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型养路机械范文

大型养路机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型养路机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型养路机械

第1篇:大型养路机械范文

关键词:铁路;大型养路机械;管理系统;精益化检修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不断加快,铁路运输密度也随之不断提升。新形势下给繁忙干线的维修提出了新要求,传统的维修保养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在新形势下应该采用大型养路机械来进行维护。大型养路机械是机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新形势下应用大型养路机械有助于提升生产效率。所谓大型养路机械主要指的是维修、整修以及养护铁路的机械设备。线路道床整形设备、线路道床稳定设备就是其中的典型设备。

大型养路机械设备设计方面非常多,它自身具有满足线路修理规范标准的功能。系统的集成性强,技术难度大。在新形势下要想实现大型养路机械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生产综合管理系统设计

大型养路机械涉及人员多,非常庞杂。在实际工作工程中为了保证系统的各项性能就需要设计完善的生产综合管理系统。

(一)实现功能。通过设计生产管理系统将能够实现以下功能:一是生产调度与作业管理。所谓生产调度管理就是要用计划来组织养路机械运行的重要设备,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生产调度管理功能的实现有助于大型养路机械科学高效地运行。此外系统还能够根据完成保养维护路线建立起保养预警模型。这样在铁路一旦发生故障之后就能够及时予以维护;二是数据监测及预警功能。为了保证大型养路机械正常运行而在发生故障之后能够及时应对,系统就需要能够实现对作业车状态的实时监测预警。系统中首先是由车载无线传输装置连接车载监控设备、之后再通过移动互联网把数据传输到地面通信服务器。这一功能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三是GIS展示。GIS展示是决策指挥的关键,系统中GIS展示功能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系统中GIS的数据来源主要是来自通用GIS数据、实时采集运行数据以及铁路线路数据。GIS的展示指的是实际工作过程中系统通过运行数据实时展示、预警提示等形式展现在GIS上。生产计划进度通常会以公里标的方式通过不同颜色展现出来。

(二)系统关键技术。信息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然结果,实现信息化管理是大型养路机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实际设计过程中一些关键技术是我们必须要掌握的:

系统架构设计。设计过程中工作人员主要采用的是MVC架构。这种架构主要是分为控制器、视图层以及模型层三个层次。采用这种架构一个显著优点就是在系统需求发生变化之后只会影响到控制器而系统的整体架构不会受到影响。实际设计中控制器通常采用的是Spring应用程序框架、视图层采用的是异步Java脚本和可扩展记录语言编程技术。系统模型则采用的是Hibernate中间件来实现同数据库的连接。为了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还需要在Hibernate基础上设计通用的数据库访问接口,工作中要以实体对象当作输入参数。

大机定位技术。大机定位技术的应用对于保证工作的持续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在大型养路机械中安装GPS定位装置,安装该装置就能够把大机经纬度信息实时传送到系统中。此时系统经过专业处理之后就能够获得大机线路里程位置。实际工作中会发现有不少线路是没有线路里程及经纬度信息的,此时将就需要通过已知车站经纬度信息来计算大机实际线路里程。计算过程中首先是要通过字符串分析算法来得到经纬度信息、而后再根据车站里程同经纬数据映射表来找到离大机位置最近的车站,最后再利用GIS距离计算函数来算出大机同车站之间的距离。

二、精益化检修

大型养路机械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实现精益化检修,实现精益化检修是保证其顺利运转的有效途径。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对于精益化检修应该保持高度重视。实现精益化检修必须要建立以下系统:

(一)大机综合检修保障信息系统。该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应该采用B/S结构框架,该框架使用起来将会变得更加方便、灵活。采用该结构之后工厂检修工人通过工位终端、局域网、互联网把综合检修保障信息系统连接到一起,通过这种方式也能够实现同检修生产指挥调度部门、设备物资部门之间相连接。现场抢修人员通过使用车载终端以及定位装置将能够有效确定抢修位置。

(二)大机故障智能诊断专家系统。该系统则主要是由专家知识库维护管理系统、专家诊断系统以及Web诊断咨询系统。专家系统通常是由知识库、推理机、解释机以及Web接口组成的。事实库主要是用来存放事实的,实际工作过程中这些事实包含现实的事实、中间结论、最终推理所得事实等。实际工作过程中工位终端会通过浏览器来发送故障现象描述并进行咨询,之后服务器在收到咨询请求之后将会展开推力判断。最终把结果发送给客户端。这样就实现了故障智能诊断功能。

(三)交互式电子手册系统。交互式电子手册系统建设能够实现技术培训、技术资料查询等功能。通常在运行过程中利用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系统能够在非现场环境下演示出设备内部结构、拆装顺序、进而实现透明化处理。实际工作过程中还可以把机械动作展示给使用者。该系统的应用对于提升大型机械检修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该系统的结构主要采用的是基于主体的护具模型,每种主题信息又是由多个子信息报组成的。此时把主体信息中的子信息报进行组合就能够建立起用户所需要的应用信息。该系统的建设已经成为精益化检修的必然要求。今后工作过程中对于这项工作应该保持高度重视。

三、液压系统设计新思路

液压系统设计是大型养路机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工作过程中对其进行创新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来进行设计:一是对于车辆的走向应该尽量采用闭式系统方式来进行设计。所谓闭式系统主要指的是液压泵进油管同执行元件回油管直接相连。在闭式循环中工作液体将会封闭循环。这样就能够平稳传动。采用这样一种方式能够有效避免能量损失。二是机电一体化。在电子技术及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机电一体化逐渐成为时展的潮流,在新形势下铁路大型养路机械的一体化也将更有助于高效能的运转。当前无线技术+PLC控制+CAN总线技术得到了有效应用。这样一种组合能够取得比较好地效果。三是开放式系统采用负载敏感变量+负载传感多路阀的形式来进行设计。工作中采用这样一种形式,液压系统工作将会变得更加稳定准确,液压系统效率也将得到有效提升,系统发热将会减少。这样一种设计思路主要适用于有减振要求的,同时也对系统平稳性要求较高的系统中。

大型养路机械的应用已经成为新形势下铁路建设的必然要求,实际运行过程中为了保证大型养路机械的有效运行,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建立起生产综合管理系统、实现精益化检修。本文重点分析了这两点,今后要不断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正兰.大型养路机械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铁道建筑,1999(11).

第2篇:大型养路机械范文

关键词:铁路大型养路机械提高效率的策略

大型养路机械作为保障我国铁路基础设施维修建设的重要实施机械,其速度与效率直接关系到整个铁路系统的安全性以及运营效率。同时,大型养路机械的作业效率提升可以显著降低铁路部门的综合运营成本,降低故障风险,促进行业全面快速发展。铁路部门降低成本提高运营能力,又会反作用于广大普通老百姓,降低出行成本,提高出行安全。由于综合经济效益以及综合社会效益显著,如何提升铁路大型养路机械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也越来越受到国内铁路部门的广泛关注,为了进一步研究探讨这个问题,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逐步认识一下当前大型养路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一、大型养路机械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大型养路机械作业专业人员素质较低,人员数量较为匮乏

随着大型养路机械化作业水平的不断提高,再加上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当前铁路部门从事大型养路机械作业的工作人员的整体专业素质水平明显存在着落后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铁路部门的大型养路机械工作作业工作本身较为枯燥,再加上工作压力大,工资待遇整体水平不高,对于高新技术人才的吸引力较小。除此之外,养路机械的流动作业性较强,常常会在外地野外工作,工时也较长,少数地区长期加班现象十分严重,这些问题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就目前而言,铁路大型养路机械工作从业人员整体文化水平较低,专业知识掌握不牢固,基本依靠工作经验进行操作,缺乏理论指导,所以必须要加紧招收专业技术人员,并且对于当前从业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以及定期考核,从而真正促进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升。

2.天窗的整体时间较少,长度不足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对于出行需求的不断提升,我国的铁路运输也向着高密集度和高强度发展。在这个现状之下,天窗的整体开放时间被压缩的十分严重,在加上大型养路机械的工作时间受到了极大的压缩,除去一些时令以及节假日以及大型施工等等各种因素造成的停工,实际操作时间较短,甚至达不到一年的三分之一的时间。由于没有基本的工作时间保证,再加上工作断断续续,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铁路大型养路机械的整体作业效率。

3.机械管理的整体水平较低

由于我国的机械化管理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再加上铁路养路机械的保养人员整体文化水平以及素质较低,缺乏机械管理的基本技巧以及基本认识,所以造成了养路大型机械管理长期处于空缺状态,少数地区虽然定期进行排查,但是也经常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实质性作用。由于缺乏实际机械管理保障,C械经常出现故障,而故障的排除又会进一步影响工作效率的提升。

4施工计划安排不合理。

二、如何提升大型养路机械的作业效率

1.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工作

为了从本质上提升我国大型养路机械的作业效率,就必须从基层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抓起。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基层从业人员的培训管理制度,建立适当的绩效考核体系,对于考核中表现较好的员工要进行表彰以及金钱奖励。另一方面还是要提高养路工作人员的薪资待遇水平,提高补贴力度,并且在工作不繁忙的时候给予一定的休假,从而提高对于人才的吸引力。

2.充分利用好天窗的时间

由于一年内的天窗有效利用时间有限,所以必须要抓好天窗的有效利用时间。一方面对于员工的工作状态要做好调整,时刻做好高效率作业的准备,另一方面还是要做好大型养路机械的保养与日常检修工作,严禁在工作过程中出现机械故障,影响养路工作的正常实施。

3.加强大型养路机械的日常检查与维修工作

在铁路养路施工单位内部建立健全养路机械的日常检查工作以及维修工作,同时要建立专门的维修监督部门进行实时监督管理,对于检测中不到位的地方要进行及时纠正。

4.进一步完善养路机械作业的施工计划

第3篇:大型养路机械范文

关键词:清筛机;机械清筛;道岔

前言

大准线横亘内蒙古高原,是我国煤炭外运的一条干线。大准铁路东起山西省大同市,西至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薛家湾,正线全长298km,共计道岔507组,途经两省六旗县(市),是大秦线的向西延伸,属一级单线电气化铁路。2012年运量已达到7700万吨,为缓解蒙西地区的煤炭外运紧张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

受北方春、秋、冬季风沙天气的影响,许多沙尘与煤尘侵入道床内,加之近年来万吨重载列车的开行造成了道砟破碎的加剧,道床不洁逐渐形成的道床板结问题凸现。而道岔作为铁路线路的联接以及线路养护的薄弱区域,这一问题更为突出。

道床板结在雨季会产生翻浆冒泥,冬季冻胀、春季春融期间道岔几何尺寸变化频繁,不但加大了线路维修工作量和维修成本,也影响了列车安全运行,解决这一难题最有效的整治办法就是对板结道岔进行彻底清筛。

大准线道岔清筛工作仍以人工清筛为主,不但施工速度慢、质量更是难以保证,因此使用大型养路机械清筛道岔尤为迫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使用大型养路机械清筛道岔已是大势所趋。

2011年,我们在国内首次使用道岔清筛机在大准铁路进行道岔清筛试验,在验证道岔清筛机性能的基础上开展了机械清筛道岔施工的探索工作。经过1个月的试验工作,在大准线共计清筛道岔28组,解决了岔区道床板结的病害问题。在毫无经验可供借鉴的情况下,通过反复的摸索和试验,总结形成了大型养路机械清筛道岔的施工方法,该方法不但对完成大准线道岔清筛施工任务提供了保证,对以后的大型养路机械清筛道岔施工也有一定的示范和借鉴作用。

1.机械清筛道岔施工组织与初始作业方法

1.1道岔清筛范围

鉴于目前道岔清筛机的结构和功能,结合现场调查,本次清筛作业对象为大准线正线60kg/m钢轨12号单开道岔。

清筛范围包括岔区90根新Ⅲ型混凝土轨枕及前后各2m线路。

1.2机械配备

道岔清筛作业采用一台道岔清筛机,一台道岔捣固车,四台便携式内燃捣固机等设备。

其中道岔清筛机为CQS-550型,为国内首台样机。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穿入轨排下的伸缩式底梁、挖掘链和筛分、输送装置,实现全断面道砟的挖掘、筛分、回填及污土抛送。

CQS-550清筛机作业方向为由岔尖至岔尾,在满足道床内无障碍条件下清筛一组道岔原机械设计用时大约为90分钟,最小清筛宽度为4030mm,最大设计清筛宽度为7700mm。 具体每种型号道岔对应设计清筛宽度见表1。

道岔捣固车为国内已经运用多年的CDC-16型,负责筛后的开通、提速捣固作业。

便携式内燃捣固机用于配合道岔捣固车作业。

1.3施工组织与准备

道岔清筛作业时封锁区间。封锁区间内停止接发列车作业,区间信号设备停用,接触网停电。

道岔清筛涉及铁路多个专业单位,需要相互配合。具体包括:施工主体单位为工务机械段,配合单位有工务段、信号段、供电段、车务段,各单位共同协调编制施工计划。工务机械段与各配合单位签订施工配合协议。

主要作业人员包括:CQS-550道岔清筛机操作人员6名,CDC-16道岔捣固车操作人员6名,防护员3名,地面配合人员40名。其中地面配合人员主要负责预卸道砟,协助拆除转辙机、拉杆及跳线等障碍物,开挖工作口,回填道砟以及施工后协助恢复设备。

施工前调查计划清筛道岔的道床,决定备砟量。大准线正线道岔多为12号60kg/m新Ⅲ型混凝土枕道岔,按设计要求每组60kg/m钢轨12号单开道岔道床总石砟量为157m3,按照以下方式预卸石砟:

1.3.1道岔道床有翻浆冒泥现象,表面脏污比较严重,每组道岔一般预卸石砟70~75 m3;道床两侧既有石砟量较多时,预卸石砟50~60 m3。

1.3.2道床表面脏污不严重,抛深50~100mm后小粒径道砟多且有板结现象,一般预卸石砟35~40 m3;道床两侧既有石砟量较多时,每组道岔预卸石砟20 m3。

1.3.3卸砟工作一般安排在封锁点前某个天窗完成。调查道岔转辙机、信号机、通信信号电缆埋深情况,确定岔前开挖工作口位置。

封锁前1小时施工道岔限速45km/h慢行,慢行期间在开始工作口、结束收尾口堆放足量袋装石砟,不得侵入限界。

1.4清筛作业及注意事项

1.4.1车务段:将清筛道岔固定直向开通位置并用钩锁器锁定。

1.4.2信号段:由地面配合人员协助拆除一、二位转辙机及拉杆、道岔范围内所有影响施工的跳线、接续线,并将影响清筛的调车信号机及信号机平台外移,将埋深不足的光缆、电缆下放到规定深度。

1.4.3工务机械段

(1)开挖工作口,工作口垂直线路方向并贯通道床,工作口深度自轨枕底向下不少于300mm,顺线路方向长度不少于1500mm。

(2)工作口满足作业条件后,清筛机进入作业地点。先将底梁及部分挖掘链吊入工作口合适的位置,再将底梁与导槽、工作口挖掘链条和导槽内链条连接好,试运转调节链条驰度及作业深度,然后开始清筛作业。

(3)整组道岔清筛作业完毕后,解开导槽和底梁、链节与链节的连接,并将其吊离工作口。地面配合人员负责收尾口补砟,补砟过程中需重点检查尖轨与基本轨间是否夹有异物或石砟,开始工作口处及结束收尾口处石砟是否饱满。

(4)清筛作业中应注意。机械清筛时,防止人身和工具侵入邻线限界,确保施工、行车安全;

随着清筛的进行,地面配合人员及时填补石砟;

施工中做到防护到位,岔前、岔后各设一名熟悉站场的专职防护员,根据驻站防护员提供信息指挥现场作业人员安全作业。

(5)CDC-16道岔捣固车采用三线起道四线捣固作业模式捣固整组道岔(捣固两遍),开始工作口、结束收尾口加强捣固。

(6)工务段采用每根轨枕一道尺检查法检查线路几何尺寸;检查尖轨状态及全长范围内有无不平顺;检查工具、材料、弃土有无侵限.

线路开通前几何尺寸需达到标准如表2所示:

(7)信号段安装转辙机并调试道岔、在封锁点结束前将线路恢复到保证列车能以规定速度安全运行状态。

(8)清筛整组道岔用时如表3所示:

(9)当日清筛作业地段,采用阶梯提速,第一列25km/h,第二列45km/h,第三列之后60km/h。

根据给点情况,待复捣达到设计标准后,恢复80km/h正常行车速度。复捣提速前,要先测量线路几何尺寸,合理制定捣固方案,并保证石砟饱满。

2.道岔清筛作业方法优化

按照CQS-550清筛机的作业要求,要在3小时之内完成12号单开道岔的清筛作业,除90分钟的机械清筛作业时间有明确的限定外,剩余时间内如何完成机械清筛作业以外的其他作业项目,需要结合现场实际进行。限于初次进行道岔机械清筛作业,且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前期的实际作业时间达到了4小时,不能适应常规情况下3小时天窗清筛一组12号单开道岔的需求,关键是对铁路运输资源的占用较长,不利于推广该作业方法。从表3的时间占用可以看出,机械清筛作业的用时限于机械的性能,压缩的空间有限,只能减少辅助作业用时才有可能实现3小时的目标。

通过对辅助作业项目的分析,准备工作和道岔恢复及调试工作占用时间较多。实际作业中,即使在正常情况下,清筛前拆除转辙机及清筛后安装工作耗时需要80分钟;一旦出现转辙机底架角钢螺栓锈蚀或螺栓丝扣损坏的情况,转辙机拆卸困难,甚至4小时天窗时间也难以完成整组道岔的清筛作业,从而导致延时。因此减少转辙机的拆装用时成为缩短辅助作业时间的有效途径,而如何在不拆除转辙机的情况下满足清筛机作业要求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

结合现场实际,作业中对此问题进行了必要的试验、分析和摸索,具体做法包括:

一是确认转辙机的宽度:12号单开道岔转辙机宽度最大在第2转辙机处,实际测量值为3093mm,鉴于清筛机作业最大宽度为7700mm,转辙机最大宽度加上清筛机两侧导槽宽度1400mm后仍在清筛机底梁及链条可调范围内,转辙机两侧限界也能满足导槽通过要求。当清筛机作业到转辙机位置时,可将底梁、链条伸长至满足跨过转辙机宽度后,清筛机按正常工作状态通过转辙机。

二是确认转辙机的高度:如图1所示为清筛机通过转辙机尺寸示意图。

正常情况下,转辙机机箱顶面高出轨面90mm,而在清筛机通过时导槽底部距转辙机箱顶部边缘为230mm,清筛机可顺利通过转辙机。

通过以上对转辙机宽度以及高度的调查,结合清筛机的结构特点,将清筛作业方法变更为:

道岔清筛作业不再拆卸转辙机,在清筛机作业到转辙机附近时停止作业,伸长底梁至满足跨过转辙机宽度时,放慢清筛速度跨过转辙机,如图2所示为调整底梁长度通过转辙机。

通过转辙机后清筛机停止前进将底梁收回至适当宽度,按正常清筛程序完成整组道岔。

经过现场作业试验,清筛过程中停车调整底梁及链条伸缩操作可在正常作业中完成,而转辙机的宽度和高度不会影响到清筛机的作业,且在清筛机作业时转辙机也不会掉落,表明可以在不拆卸转辙机的情况下进行道岔清筛,实现了机械清筛道岔作业方法的优化。

优化作业模式清筛道岔用时如表4所示:

通过优化作业方式,保证了3小时内完成一组12号单开道岔的清筛作业,而且免去了信号段拆装两组转辙机的繁重作业,也缩短了调试道岔时间。道岔清筛作业封锁时间由4小时减少为3小时,缓解了施工对运输的影响,可创造更大的运输效益。

3.总结

通过摸索、改进作业方法,保证了3小时完成一组12号单开道岔的清筛作业。同时通过认真落实施工组织,严格卡控施工关键,在与大秦线同步的“集中修”施工中没有造成延点、晚点,没有出现影响行车安全的情况,圆满完成了道岔清筛施工任务,实现了岔区道床的稳定,改善了道岔的技术状态,为运输与施工双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还为后续机械清筛道岔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第4篇:大型养路机械范文

关键词:大型机械;行车组织;施工组织

一、绪论

在繁忙干线采用大型养路机械进行施工时,通常封锁上、下行线路中某一方向的列车运行,对此方向线路进行施工作业后,完工之后,等待下个施工“天窗”再封锁另外一个方向,对其进行施工。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不影响另外一个方向线路的列车运行,适合我国路情,可以较大限度的利用线路的通过能力,但相对封锁整个运行区间后进行施工的施工措施来说,施工_人员的安全系数较低,施工组织较为繁琐,容易出现混乱。因此,研究本课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二、大型养路机械简介

(一)新型高性能道渣清筛机

道渣清筛机设有三层筛孔不同的筛面,其优点是将上层筛面过人的石渣抛出;中间筛层将中等人小回收,下层将剩余的碎石和污泥分离,同时回收小碎石。因此,高性能的道渣清筛机是维护道床稳定坚实,保证线路质量的主要工具。

高性能的道渣清筛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①缩短区间封锁作业时间,提高线路能力;

②提高轨道负荷能力;

③适当提高线路作业质量的要求;

④提高道渣清筛效率;

⑤提高作业质量而降低成本,减少维修保养的间隔次数。

(二)线路和道岔捣固机

近年来应用的捣固机大多采用传统作业的机型,在主要构架下伸出捣固机理,使其工作部件周期性移动。由于不断要求缩短封锁时间,机械设计趋势是向着高效率方面发展,新型捣固机能以自身的动力进入及撤离铁路线路,用以适应列车运行密度较高的线路。

道岔捣固机能利用与主起道装置同步工作的辅助轨道装置,在道岔侧股轨道超道捣固。德国铁路公司均采用这类设备对混凝土轨枕道岔进行捣固作业。

(三)移动式钢轨维修机械钢轨打磨机

主要应用于线路上钢轨波形磨耗,短波和长波磨耗及其他踏面不平顺缺陷,而进行的养路维修工作。这些大型机械都是线中维修大型养路机械法中不可少的机械,高效合理的应用这些机械是线路维护的一个重要内容。大型养路机械高效高质的维修作业是提高线路安全效率,运行质量的有效保证。

三、繁忙干线大型养路机械施工条件研究

(一)大型养路机械施工单位应配备的设施

为了充分发挥大型养路机械的作用,保证线路质量,改善职工生活条件,大型养路机械施工单位必须具备如下设施:

1.铁路局应根据近远期规划,统筹安排,修建必要的固定基地及辅助基地。基地应有足够的配线和场地,具备必要的生产和生活设施,并且具有公路通道。

2.大型养路机械施工单位应配有运输工具和通讯等设备,并应有检修车间等附属设施。

3.大型养路机械施工队伍应配备足够的流动生活设施(例如宿营车等等)。

4.大型养路机械每4―6个区间安设一个临时驻扎地,提供一条股道作为宿营车、作业车、运料车的驻扎地。大型养路机械作业车的人员随车食宿。

(二)大型养路机械在施工中所应具备的条件有

1.作业线路要有足够的道碴

2.要有充足的“天窗”时间

3.线路设备要符合条件

4.要满足大型养路机械作业温度

四、我国铁路干线大型养路机械作业方法研究

(一)大型养路机械施工技术及作业方式研究

目前,使用大型机械进行铺排、清筛、捣固、整形、稳定等项作业,施工作业方式如下:

1.前部―锯短换排

在无缝线路地段施工时,由于受锁定轨温的限制,在高温情况下,为了确保施工安全,防止胀轨跑道,首先应该放散后施工。待应力放散后,再将长轨条用高速切割器截成2.5米长的短轨,然后用龙门架轨排车吊铺新旧轨排。

2.中部―机械清筛线路大修通常是更换轨排与破底清筛同时进行。为了与更换轨排同步,配备适量台数大型清筛车是必要的。除道岔前后,桥梁和个别有地下障碍物的信号处所外,其条线路均可由清筛车来完成。经过清筛的线路,当天再用一台捣固车进行一遍初起、初拨、初捣,便可以保证清筛地段的行车安全。

3.后部―机组整细

由配碴整形车、起拨道捣固车和动力稳定车构成的MDZ机组,进行道碴回填、起道、拨道、抄平、捣固、整形及稳定等综合整细作业。将昨日和当日经过机械清筛作业的地段,全部用MDZ机组作业一遍。捣固车要全部覆盖一遍,以确保施工地段的作业质量和行车安全。一般情况下,经由MDZ机组作业2一3遍后的线路其几何形位及长平、水平、方向、曲线正矢等各项指标完全可以达到大修施工技术标准。

大修施工中应注意以下3点:

1.各面工作的施工进度要均衡,以便全套工作能以流水线的方式逐日向前推进,必要时作适当调整。

2.每天施工战线不宜过长,否则将增加列车慢行地段地长度和慢行时间,延长机车车辆的周转。

3.整理工作之前轨道所需的列车辗压时间,取决于道床清筛的深度、起道高度、每昼夜通过的列车次数及轴重等等。

(二)大型养路机械施工组织方法研究

大型养路机械在开“天窗”维修线路时,运输部门应遵循运输上可能,经济上合理的原则给足时间。施工部门也应改革施工方式,适当集中力量,做到一“窗”多干,提高单位封锁时间内的施工进度。同时,分局也要协调好管内各施工单位,做到一“窗”多用,这样,不但有益于缓解施工“天窗”与运输的矛盾,而且有利于开“天窗”养护维修体制的推行。

大型养路机械维修线路的一般作业工序是:①办理封锁线路手续;②运行到作业地点;③摘解作业车;④作业准备;⑤线路维修作业;⑥机械整理;⑦机组联挂;⑧返回站内;⑨办理开通线路手续。

为了提高大型养路机械作业效率和质量,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努力压缩办理封锁线路手续的时间

提前准备好封锁线路的书面手续,命令一下达,作业车组主能及时开往作业地点,这样一般可节约6一8分钟。

2.往返运行方式不同,占用的时间也不同

3.站内正线维修尽量不占用区间封锁点

4.不能放弃道岔前后的线路维修

5.明确各道工序的职责,避免质量不合格而返工

6.选定合理的工作参数精心操作

7.根据线路的不同特点,合理安排作业季节

8.加强对机械的检修保养,减少机械故障

参考文献:

第5篇:大型养路机械范文

关键词:大型养路机械施工大机清筛施

一、大型养路机械工程概况以施工安排

本次大型养路机械负责包括肃宁分公司管内各车站线路道岔含各联络线和专用线、256km+OOOm-592km+163m上下行、黄骅南-神港以及封锁施工限速运行,采用三捣两稳开通后第一列45km/h,第二列60km/h,第三列恢复图定速度。其中,肃宁分公司管内机械清筛任务共计50km。对于今年的清筛任务,计划利用1支清筛队赴原平分公司作业。肃宁分公司管内桥梁相对少,连续性好,计划安排2台清筛车、3台捣固车、2台稳定车、2台配石砟车轨道车两台物料车四辆进行编组作业。

二、大机清筛施工作业环节

(一)大机清筛施工方案

肃宁分公司管内桥梁相对少,连续性好,计划安排2台清筛车、3台捣固车、2台稳定车、2台配石砟车轨道车两台物料车四辆进行编组作业。5月15月从定州东至太师庄站上行线,计划用45个“天窗”完成肃宁分公司管段50km的机械清筛任务。

(二)作业程序及时间安排

大机清筛施工以241min天窗为例进行时间安排:车站要点设置防护5mi开挖导槽25min撤出垫板90min机械车进入作业地段30min一导槽连接15min清筛作业95-100min捣固作业90min配砟作业75min稳定作业65min复捣作业115-145min机械车连挂返回、卸砟车卸砟及运行、清理道沿(共30min)撤除防护设置后续慢行10min线路开通销记5min。并且,每一个施工环节由专门的责任人负责,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有序进行。

(三)施工过程

(1)施工准备阶段

首先,用做好施工准备工作,也就是设置好防护后,同时通报行车信息、人员到指定地点等待命令。考虑到安全问题,现场防护员与驻站防护员联系掌握列车运行情况适时通知现场防护员和作业人员,保证安全施工。

其次,开挖底梁槽,开挖两孔,深度枕下400毫米。在开挖过程中要确认无车在开挖作业、弃碴不超限,最后是撤板,撤下水平垫板,使得撤板松开扣件不超十根轨枕头、防止无缝线路胀轨、检查轨矩和方向。

(2)施工阶段

首先,机械车进入施工地段,机械车主机负责与驻站防护员联系掌握列车运行情况适时准备发车。接着,各机械车到达作业现场后,对位、各车分解、进入各自作业地段,进入各自作业地段时注意作业人员、工机具鸣笛慢行。

第二,机械车主作业,机械清筛作业连接扒链。按提轨、排污、振动筛、污碴输送、挖掘、走行的顺序启动清筛机。清筛机作业后高底不超20mm、曲线无反超高、水平不超过20mm线间距不超10mm,作I完毕时污土带及时回到位、防止撞电杆。

第三,机械清筛、大机捣固、配碴。捣固车逐根捣固密实、拨正线路方向、下叉深度够、夹时时间够。①捣固车进入清筛地段时检查线路是否超出规定标准防止脱线、当日清筛地段至少两遍捣固②配砟车作业注意过电杆速度防止撞电杆。③稳定车作业严禁桥上作业,当日清筛地段必须全稳定。

第四,车列联挂,机械作业完毕按规定顺序联挂、主机负责确认联挂状态、试风试拉,各车联系运行中严格执行呼唤应答与车站车机联控。运行时严格运行速度、运行中核对尾部风压、进站前车机联控、减速运车行核对进路确认信号,到达后通知消点。

(3)施工结束

首先,质量回检,①检查线路几何尺寸是否超限,当日施工地段回检回修三次,未验交地段每日回检回修一次。②检查机械设备是否超限。当日施工地段不超作业标准,作好回检并记录,检查和道床断面尺寸确认放行列车条件。

第二,卸碴、清理道沿,核实当天作业地段石砟情况、现场配备足够的清道沿人员。实行分段负责制明确清道沿标准和完成时间、项目负责人及时通报完成情况。

第三,消点,①施工负责人确认放行列车条件。②通知驻站防护员登记消点。③通知远方防护员撤销防护信号,设置后续慢行信号。撤销施工慢行信号,设置后续慢行信号。

第四,清理现场撤离人员收工,①清理机工具、②清点人数。项目负责人清点人数检查机工具存放安全情况、由施工项目负责人在后防护员在前有组织撤离。

第五,按时间段设置慢行,安排人员及时设置和更换慢行标致。①施工负责人核对慢行命令时间地点速度要求②通知防护员按规定设置慢行标致、③防护员设置好标致向施工负责人汇报牌子方向速度、地点、更换时间。

三、大型养路机械工程组织措施

(一)专业技术干部监控施工

在大型养路机械工程组织施工过程中,应在科学计划的基础上,安排专业技术干部监控施工过程。包括调动施工系统、组织车务系统、安排工务、电务系统、供电系统等多个方面。

(二)控制关键作业程序

在大型养路机械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控制好以下六项关键作业系统。分别是:作业进路、调车作业、调度命令、车辆装载、人员培训和机务系统。

(三)月度施工计划编制

根据大型养路机械工程的特性,加大天窗时间有利于保证大型机械的纯作业时间,合理安排作业进步,保证工程作业有序有效进行。

第6篇:大型养路机械范文

大型养路机械(DC-32捣固车、WD320稳定车)在既有线养护及新线建设中,通过起拨道超平、石碴捣固、稳定作业使轨道方向、左右水平和前后高低(标高控制)达到线路设计验收标准,提高道床石碴的密实度,增加轨道稳定性,保证列车安全运行。客运专线对线路的质量要求非常严格,下面就哈大客专(设计时速350km/h)为例对起拨道参数的控制做以探讨。

2 设备进场条件

大型养路机械需要在非运营的新线或其它状态不良的线路上作业时,线路条件应满足:静态轨距偏差不超过+12、-6mm,静态三角坑偏差不大于10mm,轨缝不大于30mm,曲线目视圆顺、无反超高。

3 起、拨道控制

轨道标高、线路中线是线路非常重要的参数,通常情况未捣固前的线路实际标高都要低于设计标高50mm-100mm ;线路中心线基本都在线路设计中线允许误差范围内以方便大机捣固。在线路捣固之前施工方提供线路实际标高距离设计标高的差值(10m或20m一个点),通常情况下采用两捣一稳的作业方式即:前面一台捣固车打激光、拨线路一次捣固、中间稳定车稳定一遍、后面捣固车捣固两遍。由于普通铁路(小于120km/h)对标高的允许误差较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对起道量的掌握只靠起道员目视线路的长平(没有大的高低、方向、水平在允许范围误差内即可)。客运专线捣固稳定次数参考《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1―2005)。

在线路未施工前施工方将CP3控制点60m一个设立在线路附近并做好数字标记,在轨枕上10m设立一个点,做数字标记。(如图1所示)

图中“+72mm”表示未捣固之前钢轨的实际标高与设计标高的差值,用全站仪和球形棱镜将未捣固线路的实际标高与设计标高的差值做好记录,10m一点标记在轨腰上,同样方式将曲线线路的拨道量也标记在钢轨上(10m一点),捣固车的五号位根据实际起道量以大于实际起道量的数值通知二号位进行作业,通常情况下起道量是实际起道量的二倍(实际起道量≤起道量(五号位给定)≤二倍的实际起道量)。

考虑捣固后的轨枕有一定的下落值,此数据是个变量,等捣固车作业200m后,用全站仪进行二次测量,给出标高差进行下一次捣固作业。(如图2所示)

图2中“+63mm”表示未捣固之前钢轨的实际标高与设计标高的差值;“+12mm”表示捣固、稳定一次之后钢轨的实际标高与设计标高的差值。每捣固稳定一遍,施工测量人员就要重新测量钢轨实际标高与设计标高的差值,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轨道标高不超过设计标高的最大允许范围。(如图3所示)

在曲线中如果线路中心线与设计中心线有大的偏差时,通常给出的拨到量往往大于实际值2-4mm(考虑回弹量)。

在曲线地段,超高都在80mm以上的位置,捣固作业后,由于上、下股石砟的密实度不同,列车运行2-3天后原来的超高静态尺寸标准值就会出现较大的变化,使曲线上股出现较大的下沉,经过多次作业实验总结,曲线超高介于80-120mm之间的曲线,作业前通过GVA将曲线超高加大4-5mm,这样就使线路在列车运行一段时间道床趋于稳定后,曲线超高达到标准值。

4 捣固深度控制

捣固作业时,如果给定捣固深度不够,石砟不能有效填充到轨枕下面,造成线路假水平现象,使轨枕下沉量增大;如果给定捣固深度太大,镐掌插入轨枕下道砟太深,破坏道床稳定性,也会使轨枕下沉量增大,根据实际经验,实际给定深度=轨枕高度+钢轨高度+轨枕垫板高度-1/3的前端起道量。根据上述公式,在设定捣固深度时应根据线路钢轨、轨枕类型及起道量进行设定。

5 稳定车作业

稳定车的作业是增加枕下道床的横向阻力和纵向阻力。每层道床起道、捣固作业后,应进行1-2次动力稳定作业,稳定车在路基上工作速度一般为0.6-0.9km/h,频繁的停车会使线路出现不平顺现象,振幅经验值23-28hz,垂直载荷选取50%的载荷,然后视钢轨的沉降效果可以增加载荷直至100%。从路基向桥上进行动力稳定时,应在上桥前30m范围内把加载值逐渐降低50%,并在下桥后30m范围内再把加载值逐渐提高到原来的数值,稳定车在桥上进行动力稳定时应避开桥梁自振频率,工作速度不得低于1km/h,在桥上不得开始起振,也不宜结束动力稳定作业。

6 线路施工标准

施工程序中起道、拨道、捣固作业地段,交工前作业质量应达到验收标准要求。(线路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如表1所示)。

7 作业区域内设施对作业质量的影响

大型养路机械作业区域内的设施如信号连接线、道口等,在作业中这些设施如果不进行处理和拆除,造成作业的不连续性,未作业区段质量得不到保证,频繁的顺坡势必造成线路平顺度较差,达不到预期的作业效果,所以在作业中应保证逐孔连续捣固,才能确保作业质量。

第7篇:大型养路机械范文

关键词:铁路;养路;机械设备;经管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railway maintenance machinery equipment management are discussed emphatically, and puts forward the management method of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related to management focus, hope to have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same industry.

Keywords: railway; maintenance; equipmen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416.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近百年的时间,我国铁路事业获得了快速的进步与发展, 从人力-小型机械-大型机械-大型机械化的过程,与此同时,在此过程当中铁路养护是确保列车安全运行发挥了十分关键性的作用。为此,铁路养护机械设备经管随着铁路事业的不断发展也在得到不断的提升,无论是在经管方式、经管手段及力度上都一定要与当下铁路机械设备相吻合。但当下我国铁路机械设备经管上非常落后,这样将对铁路机械设备工作质量、工程效率及铁路的安全使用上都造成重大的影响,为此,对铁路养路机械设备经管是非常重要的、值得探索的一个问题。

1. 铁路机械设备经管重点

1.1 大型机械设备经管

伴随着铁路的不断进步,之前手工的、小型机械或者非标准化的机械设备已然不能够满足于当下铁路发展的需求,需要大型的铁路养路设备进行铁路的养护。为此,大型机械设备是解决目前铁路养路的关键性因素。特别是针对繁忙干线上,大型机械设备一定要在种类上有一定的突破,确保铁路养路机械化水准得到一定的提升;在铁路新路线上也需要考虑大型养路机械设备的购置,应当积极的促使铁路局筹建更多的资金来购买大型养路机械。

1.2 小型机械设备经管

当下大部分的铁路养护是通过机械化的作业方式来完成的,针对这一部分的铁路经管需要坚持养、修分开的准则开展小型的养路机械清筛工队和维修工队,同时对其进行封锁式施工以便于确保工程质量、工作效率及工程的安全性能,把小型机械当做是以后运用大型机械设备的桥梁,小型机械设备经管明显比人工作业要好很多。

1.3 检测设备经管

相关单位对道路铁路基础设施检测是对有关线路情况开展的整体上掌控及安全监督,检测工作是对今后进行道路的维修提供指导性的参考性根据。为此,需要我们从各个方面出发运用有效的手段来提升设备检测的专业性和真实性。

1.4 焊接及整修设备经管

进行道路铁路养路机械设备经管工作当中,应当按照相关次序配备完善的钢轨焊接生产流水线配套设备,同时应当对其进行焊前除锈、焊后精磨,这样才能够为道路铁路供应高质量的钢轨保障,并且焊轨厂需要对相关设备加以完善,对焊轨车间进行扩建,扩大旧轨整修设备运用及对钢轨进行分级经管,以便于提升钢轨的使用年限。

2. 铁路养路机械设备的经管方法

2.1 加强队伍建设

在进行道路铁路机械设备经管工作当中,唯有拥有专业性的技术队伍才能够确保利用多种技术开展经管工作。为此,这就要求有关队伍进行不断的学习,提升相关专业素养,这样才能够与当下复杂的经管工作相适应。

相关经管部门需要在针对自身企业特点的基础上,汲取高技术人才对自身队伍进行全方位的改造,促使经管方式从人的经管向设备的经管方向转变。施工方式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经营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同时对相关技术工作人员进行考核,这样才能够确保经管队伍向健康的状态发展下去。

2.2 明确分工,严格责任

应当在特定的时间内对小型养路机械设备的运用、养护及工作状况开展全面检查,做到严格的经管;针对养路机械经管工作中出现的经管混乱、保养不完善及失修的情况导致的机械浪费的结果,需要追究责任具体到个人,针对已经构成犯罪的要追究其刑事责任。

2.3 严格机械设备准入制度

当下养路机械设备中运用的是“开天窗”的作业方式,这对于机械设备特别是大型设备的稳定性、安全使用上有了更高水准的要求。为此一定要严格机械设备准入制度。针对在招标中采购的机械设备一定要进行严格的标书编制,确切的指出设备的技术性能及条件准求;针对到场的设备进行严格检查,在经过检查合格之后才可以上线使用;针对国产设备需要经过大型养路机械驻厂验收室检验合格之后才能够出厂,将在投入使用之前的技术情况作为最终标准,在施工中出现不符合标准的情况时一定要停止使用。

2.4 统一主型设备

针对养路机械设备特别是大型机械设备型号要统一化,这样有助于设备经管时候工作更加便捷,有助于设备相互间的交换运用及设备的规范化经管、设备的日后维修,对整体的经济效益来讲将会起到非常显著的成效。当下我国对清筛、捣固、整形等设备已经大致定型,在进行设备采购上应当因势利导、科学处理,同时对于主型设备的选择争取能够做到国产化,运用多种技术有效结合的形式开展设备的技术性改造,以便于能够运用国产设备价格低的优势来确保中标概率,慢慢促使机械设备的国产化。

2.5 严格执行机械上道作业的安全检查

应当严格遵守相关程序对养路机械进行研发,同时在机械大范围运用之前一定要严格执行养路机械安全使用审批体制,特别是在机械上道运行过程中着重掌控机械设备的安全性,避免自行生产设备在没有经过安全检查之前就上道使用。有关部门一定要对其下属单位进行定期组织检查,针对机械上道安全使用问题进行强制检查及检修,同时对于机械设备中的紧急安全复旧设备进行检验,查看其是否处于正常的状况。

2.6 完善经管体制

我国养路机械设备经管目前处于发展中阶段,伴随着新型养路机械设备的投入使用及全新生产方式的运用,一定会造成施工组织及工艺产生明显的改变,为此,机械设备经管方法、安全问题、施工标准及有关规章体制的完善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所面临的任务是比较繁重的。在此过程中,我国养路机械制造标准、修理规范制度等方面的问题也是急迫需要改善的,这样才能够确保养路机械化在‘有法可依’下顺利开展。

2.7 确保机械设备的科学化操作使用

养路设备操作者一定要在培训获取操作证之后上岗,避免无证上岗操作的情况出现,在进行机械操作的时候一定要严格遵循相关操作规定来进行,执行机械使用说明书的要求,避免机械超负荷运转;机械设备经管人员应当做到‘三好、四会’,即经管好、使用好、养修好和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在进行机械设备科学化操作工作当中一定要坚持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养护,这样才能够保证机械设备干净、安全的一个最佳状态,针对目前不使用但今后会使用到的机械设备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存储,同时拍专门人员进行看管。

2.8 注重前期经管

在进行道路铁路机械设备经管的整个过程当中,机械设备的前期经管是非常关键性的一个阶段。因前期经管影响着今后机械设备的选型、采购及规划,而这些将直接关乎着机械设备所创造出的经济效益。为此,一定要创建机械设备经济技术及有关生产制度,在进行机械设备投资之前对有关设备的现实状况、生产希求及生产布局情况进行综合考察,注重设备的自身价值及生产效率,这样才能够保证投资更为科学性,已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

2.9 做好机械设备的保养工作

针对道路铁路机械设备的保养一定要严格的按照相关要求来进行,严格履行设备保养体制,真正的将保养工作落实到个人,创建机械设备保养记录。针对已经入场检修过的设备进行记录,检修工作完成之后一定要认真的对工区。检修车间及运用工段三方联合检收制度,等到检验合格之后才可以填写检验记录。

3. 结束语

铁路养路机械设备经管工作需要完全的把握好机械设备数量、使用情况、技术状况及维修、安全方面的问题,在机械设备运用和经管当中严格的对其进行检查、验收,同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科学的指导以便于及时解决。这样才能够保证机械设备经管工作高质量完成,很好的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时间,展现其最大化的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杨新军,等.大型养路机械检修技术基础[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

第8篇:大型养路机械范文

关键词:筑养路机械;应用现状;发展趋势

引言

从现阶段我国筑养路机械行业发展来看,我国筑养路机械行业的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筑养路机械行业的规模不断扩大,相关技术人员不断创新研制出了符合我国路况的新技术和新产品。然而,我国筑养路机械行业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旧存在许多不足,例如,产品品种少、机械制造工艺相对落后、产品的效率低、科研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也相应的制约了筑养路机械行业的发展。

1 我国现代筑养路机的特点

(1)我国是人口大国,公路在人们的日常出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公路运输的安全通畅是确保公路发挥其基础作用,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基础条件。公路养护工作的良好开展能够有效保障交通运输的顺利进行,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我国高速公路养护机械正在不断创新工艺,采用新兴材料,向国外高科技筑养路机靠拢。(2)筑养路机机械的特点与公路所处地理位置地形、公路路况、当地气候条件等息息相关。在筑养路机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以上影响因素,选择最合适的筑养路机。(3)旧路翻新工作一直是我国公路养护的重点和难点,目前,我国旧路再生技术已趋于成熟,相应的工艺水平相较以前得到了很好的提高,如热再生、冷再生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公路的寿命。(4)虽然我国筑养路机械的总体水平得到了提高,但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各地具体状况不均衡。尤其是相对落后的地区,受财力、制度、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筑养路机械短缺且品种少,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公路的养护极为不利,甚至有些地区仍旧在采用农用拖拉机等进行公路养护,效率差、可靠性低,严重影响公路的运输,延缓我国筑养路机械的高速发展。

2 我国筑养路机械技术水平的总体状况

2.1 筑养路机械的使用可靠性

筑养路机的可靠性是以筑养路机使用过程中的无故障期长短来界定的。筑养路机的可靠性高,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机械的功能,提高公路养护的效率,保障公路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现阶段,国际上许多筑养路机生产厂家不断研究新技术、采用新材料用以提高筑养路机械的可靠性,例如,卡特彼勒公司采用的激光技术、红外线技术,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在进行公路养护的过程中,环境因素是影响养护工作的重要条件,我国的大部分高速公路建在山区、丘陵等复杂地形中,养护环境十分恶劣,对筑养路机械的可靠性要求非常高,我国筑养路机械公司在设计和生产产品时,应加强机械的可靠性,使其符合我国复杂的筑养路机械养护环境。

2.2 筑养路机械的自控程度

机械的自控程度可以反映机械的质量和效率。在筑养路机械中,更高的机械自控程度能够更好地进行公路养护工作,保障公路养护工作的高效有序进行。在我国的机械筑养路设备中,有许多自控程度很高的技术,如激光找平装置、筑养路机工作过程自动化操作仪、自动物料配比和控制装置等。这些自控技术不仅提高了筑养路机的科技水平,还提高了筑养路机在进行公路养护时的工作效率和养护质量,减轻了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施工安全。

2.3 筑养路机械维修保养的方便性

机械故障是机械的必然现象,不论是高科技机械,还是普通机械,都具有使用周期。在筑养路机械上,受使用环境及作业技术的影响,施工单位对筑养路机的维修保养的方便性要求很高,这就要求生产厂商在生产筑养路机械时,提高对机械易损零部件的关注度,提升这些部件的可靠性。与此同时,生产厂商还应注意机械部件的拆装方便性,并且使用国际上通用的标准化零部件,保障施工单位在进行筑养路机的维修与保养中更易操作、节省时间。事实上,提高筑养路机维修与保养的方便性,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提高筑养路机的使用效率和寿命,生产厂商应该对筑养路机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创新,使用优良的制作工艺,进而提高筑养路机的产品质量和使用效率。

2.4 筑养路机械专业技术的培训

筑养路机械使用者对于发挥筑养路机械的基本功用、最大限度的提升工作效率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熟悉筑养路机械的产品性能、机械机构、操作程序、故障解除方法等是对筑养路机械使用者的基本要求。现阶段许多生产厂商及公路养护相关工作部门纷纷设立培训课程或建立相应培训机构,进行机械使用培训,并且建立了相应的培训制度和考核标准,考核不合格者不允许操作筑养路机械进行公路养护工作。安全生产一直是我国政府重视的问题,只有进行朱阳路机械使用培训,才能使相关工作者进行操作时不发生危险现象,确保公路养护工作安全有序的进行,才不会发生毁坏机械、酿成事故的惨剧。由此可见,专业培训是筑养路机械使用中的重中之重,应将与机械的可靠性、自控程度、方便性放在同一位置,不可忽视。

3 我国路面施工机械和养护机械的发展趋势

3.1 主施工机械要求大型高效

在我国公路建设过程中,建筑方所采用的铺筑材料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水泥和沥青,且我国高速公路情况复杂,因此对高速公路筑养路机的要求很高。为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出行需求和驾驶需求,保障交通出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在进行公路养护时就必须确保公路路面的强度和质量,再次要求下,我走过筑养路机械应朝着大型高效方向发展,尤其是最主要的筑养路机机械,必须向着高质量、高效率、高科技的方向发展。在这种大形势的驱动下,我国相关筑养路机械生产厂商,应当加大科技投入、进行科技创新,在保障产品质量的同时提高产品的效率,提高筑养路机械的大型高效程度,减少公路养护成本,提高公路养护效率。

3.2 对自动化的要求将明显提高

在现阶段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大形势下,人们对机械的自控程度的要求不断提高,筑养路机械的操作人员希望能够使用操作更加简便、效率更加快速的筑养路机械,这种大趋势就决定了我国筑养路机械应该朝着质量更高、自动化效果更好的方向发展。

3.3 养护机械的主要需求趋势

首先,我国高速公路路况复杂,因此研究出一台符合我国国情的路况检测设备势在必行,这是我国筑养路机械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次,相关公路养护管路部门应该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公路养护管理信息交流平台,各公路养护部门可以在此平台上进行路况分析、筑养路机械使用交流等。再次,在国际呼吁环境保护的大前提下,我国筑养路机械的使用应该注重二次利用,节约能源、进行设备的重生。最后,筑养路机械的生产厂商应该加大对养护材料、养护设备的创新设计,尤其是在旧路重生技术上,要加大研发力度,提高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们的交通稳定提供基础保障。

4 结束语

文章通过分析我国筑养路机械的特点,阐述了我国筑养路机的发展趋势,为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给一些借鉴。同时,作者也对我国筑养路机械行业提出了一些希望,希望我国相关行业工作者可以在技术上多多创新,制造出符合我国国情和路况的筑养路机械,为我国公路养护工作提供更大的便利。

参考文献

[1]安桂玲.我国公路筑养路机械现状与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5):124-126.

第9篇:大型养路机械范文

关键词:大型养路机械;轮对;踏面;道岔捣固车;蛇形运动

引言

大型养路机械在铁路建设和维护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铁路行业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因此解决大型养路机械的许多关键技术问题有着重大的意义。大型养路机械晃车是行车安全的问题之一,轮对作为大型养路机械重要的走行部件,对大型养路机械走行是否平稳起着很大的作用。轮对踏面形状有一定的锥度,导致轮对在钢轨上运行是蛇形运动。蛇形运动是机车车辆特有的运动[1]。剧烈的蛇形运动会造成车辆运行不平稳,并会损坏车辆设备与线路,严重时会造成车辆脱轨。

我段1台CDC-16道岔捣固车在使用6年后,在速度为70km/h以上时,经过线路状态不良地段,材料小车蛇形运动较为严重,在不减速的情况下,会一直剧烈的晃动。因此需要寻找一种具体措施减轻蛇形运动,保证车辆运行的平稳性。

1 CDC-16道岔捣固车车体结构

CDC-16道岔捣固车是一种设计用来捣固线路道岔设备的捣固车。其车体由主车和附属车组成。主车主要有前司机室、作业司机室、作业装置,附属车主要有材料小车与后司机室。主车有两套转向架,每套转向架上有两条轮对,附属小车没有转向架,只有两条独立的轮对和相应的减震装置。轮对踏面形状采用的是锥形。

2 踏面形状的分类

大型养路机械轮对踏面形状与车辆踏面形状基本一致,分为锥形和磨耗形。

2.1 锥形车轮踏面

车辆上以TB型车轮踏面又称锥形踏面作为标准型踏面沿用多年,其外形如图1。它的基本特点是轮缘根部以一段圆弧连接斜度分别为1:20和1:10的两段斜线。这种轮型踏面使车轮能够顺利地通过曲线和道岔。

2.2 磨耗形踏面

原铁道部四方车辆研究所从1972年开始设计LM型踏面,先后研制有SY、33GL、10SY、30SY、50SY等多种型号并进行了试验,1984年对30SY型进行了部级鉴定,取名为LM型,其中L代表“辆”字的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M表示“磨”字的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意思,其含义是磨耗形车辆车轮踏面。1985年开始推广,1987年上升为标准TB1967-1987《机车车辆用车轮磨耗型轮缘踏面外形》[2]。其外形如图2。它的基本特点是踏面采用R100、R500和R220为半径的三段曲线,圆滑连接成的一条曲线和锥度为1:8的一段直线所组成的几何图形。

3 踏面形状对磨耗的影响

锥形踏面在使用别是使用初期,踏面与轮轨接触点不连续,当轮对通过曲线产生较大偏移量时,踏面与轮轨处于两点接触状态,一个接触点处于滚动状态,另一个接触点必须产生滑动,从而使磨耗加剧。车轮受侧向力时,轮缘与钢轨发生刚性冲击,在轮对中心横向偏移过程中,轮轨接触点在踏面上的变化范围小,使局部接触应力大,造成局部磨耗。

磨耗形踏面是在锥形踏面磨耗稳定后的形状基础上,加以改进而设计的。磨耗形踏面相对锥形踏面的优点是:能减少轮缘与踏面圆周的磨耗、改善钢轨的磨耗和工作状态;磨耗形踏面在滚动圆处的等效斜率较小,而在轮缘根部等效斜率较大,因此它既能保证车辆直线运行的横向稳定,又有利于曲线的通过,具有非线性等效斜度和重力复原性。

4 轮对踏面形状对车辆蛇形运动的影响

蛇形运动的振动频率方程

式中:n-踏面锥度;s-左右两滚动圆之间距离的一半;r-轮对中心与轮轨中心一致时的滚动圆半径;v-轮对速度。

从式中可以看出,蛇形运动的频率与轮对踏面锥度的大小有关,轮对踏面锥度越大,蛇形运动的频率越大。

5 减轻CDC-16道岔捣固车蛇形运动的措施

我段1台011301#CDC-16道岔捣固车在直线行驶时,该车运行较为平稳。而以70km/h左右的速度经过道岔或线路状态不良地段时,附属车蛇形运动较为严重。而一旦晃动起来,就不能停下来,只有减速到60km/h左右时,才能逐渐趋于平稳。

由于CDC-16道岔捣固车车轮原形是锥形轮,经过长时间磨耗后,轮形接近磨耗形,滚动圆处锥度减小,而轮缘根部处的等效锥度增大。根据公式得知,蛇形运动的频率ω变大,当蛇形运动的频率接近车辆的自有频率时,附属车蛇形运动发生共振,导致振动加剧。当车轮速度V减低时,蛇形运动的频率ω变小。因此当蛇形运动加剧时,适当降低车辆的运行速度,使蛇形运动的频率偏离车辆的自有频率,附属车会逐渐趋向平稳。主车的质量较大,附属车质量较小,自有频率不同,所以主车的自有频率远大于蛇形运动频率,不会发成共振。

根据以上所述,我段对该车进行镟轮,附属车轮形按照锥形踏面进行镟削。附属车重量轻,踏面与轮轨接触应力小,这样既保证有较小的磨耗,又保证了踏面较小的锥度,蛇形运动频率相对较小。而主车轮形按照磨耗形踏面进行镟削,保证主车较重的情况下,通过磨耗形踏面减少踏面与轮轨的接触应力,同时保证了主车自有频率较高,蛇形运动频率达不到主车自由频率,从而达不到共振。镟轮后经过半年的运行,反馈效果较好,运行中不再出现附属车剧烈晃动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