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说创作基本技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余华;《兄弟》;魔幻现实主义
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8-0012-01
一
在经历了90年代创作的辉煌期后,余华小说的创作语言也有了明显的转变,叙述视角也进一步转到了民间。在《兄弟》里,他用一种独特的创作手法描绘了一个荒唐却真实的世界。这种手法,正是我们熟悉的魔幻现实主义。
分析《兄弟》的魔幻因素,首先要对魔幻现实主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与界定。首先,魔幻现实主义具有显著的现实性。在内容上,其作品皆取材于现实生活,力图批判拉丁美洲的贫穷落后与愚昧,以及人心灵的孤独与迷茫本质。其次,魔幻现实主义在手法着意表现“魔幻”性,而且这种“魔幻”性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再次,这种“魔幻”性还深受西方现代主义诸流派的影响,对西方现代主义手法兼收并蓄。可知魔幻现实主义,就是在吸收欧洲现代主义手法和本民族传统文化意识的基础上,以“魔幻”的手段来反映和批判本民族贫穷落后、愚昧封闭的社会现实,促进人民的反思觉醒和社会的进步。所以说,魔幻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学创作倾向,植根在拉美,也可以成长在与拉美类似的土壤之上。
二
这部分我们主要从余华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内容、语言、写作技巧和思想主题等方面来分析余华小说作品的魔幻现实主义因素。
(一)荒诞而不失真实的内容。余华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一定程度上遵循了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实”。余华的小说创作并不以魔幻现实主义为主风格,但一旦他的作品具有了魔幻的因素,就基本遵循这条魔幻现实主义创作的基本原则。在《兄弟》中,魔幻性与现实性结合的比较紧密。他一改以往回避社会背景的态度,采用“正面强攻”的手法来写一个时代,对于社会上的丑恶、理性精神的虚弱和民族的劣根性进行深入揭示。此外,余华还通过对生活中千奇百怪、似是而非的神奇荒诞的事物或人物的描写来显示其魔幻性特征。
(二)变幻恣肆的“狂欢式”语言。余华不会容忍想象力“在一只茶杯面前忍气吞声”。《兄弟》由于叙述的需要,余华对于语言的要求降低了,但变得更有想象力。在《兄弟》里,余华完全开启了想象的大门,语言变幻恣肆,张狂奔放。嘉年华式的大型荒诞活动,不堪入目的食色贪相,商业社会里的铜臭市民,还有之后的极度悲凉。
(三)多种多样的写作技巧。首先,余华的魔幻作品既有《百年孤独》式的循环往复的叙事结构,又有自己独特的螺旋往复的叙事套路。《兄弟》一反传统的按时间顺序的叙述,其整部作品就是一个巨大的循环往复结构。其次,余华的魔幻小说充斥着宿命的纠缠,有一些可以看做是一种伏笔。这种手法瞻前顾后,使过去现在和将来三个时空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再次,《兄弟》精神上向民间靠近。他把民间文学手法与他时刻不能忘怀的悲情较好地结合在一起,《兄弟》其实是由无数个表面孤立实际上相互联系的故事组成。这是余华刻意寻求现代主义的写作技巧与中国传统的民间文学样式糅合在一起的一种尝试。
(四)深刻而多层的小说主题。余华通过《兄弟》揭示了“精神狂热、本能压抑和命运惨烈”和改革开放以后“伦理颠覆、浮躁和众生万象”的时代裂变的特征,对现实和人性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对人的内心进行了深刻反思,对时代历史的命运表现出极度的焦虑。余华还很注重刻画孤独意识,他在《兄弟》中把人物的孤独感埋藏得很深,读者很容易被表面那些光怪陆离、荒诞不经的情节所迷惑。李光头是孤独的,他的孤独在于他的坚持不被人理解,得势时独自保持清醒,失势时甘受别人的折磨,这造成这位“英雄”始终在精神上孤独的现实。至于宋钢,在刘镇发生巨变后,他失掉了事业、亲情和爱情,孤独一人,最后悲惨地死在铁轨上。他的悲剧告诉我们,无所适从的人注定是孤独的,更是可悲的。
三
摘 要:福克纳的意识流小说《喧哗与骚动》,真实地表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尤其是美国南方的社会动乱与精神危机。作者致力于小说的实验与革新,在小说中运用了新颖独特的创作技巧,他将弗洛伊德的现代心理学理论和柏格森的“心理时间”学说成功地运用于小说创作之中。在运用时空跳跃和表现混乱意识方面,福克纳自成一家。同时,福克纳还大胆地采用了多层次叙事、内心独自、自由联想和蒙太奇等手法来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与意识活动。
威廉·福克纳是20世纪美国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也是英美意识流小说的杰出代表。他的意识流小说《喧哗与骚动》是其巅峰之作。它在现代世界文学史上无疑是最富有实验性与创造性的作品之一,对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因为《喧哗与骚动》不仅是第一部真正的美国意识流小说,而且还是一部在创作技巧和艺术风格上对英国意识流小说既有继承又有发展的意识流作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填补了20世纪意识流小说创作中的某些空白。福克纳不但在推动意识流小说的发展过程中独步一时,在美洲大陆独领,而且也为意识流文学的创作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
他追求新颖独特的创作技巧,致力于小说的实验与革新,成功地将弗洛伊德的现代心理学理论和柏格森的“心理时间”学说运用于小说创作:在运用时空跳跃和表现混乱意识方面,福克纳自成风格。在表现技巧上,福克纳大胆地采用了多层次叙事、内心独白、自由联想和蒙太奇等手法来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与意识活动。此外,在作品的谋篇布局与时间处理方面,他也别具一格,显示出非凡与独特的艺术才华。福克纳对柏格森的“心理时间”学说颇有研究,并自觉将它运用于小说创作。在他的作品中,时间成为一种无形的流动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往往互相穿插,彼此交融;经常在某个人物的意识中同时得到体现。福克纳认为,空间的作用不在其范围的大小,而在于它的象征意义。他多次宣称他家乡“那块邮票般大小的地方”值得一写,可以从中创造出一个富有广泛象征意义的微型世界。
一、异乎寻常的对位式结构
《喧哗与骚动》代表了福克纳艺术创作的最高成就。在书中,福克纳运用意识流手法深刻地揭示了南方一个庄园主家族的衰败过程。全书充分显示了福克纳对小说时间的巧妙处理和对作品结构的精心安排。这部小说共分4个部分,详尽地叙述了四天中发生的事情。其中第一、二、四部分所涉及的时间分别是1928年4月7日、6日和8日3天;而第二部分则叙述了1910年6月2日昆丁在自杀前的意识活动。这样,小说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时间顺序。福克纳不按钟表时间来交代故事的来龙去脉,而是跨越时空界限,使事件不断更迭交替,将各种生活片断串为一体,通过前后穿插的叙述方式,将无数零碎、分散和孤立的回忆、印象与意识活动交织成一幅完整的图画。尽管小说所描述的内容只是物理时间上的四天,但它却全面而深刻地揭示了一个大家族几十年的兴衰过程。
《喧哗与骚动》在叙事上的典型意义是他在作品中所采用的异乎寻常的“对位式结构”。全书的四个部分由康普生家的四个人物从四种不同的角度来叙述,分别揭示了这个庄园主家族的衰败过程。在小说的前三部分中,福克纳让康普生家三个性格截然不同的儿子用各自的内心独白来叙述他们的经历和家庭的变迁。他通过每个人物的意识屏幕向读者提供了一些零碎的材料和模糊的事件,并成功地将三股意识流汇聚一体,在纷乱与混浊的叙述中道出了小说的基本情节。小说的第四部分则由作者采用第三人称来揭示黑人女佣迪尔西在康普生家的经历及其所见所闻。在这一部分中,作者采用了较为清晰的叙述笔法以弥补内心独白的不足,填补意识流所造成的空白,从而增强了作品的层次感与透明度。小说的四个部分展示了四个对位的世界,它们既相对独立,又互相映衬,构成了整部作品的基本框架与结构。然而,小说的中心人物并不是康普生家的三个儿子或女佣迪尔西,而是他家的女儿凯蒂。全书始终以她为主线,书中每一部分都叙述她的生活经历以及她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因此,凯蒂成了联系这四个对位的世界的重要媒介与纽带。
《喧哗与骚动》中的四个“对位的世界”中的三个是封闭、朦胧和晦涩的主观世界,即康普生家三个儿子所展示的隐而不宣、纷乱复杂的意识活动;另一个则是开放、透明的客观世界,即康普生家庭的日常活动和杰弗逊镇的社会生活。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犹如浊水清尘,泾渭分明。尽管小说的许多人物与事件在这四个部分中互相穿插,重复出现,但每个部分都展示了一个相对独立、自我封闭的微观世界。在《喧哗与骚动》中,四个对位的世界相互映衬,共同勾画了美国南方社会生活的图景。尽管每个人物的性格不尽相同,叙事能力也高低不一,但他们对同一家庭的同一段历史作出了真实的反应。毫无疑问,每个人物的意识都是孤立的,他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也是片面的、主观的,甚至是不合逻辑的。但他们所反映的是现实的生活和真实的情感。事实上,小说的每一部分都向读者展示了发自人物内心最自然的心声。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四个部分的叙述笔法略有区别,其透明度不尽相同。随着叙述角色的不断变化,小说逐渐从朦胧转向清晰,透明度不断增强,最终使读者从隐秘的内心世界步入公开的外部世界。小说的第一部分由康普生家的白痴班吉来叙述,其混乱程度不言而喻;第二部分由精神紧张但颇有学问的昆丁来叙述,其内容较前一部分明白易懂;虽然第三部分的叙述者杰生是个利欲熏心、利令智昏的恶棍,但他毕竟不是一个精神病患者,因此,他的内心独白不但条理清楚,而且大都合乎逻辑;小说的最后一部分由作者本人叙述,其内容已从混乱无序的精神世界转向了外部的客观世界,其主要人物已不再是康普生家的三个儿子,而是他家的黑人女佣迪尔西。作者以迪尔西冷静和敏锐的目光来观察周围的世界,向读者揭示了康普生家族几十年的变迁和杰弗逊镇的社会生活。这一部分的叙述文笔流畅,条理清晰,读者首次了解到班吉的眼睛是蓝色的,康普生太太常爱穿黑色的长裙,而杰生的举止言行使他看上去像一个酒吧招待。这样,小说由混乱无序和支离破碎逐渐变得井然有序和完整协调。而且,书中四个对位的世界犹如四面镜子,互相折射出一幅南方庄园主阶级没落与衰败的图景。
二、多视角与多种形式叙述的结合
作为美国意识流小说的创始人,福克纳同英国意识流小说家乔伊斯和伍尔夫一样,十分强调视角的转换在小说创作中的重要性,并且在他的第一部意识流小说《喧哗与骚动》中就已对此作了大胆的实验。他将小说分成四个相对独立的部分,由四个人物从各自的角度来叙述康普生家族的衰败过程。每个角色都向读者讲述了一些支离破碎的情节和模糊不清的事件。福克纳不仅成功地让四个角色根据各自的特点叙述本人感受最深的经历,而且还使这些角色相互映衬,从而增强了作品的层次感。此外,通过视角的转换,他逐渐使小说从朦胧的精神世界转向清晰的外部世界。
《喧哗与骚动》还是福克纳运用“自由联想”意识流手法的代表作。在《喧哗与骚动》的第一至第三部分,作者充分运用与发展了内心独白的技巧。在小说的开篇,福克纳就打破了传统的叙述程序,这种叙述方式一直至故事的结尾。这样,就为作者运用回忆、反省、内心独白等常用的意识流表现手法创造了条件。福克纳在班吉部分,用外部存在的线索或黑人帮佣是否在场来区分过去与现在。有时一个词可以引起对过去的联想。照料班吉的黑男孩勒斯特告诫班吉在“爬过”篱笆时不要勾坏衣服,班吉立即联想起姐姐凯蒂小时候如何教自己“爬过”篱笆。整段回忆都用斜体印出,使读者有线索可循。
此外,福克纳的意识流小说的叙述形式具有明显的诗歌化倾向。《喧哗与骚动》在结构上以对位和分头叙述的形式排列,这与传统诗歌的结构与格局极为相似。全书的四个部分就像长诗的四个章节,每一部分都具有特定的主题和完整的结构。在小说中,福克纳还巧妙地运用诗歌中最常见的节奏和韵律来支配四个对位的世界,使小说产生了同艾略特的《四个四重奏》一样的艺术效果。福克纳常常将人物的意识活动同语言的节奏和韵律有机地联系起来,人物意识的骤然变化往往在语言的节奏和韵律的变化中展示出来。这种艺术手法在昆丁部分中尤为明显。当昆丁犹豫不决、心情沉重时,语言的节奏往往显得平稳徐缓;而当他的心情变得紧张,内心冲突趋于激烈时,语言的节奏便突然加快,韵律显得混乱无序。
不仅如此,福克纳在展示人物的内心独白时所采用的语言手段也别具一格。他成功地运用了各种有趣的方言、精彩的对白、生动的形象、美妙的韵律来表现不同人物和不同形式的意识活动,并且以极其洗练的文笔向读者揭示了一幅幅既生动逼真、又耐人寻味的精神画面,其词汇之精当,语言之得体,令人赞叹不已。福克纳似乎并不赞同意识流小说不断朦胧化的倾向,也不愿在推动小说改革的进程中随波逐流,他不但注重发展自己的创作风格,而且讲究意识流技巧在文学作品中的准确性和适宜程度。他似乎充分考虑到了意识流小说的创造性、艺术性和可读性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可以说:《喧哗与骚动》不仅在语言上简洁,而且在风格上也更加清雅。
三、混合型笔法的运用
福克纳在小说中经常采用混合型笔法,将多种叙述形式融为一体,以反映人物不同层次的意识活动。我们可以从《喧哗与骚动》的开篇中得到印证:
我们沿着栅栏来到了花园的篱笆,那边刚好是我们的身影。我的身影在篱笆上显得比勒斯特的高。
我们走到了篱笆的一个缺口处,然后钻了进去。(内心独白)
“等等,”勒斯特说。“你又碰到那枚钉子了。难道你钻进去时非得要碰钉子。”(含有直接引语的内心独白)
凯蒂放开了我,我们一起钻进去……莫利舅舅说别让任何人看见,所以凯蒂说我们最好弯着腰走路。班吉,瞧,这样,把你的手放在口袋里,凯蒂说。不然它们会冻僵的,你不想让自己的手在圣诞节冻坏,是吧。(含有间接引语的内心独白)
显然,上述三种叙述形式具有各自的特点与功能,表现了班吉不同层次的感性活动。作者自由流畅地将它们转换使用,使它们共同勾勒出一幅混合的心理画面。他在转换笔法时并没有留下任何痕迹或解释性词语,只是在时空错乱时采用了不同的字体,以示区别。毫无疑问,福克纳这种混合型叙述形式不但形象地反映了一个白痴的混乱意识,而且还使作品产生了一种真实感与直接感。既展示了人物的意识活动和性格变化,又饱含了作者本人丰富的思想感情。
四、结 语
福克纳在文学创作中倾注了强烈的爱憎,他敢于吼叫,敢于呐喊,力求表现人类为了生存而付出的高昂代价和历史给予人们的重负。这样,小说就不再是作家雕塑的、供人鉴赏的陈设,而成为震撼人们心灵的史诗。他的意识流小说的叙事技巧别具一格,与其力求表现的主题相辅相成。此外,福克纳的意识流小说以其生动的创作题材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他规模宏大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中最重要、最精彩和最成功的一部分,同时也是20世纪西方杰出的意识流作品。他以锲而不舍的革新精神、独出心裁的创作风格和无与伦比的艺术才华确立了自己在美国意识流小说发展过程中的领导地位,而且也成为美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出色的小说家之一。
参考文献
[l] 肖明翰.威廉·福克纳研究[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2] 王长荣.现代美国小说史[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3] 史志康.美国文学背景概观[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 李维屏.英美意识流小说[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5] 李维屏.英美现代主义文学概观[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6] 福克纳·威廉.喧哗与骚动[M]. 李文俊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一、提高认识以激发学生培养综合能力的学习动机
提高对教学目标的认识极其重要,因为教学目标是教学工作的依据,也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当代文学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获得我国当代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的较丰富的文学知识,了解我国当代文艺运动、文艺思潮和文学创作成就的发展过程、发展规律以及各种文学流派的兴衰、特点和影响,提高学生阅读、分析、评价当代文学作品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受到较深刻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教育。[1]”因此,如果学生不能充分认识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不能认识到当代文学知识在整个大学知识结构中的重要性,而认为学习只是为了拿学分拿文凭,势必产生不良后果,即考什么学什么,学生听课记笔记全是为了考试,过关后一切全忘记。这样的教学,学生无法掌握系统的文学知识,缺乏应有的文学审美感受能力,更谈不上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甚至造素养的匮乏。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更高层面认识该门课程,使学生意识到对当代文学的学习,不只是掌握文学知识、具备分析评价作品的能力以及其他综合能力,更是提高人文素养的重要渠道,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以及把自己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明确教学目标,激发学生以培养综合能力为目的的学习动机,是使教学达到预期效果的前提。
二、渗透和谐观念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社会的和谐稳定,对于国家经济以及科学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当今全球化时代,受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价值取向的功利化会导致中华传统美德被弱化、人与人之间尔虞我诈、唯利是图、责任意识缺失等等,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和谐。当代文学教学有责任也有条件为构建和谐社会、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服务,因为当代文学许多优秀作品中渗透着作家追求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我们可以通过这些作品的教学,唤起人们的良知,以及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愿望。例如,作家汪曾祺曾说过,创作“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谐。[2]”他的小说以诗一般的语言给读者描绘了一幅幅令人陶醉的“世外桃源”式的人间美景,在那里我们几乎看不到现代世俗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挤压、异己、孤独、变形等现象,作品中那些非社会中心的边缘小人物,身份虽低贱卑微,但身上却沉淀着淳朴和温情。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深刻体验汪曾祺小说中人与人之间至纯至美的爱与和谐(《受戒》)、人与人之间超越金钱超越功利的朴实情怀(《鉴赏家》),以及小人物在艰难处境中相互搀扶的高洁、义气与温情(《岁寒三友》)等。同时,我们还可以引入与汪曾祺描绘的和谐纯净世界相反的作品进行对比教学,如正面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某些作家作品表现出的价值观的偏颇如金钱至上、吸毒成瘾、泛滥等,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人文精神的升华,激发学生对美好和谐社会的向往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充分发挥当代文学教学在全球化时代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三、改革教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教学目标后,教师就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选择教学内容,采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同时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一)通过传授分析技巧激发兴趣
在当代文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作家作品的分析评论能力是一个重要的基本内容,但也是困扰学生的一个难题。在教学中发现,教师在课堂上教授哪部作品的评论方法,学生就会评论哪部作品,而对其他作品哪怕是同类作品,却无所适从,于是在学生作业中经常出现抄袭资料、雷同等现象,有的学生甚至产生厌烦情绪。究其原因,在于学生没有真正灵活掌握作家作品的评论方法,而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给学生传授成功分析作品的技巧。教师可以采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方法启发学生思考、讨论与总结,从而掌握有关方法。例如,对新时期初意识流小说的教学是一个难点。由于受传统小说阅读习惯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对意识流小说普遍感觉不好理解,甚至读不懂,更谈不上评论。那么,教师可以采用有的放矢的策略进行教学,如选择意识流小说代表作家王蒙的小说为例,重点讲解其代表作《春之声》,给学生梳理中国意识流小说的来龙去脉及其技巧和思想内涵上的特点,教会学生阅读和评论意识流小说的基本方法。然后,让学生按此方法思考、讨论王蒙的其他意识流小说,如《夜的眼》、《海的梦》、《风筝飘带》等,继而延伸至其他同类作家作品,如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谌容的《人到中年》等。最后,教师又进一步将中国意识流小说与西方意识流小说在创作技法、思想内涵等方面再作对比,使学生深刻理解20世纪80年代王蒙等作家对西方意识流小说技巧的借鉴方法,理解“中国式”意识流小说积极向上的思想内涵。如此系统的理解和训练,使学生对意识流小说的理解豁然开朗,并在成功分析作品的喜悦中增强了学习兴趣。此外,还可以采用对比教学法,教给学生成功分析作品的技巧。对比教学,可以是同类作家在不同时期的创作对比,也可以是不同作家在同一时期的创作对比,亦或是同一作家在不同时期的创作对比。例如,中国女性作家追求女性意识、实现女性价值的创作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自五四时期追求男女平等的“人”的价值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中期追求与男性不一样的“女人”的价值,并达到创作的顶峰时期。90年代后期由于追求女性狭隘的“个人”价值而走向极端陷入困境。而21世纪初又出现新的转机。让学生充分理解这一复杂的创作发展历程并不容易,教师便可以采用对比方法教学,选择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进行对比。例如,将五四时期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80年代谌容的《人到中年》和90年代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进行对比,使学生理解五四时期、80年代、90年代这三个不同时期的女性作家在追求女性价值方面的不同特点;还可以将90年代林白与陈染的创作进行对比,使学生了解同一时期不同作家作品的异同,进而理解作家追求过于狭隘的“个人”价值是导致她们创作走向极端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还可以将林白90年代的创作与21世纪初以后的创作进行对比,使学生理解林白创作出现转机的原因是作家挣脱了狭隘的“个人”空间限制,而将目光转移到国家民族、大众民生,进而使学生了解作家创作发展的流变。经过纵横交错的对比,学生对中国女性作家不同时期的创作特点,以及整个女性小说创作的发展流变,有了较系统、完整的了解,并且掌握了分析评论女性作家作品的多角度、多侧面的切入方法。以此类推,对其他各个时期、各个流派的作家作品的分析评论方法的教学,亦可采用此法。
(二)通过拓展课堂教学激发兴趣
众所周知,作家生活、成长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是其创作风格形成的基础。根据这一规律,我们可以因地制宜地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延展活动。到著名作家的故乡实地考察,了解当地风土人情以及作家的成长经历,从而增进学生对作家作品的情感等因素的理解,也易于理解作家创作个性的形成。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广西河池、南宁、北流等地,考察20世纪90年代晚生代著名作家“广西三剑客”东西(广西天峨县)、鬼子(广西罗城)、李冯(广西南宁),以及90年代女性主义代表作家林白(广西北流)等作家的故乡,了解岭南文化对作家创作的影响。可以组织学生到陕西的商州考察粗犷的陕南文化对贾平凹创作《废都》等作品的影响;到陕西的白鹿原考察质朴的关中文化对实创作《白鹿原》的影响;到湖南嘉禾考察古朴的湘南民风、独具特色的建筑文化对古华创作《芙蓉镇》的影响,等等。通过考察,学生对作家作品中描写的自然风光、建筑特色、民风民俗等有了近距离的接触,这就缩短了读者与作家、作品的心理距离,进而产生亲切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作家的创作个性,从而激发学生深入研究作家作品的欲望与兴趣,也使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三)通过体验作品情境激发兴趣
针对文学课的培养目标,王卫平教授曾经说过:“大学中文系学生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使学生具有深厚的人文知识、深刻的人文思想、敏锐的审美感悟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和较强的写作能力。[3]”当代文学教学亦如此,而实现这一教学目标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设置特定的教学情境,组织学生自编自演作品情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积极参与到作品情景再现的活动中来。具体做法有两种。一是设置作品精彩片段的人物对话情景,让学生分角色模拟对话。如教学赵树理的《登记》这篇小说,可以选取“燕燕”与“王旦”在区公所“登记”的片段,由三位学生分别扮演“燕燕”、“王旦”和婚姻登记处的“王助理员”,三个角色进行“登记”过程的精彩对白,使学生形象地体验“登记”场景,从而深刻体会赵树理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二是把作品中的精彩片段改编成剧本,让学生自导自演,如《陈奂生上城》中陈奂生住招待所的经典片段,或者老舍先生戏剧《茶馆》中的某一幕戏,甚至可以举办大型的课本剧大赛,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剧情表演中来。学生在自导自演的过程中,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参与,通过认真研究剧情、人物以及作家的创作目的,不但对作品有了深刻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审美感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互动能力、组织能力。“演员”与“观众”都兴趣盎然,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每次活动过后,教师还要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谈谈各自对作品的看法,并将自己的观点形成文字,逐步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作品的能力和写作能力。
摘要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西方现代派文学所有流派中取得成就最大的文学流派,伍尔芙的意识流小说,不但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重新认识人类社会的窗口,更为小说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伍尔芙意识流小说中的主要艺术技巧有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象征手法、蒙太奇、不连贯性、梦境和幻觉、重复出现的形象等。
关键词:现代主义文学 意识流小说 艺术技巧
中图分类号: I106.4 文献标识码:A
弗吉尼亚・伍尔芙(Virginia Woolf,1882―1941)的著作主要是小说与散文。在其小说创作中,伍尔芙不满足传统小说的创作手法,倡导并身体力行意识流手法,其《达洛卫夫人》与《到灯塔去》是现代意识流小说创作的名篇,从此伍尔芙逐步确立并完善了意识流小说创作技巧,使之成为意识流小说理论的集大成者,也使其本人成为当之无愧的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在散文方面,伍尔芙以其“谁也模仿不了的完完全全的英国式的优美洒脱、学识渊博”而被誉为“英国散文大家中的最后一人”、“英国传统散文的大师”以及“新散文的首创者”等。
20世纪初欧战的爆发破坏了传统的道德准则,人们在信仰和人生观方面产生了危机。伍尔芙发现传统小说那种注重故事情节、人物、主题的表现手法已远远不能满足时代意识的流动,不能描写复杂的现代人了。她认为传统小说不能表现出人的头脑在日常生活中每时每刻接触到的万千印象,描绘不出现实生活中往往同时发生而又转瞬即逝,无逻辑,无因果,无次序的多方面复杂现象。在她读了乔伊斯的作品《尤利西斯》之后,写下了被许多研究者称为“为意识流摇旗呐喊”的名篇《论现代小说》,指出现代小说的重心应该从外部世界的反映转向对内心世界的表现,作家的任务就是记录心灵对于各种印象的被动的感受。传统的小说形式应该被现代的心理小说所取代。
伍尔芙创作的第一部长篇意识流小说是《雅各之室》。她大胆地以人物的回忆、印象和场景变换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的特性,结果小说大获成功。1925年她又写成了意识流小说的经典之作《达洛卫夫人》。伍尔芙一直没有停止对意识流手法的探索与实践。1927年她出版的《到灯塔去》,标志着意识流作为表现生活的技巧,已被发挥到了完美的地步,使她当之无愧地成为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
从描法的角度来看,伍尔芙提出了与传统技巧完全不同的表现方式,娴熟地使用意识流技巧来达到她表达主观现实的目的。对此,笔者从以下四方面试作浅析。
一 内心独白
顾名思义,内心独白是默然无声,一人独操的心理语言,或者说是没有形成语言的意识。它反映人物内心的思考,包括对过去的回忆,对现在的思索、分析和估量,也包括对未来的想像与预测。既反映人物浅层的、明确的、清醒的意识活动,也反映人物深层的,朦胧模糊的意识活动。内心独白可分为直接内心独白和间接内心独白,它是意识流小说最基本的表现技巧。
伍尔芙常常使用的是间接内心独白。它介乎直接的内心独白和内部分析之间,不用第一人称而用第三人称,它把人物的意识活动间接地呈现给读者。人物的意识活动经过作者的加工及解释而具有连贯性和逻辑性,便于读者理解。作者不是退居幕后,而是充当“桥梁”的作用,自始至终指导着读者的阅读,是读者的现场指挥。例如《到灯塔去》第一部分第一章中有这样一段话:
争吵,分歧,意见不合,各种偏见交织在人生的每一丝纤维之中;啊!为什么孩子们小小年纪就已经开始争论不休?拉姆齐夫人不禁为之叹息。他们太喜欢品头论足了,她的孩子们。他们简直胡说八道,荒唐透顶。她拉着詹姆斯的手,离开了餐室,……
这段话描绘的是拉姆齐夫人的感受和思考,反映了她的内心世界。除去拉姆齐夫人的意识活动之外,这里还包括了作者对读者的引导――“拉姆齐夫人不禁为之叹息”――以及作者的客观叙述:“她拉着詹姆斯的手,离开了餐室”。后两者作为作者进行“干预”的手段,对读者正确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再看《达洛卫夫人》一书的开端部分:
多美好!多痛快!就像以前在布尔顿的时候,当她一下子推开落地窗,奔向户外,她总有这种感觉;……千万桩往事早已烟消云散,而说来也怪,类似关于大白菜的话却会牢记心头。
这段描写中的间接内心独白,有两个突出的特点,其一,人称代词的使用。伍尔芙使用第三人称“她”,但实际上是人物的内心独白。另一特点是不定人称代词“人家”的使用。“人家”一词既包括了对人物内心世界的领悟又有利于作者的过渡,还易于作者偶尔在文中表达自己的观点,意识流动灵活。
伍尔芙对内心独白的成功选用,对于真实地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无疑是很有帮助的,这也体现了意识流小说的最大特点:描写人的内心世界。
二 自由联想
自由联想同样是意识流小说的重要技巧之一。人物的自由联想是突发的,未经作家加工的,显得相当的突然和随意,因此常常使读者感到不知所云。意识流叙述过程中作者往往讲究句法简炼,省去许多逻辑环节,使得事件与事件、句子与词语的并置罗列不再具有时间上的因果连接,而呈空间状态的剪辑,这常令读者感到莫名其妙。
在伍尔芙的作品中,自由联想的例子随处可见。《达洛卫夫人》中的这段描写充分地显示了伍尔芙运用自由联想的非凡才华。
人们不准砍伐树木,世上有上帝(他从信封背面得到这一启示)。要改变世界。人不准因仇恨而杀戮。让所有的人明白这一点(他记了下来)他期待着。他倾听着。一只雀儿栖息在他对面的栏杆上,叫着塞普蒂默斯……
精神失常的史密斯端坐在公园的椅子上思绪万千。他的精神世界往返于现实、过去、未来与幻觉之间。首先他突然想到人类不应该砍树,然后又想到冥冥之中主宰世界的上帝;再后来这个曾经饱受战争摧残的年轻人下意识地联想到人类应该和睦相处,杜绝屠戮,远离战争;接着他的意识活动被鸟儿的欢叫唤回现实,鸟儿叫着他的名字,又仿佛高唱:没有罪行,没有死亡。史密斯的心理活动不受时空的限制,具有极大的跳跃性和可变性。
三 象征手法
伍尔芙的《到灯塔去》中的灯塔可以说是小说中最具深刻和最丰富的象征意义。灯塔本身是小说表达的各种情感的“客观对应物”。灯塔在小说中处于中心位置,每个人物都和灯塔紧密相联。对于拉姆齐夫人,它代表一种婚姻中无法得到的启示;对于拉姆齐先生,它是自己所轻视的诗人丁尼生的诗句;对于莉丽,它代表着未完成的母子图。灯塔使我们了解到人物在情感历程中的彷徨和迷惘:它使我们联想到詹姆斯对父亲的怨恨。莉丽在艺术创作中的挫折。拉姆齐夫人只能在窗内看到灯塔的光芒,使她想起自己并非完美的婚姻。篱栅代表着夫妻之间的障碍和父子之间的隔阂。
四 时空蒙太奇
在时空概念上,伍尔芙大胆打破传统,在时空的跳跃中“挖掘人物背后的隧洞”。过去、现在、未来交叉、重叠、渗透,空间的转换和移动也完全随着主观意念,使意识流真正地能随心所欲地流向一个人的过去、现在、未来,或是由一个人物流向另一个人物。《达洛卫夫人》表面上时间限于主要人物生活的一天,空间限于伦敦这一地点,但实际上却创造了无限的时空,覆盖了30年的时间,活动场所远达印度和大战中的法国战场,人物的情感活动亦大大扩大。这显然是一种以心理活动为结构的方式。为此,伍尔芙借用了电影艺术的时间、空间蒙太奇技巧,以人物意识为中心,把各个时刻、各个方位的体验联成一体,形成放射状,使得小说获得了更大容量。小说开始,女主人公克拉丽莎在想即将到来的晚宴,接着,她的思绪又回到现实,然后,她忆起了30年前布尔顿乡间的情景以及她和彼得的一次谈话和细节,接着,想到彼得即将从印度返回伦敦,她的思绪又飘向了未来……。这时,过去――现在――将来在她的头脑中自由穿梭,织成了一个伸向四面八方的意识之网。这个网又和其他的意识相互穿插,使得小说处在一个多维立体的时空中。虽然时空呈现大幅度地跳跃,但伍尔芙叙述得却是有条不紊,一气呵成。
当然,伍尔芙这位意识流大师小说中意识流技巧的运用远非这些。此外还有不连贯性、梦境和幻觉、重复出现的形象、多视角转换、讽仿等。伍尔芙是一位不断思考、不断实践、不断超越自己的作家。她认为:“艺术具有无限可能性”,“世界是广袤无垠的”,“没有一种‘方式’,没有一种实验,甚至是最想入非非的实验是禁忌的”。她坚信规则只有在不断打破的情况下才有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弗吉尼亚・伍尔芙,孙梁、苏美译:《达洛卫夫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
[2] 陈静:《挖掘人物背后的隧洞――评〈达洛卫夫人〉的意识流技巧》,《新余高专学报》,2004年。
昭通作家夏天敏的中篇小说《好大一对羊》获得了中国文学创作最高荣誉奖第三届“鲁迅文学奖”,成为荣获鲁迅文学奖的云南作家第一人,填补了云南文学史上的一大空白。刚刚过去的2010年,雷平阳又获得了第五届“鲁迅文学奖”。2010年10月30日,昭通文学艺术家创作中心又在昭通落成。昭通文学艺术家创作中心占地13亩,建筑面积4530平方米,创作室36套,总投资1500万元。为一个市级地区的作家、艺术家建立创作中心,在全国尚属首次。
关键词:昭通;作家群;作品
一、昭通作家群形成的原因
昭通作家群,是近20年来云南乃至全国的一大景观,其形成的原因可以大体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对昭通作家文化心理的熏染。昭通历史悠久,经济繁荣,人杰地灵。自秦开“五尺道”、汉筑“南夷道”以来,一度商贾云集,是云、贵、川三省结合部的物资集散地,是云南沟通中原的重要门户。在朱提郡“其民好学”,崇尚读书、崇尚文化的传统熏陶下,昭通在晚清以后的百年间,涌现出如罗炳辉、刘平楷、李国柱、龙云、卢汉、姜亮夫等一大批杰出人物,灿若繁星。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昭通市委、市政府带领昭通各族人民继承了辉煌的历史文明,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创造了光彩夺目的当代文化,全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经济实力逐步增强。这些都是昭通作家文学创作的丰富源泉。
第二,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文学创作、积极扶持培养。首先是建立文学创作扶持机制。昭通在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还建立了文学社科奖励制度,每两年评选表彰一次;同时尽量保证文化工作和文学艺术事业的经费,还出资为重点作者召开研讨会、出作品集等。其次是领导重视。昭通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都要亲自过问文学工作,肯定成绩,提出要求。第三是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提高作家的综合素质。最后是从政治上关心作者,保护作者,及时发现文学作者并给予培养,做到人尽其才。
第三,良好的文学创作环境。改革开放以来,昭通全市形成了一种“文学热潮”,特别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昭通许多学校、工厂、单位都自办了报纸或者杂志,作者从学生、工人、干部到农民,各种层次的都有,真可谓是“全民创作”了。这种“全民”喜爱文学、喜爱创作的良好氛围,无形中对文学创作又是一种积极影响和促进。
第四,昭通作家始终把自己和这一群体的成长放到全省以至全国的文学视点下,进行对照和比较,并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传统。昭通虽然相对封闭、落后,但把作者及作品放到全国、全省广阔的视野中去对照和比较,打破大山的阻隔,打破地域的束缚,关注全国,开阔视野,汲取养分,取长补短,这是昭通文学界长期以来坚持的做法。
第五,关注现实社会,关弱势群体,探寻当代人的深层心理。昭通作家群中的大多数作家,是在社会的最底层成长起来的。他们对脚下的土地有着深沉的爱,有着强烈的忧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对生存的艰难有着切肤之痛。昭通作家在保持了这此基本特色外,还在选取题材和写作技巧上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征,他们对一些文学流派和技巧,还进行了广泛的借鉴和吸收,以至他们的作品呈现出了多姿多彩的特色。
第六,作协工作到位,昭通作家团结一致,共同发展。昭通文联成立后,在作协的努力下,很快组建了一支文学创作队伍。他们胸怀崇高信念,肩负社会责任,开始了在文学道路上的艰难行走。同时,昭通文学队伍有着极强的群体意识和凝聚力。他们互相关心,共同切磋,共同提高。
“厚积薄发知时节,当春发生是必然。”就因为昭通有悠久的历史,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改革开放的春风唤醒了这块沉睡的大地,作家们的作品犹如雨后春笋般渐渐崭露头角。“昭通作家群”正在逐渐壮大中走向成熟,昭通文学正在繁荣中走向辉煌。
二、昭通作家群的作品特点
昭通作家群的文化特征概括如下:
首先,昭通作家群的创作,以丰厚的生活和情感积累为背景,是充满了真情感真性灵的吟唱。比如陈衍强的《家居峡谷》,家居峡谷的感受属于诗人自己,但诗人把这个人的感慨,放在人类面对艰辛的积极态度这一大背景下,诗歌就充满了坚毅、乐观的情怀。
其次,以更多的笔墨,深入到现实生活,关注社会普通平凡的小人物,关注农民,关注他们艰难的生存和生活的苦闷,呼唤为弱势的生命创造更为良好的生存发展空间,这种“人本精神”的张扬,形成了昭通作家作品的最可宝贵的人文品格。夏天敏在他的小说《好大一对羊》里写得更加痛切。
第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始终是昭通文学创作的主流。同时,昭通作家地处交汇、交通枢纽之地,他们吸纳借鉴其他文学流派的方法与技巧,表现出强烈的愿望和不懈的追求精神,这使昭通作家作品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风貌。他们特别地注重生活,注重生活中的积累,这样也使他们在创作形式的选择方面,常常最注重短的精的小说形式和短的敏感的诗歌形式。
第四,昭通作家创作态度严肃,执著于文学的追求,目标远大,持之以恒,呈现一派团结的景象。特别是他们拥有一支有眼光、有品位的文学评论队伍,对扶持、帮助昭通作家群体的成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昭通作家们很像俄罗斯的“强力集团”那样,相亲而不相轻,既是密友,又是诤友,成为在精神意义上的强力集团。雷平阳的诗《亲人》就是最有力的代表:
我只爱我寄宿的云南,
因为其他省我都不爱;
我只爱云南的昭通市,
因为其他市我都不爱;
我只爱昭通市的土城乡,
因为其他乡我都不爱。
我的爱狭隘、偏执,像针尖上的蜂蜜。
假如有一天我再不能继续下去,
我会只爱我的亲人――
这逐渐缩小的过程,
耗尽了我的星光一样仓促的青春和海洋一般宽阔的悲悯。
第五,昭通作家坚持了文学最重要的职能,那就是文学的批判精神。夏天敏的小说《随水而去》写的是:一位为自己开辟一块烤烟样板田的专员,为了发展农村经济这样一件好事,是怎样事与愿违的。应当说明,这件好事与专员的官声、政绩相关连。一件好事为什么会生出一系列的悲剧来呢?正因为是大官――专员的好意、美意,看中了这一大片田野。所以从上到下不敢有不同的声舌,才违背了民意,违背了实践也就违背了科学,拔掉了麦子种烤烟。谁也不能说专员不怀好意。正因为农民知道这是专员的好意、美意,才为了专员的样板田修一座简易的小水库,洪水来了,一切都归于滔天的洪水。这是大自然的洪水吗?不!是唯上观念的洪水,首先是人民勤务员执意让黎民百姓把自己当作权贵来“敬畏”。 多年来,我们没有发现这是问题,从而来切实加强与健全民主体制。说得坦白些,这既是人性中的痼疾,又是社会发展中的痼疾。至今都没能得到确诊,从而得以铲除。
三、昭通作家群的不足
他们的不足总结起来大体如下:
昭通作家数量多,老、中、青三代,从事各行各业的都有,全市能提笔的有两三千人,写得好的有上百人,有30多份文学报刊。
首先,昭通作家群还处于起步阶段,就整体而言,昭通作家还没有规模较大的有影响的长篇作品,即使在中短篇小说的创作中,创作技巧也还不够娴熟甚至在文字语言的基本功方面也似乎还时时落却。尤其是,现代性写作需要补充,业内人士担忧昭通作家的那点积累还够用多少年?其次,在这个群体中没有适合于写重大题材的作家。就拿昭通作家群中的领军人物夏天敏来说,他坚持以现实主义的方式,关注他所熟悉的农村和市民底层生活,但他的探索之路还相对狭窄,阅读与接受的面都不够宽广,因而,他还需要不断的努力和探索。
第三,在新世纪的小说创作中,那种具有旗帜和标杆意义的昭通作家还是凤毛麟角,那种可以支撑局面的小说作家,可以在全国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的小说作家,对于昭通来说,还是太少甚至没有。因而,昭通作家未来的路还很长,值得学习的东西还很多。
第四,夏天敏创作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他所处的特殊位置,他对昭通本土的作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有利的一面,但同时也有另外不利的一面,那就是这里的作者创作会由多样化走向单一化,近来媒体的宣传已经在导向这一趋势。
昭通作家,应以开阔的视野推动不同写作方式的年轻作者的出现和成长,形成多样化局面,在相互的差异和认同中才能丰富自己的创作。
第五,由于昭通作家群出现的时间还很短,且尚还处于起步阶段,因而真正形成自己创作风格的作家还有点少,这也是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它正摆在昭通作家群的面前,这也是一个急待改进的问题。
第六,潜心读书的人不多,文化底子单薄;有部分看到一些人因为写作而改变命运后,有些急功近利、浮躁;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不够,创作面窄。
四、昭通作家群如何面对未来
就如何推动昭通作家群的创作更上一层楼这个问题,一些专家和学者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建议,作者也从自己的角度分析出了一些可行的办法,大体有如下几点:
第一,以“驻校作家”的名义,分批选送一批作家到高校去,边听课,边写作。这是第一个层次,适合已有相当实力的作家,在寻求突破和飞跃,需要时间和更强大的艺术背景,更宏阔的视野,需要强有力的指导。正像高校的“访问学者”一样,是带着已经经过一定论证的课题而去,那里只是修改、深化。要寻找最合适的指导教师,并且该校要有能推动创作的课可听,有这样的教授和课程的高校并不多。在导师和学校的选择上,要选择既是教授还要有创作经验的作家,或者是在当前文学批评中有全国影响力的批评家。
第二,以“见习编辑”的名义,选送一些作家到有影响的出版社和文艺刊物编辑部去。这是第二个层次,目前正在创作长篇小说的可以送到出版社,创作中短篇小说、诗歌、散文等的可送到刊物去。这主要是开拓视野,了解出版社和刊物选稿、用稿的要求,了解编辑对别的作家提出的修改意见,对自己的创作也是很有价值的。在刊物编辑部和出版社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读者市场的需要,这对如何走文学之道也是极有意义的。同时自然地就与编辑们建立了相应的联系。在这个过程中,在有经验的编辑的指导下,也会写出好作品。
第三,昭通作家群的基地在昭通,形成不间断的作者梯队有重要意义,对一时难以“走出去”的年轻作者,需要为他们提供“请进来”的方式。在一两个月里,从昆明及省外请两三位作家、编辑、专家、学者,办讲座,开小型座谈会,谈稿、改稿,交流信息,活动小型化而长期化,可以减少经费、精力的压力,对培养年轻作者很有好处,同时对丰富当前昭通本土作家思想观念,形成多样化的队伍也很有意义。因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理论,即著名的“双百”方针,是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时期科学文化和文艺事业的一个根本性方针。
第四,昭通作家自己也要不断地学习知识,多读书,读好书,不断地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作家自己应该在空余时间多读一些古今中外的名著,文学理论书籍,特别是一些上过很少学的作家,更应该多下功夫读书,这样才可以弥补读书不足的缺憾,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丰富自己的知识,以至于能写出更优秀的作品。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艾自由.昭通作家群与昭通文学现象分析.社会主义论坛[G].2006年第12期.
[2]艾自由.文学昭通新浪涌.005年昭通文学扫描.时代风采[G].2006年第5期.
[3] 张颂华.苦涩的咀嚼.谈夏天敏小说.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G].2006年第2期.
[4]李锐.是经济贫困还是文化贫困?评第三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好大一对羊》.云南民族大学学报[G].2005年第4期.
[5]文坛崛起昭通作家群.望[G].2002年第48期.
[6]昭通作家夏天敏与樊忠慰.望[G].2003年第5期.
[7]孙志忠 ,刘莉.昭通在民族文化大省建设中的地位.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G].2002年第1期.
[8]刘廉昌.朴拙与灵秀.昭通作家创作风格论.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G].2005年第1期.
[9]刘廉昌.从使命意识到生命意识.昭通作家创作思想的演变与发展.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G].2006年第1期.
[10]申江.边缘与自信.历史上的昭通文化现象.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G].2006年第2期.
[11]宋家宏.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昭通作家群现状思考.云南文艺评论[G].2005年第1期.
[12]宋家宏.忧郁的说书人.夏天敏小说集《飞来的村庄》.云南文艺评论[G].2006年第4期.
[13]李朝德.谁移走了我们的精神支撑.评夏天敏新作《好大一棵桂花树》.云南文艺评论[G].2006年第4期.
[14]呼岩鸾. 从遥远的地方看麦芒.读《麦芒随笔》.云南文艺评论[G].2006年第4期.
[15]李森.论樊忠慰的诗.云南文艺评论[G].2003第1期.
[16]蔡毅.从平浅到深重.云南文艺评论[G].2003第1期.
《断魂枪》是老舍1935年的作品,是他最具有特色的短篇小说之一,多个版本语文教材有收录。小说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拳师沙子龙将镖局改成客栈。号称沙子龙大徒弟的王三胜卖艺场上受辱而沙子龙无动于衷。打败王三胜的孙老者随后登门向沙子龙讨教绝技,沙子龙却绝口不提武艺和枪法。从此昔日神枪沙子龙的威名一落千丈,连以他为荣耀的徒弟们也不再理睬他,但他无半点愠怒。上面是学生在课前对小说情节的概括,简练明白,足见弄懂情节结构并不难。
一般情况下,我们会研习情节、人物、环境。顺序上也许会有差异,侧重点可能也有不同,但不会脱离三要素的基本框架。这样做,是可以读懂小说的,但《断魂枪》的三要素尤其情节并不复杂,如果依然按照一般思路,课堂就会哈欠连天。推广一点,如果所有小说都教三要素,我们就是在周而复始地重复,渐渐地,恐怕就没有学生愿意读小说了。假定某些小说的三要素是必须教的,也不应该平均用力,因为不可能三个要素都复杂。
其他体类也是如此,借助体类特点走进文本是常见的方式,也是导致固化的原因。其实我们都明白,无论是什么方式,一旦固化,就会陷入审美疲劳的困境。俄国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说:“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这个主张强调的是在内容与形式上违反人们习见的常情、常理、常事,进而超越常境。我们都认同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这种艺术性一般就体现在方式上。课堂教学与艺术创作的原理是相通的,即阅读教学要成为艺术,就要有些违背常态的技巧,方式要像艺术创作一样陌生起来。
方式的陌生是为了引起学生对已知中的未知产生阅读期待。与常态阅读不同的是,我们面对的是课堂阅读,因而,常态阅读下产生期待视野的方式在课堂上并不适用。在进入课堂之前,由于前置性的学习,学生对文本的基本内容是有所了解的,因而课堂上的研习也就缺少了一般意义上的期待感,这是教学文本审美困境产生的关键原因。这就是说,我们必须重新探索对话状态下产生阅读期待的途径,这个途径一定是已经熟悉的内容中未知的因素,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
这个未知因素最好是文本本身具备的。有些教师用图片、音乐等辅助工具来形成刺激,有些教师用活动来调动兴趣,但用得太多又会背离语文的特性,于是,利用文本自身的因素进入文本进而架构课堂成了我们迫切需要探究的话题。回避三要素,用三个句子研习《断魂枪》,正是基于这一想法的尝试。《断魂枪》三要素不复杂,只是主旨深厚,语言幽默、简洁而有张力,尤其是其中的一些重要句子。也就是说,语言与主旨是《断魂枪》最突出、最值得品味的要素,而语言是主旨的家,所以从语言要素进入自然成为我们认为的最佳方式。
三个句子是文本的关键句,从不同角度覆盖文本,体现小说要素。第一句,“他的世界被狂风吹了走”,直接指向环境要素,是前四节内容的枢纽。第二句,“沙子龙是没有对手的”,指向人物性格与人物关系,是情节主体的枢纽。第三句,“不传!不传!”指向主人公复杂的内心世界,两次出现,其中一次是结尾。三个句子的研习,不仅解决了小说基本要素的问题,更为理解主旨奠定了基础。课堂的最后设置了标题探究这一环节,指向小说主旨理解,涵盖全文。如果没有三个句子研习的铺垫,主旨理解是无法到位的。
虽说三要素得到了解决,但课堂主体依然是语言的品味,三要素的理解分析只是顺势而为。类似《断魂枪》中这样的关键句,经典小说文本中常见,并且有些文本中这些句子会反复出现,因此,这一方法也可以在其他文本教学中运用,让关键句成为进入文本内部的常用通道。比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那雪正下得紧”多次出现,虽然是一个写景句,可它为情节发展推波助澜,又前后照应,还能渲染氛围,烘托人物的内心活动,促使人物的情感倾向不断明朗。抓住这样的句子,不仅比笼统地研习情节、分析人物具有吸引力,而且能深度进入,揭示文本的艺术性。
除了关键句,走进小说的路径还有很多。可以是文本的空白处,例如《最后一片常春藤叶》中,老贝尔曼“画叶”的行动本应是作品关键所在,作者却没有实写。类似的很多,都是明显的空白。还有不明显的,比如《林黛玉进贾府》,我们往往关注到人物眼中的环境特征,忽视隐藏在背后的森严等级;注意到一些人物没有出场,忽略了背后的人情淡漠,等等。
也可以是叙事视角。叙事文本中,有些视角是全知,有些是有限,有些是两种结合。作者选择其中一种叙事视角并非任意为之,而是为了达到某种作者期待的叙事效果。比如,《祝福》就是四个有限视角的切换,“我”、鲁镇人(不知名者)、卫老婆子,还有祥林嫂自述。每个视角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要切换视角?这样进入能更简练地了解文本的内容,更深入地接近文本的真实。
由此可见,回避三要素之后,进入文本的路径增多。也就是说,如果一个文本可以提供陌生化的切入点很多,我们怎么办?很简单,谁是这个文本最具个性的要素(核心要素),同时能服务专题任务,它就应该是首选的切入点。比如,节选自雨果小说《巴黎圣母院》的《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被编入苏教版语文必修四“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专题“美与丑的看台”板块,讲述的是外貌奇丑无比的巴黎圣母院敲钟人伽西莫多受笞刑的故事。文本用美与丑的对立展示了人性的复杂,因而人性复杂与对比手法是个性要素,从对比手法切入文本研习为最佳选择。
《地方性知识》是一部以记叙汤厝这个自然村落为对象的小说,它采用方志体。像一般性志书一样,《地方性知识》的结构包括“凡例”、“疆域”、“语言”、“风俗研究”、“虞衡志”、“列传”、“艺文志(一)”、“艺文志(二)”等几个部分。“凡例”部分主要介绍小说写作的基本原则。其中,“本书没有情节,也没有故事”、“从物性出发,对感官触及到的感性史进行还原”是两条基本原则。小说作为文体的基本属性是有故事情节和人物的,《地方性知识》如此标榜写作基本原则,是它区别于一般小说的根本之处。“疆域”部分是对汤厝的地貌物产的记叙,它涉及到汤厝的山脉、河流、树木等自然性环境。“语言”部分则对汤厝的语言习惯、语汇、语音展开田野调查。“风俗研究”则详细地介绍了汤厝的婚丧嫁娶、生老病死、农事与祭祀等有关人生的风俗习惯。“虞衡志”即是博物志,对汤厝的物产,例如柳树、蜜蜂等做了详细的描述。“列传”相对于人物志,它主要记载的是汤厝历史人物李世德。“艺文志”是有关汤厝的神话、诗歌等虚构性描述。
从以上对《地方性知识》的主要内容的介绍来看,《地方性知识》这部小说的最为突出的特点是“知识性”。这和习见的小说文体特点有着根本性的区别。虚构是小说本质特点,这也是小说区别于历史而获得文体独立性的根本要求。在中国现当代长篇小说发展历史长河里,虚构总是最为根本性的特质。1980年代,一些学者提出“纯文学”的主张,要求文学要注重审美价值,驱逐文学的认识价值。这种文学观点的偏狭,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国长篇小说的发展,也为倡导长篇小说的虚构性理论观点推波助澜。随着近些年小说阅读趣味的变化,中国长篇小说在虚构上已经走向庸俗化。缺乏必要的生活经验,凭空捏造成为影响长篇小说进一步发展的桎梏,也是长篇小说缺乏思想的最重要的病因。《地方性知识》的作者对长篇小说创作的现状应该是非常了解的,反驳长篇小说认识论上贫困,因此成为作者写作的根本性原则“小说和学术一样,开始走向了实证,这意味着小说的根本精神在发生改变,小说写作者必须有足够的精力和定力去学习新的东西,做田野考察。”《地方性知识》就是这样一部建立在田野考察基础上的小说。小说中所有素材,基本上来自田野考察实质性材料。因此,小说可以看做是汤厝自然村的田野考察报告,也是汤厝这个自然村的知识描述。
王蒙在1980年代所提出的“作家学者化”观点。此后,包括梁晓声、姚雪垠等也呼应了王蒙的观点。不过,“作家学者化”并没有成为中国作家的共识,相反,此后在小说的虚构性基础上衍生的审美价值日渐成为小说界的基本原则。中国长篇小说也因此陷入到浮泛、没有实感和缺乏思想光芒的困境。回想起王蒙等人关于“作家学者化”的论述,我们不得不承认其观点的前瞻性。《地方性知识》以其方志体例,回应了王蒙作家学者化的倡导。作为一部实验性小说,它以其“偏激”的方式,向中国当下长篇小说缺乏必要的知识根基的病况发起了冲击。
《地方性知识》主要内容是汤厝的知识集合,它甚至把作为虚构的情节――小说的核心要素――也剔除了。于是,小说的叙述核心是汤厝这个“物”,“物性”才是小说的叙述主体,“物”、“物性”的意识活动,语言包括存在的感性形式,才是小说的中心。经典小说理论所倡导的“人物”也消失了。虽然小说也提到了各种人物,对人物的形象、性格也有一定的刻画,但是,这些人物并没有获得独立价值,他们只不过是为了验证小说所倡导的“物性”而存在。
“物性”代替“人性”,成为小说叙述的中心,这应该是这部小说实验迈开的最大的一步。事实上,中国1980年代的先锋小说也开始消解人性的实验。先锋小说对于人性消解,把创作热情倾注在叙事方法上,这是小说创作从人性后撤到物性的第一步。而1990年代末期兴起的生态小说,重新思考人类和自然的关系,也走上了一条消解人性复现物性的道路。不过,先锋小说和生态小说的根基仍然是虚构,缺乏实证性。《地方性知识》不一样,它所追求的是确定的知识性,也就是非虚构性知识。虚构与实证差异性在于,虚构是不确定的,是虚幻的;而实证却不一样,它是客观的,是可以还原的,也是恒定的。《地方性知识》在书写汤厝时,尤其注意的是作为汤厝这一“物”的特性。“疆域”和“虞衡志”两部分,所表述的是汤厝的自然属性,是汤厝物性最突出的部分。“语言”部分作者的焦点不是这些语言,包括语言习惯与规则所体现的人性与心理,它所要关注的是作为汤厝语言的物质属性与所指。这也就是在语言部分对汤厝语言和语音标示国际音标的重要原因。“风俗研究”所关注的风俗,按道理是和人无法分开的。但是,《地方性知识》更多地把焦点集中在超越人性的习惯上,所关注的仍然是在人性中所包含的物性。“列传”是人物传记,但是,侧重点还是汤厝这个地方的人,是物性在人性上延伸,也是汤厝的物性对于人性的覆盖与遮蔽状况的描述。同样,“艺文志”即是有关汤厝的虚构性文字,但是,它仍然是汤厝这个地方的“物”性虚构性表述。
乡村,从本质讲,是自然性空间分布的表征,乡村的山川、河流、植被,是空间性存在是无疑的。乡村人物命运,从出生到死亡,本是一个时间性过程,但是时间性也被整合于空间性之中:人物的出生、婚嫁、死亡,被置于缺乏个人性的循环往复的种种仪式之中。因此,从本质意义上讲,乡村是空间存在的结构。然而,现代时代的来临,尤其是欧洲中心主义思想的覆盖下,乡村的空间性日益被破坏,乡村被纳入到现代社会形成的时代洪流之中。于是,我们看到乡村的自然地貌的描写,乡村人物命运的叙述,无一不被纳入到现代性宏大叙事之中,渐渐丧失了主体性,成为依附在现代性宏大叙事身上的附庸。这一点,叙述中国乡村历史风云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山乡巨变》《红旗谱》《创业史》《金光大道》等作品,无不鲜明地表现了这一点。
《地方性知识》由“凡例”、“疆域”、“语言”、“风俗研究”、“虞衡志”、“列传”、“艺文志(一)”、“艺文志(二)”等几个部分组成,形成了《地方性知识》独特结构。上述几个部分,没有小说所要求的故事时间的特征,采取的是空间结构。空间结构是符合乡村自然性特征的结构,也是对中国长篇小说乡村叙述空间结构的拯救,重新把属于乡村的语言、地貌、风物甚至属于乡村人物的命运一一呈现出来,从而真正形成了中国乡村的历史书。也把被现代性叙事覆盖的、肢解的物性乡村拯救出来了,凸显的是一个有着自己历史与现实的物化乡村主体。
或许你没听过“南派三叔”,但你一定听过《盗墓笔记》。在起点中文网上。这部小说的点击率至上周已经超过688万,而小说的实体书也已卖出不下100万本。《盗墓笔记》堪称最赚钱的小说之一。更令人惊奇的是,“南派三叔”其实是个只有29岁的小伙子,原从事外贸生意,因经济危机才转行成为盛大文学的签约作家。
目前来沪的“南派三叔”接受笔者专访,否认了自己已经成为富豪的说法。他坦承自己的稿费大概可以在上海买套房。而在网络文学中如鱼得水的他坦言,目前的经济危机似乎没这么快过去,所以自己暂时不会放弃网络小说的创作。
被经济危机逼做作家
尽管《盗墓笔记》中有诸多悬念、惊悚,读来令人毛骨悚然,情节扣人心弦,颇受读者的欢迎。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在网上大红大紫的“南派三叔”其实真名叫徐磊,是个29岁爱笑的大男孩,甚至在上大学之前属于隐形人物,严重口吃,几乎不敢和人说话,但在大学后口吃突然意外转好,竟然还去参加了辩论赛。
另一方面。不论是大学所学专业还是工作,都跟“南派三叔”创作的那些盗墓作品相去甚远。“南派三叔”在学校学的是电子商务、网络编程,这些都和盗墓完全不沾边。
对于自己为什么会写《盗墓笔记》,徐磊笑言:“可能命里注定吧,我从小就对古墓之类的特别感兴趣。”不过,笔者也了解到。徐磊之所以会动手写《盗墓笔记》其实也和经济危机有关。2006年外贸行情滑坡,当时生意不佳的他便开始在网上“耍笔杆”,写了一些类似的帖子,没想到帖子非常受网友欢迎。不少网友都鼓励他把这部小说写完,于是他在焦急的读者频频催促下,写出了《盗墓笔记》系列。
不过如今也有很多人担心,等经济危机过去,徐磊会不会就此停止小说的创作。对此,徐磊表示:“我对世界的经济还是比较悲观的。2005年,我是在做一种娱乐产品对外贸易的生意,但2006年开始,我就发现生意不是最好了,于是开始尝试写作。现在都还不知道全球这个趋势会延续到什么时候,所以暂时我是不会停止自己的小说创作的。”
《盗墓笔记》意外走红
正如网友在创作中的期待,《盗墓笔记》第一本在网上出现后,立即受到网友的热捧。截至2008年4月5日,《盗墓笔记》一书在起点中文网更新后的总字数不到20万字,点击量却近450万人次,到上周三更是达到了688万次。在业内看来,点击量反映的基本上等同于阅读量。前面63个章节免费阅读,后面150个左右的章节则是须付费阅读的VIP章节。按此比例,后150个VIP章节的点击量在315万人次左右。
据悉,起点中文网的稿费标准是按VIP的订阅量计算的。VIP订阅得越多,作者就越赚钱。为此,根据起点中文网的稿费标准为千字0.01元。《盗墓笔记》连载的章节基本上是每章1000字,而读者每点击VIP章节一次,作者就能拿到1分。由此可算出,315万×0.01元/次=3.15万元。这个数字不算太少,但相比“南派三叔”在前三卷上花费了超过一年的时间。这个收入也不算高。
自曝稿费收入可买一套房
不过,做过出版的人都知道,目前出版的收入主要集中在两块。除了网上电子版支付的稿酬,实体书的版税才是大头。尽管该书出版方北京磨铁文化公司相关负责人曾对外透露《盗墓笔记》的销量,不过据笔者调查:“《盗墓笔记》第1卷的发行量起码在50万册以上。但其后面两本则不如第一本发行得好,估计平均每卷发行30万册左右是有的。以正常情况下6%-8%的版税计算,作者可以拿到稿酬100万元左右。”
2007年底,曾有人做出一张作家收入排行榜。“南派三叔”凭借《盗墓笔记》系列也榜上有名。不过,谈起这个作家富豪榜,他坦言自己根本不知道人了当年的这个作家富豪榜。他还主动提到了另一个以“盗墓小说”而闻名的网络作家“天下霸唱”。“天下霸唱”的《鬼吹灯》和“南派三教”的《盗墓笔记》,可以说是见证了网络文学中盗墓类小说的崛起。
对此,“南派三叔”形容两人像是难兄难弟,惺惺相惜。“我们等于都是半路出家的,两人见而时还会互相拍拍对方的肩。”不过,“南派三叔”也表示,自己做到现在这个份上已经很满足了,“没有想到自己会写成小说”。此外,他也强调,自己不能保证会一直写下去,写书纯粹是一种业余爱好,不会把写书当成职业,也不需要卖字为生。
不过说起卖书,他坦言既是一个“发泄和享受”的过程,也是一件头疼的事。他说自己因为不太懂影视方面的事情,所以凡是想把他小说改编成影视剧的公司,他也都毅然拒绝了。
今年转行不再“盗墓”
此外,“南派三叔”称自己写《盗墓笔记》时似乎得了忧郁症。为此,他表示。自己刚开始写是为了好玩,因为做外贸生意非常烦琐。但现在,他坦言是为了自己放松放松,而在小说里给自己写了一个美好的愿望,并且出书只是为了让父母高兴。而今年,他准备结束盗墓题材,转写新题材――地质勘探。“有些类似《达・芬奇密码》,但里面会有些商业活动。”
对于弃写“盗墓系列”是否出于自己的作品会被一些盗墓者借用,“南派三叔”先是笑着否认:“不可能。我知道,干盗墓这行最重要的是查找,就是要能找到墓在哪儿。而我书里很多内容都是凭空想象出来的,没告诉别人什么盗墓技巧。”
直冲好莱坞式的娱乐
在获得网友好评的同时,《盗墓笔记》等玄幻类的网络小说也一直为传统文学评论所诟病。此前,评论人王小峰就曾炮轰网络文学:“除了怀才不遇的,都是垃圾。”听剑这个评论,“南派三叔”颇不认同:“我觉得这样批评的人肯定不懂网络小说,并没进这个文化圈。”他认为,所谓的玄幻类、盗墓类概念,都非他所创,而是媒体给他们分类并炒作,其实自己的作品就是悬疑类。
至于网络文学缺少思想性,“南派三叔”笑言:“我用郭德纲的一句话来反驳,‘凭什么让说相声的去教育人?’这个就是一个产业,国外也是这样。网络文学就是服务于人民,而不是给一些评论家看的,它的本源就足讲故事。网络文学的目标本来也就不是什么诺贝尔文学奖,我们玩的就是直冲好莱坞式的娱乐。”他还透露,已经有一些海外公司找他洽谈《盗墓笔记》相关网络游戏及电影的改编权转让。
网络作家赚钱不易
关键词:小说《到灯塔去》 叙述视角 有限视角 视角转换
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1882-1941)是现代主义小说的先锋代表,她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为现代主义小说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伍尔夫倡导主观真实论,在小说创作中,她摒弃了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常规,不再着重摹写外部世界的现实,而转向对人的主观精神世界的探索。《到灯塔去》(To the Lighthouse)发表于1927年,是伍尔夫继《雅各的房间》和《达洛卫夫人》之后推出的又一部现代主义小说。伍尔夫以新颖的创作理念与独特的艺术手法,将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较为完美地统一起来,小说整体上是由一系列感觉、印象、思绪、回忆等心理活动构成,情节已经被淡化到无足轻重的地步。小说较为完美地体现了伍尔夫的小说理论及写作技巧,是研究伍尔夫小说艺术的一个较好的切入点。本文试从叙述视角方面来分析探讨小说的艺术特色。
一、有限视角(Limited Point of View)
叙述视角,简单地说,是指由谁来叙述故事以及如何叙述故事。传统小说中,往往采用全知视角,叙述者是全知全能的“上帝”,可谓无所不知,无所不见。这种叙述者的采用,降低了作品的真实度,让小说常带有主观说教和人为创作的痕迹。作为现代主义小说的先锋代表,伍尔夫采用了新的叙述视角,使其作品能够更自由、更微妙地展现人物丰富而细腻的精神生活。弗里德曼(Friedman)在《小说中的视角》将《到灯塔去》的叙述视角划分为“多重选择性的全知”(Multi-ple Selective Omniscience)类型。他认为“在此类型中,人物的言行、外表、背景等故事成分只能通过某一在场人物的头脑传递给读者。”在《到灯塔去》中,伍尔夫大量采用有限视角,使用第三人称作为叙述人称的主线,从人物的主观角度进行叙述。读者在阅读小说时,不再置身事外,而是随着作品人物的意识流动,直接感受到人物的思想情绪与主观体验。然而,弗里德曼定义中的“全知”一词,容易让人联想到传统的全知视角,而小说中主要是采用人物的眼光来观察故事世界,因此用“多重选择性的全知”来定义《到灯塔去》的叙述视角未免欠妥,如将《到灯塔去》的叙述视角定义为“转换性有限视角”也许更为恰当。
《到灯塔去》中的叙述者再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全知全能型的叙述者,因为小说绝大部分是通过作品人物的意识直接呈现给读者的。如:
他们所嘲笑的那个年轻人,跟着她走进了客厅,他站在桌子旁边,心神不定地玩弄着手里的什么东西,惘然若失,她不必回头去瞧,就能感觉到他手足无措的窘态。
他们都走了——孩子们;敏泰·多伊尔和保罗·雷莱;奥古斯都·卡迈克尔;她的丈夫——他们全都走了。
于是她转过身来,叹了口气说:“塔斯莱先生,你不讨厌和我一块儿出去走一趟吧?”
很显然,在第一句中,“她不必回头去瞧”是采用全知视角在叙述,其余的句子都是采用有限视角来叙述的。因为从第三句中“她转过身来”,我们可以判断出本段第一句中,拉姆齐夫人是背对着塔斯莱,是用她的视角来观察塔斯莱,因此拉姆齐夫人仅仅知道塔斯莱手里在摆弄着什么东西(something),但具体是什么,她无法知道。第一句如果是采用全知视角来描叙,读者就可以清楚地知道,塔斯莱究竟在摆弄何物,不会使用something一词。可以看出,本段中只要能用小说中人物视角来描叙的部分,伍尔夫都采用了人物的有限视角来叙述,虽然第一句中采用拉姆齐夫人来观察塔斯莱,并不是很方便,但伍尔夫还是坚持这样做了,因为通过人物的有限视角,将叙述视角局限于人物的感知范畴之内,读者直接通过作品人物的眼光来观察故事世界。从而读者在阅读小说时,借助人物的主观意识与感觉去感受,使得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能够清晰地把握人物心理上的变化。
二、视角转换(Shifting Points of View)
伍尔夫在《到灯塔去》中,采用的另一个主要的叙事技巧是将叙述视角频繁转换,形成多视角叙述。在小说中,叙述视角不断地变换,不同的角度互相补充,扩大了叙事范围,取得一种全面的效果。
伍尔夫采用多视角叙事主要是为了达到两个目的。
第一,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无论是传统小说的作者还是现代小说的作者都注重小说人物形象的刻画。传统小说家阿诺德·贝内特(Arnold Bennett)宣称“好的小说的基础是人物形象的刻画,除此之外,别无其他。”伍尔夫也说:“我相信所有的小说都会与人物形象刻画有关。”但是,伍尔夫在《到灯塔去》中所采用的刻画人物形象的方式与传统作家所采用的方式是截然不同的。传统的刻画人物形象的方式通常是外在式的。作者着重刻画人物的外貌,人物形象主要是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举止以及叙述者的评论树立起来的。而在《到灯塔去》中,伍尔夫通过描叙人物自己的意识活动以及该人物在他人意识中的反映,逐步塑造出真实丰满的人物形象。例如,拉姆齐夫人的形象是通过不同人物的视角来显现的。
转贴于
首先是儿子詹姆斯的眼光,“詹姆斯觉得她在各方面都比他(拉姆齐先生)强一万倍”;接着是塔斯莱的视角,“拉姆齐夫人独具慧眼”,“她是他生平所见过的最美的人物”;在丈夫的眼中,“她姿容绝世”;只有在女画家莉丽的视角中,才能看到拉姆齐夫人的缺点,“她看上去多么苍老、多么疲乏,……而且多么淡漠疏远。”
第二,叙述视角的频繁转换,既强调了直接的目睹性和感知性,又扩大了叙事范围,从而使整部作品的叙事更加自由与舒展。小说中常常多位人物的意识交错出现,在视角的转换中,不同人物的意识与感受叠加整合,以凸现绵绵不绝的意识流。
“……他喜欢她,他倾慕她,他还记得那个在下水道里干活的工人如何抬起头来盯着她瞧;但是,他觉得有必要坚持他自己的意见。”
尽管他的眼睛长得不错,莉丽·布里斯库想到,但是,瞧瞧他的鼻子,再看看他的手……。
上面的例子中,前一段是塔斯莱的视角,后一段是莉丽的视角。在没有外面场景介入的情况下,塔斯莱的心理活动直接让位于莉丽的心理活动,从而使读者在阅读时,可以自由穿梭于各人物的内心世界,去感受人物在同一时刻的不同意识活动,显现出全景的效果。
有时甚至在同一段落中,视角也不断转换:
“……他细细地品尝了一番。
它美味可口、酥嫩无比,烹调得十全十美。
她怎么能够在这穷乡僻壤搞出这样的佳肴?他问她。
她是位了不起的女人。
他对她的全部爱慕敬仰之情,重新恢复了。……”
本段落中,第一句是拉姆齐夫人的视角,她在观察班克斯先生,期待着他对食物做出评价。第二句换成班克斯先生的视角,表现了他对食物的评价。第三句是班克斯先生对拉姆齐夫人的发问。第四句是以自由间接话语的形式来展现班克斯先生的意识。第五句又一次转换,回到拉姆齐夫人的视角,揭示了拉姆齐夫人当时的心里状态。小说中,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伍尔夫将叙述视角不断转换,把各个人物错综复杂的心理状态描摹的淋漓尽致。正如德国著名学者奥尔巴赫所说:“伍尔夫的写作技巧的基本特点是——我们得到的不只是一个人的意识的表现,而是很多人的意识的表现,并且从一个人的意识到另一个人的意识不断地转换着。”
视角频繁的转换使读者初读时也许会感觉迷惑,但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伍尔夫在转换视角时,往往为读者提供一系列的信息。在《到灯塔去》中,伍尔夫大量使用括号和重复使用词句以提示读者视角的转变。如:
他们俩都在村子里借宿,一块儿走进走出,晚上在门口的蹭鞋垫上分手之际,他们曾经对那些汤,那些孩子,以及诸如此类的东西作过小小的评论,这使他们建立起一种互相谅解的关系。因此,当他现在带着他那种评判的神态站在她身旁(他年龄大得可以做她的父亲,是一位植物学家,一个鳏夫,身上总是带着肥皂味儿,小心谨慎,十分干净),她只是站在那儿不动。他也站着那儿,她的皮鞋好极了,他发觉。那鞋可以让足趾自然地舒展。……
在上面这段文字中,莉丽和班克斯的视角在不经意间转换。括号中的文字是莉丽的视角,是她对班克斯的看法,而“她的皮鞋好极了”是通过班克斯的视角,对莉丽的观察。两位人物视角的转换是通过重复使用词句的方法完成的,“她只是站在那儿不动。他也站着那儿”(she just stood there.HejUst stood t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