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口问题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国家在2004年开始实施中部崛起计划以来(中部崛起是指促进中国中部经济区———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和山西6省共同崛起的一项中国中央政策,2004年3月5日首先由总理提出),安徽省的社会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但是,安徽省在以后的发展中仍面临着几个重大问题。
1.1人口基数庞大以及增长率过快,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安徽省的总人口数(户籍人口)已从2000年的6245万迅速增至现在的6800多万人,十年共增加616.7万人,增长了9.9%,年平均增长达0.95%。人口问题不仅表现在增速迅猛,而且还表现在基数庞大,根据第五、六两次人口普查显示,安徽省的人口规模都跃居全国前十位,是人口大省。一方面为了供养不断增长的人口,不得不加大对资源的开发和掠夺,同时破坏和污染自然环境,造成人们赖以生存的不可再生资源迅速减少以及水资源、土地资源等一些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从而进一步影响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人口基数的庞大且增速不断加快,致使人均GDP下降,人们用于可支配收入减少,从而消费总量降低,人们消费的减少势必会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2012年安徽省全年地区生产总值为17212.05亿元,位于全国第十四位,但是人均GDP只有28792元,位于全国第二十六位,仅高于广西、、云南等西部地区,而东部一些经济发展较好的省份如江苏省、浙江省,人均GDP已分别达到了68347元和63266元。同时就安徽省的产业结构来看,安徽省的GDP主要来自第二产业,与东部经济较好省份相比第三产业比重不足,其中第二产业中高耗能行业比重偏高,“粗加工、低技术”比重较大。所以就目前安徽省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其形势不容乐观。
1.2人均资源占有量少且分布不均安徽省的土地总面积为13.94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45%。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安徽省的人口总量(常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4.46%,平均人口密度为495人/平方公里,与全国平均人口密度139人/平方公里相比,安徽省表现出了人口稠密,土地资源短缺等特征。由于人口基数的庞大,全省人均主要资源占有量很低,2008年人均耕地为1.40亩,人均淡水资源为1100立方米,人均森林蓄积量为1.7立方米,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就分布情况来看,耕地面积主要分布在皖北平原地区,而淡水资源多分布在皖南山地、丘陵地带,由于农业灌溉对水资源的需求很大,而水资源的分布不均致使北方平原农业发展遇到了瓶颈。水资源的短缺和分布不均不仅与耕地产生了矛盾,同时与人口的分布也产生了矛盾,如淮北平原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0.8%,地表水资源仅占全省总量的12.5%,皖南山区人口占9.8%,而地表水资源却占40.6%,人均拥有地表水量淮北与皖南山区相差13.5倍。因此,在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的情况下,人均资源的分布不均导致突显的矛盾更加加剧。
2安徽省发展中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的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人口作为一切活动的主体,对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要推力作用。但是人口作为自身因素也会产生一些列人口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人口老龄化加速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的动态过程。当今国际通用标准用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一个社会的老龄化程度,如果该比重达到7%,就称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类型为老年型人口。2010年安徽省65岁及以上人口占安徽省总人口比重为10.18%,比重已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8.87%,同时比2000年增长了2.73%,比1990年增长了4.77%,增长速度逐渐加快。由此可见安徽省不仅已经迈入了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同时加上医学的突飞猛进,人们的寿命不断的延长,人口老龄化是各国必然面临的问题。由于自20世纪80年代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安徽省的人口出生率大减,2010年六普数据显示,安徽省0-14岁少儿人口仅为17.98%,与2000年相比,下降了7.54%,与1990年相比,下降了10.41%。由此可以看出,0-14岁少儿人口比例在不断下降,并且下降速度逐渐加快,大大低于欧美发达国家25%左右的通常比例,出生率的大大降低长时间势必会造成人口老龄化比重加大。同时随着老龄化速度的加快,老年赡养比不断上升,使得安徽省是在经济欠发达的情况下迎来了人口老龄化。目前安徽省的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比较狭窄,一般多集中在城镇地区,广大的农村地区主要还是依靠家庭养老,而且安徽省又是农业大省,农村的人口比重占到了72.5%(2011年),庞大老年群体养老需求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加大社保的投入必然要相应增加,社会养老保险的负担加重。
2.2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衡人口出生性别比是一个重要的衡量男女两性人口是否均衡的标志。国际上一般以每出生100个女性人口相对应出生的男性人口的数值来表示,从国际经验来看,人口出生性别比值在103-107为正常范围,即每出生100个女婴,则应出生男婴数量要比女婴多3-7个。
2.2.1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上升根据1990年、2000年、2010年三次人口普查显示,安徽省的人口出生性别比不仅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升高趋势,而且出生人口性别比比值要远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且增长迅速,尤其在1990年至2000年这十年间增长趋势最为显著,其形势不容乐观。
2.2.2城乡人口出生性别比差异大安徽省的出生性别比存在着显著的城乡差异。安徽省出生人口性别比自1982年以来,城镇和农村性别比均高于107,偏离了出生性别比的正常范围,且农村的出生性别比明显高于城市。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安徽省城镇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26.24,农村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36.88,均达到了历年来的峰值,并且,城乡间出生性别比的差距呈逐步扩大的趋势。
2.2.3出生人口性别比随孩次而攀升安徽省的出生性别比存在着明显的孩次差异,一般情况下,第一孩的出生性别比都在正常范围内,但随着孩次越高出生性别比偏高程度就会越严重。如2010年出生人口中,第一孩的出生性别比为113.01,已经偏高;第二孩的出生性别比迅速升高到168.32,严重偏高;第三孩及以上孩次均超过245以上。安徽省出生性别比失衡主要原因有:
(1)受传统文化因素影响。中国自母系氏族社会开始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时,女性地位出现不断的下降,而男性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所以这些社会中的家族体系导致了强烈的男孩偏好和随之而来对女孩的歧视。时至至今,男性被认为“传宗接代”“祭祖送终”的传统文化思想已经根深蒂固,尤其在很多农村地区形成“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等一些传统观念。
(2)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与家庭的计划生育计划相矛盾。安徽省受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规定具有城镇户口的夫妻只能生一胎,具有农村户口的夫妻在第一胎生育女孩的情况下允许生二胎。因此,很多育龄妇女在怀孕期间通过B超等科技手段来鉴定婴儿性别,使生育选择性别有了可能性,从而将会导致出生性别比严重失衡,尤其在二孩上。
2.3人口素质相对较低且分布不合理人口素质是反映人口总体内在的质的规定性的范畴,一般包括人口的身体素质、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现在所说的人口素质大多是通过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体现出来,而衡量一人的文化素质主要是通过受教育年限以及文化程度来体现。根据安徽省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安徽省人口素质整体提高,总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程度的人口为398.5万人,占总人口的6.67%,比2000年提高了4.43%;具有高中程度的人口为641.0万人,比2000年提高了3.08%;具有小学程度人口为1662.9万人,比2000年下降了9.48%。但是在与东部一些发达省份相比,安徽省的人口素质存在普遍偏低。同时,在总人口素质提高的同时,从人口素质分布地域方面看,高素质的人口一般多集中在城市地区,而地域广阔的农村地区人口素质偏低,人才优势多集中在城市地区,人才分布的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这使得广大的农村自然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和合理的利用。同时农村人口素质的低下还表现在对资源掠夺式的经营,导致耕地减少,土壤退化,水土流失等一些环境问题,将严重制约安徽省经济快速发展。
2.4劳动力年龄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就业压力增加,压迫经济发展劳动力年龄人口是指15-64岁年龄段的人口,安徽省劳动力年龄人口增长快于其他年龄段人口的增长。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来看,虽然总人口(户籍人口)一直呈增长趋势,总人口的增加势必会导致劳动年龄人口增加。2010年安徽省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为4275万人,比2000年增加近250万人(2000年为4012万人),年均新增劳动年龄人口24.2万人。劳动力年龄人口的快速增长且基数庞大势必会增加就业的压力,根据资料显示,一方面安徽省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由2000年的3.3%上升到2010年的3.7%,失业率持续攀升,另一方面由于安徽省农村人口比重大,庞大的劳动力年龄人口出现在农村,且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广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急需转型。如果能使这些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将会相应的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如果不能就会增加社会负担拖累经济发展并且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在劳动力年龄人口快速增长且基数庞大的情况下,能否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成为振兴安徽经济的关键。
3解决安徽省人口问题的思路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安徽省的人口问题是错综复杂的,是困扰安徽省当前以及今后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解决人口问题,要结合社会的方方面面,它与与经济、政治、资源、环境等方面密切相关。因此,只有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采取综合措施、正确引导才能解决人口问题,才能为振兴安徽经济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3.1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改善就业问题随着中部崛起计划的实施,安徽省的发展对人口素质的要求会进一步提高,低素质的劳动力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必须要不断提高安徽省的人口素质。在提高人口素质的同时,还要注意人口素质分布不合理问题。所以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首先,必须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经费以及师资力量的投入,尤其是一些贫穷落后偏远山区,改善其教育环境,要让更多的人有学上,能享受到教育资源,同时政府应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广大教育工作者到农村以及一些偏远山区从事教育工作,通过学校的正式教育以及教师正确引导来改变人口素质低下的情况。其次,要大力发展农村的职业教育以及成人教育,要加强对其专业技能的培训,尤其是失业人口的再就业技能培训,确保其具有专业岗位技能。同时要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降低中小企业发展的门槛,从而能吸收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改善人口的产业结构分布状况,促进第一产业人口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努力把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提高到能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轨道上来。对于解决高素质人才(尤其大学生)就业问题,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其自主创业,创造新的就业领域,同时对于高校毕业生要摆正心态,鼓励其到西部、农村等基层去工作,丰富基层领域,解决基层所需。再次,要注重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防止人才流失。只有这样,安徽省的发展才具有可持续性,才能形成永久效益。
3.2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安徽省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且发展迅速是在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高的基础上,即所谓“未富先老”。因此,首先努力扩大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尽量减小城乡差距。建立覆盖全省的、包括广大农村老年人口在内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同时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时,保障的公平、平等不仅要在社会保障项目中的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中体现,也要在社会保障的其他项目中,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保障项目中体现;其次,要发挥政府在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管理、监督等环节的基础性作用,政府要将社会保障作为一项长久的制度安排,并且财政就要由现在的半到位发展为真正全面到位,确保养老保险制度落到实处,从而使养老保险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再次,要从现有的现收现付制度下逐步过度到基金积累制的体制下(养老保险的市场化),要借助市场机制,有效发挥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如进一步发展企业年金计划以及奖励个人养老储蓄。
[中图分类号]R-05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3(c)-149-02
依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人口问题的主要特点:一是人口数量多。全国总人口数达12.95亿人,占世界总人口的1/5以上。二是人口素质有待提高。人口普查粗文盲率(15岁及以上文盲占总人口的比重)仍有6.72%,而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4 571万人[1],所以,对于我国来说,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迫在眉睫的问题。人口控制社会化应当成为今后人口控制的主要方式。要想使人口控制社会化很好的实施,需要生育控制的协助。
1人口控制社会化是当前人口控制的必然选择
人口控制社会化是指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人把社会生育规范内化为自己的生育观,并自觉承担社会生育义务和责任的人口控制方式,是一种自律为主的柔性控制方式[2] 。
1.1从人口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出发,我们应当选择人口控制社会化
人口可持续发展理论就是要求人口增长速度和素质能够朝良性的、稳定的、积极的方向发展,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按照自己的意愿办事,也就是说如何使个人认识到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统一,怎样才能使人们把人口控制的需求变成自觉自愿的选择呢? 那就是通过社会化过程,使社会生育伦理规范和生育责任内化为人们的内心信念和生育意愿。
1.2 生育模式多样化的现实与生育文化主流导向需求之间的矛盾,需要我们选择人口控制社会化
在自我中心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丁克家庭、同性恋家庭、无子女家庭也相继出现。社会开放使生育状况变得难以琢磨。另一方面,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使婚育关系变得复杂而微妙[3]。这些变化都使生育模式呈现多样化和难以控制的局面。社会变化与生育模式多样化之间的中介因素,是人们对生育的自主选择。人们对生育的自主选择是否应当绝对自由呢? 当然不能。从社会发展的需求看,社会应当对人们的生育施加影响,应当适度限制生育选择的自由。因此,社会主流文化只能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引导人们的生育意愿,引导人们的“自主”选择。引导的最佳方式不是“堵”和“禁”,而是通过教育潜移默化,即社会化。
2人口控制社会化的主要途径
社会化是个人由自然人成长发展成为社会人的过程,是个人同他人交往,接受社会影响,学习掌握社会角色和行为规范,形成适应社会环境的人格、社会心理、行为方式和生活技能的过程。把社会规范内化为自己的信念、习惯和人格,是人们社会化过程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社会化涉及社会和个人两个方面。从社会的角度看,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人进行教化的过程。从个人的角度看,社会化是个人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4]。社会要想使人口得到适当的控制,实施教化的主要途径有哪些呢?
2.1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起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对孩子成长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父母对于人口控制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观念。比如:一对有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养儿防老”和“女子终究是人家的人,嫁出去的女子泼出去的水”等思想的父母,不难想象出他的孩子思想也会受到影响。学校教育除教授他们所需要的技能外,还教授对待事物的态度和如何应用自己知识辩证地看待事物。对于人口控制来说,加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至关重要。
2.2规范媒体的宣传
大众传媒通过筛选信息、舆论导向等方式,对当今青少年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要推行人口控制社会化,就必须规范大众传媒,使他们的宣传为主流文化服务,对人类社会负责。
通过对社会大众进行人口控制的社会化实施以后个体把社会规范内化为自己的生育观,即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而在现实生活中,就需要生育控制协助完成。
3生育控制的伦理问题
生育控制是对人的生育权利的限制,包括对正常人生育权利的限制和对异常特定人的生育权利的限制,前者往往是一个国家为控制人口数量而制定的一种普遍的政策和法令,如计划生育政策,后者往往是着眼于提高人口质量,对一些严重影响后代生命质量的特定的育龄夫妇实行生育限制。生育控制方法主要包括避孕、人工流产、绝育等。其中涉及的许多伦理问题历来是生命伦理学关注的焦点。
3.1避孕是生育控制在人口控制过程中的主要手段之一
尽管避孕在今天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成为许多国家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的有效手段,但在伦理学中,避孕还存在或需要解决以下的认识问题:
3.1.1 越来越先进的避孕技术推广使用后是否会引起性关系的混乱这种可能性在一定范围内是存在的,避孕使同生育过程可以完全分离开来,人们可以享受纯粹的性快乐,而不必顾虑意外受孕及其带来的后果,这就减轻了对后担心的心理压力, 从而改变了人们的性观念,使婚前性关系和非婚前性关系会有所增加。那么,我们怎样解决这种伦理问题呢?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教育,以道德和法律来约束和控制人们的。
3.1.2会使人们放弃生育的义务避孕在一定意义上的确是把婚姻与生育分离开来了,这种分离会不会使人们放弃生育的义务, 最终导致社会的利益与人种的延续受影响。
3.2人工流产
它是避孕失败的一种补救措施。人工流产伦理争论的矛盾焦点主要集中在胎儿是不是人,有没有出生权利的问题上。其他问题的解决,例如妇女对于其自身的权利和社会对更自由的人工流产法的利益,首先依赖于胎儿是不是人,是否是一个能够要求拥有权利的实体[5]。
人工流产在我国另一个伦理问题就是性别选择,造成我国男女比例失衡以及所引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3.3绝育
在当今我国人口控制主要应用于:一是避孕,或出于夫妇个人的考虑,或由于社会控制人口数量的需要,绝育可达到不再生育的目的;二是优生,如果夫妇一方或双方有严重遗传病,绝育可保证遗传病不再传递到下一代,也可改善人类基因库质量。绝育伦理争论的矛盾焦点主要集中在严重遗传性疾病患者尤其是智力严重低下者的非自愿性绝育上。在伦理上,我们可以从有利、尊重、公正和互助等原则组成的伦理框架来分析和评价对严重遗传性疾病和智力严重低下者的绝育[6]。
21世纪,人类最大的威胁不是战争和疾病,而是“人炸”,加之在现实生活中,先天性、遗传性疾病也威胁着不少家庭和人群,如何解决呢?需要进行人口控制的社会化和生育控制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来实现。
[参考文献]
[1]张维庆.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读本[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5.
[2]马芒.人口控制社会化的决策选择[J].南方人口,2004,1:16.
[3]肖君华.现代生育伦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优秀博硕士论文,2004,4:2.
[4]冯泽永,史玉.生育伦理与人口控制社会化[J].医学与哲学,2006,27(7):38.
[5]H.T.Engelhardt.人工流产的本体论[A].邱仁宗.医学的思维和方法[C].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211.
关键词: 流动人口子女问题 社会融入 对策与思考
一、流动人口子女身份定位问题
流动人口通常指在某一时间范围内居住地发生了跨越一定地域界限变动的人。本文中的“流动人口”,是指那些以家庭模式从乡镇流入城市,在流入地居住时间为一年以上的外来务工人员。流动人口的子女就是指外来务工者的子女。北京社会科学院学者韩嘉玲曾对北京市流动人口子女做了一项调查,将这部分“城市新市民”分成四类:1.从小跟父辈来到城市打工,有的甚至就出生在城市。2.守在农村的“留守儿”,长大以后跑到城市,投靠父辈。3.处于来来回回的状态,小时候在农村呆了很短的时间,然后到城市里读小学,因受到户籍制度的牵制,初高中又必须返回农村。4.跟随父辈打工进入城市,后来又从农村考回城市,读大学――这是一部分非常少的人群。
二、流动人口子女面临的问题
(一)制度的排斥和边缘化的课桌。
进城民工子女教育公平问题是当前义务教育工作中的一个新难。根据有关城市流动人口抽样调查,学龄儿童按流动人口的2%-3%计算,估计全国约有200万人。其中很大一部分儿童不能就地入学。即使通过缴纳一笔不菲的“建校费”等进入当地中小学校,但由于缺乏文化上的差异等原因,仍然会导致这一部分入学儿童学业成绩不良,辍学率居高不下。很多流动人口选择让孩子人读同乡人办的民工子弟学校。但民工子弟学校的学校校舍简陋,缺乏相应的教学设备,迫切需要完善。
(二)经济的排斥和边缘化的心态。
流动人口进城后的一个现实困境是难以融入城市社会,难以融入当地的经济生活,这其中虽说有着多层次的因素,但城市社会对流动人口的歧视和排斥却是不可忽视的。其一,城市居民的歧视。长期的城乡二元体制结构,在造就巨大城乡差距的同时,也衍生了城里人的优越感。城市居民对流动人口普遍具有一种戒备、排斥心理。此外,流动人口家庭的经济地位更加深了他们及他们下一代子女的自卑心理,对于流动人口来说,他们努力的目标就是多挣点钱以求得生存。加之由于自身素质的原因,他们中有一些人在城市中的一些越轨行为,给城市秩序与居民生活带来消极影响,并产生“晕轮效应”,更加深城市人对其全体的反感心理。
(三)社会文化的排斥和边缘化的归属感。
社会归属是指社会成员把自己归入某一地域人群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既有对自己社会身份的确认,也带有个体对该地域的投入、喜爱和依恋等感彩。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归属感主要是在其就读学校与同辈群体交往中、学校集体活动中,及对城市的感受中形成和发展的。但是城市孩子优越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使得流动人口子女产生了被歧视和对立感,感觉到自己与城市孩子的差别。可以看出学校对个人的社会化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学校的文化氛围很重要。学校是一个最自然的融入过程。
三、对策与思考
通过上面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出:必须采取一系列对策从各种途径来有效地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社会融入问题。这对于实现社会公平的目标和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流动人口纳入政府的日常工作中,建立以常住人口为依据的户籍管理体制。
从根本上讲,要认识到流动人口子女将成为本地区未来的主人,他们的发展与成长将关系到城市长远的整体发展水平。各级政府应打破现行以户口为依据的户籍管理体制,建立以常住人口/现居住人口的户籍制度为依据的管理体制。各级政府不仅应为户籍人口服务,还应将非户籍人口纳入其日常管理与服务范围之内。特别是在基础教育方面应将流动人口子女就学纳入公办学校招生计划。
(二)建立多部门合作以完善流动人口工作的运作机策。
流动人口子女所涉及的生存、教育与权益等方面,往往不是一个地区的行政部门能够解决的,还涉及到教育、公安、物价、工商、计划生育等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应探索及协调各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进行有关流动人口子女的工作,通过部门间的多种合作形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流动人口子女能够有得到平等生存与发展的机会与权利。
(三)全社会要提高对流动人口子女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流动人口子女已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因此,要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一种重视、尊重流动人口,关心支持流动人口子女生存和发展的社会氛围,发动各种社会力量,为流动人口子女提供各种支持。
(四)公立学校要构建平等、无差别、无歧视的教育环境。
消除流动人口子女进入公立学校的心理门坎,让流动人口子女回归公立学校教育不仅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发展,还有利于他们的社会适应,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城市孩子正常的发展,有助于培养城市学生宽容、接纳的态度,促进其对世界差异性、多元性的了解。
(五)将打工子弟学校纳入相关部门的管理与辅导工作中。
按目前的态势,绝大多数流动人口想马上融入城市,但这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从现实可能性和将来可能性角度来看,流动人口融入城市,是一个长期、分阶段的过程,在这里,没有城市社会政策和体制作相应的改革和创新,要真正地融入城市社会也是不可能的。笔者认为,户籍制度改革仅仅是城市迈出促进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的第一步,目前在促进融入方面做得还很不够,需要改变从社会身份角度来制定政策的做法,全面改革城市社会体制,从就业体制、社会保障体制、财政体制到教育体制等,都需要进行改革。
参考文献:
[1]吴曾基.现代社会学[专著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美]Vincent N.Parrillo;Ardyth Stimson.当代社会问题[专著类].第四版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1、人工种植牙的适用范围及禁忌症分析
1.1人工种植牙的适用范围。通常情况下,种植牙适用于以下范围:个别牙齿缺失,失牙区种植床正常;多数牙缺失,拟用固定义齿修复,为减轻缺牙间隙两端基牙的负担,中间种植基牙;游离端缺失牙,失牙区牙槽嵴吸收严重,不能承担义齿基托的负荷;全口牙缺失,可行全口覆盖式或全口固定式种植义齿修复;颌骨缺损,可通过种植修复完成功能重建和形态恢复;因生理或心理原因,不能习惯戴用有较大基托的可摘义齿,或因基托的刺激出现恶心呕吐反应者。
1.2人工种植牙的禁忌症。植牙治疗的绝对禁忌症中以全身疾病为主,如心脏病、高血压、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症等,患者患有需要住院治疗的疾病或可影响种植体骨性结合的情况均可列为绝对禁忌症。其它绝对禁忌症有精神分裂症、偏执狂、酒精成瘾、药物依赖症、神经过敏体质、极度紧张症、前期老年痴呆症,以及对种植治疗效果期望过高、夜磨牙或其他不良咀嚼习惯、恶性软硬组织病变等。相对禁忌症有缺牙区骨组织条件不够、咬合高度不够、缺牙间隙宽度不够、进行性牙周炎等。相对禁忌症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予以解决,待情况好转后也可进行种植牙治疗。
2、种植牙手术前应做的必要准备工作
在口腔医学领域,人工牙根就是牙种植体,是通过外科手术将其植入人体缺牙部位的颌骨内,愈合后在其上部修复假牙的装置。在牙齿种植前,应当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2.1牙齿种植前设计。牙齿种植手术前,首先要拍照片取模型等资料收集工作,确定修复的类型,种植系统,种植体的数量、位置、方向、长度,然后制作出种植手术用模板,使手术能准确顺利地进行。
2.2牙齿种植前常规检查。检查缺牙的部位、间隙大小、牙槽骨的宽度、牙槽嵴状况、粘膜组织状况,根据其大小宽度和高度选择能否种植和种几个种植体。
2.3放射检查。主要了解牙槽骨密度和数量及有无疾病。牙片可较清楚地了解牙槽骨的密度,部分了解牙槽骨的数量。以及邻牙的牙周组织、牙体组织及根尖情况。颌骨曲面断层全景片,可以了解牙槽嵴高度、鼻底、上颌窦高度、下齿槽神经情况、颏孔的位置。螺旋CT,可以准确地了解牙槽骨高度、宽度、准确定位和进行术前模拟手术。后牙区的种植由于有上颌窦高度和下齿槽神经的问题,螺旋CT的检查很有必要。此外,术前还应测量血压、检查血常规、凝血酶原测量,必要时还应检查血糖及心电图。然后根据前述检查确定进行手术是否可适,并在可以手术的前提下精确选择适合种植体的直径与长度。
3、种植牙的步骤及具体方法
3.1麻醉方法。建议采用阿替卡因注射液作局部浸润麻醉,下颌慎用传导阻滞麻醉。
3.2切口设计。1期植入法应在缺牙区牙槽嵴顶正中切口;而2期植入法则应在牙槽嵴底中线偏舌侧作梯型或角形切口。
3.3种植手术中机械性热灼伤是影响种植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相关实践研究表明,种植牙手术钻孔时温度控制在47℃以下能减少对骨组织灼伤,预防骨蛋白变性。因此,可使用25~30℃之间的0.9%氯化钠溶液,在钻孔时持续喷注冷却;此外,在钻孔过程中还应注意慢速钻进与停止交替进行,以预防骨组织热灼伤的问题。手术中的种植窝直径应稍小于种植体0.1mm,种植窝深度应长于种植体2mm,种植体旋入种植窝或轻柔敲击使其完全就位,两段螺旋式种植体连接时基台与种植体固位钉之间不能有骨组织及纤维软组织嵌入,影响组织愈合。种植体的内部衔接处保持轴线垂直,因为改变种植体颈部的曲度会影响种植体修复后的强度和应力,所以当同时植入多个种植体时应使它们拥有共同的就位道。
摘要:我国开征个人所得税已有25年之久,近年来随着个人所得税收入的超速增长,引发了个人所得税改革的一系列讨论,如税制模式的选择、费用扣除问题、税率的设计以及征管手段等问题,我国立法部门也正在加紧拟定、审议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方案。本文主要从费用扣除角度,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谈个人所得税制的完善。
关键词:扣除范围;指数化;联合申报
征收个人所得税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它已成为大多数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税制结构中最为重要的税种。我国从1980年起开征个人所得税,至今已有25年,这二十多年我国经济结构经历了多次重大的变革,居民收入无论是绝对数值还是相对差距都发生了迅猛的变化。我国现行所得税法自1994年起施行以来,收入逐年增长,到2001年已经发展为我国工商税制中第四大税种。据统计,2004年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1737亿元,其在组织财政收入、调节个人收入分配方面的职能日益突出,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个人所得税制度也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如税制模式的选择、费用扣除问题、税率的设计以及征管手段等,迫切需要进行调整。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完善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制度。
2005年12月19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5]183号)规定,纳税人自2006年1月1日起就其实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按照1600元/月的减除费用标准,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调整费用扣除水平可以缓解低收入纳税人的税收负担,但仅仅调高工资薪金的免征额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个人所得税的在调节收入分配上的缺陷,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费用扣除方式,调整费用扣除范围,从而加强个人所得税在组织收入和调节分配等方面的功能。
一、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制度现状
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法采用的是分项定额扣除与定率扣除法相结合的方法,对纳税人不同性质的所得分别进行扣除。其中,对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允许从每月的收入中扣除费用800元。2006年1月1日起,工资、薪金所得扣除费用是每月1600元,对在我国境内没有住所而取得来源于我国境内工资、薪金所得的外籍人员或者在我国境内有住所而有来源于我国境外工资、薪金所得的外籍人员,可以附加扣除费用3200元;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可以扣除的费用为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对企业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的扣除费用为每月800元;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的扣除费用实行定额和定率相结合的扣除方法,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定额扣除800元;每次收入在4000元(含4000元)以上的,定率扣除20%;财产转让所得的扣除费用为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利息、股息、红利、偶然所得不扣除任何费用,以每次取得收入为计税所得。
二、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制度存在的问题
1.费用扣除范围过窄,不能很好起到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
在发达国家的个人所得税中,一般都针对纳税人不同的社会负担情况规定相应的扣除标准。以加拿大为例,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费用包括了养家糊口的“生计费”,如注册退休金、储蓄款、小孩照料费、保姆费、安家费、生活费等。显而易见,国外的生计扣除给予了纳税人基本的生活保证,减少了纳税人因经济活动失败带来的风险。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在费用扣除标准的设计上,未能充分考虑纳税人的个体差异、纳税能力以及纳税人的住房、养老、失业和赡养人口的多寡、婚姻状况、健康状况、年龄大小、教育子女等因素,对净所得征税的特征表现不明显。综观世界各国个人所得税制,像我国这样费用扣除不考虑家庭支出是很少的。
2.费用扣除缺乏灵活性,造成不同的纳税人之间税收负担不平衡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对“工资、薪金所得”项目采用“定额扣除法”,计算纳税人的生计费用,这种费用的扣除方法比较简单,征纳双方都易于掌握。但是这种费用扣除方法也存在着十分明显的缺点。
首先,由于这种费用扣除方法以固定数额作为费用扣除标准,未能与物价指数挂钩,从而难以适应由于通货膨胀造成居民生活费用支出不断上涨的实际情况。在1994年—2003年期间,我国的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升了12.5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升了26.3个百分点,伴随着物价的上涨,纳税人的基本生活费用也在相应增加,而个人所得税的费用扣除标准长期未变,这是不合理的,也是不科学的。
其次,这种费用扣除方法对不同纳税人采取单一的费用扣除标准,没有考虑不同纳税人之间家庭结构的差别,从而会造成不同的纳税人之间税收负担不平衡。比如,有两个人口结构、收入水平均相同、但收入来源不同的两个家庭甲、乙,按现行税法计算个人所得税如下:
表4收入水平均相同的两个家庭的纳税比较
家庭收入应纳税额
甲丈夫每月工资收入2500元
妻子每月工资收入1000元(2500-1600)×10%-25=65(元)
乙丈夫每月工资收入3500元
妻子失业,无工作无收入(3500-1600)×10%-25=165(元)
从表中可以看出,有着同样纳税能力的两个家庭却承担着不同的税收负担。这有悖于税收的公平原则。
第三,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对“工资、薪金所得”基本上采用按月计征税款的办法,年终不汇算清缴(采掘业、远洋运输业、远洋捕捞业及财政部规定的特殊行业除外)。这种方法,难以适应由于许多行业生产经营季节性带来的纳税人各月份之间收入不均衡的特点,容易造成税收负担的不平衡。
3.费用扣除内外有别,也不利于公平纳税
税法规定,对在我国境内的外资企业单位中工作的外籍人员与外聘在我国境内工作的外籍专家,在计算其应纳税所得额时,按月附加减除3200元费用;对外籍人员从外资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以及房补、洗衣费、探亲费、子女教育费免征个人所得税。这种内外有别的规定明显不符合公平原则中的横向公平的要求。中国加入WTO的一项基本义务是给予外籍居民以国民待遇,它的本质含义在于内外国民的无差别待遇。从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对外籍居民规定的单独扣除费用的内容而言,这些费用正是国外许多国家普遍允许扣除的纳税人为取得所得所付出的成本费用。但这些规定只适用外籍居民纳税人,并不及于国内的居民纳税人,外籍居民的这种超国民待遇,违背了纳税公平原则。
4.分项扣除费用,造成税款流失,增加征管难度
现行个人所得税实行分项扣除,造成不同类别的收入存在不同的扣除标准与税收优惠,不仅形成计征口径不一,容易造成纳税人分解收入、多次扣除费用,或者不同性质的收入之间转移税负,给偷税提供了可乘之机,增加了征管的难度。如工资收入按月计算,每月按1600元的标准扣除;劳动报酬按次计算,属于连续性的按每月取得的收入为一次,如果1月之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项目收入,就可做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扣除,每项低于800元的收入就可不纳税。假设有甲、乙两名纳税人月收入相同,均为2800元,其中甲的工薪收入1500元,劳务报酬700元,稿酬收入600元,按现行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甲不纳税;而乙的收入全部为工资薪金所得,其应税所得为1200元,需缴税95元。这不但有失公平,而且在客观上鼓励了大批纳税人利用分解收入、多次扣除费用的办法避税。在实践中许多兼职的报酬明明是工资,却申报成劳务报酬,就是因为劳务报酬比工资薪金有更多的扣除机会。分项扣除费用,为人为转移税负甚至偷税提供了条件,不仅造成税款的流失,也增加了征管的难度。
三、完善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制度的建议
1.增加费用扣除范围
在标准扣除的基础上,增加据实扣除的方式。考虑我国医疗、住房、养老等社会制度的现状,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需要增加的具体项目可以包括医疗费用、家庭住房抵押贷款利息、老人赡养费扣除、公益救济性捐赠、人寿保险扣除等。其中,可以据实扣除的医疗费用是指纳税人支付的医疗保险以外的医药费用,此项扣除还可以规定年度最高限额;家庭住房抵押贷款利息应为纳税人购置普通住宅而发生的抵押贷款利息支出;老人赡养费扣除可以规定,如果纳税人要赡养无经济来源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加扣300元;公益救济性捐赠应该允许据实扣除,以鼓励纳税人的捐赠行为;人寿保险是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的一种辅助方式,应该允许扣除,但可以规定扣除的最高限额。
2.实行费用扣除指数化调整
20世纪70年代,大多数发达国家都采取税收指数化措施。费用扣除指数化是指按照每年消费物价指数的涨落,相应调整纳税扣除额,以便剔除通货膨胀的名义所得增减的影响。也就是说,扣除额的多少应该随工资水平、物价水平的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避免通货膨胀对个人生计构成明显的影响,保障纳税人的基本生活需要,真实地反映纳税人的纳税能力,增强个人所得税制的弹性。我们可以借鉴英、美等国的做法,赋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对扣除额进行调整的权利,每年按照物价变动情况对扣除额进行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满足国家和纳税人的共同需要。
3.增加联合申报方式,公平税收负担
可以增加已婚纳税人联合申报方式,联合申报的费用扣除额应设计为单独申报的两倍,这样,可以平衡同等纳税能力但不同收入来源的家庭的税收负担。如上例的甲、乙两个家庭,假设收入水平、收入来源、费用扣除水平和税率不变,承上例。但是将费用扣除设计为单独申报扣除1600元,联合申报扣除3200元,则两个家庭的纳税情况如下:
表5收入水平均相同的两个家庭的纳税比较
家庭收入应纳税额
单独申报联合申报
甲丈夫每月工资收入2500元
妻子每月工资收入1000元(2500-1600)×10%-25
=65(元)(3500-3200)×5%
=15(元)
乙丈夫每月工资收入3500元
妻子失业,无工作无收入(3500-1600)×10%-25
=165(元)(3500-3200)×5%
=15(元)
从表中可以看出,如果有了联合申报方式,两个同等纳税能力的家庭的税收负担基本持平。至于哪一种申报方式更合适,有赖于纳税人根据自己的收入以及税收制度的规定作出选择。
4.统一费用扣除标准
按照税收公平原则的要求和WTO的税收国民待遇原则,在设计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制度时应给予本国公民和外籍个人同等待遇,而从现行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制度而言,外籍居民规定的单独扣除费用的内容是违背这一原则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决定了微观经济主体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而这种竞争应该基于一种公平的税收环境,这就要求政府在税制改革过程中应尽快统一内外有别的税收制度,从而实现税收的公平。
四、完善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制度的配套措施。
1.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
税收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工作,一个税种在社会经济中所起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税务机关对该税种的征收管理能力。目前我国还不具备对个人收入实行有效监控的能力,并且信用不发达、征管手段还比较落后,信息化在税收征管中的运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家虽然已经对居民的银行储蓄存款实行了实名制,但银行与税务机关的联网工作尚未展开。这种状况说明,我国目前还不适合选择综合所得课税模式,而应选择分类综合所得课税模式。在这一前提之下,可以考虑将工薪所得、生产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财产租赁所得等具有较强连续性、经常性的收入列入综合所得的征收项目中;而对于财产转让、特许权使用费、利息、红利、股息等其他所得,仍然按照比例税率进行分项征收。
2.抓好申报纳税,强化代扣代缴。
2005年9月19日,国家税务总局公布了《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05年10月1日起执行。《办法》中明确提出了加强个人所得税征管的思路,要求建立个人收入档案制度、代扣代缴明细帐制度、协税制度和逐步实现全员全额管理制度。“个人收入档案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全员全额管理”将意味着,每一个纳税人都将被建立一个专门的档案,实现个人收入“一户式”管理,不管你的收入是否达到纳税标准,都应该要进行纳税申报。《办法》中还提出,要社会各部门协税,税务机关应重点加强与公安、检察、法院、工商、银行、文化体育、财政、劳动、房管、交通、审计、外汇管理等部门的协调配合。
目前,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征收方法主要有两种:申报法和代扣代缴。据了解,“代扣代缴明细帐制度”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开展了先期的试点工作,也就是税务机关依据个人所得税法和有关规定,“要求扣缴义务人按规定报送其支付收入的个人所有的基本信息、支付个人收入和扣缴税款明细信息以及其他相关涉税信息,并对每个扣缴义务人建立档案”的一项制度。“纳税人与扣缴义务人向税务机关双向申报制度”和“与社会各部门配合的协税制度”同样在具体实践中已经初露端倪。
各地应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结合不同行业的特点,强化代扣代缴,实行源泉控制。各征收机构应选择行业,狠抓落实“支付个人收入明细表制度”的执行情况。同时,应进一步明确代扣代缴义务人的法律责任,以加强对代扣代缴义务人的法律约束。目前,全方位、深层次落实代扣代缴是加强个人所得税征管的最有效的途径。在此基础上,要尽快规范纳税人的纳税申报制度,在条件成熟情况下,推行个人所得税双向申报制度。
3.大力推行信息化和源泉课征相结合的办法。
在目前已实行储蓄存款实名制的基础上,尽快实行“银税联网”,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和解决税源不透明、不公开,不规范的问题,提高税收征管效果。同时改革金融体制,严格控制现金流通,增加信用程度,实现所有个人收入都必须通过银行结算,以减少个人所得税的偷税行为。
4.强化执法力度。
众所周知,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查管偏松,处罚不力。参照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严管重罚是行之有效的途径,严管就是政策设计要严密,法律制度要健全,征收管理要严格。重罚就是对违犯税收法律制度的行为,处罚要严厉,使之产生强烈的震慑效应,以严管重罚来约束纳税人的行为,减少税收流失,增加财政收入,从而达到个人所得税设计的目的。近期,应尽快制定和惩处偷漏个人所得税的有关法规以及具体规定。明确有关单位对税务部门配合的法律责任。条件成熟时,可设立税务法庭,加强税收执法力度,加大偷逃税的各种成本和风险。
主要参考文献:
[1]孟红,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的几点思考,《税务研究》,2002.11;
[2]《个人所得税制国际比较研究》,蔡秀云著,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论文关键词:人口老龄化;老龄社会;养老保障;医疗保障;老年照料服务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基本形势
人口老龄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涉及到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诸多领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社会问题和战略问题。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正处于体制深刻转换、结构深刻调整、社会深刻变革的重要时期,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十分关键的时期。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已经十分严峻.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总量过多的双重压力。
按照国际标准,我国已处于老龄社会,并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44亿,占总人口的1l%,并将以年均3%速度增加。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也是发展中国家大国崛起过程中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国家。据预测,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1.74亿,约占总人口的12.8%;2020年将达到2.48亿,约占总人口的17.2%。从2005年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要净增1亿。之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到2050年前后提升到30%以上,进入重度老龄化。届时我国老龄人口总量比美国全部人口还多。从本世纪前半叶开始,我国将始终是世界上老年人口规模最大国家。我国老龄化水平从10%提高到30%,仅用不到50年时间,而英国、法国和美国等西方工业化国家要用100年左右的时间。对于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而言,这一速度的确是惊人的。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家庭结构、老年群体状况及城乡老年人口分布将呈现许多变化。一是纯老年人家庭迅速增加。“三代同堂”式的传统家庭越来越少,“四二一”结构家庭(一对夫妇同时瞻养四个老人和一个小孩)逐渐增多。有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纯老年人家庭占老年人家庭比例城市约为40.3%,农村约为37.8%,并在继续增加。二是高龄老年人口急剧增长。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达71.4岁,80岁以上高龄老人高达1520万,预计到2020年将翻一翻,2052年将超过1亿,占世界高龄老人总量的1/4。高龄老人是老年人口中增长最快的群体,本世纪前半叶,我国高龄老年人平均增长率超过4%,是老年人口平均增长率的1.7倍。高龄老人的这种增长速度在世界人口老龄化历史上是十分罕见的。三是城乡人口老龄化程度倒置。发达国家城市人口老龄化水平一般高于农村,我国的情况则相反。2000年我国农村老龄化水平为10.9%,比城镇高1.24个百分点,2020年、2030年将分别高于城镇5个和7个百分点。老龄化对农村的冲击比城镇更为严重。这是中国人口老龄化不同于发达国家的重要特征。四是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我国是在尚未实现现代化,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社会的,属于未富先老。而发达国家是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经济较为发达的情况下自然进入老龄社会的,属于先富后老。
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dp刚刚超过1000美元,属于中等偏低收入国家行列,而发达国家进入老龄社会时人均gdp一般都在5000—100013美元以上。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十分广泛而深远。人口老龄化使劳动力年龄结构、人口瞻养比结构、代际利益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对养老、医疗服务体系的完善,对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加强,对老年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事业的发展,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二、中国人口老龄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中国是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进入老龄社会的,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实力较弱,制度准备也较为迟滞,面临的形势相当严峻。
一是现行养老保障体系还不适应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要求。充足稳定的养老金供给是养老保障制度的核心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国的快速老龄化将导致抚养结构的根本性转变,造成在本已较迟建立养老保险制度的情况下,养老金缴费者急剧减少和领取者大量增多,养老金供需矛盾日益尖锐。一方面,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资金支付压力逐年加大。1980年我国在职职工与离退休人员之比为l2.8:1,2004年锐减到3:1,养老负担急剧加重。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窄,只在城镇建立起养老保险制度,绝大多数农村老龄人口还没有纳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因此,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的任务十分艰巨。
二是医疗保障体制不适应老年群体迅猛增加的要求。老年人是医疗卫生资源消费的主体,据统计,60岁以上老人余寿中约有2/3时间为带病期。而目前我国医疗资源总体不足、分布不均衡,医疗保障制度覆盖面小,政府投入相对不足,个人负担费用上涨过快。老年人口总量的迅速增长,对医疗资源的消费和占用越来越大,而支付能力有限,这将给我国医疗保障体系带来巨大压力和严峻考验。
关键词:计划生育;宣传教育;任务和要求
当前,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进入了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阶段。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地位的提高,群众需求的不断增长和计划生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上的重视程度有所下降,这将直接影响着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上台阶、上水平。这就使新时期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对宣传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做好基层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就必须要转变思路,深入探索,不断实践,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型生育文化,引导广大群众树立科学的婚育观做出积极的贡献。
宣传教育工作是人口计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首要位置。随着人口计生工作进入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阶段,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工作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对于如何做好新时期的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工作,有如下几方面的见解。
一、准确把握当前人口计生工作的形势
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宣传人口计生工作的形势和任务。作为宣传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准确把握人口计生工作的形势和任务。
一要认清发展阶段。
“十一五”时期,人口计生工作进入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二要充分肯定成绩。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全国少生4亿多人,提前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三要抓住机遇。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得的历史机遇期,同时也是人口计生事业加快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四要清醒认识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出的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今后十几年,人口增长势头依然强劲,人口素质总体水平不高,出生人口性别比和人口老龄化问题更加突出,流动迁移人口持续增加,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进一步加大,贫困人口结构趋于多元。只有清醒认识到这些复杂情况,才能深刻地认识人口计生工作所面临的各项艰巨任务,增强做好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明确新时期宣传教育工作的任务和要求
服从服务于人口计生中心工作,宣传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在于积极推进新型生育文化建设,促进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的树立与形成。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大力宣传中央《决定》精神以及其他关于人口计生工作的重要思想、方针、政策;宣传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宣传人口计生工作在和谐社会(和谐社会论文)建设中的基础性地位;宣传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中央关于“四个不动摇”的新要求;宣传人口计生政策法规,加强对人口计生工作依法行政和法制化建设的宣传新型生育文化,积极推进生育文明;宣传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独生子女教育等科学知识,提高群众的生殖保健意识和能力;宣传人口计生工作中的先进人物典型事迹和先进经验。
适应人口计生工作形势和任务的要求,要坚持大宣传、大联合、出精品的方针,把人口计生宣教工作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三大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充分发挥社会各相关部门的宣传教育优势,整合宣传教育资源,集中全社会力量,建立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工作大合唱;大力创新(创新论文)宣传教育形式、方法和手段,形成特色,精心制作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健康向上,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精品,全面提升宣传教育工作质量和水平。
三、创新思路,改善方式,做好新形势下的计生宣传教育工作
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工作者只有立足本职,胸怀天下,具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组织管理和综合协调的能力、调查研究和社会活动的能力、战略思维和把握大局的能力、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的能力,做会宣传、善宣传、受群众欢迎的一流宣传员,争当协调社会力量、团结群众、凝聚人心的“社会活动家”,才能更好地肩负起新阶段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工作的光荣使命。 围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人口计生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就要创新计生宣传工作思路。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真正把群众作为计划生育的主人,把解决群众最关切、与群众利益联系最紧密的问题,作为宣传教育的出发点,以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树立新时期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工作的良好形象。
二是要把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工作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格局中跳出“就计划生育宣传计划生育”的狭小圈子,紧密联系企业党政工作大局,贴近工作中心,贴近群众需求,争取和运用相关社会经济政策和社会力量搞好计划生育“大联合、大宣传”、由过去计生部门“唱独角戏”,向党委宣传部门牵头、部门配合、齐抓共管转变,由过去只注重宣传人口控制结果,向既注重宣传控制效果、更注重宣传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促进人口格局分布转变。从而,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提供舆论支持。
三是倡导按需教育理念。按需宣传教育是指按照群众的需求进行宣传教育。以往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主要是向群众灌输思想,是一种以计划生育部门为中心的宣传教育,结果是将宣传教育的内容硬塞给群众。这种宣传教育不符合群众的实际,也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格格不入,自然得不到群众的欢迎,更难以实现宣传教育的目的。如今,在宣传教育理念上创新,就应当确立按需宣传教育的理念,变“我要宣传教育”为“要我宣传教育”。这一变动使两种宣传教育出现了本质区别。一种是“以我为主”,另一种是“以群众为主”。应当把基层群众的意愿和观点作为评价宣传教育效果的核心,作为体现宣传教育人员成绩的标准。开展按需宣传教育,就要在宣传教育的内容等方面切合群众实际,满足群众的现实需求。在宣传品制作上向群众喜闻乐见上转变。改变过去以印制计划生育宣传单为主的方式,力争多印制一些群众喜闻乐见、印象深刻、乐意保存或相对保存时间较长的计划生育宣传品,结合本地特色打造宣传精品。如计生扑克、计生围裙、计生年画、计生挂历、计生书画,打上人口计生烙印的工艺草编将有宣传人口计生政策内容的相声、小品、电视剧宣传光盘等,免费赠送给群众,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学计生,在言谈话语中讲人口,进一步提高人们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基层群众的实际需求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除需要获取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避孕节育知识外,基层群众还迫切需要致富信息及技术等。所以,基层宣传教育的内容与形式等要不断创新,更加拉近与群众和生活的距离。
新的形势下,要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顺应群众求知求新、求富、求美的心理,不断拓展宣传内容,创新宣传形式。一要分层次开展宣传教育,实施分类宣传指导。对青少年未婚人群主要宣传性与生殖健康知识,对外出务工人员宣传艾滋病、性病等预防知识,对育龄人员在抓好优生、优育、少生、优生知识的宣传教育的同时,要突出抓好出生缺陷危害及预防、新婚健康检查知识的宣传。二要不断丰富宣传手段,充分利用现代化传媒手段如电视、互联网开办网上人口学校、举办专题讲座、发送手机短信等宣传计生国策,传递计生信息,增强计生宣传工作的感染力。三要灵活机动,抓好随机教育。要针对计生宣传难以触摸到的不同群体,采取登门、电话等手段搞好跟踪宣传服务工作,确保工作到位,宣传到位,提供计生宣传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 压缩型工业化国家;人口红利:中间技术
中图分类号 F0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7)04-0035-05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落实,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城市就业压力将更加严重,中国就业压力将进入新的高峰期,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失业与环保、社会稳定、产业结构调整等一系列问题以更加复杂的方式交织在一起,对改革、稳定和发展形成巨大压力。针对这一系列问题,以张坤为代表的学者率先提出中国经济存在“压缩型”特征[1],这种特点表现在经济、社会、人文等各个层面,对中国人口研究也提出了新的课题。
1 压缩型工业化社会的一般特征
联合国开发署环境专家D・O・Conner指出,早期发达国家经历了几个世纪完成的工业化,在东亚国家却只花了数十年,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过程显著缩短,这种缩短的工业化被有关专家称为“压缩型工业化”[1]。压缩型经济社会典型特征是工业化进程超速发展,产业结构急剧转变,就业矛盾突出,资源环境问题复杂。
1.1 工业实行“跨越式”发展,产业结构变动幅度大
工业的快速崛起是“压缩型”工业化社会的典型特征,主要表现在工业突然而快速地替代农业,与“非压缩型”工业化国家相比,缺乏自然成熟的过程。如:英国的工业革命自18世纪开始,到 21世纪仍处于工业信息化阶段,而工业后进国[2]则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就完成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的转型。如韩国1965年的GDP中工业产值的比重为25%,1990年已迅速上升到了45%,同期农业部门在GDP中的比值从39%下降到9%;我国自50年代开始工业化,到2005年,第二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从20.9%上升到47.3%,与此同时,农业总产值在GDP中的比重从50%左右下降到12.4%
1.2 人口膨胀与结构性失业并存
工业发展初期,经济快速增长和对劳动力的需求造成人口出生率急剧上升,随着世界工业朝着自动化、信息化方向的发展,工业产业对简单劳动力的需求下降,而巨大的人口基数使劳动力的供给增加,使就业与失业问题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以我国为例,从1952-199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都超过10‰,总人口从57 482万人激增到130 756万人(2005年),人口数量的迅速增加导致就业问题出现。从“九五”期间开始,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出现失衡,下岗失业人口大幅上升,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进入“十五”,就业与失业问题更为突出,不仅总量供求失衡,而且结构失衡。
1.3 人口增长结构演变历程缩短
从东亚人口发展史上看,后进工业国家的人口结构变化(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到“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再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所经历的时间仅为发达国家的1/3。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一个低生育阶段,标志着我国用不到30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经过上百年才完成的向现代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过程。根据联合国(2002)预测[3],65岁及以上老人占总人口比例从10%增至20%,各国所用年数为:中国20年(2017-2037);日本23年(1984-2007):德国61年(1951-2012):美国57年(1978-2028)。
2 压缩型工业社会的“人口红利”特点
2.1 “人口红利型”经济期的缩短
发达工业化国家“人口红利”期出现的时间与工业化进程大致相同,持续时间为100年左右。由于后进工业国家经济增长“追赶效应”作用,人口急剧膨胀,“人口红利”期迅速到来,持续时间缩短。以我国为例,由于政策和社会因素,在经历20世纪50~60年代生育高峰期后,从8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进入了“人口红利期”,“人口红利”期最多持续60年(见表1),而以我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是否能在60年内完成工业化过程尚不可知。人口抚养系数[5]在短期内赶超发达工业国家。如在20世纪5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抚养系数比为0.7~0.8,到2000年,抚养系数比降低到0.6左右,同期发达国家人口抚养系数比仅下降了0.039,基本稳定在0.55左右。人口结构的黄金时期也被“缩短”,意味着劳动力资源减少,经济发展必定受阻。
2.2 “压缩型”工业化与“人口红利”期的交织
“压缩型”工业化带来的人口老龄化负效应将使社会总储蓄开始减少,继而总投资下降,通过乘数作用影响经济持续发展,同时,人口抚养比上升、劳动力资源开始减少、日益庞大的养老金使政府开支增加。
显然进入老龄化社会需要一定的“社会积蓄”才能支付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费用”。因此,经过充分工业发展和财富积累的发达国家在进入老龄化社会时都较为富裕,如英国等发达国家从成年型社会向老年型社会转变用了80年,同期人均CDP为5 000~10 000美元,而后进工业化国家完成这种转变只用了发达国家1/3的时间,我国完成这种转变用了大约20年,人均CDP只有1 000美元左右。这种“未富先老”正是“压缩型”工业化国家所独有的。
工业化后进国家的“追赶效应”和“结构效应”使国家产业结构调整节奏快、社会转型幅度大、经济畸形发展,致使在“人口红利”期内不能像发达国家那样充分利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获得“人口红利”,相反却出现了“压缩型”综合性的问题:自然新增劳动力+城镇失业劳动力+城镇化带来的农业劳动力,与产业结构改变、城镇化和因过快工业化导致的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交织在一起,形成后进工业化国家独特的人口特点,如果不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人口红利”将迅速转变为“人口负担”。
2.3 人口“红利”中存在泡沫现象
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只是获取“人口红利”的必要条件,社会要享有“红利”还需要与本国劳动力资源相匹配适合的制度环境、政策措施、人文环境和足够的工作岗位等,这些条件和“人口红利”一起构成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源泉。
大多数后进工业化国家为了尽早获得“人口红利”,在工业化起步阶段鼓励生育,如战后日本人口在1947-1949年出现了持续三年的生育高峰期。这三年共出生约806万人,出生率由1945年的23.2%猛增至33%~34.3%,我国在1952年人口出生率高达37%。同时各国政府大力发展教育,1990年,日本大学毛入学率为29.6%,2003年大学毛入学率达到了47.7%,同期韩国大学毛入学率从386%上升到77.6%,新加坡从18.6%上升到48.3%,中国从3.0%上升到7.5%[6],到2005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9%,但当我们考察教育科研经费的投入时却发现,从1990-2005年,尽管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由569亿元增加到3 951.59亿元,增长了5倍多,但是财政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全国教育经费占GDP比重从2002年最高点3.32%下降到2005年的2.16%,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教育投入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教育投入占GDP 4%的水平,这种急于求成的教育发展模式导致了教育质量的低下和教育层次的单一化。同时,由于后进工业国急于实现产业现代化,是知识技术引进的主要国家,急需技术创新,导致对高素质人力资本的需求,而本土产业在国际产业链中所处的地位要求实用性中档人才,这种多样化的需求与本国单一的人力资源素质不相匹配,导致大部分劳动力资源没有形成与本国经济相适应的人力资本,出现了“人口红利”泡沫。
2.4 长期非自愿失业人口的存在使实际抚养系数高于理论数据
实际抚养系数计算公式中分子为0~15岁幼儿和65岁以上老人,该公式暗含的前提条件是充分就业。只有当社会自然失业率低于6%时,理论抚养系数才与实际相符。但当大量失业劳动力存在时,被抚养人口就不仅仅限于少儿和老人了。另一方面,后进工业化国家普遍存在出生缺陷人口居高不下的问题,目前,我国每年有80万~120万的出生缺陷婴儿,15年后,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先天性缺陷人口也要从系数公式的分母中扣除,这时实际抚养系数往往要高于理论抚养系数(见表2)。
3 人口红利压缩的后果―大量持续性失业的经济学分析
人口基数大,劳动力资源丰富正是获取人口红利必不可少的条件,它可以通过生产和消费行为为经济增长提供不竭的动力,因此,人口基数大不应该是导致失业的直接原因,只有当它同不合适的产业结构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出现劳动力供大于求现象。孤立地判断人口和产业结构是否合理是不科学的,只有将他们纳入一个系统之内来考察,这样的判断才有意义。由于人口总量是既定现实,界定人口与产业是否适应就涉及到重新判断发展中国家现行产业是否适应人口的问题。
以我国为例,我国属于压缩型工业化国家,产业结构在50年里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农业社会步入工业化、信息化社会(这种转变是部分和不均衡的)只用了几十年时间[8],就业形势也相应发生变化,其中最显著的就是经过一个短期的就业高峰,从1997年开始失业率开始进入风险区,并一直持续居高不下。对这个问题本文的理解是现行产业结构和我国的人口特征不相适应。
3.1 现代化的产业结构要求与劳动力现代科学素质[9]普遍低下不相适应
在国际产业自动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下,随着国际产业梯度转移,后进工业国家也顺应潮流,大力发展自动化、信息化工业,一方面提高了本国资本和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显示出后进工业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后进工业化国家处于国际产业转移的低端,劳动力素质低下,基本上没有能力为本国要求现代化的企业提供必须的高技术产品,劳动力处于闲置状态,没有发挥生产,相反,对高科技产品的需求和大量人口的存在为发达国家的生产性产品和消费性产品提供了市场。因此,就业压力、人口红利期缩短、人口泡沫等问题从表面上看是劳动力供大于求,总量失衡,实际上是“赶超型”工业化过程中,整体产业结构升级太快、太陡,缺乏相应的人力资源支撑造成的。
3.2 生产性消费的盲目跟进
在自动化、资本化、信息化的全球性的呼声中,大部分学者一致推崇通过技术和资本投入带动经济增长,于是几乎各行各业开始千方百计地争取项目、更新设备,期望在资金有限的条件下,通过解雇员工、增加投入来达到改资本广化为资本深化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这种生产性高消费导致大量劳动力富余,一方面,由于资本对劳动力的替代作用,使就业结构发生转变,一部分岗位永久性地消失;另一方面,由于高科技产品的生产知识含量较高,需要具有较高教育程度的技术人员,而人口素质的提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就业结构无法及时调整,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工业不是在大量吸纳劳动力而是开始饱和吐出劳动力,第三产业缓慢增长的就业机会,难以容纳同时来自农业和工业外溢的劳动力。生产性的消费向发达国家产业盲目跟进导致了各产业就业增长弹性系数直线下降。
3.3 对西方理论的“非本土化”借用
工业化和信息化是全球化趋势,但是实现这种目标所采取的手段和方法应该因国而异。
早期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资本替代劳动力所获得的巨大发展是显而易见的,大多数后进国家希望通过模仿他们的发展模式达到本国经济的腾飞,甚至用急进的方式企图将“失去的工业化时间”抓回来。因此,相应出现了一批介绍和推崇西方理论的学者和官员。但是,引介理论首先要理解理论,而要对西方理论进行充分的理解必须从历史的角度研究其出现时的社会整体背景。
早期工业化国家进行技术创新的背景是:①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生产能力低下,工匠们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弥补劳动力资源的不足;②技术创新路径自下而上,是自发创新,没有行政干预;③具有“欧洲特色”的科举制度是技术创新的制度背景。工业革命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文化鼎盛时期,由于欧亚文化和生产力水平相差太远,欧洲社会无法直接模仿借用类似中国科举制度来选拔人才,只能通过手工艺创新来达到快速从学徒“升级”到业主的目的,因此,工艺技术创新成为手工作坊的生存之道,之后的工业革命在此基础上展开;④自由、开放的经济是技术创新的宏观经济条件。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人文背景与西欧大相径庭,如果只重视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而忽视技术的同化和吸收,将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假设把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按照其价值定义为“一千英镑”技术,把发展中国家的本地技术定义为“一英镑”技术[10],如果发展中国家贸然引进“一千英镑”技术会给本地的“一英镑”技术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同时,由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基础和国情,“一千英镑”技术不能马上被当地经济消化和吸收,大量劳动力失业和经济增长放缓将在一段时间里存在,社会稳定将受到威胁。
4 通过产业结构创新解决人口问题
目前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是:早期工业化国家分阶段出现的社会问题在发展中国家同步爆发,如人口问题、就业问题、环境问题、收入分配问题等,这些问题不仅多而且盘根错节、相互交织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而且与本国国情结合形成各具特色的“问题团”,现有的国外理论难以有效解决各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困境。综上所述,发展中国家要使经济和社会持续地发展,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以我国为例,可以尝试创建符合中国国情的产业发展道路解决人口与经济发展问题。
4.1 明确本国国情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基数大、国民现代科学素质普遍低下、地区发展不平衡、典型二元经济结构。为早日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通过学习和模仿西方经济发展方式和管理制度,实行了大规模的产业自动化,用机器代替人力的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增加产量,并将这种方式广泛地推广到工厂和农村,这一方面使我国在短期内经济水平得到快速的提高,另一方面导致社会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使社会整体消费水平低下,继而影响自动化的最初目的―经济增长,同时,大量剩余劳动力的长期存在又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
4.2 构建包含国家专有要素的本土经济学
我国失业理论的发展代表了后进国家学界“洋为我用”的觉醒历程,特别是后两种模式正是立足于我国实际、反思西方理论、独立思考后的结果,但是大多数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有这样一种思维惯性:通过模仿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路径,考察我国实际经济社会中存在却相悖于他国发展路径的“不当之处”,给予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看似有道理却难以实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面临的问题。经济和人口理论的作用在于为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提供智力支持,其中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是主体,理论、政策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而不是通过改良社会去适应理论,然后按照理论设计进入另一发展模式。这里并不反对借用他国发展模式,但是首先应该选择真正适合本国的模式,且在实施前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去伪存真,选择其中与本国国情相融部分,在此基础上再对理论进行创新性的完善。
4.3 创新型产业模式为人口问题提供了解决之道
根据本国国情选择,创新理论是压缩型工业化国家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关键在于政府和学界思维方式的改变,对国际经典理论不迷信不盲从,采取审慎的态度对待“舶来品”,从本国实际情况出发,创建适合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
以人口问题为例,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人口素质、失业等方面,走入了因果倒置的误区,从根本上讲失业、人口数量、人口质量等问题是相对存在的,是经济社会发展偏离本国国情导致的结果,并不是人口本身就存在问题。因此,研究不应继续纠缠于问题的表象,而应该寻找问题产生的根源,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如失业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当国民整体经济社会水平不高的条件下,产业特别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全面盲目自动化,忽视了我国人口众多、正处于人口红利期的特点,无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舍本逐末,花费有限的资金外购昂贵的自动化设备替代人力,导致失业现象大量存在,而且由于这种结构性失业是外生因素(国际产业梯度转移)引起的,与早期工业化国家不同,很难在短期内通过本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容纳失业人群(产业国际自由转移与劳动力要素的不能自由流动造成这一问题),即“一千英镑”技术摧毁了“一英镑”技术,经济和人口问题以扭曲的方式交织在一起,因此,只有建立适合本国的中间技术产业,即“一百英镑”技术型产业才能充分利用本国充裕的劳动力,使经济真正获得“人口红利”。这种中间技术型产业可以将科技含量高的“一千英镑”技术分解为若干能适应本地产业、本地技术和本土教育水平的新型“一百英镑”产业,这种新型产业一方面提高了本地“一英镑”技术型产业的技术含金量,帮助提升国内经济和技术水平,使发展中国家尽快与世界经济接轨:另一方面,大量中间技术产业的存在能充分吸收发展中国家丰富的劳动力,使社会能平稳地渡过产业结构转型期,使发展中国家延长“人口红利期”,充分享受经济与人口发展带来的福利。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张坤.推行循环经济是解决我国复合型环境问题的重要举措[A].张坤.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论文集[C].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32.[Zhang Kun Recycle economy style is the essential way to solve our countries’ composite environmental problem [A].Zhang Kun Recycle economy theory and practice papers[C].Beijing:The environment and science press,2005:32.]
[2] 胡鞍钢.国情与发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5:74.[Hu Angang National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M].Beijing:The university of Tsinghua Press,2006,5:74.]
[3] 王文军,李蜀庆.建立循环经济解决压缩型工业化社会中的环境问题[J].中国工业经济,2005,(9).[Wang Wenjun,Li Shuqing.Developing the Circular Economy to Solve the Environment Issue in the Condensation Model Industrialization Society[J].Chinese industrial economy,2005,(9).]
[4] 蔡防,王德文.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与劳动贡献[J].经济研究,1991,(10).[Cai Fang,Wang Dewen.China's sustainable economy increase versus the labor’s contribution[J].Economy Research 1991,(10).]
[5] 宋丰景.国内失业问题研究最新进展[J].经济问题,2005,1[Song FengjingThe latest research on the unemployment in China[J]Economy Problem,2005,(1)]
[6] 陈淮.我国劳动力市场政策的主要指向[J].中国劳动,2004,(5).[Chen HuaiOur countries’main policy direction on the labor market[J].China Labor,2004,(5).]
[7] 姚裕群,莫荣.中国城镇失业率为7%已进入风险区[J].热点研究,2002,(10).[Yao Yuqun,Mo Rong.China’s urban unemployment ratio has reach 7%,and is going to risk area now[J]Hot Research, 2002,(10).]
[8]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China education and human resources research group. From a huge population country step into a strong human resources country[M]. Beijing:Higher education Press, 2003]
[9] Kelley. Allen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Population Change in the Third World,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1988,126:1685~1728
【关键词】偏微分方程;弦振动;人口问题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过程中,人们研究的许多问题用一个自变量的函数来描述已经不够精确了,所以不少问题必须用多个变量的函数来描述,才能够更精确地得到人们所需要的结果。这样就产生了研究某些物理现象的理想的含有多个变量的函数及其偏导数的方程,这种方程就是偏微分方程。实际上,偏微分方程的解一般有无穷多个,而在解决具体物理问题时,我们必须从众多一般解中找到能够满足题目给定的特殊条件的解,这样我们才能够了解具体问题的特殊性。本文在简要的介绍偏微分方程的发展历史的基础上,详细的讨论了其在弦振动及人口问题中的应用。
1 偏微分方程的发展
1746年,达朗贝尔在他的论文《张紧的弦振动时形成的曲线的研究》中,提议证明无穷多种和正弦曲线不同的曲线是振动的模式。由此开创了偏微分方程这门学科。和欧拉同时代的瑞士数学家丹尼尔・贝努利也研究了数学物理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解弹性系振动问题的一般方法,对偏微分方程的发展起了比较大的影响。偏微分方程得到迅速发展是在十九世纪,那时候,数学物理问题的研究繁荣起来了,许多数学家都对数学物理问题的解决做出了贡献。这里应该提一提法国数学家傅立叶,他在从事热流动的研究中,写出了《热的解析理论》,在文章中他提出了三维空间的热方程,也就是一种偏微分方程。他的研究对偏微分方程的发展的影响是很大的[3]。
2 偏微分方程在某些具体问题中的应用
2.1 偏微分方程在弦振动中的应用
弦是一个力学系统,是一个质点组,故它的运动符合牛顿第二定律。设弦在未受扰动时平衡位置是x轴,其上各点均以该点的横坐标表示。弦上各点的位移假设发生在某个平面内垂直于x轴的方向上,t时刻的形状是曲线u=u(x,t),适当假设如下:
(Ⅰ)弦是一个“柔软”的连续体,之所以能维持其形状是由于弦能抵抗弯矩,因此任何时刻弦的张力总是沿着弦的切线方向,且弦的重力可忽略不计[4]。
(Ⅱ)弦的振动发生在一个平面内,且弦上各点的运动方向垂直于平衡位置。
(Ⅲ)微小是指弦振动的幅度及弦上任意点切线的倾角都很小,u(x,t)是弦上横坐标为x的点在时刻t的位置。
(Ⅳ)弦的扰动是小扰动,即弦上各点的位移与弦长相比很小,且振动平稳即弦在任意位置的倾角都很小,这并不是说u(x,t)的数值很小,而是ux很小。
为了导出弦的横振动方程,我们选择平面直角坐标系,弦的平衡位置为x轴,其两端分别固定在x=0及x=1处。
先证明弦上每点张力为常数。在弦上任取M1M2为一小段,M1M2的长度则为d=,由于假定弦只做微小振动,即s=dx≈dx=x-x可以认为这段在振动过程中并未伸长,由胡克定律可知,弦上每一点所受张力在运动过程中保持不变,即张力与时间t无关。
再证明弦上每点张力也不随地点的变化而变化。将点M1和M2的张力分别记为T1和T2,张力的方向分别沿着弦在点M1和M2处的切方向。由于假定弦只做横向振动,因此张力在x轴方向分量的代数和为零,即有
Tcosβ-Tcosα=0(α,β分别是曲线u(x,t)的切线与x轴的夹角)
对于微小振动α≈0,β≈0,所以cosα=cosβ,于是可得T1=T2,这说明张力不随地点变化。
综上所述张力为常数,记为T。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以建立弦的横向振动方向。
作用在弦的这一微小元素上的垂直方向的力即为在横向分量的代数和为:
由于微小振动,所以α,β都较小,即:
应用微分中值定理可将上式化为:
设弦的密度为ρ,由于弦段(x1,x2)较小,所以其上的每点加速度相同,因此可以用其上的任意一点的加速度代替。于是该弦段的惯性力的大小为:
(1)弦自由振动的方程
当弦自由振动时,不受外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合力为惯性力,可得下式:
当x1x2时,对式(1)取极限可得:
若记,则(2)式可写成
(2)弦强迫振动方程
若在弦的每单位长度上还有横向外力作用,外力密度为F(x,t),由于弦段M1和M2很小,其上各点处的外力密度近似相等,故作用在弦段上的外力近似等于[1]:
当x1x2时,对上式取极限可得:
2.2 偏微分方程在“人口”问题中的应用
人口问题是生物学家非常感兴趣的问题之一(人口并不仅限于人,它可以是任何一个与人有类似性质的生命群体)。对人口的发展进行研究我们所采用威尔霍斯特模型:
其中,称为生命系数,并且比要小很多。P(t)就是考虑到生存竞争而引入的竞争项。当群体总数p(t)不太大时,由于比小很多,则可以略去上面方程中右端的第二项而回到马尔萨斯模型。但是当群体总数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上面方程中右端的第二项所产生的影响就不能忽略。
威尔霍斯特模型是将生物群体中每一个个体视为同等地位来对待的,而这个原则只适用于低等动物。对于人类群体来说,必须考虑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别,特别是年龄因素的影响。人口的数量不仅和时间有关,还应该和年龄有关,而且人口的出生、死亡等都和年龄有关。不考虑年龄因素就不能正确的把握人口的发展动态。此时,我们必须给出用偏微分方程描述的人口模型:
其中,p(t,x)表示任意时刻t按年龄x的人口分布密度,d(x)表示年龄为x的人口死亡率,b(x)表示年龄为x(≤x≤A)的人的生育率,表示可以生育的最低年龄,A表示人的最大年龄。
对于上述偏微分方程模型成立如下结论:
定理1:对偏微分方程的初值问题(3),如果下列条件成立:
(Ⅰ)在闭区间0到A上,p0(x)≥0且适当光滑;
(Ⅱ)在闭区间0到A上,d(x)≥0且适当光滑,并且当xA-0时,d(x)趋近于无穷大及d(ξ)dξ+∞;
则该初边值问题(1)-(3)存在唯一的整体解p(t,x)同时满足p(t,x)≥0且p(t,A)=0。
该模型在经过适当的简化假设后,例如假设d(x)d=常数,b(x)b=常数,就可以回到常微分方程模型。但在偏微分方程模型中d=d(x)、b=b(x)均与年龄有关,这与现实情况相符。因此,偏微分方程模型确实更能精确地描述人口分布的发展过程。
3 结论
随着物理学、医学、生物学等学科所研究的现象在广度和深度两方面的不断扩展,偏微分方程的应用范围变得更加广泛。而从数学自身的角度来看,偏微分方程的求解促使数学在函数论、变分法、常微分方程、数值分析、微分几何等各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偏微分方程变成了数学的中心。由于同一类型的偏微分方程往往可以用来描述许多性质上颇不相同的自然现象,所以对一些重要的偏微分方程开展研究,可以有许多方面的应用前景,并有望在新兴学科或边缘学科的开发中及时的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吴方同.数学物理方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18-36.
[2]朱长江,邓引斌.偏微分方程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06-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