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日本历史文化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文摘要:中国对于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可以说刚刚起步,需要更加科学合理的保护理念和手段。本文通过介绍什么是历史文化城镇保护,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的意义、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以及保护的基本原则和一些可以借鉴的方法,希望能提供一些关于保护方面的思路,并引起人们对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的关注。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众多承载着中华数千年文化、传统、历史的古城镇,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散落在华夏大地。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国人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文化体验的追求日趋流行,“历史文化城镇”开始为人们所熟悉。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的含义
所谓历史文化城镇,就是许许多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群体构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城镇街道景观。例如,带门楼的宅第,树木繁茂的庙宇,高耸的城郭、宝塔,以及文明开化以后所产生的西洋建筑、桥梁、濠河……等的姿态。[1]每个建筑物和构筑物,都有其深远的由来和历史,如果能够为来访者提供详细了解的资料,则必然会给人们很大教育;如果能将它们组成一定形体,创造出我们四周的“环境景观”,那么就可以使平常完全生活在异地的人,扩大生活范围,弥补生活体验的不足。我们亲生感受到,在我们生活的国土上,可以创造出多么丰富多彩的生活空间来。
但是文化城镇并不只是给外来者赏心悦目。文化城镇犹如地方文化的面孔,在这里反映着人们的实际体验,这是无法代替和置换的,他们将视它为自己的故土故乡。
所以,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就是在保存历史文化城镇物质遗产的同时,如民居、街道、桥梁,保护城镇建筑群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性环境。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的意义
早在1972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第17次全会制定的“文化遗产及自然遗产保护的国际建议”的前言中说:“在生活条件迅速变化的社会中,能保持自然和祖辈留下来的历史遗迹密切接触,才是适合于人类生活的环境,对这种环境的保护,是人类生活均衡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因此,在各个地区的社会中,充分发挥文化及自然遗产的积极作用,同时把具有历史价值和自然景观的现代东西都包括在统一的综合政策之中,才是最合适的。”
科教文组织的第19次全会,提出了“历史性地区的保全及其在现代的作用”的国际建议,其中有:“所谓历史性地区,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反映了历史的客观存在。为适应多样性的社会生活必须有相应的多样性生活背景,据此,提高历史性地区的价值,将对人们的新生活产生重要意义”。[2]
可见,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对我们了解历史,传承传统文化,丰富现代生活,促进社会多样性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保护历史文化城镇是人类生活均衡发展的一种需要,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的现状
目前,我国对古城镇的保护处于一个越来越重视的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就有关于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规定,历史文化城镇自然也在保护之列。而在2007年7月,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全文公布,征求社会各界意见。该条例于2008年7月1日起施行。通过单独制定法规对历史文化城镇保护进行规范,国家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各级地方政府也有相应历史文化城镇保护法规的出台。例如,2004年制定的《四川省阆中古城保护条例》、2006年开始施行的《云南省丽江古城保护条例》。中国社会正将更多关注的目光投放到这个我们过去不曾注意的焦点上。
但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现状令人堪忧。最主要是对历史文化城镇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没有处理好,对于文化保存造成很大阻碍。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面临的问题
当前,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追逐经济利益与保护当地传统文化之间的冲突。随着物质生活的逐渐丰富,现代人对传统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捧,使得越来越多的地方认识到历史文化城镇镇潜在的巨大利益,利用古老的资源,发展旅游业,推动地方经济、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这本无可厚非,但是一味地旅游开发,使得历史文化城镇不断商业化。许多地方只是关注眼前的经济利益,忽视了古城镇本身深厚的文化、艺术底蕴,更忽略了对历史文化城镇的持久保护。历史文化城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已经日趋严重,并直接影响着古城镇的“生存”。因为,于历史文化城镇而言,其巨大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城镇建筑,布局结构的合理和艺术,更在于生活在那些土地上的人所形成的历史,文化氛围,民族风俗习惯,。商业化的开发使得历史文化城镇离它的价值越来越远。
以云南丽江为例:十多年前,1997年12月4日,丽江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与雅典、罗马、威尼斯等伟大城市比肩;十多年后,2008年1月中旬,古城被指责过度商业化、原住民流失,联合国派出检查组,丽江面临亮“黄牌”之忧。十年仅是历史的一瞬,然而这十年丽江的变化几乎超过了过去800年的总和。如今,涌入丽江的不是蒙古战车和铁骑,而是源源不断的游客和老板,他们带来丽江的不是马刀与盔甲,而是快速增长的旅游收入和巨额资本。
雕梁画栋、小桥流水的古城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摇摇欲坠,诗人、专家、学者们感叹:在酒吧街的灯红酒绿中,在小贩的叫卖声中,古朴一点点褪去,丽江古城正变成一具没有内容的空壳。
07年6月,在新西兰举行的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丽江古城、故宫、长城、圆明园、布达拉宫和云南三江并流6项中国世界遗产被要求在大会上就管理上出现的问题作解释。
丽江古城能申遗成功,既靠有形的建筑群落,更是靠存在于街头巷尾间的纳西市井生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是看中它是“保存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与自然美妙结合的典型”,才授予其桂冠。
但目前古城核心区域都商铺客栈林立,原住民纷纷将房院腾出给外来商人获取一年十几万的租金,并用这笔钱在新城购置洋房,他们搬走家当的同时还搬走了在城中存活了近千年的民俗文化。
更令人担忧的是,有些官员认为古城本就是为商业而建,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甚至有人认为即使联合国真亮“黄牌”也无妨,因为丽江已经具备了足够的知名度。这样出自官方的想法给古镇的保护,尤其是非物质文化的保护造成了很大阻碍和不利影响。[3]
当地居民是保护事业的动力
由丽江古镇一例,我们不难看出,目前,我国历史文化城镇的物质遗产,基本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但是,非物质性的历史性环境,仍在遭受着肆意破坏。可以说,这是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的核心问题和难点。一旦人们意识到历史性环境保护的重要,并着手进行保护,实际上也就解决了古城镇物质遗产保护的问题。因为历史性环境保护较之物质遗产保护,程度更深,也是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的本质。
日本作为我们的邻国,地理位置和文化传统都与我们相似。早在上世纪60、70年代,日本就开始致力于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尤其是历史性环境的保护,并且获得了较好的成效,对我们极具借鉴价值。比照日本的做法和成功经验,我认为激发当地居民保护的意识和积极性,才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
在日本,历史环境的保护也如同公害处理,自然环境保护一样,首先是由当地居民中产生。各地方政府着手采取相应对策,公布具体条例,等到这种条例在全国许多地方都制定之后,国家才作为最高行政管理,着手进行法律制度的完善工作。文化城镇文物保护法的修订也经过了这样一个顺序而进行。以“日本全国历史文化风土保护联盟”为中心,由各地居民发动的保护运动,其伟大功绩就在于促进各自治体颁布有关条例,并将其吸收到文物保护法内作为修订的内容之一。
可见,民众的支持和拥护是历史环境保护的基础和动力。而日本民众对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的关注,归根结底源于他们“环境观”的变化。日本曾经爆发过严重的公害问题,世无旁例的水俣病和四日市气喘病,使得公害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深受公害之苦的居民们敏锐地感到了生活环境中的种种问题,发现了自然环境破坏剧烈。要求保护自然的群众运动在全国各地兴起,群众环境观不断发展扩大。
最终,人们把历史环境的破坏看作为现代环境问题的主要课题。认识到历史环境是当地居民精神团结的象征,其消灭将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后果。换言之,公害是直接危及人们生命、健康的犯罪行为,而历史环境的破坏,恰是对居民精神生活的挑战。一旦失去历史环境给居民所造成的失落感,对于曾经以此为自豪的当地人来说,简直不可容忍。这样一来,人们在重视环境的物质方面的因素之外,也开始注意到了文化方面的精神价值。[4]
日本的这种“居民——地方政府——国家”的保护模式被事实证明是可行且有效的。那么如何调动我们国人的保护意识,树立“环境观”,这是紧接着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参照日本的做法,朝日新闻社于1972年2月14日出版的早报上,动员了该社所有通讯员,以“必须保存,复原的历史性文化城镇”为题,列举了全日本169处城镇加以介绍。接着又以“充满历史气息的文化城镇”为题,公布了全日本200多处城镇的所在地图及概况一览表。而财团法人环境研究所在它编辑的杂志中,出版了“环境文化”特辑,将与历史文化城镇的有关资料全部收集在一起,以前两次的朝日新闻报载为基础,加上和全国各地方政府讨论的结果,收录和确认了400余处历史文化城镇。这些城镇都是当地居民认为应该保护,由他们进行申报,并最终由国家登记注册的。
日本的历史文化城镇保护始于上世纪60、70年代,主要的宣传工具就是报刊杂志。在大众传媒如此发达的今天,网络、书籍、电视等各种媒介都可以成为我们宣传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的手段。并且我们可以把主动权交给居民,以自下而上的方式发现、确定、保护历史文化城镇。这样更能调动居民的保护意识和积极性、主动性。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与居住环境的改善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固然非常重要,但决不能限制地方居民生活的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和文化城镇的保护,猛一看起来似乎是矛盾的,其实并非如此。新的东西,是真正新的东西,而不是为新而新、虚有其表的拙劣设计的冒牌货,就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而言,它必然是和旧有的优秀传统相调和的。文化城镇的保护,必须与热爱保护地区文物的人们生活和环境的改善、提高结合在一起,这是文化城镇保护的基本理论。
在西欧社会中,保存、创造“理所当然的东西,存在于理所当然的场所中”的思想,使得历史文化城镇保存的相当完美,当地居民以此为豪的现象,随处可见。这正是以居住环境的适宜性思想为指导,由当地人用双手亲自创造出来的。[5]
在我国,也有比较成功了例子。江南古镇绍兴,在旧城改造中将改建和保护相结合,让居民继续居住在历史建筑中,作为延伸历史文脉的手段,这就是绍兴保护古城的高明之处。
老城区以保护、旅游、居住为主,陆续迁出工厂、企业,保证原始街区的完整性;对生活在老街老巷的居民,在不改变外部立面的前提下,允许他们改造内部结构,以更适宜居住;新建房屋采用江南特色的外部装饰,与城市风貌相协调;新建居民楼多用灰墙黑瓦,体现江南民居风格。对这些历史街区,绍兴的做法是除了外观的修缮,直接目的就是改善居民的生活,包括电网整治、排污管道全面接通、管道煤气入户等。修缮后的街区,既让居民生活便利,也使游客接踵而至。
由于历史文化城镇的老建筑大多年代久远,房内的设施老旧,与现代化的城市生活相比,古城镇的居民生活条件差。居民为了改善条件,移居城市的情况也就不可避免。而如同古城丽江,没有了原住民的古城镇,不过是丧失了灵魂的空壳城镇。所以,只有切实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绍兴模式”[6]确实值得其他地区借鉴。
保护事业费用的负担和经费的筹措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事业的特色在于其多样性。从地区的历史、现在的功能、经济的基础等不同角度来看,有各种各样的保护形态,在同一个历史文化城镇保护事业中,各种事业的保护也是不一样的。例如,居住房屋的保护、自然景观的保护、公共事业便民设施的整顿等。这种事业的多样性就决定了不应该采取统一的经费负担。经费负担、筹措的方式,应该根据各地区不同保护事业的实际情况,决定合理的方式。
例如,作为居民住房的老宅的保护与修缮,如果完全由政府支付费用,那么国家财政的负担就可能过重。因此,可以由居民承担自家的保护、修缮费用,地方政府给予一定的补助金。但在一些极度贫困的古城镇,就可以由国家承担民居保护的全部费用。
对于公共设施的保护,则可以政府出资为主,鼓励民间组织、企业、个人出资为辅。而地方博物馆、名人故居等管理整顿费用,可以通过征收入场费的方式负担一部分或全部,不足部分由政府补足。
关于经费的筹措,在日本,历史文化城镇保护事业的经费来源,是以补助费、贷款和公共事业为中心的。公共事业不是直接的财源,但是在编制预算措施时,从补充完善保护事业的观点加以考虑是有益的。贷款是有偿的资金,但在资金数量和使用对象上可有灵活性。
另外,曾有学者提出发行“历史文化城镇保护奖券”[7],利用发行奖券的方法所得的收益费,作为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的经费。“历史文化城镇保护奖券”或“文物保护奖券”均是以充当历史文化城镇保护事业的费用为目的的,每年可发行二次(如春、秋适宜旅游的季节),向全国发行,其收益由地方政府、文化厅、历史文化城镇保护团体的协议下,作为历史文化城镇保护事业的财源而灵活运用,这将是非常有效的经费筹措办法。
对于我国,除了大力发展旅游业以获取收益,作为古城镇保护的经费外,发行“历史文化城镇保护奖券”是一条值得我们考虑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
[1]西山卯三.历史文化城镇保护.路秉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1.
[2]刘红婴/王建民.世界遗产概论.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240-250.
[3]卢斌.丽江“评遗”十年遭黄牌古城灵魂正在离开./news,2008-01-28.
[4]西山卯三.历史文化城镇保护.路秉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3-5.
[5]西山卯三.历史文化城镇保护.路秉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6-7.
论文摘要:分析了在建筑设计中时历史文化保护的种洲误区.并就城市设计中历史文化镶护的内笔进行了才探讨。
要了解城市设计的内涵,就必须关注城市中的生活的人。在城市设计中,人是第披关注的主体.而关注人的思想也显得地位重要。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的思想是在千百年发展中提炼、沉淀而形成了城市的文化,而人类文明和文化的发展也深刻地印刻在城市的历史巾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城市人。因此,城市设计与城市文化、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但随着经济高速发展,许多城市建设得n益繁荣,城市人口的增加,往往对城市的历史文化带来极大的破坏性,这就有必要从认识上加以提高,重点防范。在城市设计仁对历史文化明确予以保护,从法律上给以保证。
一、目前城市设计中对历史文化保护存在的几个误区
一种是往往在想毁掉先人的东西时,就有人打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我们可以创造新的历史’的招牌.历史是大家创造的,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枉自独尊,笔者赞成“让每个人都占有历史一页”的提法。据说在英国古城墙要修复,砖川以不用古砖,就是荃于这种邢论的做法之一有的城市任旧城瑞遗址处修的街道广场上还特意标l泪原城墙的位置走向。历史不能像割韭菜,长一茬割一茬。城市建筑更不能几年就拆一茬。
第二种是“保护历史文化妨碍了经济发展”的观点。持这种观点的人往往一方而在破坏历史文化,一方面又在大谈自己城市的历史t往㈣城拆了占建筑.叉到新区搞明清一条衡。这种做洼既破坏了很好的旅游资源,义不能形成新的经济热点。
第三种是旧的建筑不适用,需要改造”的浇法。这一改就是火拆欠建,耐口垒=倘若西安也把城墙拆掉修成环路,其古都风貌及旅游价值就蜚;色不知多少。还有的地方为丁突出自己的城市特点,在任何价值上部搞上地区。民旌历电的特征.以示“文”的延续。侄个城前里应有不同历电时期的建筑及J礼貌,怛绝没必要在每个建筑上看其五干年。只要对历史做了大胆的保护.觥叫毫虻顾忌地作对现代化的追求。这样,殳就自然延续且通畅。
第四种是要用一种统一的理论指导全盘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特打E千姿百态,文化底蕴备不相同.需要也不同。用一种理论指导垒盘,显然不切际中国有自己的城市文化传统,亩目套用西方理论,只会牺牲自己的城市特色。作为中国文化代袁的北京城借用功能主义系统的犬拆大建、内外环道路超K度衡使北京传统城『l亍特色几近灭绝,便是前车之鉴。然而中国的现代城市设计教育思想,方法义一直在承袭两方的城市设计体系,无法摆脱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影响.当然惜鉴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在十如何往借鉴、套用中研究西方城市设计理论对中国城市快速发展的适应性.逐步建构适应自己城市的地域特点.地方风貌、文化韵味、经济规律,叉具备时代印记的1脏动性城市理论,是当夸亟待解决的课题。
还有,人们对历史文化的保护仕佧忽略对古树名未的保护,为J逛筑可以任意砍伐树是J玎史的活的见旺.是无法仿造假造的文物,难道不应该更加霞视吗?城市既是经济社会疑腱的载体,义是历电文化的象征。这足任何一个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者都不应该忘记或瞳师的两方。
二,城市设计中历史文化保护设计的主要内容
历史文化的像?盐叶是城市设讣的重要内容.其魅力不仅在下它具有很高的艺术,反映…当地的地方特色与风格.而且它具有寓的文化内汹.能充分反映时代的延续性将历电史化占迹和城市设计结合起来.组成几文、{l:会景观的结台俸,是一郝知识性科学性、艺术性很强的活生生的教材历史文化的保护,苒内容包括:侏护对象的确定,保护方法、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范围。
其一,保护对象应该是各个历史时期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历史遗迹和风嚣名胜包括:园家。省,市、县各级文物削I】已定的历史文物和名畦点。尚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但具有较高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古迹业已榻毁怛具有蘑修,重建价值的文物古迹等但在城市改建中,有时会对古旧建筑是否是历史文物占迹是否保留等问题提m质疑。我们可以参考英国公民信托社”提出的5条标准:是一件艺术品,能丰富环境t是某一特殊建筑风格或某-N期的迎匀[=代表,在社会I二【有定的历史地位与重大事件或甫要人物在历也l:有联系。能使周围环境具有一种时间上的延续感。
其二.历史文化的保护方法是根据各保护对象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和经济意业来确定其保存,发展利用的办法。为此,血首先弄清各保护计象的历史年代,文化等绒、性质特点,功能内客.容量。交通条件窄0I特征与经济利用价值等,井尽量从社会、文化、经济,精神、习浴以及心里情感上去完蒋和发程。保护的一般方法有保养维修、改造等几种,通过保持和恢复文物古迹的本来面貌,来示明当时的历史陈迹。
对古建筑加以改造,使其外形不变,而内部更添现代化的设备和装修,以充实它们的使用价值,使其得以新生。
通过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达到保护的目的。如日本横滨步行道公园设计中,设计者认识到由于横滨经济的发展,随之也产生了大城市所具有的一系列弊病,如“绿”在消失,“水”被疏远,自然生态遭到破坏,造成城市中自然的匮乏。因之在整个设计中构思了3个相关联的主题段,来追念与城市文脉有关的历史。设计者创造了:绿化步道——这里绿树葱郁,鸟语花香,一派自然景象,成为人工环境中的一块绿洲;“水”的广场——运用喷泉、瀑布、跌水、滚水和漩涡等水的表现来赋予广场自然的气息,使人摆脱城市的喧闹,获得了片刻的宁静;“石”的广场一是供纪念、演出等集体活动使用的露天广场,并制作了几十种有历史性代表的图样方案制作的陶块,铺砌在步道或嵌于指示牌上,给长者以历史的回忆,给少者以乡土的教育,给客人介绍了城市发展的历史而留下特殊的印象。新晨
划定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的保护范围,其目的是为了确保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所处的历史环境,同时,还考虑满足景观的观赏要求,完善原计划的意境,保护古建筑的历史格局和景观,提高其环境质量。
其三,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范围常根据不同保护对象的需要,划分为严格控制区、环境协调区和视线走廊区,现分述如下:
严格控制区:指文物古迹自身占有的地域。在此区内严格保护文物古迹及环境的历史原貌。一般除维修外不得有任意拆迁和改造,更不能新建。
关键词:陶瓷;博物馆;国外;国内
陶瓷类博物馆就是集中收集展示陶瓷器的专门性博物馆,在国内的陶瓷博物馆中,主要是展示中国的古陶瓷,一般是以窑口来命名。国外的陶瓷博物馆多是现代陶瓷与古代陶瓷相结合,体现出西方特有的风情。
1 国外博物馆的典型古陶瓷陈列
亚洲建立博物馆较早的国家是日本,在日本特别重视文化的背景之下,大量的博物馆开始出现,古陶瓷陈列是博物馆中一个重要的组成,日本的古陶瓷陈列远远走在中国之前。日本古陶瓷陈列最具代表性的是九州陶瓷文化馆。此馆内主要陈列的是17~18世纪的伊万里瓷器和佐贺县制作的陶瓷。九州陶瓷文化馆内通过大型橱柜式展柜,结合照片、展牌、实物、指示牌等辅助展品,在展示日本古陶瓷历史的同时,还同时展示了日本的一些近现代陶瓷名家作品。
伊朗首都德黑兰市的伊朗玻璃器和陶器博物馆也是一座主要收藏陶瓷的专门性博物馆。主题展厅从灯光照明、地面铺设、展柜设计、展览讲解等无一雷同。这个博物馆的最大特色是把玻璃器和陶瓷器放在同一博物馆中分展厅陈列,这在全世界的博物馆中都是非常罕见的。
荷兰公主庭院陶瓷博物馆展厅内颜色搭配符合欧美人的审美特点,展厅内多事几种鲜艳的色彩互相搭配。展柜以不同造型混合搭配,将展柜做成橱柜式,这样就给观众带来了方便。这个特点鲜明的博物馆中,最具特色的是中国瓷器展厅,厅内借鉴照片墙的装饰特征,将中国外销瓷与欧洲古陶瓷同时挂在墙上,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引人注目。
伦敦的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的藏品极其丰富,尤其是其馆中大维德基金会所藏中国陶瓷器,几乎件件是精品。展厅将其背景装饰城宫廷储藏室的样式,给人一种富丽堂皇的感觉,展厅里通过实物与辅助物相结合营造出一种置身这段历史时期的感觉。
2 国内与国外古陶瓷陈列的异同处及其产生原因
我国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国,陶瓷的发展也有千年的历史,陶瓷的遗物众多,中国人的审美观更加侧重于中国传统文化,所以博物馆展厅多使用一些小展柜,物品相对单一,排列比较松散,大部分的展览品是对主题的高度精练和概括,但是对于那些初识古陶瓷的观众来说,他们对古陶瓷本来就是知之甚少,所以对于展览的主题就很难理解。国外博物馆在古陶瓷陈列中,对展品的器形特点、工艺方法及其装饰方法上所表现出来的内涵有着细致的介绍和展现,展柜中的每件展品均是十分贴近展览的主题。并且通过照片、图版、电子设备等方式替换原来古老的展示牌,让观众在欣赏精美展品的同时,也能深切地体会到展品的文化内涵,让自己生活在当时的那种社会中,感受当时的社会生活。
西方国家的文化保护意识比中国要重,西方博物馆一般采用中西结合的方式来设计陈列,当然主要还是西方的审美占多数,西方的陈列展览讲究动静结合,动静之间相互对照,体现着展品的内涵。外国博物馆的古陶瓷器多以中国外销瓷为主体,多采用年代序列的陈列方法,将中国古代瓷器与欧洲国家仿烧品对照陈列展出,就像上文提到的荷兰公主庭院博物馆那样,有了这样的对比,就能形象地展现出中国古陶瓷文化对欧洲陶瓷文化的深厚影响。
从博物馆陶瓷陈列方式以及所体现的内涵可以看出,博物馆不再是上层人民休养生息和培养情操的地方,而是慢慢变成普通大众陶冶情操、感悟生活、感受博大精深文化的地方。国内博物馆管理者多缺乏现代博物馆管理理念,习惯用行政手段指导博物馆展览策划和陈列,大大地制约了博物馆的像多元方向发展。通过参观许多相同类型的博物馆,我们不难发现,国内的许多博物馆相似陈列尤其之多,不仅将古陶瓷陈列与历史年代陈列及古代艺术品陈列混淆一起,而且国内的博物馆不喜欢在文化内涵发掘上下功夫,多喜欢在博物馆的外部建设上下功夫,比如说国内的新建的博物馆喜欢将博物馆建得更大、装修得更豪华、收藏更多的作品等这些外在条件上,这一点在古陶瓷陈列方面表现得较为明显。
博物馆在陈列和展示古陶瓷的同时,也应该将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普及到大众的心里,进而培养每个公民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过去的“海上丝绸之路”是中文贸易和文化的纽带,陶瓷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中最重要的商品,记载了中文文化交流的点点滴滴,所以古陶瓷的陈列展览,对于加强国家与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增进与其他国家人民的友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 国外陶瓷博物馆给中国陶瓷博物馆提供的发展启示
相比西方国家的陶瓷博物馆发展的历史,我国国内的陶瓷博物馆存在的历史非常短暂,还处在初期阶段。我国陶瓷博物馆的制度还不够完善,在展览策划方面显得过于的陈旧,在文化内涵的发掘上显得有些肤浅。这与我国缺乏高素质的博物馆人才有着巨大的关系。
国内的陶瓷博物馆往往是主流文化及政治意识的载体,在教育和宣传方面贡献较多,大众来这样的陶瓷博物馆多事学习和普及常识。大多数参观者都有着十分明确的目的,他们一旦在博物馆了解了他们所想了解的东西,那他们在以后就对博物馆失去了应有的兴趣。所以国内的一些大型的陶瓷博物馆不妨吸取民间艺术的优点,取长补短,深挖陶瓷中所反映的文化内涵,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让参观者对其的兴趣越来越浓。
西方的陶瓷博物馆在专业性、趣味性、深刻性和多样性上的结合是很成功的。如德国德累斯顿茨温格宫瓷器馆拥有自己的专家队伍,其成员有艺术家、古陶瓷鉴定专家、博物馆学专家、设计学专家等,他们各自都有独立的办公区域,并且配备专业的仪器,目的是保证向公众展示高质量、高品位的陶瓷展品。在国外的陶瓷展览中,国外博物馆多用现代与古代结合的方法,将古陶瓷的展览办成美术馆展览的风格,古代陶瓷多是与现代陶瓷共同展出,并且特别注重展馆气氛的营造。国内的博物馆更多的只是展览古陶瓷的展品,孤立的将一个陶瓷展品摆出,显得生硬和死板。
4 结语
国内陶瓷博物馆如果能学习国外优秀陶瓷博物馆的可取之处,扬长避短,提高博物馆自身的实力,那么就可以更好地为大众服务。陶瓷博物馆有能力也有责任改变现状,改进现有的展览模式和布展的理念。
博物馆在陈列和展示古陶瓷的同时,也应该将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普及到大众的心里,进而培养每个公民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过去的“海上丝绸之路”是中文贸易和文化的纽带,陶瓷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中最重要的商品,记载了中文文化交流的点点滴滴,所以古陶瓷的陈列展览,对于加强国家与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增进与其他国家人民的友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季根章.关于博物馆陈列艺术精品化的思考[J].东南文化,1999(1):6-9.
[2] 田媛.博物馆古陶瓷陈列之比较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硕士论文,2012.
[3] 张文立.从中国文献记载看19世纪后半叶欧美博物馆陈列[J].中国博物馆,1995(4):7-14.
【论文摘要】公众参与作为一种社会活动,伴随着社会政治思潮的发展,已经演变成为一种民主手段。那么如何在现代社会中更加恰当地运用,就需要我们认真的研究和分析。文章通过对西方民主发展脉络的疏理,揭示了公众参与的理论基础和时代背景,以及其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发展。
自1828年开始的全球民主化浪潮至今,现代民主的发展经历了将近两个世纪。随着民主的发展,人们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在全球范围内,公民开始有组织地参与公共事务。20世纪一21世纪是民主精神巩固和深化的时期。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探讨公众参与便有着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公众参与的社会背景
1.1近代公众参与的萌芽
纵观整个民主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从占希腊到中世纪,再到后来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民主的观点除了强调法治外,最大的特点就是强调人民(或者市民)能够管理国家的公共事务。这也就是公众参与的雏形。
古希腊、古罗马由于幅员和人口的限制,人们通过“直接民主”的方式,参与到城邦公共事务的管理中。由全体男性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掌握着国家的外交、军事和财政等一切权利。
中世纪的教皇党强调,皇帝的权利来自于人民;而那些意大利的自治城市在采用执政官民选的共和政体时,已经开始了代议制民主的早期实践。在欧洲中世纪,虽然封建制度是专制的,但是由于它是封建契约制的,因此,君主不能随心所欲地将个人意志强加于臣民,同时,臣民具有依法反抗统治的权利,英国的议会制就是这种封建契约的主要代表。在这个阶段,公众参与国家或者城市的公共事务的管理,主要是通过代议制的形式实现的。
在近代,随着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发展,民主的观点逐渐从理论界开始走向平民大众,人们开始意识到自身的价值和权利,于是,在世界范围内开始了资本主义革命与此同时,关于民主的革命也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席卷全球。当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时,近代民主运动也达到了最。然而,在这一阶段,关于公众参与的概念,可能更多地反映在人们争取自由、平等权利的斗争中。
1. 2现代民主理论与公众参与的起源
现代公众参与制度,一般认为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欧洲新社会运动,也被称为多元化运动。在现代西方社会的结构下,公众参与的主要目的是追求民主参与和自我管理。公众参与,倡导的理想目标就是将公众的意见采纳到政策的决策阶段,这就要求需要一个稳定、有效的政洽结构,因此,公众参与与前面所述的民主发展历程中的“市民社会”概念关系最为紧密。
市民社会最早指的是古希腊的城邦。在那里,除了奴隶和妇女,所有的男性几乎都享有“公民权”,即参与立法、司法的权利和直接介人城邦事务的权利。现代意义上的“市民社会”的概念最早是由黑格尔和托克维尔提出的。但是Conden Whil。的定义却更具代表性,他指出,市民社会的重要特征就是他相对于国家的独立权和自主权。
现代对于市民权利的重新认识,主要反映在市民争取发言权、差异权和人类发展的权利上。对发言权的争取,就是要求政府行为透明,市民通过一定的参与途径和方法,在创造生活世界的过程中实现他们所期望达到的目标;对差异权的争取,就是要求公共政策的制定,必须包含社会中各个不同利益阶层的需要,反对商业化生产的大众文化的霸权影响;在对人类发展权利的争取上,就是要求获得社会权利的物质基础,即住房、工作、健康和教育等。
同时期,另一个政治口号的提出,也对公众参与产生了重要影响,这就是“第三条道路”。“第三条道路”主张在立足于多元化思想的基础上将更多的利益集团涵盖进来,扩大制度的包容性,建立起一种新型的社会关系,培养共同体精神。
2公众参与的理论背景
公众参与发展到现代社会,与其密切相关的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内容。
2. 1代议民主和强势民主理论
代议制民主,指人民将权利委托给“代表”,由代表来管理国家。然而,在代议制政府下,由人民到代表之间的过程和程序,决定着人民意志能否被完全表达出来;而强势民主,指政治是每个人都可以参与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不只是专家垄断的专业活动,公众参与是民主政治的核心。但是,当人口和幅员超过一定范围时,强势民主就会显得毫无效率。因此,宜将“强势民主”建立在公众参与和公民义务的基础上Q
2. 2公共管理理论
这种公共管理理论强调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联姻,吸纳市民参与公共管理。参与的基本观点是官僚体制内的专家无法获得制定政策所需要的全部信息。因此,如果排除公众对重要决策的参与,将会造成政策上的失误。另一方面,政府治理的过程实质上是政府与公众互动的过程,公众参与公共管理,可以反映公众的需求与偏好,使行政部门的政策与行为能满足社会中大多数公民的需求;其次,公众参与可以提高政府的代表力和回应力,使公共管理者知晓公众公共管理组织绩效的评估意见;第三,公众参与向公众提供了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公众作出判断;最后,参与促使政府的改善,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心、认同和支持。
2. 3治理理论
治理理论认为,在市民社会中,政府不再是实施社会管理功能的唯一权利核心,而是非政府组织、非赢利组织、社区组织、公民自组织等第三部门以及私营机构将与政府一起共同管理公共事务。
治理可以看作是一种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它存在于社会的各个方面。同时,治理理论强调公民自愿的合作和对权威的自觉认同,这其实也是一个国家权力向社会回归的过程,一个还政于民的过程。
在这样的理论背景下,人们开始关注起公众参与的问题,而公众参与也开始从理论研究逐步走向社会实践的方方面面,如立法、环保、城市规划等等。
3公众参与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发展
公众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最早起源于美国。早在1853年,Ann Pamela Cunningham就发起了名为“保护沃农山住宅妇女联合会”的妇女志愿团体。
沃农山住宅是乔治·华盛顿的居住地,1850年后,由于华盛顿的后人无力维持,也无法从政府获得整修的费用,因此他决定卖掉房产,唯一的条件就是购买者必须将房产作为历史遗迹进行保护。当Cunningham小姐听说后,便号召妇女们为保护沃农山住宅进行募捐。1853年,她组织成立了“保护沃农山住宅妇女联合会”,在该组织的努力下,她们成功地游说和募捐了大量资金,利用这些资金,她们买下了沃农山住宅及其周围的地产,并对住宅和周围的环境进行了修缮和维护。如今,沃农山住宅已成为维吉尼亚州著名的旅游景点。
Cunningham小姐为保护沃农山住宅而成立的妇女联合会,在全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促进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思想的发展。普通市民认识到自己也可以是历史文化保护运动的倡导者。在该组织的影响下,其他民间保护团体也相继开始成立,如1889年成立的“维吉尼亚古迹保护协会”和在1924年成立的“圣安东尼奥历史保护协会”等。
在英国,早在19世纪,古建筑及古迹保护运动就成为了公众的重要舆论课题,而英国历史文化遗产立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就是来自民间的学术团体。1877年,由威廉·莫里斯和约翰·拉斯金创建了英国最早的民间保护组织“古建筑保护协会”,其目的是对古建筑进行保护,反对拆毁古建筑以及对原建筑作面目全非的重修,并以文字和其他多种方式唤起公众的保护意识。他们的努力得到了社会大众的支持,并促使国家开始将古建筑保护纳入立法的范围。
二战后,波兰华沙的重建,反映了当时波兰人民的强烈愿望,有着发扬民族精神,恢复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因此,当华沙重新建立起来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了《世界遗产目录》。
同时,在其他各国,由于战后的大规模重建,使得城市中原有的历史环境迅速消失,人们才逐渐意识到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性。至此,关于历史文化保护的民间呼声开始出现,并越演越烈。公众对于古建筑、古迹以及历史环境的保护从舆论争论开始,逐渐发展到公众自发组织成各种民间团体,参与到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活动中。这股自下而上的强大力量,最终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并在国家的立法和管理程序中得到了承认,成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最大推动力量。
在英国,二战后,民间关于古建筑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古建筑的面貌是否有必要改变;其二是古建筑的修复是否要整旧如旧。同时大量的民间保护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据统计,仅1975年登记的全国性及地方性组织就有1250个。他们收集专家和公众的意见,督促和协助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在美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独立于政府的非赢利组织—全美历史保护信托组织就是在二战后成立的。与英国不同的是,美国只有这样一个全国性组织。它成立的目的在于把专业知识、领导才能和民间支持力量联合起来,承担政府所不能承担的历史建筑房产管理工作。1966年,联邦政府的《国家历史保护法》将历史保护和管理确定为由社会各部门共同参与的义务和职责,从而为民间保护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在日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以地方居民为中心,并得到专家的协助。通过向行政当局进言,向议会请愿,向市民呼吁等形式,使立法、政策有根本性的转变。
1963年至1965年的奈良、京都、镰仓开发案,使人们认识到由于开发而破坏历史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其直接的后果就是促成了《古都保护法》的制定。提案的理由主要是:古都的一般市民都认识到必须保护可以说是全世界人民共同财富的、民族的文化遗产,并且组织了多种多样的保护团体开展热火朝天的市民参与运动。
2.京杭大运河的申遗现状、价值和保护阮仪三,王建波,RuanYisan,LiJianbo
3.文明的空间联系:大运河、新安江和徽杭古道构建的徽商文化线路冬冰,张益,谢青桐,DongBing,ZhangYi,XieQingtong
4.吸纳、平等化与城市社区重构——泗塘街道虎林苑调查张乐天,ZhangLetian
5."三坊七巷"文化资源的生态型开发张鹰,ZhangYing
6.深圳观澜贵湖塘老围调查研究——兼论客系陈氏宗族对宝安类型民居的改造吴翠明,WuCuiming
7.论传统民居的保护(上)雍振华,YongZhenhua
8.论黟县古村落民居艺术与古民居保护宫强,臧丽娜,GongQiang,ZangLina
9.历史文化名城全面整体保护初探——以九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为例艾其斌,AiQibin
10.城市化与城市发展——朱学勤教授访谈录
11.石头古村落——井陉于家村罗香,luoXiang
1.世界遗产发展趋势与挑战应对童明康,TongMingkang
2.长沙历史文化特色与宜居城市研究张剑飞,ZhangJianfei
3.论国内开发区的发展路径及衍生效应张建华,ZhangJianhua
4.中国城市化六十年:过程、特征与展望周蜀秦,ZhouShuqin
5.论扬州"山水城市"朱鑫禹,孙云寿,ZhuXinyu,SunYunshou
6.大理名城保护的发展战略宋伟轩,SongWeixuan
7.希腊文化遗产保护若干法律与实践的启示方竞成,FangJingcheng
8.资源观视野下的历史文化脉络——基于遂安古城的姜家商业街建设范霄鹏,袁媛,FanXiaopeng,YuanYuann
9.论传统民居的保护(下)雍振华,YongZhenhua
10.勇敢务实机变——阎崇年研究员访中国名城 谈录
11.提篮桥旧事罗香,LuoXiang
1.城市的魅力孙家正,SunJiazheng
2.上海模式及全球城市未来发展战略(上)周振华,陈向明,卢汉龙,于海,彭希哲
3.南京城南历史城区保护的回顾与反思——借鉴法国历史地段保护经验刘正平,宣莹,LiuZhengping,XuanYing
4.论剑门蜀道文化线路的保护(上)付文军,FuWenjun
5.不同经济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建筑形态——客家围屋与徽州村落的比较江盈盈,贾倍思,JiangYingying,JiaBeisi
6.推进宣城旅游加快融入长三角旅游圈夏月星
7.融入"世博"跻身"世博"王沧江
8.对接世博共谋发展王建军
9.融入长三角壮大瓷都游卢正大
10.抓住世博会契机加速池州旅游发展新突破胡德忠
11.接轨世博提升台州旅游品牌影响力陈连清
12.论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运河城市的旅游发展——以瑞士伯尔尼为例亚历山大·萨帕特,AlexanderTschappat
13.大运河线性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以邢台运河旅游开发为例刘大群,LiuDaqun
14.闽中土堡的建筑特色探源戴志坚,曾茜,DaiZhijian,ZengXi
15.论南通民居的包容性徐永战,XuYongzhan
16.传统文化与当代教育的碰撞——钱文忠教授访谈录
17.龙南——古老的客家围屋罗香,LuoXiang
18.中国名城 山水形胜楚韵襄樊王代会
1.《中国名城》与钱学森高永青,GaoYongqing
2.上海模式及全球城市未来发展战略(下)
3.城市社区照顾视角下的养老服务杨莲秀,YangLianxiu
4.园林:一门独特的艺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园林艺术观周武忠,ZhouWuzhong
5.论剑门蜀道文化线路的保护(下)付文军,FuWenjun
6.论古代百家争鸣思想运动对和谐社会建设的现代启示虞长生,YuChangsheng
7.卓有成效地实施大遗址保护激活历史文化名城千年宝藏连维良
8.保护南宋皇城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王国平
9.扬州城遗址整体保护的实践和思考王燕文
10.展现"城摞城"奇观传承开封城市文脉周以忠
11.保护与利用并举努力实现大遗址保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段先念
12.科学保护合理利用努力实现城市建设与大遗址保护和谐共生赵建才
13.城市现代化背景下的大遗址保护刘晓越
14.北京市城市核心区大遗址保护工作情况江HtTp://
15.近代汉口租界建筑风格演替及保护——兼议名城保护中建筑样本的多样性及空间存续关系陈晶,殷炜,谭刚毅,ChenJing,YinWei,TanGangyi
16.桂林王城保护与开发的思考洪德善,盘福东,HongDeshan,PanFudong
17.天水古民居的保护与利用焦新德,JiaoXinde
18.名城保护与城市化发展——金德钧访谈录
19.日本之旅——踏雪的人俞浩淼,YuHaomiao
1.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思考仇保兴,QiuBaoxing
2.中心城市的商会经济功能及发展趋势——以南京为例陈刚,ChenGang
3.西安市外商直接投资概论王晶,陈瑛,WangJing,ChenYing
4.孔庙泮池之文化寓意探析李鸿渊,LiHongyuan
5.对大运河文化遗产两种分类方法的看法陈国民,ChenGuomin
6.旅行游览活动的历史考察(上)——以6~19世纪扬州为例陈肖静,侯兵,ChenXiaojing,HouBing
7.寿州古城防洪减灾的措施吴庆洲,WuQingzhou
8.东亚传统民居的建筑原则对现代住宅的意义孙全文,SunQuanwen
9.中国名花与城市文化——陈俊愉院士访谈录
10.一座老城的音乐图景叶梓,YeZi
11.凝视一座古城遥遠而迷人的背影中国名城 王虹军,WangHongjun
1.论历史文化名城的"积极保护、整体创造"(上)周岚,ZhouLan
2.论城市规划与城市空间发展张京祥,ZhangJingxiang
3.论生态城市建设陈之泉,ChenZhiquan
4.传统民居空间划分的伦理内涵陈喆,张健,ChenZhe,ZhangJian
5.城市开放式公园特色与功能研究——以无锡市为例陈丽华,王忠诚,ChenLihua,WangZhongcheng
6.旅行游览活动的历史考察(下)——以6~19世纪扬州为例陈肖静,侯兵,ChenXiaojing,HouBing
7.历史村镇和乡土建筑遗产保护的研究与思考——以昆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为例金浩萍,高雪梅,李洪武,JinHaoping,GaoXuemei,LiHongwu
8.河南巩义康百万庄园的防御功能研究李昂,张建涛,LiAng,ZhangJiantao
9.遗产保护专业:跨学科和国际化背景下的建筑与城市规划教育的新领域——德国著名遗产保护教育专家阿尔伯特教授访谈录丁援,阿尔伯特
10.半城山水六朝风薛冰,XueBing
11.温暖的世界之北——芬兰秦颖,苏勇,QinYing,SuYong
1.论历史文化名城的"积极保护、整体创造"(下)周岚
2.论文化遗产的原真性沈坚
3.新型水景都市规划与公众参与模式——杭州水景整合与重现的适宜性发展途径赵秀敏,石坚韧,赵美娜
4.重庆清代移民会馆、移民宗族祠堂建筑历史与形态述论何智亚
5.论传统村镇街巷空间场景构成胡文荟,王洋,吕忠正
6.2009年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项目年度工作会议摘要
7.论泉州城市空间发展与名城保护的关系吴兰波,吕拉昌,郑达强
8.论中小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以兰溪古城为例陈星
9.中国名城 遗产保护过程本身就是意义——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司长关强访谈录关强
论文摘要:论文通过分析公共图书馆与产业集聚力、社会整合力、创新力、文化力等城市竞争力构成因素的关联性,提示了公共图书馆对于提升城市竞争力的积极作用。
城市竞争力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一个新概念,反映了全球化进程对城市发展的客观要求。而公共图书馆作为一个城市的文化标志之一,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城市的文化形象。探讨这两者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公共图书馆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有助于我们将公共图书馆置于城市发展的背景下去挖掘它的价值,并进而丰富有关城市竞争力的理论体系。
1 城市竞争力概述
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含义直观而又不易精确把握的概念,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很多解释。总的看来,这些定义都强调城市资源的有效开发,认为城市竞争力是城市为满足区域、国家或者国际市场的需要而产生商品、创造财富和提供服务的能力,以及改善生活质量、树立自身形象、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反映了城市的生产能力、生活质量、社会全面进步及对外影响力[1]。影响城市竞争力的因素纷繁复杂,限于篇幅,本文将主要从产业集聚力、社会整合力、创新力、文化力等几个被研究者普遍认同的因素入手,来分析公共图书馆对他们的影响。
2 吸引产业聚集,提供商务支持——公共图书馆与产业聚集力
从城市的角度说,聚集力就是城市的吸引力,它是城市竞争力的基本力量,产业、人才、资本等多种形式的有效集聚,为城市综合力的提升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在城市集聚中,比较高级的表现形式是产业聚集,即经营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一群企业,在地域上更进一步的集中在一起[2]。以具有竞争优势的硬、软环境吸引各种资源在一定区域上聚集并形成强大的产业集群,是提高城市竞争力的基本战略。
公共图书馆对于产业聚集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它对文化产业的积极推动上。首先,城市公共图书馆系统是文化产业产品价值链上的重要一环,其大量的文献采购活动有效地带动着城市出版业的发展,而出版业又与印刷、设计、包装、生产、运输等产业密切相关,由此形成环环相扣的产业链,促进了文化产业在城市的聚集。其实,除了自身巨大的文献需求之外,公共图书馆还为文化产业市场培育更广泛消费需求。这是因为,公共图书馆通过开展各种文化教育活动,能够促进市民文化艺术修养的提高。而随着市民文化修养的提升,他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也就更高,于是对精神文化产品的数量、质量、品种的奢求会不断增长,并趋于多样化、多层次、个性化。这些需求将有力地刺激城市文化产业的繁荣。第三,公共图书馆可以凭借其文献资源优势,直接带动文化产业中某些行业的蓬勃发展。如旅游业是城市文化产业的亮点之一,如何更好地宣传、挖掘更深层次的城市旅游资源,对推动旅游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公共图书馆作为当地历史文化资源的主要载体,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信息保障和旅游产品支持,可承担起“文化旅游”的重任。一些有条件的图书馆可以辟出专厅举办当地民俗文物展览、地方志展览、珍本善本展览等,让游客在惊叹于城市文化的博大精深的同时更深刻地体味城市的历史文化,使城市旅游在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凸显出新的魅力。
3 粘合二元文化,促进城市融合——公共图书馆与社会整合力
城市社会学认为,城市社会的首要特征是大量的人口集聚及不同社会阶层并存,城市社会健康发展、实现社会进步的关键在于城市社会的整合程度,故而社会整合功能是城市竞争力的体质特征[3]。一个城市能否营造出一个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使各阶层和谐共存,直接关系到这个城市经济、社会繁荣以及居民的生活质量,进而影响到城市竞争力的大小。
图书馆在促进社会各阶层的和谐共存,特别是实现弱势群体的自我提升方面有着独特作用。正如吴慰慈教授所言,直到今天,比较社会中各类型组织,很难找出一个能象公共图书馆这样贴近群众、体系完备、基本免费的机构。不分年龄、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国籍、社会地位,所有社会成员原则上都可以免费享受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这些特征决定了公共图书馆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必将起到缓解社会矛盾、缩小社会差距;维护住处安宁,保障公民权利;活跃文化生活,提高教育水平;弥补数字鸿沟,推动和谐发展等作用。
一方面,公共图书馆是城市二元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的粘合剂,它所拥有的馆藏资源和举办的文化教育活动,既有偏重于审美性、高雅性的部分,即所谓的精英文化;也有偏重于娱乐性、消遣性的部分,即所谓的大众文化。这样,公共图书馆既满足了社会大众共同的精神和文化需求,同时也不排除精英人物对高雅文化的需求,使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并存,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共生,城市的社会结构得到良好的整合,城市社会的凝聚力和整合力得以强化。
另一方面,公共图书馆作为信息公平的一种制度保障,有利于实现城市弱势群体的自我提升。公共图书馆是城市公民平等、自由地获取信息的理想场所,读者无论地位高低、能力强弱都拥有同等的权利、享受平等的服务。这种无歧视的信息服务本身就传达着社会公平的理念,对于城市弱势群体的心理调适起着正面的安抚与激励作用。而且图书馆中丰富的馆藏资源、良好的学习氛围,也为弱势群体提供了一处温暖而可靠的科学文化避难所,有助于他们通过阅读的滋养来改善知识结构,提升科学素养。同时,图书馆举办各种免费的书法绘画展览、音乐欣赏、经典影片观摩等,还可以增加城市弱势群体的文化艺术福利,使他们不被排斥在优秀文化的影响之外,从而保持与社会的共同进步。
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数字鸿沟问题对城市整合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但公共图书馆在弥合数字鸿沟方面恰恰可以有所作为。比如城市公共图书馆大都设置了电子阅览室,并配备了相应的数字资源,可以为“信息贫困者”提供学习科学技术知识、上网查询各种信息的公益。当然,公共图书馆通过开展用户信息素养教育,培训用户的信息搜索与利用能力,更是直接为缩小数字鸿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4 营造学习氛围,推动城市创新——公共图书馆与创新力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日益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竞争力高低的重要因素,建设“学习型城市”、“创新型城市”已经成为许多城市的发展目标。“公共图书馆是国家创新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的有力补充。Van Geenhuizen认为,拥有关于新技术的知识是当今城市和地区获取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获取知识和利用知识的能力对城市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4]。廖远涛等也认为,创新学习能力是城市竞争力的影响层的构成要素之一[5]。
公共图书馆是城市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知识创新体系必要的基础支撑条件。城市公共图书馆系统所构建的良好文化氛围和学习环境,有助于培育市民的终身学习习惯,使学习和创造成为市民自觉的精神追求。由此,城市将会变成一个巨大的学习型组织,直接促进城市创新能力和知识竞争力的全面提高。
我们知道,创新的形成总是以一定的知识存量为基础,是一种学习知识、创造知识并将知识与技术进行产业化运作的过程。图书馆与大学、科研机构、知识中介机构、广告传媒网络等其他知识基础设施一起构成了知识创新的基础平台,他们互相配合,传递着人流、物流和信息流,使整个城市都能感受到创新的氛围与活力,也使创新者所需的各种资源与服务能够得到及时、全面的供应并实现有效整合和转化利用,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创新效率,降低创新成本,为城市创新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另外,从本质上说,城市创新力的大小取决于创新主体的素质,即人力素质。高素质的城市劳动力,有助于提升整个城市的创新能力。提高市民素质的途径很多,通过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就是其中之一。公共图书馆的丰富馆藏,可以满足各种专业、各种职业、各种文化程度的读者的知识需求,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同时,不同学科、不同语言的文献比肩而立,本身就传递着文化多样化的信号,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广大市民开阔视野,理解和宽容不同文化。另外,公共图书馆通过举办信息资源利用课程、学术报告、知识讲座等,可以满足市民对新信息、新知识追求,提高市民的信息素养;通过开展外语、计算机应用知识等专业技能培训,可以为市民的职业技能“充电”,使其有能力谋求更好的职业发展;通过举办科普展览、书法绘画展览、视听音乐会、影片观摩等,可以提高市民的科学、艺术文化修养。显然,公共图书馆通过开展各种信息服务和文化活动,对市民的思想道德、科学知识、艺术修养等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和熏陶,对提高市民的整体素质进而全面提升城市创新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5 打造文化品牌,彰显城市个性——公共图书馆与文化力
美国著名学者、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一书中曾经指出:21世纪的竞争,将不是经济的竞争,军事的竞争,而是文化的竞争。这也说明文化将越来越成为一个城市软实力的重要成份。一个具备独特文化品位的城市,有着巨大的张力、吸引力、感召力和凝聚力,对于城市投资环境、商业环境、人才环境都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当今,无论在西方还是中国,那些历史积淀丰富、文化特色鲜明的城市,往往被看成理想的投资和居住地,如法国的巴黎,日本的京都,我国的杭州、苏州等。
城市的魅力在很程度上来源于其历史文化传统的积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不仅是一个城市的珍贵财富,更是城市文化品牌和个性特征的生动展示。作为城市的记忆宝库,公共图书馆通常保存有大量的地方史志、家谱、地方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资料等以地域为特色的文献及其他历史典籍,这些文献以特殊的方式记录着历史发展的重要瞬间,描绘着城市风俗的历史演变,折射着城市文明的延续与进步,为彰显城市文化个性提供了强有力的文献信息保障。比如著名旅游城市苏州,就是利用其丰富的史料塑造和提升了历史文化古城的形象。据史记记载,苏州历史上有一段非常重要的时期——强吴时代,那是苏州历史上的传奇与经典时代。苏州人十分珍视这一独特的历史闪光点,每隔数年组织召开一次吴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以此扩大苏州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同时,苏州的虎丘、临顿路、胥门、盘门、灵岩山、玩月池等古迹也因历史文献中的种种传说、掌故、轶闻而得以被识别、被还原、被赋予浓厚的历史文化色彩,成为苏州城里古意浓浓、让人留连忘返的好去处。
同时,公共图书馆为深入开发利用城市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提供了信息支撑和业务支持。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专业的技术和手段对其所拥有的城市特色文化资源进行深入分析、精心整合,形成一个系列有形的研究成果,全力打造城市的文化品牌。以镇江为例,作为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社会各界对地域文化的研究都很重视,文献信息要求量很大。为此,市图书馆专门成立了镇江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资料中心,集中资源优势,有效提供服务,编写出版了《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丛书》等[6],为镇江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做出了贡献。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特色文化是城市的一张有份量的名片。要想打造有魅力、有特色、有底蕴的城市文化品牌,公共图书馆是不可忽视的基础要件:它以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积淀,承担着城市特色文化的保护和传播重任,塑造了独特的、有魅力的城市个性,增强了城市的可持续竞争力。
6 结语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城市之间的竞争在全球竞争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怎样进一步提升中国城市的竞争力,也成为当下政府机构和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公共图书馆并不是城市竞争格局中的旁观者,作为文化产品的消费者和种类信息的提供者,它有利于文化产业的集聚,作为二元化文化的粘合剂和信息公平的制度保障,它促成了城市社会各阶层人群的共生共存,给予了弱势群体自我提升的机会;作为城市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知识创新体系的一大支撑力量,它营造了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积极推动城市创新能力的提高;作为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载体,它为打造独特的文化品牌,彰显城市个性提供了重要的文献信息保障。总之,公共图书馆在城市竞争力的提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大力发展和完善城市公共图书馆体系,并通过它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陈寿灿. 建设城市文化与提升城市竞争力. 浙江学刊, 2002(3):153~156
[2] 倪鹏飞. 中国城市竞争力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1.68
[3] 林 拓, 张修桂. 文化产业与城市竞争力的双向推动及其战略选择.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03,4(4):76~81
[4] Van Greenhuizen, Marina. Universities and knowledgebased economic growth : the case of Delft . Geo-Journal, 141(4):369~377
【论文摘 要】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日语学习现状,阐述了在目前经济贸易发展迅速的大环境下,如何有效地优化日语课堂教学,从而实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一、学生与教师的配合度不高
近年来,随着本科院校的扩招,导致上大学的门槛过低,而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学生普遍来源于普通高中、职高或者中专。大部分学生自学能力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长时间的学习过程没有使他们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反而因为屡次失败而变得懒散。进入高职院校以后,对新开设课程的设置与安排表现出的不适应,更让他们感到迷茫和无助。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观念陈旧,教学手段单一,对于语言学习者,特别是初学者,缺乏积极的探索精神,只是侧重于一味的灌输单词、句型,要求学生反复记忆,授课过程了无生趣。久而久之,学生对课程学习失去了兴趣,而教师则因沉闷乏味的课堂气氛产生心理落差,成就感的缺失让教师的处境变得无所适从。
二、教学过程过于封闭,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性不高
由于部分高职院校的语言教学仍停留在以教师为中心,采用灌输式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而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导致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长时间的集中。同时,在摆放整齐的教室中学习,固定单一的教学环境更是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课程设置过于死板,忽视了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
众所周知,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流。而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在日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方面,过于强调书本内容,忽视了语言的实用性。在设置课程计划与目标之前未经过全面的市场调研,从而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无法切合实际地运用到以后的工作中去,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同时,这也是对学生的一种不负责任。
1.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实现互动式教学。在日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明确:课堂教学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师应该摒弃旧时的“以教为主,以书本知识为中心”的教学理论,树立起“以学生为本,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对于日语初学者而言,为了培养其兴趣,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场景,让学生运用有用的句型进行会话练习;对于一些比较难以记忆的词汇,教师可以采用竞赛式、抢答式的教学模式来督促学生们进行有效记忆,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固化学生对文本内容的记忆。对于二、三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进行讨论,也可以选用适合学生表演的题材,教师适度参与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短剧的形式,加以适当的环境布置,完整地演绎出来,充分地发挥学生学习日语的主观能动性,享受学习日语给他们带来的乐趣。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创造适度宽松的教学环境。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要一味地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手段。为了避免枯燥,教师可以借助于直观教具,如采用多媒体教学。将日语单词、语法、句型、课文内容、日本文化等大量知识通过视频、照片、影片等方式表达出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课堂知识。教师充分利用学院条件,开设第二课堂,同时,也可以开设日语角,日语演讲比赛等。为学生营造学习语言的环境,激发其学习日语的兴趣和潜能。
3.导入日本文化,培养语言应用能力。文化语言学认为: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本身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文化又无时无刻不对语言有着制约作用和决定性影响,不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也就无法真正的学好该民族的语言。因此,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充分了解日本文化(思维方式、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历史背景等),同时我国文化相对比,能够更好地了解及掌握日语的深层含义。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将历史文化作为语言背景贯穿于文中内容的讲解。例如日本人聚集在一起时,对于彼此的身份顺序是极为讲究的,学校的学生、公司的职员都有前辈后辈之分,而后辈对于前辈在言行举止上也是异常尊敬。如果教师在讲授时仅仅只是提及到一些客套用语,学生则不知道应该使用在何种场合。有些敬语,是该对前辈使用,还是对后辈使用。这也就割裂了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及功能的联系。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能会做一些语法测试题,却缺乏运用语言来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学习日语必须要学习日语所代表的深层次的文化。
参考文献
[1]顾玉波.高职公共日语教学方法初探[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4)
[2]中国日语教学文集[c].香港:香港信通出版社,2006
关键词 章太炎 国学 国粹 阅读
分类号 G250
Zhang Taiyan’s Sinology Thinking and Reading Concepts
Chen Liang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moting "quintessence" ,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Zhang Taiyan’s sinology thinking that focuses on language and character, laws and institutions, figures deeds. It also explores Zhang Taiyan’s reading concept from the angles of vernacular, classical, literature, poetry, scholarly study, history reading, and classic reading, that is, when you read and study, you cannot get hung up on the books, but also from books to seek outside; when you read the books you should have your own ideas and experiences; we must seek truth, but also practical; if you don’t read the history books, you are not patriotic; read more classics and so on.
Keywords Zhang Taiyan. Sinology. Quintessence. Reading.
章太炎(1869―1936),名炳麟,因倾慕顾炎武改名太炎,浙江余杭人,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教育家、国学大师。他出生于书香世家,早年接受了严格的儒学教育,致力于“稽古之学”,在文字音韵学方面打下根基。以后,章太炎广泛阅读西方书籍,吸收西学思想,研究中国传统学术。他在国学教育方面,很有建树,一生曾三次创办国学讲习会,以研究固有文化,造就国学人才为宗旨,是黄侃、钱玄同、朱希祖、鲁迅、周树人、周作人、许寿裳、沈兼士、汪东、刘文典等人的老师,对中国现代学术产生了重要且深远的影响。
国学思潮初起的时候,有“国粹”“国故”“国学”等多种不同的说法。1905年2月《国粹学报》创刊,章太炎为主要撰稿人。1906年中国留学生在日本东京组成国学讲习会,章太炎为主讲人。1910年章太炎在日本讲演的文字集结出版,即《国故论衡》。说:“自从章太炎著了一本《国故论衡》之后,这‘国故’的名词,于是成立。”[1]认为国学就是国故学,在《发刊宣言》一文中,他这样说道:
“国学”在我们的心眼里,只是“国故学”的缩写。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研究这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为“国学”。“国故”这个名词,最为妥当;因为他是一个中立的名词,不含褒贬的意义。“国故”包含“国粹”;但他又包含“国渣”。我们若不了解“国渣”,如何懂得“国粹”?所以我们现在要扩充国学的领域,包括上下三四千年的过去文化,打破一切门户成见:拿历史的眼光来整统一切,认清了“国故学”的使命是整理中国一切文化历史,便可以把一切狭陋的门户之见都扫空了[2]。
章太炎国学思想的核心即是发扬“国粹”,力图以国粹来传承汉民族的文化精髓,“用国粹激动种性,增进爱国的热肠”[3]272,树立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他说:“为甚提倡国粹?不是要人尊信孔教,只是要人爱惜我们汉种的历史。这个历史,是就广义说的,其中可以分为三项:一是语言文字,二是典章制度,三是人物事迹。”[3]278认为这三大部分作为汉民族独特的文化精粹,构成了优秀的民族文化。
章太炎的国学思想着重在“文字”和“文化”的层面,提倡“先小学而后文学”,主张从语言文字入手,感受民族文化,他对音韵训诂与周秦诸子极为重视。“近所与学子讨论者,以音韵训诂为基,以周、秦诸子为极,外亦兼讲释典。盖学问以语言为本质,故音韵训诂,其管钥也;以真理为归宿,故周、秦诸子,其堂奥也。”[4]236
周作人非常看重他这位老师在音韵训诂方面的成就:“我以为章太炎先生对于中国的贡献,还是以文字音韵学的成绩为最大,超过一切之上的。”[5]梁启超也对其评价甚高:“既亡命日本,涉猎西籍,以新知附益旧学,日益闳肆。其治小学,以音韵为骨干,谓文字先有声然后有形,字之创造及其孳乳,皆以音衍。所著《文始》及《国故论衡》中论文字音韵诸篇,其精义多乾嘉诸老所未发明。”[6]
章太炎非常注重语言文字,认为从字义的本原入手,有助于打好学问的基础。“现在第一总要把六书懂得,明了本义本形,再讲音韵;懂得音韵,假借的道理就明白。那么才得不写别字,不说乱话。”[7]但他对白话文并不排斥,而且有所提倡,并于1910 年前后在《教育今语杂志》上,用白话文发表了《论文字的通借》《论经的大意》《论诸子的大概》《庚戌会演说录》等演讲稿。
另一方面,章太炎也明确表示小说、报章与书札文牍要有所区别:“林纾小说之文,梁启超报章之格,但可用于小说、报章,不能用之书札文牍,此人人所稔知也。”他认为,“学子习作文辞,岂专为作小说、撰报章,而舍书札文牍之恒用邪!若欲专修文学,则小说、报章固文辞之末务。且文辞虽有高下,至于披文相质,乃上下所通。议论欲直如其言,记叙则直书其事,不得虚益华辞,妄增事状。而小说多于事外刻画,报章喜为意外盈辞,此最于文体有害。”[4]
对于书札文牍等文章,章太炎认为要有法度,要做到“止义”。情,即“心所欲言,不得不言”,把个人不得不说的喜怒哀乐发出来,做到有内容。义,就是“作文的法度”,即合乎文格,得其体要,要符合作文章的基本准则,这法度要通过博览群书,再加以总结才能体认得到。他评价桐城派的文章,“并非没有法度,但我们细读一过,总觉得无味,这便因他们的文,虽止乎义,却非发乎情”。又说王渔洋的诗,“法度非不合,但不能引人兴趣,也因他偶到一处,即作一诗,仿佛日记一般,并非有所为而作的”。侯方域、魏叔子作为明代遗民“心有不平,发于文章,非无感情,但又绝无法度”。明末的大学问家黄梨洲与王船山“学问虽博,虽有兴亡感慨,但黄文既不类白话,又不类语录,又不类讲章,只可说是像批语,王船山非常生硬,又非故意如此,都可说是不上轨道的”[8]。可见,他的文章评价标准非常之高。
章太炎也主张诗歌要发抒性情,有所寄托:“本情性限辞语,则诗盛;远情性杂书,则诗衰。”[9]他说: “吟咏情性,古今所同,而声律调度异焉……《三百篇》者,四言之至也。”[9]认为自汉朝以后,四言诗已少有优秀之作,五、七言诗应运而生,他对魏晋诗歌评价甚高,认为既有经世抱负,又有身世感叹,慷慨激昂,极具性情,大都是他心目中的佳作。
章太炎认为读书学习,不能拘泥于书本,还要向书本之外去寻求。他说:“书籍不过是学问的一项,真求学的,还要靠书籍以外的经验,学校不过是教育的一部,真施教的,还要靠学问以外的灌输。”[7]他认为,本国人应该有本国的常识,“有了这种常识,好广的再求广,好精的再求精,那是渐渐的远去,渐渐的上去了。若是不然,专好精的,或者弊病还少;专好广的,就是全然空虚。譬如一滴的水,吹成一个大泡。外面看来虽大,中间纯然没有,那个弊病就狠多哩!”[7]
章太炎提出读书要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心得,有所思考,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学问既然为求智慧,得了前人已成的学问,不可将就歇手;将就歇手,自己仍没有自己的心得。”[7]好比借了钱做买卖,把本钱还掉以后,还要有赢利才行,不然只是白忙活一场。认为“博学要有自己的心得,有自己的创见;否则就是读尽了天下书,也只是书笥,装了些别人的东西,而不是自己独有的东西。”“学问是无止境的,后人应比前人更进一步;学习外国的东西,也要独立思考,有新发现;追随抄袭,是没有出路的。”[10]
章太炎认为读书治学,既要求是,又要致用。“今日切要之学只有两条道路:(一)求是,(二)致用。求是之学不见得完全可以致用,致用之学也不必完全能够求是。合致用与求是二者冶于一炉,才是今日切要之学。”[11]“在致用上,第一要紧是阅历,第二要紧是勤劳,书本子上的学问,不过帮助一点儿,那里有专靠帮助的!学问本来是求智慧,也不专为致用。”[7]强调求学是为了开智,开智以后才谈得上致用,而致用不能光靠书本上的学问。
关键词:UGIS,历史建筑物保护,更新,叙事信息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1 研究背景
现在兴起的“数字城市”是应用城市地理信息系统( UGIS)技术及其3S技术把城市的全部信息内容在网络上进行数字化虚拟实现的信息工程。其借助高新电子信息技术,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可以推动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但现在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最近几年,一些研究机构已经获得大量有用的数据资料。但是相互之间没有共享平台,我们就不能充分发挥利于这些资源。
历史街区作为旧时代城市的主要生活区域和历史文化载体,具有丰富的理论研究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在历史街区中应用UGIS技术,可以实现建筑或历史街区全生命周期的数据管理,便于采用“叙事”理念对建筑进行维护与更新。
基于以上两方面现状问题,在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中要有计划的将UGIS等技术得到有效的应用与开发,建立五维数据库,为历史街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
2 UGIS叙事信息研究内容
(1)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建立历史街区的三维空间数据库,建立可共享的技术平台,并且要实现动态更新。
(2)研究如何建立历史建筑五维信息数据,也就是在三维数据的基础上,加入历史、人文等不易量化的信息,同时不断地实时更新、系统升级,每年更新一次,遇到多样性事件(“事件”指有一定社会意义或影响的大事情,是短时发生的、一系列活动项目的总和)如拆除、破坏、修葺、改建、环境变化以及重大活动时,要随时更新,内容应包括事件的时间、地点、当事人以及缘起、经过、结果、影响、评估等方面。将人文历史与信息技术以及三维空间相结合,是一种全新的研究方式,实时更新就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3)研究开发满足相关专业的软硬件产品。在历史街区应用方面也开发对应的供人们提取数据的相关产品。
(4)发行图书、地图、影像等可以传播的资料,互联网数据库信息部分对市民开放,供普通市民学习。
3 以窑湾历史文化街区为例说明叙事信息在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中的应用
3.1背景
窑湾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项目是我参与的一个实际项目。它位于湘潭河西沿江旧城,旧城格局和风貌仍然保留有一定的明清时期历史特色,占地将近500亩。窑湾历史文化街区包括窑湾社区和唐兴桥社区,共有4300人。湘潭市历史文化街区在近现代一直处于主城区中心,所以城市的发展对历史文化街区格局及风貌破坏较大,因此历史文化街区保存不是很好,破坏较多,主导风貌一般,建筑质量也较差,基础设施和环境条件相对较差。
3.2 UGIS的叙事空间设计应用
对于窑湾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更新之前,先采用UGIS技术,建立历史街区数据库。对历史街区中的文物建筑、历史建筑以及一般性的建筑进行三维数据测绘,做历史人文风俗的五维收集,对多样性事件如破坏、拆除、修葺、改建、环境变化以及重大活动等情况进行详细的数据入库,并随时更新。对部分拆除建筑留下来的有价值建筑构件不仅要数据入库,而且要编号集中存储在仓库中,便于在新建建筑中将这些历史构件重新应用。对当地的历史人文、民俗特色做收集整理并及时写入数据库,以供他人使用。
在窑湾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设计中,要全面深入了解UGIS数据信息,了解窑湾的历史人文。对研究地块区域范围内的多样性事件进行深入解读。
然后对窑湾多样性事件及其空间进行提取与整合,进行分类,可以按时间、地点或者事件的性质进行分类。有利于对街区的规划作出指导性的意见。并对叙事空间的设计提供依据。
根据UGIS数据,对事件发生的地点位置处的建筑或者是一个区域进行保护与更新,为可持续的建筑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UGIS的叙事空间设计方法,现归纳以下几种:
1)实景还原法:在空间里还原、再现事件中的发生的某一具体情景,打造原有事件的氛围场景,使单一的空间具有故事性,叙事性。
通过UGIS数据查找,可以知道在窑湾历史街区里的李柳染堂建于道光6年(1828年),李柳染堂先是用来住宿,后改做生意。该建筑物建造独具特色,屋顶是加层,既保证了采光,又冬暖夏凉。前门为大槽门,屋内有天井。它是保存完好的明清时代前店后厂模式的老建筑。在保护与更新中可以对其采用实景还原法,还原原来染布的场景。游客还可以体验染布的过程,不仅增加了历史街区的趣味性,同时具有了商业价值。
2)主题变形法:在空间表达中只保留原有事件的主题,而改变空间的原有功能。以达到借助事件主题,提升空间价值的作用。
西首尔湖水公园原是一座净水厂。1959年刚开设时以“金浦净水厂”命名, 1979年每天为首尔市提供12万吨完成消毒的水。净水厂于过去50多年来, 由于各种安全理由, 所以一直不对外开放, 直至2009年10月改建成亲环境公园的净水厂才正式对外开放。其使用的表现手法:将净水厂建筑主体保留,改变功能。公园内充分利用了净水厂遗留下来的设施, 水管是这里的代表性旧建设。水管的元素同样运用在公园入口的标志、脚踏车停车处、小径旁边的椅子、草地上的雕塑等设施中。在窑湾保留下来的文物建筑窑湾汽车站可以采用此种方法,汽车站改造成博物馆,外部周围空间做成民俗广场。
3)元素暗喻法:通过某种方式将原本事件中的若干元素如光线、色彩、符号等保存并用于设计中,以烘托事件氛围、再现事件特点。
“竹屋”由日本建筑大师隈研吾创作设计,项目在水关长城脚下,是7个“长城脚下的公社”之一。长城是为了避免农业文明和牧业文明的冲突而建立的;现如今东西方文化的冲突是当代世界面临的问题。东西方只有消除敌意互信互助,世界才能和平发展。而且四君子之一的竹子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植物,是中国的象征。其表现手法:依据竹子的密度和直径对不同的空间进行了分割,使建筑具有独特的空间感,竹屋好像“从地下长出来”似的。阳光下的竹屋光影效果耐人寻味。在窑湾历史街区设计中,可以应用UGIS叙事数据对历史事件元素进行提取,再植入到改建建筑、更新建筑或者是环境场所当中。
4)实体表现法:通过某种实体承载物将事件中的抽象要素如文学作品、历史场景等还原再现并运于用于设计中,以给人较为直观具体的展示。
越战纪念碑,位于美国华盛顿,是为了纪念在越南战争中牺牲的美国士兵而建立的。纪念碑包括:三位战士雕像、越南妇女的纪念碑、越南退伍军人纪念墙三个组成部分。事件的表现手法:纪念墙壁平面为一个平放的V字形,东翼直指华盛顿纪念碑,西翼直指林肯纪念堂,大理石碑墙上刻着五万多个战争中死去的人的姓名。整个碑墙被置于大片草坪中,用绿地衬托碑墙。
在窑湾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中,从UGIS数据库找到有当地特色的多样性事件,进行提炼,例如可以根据窑湾原来发生过的著名战事来打造窑湾战事主题区,以及也依据当地文化传统,用实体表现法打造展现传统文化的景点。
5)整体意象打造法:意象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整体意象打造,即是明确要表达的情思(可以是对功勋业绩的歌颂、对历史的记载、也可以是对个人或者群体的表彰和祭奠),然后通过象征、抽象等手法将这个情思以建筑、雕塑、广场等客观物象表达出来。
在王澍保护更新的南宋御街中,有的地方加入的新的建筑(如图片7),这些建筑由园林中的假山意象而来,富有趣味。在窑湾的设计中也可以采用整体意象打造法,提取当地建筑或文化元素进行意象设计。
6)主线串联法:通过某条主线如相关的人物、相似的事件、相同的年代、统一的色调等将各个主体甚至主题不同的事件有机地串联编辑到一起,以给人较为顺畅连贯的展示。
利物浦诞生了世界音乐史上著名的披头士乐队,而今整个城市都渗透着披头士的气息。发生的事件:The Beatles是一支成立于1960年的英国利物浦摇滚乐队。该乐队在20世纪60年代掀起了Beatlemania”(披头士狂热),是20世纪60年代的文化标志之一。室内与街景表现手法: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披头士”的影子,小到纪念品钥匙扣、衬衣、蛋糕,甚至街头的壁画、公车的广告,都是他们的画像。“披头士”初次登台表演的酒吧“Cavern Club”也被重建。像窑湾历史街区中的民俗事件和一些商业事件可以考虑采用此种方式保护。
7)史迹保护法:对于承载了多样性事件的历代遗存,不需经过任何修复或加工, 不需要任何介质而直观明了展现的表达手法。
匈牙利最有价值的历史古迹佩奇市的Szathmáry宫殿,坐落在城市的一座山上,俯瞰着佩奇市。这里时过境迁,已然成为一堆废墟。表现手法:不去复原如此复杂的废墟,而是通过保护再生的原则,植入一L型锈蚀钢板构筑物,设计师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用干预的手法加入构筑物,使这里焕然一新,让其成为一个游人休闲观光之地。
对于窑湾的历史遗址可以采取类似的史记保护方式,有的文物古迹我们不需要对其做任何改动,根据原真性的原则进行保护,比如其中的“江山胜迹”,做适当的清理,再加一些构件进行保护。
以上的七种方法只是一部分,还有其他的方法需要挖掘。而以上的这些保护措施做完之后,对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地方要及时录入UGIS,对任何的修缮、改动或添加做详细的记录,方便后人借鉴。
5 结语
总之,UGIS的数据录入虽然会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是对于历史街区建筑的保护贡献将是巨大的。而且UGIS中的数据可以供我们对建筑与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中更方便的进行叙事空间设计,有利于对文脉的传承,有利于打造符合当地特色且更有趣味的场所空间。之后再次将保护与更新中改动的地方输入UGIS,进行记录。这样循环往复,可以有效的保护历史建筑,保存历史的信息。
参考文献:
[1]杨哲.数字城市建设必须重视历史文化的保护与更新[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2002.
[2]张横江.数字城市的理论和实践[M].广州: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4.
[3]保罗・鲍克斯.地理信息系统和文化资源管理[M] .胡明星,董卫,译.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