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夏至诗词范文

夏至诗词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夏至诗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夏至诗词

第1篇:夏至诗词范文

古人曰: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古代许多文人不仅才华横溢,而且精通医理,注重养生。中医养生讲究“因时而为”,诗词歌赋中的养生之道也不例外。现在,正值盛夏炎炎,让我们借着《中国诗词大会》的余韵,来感受诗词之趣,品味其中的夏日养生之道吧。

穿衣之道

葛衣疏且单,

纱帽轻复宽。

一衣与一帽,

可以过炎天。

止于便吾体,

何必被罗纨。

(白居易・《夏日作》)

点评:白居易是唐代著名诗人。他不仅在诗坛成就不凡,同时还是养生大家,他的许多诗词中涉及养生的方法,其中有关避暑的诗作,都是经验之谈。

在这首《夏日作》中,开篇便写了盛夏酷暑时的穿衣之道。葛衣,是指用葛麻等天然植物纤维所制成的衣物,因为其布料稀疏而且单薄,多在夏季穿戴;轻纱编织的帽子轻巧宽大,和葛衣搭配,便足以度过炎热的夏季了。从诗中可以看出,白居易认为,选择夏季的衣帽,应以适体和舒服为标准,不必讲究精美贵重。

提醒:夏季选择衣服,首先要考虑舒适度。衣服的舒适性主要表现为材质和版型。由于夏季天气炎热,简单、凉爽、美观、能保护皮肤是着装所要遵循的原则,最好选择柔软、透气、吸汗性强的衣料。夏季的衣物多直接接触皮肤,所以选用纯棉、真丝等天然纤维衣物最为适合。

由于夏季容易出汗,为了有利于汗气散发,应注意选择穿着宽松自如的服装,少穿紧身衣。同时,还要勤于换衣,防止汗液浸湿滋生细菌,不仅会引发不适,而且还容易出现湿疹、痱子等皮肤问题。

睡眠之道

花竹幽窗午梦长,

此中与世暂相忘。

华山处士如容见,

不觅仙方觅睡方。

(王安石・《无题》)

点评:王安石,唐宋家之一,他的《无题》是中国古代养生诗词中脍炙人口的一首诗。诗中所说的“华山处士”,是指五代宋初著名道教学者陈抟,他继承汉代以来的象数学传统,并把黄老清静无为思想、道教修炼方术和儒家修养、佛教禅观合归一流,对宋学有较大影响。后隐居在华山,后人称其为“陈抟老祖”、“睡仙”。

王安石晚年隐居时有感于陈抟的睡眠养生,故作此诗,通过对陈抟高质量睡眠的赞誉,道出了他的长寿秘诀――“不觅仙方觅睡方”。觅睡方,就是寻找睡眠的处方,也就是说,作者认为睡眠是比“仙方”还要好的长寿秘诀,可见睡眠在古代养生体系中的重要性。

提醒:《黄帝内经》中说“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古人认为,养生要符合自然规律,夏季是万物生长最茂盛的季节,所以夏季养生就要注意“养长”,睡眠讲究早起晚睡。起床时间要比其他季节早,最好在早晨5-6点。由于夏季天气炎热,可以等夜间暑热之气有所消散,人的气息也比较平和时再睡觉。由于夏季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所以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睡得过晚,一般应在晚上11时之前入眠。

夏季怎样才能保持充沛的精力呢?古人提倡的子午觉非常符合夏季养生。所谓子午觉,就是每天子时(晚11时至次日凌晨1时)和午时(中午11时至下午1时)按时入睡,其主要原则是“子时大睡,午时小憩”。中医认为,子时和午时都是阴阳交替之时,睡好子午觉,有利于人体养阴、养阳。子时为一天中阴气最盛、阳气衰弱的时候,也是中医的经脉运行到肝、胆的时间,在这个时间段及时休息,最能养阴,睡眠质量最好,睡眠效果也最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午时为“合阳”之时,宜小寐,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有利于下午的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有力措施。即使睡不着也应“入静”,使身体得以平衡过渡,提神醒脑、补充精力。总之,夏季保持充足的睡眠对于促进身体健康、提高工作与学习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饮食及静心之道

爽口物多易作疾,

快心事过必为殃。

知君病后能服药,

不若病前能自防。

(邵雍・《防病诀》)

点评:邵雍,号安乐先生,北宋时期著名哲学家、易学家,康熙皇帝曾为其题词“学达性天”。邵雍在养生方面提倡“预防为主”的原则,《防病诀》一诗不仅充分表达了他的这种观念,而且从饮食及静心等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堪称防病益寿之妙诀。

诗中所说的“爽口物”,指可口的美食和个人喜欢的食物,大多是膏粱美味,往往容易进食过多,从而损伤脾胃,甚至诱发其他疾病。“快心事”是指令人快乐的事情,例如过度兴奋、意气用事求一时痛快等。适度的“快心事”能够使人愉悦,但事过则为殃,过度放纵情绪会损害人体,成为致病因素。

提醒:明代医学家万全劝诫人们“凡有喜食之物,不可纵口。常言病从口入,惕然自省”。经常过量食用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不仅容易出现肠胃不适,而且会使体内营养不均衡,脂肪堆积,血脂、胆固醇升高,诱发高血压、冠心病等各种疾病。日常饮食应荤素搭配、粗精兼备,除了米、面、豆等主食及肉蛋类食物外,要注意多吃些时新蔬菜及水果。

清代养生家曹庭栋说:“大凡快意处,即是受病处。老年人随时预防,当于快意处发猛省。”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的表现是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做到不过度悲喜。开开心心是好事,但要掌握好“度”,谨防乐极生悲。尤其是患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等疾病的中老年人,如果情绪过于激动,容易引起全身血管收s,诱发疾病,甚至出现意外。夏季天气炎热,容易心绪不稳,人体抵抗能力也相对较弱,所以保持平静的心境尤其重要,力求“心静自然凉”。

运动之道

一帚常在傍,

有暇即扫地。

既省课童奴,

亦以平血气。

按摩与导引,

虽善亦多事。

不如扫地法,

延年直差易。

(陆游・《冬日斋中即事》)

点评:陆游是宋代著名爱国诗人,他的诗作涉及了多方面的养生观念,包括运动、饮食、心境等,这首诗就是说的运动与养生的关系。

陆游一向把整理书籍、扫地抹桌当作锻炼身体的活动,他在闲居乡村时,经常从事一些拾柴、割草的体力劳动,年事渐高后,就做些养鸡、养猪的活计,不让自己闲着,总是要活动筋骨。陆游还喜欢登山,他在《看钟》中写道:“乘除尚喜身强健,六十登山不用扶。”此类运动不仅可以呼吸新鲜空气,活动筋骨,还能陶冶情操,舒缓心情,使其获益匪浅。

提醒: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由阴阳运动状态组合的整体,生命的历程是阴阳运动的动态过程。古人曰:“动则不衰。”就是说,只有活动起来,才能很好地保养生命,达到养生长寿的目的。

第2篇:夏至诗词范文

一、文字中解读文化意义

语言学理论认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影响着语言。”汉字历史悠久,古诗词里许多字义与今天在使用的字义相去甚远。教学中,我们溯源而上,从字义与形态的历史变化中,有序地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字,可以为理解古诗词意象、体味古诗词意蕴打下扎实的基础。窦桂梅老师执教《清平乐・村居》,首先演示课题中“居”字形的演变过程,让学生“望形生义”,了解“居”的字面之义“家”,旨在引导学生观察汉字形体结构,捕捉文化信息;接着丰富“居”的内涵,将学生感悟的字外之义“安居乐业”,提升为“居然之家”;再引导学生从“吴音”了解吴国,了解“吴音”方言的特点。这样,窦老师选择“居”字,分析字源,不仅引导学生从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民族文化背景中读懂了文字的丰富意义,而且巧妙地将“一个汉字就是一个典故”“一处乡音就是一个地域的文化”的文化意义植入学生的心灵。

孤立地解读古诗词文字不仅无法深入文本,甚至会造成误读。教学中,我们要紧扣诗文进行整体参读。如教学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笔者先立足整体,选择难理解的“迟日”一词为教学切入点,由点到面,由浅入深,整体参读,与学生一同品味字词中的文化:1. 联系诗外,读懂“迟日”的字面意思。学生通读全诗后,对“迟日”的意思多是从字面意思进行猜测。此时,教师需从文化层面正本清源,讲解 “迟日”出自《诗经・七月》“春日迟迟”,杜甫把它变成了“迟日”,在诗中就是指春天里的阳光,让学生正确解读“迟日”字面的表层意思;2. 勾连诗文,读懂“迟日”在诗中的意思。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想象“迟日”与“江山”“春风”“花草”构成的初春景物图,感受诗人沉浸于柔美和谐的春意之中,从而理解“迟日”词中包含的季节之意;3. 呼应首尾,读懂“迟日”的字外之意。读议首尾两句“迟日江山丽”“沙暖睡鸳鸯”,领悟因为“迟日”季节春光明媚才“沙暖”,才引来鸳鸯沐浴在和暖的阳光中,进而领悟诗人在饱经颠沛流离之苦后,暂居成都草堂过上安适生活的舒畅心情。

溯源而上,正确解读古诗词文字的文化信息;整体参读,深入解读文字的文化意义,课堂就会充盈着浓浓的文化意味。

二、意象中感悟文学形象

新课标在对小学三个学段古诗教学提出的要求中,除了“领悟大意”之外,还有“展开想象”“领悟情感”。因为中国古诗词力求“立象以尽意”,“象”包含人、事、景、物的文学形象,“意”包含情、志、趣、理的人文心态。千百年来,古诗词中描绘的落日、明月、归雁、浮云,抑或梧桐、芭蕉、芳草,它们既是大自然的美丽形象,也象征着相应的文学形象。这些文学形象,诗人是通过想象和联想来塑造的,所以,我们在阅读时也需要展开想象来感悟。

教学《清平乐・村居》一词,笔者把引导学生在多形式朗读中找出关键字词感悟文学形象作为教学重点:1. 自由读词,找出表现村居中人物形象的关键词;2. 指名读词,说说自己画出的关键词。3. 集体读词,说说这些关键词刻画了村居几种人物形象。学生通过讨论发现有翁媪的乐、三个儿子的勤。4. 点拨:想象一下翁媪的“醉”是一种什么形象。再启发学生:作者看到村居翁媪无忧无虑的快乐情景,心情也陶醉了。5. 读词讨论:三个儿子的勤劳,你最喜欢谁的形象?有的学生喜欢“小儿卧剥莲蓬”,师追问:想象一下,卧剥莲蓬,你仿佛看到什么样的小儿。6. 追问:想象“最喜”的“喜”,是谁在喜?喜欢什么?通过想象感悟,学生发现还有作者在喜,既喜欢小儿的勤劳,也喜欢小儿的活泼、天真、可爱,更喜欢这村居的一切:幽美的环境、快乐的生活、勤劳的村民。多次想象,反复诵读,使得词中栩栩如生的文学形象生动地呈现在学生的心中。作者在词中所表达的“醉”“喜”之意也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意蕴中寻味文化心态

意蕴就是文学作品里面渗透出来的理性内涵,比如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古典诗词涉及社会人生的方方面面,山水田园、爱国忧民、自然风物、相思离愁、爱情友情无一不入诗,凸显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中国人的哲学观、艺术观和人生观都可从中“管窥”一番。因此,宗白华先生说“研寻其意境的特构,以窥探中国心灵的幽情壮采,也是民族文化的自省工作。”例如,盛唐诗人王之焕在《登鹳雀楼》中,仅用二十个字就把画面、意境融为一体。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白日”“青山”“黄河”等词语,展开想象,感受作者登楼时看到的祖国山河磅礴之势,从中体验作者抒发的进取精神和蕴含的“高瞻远瞩”的哲理,这对激励学生传承民族文化会产生深远影响。

从意蕴中寻味文化心态,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引领学生反复吟咏,在抑扬顿挫的语调、和谐的韵律、鲜明的节奏中,如临其境,就易于走进诗人的思想和情感世界,探寻文化心态,丰厚文化底蕴。比如,低声涵咏《独坐敬亭山》,由“众鸟飞尽”“孤云独去”意象体味诗人孤独的心境,了解文人寄情山水的艺术观;放声诵读“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把不畏牺牲的精神,做清白之人的人生观,融入自己的血脉;独自吟咏“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领悟“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学观;齐声高诵“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于琅琅书声中形成豪迈开阔的胸襟……

第3篇:夏至诗词范文

【关键词】认知语法 可数名词 物质名词

一、引言

我们生活在物质世界中,每时每刻都在与世界上的事物进行互动,在这个过程中便形成了对事物的认识。因此,认知语言学家开始尝试探究语法结构与人的认知方式及概念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而探究语言背后的认知规律。

在认知英语语法中,把相对稳定地存现于世界上的概念实体称为‘事体’,语法上将其编码为名词。事体主要分为两类:物体和物质,反映到语言学中则为可数名词和物质名词的区别。不同于汉语,区分英语名词可数性时,我们不能仅根据自己的常识来主观臆断该事物能否从直观上被个体计数来判定。在认知语法学家看来,英语中没有绝对的可数名词和物质名词之分,在实际语言交际的过程中,可数名词可用作物质名词,物质名词亦可用作可数名词,两者之间并非泾渭分明,其间的界限是模糊的。

二、可数名词和物质名词的认知区分

在认知语法中,物体和物质的区分有三个标准:界限性、内部构成特点及可数性。这三个标准也同样适用于可数名词和物质名词的区分。

1.界限性。人们在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知过程中,倾向于运用空间上的有界和无界来感知事体。英语中可数名词是有界事物,它占有明确的三维空间,有其清晰的边界,构成它的各个部分是一个整体,并且以离散的个体形式存在,如bike;物质名词表示的是无界事物,它没有清晰的轮廓且以连续的形式存在,如water。

2.内部构成特点。事体的内部结构主要分为同质和异质。物体有独特的内部结构和组织方式,所以物体的各部分是异质的;而物质的内部组成结构相同,所以物质的各部分是同质的。如bus,它是由许多不同的零部件整合成的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个体,当它被拆卸之后,便不再具有bus的功能了;而pork,无论怎么切分,我们得到的仍旧是原本的pork,只是其体积大小发生了变化。因此,表示切分前后有差别的物体名词为可数名词,表示切分前后没有差别的物质名词为不可数名词。

3.可数性。有些外观相似或者功能相当的事体可以视为同一范畴,它们是可数的。如英语词典、张培基散文集和小王子,它们都是供读者阅读的,所以被归为书籍的范畴。然而,我们不能把不同的事体归为一类,也就是不能把枕头和鼠标归为同一范畴。所以,可数名词指代的就是外观相似或功能相当的同一范畴内的不同事体,它们在概念上是可以被复制和计数的。可复制性是指事物可以累加,得到的是多个独立实现功能的事物,例如:一支笔加另一支笔,结果就是两支可供人们使用的写字工具。物质一般是不可以被复制的,正如上面所述,无论多少pork放在一起仍为pork,只是体积增大了,所以物质名词不具有可数性。

事体的这些属性是密切相关的,例如:物体的有界性和异质性为名词的可数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无界性和同质性则在某种程度上对物质名词的不可数性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可数名词在语法上有复数形式-s,并且可以用基数词来直接修饰(如ten girls);与此相反,物质名词不存在复数形式(如*milks),并且也不能用基数词来直接修饰(如*two teas)。若要表达物质名词“数”的概念则需依靠有形的物量词来为其划界,这些物量词常常是一些表示容器、物质形状的词,如a puddle of water等。

三、可数名词与物质名词间界限的模糊性

原型范畴理论认为原本混沌的思想概念需要通过语言将其范畴化,但范畴之间的界限并不是清晰分明的,而且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范畴化结果截然不同。因此,在区分物体和物质两个范畴时,有界性、内部构成及可数性的标准也不是恒定适用的,仅可作为一个范畴成员归属度的判定依据。那些通常情况下的可数名词亦可用作物质名词,反之亦然。例如:

1.You will get a lot of hotel for your money.

2.hey are excellent Scottish whiskies.

Hotel本是可数名词,但在1中其表示的是旅馆给人带来的舒适感,此时可数名词便用作物质名词。这实际上是一种概念上的转喻思维,hotel是用场所代替场所带来的舒适感。Whisky原本为物质名词,但在2句中显示了可数性特征,此处是用威士忌酒的复数形式来表示不同品牌或种类的威士忌酒。物质名词通过转喻来表示该物质的种类,因此,此时的物质名词表达的是有界的物体概念。

总体来说,英语中的名词可划分为可数名词和物质名词(不可数名词)两类,但名词的可数性会因语境而异,其含义也会随可数性而改变。本文基于英语名词可数与不可数的认知原理,对两者的区别从界限性、内部构成特点及可数性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究,旨在帮助英语学习者建立英语思维的物质世界观,进而培养运用英语思维来区分英语名词可数性的习惯。

参考文献:

[1]Günter Radden & Rene Dirven.Cognitive English Grammar[M].John Benjan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7:63-73.

第4篇:夏至诗词范文

【关键词】图式理论;词汇学习;学习策略

词汇是语言组成的三大要素之一。词汇之于语言犹如砖块之于高楼。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没有充足的词汇量,语言学习就无法取得进步,语言学习就变得没意义了。正如Wilkins(1972)指出的那样:“要是没有语法,很多东西无法表达。要是没有词汇,什么东西也无法表达”。而新课标对词汇的要求有进一步提高,学生必须有一定的词汇学习策略才可以适应新课标下的英语学习要求。

1.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的现状观察和调查

根据笔者平时课堂观察发现学生在词汇掌握方面存在以下几点问题:许多学生的英语学习更多时间花在了词汇记忆上,然而在平时的词汇测试方面发现学生的成绩远不能让人满意。在跟学生的交谈过程中,学生普遍抱怨单词记不住,产生了词汇“疲软感”,许多学生总是在记,而无功而返让许多学生词汇记忆长时间的停留在第一页上。词汇学习阻碍了学生在英语学习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一次可以说对于大多数中国学生来说,学习英语过程中遇到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词汇学习(吴霞、王蔷,1998)。为了充分了解学生词汇学习的状况,笔者曾经做了一个小调查。根据学生平时的学习特征,问题设置如下:

你的词汇学习时间安排 早读 自习 其他英语学习过程中

你的词汇学习时间在英语学习中的比例 50% 更多 更少

你的词汇学习方法 反复诵读 反复抄写 有一定的学习技巧

你在词汇学习时希望 有更好地记忆力 受到良好的策略训练

你的词汇及时记忆效果 一般 好 不好

你的词汇长时记忆效果 一般 好 不好

词汇问题对你英语学习的困扰程度 一般 大 不大

词汇记忆过程中你最大的困惑是

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词汇学习主要靠重复记忆,记忆时间主要是早读和自习,在此期间,大部分学生采取诵读和反复抄写的方式来记忆单词,而结果证明学生的重复机械记忆在短时间内是有效的,而长时记忆效果相当不好,即就是看似熟悉的词汇往往和汉语意思对应不起来也就是学生所谓的“记住了又忘了”,词汇给学生带来的困扰很大。因此,解决英语学习中的词汇问题是英语学习的当务之急,为进一步英语学习打好基础的主要手段。

2.图式和现代图式理论

图式是头脑中的先存知识或背景知识的有机排列,是人们接收到某些信息时在脑海中产生的景象或联想,是已知事物或信息存储于人脑中的既存知识构架。它使信息有条不紊地储存在长期记忆中,当人们处理新的输入信息时,总会把它与已知信息(背景知识)联系起来,从而给认知提供依据。图式是大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或积极组织,是被学习者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对新信息起作用的过程,也是怎样把这些新信息丰富到学习者知识库中的过程。现代图式理论认为,学习者是于先前的知识和教育来加工和解释经验的。当外在环境的信息输入时,学习者总是尝试着把输入的外在信息(或刺激)和先前的经验、知识相比照,并伴随着相应的情感体验且产生某种意向性,由此创构一种内在的知识结构。图式机制可如下图示:

3.图式理论指导下的英语词汇学习策略:

图式理论可以简单的解释为:任何新图式获得都是由原来图式发展、衍生或转化而来。所以,新的图式建构是通过和原有图式之间各种形式的联想形成新、旧图式之间有机联系的过程。来自大脑外部词汇新信息被感知后通过回忆与记忆中已存在的词汇信息取得联系。这样,新的词汇被并入原有图式结构中,从而产生与旧图式相关的新图式。所以,学生在词汇学习过程中如果能够把所有新的词汇通过某些策略和原有图式取得直接和间接的联系,这样不但可以缩短词汇学习的时间而且,在再识和回忆过程中,新词汇很容易被提取。

图式的主要特点是具有灵活性和创造性。灵活性体现在词汇图式处于不断积极更新的循环过程中,词汇信息的存储和调用都非常快捷方便。

(1)音形加工策略

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受到汉语的影响,这是因为学生不自觉的大脑中已有汉语图式参与到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来,那么这可以很好的利用起来,通过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把新的词汇通过加工和大脑中已有的汉语图式建立起发音或者具体形态的联系,学生可以更容易更快速的学新词汇。比如:

①发音加工:assess(评估),评估中许多人a说说e说说; hunger(饥饿) 好饿。

②形状加工:m在英语词汇中表示连绵起伏突出像山脉一样。所以mess东西摆放不整齐;major在许多事物中突出来的就是重要的,引申为在城市中突出的人:市长。

③音和形状加工:r在英语中代表花或草,所以grass(割)草。

(2)词汇分解策略

即就是把新词汇分解成和自己脑子中与存储的图式相似或者相同的图式,让新词汇的学习变成已有图式的再现。记忆规律表明对新信息的记忆,通过和原有知识的各种形式的联想形成新、旧知识之间有机联系的系统,是有利于知识储存的。此策略是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词汇基础,对一些词汇的构成有基本的认识,对英语词源学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做到把新词汇和已有的图式存储联系起来,从而生成新的图式,做到快速记忆单词。

如:pose意为“姿势”,作为词根为“摆放”

expose:“放在外面”――暴露

compose:“共同放在一起”―― 组成

depose:“向下放”―― 免职、降职

deposit:“低头放下一个东西”――下蛋、存款、沉淀物

repose:“反复放下来”――休息 impose:“往里放”―― 强加于,征税

star(aster)“星体,星星”

disaster“(古代星象学认为)不好的星象出现就会有”――灾难

astronomy“研究星体的科学”――天文学

(3)建构词汇网络策略

英语词汇量大而且词性,词义繁多,要孤立的学习记住每个词汇,需要大量时间,这样不但导致英语学习的低效,而且在词汇使用过程中,要从众多词汇中提取自己需要的词汇很不容易,所以,在词汇学习的过程中要建构各种词汇图式网络,通过已有的图式把新的图式填充进去,从而形成稳固的词汇网络图式。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新对生成图示进行复习巩固。词汇网络图式可分为一下几种:

①主题网络图式亦即以某个主题为中心,把新的词汇图示纳入到已有的图式中去,建立相关词汇网络图式,这样太词汇提取的时候很容易搜索到自己所需的词汇。如图示:

②形似网络图式亦即把相似意思或相似拼写的词汇建成网络词汇。例:

称赞:acclaim、applaud、commend、eulogize、exalt、extol、glorify;

Light、delight、slight、alight、blight、flight、plight{有light才是光,light加s是灯泡(light)前面加a是点燃,前面加b是枯萎,弟弟(de)见光真快乐,(s)在光前真苗条)}

英语新课改的实施不仅为为教师的教带来了挑战,也为学生的词汇学习提出更高的要求,学生在词汇学习中要有自我意识,积极调动各种思维模式,运用多种策略,把词汇学习提高到另一个层面,才能不断扩大自己的词汇量,克服词汇难关,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新课标提出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2]谭茗兮.论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07(16).

[3]宣克勤.图式理论对高职商务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0(3).

[4]汪艳玲.运用记忆理论指导词汇教学[J].国外外语教学,2001(4).

[5]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l996.

[6]吴霞,王蔷.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词汇学习策略[J].外语教学与研究,l998(l).

第5篇:夏至诗词范文

1、此夜曲中闻折枝的下一句是何人不起故园情。

2、出自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原文: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白话译文:是谁家的庭院,飞出幽隐的玉笛声?融入春风中,飘满洛阳古城。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乐曲,谁又能不生出怀恋故乡的深情?

(来源:文章屋网 )

第6篇:夏至诗词范文

摘要:词汇语用学是20世纪末期国外语言学研究领域出现的一门新的分支学科,它以研究词汇为基础,对词汇在使用过程中的意义进行研究。词汇语用学是通过对词汇的详细叙述而对涉及到语义方面的语用学问题做出系统阐释。词汇语用学研究的重点是包括语用收缩和语用扩充的语用充实现象。本文以认知语用学为视角,首先对词汇语用学的概念及术语做出界定,随后对词汇语用学中的语用充实现象包括语用收缩和语用扩充进行简要分析,旨在使读者对词汇语用学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认识。

关键词:词汇语用学;语用充实;语用收缩;语用扩充

1.引言

词汇语用学作为上世纪末国外语言学研究领域出现的一门新的分支学科,近些年来有了迅速的发展,它从词汇的研究为出发点,研究词汇的字面意思在使用过程中意义的调整,如涉及到词义的收窄和近似等情况。虽然词汇语用学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但它作为语用学的一门分支,却可以解决词汇语义学所不能解决的许多问题。词汇语用学的研究涉及到了语用学,语义学,词汇学和认知语言学领域。词汇语用学是在社会语用学和认知语用学视角下从词汇层面来研究语言的使用和语言的理解,其关注的重点是研究包括语用收缩和语用扩充的语用充实现象。本文是以认知语用学为视角,首先对词汇语用学的概念及术语界定做出总结,随后对语用充实中的语用收缩和语用扩充现象进行简要的分析,旨在提高读者对于词汇语用学的认知水平。

2.词汇语用学的概念及术语界定

词汇语用学虽然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但其的产生与发展却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最初的词汇语用学研究可追溯到Mc Cawley(1978),但比较系统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曹巍,2012)。在20世纪末,德国Blunter教授最早提出词汇语用学这一术语,并且在他的论文集中作了关于词汇语用学的一系列研究。之后,其他一些语言学家如Lascarides & Copestake(1998),Mercer(2000),Packard(2003),Wilson(2003),Jaszczolt and Turner etc.也对词汇语用学作了进一步研究。Wilson(2003)将词汇语用学定义为是语言学领域内的一门快速发展的学科,它研究的是词汇的字面意思在使用过程中的调整过程(李佐文,2010)。根据Wilson的研究,词汇字面意义在使用过程中的调整包括词汇词义的收缩,扩充,近似,喻化等的过程(余姿,2008)。

尽管词汇语用学是一门新兴发展的学科,但在其研究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对于词汇语用学的研究目的与对象仍缺乏清晰明了和系统的界定,对于与词汇语用学相关的领域如词汇语义学与语用学的界面问题,词汇变化与语境之间的关系等的研究还不够宽泛。另外,现有的词汇语用学语料研究仅仅只从英语,德语和西班牙语入手,缺乏与其他语言的比较。因此,在词汇语用学领域内对其做进一步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3.词汇语用学的语用充实

词汇语用学中的词义理解是在语境的参与下通过语用充实来实现的。人际交往中的话语理解既不是词汇编码与解码的简单过程,也不是寻找词汇常规意思的过程,它是指听者在特定语境下对说话人的话语做出语用判断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语用收缩和语用扩充两种现象。

3.1语用收缩

语用收缩是语用充实的一种形式。根据Wilson的研究,词义的语用收缩是指在交际中词的编码意义在特定语境中的特定所指,在传达信息时,词义受到限制而表达更具体的概念,或所指范围和含义的收窄(Wilson,2004)。也就是说,在话语理解的过程中,为了得到词汇的真正含义,我们必须在特定语境下做出语用推理。如:

例1:All doctors drink.

例2:a,As I worked in the garden,a bird perched on my spade.

b,Birds wheeled above the waves.

c,At Christmas,the bird was delicious.(李佐文,2010)

在以上1,2两个例子中,词汇的字面意义在特定语境下都进行了收缩。在例1中,“drink”的原意是喝液体,但在这句话的特定语境下,“drink”一词被语用收缩为更具体的含义,指“喝酒”或者是“喝一定量的酒”。同样在例2中,a,b,c三个句子中都有“bird”这个词,但是每句中的bird因为语境的不同而被语用收缩为具有不同含义的更加具体的词。我们在语境下做出推理可知a中的bird是指“麻雀”,b中是指“海鸥”,c中是指“火鸡”。

Levinson将语用收缩看作是一个推理过程,而推理过程的进行必须要依赖于话语所处的语境信息。语用收缩可以帮助我们能更好地掌握语言学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如:“short”一词在字典中被定义为“短的,短暂的,矮的,简短的,缺乏”,它既可以表达时间的信息,又可以表达空间的含义,在理解short一词在话语中的确切含义时,我们必须要根据不同的语境信息作出合理的推理。如:

例3:a,The barber has cut my hair very short.

b,The days are getting shorter as winter is approaching.

c,The soldiers complained that they were getting short rations.

d,He often has short drinks.

通过对比例3的4个句子中short的含义可以看出:脱离语境,我们是很难准确说出“short”在每个句子中的确切含义。a中“short”是其字典中的原意,指变短了,b中指时间方面,c中指没有达到正常水平,d指少量饮用烈性酒,b,c,d中short的含义与其原意相去甚远。当理解话语时,我们必须进行以语境为背景的语用加工和推理,并且在特定语境中建构相关信息。

3.2语用扩充

语用扩充石语用充实的另外一种现象,它是指词在使用中意义拓宽以表达更加笼统的概念。在语用扩充过程中,词语被用来表达更加宽泛的意义。根据Wilson的观点,近似用法(approximation)和隐喻性外延(metaphorical extension)是一种语用扩充现象(Wilson,2003)。

语用近似性(approximation)是一种语用扩充现象,通常来说,它是指具有相对严格意义的单词被延伸用来表达更加笼统的意义。如:

例4:The stones form a circle,an oval,a pyramid.

例5:This injection will be painless.

上面的例4,例5中,“a circle,an oval,a pyramid,painless”表达的并不是词典当中的精确含义,而是与其编码意义在特征上有某种程度的相似。那些石头组成了一个圆形,椭圆形,棱锥形,这些虽是一些模糊概念,听话人在听后仍然得到一个相对清晰的概念。“painless”并不是一点也不疼,而是几乎感觉不到疼痛。类似的语用近似用法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多数情况下,对话语生成或话语理解,交际双方只需追求近似或模糊的信息,便可成功地实现交际目的(冉永平,2005)。

隐喻性外延(metaphorical extension)也是一种语用扩充现象。隐喻性外延具有隐喻,夸张的功能。如:

例6:The water is boiling.

例6中“boiling”这一词既可以用来表示语用近似,又可以用来表示隐喻性外延,当其表示语用近似时,是指水温接近但未达到沸点,当其表示隐喻性外延时,是指水温比预期的舒适度偏高,这就成为夸张手法―这水真能烫死人!

根据Wilson的观点,隐喻性外延也是范畴延伸的一种,而范畴性延伸也是一种语用扩充现象。有一些范畴性延伸是用具有凸显意义的术语来指示更加宽泛的范畴,比如品牌名称,人名和一些热点事件的名称。如:

例7:Englishmen are afraid of the“9.11”in their mainland.

例7中,“the 9.11”并非指美国遭受的那一次严重的恐怖袭击,而是指涉及所有恐怖袭击的事件。“9.11”在这里没有被局限于其常规之意,而是在特定语境中其含义得到了延伸。范畴性延伸要传递比常规含义更多的信息,并且其势必会影响听话人的理解程度,所以听者必须要花费更多认知精力去得到话语的外延信息。

4.结语

认知语用学视域下的词汇语用学为我们研究词汇意义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方法,它对于我们研究词汇的语言意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词义语用充实过程包括语用收缩和语用扩充都是在建立临时概念时对编码意义的细化或是模糊放大(张星,2010)。词义的语用收缩和语用扩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境,这就需要我们在相应的语境中做出判断和推理。通过对语用收缩及扩充现象和特点的阐释,能使我们更好地揭示词汇意义的本质,理解词汇的语用现象,从而逐步构建出推理信息的认知机制,实现有效地交际。(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言学院)

参考文献:

[1]Levinson,S.C.Pragma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2]Wilson,D.Relevance,word meaning and communication:the past,present and future of lexical pragmatics[Z].Paper presented at the 18th National Conference on Pragmatics,Guangzhou.2003.

[3]Wilson,D.Relevance and Lexical Pragmatics[J].Italian Journal of linguistics.2004.273-291.

[4]曹巍.词汇语用学浅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8):134-135.

[5]冉永平.词汇语用学及语用充实[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5).

第7篇:夏至诗词范文

1、在湖南湘西,炒腊肉是颇具土家风味的菜肴。春节期间,有些人为了吃上好腊肉,竟砍伐防护林熏烤腊肉。这 些人砍树熏肉的做法( )

A.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B.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应坚决制止

C. 是自由的,没有必要说三道四 D. 有利于当地的风俗习惯,应该鼓励

2、近年来,各地的蛇、猫头鹰被大量捕杀,造成鼠害横行,粮食大量减产。南方某大城市,每年都有约1000吨野生蛇类、50余吨野生蛙类、5万余只鸟类,成为酒楼餐馆里的野味“卖点”或市民的盘中美餐。这种行为( )

①破坏了生态平衡 ②破坏了各种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关系

③说明人类置身于食物链之外 ④破坏了 自然界的和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美国学生的课本重复使用,一本教科书平均使用5年;一次性台布和洗漱品在韩国早已绝迹;日本发明了一次性筷子,但严禁砍伐本国的树木制作。以上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中国地大物博,没有必要节约不重要的资源

②必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节约有限的资源

④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

4、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把建 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家庭、每个单位。下列举措没有体现这一要求的是 ( )

A. 某热电厂再建设过程中大量采用新技术,实现了低排放

B. 某社区制定节能规划,给每个家庭下达节能指标

C. 某地政府为保护税源,不让磷矿污染企业停产

D. 某中学成立环保宣传队,发动学生上街做“环保宣传员”

5、某市公布了“定额用水”方案,每人每天定额为了210升,对超额的部分收取“累进水费”。这种做法有利于( )

A. 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B. 提高水资源人均占有量

C. 解 决水污染问题 D. 增强人们的节水意识

6、第21届“中国水周”主题: 发展水利,改善民生。下列宣传标语符合该主

题的有( )

①坚持人水和谐,建设生态文明 ②改善民生,共享水利发展成果

③加强农村水利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④珍惜水,保护水,让水造福人类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下列属于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措施是( )

①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②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③制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④节能减排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生物多样性( )

①维持着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平衡 ②是人类 生存和可持 续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

③是大自然造就的基因资源库 ④是生命支持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9、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它包括( )

①地质环境 ②生态环境 ③空间环境 ④大气环境 ⑤水环境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10、下列诗句中,不属于人们歌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是( )

A、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满园春*关不住,一只红杏出墙来

11、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150多万种动物,50多万种植物,另外还有大量的微

生物资源。这说明( ) A、生物多样性是自然界的重要特征 B、人类是自然界万物的主宰

C、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地球上的物种资源太复杂

12、下列人类活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是( )

A.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开发新的耕地 B.捕捉珍稀野生动物,进行人工饲养

C.积极围湖造田种粮,增产粮食 D.跨流域调水,改变水资源分布不平衡状况

13、下列几种经济发展模式中,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

A.追求利润----盲目发展----损害环境 B.先发展----后治理----再积累

C.先积累----后发展----再治理 D.边发展----边积累----边治理

14、雨果说:“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也是冷酷的屠夫”。这句话启示我们( )

①大自然既善良又凶残,不可捉摸 ②破坏大自然必受惩罚

③不保护好周围的环境,必将带来灾难 ④人类必须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④

15、从2000年起,白洋淀死鱼事件频见报端,电影《小兵张嘎》描述的白洋淀早已成梦中美景。材料告诉我们 ( )

A、环境被破坏,人类生存面临重重危机 B、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C、大气污染严重影响地球上各种生物的生存 D、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国家

16、“黄河断流、长江污染、森林减少、酸雨增多、沙尘暴肆虐。”这说明我国存在严重的( )

A、人口问题B、资源问题C、环境问题D、空气质量问题

17、下列关于公共场所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它是人们交往互动的公共生活空间 ②它可以归属于某个特定的人或集团

③大家都可以出入、停留和使用 ④对公共场所,我们爱怎么用就怎么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③④

18、随着社会的进步,公共设施越来越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公共设施是由生产厂家直接提供的 B、建设公共设施是为了直接造福于人民

C、农田水利不属于公共设施 D、建设公共设施是为了某些群体的私利

19、第五次 人口普查, 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71.40岁。比世界平均水平高5岁,比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高7岁,这反映了( )

①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治疗水平的提高

③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④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医疗水平的国家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0、下列属于关 涉全人类的公共利益 ( )

①打击恐怖组织 ②金融危机 ③气候变化 ④西部大开发

A、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 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30分)

1、国产动画片《喜洋洋和灰太狼》自开播以来,受到男女老少的喜爱。有人引用“狼和羊”的故事:狼能追上的羊都是笨羊,而能追上羊的狼都是好狼。这样整个狼群得以发展,同时被狼追上的羊淘汰了,羊群也得以发展。因此,狼吃羊使狼和羊都进化了。

(1)狼和羊的故事说明了什么?(2分)

(2)自然环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什么意义?(4分)

(3)狼和羊的故事启示我们应如何对待大自然?(1分)

2、材料一:按照目前人类对燃料的消耗速度,可供人类使用的资源——石油50年,天然气60年,煤炭220年。

材料二: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量不到总 水量的0.3%,一些国家已出现了“水比油贵”的严峻形势。

材料三:全世界的物种正在以每天几十种的速度消失,每消失一种生物,就会有10~30种依附于这个物种的其他物种也随之消失。

材料四:目前地球上有20%的陆地受到荒漠化的威胁,我国土地沙化面积正在大幅度增加,已达到国土面积的11.4%。

(1)上述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人类的选择是什么?

(3分)

(2)青少年应该以哪些实际行动来保护自然环境?(6分)

3、材料:在德国城市汉堡,驻地同事为大家接风洗尘,多点了些菜,因而有三分之一没吃完剩在桌上。离开时几个白人老太太指出我们太浪费了,同事中有人说:“我们吃饭买单,剩下多少,关你们什么事?”听到这话,为首的老太太叫来了当地社会保障机构的工作人员。问清情况后,这位工作人员开出50马克的罚单,郑重地说:“钱是你自己的,但资源是全社会的,你们不能够也没有理由浪费!”

(1)请列举出生活中浪费资源 的现象。(至少三种)(2分)

(2)结合我国国情,说明“钱是你自己的,但资源是全社会的”这句话的启示。

(5分)

4、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共享的公共场所和公共设施越来越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

(1)请观察你生活的周围,主要有哪些公共场所和设施?(2分)

第8篇:夏至诗词范文

关键词:隐喻 英语词汇教学 隐喻性构词

中图分类号: 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4-0025-02

1 关于隐喻

在修辞学中,隐喻被认为是一种修饰话语的手段;在哲学中,隐喻性被认为是语言的根本特性;而认知科学家认为隐喻在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隐喻是人类认知事物的方式。理查兹指出,“隐喻是人类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Derrida将隐喻视为整个语言系统的象征,将其称为普遍的认知活动和表达活动,认为哪里有文字哪里就有隐喻。束定芳认为,隐喻是语言中词义变化的重要方式,它是语言变化的先导,是语言的刀锋,它总是处在不同的变化之中。George Lakoff和Mark Johnson于1980年发表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主张隐喻不仅仅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他们认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不但在语言中,而且存在于思想和行为中。我们赖以进行思考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在本质上也是隐喻性的(Lakoff&Johnson, 1980: 4)。他们对隐喻的定义是:隐喻的实质就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隐喻可以帮助我们用已知的事物来理解未知的事物,或者可以帮助我们重新理解已知的事物。多义词是隐喻认知的产物,隐喻对多义词的形成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隐喻作为一种认知结构促进了词汇的变化,帮助我们理解一词多义和词义变化。一个词不同义项之间的语义联系是隐喻性的,这为我们创造新的表达以便更好地理解客观世界提供了重要工具。隐喻也是语言变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式,它是词汇发展和扩充的重要途径。本文将从隐喻的相关理论及入手,讨论它于英语词汇学习的意义。

2 关于英语词汇学习与教学

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基础。词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促使和帮助学生逐渐意识到操母语的人和其他语言水平高的人如何使用该语言,以及如何逐步增强对词义细微差异的敏感性。基于这一理念,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多的注重词义的教学,认为教授词汇就是进行讲解,包括单词的语音和拼法,语法和构词方面的特点以及它的意义。在讲解词义时利用词缀法、典型例句法、扩大阅读法等,或是直接翻译。如今基于研究的词汇教学的方法已经与传统方法大不一样了。R.Oxford 和R. Scarcella(1994)对两种词汇教学方法进行了比较,认为:传统教学法词汇教学无序,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学生不掌握的词汇,没有关注到学生的差异和不同需求,没有学习策略的指导,且大部分为孤立的词汇教学,脱离上下文;而基于研究的方法认为词汇应从学生的需要入手,审慎地考虑学生所需学习的词汇,教学须适应不同学生的风格,特点,需求和目标,尤其强调词汇学习策略的指导。运用相关语言理论是英语词汇教学策略性的体现之一。学生需要加强对隐喻的认识与理解、掌握运用隐喻的策略,把隐喻与词汇联系起来,掌握词项的隐喻性扩展意义(metaphoric extensions of meaning)。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起对隐喻和词汇关系的认识,指导学生从隐喻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词汇与词义的关系,结合隐喻的认知方式进行推理,加深对词义的理解,有效地扩大词汇量。

3 隐喻理论对英语词汇学习的意义

3.1隐喻认知对词汇学习的重要性

隐喻认知研究对外语教学的意义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广泛的是它对词汇教学的影响。它使人们认识到词汇之间普遍的内在联系。隐喻是人类的基本认知模式,隐喻化是大量词汇意义生成和扩展的基本方式。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为学习者在认识词语的多义现象和语义扩展方式等方面提供了好的思路。束定芳认为,“隐喻是语言中词义变化的重要方式,隐喻是语言变化的先导,是语言的刀锋,它总是处在不同的变化之中。”Lakoff等人提出的隐喻映射(mapping)具体描述了隐喻意义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即隐喻意义是两个类属不同的语义场之间的语义映射,是从一个认知领域映射到另一个认知领域的过程和结果。隐喻的这种映射功能是词义的扩展和词义创造的工具。英语词汇中大量的一词多义现象就是隐喻映射功能的体现,多义词的扩展不是任意的,而是有理有据,有规律可循的。隐喻是词义产生的主要理据,是多义词的重要来源。把隐喻认知相关理论和概念引入到英语词汇学习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了解一词多义现象背后所隐藏的认知语言学原理,把握词汇语义的内在规则和联系,有助于学习者理解和记忆多义词,从而扩大词汇量。隐喻理论对语言教学的积极指导作用,在于“语言教师可以利用隐喻理论来解释语言意义的变化过程,解释词汇意义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还可以利用概念隐喻理论来解释语言中不同形式的隐喻之间的系统性和相互关系”(束定芳、汤本庆,2002)。 3.2对隐喻构词的理解有助于促进对词汇的深层次理解

一般认为,隐喻产生的语言学原因是“语言贫困”。所谓“语言贫困”是指在现有词汇中没有合适的词来表达一个特定概念或新的概念。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只有借用某一现成的词来表达,从而形成了英语中大量的隐喻性词汇。词汇的词义变化与人们的认知过程紧密相关。词义的延伸,词性转换和复合造词是隐喻性构词的一般方法。计算机技术中的很多术语都是利用词义的延伸得来的,如:computer virus, menu, network, information highway, address, cyberspace等。除此之外,跟计算机和网络相关的很多动词也是由词义的延伸得来,如:download, retrieve,copy,drive,read等。词性转换是指在隐喻作用下,一个词改变了原有的性质,而被赋予新的性质。如:author the book 相当于 to be the author of the book, 其中author的词性由名词转换成了动词; wolf可以用作动词,相当于to behave like a wolf。又如汉语中的席卷,囊括,冰释等词,是将说明状态的某一名词与动词搭配,构成一个新的具有隐喻意义的动词。此外,汉语中还有很多由复合造词法得来的隐喻性复合词,如:杏眼,面包车,剪刀差,蛙泳等,这类复合词是由一个中心词和一个修饰词组合而来。了解隐喻在英语构词及词义扩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词语理据。通过分析构词及词义拓展中的隐喻机制及理据性,可以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和记忆,有助于学习者对词汇隐喻意义的深层把握,对于扩展其词汇量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George Lakoff,Mark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束定芳,汤本庆.隐喻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与研究课题[J].外语研究,2002(2).

[4]汪榕培.英语词汇学高级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5]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第9篇:夏至诗词范文

许多人都倡导“方法”,前面讲了许多别的内容,到这里才说到方法,我认为,“方法”还是浅了,是小事儿,前面说的是大事儿,具有大境界。但是方法是门径,不能离开。

我们现在给高中生用的高考复习资料中,对各方面的问题可以说精微之至,关于古诗词欣赏也如此,大致归纳起来,基本还是诗词赏析、常用表现方法、修辞方法等,而且专门针对考试题型进行设计,老师反映一招一式都教了,可学生到了考场还是把握不好。

这里面有两个问题得解决,一是真正的悟性,一是对平时所学的一般规律的把握。悟性是需要丰厚的积累的,其实古语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中包含的深意可能主要就是通过一定量的感知而获得一定水平的悟性。一般规律需要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研习,把各种方法进行归纳、推演,能够进行思维多维互联交通。这样,掌握一些基本方法后,方能够类推、演绎,达到自由灵活运用。

赋、比、兴为《诗经》主要表现方法,“赋”和“比”都是一切诗歌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法,而“兴”则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起着重要的作用,又兼有了比喻、象征、烘托等较有实际意义的用法。但正因为“兴”原本是思绪无端地飘移和联想而产生的,所以即使有了比较实在的意义,也不是那么固定呆板,而是虚灵微妙的。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这里具有象征性,前者表现出青春与活力,后者表现出迟暮与悲伤。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国风・周南・关雎》)水边的鸟与淑女都美丽优雅。

再回到“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篇》)来思考一下,通过对诗的理解,举一反三,获得对许多道理的理解,获得这样的思维,那么,用这样的思维来解读诗的形象表达的情感、思想,掌握规律,进行类推,就容易把握了。其实,所谓方法,这个应该是个较高层次的方法。

“诗眼”、“炼字”等方法是写诗、读诗的重要方法,历来被学者推崇。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王国维《人间词话》)对此,近年来,高考古诗词欣赏也常涉及到,比如2007年全国Ⅱ卷就考查“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最精练传神分别是哪两个字。

“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许多人把注意力放到“一日”,言舟快,这没什么错。但更应注重“还”,因为这是遭贬遇赦,这样的“快”才更弥足珍贵,更能表现内心世界,后面两句也才更有味道。

再看“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出”把很慢的过程缩短时间,成了快镜头,一般来讲,人们总感觉旅途漫长,希望快些,但是这两句却把漫长写得快捷,一反常态,只是反映了诗人内心的一种微妙状态:“日边来”!远离繁华,那种失望和不愿尽在其中,所以不希望走快,虽然船并不快,但在诗人眼里还是太快了。

许多寻常的字眼在诗里往往并不寻常。比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里的“白”字就值得咀嚼品味。十几年前给小学四年级做了一个古典诗词讲座,问道:“‘白日’是什么日?”学生回答:“落日。”再问:“你们见到落日是什么样的?”“是红的。”“那么什么时辰的日是白的?”“悬高的时候是白的。”这个“白”在这里别有玄机。再问作者是不是写错了,当然不是,那为什么这样写?是站在高山上看高山上的落日。这样,“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才有了更高的立足点,诗的意境也更加凸显;已经站到山顶了,“更上一层楼”才是极顶上的极顶,如果不顾这个前提,再上三层楼又有多高呢?虽然“更高”的含意是在其中,但是那种高山之巅的凸起的雄壮感荡然无存。

还有 “长河落日圆”这一诗句,《红楼梦》中养在深闺里的小姐只能这样回答:“落日自然是圆的。”但是,那些小学四年级的学生,问他们落日什么形状,他们都说不是圆的,是扁的。什么时候的日是圆的?比较高的日是圆的。诗人感觉没错,是人们的理解出了点偏差。诗的标题告诉我们是到了“塞上”,诗的结尾告诉我们是“萧关”,这里是站在萧关的高山上远望的景象,雄浑又苍凉,壮丽又前景黯淡,“孤烟”与“落日”都是悠悠天地之间的孤单个影,而“落日”之后又是黑夜,日有落处,人落何处?诗人在当时的处境下,失意、惆怅,前途渺茫的感慨尽在其中。

关于诗词的常识、方法、修辞等,教材、复习资料和平常的课外读物解释具体而详尽,注意掌握规律,互相联系,可以触类旁通,更重要的是对于诗的深层次读解。

六、走进画卷,走进大自然

大自然是人类智慧的源泉,是人类美感的源泉。刘勰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王安石说:“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而有得。”(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诗人都善于从自然中获得启迪,激发灵感,陶渊明的“登东皋而舒啸,临清流而赋诗”(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王勃的“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王勃《滕王阁序》)。走进画卷,走进大自然,是走进诗词的又一门径。画面不仅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激发人们的审美渴望,进而间接引导人们进入诗词境界,还可以直接提供诗词的形象与感受,引导人们进入诗词境界。

古典诗词中,以大自然物象为抒情对象或通过自然景物抒情的诗歌可以说占了诗歌世界的半壁江山。我们常用“诗情画意”评价艺术作品,《东坡题跋・书摩诘〈蓝关烟雨图〉》:“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中国自古以来讲究求学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是注重实地考察、找切实感受。

学生的情趣、审美等基本处在原始状态,而近些年,又分外强调考试成绩,过度进行狭隘的训练,现实情况更是压缩了人们的心灵空间,人们在实际生活中,虽然也会看到周围的美景,但情趣、意识、境界等缺乏拓展与提升。

三十多年前,我刚参加工作,那时的额济纳旗真是荒凉,只有林业工作站种些花草,秋天带领学生去观花,他们那种兴奋劲儿,现在都记忆犹新。去野外看胡杨、红柳、朝霞、落日,吟诵些古代吟诵景物的诗词,特别是有关大漠、边塞的诗词,学生获得非常深刻的审美体验――原来,世界还有这样的感觉。

近年来,额济纳旗胡杨生态美景吸引了世界各地游人、学者、艺术家,历届(已举办十三届)胡杨生态旅游节都要举办摄影展或书画展。我们也组织学生欣赏画册,参观艺术展,然后写作文,有情趣,有美感,再欣赏古诗词,诗情画意非常容易入境。这样的美景引发类似的美感,心中有诗情画意,理解诗歌意象感鲜明,写作文有情趣、有美感,想象丰富,形象生动。

大致想想,大自然恩赐予我们的,除了直接的生物资源,更有情感智慧资源。观察大自然,自然知识、美感、想象、情趣、智慧等,各方面不同层次的赐予更是丰富。“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苏轼《前赤壁赋》)

近十年来,每学期都邀请美术老师、音乐老师利用语文课进行艺术欣赏指导,自己也常和学生一起欣赏音乐、画作,自己跑出去拍了照片、写了诗文,回来和学生分享。这样,学生的情趣激发起来了,能力也得到提升。

艺术想象是艺术构思的核心,没有艺术想象,就没有艺术创作。《神思》以构思为核心论题,从想象入手,深入阐述了艺术想象在艺术构思中的核心地位,阐述了艺术想象和艺术构思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意义,阐述了艺术构思、艺术想象与客观生活的密切关系。

郑板桥画竹,一是“胸有成竹”,二是心中有“民间疾苦声”,实际生活感受不是凭空得来的,而是生活中的体验。诗歌创作也是这样,所以,欣赏诗歌必须体察世事,理解生活内涵。

观察自然,积累丰富的素材和感受,是提升自己的审美力与想象力的基础。在此基础之上,心灵得到丰富,不仅可以与诗人产生共鸣而深入理解诗的情趣,而且艺术欣赏水平可以得到提高。

陆机在《文赋》中提出:“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恢万里而无阂,通亿载而为津”;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这是由此及彼、超越了现实生活的艺术想象,这种艺术想象,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是造境。而这个“造”,是现实景象在胸中非常丰富的积淀的基础上的突破,这种艺术想象,突破了事物本身的局限,各种美妙的特征汇聚在心头,成为特征鲜明的艺术形象。这就是艺术想象。写作是这样,阅读欣赏也是这样,同样一个过程不同方向的生成与呈现。

茫茫世界,奥妙无穷,走进大自然,获得形象的感受、审美的体验,同时,也获得了情感、智慧的提升。

以上笔者从六个方面概述了我国古典诗词教学常用的一些方法,在平常的诗词欣赏和写作练习中经常会遇到,不断练习,熟能生巧,对于诗词境界的领悟和诗心的修养意义深远。

《出梁庄记》

梁鸿著

花城出版社

定价:39.8元

这是一群生活在“大词”之下的鲜活生命。农民工已然成为一个符号,在呼天抢地的悲剧和吃饱穿暖的感恩中,被媒体、企业、围观的各色人等拿来说事儿。进城,讨薪,下跪……这些词你都听过,这些事儿天天耳闻,但这群人的苦难,《出梁庄记》里面具体而深沉的哀伤,仍然给我们一记重击。从《中国在梁庄》到《出梁庄记》,梁鸿为我们展现了当下发生在中国乡村的“数千年从未有过的大变局”。

《多难而伟大的十九世纪》

托马斯・曼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