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杨黎的诗范文

杨黎的诗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杨黎的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杨黎的诗范文

我是画册的读者,翻阅这些为数不多、发黄的珍贵照片,一张张永不褪色的笑脸跨越了半个多世纪,依然动人心魄。在已有些许模糊的照片后面,不知道还藏着多少精彩的细节、曾经的感动,还有多少伟大的平凡不为我们所知?

2007年岁末,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了同样是由贵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编、高艳主编的《经霜的红叶――国际援华医疗队的故事》一书。该书在画册的基础上,将这一段沉寂了近70年的历史,通过饱含激情的文字和泛黄的图片,全面、详尽、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在竹子搭建的简易手术室里,“西班牙医生”用稀缺的药品、简陋的器械医治伤痛,抢救生命忙碌的身影;他们留在大山中灿烂的笑容;他们与贵阳的绵绵情谊;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外媒体对他们不间断的报道;如今依然健在的最后一位“西班牙医生”甘道扬话说当年的一腔豪情。国际援华医疗队是抗战中怒放在贵阳的一朵“战地黄花”,贵阳图云关是他们与中国人民、贵阳人民共同创造的生命绿洲。他们是反法西斯斗士,是中国人民的忠实朋友,更是贵阳人民的朋友。他们的无私奉献,永远闪耀着“红十字的光辉”。

在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史册上,这支绕了大半个地球来到贵阳的国际援华医疗队的故事并不惊天动地,但却是一本关于理想、关于奉献的深刻之作。读完那一个个历史的片段,让读者感动于一颗颗高尚的心,触摸到那个时代最强烈的心跳。让和平年代的人们看到那个时代的热血青年以天下安危为己任的抱负和作为,看到在残酷的战争中人的生命线怎样从贵阳延伸,看到在国难当头贵阳人民作出的贡献。这些给后来者和青少年关于无私的价值、奉献的价值、生命的价值震撼而又长久的思考。

这更是一本关于贵阳外宣的精彩之作。在“西班牙医生”的故事中,不仅真实生动地再现了贵阳在上个世纪40年代的世俗民情、奇丽山水,更为重要的是,贵阳因此书从默默无闻的历史深处走到历史的前台,讲述山水贵阳中的抗战贵阳、历史贵阳。这让我想起了一个人――撰著《中国科学技术史》的著名科学家、英国学术院院士李约瑟博士也是在抗战时期,为了中国的科技事业来到贵阳。在他的著述中写到了“偏远、秀丽的小城贵阳”,以及在贵阳艰苦条件下仍然努力工作的中国科技人员。

在八年抗战中,因为贵阳特殊的战略位置,“历史选择了贵阳”,贵阳成为抗战后方和到重庆的大通道。当时国家的经济、教育、文化、科技命脉都在贵阳得以通畅和继续,留下了中国卫生、教育、金融、工业在战时特殊的发展轨迹,以及不少中国当代文化科技名人的足迹,共同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可以说,抗战历史,贵阳是不可忽略的篇章。《国际援华医疗队在贵阳》的问世,仅是这幅历史画卷展开的一个局部,在这个历史的节点上所形成的深厚文化积淀,还没有得到深入的发掘和广泛宣传。更精彩更长的画卷,还待一一展开。

第2篇:杨黎的诗范文

【关键词】初中学生 历史素养 培养

所谓历史素养,是指学生在日常课堂教学和自主学习中获得的历史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主要表现为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历史问题进行分析、判断、评价,并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以及对后人的启示。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拓展国际视野,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引导学生正确地考察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逐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方法论,也称唯物史观。

在讲授《历史》(八年级上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编)第1课《的烽烟》时,课堂教学中,我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的发生原因、结果、影响、失败原因、给我们的启示进行了分析,帮助学生全面、客观认识历史问题。

一、前的英国与中国

1.英国的情况

18世纪后半期开始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2.中国的情况

前,中国古老的大地上依然是刀耕火种,生产力落后,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当时中国的社会经济远远落后于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为阻止外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入侵,清政府实行闭关自守政策,这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以上史实说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

二、发生的原因

1.英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后,由于自身实力的增强,英国对外到处侵略扩张成为可能。英国的对华贸易逆差、走私鸦片。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产品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满足资本主义生产发展对市场和原料的需要,英国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

2.当时中国地大人多,有很大的潜在市场,英国侵略后可获得可观的利润。中国当时的落后使英国的侵略成为可能。英国以中国人民禁烟为借口,将侵略矛头指向落后的中国,发动了。

3.清朝的闭关锁国的政策和传统的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顽强抵制了英国工业产品的倾销。原因是中国人的生活资料基本能实现自给自足,大多数中国人很穷,没有多余的钱购买英国的工业产品。

4.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影响到英国商人的利益。

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影响了英国商人的利益,根本原因是英国通过战争手段打开中国市场。

三、后中国政治和社会矛盾的变化

后,由于经济基础的变化,导致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矛盾发生了变化。

1.后,《》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的国家和开始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沦为半殖民地。

2.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变成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进入反侵略反封建的时期。

以上变化体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四、后思想文化的变化

后一部分地主阶级的爱国知识分子受到清朝战败求和的刺激,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开始关注世界的变化,寻求革新救国的方法,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潮,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思想。

以上史实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五、的影响

1.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不平等条约中攫取的侵略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中国廉价的原材料,逐渐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传播到中国,客观上使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的兴起。

2.西方列强各国的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广阔的商品市场和丰富的廉价原料,促进本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六、失败的原因

一是清朝在经济、军事上的落后。二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官员不敢发动人民群众。根本原因是落后的封建制度敌不过资本主义制度。

七、对我们的启示

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努力学习,立志报国,建设强大的祖国。

第3篇:杨黎的诗范文

在李时珍之前,不少养生家已研究过饮用水,并普遍认为:天是一,地是二,水生于天,谷成于地,人之先天只是一滴水,所以要以水和谷食为主,以菜肴佐之。水谷中,水滋阳而谷滋阴,因此水最重要。《管子》一书还说:“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流通者也”,并将水分为“经水”、“枝水”、“谷水”、“川水”和“渊水”。南宋学者贾铭在其《饮食须知》中,又对种种天降水做了界定。如“天雨水,味甘淡,性冷”,“露水,味甘,性凉”,“冰,味甘,性大寒”,而“冰雹水,味咸,性冷,有毒”等。

李时珍则认为:“水者坎之象,上则为雨露霜雪,下则为海河泉井”;流水者,“其外动而性静,其质柔而气刚”;“水性本咸而体重,劳之则甘而轻,取其不助肾气,而益脾胃也。”他还把江湖水归为“地水”,并将它分为“顺流水”、“逆流水”和“急流水”三种。其中,“顺流水”性顺而下流,又名甘澜水;“逆流水”乃洄澜之水,其性逆而倒上;“急流水”因湍水上峻急,其性急速而下达。所以,他称“天水为一”,“地水为二”,认为“地水”不如“天水”好;而“地水”中的江湖水,又以“顺流水”为饮用佳品。

喜食补 鸭肉补虚,羊肉补形

关于食补和食疗,李时珍论述很多。如豆芽“甘温无毒”,可治“湿痹膝痛,五脏不足,脾胃气结积。壮气力,润肌肤,益颜色,填骨髓,补虚损”;胡萝卜,“性甘、辛,微温,无毒”,可治“下气补中,利胸膈胃肠,安五脏,令人健食。”家禽中鸭肉,“主大补虚劳,最清毒热,利小便,除水肿,消胀满”;若将鸭肉同糯米煮粥食之,大有养胃补血、生津作用。对病后体虚者,大有裨益;乌鸡“性甘,微温,无毒”,可治“肚痛,心腹恶气,除风湿麻痹,安胎。”并附方“补益虚弱:虚弱人用乌雄鸡一只治净,五味煮极烂,空腹饮食之”,“或五味腌灸食”。家畜中羊肉是大补之物。李时珍说,它能和人参、黄芪相比,“黄芪补气,而羊肉补形”。吃羊肉时,肚子要留有余地,不可吃得太饱,饱则伤脾坏腹。关于鱼类的营养及吃法,李时珍也有诸多论证。如鲤鱼“性甘,平,无毒”,若煮食,可治“咳逆上气,黄疸,止渴。”生者,可治“水肿脚满,下气。治怀妊身肿,及胎气不安。”

粥养人 老年人宜食粳米粥

李时珍提倡老年人食粥。他认为:老人牙齿损坏者多,脾胃功能虚弱,实行粥养最佳。“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胃肠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也。”做粥的原料最好是粳米,因其性甘平,是健脾胃、培中气的良药。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还写了胡萝卜粥的制备与服法:新鲜胡萝卜适量,切丁,同粳米煮粥,每日早晚食用。胡萝卜甘辛微温,若经常食用,可防治高血压,增强老年人体质。

第4篇:杨黎的诗范文

大约7亿年前,海洋中出现了海绵、水母等动物。大约5亿年前,出现了三叶虫、珊瑚虫、头足类动物。大约4亿年前,文昌鱼出现了。大约3.5亿年前,鲎(hòu)问世了。大约3亿年前,总鳍鱼类产生了……人类才问世多久?充其量仅200多万年。可以说,海洋生物是地球生命的开路先锋。

在这些开路先锋中,便有“威震一时”的元老级物种。奇怪的是,这些元老级物种至今还或多或少地生活在海洋中,如水母、鹦鹉螺、珊瑚、海星、鲎、文昌鱼、矛尾鱼等。数亿年来,它们不改相貌,不改习性,我行我素。这些海洋中的“活化石”,对研究生命演化的有着重大意义。

现今的海蜇就是水母中的一类。它们的身体为包子形的一个圆盘,直径约50厘米,下面长着许多长须。它们身体一张一缩,在海中飘游,远远看去,犹如一把把小伞不断张合,有青蓝色的,有紫红色的……在我国,它们主要分布在浙江沿海。海蜇有种特长,那就是当海洋风暴到来之前的几小时或十几个小时,它们会将身体紧缩成一团,由海面纷纷沉到海底,好像在提醒渔民:“快进港湾,暴风雨就要来了!”原来,在暴风雨区域内,风与海浪的摩擦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的传播速度比风速快得多,海蜇感受到后,会立即躲到海底。弄明白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后,渔民们也就把海蜇当做预测风暴来临的参照物。海蜇体内有毒素,被它刺伤后,人会感到周身刺痛。但海蜇还是逃脱不了人类好吃的嘴。人们将捕到的海蜇用明矾和盐水脱毒加工,制成佳肴,即常见的蜇皮、蜇头。

鹦鹉螺,个儿较大,螺壳表面呈灰白色,间有很多橙色或褐色的波状横纹。鹦鹉螺壳内具有极美丽的珍珠光泽,有许多弧形隔板将壳的内腔分成一个个小室,肉体藏在末端的小室内。若把鹦鹉螺竖起来看,还真像一只小鹦鹉,末端尖尖,好似鹦鹉的嘴巴。人们常把鹦鹉螺螺壳当做工艺品。在我国台湾海峡、南海,都有它们的身影。

珊瑚虫,个体很小,直径不到1厘米,形似小蚂蟥。珊瑚虫口小,咽道侧扁,体腔内分成许多小室,雌雄异体。可谁也没想到,那些珊瑚礁、珊瑚岛,居然是它们的“杰作”。原来,珊瑚虫的身体外层能分泌石灰质,形成“骨骼”(也叫小室)。前一代珊瑚虫老死之后,后一代珊瑚虫又在原基础上繁衍发展起来。岁月悠悠,代代相传,无数的珊瑚虫所留下的“骨骼”,经石化作用,成为珊瑚礁。正因这一特点,在自然条件下,珊瑚礁会缓慢长大。珊瑚礁相连,最终成为珊瑚岛。我国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就属于珊瑚岛。

海洋中有一类像五角星的动物,就是海星。海星有红色的、橙色的、黄白色的,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都有5个“角”,那是它们的腕足。海星没有头,但其中有1个“角”起到头的作用,行动由它指导。若把这个“角”切除,海星岂不没有头了么?无妨,其他4个“角”中会有1个“角”顶替上来,行使指挥功能。海星主要以贝类为食,当它们抓获1只贝时,就将自己的胃从口里翻出,包住猎物进行消化。贝肉被消化完毕后,海星吐出贝的空壳,接着胃又缩入体内。

与海星同宗的兄弟是海参,我国沿海所产的海参有60余种。它们像一条条硕大的肉虫,遇到敌害无法脱身时,会急剧收缩身体,将内脏从挤出,送给敌害吃,然后逃命。没有内脏怎么活下去?没事,过不了多久时间,海参体内又会长出新的内脏,照样生活。有人做过实验,将1条海参拦腰截断,没过多久,它竟能变为两条有头有尾的新海参。海参体内含有自溶酶(另含酸性黏多糖、硫酸软骨素等),渔民们捉到新鲜的海参,都会及时加工,煮熟,拌入草木灰,晒制成干品,否则,新鲜海参在自溶酶的作用下,很快会变成一堆黏稠的液体。现在,人们针对海参的这些特点,开始进行医药研究,想弄清楚它们体内所含的化学物质,是否对人体细胞的再生,对溶解血栓有相应的效果。

鲎,有一个圆盘状的硬壳,拖着一根长长的剑状尾巴,头胸部最前端有两只单眼、两侧各有1只复眼。雌鲎体大,雄鲎体小,常常是雌鲎背着雄鲎,共同生活。在我国浙江沿海常能见到鲎。由于体内肉很少,有人就拿它们的壳做水瓢。有的国家大量捕捉它们,把它们作为肥料,这实在是大材小用了。一般的动物的血是红色的,昆虫的血是无色的,可鲎的血是蓝色的,这是因为它们血液中没红血球、白血球、血小板,而含铜元素比较多。鲎血抗细菌的能力极差,一遇细菌,马上会变色分解、“全线崩溃”。人们利用这一特点,将鲎血作为试剂,能快速检测出样品中有无细菌。

文昌鱼是鱼类的老祖宗。人们原以为它们早已绝灭了,可到1923年人们发现它们依然生活在这个世界。因它们多产于福建厦门文昌阁附近的海域,于是被命名为文昌鱼。文昌鱼的模样太“原生态”,实在不像鱼,细长的一条,长不过三四厘米,全身粉红透明,没有鳞。平常,文昌鱼半截身子插入泥沙里,半截身子露在海水中,吃点自来食――小型的浮游生物。

第5篇:杨黎的诗范文

在安阳的故土上,发生过许多著名的历史故事,家喻户晓的大禹治水、文王演易、妇好请缨、苏秦拜相、西门豹治邺、岳母刺字、韩陵定国寺等,关于中华文化的伟大传说,都跟这个地方有密切联系。

大禹治水:禹是我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同时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创建者,但他在历史上最为人称道的事迹是治水。大禹治水的故事几千年来已家喻户晓,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大禹治水给后世留下很多传世佳话,其中最著名的是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

(来源:文章屋网 )

第6篇:杨黎的诗范文

如我班一位学生,除上我的课外,在其他教师的课上总是不断讲话做小动作,令任课老师很头痛,多次教育也没有效果,向家长了解情况后得知:这段时间看医生,医生诊断他是多动症,因此他有了借口,上课更变本加厉。得知这一情况后,我先从自己的课堂着手,多关注,一旦发现他的亮点,就给予表扬,其一有进步,就给予肯定,定时与他沟通,在表扬肯定的同时指出其不足,这样,工夫不负有心人,这位学生开始有了变化,学习和课堂表现均慢慢变好。

完美的教育必须由学校、社会、家庭共同来完成,三位一体才能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因此,班主任应该时常与家长沟通,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行为动态,请家长积极配合,同时也充分运用表扬这一手段,这样,让学生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里,都能感受到自己在被肯定。正是因为我不断地努力,以及家长的密切配合,在肯定与表扬的浸润中,该生才逐步改变了自身的不良习惯,重新找回了自信,回到了自己的轨道上。

“学困生”的教育和管理历来是班主任工作的难点。班主任的作用是将学生领上最适合于各自特点的成才道路,而不是将所有的学生制造成一个模式的产品。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每个人的心灵都像他们的脸一样各不相同,正是他们无时无刻不在表现自己的个性,才显示出难以想象的个性尊严和个性创造力。因此,在面对这些“学困生”的时候,班主任应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他们,深入调查,弄清他们成为“学困生”的原因,对他们真诚相待,耐心帮助,做他们的知心人,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创造条件和机会,让他们表现出优点和长处,这就需要巧妙而恰当地运用表扬这一手段,不时激发出他们的闪光点。这样,让他们以失败者来,以胜利者走,让他们的内心品尝到成功与受肯定的欢乐与喜悦。

第7篇:杨黎的诗范文

【关键词】道德修养;业务素养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894―02

道德修养是个人自觉地将一定社会的道德要求转变为个人道德品质的内在过程。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是全面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途径。良好的医德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保证。护理质量就是护理服务的效果。临床护理质量基本要求是对病人实施正确、及时、完善的护理服务,达到预想的护理效果。护理质量取决于护理工作质量,它是医院各方面、各个环节工作质量的一方面反映。在影响护理工作质量的诸多因素中,护士职业道德是主要的决定性因素。医疗质量是医院工作的核心,护理工作是医院核心工作的一部分,这就需要护理人员既要掌握精湛的护理技术,更要具有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良好的医德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保障。

医护人员职业道德是一种职业素养,作为一名合格的护理人员,不仅掌握必要的医学科学知识和护理技术,而且还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风尚,并体现在日常临床护理工作的各个方面。中国医学界有句古话“无德不成医”,即没有良好道德就不能成为一名好的医护工作者。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这是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概括和肯定,因此,健康服务质量的好坏,与护理工作是分不开的,而护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行业道德又必然和护理服务的质量是密切相关的。

道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提高个人道德修养是新时展的必然要求。护理人员除了有过硬的业务素养之外,更应具备优良的道德品质。怎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我个人认为:

1 严格遵守护士职业道德准则

1.1 加强医德建设:首先紧紧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 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尊重病人的人格,尊重病人的生命。树立一切为了病人、一切方便病人、一切服务于病人的理念。保持谦虚谨慎,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保持极高的工作热情,从树立起优质服务、优质护理的思想和爱岗敬业、奉献医院的高尚品质等方面入手。强化服务意识、端正服务思想、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养成较高的道德自觉性,敬业、爱业、乐业、勤业的良好职业道德,保障护理安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成为一支高品质的护理队伍中的一员,充分展示医院及个人的风貌,做一名用心的全科护理人员。

1.2强化从业意识:专业的职业技能和精湛的护理技术,是护理工作者必备的看家本领。多看、多做、多思考,职业技能自然就会提高。严格执行道德规范和操作规程,执行各项护理工作做到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忠于职守,防止拖沓懒散,敷衍塞责,增强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提高“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用道德良心监控护理行为。护理工作做到护而有术,护而有德,技术与道德二者不可偏离。这是护理人员最基本的道德要求。真正树立“大医有大德,大德有大爱”的精髓。

1.3强化敬业意识:提高护士的人文素养,构建和谐的护理人际关系,对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把患者当成自己的父母、兄弟、好朋友,及时疏导患者心理,从精神和心理上给予患者最大的安慰和疏导。让患者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尊重和爱护患者,不歧视不嘲笑,要能做到不怕脏、不怕累、不埋怨,这是一个优秀的护理工作人员所应具有的良好素养,也是优秀服务质量的体现。努力做到“慎独”(慎独既是一种道德修养,也是道德修养应达到的一种境界)。工作忙闲标准不变,有人监督、无人监督一个样。儒家《礼记・中庸》中记载“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讲的就是不要以为事情做得隐蔽,没有人看见,也不要以为事情太小,不引人注目,就可以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古人能做到的我们何乎[2]?

1.4 提高自身素质:护理人员的素质和品格,是使护理向纵深发展的内在动力。自身素质在医患关系中是非技术的、最基本的,在医疗效果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护理人员时刻保持良好的专业形象,端庄的举止,真诚的微笑、得当的言语,不使用不良刺激的表情和语言。古人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避免不易理解的医学术语,全神贯注、耐心倾听,不轻易打断患者说话。使患者能消除顾虑,缓解紧张的心情,产生信赖感和安全感,进而增强公众信任度。

1.5增强责任心:责任心是医德评价最基本标准和价值尺度,只有具有强烈责任心的人,才会对病人、对工作、对医院、对社会高度负责,责任心是护理人员职业道德的支撑,是医德建设的切入点,是医德建设的主导思想。功利思想不能居于主导地位,唯利是图,贻害社会,后患无穷。正确把握好医德与功利的关系,用良好的医德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用健康向上的功利思想使自身不断进步,功利思想自觉服从人道思想,个人利益无条件地服从病人利益。要有爱心和同情心,更要有一颗善良的心。

2 培养道德观念

审视当前医疗硬件不断发展,而医德建设却显得比较落后,甚至苍白或缺失,一些医务人员仁爱之心淡漠,职业操守不再坚持,缺失人之为医的社会责任,失落了人之为医的精神追求和道德规范。所以构建道德观是社会发展和改革的必然要求。医德良心,加强医护人员职业道德修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医护人员职业道德,是构成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方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医疗卫生系统的反映和具体体现。职业道德的好坏,直接反映出医疗卫生单位的道德风貌,也间接反映出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它是社会精神文明的一个窗口。据统计,医疗纠纷80%以上不是医疗技术方面的问题,而是服务质量以及职业道德问题[3]。

3 提高道德认识

加强医护人员职业道德修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我们应从身边小事做起,严于律己,进行自我道德教育、陶冶道德情操;锻炼道德意志,坚定道德信念;塑造自身的医德品质。使医德原则化为高度的自觉性,形成必然遵循和坚决维护的一种医德观念。使我们的道德水平一点点得到升华。目前医疗卫生体制处于改革和不完善的阶段,在面临各种利益诱惑的情况下,传统医德发生变化,部分医务人员的是非观、利弊观、尊卑观也随之发生变化。他们把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移植到医患关系中来,使本来纯洁的救死扶伤神圣职责成了与患者交换筹码。由此扰乱医疗秩序,败坏了医德医风。因此,构建起全新的社会主义医德体系,重树正确的医德功利观。

4 创新服务质量

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是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是医务人员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和崇高的医学道德境界。做合格医护工作者是一种使命感。健康服务质量的好坏,与护理工作是分不开的,而护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行业道德又必然和护理服务的质量是密切相关的。要把病人看成自己的亲人,而不是一件东西、一部机器,对人就必须用科学的态度,严格遵循科学,一切操作慎之又慎,切忌粗心大意,敷衍了事,用道德良心指导自己的行为选择,监督自己的行为过程,评价自己的行为后果。自觉、主动地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尽职尽责地为病人服务。自觉养成敬业、爱业、乐业、勤业的良好职业道德,保障医疗、护理安全,减少医疗纠纷发生,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保证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4.1 做好护理记录:从护理记录上,不仅能反应出患者的病情,更能看出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及工作素质,也是衡量该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及工作态度。正确规范的护理记录,应采用规范医疗用语,根据病情做到客观、及时、真实、准确,完整,连续,前后统一 ,这是医疗文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生正确及时的处理病情的重要依据,甚至避免在有可能发生的医疗事情处理中承担不应当的责任。医患关系的法律化是必然趋势。所以,做好护理记录是每一个护理工作人员必备的工作素质。

4.2 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不断学习保持并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除能熟练的操作基本护理技术之外,就要引进新理论、新方法,要创新护理工作,不断提供新的更符合患者需求的护理项目。才能增强自身职业道德。专业的职业技能和精湛的护理技术,是护理工作者必备的看家本领。勤奋学习,善于思考,不断进取, 理论上严谨求实,刻苦钻研,技术上精益求精、细腻娴熟、一丝不苟、不自命不凡、主观臆断、粗枝大叶,才能把工作做精做强。重技术而不注重道德良心是护而无德。医学伴随人类的进化、社会的进步、以及自然地变化而在不断地发展。因此,医学需要终身学习和探索。医护人员在从业过程中,也需要不断地更新和提高其业务水平。防止医疗差错事故发生。护理工作人员不同于保姆、普通家政等行业人员,要求他们具有更高的、科学的、专业的护理理论知识,做到全科护理、全程护理、全方位护理。因此,不断的学习护理知识,也是护理人员所应具备的素养之一。为了更有效的学习护理理论认识,护理人员自己应制定一个有效的学习计划,系统、全面而有针对性的学习,提高个人的业务认识。具有更高的理论知识,才能有更好的服务质量。

总之,医学道德是至关重要的道德修养,是一个长期的、不断修炼、不断提高的过程。必须时时、事事、处处讲,不可忘于一时一事。应长存于心间,必须坚持不懈。永无止境。实践也充分证明,护理工作在健康医疗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要护理人员有较高的医学修养和优秀品质,很多问题是完全可以解决的,这对护理人员的工作素养和道德修养都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所以,我们只有不断的提高职业素质和道德品质,努力创新,探索进取,才能为护理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为人们的健康需求提供更好的保障。也是医改能否成功的关键之一。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开始,培养高尚的道德修为,奠定人生成长的基石,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无疑医务工作是为千万人造福的事业, 我们应该为能从事这个事业而感到骄傲。热爱自己的工作, 奋发努力, 把自己的职业当作一项崇高的事业。 赢得患者的尊重,赢得医生的尊重,赢得社会的尊重吧!

参考文献:

[1] 罗正里. 江城医学信息医学人文精神及其建设[J].吉林医药学院, 2011,6: 22

第8篇:杨黎的诗范文

1、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清明节凝聚着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清明节历史悠久,源自上古时代的春祭活动,春秋二祭,古已有之。

2、上古干支历法的制定为节日形成提供了前决条件,祖先信仰与祭祀文化是清明祭祖礼俗形成的重要因素。据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清明节气特点与祖先信仰、祭祀文化衍化成清明祭祖节日,清明祭祖经历代沿袭已成为固定的风俗。

3、清明节气是干支历法中表示季节变迁的二十四个特定节令之一,这一时节,吐故纳新、生气旺盛、气温升高,万物皆洁齐,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

(来源:文章屋网 )

第9篇:杨黎的诗范文

榜样的力量是如此的大,以至于卢梭用他急切的语调喊出了:“榜样!榜样!除了榜样,我们不能教给孩子任何东西!”然而,时常让班主任感到沮丧的是,我们有意在班级中树立的一个个优秀典型,我们在一次次大小主题活动上宣导的那些感人至深的模范事迹,学生并不买账。相反,有时,那些在班级里惹是生非、桀骜不驯的“坏榜样”,那些奇装异服、个性张扬的娱乐明星,倒时常对他们有更大的“吸引力”。

诚如王晓春所说,早在班主任给学生树立“光辉榜样”之前,学生的头脑中就并非榜样空白:“家长早就有意无意给孩子树立榜样了,小伙伴之间也早就议论过自己的崇拜对象了,传媒更是一刻也没有停止过给学生树立榜样,所以,教师推荐给学生的榜样,不过是孩子见到的榜样系列中几个成员而已,就像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中的一两件,你怎么敢保证你推荐的榜样就最有竞争力?”

这并不意味着班主任在推行榜样教育中就无能为力,恰恰相反,由于青少年的不成熟、是非判断能力较弱,在榜样选择上时常会步入误区,作为他们生命成长中的重要他人,班主任理应,也有责任在榜样教育中发挥关键性的引导作用。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