时,仅提及殷跃平讲到的自然因素。但多位当地居民、矿工乃至地质专家则表示,崩滑与事发地过度采矿有关。

2009年6月10日,国家安监总局新闻发言人黄毅在“2009年全国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中表示,武隆山体垮塌事故的原因还在调查中,但从已经了解的情况看,事故存在隐患排查不彻底、缺乏应有的预警和防范措施等漏洞。

截至财新记者发稿,事故发生三年,官方始终未通过正式渠道对外公布“重庆武隆山体崩滑”事故原因。

混乱救援

武隆“6?5”山体崩滑事故发生后,政府展开的是“全封闭式救援”,当地百姓及未被政府邀请的媒体都被禁止进入救援现场,因此救援的真实情况不为外人所知。官方表示,此举是为了防止次生灾害发生导致不必要的伤亡。

67岁的简德洪于当年6月7日从青海奔回铁矿乡,其时救灾现场已被封锁。下午3时,他带子女和几个村民沿山间小道来到自家房前,房子已被乱石砸烂,散落的房梁横七竖八堆在地上。

简德洪对财新记者说,他异常愤怒地对控制现场的警察厉声斥责,对事故掩埋边沿部分能够施救的地方为何不救。根据现场录像资料,整个现场一片哀号,一个村民哭着求救援人员,“你们要干就干,不干我们自己来。”

有多位共和铁矿矿工表示,事故发生后,救援队提出没有矿井位置分布图,不便进行救援工作。矿工们立即派人取回图纸,准备交给抢险指挥部时,指挥部又说已经有图纸,现在不需要了。老矿工龙明孝说,图纸肯定在事故中被掩埋了,怎么又说不需要图纸呢?

参与现场救援的武警部队水电第三总队(成都)的张树军、周志东事后向《四川水力发电》和《水利水电施工》杂志撰文《重庆武隆鸡尾山山体滑塌特征及思索》,其中专门提到了技术资料的管理问题:“事发之后,矿山巷道和采空区的坐标资料被埋,致使重庆南川地质队没有准确的坐标而无法正确定位,而仅凭矿工回忆原始地貌进行钻孔施救,导致成功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为什么技术资料的归档不在上级归口部门,这是技术管理上的明显漏洞??”

更让当地居民不满的是,早在1995年,政府部门就已将此次鸡尾山崩滑体列为危岩区,2001年更被鉴定为重度危岩。就在事发前一天,铁矿乡政府还曾发通告,称该乡红宝村鸡尾山危岩出现险情,严重威胁着过往车辆和行人安全,为彻底消除该安全隐患,乡政府决定对九矿公路进行强制交通管制,实行部分路段封闭禁止通行,决定从6月4日起,将该路段两侧进行炸毁。同时设置警示标志,要求当地群众自觉绕行。

但当地政府并未对危岩下面的铁矿和居民实施撤离。2009年6月2日,也就是事故发生的前三天,武隆县安监局组织了矿山安全生产检查,还表示在铁矿乡共和铁矿井下未发现安全隐患。但《重庆武隆“6?5”山体垮塌专家组调查报告》中曾提到,灾害发生前,共和铁矿5号井巷内铁轨出现变形现象。

根据相关资料,救援工作结束后,地方政府没有将救援情况总结公告,有民众称曾打电话向县政府要求公开,答复是没有这个安排。关于鸡尾山垮塌原因及事故性质等情况,政府也始终未做过任何正式公告,当地群众只在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的“全国地质灾害通报(2009年1-6月)”中查询到,此次灾难已被认定为自然灾害。

责任谁担

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的一名专家告诉财新记者,重庆市武隆“6?5”山体崩滑事件,可能和当地铁矿开采有密切的关系。据他介绍,几年前,该研究所曾到包括武隆县在内的乌江流域考察过地质状况,发现那里广泛分布着连片的灰岩,灰岩的特点就是坚硬,如果没有破碎就很难形成滑坡。同时,灰岩还具有易碎性,如果出现人为破坏活动,容易形成诸多破碎体,加上山体的重压极易出现坍塌。

父亲在事故中遇难的熊强向财新记者表示,有两个事实是确凿无疑的:一是鸡尾山在2001年被鉴定为重度危岩后,当地乡政府和国营采矿企业“三联共和铁矿”从鸡尾山上撤离,但之后不久,私营矿主舒先永获得了鸡尾山的铁矿开采许可,并一直开采到鸡尾山垮塌。二是垮塌发生之前,政府已经监测到严重险情,采取了相关避险措施,也通知了矿主舒先永停工,可舒先永既没停工,当地政府也没制止,导致当天上班的46名矿工全部遇难。

“即便鸡尾山垮塌是自然灾害,这两个事实仍能足够证明两类人为责任问题,一是当地政府部门对舒先永在重度危岩区的铁矿开采存在非法许可和监管缺失,二是矿主舒先永存在破坏性开采和冒险开工作业。”熊强表示,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没有任何一个人为此担责,私营矿主舒先永也未承担任何责任。

2011年5月底,71名事故遇难者家属曾向武隆县人民法院提讼,以矿主破坏性开采和冒险开工作业导致亲人遇难为由,要求矿主给予侵权赔偿。但重庆当地法院未予立案。根据财新记者获得的相关视听材料,武隆县法院立案庭法官聂源岐表示,遇难者家属提交的材料没有问题,在被连续追问为何不予立案时,他表示“至于是否立案,是领导决定的。”武隆县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胡武明随后解释说,这个事情事关重大,“应该立案”,但是“法院没有哪位敢立案”。

不成后,2011年12月5日,遇难者家属陈铭、向余等相约到武隆县政府上访,要求政府公布《重庆武隆“6?5”山体垮塌专家组调查报告》。在明确得知县政府拒绝他们的请求后, 12月7日,12名遇难者家属又来到重庆,向市政府办公厅要求公开“6?5”山体垮塌专家组调查报告,再次遭拒。

第3篇:地质灾害调查报告范文

一、1:5万地质灾害调查工作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多次发生重大地质灾害,极端气候常态化,灾害性天气频发,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地质灾害具有一定动态演变性和隐蔽性,以前的调查成果已不能反映地质灾害发育现状,不能满足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和防灾减灾需要。开展1:5万地质灾害调查工作,进一步查明地质灾害隐患,彻底摸清地质灾害现状,健全地质灾害空间信息系统,对提升地质灾害总体防治水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意义重大。

二、地质灾害调查工作目的

本次地质灾害调查的主要目的:以村(居)为基本单位,全面开展我市1:5万比例尺的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查明地质灾害隐患,建立地质灾害信息预警预报系统,进一步提升我市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水平,健全群专结合的监测网络,有计划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主要工作任务

(一)按照国土资源部《<县(市、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要求,充分利用已开展的1:10万县(市、区)地质灾害调查与综合研究成果,加强对已有成果的二次开发利用,了解、掌握我市地质灾害发育特征,有的放矢地部署我市地质灾害调查工作。

(二)对我市所有镇、村(居)开展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查清全市城镇、厂矿、村庄、风景名胜区、重要交通干线和重要工程设施分布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区)分布状况,包括不稳定斜坡、泥石流、崩塌、地裂缝以及潜在地面塌陷等。

(三)调查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点发育现状和发生历史,查清其分布范围、规模、结构特征、形成影响因素以及造成的危害等,并对其稳定性、危害性(灾情)及潜在危害性(险情)进行评价。

(四)调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状,包括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名称、位置、数量、预防和治理方法以及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实施单位、治理时间、资金投入情况、治理效果等。

(五)研究各类地质灾害的形成分布规律,开展地质灾害易发程度评价和风险评价,划定地质灾害易发区、危险区和重点防治区,提出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区划和地质灾害综合研究。

(六)对每个存在的地质灾害点建立信息档案,编制特大型、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灾预案。

(七)建立健全地质灾害调查信息管理系统和群测群防信息系统,结合调查成果,指导当地政府进行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预警工作。

(八)建立市地质灾害数据库,标准按照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1:5万地质灾害调查信息化成果技术要求》及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省县(市、区)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技术实施方案》规定执行。

(九)提交调查工作成果。包括1:5万地质灾害调查报告、1:5万地质灾害调查信息管理数据库和群测群防信息系统、地质灾害野外各类原始资料、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修编)。

四、工作方法

本次调查工作的开展以涉及我市不同时期的水、工、环综合研究成果为资料基础,采用的主要工作方法如下:

(一)资料收集。涉及国土资源、规划、统计、水利、气象、旅游等多个部门。

(二)遥感解译。采用最新遥感映像航片对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质灾害发生点或隐患点进行全面解译,以此指导野外各项调查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地面调查。在已有资料和遥感解译的基础上,将传统的调查方法与先进的调查手段相结合,开展区域环境工程地质条件调查和地质灾害核查、调查。

(四)GIS技术应用。严格按照中国地质调查局修订的《空间数据库工作指南》和《数字化地质图图层及属性文件格式》及相关标准,进行分层、编制属性表,建立县(市)级地质灾害图库。

(五)GPS技术应用。采用高精度GPS全球定位系统,将地质灾害发生点和地质灾害隐患点位置进行准确标绘,为地质灾害监测、预报提供资料依据。

(六)综合研究。在野外调查工作结束后,在对资料进行整理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研究,科学评价,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规划建议。建立健全群测群防网络和信息系统。

五、工作进度安排

全市1:5万地质灾害调查工作要于年10底前完成,并通过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与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联合组成的技术工作小组的审查验收,其中野外调查工作要于6月底前完成并通过验收。主要工作分六个阶段:

(一)调查准备阶段(4月10日—4月15日)。

成立市1:5万地质灾害调查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联合调查组,制定工作方案,确定地质灾害调查资质单位,编制完成调查技术实施方案等。

(二)资料搜集与遥感解译阶段(4月16日—4月25日)。

主要搜集我市不同时期不同比例尺的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社会环境及气象水文资料、矿山分布及开采情况、地下水开采情况、地质灾害发生情况。采用多时相、不同空间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开展地质环境遥感解译和地质灾害遥感解译,从面上掌握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的整体、动态特征。围绕受地质灾害威胁严重的镇、村(居)或重大工程,同时兼顾交通干线以及水库、河流沿线地质灾害危险性的解译,开展高分辨率遥感解译,全面查清我市所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

(三)野外调查与勘查测绘阶段(4月26日—6月30日)。

在已有资料和遥感解译的基础上,将传统的调查方法与先进的调查手段相结合,根据地质灾害现状发育程度和区域地质环境条件,针对不同地质灾害分别确定相应环境工程地质条件调查区并开展区域调查。同时在扫面的基础上,选择重要地质灾害地质体或重点地段,进行工程地质测绘,并辅以山地工程、物探、钻探等手段加以验证。通过技术工作小组对本次地质灾害野外调查工作质量的验收。

(四)室内资料分析整理及综合研究阶段(7月1日—7月31日)。

根据野外工作成果,归纳总结地质灾害发育类型、形成机理、造成危害,分析研究地质灾害点的潜在危险性、防治措施、监测方法,进行全市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编制实际材料图、1:5万地质灾害分布与易发区图、1:5万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图等成果图件,汇总整理地质灾害调查表、有关影像资料等。

(五)群测群防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阶段(8月1日—8月31日)。

按照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1:5万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信息化成果技术要求》,完成群测群防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

(六)成果报告编制与验收及成果汇总上报阶段(9月1日—10月31日)。

在野外调查工作结束后,在对资料进行整理的基础上,总结编写成果报告及其他地质灾害调查成果资料。通过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与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联合组成的技术工作小组对我市1:5万地质灾害调查成果的审查验收。

六、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做好技术保障。成立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有关部门和承担调查任务的地勘单位为成员单位的市1:5万地质灾害调查协调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和协调我市地质灾害调查工作的实施。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联合调查组,办公室和联合调查组设在市国土资源局。办公室主要负责编制完成调查项目宣传方案、实施方案等工作。联合调查组由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市国土资源局、承担调查任务的地勘单位组成,负责本次调查的实地调查、技术保障、调查技术实施、数据库建设和成果汇交等工作。

第4篇:地质灾害调查报告范文

【关键词】可研;工程地质分区;地质问题

1 工程概况及自然地理情况

辽宁中部环线高速公路铁岭至本溪段,位于辽宁中部地区,行政区划隶属于沈阳市与本溪市。起点与新民至铁岭段对接,经抚顺市区,终点在本溪高台子与丹东至阜新高速公路连接,采用设计速度80km/h的四车道标准。

设计线位北部铁岭地区属中温带亚湿润区季风型大陆性气候,热量充足,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南部本溪地区属中温带湿润气候区,春天风和日丽,夏季稍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设计线路流经的河流主要有:浑河、东洲河、古城河、太子河。

设计路线区内地貌成因、形态受地质构造、岩性及内外营力的控制。地貌类型以构造剥蚀低山、丘陵为主,其次是剥蚀堆积地形,包括山前倾斜平原及坡洪积扇、山间谷地、河谷平原等。

2 工程地质分区

设计带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根据设计带地形、地貌、岩土体类型及工程地质特征、水文地质条件、筑路材料等诸多因素影响,将设计带划分为两大工程地质区,即第四系松散土体工程地质区和低山丘陵岩体工程地质区。各工程地质区又可细分为次级区。现据各区工程地质性质的差异及对高等级公路工程建设的影响,将其特征分述如下:

2.1 第四系松散土体工程地质区(I)

位于线路设计带的浑河、太子河及其支流平缓阶地、漫滩,山间沟谷、山前地段。属河流冲积、冲洪积阶地和山间河谷平原地貌。可进一步划分为阶地、河床、漫滩松散碎屑岩类工程地质亚区(I1)、坡洪积松散碎屑岩类工程地质亚区(I2)。

2.1.1 阶地、河床、漫滩松散碎屑岩类工程地质亚区(I1)

该亚区以条带状分布于浑河、太子河两岸,主要由第四系冲积-冲洪积砂、砾、卵石、粉土、粉质粘土组成,区内地下水较为丰富,水位埋深一般1~3m,属松散岩类一般天然地基,该亚区未发现不良地质现象,总体适宜高速公路建设。但局部低洼地段,见有小面积的湖沼堆积的黑色草炭夹微薄层粉质粘土,该类土体长期处于饱水状态,具高压缩性、流动性较大等特征,对工程建设不利。

2.1.2 坡洪积松散碎屑岩类工程地质亚区(I2)

带状分布于山间沟谷地带,属河流冲积、冲洪积及坡洪积山间谷地地貌。岩性主要为冲洪积、坡洪积粉质粘土、粉土,砂砾石、砾卵石、粉土含砾(碎)石或粉质粘土含砾(碎)石等,该类土体由上至下,固结度逐渐增强,属较稳定土类。区内地下水水量中等,属第四系孔隙潜水,地下水埋藏深度1~2m,水质较好。属松散岩类一般~较好天然地基,总体适宜高速公路建设。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

1)黄土状粉土具轻微湿陷性,路基稍作处理可保安全;

2)季节性河流,在洪水季节,水深流急,对路基具冲刷作用;

3)土质边坡在雨季有坍塌现象,山前地段土体饱水后可能产生滑坡。以上问题对公路路基及桥基稳定性可造成一定的影响,下一步公路勘察中应作为重点查清对象。

2.2 低山、丘陵岩体工程地质区(Ⅱ)

位于线路区两侧,工程地质条件属基本稳定地区,工程地质特征如下:

1)山体多为圆顶、尖顶状,坡角一般20―50°,局部地段大于50°,岩层倾角一般大于30°,存在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发生、发展的条件。

2)区内大部分为坚硬、较坚硬岩石,一般可满足公路建设对工程地质条件的要求;

3)区内断层发育,是构成本区不稳定的主要因素,在断裂带附近,路基应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

4)区内碎屑岩、火山碎屑岩夹有凝灰岩、页岩等软弱地层,浸水后强度降低,容易产生顺层滑坡、崩塌等不良工程地质问题。

进一步划分为坚硬块状火成岩工程地质亚区(Ⅱ1)、坚硬块状变质岩工程地质亚区(Ⅱ2)、坚硬层状碳酸盐岩工程地质亚区(Ⅱ3)、较坚硬层状碎屑岩工程地质亚区(Ⅱ4)。

3 结论建议

通过对铁岭至本溪高速公路可研阶段工程地质分区的论述,我们得到了以下结论:

1)设计线路带可划分为两大工程地质区,即第四系松散土体工程地质区和低山丘陵岩体工程地质区。

2)第四系松散土体工程地质区存在的主要问题为:黄土状粉土具轻微湿陷性,路基稍作处理可保安全;季节性河流,在洪水季节,水深流急,对路基具冲刷作用;土质边坡在雨季有坍塌现象,山前地段土体饱水后可能产生滑坡。

3)低山丘陵岩体工程地质区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存在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发生、发展的条件。

【参考文献】

[1]辽宁省区域地质志[M].地质出版社,1985.

[2]铁本高速可研报告[R].2012.

第5篇:地质灾害调查报告范文

[关键字]城市 环境地质问题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P5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5-228-2

1自然地理概况

广东省地处中国大陆最南部。东邻福建,北接江西、湖南,西连广西,南临南海,珠江口东西两侧分别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接壤,西南部雷州半岛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全境位于北纬20°09′~25°31′和东经109°45′~117°20′之间。广东省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有山地、丘陵、台地和平原,其面积分别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3.7%、24.9%、14.2%和21.7%,河流和湖泊等只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5.5%.地势总体北高南低,北部多为山地和高丘陵,南部则为平原和台地。

2环境地质问题及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广东省城市环境地质问题主要为:地下水污染、地下水开采诱发的环境地质问题、地质灾害、土壤污染、城市垃圾等。

2.1地下水污染问题。

广东省水资源主要污染源为工业“三废”和城镇污水排放。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有:悬浮物、COD、硫化物、油类、酚、氰化物、Pb、As、SO42-、NH4+、Fe、Mn等,这些污染物排放,必然造成水资源严重污染。目前,广东省的水资源污染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部分地区得到控制,但现状仍不乐观,一些城市、工厂的超标排放严重,且屡禁不止,污染源的治理仍有相当困难。

广东省地下水以未污染~轻度污染为主,中度~中度污染区主要分布在粤东、粤西工业区及珠江三角洲地区,污染项目主要为pH、Fe、Mn、NH4+。其中,重度污染主要分布在茂名、汕头及佛山[1]。

广东省特殊的地形地貌条件,部分地区地下水中碘缺乏、氟富集,人们长期饮用这些地下水,体内碘摄入量过少或氟物质的大量蓄积,结果造成急性、慢性中毒性疾病。

地下水污染一方面造成了地下水资源的短缺,另一方面也严重损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对人的生理、心理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也制约了广东省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2.2地下水开采诱发的环境地质问题

广东省地下水开采历史悠久,随着工农业生产的飞速发展,城市化程度不断提高,工业废水、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排放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和韩江三角洲等沿海经济发达的城市河段污染尤为突出,人们不得不从利用地表水转入开发利用地下水,使地下水开采量日益扩大,开采范围及开采深度不断增加。由于在开发利用地下水的过程中,不注意合理布局,科学开采,使一些地方(特别是大中城市)因开采地下水诱发了一系列的环境地质问题。主要表现为:

2.2.1 抽取地下水诱发地面塌陷及地裂缝、房裂

因抽取地下水诱发的地面塌陷及地裂缝、房裂灾害,主要发生在覆盖岩溶岩区。这些地区的地面塌陷的分布范围规模较大、数量较多,往往在产生地面塌陷的同时,伴生地裂缝及房裂等灾害。如:广州市广花盆地江村和新华水源地1966~1976年进行大降深抽水试验与以后开采岩溶水过程中发生大面积塌陷,共出现地面塌陷点45个,以椭圆形、圆形为多见,个别为矩形竖井状,并伴发地面不均匀沉降、房屋开裂[2]。因开采地下水诱发的地面塌陷灾害,主要分布于云浮市云城区,深圳市坑梓镇、坪山镇,广州花都、白云,佛山三水等地。

2.2.2 抽取地下水诱发的区域水位降落漏斗及地面沉降

这类型的灾害仅分布在雷州半岛的湛江市区。该市80%的供水为地下水。主要采水层以中、深承压水为主。由于近几十年来长期集中或大量开采地下水,且开采井过于集中在市区赤坎、霞山之间。早在60年代就形成了以主要开采地段为中心的区域水位降落漏斗,随着开采量的增加,漏斗中心水位降深不断加大,漏斗面积逐年扩展,至1995年市区中层承压水漏斗中心最大降深达31.4m,其后因开采量减少有所回稳。在沿海地区过度抽取地下水可能引起海水入侵造,造成地下水水质恶化,将直接导致地下水利用的不可持续性。

2.3地质灾害问题

广东省城市地质灾害非常严重,主要地质灾害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6种。根据《广东省主要城市环境地质调查项目》调查与收集的资料,广东省各主要城市地质灾害点2962处,其中巨型2处、大型82处、中型427处、小型2451处。其中:广州、珠海、中山、惠州、潮州、汕尾、河源、韶关灾害最多的是滑坡,深圳、东莞灾害最多的是边坡失稳,佛山、江门、肇庆、汕头、揭阳、清远、阳江最多的是崩塌,梅州最多的是采空塌陷,湛江最多的是地面沉降,茂名最多的是地裂缝。每年汛期是地质灾害的高发时期,居住在地质灾害危险区的居民往往终日人心惶惶,政府每年必须付出高昂的代价防治地质灾害,因此地质灾害无论是对居民的心理和政府的财力都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其影响是综合的和巨大的。

广东省城市地质灾害主要对区内房屋、土地、公路设施等造成破坏和威胁。根据对历史地质灾害造成损失的现状评估结果的统计资料,地质灾害已造成118人死亡,经济损失达67009.94万元。受地质灾害威胁人数多于83815人,受地质灾害威胁房屋为948766m2,预测经济损失达1347556.7万元[4]。

地质灾害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其对社会经济的最大危害和最大影响,正确认识和评估这种影响,对于全面掌握地质灾害的危害性,进而制定减灾对策是极其重要的。

2.4土壤污染问题

广东省土壤污染源大致有以下三种:一是工业污染源;二是农业污染源 ;三是生活污染源。我省主要的污染源为工业污染源。

在工业废水、废渣中含有多种污染物,其浓度一般较高,土壤中的污染物通过植物吸收进入生物链,或通过地表径流、向下渗漏污染地下水源,以多种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危害着人类健康。

农业污染主要是由于化肥、农药的使用造成的,经常使用农药是土壤中农药残留的主要来源,牲畜排出的废物长期以来被看成土壤肥料的主要来源,对农业增产起了重要作用。但是这些废物,除能传播疾病引起公共卫生问题外,还会产生严重的水体污染问题。

2.5城市垃圾问题

城市垃圾的环境效应主要是负面效应,主要表现为:对地下水、地表水和土壤造成污染。

2.5.1对地下水的影响

由于以往垃圾场多利用废弃的开挖坑、天然沟谷,在降水的淋滤作用下,垃圾中的有害有毒物质进入垃圾渗漏液,在没有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渗漏液必然渗入地下,势必对浅层地下水造成污染,进而污染深层地下水。

2.5.2对土壤的影响

垃圾场对土壤的污染主要为:垃圾渗漏液直接进入其周边土壤,对其周边土壤造成污染;其次为垃圾在风或其它外力作用下,漂浮运移,直接成为其周边土壤的一部分,从而使周边土壤造成污染。

早期垃圾场多为简单堆放,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势必对其周边土壤、近处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造成污染;近期修建的卫生填埋垃圾场,采取了相应的防护措施,对周边土壤、地下水、地表水影响较小。

3小结

环境地质问题主要由人类盲目、不合理的经济与工程活动等外部因素作用于自然环境、地质环境等内部因素上诱发的。城市是经济的主要载体,城市环境地质问题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影响深远,只有用科学的眼光提前分析、预测人类活动可能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做到提早预防、合理规划,将影响降到最低,才能让城市可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广东省地质调查院. 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报告.

[2] 广东省环境监测总站. 广东省花都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

第6篇:地质灾害调查报告范文

关键词:地质灾害 降雨量 地质环境条件 人类工程活动

横亘于中国北疆,幅员辽阔,地貌类型多样,地质及构造单元复杂。境内发育的地质灾害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四种类型。由于自治区东西跨度大,气候条件在各个地带有所差别,但总的特征是降雨量较小,大部分地区属于半干旱气候带。全区年平均降雨量在25―450mm之间,中西部许多地区年降雨量在150mm以下。降雨量是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形成的诸多因素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众所周知,中国地质灾害严重发育的地区是西南山区,主要包括贵州、四川、云南省及其周边省份的山地、丘陵区。这些地区人口稠密、地貌形态为山势陡峭、沟谷深切,且气候较湿润,年降雨量在500―1,500mm之间。近年来一些危害性强的大型、特大型地质灾害多发生于这些地区,在影视纪录片中看到的典型滑坡、泥石流场景多数取自云、贵、川及陕南等地区。那么相比较而言,内蒙古地区山地、丘陵及荒漠广布、气候半干旱、矿产资源丰富、地广人稀,其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形成条件、发育特征及危害程度等,与西南地区(地质灾害易发区)有明显的差异。在受气象条件、地质环境条件及人类工程活动的共同制约和影响下,地质灾害表现形式具有自身的特点。本文以定性分析为主,就地质灾害成生的诸多制约因素中,选取主要因素降雨量、地质环境条件及人类工程活动,先对各单要素的影响关系进行分析,然后对多要素共同制约作用进行综合分析,同时结合所取得的地质灾害调查成果进行验证,以期客观地论证内蒙古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及发育特征。并与国内地质灾害典型发育区进行简要对比,从而更直观地反映内蒙古地质灾害特征。

1. 气象水文条件与地质灾害成生关系

气象条件各种要素中,与地质灾害关系最密切的是降雨量,所以在此仅讨论降雨量与地质灾害成生的关系。泥石流的形成,除了沟谷中要有丰富的松散碎屑物源,还必须具备充足的水动力条件,才能携卷泥沙、碎石汇聚成泥石流。国内西南地区大型、特大型泥石流频发地带的年降雨量一般在700―1,500 mm。多数为半干旱气候区,年降雨量一般在25―450mm之间,并呈现由东向西递减的规律。东部大兴安岭地区年降雨量在400―500mm之间,中部地区年降雨量在200―400mm之间,西部地区年降雨量在150―300mm之间,最西部的阿拉善高原年降雨量小于100mm。区域性的降雨量偏小,沟谷水动力条件不足,决定了其泥石流规模以小型为主。

崩塌、滑坡的发生除了受地质地貌条件制约外,与降雨量也有一定的关系。岩土体在降雨及地表水长期浸润、冲刷下,其裂隙、孔隙及软弱夹层长期处于充水状态,岩土体抗剪强度大大降低,极易促使危岩体形成,从而引发滑坡及崩塌。而内蒙古地区由于区域降雨量小,丘陵山区经常出现旱情,地表岩土体更多时候是处于干燥状态,因此仅从雨水及地表水的长期影响角度分析,降雨条件不利于引发大型的崩塌、滑坡。但在一些历时短、高强度的大雨、暴雨作用下,对于某些已经存在松动危岩体的原始边坡及人工边坡(道路边坡及采矿边坡),会在降雨及地表径流的冲刷、浸润下,诱发崩塌、滑坡的发生,但其规模多数是中小型的,其中以小型占绝大多数。

自治区降雨量偏小,且降雨量的60―75%集中在七、八、九月,这三个月也是崩塌、滑坡、泥石流的易发时段。这只是就本地区而言,降雨与地质灾害发生相对集中的一个概念。相对于云贵川地区,自治区内七、八、九月降雨量仍然是一个低值,平均仅为150―180mm。降雨形式无论小雨、中雨、大雨或暴雨,均具有历时短的特点,大部分地区连绵不散的阴雨天较为少见,且降雨频次也较国内西南地区低了许多。所以七、八月份由降雨诱发的地质灾害,仅在本地区是个集中发生的高峰期,但在全国范围内比较,这个时间段内灾害发生的频次仍然是较低的。

2. 地质环境条件与地质灾害成生的关系

本文所述的地质环境是指非人类活动影响的、天然状态下的地质环境。

2.1地貌条件

地貌条件是地质灾害发育的一个基本因素。山区及丘陵区地形起伏大,并有沟谷切割,许多地段形成陡坡及陡崖,存在临空面,具有崩塌、滑坡发生的基本条件。地质灾害的发育与山势、沟谷形态及切割深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境内天然形成的地质灾害均分布在山地丘陵区,主要有阴山山地、大兴安岭山地及鄂尔多斯高原东部。阴山山地平均海拔1,500―2,000m,沟谷切割深度一般为200―800m,地貌类型属低中山、中山及低山丘陵;大兴安岭山地平均海拔900―1,400m,切割深度150―500m,属于低山及低中山;鄂尔多斯高原为起伏较缓的丘陵地貌,其东部清水河、准格尔一带,为碎屑岩沉积及黄土堆积的丘陵地貌。上述山地丘陵中,阴山山地相对较陡,坡度为30―50°,大兴安岭山势较缓,坡度多在15―40°,就相对高差而言,大部分山地丘陵都属于中浅切割区或中等切割区。境内山区的沟谷形态,主沟极大的支沟多数为U型谷、拓宽U型谷,大兴安岭北段更为平原型河谷,只有一些次级支沟为V型谷。边坡陡立、沟谷深切的地貌只在山区纵深地带存在。这种山地丘陵的地貌条件决定其崩塌(滑坡)灾害的规模以小型为主,且分布密度小。

对于泥石流,其发育程度受流域形态、两岸坡体及沟床松散物贮量、流域植被覆盖率的控制。境内各流域相对高差多为100―500m;沟岸山体坡度多小于45°;主沟纵坡降一般为52―213‰;产沙区沟槽横断面多为U型谷;沟谷上游一般没有大型的滑坡、崩塌堆积物存在,仅为坡面风化及坡面流侵蚀形成的破碎岩土体,可提供的碎屑物源总体较少,河床松散物贮量一般小于5×104m3/km2;天然状态下河沟堵塞程度轻微;植被覆盖率大小不一,东部地区大于30%,中部地区多为10―30%,西部地区小于10%。根据泥石流严重程度数量化判别,这类特征的沟谷所形成的泥石流严重程度为轻微―中等。境内的大型泥石流较少,仅分布在大兴安岭南段中低山区,如兴安盟突泉县以及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翁牛特旗等地。

2.2岩土体类型

不同岩土体的工程力学性质有明显差异,坚硬岩体的抗压强度、抗剪强度大,抗风化能力强,不易破碎,因此硬岩类形成的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相对不发育。软弱岩石、含有软弱夹层的岩石,其强度低,具有形成崩塌的岩体力学条件。有关资料显示,崩塌主要发育在喷出岩、侵入岩、黄土类土和碎屑岩出露区,这类岩土体主要分布于阴山山地及其北缘台地与内蒙古高原相交地带。这类岩石节理裂隙发育,局部含软弱夹层,遇水易软化。喷出岩、侵入岩在大兴安岭山地分布较广,岩性以花岗岩、玄武岩为主。经过多次构造运动和区域变质、动力变质作用,普遍发生泥化,具有压碎结构,原生裂隙及构造裂隙发育,强度显著降低,岩石易碎裂,具有发生崩塌的岩体结构条件。此外境内东南部准格尔旗及和林县一带的黄土体,具有大孔隙及柱状节理,含钙质结核,具有湿陷性,也具有发生崩塌及滑坡的岩体结构条件。

在鄂尔多斯高原及阴山山地局部地段的碎屑岩区,其砂砾岩中含有薄层状砂页岩、泥岩夹煤层,具有软硬相间的岩性结构,其中的软弱夹层降低了岩土体稳定性,某些地段也会发育滑坡。

就岩土体条件而论,境内的阴山山地、大兴安岭山地及鄂尔多斯高原具有崩塌及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发生的岩性条件,但大部分岩体属于硬岩、中硬岩及软硬相间的岩体,软岩与极软岩只在局部范围内存在,软弱岩土体分布并不连续。这种工程地质条件的岩土体,在某些具有临空面的边坡陡崖上会产生危岩体,但危岩体体积较小,多数小于1×104m3,危岩体崩落后可形成一些小规模的、非集中分布的崩塌或滑坡,崩塌、滑坡产生的碎屑又成为泥石流物源条件。

2.3其他地质环境条件

前述地貌及岩土体类型是影响地质灾害发育的重要因素,其次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与地震也与地质灾害的发育有关。境内地质灾害分布较多的丘陵山地,也是区域构造体系主体构造线展布的位置。断裂、褶皱的发育导致岩体结构破碎、节理裂隙发育,从而诱发崩塌等灾害发生,因此地质构造间接影响地质灾害发育程度。新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地壳抬升、河谷下切,直接影响地貌的发育形态,也是地质灾害成生的间接影响因素。区内未发生过因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因此可认为区内地质灾害与地震关联度较小。综上所述,区内地貌、岩土体类型、地质构造等地质环境条件综合制约着地质灾害的成生,在这种天然地质环境下,多会形成一些以小型规模为主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其发生强度及危害程度均较小。

境内无天然环境条件下形成的地面塌陷。地面塌陷主要包括岩溶塌陷与采空区地面塌陷,境内碳酸盐岩分布面积小,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桌子山区与东缘清水河县一带,由于气候较干旱,北方岩溶普遍不发育,岩溶化程度较低,未形成岩溶塌陷。因此境内的地面塌陷只有采矿引发的采空区地面塌陷。

据县市地质灾害调查资料统计,在天然地质环境条件下,阴山山地地质灾害在区内相对最为发育,类型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因地面塌陷全部由人类活动引发,与地质地貌条件关系不大,故不作统计),分布密度为0.79处/100km2;其次为大兴安岭与鄂尔多斯高原,分布密度均为0.19处/100km2(见表2―1)。全区参与统计的各地貌类型总的地质灾害分布密度为0.17处/100km2。而云贵川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山体陡立,坡度在60°以上的山体广泛分布,相对高差达2,000m以上。沟谷狭窄而深切,多数为V型谷,峭壁峡谷很普遍,边坡临空面发育,地质灾害分布密度大于2处/100km2。相比较而言,内蒙古地区在自然条件下,地质灾害发育程度总体较低。

3. 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灾害成生的关系

据前述,在半干旱气象条件、天然的地形地貌、岩土体类型条件下,仅能形成一些以小型规模为主的崩塌、泥石流等灾害,无地面塌陷形成,天然状态下地质灾害的发育程度总体较低。区内危害性较大的地质灾害多数与采矿及道路建设等人类工程活动有关,即由人类工程活动改造破坏了天然地质环境,使得原本稳定的地貌地质条件逐渐趋向于不稳定,进而促成不良地质现象及灾害的发育。因此人类工程活动是地质灾害形成的重要成因。

3.1崩塌、滑坡与人类工程活动的关系

有关调查表明,在天然地质环境下,在某些低中山区及丘陵地带,在有人口居住的陡坡、陡崖附近,会发生一些小型崩塌,对山区农村的房屋、财产及牲畜造成危害,但人员伤亡极少发生,危害程度总体较轻。规模较大、危害程度较严重的地质灾害多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根据县市地质灾害调查成果统计:截止2009年底,全区共发育崩塌隐患点1154处,其中54.8%都是由人类工程活动引发的。规模为大型以上的62处,其中47处与工程活动有关;滑坡共99处,其中57处由人类工程活动引发,大型以上规模的14处,其中9处与人类活动有关。全区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的崩塌、滑坡占总数的55.0%,其中大型以上规模的崩塌、滑坡中,人类活动成因的占73.7%(见表3―1)。境内引发地质灾害的人类工程活动主要有修路切坡、露天采矿切坡以及工程开挖废弃物排放。

3.1.1道路边坡崩塌

近年来随着区内经济的快速发展,道路工程发展很快,在经过山地丘陵的路段,修路开挖边坡,使得边坡岩土体的原始应力状态发生改变,在原生构造裂隙的基础上产生了卸荷裂隙,在一些开挖过陡、超过稳定临界值的边坡上形成危岩体。在降雨、振动及大风等作用下发生边坡岩土体崩塌。这类崩塌及隐患普遍存在于山区的国道、省道、高速公路、铁路等重要交通干线两侧边坡,崩塌形式主要以不连续的碎石崩落为主,对路面及防护设施造成直接损坏,同时还对过往车辆行人造成威胁,其承灾对象与危害程度具有不确定性。

这类崩塌在经过丘陵山地的各条路段几乎都有分布,如G111国道赤峰松山区段、S210省道扎兰屯段、S209省道和林、清水河、凉城段、S314省道阿左旗段等,都是边坡崩塌较发育的路段。此外京藏高速、包茂高速、京包铁路、白阿铁路、大准铁路边坡也有崩塌隐患存在。已发现的区内大型边坡崩塌隐患有赤峰市松山区G111国道K479―483km潜在崩塌群。每年雨季,山区公路边坡崩塌时有发生,其特点是规模小,单点崩落碎石方量一般为数立方米至数十立方米。但崩塌点多、面广,发生频次高,崩落碎石常砸坏路面及挡土墙、护栏、排水沟,交通部门每年都要出资进行维护。

3.1.2露天采矿边坡崩塌

是资源大区,境内矿山分布很多,其中许多露天开采的矿山,因开采边帮过陡,形成危岩体并发生崩塌,其规模多为小型。崩塌对矿坑内施工作业的机械、车辆造成危害,并对施工人员构造威胁。2001年7月,阿拉善左旗温都尔勒图镇华远露天煤矿边坡发生崩塌,崩落大石块砸毁一辆正在作业的铲车,直接经济损失110万元。

3.1.3人工堆载引发的滑坡

为了施工方便,矿山开采剥离层及废土往往就近堆放,如果堆载下伏有不稳定岩土体,在堆积荷载的作用下,会进一步诱发滑坡的发生。区内典型的人工堆载引发的滑坡有赤峰市元宝山区露天矿排土场滑坡。

该滑坡于丘陵区,岩性为第四系黄土,岩土体结构不稳定。1998年4月开始出现蠕滑现象,2000年8月由于元宝山露天煤矿排土超载,引发滑坡,使灌渠、桥梁、农田及人工林地遭到破坏。目前矿山年排放剥离层及矸石等废弃物总量约750万吨,仍有引发滑坡的可能。滑坡危岩体总体积为1,512×104m3,属于巨型滑坡。目前预测经济损失为1,832万元,险情属于重大级。

3.1.4人工开挖坡脚引发的滑坡

低山丘陵区的某些软弱岩土体,因道路等工程建设开挖坡脚,改变边坡岩土体原有的应力平衡状态,稳定性降低,从而诱发滑坡。

区内东南部的凉城县位于阴山余脉与晋北黄土区接壤地带,该县天成乡安家营子附近S102省道边坡为黄土,因修路开挖坡脚致使边坡黄土体失稳,2003年9月发生小型滑坡,其滑塌松散土体堆积在公路上,阻塞了交通,并使埋设在滑坡体后缘的通讯电缆错断并移动了位置,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

3.2废弃物堵塞河道形成泥石流隐患

全区723条沟谷存在泥石流隐患,其中因采矿及其他工程建设产生的废弃物堵塞河道,而形成泥石流隐患的有38条,占总数的5.3%。尽管人工成因所占的比例较小,但其所存在的险情及危险性较大。废弃物占用河道,雨洪期会在河道中出现迭水与卡口,从而引发危害性泥石流灾害。

区内因堆积物堵塞河道形成泥石流隐患的沟谷,主要有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霍寨沟、新城区哈拉沁沟、赤峰市喀拉沁旗楼子店乡上烧锅村兵狼沟、固阳县下湿壕镇白菜沟、凉城县麦胡同镇宋家沟等。矿山剥离废土、矸石、尾矿库排出的矿渣、尾泥等,就近在沟道中随意排放,大大小小的松散堆积体连成一片,堆积严重的地段甚至形成了堤坝,将河道截断,形成严重的卡口,上游来水受阻后如果冲垮堤坝,将形成危害性强的泥石流,对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

3.3 采矿引发的地面塌陷

区内煤炭资源丰富,分布较集中的地区有鄂尔多斯、乌海、包头石拐、阿拉善左旗、赤峰、海拉尔等地。这些地区的煤矿多、规模大,开采历史长。一些井工开采的煤矿,形成了大面积的采空区,采空区经过长期的变形发展,顶板冒落,出现了地面塌陷。地面塌陷在区内大部分煤矿区内普遍存在,比较严重有东胜煤矿、赤峰元宝山煤矿、包头石拐煤矿、阿拉善盟古拉本、新井、黑山煤矿等。

赤峰市元宝山煤矿地面塌陷区面积约13.37km2,按规模划分属巨型塌陷区。塌陷区内长列式排布有数十个形状不规则的陷坑,深度30―40m。自1967年至今已发生过多次塌陷,塌陷灾害已造成2人死亡,3,000亩耕地裂缝无法耕种,水利干渠、砖厂、蓄水池变形破坏,有4个村庄被迫搬迁,造成经济损失5,438万元。

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补连塔煤矿采空塌陷区面积15.3km2,为巨型地面塌陷。塌陷区内的伊乌公路路面开裂,树梁村居民院内裂缝丛生,房屋全部成为危房,无法居住。共损毁耕地1,300亩、草地17,000亩,被迫搬迁130户,直接经济损失4674万元。

阿拉善左旗温都尔勒图镇黑山煤矿塌陷区总面积7.54km2,为大型地面塌陷。塌陷始发于上世纪70年代,目前塌陷区内不间断分布有数以千计的陷坑及伴生地裂缝。塌陷灾害对矿区道路、天然草场及输电线路造成了严重破坏,累计经济损失达1,548.4万元,目前仍对矿区建筑、公路、输电线路及草地构成威胁,预测经济损失达2,370.4万元。

区内地面塌陷以煤矿采空区塌陷为主,此外还有某些铁矿区也存在地面塌陷,如包头市固阳县铁矿分布众多,目前多数为井工开采。该县铁矿分布集中的西斗铺镇和下湿壕镇已形成许多采空区,并发生了有重大危害的地面塌陷灾害。2008年6月,西斗铺镇巴兰沟铁矿采空区突然发生塌陷,造成7名矿工死亡的特大矿难;2008年下半年,下湿壕镇白银洞铁矿12号井采空区发生塌陷,陆续有两辆农用车掉入坑内,造成2人死亡。

自治区境内地面塌陷的特点是:均由井下采矿引发,即成因均为人类工程活动;地面塌陷仅分布在矿山,相对于崩塌及泥石流灾害,其单点数量少,分布比较局限。但地面塌陷波及范围大,常常毁坏各类工业与民用设施、道路、土地及生态植被,具有面状危害的特征,而且塌陷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危害程度高。

4. 各类形成条件综合分析

前述地质灾害形成主要与降雨量、地质环境条件、人类工程活动及人口分布条件(承灾对象)相关,但实际的灾害分布与致灾作用不是由任何单一因素决定的,而是受各影响因素综合制约的。

阴山山地地貌为中山、低中山、低山及丘陵。单就地形地貌来讲,中山、低中山山势较陡,沟谷切割深,临空面发育,较之低山丘陵,易发育崩塌、滑坡。然而中山及低中山分布在阴山山脉纵深处,人口居住零星,缺乏承灾对象,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虽较发育,但不易发生灾害。而低山丘陵区从地形地貌条件上讲,不良地质现象较之中山区发育程度差,但该地段处在山区向平原区的过渡地带,人口密度大,工程活动强烈,承灾对象广泛,所以地质灾害易发区多分布于低山丘陵区。其中以阴山东段赤峰红山区、元宝山区、松山区、喀拉沁旗和翁牛特旗最为发育,该地区山高沟深,岩体软弱破碎,人口密集,降雨量大,各因素均有利于地质灾害形成。

阿拉善高原的巴彦淖尔公、雅布赖、北大山一带,地质环境条件与阴山地带的丘陵山地相似,但由于阿拉善高原降雨量小于阴山山地,人烟稀少,人类工程活动弱,所以其地质灾害不甚发育。

鄂尔多斯高原大部分为丘陵,地形起伏较小,降雨量也小,就气象及天然地质环境条件而言,不利于地质灾害发育。但近年来该地区经济建设速度很快,采矿及公路建设工程活动强烈,大大增加了灾害易发程度,其中以煤矿开采引发的地面塌陷为主。

因此分析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应从各种影响因素叠加后的综合作用入手,才能准确把握地质灾害发育的客观原因。

5. 结论

存在的地质灾害类型共有四类: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塌陷在前期发展阶段出现地裂缝,由地裂缝发展为塌陷坑,在陷坑边缘也有伴生地裂缝出现。根据相关规范,这类地裂缝归属于地面塌陷灾害,不作为单独灾种列出。构造成因的地裂缝没有发现,因地下水超采引发的地面沉降及地裂缝目前也没有发现。

崩塌、滑坡、泥石流成因有二,一部分是在天然地质环境下形成的,另一部分是人类工程活动形成的;地面塌陷全部为人类工程活动所引发。四类灾害隐患中,崩塌分布广、数量多,但规模普遍较小。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崩塌出现在低山丘陵区陡峭处,规模多为小型,对边坡附近居民生命、财产造成危害,危害程度较小。人类工程活动引发的崩塌主要是修路切坡与露天采矿开挖形成的,崩塌形式以零散碎石、岩屑坠落为主。道路边坡崩塌对挡土墙、护栏及路面造成破坏,并对过往车辆行人构成威胁。露天矿边帮崩塌则对施工机械、车辆及施工人员造成威胁。境内滑坡灾害相对较少,规模以中小型为主,少数大型规模的分布在赤峰元宝山区、包头石拐区及鄂尔多斯准格尔旗,成因与崩塌类似。滑坡隐患虽然数量少,但较之于崩塌其波及范围大,所以滑坡一旦发生其危害也较崩塌严重。泥石流在丘陵山地分布也较广泛,绝大多数规模为中小型,其中人为成因的泥石流隐患主要是矿山工程等产生的废弃物占用、堵塞沟道所引发。泥石流灾害对村庄、田地及其他财物设施造成危害。地面塌陷灾害也以中小型规模为主。对土地资源、地表植被、公路、输电线路等造成危害。四类灾害中,就数量而言,崩塌占多数,其单点造成的危害性相对较小,但因分布数量多,其累计经济损失与危害性也不容忽视。而地面塌陷、泥石流、滑坡一旦发生,其危害程度均比较大。

发育地质灾害的地形地貌多为低山丘陵,年降雨量小,天然条件下发生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规模一般较小,危害程度较低,仅赤峰等少数地区泥石流规模较大。

人类工程活动是引发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境内重大地质灾害多为人类活动引发,其中采矿引发的地面塌陷尤为严重,其危害程度高、危险性大。

根据目前调查结果统计,自治区境内地质灾害及隐患点总数较多(各类灾害总计2,346处),但因辖区面积大,人口密度小,因此地质灾害发育密度总体较小(相对于地质灾害典型易发的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区)。此外地质灾害发育还具有地域上的不均一性,中东部丘陵山地相对发育,中西部分布有大面积的荒漠、草原、戈壁滩,地形平坦、人因稀少,地质灾害不发育。因此地质灾害状况,基本体现了半干旱气候条件下、低山丘陵地带地质灾害发育的一般规律。

参考文献:

[1] 《地质环境调查报告》.地质环境监测院,2003.

[2]《突发性地质灾害调查报告》.水文观测总站,1999.

[3]《矿山地质环境与评估报告》. 地质环境监测院,2006.

[4] 《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综合研究报告》.地质环境监测院,2010.

第7篇:地质灾害调查报告范文

【关键词】工程地质分区 工程地质评价 定远县

1 前言

定远县地处安徽省中部,位于江淮分水岭北侧,地理座标为东经117°12′2″~118°5′22″北纬32°12′6″~32°42′22″,全县总面积2891km2。境内分池河、窑河两大水系,共有大小河流72条。随着国家对基建工程的投入不断加大,需要提高对定远县工程地质条件的整体认识,使勘察工作具有针对性,本文根据定远县地形地貌、自然地质条件、水系河谷特点等情况,对定远县进行工程地质条件分区,希望对定远县土地的总体利用规划有所裨益。

2 资料来源和分区依据

2.1 资料来源

本文根据定远县近五年来90多份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经过分析、筛选,选择近800个钻孔资料,并参阅相关区域地质报告[1],进行归纳整理而成。

2.2 分区依据

2.2.1地形地貌。定远县大部处于江淮波状平原区,东南局部处于沿江丘陵平原区的江北丘陵平原亚区。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和东部为起伏不平的山区,中部为广大的波状平原区,南部为河谷平原。

2.2.2地质构造。郯庐断裂带的主干断裂定远池河~肥东西山驿断层和内部断裂藕塘~巢湖市清水涧断层自北向南斜贯县区东部。郯庐断裂带北侧属华北地层,南侧属华南地层区。

2.2.3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定远县北部发育有岩溶较发育的碳酸盐岩,属崩塌、滑坡低易发区,池河中下游受非法采砂活动影响存在崩岸现象,广大的波状平原地带,表层膨胀土发育,存在膨胀土变形地质灾害。

2.3工程地质分区

综合上述因素,定远县可划为Ⅰ类高山区、Ⅱ类中低丘陵区、Ⅲ类波状平原区、Ⅳ类河谷平原区。Ⅰ类高山区可再分为北部高山亚区(Ⅰ1)和东部高山亚区(Ⅰ2);Ⅳ类河谷平原区可再分为窑河平原亚区(Ⅳ1)和池河平原亚区(Ⅳ2)。各区具体分布见图1。

图1 定远县工程地质条件分区图

3 各区工程地质特征

3.1北部高山亚区(Ⅰ1)

主要分布在县境北部,在县城东南的泉坞山也有零星分布,总面积约193.2km2,占县国土面积约6.4%。组成物质主要为震旦系、寒武系和奥陶系坚硬的薄~中厚层状碳酸盐类夹碎屑岩岩组,岩性主要为白云质灰岩、白云岩或两者的互层夹层,地基承载力高,但岩溶较发育,可能产生岩溶塌陷等地质灾害。

在发育有河流的地段,两岸表层还发育有6~9m厚第四系上更新统粉质粘土,多呈棕黄~棕红色,硬可~硬塑状,含铁锰质结核及灰白色高岭土,底部含较多砂砾,构成河流两岸的河漫滩或一级阶地,承载力标准值180~220kPa,压缩模量5.0~6.0MPa,饱快粘聚力30~40kPa、内摩擦角10~14度。

3.2东部高山亚区(Ⅰ2)

主要分布在县境东部,总面积约204.1km2,占县国土面积约6.8%。组成物质主要为扬子地层区燕山早期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以及中元古界蓟县系变石英角斑质凝灰熔岩和变石英角斑质凝灰岩。上述岩石抗风化能力弱,地表多为全~强风化。区内主要地质构造以北东向的断层为主,对于大开大挖的工程还可能产生崩塌和滑坡等地质灾害。

3.3中低丘陵区(Ⅱ)

主要分布在县境北部高山亚区南侧和池河主干的左右岸,多呈零星散布,总面积约165.4km2,占县国土面积约5.5%。表层组成物质主要为白垩系棕褐色泥质粉砂岩、细砂岩,底部为砂岩夹砾岩,具有遇水软化失水开裂现象,强度较低。

在部分小山丘之间的河流两岸表层尚有以下三层堆积物:①层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物,以粉质粘土为主,厚1.5~8.0m,灰黄或灰色,可塑~硬塑,含少量铁锰质结核,主要构成河流两岸河漫滩,承载力标准值110~130kPa,压缩模量4.5~5.5MPa,饱快粘聚力20~30kPa、内摩擦角10~14度;②层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物,以粉质粘土为主,棕黄色,硬可~硬塑,含铁锰质结核,层厚4.0~15.0m,具弱膨胀潜势,易引起建筑物地基的膨胀变形,承载力标准值180~220kPa,压缩模量6.0~8.0MPa,饱快粘聚力30~45kPa、内摩擦角10~15度,构成河流的一级和二级阶地;③层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物,以粉土为主,灰黄色,可塑,局部夹薄层细砂,层厚1.0~5.0m,承载力标准值150~180kPa,压缩模量6.0~7.0MPa,饱快粘聚力10~20kPa、内摩擦角18~23度。

3.4波状平原区(Ⅲ)

主要分布在县境中部的大部分地区,总面积约1581.2km2,占县国土面积约52.8%。受池河和窑河两岸支流切割影响,波状平原区呈岗冲相间地形,微地貌为岗坡地、岗冲地,构成池河和窑河的二级阶地。表层组成物质为第四系上更新统坡积、冲洪积物,厚度一般大于20m,岩性主要为粉质粘土,夹少量灰白色次生粘土,棕黄~灰黄色,硬可~硬塑,具有弱膨胀潜势,易引起建筑物的基础变形。承载力标准值180~240kPa,压缩模量6.5~8.0MPa,饱快粘聚力40~60kPa、内摩擦角13~15度。

3.5窑河平原亚区(Ⅳ1)

主要分布在县境西部,合徐高速公路以西,总面积约219.3km2,占县国土面积7.3%。表层组成物质可分为两层:①层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物,以粉质粘土为主,层厚0.5~3.0m,局部缺失,灰黄~灰色,可塑,承载力标准值110~130kPa,压缩模量4.5~5.0MPa,饱快粘聚力20~25kPa、内摩擦角10~12度,构成窑河河漫滩或一级阶地;②层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物,以粉质粘土为主,局部底部含少量砂砾,含铁锰质结核,灰黄~棕黄色,层厚10~20m,构成窑河二级阶地。承载力标准值200~240kPa,压缩模量7.0MPa,饱快粘聚力40~50kPa、内摩擦角12~15度。

3.6池河平原亚区(Ⅳ2)

主要分布在县境东部,池河左右岸,总面积约634.8km2,占县国土面积21.2%。表层组成物质可分为两层:①层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物,以粉质粘土为主,层厚1.0~5.0m,灰黄~灰色,可塑,承载力标准值110~130kPa,压缩模量4.5~5.0MPa,饱快粘聚力20~25kPa、内摩擦角10~12度,构成池河河漫滩;②层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物,岩性主要为粉质粘土,棕黄色,承载力标准值180~240kPa,压缩模量6.0~7.5MPa,饱快粘聚力35~55kPa、内摩擦角15~20度,层厚5~15m,构成池河一级和二级阶地。池河河槽内多含有可供建设工程所用的优质中粗砂,经多年采砂,池河两岸多形成崩岸现象,建议对采砂由无序开采转为有序开采,对已发生崩岸部位采取块石护坡处理。

4 结束语

(1)本文所收集的资料大多来自相对集中城镇,资料的分布相对不均,部分分区界线控制点较少,局部分界线尚需进一步验证。

(2)池河平原亚区的资料大多集中在分区界线附近,其中心的资料较少,地层地质结构情况尚待进一步验证。

第8篇:地质灾害调查报告范文

关键词:地震灾情短信编码现象研究

中图分类号: P31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以数字编码形式存在的短信代码将抽象的概念或者现象以一种便于理解和记忆的数字形式表达和呈现人们所处的客观世界,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信息载体。地震灾情短信代码旨在反映地震灾情,将地震灾害信息传递给相关人员,使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高速高效的响应,从而最大程度上减少或缓解地震所带来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鉴于此,根据信息分类编码的普适性原则以及我国地震现场灾情信息特征和应急需求,综合对现有地震灾情短信代码的分析,本文对地震现场的灾情短信编码进行了初步探讨学习。

1 地震灾情现象分类分级

1.1数据来源

地震灾情短信代码以短信发送人员所在地的地震灾情现象为基础,因此,编制地震灾情短信代码首先需要从地震灾情现象入手。研究中所需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大陆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汇编(1990~1995)》、《中国大陆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汇编(1996~2000)》以及部分地震现场调查报告及地震评估报告。

1.2分类分级原则

地震灾情现象分类分级主要遵循的原则包括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可扩延性原则、兼容性原则和综合实用性原则,设计的分类分级方案要便于使用,分类分级名称尽量沿用习惯名称,不致发生概念混淆和二义性。同时,分类分级还要考虑地震应急工作对灾情信息的要求。

1.3分类分级方法

信息分类的基本方法有三种:线分类法、面分类法、混合分类法。根据这3种分类方法的特点,结合地震灾情现象的特征,本文采用线分类法。线分类法又称层级分类法,是将分类对象按所选定的若干个属性或特征逐次地分成相应的若干个层级的类目,并排成一个有层次的,逐渐展开的分类体系。

1.4分类分级结果

根据地震灾情现象的特点以及地震应急对灾情信息的应用需求,本文利用线分类法将统计出来的各种地震灾情现象分为4个大类,分别为:(1)房屋破坏现象;(2)生命线工程破坏现象;(3)地质灾害现象;(4)人员伤亡。根据地震行业相关标准的规定依次将4大类细分为小类,并将各小类按照破坏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针对灾情速报员和公众不同的应用人群分别划分了不同的破坏等级,如图所示。

2 地震灾情短信编码

2.1地震灾情短信编码原则及方法

地震灾情短信编码以地震灾情现象分类结果为基础,同时还要重点考虑以下编码原则:唯一性、合理性、可扩充性、简明性、适用性和灵活性。

基于地震灾情短信编码的应用要求和地震灾情现象的性质,并集合编码原则的要求,本文灾情短信编码采用层次码编码方法,代码的表现形式全部采用数字代码。

2.2地震灾情短信编码设计

为保证本文设计的短信代码与现行中国地震局12322地震灾情短信速报系统代码之间的衔接,本文设计的短信代码的简码采用中国地震局12322地震灾情短信速报系统短信代码,详码(识别码和描述码)分别用数字按顺序进行编码。灾情短信代码由五位数字组成,如图2.1。其中代码的第一位是简码,该码用于标识地震总体的破坏情况;第二位是大类码,它表示地震造成破坏的大类,如房屋类破坏、生命线工程破坏、地质灾害或者是人员伤亡;第三位和第四位是小类码,代表了遭受破坏的某一大类下面的小类,如房屋类破坏下的土木结构房屋破坏或者框架结构破坏等;第五位代码则是描述码,描述了受到地震破坏元素的破坏程度。

基于1.4中地震灾情现象的分类分级结果,本文设计了专业灾情速报员用和公众用两种短信代码。这两种代码不同之处在于房屋类破坏和生命线工程破坏的描述码,公众使用的短信代码中房屋类破坏和生命线工程破坏的描述码只有1、2、3,分别对应于图1.2中房屋类破坏和生命线工程破坏的3种破坏等级。

表2.2 灾情速报员使用的地震灾情短信编码结果表

第9篇:地质灾害调查报告范文

[关键词]“恐归族” 构成 原因 建议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8-0001-01

一、“恐归族”群体的构成

“恐归族”指在外工作,由于种种原因不愿或害怕回家过节(尤其是春节)的人群。早在2012年,相关部门曾对北京、上海等六大城市的人群进行调查,近70%的受访者表示“为春节回家而烦恼”。在今年年前,由1840名网友参与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77.2%的人表示身边存在“恐归族”,其中20.6%的人发现身边这样的人“很多”;41.1%的人认为自己就是“恐归族”。[1]从“恐归族”的年龄分布来看,主要是“80后”“90后”这一群体。从该群体的知识结构来看:一是受过高等教育,毕业后留在大城市里工作的青年知识分子;一是少年辍学,跟着父辈或自身怀揣梦想到城市打工的青年农民工。

二、“恐归族”恐归的原因

一怕囊中羞涩,太伤。一项有611名网友参与的关于“恐归”原因的调查显示,57%的网友表示春节回家最怕赚钱少而不够用;近八成的网友表示,过年回家的花费会超过自己一个月以上的收入;更有15%的网友表示“回家一次,损耗半年积蓄”。[2]对于收入本就不高的“恐归族”,回家过年只能成为他们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二怕春运压力大,太惧。春节是一年中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春运期间,由于探亲流、务工流、学生流相互叠加,导致春运客流量与运输能力之间的矛盾激化。倘若遇上恶劣天气、地质灾害或交通意外事故等,更是让不少“恐归族”心生恐惧,舟车劳顿之苦让他们“望乡却步”。

三怕面对“江东父老”,太窘。多数“恐归族”来自农村小城镇,他们大都肩负着改变家庭命运的重任,怀揣着事业梦、淘金梦。然而,激烈的社会竞争、残酷的社会现实使得他们在事业上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交不出满意的年终答卷。再加上“衣锦还乡”的传统心理,让事业无成、囊中空空的他们“无颜见江东父老”。根据《2014年春节基层打工领域调查报告》:47%的受访者表示“混得不好,不好意思回家”。[3]

四怕父母逼婚事,太烦。对大龄未婚青年来说,“每逢佳节被逼婚”。根据《2013年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近六成受访者表示曾遭父母逼婚。逼婚招数层出不穷:“唐僧模式”――不断地言语催促,发动群众――亲朋群体施压,赶鸭上架――强行安排各种相亲等。面对父母的逼婚,单身男女首选“躲”。

五怕饭局“车轮战”,太累。对“恐归族”来说,回家过年不再是纯粹的探亲访友,它承载着太多的繁缛礼节和既定程序。摆酒设宴、吃喝应酬等,一场接一场的饭局犹如“车轮战”,怎一个“累”字了得。

六怕春节“后遗症”,太愁。春节后,很多人内心会莫名其妙地产生失落、焦虑或恐惧感,出现失眠、全身乏力和无精打采的症状,严重者还会出现恶心、眩晕、肠道反应等病症,这就是春节“后遗症”。为了避免这些消极情绪和不良症状,许多人逃避回家。

三、应对“恐归族”恐归的建议

(一)从个人的角度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主要原因,要使“恐归族”克服恐归心理:首先,调低心理预期,接纳自身现状,放下心理包袱;不要把自己“拔”得太高,不要过分强调“衣锦还乡”;学会接纳现阶段的自己,正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即便是事业无成、囊中羞涩,也要对自己满怀希望、充满自信。其次,正视困难,抵制攀比心理;要勇敢面对和克服春节期间春运、人情、红包等诸多困难;不与事业有成、收入丰硕的同学朋友攀比,做到理性消费,切忌不能“打肿脸充胖子”。再次,理性地看待“江东父老”的关心,理解父母的关爱;要学会表达自己,要增强沟通交流,减轻心理压力。

(二)从家庭的角度

近年来,出现了一批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从不顾及残酷的社会现实,不考虑子女的内心感受,让多数孩子产生恐惧和压迫感。面对“恐归族”孩子,家人应该给予孩子多一点的理解包容,少一些埋怨不满。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谅解他们的不易,尊重他们的人生观、婚恋观,支持他们的选择,给孩子一个最温暖的港湾。

(三)从社会的角度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因素是促成“恐归族”现象不可或缺的外因,所以社会应对其负一定的责任。首先,缩小地域差距、合理配置社会资源、改善交通运输能力、增强社会人文关怀等是社会应尽的责任。其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对青年群体人生价值观的引导是社会刻不容缓的任务。最后,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理解包容“恐归族”现象是社会应有的宽容态度。

【参考文献】

[1]梁恒.春节“恐归族”究竟在怕什么?[N].工人日报,

2014-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