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行政管理硕士范文

行政管理硕士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行政管理硕士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行政管理硕士

第1篇:行政管理硕士范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2019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证券法》)自2020年3月1日起施行,《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公司债管理办法》)自2021年2月26日施行。为做好新《证券法》和《公司债管理办法》的贯彻实施及配套保障工作,进一步完善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本所)债券市场基础制度,本所拟对《上海证券交易所债券市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2017年修订)》(上证发〔2017〕36号,以下简称本所《办法》)进行修订。现将相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总体修订思路

本次《证券法》修订增设了投资者保护专章,首次在法律层面提出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并将投资者划分为普通投资者和专业投资者两类。同时,通过措施完善和机制构建,大幅提升了对投资者,特别是普通投资者的保护力度。《公司债管理办法》落实《证券法》规定,进一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保护投资者权益。

为贯彻落实新《证券法》和《公司债管理办法》的上述政策导向,进一步完善上交所债券市场的制度供给。本所拟以围绕《证券法》和《公司债管理办法》修订内容、立足本所职能定位为基本原则,以有效防控债券市场风险、切实提高投资者保护水平为基本目标,对本所债券市场投资者适当性制度予以对应调整。并在调整过程中兼顾本所债券市场和产品的特性,实现制度统一性和市场灵活性的有机融合。

二、主要修订内容

一是调整投资者分类和标准。根据新《证券法》和《公司债管理办法》,投资者可以分为普通投资者和专业投资者,且专业投资者的标准由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前述修订实际是对证监会《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以下简称证监会《适当性办法》)在法律层面的确认。本所《适当性办法》目前则将投资者分为合格投资者和公众投资者,该两类投资者的认定标准实质分别等同于证监会《适当性办法》中的专业投资者和普通投资者。因此,第一,拟以专业投资者替代合格投资者类别,以普通投资者替代公众投资者类别,确保本所《适当性办法》的投资者分类与新《证券法》和证监会《适当性办法》实现一致。第二,鉴于银保监会自2018年底以来已先后批准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的设立和开业,故拟在专业投资者认定标准中纳入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

二是调整投资者投资范围。在实行普通投资者和专业投资者分类的基础上,证监会《适当性办法》规定自律组织可以考虑风险性、复杂性及投资者认知难度等因素,对特定市场、产品或服务的投资者准入作出要求。因此,基于《证券法》和《公司债管理办法》的修订内容和本所市场发展实际,本所《适当性办法》拟对投资者可投资产品或相关表述予以调整。第一,《公司债管理办法》在债券投资门槛方面取消了评级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对普通和专业投资者可参与认购的公发公司债券的资信情况作出明确规定。有鉴于前述情况,并基于市场风险防控及投资者利益保护等需要,本所《适当性办法》拟就普通投资者投资范围对《公司债管理办法》的前述内容予以援引性规定。第二,由于债券质押式三方回购的推出晚于本所《适当性办法》的前次修订,故拟在专业投资者投资范围中增加三方回购相关规定。第三,根据新《证券法》,本所债券市场自3月1日起将不再实施暂停上市制度。故拟删除本所《适当性办法》中关于暂停上市债券投资的相关内容。

三是增强投资者保护力度。新《证券法》和证监会《适当性办法》均注重投资者保护制度的建设,故本所《适当性办法》拟对前述制度予以进一步借鉴吸收。第一,增加证券经营机构应在信息告知、风险警示、适当性匹配等方面向普通投资者履行特别保护义务的规定。第二,针对投资者坚持购买超出其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债券的情形,拟要求证券经营机构需确认前述投资者不属于风险承受能力最低类别,方能向其销售债券产品或提供相关服务。第三,针对普通投资者和证券经营机构之间的适当性纠纷事宜,拟援引新《证券法》增加强制调解制度和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第四,针对承销机构参与其所承销债券的认购及交易的情形,增加对其不同业务条线债券业务的隔离要求,以防范利益冲突。

四是其他调整。第一,鉴于新《证券法》确认存托凭证属于新型证券,故拟于专业投资者认定标准中将存托凭证纳入金融资产计量范围。第二,拟于证券经营机构的适当性管理依据中增加本所《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第三,对部分条文顺序予以调整,以提高办法的逻辑性及可适用性。

三、过渡期安排

第2篇:行政管理硕士范文

关键词:山西;休闲旅游;发展策略

一、何谓休闲旅游

休闲旅游包括两部分内容,休闲与旅游。"休闲"一词,根据我国常用词典的解释是:休息,闲暇。旅游,是指人们以满足某种精神和物质需要为目的,离开常驻地到其他地方作短期停留。它既是一种文化活动,又是综合性的社会经济活动。休闲旅游,主要指建立在休闲基础上的旅游,以旅游为条件实现休闲的目的。著名学者刘邦凡教授认为,"休闲旅游更注重旅游者的精神享受,更强调人在一段时间内处于的文化创造、文化欣赏、文化建构的存在状态,它通过人的共有行为、思想、感情、创造文化氛围、传递文化信息、构筑文化意境,从而达到个体身心和意志的全面而完整的发展"。[1]目前,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可谓如火如荼,然而,整体来看,现在人们旅游的质量并不尽如人意。要促进山西省旅游的迅速发展,必须突破传统的发展模式,大打"休闲"牌,让"休闲"成为旅游的精神实质和核心内涵。

二、山西省休闲旅游资源整合

1、借佛教文化做晋北休闲旅游"大蛋糕"

晋北地区主要包括大同至忻州一线,以大同云冈石窟和忻州五台山享誉全球。云冈石窟是在北魏中期开凿,依山而建,东西绵延一公里。云冈石窟雕刻在我国三大石窟中以造像气魄雄伟、内容丰富多彩见称。除云冈石窟外,五岳之北岳恒山也属大同。恒山群临旷野,晴朗见长,能给人以旷达崇高之感。五台山是忻州甚至是山西旅游的龙头,其地位之高,作用之大均无可比拟。五台山三步一塔,五步一寺。趣典掌故,奇闻轶事,无处不潜伏着佛国圣境的神奇。有着这样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休闲资源,我们一定做好五台山"佛"字文章,大打智慧"文殊"牌。在这样一个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时代,旅客更需要清净、休闲的心态,为了迎合顾客的这一需要,我们必须大作"休闲"文章,亮出休闲特色,大力提升佛教文化的休闲品牌效应,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2、聚焦晋中大院风采,弘扬晋商优良文化

晋商长期从事商业活动,形成了独特的晋商文化,与晋商文化相关联的是山特的大院文化,晋商大院堪称北方民俗文化的"博物馆"和明清商业文化的"思想库",是建筑学、历史学、社会学和工艺美术、影视摄影等方面的奇葩,具有很高的旅游、文化价值。这些宅院所承载的晋商文化深深地吸引了海内外游客。一部电视剧《乔家大院》让乔家大院旅游线路成为我省目前最火的旅游线路之一。晋商大院中除乔家大院外,还有渠、曹、王、常四座。然而,由于五座大院在建筑风格、文化内涵等方面均差别不大,致使他们出现雷同,降低了整体吸引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加入休闲文化因素,展现各自特点。晋商文化还可以与山西酒文化结合,山西汾阳杏花村汾酒最为著名。如若能实现晋商文明与汾酒文化的完美结合,就更能引入休闲元素,这必然会成为山西休闲旅游的又一重要契机。

3、情系黄河,营造晋南根祖文化休闲氛围

黄河文化游是山西旅游资源的重要内容。山西位于黄河中下游,历史悠久。考古发现这里有大批的史前文明遗址,这些文化遗址称为今天山西重要的古文化旅游资源。黄河文化深远,晋南的根祖文化也与之源远流长。晋南一带广为流传着炎黄和蚩尤的故事,这里又是尧舜禹的故里,以临汾尧庙尧陵以及运城舜帝陵等一批景点正是晋南根祖文化的代表。还有洪桐大槐树,传说明朝洪桐大槐树移民的子孙后代,而今遍布全国各地,来这里寻根问祖也成为根祖文化游的重要方面。这些景点既是旅游资源,更是精神资源。这种精神积淀有利于旅客跳出传统旅游所侧重的视觉冲击,体验精神的享受。借此文化营造休闲氛围,实现休闲与旅游的完美结合,这才是发展晋南旅游业的王道。

三、山西省休闲旅游发展策略

将休闲、休闲产业与旅游、旅游业结合起来,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一个创新。山西休闲旅游资源丰富,为休闲旅游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那么应该如何发展该产业,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休闲旅游业涉及到交通、食宿、基础设施等多个方面,它的发展必须依靠政府的引导及推动作用。目前,交通不畅是山西休闲旅游产业的瓶颈。航空方面,只有太原一个国际口岸,铁路方面,山西是一个能源大省,以货运为主,公路方面,旅游景区与交通干线的连接欠佳。交通问题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我们应努力开辟新的航空港,铁路、公路方面也要增加客运量。除交通外,我们也应加强其他休闲旅游配套措施的建设,如餐饮食宿等产业。山西餐饮业整体档次较低,在全国300多家五星级饭店中我省仅占五家,且缺乏显著特色,对游客吸引力不足。这必然也需要政府的统筹规划,科学决策。

2、加大对休闲旅游产品的宣传力度,打造知名品牌

宣传力度在地方休闲旅游业的发展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避免"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尴尬局面,宣传工作到位势必会吸引游客来此休闲旅游度假。为了加大宣传力度,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媒体宣传不能局限于刊登广告,更重要的是影视作品,一部连续剧《乔家大院》使乔家大院红透了半边天,多少游客慕名而来,这就是宣传效应。另外,我们也可以办一些大型庆典并邀请媒体参加扩大宣传效应,如"云冈石窟·恒山国际旅游节"、"五台山佛教文化国际交流节"、"晋商文化社火节"、"黄河·尧庙寻根问祖节"等等。通过宣传对产品进行包装,打造世界一流品牌,这是山西休闲旅游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3、改善环境,控制污染,创造良好的休闲旅游环境

在改善环境方面,山西省肩负着治理景区内环境污染和全省环境治理的双重任务,而且后者挑战尤其严峻。山西地处黄土高原,本身就多风沙,而且近年来,由于植被的波坏,沙尘暴肆虐,更加剧了环境方面的先天不足。另外,山西又是全国文明产煤大省,煤尘煤灰到处可见,环境污染严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在外地游客的印象中,山西完全笼罩在灰色的大气之下。这种灰色印象使得游客对山西旅游环境极为失望,导致山西旅游资源的魅力大打折扣。可见,环境在休闲旅游业的发展中叶发挥了关键作用,所以只有控制环境污染恶化才能实现山西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邦凡,张向前.论农村休闲经济的开发与城郊休闲经济的发展[J].经济纵横,2008,(8).

[2]马婧.对山西旅游经济发展的思考[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3).

[3]吕更美,方春风.借五台山佛教文化优势做忻州旅游经济"大蛋糕"--构建忻州旅游强市之设想[J].五台山研究,2002,(3).

[4]刘曦冰.山西晋商大院旅游文化热探析[J].三晋文化,2010,(2).

第3篇:行政管理硕士范文

随着国家相关配套政策的相继出台,要不要转和应不应该转已经不是主要问题, 而如何实现成功转型以更好地建设有特色的应用技术大学则成为更迫切的问题。当前,理论界讨论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尚集中在政府和学校层面,较少从历史的维度深入讨论具体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个微观层面。本文结合行政管理这一应用型专业, 探讨在行政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科逻辑与职业视角的关系。

本文认为,我国行政管理教育恢复重建的30年可分为两个阶段: 前十余年是在学科逻辑主导下进行的, 在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后,才开始出现越来越明显的职业导向;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背景下, 未来的行政管理教育应该在学科知识和职业技能之间取得一种新的平衡。

一、精英教育阶段:学科逻辑主导着我国行政管理教育的发展

我国虽然有着悠久的行政管理历史, 但作为学科的行政管理学同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一样均是泊来品。行政管理学作为应用学科是现代化的产物,诞生于19世纪末的美国进步时代;20世纪30年代, 我国才开始出现行政管理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并设置相应的课程, 但在1952年的高校院系专业调整过程中, 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和教学与众多社会科学一起被取缔。

我国行政管理学科发展的特点与西方国家的一个重要区别是西方国家通常是以学科研究推动学科教育发展,而在我国却是学科教育先于学科研究,这就使得我国行政管理学科的教育对于推动学科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学科教育成为学科历史的主要线索。当然,这并不是说我国行政管理教育没有学科知识, 只是这些学科知识主要来自西方,尤其是美国的相关理论。

二、大众化阶段:我国行政管理教育凸显出越来越明显的职业化倾向

经过十余年的积累与发展, 行政管理学研究和行政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改换学科门类归属,搭上高等教育持续扩招的快车之后,更是在专业点设置、在校师生规模以及研究成果数量上呈爆炸式增长,2000年,全国开设行政管理专业的高校仅40余家, 到2009年即达到321家,到2015年全国有公共管理硕士(MPA)点的高校就有225家,行政管理学俨然成为一门显学, 行政管理专业也成为一个热门的专业和招生大户。

但行政管理学作为一个年轻的学科,行政管理专业作为一个相对年轻的专业,其研究和招生规模在短时间内获得快速扩张的同时,质量上的短板常常引起业内人士的反省。特别是2002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各种就业问题逐渐显现后,我国行政管理教育中即出现了越来越明显的职业化倾向。虽然近些年对行政管理学研究的反思要比行政管理教育深刻,且有更多的学界重量级人物的引导和参与行政管理学研究的反思活动, 并在加强研究方法训练,关注中国现实问题,提高研究质量, 推进理论本土化以及最终走向国际化等方面形成了基本的共识,但对于行政管理教育的反思则比较迟缓, 无论是在培养目标、学科基础、能力要求还是在知识结构、课程体系上均存在自说自话的问题,不仅难以形成一致,甚至还出现了很多意见相左的声音。

从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高校分化与分层的多元化趋势来看,形成多种观点与声音属正常现象;但作为一个专业, 如果缺乏基本的底线共识则会带来专业生存与发展的危机。

三、我国行政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未来取向:学科知识与职业能力并重

2011年,教育部和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出台,正式启动十二五期间的本科教学质量工程,要求探索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国家标准。

自2013年7月开始,教育部委托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其中,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承担了包括行政管理专业在内的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研制任务。2013年6月, 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在教育部的指导下成立。2014年3月,时任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的演讲中强调,2000年后600多所专升本的地方本科院校将逐步转型,做现代职业教育,重点培养工程师、高级技工、高素质劳动者等。2014年4月,178所高校在河南了推进高校转型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应用技术大学的《驻马店共识》。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要求适应人才供给和需求关系的深刻变化推动高校转型,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改革。

第4篇:行政管理硕士范文

关键词:突发事件;心理干预;策略

重大突发事件是指多发生在公共场所的事件,如地震、洪涝、海啸、重大车祸等,具有发生突然、危害大且影响广泛的特点。根据相关研究资料显示,人群经历灾难后各种心理障碍的发生率平均增加17%,除创伤后应激障碍外,最常发生的还有抑郁障碍和其他焦虑障碍。国务院《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年-2010年)》中规定:"发生重大灾难后,当地应进行精神卫生干预,并展开受灾人群心理应急救援工作,使重大灾难后受灾人群中的50%获得心理救助服务"。但是,目前我国的心理危机干预现状与此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一方面心理危机干预至今是以心理援助的方式出现,处在好人好事的层面上,而且这些心理援助较零碎、被动,没有一个完整健全的市场机制;另一方面,灾后人们并非主动寻求帮助,接受心理治疗。因此,对于突发灾难事件及时进行适当的心理危机干预意义重大。

一、心理危机的内涵

心理危机,是指人所处的一种心理紧急状态。当个体遭遇重大问题或变化发生,使个体感到难以解决、难以把握时,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扰,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蓄,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的紊乱,进入一种失衡状态,这就是危机状态。

二、突发事件后心理危机干预的必要性

(一)突发事件后心理危机干预是人道主义关怀的具体体现

突发事件发生以后,会给每一个见证灾害的人造成特定的心理后果,医学上统称为"灾后综合症",也可叫做应激反应。这种心理危机不但危害大,而且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如果不能及时进行心理干预,一些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就有可能会出现急性应激反应。急性应激实际上是灾害发生后几乎立即出现的心理反应,通常持续几小时到几天便迅速恢复,但心理干预十分必要,否则就可能会出现严重后果。唐山大地震震后三十年,一批心理卫生工作者对当年的受灾人员进行心理调查,结果发现,几乎所有的人当时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称为"急性应激障碍"),有些人至今还没有完全摆脱地震所造成的心理阴影(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一个经历了唐山大地震的老人现在几乎不敢面对雷雨天气,地震在他的心理留下了无法愈合的伤疤。

(二)突发事件后心理危机干预是社会和谐的内在需求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一直是我国在发展建设中的一个目标,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心理上的和谐。因而,社会的和谐与社会的建设,与每个成员的心理和谐有着密切关系,保持人们的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经历一场特大灾难影响以后,即使心理素质再强的人,都会留下难以愈合的心理创伤。如果不及时进行心理引导,他们就会沉浸在伤感中无法自拔,这将间接导致社会上忧郁、自杀倾向的心理疾病患者增多,对全民心理健康很不利。根据相关研究资料显示,人群经历灾难后各种心理障碍的发生率平均增加17%,除创伤后应激障碍外,最常发生的还有抑郁障碍和其他焦虑障碍;受灾人群中,发生酒精依赖的占35.5%,发生药物依赖的占22.9%;灾难还使受灾地区的自杀率明显上升。另外,有些人还有可能产生孤独无助感,一直无法释放的压力会扭曲心理,有的人会铤而走险,危及社会安定。及时对受灾人员进行心理干预,努力做好受灾群体的心理抚慰和精神救援工作,能够促使民众朝着正确方向稳步前进;能够促进受灾群众的心理和谐,维护好人民的利益,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重大突发事件中心理干预的策略

(一)组建专业队伍和队伍的培训

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应以精神科医生为主,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精神科护士和社会工作者为辅,适当纳入有相应背景的志愿者。在开始工作以前对所有人员进行短期紧急培训。严格把关专业化队伍建设和心理咨询师自身素质的培训,是保证心理危机干预有效性的前提。

(二)了解求助者心理反应,进行目标人群筛查

了解重大突发事件给人带来的应激反应表现和灾难事件对其影响的程度,评估目标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将目标人群分为普通人群、重点人群。对普通人群开展心理危机管理;对重点人群开展心理危机援助。

(三)把握有利时机,制定干预方案

1、制定工作时间表。根据目标人群范围、数量以及心理危机干预人员数,安排工作,制定工作时间表。

2、制定干预方案。要针对当时的具体问题,并适合当事者的心理需要来制定干预方案,同时要考虑到有关文化背景、家庭环境以及社会生活习惯等因素,要充分考虑到受害者的自控能力和自主性,从而制定符合个体实际情况的干预方案。

3、干预技术。危机干预主要应用三类技术:心理支持技术、沟通技术和干预技术。心理支持技术包括解释、鼓励、保证、指导、促进环境的改善这五种成分。危机干预工作人员应以同情的心态听取并理解受害者的处境,给受害者以适当的支持与鼓励,帮助受害者振作精神、鼓起勇气、提高应付危机的信心;沟通技术是指建立和保持双方的良好沟通和相互信任,有利于当事者恢复自信和减少对生活的绝望感,保持心理稳定及改善人际关系;干预技术,一般可以通过会谈疏泄被压抑的情感,让受害者认识和理解危机发展的过程及与诱因的关系,并学会问题的解决技巧和应对方式,帮助受害者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网络,鼓励他们积极面对现实。

参考文献:

[1]唐俭.加强灾后心理干预的思考[J].党政干部论坛,2006,(7).

[2]梁铁成.汶川地震灾害心理危机干预案例报告[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8).

[3]林大熙,江琴,卢春丽.心理危机干预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应用[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9,(2).

[4]文荣康.我国突发事件应激心理危机干预的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08,(23).

[5]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Z].国务院第526号令.2008-06-08.

[6]Dogen D.Coordinating a local response to a national tragedy:Community mental health in Washington DC after the Pentagon attack [J].Military Medicine,2002,(9).

第5篇:行政管理硕士范文

关键词 中美公共管理 专业硕士教育 比较 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1中美MPA教育的发展历程及现状比较

1.1中美MPA教育发展历程比较

美国MPA教育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如下表所示:

美国MPA专业性教育始于1924年,最早在锡拉丘兹大学展开。至今,美国MPA教育已经有了近90年的历史,MPA教育也在不断完善并走向规范化。首先,美国MPA教育主要朝MPA(Master of Public Management)和MPP(Master of Public Policy )两个方向发展,二者各有侧重。前者更多地做公共管理的执行性工作,侧重操作层面;后者侧重研究层面,主要包括政策制定和政策分析。其次,随着美国公共管理教育的日趋规范,公共管理更多的指一个领域,而不仅仅是一个学科,且社会科学类学科的交叉逐渐增多。

以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为例,MPA教育体现了公共管理内容的广泛性以及学科的交叉性。其设置的研究生专业包括如下5个:MPP(公共政策硕士)、MPA/ID(公共管理硕士/国际发展)、MPA(公共管理学硕士)、MC/MPA(职业生涯中期公共管理硕士)、联合培养硕士。

我国MPA教育从2001年开始正式招生到现在刚刚经历了11年,其发展历程如下表所示:

我国MPA教育起步于国外MPA教育发展成熟阶段,在借鉴国外MPA教育朝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两个方面发展的经验后,结合我国实际MPA教育的实际情况,朝着MPA研究领域专业化方向发展。

以北京大学MPA专业的培养方向为例,主要包括:(1)公共政策(包括一般政策和部门政策);(2)公共部门绩效管理;(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4)公共经济管理;(5)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6)审计管理与绩效管理;(7)外事管理;(8)非政府公共组织管理;(9)电子政务方向;(10)公益事业管理方向。

1.2美国MPA教育的现状

彼德森大学指南(Peterson’s Guide)指出,美国312所高等院校的公共管理院系中,重公共管理方向的高校有244所,另外有81所高校重视公共政策方向。美国全美行政院校联合会(NASPAA)2003年对250所院校进行调查,在校学生数量为26000名(包括2500名在校博士生)。其中,男生占45%,女生占55%。美国公共管理学院设置的相关学科与传统政治系下设的相关学科的关系,类似于物理学系和工程学系的关系。首先,它不能完全被传统的政治系等学科接受,但从其发展速度上看却要快于传统学科且其毕业生工资比传统政治系毕业生的更高。

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U.S. News and World Report)每4年会对涉及公共事务的院校的9个专业进行一次排名,且该排名对学校声誉影响较大,因此高校提供的数据较为真实,这又使得这一排名更有参考价值。如表3为美国新闻和世界评论的2012美国MPA、MPP专业大学排名情况:

1.3 我国MPA教育的现状

我国MPA教育始于2001年,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24所高校首开我国MPA教育先河。截止到2012年,共有近190000人报考MPA,在籍和已获学位的学生共881109人。教育部的2010年度教育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MPA招生人数为6900人,全年管理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为117793人,比例约为5.86%;招收在职研究生人数为115692,约占在职攻读专业学科研究生总数的5.96%。

我国MPA学位的招生对象为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和具有三年或三年以上政府、非政府部门的公共机构工作经验工作人员。招生培养方向主要包括行政管理、社会保障、教育经济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文化事业管理、电子政务、公共关系管理、科技政策与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企业与服务业管理等。

2中美MPA教育培养目标及入学选拔的比较

2.1 中美MPA培养目标比较

我国MPA兴起主要受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行政改革、公务员队伍建设以及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等方面需要的影响。因此,我国引入并推广MPA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分析相关的高层次人才,进而为政府和非政府部门的公共机构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政策素养、掌握先进分析手段和方法的实践性公共管理人才和公共政策分析人才。

由于我国MPA专业学位招收条件要求具有相关工作经验,因此在获得MPA学位之后,很多人又继续在原先的岗位工作,另外一些人则进入公共部门或私营企事业单位。包括各级党政机关、非政府部门的公共机构、企业、事业单位等。

全国公共管理教育指导委员会在《中国MPA》一书中介绍:“美国MPA专业学位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从事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研究与分析等方面的应用型高级人才,为政府机关和非营利的非政府公共机构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素养,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精通某一具体政策领域的专业化管理者、领导者和政策分析人才,以及中高级职员。”

美国MPA专业学位获得者就业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联邦或地方政府、非营利性机构、私营机构。据调查,目前美国联邦政府部门中拥有MPA或相关学位的工作人员约为10%~20%,然而在公共政策领域,这一比重可以达到50%~60%。另外,企业界、文化产业领域、新闻和媒体机构、甚至连金融领域都不乏MPA毕业生的身影。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中美两国在MPA的培养目标上具有很强的相似性。即培养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分析相关的高层次人才,进而为政府和非政府部门的公共机构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政策素养、掌握先进分析手段和方法的实践性公共管理人才和公共政策分析人才。此外,MPA专业学位获得者的就业渠道也都比较广泛,既包括政府和非政府部门,也包括营利和非营利部门。

2.2中美MPA入学选拔比较

我国采取严格的研究生考试入学制度,招生过程为:核对报考条件报名初试复试资格审查录取。我国对MPA学员入学具有一定资格限制,包括年龄、工作年限、学历等等,为MPA教育设立了一定门槛。初试形式为全国联考,科目包括英语、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初试合格的学生能够进入复试,复试由各个高校自行进行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复试合格的学生只有通过资格审查最后通过的才能确定录取。

美国各州各校的硕士入学选拔互不相同,各高校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较大的灵活性。一般各校一般都会规定入学最低标准,考生根据这一标准准备材料(包括:个人申请书、推荐信、GRE成绩以及大学学习成绩单)提交材料学校审阅材料面试最终录取。

通过列举美国和我国MPA入学选拔的流程我们发现:第一,美国MPA研究生入学准则中基本没有年龄限制,但有学历限制,我国则是二者兼有。第二,我国MPA录取更侧重学生初试成绩,致使一部分具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的报考者,因为没有时间进行初试复习而不能参加学习,而美国MPA更侧重学生的经历和发展目标。第三,对报考者未来规划都有考察,但美国在初审中进行,我国则是在复试中进行。第四,中美两国MPA招生中对报考者本科期间的科研能力比较看重。但二者略有区别,我国侧重报考者的研究能力、研究成果,而美国侧重报考者的实际经历。

3中美MPA教育的教学方式及师资比较

3.1中美MPA教学方式比较

MPA教学的方式主要有:课堂教学、案例教学、研讨学习、现场观摩、安排见习、小组教学、组织赴外地学习等。

目前,我国MPA教学的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两个中心”:以老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我国MPA教育中出现最多的情况就是老师在讲台讲授,学生在下面听,师生互动也仅限于课程内容,学生并没有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在教育过程中,由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培养单位自身条件限制等方面因素导致教学方式主要为课堂教学,实践课程很少,教学大纲规定的观摩、实习常常被搁置。

在对国内最早的24所MPA院校的招生简章进行比对,发现大部分学校的“学习形式”为“采用面授与自学相结合”,很少有高校将实践教学、政策模拟等教学方法明确提出。

美国MPA学员的教学方式呈多样化的特点,非常重视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充分交流与研讨在美国MPA教育过程中尤为显著,而这种交流方式除了在课堂出现,现在也越来越多的通过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技术实现。例如,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电子邮件信息交流,网络讨论组的研讨交流,以及在实践环节中的教学交流等等。

以Maxwell学院为例,该校教学除了采用导师指导学生自学的方式外,非常注重理论联系实践,经常组织实践活动。随着新技术的引进,Maxwell学院还通过影音、视频等形式进行教学。另外,该校还为学生提供了小组研讨法、针对实际问题解决的政策设计、校外实习等方式。

3.2 中美MPA师资力量比较

在我国,MPA教育师资队伍总数大但具有公共管理经验和理论功底深厚的高水平师资短缺。我国将参与MPA培养的全职教师数量的信息公开的院校有96所,平均每所学校的全职教师为42人。其中,47.6%的院校的MPA项目教师具有博士学历,有42所MPA培养院校的博士教师比重超过50%,有的高校拥有博士学位的MPA教师比例达到88%。

以北京大学为例,政府管理学院目前共有80多位教授、副教授参与MPA学员培养。其中,有50余位来自政府管理学院,另外30位则来自北京大学其他社会科学专业和国家行政学院。

美国全美行政院校联合会(NASPAA)要求全每各个高校的MPA项目至少应有5名全职教师。而目前,美国每个MPA项目的平均全职教师数量已经超出了这一标准,达到6.8人。如Maxwell学院就有包含25名全职学术型教师和2名专职实践教师的27名专职教师和6―8名兼职教师,其学历一般为博士。学校对专职教师除了要求高学历,另外还需要有较多的学术成果,并在学术界具有较高声誉。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我国MPA师资力量相对于美国从数量上具有一定优势,但是从教师的质量上如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拥有实际公共管理经验、公共管理“科班”出身的教师相对较少,直接对MPA培养的质量有一定影响。

4启示与借鉴

通过和美国MPA教育进行对比,我们发现,中美都将MPA教育定性为通才教育,且具有相似的培养目标,即为政府或从事公共事务的非政府组织培养专业化的人才。此外,中美MPA教育在学生就业、入学选拔、课程设置上具有一些共性。但是,中美两国MPA教育也存在一些差异,并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启示:

第一,MPA主办院校应该依据自身所处的位置、学校性质、办学优势等方面优势确定符合本校的MPA培养目标。通过中美MPA培养目标比较,虽然在培养目标上有很多共性,但是我国MPA培养目标同质性较为严重,缺乏个性。我们可以借鉴美国高校,开设与本校优势学科相融合的MPA培养方向或具有优势学科侧重的培养方向,充分利用本校优势学科资源,培养特色突出的MPA专业人才。

第二,加大招生和录取的改革力度,可以将选拔性考试转变成资格性考试,注重审查学生在攻读MPA阶段的目标和计划,由于MPA培养方式的特殊性应采用淘汰制。既可以避免真正需要接受公共管理专业学习的考生因为初试不合格而被拒之门外,又能防止小部分人利用MPA培养中的漏洞“混文凭”。

第三,MPA培养单位既要适时增加新技术、新知识、新理论,又要增加伦理、价值观的“软性”内容,还要革新原有的教学方法。MPA培养质量的提高不仅仅需要内容的与时俱进,更要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在课堂讲授的同时将案例教学、讨论教学、政策分析等教学手段交叉运用,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最后,高校要通过整合校内教育资源、引进留学人才、培训青年教师和聘用兼职教师的方式优化师资结构,提高MPA教学的整体水平。高校间可以尝试联合培养或开放选修课等形式促进本地区高校MPA教育资源共享,推动教学水平提高。

我国MPA教育的发展相比美国MPA的发展,具有“起步晚,发展快”的特点。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我国公共管理的现状需要一大批具有专业知识的公共管理人才,另一方面和政府积极推动公共管理事业和公共管理教育的发展密切相关。通过中美MPA教育的比较,寻找两国MPA培养的不同之处,取长补短,提升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姚光业.中美公共管理教育比较研究[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5(3).

[2] 娄成武,杜宝贵.中美MPA教育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比较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2(2).

[3] 蓝志勇.美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轨迹及其对中国的启迪[J].中国行政管理,2006(4).

第6篇:行政管理硕士范文

 

关键词:公共治理 新农村建设 公共服务

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完善公共服务型政府管理,政府应“转换职能角色”、“一是‘管什么’的转换,即从管理私人领域、竞争性领域、微观领域转换到管理公共领域、非竞争性领域、宏观经济领域;二是‘怎么管’的转变,即从直接的、行政的、参与式的管理转到间接的、民主的、以经济手段为主的管理”¨J,使政府从无所不能中解放出来。

因此,治理既不是统治,也不是行政和管理,而是指政府掌舵而不划桨,不直接介入公共事务,只介于负责统治的政治和负责具体事务的管理之间。好的治理的核心含义就是政府的职能应该从“划船”到“掌舵”的转变;而公共治理,是以政府为主体,多种公私机构并存的新型公共事务管理模式。公共治理的主体既可以是政府、公共机构,也可以是私人机构,还可以是公共机构与私人机构的合作;公共治理的本质是打破政府的行政垄断,把原来由政府独自承担的公共服务转移给各种私人部门和公共团体共同承担,政府与私人机构的界限不那么明显了,在公私部门之问建立了伙伴关系;公共治理引入了市场竞争的管理方式,蔓张管理方式.方法的多样性。

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应当实行好政府公共治理。政府公共治理具体而言主要表现为:一是树立高效管理的理念。信息社会的政府治理必须是高效的,它对政府效能的要求比传统工业经济时代更高。二是树立公平治理的政府理念。随着社会发展和知识普及,公众对公平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三是树立知识管理的政府治理理念。信息社会是以知识为资本的,社会也是一个知识社会,对经济的管理无疑离不开法制,但主要管理方式是知识管理。四是树立“人本主义”的政府治理思想。传统的政府治理注重以“物”或“任务”为中心。领导者要求下属成为标准的“行政人”,以便实行规范的标准化管理,但这种使人异化为物的治理方式,不利于人的创造性。

一、政府掌舵、公众划桨,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性任务,并确定“十一五“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方向,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实行政府的公共服务型管理,采取政府掌舵,公众划桨的方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谐社会是国家权力与公共权力都能良性运转的社会,是政府的行政管理与公民的自主管理相统一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在强调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的同时,也绝不能忽视社会的自我管理功能。“社会治理能力不只是政府单方面的事”,社会的治理过程应该是政府和社会的互动过程。“有些事是政府应该做的,有些则不是”。

政府的职能应该是“掌舵而非划桨”,政府的职能是制定政策(掌舵),而政策的具体执行(划桨)则是通过社会的自治来完成。首先,政府的公共权力来源于社会的共众权力,而社会公众“当初把统治权交给一个人,只是为了公众的福利和安全”J,而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同时要求政府还权民,加速自身转型,即“从全能政府转变为有限政府,从管制政府转变为服务政府”。这种权力让渡和模式转型必然螫求政府和社会共同承担社会的管理职能;其次,我们还应该认识到,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存在着缺乏弹性手段、环节错综复杂等问题,而社会的自我管理又存在着动员能力薄弱、缺乏刚性手段等缺陷。这就要求我们建立一个政府主导与社会自治适度平衡的关系结构,即在进一步提高政府管理社会效能的同时,善于通过村民自治.社区自治组织.社会团体、行业组织、中介组织以及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和英群众代表会议等,形成社会管理的整体合力。最后,由于经济形式的多样性、文化背景的差异性、民主的进一步深入也使得社会的管理形式呈现多元兼容的格局,要建设和谐社会,单独依靠政府或社会都不能很好地完成社会管理的终极目标。

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发挥各种形式的组织作用,凝聚各种力量,消除和突破二元结构的束缚,实现各种组织、各种力量的良性互动,在有效程度上的极大努力,使全面推进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巾央的要求落到实处。

二、政府为主、公私并存。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政府应实行公共治理。公共治理是对整个公共管理部门格局的重新认识,是实现公共部门有效管理中不同的实施主体各自的定位、分¨1二和各自适当的角色,而不仅仅是政府行政管理和政府统治。换言之,参与管理的主体已经不只是政府部门,而是包括全球层商、国家层面和地方性的各种非政府非营利组织、政府闯和1E政府间团际组织、各种社会团体甚至私人部门在内的多元主体舒层治理。在多元主体为特征的公共治理范式中,有限政府是其最突出的特征,政府的作范围缩小,政府不再是无所包的“全能型政府”。在整个社会体系中,按照国家与社会的分离、政府与市场边界的划分、公域与私域界限的调整不同治理主体对应着不同的治理对象和客体,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南昌大学(MPA教育中心主任、行政管理硕士点首席导师)陶学荣教授在《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中指出:在公共治理模式中“政府不应在具有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国有资产经营功能,应该承担公共事物管理和公共物品提供的功能,充当公平保障者、社会服务者角色”。。政府组织与非政府、非营利组织的合作、公营部门与私营部门的合作是提高和改善公共物品数量和质量的有效途径。在公共治理范式中.管理主体是多元的,非政府组织甚至私人组织也被认为是重要的治理主体之一。在现实社会事物的治理中,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政府与其他社会主体之间应该是建立在合理分工基础上的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如在公共物品领域为了增加公共物品的数量,提高公共物品的质量,对那些由政府提供缺乏的效率的项目,政府可以对非营利组织予以充分的赋权和支持,对非营利组织的服务供给采取资金补贴、订立合同、特许经营、政府购买等多种形式,与其他社会主体合作提供公共物品,促进生产公共物品的积极性和物品供应的效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新时期中国农村建设的方向,要完成这一重大历史任务,政府要实行公共治理,完成好职能转换,因此,公众划桨,政府掌舵,是完成这一任务的前提。

第7篇:行政管理硕士范文

负笈美国 磨剑十年

回港掀起新篇章

负笈美国,是因为方国荣博士心中怀着对知识的无限渴求。因此,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毕业、於政府部门工作一段不长的时间後,他来到了美国求学,就读於美国纽约大学——坐落於纽约金融中心的一所世界一流的名校,攻读城市规划及公共管理专业,並取得城市规划硕士学位、公共管理博士学位。

正所谓:“机会总是垂青於有準备的人的。”方国荣博士在公共管理博士毕业之後,进入美国波斯顿麻省州政府社会服务署,负责行政以及管理的工作,其职务相当於一个区的区長,管理州政府一百多位公务员。那一年,方国荣博士不过三十出头,风华正茂,卻不失稳重和成熟。在他的百餘位下属中,除了助理为黑人,其餘大部分为白人。而其中超过一半的人年龄长於他,要赢得他们的认可,甚至尊重,並非易事,这对方国荣博士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为,麻省州政府要他在短时间内, 管理好整个区的服务。他将曾经多年来掌握的知识落到了实处。他一边学习一边工作,逐渐地加深了对美国人的了解。面对他们,他自信而从容。

或许因为天生对公平公正的认同和执著,让方国荣博士在工作中成为了公平公正的代言人,始终不失公允,赏罚分明。短短三个月的时间,便赢得了大家的尊重。麻省州政府对他的表现亦大加讚赏。一段可以预知的美好未来在向方博士招手,他正一点点地向其靠近。然而,两年後,他卻做出了离开美国回到香港的决定。

原来,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香港政府决定在香港大学设立城市规划专业。当时的香港所有的大学都未开设城市规划专业,如果要学习这个专业,需要前往英国、加拿大等地。香港政府希望自己培养城市规划的人才,於是在香港大学成立了香港城市规划及研究中心,向全球招聘人才。一天,方国荣博士从一份报纸上看到了这条招聘信息,他突然觉得,自己的所学,更应该贡献给香港。

1982年,距离方博士在美近十年,他毫不迟疑放棄了在美国的锦绣前程,毅然回到了香港,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

方国荣博士因为香港大学的一则招聘信息回港,香港大学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他十年後回港的第一站,他应聘成功,於香港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城市规划,後转至社会科学院,教授公共行政管理。回想当年,离港时,他还是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如今,他已是拥有丰富经验和国际视野的教授。在这片亲切、熟悉的土地上贡献着自己的知识,为香港培养人才,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和充实感。

适应需求 培育良才

无论离回皆为家国

又是数年,方国荣博士在香港大学讲台上,传道授业解惑,外部的环境也在悄然发生改变。1984年9月,中英两国签订《关於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将於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香港开始进一步为回归做準备,香港政府为培养新的接班人,成立了高级公务员课程中心,培养高级公务员,並向全球招聘五位教授担任培训导师。

此时,在香港大学工作数年的方国荣博士觉得培养高级官员、为回归做準备更加迫切。权衡之下,1990年, 他应聘加入香港政府高级公务员课程中心。他的谋略、胆识、见识、智慧、知识再一次为他铺平了道路,让他成为五位教授中唯一一位香港本地人。其餘四位分别为两位英国人,一位加拿大人,一位澳大利亚人。方国荣博士与香港高级公务员课程中心签订了三年的合约,而对於香港大学,他採取了停薪留职的举措,他想着,也许某一天自己还会回港大。

在高级公务员课程中心,方国荣博士除了教授决策及管理课程外,他还有安排了一份极为重要的工作——帮助香港的官员认识中国内地。“九十年代以前,按照英国的政策,不允许香港的高级官员到内地。因此,他们对於内地的情况知之甚少。”方国荣博士说。他的任命,在一定程度上打开了香港官员与内地官员交流沟通的新局面,他常组织香港的高级官员到内地进行交流,他们的足跡遍及北京、上海、重庆、南京等诸多城市,香港官员对内地的认识也随之加深。同时,方国荣博士也将自己在国外学得的经验传给了内地的官员,他是中国人保部高级公务员培训中心名誉教授,为中国公务员体制提供了诸多可行性的意见。在内地,方国荣博士大受欢迎,担任着诸多大学如同济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等知名学府的顾问教授、客座教授等,为内地的教育筹谋划策。

在香港高级公务员课程中心工作两年多的时间之後,方国荣博士的才华、能力与见解一次次获得肯定,香港政府作出了继续聘用他的决定。1992年,方国荣博士正式辞去了香港大学的职务,继续留在香港政府。直到1999年,因为香港政府体制的改革,高级公务员中心以及另一个公务员训練中心合併成為公务员培训处, 政府内部培训,转为外包形式,外包於大学、顾问公司等。2000年,合同期满,方国荣博士结束了这段长达十年的经历。

方国荣博士原本以为自己会閒下来,不曾想,马上便接到了香港大学專業進修学院的一位副院长的邀请,他对方国荣博士说:“方博士,你现在有空了,再回港大吧,我們可以成立一个高级行政课程中心。”如此看来,所从事的工作与之前並无二異,只是换了个地方而已。方国荣博士欣然应允,在阔别了香港大学十年之久後,再次回到了港大。无论离开还是回来,那份心境从未改变,都是为了香港为了祖国。

强强联合 斗智斗勇

第8篇:行政管理硕士范文

[关键词]公共政策;研究评述;中国行政管理

[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4-0101-03

1 问题的提出

“公共政策”(Public Policy)是近十多年来在中国新闻媒体、书刊杂志、政府文件上出现频率较高的术语。公共政策作为公共行政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在社会处于变革和转型时期所进行的社会科学研究中,往往是名词概念出现在前,真正的研究、实践在后。虽然“公共政策”一词在人们口头上和书面中已经使用了一些年,但是在中国真正的公共政策研究才刚刚起步,就连有关公共政策的学科定位和自身概念在学界还存在着模糊认识;至于在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评估这些具体的环节上,学者们的争议则更多。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公共政策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关于“公共政策”,有哪些人在研究?都说了些什么?主要采用哪些方法进行研究?本文试图解答这些问题从而探寻中国公共政策研究的发展方向。

2 样本来源及指标设计

2.1 样本来源

本文对公共政策研究的评述选取的刊物是《中国行政管理》,选取的时间段为2004―2009年。剔除了非学术性的书评、会议综述等文章后,最后所获得的总样本量为70篇。需要说明的是,样本的选择标准是论文具有明显的公共政策学学科取向或问题取向,即主要从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判断是否符合样本要求而非标题中有“公共政策”字样。

《中国行政管理》是目前我国行政(公共)管理学科唯一大型综合性权威学术月刊。其理论成果反映了目前我国公共政策研究的较高水平,从中我们可以对中国目前公共政策研究的现状有比较清楚的了解。

2.2 指标设计

基于评估的需要,本次评估设计了一些具体指标,包括:

(1)年份。分析在不同的年份,研究在数量上是否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2)作者单位为了统计的方便,对于合作文章,均以第一作者为主要作者,作者单位与学术地位均采用第一作者的资料;对于有诸多头衔的作者,我们只采用第一单位的资料。

所有未标明资金支持的都看做是无资金支持。与学术地位。分析哪些人在做公共政策的研究。我们将作者单位分为高等院校、行政学院、研究所/学会、党校/团委、其他或未标明五类;学术地位则划分为博士研究生、讲师、副教授(副研究员)、教授(研究员)、无标明或无学术身份五个层次。

(3)资金支持。四个层次为:国家级社科或自然基金、省市级政府基金、高校或研究中心基金和无资金支持。

(4)研究主题。我们将研究主题划分为基础理论、具体政策分析(或政策选择)、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过程、价值取向和其他。但这只是一个大致的分类,具体的分类标准在分析样本时还会进一步阐明。

(5)研究方法。参照陈辉在《中国行政学研究评估:基于高校学报的分析》中的分类方法,把研究方法分为质化研究、量化研究和非经验研究三类。

(6)研究阶段。根据我国公共政策研究的实际状况,本次评估将研究阶段分为概念界定、问题描述、变量识别和变量分析四个阶段。

3 样本的分析

3.1 论文的发表年份

《中国行政管理》每年刊登的论文有近四百篇。这些文章涉及行政管理的各个方面,而核心为公共政策研究的文章从2006年的9篇到2009年的15篇,呈稳步上升的状态。可见近年来“公共政策”的确是一个高频词汇,也反映出学术界开始关注公共政策,越来越多的学者从公共政策的视角来进行学术研究。

3.2 作者单位与学术地位

从图1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研究者所处的机构部门比较集中。多达75.7%的研究人员来自高等院校,这表明高校是公共政策研究的主要阵地。

图1 作者单位

从表1中可以看出,多达32.8%的作者“未标明或无学术地位”,而研究者中教授最多,所占比例为28.6%,其次是副教授。这表明教授、副教授等具有较高学术地位的研究者是公共政策研究成果的主要贡献者。同时,讲师和博士研究生也达到了一定的比例,这说明不少年轻的研究者正把目光投向公共政策领域。

3.3 资金支持

表2显示,多达71.4%的研究都没有资金支持。获国家级社科或自然基金资助的研究论文有12篇,占17.1%。获省、市级政府基金资助的研究占8.6%。样本中仅出现了2篇高校和研究中心资助的研究,且均见于2009年。这些都反映出资金来源单一且支持力度不够。

3.4 研究主题

有些研究主题不是很容易区分,在此详细地说明分类标准。基础理论研究是指研究人的社会活动特性和利益需求结构,研究现代政府治理与政策系统的关系等。具体的政策分析是指基于具体问题(如公共物品、产权、城镇化、NGO等)进行的研究。政策制定既包括宏观政策的制定,也包括具体政策的制定。政策执行是指对公共政策的实施过程的研究。这里归为政策过程这一类别的文章,其主题是宽泛地研究政策过程。研究主题涉及价值目标、公众认同等方面的,姑且以价值取向来概括。

从图2中,我们可以看到基于具体问题而进行的公共政策研究最多,占27.2%,可见现阶段对公共政策的研究是带有相当程度的问题导向性的。然后是政策过程,占17.1%。另一方面,样本中有3篇文章的标题直接提及“中国转型时期”,不少文章在行文中也提到,可见学者们对于公共政策的研究正在努力立足于我国国情,以期更好的发展。

3.5 研究方法

质化研究是通过观察、参与观察、深度访谈及焦点团体讨论等方法来发现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构建研究结果或理论的研究方法。量化研究是运用统计技术考察“量”的规律性,从而把握事物性质的研究方法。

如表3所示,既非质化研究又非量化研究的非经验研究达到了81.4%。这些论文通常都按照概念界定、提出问题、分析对策这样的三段式结构来撰写,研究方法滞后,缺乏创新。

3.6 研究阶段

表4反映出,在公共政策研究的论文中,82.9%处于问题描述阶段,这说明大部分公共政策研究仍处在研究的初始阶段,重复进行着低水平的研究,缺乏深度的挖掘。

4 结论与启示

以上的分析表明,近6年来我国公共政策研究在研究者覆盖范围、涉及的研究领域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表面的繁荣无法掩盖内在的危机:理论体系缺乏创新;研究内容有待丰富;研究方法亟待改进;研究水平有待提高。反映在上面针对性的统计分析中,表现为:概念化的研究停留在问题描述阶段;研究方法滞后单一导致知识的积累性不强;重复型研究众多,缺乏影响力;缺乏强有力的资金支持等。

以上种种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中国公共政策研究缺乏问题意识。公共政策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生命力在于要回答中国政治改革和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目前,大量的研究尚停留在对西方国家的公共政策理论进行介绍的层面,还未将研究重心转向中国的现实问题。

第二,中国公共政策研究方法单一滞后。大多数研究者完全是埋头做研究,采用的绝大多数是非经验主义的方法。非经验主义方法也不失为一种方法,但当此研究方法比重过高且流于形式时,对公共政策的研究会局限在基础理论层面。由于缺乏质化研究和量化研究的有机结合,导致公共政策研究成果结构性失衡,缺乏可操作性。

第三,我国公共政策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存在矛盾:从事公共政策研究的专家学者重理论、轻实践,大多进行“不出门”的研究;而公共政策的决策者和执行者又重视实践经验、轻视理论的作用。这就造成我国公共政策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公共政策研究成果的应用率和采纳率低。

因此,首先我们要加强对公共政策的理论研究。公共政策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还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从研究者集中在高校而鲜少有社会组织研究足可以说明这一点。其次,研究者需要改进研究方法,努力提高公共政策的研究水平。我们需要的不是只停留在概念界定、问题描述阶段的重复研究。一门学科的发展和繁荣与其研究方法息息相关,我们需要通过摸索形成自己的研究方法体系。再次,还要重视公共政策学科建设,加大研究基金的扶持力度,为公共政策研究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我们带着面对问题的勇气去反思已做的研究,虽然中国公共政策研究在目前的环境下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但是政策研究多元化、系统化、科学化的发展进程是大势所趋,绝不会停止。

参考文献:

[1] 张金马.公共政策:学科定位和概念分析[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0(1):7.

[2] 丘昌泰.公共政策:当代政策科学理论之研究[M].台北: 巨流图书公司,1997:1-2,35-49.

[3] 何艳玲.“我们在做什么样的研究”:中国行政学研究评述[J].公共管理研究,2007(5):21.

第9篇:行政管理硕士范文

关键词:农村非政府组织;发展困境;出路

“谁赢得了农民,谁就赢得了中国”,这是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总结。农业、农村和农民即“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1]。而发展农村非政府组织又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1 农村非政府组织的概述

农村非政府组织又称为农村草根组织,还有的称作农村非营利组织,它是一种集传统文化、地缘关系、群众基础结构、行政组织单位、社会实体、情感归属和社会归属于一体的综合型概念[2]。即主要是指在乡村范围内活动的,由农民组织和参加的,并以维护、实现和发展农民利益为目的的政府和企业之外的社会组织。它秉承了非政府组织的宗旨,即具有自愿性、非政府性、公益性、非营利性、自治性等特点。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农村一系列政策的改变为农村非政府组织的形成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契机。农村在实行后,农民有了自主选择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权利,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在农村的确立和不断完善,国家对农村资源的控制与调配方式也随即改变,国家通过对农村权力的放松,为农村非政府组织的生长发芽培育了沃土。

2 农村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困境

2.1 经费和人才难以保障,人均拥有量不足 农村非政府组织由于其性质特征的非营利性与公益性表明其与城市非正政府组织或经济型组织不同,它基本得不到政府的财政拨款或企业的捐款,差不多全部费用都需要由本村村民自行解决,这使相当一部分的农村非政府组织规模偏小,经费来源没有可靠保障。

2.2 农民组织意识不强,成员素质不高 相对于一些大名鼎鼎的城市非政府组织或民间社团来说,农村非政府组织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草根组织,前者的组织成员大多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社会精英人才,而农村非政府组织的成员则基本是当地农民,很少受过高等教育。教育水平的落后使其成员无法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服务于新农村建设,不利于组织自身的建设,成员也就不能根据组织运行状况来改善组织管理,创新组织制度形式,这些严重地制约了农村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和创新。

2.3 法律地位不明确,国家的相关制度法规不完善 目前为止,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对村委会有法律上的明确阐述外,至今还没有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对农村非政府组织的性质、特征、功能、地位、表现形态、作用范围、组织形式等作出明确规定,这使农村非政府组织在登记、注册、变更、扶持、维权等方面缺乏有效的法律依据和统一标准。外加我国农村非政府组织存在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是由于其组织者和参与者知识的匮乏和法律意识的不够强烈,加上各政府主管部门对农村非政府组织在登记注册等方面的管理较为严格,使其在资金、场所、构成上造成一定的阻碍作用。

3 推进农村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出路

3.1 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其生存基础 经济系统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其发展状况决定着社会各上层建筑的发展状况。农村经济的自主性发展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基本要求的内在性支撑条件,是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源泉。“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经济发展才能带动农村的社会发展。由此可以说经济是农村非政府组织存在的基础。

3.2 培养农民组织意识,提高成员综合素质 首先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农村非政府组织的政策宣传。同时,注重吸引优秀人才参与农村非政府组织的建设,并要要加强对农村非政府组织成员的培训,组织的领导者也可以请来一些专家对成员进行集体的教导,定期推荐给农民一些有教育意义的书,以此弥补其未受过高等教育的不足。

3.3 确立法律地位,健全法律体系,加强监督 市场经济也是法制经济,对农村非政府组织的管理最重要的体现是依法管理的思想理念。政府部门应该通过建立健全的相关法律法规,来推动农村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而不是仅仅依靠行政命令,对其直接强制地下达命令。

农村非政府组织由于享有丰富的社会及自然资源,而且各种资源的使用情况关系到很多人的切身利益,以农村合作基金会为例,其资金是由村民投入,如果发生问题就会直接地损害到农民利益,进而引起农民的普遍不满。由此可见,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失败也给了我们一警示:必须要加强对农村非政府组织的监督管理,而且必须要落到实处。

总之,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需要我国政府宏观政策的指引,还需要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也需要农村非政府组织向更高程度的发展提升。

参考文献

[1] 向安强.黄进强.新农村社会大系统[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