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生语文总结范文

小学生语文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生语文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生语文总结

第1篇:小学生语文总结范文

我校认真贯彻南市教体党〔2021〕13号、仪教科体党〔2021〕23号文件精神,强化工作措施,切实把问题查深挖透改实,现将我校开展民生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总结如下:

一、整治工作及成效

(一)从严部署、细化举措

为全面落实相关文件精神和要求,确保我校专项整治工作落到实处,我校成立了以书记、校长XX同志为组长的民生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就六个方面整治重点进行了明确分工,细化了工作举措。

(二)提高认识,加强学习

3月12日,学校召开了民生领域突出问题整治动员会,大会学习了南市教体党〔2021〕13号、仪教科体党〔2021〕23号文件精神,提出了工作要求,签订了责任书。

4月2日,学校召开了民生领域突出问题整治推进会,传达了县整治大会要求,组织学习了《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和《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进一步查摆问题,提出要标本兼治、惩防并举、教育为主、综合治理原则。观看了纪录片《榜样5》。

4月30日,学校召开干部作风整顿会,传达了县整顿大会精神,通报了教育部曝光的8起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典型案例,决定加大自查力度,实行一岗双责,突出整治重点,将整治结果纳入教师个人年度目标考核,在评职评优中实行一票否决。

我校还印制了《XXXX师德师风教育读本》,利用好了教职工例会坚持做好常规学习教育。

(三)认真自查,扎实整改

学校结合实际,以解决损害群众利益、影响学校形象的突出问题为重点,按照以评促纠,以评促建,树良好师德,强化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纠建并举,标本兼治的方针,灵活查摆方式,采取自己找、同事提、学生评、家长议等多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广泛听取学生、家长、同事及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家长评校、学生评教、教师评管等方法,向学生和家长发放问卷调查、设立举报电话和征求意见箱等形式,广泛征集社会各方面意见,以求进一步规范学校领导和中层干部的管理行为,教师的从教行为,提升学校的社会满意度,树立学校良好形象,做到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学校还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走访等方式,对民生领域突出问题进行拉网式排查,校长坚持每周“三个谈话”,从最基层了解教情学情和民意;通过调查了解到学生上课精神不振后,学校立即进行了作息时间变更,将下午上课时间延后20分钟,并要求教师每天布置作业量不超90分钟。凡要求学生完成的书面家庭作业教师必须做到精选、先做、全批并及时反馈。坚决杜绝给学生布置机械性、重复性、难度过大的作业,双休日及节假日不得加大作业量,不准用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惩罚学生。保证学生每一天有1个小时的课间体育锻炼时间。

学校对查摆出的问题实行清单式管理,如实梳理问题并形成台账,做到责任到人、措施可行并按期销账。

(三)加强督查,落实责任

学校成立四位校级领导组成的督查小组,重点督查教师是否存在精神懈怠,工作责任心不强,敷衍塞责,不思进取,不服从学校安排,私自调换课,教学质量持续低劣等工作不在状态的问题;督查教师是否存在体罚和以侮辱歧视、讽刺挖苦、罚抄无效作业、长时间罚站等方式变相体罚学生的问题;督查教师是否存在外泄学生信息、买卖生源、有偿补课等严重违规违纪的问题;督查教师是否存在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及其它商品,索要或接受学生、家长财物等从教行为不廉洁的问题等。学校针对督查出的问题,引导教师立足个人思想和工作实际,制定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确保整改方案有的放矢、具体可行,对严重违规违纪行为上报有关部门。

通过整治,我校干部作风明显好转,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形成了人心思进,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树立了仪陇教育的良好形象。

二、存在问题及措施

通过自查,我校在课后服务和减负松绑方面还存在如下问题:

(一)政策宣传不到位,仍有学生不知道什么是课后服务,学校是否开展了课后服务;

(二)本期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未签“课后服务申请书”;

(三) 仍有学生不知道学校有哪些课后服务项目;

(四)“减负松绑”方面,教师、学生家长反映各类网络学习、调查、测评、答题等较多,老师及家长忙于应付。

针对以上问题,学校将课后服务具体实施办法进行了大力宣传,通过班会、家长会、家长群等方式将课后服务项目、方式、内容、费用标准等进行了公开,对政策不理解的进一步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

三、下一步工作

(一)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社评宣传等工作,持续开展“六个”整治,办好仪陇教育民生实事,整治歪风、禁绝乱象,切实维护仪陇教育良好形象和声誉,进一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第2篇:小学生语文总结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应用;听说读写

综合应用能力是指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该能力不仅是语文价值的直接体现,也是学生健全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课改基本理念,要借助恰当的方式和方法来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确保语文课程目标的最大化实现。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进行概述。

一、借助文本播放来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

随着现代教学手段的深入实施,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到语文课堂中,其集视频、音频、动画、文本等为一体的优势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时,我们要发挥多媒体的音频功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例如:在教学《掌声》时,为了锻炼学生的听力能力,也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授课的时候,我首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并勾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接着,我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本节课的录音,并鼓励学生将自己不认识的字词在听的过程中标注上拼音。可见,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听力能力,而且学生的识字能力也有提高,同时也有助于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一举多得。

二、借助故事复述来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

复述活动是提高学生交流能力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大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之一。而且,复述能力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所以,在素质教育下,我们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要有效组织进行复述活动,切记复述不是背诵,也不是简单的一两句中心思想概述。因此,在授课的时候,我们要根据教材文本来判断是否适合组织故事讲述活动,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如:在教学《开天地》《巨人的花园》等故事性较强的文本时,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故事复述”活动。在开始进行复述活动时,可以放松一点要求,只要学生敢开口说就要给予表扬,目的就是要保护学生说的积极性,当学生适应了这种教学方法之后,再对所讲内容的完整性、表达流利程度等方面进行要求。这样循序渐进地组织该活动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能确保高效语文课堂的顺利实现。

三、借助问题情境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问题是探究的前提,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仅能减少学生的盲目性,增强学生的阅读欲望,而且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也有着密切关系。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深入挖掘教材,要设计有效的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思考、探究,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例如:在教学《七月的天山》时,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为了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我选择了问题情境创设的方法,鼓励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思考下面几个问题:①作者初进天山,看到了哪些景物,有怎样的感觉?②天山的密林和野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③文本中哪些句子让你印象最深刻?说一说理由。④文本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组织学生对上述问题进行思考,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而且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阅读时,我们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要确保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四、借助小组批改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也是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如何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就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俗话说: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所以,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小组批改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在自主批改或者小组批改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首先,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其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将学生的文章分发下去进行互批,学生可以从“汉字、句子、修辞手法”等的应用进行修改。还要对文章中的亮点进行学习,并在小组内互相讨论。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修改能力和写作水平,而且也有助于语文素养的大幅度提升。

语文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需要教师的引导以及学生的坚持。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该学科的价值,要用恰当的方法来确保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第3篇:小学生语文总结范文

关键词: 儿歌 小学语文教学 作用

儿歌和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可以不断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促使教师改善教学方法,更好地体现语文课堂的艺术性,丰富小学生对事物的审美元素,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因此,开展对儿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小学语文教学儿歌的含义和意义

与小学语文教学密切相关的儿歌,就是所谓的小学语文教学儿歌。它不仅包括对教学内容的总结,而且利用活泼的歌唱形式展开。儿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可以起到分解知识重点难点,活跃课堂氛围等作用,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负担,有助于教师圆满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任务。

2.儿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作用

本节将从儿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展开论述,包括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小学生的精神世界;帮助小学生总结小学语文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记忆,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记忆力;激发学生想象力,促进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活跃课堂气氛五个方面。

2.1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小学生精神世界。

小学低年级学生爱幻想的天性充分体现,一草一木、一花一鱼、一星一云都是蕴藏着无数秘密的宝藏,极易引起学生注意。小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决定了儿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毕竟,在大部分小学生眼中,音乐比语文有趣,儿歌比单纯的知识教学有趣。通过对儿歌的阅读甚至吟唱,小学生会对儿歌产生兴趣,进而对儿歌中存在的语文知识产生学习兴趣。在低年级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教育时,要加大儿歌的使用量。比如,在教学一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儿歌《稀奇歌》时,小学生不仅能够学会识字,而且能在儿歌的拟声韵律中自然而然地学会汉语拼音。这对于刚接触拼音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减小了对枯燥的知识的距离感,提起了对拼音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

2.2帮助小学生总结小学语文的学习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儿歌的运用可以起到完善学生的学习方法的作用。语文源于生活,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加入儿歌知识,能够为小学生提供一种简单可行的学习方法,促使小学生自主进行学习方法的总结,争取能有一个更加深层次的提高。比如,汉语拼音在学习过程中的两个难点,一个是字母的书写,一个是字母的发音。字母儿歌中的“a,a,a,阿姨的a”可以帮助小学生通过儿歌提示“a”这个字母的发音;紧随其后的“一笔写成占中格”这句儿歌又能提示小学生在具体的拼音书写过程中,即在四线三格中的“a”的书写要求。通过这首儿歌,汉语拼音的发音和书写方法都能很好地总结在这充满韵律的歌词中。

2.3帮助学生记忆,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记忆力。

低年级学生都是祖国可爱的花朵,心智没有完全发展成熟,记忆能力也没有得到完全开发,这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大困难。小学语文教学中儿歌运用的另一个作用就是帮助学生巩固、记忆知识,开发小学生的记忆潜能。比如,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可以运用汉语儿歌教学引导学生进行音同形不同的汉字的教学。“有水才说清,有言去邀请,有目是眼睛,有心情谊深”,三言两语就能帮助小学生分辨“清、请、睛、情”等形声字的写法和意思。通过儿歌的学习,辅以教师对儿歌的讲解,能为小学生带来更高质量的语文教学体验,减轻小学语文教师的负担。

2.4激发学生想象力,促进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小学生的思维模式仍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儿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能够使抽象的语文知识形象化,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开发。同时,儿歌的学习是一个经验传递的过程。小学语文教师自身的知识体系、情感表达方式和意志都会通过儿歌传递给小学生,增强学生的道德情感,促进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培养小学生的美好情感。比如,在拼音教学过程中,声母“b、p”的教学就可以运用这样一句儿歌概括:“b,b,b,玻璃的b,拉开天线听广播,p,p,p,泼水的p,小孩上坡p,p,p。”将“p,b”的发音形象具体化,促使小学生开发自己的想象力,想象“广播”、“上坡”的具体形象,帮助学生清晰地记住二者的不同,避免对二者的混淆。儿歌中愉悦、美好的韵律,在教师的传授过程中能有效传达给小学生,丰富小学生精神世界,使小学语文知识不再枯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5活跃课堂气氛。

儿歌能够起到缓解小学生紧张的心理状态的作用。儿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能够使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使小学生已经分散的注意力在欣赏歌曲的短时间内重新归集起来,进而活跃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气氛,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3.结语

儿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应该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给予其更高的关注度和更清晰的阐释。本文对于儿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作用做了阐释,以期促使一线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提高对儿歌教学的重视,将儿歌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应用于实践教学,为更多的小学生带去更良好的教学体验。

参考文献:

[1]裴娟.儿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神州(下旬刊),2012(2):95-96.

第4篇:小学生语文总结范文

一、小学语文学习中档案袋评价实施

1.小学生评价档案袋内的主要内容

在每个学生的语文学习档案袋中可有目的地收录小学生在某领域内的作品,这些作品集以叙事性的方式记录了小学生的努力、进步和成就情况。这些作品可以包括:小学生的日记、反思性的作文;同伴的评论;手工艺品、各种图表;小组报告单;小学生的笔记和摘要;草稿和修改后的文章,见图1 。

图1 《只有一个地球》档案袋评价构成图

此外,档案袋中还可以包括经过师生共同讨论决定的挑选的作品的说明书,作品判断的要点,小学生对自己成长的反思、学习日记等。最后及时填写表格对各种作品进行评价与归档。

2.小学语文学习中实施档案袋评价的一般步骤

(1)学习前期准备阶段

编制问卷,调查每个学习成员的基本资料。小学生基本资料表中要填写以下内容:小学生基本材料,小学生的语文学科基础水平:(以前有没有参加探究学习或实践调查,有没有运用网络、书刊、报纸收集过材料,有没有写过研究报告等),本次语文学习的相关资料,指导教师的背景资料、经验,学习班级家庭社会可利用的资源等等。只有在原有基础上找到小学生的基点,才能制定个性化的评价体系。

[图2 《只有一个地球》档案袋评价路线图]

(2)小学语文学习实行阶段

新课程要求评价不仅关注结果,更注重小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有机地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给予多次评价机会,其目的在于促进评价对象的转变与发展;鼓励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使评价实施日常化、通俗化,如口头评价、作业评价、成长纪录袋等。新课程还强调评价过程中主体间的双向选择、沟通和协商,关注评价结果的认同问题,即如何使对象最大程度地接受评价结果而不是结果本身的正确性,改变单一评价化的现状,加强自评、互评,使评价成为教师、管理者、小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如家长开放日、校园展示日、学校报告会等。

(3)小学语文学习的总结阶段

当一个语文学习项目结束后,小学生、教师与家长一起对本次学习活动过程进行反思与总结,撰写总结报告,安排成果的展示。只有通过回顾才能进一步发现学习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总结经验促进学习参与者的多元发展。

二、小学语文实施档案袋评价的优势与特点分析

1.评价对象个性化

没有一个学生是完全相同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因此学习评价要能体现学生的差异性。小学语文档案袋评价是建立在小学生原有基础之上的。为了促进小学生的多元智力发展,课题组对新成立的语文学习小组成员进行基础信息调查,注重城乡差异、男女生的差异、性格的差异、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将不同的学生放在统一标准下一起评价,是貌似公平下的不公平。小学语文档案袋评价在评价中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差异,做到尽可能的公平,使每位小学生的优势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与展示,让每一个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成功。

2.评价内容多元化

语文学习内容的多样性与广博性要求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传统语文评价注重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使一部分书面表达能力弱的学生不能在学习中享受成功的喜悦。而《只有一个地球》档案袋评价内容就有课外资料的选择、学习小组讨论时表现、课后反思、读后感的撰写、课堂知识检测与环保小报展示等等。既包括小学生一开始的表现和基础,也包括他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索与进步,最终包括他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成长与收获。如对结果的评价强调小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对过程的评价强调对活动记录、各种原始数据、活动记录表、调查表、访谈表、学习体会学结等评价内容。对整篇课文学习全过程中小学生的学习信心、同学的关系相处和分工合作等评价可以对小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进行持续的评价。

3.评价过程动态化

档案袋评价不仅注重结果,更关注发展变化的过程,注重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多次、即时、动态的实施形成性评价,使静态的笔试评价与动态的真实评价、终结性 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纸笔测验或标准化考试只能测出小学生“知道”了什么,无法测出小学生“能做什么”。例如在《只有一个地球》一文的学习中,要真正评价一个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收获,首先要了解他的原有基础。然后在此基础上,对整篇课文学习中该小学生不同阶段的表现做好记录与评价。档案袋评价能体现小学生动手、动脑的情况,能体现整个小学语文学习过程内的学习情况,可以揭示小学生的成长轨迹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这是一种持续的动态的评价系统。

4.评价主体互动化

由于新课程下小学语文学习模式与传统的课堂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有较大的差异,小学生和教师还有家长的角色发生了转变。例如在《只有一个地球》课文的学习中,既有学生自评也有小组互评,再加上家长与教师总结性评价,这样小学生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成为评价的主体。如此一来,学习的过程伴随了反思的过程、知识巩固的过程与纠错的过程。档案袋评价还使教师由过去的知识传授者和主考官的角色转变为反思者,这对转变教师以知识教育和知识评价为核心建立起来的教学理念具有重要作用。另外,家长从幕后走到台前,由过去只在家等学习成绩单变成了评价的参与者、制定者,他们与孩子的交流更多,了解的机会也更多了。

5.评价信息持续化

第5篇:小学生语文总结范文

【关键词】生活化 小学语文 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9.172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是对小学生语言表达等基本能力的启发阶段。也正是因为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基本是白纸,各种能力都有待启发和引导,正是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关键阶段。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小学语文的教学阶段要培养小学生的感知能力、想象能力和实践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都是需要广大的一线教育工作者投入更多的心血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所以增加学习材料的趣味性、和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在生活中寻找语文元素,对从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扩大学生的视野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一)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

随着小学语文教材的不断改革和深化,我们可以看出教育部越来越重视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的选取和生活联系的紧密程度。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不是在是传统的教学汉字的认识和写法,而是在考虑汉字的构字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和口语交际等。虽然没有直接指出要生活化,但是这些文字却都是在传递教学要生活化,因为阅读和口语交际都是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小学阶段,语文的教学也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沟通能力,这些能力都离不开生活,所以将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已经是课程不断改革给一线语文教育者发出的信号。

(二)小学生认知心理的适应

考虑到小学生的心智还没有发展成熟,对事物的认知和判断还都停留在表面阶段,主要就是靠视觉和听觉去感知。因此,他们对自己关系比较密切的事物更感兴趣,也更愿意深入的探究,从而促使他们更有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因为每个学生都有不同方向的潜力,在传统的教学中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使得有部分的学生无法适应,不能充分的发挥学生的能力,潜力也得不到发掘。而生活化的教学可以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去发展自己和表达自己。

二、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方式

(一)教W内容生活化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是以教师上课讲解为主,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和接受新知识的程度。而在小学语文生活化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强调并主张以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将其和课本内容相结合,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从而引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自己将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内容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和自己的亲身经历的联系,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本中对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语文的学习过程不能单靠课堂来实现和积累,也需要课堂以外的生活积累。

结合小学生贪玩的特点,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个特点,在课外的活动中,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并学以致用。课外的活动是多样的,这里简单的分为室内活动和室外活动。室内活动就可以通过举办一些和语文积累、语文素养有关的活动,例如:诗歌朗诵、演讲比赛等,让小学生有紧张感,积极的参与并准备。这种类型的比赛,不仅有利于小学生语文知识方面的积累,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室内活动也可以是话剧表演,将课本中的某一段内容,让小学生分角色扮演。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小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揣测所扮演角色的心理变化、心境历程,这样更加有利于小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室外活动可以是组织学生做志愿者,参与社会的一些公益活动。例如:在植树节的时候,可以组织小学生种小树苗,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小学生讲解一下,我们国家目前的环境状态以及我们多种小树苗对环境的改善,从而使得小学生能够更加真实的感受绿色对我们生存环境的重要性。也可以组织小学生去敬老院,慰问和照顾孤独的老人,陪孤独的老人聊聊天之类的,让小学生能够感受到,在课本中学到的美好品德,都是现实生活的写照。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小学生对课本内容中的理解,也能使小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不再是枯燥无味的抄写汉字,还可以是和自己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

(二)教学形式生活化

小学语文教学的生活化不仅要体现在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上,也要体现在教学形式的生活化。这需要广大的一线小学语文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多和先进的技术设备结合,从而使得小学生更愿意接受,并乐意去学习。首先需要创造一定的环境,让小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因为语文的学习,都是有一定的环境氛围和语境的,只有尽可能的去给小学生创造这样一种氛围,才是让他们自己置身环境中,去感受、体会文章想要传递的情感。其次,小学阶段的语文内容,多是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小学生现在存在的普遍问题不是读不懂文章或是内容,而是知道它怎么读,怎么写,但是不懂其中蕴含的情感或是道理。这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或是和多媒体相结合,给小学生一段相关内容的视频,让其观看,这样能使学生更加直观、深刻的体会文章传递的思想内涵。也可以就某一个具体的课本中的人物或事件,让学生展开讨论,表达自己的想法。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表达不同的见解和看法,举例论证自己的观点。最后由教师参与其中,共同讨论、总结,达成共识。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对课本中的内容理解更加透彻,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6篇:小学生语文总结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 生活化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199-01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应用生活化教学方法,有关实践结果表明,此方法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拓展小学生的语文思维、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从生活化角度着手,将语文教学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进而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和质量。

1 拓展小学生的知识视野

在小学语文课文中,有很多文章因为记叙的事件和人物与学生生活的年代久远,还有的是与生活联系不大,在生活中根本不会遇见,所以导致小学生在学习这些文章时兴趣不大,导致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都很不理想。同时,有些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在生活中经常遇见,但这类内容却常常被学生忽视。出现这样的情况,究其根本在于学生生活阅历和生活经验都很少,生活视野、学习视野都是有限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不断拓展自身生活和学习视野,从而更好的学习语文知识。

如:在学习《》这首诗时,小学生对事件的经过和历史背景都不了解,如果语文教师将事件知识硬传授给小学生,小学生难免会有些接受不了,甚至觉得这首古诗乏味、枯燥。因此,在讲述这节知识内容前,语文教师应带领小学生先了解故事,这样在讲授这首诗时,小学生会更有兴趣学习。在学生积极的扩展视野中,可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热情。可见,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方法,让小学生从生活中学习语文知识,有利于消除语文知识与小学生间的陌生感,还能够引导小学生将所学习的知识真正运用到实践中。

通过教师将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能够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激发小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热情。同时还可以消除对书本教材的距离感,有效提升了对语文知识学习的效率,既拓展了小学生的知识视野,还能够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在语文教学中融入生活中有关的素材

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一些经典的生活案例融入到课堂知识中,帮助学生深入的理解文章内容。在此基础上,生活素材的融入,使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如:在学习《装在套子里的人》时,为了可以使小学生深入了解这篇文章的意义,别里科夫将自身包裹起来不希望与他人接触,表现出他害怕、恐惧的心理,从他的行为中反映出当时沙皇统治的黑暗,作者以塑造别里科夫为主,在暗讽当时黑暗的、残酷的社会现实。如果把这些知识直接讲述给学生们,学生自然不会理解,即便理解了,也没有体会到这篇文章的意义,语文教师可以举出与别里科夫相似的人物,这些人物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看见的,同时还可以让小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举一些与别里科夫相似的人物,对他们的性格、行为、言语等进行分析和总结,从而总结出某个时期某一社会现状。在引导学生积极的发言下,也是在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掌握程度,这样讲解要比教师单纯讲解的效果要好太多。

3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所谓的生活化教学,就是以学生的丰富的、有趣的日常生活为主,在教学中,教师应用生活化教学方法,就必须要根据学生实际生活,以丰富的、多样的生活情景为基础,为小学生营造出良好的生活化教学气氛,引导小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的知识内容,以便于在实际生活中充分应用。创设生活化情景包括两种,即:硬环境、软环境,教室环境便是硬环境,但在教育教学中,教室环境经常被教学者忽视,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布置教室环境有利于教学者对生活化情境进行创设,让小学生迅速的、高效的进入到生活化情境中。生活化教室建设方式有很多种。

如:语文教师可在教室窗台上摆放几盆花,也可以用一些藤蔓装饰门和窗,也可以在教室角后面墙上设置“读书天地”,让小学生在一个充满书香气息的教室中学习,不知不觉中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创设“软环境”便是结合教学内容,利用一系列教学手段,创设出与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个性相符的教学情境,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从而将课文描述的内容通过生动形象、丰富有趣的形象呈现到小学生的眼前,让小学生有一种亲自体验、亲眼看见的感觉,从而迫不及待的想要学习新知识。

如:在学习《草》这首诗时,语文教师可以在学习前,先播放一段视频,画面中展现出小草如何突破重重障碍生长起来的。在这段小视频观看后,小学生会被小草的毅力所折服,告诫自身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也要像小草一样迎难而上。接下来在学习这首古诗时,学生会更加有兴趣的学习。可见,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既能够提高小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也能引导小学生更好的感悟生活。

4 结语

总之,语文生活来源于、服务于生活。在新课改的实施下,生活化教学方法正好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不但可以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而且还能优化和整合语文教学过程,不断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更多的应用生活化教学方法,提高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推动小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第7篇:小学生语文总结范文

摘 要:文章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出发,指出当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就如何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作文教学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质量,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小学作文现状;思维导图;相关建议

一、引言

语文是一门讲究语言逻辑性的基础性学科,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十分重要的模块。作文作为训练小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巩固文化知识点的一个重要模块,受到学校和家长的普遍重视。思维是写作的核心,不论是构建文章整体结构还是组织通篇文章的语言,都是思维在文中作用的体现,而思维导图就是用一定的树状结构呈现思维过程,培养思维技巧,锻炼思维能力的工具,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小学生作文训练适应了小学生作文教学的需要,有助于小学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浅谈小学生作文教学现状

作文是一种记叙方法,它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后,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确定的主题。作文是训练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工具之一,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占有很大比重。由于小学生年龄局限,特别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写作存在很大难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作文偏题离题

在接触正式的作文写作之前,低年级学生写作练习模块主要是“看图写话”或者根据给定的主题对内容进行扩充。然而,接受正式作文训练后,特别是某些作文要求学生根据语段提炼出中心思想后进行写作,由于小学生语言思维能力还有所欠缺,读懂题目中心思想存在难度,作文偏题离题现象时常发生。

(二)思维结构混乱

作文通常都有一定字数要求,特别是篇幅较长的作文,文章后半部分往往有拼凑字数的嫌疑,使得文章整体缺乏逻辑性。小学生构建作文整体结构具有随意性,很少进行系统性构思,导致写作更像是文字的堆积,此外,小学生作文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也是导致其作文思维结构混乱的一个重要因素。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直接导致了语句不通顺,意思表达不明确,文章结构混乱。小学生写作特点使得作文训练本意得不到真正落实。

(三)内容空洞,缺乏感情

小学生对作文练习存在排除心理是一种常见现象。课内知识巩固不牢、课外阅读积累不足,加之生活经验总结缺乏,使得大部分小学生写作时无话可说,写作内容大都无病,没有融入真情实感。就算作文中偶有感人事例或者名言名句,但由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弱,通常以口导式的语句将写作资料拼凑在文章中,显得语句肤浅空洞。

(四)教师写作引导缺乏逻辑性

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教师能够帮助学生读懂作文要求,提炼中心思想。但是,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引导学生日常写作练习时,通常是以直接告诉学生主题的方式进行写作,极少用思维引导的方式将学生写作主题导入正轨,缺少锻炼学生自我提炼题干的训练,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提高学生写作主题准确性。

三、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上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诸多学科的教学中都发挥了一定作用,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也具有可行性,它既能给老师在作文教学上带来很大的便利,更重要的是,它能训练小学生思维能力,学习语文作文相关知识,提高写作能力。

(一)思维导图融入作文教案准备

教案准备在教学过程不可或缺,作文教案也不例外。运用思维导图准备作文教案具有优越性,它能缩短资料整理与运用所需的时间,提高教案质量。例如小学作文前言引导的主题为“愉快的假期”,教师可以将相关体现作文主题的语段用关键词标注,用分支结构的方式在教学环节开展,特别是PPT制作与展示,思维导图能够将教师思维分析过程很好地展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题目。使用关键词来写教案,不仅能减少教案的篇幅,还能使得教案主次程度更加直观,方便教学。

(二)思维导图融入作文技巧训练

小学生作文存在偏题离题、逻辑结构混乱、感情空洞等问题,教师要从根本上纠正或者改善作文问题,可以运用思维导图进行作文技巧训练,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作文主题的确定以及篇幅的展开都有一定技巧,都是思维的体现。首先,教师指导学生标注语段关键词,细细琢磨后确定主题,其次,细分出作文将要展开的事例或者分论点,最后,在文章主次明确的基础上收集资料,完善文章内容。例如,小学第十二册作文要求题目为《难忘的……》,在进行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进行举例教学,通过《难忘的一件事》的导读,让学生先了解一下对于这类题目的写作形式和内容,对整个题目有更加具体的把握,然后学生就可以进行有效的拓展,联系身边的实际经历,打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思维更加活跃,感受到生活中的任何经历都会对写作产生帮助,会让学生更加了乐于观察生活,运用到写作当中,让写作成为体现生活的途径,运用想象,让学生在作文教学中快乐的学习。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极大的提升学生自身的写作能力,通过这种开源化的教学方法丰富学生的写作技巧,提升学生测写作能力。

(三)思维导图融入作文课后总结

提高学生作文能力不仅在于课堂练习,课后总结同样重要,它能及时反馈学生作文问题,提醒学生重视并改正。教师利用作文课时间,将学生作文问题运用思维导图列出。例如作文《愉快的假期》,将作文辑结构混乱这一共性问题作为主支,继而罗列出导致这一问题的不同原因作为分支,如标点符号使用不当导致的语言表达不明确,实例选取与主题不符等。这种课下总结可以帮助学生根号的把握写作课堂的重点,从而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

此外,还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进行作文互评,小组成员可以自行决定,然后,成员合作总结作文问题并制作出思维导图,最后选出做得最好最快的组别,进行奖励。

四、结语

思维导图在作文教学实践中体现为“作文地图”,它从作文主题和脉络展开两个方面促进小学生作文质量的提高。基于作文在语文教学中比重较高,小学生写作水平将将直接影响我语文的教学质量,教师应该掌握思维导图操作原理,在作文教学中构建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克服作文难题,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英)托尼・巴赞.思维导图[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

第8篇:小学生语文总结范文

一、培养小学生的识字兴趣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心理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好奇、爱玩的天性,培养小学生的识字兴趣,以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在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让小学生认识到语文是无处不在的,比如说话、回答问题、讲故事等,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让小学生明白,学习语文可以做很多有趣、好玩的事情,像写字、看书、写作文等,积极鼓励小学生去识字、看书,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很容易对新鲜事物产生兴趣,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开展识字比赛活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在发新课本的时候,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抓住小学生的好奇心理和好胜心理,夸奖识字较多的小学生,号召全班学生学习,满足小学生的虚荣心,增强小学生学习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语文知识不仅存在于书本上,而且还存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适当拓展语文教学的范围,引导小学生走出课本,走进生活,以加强语文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

另外,在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各种各样先进的教学技术、教学手段已经逐渐被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其中,多媒体教学技术更是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和青睐,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提高识字教学的效果[2]。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设置合适的教学氛围,直观具体、生动形象的展示字形、字义,帮助小学生理解和掌握陌生字词,让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里学习新字,以增强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水平。

二、采用新型的识字教学方法

小学生的知识水平较低、理解能力以及学习能力不高,单纯的依靠兴趣并不能提高小学生的识字效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立足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的需求,采用新型的识字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以提升小学生的识字能力。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种多样的游戏活动,巩固小学生的语文基础[3]。

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猜谜语的形式,把一些生字编成谜语,让小学生在猜谜语的过程中,认识和掌握生字。另外,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查字典、唱儿歌、看图识字等方式,巩固小学生的汉字基础,提高小学生的识字兴趣,从而提高识字教学的效果。

三、引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

字音、字形、字义是汉字最基本的组成要素,语文教学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识字、认字能力,而且学生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坚持示范为主,纠正为辅的原则,严格要求低年级小学生的写字姿势、看书姿势和握笔姿势,反复强调、训练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行为,促使小学生形成正确的语文学习习惯。同时,在书写方面,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注意笔顺问题,让学生了解田字格的构造,引导学生观察范例字在田字格中的书写位置,然后让小学生模仿范例,书写汉字,以规范小学生的书写顺序[4]。另外,错别字现象是小学语文作业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因此,在批改做作业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先圈出错字,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修改好错字,以提高小学生书写的准确性,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水平。

第9篇:小学生语文总结范文

【摘 要】阅读是获取知识、开阔视野、丰富内涵、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这个奠基的时期,要注重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良好的阅读方式,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然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小学生们只是一味地接受着老师在语文阅读课上的技巧灌输,根本谈不上自主阅读。本文将就自主学习的主体性问题和阅读中存在的误区来展开叙述,并探讨相关策略,以加强老师和小学生们对自主学习阅读的认识,并给小学生自主阅读的学习创造更大的空间。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自主学习;策略

前言:

阅读是一个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包括读、理解、表达、总结等环节。要让注意力不够集中、以形象记忆为主的小学生自主学习语文阅读是一项较为艰苦的任务。但老师不应坐视不理,采取填鸭式教学方式来减少小学生们学习阅读的兴趣,也不宜将答案标准化使学生们的阅读理解受到束缚和限制。这些做法不但会让小学生们缺乏自主学习阅读的兴趣,更会使他们丧失自主学习阅读的动力。

1.目前小学语文自主学习阅读的状况

1.1自主学习语文阅读的主体被忽略

因为小学生们还在学习的初级阶段,所以他们经常会出现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现象,而且抽象记忆能力差。因此大多数的学校采取老师满堂灌的方式,即通过老师在课堂上一人进行全部的讲解,小学生们则因此只能被动接受阅读的知识根本得不到思考的机会,更不用提阅读之后的理解和感受了。在这样的教学方法下,小学生们的主体地位被剥夺,老师的指导权力被放大。因而会导致虽然语文阅读占据了小学课程的大部分课时,小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却不见提高的情况。

1.2自主学习语文阅读的兴趣被扼杀

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小学生们对语文阅读产生兴趣,才能驱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语文阅读的学习过程中来,才能发挥出他们的创造力。然而,对于小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培养却被怠慢了。老师在教授语文阅读时从来没考虑过怎样才能让这些小学生们的兴趣问题,而是过于注重课文结构和内容的分析,小学生们对于这种毫无乐趣的课堂更加厌烦,严重的还可能是学生们放弃语文阅读,偏废语文阅读的能力。

1.3自主学习语文阅读的评价被统一

在这个速度领先的时代,社会对创造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国家突出强调创造力的重要性,要求创造力的培养要从小抓起,小学生的课程设置要渗透创造力的培养内容。然而,这种以统一的评价标准压制着小学生们的创造力,小学生的个性根本得不到凸显,每个人都处于统一的标准之下,创造力的积极性被打消,创造力也根本发挥不出来,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可能因此而提高。

2.加强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阅读的策略

2.1还原主体,加以引导

既然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就应该充分尊重主体的自主学习的地位。老师要注重小学生们的对于文章的朗读,而学生在朗读文章中的主体性就表现为老师的朗读作为范本,同时带领学生入情入境,让学生自己想象和感受文章中包含的情感,老师只需发挥引导的作用。老师更要关注学生自己对于篇章的理解,上课之前,可以让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阅读之后的看法和观点,这样才能注重于学生的想法,学生在阅读理解中的主体性也显现了出来。由此,学生们在语文阅读课上的主体性就充分展示出来,学生们也会觉得此事关己,会认真地对待,才会自主地参与到语文阅读课堂中。

2.2培养兴趣,主动学习

如何培养小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是很多教育机构忽略的问题,而以母语为基础的阅读课普遍让小学生觉得过于容易,根本提不起学生们自主学习语文阅读的兴趣,更不会关注老师讲课的内容,对此老师应该采取相应手段,增加课堂的乐趣。例如,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选择性的教学,征求学生们的意见,再加上自己的挑选的内容进行教授,让学生们更加关注教学内容。更好的办法就是情境教学,例如在教授故事性文章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同学们分组进行表演或者直接让每个同学讲一个类似的故事。总之语文阅读老师应尽力而为,变换自己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利用各种现代科技让孩子们对语文阅读产生兴趣,产生自主学习语文阅读的愿望。

2.3标准多元,发展个性

圆是最完美的图形,然而在当今这个个性突出的时代里,圆形需要被改造成棱角鲜明的形状。在小学语文阅读课上,教师经常会做出明确的教学评价,用“错”和“对”这样的标准,让小学们的思路受到限制,他们的发散思维得不到发展,而标准答案的概念深深植根于他们的心目中。对此,老师们应该意识到要增加教学评价的多样性并积极鼓励学生们多角度的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小学生们的创造力,小学生才会自主地投入到思考中来。

总结

小学生的学习愿望还是很强的,但是多年来,语文阅读一直没能让他们产生自主学习的意愿,可以说这是教育业的一个顽疾。从现在开始,语文阅读课以后要更加注重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兴趣、发展他们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创造力,这才是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所在,而且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不仅收获丰富,老师也会收到意外的惊喜,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教学相长的和谐画面。

参考文献

[1]王莉.小学语文自主阅读现状调查与研究[D].山东:鲁东大学.2014:6-8

[2]郜立敏.小学语文自主学习初探[J].成功(教育版).20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