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代小短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课堂教学 现代技术手段 创新能力
一
在现代教学中,我们的培养目标,应由“知识型”向“智能型”,再向“个性和谐发展”转变,由重视学生记忆现成知识,转变为重视引导学生再次发现和重组知识,强调把学生看成一个个积极主动、独立、自尊、能动的人,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传统的教学与现代的计算机教学有机融合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的发挥与课堂教学的优化是密不可分的。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改革向来是教育改革的热点。当前的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重“教”轻“学”的倾向,部分教师过多地单纯传授知识、训练能力,放弃了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忽视了学习过程、方法,以及学生能力培养的目标的确定和实施。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弱,教学效果不太理想。要改变这种状况,关键在于推进自主性学习的研究。自主性学习的课堂教学能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索性的创新精神,教给学生自主获得知识的能力和创造的本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必由之路。有效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能使课堂教学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同时,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和光彩。
现代技术走进课堂教学,让我们看到了它对传统教学所带来的强大冲击,让我们看到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所不能比拟的种种优势。它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平面型的教学方式转化为多媒体形式和立体型的新型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不仅有利于操作,帮助学生突破学习中的重难点,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动,把语言、文字、图像、动画融为一体,使学生在学习中眼看、耳听、手脑并用,全面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使不同层次、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全力投入,从而极大地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因材施教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学生自主性素质,对实现学习的多元化、主体化和社会化,对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有着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我们只有把现代教学手段和对传统教学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从而使教案的设计的目标更加清晰、明了,以便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素质教育大环境下,对课堂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二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在学习中,同时使用视、听觉,能明显地提高记忆和学习效率,由于现代技术手段同时提供了图形、声音、语言等交互界面和窗互操作,编制了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电脑程序,并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可以解决常规教学手段难以解决的问题。正因为它有着常规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
(一)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学习,就没有智慧和灵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的困难。它以形象生动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长时间的注意力,使他们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还积极调动了耳、眼、脑等多种感官投入学习,把学生带入新奇的境界之中,学生由“奇”而生“趣”,由“趣”而生“惑”,心生疑惑,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做到在不知不觉中增长知识。
(二)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应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教学,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动手尝试、探求、发现的情境之中,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主体作用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因此,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接受的信息量大,获得的知识多,并且能迅速地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这种知识结构又成为他们接受新信息的认知前提。
(三)能够增强学生的理解力
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教学还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教学重点,分散难点。只要点击鼠标,就可以进行大量演示,在课堂中无论一个老师是多么善于表达、比划,也难以表现一些抽象和具有共性的知识内容,而这些知识内容又往往是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多媒体教学中的过程再现等操作,便可以轻松解决问题,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多媒体教育网络,把教师从大量重复性的教育活动中解放出来,将创造献给更具挑战性和个性化的师生交往与共同探索。多媒体技术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把静止的图像动起来,更加具体地反映数学思维过程,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灵感、开拓学生创新思维。
(五)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一、消费社会及其前提
消费一直在人类社会中占据重要地位,马克思曾经指出,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4]21,所以“人从出现在地球舞台上的那一天起,每天都要消费,不管在他开始生产以前和在生产期间都是一样”[5]191。也就是说消费与人类社会相伴随,有了人类就有了消费。然而人类社会存在消费活动并不就意味着进入了消费社会,只有人类社会在历史进程中发展出了新的社会生活与经济秩序才敲开了消费社会紧闭的大门。
首先,消费社会是个物质丰盛的社会。消费社会之所以区别于生产社会,其核心在于消费社会的物质极其丰盛,出现波得里亚所描述的“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3]1的现象。在物质丰盛的社会中,大众得以摆脱短缺经济的限制,由生产主导转向了消费主导。在生产主导的社会中,物质相对短缺,享受性消费成为少部分人的特权,社会大众的主导工作是迫于生存压力的生产。科学技术革命根本性地扭转了生产效率低下的局面,极大地提高了物质产品的生产能力以及产品种类的丰富性,使社会大众也被日益丰盛的物质产品包围。这一转变既使社会大众获得了潜在的消费对象,同时也将他们从生存性的生产活动中解放出来,拥有了一定的闲暇时间。
其次,消费社会是个个体拥有消费能力的社会。消费社会的降临标志着享受性消费走下了神坛,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成为了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但其前提是作为社会个体的社会大众拥有较强的消费能力,他们才可能在拥有闲暇时进行享受性消费,否则缺乏个体消费能力的社会大众依然被排除在消费的浪潮之外。在消费社会中,消费不局限于生存性需要,已经摆脱了传统社会中的同质性消费文化,享受性、个性化成为了消费社会的主流标签。享受性、个性化消费是在生存性消费的基础上所延展的消费,是生存需要之外的支出,极大地提高了对消费支付能力的要求。这一方面对社会大众的消费能力提出了额外要求,他们不仅要有能力支付生存性消费,同时还能够支付享受性消费;另一方面为了获得更多的收入以支持额外的消费支出,社会大众又必须扩大他们在生产方面的时间、精力或资本投入,增加了他们的焦虑感,进一步刺激对物质消费的迷恋和放纵。
最后,消费社会是个消费主义盛行的社会。消费取代生产成为现代社会的主导,实现由生产社会到消费社会的转向,消费主义文化侵入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消费主义兴起瓦解了传统社会的消费观念,社会大众不再为了产品的使用价值和潜在的使用时间而购买物品,而是消费符号,并在消费符号的过程中界定自己。瑞泽尔指出:“人们(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他们所消费的东西,人们就是以他们所消费的物品为基础而将自己与其他类型的人相区别。与我们的直觉相反,我们所消费的并不是物品,而是各种符号。”[6]109在现代社会,这种将物品当作符号的消费倾向不再局限于少部分特权人群,在全球化和大众传媒的推动下已经侵入了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当社会大众接受并践行消费主义,消费也就真正占据了现代社会的主导地位。
二、消费社会中丰盛与贫困的断裂
在消费社会中,社会大众得益于科学技术革命,一方面能够以较少的生产投入而获得较高的物品产出,从而不再局限于生产的束缚,在满足一定消费需求的基础上拥有了一定的闲暇;另一方面也因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产品在产量和种类方面都极大丰富,社会大众被丰盛的物品所包围。在消费主义指引下,享有闲暇并被丰盛物品包围着的社会大众开始成为市场消费主体,被纳入现代社会经济体系,享有消费者主权。因此,民主化、大众消费、个性消费迅速流行,发展成为消费社会的主流标签,标榜着一幅富裕、丰盛、全面消费的欣欣向荣的图景。然而以一种理性的视角来审视这一到处都流淌着物品消费的社会景象,将会发现其中充斥着丰盛与贫困的断裂。
第一,物质丰盛中的精神贫困。物质丰盛是消费社会的直接表征,社会大众自然地享受着现代社会的奢华与丰盛,并认为这是天赋的权利,波得里亚指出:“他们被科加尼地区的幻影所包围,在广告性的祷文作用下,相信一切都事先给了他们,以及他们在富裕方面具有合法的、不可让与的权利。”[3]10弗罗姆更直截了当地揭示了消费社会中物质消费对精神消费的取代与蔑视,“如果我有钱,即使我对艺术没有鉴赏力,我也可以得到一幅精美的绘画;即使我不懂音乐,我也可以买最好的留声机;我可以买下一座图书馆,尽管只是为了炫耀之用;我可以买学问,尽管除了作为附加的社会资产之外这学问别无它用。我甚至可以毁掉买来的绘画或书籍,因为除了金钱损失之外,我一无所失。只是有了钱我就有了权,得到我所喜欢的任何东西并随意处置它们”[7]107。同时,社会大众在传媒、影像、广告等诱导下放弃了对物质产品的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时间的要求,转而追求无穷无尽的符号消费。瑞泽尔对此指出:“我们再次试图在我们所消费的那些物品———符号的基础上使自己与某些人成为同类而与另一些人有所区别。在资本主义当中我们趋于需要的不是某种特殊的物品(譬如说一辆宝马牌轿车)而是某种差异,我们正是通过这种差异而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社会意义。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消费中,我们所追求的不是获得和使用一种物品时所产生的那种愉悦,而是某种差异。这就将我们引向这样一种看法:当需要是以这种方式而被界定时,它就永远不可能被满足,因为我们拥有一种持续不断的、贯穿终生的将自己与占据社会中其他位置的那些人区别开来的需要。”[6]110因此,消费大众在蔑视精神消费而追求符号化的物质消费时,必将坠入物欲横流的欲望深渊,将自身隔离于精神消费之外,出现物质丰盛与精神贫困的断裂。
第二,物质匮乏者的双重贫困。杜宁直接指出:“这个世界有三个主要的生态等级:消费者阶层、中等收入阶层和穷人。理论上讲,这三个等级可以根据他们人均消费的自然资源、排放的污染物和破坏的动植物栖息地准确地确定。在实践中,这些群体可以通过两个有代表性的标准区分:他们的年平均收入和他们的生活方式。”[8]9换句话说,杜宁认为依据人们的年平均收入和生活方式可以将他们区分为三个生态等级,其中消费者阶层的高速增长本身就是消费主义的扩展。然而在当前的技术条件和经济体系中,消费者阶层的高速增长并没有消除生态等级的差异,物质匮乏的穷人仍然作为一个边缘性群体顽固地存在于现代社会中,忍受着生存性消费不足的煎熬。随着消费主义的扩张与盛行,尤其是借助大众传媒、影像、广告对社会日常生活的全面入侵,根本性地改变了社会大众,包括穷人在内的消费文化。正如堤清二借助“物象化”和“欲望的模仿”描述广告的力量时所指出:一方面人类所创造的东西恍如自然存在的事物,反过来影响人的意识和行为;另一方面看到别人的欲望得到满足,也唤起了自己的欲望[9]45。“物象化”和“欲望的模仿”既塑造了消费者阶层和中等收入阶层的消费观念,也在媒体广告无孔不入的强势入侵中刺激着物质匮乏的穷人的欲望。因此,边缘性的贫困人群将陷入一种双重煎熬境地:既要忍受物质匮乏的苦楚,又要承受消费主义制造出的物质迷恋的焦虑。
第三,物质无限追求下的人类贫困。波得里亚在描述消费主义的冲击影响时指出,“正如狼孩因为跟狼生活在一起而变成了狼一样,我们自己也慢慢地变成了官能性的人了。我们生活在物的时代:我是说,我们根据它们的节奏和不断替代的现实而生活着”[3]2。在这种物所控制的社会中,大众陷入了对物的迷狂,丹尼尔·贝尔明确指出:“到20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不是设法以工作或财产而是以物质占有的地位标志和鼓励享乐来证明自身的正确。”[10]528马尔库塞更加直接地说:“人们似乎是为商品而生活。小轿车、高清晰度的传真装置、复式家庭住宅以及厨房设备成了人们生活的灵魂。”[11]10其结果“不言而喻,富有社会的丰盛与浪费之间的联系是多么紧密呀。……这里,我们再一次对消费有了一种简单化的概念———建立在财产必然用途之上的道德概念。从不相信这种事物内在的道德规则是使用价值和使用期限,以及随着地位和时尚的变化而乱扔财富、更换财富的个人,一直到全国和国家范围的浪费,甚至全球性的浪费”,因此,在消费主义盛行的社会中,其极尽奢华和浪费的消费观念必然对人类所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带来毁灭性的冲击。杜宁说:“从历史的观点来看,过度的消费主义是异常的价值体系。消费的生活方式是对人类文化经过几百年发展起来的保守定位的彻底背离。不论是因为我们选择抗拒它,还是因为它毁灭了我们的生态依托,消费主义终将是一种短暂的价值体系”[8]109,否则物欲横流的消费主义最终将毁灭生态而陷人类于困境。
三、消费社会中的贫困拯救
全面反思消费社会的基本前提、本质内涵以及发展趋势,深刻认识其结构性的断裂与悖论,采取有力措施消除或缓解消费主义对现代社会的冲击将是一种现实关怀。真正扭转消费社会内在性的丰盛与贫困断裂,需要从制度到消费文化等各个层面的努力。
【关键词】课堂教学 现代化手段 提高效率
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现在,学校实行五天制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由于每堂课的时间的减少和每门课总学时的减少,确实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麻烦,给原来教熟了的老套路、老方法提出了挑战。对于减时不减量这一矛盾,除了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重新修订调整外,对教师来说,最迫切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教育的效率,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1.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复数的引入》这一课是整个复数这一章的第一课,在备课时应注意,通过这一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利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解释复数的形成和发展,体会到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解决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引伸到现实生活中,就是当我们遇到矛盾时,也要勇于面对矛盾,要有解决矛盾的决心和信心,促进矛盾的转化和解决,同时也就提高了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每一堂课都要有一个重点,而整堂的教学都是围绕着这个重点来逐步展开的。为了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可以在黑板的一角将这些内容简短地写出来,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讲授重点内容,是整堂课的教学。教师要通过声音、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应用模型、投影仪等直观教具,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学生能够兴奋起来,对所学内容在大脑中刻下强烈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如解析几何第二章的《椭圆》第一课时,其教学的重点是掌握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难点是椭圆方程的化简。教师可从太阳、地球、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轨道,谈到圆形台面的直观图、圆萝卜的切片、阳光下圆盘在地面上的影子等等,让学生对椭圆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为了强调椭圆的定义,教师事先准备好一根细线及两根钉子,在给出椭圆在数学上的严格定义之前,教师先在黑板上取两个定点(两定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细线的长度),再让两名学生按教师的要求在黑板上画一个椭圆。画好后,教师再在黑板上取两个定点(两定点之间的距离大于细线的长度),然后再请刚才两名学生按同样的要求作图。学生通过观察两次作图的过程,总结出经验和教训,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自己得出椭圆的严格的定义。这样,学生对这一定义就会有深刻的了解,尤其是上台板演的那两位的同学,更是终生难忘了。在进一步求轨迹方程时,学生容易得出这样一个结果:但化简却遇到了麻烦。这时教师可以适当提示:化简含有根号的式子时,我们通常有什么方法?学生回答:可以两边平方。教师问:是直接平方好呢还是恰当整理后再平方?学生通过实践,发现对于这个方程,直接平方不利于化简,而整理后再平方,最后能得到圆满的结果。这样,椭圆方程的化简这一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同时也解决了将要遇到的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时的化简问题。
3.要善于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现代化教学手段,其显著的特点,一是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课的课容量,从而把原来四十五分钟的内容在四十分钟中就加以解决;二是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使教师能有精力讲深讲透所举例子,提高讲解效率;三是直观性强,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四是有利于对整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小结。在课临近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堂课的内容,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同时通过投影仪,同步地将内容在瞬间跃然“幕”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堂课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板演量大的内容,如立体几何中的一些几何图形、一些简单但数量较多的小问答题、文字量较多应用题,复习课中章节内容的总结、选择题的训练等等都可以借助于投影仪来完成。对于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自编电脑课件,借助电脑来生动形象地展示所教内容。如讲授正弦曲线、余弦曲线的图形、棱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都可以用电脑来演示。
4.据具体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每一堂课都有每一堂课的教学任务,目标要求。教师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教学设备的变化,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数学教学的方法很多,对于新授课,我们往往采用讲授法来向学生传授新知识。而在立体几何中,我们还时常穿插演示法,来向学生展示几何模型,或者验证几何结论。如在教授立体几何之前,要求学生每人用铅丝做一个立方体的几何模型,观察其各条棱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各条棱与正方体对角线之间、各个侧面的对角线之间所形成的角度。这样在讲授空间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时,就可以通过这些几何模型,直观地加以说明。此外,我们还可以结合课堂内容,灵活采用谈话、读书指导、作业、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时,在一堂课上,要同时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俗话说:“教无定法,贵要得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
5.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要及时加以总结,适当给予鼓励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生的对所讲内容的掌握情况。如在讲完一个概念后,让学生复述;讲完一个例题后,将解答擦掉,请中等水平学生上台板演。有时,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对他们多提问,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能热爱数学,学习数学。
一
贯穿诗组的具有审美意义的是艾青所独特的“忧郁”。
文学艺术上,最基础的美。产生于对比,这种美的对比,在艾青抗战诗组中,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情感基调中,如果把忧郁的情感比做贯穿整体诗组的低音旋律,那么,这种忧郁是艾青诗歌所呈现的独特的美感的坚实的基础,是一种个性与民族在特定历史时期具有悲剧性意义的朴实、含蓄性格的高度的沟通与共震。如:“由于你们的/刻满了痛苦的皱纹的脸/我能如此深深地/知道了/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的/岁月的艰辛。/而我/也并不比你们快乐啊/――躺在时间的河流上/苦难的浪涛/曾经几次把我吞没而又卷起――/流浪与监禁/已失去了我的青春的/最可贵的日子/……”因此,这种个性与民族情感融合的忧郁,增强了艾青诗歌的对于人民的感染与吸引,同时,产生在这一共震基点上的诗歌的说服力。也是激昂的情绪和更高层次上的热情的主旋律赖于奔驰与飞翔的依据。那么,忧郁是低音的厚重,通过它。来与进发的激情的高音主题相对照,就有一种自然而然的引领作用,从而产生巨大的艺术唤醒与感召力。艾青的忧郁,是诗神缪斯出于偏爱之心而赋予他的独特的艺术性格气质,它使艾青成为大诗人。与他同时的七月派诗人大多受艾青诗风影响很深,但都不能获得艾青独特的深沉而又激扬的忧郁。艾青表达忧郁的艺术手法又是主客观相互交织印证的。既有像上边举例的直接用“我”的形象象征和印证民族的忧郁。而更多的是用外部景象、意象和人民形象痛苦与悲惨的氛围的营造来透射、暗示自己的忧郁,这除了个体与群体融合沟通的诉求外。还有一种艺术上的原因,这就是诗歌艺术内在的有益的制约性,即无论诗人怎样的描绘客观,最终都是为诗人自己塑像。唯有此才能凸现诗的个性美,即颠倒科学叙述语言,让“太阳向我滚来”。这毫无损于诗歌的社会价值,而是社会及美学让诗人通过自己艺术个性的呈现而代表大众发言。艾青的这种艺术表现手法更展现出了他所挚爱的象征主义的风采,即用气氛烘托、表现情感。如《手推车》“在黄河流过的地域/在无数的枯干了的河底/手推车/以唯一的轮子/发出使阴暗的天穹痉挛的尖音,穿过寒冷与静寂/从这一个山脚/到那一个山脚/彻响着/北国人民的悲哀”,而较长的《北方》整篇几乎都是暗示诗人情感的外部情景气氛的渲染和描绘,其忧郁情绪自然而然地从诗句之中渗透出来。
这种忧郁的感动因素行进到长篇《向太阳》之中,燃烧成了激情的火焰。而且像一个主题的反复的变奏,从“一我起来”到“三昨天”完成了诗人形象的自我觉醒、自我审视、自我调整这样一种孤苦徘徊、低吟回旋的过程。为全诗的、辉煌的“四日出”和“五太阳之歌”准备好了一切燃烧的材料。这种焚燃忧郁的激情是壮观的:“是的/太阳比一切都美丽/比处女/比含露的花朵/比白雪/比蓝的海水/太阳是金红色的圆体/是在扩大着的圆体/……/凡谷/从太阳得到启示/用燃烧的笔/蘸着燃烧的颜色/画着农夫耕犁大地/画着向日葵/邓肯/从太阳得到启示/用崇高的姿态/披示给我们以自然的旋旋/……”从审美的角度,没有忧郁的美感,便没有激情的美感,而低沉的忧郁必须上升到崇高的激越,才能使二者的美都尽情地披露出来。三十年代颇有成就的象征主义诗人戴望舒、李金发等人,在这一点上做得不够、而戴望舒做得比较好的只有《我用残缺的手掌》。
从抗战诗组整体来看,这种从忧郁到激越的情感抒发。形成一个完美的过程,《复活》是宣告,《雪落》是低诉,《手推车》、《北方》、《乞丐》是探求,《向太阳》是奋起、是抗争、是。而最后。《我爱这土地》是沉思,是铜钟大吕的余响。这正符合一部交响曲的整体结构。
二
短诗与长诗的组合,短诗冷峻的内聚的意象语言张力同长诗热烈的外扩的意象语言的“铺排”形成诗组抑扬顿挫的宏大节奏。形成整体性的建筑美。
在这一组诗里,短诗如《手推车》、《我爱这土地》。艾青做为以文字为材料的艺术家,做为塑造诗歌形象的语言大师。是非常注重在短诗这种形式里进行诗歌意象的锤炼。而使其具有深刻且丰富的内涵。《手推车》表现了一种形象和感情的巨大的内聚和概括,它抓住最富有象征意义的独轮车的轮子的悲凉的响声和沉重的车辙,短短几句,就勾勒出一幅场景宏大的“北方流民图”,而这幅图画色调既单纯又丰富,它是一种音与画的交织:“在冰雪凝冻的日子/在贫穷的小村与小远村之间/手推车/以单独的轮子/刻画在灰黄土层上的深深的辙迹/穿过广阔与荒漠/从这一条路/到那一条路/交织着/北国人民的悲哀”,那种车轮单调的声响对我们比音乐更具有一种内在的撞击力,那北方寒冷的原野的车辙的锋锐的线条,就如母亲身上的道道流血的伤口。艾青笔下这幅悲凉的图画,不是卑微的和简单的令人怜悯的,它有一种主客观融为一体的宗教性的苦难的氛围。在艾青看来,由苦难和由对苦难的抗争所产生的美,比幸福带来的美更美,它是一种崇高的美。特别是车轮、车辙“彻响”、“交织”作为经典之句,使诗歌产生了概括基础上的巨大的艺术张力。而更重要的是,这些精句。自然、朴素,呈现出一种口语式的生活化的散文美,丝毫没有孤僻、冷峻的感觉。使读诗的人的感情很容易和诗人的感情相贴近。《我爱这土地》,短短十句。却浓缩了“鸟”的歌唱、“暴风雨”、“河流”、“林间”的黎明等诗的形象。它们在一起组成了一幅激荡不安的“田野鸟鸣图”――艾青是画家,他的诗具有浓郁的油画风格。而这幅画动感十足,而且色彩丰富。那么,这首短诗也就凝缩了诗人浓厚的爱国主义的土地情感,这种情感的巨大的语言张力是建立在它具有典型的恒久的意义上的。因此,它被广泛的传颂。与艾青短诗的浓缩与凝聚形成鲜明的美学的对比的 是他抗战诗组中长诗的诗句的扩展、铺排、主题的反复强调、情绪的多层烘托、色彩的堆积和渲染,如:“太阳/从远处的高层建筑/――那些水门汀与钢铁所砌成的山/和那成百的烟突/成千的电线杆子/成万的屋顶/所构成的/密丛的森林里,出来了……/在太平洋/在印度洋/在红海/在地中海/在我最初对世界怀着热望/而航行于无边蓝色的海水上的少年笔时代/我都曾看着美丽的日出/……”。如果说《手推车》是对于细节的近景的放大和特写,那么,《北方》和《向太阳》是以场面取胜的全景式的宏大描绘。如果说前者的“短”是引导人们沉思的,那后者的“长”。则是鼓动人们奋起与前进的:“太阳/它更高了/它更亮了/它红的像血/太阳/它使我想起法兰西……/…美利坚的革命/想起 博爱 平等 自由/想起……德谟克拉西/想起《马赛曲》 《国际歌》/想起 华盛顿 列宁孙逸仙/和一切把人类从苦难里拯救出来的/人物的名字”。艾青在每首诗中,其诗句的排列是有意识地把长短句加以对比而使其产生形式上的节奏美的。那么,从抗战诗组整体来看,这种长短句结合而形成的节奏美发展成了像交响乐一样的篇章之间对比的建筑美了。
三
凭一首诗凌越人生,进尔睨视这个混沌人世,这是怎样一种爽气!有人以为写诗百无一用,是因为他们从未有幸真正进入一次神的恩赐区,尝过一只蜜蜂怎样亲自酿出劳动之蜜之快活滋味……
(关于19世纪欧洲和苏俄文化艺术)19世纪的风景仿佛在静静向我们阐述质询:抒情性。而“抒情性”——再一次低头垂泣。
(90年代诗歌与民间的关系)70年代末是一次“民 间”预演,但那时没有形成完整独立的理论、观念与眼光,不够阵容,是苏联“地 下文学”的一种横的移植,太多政治色彩。而90年代民间已具备浓厚的中国本土文化色彩,连接上了古典。它的蓬勃生命在于文化意义。它为当代文学和文化开辟了新一条宽阔的道。
90年代民间能够独立认定自己的诗人,这在几十年来是第一回。民间产生了自己独特、独立的文化精神,前所未有。90年代民间产生了蓬勃的诗歌运动,在人们几乎没有注意中,产生了内在的,悄悄的巨大变化。(这种巨大变化和未来文向有深刻内在联结性。)
……“新时期文学”留下的历史赋命远未完成。而曾几何时连历史进程“主题语”也大面积丢失、坍塌、遗忘……想想真是可怕啊。70、80年代出生的青年竟以为1979年的“新时期文学”就只是一种单纯孤立的“文学写作热”(!)这回事……
(“民间诗歌”的蜕变)90年代结束前终于孕育出它的叛 逆者、继承者:“网络诗歌”!!……
……90年代民间打通了现代诗许多“内在关节”,以“反 遮蔽”的争夺,及另行开拓‘话语权”等方式重新广天覆盖,淹没旧田。可说在表现形式,美学等方面悄悄进行一次彻底的“半地 下”诗歌革命。
(短诗的功能)当人能叙述一种生活时,这种生活其实已永逝!短诗的功能有点象傻瓜相机,抓拍(或复原)了一瞬的真实。
……35岁前后旅行大兴安岭数次,时有中年的冷淡、宁静升起。汹涌的额木尔河,塔河、额尔古纳河、呼玛河、宽阔界河黑龙江等均给我印象之深,怀想人类的早年,“我喜欢沿荒凉的河流旅行,河流里深埋藏着我的过去”(《河岸》)。在山中,开始思考哲学。不知为什么,一开始深入接触思考自然,我那些昔日“浓得化不开”的诗郁结都渐消散了。开始写散文诗和随笔……
……我们祖国版图并没有分 裂,但是文化某种东西已“分 裂”:想表达会失语,说出后找不到听众。想审美找不到共同点。你得先找到共同点才能有表述权。几代人互不衔接,前边一个代沟,后边一个鸿沟,“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你想沧然涕下,别人嘲笑你的眼泪。因为财富不可以均享。有一天我们生活在共同土地,操共同语言,但文化观念分道扬镳。沟通现在就已是个大问题……
……这种诗不单代表诗人私已,而是与周围世界有密切关系。古时民歌就有大地性,英美乡村歌曲,中国知青歌曲都是这样。这里含有艺术母源的东西。……这种东西当代在减少。朦胧诗以后本土现代派诗路渐窄也和背离了大地性有关。
重整诗歌待青年一刻重新到来。
古时候诗歌写久了,就写出一种“宫廷体”,现代的诗歌写久了,就写出一种过分“技术化”“格式化”的模式的东西,绑住了诗歌原本天性的自由自在。散文诗,在1980改革时期前,就形成了一种“僵死的外壳”:一小段、一小段肤浅泛美的文字,近年有改变,但还是没彻底离开它“唯美”的窄路子。……
(民间诗人成长困难的感受)生存空间比过去狭窄。写诗需高度集中精力,古往今来,集中创造精神的人物质上相对贫困。社会要关注这一点。有的青年诗人,我采访之后,心情沉重,他们的生存环境,令人堪忧。他们谈到自己也常有年轻的伤感和无奈。令人难受。知识分子多有收入,民间多年无人关心。他们是中国当代优秀知识分子的一部分。要爱惜他们。
(谈70后。关于诗人划分“年代”问题)我们对诗人从没有象今天这样以“出生年代”划分。后边马上就80年代出生提到桌面,还有90后……当然可能是逼的,不这样,他们无法冲入历史(?)这是复杂时代问题。每一代人问题说到底靠自己解决。70年代人的问题他们现在民间差不多意识到了。靠自省。灵丹妙药永远在文学和生活里。
(90年代诗歌阵容的变化)其本质是诗歌审美、诗歌理念乃至诗歌阵容的再次重新分裂与组合。表面是混乱纷纭,内里是变化着。这好比正在地壳变迁时刻。朦胧诗前后形成的新美学理念外壳几番褪去,代之是60、70年代两代人的哲学。几代人美学观正在产生断裂。这一次比70年代末那一回更剧烈,裂痕更深……
诗人素质不是孤立的,他常是国民素质的一个标尺(急欲成名一定损失了他品质里好的东西)
当代诗歌和文学因失去了整体把握的能力,只好诉诸泡沫和碎片,更无法认知和及时总结时代(变成文学的支零破碎,附属摆设)
门户、帮派林立。青年们中形成的东西,也许很多年都不能消除。90年代是一个诗歌“民间之春”的年代,其实可以与启蒙期诗潮比美。但他们很大程度限制在民间交流,没有充分向“地面”真正展示好。据有人估计,仅90年代,有500种以上民间诗歌报刊之多,比70年代末民刊潮规模大得多,少有人做这方面细的研究。另一个是“近亲姻婚”,考察中我发现,有些民刊作者,只读民间,排斥其它。民刊办的重复,雷同。对广泛样式文学阅读不足。在这种情况下,优秀作者仍难浮出水面不是天方夜谭。文学准备不足。西方哲学只零片断。忽视传统。不懂历史。文化链大断裂。破得太多,建立不够。学习的第一先生“谦虚”被赶走。在新创造的田垅里飞舞着“暴力文化”“黄色污染”“丑陋言词”三只害虫。青年被“一夜成名”始作俑者引向堕途,恶恶相循。甚尔“全国大运作”,形同“名声”贩毒……
诗人适合相聚于小城镇,所以小城镇珍贵。我也认为今天诗人实在是适合于生活在一个安静的地方。
(“打工诗人”之面临)贫 富悬 殊急趋严重。青年诗人自己,应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诗人在当代是业余。“打工一代”诗人如经济好一点,要争取全受高等教育。穷困地区青年诗人要正确认识工商社会发展方向,不要抵触。——要共同创造一个互助、宽容的社会,人人只顾自己很危险!
(谈东北诗人的地理文化背景)……如果论国内哪里与黑龙江、吉林(东北中、北部)二省文化传承反差对比“最为鲜明”:我说是四川、安徽。我体会并多年总结长春(或东北城市)属移民(19世纪由山东、关内)、农牧文化性(原住民、少数民族)、殖民地、及半个世纪前迅速到来的工业性结合为一体形成“混合文化型”城市,它的历史积淀束缚小,偶尔会迸发种“生机蓬勃”,产生出几个非常优秀的诗人。但从广谱上看,它属“半生不熟”,文化底蕴不够。而这些诸因素和地理构成了我们的“命运”。这里与俄国有地缘上接近,甚至河流、树种、植物都有相类似的,所以从前东北诗人读起俄国作品更容易体会接受。……
风景一坏,诗就坏了(风景与诗歌的关系)
国际文化的到来,挟裹着西方“反文化”东西同来,如掩于科技和文明外表后的野蛮、暴力、掠夺财富、占据权力资源、侵占他人生存……继续上演。70后诗人的“历史感”“使命感”少?后边他们的使命是沉重的,他们面对的历史空前复杂,艰难少参数,必须一手创建,一手修补,一边学习,一边抗拒——甚至面对他们自己亲手制造的“满目疮痍”(!)
抗战时期的爱情诗创作实际景观,正是这样。只是诗论者们还没有加以发掘和总结,反而得出抗战时期没有爱情诗的结论来。
一、抗战时期的爱情诗作
最先认为和时期没有爱情诗创作的,是大诗人艾青。1980年3月5日,他说:“在战争年代,诗首先成了武器。诗人就成了战斗员。情诗……为炮火让路,――‘人面不知何处去’了。”同年8月,艾青又说:“炮弹不会谈情说爱。”意思也是说战争年代不会有爱情诗创作。
隔不了几年,新诗史论家、诗评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谢冕,也认为和时期没有爱情诗创作。他有这样的描述:“的炮火掩盖了、驱走了恋人们的轻歌。人们在战争的烽烟中,陷入了国破家亡的深重灾难。”“爱情诗开始了第一个零落季节。”“激昂的战声代替了个人情爱的悲欢之咏叹。”“大概是时代过于严酷,我们连战乱中的爱情悲剧的印痕也难觅到,更不说欢情曲了。”“三十年代后期直至四十年代后期,我们……留下了爱情诗的空白。”
艾青和谢冕这一与事实不符的观点,后来居然被一些新文学史家摄取并扩大化为:“抗战爆发后”,全部“情爱文学理所当然地进入了一个零落时期。在烽火遍地、国破家亡的灾难岁月中,大众的血泪和战斗的呐喊,掩过了作家们个人情爱的发抒。……激昂的爱国热情代替了儿女情长的咏叹。”而写进一部“以主题现象为中心构建文学史框架”编写文学史著作、由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新文学史教材里去了。其影响范围之大,自不待言。
事实并不是他们所说的那样。且不说时期,也且不说爱情小说和爱情剧本,就只说时期的爱情诗创作,在笔者掌握在手的有限资料中就有下面这些:
《陕北情歌》,刘御(1912-,云南临沧人)在延安作于1939年,同年发表于延安某报刊,收入诗集《延安短歌》,通俗读物出版社1955年版,见于《新诗选》第三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烽火情曲》,严杰人(1922-1946,广西宾阳人)在桂林作于1940年春,同年8月5日发表于《广西日报・漓水》,收入诗集《今之普罗米修士》,桂林今日文艺社1941年11月版;
《樱花曲》,钟敬文(1903-?,广东海丰人),在桂林作于1940年春,同年收入诗集《未来的春》,上海言行出版社1940年6月版,见于《中国现代新诗三百首》,长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寄慧》,穆木天(1900-1971,吉林伊通人)在粤北坪石作于1940年11月15日,同年12月25日发表于《现代文艺》第2卷第3期,见于《穆木天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恋歌》,(1903-1987,广东梅州人)在桂林作于1940年5月,同年12月5日发表于《中国诗坛》新6期,见于《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诗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奴隶恋歌》,何彬(1915-1941,湖北咸宁人)在湖北恩施监狱作于1941年10月6日,发表于1942年11月3日《解放日报》,见于《新诗选》第三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狱中歌声》,何彬在恩施监狱作于1941年11月,见于《革命烈士诗抄》,中国青年出版社1962年版;
《爱》,侯唯动(1917-,陕西扶风人)在延安作于1942年1月8日,发表于1943年1月1日出刊的《诗垦地》第4辑,见于《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诗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诗八首》,穆旦(1918-1977,浙江宁海人)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时作于1942年2月,收入《穆旦诗集(1937-1945)》,1947年初版,见于《新诗选》第三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姑娘》,陈辉(1920-1944,湖南常德人)在河北涞涿平原作于1942年春,同年发表于4月出刊的《诗垦地》第2辑《春的跃动》,见于《中国现代新诗三百首》,长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诉》,严杰人在桂林作于1942年春,同年6月29日发表于《广西日报・漓水》;
《战斗情曲》,禾波(1920-,四川荣县人)在重庆作于1943年9月3日,发表于1946年8月出版的《诗激流》丛刊第2期,见于《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诗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出版;
《毋忘我》,林林(1910-,福建诏安人)离开桂林到香港后作于1943年,收入诗集《同志,攻进城来了》,文生出版社1947年9月版,见于《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诗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春天和蜜蜂》,穆旦在昆明作于1945年4月,收入《穆旦诗集(1937-1945)》,1947年5月初版,见于《中国现代新诗三百首》长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据说,七月诗派诗人邹荻帆和长于爱情诗创作的阿垅,在抗战时期都写有爱情诗,但笔者未能觅到。
稍为涉及爱情的抗战时期的诗作,如艾青的《火把》、钟敬文的《今别离》等,都未计算在内,这里所列举的抗战时期爱情诗,便有21首之多。仅穆旦一人便作有9首。抗战时期“留下了爱情诗的空白”之说显得理由不够充分。
创作上列这些抗战时期的爱情诗时,年纪最大的是穆木天,他写《寄慧》时40岁了;年纪最小的严杰人,他写《烽火情曲》时才18岁。而且这里列出的他的两首爱情诗,都是那样出类拔萃、卓越超群,他真不愧为文学神童的称号。抗战期间,严杰人还有一首诗作《邱比得礼赞》,从题目上看,好像也是爱情诗,但笔者尚未见到这诗的正文,这里只能不加以评说。
这里列有作品的11位诗人,他们在抗战时期的新诗流派归属各不相同。属于延安诗派的是刘御、陈辉;属于以艾青为最重要成员的七月诗派的是侯唯动、何彬;属于中国诗坛派的是严杰人、钟敬文、穆木天、、禾波、林林;属于新现代派(九叶诗派)的是穆旦。由此可见,当时中国新诗坛上各个诗歌流派,或多或少都有各自的诗人参与了抗战时期的爱情诗创作。
二、抗战时期爱情诗的特点
常言道:“国家不幸诗家幸”。在中国多灾多难的时期,新诗的确取得了一次发展的机会,其中的爱情诗也取得了一次发展的机会。艾青在《论抗战以来的中国新诗》一文中说过:“抗战以来,中国的新诗,由于培植它的土壤的肥沃,由于人民生活的的艰苦和困难,由于诗人的战斗经历的艰苦和复杂,和他们向生活突进的勇敢,无论内容和形式,都多少地比过去任何时期更充实和更丰富了。”尽管艾青因为不关注抗战时期的爱情诗创作,只是从理念出发想当然地得出抗战时期没有爱情诗这一与事实不符的观点,但以他对“抗战以来”中国新诗的总体评估的精神来审视抗战时期的爱情诗创作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还是合适的。
抗战时期的爱情诗,其数量远远不如“五四”至抗战以前那段时期的多。那段时期,不仅有散见于报刊和诗集的大量的爱情短诗,而且还有湖畔四诗人的《湖畔》(1922年)、汪静之的《蕙的风》(1922年)、郭沫若的《瓶》(1925年)、李唯建的《影》(1933年)等一些爱情短诗集和爱情长诗集。然而,抗战时期爱情诗的质量之高和精品所占比例之大,与过去那段时期的爱情诗相比,只有过之而无不及。现在我们能够见到的抗战时期爱情诗,虽然不过21首,但其中可称之为力作、杰作乃至绝唱的,就有穆木天的《寄慧》、陈辉的《姑娘》、钟敬文的《樱花曲》、何彬的《奴隶恋歌》、严杰人的《烽火情曲》和《诉》,所占比例约高达三分之一。抗战时期的爱情诗有其独特的特点:过去的爱情诗,往往局限在知识分子个人情爱悲欢之咏叹上;抗战时期的爱情诗讴歌的对象,则拓展到了下层劳动群众的爱情生活上。过去优秀的爱情诗,充满着反对封建主义的信息;抗战时期优秀的爱情诗,唱出了打倒帝国主义的最强音。过去的爱情诗,感情浓烈而思想力度稍为薄弱;抗战时期的爱情诗,感情同样浓烈而且更具思想力度了。
抗战时期,穆木天夫妇都任教于中山大学,先从广州迁往昆明,后又从昆明迁到粤北坪石。情深意切、语言平实的《寄慧》一诗,是穆木天在坪石写给还滞留在桂林的妻子彭慧的。穆木天及其妻女途经桂林同住于施家园一段时间,然后他又只身先期到达坪石。穆彭夫妇在桂林滞留期间,积极参与文化界的活动和从事文学创作之余,还经常和朋友们在家里谈论国家大事,为国家担忧。有一次,他们动容动情的议论,激动了经常在旁边听大人议论的小女儿穆立立,她情不自禁地喊出了要上前线去打日本鬼子的口号。穆木天大受感动。这一作为穆、彭爱情结晶的爱女的举动,诗人写到了诗里:“如同朝雾笼罩在江上,/忧郁笼罩在我心里,/但如同太阳撕破江上的浓雾一样,/我要用忿怒的战斗的火,/烧破我的忧郁。/慧!请你叫立立大喊一声吗:‘爸爸!给我多吃一碗饭,/我一个人也要打日本鬼子去!’”这一结尾以幼童之语出之,卒章申志,韵味深长。全诗把夫妻爱情、父母亲情与抗日救亡的爱国之志融为一体,读之感人至深。“在月色里,/我渡过了琥珀色的湘江,/湘江之水真是美丽!/我想着这一道水流过你的家乡,/如同松花江流在我的乡里。”诗中无一句直抒夫妻情意,而夫妻情意却已融化在两条江水的奔流里。穆木天是吉林人,故乡有松花江;彭慧为湖南人,故乡有湘江。诗人看到美丽的湘江流过妻子的家乡,想象着“如同松花江流在我的乡里”,又由美丽的湘江联想到祖国的锦绣河山“想到祖国的现在和过去”,并感叹道:“祖国没有得到解放和自由,/对着美丽的自然,/我永远是感不到欢喜和安慰!”把夫妻情意开拓为对祖国对人民的厚爱。诗里有诗人早年倡导的主、客观世界“交响”的余音,还成功地把象征主义的一些手法运用进去,增强了艺术表现的力度。毫无疑问,这是抗战时期爱情诗的力作之一。
钟敬文的《樱花曲》,把诗笔刻画的对象拓宽到国际领域更大的天地里,写了战时日本国土上发生的一个爱情悲剧,表现了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也给日本人民带来失去爱情失去幸福,造成深重灾难的巨大主题。一个名叫若子的日本姑娘,在樱花盛开时节,怀念着她那到中国来送死在战场上的情人。这首诗不仅在题材的选择上有其独到之处,在艺术表现上也很出色。它把“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那种“化我为他”的手法和魔幻主义的手法先后用到诗里去了。若子姑娘“对着霞彩般的樱花,/她做起白日梦来了”。她看见在中国“那笼罩着死底气味的原野上”的情人,“失神地在眺望,/眺望着他所来自的东方”,也就是他的日本故国。若子姑娘“本能地走前去,/那活着的年青人,/在不知道的瞬间/变成一具尸骸了,/口里仿佛还在低呤”,还以为他来送死是光荣的,真是死不觉悟。日本源于幕府时代的武士道精神流毒之深远,于此可见一班。这也正是许多战时日本姑娘失去爱情的时代原因的历史内蕴。诗的历史感是深厚的。这是抗战时期爱情诗中奇葩般的一首杰作。
革命烈士何彬的《奴隶恋歌》,如其小序所说:“奴隶们不是没有恋爱,而是有着更热烈更纯洁的恋爱。”诗篇通过恋人“我”来探监时对“你”的亲密备至的关怀,暖人心窝的体贴和殷殷勉励的生动描写,把一对革命爱侣无比高尚、无比纯洁、无比热烈的恩爱感情,尽情地宣泄出来。悲壮的探监画面,以柔美凄婉的情调勾勒出来,给人以崇高悲壮的美学感受。
严杰人的《烽火情曲》发表在《广西日报・漓水》上时,只是诗的第二段,全文于1941年6月20日发表在《中学生(战时半月刊)》第44期。第一段刻画了一个柔情似水般可爱的农村姑娘形象。她对着出征抗日正在前方为保卫祖国而战的情哥,唱出了缠绵深情的思恋之歌。和《烽火情曲》一样堪称绝唱的,是严杰人的另一首爱情诗《诉》:
类别:诗歌选集
内容梗概
《朦胧诗选》共选辑了26位诗人的近两百首作品。其中,北岛、舒婷、顾城三人入选的作品较多,他们同时也是朦胧诗创作最高成就的代表。他们与江河、杨炼一起经常被评论界统称为朦胧诗选的“五大主将”。
北岛,生于1949年,70年代初开始写诗,是70年代末著名民间刊物《今天》的主要创办人之一。他的诗风格冷峻,语言质地坚硬,充满了英雄主义色彩与人道主义关怀,是一种典型的“男子汉诗歌”。《回答》是他的代表作。这首诗作于1976年的“”期间,曾被广泛传诵,开头两句尤其有名: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这两句以精炼、整齐同时又很形象化的警句的形式概括了一个扭曲的时代:卑鄙者因卑鄙而畅行无阻,高尚者因高尚却葬身坟墓。这也是无数人类人生经验的哲理总结,因而能引起最广大人群的共鸣。加之它们音节和谐,朗朗上口,故其流传广度已不亚于唐诗宋词。诗人在诗中是一个大无畏的英雄形象,义无反顾地将自己置于世界的对立面: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
为了在审判之前,
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接着,诗人又以四个“我不相信”作连珠炮式的轰击,将否定的立场推向了极致: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诗的最后一节,包括在现在、历史、未来三个层次,从深邃宏阔历史感中升华出了对于未来的信心:
新的转机和闪闪的星斗,
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全诗激情澎湃,正气回荡,不愧是新时期文学的第一声春雷,朦胧诗中的“第一诗”。
北岛的诗还有浓重的历史批判色彩,这使他具有了某种思想家的风度,如《结局或开始》中的第三节:
以太阳的名义
黑暗在公开地掠夺
沉默依然是东方的故事
人民在古老的壁画上
默默地永生
默默地死去
诗句以沉重的笔触表达了对于古老民族性格的反思,我们仿佛可以从文字背后看见诗人饱含忧患的眼睛。
舒婷1952年生于福建厦门。她的诗继承了国外如普希金、国内如何其芳等的浪漫主义诗风,表现出了女性独有的温情与清新。如《双桅船》中写道:
是一场风暴、一盏灯
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
使我们再分东西
不怕天涯海角
岂在朝朝夕夕
你在我的航程上
我在你的视线里
诗中将自己与恋人的关系比喻成船与岸的关系,既表达了依依柔情,又显示了心心相印的默契与坚韧。舒婷的诗中不唯有温柔忧伤的古典情调,还有超凡脱俗的时代精神。在《致橡树》中,她表达了相互平等的爱情观念: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另一首诗《神女峰》是作者乘船过三峡时看到山上的石像时写下的,末尾两句是: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舒婷将丰沛的感情注入本无生命的石像体内,体现了作者对传统的忠贞观念的反叛和对人性复归的吁求。
舒婷还尝试写一些承担重大主题的诗歌,如《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
我在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
表达了诗人与祖国的血肉联系和对祖国的热爱,也是众口传诵的名篇。
顾城生于1956年,1993年因在新西兰激流岛杀妻后自杀而引起较大争议。他流传最广的是他的“超短诗”《一代人》,全诗只有两句: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短短两句话,浓缩了“一代人”的人生际遇和精神面貌:生长于黑暗之中,却又用黑暗赋予的本领去寻求光明。狭义上,“一代人”指经受磨难的青年一代,广义上,“一代人”可泛指一切在黑暗环境中不懈抗争的仁人志士如屈原、杜甫、鲁迅等。
顾城生前有“童话诗人”之誉,他的诗充满了空灵之气,表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和感,富于童话色彩。强曾引起广泛争议的《远和近》:
你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通过简单的画面构成表现了人与人间的隔膜和人与自然的亲近感。
顾城一直在拒绝现实,而试图在诗中创造一个与城市、与现代文明相对立的理想王国,在《我是一个任性的》中,他写道:
我想画下遥远的风景
画下清晰的地平线的水波
画下许许多多快乐的小河
画下丘陵――
长满淡淡的茸毛
我让他们挨得很近
让他们相爱
让每一个默许
每一阵静静的春天的激动
都成为一朵小花的生日
然而,现实毕竟是现实,当顾城混淆了现实与童话的界限时,杀妻的惨剧就发生了,也留下了一个令人深思的话题。
此外,江河、杨炼作为朦胧诗人经常被放在一起讲。他们与其他朦胧诗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们倡导体现民族历史的“史诗”意识,而最终从朦胧诗的阵营中分化出去,成为80年代中期“寻根文学”的前奏。
精彩语言辑录
1.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北岛《回答》)
2.我并不是英雄/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我只想做一个人。(北岛《宣告》)
3.从星星的弹孔/将流出血红的黎明。(北岛《宣告》)
4.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舒婷《致橡树》)
5.为向天空伸展/我们绝不离开大地(舒婷《落叶》)
6.我把我的足迹/像图章印遍大地/世界也就溶进了/我的生命(顾城《生命幻想曲》)
7.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顾城《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8.中国,我的钥匙丢了。(梁小斌《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9.我想/我就是纪念碑/我的躯体里垒满了石头/中华民族的历史有多么沉重/我就有多少重量。(江河《纪念碑》)
10.我是诗人/我要让玫瑰开放/玫瑰就会开放。(杨炼《自由》)
11.绝望是最完美的期待/期待是最漫长的绝望。(杨炼《诺日朗》)
关键知识点
1.朦胧诗的五大主将是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
这幅对联突出了两个字,一个是“愁”字,一个是“苦”字。它们十分逼真地说出了许多师生的心里话。学生怕,老师也怕;学生怕写,老师怕教。那么怎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成就精彩的美文呢?叶圣陶先生说:“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同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而我们不禁要问,这“胸中的积蓄”从何而来?我想,是从书籍的天地、生活的点滴中来。那么,这种积淀从何而来呢?
一、善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源头活水就是读出来的,读什么?读书,一本好书就是一位智者,它和我们在灯下交谈,能让我们一颗浮躁的心慢慢地沉静下来。可以说,读书非常重要,而读书也要有章法,我曾不止一次地听到家长说,我们孩子特别爱读书,为什么总是写不好文章呢?这就需要我们的正确引导。而要想引导好孩子写作,关键是老师爱读书、会读书,见多识广,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读书的方法有很多,我对其中的两点感触颇深。
就是从备课中汲取读书的资源,即以备带读。我们教师经常说:“太累了,哪有时间读书啊?”这确实是道出了我们的心里话。但是我们既然干一行,就要爱一行,爱一行就要钻一行。以前人们常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今天要上升到给学生富含生命营养的长流水,教师要有澎湃的长江水。这滚滚的长江水就需要我们静下心来潜心读书,专心读书。举个简单的例子:学习冰心的《荷叶母亲》一文时,其中的一段颇为精彩:“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风雨来了,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这句是全文的最大亮点,作为赏析,我们都明白,她用了比喻的修辞,歌颂了母爱,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和磨难的人。母亲是伟大的,可以使我们在痛苦时得到安慰,在孤独时得到快乐,在失望中得到希望。这样的说法我们都赞同,而且自古至今歌颂母爱的诗篇文章也数不胜数,为什么只有冰心捕捉到了“荷叶护莲”这个动人的情节,让我不禁走进了冰心的《儿童文学全集》。《纸船》让我知道了她从未离开过母亲的和关照,当孑然一身离家万里、远涉重洋去异国他乡求学深造的苦楚,母亲的病日重一日,日夜都处在昏迷状态之中。然而,一次当她稍清醒后,竟对冰心说:“你的衣服太单薄了,不如穿上我的黑驼绒袍子,省得冻着……”母亲居然在自己这种状况下,心中想的依然是孩子,冰心怎能不泪如雨下?冰心称她的母亲是“世界上最好母亲中的最好一个。”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情感,她的作品中才会有这样独特的感悟,她的作品中才会深刻地体现“爱的哲学”。走进《荷叶母亲》让我走进了冰心,走进冰心让我走进了她的情感,走进了她“爱的哲学”。通过讲《老王》,我们走进了杨绛,读懂了《洗澡》也就读懂了钱钟书的《围城》;通过学《阿长与<山海经》,我们走进了鲁迅,读了《朝花夕拾》,又读了《狂人日记》。这样以点带面,日积月累,怎么能提高不了老师的文学素养呢?
而另一点是我很提倡和学生们共读一本书,以不同的形式写写感受,哪怕只是三言两语,这样极有助于我们的教学,又有助于学生与老师情感的沟通,这不是读书的功利性,而是作为语文教师的必须,而冰心母女有时也经常共读一本书,她们为故事情节中的欢喜场面开怀大笑,又为那些感人至深的故事而留下泪水。况且,孩子们爱看的书,也应该是我们爱读的书,也是我们老师必读的书。记得我们曾一起读过海伦q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当时即兴写了一段感受:海伦是不幸的,因为她失去了与世界的沟通;海伦又是幸运的,因为她遇到了莎莉文。她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海伦的内心世界,也架起了海伦和这个世界沟通的桥梁!一位学生也为我激动不已的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海伦是不幸的,因为她失去了与世界的沟通;我们却是幸运的,因为我们遇到了您。您把我们带到了书籍的天地里,汲取着营养,充实着自我,您为我们构建了在书海中畅游的美好蓝图。学生用仿句的形式,饱含深情的文字表达了对我的感激之情,令我激动不已。是的,每次读书,我都会收获不一样的感动,就这样被你感动着,我的挚友――书籍。让我们以书为友,以书为伴,让一缕书香伴你我同行!
二、善写――妙笔生花秀文采,腹有诗书气自华
苏霍姆林斯基在当文学教师期间,曾写过一千多篇小作文,他是这样解释的:“不是为了发表,而是为了教会我的学生使用语言,当我的作文或短诗触动了儿童的心弦时他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拿起笔来,努力表达自己的感情。”这一点,我们都深有感触,每当我告诉学生要读我的习作时,他们的眼睛总是为之一亮,精神也为之振奋。而在读的过程中,他们也常常会越来越兴奋,有时会情不自禁地叫起来:“是,就是这样!”读到精彩的句段,还会不自觉地重复起来。全文结束,有的学生还沉浸在文中,有的则用劲鼓掌,而更多的则是迫不及待地开始习作了。我曾经尝试过,读其它不管多美的文章,如朱自清、冰心等现当代大作家的经典作品,或是毕淑敏、刘庸等现代美文作家的优美散文,学生们的反应都不及读我自己的习作反应强烈。我知道,我的文章不会比名家的更美,只是因为学生对自己老师的习作更感兴趣,还因为老师与学生日日相处,比较熟悉,下水文中所写的都是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人和事,非常真实地走进学生的心灵,写出了学生的心声。所以,他们在听老师习作时会心情激动。啊,老师写得多好,多生动!对了,我也有类似的东西要写,我也能写得这么好。于是,一个个跃跃欲试了。是啊,下水作文方能深知作文甘苦,无论取材布局,遣词造句,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而且非常熟练,几乎不假思索而自然能左右逢源,这样的时候,随时给学生引导一下,指点几句,全是有益的启发,最切实的经验。用真情铸就的文章,即使是一花一草,一人一物,也会显得熠熠生辉。下水文它不单单展示了自己的文采,沟通了师生间的感情,更显示了老师深厚的文化底蕴,较高的文化素养。
一、用好背景材料,理解内容情感
背景是诗歌的前奏。学生在诗歌学习之前,首先要去了解本诗写作的背景,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和内涵。诗歌是跳跃性很大的文学,人们往往难以清楚把握诗歌的主题,当了解了诗歌写作的背景之后,学生就会对照背景材料,心中豁然开朗。同样,情感是诗歌的生命,没有情感的诗歌就是一具腐烂的诗歌遗体,没有灵魂,诗歌就是无病。例如,我在进行《再别康桥》教学时,很费一番功夫:《再别康桥》是九年级下册的一首新诗,也是学生首次接触著名浪漫主义诗人徐志摩的作品。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其思想内容情感,我做了如下尝试:
1、激发学生诗歌学习兴趣
我利用诗歌进行课堂精妙导入。我朗读一首短诗《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并告诉学生这是一位著名的女性建筑学家的诗,让学生猜作者是谁,出示《林徽因传》中关于徐志摩在英国结识美丽聪慧并与之相爱的才女林徽因的内容,既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自然引出作者,也为学生理解这首诗做了一个铺垫。
2、利用多媒体课件,营造生动的诗歌画面
在我出示课件简介徐志摩的有关情况后,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我深情的朗读了徐志摩的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片段,并希望学生展开想象,眼前浮现一幅幅画面: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上游是有名的拜伦潭……有一个果子园,你可以躺在累累的桃李树荫下吃茶,花果会掉入你的茶杯,小雀子会到你桌上来啄食,那真是别有一番天地。……这是上游;下游上下河分界处有一个坝筑,水流急得很,在星光下听水声,听近村晚钟声,听河畔倦牛刍草声,是我康桥经验中最神秘的一种: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灵。……桥的两端有斜倚的垂柳与荫护住。水是澈底的清澄,深不足四尺,匀匀的长着长条的水草。在康河中长篙子一点就把船撑了开去,结果还是把河身一段段的腰斩了去。
3、赏析诗歌中美景,体味浓郁的文化氛围
康桥的自然美景让徐志摩钟情,而浓郁的康桥文化氛围使他沉浸其中,他受到了莎士比亚、拜伦、狄更斯、罗素等大家的影响,从此他走上了浪漫主义诗人的创作道路。以上内容,既让学生感受到了康桥的风光美不胜收,令人心驰神往,也了解了诗人在这里受到的文化熏陶。
二、反复朗诵,在朗读中体味诗歌的音乐美
诗歌的语言凝练,在学习时不仅要感悟其中的人物形象美、意境美,更应品味其中的音乐美。古诗词都比较注重押韵、对仗,读来琅琅上口,具有音乐美。我在教学古诗时注意朗读指导,使学生能够在朗读中感受到美。我国很多诗词可以说是“诗中有画”,一首诗就是一幅色彩鲜明、动静相宜的图画。因此,在进行诗词教学中,我善于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初步感知、体会诗词的画面美和音乐美。在《再别康桥》学生朗读后,学生便能体会出诗人在即将离开母校前,在夕阳西沉的黄昏,他来到康桥徘徊,在熟悉的坏境中,诗人的眼里,一切是那么美好,曾经给了诗人那么多快乐幸福灵感,也许就此一别再也见不到了,诗歌第一节中连用“轻轻的”末尾一节连用“悄悄地”表达出的对康桥的依恋之情和轻柔的感情里那层淡淡的哀愁。
三、通过诗歌赏析,理解作者深厚的思想感情
了解诗歌写作背景材料,反复诵读,进行赏析,体味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这就是诗歌教学的流程。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在《再别康桥》教学中,当学生诵读了诗歌后,然后进行赏析:康桥在作者的眼里、心里是那么美,在中间几小节通过他熟悉的那些景物营造出美的事情。学生很容易找出“金柳”“青荇”“清潭”“星辉”等。接着,再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一种景物描绘成一幅;体会这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学生体会出宁静和谐的意境,“依恋―沉醉―欢欣”以及“夏虫为我沉默”隐含诗人无奈伤感的愁情。理解了中间几小节后,再读末尾一节,如何理解“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包含的内容情感有学生认为:这说明作者很潇洒的走,想抖落“离愁别绪,也有人认为是诗人不愿打扰心中喜爱的康桥的宁静和谐。
四、提升内涵,升华诗歌主题
在进行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深入理解诗歌,挖掘诗词的思想美。例如,《再别康桥》教学结束后,在理解到以上内容后,我又提出一个问题:从徐志摩在剑桥学习时曾林徽因相爱却没有结局的经历,我们又可以怎样理解这首诗的内容主题呢?经过学生思考讨论,他们作出如下理解:诗人回到的校园,眼前此情此景是那么熟悉,但爱人和那段生活已成为美好的回忆,如西天的云彩,飘然远逝了。来到康河边,柔柔的垂柳在晚风中轻轻摇曳,夕阳中,它好像昔日恋人的飘逸长发。康河水曾倒映了恋人美丽的身影,如今只能做一条水草,才能与她厮守。回想过去与爱人在康河徜徉的一幕幕,诗人内心多么快乐幸福。夜幕降临,星光灿烂,闪烁的星星像恋人明亮的眼睛,也像她清脆的笑声化成跳动的音符,在晴朗的夜空中出现,诗人不禁想要放歌。然而回到现实,昔日的欢乐已尽消失,诗人因黯然神伤而沉默了,夏虫沉默,康桥也为诗人的感伤而沉默……因此这首诗抒发的情感也可以理解成:对昔日恋人的追忆和深深眷恋的感伤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