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筑设计合同范文

建筑设计合同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筑设计合同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建筑设计合同

第1篇:建筑设计合同范文

建筑设计标准合同范文一发包人:

设计人:

发包人委托设计人承担经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

第一条 本合同依据下列文件签订: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市场管理规定》。

1.2国家及地方有关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法规和规章。 1.3建设工程批准文件。

第二条 本合同设计项目的内容:名称、规模、阶段、投资及设计费等见下表。

第三条 发包人应向设计人提交的有关资料及文件

第四条 设计人应向发包人交付的设计资料及文件:

第五条 本合同设计收费估算为 万元人民币。设计费支付进度详见下表。

说明:

1.提交各阶段设计文件的同时支付各阶段设计费。

2.在提交最后一部分施工图的同时结清全部设计费, 不留尾款。

3.实际设计费按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设计概算)核 定,多退少补。实际设计费与估算设计费出现差额时, 双方另行签订补充协议。

4.本合同履行后,定金抵作设计费。 第六条 双方责任

6.1发包人责任:

6.1.1发包人按本合同第三条规定的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内向设计人提交基础资料及文件,并对其完整性、正确性及时限负责。发包人不得要求设计人违反国家有关标准进行设计。

发包人提交上述资料及文件超过规定期限 15天以内,设计人按本合同第四条规定交付设计文件时间顺延;超过规定期限15天以上时,设计人员有权重新确定提交设计文件的时间。

6.1.2发包人变更委托设计项目、规模、条件或因提交的资料错误,或所提交资料作较大修改,以致造成设计人设计需返工时,双方除需另行协商签订补充协议(或另订合同)、重新明确有关条款外,发包人应按设计人所耗工作量向设计人增付设计费。在未签订合同前发包人已同意,设计人为发包人所做的各项设计工作,应按收费标准,相应支付设计费。

6.1.3发包人要求设计人比合同规定时间提前交付设计文件时,如果设计人能够做到,发包人应根据设计人提前投入的工作量,向设计人支付赶工费。

6.1.4发包人应为派赴现场处理有关设计问题的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生活及交通等方便条件。

6.l.5发包人应保护设计人的投标书、设计方案、文件、资料图纸、数据、计算软件和专利技术。未经设计人同意,发包人对设计人交付的设计资料及文件不得擅自修改、复制或向第三人转让或用于本合同外的项目,如发生以上情况,发包人应负法律责任,设计人有权向发包人提出索赔。

6.2设计人责任:

6.2.1设计人应按国家规定技术规范、标准、规程及发包人提出的设计要求,进行工程设计,按合同规定的进度要求提交质量合格的设计资料,并对其负责。

6.2.2设计人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是:

6.2.3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

6.2.4设计人按本合同第二条和第四条规定的内容、进度及份数向发包人交付资料及文件。

6.2.5设计人交付设计资料及文件后,按规定参加有关的设计审查,并根据审查结论负责对不超出原定范围的内容做必要调整补充。设计人按合同规定时限交付设计资料及文件,本年内项目开始施工,负责向发包人及施工单位进行设计交底、处理有关设计问题和参加竣工验收。在一年内项目尚未开始施工,设计人仍负责上述工作,但应按所需工作量向发包人适当收取咨询服务费,收费额由双方商定。

6.2.6设计人应保护发包人的知识产权,不得向第三人泄露、转让发包人提交的产品图纸等技术经济资料。如发生以上情况并给发包人造成经济损失,发包人有权向设计人索赔。

第七条 违约责任:

7.1在合同履行期间,发包人要求终止或解除合同,设计人未开始设计工作的,不退还发包人已付的定金;已开始设计工作的,发包人应根据设计人已进行的实际工作量,不足一半时,按该阶段设计费的一半支付;超过一半时,按该阶段设计费的全部支付。

7.2发包人应按本合同第五条规定的金额和时间向设计人支付设计费,每逾期支付一天,应承担支付金额千分之二的逾期违约金。逾期超过30天以上时,设计人有权暂停履行下阶段工作,并书面通知发包人。发包人的上级或设计审批部门对设计文件不审批或本合同项目停缓建,发包人均按7.1条规定支付设计费。

7.3设计人对设计资料及文件出现的遗漏或错误负责修改或补充。由于设计人员错误造成工程质量事故损失,设计人除负责采取补救措施外,应免收直接受损失部分的设计费。损失严重的根据损失的程度和设计人责任大小向发包人支付赔偿金,赔偿金由双方商定为实际损失的 %。

7.4由于设计人自身原因,延误了按本合同第四条规定的设计资料及设计文件的交付时间,每延误一天,应减收该项目应收设计费的千分之二。

7.5合同生效后,设计人要求终止或解除合同,设计人应双倍返还定金。 第八条 其他

8.1发包人要求设计人派专人留驻施工现场进行配合与解决有关问题时,双方应另行签订补充协议或技术咨询服务合同。

8.2设计人为本合同项目所采用的国家或地方标准图,由发包人自费向有关出版部门购买。本合同第四条规定设计人交付的设计资料及文件份数超过《工程设计收费标准》规定的份数,设计人另收工本费。 8.3本工程设计资料及文件中,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应当注明其规格、型号、性能等技术指标,设计人不得指定生产厂、供应商。发包人需要设计人的设计人员配合加工定货时,所需要费用由发包人承担。 8.4发包人委托设计人配合引进项目的设计任务,从询价、对外谈判、国内外技术考察直至建成投产的各个阶段,应吸收承担有关设计任务的设计人员参加。出国费用,除制装费外,其他费用由发包人支付。 8.5发包人委托设计人承担本合同内容以外的工作服 务,另行支付费用。

8.6由于不可抗力因素致使合同无法履行时,双方应及时协商解决。 8.7本合同发生争议,双方当事人应及时协商解决。也可由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调解,调解不成时,双方当事人同意由 仲裁委员会仲裁。双方当事人未在合同中约定仲裁机构,当事人又未达成仲裁书面协议的,可向人民法院起诉。

8.8本合同一式份,发包人份,设计人 份。

8.9本合同经双方签章并在发包人向设计人支付定金后生效。 8.10本合同生效后,按规定到项目所在地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审查部门备案;双方认为必要时,到项目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签证。双方履行完合同规定的义务后,本合同即行终止。

8.11本合同未尽事宜,双方可签订补充协议,有关协议及双方认可的来往电报、传真、会议纪要等,均为本合同组成部分,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8.12其它约定事项:

发包人名称: 设计人名称:

年月日:

建筑设计标准合同范文二发 包 人: 设 计 人:

发包人委托设计人承担经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 第一条 本合同依据下列文件签订: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筑工程设计市场管理规定》。

1.2 国家及地方有关建筑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法规和规章。 1.3 建设工程批准文件。

第二条 本合同设计项目的内容:名称、规模、阶段等、投资及设计费见下表。

第三条 发包人应向设计人提交的有关的资料及文件。

第四条 设计人应向发包人交付的设计资料及文件:

第五条 注:1. 按照付费次序支付各阶段设计费。

2. 最终设计费按施工图面积核定,在第四次付费时一并结算,多退少补。

3. 本合同履行后,定金抵作设计费。

第六条 双方责任

6.1 发包人责任:

6.1.1 发包人按本合同第三条规定的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内向设计人提交资料及文件,并对其完整性、正确性及时限负责,发包人不得要求设计人违反国家有关标准进行设计。

发包人提交上述资料及文件超过期限15天以内,设计人按合同第四条规定交付设计文件时间顺延;超过规定期限15天以上时,设计人员有权重新确定提交设计文件的时间。

6.1.2 发包人变更委托设计项目、规模、条件或因提交的资料错误,或所提交资料作较大修改,以致造成设计人员设计需返工时,双方除需另行协商签订补充协议(或另订合同)、重新明确有关条款外,发包人应按设计人所耗工作量向设计人增付设计费。 在未签合同前发包人已同意,设计人为发包人所做的各项设计工作,应按收费 标准,相应支付设计费。

6.1.3 发包人要求设计人比合同规定时间提前交付设计资料及文件时,如果设计人能够做到,发包人应根据设计人提前投入的工作量,向设计人支付赶工费。

6.1.4 发包人应为派赴现场处理有关设计问题的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生活及交通等方便条件。

6.1.5 发包人应保护设计人的投标书、设计方案、文件、资料图纸、数据、计算软件和专利技术。未经设计人同意,发包人对设计人交付的设计资料及文件不得擅自修改、复制或向第三人转让或用于本合同外的项目,如发生以上情况,发包人应负法律责任,设计人有权向发包人提出索赔。 6.2 设计人责任:

6.2.1 设计人应按国家技术规范、标准、规程及发包人提出的设计要求,进行工程设计,按合同规定的进度要求提交质量合格的设计资料,并对其负责。 6.2.2 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

6.2.3 设计人按合同第二条和第四条规定的内容、进度及份数向发包人交付资料及文件。

6.2.4 设计人交付设计资料及文件后,按规定参加有关的设计审查,并根据审查结论负责对不超出原定范围的内容做必要调整补充。设计人按合同规定时限交付设计资料及文件,本年内项目开始施工,负责向发包人及施工单位进行设计交底、处理有关设计问题和参加竣工验收。在一年内项目未开始施工,设计人仍负责上述工作,但应按所需工作量向发包人适当收取咨询服务费,收费额由双方商定。

6.2.5 设计人应保护发包人的知识产权,不得向第三人泄露、转让发包人提交的产品图纸等技术经济资料。如发生以上情况并给发包人造成经济损失,发包人有权向设计人索赔。

第七条 违约责任

7.1 在合同履行期间,发包人要求终止或解除合同,设计人未开始设计工作的,不退还发包人已付的定金;已开始设计工作的,发包人应根据设计人已进行的实际工作量,不足一半时,按该阶段设计费的一半支付;超过一半时,按该阶段设计费的全部支付。 7.2 发包人应按本合同第五条规定的金额和时间向设计人支付设计费,每逾期支付一天,应承担支付金额千分之二的逾期违约金。逾期超过30天以上时,设计人有权暂停履行下阶段工作,并书面通知发包人。发包人的上级或设计审批部门对设计文件不审批或本合同项目停缓建,发包人均按7.1规定支付设计费。

7.3 设计人对设计资料及文件出现的遗漏或错误负责修改或补充。由于设计人员错误造成工程质量事故损失,设计人除负责采取补救措施外,应免收直接损失部分的设计费。损失严重的根据损失的程度和设计人责任大小向发包人支付赔偿金,赔偿金由双方商定为实际损失的%。

7.4 由于设计人自身原因,延误了按本合同第四规定的设计资料及设计文件的交付时间,每延误一天,应减收该项目应收设计费的千分之二。

7.5 合同生效后,设计人要求终止或解除合同,设计人应双倍返还定金。

第八条 其他

8.1 发包人要求设计人派专人留驻施工现场进行配合与解决有关问题时,双方应另行签订补充协议或技术咨询服务合同。

8.2 设计人为本合同项目所采用的国家或地方标准图,由发包人自费向有关出版部门购买。本合同第四条规定设计人交付的设计资料及文件份数超过合同规定的份数,设计人

8.3 本工程设计资料及文件中,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应当注明其规格、型号、性能等技术指标,设计人不得指定生产厂、供应商。发包人需要设计人的设计人员配合加工定货时,所产生的费用由发包人承担。

8.4 发包人委托设计人承担本合同内容之外的工作服务,另行支付费用。 8.5 由于不可抗力因素致使合同无法履行时,双方应及时协商解决。

8.6 本合同发生争议,双方当事人应及时协商解决。也可由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调解,调解不成时,双方当事人同意由 绵阳市 仲裁委员会仲裁。双方当事人未在合同中约定仲裁机构,事后双未达成仲裁书面协议的,可向人民法院起诉。 8.7 本合同一式份,发包人份,设计人 份。

8.8 本合同经双方签章后生效。本合同生效后,双方履行完合同规定的义务后,本合同即行终止。

8.9 本合同未尽事宜,双方可签订补充协议,有关协议及双方认可的来往电报、传真、会议纪要等,均为本合同组成部分,与本合同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8.10除双方签名外,本合同条款原则上不认可手工痕迹,如确需要对合同内容进行手工增减、改动,须双方均在手工痕迹处加盖公章,方能认为手工痕迹有效。

(此下无正文)

发包人名称:(盖章) 设计人名称:(盖章)

法定代表人:(签字) 法定代表人:(签字)

建筑设计标准合同范文三委托方(甲方):

承接方(乙方):

甲方委托乙方承担 ,经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

第一条 本合同依据下列文件签订: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1.2国家及地方的有关工程勘查设计管理法规和规章。

1.3建设工程批准文件。

第二条 本合同工程设计项目的名称、地点、规模、投资、设计内容及标准:

2.1工程项目的名称:

2.2工程项目的地点:

2.3工程项目的规模:

2.4工程特征及附注说明:

2.5工程项目的投资总额:

2.6工程项目的设计内容及标准:

第三条 甲方向乙方提交的有关资料及文件

第四条 乙方向甲方交付的设计文件

第五条 设计费及支付方法

5.1甲方应支付本合同项目的估算设计费为 元。 5.2 支付方法为:

5.2.1本合同生效后七日内,甲方应向乙方预付估算设计费总额的20%,计 元作为定金(本合同履行后,定金抵作设计费)。 5.2.2 乙方提交初步设计文件后七日内,甲方应即再支付估算设计费总额的30%,计 元。(不含定金)

5.2.3 乙方提交施工图设计文件后七日内,甲方应即再支付估算设计总额的45%,计 元。(不含定金)

5.2.4施工结束后七日内, 甲方应即向乙方结清全部工程设计费。计 元。(不含定金)

5.3 收费说明:

5.3.1 取费计算标准:

第六条 双方责任

6.1 甲方责任

6.1.1 甲方按本合同第三条规定的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乙方提交资料及文件,并对其完整性、正确性及时效负责。 甲方提交上述资料及文件超过规定期限15天以内,乙方按本合同第四条规定交付设计文件时间顺延;超过规定期限15天以上时,乙方有权重新确定提交设计文件的时间。

6.1.2 甲方变更委托设计项目、规模、条件或因提交的资料错误,或对提交资料作较大修改,以致造成乙方设计需返工时,双方除需另行协商签订补充合同、重新明确有关条款外,甲方应按乙方所耗工作量向乙方支付返工费。

6.1.3 在合同履行期间,甲方单方提出解除合同的,乙方未开始设计工作,不退还甲方已付的定金;已开始设计工作的,甲方应根据乙方已进行的实际工作量,不足一半时,按该阶段设计费的一半支付;超过一半时,按该阶段设计费的全部支付。

6.1.4 甲方应按本合同第五条规定的金额和时间向乙方支付设计费用,每逾期支付一天,应承担应支付金额千分之二的逾期违约金。逾期超过30天以上时,乙方有权暂停履行下阶段工作,并书面通知甲方。甲方上级对设计文件不审批或本合同项目停缓建,甲方均应支付应付的设计费。

6.1.5 甲方要求乙方比合同规定时间提前提交设计文件时,甲方应支付赶工费。

6.1.6 甲方应为乙方派往现场的工作人员提供工作生活及交通等方便条件。

6.1.7 甲方应保护乙方的设计版权,未经乙方同意,甲方对乙方交付的设计文件不得复制或向第三方转让或用于本合同外的项目,如发生以上情况,乙方有权索赔。

6.2乙方责任:

6.2.1乙方按本合同第四条规定的内容、时间及份数向甲方交付设计文件。

6.2.2乙方对设计文件出现的遗漏或错误负责修改或补充。对于乙方设计错误造成的工程质量事故损失,乙方除负责采取补救措施外,应免收损失部分的设计费,并根据损失程度向甲方偿付赔偿金,赔偿金最多与免收的设计费金额相等。

6.2.3由于乙方自身原因,延误了按本合同第四条规定的设计文件交付时间,每延误一天,应减收该项目应收设计费的千分之二。

6.2.4合同生效后,乙方单方提出解除合同的,乙方应双倍返还定金,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赔偿甲方损失。

6.2.5乙方交付设计文件后,应参加有关部门设计审查会议及根据审查结论负责不超出原定计划任务书范围内的必要调整补充。

6.2.6乙方不得向第三方扩散、转让甲方提交的产品图纸等技术经济资料。如发生以上情况,甲方有权索赔。

第七条 其他

7.1乙方为本合同项目所采用的国家或地方标准图,由甲方自费向有关出版部门购买。

7.2本合同第四条规定乙方交付的设计文件份数超过《工程设计收费标准》规定的份数,乙方另收工本费。

7.3本工程项目中,建筑材料、设备的加工定货,甲方需要乙方人员配合时,所需费用由甲方承担。

7.4甲方委托乙方配合引进项目的设计任务,从询价、对外谈判、国内外技术考察直至建成投产的各个阶段,应吸收承担有关设计任务的乙方参加。出国费用,除了制装费外,其他费用由甲方支付。 7.5甲方委托乙方承担本合同内容之外的工作服务,另行支付费用。 7.6 由于不可抗拒因素致使合同无法履行时,双方应及时协商解决。 7.7 本建设工程设计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生纠纷,委托方与承接方应及时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可向人民法院起诉。

7.8 本合同未尽事宜,双方可签订补充协议作为附件,补充协议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7.9 其他约定事项 无

7.10本合同一式五份,甲乙双方各执二份。建设管理部门备案一份。

7.11 本合同双方签章后,在30日内报项目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双方认为必要时,到项目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鉴证。双方履行完合同规定的义务后,本合同即行终止。

7.12 本合同经甲、乙双方盖章签字后自20 年 月 日生效。

第2篇:建筑设计合同范文

委托单位:

设计单位:

设计编号:

合同编号:

____年____月______日订

建筑安装工程设计合同

订立合同双方:

建设单位:__________________,以下简称甲方;

设计单位:__________________,以下简称乙方。

为了明确责任,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国家建设项目的设计任务,根据《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条例》的规定和________批准的计划任务书,经甲乙双方充分协商,特签订本合同,以便共同遵守。

一,工程名称,规模,投资额,建设地点

甲方委托乙方承担_____工程的设计项目,建筑安装面积为______平方米,批准总投资为____万元,建设地点在_________

二,甲方的义务

1,甲方应在一九____年____月____日以前,向乙方提交业经上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工程选址报告,以及原料(或经过批准的资源报告),燃料,水,电,运输等方面的协议文件和能满足初步设计要求的勘察资料,需要经过科研取得的技术资料。甲方在一九____年____月______日施工图设计前,应提供经过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和能满足施工图设计要求的勘察资料,施工的条件,以及有关设备的技术资料。甲方对上述资料必须保证质量,不得随意变更。

2,及时办理各设计阶段的设计文件审批工作。

3,在工程开工前,甲方应组织有关施工单位,与乙方进行设计技术交底;工程俊工后,甲方应通知乙方参加竣工验收。

4,在设计人员进入施工现场进行工作时,甲方应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并在生活上予以方便。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因技术上的特殊需要进行试制试验,所需一切费用以及为配合甲方到外地的差旅费均由甲方负责。

5,甲方必须维护乙方的设计文件,不得擅自修改;未经乙方同意,甲方不得复制,重复使用或擅自扩大建设范围。甲方有义务保护乙方的设计版权,不得转让给第三方重复使用。

三,乙方的义务

1.乙方必须在一九____年____月____日以前,向甲方交付初步设计文件;在一九______年____月____日以前,向甲方交付技术设计文件;在一九____年____月____日以前,向甲方交付施工图设计文件。其中,初步设计文件一式______份,技术设计文件一式____份,施工图设计文件一式____份,甲方另需增添文件分数和需要模型费,另行收费。一九____年____月____日以前,乙方必须向甲方提交完毕所有设计文件(包括概预算文件,材料设备清单)。

大型建筑安装工程,甲乙双方可视具体情况分阶段进行设计,在具备设计条件时,双方签订阶段设计合同,具体规定甲方应提交各阶段设计资料的名称和日期,乙方交付设计文件的日期,作为本合同的附件,详见附件(2)。)

2.乙方必须根据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或上一阶段设计的批准文件,以及有关设计技术经济协议文件,设计标准,技术规范,规程,定额等提出勘察技术要求和进行设计,提交符合质量的设计文件。

3.初步设计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查后,在原定任务书范围内的必要修改,乙方应负责承担。

4.设计单位对所承担设计任务的建设项目应配合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前技术交底,解决施工中的有关设计问题,负责设计变更和修改预算,参加隐蔽工程验收和工程竣工验收。

四,设计的修改和停止

1.甲方因故要求修改工程的设计,经乙方同意后,除设计文件交付时间另定外,甲方应按乙方实际返工修改工日,每工日按____元增付设计费,或按设计阶段中返工的工作量百分比计算。

2.原定任务书如有重大变更而重作或修改设计时,须具有设计审批机关或设计任务书批准机关的意见书,经双方协商,另订合同。已经进行了的设计费用的支付,按前条办法计算。

3.甲方因故要求中途停止设计时,应及时用书面通知乙方,已付设计费不退,并按该阶段的实际耗工日,增付和结清设计费,同时结束合同关系。

五,设计费的数量和交付办法

本设计合同生效后____天内,甲方应向乙方交付相当于设计费的20%的定金,设计合同履行后,定金抵作设计费;乙方向甲方提交初步设计方案后____天内,甲方应向乙方支付____%的设计费;乙方向甲方提交施工图文件后____天内,甲方应向乙方结清全部设计费(设计周期较长的大型工程项目,施工图阶段的设计费,可按单项工程设计完成后分别拨付)。

六,奖励与违约责任

1.在合理的工程投资控制数内,由于乙方采用先进技术或合理建议而节省了工程投资,可以从节约投资额中提取__%奖励乙方。

2.由于甲方不能按期、准确提供有关设计资料,致使乙方无法进行设计或造成设计返工,乙方除可将设计文件交付日期顺延外,还应由甲方按乙方实际损失工日,以每日____元计算增付设计费。

3.甲方不按照合同规定的时间向乙方支付定金和设计费,应根据银行关于延期付款的规定,向乙方偿付违约金。

4.由于乙方的原因,延误设计文件的交付时间,每延误____天,乙方应向甲方偿付相当于设计费的____%的违约金(甲方可在设计费中扣除)。

5.因乙方设计质量低劣引起返工,应由乙方继续完善设计任务,并视造成的损失浪费大小减收或免收设计费。对于因乙方设计错误造成工程重大质量事故者,乙方除免收受损失部分的设计费外,还应付与直接受损失部分设计费相等的赔偿金。

七,其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合同自一九____年____月____日双方签字后生效,全部设计任务完成后失效。本合同如有未尽事宜,需经双方共同协商,作出补充协定。补充协定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但不得与本合同内容抵触。

在合同执行中如发生纠纷,双方应及时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双方属于同一部门的,由上级主管部门调解;调解不成,或不属于同一部门的,可向国家规定的合同管理机关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本合同正本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合同副本一式___份,送计委,建委,建行……等单位各留存一份。

建设单位(甲方):设计单位(乙方):

代表人: 代表人:

联系人: 联系人:

通讯处: 通讯处:

电话或电报: 电话或电报:

开户银行:开户银行:

第3篇:建筑设计合同范文

关键词:功能内区洁净变频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hospital the functions and features of each department, in the design of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flexible, choose appropriate air conditioning form.

Keywords: function area clean in frequency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综合性医院各部门功能、组成、特点及要求

目前,一般综合性医院建筑包括门诊部、住院部和医技部;

1、门诊部一般由公用部分、诊断治疗部分和各科诊室组成,公用部分包括门厅、候诊室、电梯、厕所等。此部门的设计要求为:最大限度满足医疗要求人流、物流分明、合理洁污分流,防止接触感染、交叉感染。此区域宜根据实际情况新风量取最大值,同时考虑大都在裙房部分,单层面积较大,形成内区,考虑为内区设置提前供冷水的空调水系统尤为必要。

2、住院部是病人治疗与康复的场所,又是病人生活起居的地方,住院部功能上主要由出入院管理部和病房两部分组成,其中,出入院办理处。此部门的设计要求为:适应医疗、护理需要,考虑病人生活居住因素,需要满足病人生理、心理需要创造舒适亲切的居住环境,对于特种病房,满足洁净要求。此区域根据洁物和污物流线,在污物暂存设置有效的排风系统。

3、医技部是全院诊断治疗中心,也是器械医药供应中心,是全院设备最先进、机能最复杂的部门。功能上包括手术、理疗、放射、检验、机能诊断、同位素室等,也包括中心消毒、器材与敷料供应、制剂及配、发药等。此部门的特点为:建筑内部各室或区域功能特殊,医疗要求复杂,需考虑院方日后的医疗设施、设备的更新问题,建筑上通常采用大空间以适应设施更改和设备更新;设计要求:满足各种医疗与诊断要求,保证诊疗设备性能,此外,实验室、核磁共振、同位素检查室等都会产生有毒、爆炸性、放射性、异味等有害气体,防止各独立功能区受干扰,根据情况可设置独立运行的空调系统。

二、综合性医院各典型部门的空调系统设计要求、室内设计参数及空调系统的选择原则

1、综合性医院空调系统分区及选择原则:

(1)房间功能性:医疗要求相同、功能相相近、对空气品质要求相同的房间可共用一套空调系统。

(2)建筑形式:严寒地区及寒冷地区的冬季门厅等大空间负荷较大,宜配合地板辐射采暖来提高舒适性。对于一些有辐射性、密闭性要求较强、而对空气质量要求不高的功能房间(通常结构形式为厚剪力墙且位于地下室)宜采用多联机或分体空调。

2、结合工程实例,给出各典型部门的设计要求及参数:

以下为某综合性医院工程实例的典型部门设计方案及设计参数:

表中:

I――高度清洁区域对应百级洁净

Ⅱ――清洁区域标准对应千级洁净

Ⅲ――准清洁区域对应万级洁净

Ⅳ――一般清洁区域

Ⅴ――污染区域

E――等压

P――正压

N――负压

三、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压力梯度控制问题

一般压力控制主要采用调节新风量、排风量控制,由新风量调节正压,排风量控制负压,保持室内正压/负压的风量是针对门窗缝隙的渗漏量而定的,与门窗密封性有很大关系,虽不容易定量确定,但可定性分析,门窗缝隙多、密闭性不好的房间若要求正压则需要的新风量较大,因此,从节能方面考虑,将维持正压的房间置于内区是较节能的。

2、新风系统需注意的问题

医院建筑的新风系统的功能较复杂,设计时需注意以下问题:

(1)满足卫生要求方面,对于一般病房,新风量除考虑到病人外,还应适当考虑陪护人员;

(2)功能转换时:对于手术室,手术时要求新风量较大,手术后,只需要提供维持正压的新风量即可,因此要加电动调节阀;

(3)用新风提供补风时,对于污染区域的房间,由于需要全排风,尤其位于地下室的比较密闭的房间,通常要求风量不大且对室内温湿度有要求的房间宜采用热湿处理过的新风,若排风量较大时,建议从节能角度考虑,采用只经过过滤的新风作为补风。

(4)设置空调机房、新、排风机房,或设计设备夹层,并做隔音处理,新排风机组,清洗和维修量大,楼宇自控的调试量大,吊装对吊顶的破坏性大,维修困难,隔音不好处理。设计上要和建筑专业协调好,预留出足够面积的空调机房,应能方便检修机组,机房周边应设置一些对噪音的耐受性好的功能房间。

3、关于系统节能问题

医院空调系统因其对空气品质要求较高且存在大量无法回收的排风,能耗比其他建筑要高,为此,节能问题更为突出。这里简单谈一些系统设计上需要注意的问题:

(1)医院负荷变化随运行情况和季节变化较大,因此空调风机、排风机、水泵都有要设变频控制系统,为运行管理节能提供条件。

(2)空调通风系统宜精简阀门的设置,运行管理过程中要经常清洁过滤装置,以减少阻力达到节能的目的。

(2)根据医院将来的运行情况,合理划分空调系统,例如,充分与使用方沟通,以确定几间手术室共用一个新风系统比较合适。

(3)由于医院同时使用热源和冷源的时间较多,可尝试采用冷热源一体机,但其使用受冷热量平衡的限制。

四、结束语

医院建筑有着最复杂的功能设置,空调设计不可避繁就简,不同的功能要差别化对待,才能设计出实用科学的空调系统。

参考文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

第4篇:建筑设计合同范文

关键词:绿色建筑技术;暖通设计;可持续发展;节能环保

暖通设计包含空气调节、通风以及采暖这三个方面,是建筑技术在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近几年, 为了能给人们带来更加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应该正确应用绿色材质的材料和可再生资源,达到匹配空调和供暖设施的最大利用, 减少大量有害气体的排出, 从而减少了资源的消耗, 对自然环境起到保护作用。随着大量建筑的不断出现, 为避免建筑垃圾产生的污染,加强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 从而减轻自然环境的压力。

1 应用暖通设计的注意事项

1.1 在可靠性与可行性方面的注意事项

在建筑工程中暖通设计应具有可靠性及可行性双重效果,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完成,这其中的可靠性主要是指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保证工程及人员的安全,并且要兼顾经济效益,可行性主要是指设计的方案及工程的实施步骤便于操作,不会造成施工的困难。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暖通设备必须要有充足的供电及供水条件,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而且要有足够的抵御外来风险及内部变动的能力,遇到特殊情况要能够及时处理,并且最重要的一点是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地区政府及相关环保规章进行施工。

1.2 在进行暖通设计时要做好经济性比较

保证工程运作的经济性是每个建筑设计方案能够实行的前提,所以在针对暖通空调的设计方案中同样要遵循这个原则,在进行实际施工之前,要制定相关的几个可行方案,并对这些方案进行经济效益方面的比较,从而找出一个最适合当地施工的标准方案。这其中主要的比较标准有以下几项:能源的价格及能源的用量、使用设备的档次、当地的市场价格及劳动力价格等等,而且要将这些方案放在同一个周期及同一个施工地点进行比较,才能保证比较的合理性。还有一点必须注意的是在进行暖通设计时虽然要考虑经济因素,但也必须要保证工程的质量及安全性。

1.3 在进行暖通设计时要保证空调的可调节性及可操作性

暖通系统中空调的可调节性主要是指要根据季节及建筑构造进行空调功能的设计,从而保证空调在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以应对当地气候的变化。可操作性是指在空调设备进行运转的过程中要保证其节能效果,在设计空调系统是要使操控程序方便易行,保证运行空调的人员通过简单的培训能够进行直接操作,在进行设备设施选择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后期耗能小及功率小的进行设计。

1.4 空气调节与通风的注意事项

在暖通设计建筑的要求规范当中有冬季室内空气计算参数的明确规定,在进行暖通设计的过程当中要按照参数的要求进行。浴室的温度要大于25℃,而盥洗室和厕所的温度要维持在12℃上下。此外,通过门窗的冷空气量是影响室内温度的重要因素,在暖通设计时要将通过门窗的冷空气量包含在系统的热负荷量之中,做到科学合理的设计。暖通设计中应该合理恰当的去选择通风设备的保温材料,例如很多设计人员所选择的铝箔玻璃棉对风管的保温效果确实不错,但针对冷冻水管和立管却没有什么效果。一般情况下风管的设计不允许穿过防火墙或者变形缝,特殊情况下需要穿过变形缝时,需在俩侧设置防火阀;要穿过防火设计人员要具有与时俱进的设计能力,需要定期的对设计人员进行培训,有效的提高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推动设计人员在学习掌握规范的标准和要求的同时,也有着良好的随机应变能力能够处理突发事件

2 绿色建筑技术在暖通设计中的应用

2.1 绿色环保材料的利用

在暖通设计中,注重使用绿色材料,多选用可回收利用和可以重复使用的保温材料以及管材。尽量做到在满足建筑需要的同时,减少材料对居住者的不良影响,避免使用不节能的环保材料,严格把关材料的选择,杜绝使用对人体有害的材料,需要制冷时尽量少去使用CFCS 制冷剂。综合利用绿色环保的材料,也是绿色建筑技术缺之不可的。而考虑到降低成本,建议本地取材,取近舍远,也能够大大降低材料运输的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的同时还减少了业主的负担。

2.2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常规的能源通常价格较可再生能源要高,且不环保。作为现代绿色建筑技术之一的可再生能源技术是绿色建筑消耗的首选,以降低对常规能源的损耗。因此,运用可再生能源满足暖通系统的高能耗是现在暖通设计中不可或缺的技术。考虑到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在建筑进行暖通设计的时候,要注意权衡可再生资源分担暖通系统的部分作用并维持暖通系统的正常运行。暖通在空气调节、通风以及采暖这三个方面。

2.3 关注建筑整体的节能布局

在绿色建筑之中首要关注的就是使用能源的问题。而在建筑的损耗当中,有百分之五十左右的能耗用于供暖。绿色建筑的关注点便在于暖通空调系统如何节能环保。暖通设计与绿色建筑技术的联系主要在于多元通风技术、被动太阳辐射设计、热回收技术、置换通风技术等技术,这些技术也都与建筑的整体布局是息息相关的,要想满足空气调节、通风以及采暖方面的要求,需要有一些建筑布局上的安排。例如多元通风技术和被动太阳辐射设计。多元通风技术是用机械通风、自然通风和空气调节之间的交互使用来维持良好的室内环境的一项技术。过渡季节采用机械通风的方法引入室外风,或者开启外窗采取自然通风,通过全新配置实现空调季节按照最小新风运行。与太阳能电池结合的话,还有着蓄能的作用,若是昼夜温差过大,则能做到有效的节能再利用。在现代社会之中暖通设计的趋势便是将绿色建筑技术应用其中,推动绿色环保节能建筑的发展。科学合理的将绿色建筑技术应用于暖通设计之中,能有效的促进绿色建筑技术与暖通设计相辅相成,兼顾环境的绿色环保和居住者的舒适。将绿色建筑技术应用于其中,是现代社会在暖通设计上的趋势,绿色建筑技术追求建筑的环境友好性,暖通设计追求建筑居住着和使用者的舒适性,要将两者协调的统筹在一起,就需要将绿色建筑技术手段科学的、合理的置于暖通设计中进行考虑和分析,以寻求最佳方案,从而同时达到两者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然.绿色建筑中暖通空调设计[J].科技创新导报,2010(6):92.

第5篇:建筑设计合同范文

王成刚先生从内省、慎独做起,秉持天生的德性,同时又孜孜不倦地学习,将孔子生活处世中的“中庸”之学,充分地运用于建筑设计之中,于大和中求不同,开创了自己的设计风格。

风格需要传承。风格更需要独创,有人在忙碌中学会的只是沿袭与守旧,有人在迷茫中学会的只是模仿与抄袭,而王成刚先生也很忙碌,但是他在忙碌的时候也在思考,并且将中庸思想创新地引入建筑设计:王成刚先生也很迷茫,但是更多地是积极求索,在困惑中寻找到一条新的生命线。这,也许,才是我们在人生中追寻的另一种境界。

本刊记者:您曾以中庸思想为指导来评价建筑设计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中庸建筑”为建筑最高境界的观点。请问何为“中庸建筑”?

王成刚:“中庸建筑”的思想其实源于儒家的“中庸之道”。 “中庸”是儒家的核心思想。 “中庸”就是做人做事不偏不倚。用现代文字表述实质上就是“临界点”。也就是难以把握的“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从本质上来讲主要是强调社会的秩序, “中”就是处理问题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达到一个有秩序的和谐社会,所以我把这个思想引入到建筑中来,如果给予定义,可以这样理解,如果建筑能够很全面地、很综合地考虑建筑的各个因素,并且能正确和恰当地处理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而创造的、和谐的、均衡的建筑就是“中庸建筑”。 “中庸建筑”有“绝对”与“相对”之分。孔子曾认为“中庸之道”是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那么引入建筑,就必然有“绝对的中庸建筑”与“相对的中庸建筑”。“绝对的中庸建筑”,我认为是不存在的,那只是一种理想,因为影响建筑的因素实在太多,不可能面面俱到,不可能都做得非常完美。我们常说过一句话,只有更好的建筑,没有最好的建筑,所以“绝对的中庸建筑”是不存在的。而“相对的中庸建筑”还是存在的。如果你把建筑的主要因素考虑到了,把主要的关系处理好了,那么它就是中庸的。

本刊记者:在当前追求新锐、新异、酷炫的建筑外形设计时,而您却提出“中庸”,是否为反其道而行之?

王成刚:可以这么讲。我之所以这样提与我的经历也有着一定的关系,因为中国建设的这二十多年也是我从事建筑设计的二十年。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以前的均衡被打破了,新的秩序到现在也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所以人的思想很混乱,建筑这个行业也这样。目前看方案与做方案似乎都流于外形,而建筑其实内容万千。可是十年前的建筑只是讨论如何从外形上突出,而建筑的功能、建筑与环境的关系等等,却置之不理。基于这点,我提出中庸,其实是反现在的无秩序状态。你说是背道而驰,我也不反对,但是我自己认为这也是一种建筑的创新,包括形式的创新,只是这种创新有好有坏。

本刊记者:程子曰:“中庸,天理也。天理固高明,不极乎高明,不足以道中庸,中庸乃高明之极”。建筑的中庸是否就是无极之形态呢?

王成刚:从我理解的“中庸”而言,其实形式只是它的一个方面,它不是专说形式的,形式只是它的一个内容而已。如果中庸建筑只是形式而己,那么与我的理解是有差别的。我认为中庸建筑是非常全面的,是各种关系处理地恰到好处的一种建筑。不仅仅是形式,因为外形要创新,功能也要创新,包括建筑技术的使用,所以不仅是建筑形态的处理,建筑形态也许与周边环境关系比较大,但实际上它只是中庸建筑的一个方面。我不认为中庸是纯形态的概念。

本刊记者:其实我并非强调一个外形,我是说事物到了极致的表现形态,比如“大象无形”、 “大音稀声”等,也就是说,中庸到了极致是否就是无极。

王成刚:这其实就是刚才提到的“绝对中庸建筑”,实际是达不到的,因为它确实太复杂啦。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讲,它的形态、功能等等都是非常非常完美的。

本刊记者:目前国内哪些建筑,您认为是走“中庸”之道的?上海世博的一些建筑摒弃了酷炫的表达方式,都开始向温和回归。这是否是目前的主题?

王成刚:我觉得走中庸之路,不管他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中庸的理念在其中或多或少都有所体现。我个人认为奥运建筑的“水立方”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这是根据我自己的原则判断的。

本刊记者:把你的理论套进去?那么是如何判断的呢?

王成刚:首先,从“水立方”与环境的关系来讲,尤其与“鸟巢”的关系是和谐,两者各处中轴线一边一圆一方是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观的。其二,从体量的配置上,它也是比较得体的。因为“鸟巢”毕竟是一个主馆,而游泳馆居于次要地位,所以在体量上需进行适当的控制。第三,这个建筑本身独具创意。它的外形很新颖、很精致,尤其是夜景的变化更是美伦美焕。第四,建筑与结构的配合可以说达到了完美的状态。包括功能,其功能与建筑的外形关系也是非常得体,内景与外景几乎一致,没有再进行另外的装修。从这几方面而言,它是做得不错的。

另一个反例就是央视。首先我们来看看它与周边的关系,你可以从大多数图片获知,其实它与周边关系是极度的不和谐,尤其它的形状与体量,超怪又超大,所以它与周边的环境,与周边的建筑和谐度很低。其次,它的结构极其不合理,这是由于其反常建筑外形造成的,作为一个超高层建筑,其外形违背了基本的力学原理。其三,其本身的形态并不优雅。现在很多人说它是“大裤衩”,据说设计师真是这么想的。从这几个大的方面来讲,我感觉它就像生活中的“凤姐”。自己美不美?不美。可是她求得的是一种目光,所以我认为央视大楼是反中庸的一个典型:标新立异。如果设计师真是那么想的话,那简直是对国人的愚弄。不管中庸之道,是主题也好,还是主流也罢,我认为目前逐渐成为主流,最终也会成为主流。其实改革开放头十年很混乱,真的不知何为好、何为坏?但是经过二十年的沉淀与思考,我们发现跟风的现象越来越少,包括世博场馆,如世博轴都是往这个方面去走,而不是标新立异,越不可能越要去做。中庸趋势是必然的,没有秩序,哪有和谐可言。

本刊记者:台湾设计师梁敏川认为中庸就是在“对称”中取“平衡点”,您认为呢?

王成刚:我平常习惯用的是均衡,而不是平衡。 “对称”从建筑的角度而言,它只是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在平地、在官方建筑中用的比较多,因为对称最容易取得一种均衡,但实际上,从中庸的思想来讲,它并不是完全讲求对称,它追求的是一种秩序,追求的是一种和谐。你怎么达到和谐是你的事, “中庸”只是给出了方法,而没有告诉你具体的手段。如果单从建筑的角度来理解,中庸就是对称与平衡,这句话比较绝对,但是如果中庸是对称取得平衡的一种方式,这样理解倒是可以。

本刊记者:您主创的长沙简牍博物馆得到吴良镛先生的亲自指点,被业内盛赞为“长沙的文化心脏”,它巧妙地将博物馆主要功能置于半

地下,以扩大文化广场的规模,同时充分尊重历史现状,在建筑体量及高度上做了最大限度的控制,这是否也是“中庸思想”在具体创作中的应用呢?

王成刚:是的。其实这个项目也是自己的一种经历,在此之前,我一直在思考建筑的评判标准,而正在此时接到这个项目。其实我是有意识将中庸思想运用到这个项目中。严格来讲, “中庸之道”是一种思想,也是一个方法论。所以在设计之初,我考虑更多的不是这个项目的外形,而是搜集相关的资料,博物馆的资料、长沙的历史资料等等。第二,把所有的关系罗列出来,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建筑与天心阁的关系、建筑与功能的关系,列出来以后,大家来讨论,其实就是确立一个主要的原则。这个建筑当时有一个很重要的关系,就是与天心阁的关系。为此,我们讨论了很多轮,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天心阁是主要的,简牍博物馆是次要的,这是一种秩序,不能破坏。从长沙市的历史,从天心阁的历史来看,天心阁就是最主要的,你不能跟它去争。根据这个原则,我们做的两个方案,都是将博物馆的高度控制在城墙之下。当时投标的时候,有六七个方案,均犯有类似的毛病,一味地强调自己,有些甚至比天心阁还高。而我们的方案按照确立的原则做下来之后,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不管方案几易其稿,我们之前订立的原则始终没有变。唯一变的是建筑风格,这是我对如何传承建筑文化方式上的转变。

本刊记者:风格是你自己进行过程中的一个衍变?

王成刚:没错。最初我们确立的风格是简化式的古典风格,形式参照了当时汉代的高台建筑,因为竹简是三国的,也就是汉代末年的,我就想用当时建筑的一种形制来进行表现,所以第一个方案是按照高台的形式来处理的。但是建筑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我们又采取了简化式的手法,以体现我们这个时代的烙印。后来的修改是我内心的转变,因为我意识到继承传统的方式有很多种,而符合环境的方式就是最好的。其实中国的传统建筑有很多优点,尤其是对空间环境的营造,如江南园林的空间收放以及具体表现手法都非常有特色。从这个角度进行继承,也是一种方式。如果要体现特色,就做干净些,天心阁周边没有同类型建筑,所以我们决定做一个现代的,不是从形制上去继承,而是从空间上、从表现手法上、从细节上去进行继承,这样的建筑岂不是更好、更干净。从秩序上来讲,我觉得天心宾馆做得并不好,因为它对天心阁有一种破坏作用。作为简牍博物馆,两边都这样了,没必要中间再做一个古典的。从项目本身来讲,目前的处理似乎是损害了自身的利益,但它却为营造整体和谐做了贡献。我有一个朋友经过那里,说怎么没注意到那里有一个博物馆,我说“好”,这就达到了我的目的。我原来就这样想,博物馆就在树林里面,隐隐约约就行啦。达到了这样一个效果,就是我最初想要的。我并不期望它在这个街道上非常引人注目,只要大家能看到它,就行了。

本刊记者:不能让它太张扬了。

王成刚:是的,在这个地方,它就不能太张扬。如果移至他处,我可能会要它张扬些。也就是说建筑与环境、与周边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正如之前我所提到的游泳馆与主馆的区别,它们是有主次之分的,否则就会乱套。

本刊记者:您从事建筑创作这么多年,无论是您的作品还是您的文字,是在对自我的一种挑战,也是一种内心深处的煎熬,更是凤凰涅磐后的浴火重生,最后能否简单地介绍一下您多年的创作心路?

王成刚:我是1989年毕业的,从业这二十年其实是我国建筑业发生巨大变化的二十年,原来的价值观与规则都被颠覆了。而新的价值观与规则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建立,至少主流还没有建立,人的思想很混乱。就我个人而言,我的思想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头十年,非常迷茫,各种建筑思潮、各种建筑理论,都在冲击着你,令你眼花缭乱,很多作品(包括长沙的),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令你无所适从。也不知道什么样的建筑才是人们期待的建筑?当时与同行探讨时,有人说, “和谐的是美,不和谐的也是美。”反之都是美,那么美究竟是什么呢’我愈加迷惑。从1999年前后我开始独立思考这个问题。十年前的国家大剧院是引起广泛争议的一个作品。国家大剧院的设计是从1997年开始的,那时为这个项目,全国争论非常激烈,参与人数也非常多,最后闹到了几十名院士联名批评。到底什么是好建筑,我一直在思考。那段时间我开始阅读一些有关“中庸”的书籍,通过“中庸”来观察社会,通过“中庸”来评价建筑。为了弄清大剧院与环境的关系,我去了北京两次。大剧院与环境确实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而且建在那么一个地方,当时感觉建筑风格与周围环境有冲突。挖地基时,我特意去看了一下,除了一个大坑啥也没有,当时就在思考建筑体量与场地的关系,觉得建筑可能大了点。后来建成后发现它确实如此,而且与场的关系不是很协调,建筑体量显得比较大,而场却较小,用这么一个场地,做这么一个建筑,稍显高了一点。现在看来我的评判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从风格上来讲,它与周边环境存在着一定的冲突。幸好它是银灰色的,与北京的灰色天空非常相近,如果它的外观采用别的颜色问题就大了。安德鲁说它是一个好建筑,其实它本身确实是一个好建筑,如果放在一个开阔的地方,比如海边,确实赏心悦目,不过现在它所处的位置不好,这与CCTV大楼形同大裤衩是不一样的。那个大裤衩本身就非常难看,而大剧院本身非常好,只是它的场地不太合适,这是我用中庸思想进行评判的一个建筑,而真正让我有机会用“中庸建筑”的思想指导的建筑设计,就是长沙简牍博物馆。它让我的“中庸建筑”思想更加清晰、更加坚定。当然光有正确的设计原则,是不够的。要做好一个建筑是相当困难的,因为它需要你有全面与广博的知识,否则你很难做出一个好项目,这就是中庸中所提到的“度”。什么是最好的,什么样的“度”是最适合的,其实我觉得这才是一个建筑师真正水平的体现。

本刊记者:也就是如何从量变到质变?

王成刚:对。这个度掌握到什么样才最合适,比如外立面“度”的掌握,统一与协调、统一与变化,变多了就会乱,太统一了就会单调。那么作为建筑师而言,建筑师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志就是对“度”的掌握,这也是人一辈子要努力学习的。《中庸》说: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如果把它引用到建筑里来,也就是建筑师如何去做,才能达到所谓的中庸建筑。有些建筑做得不太合理,就是缺乏“度”的掌握。而且不同时段、不同时期,我们对“度”的掌握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再过五年,重新回到这个建筑,可能我对“度”的掌握又是不一样的。这也是建筑师一辈子要去学习的东西,随着时代进步,只有不停地学习,才能跟上时代匆匆而去的步伐。所以我以后会在这方面一直努力,否则很难做出中庸的建筑。

第6篇:建筑设计合同范文

设计证书等级:____________

委托方: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方: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日期:________________

工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

工程地点:________________

委托方委托设计方承担__________________规划设计,工程地点为__________________,经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并共同履行。

第一条 本合同签订依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市场管理规定》、《辽宁省城市规划设计行业收费标准》和《工程设计收费标准》。

1.2 国家及地方有关规划设计管理法规和规章。

1.3 规划项目批准文件

1.4 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条 设计依据

2.1 委托方给设计方的委托书或设计中标文件2.2 委托方提交的基础资料2.3 设计方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是: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其他: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条 合同文件的优先次序构成本合同的文件可视为是能互相说明的,如果合同文件存在歧义或不一致,则根据如下优先次序来判断:

3.1 合同书

3.2 中标函(文件)

3.3 委托方要求及委托书

3.4 投标书

第四条 本合同项目的名称、规模、阶段及设计内容(根据行业特点填写)

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

规模 : 用地 人口 其他

阶段 : 区域规划 总体规划 分区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 修建性详细规划 专项规划 其他

设计内容: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条 委托方向设计方提交的有关资料、文件及时间地形图纸(比例尺__________________)

地形图电子文件(光盘 软盘)

其它资料时间

第六条 设计方向委托方交付的设计文件、份数、地点及时间蓝图__________________套彩图__________________套说明书或文本__________________套时间、地点__________________

第七条 费用

7.1 根据本合同第1.1条款的相应规定,经双方商定,本合同的设计费为__________________万元。

7.2 如果上述费用为估算设计费,则双方在规划设计审查后,按批准的规划设计规模核算设计费。规划设计间如遇规模或内容调整,则设计也应做相应调整。

第八条 支付方式

8.1 本合同生效后三天内,委托方支付设计费总额的30%,计__________________万元作为定金及启动资金(合同结算时,定金抵作设计费)。

8.2 设计方提交__________________设计文件后三天内,委托方支付设计费总额的40%,计_________万元;之后,委托方应按设计方所完成的规划工作量比例,分期分批向设计方支付总设计费的30%,计_________万元,设计成果完成后,委托方结清设计费,不留尾款。

8.3 双方可委托银行代付代收有关费用。

第九条 双方责任

9.1 委托方责任

9.1.1 委托方按本合同第五条规定的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内向设计方提交基础资料及文件,并对其完整性、正确性及时效性负责。委托方不得要求设计方违反国家有关标准进行设计。

委托方提交上述资料及文件超过规定期限15天以内,设计方按本合同第六条规定的交付设计文件时间顺延;委托方交付上述资料及文件超过规定期限15天以上时,设计方有权重新确定提交设计文件的时间。

9.1.2 委托方变更委托设计项目、规模、条件或因提交的资料错误,或所提交资料作较大修改,以致造成设计方设计返工时,双方除另行协商签订补充协议(或另订合同)、重新明确有关条款外,委托方应按设计方所耗工作量向设计方支付工费。

在未签订合同前委托方已同意,设计方为委托方所做的各项设计工作,委托方应支付相应设计费。

9.1.3 在合同履行期间,委托方要求终止或解除合同,设计方未开始设计工作的,委托方应根据设计方已进行的实际工作量,不足一半时,按该阶段设计费的全部支付。

9.1.4 委托方必须按合同规定支付定金,收到定金作为设计方设计开工的标志。未收到定金,设计方有权推迟设计工作的开工时间,且交付文件的时间顺延。

9.1.5 委托方应按本合同规定的金额和日期向设计方支付设计费,每逾期支付一天,应承担应支付金额千分之二的逾期违约金,且设计方提交设计文件的时间顺延。逾期超过30天以上时,设计方有权暂停履行下阶段工作,并书面通知委托方。委托方的上级或设计审批部门对设计文件不审批或本合同项目停缓,委托方均应支付应付的设计费。

9.1.6 委托方要求设计方比合同规定时间提前交付设计文件时,须征得设计方同意,不得严重背离合理设计周期,且委托方应支付赶工费。

9.1.7 委托方应为设计方派驻现场的工作人员提供工作、生活及交通等方面的便利条件及必要的

劳动保护装备。

9.1.8 设计文件中选用的国家规范、部门及地方规范由委托方负责解决。

9.1.9 承担本项目外国专家来设计方办公室工作的接待费(包括传真、电话、复印、办公等费用)。

9.2 设计方责任

9.2.1 设计方应按国家规定和合同约定的技术规范、标准进行设计,按本合同第六条规定的内容、时间及份数向委托方交付设计文件(出现9.1.1、9.1.2、9.1.4、9.1.5规定有关交付设计文件顺延的情况除外)。并对提交的设计文件的质量负责。

9.2.2 设计合同有效年限为_________年,超期后如仍须执行时,合同双方进行延期确认。

9.2.3 负责对外商的设计资料进行审查,负责该合同项目的设计联络工作。

9.2.4 设计方对设计文件出现的遗漏或错误负责修改或补充。由于设计方设计错误造成工程质量事故损失,设计方除负责采取补救措施外,应免收受损失部分的设计费,并根据损失程度向委托方支付赔偿金,赔偿金数额由双方商定为实际损失的_________%.

9.2.5 由于设计方原因,延误了设计文件交付时间,每延误一天,应减收该项目应收设计费的千分之二。

9.2.6 合同生效后,设计方要求终止或解除合同,设计方应双倍返还委托方已支付的定金。

9.2.7 设计方交付设计文件后,按规定参加有关上级的设计审查,并根据审查结论负责不超出原定范围的内容做必要调整补充。

第十条 保密双方均应保护对方的知识产权,未经对方同意,任何一方均不得对对方的资料及文件擅自修改,复制或向第三人转让或用于本合同项目外的项目。如发生以上情况,泄密方承担一切由此引起的后果并承担赔偿责任。

第十一条 仲裁本建设工程设计合同发生争议,委托方与设计方应及时协商解决。也可由当地规划或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调解,调解不成时,双方当事人同意由_________仲裁委员会仲裁。双方当事人未在合同中约定仲裁机构,当事人又未达成仲裁书面协议的,可向人民法院。

第十二条 合同生效及其他

12.1 委托方要求设计方派专人长期驻项目现场进行配合与解决有关问题时,双方应另行签订技术咨询服务合同。

12.2 设计方为本合同项目的服务至规划材料上报为止。

12.3 委托方委托设计方承担本合同内容以外的工作服务,另行签订协议并支付费用。

12.4 由于不可抗力因素致使合同无法履行时,双方应及时协商解决。

12.5 本合同双方签字盖章即生效。一式_________份,委托方_________份,设计方_________份。

12.6 本合同生效后,按规定应到项目所在地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审查部门备案;双方认为必要时,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鉴证。双方履行完合同规定的义务后,本合同即行终止。

12.7 双方认可的来往传真、电报、会议纪要等,均为合同的组成部分,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12.8 未尽事宜,经双方协商一致,签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委托方名称:________________

设计方名称:____________

(盖章) (盖章)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

委托人:(签字)________

委托人:(签字)____

项目经理:(签字)__________

项目经理:(签字)______

住所: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住所:__________________

邮政编码:__________________

邮政编码: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__

传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真:__________________

开户银行:__________________

开户银行:______________

银行帐号:__________________

银行帐号:______________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______

鉴证意见:______________

(盖章)

(盖章)

备案号:____________________

经办人:________________

备案日期:_______年___月__日

第7篇:建筑设计合同范文

关键词:高层建筑;框架核心筒;结构设计

中图分类号:TU318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筒体结构它是空间整截面工作结构,这就如同一根竖立在地面之上的悬臂箱形梁,同时具有造型美观、使用灵活、受力合理以及侧向刚度强这些优点,筒体结构可以依据平面墙柱构件的布置情况可以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筒中筒结构,由外部的框筒以及内部的核心筒组成的高层建筑,这样的话具有较大的抗侧力刚度以及承载力,外筒则由外周边间距一般则在3m之内的密柱以及高度较高的裙梁组成的,密柱框筒,这是为了建筑外观以及使用功能的需要则可通过转换层变大柱距。这种结构形式经常应用在100m之上的高层建筑。第二种是框架核心筒结构、使用建筑功能的需要在内部而组成实体筒体来作为主要的抗侧力的构件,在内筒外布置大柱距的框架之内,它的受力情况同框架剪力墙结构有相同点,由于其平面布置的规则性与内部核心筒的稳定性抗侧力作用的空间有效性,其力学性能优于一般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一般情况之下都是应用在60m之上的高层建筑之中。

2、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总体构思

2.1、结构的类型

一般的高层建筑都是使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这样的结构,虽然它的结构承载能力以及抗变形能力比筒中筒结构差, 但是避免着结构坚向抗侧力构件的转换,这样的话就可以满足建筑立面效果以及使用的要求。并且为了使得建筑首层首高 10.0m、结构高度超限及减小柱截面等问题得到有效地解决, 下部则可以使用干层采用钢管混凝土组合柱, 楼盖则使用现浇普通钢筋混凝土梁板体系。它的承载力以及水平位移计算之时, 其基本风压都可以依照重现期为100 年的 0.65kN/m2来取值。因为结构侧向位移满足不了限值的要求, 那么的话则就可以顶层利用建筑避难层, 来设置着钢筋混凝土桁架的结构以及加强层, 但是也应该看到结构加强层这是一把利刃剑, 一面固然可以提高结构抗侧移刚度, 同时也可以使得结构竖向刚度突变, 因此上结构加强层以及相邻层则可以依照《高规》要求进行了加强的处理。

2.2 超限的措施

如果工程结构平面形状规则、刚度以及承载力分布比较均匀, 其竖向体型也比较规则以及均匀、结构抗侧力构件上下呈现连续贯通, 除结构高度超过适用限值之外, 其它指标则通过调整之后都可以达到未超限。因为结构计超限、并且首层层高为10.0m, 超限应对措施把首层以及下部若干层的结构抗侧力构件来当做作为加强的重点: 则可以在1~15层框架柱使用钢管混凝土的组合柱,钢管混凝土叠合柱结构技术规程 CECS188: 2005 、其1~2 层核心筒剪力墙四角可以附加型钢暗柱、首层抗震等级则可以提高一级。钢管混凝土则有着十分卓越的承载能力以及变形的能力, 但是它的防腐以及防火材料不仅造价比较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时效性, 那么则就需要考虑之后的维修保养, 钢管混凝土叠加合柱以及钢管混凝土组合柱这样的话就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缺陷。核心筒剪力墙四角则附加型钢暗柱, 这样的话就可以解决因为首层层高较大, 而使得剪力墙端部应力集中这样的问题,并提高剪力墙的承载能力以及抗变形的能力。

3、 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的梁柱节点设计

通常在建筑工程之中往往只有在框架柱中使用钢管混凝土, 但是框架梁则使用的是普通钢筋混凝土, 钢管混凝土柱yi8ji钢筋混凝土梁的连接节点则就成为了工程中难点之一。当前常用的连接点一般都有: 钢牛腿法、环梁法、双梁法、钢管开大洞之后可以补强法以及纯钢筋混凝土节点法等。在一些工程之中使用在钢管上开穿钢筋小孔的连接节点, 这样的话则为连接节点的设计可以提供较多的一种选择。

3.1、钢管开小孔的连接节点构造

一般而言,钢管之上开穿钢筋小孔的连接节点的做法要点步骤则是这样的

3.1.1、钢管开小孔: 小孔直径D= 钢筋直径 +10mm, 而小孔水平间距×D, 小孔垂直间距 =2×D。

3.1.2、钢管水平加强环:在梁顶面以及梁底面可以各设置一道,环板宽度: 钢管混凝土柱之时,可以取0.10 倍钢管的直径、钢管混凝土叠合柱之时,使用 65~100mm; 而环板的厚度则是=0.5t,这里的t为钢壁的厚度,同时也应该不小于16mm。

3.1.3、钢管竖向短加劲肋: 应该紧贴水平的加强环,而肋宽则应该=环板宽-15mm, 肋厚则和环厚的长度相同,它的长度为200mm,并且应该布置在梁开孔部位的两侧以及中间。

3.1.4、梁钢筋应该尽量使用直径比较较大的HRB400级的钢筋, 这样的话就可以减少钢管开孔的数量。在钢管混凝土叠合柱之时, 部分梁钢筋则就可以在钢筋混凝土柱区域穿过。

3.2、钢管开小孔连接节点的优势

3.2.1、钢管开小孔之后这对钢管截面削弱不大, 梁钢筋穿过小孔之后剩余的缝隙则就比较小, 钢管对于管芯混凝土的约束力通常基本没有减少, 这样的话就不会影响到钢管混凝土柱的承载能力以及它的变形能力。

3.2.2、当梁钢筋可以直接穿过钢管这几后, 梁就可以可靠的传递内力, 同时梁长的范围之内的刚度则保持不变, 结构受力分析同实际相同。钢牛腿法以及钢管开大洞之后补强法, 并且在梁端范围之内则有着相当长度的型钢, 这样的话就会使得梁刚度产生急剧的变化。

3.2.3、在设置水平加强环以及竖向短加劲肋补强之后, 钢管它在节点区则是连续的,并且节点的刚性则不会受到影响, 来满足“强节点弱构件”这样的要求。

3.2.4、现场施工比较方便, 即便是圆弧梁钢筋则也可顺利的穿过。

3.2.5、节点补强所使用的材料则比钢牛腿法以及钢管开大洞法则会减少较多, 同时造价也比较低。为进行钢管开小孔之后而进行分析研究,在上个世纪末我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做了1: 5 模型的四组共计九个试件模型试验, 同时通过多个工程实践来证实这个方法的可靠性以及可行性。

4、剪力墙平面外则对梁端嵌固作用的分析

4.1、对于框架-核心筒这样的结构, 部分框架梁则就应该支撑在剪力墙平面外的方向, 剪力墙平面外对梁端嵌固作用空间是怎样的, 它的研究文献比较少, 它的设计标准以及规范也没有涉及。在影响剪力墙平面外对梁端嵌固作用的主要因素: 墙平面外对梁端嵌固作用的墙线风度、有效长度以及梁线刚度之比同墙在该层的轴压力等等。当前,较为常用的计算分析软件虽然具有墙平面外刚度分析的功能, 但是并没有考虑墙平面外它对梁端嵌固作用的有效长度, 同时遇到墙肢很长或者筒子体墙肢空间风度很大情况之时,应该计算分析软件则会高估了墙平面外对梁端的嵌固作用,这样的话就会使得梁端负弯矩计算值则应该大于实际的值,通常一般的高层建筑框架核心筒对策措施应该是这样的

4.2、使用梁端增加水平腋的方法, 这样的话就以直接增加墙平面外则对梁端嵌固作用则会有效长度。

4.3、使用增加墙边框梁的方法, 可以使用以增加平面外则对梁端嵌固的局部刚度。同时墙边框梁截面的宽度应该大于0.4 倍梁纵筋锚固的长度, 墙边框架梁截面的高度则应该大于楼面截面的高度, 这样的话就可以保证梁端剪力通过墙边框梁均匀传递到墙之上, 墙边框梁宽出墙厚处用斜角过渡。这样的话可以保证梁正截面设计则更加条例实际的受力情况, 梁端计算弯矩则可以使用“调幅再调幅”这样的方法, 即就是分析计算时设定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之后,当配筋之时通过局部的手算调幅。通过“调幅再调幅”之时,应该考虑到构件的刚度、内力重分布的充分性、裂缝的开展以及变形满足的使用要求

5、结语

伴随着我国城市建筑事业的不断的发展,和城市建筑水平及施工技术不断的提高,而高层框架建筑结构设计则在建筑工程的领域则被普遍使用,并且和传统建筑结构相比的话则就有着明显的优势。钢筋混凝土高层框架建筑结构设计具有较强的整体性与灵活性。而我国城市建筑事业发展则较多的使用了高层框架建筑这样的结构设计,为我国的建筑事业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第8篇:建筑设计合同范文

建筑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的发展是与城市的发展并进的。本文着重从建筑综合体的交通组织、与城市空间的结合以及街道界面设计等多方面,对建筑综合体这个城市系统设计中独特的存在形式进行探讨研究。

关键词:城市系统;建筑;综合体;设计

一、建筑综合体的交通组织

建筑综合体占据一个或数个城市街区,其内部的交通联系往往具备了城市的交通职能,因而设计时要把建筑内部交通流线与外部城市道路的交通流线合理地组织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具体做法如下:

(一)实行交通分流,完善步行系统

实行交通分流是国内外城市解决交通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其主旨在于把不同性质的交通流区分开来,尽可能减少人流与车流之间及不同性质车流之间的交叉和相互千扰,减缓对城市干道的冲击。其形式包括:

1、平面上的交通分流。即在城市的一定范围内为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等组织各自相对独立而又有机联系的道路系统,以达到人车分流、机动车非机动车分流、客货分流的目的。

2、空间中的交通分流―建设立体交通。即把不同性质的交通流组织到垂直方向的不同平面中,使之不产生相互干扰并增加道路的通行能力。其内容包括步行交通立体化和机动车交通立体化两个方面。

(二)建筑与公共交通相结合

公共交通是占用空间资源最小,运输效率最高的交通方式,是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最经济和最根本的办法。建筑综合体通常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的一个环节,承担原本属于城市的职能。它通过与市内地铁、地下步行通道、高架干线、公共汽车、轻轨等形成联运体系,构成空中、地面、地下三级公共交通网络,极大地增加了城市中心的交通容量,缓解了地面街道的压力,改善了城市交通状况。

(三)停车空间的设计

利用街道空间或城市的广场空间停车会造成交通拥挤和城市外部空间的丧失,种种弊端让我们认识到利用建筑的顶层或地下空间来解决停车问题不失为上上策。概括起来应注意以下几点:

1、多层车库与地下车库应有方便出入口,并结合绿化、小品设计进行装饰,将其成为外部空间的造型元素之一。

2、全时停车概念,即在每天的不同时间里由不同单位和人员交叉使用某一停车场地,使之达到最大效率。这恰恰与建筑综合体功能设置的全时服务原则相呼应,所以建筑综合体内设停车场地是合适的也是十分必要的;建筑综合体内设置停车场的做法在国内外都较为常见,它既解决了建筑本身和附近街区的停车问题,又不会对城市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值得广泛采用。

二、建筑综合体与坡市空间的结合

建筑综合体同城市空间的结合,是通过其公共活动部分与外部空间实现的,这是因为建筑综合体的主要活动与城市生活在这里发生交汇,产生不同于其他部分的空间与功能要求。下面我们就建筑综合体的室外广场在城市与建筑综合体之间的沟通作用做一探讨。

(一)广场的空间形态

广场分为平面型和空间型两种,早期的广场多为平面型,设计比较简单。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广场开始向空间型发展,空间型广场又分为两类:一类是上升式广场,一类是下沉式广场。两者都可以将车流和人流分开,而将大面积空间留作城市生活使用。

(二)广场的主题与特色

广场作为城市空间艺术处理的精华,往往是城市风貌、文化内涵和景观特色集中体现的场所。因此,城市广场的主题和个性塑造非常重要。与地方文化相结合是一个好办法。地方特产、地方材料、历史事实、民间传说以及独特的文化传统都可以作为广场设计的主题与装饰物。

三、建筑综合体的街道界面设计

城市街道景观是城市景观构成层次中最低层次的一类景观,也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最密切的一类景观,建筑以其一部分作为界面参与街道景观。建筑综合体主体造型的优劣从某种程度上讲对街道景观的影响是极其微弱的。

参与城市街道界面的建筑综合体,在设计中应注意主体下部与街道生活的结合:

(一)街道界面的连续

无论是中国古代街道,还是西方的传统街道,都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点,那就是两者都有连续而不间断的街道界面,这种连续界面与今天大多数城市街道界面相比有如下的好处:

1、空间完整。建筑单体与空间的构成让位于街道空间整体,从而使街道有明确的空间形象。空间的完整意味着其中的城市生活可以形成持续的秩序,从而保持城市生活在空间内的特色。

2、指向明确。人流与车流运动的方向就是街道的方向,没有过多的交叉口、汽车出入口以及大规模人流出入口的千扰,这种稳定、缓慢但又是通畅的交通流向一方面保证了行人舒适与愉悦的心理感受,另一方面又保证了城市生活在空间界面上均匀、随机地展开。

(二)街道界面的流通

街道界面的连续并不等于界面封闭,相反参与街道界面的建筑综合体的地步应当是开放与流通的。由于临街建筑底层是整栋建筑内外交流最频繁的地方,因而这里必须有足够的空间和面积及丰富的空间内容与城市生活的多重要求相适应。主要包括:

1、建筑综合体底部空间与街道空间的流通。街道空间向建筑综合体底部空间的渗透,既是经济的要求,也是环境的要求。将建筑底层架空,引入城市生活,并与综合体底部的广场、庭园进行空间的有机联系,是丰富街道空间的良好做法。

2、建筑综合体与周边建筑的流通。现代城市中商业活动与不局限于临街面,而逐步向建筑内部与上部渗透。相邻建筑之间有独立于街道的内部联系通道,这种通道包括地下通道、内部走廊以及室外天桥等。

(三)街道界面的尺度

城市街道一般具有两种尺度,适合于城市景观的建筑主体的城市尺度与适合于街道上步行者的人体尺度。前者是建筑主体造型、大型构件等形成的,后者则是由建筑临街面上挑台、标志牌、出檐等形成的。在街道上应保证人们能欣赏到建筑的整体主立面,从而形成建筑对街道的景观控制与导向作用。

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城市空间的立体综合开发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高城市效率,如何在保持城市空间合理容量的前提下,加强城市的集聚程度,以全面提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宜人、方便、高效、卫生、优美的境,成为城市设计的重点。

参考文献:

[1]王文卿.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 [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第9篇:建筑设计合同范文

关键词:高层建筑;框架-核心筒结构;设计计算

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A

1 工程概况

某高层建筑项目包括高层办公楼和沿街商业裙房,地下2层停车场,地面以下深度8.1m,地上21层,功能为商业办公,结构屋面高度78.2m,出屋面包含机房和设备间,机房屋面高度83.00m。高层办公楼地上部分长50.2m,宽20.5m,建筑面积地上部分为28377m2,地下部分为5700m2。

2 结构布置

根据建筑平面布置(见图1)结构体系采用框架-核心筒结构。其中核心筒部分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筒体,框架柱采用钢筋混凝土柱,楼面梁采用普通梁,楼板采用现浇实心板。核心筒作为抵抗水平作用的主要构件,框架柱主要承受竖向荷载。在筒体洞口的布置上,尽量使洞口远离筒体角部,洞口间筒体墙肢均匀分布。框架柱考虑到剪力滞后效应的影响,加大角柱的截面和配筋。

图1 平面布置图

工程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丙类),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场地类别为Ⅳ类,特征周期0.90s,结构阻尼比取0.05。按现行抗震规范,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核心筒抗震等级为二级。按现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本工程为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的高层建筑且位于沿海地区,按规范取用100年重现期的基本风压:W=0.60kN/m2,地面粗糙度B类,基本雪压S=0.20kN/m2。根据建筑竖向布置,对于高层办公楼和沿街商业,因其地下一层位于堆土场地中且主楼/沿街商业与独立办公间土体无法对主楼地下一层形成稳定有效约束,故结构上仅考虑主楼地下2层为地下室,主楼地下一层结构上按地上部分考虑;主体结构以基础顶板作为上部嵌固部位。主楼基础埋深从独立办公基础底算起,为6.62m,满足规范基础埋深1/18房屋高度的要求。高层办公楼为大底盘单塔结构,单塔与大底盘偏心距为底盘相应边长的16.3%(X向),5.8%(Y向);

3 超限情况分析及相应的抗震措施。在考虑偶然偏心影响的地震作用下,楼层的最大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大于该楼层两端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平均值的1.2倍,小于1.5倍,为平面扭转不规则;二层平面,在入口大厅上方楼板开洞,开洞后楼板缺失,楼板局部不连续,平面不规则。二十层立面收进,收进尺寸与相邻下一层之比为X向16.9%,Y向局部100%;二十一层处立面收进,收进尺寸与相邻下一层之比为59.6%,竖向不规则。针对上述超限情况本工程采取了如下的抗震构造和计算措施:⑴对于大底盘单塔,加厚大底盘顶板至250mm,并双层双向配筋;加强大底盘及上一层竖向构件配筋,并严格控制轴压比满足规范要求,以提高竖向构件的延性。⑵ 对于扭转不规则,采用考虑扭转耦联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及扭转影响,并控制楼层最大的弹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的分别不大于楼层两端弹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平均值的1.4倍。⑶ 对于二层楼板局部不连续,设计中本层(5.400)板厚取为150mm,上(9.900),下(0.00)层板厚为150mm,250mm,采取符合楼板平面内实际刚度变化的弹性楼板计算模型,在楼板开大洞的部位附近设置能真实计算楼板平面内与平面外刚度的“弹性楼板”计算模式,真实反应出相应部位的内力结果,并加强楼板及相关梁配筋;对于楼板开洞形成的连层柱,设计加强连层柱的配筋率,连层柱抗震等级提高一级,严格控制柱轴压比,并核对连层柱计算长度系数,合理确定连层柱的内力。⑷ 对于竖向构件局部收进引起的侧向刚度不规则,考虑突变楼层相交竖向构件在上下一层范围内配筋予以加强,故计算时人为规定十九,二十,二十一层为薄弱层,对薄弱层的地震剪力乘以1.15的增大系数,对竖向构件配筋予以加强以提高柱延性,并严格控制柱轴压比小于规范限值;另加厚二十,二十一层楼板厚度,取为150mm,并加强楼板的配筋,以增强结构抗剪承载力,提高整体刚度,确保水平力的有效传递。

4 结构分析。

结构分析的主要结果汇总及比较

4.1计算软件。本工程结构的整体计算采用SATWE与PMSAP2008年10月版程序。

4.2主要计算参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场地类型为Ⅳ类,采用上海地区反应谱。采用弹性楼板假设进行整体分析,以考虑楼板刚度变化较大对水平力分配的影响.弹性时程分析取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为35cm/s2,选用三种地震波,其中一条人工波(上海人工波SHW2),另选取Ⅳ类场地,特征周期0.90s的两条实际波。

4.3反应谱法主要计算结果。(1)计算得到的前3阶模态的振动周期结果列于表1,两个程序计算得到的第1阶模态均为X向平动,扭转模态为第3阶。从表中可见,扭转周期比满足要求,有效质量系数满足要求。

表1 反应谱法振动周期

(2)反应谱法计算得到的结构最大响应位移结果见表2,分析表明,层间位移角及位移比均满足要求,地震作用下的剪重比在正常范围内,且满足最小地震作用的要求。

表2 反应谱法结构最大响应位移

(3)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层剪力沿竖向的分布情况,结构的层剪力沿竖向分布无明显突变,满足规范要求。

4.4弹性分析主要计算结果。弹性动力时程分析的层剪力沿竖向的分布情况,以上的计算结果表明,三种地震波弹性动力时程分析所得结构底部剪力的平均值大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计算结果的80%,最小值大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计算结果的65%,可以满足规范要求。通过以上计算与分析,可以看出本工程第一,第二振型均为平动,扭转为主的振型为第三振型,扭转周期比满足规范要求;层间位移角、位移比也均满足要求,地震作用下的剪重比也在正常范围,满足最小地震力要求;弹性动力时程分析的结果满足规范要求。采用两种程序计算的结果相差不大,总体上保持一致,虽然数值上有一定的微小差异,均在规范规定的合理范围之内。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体型不规则的超限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进行计算分析,采用了弹性动力时程分析方法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本工程虽然为体型不规则的超限高层建筑,但由于在结构设计中采取了较为合理结构布置,并对结构的薄弱部位采取了有效的加强措施,减小了体型不规则对整体抗震性能的不利影响,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计算结果满足现行规范和规程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锋.高层建筑框架――核心筒结构设计分析[J].建设科技,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