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固定资产范文

固定资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固定资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固定资产

第1篇:固定资产范文

关键词: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必要性;可行性

经济体制改革前,我国的固定资产折旧普遍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速度慢,固定资产更新周期长严重影响了公司的生产效率。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使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增大,公司必须更新设备,才能跟上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此,我国会计界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我国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提高折旧率加速折旧,势必增加成本、减少利润,导致财政收入减少,主张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折旧率。另一种意见认为我国现行的折旧率偏低,固定资产的再生产周期太长,这就不利于提高公司的生产力,主张仿效发达国家采用快速折旧法。

从理论上讲,加速折旧有两种含义:一是固定资产折旧在较短的预计使用年限内摊销;二是固定资产在使用初期摊销较多的折旧,而在后期摊销较少的折旧。通常所说的加速折旧更多地是指后者而不是前者,所以有人又把加速折旧称为递减折旧。这种折旧方法有两种显著特点:其一,在开始几年中提取的折旧率高于后几年,其后每年递减。这并不影响固定资产使用期限内提取的折旧总额,只是在不同年度提取的折旧额有明显差别;其二,开始几年的利润和税金可能减少,但以后逐渐增多,并不影响折旧年限中利润和税金的累计总额,只是利润和税金在不同时间上的配置有所差别而已。

实行加速折旧的理由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实行加速折旧是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

市场经济是一种充满竞争的经济,公司迫于市场而不得不把许多设备和机器提前报废,这就会形成大量的无形损耗。减少以致避免这种无形损耗给公司带来损失的惟一方法,就是加速折旧。采取加速折旧,不仅使公司避免损失,还可以尽快收回资金,使公司有充足的资金购置或开发新型设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公司发展的后劲。加速折旧不仅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而且也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加速折旧一方面使折旧费用尽快进入成本,分散了风险;另一方面又使费用尽快转化为资产,增强了公司承担风险的能力,因而促进了市场经济风险机制的形成。

二、实行加速折旧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走向世界市场的需要

目前,西方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大都采用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方法,详细情况列示如下:

美国:直线法、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

英国:主要采用余额递减法,机器设备最高折旧率25%;

澳大利亚:采取高折旧率,大多数固定资产年标准折旧率为20%~33%;

日本:允许选择直线法,机器设备年标准折旧率10%;允许选择余额递减法,机器设备折旧率20.6%,经政府批准可加提折旧34%~55%.

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西方主要国家大多采用加速折旧法,即使不使用这种方法的国家,其固定资产折旧率尤其是机器设备的折旧率也大大高于我国目前的水平。由于我国的折旧方法和折旧率目前尚未与国际接轨,必然影响我国商品的竞争能力,不利于走向世界市场。实行加速折旧,是我国经济体制向国际惯例靠拢的必要步骤。

三、加速折旧较好地体现了会计准则中的配比原则和稳健原则,有利于完善我国的会计核算体系

固定资产在其投入使用的初期,生产效率较高,能给公司带来较多的收入,因而在这个时期应多提些折旧。随着固定资产使用时间的延长,其效率逐渐降低,产生的收入相应减少,与其相对应提取的折旧就应减少。这样做,完全符合收入与其相应成本、费用的配比原则。会计核算中的稳健性原则,又称谨慎性原则,它要求公司的会计核算在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的条件下,应充分估计可能承担的损失和风险,并力争将其减少到最低程度。因而加速折旧的实施,可以使投入的资金更快地收回,这样能减少甚至杜绝公司的损失。

四、固定资产加速折旧能减轻公司所得税负,缓解资金紧张的矛盾

采用加速折旧法在固定资产使用早期多提折旧,增加了当期的成本费用,相应也减少了收益,从而减轻了公司前几年的所得税负担。这也就是说用加速折旧法延迟了所得税的交纳时间,从货币资金的时间价值角度考虑,为公司争得了一定时期的无利息贷款,对于一些税负过高的公司来说,部分也缓解了资金供应紧张的矛盾,有利于公司设备的更新改造,同时降低了筹资成本,这对公司是十分有利的。

加速折旧要求具备一定的条件。首先,公司要具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加速折旧对公司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公司能够提前收回固定资产的大部分投资,加快设备更新改造步伐,提高经济效益,也可减少和较快地弥补公司在通货膨胀条件下发生的价值损失;另一方面,在最初几年提取折旧较多,必然使产品成本较高,利润相对减少,使公司的短期经济效益受到影响。因此,加速折旧对公司有利又有弊。当前,我国的公司具备了实行加速折旧所要求的条件。因此,力争尽快在更多的公司中试行加速折旧。加速折旧还要求国家财政具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加速折旧对国家财政也有两方面的影响:从短期来看,可能减少收入,这是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存在的矛盾。通过加速折旧,提高劳动生产率,正是使财政走出困境的一条重要出路。

综上所述,在我国实行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有其可行性,也有其必要性。通过折旧方法的改变,可以使众多的不赢利公司、亏损公司甚至走向破产的资不抵债的公司重逢生路,走出低谷,走向辉煌。

参考文献:

[1]王兴旺。谈固定资产折旧时间[J].财会月刊,2004,(10)。

第2篇:固定资产范文

管理部门(移出) (移入)

使用部门(移出) (移入) 年 月 日 财产编号:

中文名称 数量 购置日期 英文名称 附 属 设 备 耐用年限 规 格  已使用年数 移前用途(移出单位)已折旧金额 残余价值 月折旧额 移后用途(移入单位)存入地点移  出 移  入 备 注 经 理 会 计 管理部门移入 移入部门 移出部门

移出 

第3篇:固定资产范文

第一条为加强的固定资产管理,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保证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履行职责和促进各项事业发展,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固定资产是指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固定资产使用部门)通过一定方式取得的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车辆、其他固定资产等。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管委会管辖范围内的所有直属行政事业单位及投资开发公司。

第二章固定资产标准

第四条固定资产标准:

(一)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房屋及其他建筑物;

(二)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含500元)的一般设备;

(三)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含800元)的专用设备;

(四)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其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

(五)固定资产维修、保养过程中购置的配件或零部件;

(六)法律规定并通过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认定的符合标准的其他固定资产。

第三章固定资产管理的任务、内容、权属划分

第五条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任务: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析产权关系,实施产权管理,保障固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推动资产的合理配置和节约、有效使用;对经营性固定资产实行有偿使用并监督其保值增值。

第六条固定资产管理的内容包括:产权的清理、登记、界定、变动和纠纷的调处;固定资产的使用、处置、评估、统计和监督;固定资产核算管理;向同级财政和上级有关部门通报情况等。

第七条坚持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原则。固定资产的所有权属于管委会,资产使用部门通过购置、转让、受赠取得的固定资产,凡符合第四条所含条件之一者,均属管委会所有。固定资产的使用权属于取得并使用固定资产的各部门、各单位。

第四章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第八条固定资产实行分级监管和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由党政办公室(固定资产主管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购置、调配等管理工作;财政局(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登记、清理、核算管理工作;各资产使用部门负责所使用固定资产的保管工作;纪工委(监察审计局)负责对固定资产购置、调配、处置过程的监督审计工作。

第九条固定资产主管部门管理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二)会同财政部门制定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并组织监督检查;

(三)负责组织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登记、清查统计、评估及纠纷调处,并会同财政部门对固定资产变动、处置进行审核;

(四)会同财政部门对固定资产的调拨、转让、捐赠、出售、报损、报废进行审核;

(五)会同财政部门对用于经营性固定资产的审批和保值增值考核监督检查;

(六)向管委会和上级资产管理部门报告工作。

第十条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管理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二)负责制定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三)会同党政办公室做好固定资产变动、处置的审核工作;

(四)负责固定资产帐、卡管理;

(五)负责对用于经营性固定资产的审批和保值增值考核监督检查;

(六)会同党政办公室对固定资产的调拨、转让、捐赠、出售、报损、报废进行审核;

(七)负责固定资产发生业务的帐务处理和财务核算。

第十一条固定资产使用部门管理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二)执行并落实《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

(三)负责本部门、本单位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

(四)负责本部门、本单位固定资产购置、领用、调配、处置的申报工作;

(五)负责本部门、本单位所使用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第五章固定资产的取得

第十二条固定资产的取得方式有购置、拨入、接受捐赠及其他等方式。

第十三条固定资产的购置实行计划审批和经费预算管理制度。各部门应在财政年度初编制固定资产购置计划,并列编年度财政预算。各部门、各单位在计划内需要购置固定资产时,应填制“固定资产购置审批表”,单位负责人签署意见后,由经办人报党政办公室、财政局审核并签署意见,再报党工委或管委会负责审批的领导审批同意后,方可购置。固定资产的采购事宜由党政办公室负责统一办理。

第十四条购置固定资产必须严格执行市有关政府采购办法的规定,实行政府采购。

第六章固定资产登记、核算

第十五条实行固定资产登记管理制度。资产使用部门在取得固定资产后,经办人员应及时填写“固定资产登记表”,分别列明“使用(保管)单位名称”、“登记时间”、“资产名称”、“计量单位”、“数量”、“原始(重置)价值”、“总价值”、“购置时间”、“保管责任人姓名”等内容,经本部门、单位负责人签名后送财政局财务核算中心,再经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负责人签名,由财政局编号并登记。

第十六条固定资产主管部门凭“登记表”登记固定资产实物台帐,详细记录固定资产明细情况。同时,按照现代管理要求,建立固定资产电子档案,以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

第十七条财政局应建立固定资产总分类帐和明细分类帐,根据固定资产购置审批资料及核算资料,及时进行固定资产的帐务处理和财务核算。

第七章固定资产的调配

第十八条资产使用部门有权对所监护的固定资产在部门或单位内部进行调配,包括变更分布位置、变更监护责任人,但必须履行相关手续。需要变更时,经本部门负责人同意后,到党政办公室和财政局登记。

第十九条资产使用部门均无权自行将固定资产的使用权转移给其他的资产使用部门,即无权进行部门之间调配。需要调配时,由固定资产调出单位填写“固定资产调配审批表”,然后分别由固定资产调出、调入单位负责人签名和党政办公室、财政局、纪工委(监察审计局)签署审核意见,经党工委或管委会负责审批的领导审批,再送党政办公室和财政局财务核算中心分别进行登记。

第八章固定资产保全

第二十条为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实行固定资产监护责任制度。固定资产的使用人即为固定资产的监护责任人,实行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各部门、单位公用的固定资产由管委会确定的固定资产主管部门指定专人负责履行管理职能。

第二十一条固定资产监护责任人享有固定资产的使用权、监护权,承担固定资产的保全责任。

第二十二条固定资产监护责任人在调离原工作单位或因其他原因离开原工作单位时,应办理所使用固定资产的移交手续,由移交人填写“固定资产移交清单”,接收人根据“移交清单”明细核对无误后,经移交人、接收人、监交人(单位负责人)签名,然后交党政办公室、财政局分别进行登记。

第九章固定资产清理、损失处理

第二十三条实行固定资产的定期清理制度,即在每年年初对固定资产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清理工作由党政办公室和财政局联合组织,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密切配合,做到帐证、帐实、帐帐相符。

第二十四条在固定资产清理过程中,如发现固定资产流失、损毁,应及时查明原因。如属正常损毁,资产监护责任人应向资产管理部门出具书面说明并填写“固定资产流失、损毁处理情况表”,经资产使用单位负责人签字,党政办公室、财政局、纪工委(监察审计局)分别签署审核意见及处理建议,报党工委或管委会负责审批的领导审批,同意后,分别送党政办公室、财政局财务核算中心办理核销、登记手续;属非正常原因造成的固定资产流失、损毁,除按上述程序办理相关手续外,还应视情况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要求其赔偿或恢复原状。

第十章固定资产捐赠、转让(出售)、报废

第二十五条因业务需要或其他原因,捐赠、转让或出售、报废固定资产时,由资产使用部门向管委会提出申请并填写“固定资产捐赠、转让(出售)、报废申请表”,申请单位负责人签署意见,党政办公室和财政局、纪工委(监察审计局)分别签署审核意见,经党工委或管委会负责审批的领导审批同意后,送党政办公室、财政局财务核算中心办理资产核销手续。

第二十六条固定资产转让分有偿转让和无偿转让两种,如属有偿转让的,则应将在转让过程中取得的收入全额解交财政。

第4篇:固定资产范文

一、 盘点总体要求

固定资产管理员必须严格按照固定资产盘点计划的要求和程序执行到位,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认真填写盘点明细表,保证不漏盘、不重盘,并在明细表备注上表明哪些固定资产盘盈或者哪些固定资产盘亏,对盘盈、盘亏、报废的固定资产要必须查明原因并加以文字说明,由相关领导在盘点明细表及文字说明材料上签字加以确认。

二、 盘点范围

公司本部所有固定资产

三、 盘点工作期限

2013年*月*日——2013年*月*日

四、 盘点步骤

按固定资产类别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工作,盘点工作与整理资料工作交叉进行,计划如下:

1. 根据财务部DXC固定资产模块对固定资产的分类方法,设置固定资产类别(见附件1)。时间:2013年5月23日;

2. 制作固定资产盘点表(见附件2)。时间:2013年5月23日;

3. 根据资产类别设置,安排好盘点安排(见附件3),按资产类别进行实地盘点,并登记在固定资产盘点表上。时间:2013年5月24日至2013年5月26日;

4. 整理盘点底稿,和财务的固定资产明细账进行核对,核对一致的在盘点底稿上标注资产编码,盘盈、盘亏、报废的在备注栏里面标识清楚。时间:2013年5月30日;

5. 将整理好的固定资产盘点表打印出来,交相关领导签署意见,对盘盈、盘亏以及报废的固定资产要根据签署意见及时处理。时间:2013年5月30日;

6. 固定资产管理员根据固定资产盘点表和财务固定资产明细账登记固定资产台账(见附件4)。时间:2013年6月2日;

7. 根据固定资产台账做好固定资产卡片(见附件5),并在对应的固定资产上粘贴美观、牢固以备查。时间:2013年6月8日。

希望这次固定资产盘点工作各部门予以配合和大力支持。

附件1:固定资产类别

附件2:固定资产盘点表

附件3:盘点计划

第5篇:固定资产范文

【关键词】 固定资产; 公允折旧额; 预计净残值; 时间价值; 加速折旧法

一、引言

固定资产是企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培育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一个企业要在市场上保持强劲的竞争优势,就必须拥有先进的技术设备。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的先进技术设备只能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先进,在技术革命不断进步的前提下,原有的技术先进优势将消失,甚至沦为劣势,所以,及时进行固定资产更新换代至关重要。固定资产更新换代的主要资金来源是现有固定资产通过折旧收回的折旧基金,如何及时、足额地收回折旧基金,将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正常运营和健康快速发展。

目前,固定资产折旧是以其历史成本为基础计提的,期满累计的折旧总额在数值上小于(考虑净残值的情况下)或等于(不考虑净残值的情况下)其原价,收回的折旧基金往往因为科技进步、物价上涨和折旧基金随时投入生产经营等原因使更新固定资产资金缺口很大。折旧费用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期内分期确认,这是权责发生制的要求。从理论上讲,期满收回的折旧基金应与固定资产购置时的价值相等或基本相等,应能满足或基本满足固定资产更新的资金需求。然而实际并非如此,这说明采用目前折旧政策所计提的折旧额是不公允的。

二、固定资产公允折旧额的概念

公允的折旧额应该是某一固定资产通过一定方法所计算的各期折旧额折现价值的合计数与固定资产原值的现值相等,并且据此确认的折旧费用能或基本能实现资本保全。显然,这里的资本保全是指财务资本保全。如果要实现实物资本保全,每期计提折旧时都必须先把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调整为当期的重置成本,然后计算该期折旧额。但由于企业固定资产种类繁多,每期调整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也几乎没有可行性,所以,本文所称资本保全均指财务资本保全。

2006年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在财务理念和方法的应用上,突出表现在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观念的广泛应用上。如果把这一观念也应用于固定资产折旧额的计算,如计算时忽略固定资产使用寿命终结时可能存在的净残值,对按固定资产原值计提的折旧额折现为未来实际使用各年的折旧额等,将从源头上进一步压实固定资产,真实地反映折旧费用,避免虚增利润。也只有这样,才可能确定出一个公允的固定资产折旧额。

影响固定资产折旧额大小的因素有原价、预计净残值、折旧年限和采用的折旧方法。固定资产入账价值采用历史成本,这是目前比较公认的合理做法,所以此处不讨论原价这一因素,仅对其他因素和人们日益关注的时间价值、物价变动等因素进行讨论。

三、确定公允折旧额的关键点及原因分析

(一)忽略预计净残值

按照目前的习惯做法,应计折旧额等于固定资产原价减预计净残值,工商企业的预计净残值通常按原价的3%―5%确定。由此应计折旧额通常小于固定资产原价,虽然处置时有预计净残值作弥补,但净残值毕竟是预计的,是正数还是负数,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显然,计提折旧时把预计净残值从原价中减去有可能造成折旧基数虚减、折旧额不公允。要确定公允折旧额,净残值应该忽略不计,原因如下:

1.预计净残值不符合资产的确认条件。按照现在的做法,由于将来在固定资产报废时能收回一项资产――净残值(残值收入减去清理费用),所以计算折旧时应该将净残值从固定资产原值中减去,余值作为应计折旧额。但是,这种做法是否科学值得商榷。我们知道,将一项资源确认为资产,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大于50%但小于或等于95%)流入企业;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由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较长,未来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报废时净残值是否有、是正数还是负数,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且也难以可靠地计量。或有事项准则规定,或有资产是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潜在资产,其存在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者不发生予以证实,企业不应当确认或有资产。预计净残值类似于或有资产,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不应予以确认。

2.预计净残值违背会计信息质量的谨慎性要求。固定资产准则规定,预计净残值是假定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已满并处于使用寿命终了时的预期状态,企业目前从该资产处置中获得的扣除预计处置费用后的金额。可见,固定资产净残值是其报废后的处置净收益的现值,是未来不确定的或有收益的现值。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在折旧计提中预先扣除不确定的预计净残值会减少当期应计提的折旧额,使折旧费用人为减少,不符合信息质量的谨慎性要求。

3.预计净残值影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固定资产准则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新准则没有规定具体的比例,这为企业对预计净残值率的选择提供了很大的空间,预计净残值率的大小完全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和企业的诚信度。正因如此,调整预计净残值率就可能成为企业盈余管理的手段之一。由于不同企业对性质相同的固定资产所确定的预计净残值率可能相差悬殊,从而影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4.预计净残值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根据定义,预计净残值应该是固定资产报废处置时预计净损益的现值。对于使用年限长达十几年、几十年的固定资产,要预计或复核未来处置能获得的净损益谈何容易,即使确定一个数值,也难免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把带有主观随意性的预计净损益折现,还涉及折现率的选择,折现率的选择也是一个比较棘手的实践问题。可见,净残值的预计可操作性很差。当然,这里的关键不在于折现率是多少,而在于预计的未来现金流量是否相当保守且确定,如果无法确定所估计的未来现金流量被达成的几率,折现就失去意义了。实践证明,固定资产报废的实际净残值与预计净残值往往相差甚大。随着科技进步,实际净残值日益减小,有的还出现负值。对这样一个不确定的较小的数值进行复杂的计算和复核,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5.预计净残值可能有悖权责发生制原则。对使用时间较长的固定资产,要预计其处置时的净损益,不是件容易的事。但随着报废期的临近,可预计性日渐增强,预计的准确性日益提高。按固定资产准则规定,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进行复核,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预计净残值。复核时可能出现这样一种现象:预计净残值大于固定资产账面净值,而离报废期尚有若干年。这说明固定资产折旧已经提足,应该停止计提。但按权责发生则原则,尚可使用的若干年(假设预计使用寿命与实际相同)也应承担相应的折旧费用,而事实上按折旧公式计算将出现负折旧费用。

新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合理预计净残值。但由于更多的固定资产特别是寿命期限长的固定资产,在使用前期很难合理预计或者预计的准确性差,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不进行预计。随着处置期限的临近,净残值能合理预计时,如果数值较小,不足以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可以忽略不计;如果数值较大,且有一定的影响,则净残值在折旧计算中再予以考虑。这样不仅可以简化折旧计算,而且可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二)考虑时间价值

时间价值观念在资产减值准则、固定资产准则和收入准则等具体准则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是新会计准则的一大进步,同时也显示该观念在企业理财中日益重要。遗憾的是,在计算各期应承担的折旧费用时,折旧费用是以固定资产的历史成本为基础确定的,没有考虑时间价值,这就造成计提折旧当期的一元折旧费与原值中的一元价值不等,而且各期计提的折旧总额在价值上往往明显小于原值。要使折旧总额与原值等值,确定各期折旧额时应该考虑时间价值,原因如下:

1.符合会计信息质量的谨慎性要求。固定资产准则规定,购买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如果在正常信用期内付款的,所支付的价款本身就是固定资产的现值);预计净残值是期满处置时目前从该项资产处置中获得的扣除预计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实质是预计处置净损益的现值);买价的现值减去净残值的现值就是固定资产应计折旧额。可见,应计折旧额是以现值确定的,那么作为其逆运算――计算各年应分担的折旧费用时也应考虑时间价值(已知现值求年金或复利终值),否则,必定造成应计折旧额与各年提取的折旧费用不等值,后者小于前者,使折旧费用少提,违背谨慎性要求。收入准则规定,如果延期收取的货款具有融资性质,企业应当按照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确定收入金额,应收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通常应当按照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或商品现销价格确定。这样确认的收入符合谨慎性要求,比较公允。企业日常销售的货款,通常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收回,所以可以认为其本身就是现值。然而各期折旧额却是以固定资产的历史成本为基础计提的。以历史成本为基础计算的折旧费用和部分付现成本(如人工和材料等)与以现值或公允价值确认的收入配比,由于折旧费用少计,使配比失去公允性,也有悖谨慎性。

2.满足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要求。现金净流量是由净利润[(收入-折旧等费用)×(1-所得税率)]、年折旧额等部分构成的。如果考虑所得税的影响,折旧额的大小对这两部分都是有影响的。由此会影响净现值、内含报酬率等折现评价指标的大小。平均投资利润率=净利润/平均原始投资额,折旧额的大小通过影响净利润的大小,进而影响该非折现评价指标的大小。显然,只有考虑时间价值,把折旧费用贴现为与收入同一时点上的值,计算的折旧额才是公允的,确认的利润才是客观的,所提供的信息才符合相关性。如果计算折旧不考虑时间价值,这样计算出来的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往往缺乏科学性,有可能使不可行的投资方案变成可行的投资方案,从而误导决策。

3.适应物价上涨的需要。在物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下,按历史成本计提折旧形成的折旧基金往往小于更新固定资产所需要的资金。改革开放以来,固定资产价格上涨幅度较大,有的已经涨了数倍。固定资产期满报废时,重置成本大幅提高,加之企业收回的折旧资金随时可能投入生产经营,所以更新固定资产的资金缺口往往很大。由于资金短缺致使固定资产不能及时重置,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不断萎缩,生产经营能力不断削弱,甚至使企业难以维持简单再生产。此外,由于资产按历史成本计量的账面价值往往低于资产报告期的现时价值,使折旧费用少计、利润虚增,造成多纳税和多支付股利,侵蚀产权资本,从而进一步削弱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如果在计提折旧时考虑时间价值,则能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在对折旧额折现时,折现率的选择十分重要。由于应计折旧额的现值是确定的,未来要确认的折旧费用也基本是确定的,几乎没有风险,所以,折现率构成中可剔除风险报酬,仅考虑时间价值和通货膨胀贴水,即折现率=时间价值+通货膨胀贴水。在我国,政府债券几乎是没有风险的,所以可以国库券利率作为折现率。考虑到通货膨胀时利率变化往往滞后于通货膨胀率,造成实际利率下降,甚至出现负利率,而且固定利率的国库券在通货膨胀时无法调节利率,为防止国库券利率偏低,可以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作为折现率。物价在变化,利率也在变化。在具体确定折现率时,可以以对应期限的预期平均银行贷款利率作为折现率。

(三)尽可能缩短折旧年限和采用加速折旧法

市场经济是风险经济。我国企业在资金营运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营运资金不足,其主要原因是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投入比例安排不当。通过采用加速折旧可以加快固定资产投资资金的收回,弥补营运资金的不足,从而降低经营风险,同时也有利于固定资产及时更新。具体来说,加速折旧的理由:一是抗风险的需要。随着科技进步,设备更新换代加速,固定资产无形损耗已成为计提折旧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采用长期限平均折旧法,不利于固定资产投资资金的及时收回,容易造成固定资产再投资的资金缺口,使企业经营风险加大。为了变被动为主动,企业应积极选择短时间加速折旧,这也符合谨慎性的要求。二是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固定资产是企业主要的劳动工具,是市场需求与资源配置、生产技术和管理技能聚集融合的媒体,是企业竞争优势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基础。目前我国不少企业生产效率低、市场竞争力差,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固定资产陈旧落后。加速折旧能提升企业的竞争力,香港的资本减免税法折旧政策模式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该模式给予纳税企业资本减免的政策优惠,包括首期免税折旧额和每年免税折旧额两部分。这种折旧政策可以使企业第一年就能收回固定资产投资成本的70%左右,大大加速了固定资产投资成本的收回,从而增强了企业的设备更新能力,有利于企业不断采用先进技术设备。这也是香港多年来能在国际市场中能保持强劲竞争优势的重要原因。

当然,加速折旧也应讲究科学性,而不是随心所欲。尽可能缩短折旧年限和采用加速折旧法,指的是在确定折旧年限和选择折旧方法时,要根据固定资产的特点,充分考虑可能发生的导致固定资产提前报废的一些不确定因素,确定的折旧期不超过经济寿命,确定的折旧方法符合受益特点,从而保证固定资产报废前能提足折旧。对于采用直线法折旧更符合受益特点的固定资产,还是应该采用直线法。

尽可能缩短折旧年限和采用加速折旧法,就长期看,并不减少政府的税收收入,相反,延缓纳税的时间价值使企业设备更新能力显著增强,提升了企业的竞争能力。企业有了竞争优势,政府的税收收入就有了可靠的保障。如果国家的折旧政策不利于企业采用先进设备,企业竞争处于劣势甚至无法参与市场竞争,企业的生存将面临危机,政府又何来稳定可靠的税收收入?所以,国家在制定折旧政策时要考虑中国企业的现状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等因素,制定出有利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折旧政策。作为企业,要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站在战略高度正确选择有利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折旧政策。

四、公允折旧额的确定

忽略预计净残值后,某一固定资产应计折旧总额为其原价,计算各期折旧额不再涉及预计净残值,它不影响折旧方法的其它计算过程。企业尽可能缩短折旧年限和采用加速折旧法后,只是可能缩短折旧期和增加各期折旧额,而所采用的折旧计算方法并没有变化。计算折旧考虑时间价值因素后,在计算各期折旧额时,先以固定资产原值作为应计折旧额,以经济使用寿命为折旧期,算出不考虑时间价值因素的各期折旧额,然后把该折旧额按照一定的折现率采用求复利终值的方法计算考虑时间价值因素后的未来各期的折旧额,该折旧额即为未来各期的公允折旧额。

通过上述方法计算确定的公允折旧额,在价值上与原值等值或基本等值,在数值上远远大于固定资产原值,其中大于原值的部分是弥补资金时间价值和通货膨胀贴水的折旧额。如果经济使用寿命预计比较准确,到期收回的折旧基金一般能满足固定资产更新的需求,企业的经营风险就得以规避。如果固定资产发生减值,则以该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作为未来应计提折旧额的现值,采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剩余年限的各期公允折旧额。

五、结论

计算折旧时,忽略预计净残值,避免了应计折旧总额小于固定资产原价,是实现资本保全的基础;考虑时间价值因素,符合资金时间价值观念,使各期折旧额包含了资金时间价值和物价变动的影响数,有力地避免了物价上涨时期折旧费用严重少计,它是实现资本保全的根本保证;缩短折旧年限和采用加速折旧法,充分考虑了由于科技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固定资产的经济使用寿命缩短,规避了固定资产经济使用寿命已满,需要报废,但成本远未收回的风险,它是实现资本保全的有力手段。只有按照这三个关键点的要求计提折旧,才能使计算确定的折旧额成为公允折旧额,收回的折旧基金才能弥补固定资产的投资成本,真正实现资本保全。按照这样计算确认的折旧费用,才能实现与同一期间收入的科学配比,计算出来的利润才是真实的,分配利润才不致侵蚀产权资本。这样生成的信息才是决策有用的信息。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 财政部会计司.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6[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 张延波.高级财务管理[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

[4] 王化成.企业财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5] 栾甫贵.论新会计准则中的财务理念[J].会计研究,2008(2).

第6篇:固定资产范文

一、投资运行基本情况

20__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957.38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其中基本建设投资3556.95亿元,增长22.7%;更新改造投资929.46亿元,增长11.3%;房地产开发投资1498.28亿元,增长10.5%。

(一)投资增长总体适度,投资运行保持平稳

20__年全省投资运行呈平稳较快增长态势,除1-2月比去年同期增长25.3外,其余月份的增速上下波动不超过3个百分点,基本上在15-17.8之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生产总值增速高3.8个百分点,较好地起到拉动整体经济增长的作用。

(二)工业投资快速增长,九大产业投资增长加快

20__年全省全社会工业投资2722.82亿元,同比增长32.1,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从上年的34.7提高到39.1.九大工业产业投资增长加快。20__年城镇以上投资中九大工业产业共完成投资1125.75亿元,占城镇以上工业投资2182.07亿元的51.6,增长32.4,比上年提高12.1个百分点。其中三大新兴工业产业完成投资677.98亿元,增长29.7,电子信息业、电气机械及专用设备业、石油及化学业分别完成投资258.18亿元、174.21亿元和245.60亿元,增长37.2、19.7和29.9.三大传统工业产业完成投资248.48亿元,增长18.3,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和建筑材料完成投资分别增长13.8、15.4和24.5.三大潜力工业产业完成投资199.29亿元,增长69.8,森工造纸业、医药和汽车制造业完成投资54.82亿元、29.75亿元和__.71亿元,分别增长60.0、39.5和85.6.九大工业产业投资加快,九大工业产业在工业乃至经济增长中的主导力量进一步加强,进一步促进我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增强产业竞争力。

(三)建设项目规模增大,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

20__年全省城镇以上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共15950.77亿元,项目平均投资规模为11205.31万元,比上年增加1550.20万元。投资规模在10亿元以上的大型项目有246个,比上年增加19个,计划投资共9330.87亿元,20__年完成投资1585.31亿元;投资规模在30亿元以上的特大型项目78个,比上年增加11个,计划投资共6550.62亿元,20__年完成投资899.44亿元;投资规模在50亿元以上的超大型项目47个,比上年增加12个,计划投资共5338.74亿元,20__年完成投资586.68亿元。20__年完成投资在10亿元以上的项目有52个,比上年增加19个,共完成投资1023.87亿元,主要集中在石化、电力、地铁、电信和高速公路;完成投资30亿元以上项目有4个,分别是广州大学城建设、韶关钢铁集团公司韶钢系列改造项目、中海壳牌石化项目以及省移动通讯有限责任公司移动电话GSM扩容工程,4个项目共完成投资249.39亿元。

20__年全省基础设施完成投资2309.05亿元,基础设施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33.2.全省完成投资10亿元以上的大型项目中,约80为基础设施项目,以基础设施为主体的大型项目投资完成情况较好,有力地拉动全社会投资增长。交通运输建设投资持续增长,全省城镇以上交通运输业完成投资572.40亿元,增长15.5.大型能源项目和电网建设进展顺利,全省城镇以上能源建设投资686.41亿元,同比增长43.8.其中电力建设投资562.52亿元,增长29.8.环保水利建设投资速度加快,全省城镇以上环境、水利设施和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共完成投资95.87亿元,增长47.6.

(四)房地产投资增长平稳,商品房销售增长较快

20__年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平稳增长态势,每月增速基本保持在10%左右。住宅完成投资988.56亿元,增长11.1%,占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的66%。房地产开发投资资金来源中,

银行贷款351.78亿元,增长5.3%,自筹资金642.04亿元,增长26.8%。商品房销售额1383.87亿元,增长30.5%,销售面积3693.85万平方米,增长21.1%,销售均价3746元,增长7.7%,其中住宅销售均价3561元,增长8.1%。商品房空置面积2091.95万平方米,下降2.4%。

(五)两翼和山区投资增长加快,区域发展更趋协调

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投资增速明显高于珠江三角洲地区。20__年东西两翼7市完成投资857.07亿元,增长27.1,占全省投资比重由上年的11.3提高到12.3;山区5市完成投资674.21亿元,增长27.3,占全省投资比重由上年8.8上升为9.7.珠三角9市完成投资5131.47亿元,增长14.4,占全省投资比重为73.8.

(六)非国有经济投资快速增长,国有经济投资增长稳定

国有、民营和外资鼎足而立,共同推动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较快增长。20__年全省国有经济完成投资2013.45亿元,增长14.5;民营经济完成投资2428.88亿元,增长23.6;外资经济完成投资1742.03亿元,增长28.7.民营经济的快速增长使民营投资逐渐成为我省投资增长的重要力量,20__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民营经济投资占34.9%,国有经济投资占28.9%,外资经济投资占25%,民营经济投资比重比上年增加了2.1个百分点。

(七)投资资金来源充足,自筹资金大幅增长

20__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到位资金7737.22亿元,超过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779.84亿元。资金来源中自筹资金4143.20亿元,占53.5;银行贷款1326.29亿元,占17.1;利用外资785.72亿元,占10.2.

二、投资运行中的主要问题

20__年,我省投资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投资结构仍不尽合理,结构调整的步伐有待进一步加快。

(一)科技、教育投资下降

20__年我省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完成城镇以上投资17.68亿元,下降52.8.20__年我省教育完成城镇以上投资172.66亿元,下降10.5.

(二)更新改造投资增速偏低

20__年全省更新改造投资完成额仅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13.4,增速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低5个百分点,比20__年更新改造投资增速低8.4个百分点。

(三)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偏低

20__年我省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低速平稳增长态势,增速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低5.8个百分点。

(四)农村投资比重偏低

20__年,我省完成农村投资1110.31亿元,仅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6%。农村投资中的农村私人投资完成265.08亿元,仅增长7.8%。

三、20__年投资工作重点

20__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总体上看,国际国内环境仍然有利于我省投资保持稳定增长。世界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制造业加快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省面临进一步加大利用外资的机遇;中央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积极效应逐步显现;我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区域合作进一步加强,发展动力增强。预计20__年我省投资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达到15左右。为了促进投资实现理性增长、稳定增长和适度增长,初步考虑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重点:

(一)促进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较快增长

加强对投资形势预警分析,及时发现、解决投资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采取适应市场经济的调控手段,丰富投资宏观调控的方式方法;加强投资政策与产业政策、信贷政策、土地政策、价格政策等的协调配合,确保投资稳定较快增长。继续保持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二)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

贯彻实施我省《广东省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办法》、《广东省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__年本)》和《广东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办法》等有关投资体制改革的配套文件。在省属行政公益项目中推行代建制。在政府投资管理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广东省政府投资管理办法》。研究省级政府投资项目储备库建设方案,并尽快开展建库工作。加快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系统和核准系统的建设和完善工作。

(三)进一步调整优化投资结构

根据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进一步优化投资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通过重大项目布局调整,搞好产业地区分工,形成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增强产业特色和功能互补,增强产业竞争力。加大对科技教育的投资力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动珠三角地区资源整合,加快发展高新技术、重化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以广州、深圳、佛山为重点,促进珠三角地区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充分发挥临港优势,建设东西两翼钢铁和石油化工基地,促进形成沿海重化产业带。加大扶持力度,支持两翼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两翼经济建设进入快速增长期。以建设公路网、铁路网、海港等为重点,完善东西两翼的交通基础设施。强化工业在两翼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两翼的临海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临海型、资源型工业和特色经济。加快两翼海洋资源综合开发,建设现代渔港经济区。大力推进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三角共建产业转移园区,促进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加快山区工业发展。鼓励山区发展特色产业,支持山区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大型电力等能源和其他重大工业项目,切实改善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四)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着手实施"十一五"规划的重大建设项目。集中力量,围绕重点任务、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和重大战略性问题,着力推进一批对促进加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区域合作等具有重大影响的重大项目建设,发挥其对投资的带动作用。积极落实建设条件,确保20__年下半年以来国家新批准的、仍未开工的一批重大项目如期开工建设。加强对重点项目建设的领导和协调服务,确保重点项目建设用地,多渠道筹集重点项目建设资金,加快前期工作进度,提高重点项目监督管理水平。

(五)进一步提高吸收外资质量

在适度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的同时,将利用外资与我省的产业结构调整、科技进步与创新、开发人才资源、国有企业改革和扩大就业紧密结合,优化引资的市场结构,大力吸引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资金;优化引资的产业结构,大力吸引外资投向高新技术产业、支柱产业和服务业;优化引资的企业结构,吸引跨国公司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到我省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创新

招商引资方式,选择比较成熟的重大项目进行国际招商,以重大项目带动产业招商。继续鼓励和引导企业"走出去",推动有实力的企业到境外投资,发展境外加工贸易业务,带动成套设备、零配件、技术等出口。同时,也要吸引本省和外省的民营企业投资重大项目。

第7篇:固定资产范文

关键词:固定资产折旧;概念;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20011201

1 固定资产折旧概念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由于损耗而减少的价值。固定资产损耗分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有形损耗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和自然力的影响在使用价值和价值上损耗。无形损耗是指由于技术进步而引起的固定资产价值上的损耗。

2 影响固定资产折旧因素及注意事项

(1)影响固定资产折旧数额大小的因素:①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总额。是指单项固定资产从开始使用到报废清理的全部使用年限内应计提的折旧总额,即为该项固定资产的应计提的折旧总额。②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是指固定资产从开始使用到报废清理的预计全部使用时间,其预计使用时间的上下限执行国家统一规定,各企业可在执行国家统一规定的上下限范围内,制定本企业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时间。③固定资产预计工作总量。固定资产预计工作总量是指固定资产从开始使用到报废清理的全部使用年限内预计完成的工作总量。固定资产预计工作总量由各企业根据本企业各项固定资产的具体情况各企业确定。

(2)固定资产折旧注意事项:①固定资产应按月计提折旧,在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再计提折旧,从下个月起计提折旧;在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需计提折旧,从下个月起不再计提折旧;②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论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③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按估计价值确认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暂估值,不需调原已计提折旧。

3 固定资产折旧计算的方法

(1)平均年限折旧法:是指固定资产原价和预计净残值,在其规定的折旧年限内,每年平均计算折旧的方法。这种将固定资产价值按照时间或工作量平均计提折旧的方法。

在计算固定资产时,除了预计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外,还须预计提取固定资产的应计提折旧总额。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价值一预计净残值)÷预计折旧年限={固定资产价值×(1-预计折旧年限)}÷预计折旧年限

年折旧率=(年折旧额÷固定资产价值)×100%={{固定资产价值×(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折旧年限×固定资产价值)}×100%={(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折旧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价值×月折旧率

个别折旧率是指按照各项固定资产分计计提折旧的方式,即某项固定资产的折旧额根据该项固定资产原值乘以该项固定资产个别折旧率计算。分类折旧率计算折旧的方式。是指某项固定资产的折旧额根据该项固定资产原值乘以该项固定资产平均分类折旧率计算。它的计算公式如下:

折旧率={(1-平均预计净残值率)÷平均预计使用年限}×100%

例:济宁某涂料公司新购涂料生产车间一处,价值600000元,预计生产使用年限10年。预计到报废时净残值率4%该涂料生产车间的年折旧率,月折旧率,月折旧额,计算如下:

年折旧率=(1-4%)÷10=9.6%

月折旧率=9.6%÷12=0.8%

月折旧额=600000×0.8%=4800(元)

平均年限折旧法优点是计算手续比较简便,缺点是当固定资产在各个使用期间的磨损程度不同时,将应计折旧总额平均在各个时间分摊,这样就很不合理。此法适用于固定资产在各个使用期间的磨损程度较均衡的情況使用。

(2)工作量法:是指在固定资产在预计生产使用年限和预计生产总工作时数所完成的工作总量和总工作时数来计算应提折旧额的一种计算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某项固定资产单位工作量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该项固定资产预计工作总时数

该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单位工作量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该月实际完成的工作总量

例:济宁某涂料公司新购涂料生产设备一台。价值600000元,预计净残值率内4%,预计总工作时数为12万小时,本月其工作时数为820小时,该设备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和该项月折旧额计算如下示: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600000×(1-4%)÷120000=4.8(元)

本月折旧额=4.8×820=3936(元)

工作量法优点是,固定资产的折旧额与其磨损程度相符,故分摊较为合理。缺点是只注重固定资产的使用程度,而忽视了其自然侵蚀的影响。故工作量法适用于固定资产在各个使用期间的磨损程度不均衡时采用。

(3)加速折旧法:系指固定资产在使用初期计提折旧较多而在后期计提折旧较少,从而相对加速折旧的方法。固定资产在使用初期提得多,在使用后期提得少,故相对加快了折旧的速度。因此,固定资产在使用初期生产效率高,应承担较多的折旧费用,而固定资产在使用后期生产效率低,应承担较少的折旧费用。符合成本与收入相配合的原则。由于新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较少,而随时间的推移,修理费用将逐渐增加。这种方法的使用,使每年计提的折旧费和发生的修理费用之和比较稳定。故资金回笼快,可减少无形损耗引起的风险和损失,加快资金的回笼,推迟缴纳所得税,给企业财务带来好处。

①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固定资产净值和双倍直线折旧率来计提折旧额的一种计算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折旧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净值×周折旧率

应注意:在预计使用年限结束时,应控制固定资产净值和预计净残值的比例,应控制固定资产净值不得大于预计净残值,若项固定资产净值大于预计净残值,说明其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少提了折旧。如固定资产期末净值小于预计净残值,即该项固定资产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多提了折旧。

例:济宁某涂料公司新购涂料生产设备一台,价值60000元,该涂料生产设备预计净残值为2000元,预计生产使用年限5年。该项固定资产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折旧法计提折旧。年折旧率和各年折旧额如表1所示。

从以上实例可知,只要预计净残值稍有不同,对折旧率的影响很大,从而影响各期所计提的折旧额。故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固定资产前期计提的折旧费较多,那么固定资产在后期计提的折旧费就相对较少,如果固定资产前期计提的折旧费较多,那么固定资产在后期计提的而维修费较少,那么固定资产在后期计提的维修费就相对较多;故。固定资产投资在前期的投入就能较多地收回,在税法允许将各种方法计提的折旧费作为税前费用扣除的前提下,还能减少前期的所得税额,符合谨慎的原则。

②年数总和法:是指按照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总额和某年尚可使用年数占各年尚可使用年数总和的比重计提折旧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示:

年限折旧率=(折旧年限-已使用年限)÷{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2}×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一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例:济宁某涂料公司新购涂料砂磨设备一台,价值20000元,该涂料砂磨设备预计净残值2000元,预计涂料砂磨设备使用的年限5年。每年折旧额如表2所示。

4 结语

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要劳动资料,每年年末,企业应对固定资产的帐面价值进行检查,如其可回收金额低于其帐面价值,应确认减值损失。

第8篇:固定资产范文

关键词:医院;固定资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2-0158-02

如今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在国家财政补助逐年减少的情况下,医院要适应市场求生存,必须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因此,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对保障医院各项业务活动的顺利进行,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保证医院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医院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核算更规范,提供的医院会计信息更准确。

一、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看,医院资产管理仍存在很多问题

(一)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不专业,内控制度执行不严

目前,医院对资产管理人员配备要求不严,专职管理人员不多,大都兼任其他工作,人员流动性大,配备随意,专业人员少;很多资产使用部门甚至没有意识到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认为岗位设定没必要,没明确使用科室或使用人的资产管理责任,也没有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从而导致了发生固定资产的转移或报废时,经手人员业务素质、责任心参不齐,出现未及时办理合规手续或审批手续,就任意处置固定资产不当现象;同时保管维修管理不善,使用不当,造成财产设备的损坏、流失情况严重;一旦清查,与实际情况严重失真,事后又不了了之,造成医院资产家底不清的尴尬局面。

(二)使用效率低,资产闲置问题突出

医院在购置固定资产过程中,程序比较规范。设备采购较盲目,论证、考量、效益分析不彻底,结果导致购进的设备不实用,质量差,使用效率低下,闲置一边,造成医院资产严重的损失浪费。

(三)管理职能分散,部门协调困难

很多医院未设立独立的资产管理部门,管理事物由财务、设备、医疗等不同的部门共同管理,这种体制使管理职能分散,权责分界不清,在管理的操作上协调部门困难较大。

(四)移交不清

资产管理人员、资产使用人员、负资产管理责任的相关负责人更换、离职,不进行资产清点移交。除此之外还有缺乏有效约束,账外资产存在普遍。

(五)医疗设备的盲目投资,重复投资

由于国家的财政拨款不足,医院药品的加成率从2007年开始又重新加以控制,西药和中成药控制在15%,草药控制在25%。这样,医院药品盈利减少,医院收支的不平衡导致医院行为的扭曲,以仪器检查收入来弥补支出的缺口成为医院生存的主要渠道。各医院竟相购买新设备、进口设备、高精尖设备,有些单位对重大项目的投资缺乏可行性论证及效益分析,凭着主观臆想和应急要求盲目决策,结果导致购进的设备使用效率低下,甚至购买来以后闲置不用,造成资金的极大浪费,给医院带来了投资风险。

(六)损坏事故处理

各类物资设备发生人为损坏时,有关人员应立即报告物资设备管理部门,并如实反映情况,不得推诿扯皮,隐瞒不报。

(七)第固定资产核算方法不完善,账面价值失真

按照现行医院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采用历史成本法计价,不计提折旧。医院资产负债表上固定资产项目的金额只反映原值,未能反映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的实际消耗,造成账面价值和实际价值的严重背离,无从体现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和新旧程度,不利于报表使用者了解固定资产的真实状况。医院的固定资产随着不断购买余额越来越大,与之相适应的老化程度越来越高,却不能在账面上得到客观、及时的反映,尤其是医疗设备大多属高科技设备,更新淘汰周期快,医院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与资产的减值准备,从而造成固定资产价值严重失真。

二、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建议及措施

(一)健全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职能

目前大多医院的财产管理都分散在各职能部门,如房产、家具归总务部门管理,医疗设备归设备科管理。而财产的购入和维修一般由这些部门承担,不符合相互制约的原则。因此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应实行“统一领导、综合监管、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原则,资产管理办公室负责拟定资产管理制度、审定资产采购计划,组织和领导清产核资,审核大宗资产报废时向上级管理部门呈送的报批手续等。归口管理部门负责资产的采购、领用、调剂、维修、报废、清理的核算与管理。财务部门负责固定资产总账的管理,筹集采购资金、监督控制资金使用情况,对固定资产利用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参与固定资产清理工作。设备部门负责设备的购置审批、验收、调剂、维护、修理工作,做好闲置资产的检测、维护工作,办理报废鉴定,做好大型设备购置的可行性分析报告的审核工作。总务部门负责房屋、建筑物的建设,管理维修、保养和报废工作等。同时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领导小组及资产管理办公室要加大对医院各部门固定资产的管理与监督力度,特别是在审核固定资产报废时,严格按国家规定程序审批,全面审查报废手续是否齐全,并组织专人从技术上进行论证,确定资产是否真正失去使用价值,对由于人为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失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严格固定资产清查核对制度,每年至少对医院资产进行1次全面清查,组织清查小组自下而上以物对账以及自上而下以卡对物,有组织、全面地对各科室的各项财产物资进行认真清查,对清查中发现的账实不符现象要查找原因,明确责任,按照制度规定进行处理,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制定固定资产奖惩制度,明确固定资产岗位管理职责,对各部门固定资产管理、使用和保养人员进行考核。对责任心不强、工作失误、管理不善的责任人进行处罚,对效益突出的科室和个人进行奖励。

(二)提高固定资产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队伍建设、提高固定资产管理队伍整体素质,是提高医院固定资产使用频率,确保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保证。因此,医院要重视固定资产管理队伍的建设,充分调动和保护好这支队伍的潜能,合理安排这部分人员的进修培训,不断提高这部分人的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同时,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解决这部分人在工作、生活、职称等方面遇到的实际问题,使他们心情舒畅地担负起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

(三)加强固定资产指标考核,强化增值意识

将固定资产管理列入医院对使用科室考核的内容。科室作为固定资产使用单位,必须将各项固定资产管理落实到人,由科室经济核算员负责资产卡片、执行物质管理核算制度。由设备科负责考核使用情况及设备定期保养维修,协助科室提高设备使用率。并定期检查考核,将考核结果以科室顺序依次排列,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通过考核强化科室增值意识,促进增收节支。

将固定资产管理列入考核领导干部的一个重要方面。领导干部对固定资产的重视程度,是管好固定资产的关键。领导认识不到位,制度、措施就难以落实。所以,医院的上级部门应将医院固定资产的安全、效率、保值、增值等指标列入考核领导干部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从上到下层层监督与考核,强化全员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为固定资产管理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奠定基础。

(四)提高现有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

医院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调剂合理使用和再利用现有闲置资产,充分发挥固定资产有效价值。可将固定资产折旧记入科室成本;将固定资产的保管使用维修等情况列入对使用科室的考核内容;对利用率不高的房屋、设备进行出租,提高使用效率,增加收益,对一些确实不需用或购进较高端设备换下的低端设备、急救车辆,可考虑捐赠给贫困地区及确实需要这些医疗设备的医院,以充分发挥其长效的社会价值。这样,既化资产保值增值意识,又促进增收节支,大大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完善医院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核算。

(五)按照新会计制度进行固定资产核算,准确反映固定资产真实价值

老的《医院会计制度》在购入固定资产时,借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财政补助支出”或“事业支出”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同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月末按一定比例计提“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这样核算不仅不能反映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也无法估计固定资产的残值和转让价值。医院实行新《企业会计制度》后,按有关固定资产核算方法,取消“固定基金”科目,调整“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增设“累计折旧”科目。在购置固定资产时,只反映单位实物资产形态的变化,不再涉及净资产的调整,不再通过“固定基金”、“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等科目。每月按照一定的方法提取“折旧”,并于季末、年末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以利于在会计报表上真实反映医院固定资产价值。

(六)建立计算机网络管理

引入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来管理固定资产,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把各部门及职能管理部门的终端链接起来,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使医院管理者能够对全院的固定资产的分布、使用情况一目了然,从而为医院的管理、发展计划、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熊敏.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与对策[J].金融经济,2008,(3):110-115.

[2] 王欣.国有企业固定资产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J].科技经济市场,2009,(4).

第9篇:固定资产范文

关键词:乡镇;固定资产;管理

一、乡镇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财权的分散。对于乡镇下属管辖的单位来说,在功能上有着明显的分工,而在管理上有属于乡镇直接管理的,有属于上级委派下来的,也有双管的。而部门的多种多样以及单位的不同,使得它们都有着自己对应的收入来源以及对收入的支配权限。如固定资产中,有当地政府统一购置的、也有上级单位为其专门配备的、也有单位自身购买的。有的在账本上有记录,有的却没有相应的记录,导致管理上过于分散与混乱。

第二,财务人员应有的职权受到了限制。对于有关财务人员人事权利的下放,导致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财务人员行使监督权利。相比前几年未进行权利下放来说,如今的乡镇财务人员的责任感迅速下降,而危机感在迅速攀升。财务人员得不到相应的授权,也就使得财务人员根本无法进行实质性的工作管理。

第三,领导管理观念淡薄。在乡镇固定资产管理中,管理观念淡薄的现象严重,许多乡镇干部以及单位都有着“重视现钱,轻视物资、重视采购,轻视管理”等观念的存在。目前,乡镇首要看中的是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如何招商引资、新农村的融合聚集等关系到乡镇长远发展上的问题,而忽视了乡镇资产的管理,普遍认为资产管理较为琐碎。正是由于领导在管理上的不重视,才导致了下面进行实际工作人员的无权作为。

第四,固定资产在购置程序上的不足,资产的采购随意性较大。各个部门只考虑到自身的需求,在未经过上级部门的批示前,就先将其购入,然后才到财务处进行报账处理。这样就使得财务人员对于其管理处于被动一面。大多数单位没有参照财力办事,对于采购计划的制定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各种超支、超标的现象日益严重。此外,部分商品政府采购价格高于其市场上的价值,使得乡政府或部门不愿意通过政府采购购买固定资产,导致固定资产购置混乱现象发生。

二、强化管理乡镇固定资产的具体措施

第一,将固定资产纳入结算体制,改变现有的财政体制。试想一下,如果将购置固定资产纳入到结算体制中,以改变现有的财政体制,那么会取得怎样的效果呢?将现有的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编造成册,制定统一的编号,并进行备案、记录,将现有的固定资产作为核定的基数。同时,将每一年购置固定资产的计划纳入到财务预算的编制范围内。每一年的年底,乡镇企事业单位会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财务清查,对当年的购置金额以及购置数量进行核对,并跟当年的核定基数以及财务预算进行比对,依据每一年的购入量按照不同的比例进行相应的财力扣减。此外,应当将此项工作纳入到领导的政绩考核中去。在这样一个财政体制的制约之下,乡镇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就会给予其足够的关注,从而将管理固定资产的工作纳入日常的重要工作之列。

第二,做到财务核算跟实物管理并重,强化管理意识。树立资产观念,也就是资金观念,成功克服“淡化责任,只管使用”这一错误思想。因此,乡镇企事业单位应当成立起一个专门的管理固定资产的机构。在日常的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当中,固定资产的分类价值核算由财务部门负责,同时对固定资产的预算进行审核,检查并监督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管理固定资产的专门部门要负责编制固定资产的预算、采购的计划、入库情况的验收、保管的登记、领用以及发出、保养以及维修、处置以及调拨等具体的管理工作,并负责进行分类的实物量核算。

第三,强化资产管理,把握关键环节。在乡镇中,需要用制度来对固定资产的购买、购回验收、使用、维修、报废等环节来约束资产管理存在的随意性。在年初的时候,需要做好购置预算,审批以及对购置的询价等环节;购买固定资产需要提前打报告申请,并报财务部门审核,购买的固定资产在政府采购目录上涉及到的,必须经过政府采购购买;对于已经达到了报废时间或者是损坏到无法再进行修复的资产,需要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置;对于固定资产的增加、变动、调拨以及减少情况,都需要制定出“谁使用谁管理”的措施,如果出现了损坏、丢失等现象,要将责任落实在人头;在出现了人动或者是某些原因,岗位上的职工需要调离等,也需要做好资产的交接,避免使用与管理出现脱钩现象;定期进行固定资产的清查工作,可以每半年进行一次核对,从而保持实际、登记卡相一致,在每一次的核对中,要对固定资产的实有数、账面结存数是否相符进行严格的审查,对使用、维修、保管等环节是否合理、正常,对清点中存在的问题,要追究责任、及时处理。

第四,对于固定资产信息需要进行规范化的管理。乡镇应该确立固定资产管理专员,配合财务部门做好固定资产的盘点工作。对于乡镇中的每一项资产,都可以做到企业一样的处理方式。建立相应的登记卡,对于同一类型的资产进行归类处理,做到一卡一号一物品。而对固定资产的购买时间、使用部门、管理人员、更换等都需要做好登记处理,并且落实相应的维护与保管,从而做到丢失有人负责、维修有专人的管理方式。

总之,针对乡镇固定资产中存在的固定资产的购买、核实等方面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只有做好乡镇固定资产的管理,才能够实现乡镇的可持续发展,才有利于乡镇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