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工专业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1传统课堂教学无法满足电工电子课程的需要
目前,我国正在全力推行素质教育,让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用比较快捷的方法,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但是,对于传统的电工电子教学课程来讲,有几点是与素质教育相违背的,例如:传统的电工电子课程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为主,教师讲课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因此课堂效率并不是很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无法被充分调动起来;而且还有一部分教师只会照本宣科,无法分辨教材内容的正确性,如果教材不小心写错,那么这样很容易给学生传播错误的知识。所以,为了能够弥补在传统课堂教学中的缺点,所以需要进行电工电子专业开放性实验室的构建工程,开放性实验室能够为学生提供将理论转化为实际技能的场所,能够从各方面提供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对于学生记忆电工电子的相关知识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1.2增强学校培养人才实力的需要
目前,市场上电工电子专业的应届生越来越多,找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目前为止,一些学校的就业率和就业情况都出现了下滑的现象,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基础理论知识薄弱,同时缺乏动手能力的现象,使得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举步维艰。学校担负着为企业和社会提供人才的重任,同时也需要让学生顺利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所以为了增强学校培养人才的实力,必须要建造开放性实验室,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不仅能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另外,利用实验室的教学,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才能让学生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让企业和社会都满意的人才,提高学校的相应就业率。增强学校培养人才的实力,对于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也有帮助。
2电工电子专业开放性实验室构建过程中的问题
目前,由于很多学校认识到电工电子教学实践性非常强,因此在学校内陆续建造了一些专业开放性实验室,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目前构建该类实验室的经验还比较欠缺,所以一些高校在构建实验室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2.1对实验教学不够重视
虽然目前一些学校开始构建电工电子专业开放性实验室,但是仍然有一些学校没有进行建设,其主要原因是对实验教学没有足够的重视,因此在构建实验室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犹豫,例如:一些学校的管理者没有看到电工电子开放性实验室的优势所在,所以并没有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构建实验室;其次,一些学校虽然认识到实验室的重要性,但是仍然没有开始进行实验室的建设,因此学生无法完成一些实验的操作,不利于学生对于电工电子专业知识的掌握,教学效率的提高并不明显;而且,一些学校对于实验室的资金和设备投入比较少,实验器械比较落后,与教学活动中使用的设施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学生无法顺利完成实验,达不到构建开放性实验室的最终目的;最后,一些学校虽然构建了电工电子专业开放性实验室,但是并没有真正地投入使用,或者是安排学生上课的课时比较少,无法起到实验教学应有的作用。上述现象都是学校管理人员对于实验教学问题不够重视引起的,这也是电工电子专业开放性实验室构建的一个主要阻碍因素。
2.2实验室人员相关问题
虽然一些学校已经开始构建电工电子专业开放性实验室,而且也对学生进行了开发,安排学生每个学期有一些相应的实验课程,但是在实验室人员的问题上,同样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体现以下几点:第一,实验室人员的指导实验方法陈旧,由于一个实验室人员面对的可能是很多不同班级的学生,因此他们会预先将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确定出来,所以学生只要按照步骤进行就可以了,但是这与传统的课堂上的那种“填鸭式”教学并没有什么不同,学生仅仅是按照实验的步骤进行了实验,但是并没有起到真正的效果,因此实验室人员在指导方法上仍然需要一定的提高;第二,实验室人员的不足,对于电工电子的实验教学来讲,专业性的实验室人员非常有必要,他们不仅仅了解电工电子实验课程的内容,相应的理论知识,而且还需要对于实验室的设备有一定的了解,能够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相关的仪器,但是目前这类的实验室人员相对比较缺乏,主要是因为:电工电子专业的实验对实验人员的要求比较高,实验室人员不仅需要掌握电工电子的知识,而且还需要一定的物理、计算机和仪器操作等相关知识;另外,实验室人员的数量无法达到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疑问往往得不到及时的回答,导致了学生的实验学习结果不理想。
3构建电工电子专业开放性实验室的相关策略
通过以上的论述可知,目前电工电子专业开放性实验室的构建很有必要,但是在构建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这些不足阻碍了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因此我们必须要针对相应的问题,提供一定的解决策略,为此我们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3.1提高学校对于开放性实验室构建的重视程度
目前,很多学校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构建电工电子专业开放性实验室的优势,这是阻碍实验教学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因此为了能够提高学校对实验室构建的重视程度,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通过搜集和整理一些相关的资料,或者是参考其他一些成功学校的经验,使得学校的管理者充分认识到构建电工电子专业开放性实验室的重要性,进而能够决定构建电工电子专业开放性实验室;第二,对于构建电工电子专业开放性实验室加强宣传,不仅使得学校的管理层认识到其重要性,而且在构建的过程中,也需要教师和学生的支持,所以一些必要的宣传工作是不可缺少的。
3.2提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
依据高等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方案”从始至终体现“具有创新意识、高素质、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思路,体现以学生为本,以毕业生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的价值观,加强学生思想品德等通用素质和能力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方式逐步体现精细化,差异化、个性化的特征。我校电信专业明确了自己的的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等方面基本知识,掌握分析、设计、应用电子设备及信息系统的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等基本素质,能在电子信息行业及各级企事业单位从事设计、应用开发以及技术管理等工作,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遵循的基本原则
2.1充分的调查论证
(1)召开学生座谈会,征集毕业年级学生及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学生对“方案”的修订意见,了解学生自身需求。坚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2)邀请用人单位参与“方案”的修订。了解行业最新发展动态,邀请用人单位参与修订论证,充分考虑行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尤其是行业协会制定的人才质量标准。(3)参照执行教育部的专业规范标准,确保专业完整性。
2.2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处理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
本着“通识教育为体,专业教育为用”的思想,通识素质类教育贯穿始终,德育工作与通识类课程考核结合,学术讲座日常化,引进并开设高质量的艺术类通识教育课程。针对全国各地生源基础教育水平差异,对外语、数学、计算机课程进行分级教学。专业教育逐步向产学研合作的模式靠近,专业课程开设以业界需求为主导,鼓励与业界建立长期、稳定、互动的合作关系,鼓励“方案”的部分课程以合作教育的形式开展,包括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等。
2.3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教育,“方案”反映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要求设置6学分区间,给予参加学科竞赛、参与教师教、科研课题研究,参加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技、军事、历史、艺
术类通识课程修读,开展创业,参加职业资格认证考试、英语四、六级考试,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等学生的学分奖励,该模块是学生毕业必要条件之一。
2.4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方案》,工科实践教学比例占总学分不低于25%。根据校企合作的实际情况,改革实践教学模式,灵活多样,毕业实习以集中统一安排为主。重点让学生体验基层行业工人的工作过程,磨练意志,为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提倡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以参与教师的教、科研课题的形式完成。重视课程设计。
2.5合理安排第四学年教学工作
根据学生职业发展需求“,方案”要考虑考取研究生深造和就业两种需求,1-10周集中安排课程,剩余时间安排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准备研究生考试,确保教学秩序。
2.6教学计划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随时关注行业发展需求,建立专业与行业信息交流机制,将行业发展最新的信息整合为课程资源,通过短课时的课程、讲座等形式开设,同时必须坚持“方案”的执行稳定性。
2.7分方向培养
在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基础上,从第三学年开始分方向培养:嵌入式集成电路、信号与信息处理两个方向。嵌入式集成电路方向主要课程: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微控制器应用、嵌入式Linux设备驱动开发;信号与信息处理方向主要课程:信息论基础、数字图像处理、DSP技术与应用、信息与网络安全。同时设置多门其他方向的选修课: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等。
3小结
目前许多开设网络营销课程的高校在网络营销教学中都存在一些共同的问题:一是仍以“填鸭”式的理论教学为主,缺乏必要的案例教学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而在网络营销的教学过程中,丰富贴切的案例是非常重要的。案例分析不仅能使理论内容得以深化,而且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网络营销的积极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网络营销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若缺少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其结果是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有余,实践不足”。二是现有许多高校网络营销课程教学的现状还是以教师为中心,是一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基本没有参与实践的机会,学生参与互动、参与教学过程的比重偏小,这导致许多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感兴趣,缺乏学习的积极性,致使授课效果大打折扣。如果用这种方式来继续培养,那么学生只会死记书本上的理论,而很少能做到独立思考、分析及解决问题。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被市场所接受,从而增加了就业难度。这就促使高校必须结合市场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情况,对网络营销课程教学进行改革。
二本项目主要研究内容
(1)调研和分析
国内同类院校网络营销教育模式和课程设置,研讨针对工科类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规划与课程建设方案,制定和完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建立符合我校人才培养模式和特色的网络营销课程知识体系,满足当今网络营销发展潮流和社会对工科类电子商务人才需求。随着电子商务技术、多款电子商务平台投入使用、网上商城、网上商店、网上直销、物流技术等飞速发展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多种网络营销策略得以广泛应用,网络营销的教育目标也在不断变化和调整,从最初以搜索引擎优化、企业网站建设、网络广告、邮件列表等应用能力为目标,到新网络工具(博客、微博、新闻组、讨论组、微信等)广泛应用。销售前这个阶段,网络销售工具、方法和手段越来越丰富。网络营销课程教学已经成为高等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专业技术和应用环节的重要基石。
(2)探索
由传统授课向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转变、课堂集中教学向网络化教学方式转化、教师为主向学生为主转变的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开创综合性、设计性和课外实验项目,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3)研究建立
以网络课程、师生教学平台为核心的共享网络教学平台,广泛收集教学案例,不断丰富教学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拓宽知识面奠定基础。
(4)探索将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的考核机制
研究加强课堂、实验环节的具体措施,建立科学、全面、公平公正的考核方式,改革传统的考核方法和手段。实现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全面考核,考核更为科学、全面、公平公正。
(5)编写符合教学需要的配套教材
从培养学生网络营销实践应用能力出发,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将理论与应用相结合,将知识的被动学习转变为引导式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理论和应用结合、从实际应用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教学实验,锻炼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总结
一、测量控制点的布局
以下图为例,测量控制点的布局主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本工程总占地面积约3.36万平方米,工程基坑南北宽126m,东西长238m,基坑深度11.650m,承台和集水坑、电梯井位置开挖深度在12.35~16.10m。整个工程共5座塔楼及裙楼。
2、本工程甲方给定的水准点位于南海路与宏达街交叉口,高程4.162米。在发达街上给定两个基准点,详见附图1。
3、根据实际情况,本工程引测水准点6个,基准点16个。
二、测量控制点的保护1、甲方给定的基准点附近,禁止堆放材料,并派专人看管,定期对基准点进行复核。
2、引测的控制桩必须用混凝土保护,需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并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
3、严禁在甲方给定的基准点附近加工、倒运钢筋及进行其他施工活动,防止磕碰、刮、擦破坏基准点。
一、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要现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要求每个专业教师和实习老师强调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主体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以理论为基础,从强化技能训练入手,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
电子和电工学科的学习与。每个专业老师在学习和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对经验的积累,又要吸取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等“四新”技能;既要地学习和借鉴不同学科间先进的教学方法,又要新教育理论的与学习。参加学术研讨、观摩示范课、开设公开课、学生的反馈评教意见等活动,着力教育教学能力。
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采用“分层模块教学”法,使教学,内容简练,易教、易学。便于学生对各理论知识和技能的;便于老师对学习和进度的;便于学生对理论和功训练的熟练程度。从而有利于个体纵向和横向,有利于教师教学的。推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来学生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强化的。注重“以练促教,强化技能训练”,练习知识点,实验、实习,拓展知识面,专业课教学——技能训练的。
试行不同的考核评价机制。在专业理论课和实验、实习课的教学中,分别试行应知、应会和、、熟练两类评价机制,有利于考核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知识的程度,从而一刀切,眉毛胡子一把抓;在不同专业、不间段内尝试使用技能等级考核制,以社会不同的需求;在学生毕业时试行“三证”(思想品德合格证,文化专业理论合格证,技能考核合格证)“一凭”(毕业文凭)制度。
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好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和培养实践能力的关系。课堂教学既要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又要注意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电子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除注重理论课教学外,又将电子小制作、课外家电兴趣、双休日小发明、小设计等环节纳入课程教学内容,优化课内、强化课外着力学生的综合能力。
融教学与实验、实践为一体。强调在理论教学的,注重实践的检验;在实践检验的过程中,以理论为。这就要求在电子电工各章节的实验时按时、按质、按量,在实验过程中实验操作,写全实验报告,实验分析,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会对实验故障的分析及,以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的理论。
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在电子电工课的教学过程中,条件不,使得的教学内容局限于课本,教学空间局限于教室,思维空间和能力的狭隘,学生分析问题和问题限制。为此运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教育等手段来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设定与教学联的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课程,资料已在教学资料网上开放,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使得其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了发展,为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了广阔平台。
三、课堂教学方法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从课外辅导入手,的电子电工兴趣,来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阅读与电子电工专业的报刊、杂志,该专业的特点和发展前景,开拓学生视野,拓宽其知识面,有利于延展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来学生的社会性,学生的学习性。
2、端正学生学习,的学习方法。在对学生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传授的,应注重端正学生的学生,其教育,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分层模块教学,使学生电子电工专业的学习方法(循序渐进法),各阶段的学习,分解学习难
3、以练促教,强化技能训练。
电子电工专业课,实验实习多,重在能力实践。为此注重“以练促教,强化技能训练”。考虑到在实验实习中,工艺过程,又采用“分层模块教学”法,设定实验过程,分分阶段逐个击破。设立单项分组训练,其内容于操作技能的达标和规范化;于学生独立分析、独立操作的能力;于培养学生严谨求学的科学。设立组装综合技能训练,在单项分组练习达标后再综合技能训练。其内容于强体装配的性,其熟练程度;于整体装配、的能力,培养群体合作精神,以社会实践需要。
4、培养科学严谨的分析问题、问题的方法,社会能力。
在电子电工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电子电工专业课堂教学改革论文”
关键词:设备;师资;校本;项目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2/03C-0048-03
空调器的故障主要出现在制冷系统和电路控制系统中,而空调器控制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比较复杂,因此空调器控制电路的维修成为了热点和难点。在制冷与空调专业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空调器维修的经验,以及历年来中级工、高级工的技能鉴定考核等几个方面总结,空调器电路维修内容是重点,基于空调器电路的教学尤为重要。
一、我校空调器电路维修教学现状
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江阴中专校”)电器、电工相关专业班级,开设制冷与空调工作原理与维修的课程。为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和实际技能操作水平,空调器电路维修内容采用了项目式教学,取得丰硕成果。现就学校空调器电路进行项目式教学实践与研究,进行了相应的总结,与同行交流。
(一)自有教学设备现状
为充分适应学校项目式教学的顺利开展,学校目前用于空调器电路维修教学的设备主要有4个部分。
1.实际空调器设备。为了结合空调器电路结构不同的实际,教学过程中采用三个不同的品牌产品,共设定12个工位,来满足项目式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分组教学活动。
2.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制冷与空调专用设备。为了适应职业教育与发展的要求,满足学校师生参加各级各类制冷与空调项目技能比赛的需要,学校购进3台制冷与空调比赛专用设备,以适应实施项目式教学,进行参赛选手技能训练和理论学习。
3.制冷与空调教学演示的教学实验设备。在教学过程中,制冷系统和电路工作原理可以使用模拟的信号状态变化,以及各类仪表来演示,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制冷与空调设备的工作过程和原理。
4.为增强学生的知识面和全面技能提高,开展项目式教学,江阴中专校利用淘汰下拆旧的空调器,弥补以上设备的欠缺。
(二)本校师资来源及培养
为满足制冷与空调专业不断发展的需要,实施项目式教学,需要打造一支技术过硬、教学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学校师资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等渠道,不断实施“传、帮、带”青蓝结对、导师制等师资培养模式,持续提升教师队伍建设水平。
一是从年轻电类专业教师队伍中挑选出有发展潜力的教师,送出去到相关企业或高校进行中长期脱产培训,培养专业教学师资;二是利用政府人才引进平台,公开招聘专业性强、有影响力的空调维修专业教师,提高教师队伍教学及专业能力;三是从本地企业调入或校企合作共建,使企业有技术、有能力的技术人员加入到教师建设中来,充实教师队伍专业力量;四是利用已有的优秀师资,带领年轻教师,进行专门对口培养。
根据教学的发展要求,采用青蓝师徒结对、导师制等多种方式,培养了多名青年教师。这样,学校制冷与空调教学的师资不仅数量足,而且质量高,可以顺利圆满地完成所有的教学任务。
二、主要做法与经验
(一)基于空调器电路的校本课程教材开发
江阴中专校制冷与空调专业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积累和总结,同时参考其他教材和最新技术资料,结合学校实际教学设备,采用自编教学讲义进行教学,形成了完整、系统的项目式课程校本教材。
1.整合R悼纬蹋综合优化教材
中职学校理论课程多,专业课程教学时间短、学习时间不够,难以消化知识,需要对专业课程整合、优化,编写与本校教学实际吻合的综合性校本教材,应用于专业课程教学。
刚开始学习制冷与空调专业的二年级学生,只有1个学期的电子电工专业知识学习,导致制冷与空调控制电路的学习基础很欠缺,并且制冷与空调的基本工作原理知识全无。所以要对制冷与空调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优化教学内容,需要编写内容全、涉及面广的教材以便使用。所以要将有关的专业课程整合到制冷与空调的教学中来。这样,不仅做到学习内容和实用技术相结合,而且丰富了教学内容,优化了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
电器电工专业的基础课程一般都要开设电工基础、电子线路基础、电机与变压器、脉冲与数字电路、无线电基础、传感器与控制等基础科目。在制冷与空调教学过程中,根据空调器电路教学项目的确定,以项目需要为抓手,以项目教学为手段,将上述各科基础专业课进行优化组合,提取和制冷与空调有关联的理论知识点,编写一套与空调器电路教学内容有密切关系的校本教材。
2.校本教材编写的基本要求
校本教材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它不是国家规划通用教材,而是自编自用的。又由于很多教学设备都是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并且理论内容基本都是通用的,所以校本教材编写时应适当注意通用性,以利于正式公开出版,推广教学经验。同时,编写校本教材还是要和教学模式、手段等相结合,注意编写的理论教学内容、操作技能训练教学内容,以及教材的排版模式等。
江阴中专校编写的制冷与空调教学教材,技能训练的专业性都是针对自有的设备进行设计编写的。教学设备前面已经进行了说明,像空调器就是学校在市场购买的自备设备,各个学校很难做到统一,而全国大赛的竞赛设备是统一的。这样针对设备编写的教材就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和针对性,不仅可以自用,还可以和其他学校交流使用,甚至公开出版发行,大范围推广运用。
针对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的学情,专业课很适合项目式教学,这样学生在学习时能避免知识点分散而杂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师生互动,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所以,江阴中专校编写的校本教材就是项目式教学专用教材。
教材编写,在设计教学内容上进行项目内容科学分解,以任务驱动为学习和训练,来完成项目内的各个任务,每个项目编写配若干个任务书;在教学过程的布局上,注重教师指导为辅,学生自主研究学习为主,完成项目任务为目的;在教学环节上注重入门指导、巡回指导、结束指导,单独和集中指导学生完成项目任务;在教学流程上教材内容体现情境导入、基本技能、基本知识、课堂练习、学习评价、课后练习等标题条目来推进项目式教学进程的开始、发展和结束。
(二)项目式教学实施
实施专业课项目式教学,江阴中专校进行过三个阶段的实践研究。一是项目式示范课公开课教学,二是相关专业课普遍实施项目式教学,三是进行小班化分层次项目式实验改革教学。制冷与空调教学从2000年至今,已经进入项目式教学的成熟发展时期,全部实施项目式教学,这很得益于我校的制冷与空调课程的师资、设备及校本教材的跟进和提高。
从学校引进的第一批制冷与空调专业师资开始,由于师资来源企业,给学校课堂教学不仅带来新技术和新经验,而且创新了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主要表现就是编写了校本教材讲义,应用校本教材讲义实施项目式教学,使项目式教学逐步深入发展。
为了和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接轨,江阴中专校开始实施小班化分层次项目式实验改革教学,训练选手参加市、省级技能大赛及选拔赛,制冷与空调专业首当其冲,获得国赛、省赛、市赛等金牌。基于空调器电路的项目式教学实践与研究应运而生,并且取得丰硕成果。
三、取得的教学成果
经过制冷与空调专业项目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本专业的学生不仅在就业时受到用人单位的追捧,在开店创业上也具有很大的优势,实验教改班的选手参加各级各类竞赛中也获奖颇丰。同时师资力量也得到了提升和发展,制冷与空调专业课程也日益成熟和提升。江阴中专校师生多次在制冷与空调项目竞赛中获得国赛、省赛、市赛一、二、三等奖,师资力量老中青联接不断,由校本教材改进的中职示范校项目式教改国家规划教材《空调器维修技术基本功》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2部空调器维修技术专著由国防工I出版社出版,数十篇空调器及项目式教学教育论文、专业技术论文等获奖和发表。在此基础上,经过申报和论证,完成了市级课题《基于空调电路应用的中职电子电工专业项目式教学实践与研究》的研究,项目式教学在电子线路、电气控制线路等核心专业课程中进行了有效推广。学校充分利用校内、校外的教学资源,组织专业教师团队对技能训练的设施设备进行开发利用,为满足教学需要,还专门配置了项目式教学教室,通过项目式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为深化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目前我校项目式教学不仅应用在电子电工类专业,而且在机电、机械等加工制造类专业教学中也得到普及应用。基于空调器电路的项目式教学起到了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朋.浅谈空调器电路项目式教学校本教材的编写[J].江苏教育,2014(9).
AIChE北化学生分会主要通过参加Chem-E-Car竞赛、参与化工国际会议以及举办讲座、座谈来为化学工程相关专业学生提供一个更加便捷的接触学术界和工业界的渠道。
分会面向化工学院、机电学院、材料学院、理学院、信息学院相关专业本科生。
分会目前正筹建独立学生创新工作室,用于后续创新实验工作,主要创新项目为Chem-E-Car(化学工程车)。
Chem-E-Car竞赛是由美国化学工程师学会(AIChE)组织开展的一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赛事。该竞赛是一项针对大学生运用化学工程技能并进行跨学科应用的大赛,要求参赛队伍在不使用任何商业电池的前提下,以化学反应为动力源、设计和制造出既能载重、又能通过化学反应精确控制行驶距离的“化工车”。自1999年第一次在美国举办至今,吸引了全球众多顶尖高校积极参与,比赛队伍经过地区赛的严格选拔,最终入围年度竞赛。
其实,选择以课改作为提升中职教师教科研能力切入点的背后,是杭州市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室的教研员们对于教研工作的深切反思。2012年初,一则“中职教育教研工作长期处于半瘫痪状态”的报道,让杭州市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室主任张金英重新审视了当前的中职教师教研工作现状,并牵头引发了一场《今天,我们怎样做教研》的大讨论。
基于校企合作,助推专业发展
2009年9月,浙江省启动中职课改首轮招投标项目,杭州市不但接连中标,更获得了专家评委们“质量更高、计划更好、发展更快”的一致好评。成绩固然令人瞩目,但其实张金英主任心里跟明镜一样:“这些新课标的内容并不是专业老师们拍脑袋想出来的,每一条标准的背后,都是老师们与该专业顶尖企业的技术骨干之间反复讨论才最终敲定的成果。”
“要了解一个专业所需要的核心能力、工作任务、校本教研、教学项目,教师必须真正了解企业的现实需要,从企业需要中分解出什么是教学重点、怎样设置教学项目、如何呈现课堂表现方式,从而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张金英主任看来,课程改革是能够推动课堂教学、教师成长、学生学习等全方位发展的重要抓手,而基于校企合作背景下的课程改革,则能将这份发展与企业诉求完美融合。“只有基于校企合作的课改才能真正贯彻‘做中学、学中做’的理念,将课堂所学与职场所需无缝对接。”而在张金英主任的记忆里,萧山区第一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工专业特级教师俞艳,就是这样一位勤跑企业、勤思考的老师。
2008年暑假,俞艳老师和其他同事一起来到校企合作企业——杭申集团实习、调研。虽说是教师下企业,可是俞艳老师的认真劲儿丝毫不亚于杭申集团的专职员工。早出晚归不说,她还积极开展课改调研,搜集行业的前沿资讯,了解企业的岗位需求。深入车间实习,体验完整的生产流程与工艺;咨询技术人员,熟悉核心的岗位技能与标准;通过座谈访问,了解企业对于员工职业素养的要求……带着厚厚一本笔记回到学校,俞艳老师很快便投入到了杭州市中职电子电工教研大组的课改工作中。而她与行业企业专家的“亲密接触”,不但帮助她更新了教学理念、创新了教学方法、改变了评价方式,还加强了电子电工技术基本理论与技术革新的沟通,加强了与现实生活、职业岗位的联系,并让她在教学和课改的过程中,向生产技术与生产岗位的实际需求方向靠拢。
深谙俞艳老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校企合作的平台,更离不开课程改革的助推,张金英主任特将俞艳老师的成长经历汇编入册,希望能够启发、引领、带动更多年轻教师重新定义校企合作的功能,积极投身企业调研和顶岗学习,将“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一贯到底,并从中汲取有利于自身专业成长的元素,实现专业建设与专业成长相促进。“只有通过深入企业等形式让专业教师先成长起来,使他们在课堂上能教得好、在实训室能做得棒、在行业里有话语权,才能提高课改的针对性和教学的有效性。”张金英主任如是说。
基于职业热忱,引领教师成长
作为一名在职业教育领域耕耘了半辈子的职教专家,张金英主任坚信:“信念、希望、热爱是中职教育工作者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只有怀揣着对中职教师的职业热忱,才能在不断收获成绩的同时,次第更新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使教师专业成长成为教师的毕生追求!”
相较于年轻教师,在专业领域已经取得一定成绩、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反倒更易遭遇课改瓶颈。这并非张金英主任的凭空论断,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教研组长、特级教师沈柏民就曾经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教改改到深处是课程。工作十余年之后,随着职称评定的落实,以及对工作岗位的烂熟于心,沈柏民老师也曾对这一深层次的改革感到迷茫和畏难。据张金英主任了解,像沈柏民老师这样遭遇职业倦怠期的老师为数不少,但是要跨越高原期,以课改为促动来提高中职教师的职业热忱,不失为一个妙策。
参与十余个市级、省级乃至国家级课题的研究,20多篇论文获奖,主编多本专业教材,沈柏民老师在加强操作技能训练的同时,倾注了更多精力在教学研究上面。专业课程的核心价值体现在哪里?沈柏民老师不时自问。在以张金英主任为首的杭州市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室的指导下,沈柏民老师召集其他专业老师,连续多年开展深入行业、企业走访调研,逐渐形成了新的课程观——专业课教学中要将行业、企业最典型、最实用的技能教给学生,使学生能够适应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
为了加快教师队伍建设,杭州市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室还通过行政教研推进、做强课堂落脚点,通过校本教研带动一批骨干教师成长、形成教研共同体和突显自我的职业生涯来提高教师的职业热忱。“通过带领学生参加技能竞赛,成为金牌教练,在促进专业教师技能水平提升的同时,也能极大地提高专业教师的职业自豪感。”张金英主任表示,除了沈柏民、俞艳等一批特级教师外,技能竞赛中还涌现出了一批德艺双馨的青年教师。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的吴国良老师、杭州市电子信息职业学校的宣琪老师就是个中代表。
基于文化建构,力促学生发展
当前的中职学校普遍处于第三次创业时期,课程、队伍、文化是其最为核心的内容,但归根结底,这三点都统一指向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并不能与学生发展、学校发展割裂开来,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学生的综合素养反映了教师的专业能力。采取行业学会入校办公、名校集团化发展、搭建校企文化融合的桥梁等多种途径,通过课程改革来重塑、充实中职学校的校园文化、校风学风,不但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在无形中形成了良好的教科研氛围。
由于课改工作一鞭先著,并有电子电工专业课改的珠玉在前,张金英主任一直以来所倡导的“成熟一个专业推广一个专业”的做法,在杭州市中标专业的课改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40%的中职教师直接参与课改,其他教师也都能以各种间接的形式参与其中,课程标准的通过率更高达80%,教研文化已经成为中职校园文化中一股强势力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说到此,张金英主任忍不住感慨:“今年,浙江省高职院校单招单考汽修专业模式进行了改革尝试,总分300分的分值构成中,动手实践项目占到了半壁江山,考的是发动机拆装的六大模块。由于准备不及,很多其他地市区的学生在这一关面前傻了眼。但是作为新课标制定的参与者,杭州市各中职学校已经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更为关注动手实践项目的考核,汽修专业的学生更是早已将这些模块轮训过一遍,所以考试的时候更加得心应手。”技能状元大多产生于杭州市的几所中职学校,张金英主任一点也不觉得奇怪。
论文摘要:结合河北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进行了修仃,在新的培养模式中,设置了三个培养方向,优化了学科基础课;同时增加了专业综合实验、技能培训、外语文献阅读及学年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
1998年国家教育部对高等院校本科培养专业进行了调整,其中,将过去的铸造、锻压、焊接3个专业合并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旨在培养专业面宽、适应性强的材料热加工方面的人才。旧的培养模式无法满足新专业的需求。所以自1999年按新专业招生以来,便对本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进行制订和修改,但在教学实施和毕业生就业中暴露了一些问题。本课题便是针对这些问题,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进行了研究。
1.根据市场需求划分专业方向
从就业情况来看,长期以来,热加工行业从我校招的毕业生一直以铸造、焊接、锻压为各对口专业,所以近年来,用人单位仍以此旧专业名称招收毕业生。加之企业在生产中分工较细,他们都希望有各个专业特长的人才,在短期内便可胜任一方面的技术工作。由此看来,按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大专业制定一套新计划而完全取消过去的专业方向是不合适的。但专业方向如何设置仍需慎重。为此我们分析了近几年河北省对本专业的需求,连年来省内各中小企业对铸造、焊接方向的人才需求较多,尤其我国加人WTO后,铸件出口量逐渐增多,优质高效的要求使他们对此方面的人才需求随之增强。由于河北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传统的锻压方面的人才需求减少,模具设计与制造方面的人才需求呈连年上升趋势,而且省外的某些模具加工基地也逐渐从我校招聘毕业生。分析了河北省的需求情况,我们又对其他兄弟院校的教学计划进行了分析,在我们收集的教学计划中有全国重点院校的,如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也有一般院校的,如河北工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从这些院校的教学计划看,重点大学基本不分专业方向,除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外,其他课程安排完全一致,专业性强的课程开设较少。分析原因,这些院校的毕业生考研率较高,从事科研工作的较多,而在企业从事生产一线技术工作的较少。一般的地方院校的计划中在进人第6,7学期后,根据专业方向划分几个相应的专业模块,主要的专业课开设2一3门,因为这些地方院校的毕业生主要面向一些企业,将来主要从事技术工作,所以他们需要掌握某一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毕业后,能在短期内胜任具体工作。我校面向的主要是河北省中小企业,很多企业来校招人时都表示希望能尽快在工作岗位中独挡一面。
鉴于以上分析,决定在新的方案中,分出三个专业方向:模具设计与制造、铸造、焊接。由于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更近于机械工程学科、而铸造和焊接所需材料科学基础知识较多。在新的培养计划中制订了模具方向、铸造和焊接方向两套培养方案。
2加强基础教育,优化学科基础
为了加强基础教育,拓宽专业范围,整个课程体系中,基础课应占较大比重,而基础课包括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公共基础课是按学校对理工专业的要求开始的,包括两课、英语、信息技术基础和计算机程序设计。而学科基础课的设置是各专业教学计划的关键,在本方案中,首先确定了高等数学、工程数学、物理等学校框架内的几门课程,然后根据专业方向的需要,搭建了不同的课程体系。其中模具方向以机械工程基础为主干学科,因此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开设学时较多,而铸造、焊接方向则以材料科学工程基础为主干学科:如开设了普通化学、物理化学、冶金传输原理等课程;除以上因专业方向不同而开设的不同的学科基础课以外,还开设了多门相同课程,其中包括必不可少的材料科学基础,另外为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及考虑到后续课的学习、将来工作岗位的需要开设了工程材料概论、文献检索、电工学、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材料成型控制基础、材料检测及控制工程等课程。
从课程的开设看,包含了自然科学基础、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工程技术基础的课程,而且考虑了主干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基础与专业的关系,优化了学科基础课程。
3整合专业课,精选选修课
为加强专业综合教育,拓宽学科专业范围,专业课和选修课的确定也很重要。专业课是按专业方向开设的,各方向根据专业特点,在有限的学时内选择了几门构成专业框架的专业课。铸造方向是以设备、工艺、材料三方面的课程构成的框架;焊接方向则由电源、工艺、结构三个不可或缺的部分组成;模具方向则体现了模具设计(冲压模具、锻造模具、塑料模具)和制造(模具制造工艺和数控加工技术)两大方面,同时开设了计算机在模具中的应用(模具CAD/CAM)。超级秘书网
有了以上各专业方向的主体框架,考虑到学生在某一方面的兴趣及将来工作岗位的需要,开设了小学时的专业性强的专业课(每个专业方向2一3门)。另外,为拓宽学科专业范围,让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态,精选了一系列选修课:如材料成型新技术、工业机器人、工程软件、计算机在热加工中的应用、技术经济学等十几门课程可供选择。
4加强实践教学,注重能力培养
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造能力的主要途径。在新的计划中,除了传统的金工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以外,模具方向增加了数控加工技术的技能培训,主要有线切割编程加工、数控铣编程加工;铸造和焊接方向增设了两周专业实验周.,学生可自己设计实验、并亲自动手操作。这给学生创造了动手和动脑的机会,也给他们创造能力的发挥留下了空间。
为了使学生四年外语不断线、培养学生对外语文献阅读和翻译的能力,同时结合文献检索课的学习,练习查阅、整理资料;另外为锻炼学生文字表达和科技写作的能力,在5一6学期增设了“外语文献阅读及学年论文”的实践教学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