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电子工艺实训报告范文

电子工艺实训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子工艺实训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电子工艺实训报告

第1篇:电子工艺实训报告范文

1引入模块化、层次化教学理念,完善电子实训教学体系

以往多数院校开设的电子工艺实习,大多是让学生了解有关电子元器件的常识,熟悉常用电工电子仪表的使用,通过手工焊接练习学会组装一个超外差收音机、稳压电源或声控台灯之类的简单电子小产品[3]。这种传统的实训内容单一,实习设备落后,限制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回流焊接技术和SMT等工艺的引入,改变了传统过孔插装技术的局限性[4],而EDA技术的广泛应用,对电子设计综合实训教学体系的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在原有硬件条件基础上进行了实训教学改革,每学年针对自动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电子信息、通信工程等电类专业十几个教学班,进行2周的电子设计综合实训[5]。在实训内容上设立了3个必选模块,包括印刷线路板设计、计算机仿真和电子工艺装配实习,并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要求学生必须完成基本内容的实训。设计项目改变原来的单一产品,在必选模块的基础上增加自选模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对于参加大学生电子竞赛和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自行准备设计方案和电子电路,灵活安排开放实验室,给予他们更多的实践机会。这样把“必选”模块与“自选”模块相结合,引入模块化和层次化的教学理念,达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因材施教目的,有利于学生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电子设计综合实训模块组成见图1。

2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平台充实实训内容

2.1实训教学大纲和内容体系的整合我们在总结经验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订了电子设计综合实训教学大纲[6]。对于培养目标和教学重点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其中重要的一点是要面向社会和生产实际。对于产品设计,要让学生了解有关国家技术标准和各种常用电子器件的技术参数,学会查阅各种资料,并了解电子新工艺、新技术,强化电路设计和动手能力。教材对于电子实训也十分重要。我们在多年实践教学的基础上编写了《电子技术实习指导》,内容包括印制电路板设计、计算机仿真和电子工艺实习三大部分,介绍了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和测试方法、焊接技术、波峰焊、再流焊等,以及印刷线路板设计、电子电路仿真、典型电子产品的组装与调试等内容,并通过对T-2906FM收音机的焊接调试和安装,使学生了解电子产品的基本工艺,熟悉SMT器件的组装技巧。我们进一步整合了实训内容和各部分学时分配方案,重在加强实际操作技能训练,学时分配见表1[7]。

2.2教学手段和资源的整合电子设计综合实训是针对电类专业大三学生开设的实践课程,一般在学完“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后进行。我们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组织学生学习基本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和测量方法,了解手工焊接和自动焊接技术的基本机理,观看焊接工艺视频等,使学生初步建立起感性认识,再通过实际制作组装FM收音机等电子产品,了解整体电路的调试方法,熟悉完成一件电子产品的全过程,保证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网络资源的极大丰富,为电子设计综合实训多样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了保障,如Multisim电子电路设计与仿真、Protel印制电路板(PCB)设计等软件,已成为电子设计综合实训教学环节中必备的工具和手段。我们结合省级精品课程“电工电子课程群”和示范中心建设,丰富了“电子设计与综合实训”网站资源,使教学体系更加规范和完善。

3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完善实训考核机制

在电子设计综合实训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指导,对于学生遇到的各种故障现象,要现场分析故障原因、示范讲解排除故障的方法和调试技巧,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印刷板设计的布线技巧和仿真结果分析等也要提出具体要求。电子设计综合实训的考核是对学生整个实训效果的检验,是整个实训过程的重要环节,要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综合考评,考核机制要全面、客观[8]。电子设计综合实训考核成绩主要由出勤情况、实践操作、总结报告3个部分组成,尤其是电子产品制作环节的考核,不仅要看学生作品的外观组装情况,更重要的是看调试过程是否规范、产品效果是否达到技术指标要求,例如FM收音机的灵敏度和覆盖调整等具体参数。电子设计综合实训为独立的教学环节,我们各部分的考核比例为:印刷板设计20%;计算机仿真20%;电子产品焊接工艺及装配35%;出勤及实结报告25%。

第2篇:电子工艺实训报告范文

【关键词】电子工艺;课程开发;新思路

1.引言

上世纪90年代,德国不莱梅大学技术与教育研究所在所长Felix Rauner教授的带领下与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合作,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课程理念和设计方法,称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整体化工作任务分析法(BAG)。BAG注重职业竞争力培养和工作过程性知识学习的先进职业教育理念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课程开发方法。

2007年,在教育部的直接指导下,在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校建设中开始试点采用这一方法,提出高职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课程设计要基于工作过程,充分体现工学结合的特点,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来实施课程整体设计。自2007年6月起三次组织示范校教师赴德国学习培训,结合示范校的课程改革开始了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的研究与探索。

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子工艺》课程开发主要目的是想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将其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课程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并融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每个项目的学习都按以典型产品为载体设计的活动来进行,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

2.整合构建新的课堂教学目标体系

传统的教学目标以理论知识的形式来引领课堂,教师上课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学生接受时也以这个工具的分类、用途等一系列头脑思索性接收方式为主,教师在传统的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按“组织教学—复习过渡—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的五段式教学方法讲授着,而学生则以“原理分析—模型建立—举例说明—习题练习”的方式总结着,这种教学模式被高职类学生称为是“枯燥乏味的课堂”。所有的课程都可以按照这一固定的模式来上,但是效果不佳。对于学生来说,特别是对于高职类学生来说,缺少的就是一种冲击,一种通过实践动手对其头脑的冲击。

在这种思路的引领下,许多课程都进行了改革,而每门课程的改革都具有其特殊性。对于高职类课程的改革,不但要考虑到教师学生的情况,还要从就业渠道入手,对相关的行业企业进行充分调研,针对《电子工艺》这门课程,按照工作过程来重新序化知识,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整合,理论知识不再是抽象的文字图形,实践教学也不是单纯的技能训练,学生的学习内容不再是脱离企业,而是企业典型工作项目或任务,实现学习内容与企业实际运用的新技术、新工艺的同步。学生不是通过资格课程的学习而是通过经验反思,在经验中获得能力,课程也不再是一成不变的结果而更多的是一种过程。

同时就教学过程而言,是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结合,学习过程与学习成果相统一,融“教、学、做”为一体,通过精心创设的学习情境把理论知识学习、工作过程合二为一,实现知识、能力与素质的主动建构。按照工作过程,重新序化电子工艺课程内容,融合理论与实践,选择难度适中,跟高职学生岗位贴近,社会现实联系紧密的生产任务,以此为载体来创设适合“教、学、做”一体化的学习情境,设计构建新的课堂教学目标体系及学生过程教学的详细组织过程。

3.创设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训室建设方案

在新的课堂教学目标体系指引下,在电子工艺实训室的建设中,基于工作过程把《电子工艺》课程教学内容分成若干模块,结合模块里的细分任务以及《电子工艺》课程的本身的教学体系,安排具体的教学任务,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从项目模块选取合理、实训耗材容易取、基本操作工具摆放合理、仪器仪表分类规划、学生操作实时监控的原则来设计适合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训室建设方案。

在建设初期力求明确建设意义及原则,紧密联系行业企业,为了保证实训室的实训装备和实训内容能够符合电子行业发展的需求,紧跟电子行业的发展,实训基地的建设必须和电子行业的企业紧密合作,从电子产品的生产厂商到电子设备的制造厂家,都应保持紧密且持续的合作。模拟企业工作环境,企业的每个岗位都有其管理要求,为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职业意识,在每个任务中提出该任务执行时的管理要求,建设企业管理模式的实训环境。

我院在建设电子工艺一体化实训室之初,就充分调研了目前国内外电子产品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并对国内电子行业企业的需求做了深入的研究并结合学院本身与通信行业的融合情况,最终确定了以电话机、手机等通信类产品为主线的系列实训室建设方案,电子工艺实训室的建设也紧跟这一发展方向。同时,联系相关企业,共同开发实训平台,设计有行业企业特点,融合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为一体的理实一体化实训室。

4.设计学生教学的详细组织过程

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注重学生理论和实践同步教学,分析高职类学生的心理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对课堂的兴趣明显增强,有些以前对纯理论教学非常反感的同学,对实践操作的兴趣却非常浓厚,实践操作能力较强,通过动手实践对其头脑进行冲击从而学到了知识,达到了教学的目的,这样使得他们对课程学习的兴趣更加加强,而且每次课每个人都必须完成任务,必要的时候还进行测试,使得学生对每堂课都不疏忽,再者电子工艺实训室能很好地营造工厂里的气氛,让学生感觉到好像自己在工作一样,学生之间都有一种竞争意识,都希望自己的知识掌握得是最好的,操作完成得是最好的,得分是最高的。

通过以上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评估,在教学组织过程中,需要更加系统地来进行规范组织,我们按照耗材准备充分、实训过程合理、考核评价得当的原则去组织教学。具体来说:

在准备阶段,除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外,依据学院的实验实训教学用耗材管理办法,设计符合学习情境的实训耗材准备表,对教学用耗材进行申购登记,在每次实训前按任务不同准备学生的操作耗材,并对其进行记录,使学生已进入实训室能较快的进入工作状态。

在实训过程中,每个任务都制作有一个任务要求、操作步骤及操作注意事项,督促学生严格按照实训室管理办法来进行操作,特别强调安全问题,任课教师按照实训室教师管理办法来执行,督促学生每次课都能认真操作,对学生的操作进行实时监控,部分学生由于一些原因没能在课堂完成相应任务的,在课外适当增加实训室的开放时间,让每个学生都能完成所有的课程任务。

在考核评价方面,一般要求每个任务基本在一个教学单元内完成,结合学生完成的情况分阶段评分,各个任务都进行相应的测试并记录在册,考核依据实训室管理细则,分阶段实时评分,各项实训任务记录本及相关的创新思路来进行统筹评分。最后的期末总评也是以实践操作考试为主,理论考试所占比例相对较低。

5.结语

确立了课程开发的思路,接下来需要做的工作就是课程开发团队的一步步阶段性实施了,具体来说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搜集相关资料,走访相关企业进行实地调查,

第二阶段:根据前阶段调查,选择适合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项目或任务,科学制定课程目标管理文本,创设《电子工艺》实训室建设方案。

第三阶段:编写《电子工艺》配套教材,编写学习情境的实训耗材准备表,设计学生过程教学的详细组织过程。

第四阶段:选定电子设备专业学生进行试用跟踪阶段,根据试用情况作及时的调整和总结。加强和学生的交流,得到学生的真实反馈。

第五阶段:对试用跟踪阶段出现的问题进行完善,整理相关的研究成果,形成研究报告。

虽然课程开发工作量较大,但相信通过这种课程开发后的教学,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会较以前好很多,本论文是对于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子工艺》课程开发前期思路的总结。

参考文献

[1]丛立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支持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3.

[2]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6.

第3篇:电子工艺实训报告范文

【关键词】LED封装;工作任务;教学模式;考核方式

0 前言

LED(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是一种可直接将电能转化光能的发光器件,具有工作电压低,耗电量小,发光效率高,响应时间短,光色纯,结构牢固,抗冲击,耐振动,性能稳定可靠,重量轻,体积小等一系列优点。LED作为新一代绿色照明光源,已广泛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在未来将会成为照明市场的主流,现阶段发展迅速,现已能批量生产整个可见光谱段各种颜色的高亮度、高性能产品,应用前景广阔。

1 课程定位

LED封装技术与应用是我校针对新能源类专业于2010年新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开设这门课程旨在使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专业、光电子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节能工程专业等相关专业学生掌握目前最热门的第四代光源LED的基础知识、了解LED产业的现状、LED封装工艺流程、认知LED照明、LED屏幕显示、LED景观工程等方面的应用,从而培养从事LED方面的人才。开设这门课程不仅能培养学生对LED的兴趣, 而且在今后学生择业方面亦大有裨益。课程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扎实的LED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因此,我们确定LED封装技术与应用为新能源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前期课程有电工电子技术、电子元器件检测等基础课程,在这些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学习LED封装技术与应用课程,为后续课程如LED控制技术,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与施工等打下基础。

2 教学资源

首先教材选择,市面上LED相关教材一般都理论性较强,不适合课堂教学。因此,我们新能源类专业相关教师编写了《LED封装技术与应用》作为参考教材供学生使用,同时还编写了《LED生产工艺实训手册》作为学生实训教材。编写时根据企业用人需求和学校的培养目标,并结合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降低了专业理论的重心,突出与实践技能相关的必备专业知识,对教材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进行适当的调整。通过实践,这套教材理论知识通俗易懂,实践性技能便于操作,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欢迎。此外,网络也是课程的主要资源之一,学校投资10余万元,建立了《LED封装技术与应用》网络资源库,把课程相关文档、课件、动画、视频上传网站,学生可以随时学习相关知识;网站具有交互系统,学生也可以在网上提问,老师进行解答,还可以网上布置作业和考试;网站与LED行业网站链接,可随时了解最新的行业资讯、最新技术以及行业标准。除了教材和网络资源外,我们还充分利用已有条件为学生准备校内和校外的实训基地,与企业合作,通过真实的岗位实习,学生不仅学习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校内LED生产实训基地于2011年成立,总投资20余万元,占地120平米左右,可以完成小功率LED封装及测试。

3 教学内容和工作任务

《LED封装技术与应用》课程主要学习LED封装相关技术及其相关应用,包括LED的基本概念,LED封装,白光LED的制作, LED的技术指标和测量方法,与LED的应用有关的技术问题,LED的应用,大功率LED的驱动电路,大功率LED的应用等。作为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使学生掌握LED封装工艺流程,并能了解其应用的领域和并能设计相关的驱动电路。

学习领域共设计了6个工作任务。6个工作任务项目分别为:1)单管LED封装;2)小功率LED照明设备的驱动电路设计及器件封装;3)大功率LED照明设备的驱动电路设计及器件封装;4)LED屏幕显示控制器及驱动电路的设计;5)LED景观工程驱动电路及控制电路的设计;6)太阳能LED路灯设计。在各个项目中,明确各项目的任务目标、项目任务、教师知识与能力要求、学生知识与能力准备、教学材料、实施步骤以及完成该项目所需的学时的内容。

4 教学方法与模式

LED封装技术与应用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理论实践相结合,教中学,学中做,由一位专业课教师同时担任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的教学,将有关专业设备和教学设备同置LED实训室,将专业理论课与生产实习、实践性教学环节重新分解、整合,安排在LED实训室中进行教学。把课堂建在实训室,利用实训室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和实验实训设备,使学生不但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学习,还可以通过实物来直观了解各类LED产品封装全过程,并亲参与 LED封装工艺的流程,掌握LED封装与测试的专业技能。把理论课堂与实践场地完整地结合起来,师生双方共同在LED实训室里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一个教学任务,学生真正做到想看就看,想学就学,想做就做,有计划地进行自己的学习活动,真正做到的自主学习不仅达到专业能力的培养目标,更强化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工作任务的实施首先由教师公布工作任务,提出资讯建议,提供获取资讯的方法与途径,学生掌握设计要求和设计指标,然后教师组织学生一起讨论,制定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比如在单管LED封装学习中,将学生分成小组,老师结合教材内容,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以及视频的形式将知识讲透,然后分配任务,学生明确目标以后,根据实训室已有的设备和材料,参考工艺指导文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确定工艺方案,最终把老师所讲的知识具体化,因为学生不具备完成项目的操作技能,所以在做之前需要练习,首先是按照老师的演示步骤练习,然后练习操作,直到达到掌握技能的目的,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后初步具备做的要求,可以到老师处领取新的任务,在做的过程中,学生具备材料选择的能力,具备设计工艺文件的能力,并具备LED封装的能力,同时具备测试分析LED的能力,学生完成项目以后进行考核,首先是产品的考核,性能是否能够要求,然后是过程考核,最后是试卷考核,通过三个方面的考核,激发学生对技能和理论的学习,最终达到课程目标。

5 考核方式的改革

课程考核是对学生阶段的学习和综合能力的一次量化评定,一般采用书面实习报告或考试的形式进行检查,这种考察方式存在检查手段单一,不能客观公正地反应学生的实习技能和所掌握的知识。由于实习报告存在不同程度的互相抄袭现象,考试较难反映出学生的动手能力。

LED封装技术与应用的成绩由以下几部分组成:考勤、纪律、学风;LED封装产品的成品率;实习期间的综合表现;实训报告。考勤和LED封装实训产品的成品率在实习成绩的量化上是非常客观的,实训期间的综合表现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实习操作能力,对于有独特见解或有创新思维的学生应给予高分鼓励。实训报告中除要求阐述实习的目的、实习原理外,要求注重LED封装工艺流程、各工序的作用及每个步骤实施中所要注意的事项。对于在实训报告中提出对LED生产工艺流程中的一些想法及对LED封装工艺流程实训建议的同学在此部分给以高分。

6 结论

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过程运用项目教学的方式,以6个工作任务为主线突出实践操作能力,教学练做考为一体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技能和理论知识的学习,最终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创新人才,最终达到课程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沈洁,王春媚,洪诚.LED封装技术与应用[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9.

第4篇:电子工艺实训报告范文

关键词:中职教育;人才培养;实训基地;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2.0

一、实训基地建设的关键

1.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努力营造真实职业环境

以电工教学为例,将原有的电工类实验室重新构建,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工艺性、设计性、综合性实训,要改建、新建电工技训、电工设备检测与维修、可编程控制、电工布线、电气控制中心等。例如在电工布线实训中,设计一千个缩小的民宅照明线路布线室,学生使用的工具、装备等尽可能贴近职业事实。学生既要按电工操作规范进行布线,又要正确选择导线、材料、工具,避免了验证式操作,较好地实现了应用性和工艺规范性。

学校应考虑购置一些基本元器件、设备和必要的工具、仪表,仿照生产环境和维修现场,应逐步建成电子、电器、制冷制热、检测、用户终端等五大技训室并建成电子实训中心。在实训中心,学生组装、调试、创新设计各种电子电器产品,如电子门铃、抢答器、收音机、电视机、手机等;在仿真环境中,学生对智能型、数字化设备进行测试、维护、维修;在反复测试、剖析、装拆的过程中,学生真正辨识电子电器系统内部的结构。

通过创新型实训项目,能够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有利于学生手、脑并用,均衡发展。

2.加大投资力度,建立校内实训中心

通过走访其他学校、科研单位,深入工厂和各级各类职业培训机构,确立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下得到职业技能和综合素养的训练,提高实训项目,体现新技术、新工艺,使之成为教学、科研、生产、培训相结合的多功能实训基地。学校应专门辟出至少1200m2的室内场地供建设之用,划出专项经费组建实训基地,建设小组,面向全国公开招标,与企业实际生产结合,选择性购进工业加工型的高精度数控机床等设备及高配置的计算机,利用UG、CAD/CAM等辅助设计中心,以满足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大类各专业的实训需要,而且专业教师利用该中心进行数控控制电路的研究,与有关企业正密切接触有望达成生产加工产品的合作协议。在这些基本具备的时候,逐步申请中职实训精品专业。

3.建设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基地的建立主要通过专业教师联系,校企双方达成一致后签订协议。所联系企业应考虑实训方便并具有实力和特色,在联系、实训、交往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与企业建立感情,并逐步开展各项合作,最后挂牌成为校外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基地无偿或优惠提供实训设备及实训材料,能有效解决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所需经费不足的矛盾;无偿提供实训场所,提供兼职教师共同参与、联合指导学生的理论、技能学习,缓解校内实训教学按排上的压力,实现实训条件的社会沟通;使学生置身于现实工作场景中,建立模拟就业系统,企业接收或帮助推荐受训学生就业,实行预备就业制。

二、实训基地建设的管理

学校各类实验室、实训中心(室)、车间等按专业大类组建校内实训基地并归属实训中心,由主管教学校领导分管,统筹安排实训教学计划,使教学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共享;实训基地的建设规划由实训中心会同教学工作部、分专业(系)制定,实训中心集中资金进行重点建设;实训中心实行7天无休制全天开放式运作模式,学生可自选项目进行实训,同时面向社会有偿服务。使实训中心从单一的实训向着技术开发和推广拓展,实现教学、生产、面向社会培训体系的有机结合。

制定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操作规程;为了提高设备使用率和低消耗,实行使用登记,耗材项目管理,维护、保养工作责任制;为了保证设备及人身安全,规定使用大型、贵重和电动机械设备的实训教师,必须取得相关设备的上岗操作资格;只要有学生在实训活动,就必须有实训教师或管理人员在场。措施得力,执行到位,实训教学才能正常有序,设备维护才能低费用,自始至终对学员进行人身安全教育,确保人身安全无事故。

为配合实训基地建设,要组织教师针对中职教育特点,编写材料、电子、模具、金工、数控等实训教材、指导书,要使得课本具有很的针对性、实用性,合乎中职学生认知结构;建立与实训教学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把国内外最新知识、最新技术和最新工艺,充分体现到教材和新的课程体系中,使学生的智力技能和运动技能协调发展。

三、实训基地建设与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联性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是办好中等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开发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中职学生素质的重要教学环节。学生通过实训,受到良好的技能训练,掌握当前一线所需要具备关键技术和职业技能,畅通就业通道,就业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中等职业教育最显著的办学特色在于技能性、实践性和职业性。实训基地是中等职业教育中对学生实施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的必备条件。也是中等职业教育办出特色、提高质量的基础性建设。要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除了靠先进的办学理念、正确的治校策略外,还需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才能达到培养社会急需的能将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与生产实际相衔接的高技能人才的目的。在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方面,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大家已越来越认识到在目前时期我国高技能人才十分紧缺的情况下,实训基地建设已成为推动中职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

四、总结

建设青岛机械工业实训基地,对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建立职业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解决各校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等必将做出贡献。与此同时,也有助于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学分制改革等方面开展研究试点,不断将先进的管理理念、教育教学理念应用于基地的管理和教学,总结推广经验、扩大基地的辐射功能。为我市职业教育品牌化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坚利.中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3(22)

第5篇:电子工艺实训报告范文

[关键词]电机实训电机课程实训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1110182-02

一、实践技能培养的重要性

新世纪对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高职院校也必须在实践性教学方面进行改革、探索与提高。电气类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担任的是:电子、电气产品生产现场的产品测试、设备操作和生产管理;电气控制设备和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运行、调试与维护;工程项目的技术和维护服务、电子电气设备施工以及电子电气类产品的营销和售后服务;生产一线从事技术、技术管理、操作、质检管理及维护检修等方面工作。电机专业要求学生在掌握一定电机与控制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具有较高的实践技能。而实训课的开设,增强了学生的基本技能,还能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为下一阶段专业课程打下扎实基础,且毕业后能较快适应工作岗位要求,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一般实训课程为一周或两周,传统做法是老师指导学生做一些验证性的实验、接一些简单的控制电路或到工厂参观一些有关电机与控制的设备,这样实际上是把实训变成补充课堂的过程,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提高,不利于人才培养。

二、突出实践技能培养的实训教学模式

科学的选择和合理的安排实训内容,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前提和保证。应针对不同专业如电子技术应用、电气自动化、机电一体化和数控、楼宇自动化、检测等专业所开课程的需要,去选择各专业较适合的课题,如有偏重于电机与控制技术应用等技能训练的,有偏重于电机设备检测和维护使用的,也有偏重于控制电路的故障检查与安全检查的等。教材可要强化和突出电机与控制技术的技能训练,不必强求验证性的实验,也不必受电机与控制基础理论体系的制约,而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

专业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要根据不同的课题,确定不同的要求。对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同学,我们着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培养:基本操作技能方面:要求掌握检测绝缘材料和仪表使用、安全用电与操作以及常用电工工具使用,掌握常用电机、变压器的性能、规格、种类、使用及其拆装程序,还应娴熟地运用常用电气控制电路的安装配线和调试。操作工艺技能方面:应掌握直、交流电机控制的基本电路工艺和应用,还能控制电路的安全检查与故障检查,能熟练运用直、交流电机控制的基本电路电气元件以及选配。综合操作技能方面:要能大体上掌握常用电机控制等电器设备、以及电机线路装置的生产工艺、调试、安装和维修,并要独自调试和维修常用的电机控制设备。在电机实训中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完成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具体电机实训教学中,可将一个班学生分成3-6个组,指导学生查阅相关的手册和资料,挖掘他们内在潜力,让各组学生自行设计控制电路,也可以特意设置电机故障,老师把关,之后各小组互换进行故障检查和安装,如此才能更好地提高了学生兴趣,锻炼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由于学生成绩高低不均,在分小组时应有意搭配开,以高带低,在实训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间的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实训室全天开放,指导教师、班干部和实训组长各负其责,个别程度低的同学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补课,白天的实训内容还可在晚自习中进一步巩固和消化。

三、实训考核体系

电机实训考核是以实践操作为主要考核目标,是检查学生在电机实训中解决和分析问题能力以及动手能力检测。它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理论考核:这一考核占30%,内容为:电机实训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学生应结合电机理论来分析解答。例如用实训中测量的一些数据来计算电机的一些参数,以控制电路故障排查去分析出故障点的具置,以给出的实训课题尽快地设计出合格的电气控制电路来,等等。

技能考核:这一考核占60%,技能考核可和理论考核同时进行。它的主要内容是:把实训的内容分成几个单元,学生用抽签的方式在一定的时间内自主完成任务。指导教师根据学生不同任务,制定不同的评分标准,着重从准确性、正确性、规范性和熟练程度等方面来即场评分,如此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心理素质、安全文明规程执行等方面都得到很好的锻炼。

实训报告及出勤情况:这个占10%,实训报告根据学生在实训中出现的具体实际问题去讨论、分析,最后得出体会和总结。出勤情况则由组长负责,做细致记录和汇总。

四、实训安全问题

实训安全问题是实训过程中的首要问题。应让学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树立安全第一意识。在行动上应多加督促。只有不断地进行安全思想教育,才能尽力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实训过程中对用电设备进行正确的操作,是安全的重要保证。在进行电工电子的实验实训时,必须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决不允许学生自己动手进行通电试验。在教师也应戴好绝缘手套,两脚站在绝缘较好的材料上,尽量用一只手操作,避免两相触电。并且保证双人操作制度。当一个人操作时,一个人在电源开关侧,一旦发生问题,立即断开电源。在检修设备时,首先要断开电源,然后再检修。检修完毕后,确认设备无短路、断路等故障后,再给设备通电。通电时速度要快,防止产生电弧。对所使用的电气设备要定期进行检查,发现外壳有电等故障要及时处理,同时要做好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

但实训过程中也有一些不可预见几个方面工作应做好紧急救治工作。应准备好必要的药品,如有损伤严重要及时送往医院救治。发生触电事故的紧急救治,一旦发生触电事故时,不要慌张,应冷静,绝对不能用手去拉触电者。首先要想办法切断电源,如果有导线搭接在触电者身上时,附近又没有电源开关时,要用干燥的木棒或其它绝缘物体将导线从触电者身上移开,然后对触电者进行救治工作。当发现触电者呼吸停止时,要立即对其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并向医院求救,争取最佳抢救时间。当发生电气火灾事故时,首先要切断电源,然后进行灭火。对暂时无法切断电源的,要用二氧化碳灭火器、1211灭火器等不导电的灭火器进行灭火,决不允许用水浇注灭火。同时要及时通知消防部门。

五、可行性和效果

实训中,应早熟悉电机的各种技术数据、并据此计算出实训中所需要的数据、画出绕组的展开图,掌握电机的结构、电机的拆卸方法、线圈的绕制、电机的嵌线等电机制作工艺,但实训的质量是衡量学生获得技能高低的关键。若按传统的方法进行实训,不仅速度慢、故障点较多,而且若电机嵌线结束后再找故障点相当困难,如果故障点发生在嵌线问题上,还要拆掉重来,有不少学生就囚为这个问题,实训结束时任务还没有完成。这样,课堂上的难点问题在实训中也没有解决,实训收获不大。如何提高实训质量呢?在实训中,对难点、易发生故障的点教师要及时进行总结,对学生着重强调,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实训实例分析

实训中采用的是6极、36槽、功率为1.5KW的小型异步电动机,采用单层、链式、短节矩绕组嵌线。嵌线时发生的故障,可以通过下而的嵌线方法、嵌线技巧加以避免。首先确定好每相绕组的组数,然后再进行绕线。根据一路反串规律,每相绕组的组数等于磁极个数。例如:我们学生实习的电动机2P=6,那么每相应有6个绕组。要求学生把绕好的三相绕组按“首首相连,尾尾相连”的方式摆放几次,这样做的目的可以加深学生对短节距绕组的端部连线力一式的印象,从而减少嵌线过程中出错的机率。

实训中总结出一种快速嵌线方法。嵌线方法不仅关系到线圈嵌放的位置是否正确,而且关系到嵌线的速度。根据实训的经验,对传统的嵌线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简单、易懂、既能确保嵌线正确又能提高嵌线速度的嵌线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先嵌U相第一个线圈的下层边、封槽,其上层边暂不嵌;空一槽,再嵌w相最后一个线圈的下层边、封槽,其上层边暂不嵌;空一槽,再嵌V相第一个线圈的下层边,接着嵌V相第一个线圈的上层边;V相第一个线圈的下层边空一槽,嵌U相第二个线圈的下层边,接着嵌U相第二个线圈的上层边;U相第二个线圈的下层边空一槽,嵌w相第一个线圈的下层边,接着嵌W相第一个线圈的上层边;W相第一个线圈的下层边空一槽,嵌V相第二个线圈的下层边,接着嵌V相第二个线圈的上层边,后而依次推。最后嵌U相第一个线圈的上层边,W相最后一个线圈的上层边。

嵌线过程中,由于铜线被多次利用,短路、断路故障较多,若嵌线完毕后再查找故障不仅耗费的时间较长,而且故障点也难以查到。因而我们采取在极相组的连线上套上绝缘管,同时,每槽嵌线完毕后,都要用兆欧表测试各种绝缘情况及短路情况。当绕组的绝缘被破坏后,若绕组中的导线与定子铁心、机座相碰就会造成接地故障、在同一线圈内可能会造成匝与匝之间的短路、在极相组间可能会造成极相组间短路和相间短路。对各短路故障根据相应的测试力一法采用兆欧表进行测试,若测得的电阻为零或很小,说明发生了接地故障或短路故障,应立刻查找并排除;若测得的绝缘电阻大于0.5兆欧,说明绝缘符合要求。

(二)实训效果

实训改革后,既能增强实践动手能力,又能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校期间,需要通过国家劳动部门组织的职业技能鉴定电机维修中级或高级考核,这样才能在就业应聘时,优先被用人单位录用。我校电机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具有较强的电子、电工、电气控制等基本操作技术能力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能很快地适应用人单位岗位要求,并能顺利在用人工作岗位上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在我院对用人单位企业的调查中,用人单位企业反映毕业生的突出长处就是动手实践能力强,毕业生普遍反映在我院学习期间,动手实践能力是他们最大的收获,这是我院非常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结果。同时,我们还应积极营造工业现场环境,创造工业现场气氛,建全贴近实际的电机实训室,我们将探索更多、更好的方法以适应用人单位企业和社会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马香普等,电机维修实训,中国水利水电出版,2004.

[2]丁守成等,电机系统综合应用实验教学的研究,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2.10.

[3]朱运利,对高职院校实训实习基地功能的探讨,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5.

[4]彭显刚等,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方向教学改革与实践,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

第6篇:电子工艺实训报告范文

关键词:电子工艺实习 实践环节 产品设计 创新意识

电子工艺实习课程是近年来我校针对电子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它以小型电子产品的安装、调试和检测为载体,使学生获得电子产品制作工艺的基础知识,了解电子产品的生产全过程,从中培养学生电子产品的设计和实际操作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后续课程,特别是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积累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并为今后从事有关电子技术工作奠定实践基础。

1 合理设置课程时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习兴趣

本课程是工艺性、实践性的技术基础课,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但是没有理论根基的实践是盲目的,不易提高实践的质量。目前我校的电子工艺实习安排在大二第一学期,此时模电、数电课程还没开始,由于没有相应的理论基础知识,造成学生在组装完电子产品遇到故障时感到束手无策。电子工艺实习单纯变为一种简单的劳动技能培训,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电子工艺实习应该与模电、数电理论课程相配合与衔接,因此,笔者认为本课程在三年级开设比较合适。学生通过装配多用充电器等实用电子产品发现问题时,就可配合前期模电等课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中锻炼他们在实践中的综合能力,让学生体会到实习的实用性。

2 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快速发展的一种教学手段,它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借助多媒体,学生可以直观、形象地理解正确的操作方法。以“焊接五步法”为例,在教学中运用计算机多媒体,以录像教学片的形式,教师边讲解边操作,使学生一目了然,易于接受,同时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而且,对一些先进的设备和工艺用现有条件不能满足教学要求时,也可以用多媒体播放录像,结合工厂的现场,把现代电子行业先进的新技术、新工艺、新元器件展示给学生,拓宽学生的视野。多媒体效果如何,关键要看是否提高了实习教学的质量。例如:对于常用电子元器件的了解、认识,不能只限于播放图片,更重要的是有实物让学生亲眼所见,以便于记忆。此外,我们还应该因材施教,例如:对焊点质量的要求,有的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这时,教师就应该进行个别辅导,对学生边做示范,边讲要点,他才会领悟得深刻。因此,要想学生做得好,教师的言传身教尤为重要。

3 明确目标,才能达到实习目的

明确的教学目标是实习目的达成的保证:(1)基本技能与实训,主要学习安全用电常识、焊接与拆焊技术;(2)印刷电路板的制作;(3)常用电子器件的识别与检测、典型电子工艺实习产品的制作。

第一阶段,重点是使学生掌握拆、焊技术:“拆”保证元器件及线路板不被破坏,“焊”保证焊点表面焊锡均匀且色泽光亮,不能有虚焊、漏焊的现象。在学生基本掌握焊接技术后,进行焊接模块的练习:主要是让学生构思设计一个三维的模型结构,用可塑性好的单股导线焊接成型,这样避免了学生在焊接练习中产生的枯燥乏味情绪,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达到了焊接技能练习和提高的目的,同时,在造型焊接训练时往往需要彼此间的配合,培养了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第二阶段,制作印制线路板。由清华大学生产的快速转印制作电路板系统是目前高校最流行的制版方法,特别是学生毕业设计和电子竞赛大多采用该方法,它具有快速、效果好和实用性强的特点,因此在实习期间,让学生使用该系统制版方法:由学生进行转印―腐蚀―钻孔―清洁等全过程操作,制作出印制线路板,为后期毕业设计奠定良好基础。第三阶段,通过组装小型电子实习产品,使学生学会常用电子器件的识别与检测,获得电子制造工艺的基础知识,了解完成一件电子产品的全过程。

4 注重养成良好习惯和能力培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在实习中,必须教育学生养成一丝不苟、有条不紊的习惯。在产品组装完成后,难免会出现一些状况,这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的良机。首先,教师要立足于理论教学法,使学生熟练掌握电路原理和电路板的布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根据故障现象认真分析某一器件或某一段线路出现的问题,在个人无法解决问题时,可让几个学生共同分析,直至找出故障点,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自豪感,有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其次,教师要向学生介绍多种不同的故障排除方法,明确其利弊,并指导学生动手排故,培养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地探究品质,提高思维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5 客观、公正地给定成绩

学生完成电子工艺实习后,如何公平准确地给定学生成绩,需要一个合理的标准。电子工艺实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实习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作风。综上所述,实际操作应占总成绩的70%,平时表现占总成绩的20%,实验报告占总成绩的10%,实际操作应依据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效果以及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而与学生完成实习的时间长短没有直接关系。例如:学生在组装完实习产品后主要根据他焊接的质量,而不是根据他的速度来给定成绩,这样避免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急于求成,忽视质量,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如果学生能够非常积极地分析、解决遇到的故障现象,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电路板反复拆、焊,造成电路板不十分美观也应该评为好成绩。

6 两点建议

(1)在实习期间我们安排了计算机辅助设计电子线路软件Protel99se的学习,但由于没有实习教学计算机,使大部分学生未能得到实践的训练,希望能建立一个配备40台计算机的实训室,使学生在实习期间能初步掌握用计算机绘制电路原理图及印制板电路图的方法。

(2)通过实习对动手能力强,对电子技术和电子设计感兴趣的学生提供后续实习机会,让他们2~3人为一组,自由结合,自行拟定题目,仿照全国电子设计大赛的形式,自己查阅资料,设计电路原理,制作印制电路板,进行实验安装,完成调试,最后做出一个完整的产品和报告,这种自主的实习形式,使学生思维更加积极,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为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筛选队员和培养人才。

电子工艺实习课程虽然在我校开设已近十年,但与“211”“985”院校同类专业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为了缩小差距,我们应该学习兄弟院校的先进经验,同时积极参加行业举办的研讨会,了解电子技术的前沿和动态,了解各高校电子工艺实习的教学模式和内容,促进本校工艺实习教学的提高,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罗琴娟,李宁,钱桦,韩宁.电子工艺实习的实践探索与几点建议 [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9):78-80.

[2]蓝慕云,肖君,廖中熙,张廷锋.电子工艺实习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8):363-365.

[3]栾庆磊,刘红宇.电子工艺实习教学模式研究与改革[J].实验室科学与技术,2011(5):125-127,185.

[4]杨日福.电子工艺实习课程改革与思考[J].实验室科学与技术,2010(6):113-116.

第7篇:电子工艺实训报告范文

关键词:高校教育;培训班;实训

目前的大学生很多沉湎于网络游戏,学校的首要任务是将他们的兴趣从网络游戏引导到实验室,关键点就是兴趣的转移。当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教师的教学引导就变得非常重要。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是摆在教师面前的新任务。

一、必要性分析

社会就业形势的发展,要求建立新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前我院高校教师工程实践能力亟待提高。目前大部分的高校教师都是从院校到院校,缺少企业及工程实践的经验。很多教师由于长期教一、二门课,知识水平及将专业知识综合运用及融会贯通的能力都很欠缺,这样的教师是很难培养出具有工程能力的学生的。

二、建设目标

(一)开设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班

学院在基地定期的在学校开设培养教师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及实际动手能力的培训班,聘请企业电子设计专家现场或网络授课,从最基本的焊接开始,到系统设计、硬件、软件调试等。通过长时间的培养和锻炼,为我院造就一批有一定工程实践能力的高校教师。

另一方面,在引进人才方面,学院应引入具有工程实践的背景的教师,为基地输送后备人才,他们的思维习惯及教学方法完全与工程实践相结合,这就使他们教出来的学生进入社会后能够很快被企业认可。

(二)依托电子设计竞赛,建立多层次的电子设计培训计划,扩大创新教育的受益群体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根本宗旨是推动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实际真正组队参赛的学生数量还是少数。为了扩大学生的受益面,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以培养、发现更多的优秀人才,可以在基地开设不同层次的电子设计方面的培训课程。

1.电子设计基础训练班

培训群体:面向非电类专业或大学一年级的电子爱好者开设。

培训内容:主要训练学生的电子设计的基本内容、基本操作技能、基本调试方法,使学生达到“六会”-会看图、会焊接安装、会测量、会调试、会查阅资料、会写实验报告。

2.电子设计综合训练班

培训群体:面向电类专业二年级以上本科生。

培训内容:主要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模拟"、"数字"电子技术知识的能力,训练独立进行电子设计的能力,使学生能很快地使用新器件、独立设计小型电子产品、掌握电子设计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分析方法等。

3.高级电子设计训练班

培训群体:面向参加电子设计大赛的本科生

培训内容:重点培训学生的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要涉及到电子电路、电子测量、自动控制、仪器仪表、机械等多方面的知识,使学生掌握电子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技巧,具有独立开发单片机、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的能力,训练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

4.建立电子设计工程师资格认证中心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高校电子信息领域一个比较有号召力的赛事,但是受惠的学生数量毕竟有限,而认证正好弥补了这个缺陷。

电子设计初级工程师认证的宗旨是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该认证以能满足企业对电子工程设计人员的要求为最终目标,认证体系以教育部电子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课程为依托,以企业电子设计实际工作内容为主导,并与电子设计竞赛充分结合。使通过电子设计初级工程师认证的应届毕业生能够更好的为企业所用。

三、依托“实训基地”,开展“校企合作”

(一)弥补校内实训基地的不足,提供真实或仿真实的实训场景

校外实训基地是对校内实训基地设备、场所和功能缺陷的有效补充,能有效解决学校实训基地建设所需经费和空间不足的矛盾。由于校外实训基地的运行往往由企业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共同参与,并能指导学生的理论与技能学习,也能减轻校内实训教学安排上的压力。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接受的是一种直接在生产和实际工作的现场培训,所以十分有利于他们掌握岗位技能、提高实践能力、了解岗位的社会属性。

(二)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缩短工作适应期

现在,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工作经验要求越来越高。学生通过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校外实训基地的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可以接受现代企业氛围的熏陶,熟悉相关行业先进的设备、技术路线和生产工艺,尽快掌握相应岗位所需的基本技能与专业技术,取得实际工作经验,巩固、综合、强化实践能力,并能培养现代化生产和科技发展倡导的团队协作精神、群体沟通技巧和组织协调能力等综合素质。同时,校外实训基地所在单位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及员工日常行为规范,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形成综合实践能力、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意识的实践氛围。总之,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按照规范的职业标准开展项目实训,能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缩短他们的工作适应期。

(三)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整体办学实力

校外实训基地为高职院校"工学交替"准备了条件。另外,通过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运行,学校可以及时了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发现学校师资培养、专业设置、课程目标与内容、教学计划与方式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整体办学实力。如通过选派教师到基地企业挂职锻炼和聘任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的互动方式,提高学校的师资水平;聘请企业专家参与调整专业设置、调整教学计划、开发工学结合课程和编写校本教材等工作。

第8篇:电子工艺实训报告范文

关键词:高职 电子技术实训 过程控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3.141

过程控制指的通过事先编制的程序方法实现完成。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和实训中心的工作经验,以2030功放电路安装为例,论述过程控制方法。

实践教学是实现高职培养目标的主体教学之一,是体现高职教育能否真正办出成效、办出特色的关键。目前高职实践教学基本上依据专业教学计划来实施,其实践教学主要包括课程实验、课程实训和毕业(岗位)实训三个方面。电子技术实训是理工类专业课程实训之一,是最重要的基础技能训练,是学生初级阶段的技能训练。由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理论分析能力还比较薄弱,针对于这种情况,许多院校的实训中心都在实训内容上下大功夫,电子技术专业理论课面广、可选择的实训内容也多,大家一方面在摸索一条最佳的路径让学生能真正从实训中学到知识,从枯燥的理论学习中找到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选择一个最好的实训内容采用何种方法来保证实训项目正常完成,许多高职院校也下了很多功夫。

电子技术实训是基础实训,学生初步了解专业知识,如何将书本的理论知识转为实践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要求实训教师来引导和激发。通过多年的实践,对比所有的实训内容,最终选择2030功放电路的安装,更贴近教材,能所学生从多方面锻炼。

1 TDA2030功放的原理

TDA2030是德律风根生产的音频功放电路,因学生初步学习电子技术知识,对知识只是停留在识图和原理分析上,因而电路的设计需由指导教师来完成,学生通过本次实训,掌握电路板电路的布局、元件识别、焊接、电路的原理分析、关键点电位的测试及故障的一般性分析及维修。下图为2030的电路原理图。

2 实训教学过程的流程设计及过程控制方法

教学过程的合理有效性表现在在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指导教师通过对内容、形式、手段和方法设计,使学生掌握好课程教学内容,并服务于其他专业课程,凸显专业发展能力。要做到这一点,还应对过程各阶段、各环节实施有效的控制。本实训项目按原理图,设计相应的实训流程,根据流程设计每一个过程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方法(见下图)。

2.1 电路原理分析

本实训是电子技术的课程实训,是专业基础课程,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入门基础,因而不可能有较强的电路的设计应用能力,指导教师只能预先设计好电路,讲述电路板的设计一般性规则,同时对设计的电路进行理论讲解,让学生认知电路、熟悉电路,以便后续过程的完成。本过程指导教师应对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进行检测并给出相应成绩。

2.2 实训工具的检查

本环节主要是针对安装该电路所需工具进行完好性检查,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上班检测工具,下班整理工具。

2.3 元件的识别与分类

根据电路所需元件,对所下发元件进行分类测试、参数对应及缺件补足,因学生对元件知识的不足,该环节指导教师需检查通过。

2.4 电路的安装与测试

本环节中有三个小部分,电源电路、音乐电路、功放电路,每个部分都需独立完成,安装测试完成一个部分后才能进行下一个部分,每个部分都需全检,这样才能保证项目的通过率。

2.5 整机调试

安装完成后,指导教师需讲述故障的检修办法,让学生自行测试与维修。

2.6 编写实训报告

该环节主要是学生对整个项目的回顾和总节。

3 实训人员配置

采用过程控制的实训项目,实训教师的工作量很大,要保证每个学生都正确完成,保证通过率,除非配置大量教师,这也是不现实的,一般来说,一个实训项目一般都是2名实训教师指导,如果在教师不足的情况下完成上述工作,笔者建议:

①分组合作,不同素质的学生搭配。

②从班级中选择成绩好及责任心强的学生任品管员。

③对品管员进行单独培训相关检测知识。

④将品管员分配在每个小组中。

通过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本项目过程控制的方法是成功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将原本无趣的实训变得生动,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在老师的指导下,连平时表现较差的学生都变得积极思考,踊跃参与,个个动手,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为后期的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①强化了学生对电子元件的识别与判断。

②对整机电路有一定的理解从而激发了学生对电子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

③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电子产品维修的方法。

④熟悉电子产品的装配工艺。

⑤懂得如何将电路原理图转为PCB板图。

⑥强化学生的焊接工艺,对焊接的过程及工具的使用掌握较好。

⑦强化学生对万用表的使用。

⑧通过严格考核,将学生实训的被动性转为主动性。

第9篇:电子工艺实训报告范文

【关键词】五年一贯制;电子线路分析与实践;课程改革

一、前言

《2014年高职院校“五年一贯制”招生培养改革试点申报指南》中指出:各试点院校要树立“以综合素质培养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按照五年制高职特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教育教学改革,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有利于增强学生职业能力的教学模式,突出“五年一贯制”高职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这就要求职业院校教师在五年制高职的专业教学中要体现出以上特色,针对上述要求,笔者与其教学团队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我院五年一贯制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实际情况,对该专业的核心课程《电子线路分析与实践》进行了项目化的课程改革与实践。

二、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1.进行企业调研,形成调研报告

对鲁南及周边地区的电子行业企业进行全方位调研活动,调研内容一是调查电子企业技术发展现状、企业产品情况、企业发展趋势与电子技术课程结合问题,及其对学生电子技术知识能力方面动态需求,对毕业生的社会能力、动手能力和专业综合能力的评价;二是调研电子技术发展所涉及的职业能力与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学习领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要素结构以及企业对专业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建议。通过对各企事业单位调研资料的分析和行业技术专家、企业一线专家的共同论证,最终形成了调研报告。

2.重构教学内容,制定课程标准

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能力形成特点,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依据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子技能实训》知识内容进行整合重构,并结合电子设备装接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将课程划分为3个子学习领域,共8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任务,将各个不同的工作阶段按照工作过程来组合,将技能、知识和态度集成在一起,让学生在反复经历电子线路的分析、安装、调试与检修的过程中,培养其综合职业能力。

此外,教学内容的选取在培养学生基本应用能力的同时也充分考虑到了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需求,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考虑到了企业的通用岗位和技能以及多数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每个项目中拓展与提高部分的设计也为部分接受能力好,钻研精神强或在某些领域具有特别才能的学生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本课程的学习情境与岗位能力的对应关系表如下:

子学习领域 学习情境 岗位能力

模拟电子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一、直流稳压电源的制作与调试 熟悉工艺规范

各种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

二、环境噪声监测仪制作与调试 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

各种焊接工具的使用

三、功率放大电路的制作与调试 对简单电子产品进行分析、检测及故障排除

四、热释电报警电路的制作与调试 设计并制作电子线路模块,实现改造设备、扩展功能的作用

数字电子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五、声光控开关的制作与调试 设计并制作电子线路模块,实现改造设备、扩展功能的作用

六、八路抢答器的制作与调试 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流水彩灯控制器的制作与调试 吃苦耐劳、团队协作能力

工学结合 八、电车充电器的制作与调试 电子产品加工工艺及组织管理

职业素养的而养成

3.更新教学环节,创新教学模式

(1)教学环节设计

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融合到实践教学中,突出“做中学”这一指导思想,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室、校外实习基地设计了包括企业认知实习、“理实一体化”情境教学、校内工厂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四个教学环节。

企业认知实习:依据课程的学习需要到合作企业见习,认识生产电子产品的过程,感受企业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理实一体化情境教学:以真实的电子产品为主线,通过学习情境的学习,培养学生电子电路安装与调试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校内工厂综合实训:在校内工厂进行工艺实训,让学生自主完成实际电子产品加工的全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

校外顶岗实习:利用假期安排学生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践锻炼,亲身体验企业生产环境、企业文化氛围,培养其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为就业打基础。

(2)教学模式设计

每个学习情境都按照资讯(项目引导)、计划(任务分析)、决策(电路设计方案)、实施(电路焊接与检测)、检查(电路调试与故障排除)、评估(项目检查与评价)六步教学法灵活执行。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将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对作为学习结果的电子产品的制作,不但使学生了解成本,明确产品的功能实现,更能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了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积累电子线路安装、调试与故障排除的各项操作技能。

4.实施多元化、过程化的考核方式

实施以项目任务学习为主线的多元化、过程化的考核方式。将教学的全过程纳入考核范畴,使课程考核过程化、多元化,考核不应仅局限在对理论知识的简单测试上,更要注重对学生的具体操作技能等综合素质的评价。考核内容页涵盖了项目任务过程中的每一个实施细节,如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检测、仪器仪表的使用、电路仿真测试及电路的分析与制作等,同时还包括实践操作水平、团队协作意识、小组答辩情况、实训报告等方面结合在一起,使考核效果更加客观、公正。

5.开展丰富的第二课堂

通过创建技能大赛工作室,成立课外学习兴趣小组、电子制作协会以及校内外科技竞赛与创新等多渠道拓展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使学生自觉的主动的去学习,而不是强迫的被动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潜能也会得到不断的开发和提高。同时,这种途径也能促进良好的教风、学风的形成,提高教学效果。

三、课程改革的效果

通过对本课程较为全面的改革与实践,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一是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既掌握了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二是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真正实现了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的目的;三是任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宝贵而丰富的教学经验,课程的教学质量稳步上升,也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多项,综合业务水平也得到了提高。此外,本课程的教学改革成果不仅使自身受益,而且也为电气控制线路的安装与维修、可编程控制器应用等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起到了很好的辐射和示范推广作用。

参考文献

[1]郑毅.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与研究[J].广西轻工业,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