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变电站施工总结范文

变电站施工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变电站施工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变电站施工总结

第1篇:变电站施工总结范文

关键词: 渐变段 混凝土 施工方法 质量 安全 总结

1 工程概况

金安桥水电站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境内的金沙江中游河段上,是金沙江中游河段规划的第五级电站, 总装机容量2500MW。枢纽建筑物主要由拦河坝、坝后式引水发电系统、右岸溢洪道、冲砂泄洪底孔等永久建筑物组成。

为满足施工导流要求,在右岸平行布置两条导流隧洞,隧洞过水断面尺寸均为16.0m×19.0m(宽×高)。1#导流隧洞长971.087m。2#导流隧洞长1231.986m。

金安桥水电站导流洞进口渐变段起始桩号为0+000~0+030,1#导流洞进口渐变段底板封面高程为1290.00m,2#导流洞进口渐变段底板封面高程为1295.00m,0+000~0+015桩号中间设圆弧形断面中墩,渐变段由跨度为22.5m、高19m的双矩形断面向16×19m圆拱直墙断面渐变,渐变段底板一次浇筑,边墙及顶拱分两段施工,分缝桩号0+015,中墩分7层施工,渐变段底板及边墙厚度2.0m,渐变段将作为洞内钢模台车安装场地;

2 施工布置

2.1施工交通

渐变段施工材料运输及设备人员进出采用如下交通线路:

R14公路导流洞进口1#施工支洞进口下层施工支洞上游主洞进口渐变段施工场地

为保证进水塔施工,渐变段顶拱承重混凝土施工时,下部设钢结构龙门架支撑,预留进水塔施工通道。

2.2施工风水电布置

施工风、水、电布置沿用导流洞进口开挖时的布置的风水电系统。

3 施工程序

3.1渐变段混凝土按如下施工程序进行施工:

渐变段1#导流洞1290(2#导流洞1295)高程以下底板混凝土渐变段0+015~0+030边墙混凝土 0+000~0+015中墩混凝土渐变段0+000~0+015边墙混凝土 渐变段0+015~0+030顶拱混凝土渐变段0+000~0+015顶拱混凝土

4 施工技术要求

1在进水塔底板混凝土浇筑以前,要用撬、挖、凿或其他有效手段把要浇的仓面松动岩石或混凝土面清理,对混凝土施工缝进行清理,低洼处的积水也应全部清除,清扫基础表面,并在浇混凝土前保持湿润;

2 测量放样:根据设计图纸及分缝分块图对将浇筑混凝土部位进行测量放样,测量放样需放出浇筑部位的边界,几何尺寸,清基的高程等相关数据;

3 清基:在测量放样完成的浇筑段进行基础清理,清理表面浮碴,对开挖形成的岩石尖角,需用风镐处理,清理浮碴后,清水刷洗岩面,混凝土接缝面,彻底清理表面松散混凝土后,对接缝面进行凿毛处理报测量验收;

4 验收:完成基面清理后,测量人员对基面进行复测,对岩石基础面,如有尖角、欠挖部位,需明确标出欠挖部位的欠挖尺寸;欠挖处理,岩面清理完成后,再请测量人员复测,直至测量验收合格;测量验收合格后,绘制验收图纸,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在验收合格的岩基面上,根据设计图纸及分层分块图纸测量人员进行模板放样,对于混凝土基础面,直接进行验收;

5钢筋安装:应按设计图纸进行钢筋安装,对于进水塔底板钢筋可将底板锚筋作部分架力筋使用;不足部分打插筋补充;

6支模:根据施工图纸及测量点位,进行模板支立,模板保证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使得砼得以正常的浇筑和捣实,保证形成准确的形状、尺寸、位置,能承受砼浇筑的侧压力和振动力,不位移,不变形,模板表面平整光洁,接缝严密,不漏浆,以保证砼的表面质量。

止水安装:在模板安装同时,进行止水设施安装,止水设施安装必须遵守下列要求:结构缝、施工缝的止水型式、结构尺寸及材料品种规格,均应符合设计规定。其原材料的品种、生产批号、质量等均应记录备查。已安装的周边缝止水片,必须及时用钢保护罩保护

7模板验收:模板施工完成后,现场技术人员自检后,符合施工图纸及规范要求,绘制模板验收图纸,报送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可进行下步工序施工;

8砼浇筑:在验收合格的施工仓面上,进行砼浇筑,拌和站搅料6m3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泵送入仓进行混凝土浇筑。

浇筑前,必须先铺一层同标号的一级配混凝土,一级配混凝土厚度10~15cm,铺设一级配混凝土时必须均匀,保证现浇砼与岩基面结合良好,底板砼采用台阶浇筑方式进行浇筑,渐变段中墩砼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逐层浇筑,边墙及中墩每仓混凝土均分层浇筑,分层厚度50cm,顶拱混凝土分两层浇筑,φ100振捣器平仓及振捣,边角及钢筋密集部位采用φ50振捣器振捣;

振捣时间以每一部位的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出汽泡并开始泛浆时为准,避免过振,振捣器距模板的距离不应小于振捣器有效半径的1/2,并不得触动预埋件,浇筑第一层砼以及在两次卸料后的接缝处应加强平仓及振捣,特殊部位φ50振捣器难以作业时,人工振捣;

9养护:

砼浇筑完毕后,应及时采取洒水养护措施,使砼表面经常保持湿润状态;

10 拆模:

钢筋混凝土或混凝土结构承重模板的拆除应符合施工图纸要求,并应遵守如下规定:模板、支架、支撑及其它临时结构只有在其支撑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值大于28天龄期最小抗压强度的20%后才能拆除。

5施工方法

5.1底板混凝土施工方法

渐变段结构模板采用现支钢模板,与岩面接触部位采用现支木模,木模找平后,采用钢模支模,模板背方为12×12cm木方,拉筋为Φ16钢筋,施工缝采用网状模板,模板拉筋焊接在底板钢筋网上,拉筋焊接要保证足够的强度要求。

渐变段底板一仓浇筑,从洞口向洞内方向分层浇筑,混凝土泵送入仓,Φ100震捣棒震捣,面层如钢筋网密集,面层采用一级配浇筑,在靠近边墙及中墩位置,铺设震动梁滑移轨道,震动梁震捣,边墙及中墩钢筋纵横交错区域,Φ70软轴震捣器震捣,终凝前人工刷毛处理施工缝。

面层震捣完成后,混凝土初凝前,人工抹面,为确保抹面质量,采用预埋高程控制点的方式控制抹面平整度,抹面高程控制点按2×2m间排距布置,抹面时,用4m靠尺刮平后人工抹面,底板抹面完成后立即覆盖草帘保护并洒水养生;

5.2中墩混凝土施工方法

中墩采用现支模板分层浇筑,模板采用P3015、P1015标准模板,模板背方采用Φ50脚手架管弯制成型,弯制半径51.18m,3块P3015与1块P1015模板交叉拼装,竖排模板,横拉背方,背方为双根脚手架钢管,采用专用扣件与模板拉筋连接,在P1015模板中间钻拉筋孔,孔径为16mm,采用直径14mm拉筋,钻孔中心距离75cm,距离上下两端37.5cm,拉筋布置为75×100cm间排距,拉筋靠近模板侧安装锥形橡胶圈,拆模后,拆除橡胶圈,割除拉筋,同规格、标号砂浆抹平拉筋孔,每次支模高度3m,分7层浇筑,浇筑高度18.8m;

为确保接缝质量,每仓上层模板不拆除,两段设冲面排水孔,逐层测量校正后与下层预留模板连续支模,混凝土泵送入仓,Φ100震捣器震捣,两侧钢筋密集区域,Φ70软轴震捣器震捣,施工面终凝前人工刷毛处理施工缝。

5.3边墙混凝土施工方法

渐变段两侧边墙分两段浇筑,施工分缝位置为0+015桩号,模板采用定制G-70系列标准模板,模板规格为60×150cm(宽×高=600×1500mm)型及1015(宽×高=100×1500mm)型模板,横排模板,竖向布置模板背方,背方为双根脚手架钢管,采用专用扣件与模板拉筋连接,在1015模板中间钻拉筋孔,孔径为18mm,采用直径16mm拉筋,钻孔中心距离75cm,距离模板两端37.5cm,拉筋布置为75×130cm间排距,每两排60×150cm模板加一排1015模板, 1015模板中间钻拉筋孔,钻孔中心距离75cm,距离上下两端37.5cm,拉筋布置130×75cm间排距,一次支模至拱脚线下30cm,采用直径14mm拉筋,边墙施工采用分层浇筑施工,分层高度0.5m,严格控制浇筑速度,每小班浇筑高度控制在2.5m以内。;0+015施工分缝处按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缝处理;拉筋靠近模板侧安装锥形橡胶圈,拆模后,拆除橡胶圈,割除拉筋,采用同规格、标号砂浆抹平拉筋孔;

边墙混凝土采用混凝土泵送入仓,Φ100震捣器震捣,两侧钢筋密集区域,Φ70软轴震捣器震捣,施工面终凝前人工刷毛处理施工缝。

5.4顶拱混凝土施工方法

渐变段顶拱分两段施工,施工分缝为0+015桩号,0+015~0+030先行施工,采用满堂脚手架管支撑作为模板承重支撑,为保证进水塔与进口渐变段交叉施工,在左侧偏离中心线1.6m处设置(宽×高)4×4.5m钢结构龙门架施工通道,因顶拱混凝土厚度较大,顶拱分两层施工,下层施工厚度1m,下层混凝土强度达到80%时,进行上层施工,确保支撑稳定及施工安全;0+000~0+015段,在左侧偏离中心线4m处设置(宽×高)4×4.5m钢结构龙门架施工通道;

脚手架管立杆连接,采用对接连接,保证支撑强度,底部与混凝土面接触处采用可调节底座,增加承力杆与混凝土面接触面积、支撑完成后,拧紧底座,保证不出现脱空承力杆;

顶部圆弧段,水平横向连接杆难以连接时,加斜杆固定,以减小承力杆长细比,增加支撑杆承载能力;

渐变段圆弧段模板采用木模,木模背方间距0.5m,脚手架管支撑间排距0.8×0.8m,需在支撑顶端设置纵向连续梁,纵向连续梁安装在可调节顶托上,纵梁采用12×12cm木方,

顶拱圆弧段采用木桁架支撑,木桁架下端安装在脚手架管支撑顶部的纵向12×12cm木方上,纵向木方在安装时,调整安装位置,使其尽量靠近木桁架立杆处,确保传力状态,木桁架安装后在纵向用5×10cm木方连接,木方交叉连接,采用100mm铁钉钉牢,使其纵向成为一体,连接密度:每榀超过50cm高度的立杆均需用5×10cm斜撑连接,每80cm高度不少于一道连接;

渐变段顶拱中间部位直段,脚手架管安装至水平端顶部,横向采用12×12cm木方作为模板安装背方,纵向采用12×12木方安装在脚手架管顶部;

圆弧拱架采用木方加工,下弦杆为8×10木方,圆弧段及与圆弧连接桁架直段采用8×14木方加工而成,桁架立杆斜杆均采用8×8木方,每个节点两侧均采用3.5cm木板或其他不易劈裂的木板用7cm铁钉连接,节点的每个结构杆上不少于4个铁钉,确保连接强度及木桁架牢固,木桁架间距50cm,制作安装按渐变段施工图进行施工。

所有桁架制作材料均选用无腐烂、疤结的合格材料,并尽量综合考虑下料,尽量节省材料;

两侧边墙与圆弧段连接处采用桁架外立杆支模施工,在拱脚线设置纵向背方,并用拉筋固定在边墙锚杆上,固定拱脚线成型稳定;接长段下部设置水平支撑,方便安装;

渐变段模板采用3cm厚木模板,模板完成后,在其表面粘贴PVC混凝土模板面层,确保混凝土脱模后表面光洁。

8 施工总结

1#导流隧洞渐变段混凝土施工2004年11月1日开始,2005年1月31日完成,2导流隧洞渐变段混凝土施工2005年3月1日开始,2005年5月31日完成工程按期完成为导流洞整体完工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下一步工程计划奠定了基础。现总结如下:

工程技术管理:严格按措施施工,科学管理,保证了工程方案的实施,确保工程进度。

工程质量管理: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要求和规范规程施工,现场管理规范化,各级技术管理人员尽职尽责,保证了工程质量达到优良。

第2篇:变电站施工总结范文

关键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安全

一、综自改造概述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指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实现对变电站二次设备(包括继电保护、控制、测量、信号、故障录波、自动装置及远动装置等)的功能进行重新组合、优化设计,对变电站全部设备的运行情况执行监视、测量、控制和协调的一种综合性的自动化系统。近年来,我国正逐步对110kV及以上变电站实施综合自动化改造,目前已在部分早期的变电站建立了综合自动化系统。因此,综合自动化改造对于目前的很多早期建设的变电站来说,都是一项无法避免的工作。

二、早期变电站综自改造特点

对早期建设的变电站进行综自改造,往往会面临非常多的困难。为了保证工程安全顺利开展,在工程实施前,应动员全站人员对改造工作进行综合分析,发现改造工作存在的安全风险。一般来说,早期变电站在综自改造过程中常出现以下一些问题:

1、由于变电站运行时间长,站内设备往往会经历多次的检修、改造等,原来的图纸与现场实际可能存在一些偏差;

2、变电站关联设备多(如交直流回路等),施工中的危险点和安全注意事项多;

3、站内原有设备陈旧,改造期间涉及大量停送电操作,操作中的危险点多。

4、改造期间运行方式变化频繁,常出现特殊运行方式,需要加强设备巡视,做好事故预想。

5、施工周期长,一、二次工作同步开展,如果没有良好的协调和配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等。

一般来说,早期变电站综自改造历时较长,工作量繁重,加之新老设备的交替也将带来很多的问题,因此保证综自改造过程安全顺利地完成,掌控综自改造项目完成的质量,是我们在综自改造过程中工作的中心。

为了更好地完成综自改造过程中的各项任务,变电站应当结合工作实际以及综自改造的总方案,将具体每一项目的改造过程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以及总结阶段三个环节,然后组织站内人员进行探讨,提出每个阶段工作方案。

三、准备阶段

在准备阶段,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做好宣传发动,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之前,要明确整个工作的目的、意义、任务和总体目标,充分认识到此项工作的复杂性、重要性和危险性。动员全体人员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从自身出发,依照工作实际,认真分析工作过程中容易导致人员思想麻痹、松懈的不安全因素。

2、细致审核施工方案及施工图纸。在每个改造项目开始前,组织全站人员尤其是技术骨干对施工方案及施工图纸进行审核。

3、深入学习综自改造方案,全面开展安全风险分析及事故预想。在每个子项目开展前,组织全站人员与施工负责人开展工作协调会,共同探讨综自改造方案,透析工作内容,同时结合我站相关设备目前运行状况以及电网负荷潮流等问题,综合分析每个项目可能存在的危险点,并制定相应的预控措施。针对改造期间特殊运行方式做好事故预想。

4、做好各层面的沟通。综一方面,需与施工人员做好沟通,掌握其施工内容,需要安全措施等。另一方面,还需要与其他部门进行多方面的沟通,协调处理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四、工程实施阶段

主要针对综自改造过程的需求,对目前的工作进行改善,在每项工作的关键环节采取有效控制措施,从而实现由点带面的全面管理。

1、加强施工的全过程管理。为了严格控制变电站综自改造工作的安全和质量,在施工中督促施工方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通过对施工过程、施工步骤、施工质量的科学、规范化管理来控制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2、严把工作票许可关,强化现场交底。

3、严格审核二次措施单,确保整个施工过程不影响运行中设备的保护装置。每次施工前,继保专业人员及站内人员认真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二次措施单,做好每一个公共二次回路的解线和隔离措施。二次措施单的执行期间,必须做好现场监督,确保二次安全措施正确无误。

4、严格操作票的管理与控制,规范操作行为。综自改造过程中停送电的操作频繁,调试验收过程中误操作风险也大幅增加。只有严格执行相关操作规范、规定才能有效避免误操作。

5、强化交接班管理。在交接班过程中,为应加强对现场安全措施,尤其是二次安全措施的交接。

6、加强与施工方沟通。在改造过程中,一方面要调动站内人员的积极性、工作情绪,同时还要利用好施工人员的丰富改造经验,让他们更多地参与到变电站的工作中来。

7、加强现场培训,提高全站人员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随着新设备及新保护投入运行,对运行人员在业务技能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加强现场培训。

五、工作后期的验收把关

1、严把设备验收质量关。施工过程中,检修、继保、自动化、通讯专业人员参与施工的全过程,边施工,边验收,及时要求施工人员对施工中的问题进行整改,避免将问题集中到竣工验收中,保证工程按期投运。设备验收要明确分工、责任到人,要根据工作内容及性质,明确验收项目和验收重点,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并督促处理。

2、加强设备送电前的检查。检查开关、刀闸的实际位置已恢复检修前状态,送电范围内(站内控制)的接地线全部拆除,并存放归位,接地刀闸全部拉开并经闭锁;检查模拟屏元件位置应与实际设备位置相符。

3、加强设备送电后的巡视。设备送电后,应组织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巡查。

4、做好每次送电后的操作评价总结。结合当天操作情况,针对倒闸操作中暴露的问题和不安全倾向,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总结评价好的经验,有针对性的制定有效控制措施,为下一次的顺利停送电奠定良好的基础。

六、总结及后续工作

每个项目完成后,都要就该项目进行全面的总结,提出工作中的隐患,制定相应的防范及控制措施。同时,整理项目过程中的各种工作表单及资料,作为设备档案存放起来。另外,还应做好相关资料的移交。

总的来说,必须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预见各类危险因素,切实制订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严格风险分析制度,加强准备过程完备化、倒闸操作过程规范化、工作现场安全措施标准化、变电站安全设施程序化;同时,要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制度、加强管理,确保在改造期间变电站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 殷成浩, 变电站综自改造的安全技术控制, 青海电力, 第27卷第4期,2008年l2月;

[2] 罗贵 郑增成 王杰, 综合自动化改造的几点心得体会, 科技博览, 2009年36期;

[3] 李明海, 浅析综合自动化变电所运行可靠性,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年23期;

[4] 赵士聘, 常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农村电工, 2008年 11期;

第3篇:变电站施工总结范文

关键词:220 kV变电站;接地网;设计施工;电阻

中图分类号:TM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33-0199-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产生了较大的变化,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电力供应的稳定性也引起了政府部门和供电企业的注意。为了保证供电的稳定性,以及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变电站接地网必须进行严格的设计和标准的施工。笔者针对220 kV变电站接地网的设计与施工,进行简要的剖析,以盼能为我国220 kV变电站接地网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1 220 kV变电站

一般情况为了保证电能的低损耗,以及针对距离较远地区的供应。电能经发电厂生产,之后通过输电电路进入变电站。通过变电站将电压升高,之后再次通过输电线路进行电能的传输。电力传输至用电户区域范围内,再通过变电站将电压降低。之后进入配电站再进入用电户内,进行电力的使用。220 kV变电站指其内部进行电力输出或输入的电压为220 kV,220 kV变电站为我国电网运行中的中间变电环节,其对于整体电网的稳定运行影响重大。

2 变电站接地网

变电站在运行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的电压较大。因此为了保证变电站的安全运行,以及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一般情况下在进行变电站施工的过程中,通常会进行接地网的施工。其中由多条接地线路进行连接,并形成的网络称之为接地网。

接地网一般情况下为直接与地面进行接触的金属类导体。接地网在运行的过程中,与单条接地线路相比,其具有电阻小、接地性能稳定等特性。

在当前的实践发展中,适用于绝大多数的电气设备以及相关电力场所的接地设计,例如变电站、地铁站等场所中,一般都采用接地网形式的接地。

3 当前220 kV变电站接地网设计与施工中存在的 问题

当前220 kV变电站接地网设计与施工的整体的发展态势较为稳定,其施工与设计大多数都能起到良好的接地效果。但在部分变电站的接地设计施工中,也出现了较多的问题。此类问题的出现,也引起了较为严重的后果。针对此类现状笔者分析案例,将问题总结如下例如:接地网施工工艺引起的问题、施工地土壤电阻较大、接地网设计中的腐蚀因素。针对此类问题,笔者进行简要的分析研究。

3.1 接地网施工工艺引起的问题

220 kV变电站接地网的主要作用为释放雷击造成的电流冲击,以及设备故障或短路现象出现的电流。因此接地网对于变电站以及电器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影响重大,当前在接地网设计施工中,主要出现的问题为:接地网施工工艺引起的问题。具体的表现方式为:施工工艺标准不符合变电站要求,接地体埋深过浅,接地体连接部位搭界面不符合要求,回填材料过于随意,导致地网断开,并在此后雷电气候出现时,发生了较为严重的事故,接地网不能完全释放雷击现象造成的巨大电流,随后引发了较为严重的爆炸火灾事件,并伴随着较为严重的人员伤亡事件。

3.2 施工地土壤电阻较大

电阻的计算公式为:

R=ρL/S。

其中电阻为:R;

横截面积:S;

长度:L;

电阻率为:ρ。

一般情况下为了保证接地网能够起到应有的效果,其在设计施工的过程中,都会对施工地点的电阻进行测量。一般情况下施工地电阻较低,施工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较少,施工过程也较为简单。当前220 kV变电站接地网在设计与施工过程中,主要面临的问题为:变电站一般位于山地或者利用价值不高的土地,此类施工地电阻率较高,增加了接地网的施工难度,同时增加了接地网的施工要求。当前关于变电站接地网的施工标准中,要求接地网电阻不得大于0.5 Ω。

3.3 接地网设计中的腐蚀因素

220 kV变电站接地网工程,一般情况下使用时间较长。因此关于土壤自然变化中的腐蚀情况,也为影响变电站接地网的重要因素之一。

腐蚀因素对于变电站接地网设计与施工过程中,主要产生影响的为施工材料以及施工技术。当前在多数出现问题的案例中,220 kV变电站接地网施工作业中,使用的接地网材料随着时间的过渡产生了腐蚀现象。

随着腐蚀现象的出现接地网电阻增加,接地体材料有效截面变小,更有甚者,出现接地材料断开,因此在出现雷击事件或设备故障短路时,无法有效的保障设备的安全性。接地网的可靠性也随之下降,对于变电站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也产生了威胁。

4 220 kV变电站接地网设计与施工中存在问题的改 善对策

当前220 kV变电站接地网设计与施工整体的发展较为稳定,但在部分变电站接地网的施工中,也出现了较多的问题,应引起设计、施工、运行人员的重视。针对此类问题笔者分析案例,提出了以下的改善对策。例如:针对施工地进行降阻作业、采用成熟度较好施工工艺、施工中针对施工材料进行防腐处理。针对此类改善对策,笔者进行简要的剖析介绍。

4.1 针对施工地进行降阻作业

某220 kV变电站在进行接地网设计施工中,由于施工地点电阻较大。设计人员经过研究讨论后,为了保证后期工程施工的成功性,以及考虑变电站当地的施工环境。最终确定施工方案为:深井接地方式。并且在施工的过程中,加入化学降阻剂,同时对施工地电阻进行降低。

施工的过程中针对整体接地网进行平均分布,对其区域范围内利用钻探机进行打眼,共计打眼10孔。打孔的过程中要求孔洞直径应为14 ~20 cm。孔洞之间的距离应根据接地网实际大小平均分配,打孔结束之后利用镀铜扁钢材料打入孔洞内,以此作为深井接地材料。并在回填的过程中,利用电阻较低土壤进行回填。

施工结束之后,经比对施工地点施工前期电阻为5 Ω,进行深井接地,并加入化学降阻剂后。最终测试施工地点电阻R

4.2 根据工地情况选择接地网施工工艺

我国地域面积较大,因此各220 kV变电站所在地地质情况也有所不同。变电站接地网在施工的过程中,对于施工地电阻情况要求较高。因此针对各地的情况的不同,设计施工人员应进行考察之后,选择符合当地情况的施工工艺。

当前关于220 kV变电站接地网的设计要求和施工原则为:电阻R

4.3 施工中针对施工材料进行防腐处理

220 kV变电站接地网设计与施工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接地网的长效使用,以此整体接地网的有效性。变电站接地网必须针对接地网材料,进行防腐处理。当前关于220 kV变电站接地网的施工中,主要应用的施工材料为镀铜扁钢。此类材料本身具备较好的抗腐蚀性和抗氧化性,在施工中焊接结束之后,应针对材料涂刷防腐油漆,特别是焊接部位。根据腐蚀现状以及进行计算腐蚀速率,以此计算接地材料的最小厚度和宽度,并留有一定的裕度。并在此后在使用的过程中,定期对地网进行开挖检查,加强对整体接地网的维护作业。针对接地网材料出现的腐蚀状况,应及时进行分析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迟缓腐蚀的速度。以此延长接地网的使用年限,并保证接地网的使用效应。

5 结 语

当前关于220 kV变电站接地网的设计与施工,整体的发展较为稳定。但在部分变电站的施工中,也出现了较多的问题。例如:接地网施工工艺问题、施工地土壤电阻较大、接地网设计中的腐蚀因素。针对此类问题,笔者分析案例提出了以下的改善对策,例如:针对施工地进行降阻作业、采用成熟度较好施工工艺、选择使用新材料、施工中针对施工材料进行防腐处理,同时考虑绿色因素。以此改善220 kV变电站接地网设计与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升220 kV变电站接地网的实际效应,提升接地网的可靠性,增强220 kV变电站在运行中的安全稳定性。

参考文献:

[1] 周咪.试述220 kV变电站接地网的设计与施工[J].赤子,2013,(8):192-

192.

[2] 谢若锋,郑再添.220 kV景湖变电站接地网设计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 企业(中旬刊),2015,(3):142-143.

[3] 郭治锋,丁莉,强芸等.220 kV全户内变电站接地网优化研究[A].中国电 机工程学会电磁干扰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

1-5.

第4篇:变电站施工总结范文

【关键词】变电站 经济发展 综自改造

一、引言

随着县域经济的持续发展,砀山县各级工业园招商力度不断加大,工业用电持续增加。另外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生活用电负荷增幅也较大。在电力系统服役多年的变电站,大多一次设备老化、损坏及腐蚀严重,维护检修的工作量和费用逐年攀升,站内二次设备庞杂,有多个时代多种类型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同时运行,对变电站的安全运行构成很大威胁。而且原变电站的设计标准低,绝大部分不符合国家电网公司目前的典型设计方案的要求。所以,只有全面彻底的进行设备更新和综合自动化改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改造前期准备

(一)制定三措一案

根据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工程的内容和要求,制定安全、组织、技术措施及施工方案,明确施工中每位工作人员的具体任务和责任,做到专人、专责。施工现场领导按要求到位、工作班成员执行 “三措一案”、安全工器具使用情况、并召开班前班后会情况、安全监察人员履行现场监护职责情况,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认真检查核对。认真制定施工中的各项安全措施并做好施工方案,预想所要面临的困难,做到“提前准备、提前解决”,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二)了解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结构

老式变电站微机集控台系统其所有间隔的保护、测量、控制由几片CPU完成,CPU的工作量大,变电站的各种信号通过电缆引入到变电站控制室的控制台上,电缆安装维护量大,各开关间隔没有自己的专用CPU,技术性能差,但造价低。综合自动化变电站保护系统具有许多集控台式系统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35kV变电站,10kV开关及主变一次设备数量较少,可靠性要求较高,设计选用分层分布式集中组屏方案,测控保护屏位于控制室内,运行环境较好,维护方便。所有的测控保护单元箱(即间隔层)由站内通讯网与变电站层层相联,从而构成一个功能完善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工作班成员结合厂家的设备说明书,以相互讨论的方式学习新设备的原理,提前对新的设备进行模拟操作和学习。在施工前搞清楚设备的各种性能,为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全面的理论储备。

三、综自改造施工方式、方法

(一) 旧设备拆除、新设备就位。

综合自动化改造过程中面临的就是旧设备的拆除和新设备的就位工作,这样不可避免的要进行全站停电,势必影响当地的正常生产、生活。专业负责人考虑:如果连续几天的不间断停电一定会影响百姓的正常生活,这样原本是为百姓做好事的改造就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的麻烦,甚至埋怨,为此工作班组对“三措一案”进行详细讨论,详细编制施工计划,最终提出采用当日白天停电,晚上送电的施工方案。在工作时间内采用分块式安装法,我们把保护设备分为几块:1.10KV单母I段所有出线的保护、测量、远动设备二次线;2.10KV单母II短所有出线的保护、测量、远动设备二次线;3.1#主变保护、测量、远动设备所有二次线;4.2#主变保护、测量、运动设备所有二次线;5.35KV线路保护、测量、运动设备所有二次线;6.直流电源所有线路;7.交流电源所有线路。通过分解,在工作时间内按照步骤按时、按量完成改造施工内容。这样一方面保证了施工的安全,另一方面保证了当日的送电工作。

(二)电缆铺设

电缆是连接变电站一次和二次电气设备的“桥梁”,它是电源、控制、信号的传输通道,电缆铺设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两端设备的安全运行。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采用新的工艺:根据电缆的不同用途把它们铺放在电缆沟不同的位置;把相同位置的电缆平行并排用扎带固定好;在每个电缆两头贴上其所到位置和用途,通过这样的一系列工艺不仅看上去美观大方,更为设备安装及以后的检修工作提供方便。

(三)新设备安装及调试。

对于新安装的综合自动化设备在投入运行前,要进行设备的安装与调试,保证设备能够具有以下功能:1.能够远方在线修改保护定值;2.具有完善的保护功能:3.具有事件顺序记录功能:4.具有事故追忆功能:5.记录故障电流值;6.连续检测设计要求的各电量及非电量值;7.检测各故障信号,并显示、报警、打印。

四、重视施工安全

综自工程的施工,安全是第一位,可是安全该怎样才能保证呢?答案就是严格按照工作流程和改造工艺要求进行施工。只有质量上过的硬,安全措施做到位,才能不出任何问题,特别是改造工程更需要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综合自动化改造工程涉及的技术面广、任务繁重,工程涵盖修试工区、调度工区,变电工区、计量工区、安装公司等部门。如此多大的施工队伍,只有工区相互配合相互合作,工程才能正常开展下去,各班组通力协作,紧密配合,充分发挥各自专业的技能优势,对设备遥信、遥测、遥控、遥调功能、保护动作情况及二次接线等工作进行了全面改造。实现了变电站安全、可靠运行,减少电气设备维护工作量,保证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把工程高质量、高标准的完成。

五、结束语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工程是一个较综合的工程,其涉及的专业知识面较宽。变电站的成功改造,对提高变电站安全、稳定、可靠运行以及降低运行维护成本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砀山供电公司通过对9座老式35KV变电站的综自改造工程,积累了改造工程设计、安装、调试等多方面的经验,为兄弟单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提供丰富的经验和借鉴。

参考文献:

[1]黄益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 .

[2]张晓春.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张继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选型中应注意的问题.内蒙古电力技术,2005)(2).

第5篇:变电站施工总结范文

【关键词】变电站;运行安全;安全管理;施工现场

背景

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起到变换电压、接受和分配电能、控制电力的流向和调整电压的作用,将各级电压的电网联系起来。而不同电压等级的变电站规模也相差较大,随着近年来国家电网提出“三集五大”的规划建设思路,110kV以下电压等级的变电站通常由地方电网建设的无人值守集控站管理运行,在区域电网相互之间的地方采用500kV以上电压等级的变电站相连接,对于500kV变电站的施工要求相对较高,不同于一般的变电站,如何做好科学、合理并有效的施工建设,既能提高了其建设质量,又降低了变电站施工及总工程的施工成本,同时也有效的保证了电网安全稳定的运行,为地方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1 500kV变电站施工总体要求

变电站安装施工时,需要围绕保证变电站建设的安全、质量和进度、保证所建变电站安全投入电网运行而展开。500kV变电站施工过程中所需资料种类多、数量大、更新快、管理难度大,迫切要求实现管理的标准化。要真正实现这一目标应从源头抓起,从细节入手,做到全过程控制。

变电站施工管理以变电站安装工程前期准备和开工、变电站施工过程、变电站竣工管理为主线贯穿变电站安装施工全过程的监控和跟踪。细化到工程开工报审的控制、材料设备进货控制、设备缺陷处理、主要施工设备及工器具管理、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环境管理、变电安装施工档案管理等每一施工阶段的施工管理。编制的标准化作业文件有变电站施工组织设计、作业指导书、各种方案及预案、二、三级技术交底、安全文明施工二次策划、工程达标投产及创优实施细则等指导施工全过程。变电站设备试验指导以投入前准备、试验过程、验收及竣工为主线,涵盖前期报审、作业文件、试验报告等,并编制继电保护教材、高压试验教材,提供厂家资料、规程及反措等供试验人员参考,规范和指导变电站设备高压试验、继电保护调试全过程。

2 确保变电站土建结构安全

保障变电站施工的结构安全,就是指建筑物在各种外力作用的条件下,抵抗破坏、倒塌,保障建筑物内人员和设备安全的能力。保障建筑结构整体的牢固度在进行变电站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内容,除了要求建筑结构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之外,还要确保整体的牢固度。避免损坏扩大化的能力,要想提升这种能力,设计人员就必须科学地对建筑物构造系统进行设计,让各项参数变得更加合理。特别是对变电站特有的屋外构支架的设计条件、计算简图和内力分析等都要给出了详细的要求。保障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从以往的实践经验看,相对于结构承载能力设计偏低,建筑物的混凝土或钢筋结构锈蚀所引发的安全事故数量较多,因此,要定期对变电站的土建结构工程进行阶段性的检测与维护。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取决于建筑物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检测以及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对于一个正常运转的变电站后期的维护也是十分必要的。

3 变电站施工的进度控制

变电站的工程项目进度管理,广义上是指工程进度计划的编制、优化、组织实施、计划控制与协调全过程的管理行为,其中最重要的职能是建设工期的管理。建设工期是指建设项目从永久性工程开始施工到全部建成投产或交付使用所经历的时间,其中包括组织土建施工、设备安装、生产准备及竣工验收等所需要的时间,是制定工程项目施工计划和考核建设项目投资效果的主要指标。建设工期是以单位工程为计算对象,从单位工程破土开工起至完成全部工程设计规定任务,并达到国家验收标准止所经历的日历天数。纵观变电站工程进度管理,一般具有下述几方面特点:第一,变电站工程项目进度计划具备一定的风险性。第二,变电站工程项目建设进度目标的可分性和进度管理的多层性。第三,各项建设任务活动时间对工程项目建设进度工期目标的影响程度不同。第四,建设工期目标或施工期目标都要受到完成各项建设工作(或任务)的活动持续时间的影响。

4 变电站施工过程控制

施工过程控制从进入施工现场的图纸资料管理开始到工程投运后的资料移交及归档、达标投产及创优的全部环节。主要从四个方面实施重点控制。资料台帐的管理主要包括文件管理台帐、质量台帐。机械设备材料的过程管理主要包括材料设备进货控制、大型施工机械进出场控制、主要工器具、设备管理。施工过程控制主要包括施工图会审及内审、技术交底记录、单位工程开工报审、首件试点、施工进度计划报表、设计变更、工作联系单、设备缺陷处理、特殊施工技术方案报审、中间验收与工序交接、质量验评、技术检验记录及试验报告。安全、文明施工过程控制。

5 变电站施工设备控制

500kV变电站所需设备数量繁多,需要维护若有涉及站内设备的工作时,应规定办理外来施工手续;外来施工单位进行施工需使用吊车时,在吊车进入生产现场前,驾驶员必须提供相关证书,并留复印件存档。吊车和其他车辆进入生产现场时应限速、限重、限高、限宽,并不得将车停放在电缆沟盖板上,吊车的承重臂不得压在电缆沟盖板上;起重车辆和载重车辆必须有专人指挥;外来人员进入生产现场不得使用金属梯、钢尺和带金属丝的皮卷尺,搬运梯子等长物应两人放倒搬运,并与带电设备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气焊的氧气瓶与乙炔瓶应分开放置。

5.1 一次设备安装

5.1.1 主变的施工安装

变电站里最重要的设备就是变压器,而变压器的安装需要专用的工艺和运输设备、还要有装置和仪器仪表等,有专业施工人员按一定工序完成。变压器的安装工作量和工序要结合变压器的结构特点来确定,现代变压器一般设计成不可分拆的情况,再放到油箱中,运到施工安装地,但对于500kV大型变压器,在施工现场必须采用索具进行;另外,电力变压器的安装工作量和工序还要看变压器的一些主要设备的结构特点,如有载调压装置、高压套管、冷却系统和变压器油保护装置等,都必须严格按照流程施工。

5.1.2 断路器的施工安装

在断路器安装过程中,避免用力过大,那样会产生内部齿轮的不吻合,从而导致三相电流的不同期情况发生;在安装调整触点时,要特别注意动静触头接触问题,比如插入不深,触头只是局部接触,或有发热现象发生等;注意接地刀的同期调整,接地刀的连杆较长,所以操作时比较主刀更要难一些,另外要给动静触头抹油,避免卡塞现象的发生;对于触头应注意清除表面的污浊,保持清洁,对触头表面磨损情况要打磨,使其平整,因为触头上的油脂易粘灰尘,从而磨损触面而导致接触不好,容易出现电弧等过热情况。隔离开关是电网中很重要的设备之一,要了解隔离开关的各种性能,综合考虑隔离开关的安装问题,包括安装地点和安装技术的双重配合,充分利用隔离开关的各种属性来提高设备水平。这样才能保证断路器日后正常工作。

第6篇:变电站施工总结范文

【关键词】变电站工程;建设管理;施工质量;施工安全

随着人们用电量的不断增加,国家电网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建设中而很多施工单位为节约成本缩减工期而容易出现诸多工程质量问题。而这些工程质量问题不仅影响变电站的生产要求还会为变电站带来更多的施工问题及潜在危险。加强变电站工程建设的管理,保障变电站在正常建设中既要做到按工期完成同时又要有较高的工程质量,这就需要将质量、安全与施工进度相结合,高质量的完成建筑任务。

1 我国变电站工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设备采购部门影响了变电站工程建设的工期

变电站作为电力运输的一个枢纽,对工程建设有着较高的质量要求,才能够保障建设完成后变电站的正常工作运行。变电站的工程建设非常复杂,需要建筑单位注重每一处细节的完善,严谨的对待建筑中的任何问题,而建设中的设备采购也需要有较高的质量要求。在进行一项变电站工程建设的项目时,应先对相应的使用设备进行全面的了解,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建筑与设备不匹配,或出现设备不能及时到位等现象使得工期不得不延后,而无法在预定时间内完成。也应该注意对设备后期维护及修理,在建筑时对这些地方留有足够的空间以便后期的问题改善。良好的设备采购及前期准备,有助于减少后期施工中出现诸多问题,而导致延误工期。

1.2 部门之间沟通不充分

一个变电站工程建设的最终竣工需要有多个部门协调工作,共同努力才能完成。这些施工单位主要有采购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看似每个单位都独立进行自己的相应工作,但实际却需要各部门的相互协调,及时有效的沟通能有效的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问题。前期的设备采购部门及时将自己进购设备的相关数据及后期的维修护理与设计单位交流沟通,能够使得设计单位在进行设计时避免出现施工时建筑与设备不相配的现象。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的良好交流,有助于帮助施工单位正确把握施工细节,保证施工的高质量进行,同时有效的沟通交流可以避免出现诸多问题而延误工期。因此,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交流沟通是提高建筑质量关键因素。

1.3 施工单位存在一定问题

施工单位是变电站工程建设的最终呈现者,是对前期准备的具体实施者。在很多施工单位看来,变电站工程建设是一个利润丰厚的项目,因此对变电站工程建设的工程项目特别看重。但是在对变电站工程建设的施工中却出现了诸多的问题。施工单位为节约成本,对工程质量要求并未达到标准,在建筑中也容易用许多质量不过关价格低廉的建筑材料,导致变电站在正式投入使用后状况不断。施工单位这种钻空子,不重视施工质量的现象在我国早已屡见不鲜,如何保障施工过程的工程质量,是对变电站后期正常运作的重要保障。

2 变电站工程建设管理的相应对策

变电站的工程建设本来就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项目,而在工程建设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却使得变电站不但为人的贡献力下降,由于其工程质量问题而为变电站周围的居民们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如何提高变电站工程建设的质量,充分发挥变电站的作用,造福人类生活,成为我国变电站建设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加强变电站工程建设的管理,提出更多有助于建设管理的对策,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2.1加强监督对质量的管理

保障建筑施工的质量是变电站工程建设的关键,对变电站投入使用后的正常运行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管理,提高施工质量,在施工前,加强对建筑材料及相关设备的质量检测,以变电站工程建筑标准为目标,在保障工期的情况下提高施工的质量。同时对施工过程也要加强管理,避免施工单位钻了空子。对于引进的新科技和新工艺要进行充分的研究审查,以确保对变电站工程建设在后期运行中不会出现重大事故。建筑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加强对建筑人员的宣传教育及技能培训,保障建筑人员的较高技术水平,同时提高建筑人员的施工质量意识。

正常的建筑施工过程都是由许多建筑工序组成,保障变电站工程建设质量就必须要对建筑过程中的每一个工序加强质量把关,从建筑材料到具体施工都要有严谨的态度。加强原材料的供应速度,以保证工程的正常进行,避免出现材料缺乏导致工程延期的现象,同时加强对原材料的管理,减少建筑中对材料的浪费。加强对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的严格规范,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规范意识,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施工,以保障整个变电站工程建设的质量

2.2 加强变电站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

任何工程的进行都要以保障安全为首要原则,实施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对潜在的安全隐患及时进行处理,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安全培训,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的做出正确的自我保护措施。在建筑过程中,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安全管理措施执行,以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一旦发现有人不按规定执行,要严格惩罚违反人员,加强对施工现场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对潜在的危险及时进行处理补救并找出原因加以改正。

在对施工人员的安全配备上也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选择优质的安全帽、安全绳等,保障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同时为施工人员缴纳相应的保险金,以保障工人在受到伤害后能及时有效的得到治疗与后期的护理。为施工人员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有安全保障的施工环境,能够有效的提高施工效率,促进工程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更快的完成。

2.3 合理的加强变电站施工的进度管理工作

变电站施工的进度体现了管理人员对整体施工的统筹能力,对施工进度的提高需要各部门的协调配合,以及对施工计划有条不紊的执行。在施工前制定一套合理有序的施工计划,并在后期施工过程中不断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完善,有助于施工的顺利开展。同时良好的施工计划,有助于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科学管理,及时督促各部门的相应工作的及时完成,以确保工程建筑的正常运行。

对原材料及相关设备的采购中,应催促厂家按时供货,以免影响施工进度。在工程建设中出现问题时,应协调各部门积极配合施工单位尽快解决问题,以免因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而延误工期。对施工过程有深入的了解,对施工难度较高的建筑要放慢施工速度以保障施工的质量,在一些非重要环节中的施工时可以适当提高施工速度,以确保在预期中完成施工建筑。

3 总结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量的供应压力有增无减,而新时期下,确保变电站工程建设管理有着重大的意义。变电站工作的正常运作对变电站工程建设质量有着较高的要求,如何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管、安全管理、进度管理等为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促进建设工程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能够在预期能内建筑完成,缓解我国电力供应的压力。

参考文献:

[1]农峰.浅谈电网改造某35kV变电站工程建设管理的个人见解[J].中华民居,2011(7).

第7篇:变电站施工总结范文

关键词:变电站 混凝土 地坪 质量 工艺 流程 效益

Abstract:Substation equipment room floor, mainly to concrete wear resisting floor mainly, the average 220kV station concrete floor area of 30005000 square meters. After investigation, the substation concrete floor prevailing surface grey sand and other phenomena, concrete floor quality, mainly people, machines, materials, arts, exit five factors, through process improvement, increase the advanced operation, not only can improve the project quality, and through calculation to economic benefits there is also much improved.

Key words:Substation concrete floor quality process efficiency

中图分类号:TM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用电量的不断攀升,电网工程的扩建也随之进入一个又一个的建设, “精品工程”也成为每个电力项目的指导目标,每个分部工程的施工质量均影响着建设质量。为了响应节能降耗、节约资源的号召,目前对于变电站设备房间的装修处理,也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即要美观又要节约资源,如变电站开关搂、GIS等建筑物的电缆层、电容器室、主变室等设备地坪均均放弃了地砖铺设,采用水泥混凝土地坪,平均220kV站混凝土地坪面积达到3000—5000平方米,占整个变电站建筑面积的一半,地坪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变电站建筑物的装修效果。

故此,本人经过在电力施工企业工作近十年的工作体会,对变电站设备房间混凝土地坪的施工质量及工艺进行了系统的总结,通过总结分析,建立了一套卓有成效的施工工艺,并在工程建设中初见成效。

一、 现状调查 经过对上海地区过去五年的15个220kV电压等级变电站进行调查,发现混凝土地坪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二、原因分析

通过现场实地跟踪研究,发现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很多,即存在工艺水平的影响,也存在施工工器具的不完善的因素,详见下表:

经过总结分析,我们发现对于造成混凝土地面质量的主要因素分为五类:

1、人的因素,即工人技术水平有限,技术交底不清,造成是工作过程中,无法达到预定效果。

2、机具原因:现场工器具陈旧,主要还是以人工抹平,工具落后也是造成质量的原因之一。

3、材料原因:有些工程现场,为了节约材料成本,采用人工搅拌的混凝土,由于搅拌不均匀或混凝土停止时间太长,造成混凝土离析,无法满足地坪施工的需要。

4、工艺原因:工艺落后,习惯于采用不科学的施工工艺,造成地坪施工过程中,无法满足质量标准。

5、环境原因:混凝体工程的后天养护,是混凝体工程质量好坏的重要因素,若施工后,没有及时清理施工垃圾,没有很好的养护,那出现上述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

三、应对策略及工艺改进

1、应对措施

通过上述分析,混凝土地坪质量的好坏,主要是人、机、料、艺、境五方面的因数造成,针对于此,经过多次试验,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点:

1.1、针对于人的因素,加强质量宣传,使精品工程深入人心,在技术工人选定方面,选用施工手艺好的工人进行施工,空闲时加强工人施工工艺培训,做好人才储备,以备不时之需,同时签定质量责任书,使施工质量责任落实到人。1.2、针对工器具的因素,增加现场工器具的配备,增加电动抹光机械、地面清理机等电动工器具,在保证质量的同时,也能加快施工进度。1.3、针对材料的因数,混凝土均采用商品混凝土,加强工程现场监督,防止部分承包商为了降低造价,采用自拌混凝土,并落实经济制裁措施。

1.4、针对工艺的因素,改善落后的施工工艺,建立完善的操作流程,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割缝,有效控制裂缝的产生,下文会详细的叙述。

1.5、针对环境的因数,加强地面灰浆清理,施工前地面黏结层处理,在后期阶段做好定期养护,在没有达到混凝土强度时,杜绝任何后续施工。 2、工艺改进

上述五点应对措施的总结是系统的总结了,出现混凝土地坪质量问题的解决办法,但是经过我们后续多个变电站的跟踪检查,发现虽然上述措施对缓解混凝土地坪质量有很大的改善,但是,没有系统的工艺说明,给很多技术人员带来了困惑,故此,我们经过总结,将施工流程及措施进行了总结,为今后工程开展,打下了有力的基础,主要措施如下:

2.1、工艺流程:

场地机械清理钢筋绑扎水平标高灰饼制作场地高压泵冲扫接浆将钢筋抬高至砼的2/3位置砼浇筑平板振捣器振捣刮平撒布磨光剂机机械收光保水养护2.2、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一:

基层处理:用专用电动打毛机清理后,冲洗干净(最好用高压水枪),用水泥胶水浆(界面剂也可以)积浆。注意事项二:

设置控制铺筑厚度的标志,在固定的建筑物墙上弹上水平标高线,楼面用水准仪配合间隔2米做好灰饼。

注意事项三:

混凝土一次浇筑至标高,局部未达到标高处利用混凝土料补齐并振捣,严禁使用砂浆修补。使用平板振捣器振捣,并用钢滚筒多次反复滚压,柱、边角等部位用木抹拍浆。混凝土刮平后水泥浆浮出表面至少3 mm厚。

注意事项四:撒布磨光剂(全部用量的2/3),拌合物应均匀落下,不能用力抛而致分离,撒布后即以木抹子抹平。材料吸收一定的水份后,再用直径为1m圆盘抹光机碾磨分散并与基层混凝土浆结合在一起。撒布量磨光剂(全部用量的1/3),撒布后立即抹平,磨光,抹光机将圆盘更换四片式抹片,重复抹光机作业至少两次。抹光机作业时应纵横向交错进行,均匀有序,防止材料聚集。边角处用木抹子处理。抹光机作业后面层的抹纹比较凌乱,为消除抹纹最后采用薄钢抹子对面层进行有序、同向的人工压光,完成修饰工序;地坪施工5-6小时后喷洒养护剂养护,或撒水养护一周。注意事项五:

地面面层施工完成2-3天后应开始切割缝,以防砼收缩裂缝和表面不规则龟裂。切割应统一弹线,以确保切割缝整齐顺直。地下室地坪,考虑架空板和地梁接口是薄弱环节,容易产生沉降、收缩裂缝。地下室地面在主梁两侧布置缩缝,中间地面按规范布置。四、效果分析

通过改进施工工艺,使混凝土地坪表面平整度、光洁度、有了大幅度提高,地坪表面具有硬度高、密度大、耐磨、不易生灰尘、不易剥离等特点地坪面层起灰砂现象消除,地面空鼓现象杜绝,地面裂缝现象大大改善。同时经过测算对于经济效益也有很很大的改善。

第8篇:变电站施工总结范文

关键词:110kV变电站 总平面布置 优化设计 影响

110kV变电站的总平面合理布局的设计不仅关乎电力事业发展的前景,更是现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的要求,科学合理的布局有利于发挥变电站的工程设计的进一步优化,落实“规范、巩固、完善、提高”总设计要求,不断的更新技术设备,在土地资源紧张的现实下,发挥变电站的科学平面布局,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以最小的的土地资源模式发展出良性循环的高水平、高效率的变电站布局开发,是可持续发展观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的精神体现,对于促进电力事业的稳定发展、国民经济健康运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我们从110kV变电站的总平面布置优化的设计原则以及优化方案来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为我国110kV变电站总平面的科学布置做出理论上的探讨。

1、110kV变电站总平面的优化布置原则

1.1 选择最新的110kV变电站设计标准技术,遵循“两型一化”导则

110kV变电站总平面布置要根据现在的变电站标准设计的要求,推广和使用先进变电站的设计方案,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借鉴以往工程的设计理念和技术,不断的吸取经验教训,不能局限于一套标准方案的设计,根据现实工程实施的实际情况,结合“两型一化”变电站建设导则,使变电站总平面布置进一步优化,创新标准设计。

1.2 不断地更新技术和设备,优化整体布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变电站布置的设计方案同时也要跟随时代和科技的步伐不断优化,及时采用和引进新的技术设备来充实变电站设置布局的调整,积极的改进布置优化方案,具体的在通讯设备、专用通信室、电缆室、继电保护室等改进更新,整合房间功能,结合现代网络监控系统的发展,使得变电站智能化、网络自动化运行操作,减少人为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的应用科技创新来使得110kV变电站总平面布置优化成为可能和一种必然趋势。

1.3 遵循“规范、巩固、提高、完善”的总设计方针

这是变电站总平面设计时的总体要求的体现,遵循工程规范规章进行建设,不断巩固总平面设置的基础设施,加强建施工的力度,提高工程建设质量,保证建设的科学可持续发展性,完善总设计方案并且不断优化改进,最大限度的提高变电站设计的合理性和环境适应性,促进变电站的良性循环发展。

1.4 将工程条件和规程规范协调统一

变电站设计以及施工时,不但要严格遵守工程实施的规范规章制度要求,避免因人为因素导致的施工上的失误,规范管理程序和总平面建设布置的流程,同时,要根据具体的110kV变电站的布置的环境条件特点,将工程施工规范规章和当地的环境条件想统一,做到因地制宜的建设开发,最大限度针对环境特点合理开局,做到人与自然环境的发展协调统一。

2、110kV变电站总平面布置的方案优化设计步骤

首先,合理划分变电站的布置区域。这是进行变电站总平面合理布局的第一步,即根据当地环境特点合理划分区域,具体地将变电站布局划分为六个区域:主变压器、10kV配电装置、35kV配电装置、110kV配电装置、主控制室、生活区域等,通过区域的科学合理划分,更多的体现在布置框图上的设计,从而为110kV变电站的总平面设计勾画出框架图,是实际施工的基础和指向。

其次,确定变电站总平面布置的轴线。在合理划分区域的基础上,进行变电站总平面轴线划分,即以主变压器为中心,具体地设定三条纵横的基准轴线:一是从主变110kV套管B相到110kV进线间隔的门型构架B相挂线点的轴线;二是从主变35kV门型构架B相至35kV进线间隔的B相挂线点的轴线;三是从主变低压侧10kV套管B相至10kV配电室主变进线套管B相的中心线。通过轴线的确定,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出变电站在那个平面布置的轮廓结构,以便于施工建设的合理便捷操作,在设计构图上能够清晰明了地对变电站整体结构的认识,减少后续施工的不必要麻烦和程序,是110kV变电站总平面设置的中心环节。

第三,专业分工布置,相互协作。在110kV变电站总平面布置的整体构造基础上,要求电气、土建设计技术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加强交流合作,根据不同专业人员技术的分工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布置,达到高效率、高标准、高水平的布置,使得变电站的布置科学合理化,施工便捷化,运行高效化,进一步优化变电站总平面的布置优化设计。

第四,变电站建筑建设上应满足相关的标准规范规章设计要求。首先,变电站内的建筑物和变电站外部建筑物之间的防火距离上的设计规划要满足相关规范;其次,建筑物的防火距离也要达到相关规范要求,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出于对变电站内道路功能和设备运输道路的全面考虑,在主变压器前设置的道路和在设备进口侧设置的道路进行优化布置,一方面满足了变电运行检修的需要,另一方面减少了占地面积,节约了建设投资。

第五,变电站整体协调设置。变电站的整体布置要与周边环境协调,一个科学合理的变电站布局不仅是体现其本质上的变电用途,做要到科学合理布局,必须要结合融周边环境于一体的设计理念,根据区域的划分,真正从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设计规划理念出发,做到变电站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六,效果评估。通过建立一套科学的变电站设计评价机制对变电站总平面布置进行效果评估,对变电站总平面布置的方案是否做到了科学合理化,全面进行专家组效果评估的断定,布置结构分区的合理性、轴线划分的科学性、资金利用上等都要进行一系列的效果评估,找出设计问题所在,分析原因,不断的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借鉴先进设计理念和方案,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使变电站总平面布置科学合理化。

3、前期变电站总平面布置的优化设计对后期工程建设的影响

研究前期变电站布置对后期建设工程的影响也是优化设计方案的一个重要方面,变电站的总平面设计不仅仅是对变电站合理区域布局、轴线确定、合理造价设计的构建,还要考虑许多后续工作,对后期建设工程的影响是变电站建设的考虑因素,首先,进行前期变电站的选址时,要充分和规划部门沟通研究,保证建设变电站的出入口合理规划设计,消防通道与建筑物等协调畅通;其次,前期选址要充分考虑到线路走廊对工程建设的影响,节省工程建设资金,促进变电站布局合理开发,形成良性的循环机制,促进电网可持续健发展。

110kV变电站的总平面合理布局的设计不仅关乎电力事业发展的未来,更是现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观的的理念和要求,科学合理的布局变电站布置有利于我国变电站的工程设计的进一步优化,进一步落实“规范、巩固、完善、提高”变电站总设计要求,在不断的更新变电技术设备的前提下,加强变电站布置手段的方案的优化设计,是当前我国土地资源紧张的现实下,发挥变电站的科学平面布局,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以最小的的土地资源建立出良性循环的高水平、高效率、高科技的变电站开发,是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观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的精神体现,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各个区域电量需求的不断提高,尤其是在各种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工业经济园区等,各种电力需求矛盾的日益凸显,要求我们变电站平面布置和设计以及优化做出进一步探索,建设科学、先进的变电站,优化变电站平面设计对于保证我国电力持续健康供应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南方电网变电站标准设计第五卷110kV变电站标准设计.中国电力出版社.

[2]电网设计工程师手册(变电技术篇).中国电力出版社.

第9篇:变电站施工总结范文

[关键词]500千伏变电站;噪声;降噪屏蔽墙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4.041

[中图分类号]TM63;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4-00-01

1 500千伏变电站降噪屏障墙项目研究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无论是城市变电站还是郊区变电站,周边土地资源都日趋紧张,变电站周边建筑与人口密度逐步上升,变电站相邻区域声环境功能区类别迅速由3类区排放限值要求转变为2类区限值甚至1类区限值,噪声排放限值要求的提高对于变电站的噪声控制是个巨大的考验。2014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已修订并通过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该环保法被喻为史上最严环保法,敦促电网企业向着对环保问题零容忍的目标迈进。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及环评审批部门批复的环评报告,一般来说湖北公司运维的500千伏变电站的厂界噪声要求达到国家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2类区要求:昼间应低于60 dB(A),夜间应低于50 dB(A),可满足居民对声环境的要求和符合国家有关噪声法的要求。500千伏变电站一般建于城市郊外,部分变电站外部周边环境也建有居民住宅。500千伏变电站的噪声污染作为环境污染的一种,近年来引起的居民投诉日渐增多,也引起了纠纷、拆迁及赔偿等问题。

2 500千伏变电站降噪屏障墙项目必要性

我国变电站噪声主要由变压器、电抗器、电容器、母线、风机冷却设备产生,500千伏变电站的500千伏变压器及高压并联电抗器是其主要声源之一。变压器噪声分为本体噪声和冷却装置噪声,本体噪声频率一般低于500 Hz,冷却装置噪声频率为1 kHz到3 kHz,电抗器噪声频率多在20 Hz到1 kHz左右。主变的噪声水平差距较大,噪声排放的差距主要是由于硅钢片取向质量、制造工艺、结构设计上存在的差异造成的。变电站的噪声源强受变压器有无防爆墙、有无散热装置等因素的影响,变电站噪声中高频段在障碍物的阻挡下衰减快,低频段衰减慢,因此,低频段噪声成为噪声控制中的重点对象。

3 500千伏变电站降噪屏障墙项目管理流程

项目管理流程主要包括变电站噪声评估、站点实勘、降噪设计、降噪材料和装置的选配、降噪方案实施、项目后评估等。500千伏变电站降噪治理将从量体裁衣式的方式,逐步改变为成衣定制式的标准化设计方式,实施集约化管理,发挥规模优势,提高电网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效率,使其能够满足电网噪声控制的要求。

3.1 噪声评估

对500千伏变电站变压器及高压并联电抗设备指标进行分析评估,对于可能超标设备及影响范围进行判定。可以使用变电站噪声优化控制分析仿真系统进行评估,还需了解有关方面是否有噪声投诉等。

3.2 站点实勘

站点实勘主要是采用测声仪器进行科学测定,多时间多区域进行测定,确定超出标准影响部位,重点是变电站围墙外侧一米处。测声仪器主要包括声级计、噪声监测仪、噪声计、音频测试仪、振动测试仪、其他声音检测仪、其他测量仪等。在工作中常用BSWA 308声级计和BSWA VS302USB频谱仪进行测量。

3.3 降噪设计

明确设计目标后开展降噪屏蔽墙方案和施工图设计,主要是确定隔离定位、降噪性能、尺寸和高度等,确定基础形式和安装方式,利旧或者新建降噪屏蔽墙需要综合考虑。已投运变电站设计方案环节有诸多需要统筹考虑的因素,新建降噪屏蔽墙墙体基础要论证基础深度、与带电设备安全距离控制等要点,基础形式由设计院根据地勘报告、现场实际情况和荷载要求等方面进行选择。设计方案可以使用计算机噪声模拟软件SoundPLAN进行评估和优化。

3.4 降噪材料和装置的选择

主要是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降噪材料和装置的声学性能及耐久性。选型尽量应用新技术研究成果即微孔纤维复合吸声板,其与传统材料相比,新材料的低频吸声性能提高2~3倍以上,在强度、耐候性方面也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4 500千伏变电站降噪屏障墙项目施工管理

500千伏变电站降噪屏蔽墙项目施工流程主要包括:基础开挖及施工养护、降噪屏蔽墙安装验收、施工后评估;一般来说工期在一至两个月。墙体基础尽量利旧或者采取工厂化预制,满足目前国网公司基建工作要求;上部的降噪屏蔽墙材料不但要满足吸音降噪功能,微孔材料表面的自洁及易清洗性、金属框架结构的耐候性及室外防腐性能也是需要控制的重要指标。

5 500千伏变电站降噪屏障墙项目评估与改进

已投运的500千伏变电站可以按照后期设置降噪墙来达到降噪效果,从噪声评估、站点实勘、降噪设计、降噪材料和装置的选配、降噪方案实施等综合考虑,在投运变电站可以作为较为有效的降噪措施,今后要加强标准工艺研究并简化安装工艺、提升降噪吸音材料声学性能、开展实时噪声数据信息收集及大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工作。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20kV~500kV变电站设计技术规程(DL/T 5218-2005)[S].2005.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096-9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S].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