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代农业行业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农民继续教育;统筹城乡发展;农村城镇化;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民继续教育是指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农村在职或从业人员,以知识与技术的补充、更新和提高为主要目标和内容的跨行业、跨地区、跨工种的一切正规或非正规教育培训。它是促进农民自身发展,提高农民在市场中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原则,是我们党正确处理现代化建设中城乡关系、工农关系的理论和实践创新。
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农村在理顺城乡关系的基础上,通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步伐,缩小城乡差距,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民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因此必须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发自身蕴藏的巨大潜能。在这一过程中,加强农民继续教育,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农民,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推进农村城镇化,以及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农民继续教育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一)统筹城乡发展,培养高素质农民,必须加强农民继续教育
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因此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就要培养造就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的新型劳动者。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民的基本素质得到不断提高,农业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农民收入有了普遍提高,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但也应当看到,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总体素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业现代化进程,影响着农村城镇化发展,影响着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以至于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加强农民继续教育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包括文化素质、科技素质、人文素质。只有建设一支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高素质新型农民队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问题,这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必须加强农民继续教育
我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的中期发展阶段,农村工业化发展迎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把握这一新的历史机遇,推进农村现代化发展,关键是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加强农民继续教育,是实现现阶段农业转型的必要条件。
实现现阶段农业转型,必须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必须加强农民继续教育。农村产业结构是指在一定地域内,农村各产业部门之间及各产业内部质的联系和量的比例。合理的农村产业结构能充分地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创造最大的农村经济效益,使农村中各产业形成良性互动,协调可持续发展。只有加强农民继续教育,着力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职业技能以及把握市场信息的能力,才能提高农民的市场竞争力。广大农民对市场的需求有清晰的认识,对自身资源的优势有准确的把握,提供市场需要的优质产品,才能实现农产品更高的价值。
(三)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村城镇化,必须加强农民继续教育
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城镇化是由产业结构变动所引起的人口不断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城市人口占整个国家或地区的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农村工业化推动农村城镇化,农村城镇化又促进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发展经济学家一般都强调农村人口迁往城市的积极作用,但是这种迁移不是自然的过程,而是一个自觉能动的过程。必须要加强农民继续教育,使农民掌握一技之长,具备自觉向城市转移的条件,适应农村城镇化的趋势。
中国农村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不少专家对农村劳动力的数量有不同的看法和估算方法,估算的数值从4 000多万到2亿多,总之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是事实。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如果解决不好不仅仅是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形成的“民工潮”正是农村城镇化发展滞后的突出表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最大结构性问题。
随着户籍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有了更加宽松的环境。但是目前,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已是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调查显示,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普遍为初中以下文化,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小学文化,文化素质总体偏低。进城务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都没有一技之长,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企业也往往疏于对其进行系统培训,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缺少相应的就业优势。因此通过农民继续教育,提高农民就业技术教育和就业岗位培训,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中具有更强生命力,更多发展机会,更大发展前途的必要条件。
“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已从‘动力时代’向‘能力时代’过渡”;“从业状态由‘就业时代’向‘创业时代’过渡。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农村人力资源的主导作用。加强农民继续教育,提高农民科学文化技术,提高农民素质,充分发挥农民作为主体的自觉能动性,才能从根本上顺利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和谐社会。
二、现阶段农民继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民继续教育对于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但是,我国的农民继续教育中却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民继续教育的意识欠缺。多年来对农村教育过于强调正规教育、基础教育,忽视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农民继续教育是农民自我发展的主要渠道,是实现自我价值,参与市场竞争,提高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在我国,不论是国家和农民本身,都还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占20.0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或培训的只占3.40%,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只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竟高达76.40%。在美国,一项先进技术在全国推广只需一年半时间,而在我国则平均需要6年时间。这其中,农民继续教育体系不健全是原因的一个方面,从农民自身来说,继续教育意识的缺乏,也是重要原因。
第二,农民继续教育的投资严重不足。我国财政预算内职业教育经费占整个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的份额呈下降趋势,用于发展农民职业教育的经费就更少。国家和地方财政近年虽然对农民培训投入有了一定提高,但与广大农村劳动力的培训需求不相适应。近几年,国家财政对农民教育培训有一些专门的教育项目和培训工程支持,但农民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投入还缺乏制度保障和相对稳定的收入渠道。这些都显示农村职业教育投入机制和农民培训支持体系还不完善。
第三,农民继续教育内容滞后,不适应市场需求。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农民继续教育要跟上时展的步伐,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和师资力量。但是由于我国农民继续教育的资金投入缺乏、条件落后、实践设备器材陈旧缺乏,继续教育的内容很难跟上时代的需要。由于受经费和条件限制,多数培训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培训项目,这直接限制了农民接受培训的选择范围和能力的提升。还有一些部门和培训机构没有以提高农民劳动力素质为真正出发点,没有把培训的内容和质量作为重点,使一些培训项目流于形式。
第四,农民继续教育形式单一,很难适应农民不同层次的需求。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农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基本上是长周期、全日制学历教育,属于正规教育类型。在社会普遍的就业压力之下,农民职业教育学校招生困难,难以正常运转。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产业和城镇转移的紧迫需要是迅速就业和增加收入,因此农民希望学习掌握适应市场需求的实用技术。因此,农民职业教育应积极创新办学模式,由原来的学历教育为主转变为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并重的方式,积极开展短期职业培训;同时在培训内容上由原来单一的农业技术培训转向农业培训和非农职业教育并举,更好地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城镇化建设服务。
三、如何建构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的农民继续教育体系
城乡统筹发展的实质是充分调动农村和城市两种因素,两种资源,使其形成良性互动,以工带农,以农促工,使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最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在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就农民继续教育而言,应当是整合城乡两种资源,建立健全农民继续教育体系。
(一)在农民继续教育主体上,将农村的继续教育与农业高等院校、城市的职业培训相结合。农民教育的资源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个部分是农村的教育资源,第二个部分是城市的教育资源。农村的职业教育机构虽然有很多缺陷,但这是农村农民继续教育的重要资源。我们首先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广泛开展农民的继续教育活动;同时,农业高等院校应当与农民继续教育相结合,发挥更大的作用。我国正在进行的农民工培训计划,也是农民进城继续教育的重要形式。把农村和城市有益于农民继续教育的资源整合起来,才能全方位地促进农民继续教育的发展。
(二)在农民继续教育投入上,农民自主承担、政府投入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农民是农民继续教育的直接受益者,因此在我国现阶段,由农民自主承担一定的继续教育成本是理所应当的。农民继续教育具有很强的公共性,政府应加大对农民继续教育的扶持,增加投入,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农民继续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和长效机制,仅靠农民和政府两方面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农民职业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并且职业教育有着经济利益指向,因此实行市场化运作是可行的。
(三)在农民继续教育的体制和办学形式上,应将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普教、职教、成教相互沟通,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的农民终身教育和培训的体制;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农业技能培训与科学技术培训相配合,农业技术培训与非农职业教育并举。
(四)在教学方式和内容上,实行产、教、研相结合,学习引入德国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把科学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农业实践统一起来。实际运作中可以把实验场所建立在农民的试验田上,把学校已有的农业科技园区、生物科技园区建设与对农民的示范教育结合起来,进行现场指导和示范,使学校的教学实验场所也成为农民学习科学技术的园地,为农民提供一个学习、进修、培训的良好场所。
除此之外,农民继续教育还要诉诸理性的法律的保障。我国现在对农民继续教育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农民继续教育的权利得不到有力的保障,这是影响农民继续教育的重要原因。因此,国家应该进行农民继续教育的有关立法,把农民继续教育纳入法治管理之中,使农民的继续教育能有法律保障。
统筹城乡发展,要求站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高度,把城市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整体统一筹划,通盘考虑,把城市和农村存在的问题及其相互关系综合起来研究,统筹解决。农民继续教育也要实现城乡良性互动,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琳琅.统筹城乡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9
[2] 田素仙.当前农民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OL].农博网,2005.12
[3]苏成荣.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J]. 职业教育研究,2006.6.
[5]姜岩,窦艳芬.浅析“三农”背景下我国农民职业教育的发展[J].乡镇经济,2006.5
2.网络推手社会影响之探讨陈莉,周党华
4.《新潮》思想中的道德色彩王宝端
5.浅谈行业报的发展趋势魏敏
6.美元的贬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DannyNahimanaRumuri
7.论市场交易池特性及营销工作王博
8.货币政策的思考夏娜
9.展望烟草行业信息化水平的发展方向胡振,刘军
10.节约型社会图书资料管理成本控制章丽姗
11.贫困山区发展现代农业与农民增收浅议高举
12.我国农村公共卫生管理的问题及政策建议张闻奇
13.学校实训机房保护卡的应用分析及策略缪军
14.浅议我国化妆品行业品牌战略樊晓红
15.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以赣州为例郭沂,曾敏
16.典型选树对公司发展的作用华斌
17.论律师营销赵亮,贺慧惠
18.高校图书馆义务管理员作用浅谈黄敏
19.关于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几点思考姚敏
20.档案馆管理电子文件的可行性姚敏
21.建设施工安全监理责任思考张春利
22.浅谈塔吊拆装施工方案的编制大江周刊(论坛)吴希荣
23.阐述大型沥青拌和楼的安装使用与管理张新生
24.江西省2010年高校毕业生报考公务员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罗燕妮,徐赵凤
25.关于地税部门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思考朱晓如,蔡艳
26.试论《西厢记》的语言艺术张凤艳
27.江西"苏区音乐"在当前社会的保护与传播价值万丽萍
28.哈耶克社会保障思想的哲学解读及现实意义卢贵林,俞振宇
29.论宗教的世俗化王利涛
30.死亡下的严肃与温情——浅评电影《入殓师》陈涛
31.论《人到中年》的女性意识吴坤
32.我们的关切决定我们的未来——记赵丽宏《秋风》主题意旨程丝雨
33.疯言疯语的魅力——哈姆雷特装疯语言的背后王柳芸
34.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机制浅述曾丹
35.文化观及其中国化进程研究沈银花,苏国红
36.试论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税务干部思想政治工作李剑,汪英姿
37.科学发展观的伦理意蕴研究马婵娟
38.试论红色资源开发与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刘光华
39.做有魅力的领导张文博
40.试论边检管理体制变革的战略规划刘源灏,于怀涛,王凯君
41.视频监控系统在公安边检工作中的应用肖子兵,杨奎,胡海燕
42.新民主主义时期党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启示马佳
43.影视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意识的互动关系研究论纲熊小芳,姜娜
44.袁州区地方税务局思想政治工作调研报告孙晓波,卢午辰
45.论政治因素对国际法的影响——以撞船事件为例陈功勋
46.论与中国化朱娜
47.时期国际交往思想的特点探析王俊淇
48.中国的制度改革与社会公正李建光
49.论引渡的常规替代措施刘德政
50.师范生著作权意识现状分析与对策龙农,罗保泉
51.浅谈"不方便法院"原则刘佳莹
52.东海和南海共同开发方案的比较杨济浪,葛建文
53.浅析隐私权的概念郭睿,舒坚
54.浅议"人类共同遗产"原则陈洲
55.沉默权浅析及我国沉默权制度构建研究时彦峰
56.论农民"被上楼"现象中的宅基地使用权保护呼倩
57.规范社会化缺陷与个人犯罪行为姚巍,程增雯
58.商业贿赂的犯罪经济学分析程增雯,姚巍
59.大江周刊(论坛)浅析法律信仰郭蕾
60.犯罪故意中的违法性认识浅析黄宁
61.电子证据证明力问题研究郑杰
62.浅论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在立法和司法领域内各自正位徐梁毓得
63.诉讼活动中的律师王庆玲HtTp://
64.河南郑州警务机制改革探析徐志豪
65.浅议当前我国司法权威流失的缘由及出路李徐杰
66.浅谈对诉讼权利平等原则的认识于建梅
67.论犯罪客体在犯罪构成中的作用和地位刘宏伟
68.行政事实行为浅论张瑞英
69.浅论中国传统法律的儒家化贺春辉
70.浅析行政诉讼非法证据排除李笑春
71.浅析经济犯罪"免死"之合理性徐晓卓
72.犯罪客体在犯罪构成中的地位浅析王妍
73.职务侵占案件中会计资料的检查方法王贇隆
74.浅析犯罪构成——犯罪客体的重构赵书平
75.浅论中国法律的儒家化庞川峰
76.论袭警行为的刑事立法化乔旭丽,王政炜
77.论城乡结合部犯罪问题特点与对策王慧颖
78.浅析我国的卢光亚
79.浅析家庭教会迅速发展之原因大江周刊(论坛)杨绍文
80."袭警行为"频发的原因及防控对策李雪花
81.暴力犯罪的文化分析陶爱晴
82.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亚文化刘昕
83.陕西省高校舞龙舞狮发展调查研究魏扬玲
84.论我国人文体育的发展形势王志强
85.矛盾叠加期新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内涵界定及应对机制建构史育华
86.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适宜人格特质初探徐杰,郝春贤
87.丈夫团史实之辩孔星
88.从碑刻资料看孟子林庙修缮李宁
89.美国的现代化道路与历史反思韩新宇
90.美国陷入越南战争泥潭的南越因素王幸言
91.战国时期秦的赋税管理试析张庆勇
92.德国"反犹"情节另解张典
93.近代济南戏院与市民休闲娱乐生活李振芳
94.中国古代传统法律的儒家化宁婉驭
95.对我国古代"亲属相隐"制度的理性思考徐曼
96.近代山东市镇商会发展研究李小燕
97.从对等原则论看公示语的英译姚围围
98.在英语自主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马岚
99.大江周刊(论坛)一节英语示范课引发的思考王晋臣
100.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张全生
101.在小语教学中训练学生语感时春光
102.在稳定中抓住机遇深化汉语推广工作——孔子学院建设战略新思考莫怡文
103.成人医学教育教学质量探讨孟海侠
104.对撰写小学数学教研论文的一些思考赖南燕,肖鉴铿
近年来,河南财政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努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和资金投入力度,在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生态环境建设、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市县财政体制完善、县级产业集聚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为促进河南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促进科技创新。“十一五”时期以来,河南不断加大对科技进步和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2006~2009年,各级财政科技支出累计达108.6亿元,年均增长26.9%,高于同期河南财政经常性收入年均增幅6.2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全国科技支出年均增幅0.5个百分点。同时,优化科技支出结构,全面提高河南的科技创新能力。
(二)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十一五”时期以来,河南持续加大支持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力度,2006~2009年,河南环境保护累计支出236亿元,年均增长56.4%,比全国平均年增长率高17.6个百分点,有力地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各级财政部门积极筹措资金,支持县级以上城市、县城全面建设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对淘汰落后产能的地方给予奖励;支持重点流域、行业、企业污染防治;建设覆盖全省的环境自动监测系统以及“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在资源利用上着眼于建立缓解环境资源能源制约的长效机制,全面开展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集中10.9亿元支持重点矿种地质勘查,扩大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实施范围。在生态建设方面,各级财政大力支持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公益林建设;支持地质环境治理和遗迹保护、煤炭沉陷区治理;筹措和利用外国政府贷款、赠款,实施造林项目和城市综合治理。
(三)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十一五”期间,河南继续加大对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力度,2006~2010年,全省共投入工业结构调整贴息资金19.6亿元,支持结构调整项目355个。其中省级财政安排工业结构调整资金9.8亿元,由2006年的1.4亿元逐步增加到2009年的2.5亿元,重点支持省百户重点企业、50户高成长企业在技术创新、结构升级、节能减排等方面实施的重大项目,着力解决影响全省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通过政府贴息政策的引导作用,吸引了大量金融机构贷款,对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工业整体竞争力、促进工业经济发展和结构优化升级起到了积极作用。2009年,全省全年工业增加值达到10300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8000亿元,同比增长14.6%;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6000亿元,同比增长8%以上;利润达到2300亿元,同比增长100亿元以上。
(四)支持服务业发展。为增强河南文化产业发展后劲,各级财政积极筹措资金支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支持设立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搭建文化产业发展融资平台,研究实施文化体制改革财税优惠政策,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步伐。2009年,河南用于文化、旅游、金融方面的支出分别为25.2亿元、8.5亿元、6.8亿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2.3倍、1.4倍、5.6倍,均远高于同期河南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0.76倍的水平。2009年,河南第三产业增加值由2006年的3652.27亿元增长到5629.66亿元,年均增长15.5%。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6年的83.6%提高到85.7%,提高2.1个百分点。
(五)引导市县科学发展。2009年经省政府批准,河南对省与市县的财政体制进行了进一步完善。一是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增长主要由依靠第二产业带动转变为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增加省级对市县增值税增量的分成;二是为促进各地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企业效益,调低省级对市县企业所得税增量的分成;三是为促进节约资源、保护耕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增加省级对市县资源税和耕地占用税增量的分成;四是为了提高财政收入质量、优化经济环境,增加省级对市县罚没收入和社会抚养费增量的分成。完善后的体制既保证了省级财力稳定增长,以确保省财政有适当的财力履行辖区调控责任,又在引导市县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促进资源节约和保护耕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六)壮大县域经济。为鼓励引导市县在经济发展上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变,省财政近年来按照省委、省政府“三个体系、一个载体”的战略部署大力推动产业集聚区加快发展。一是在全省县市和享受转移支付的城市区全面建立以财政为依托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截至2009年,全省121家县级担保公司注册资本共计37亿元,其中:财政出资27.3亿元(含省级补助资金8亿元),社会资本出资9.7亿元。累计提供担保额达45亿元,为2000多家中小企业提供了担保融资服务。二是筹措10亿元支持建立产业集聚区发展投融资平台,增强产业集聚区投融资机构融资能力,加快产业集聚区公共基础设施和标准化厂房建设。三是实施区域性财政激励政策,对2009年省级分成市县的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当年增量按一定的比例返还奖励市县主要用于产业集聚区投入,2009年省级共下达奖励资金6.8亿元。四是筹措6亿元对全省产业集聚区进行了奖补。五是对产业集聚区和城市新区实行核定基数、超收或增收返还的财政激励政策,引导和推动生产要素向集聚区集中,以增强其自我发展和积累能力,促进其加快发展成为带动全省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载体。
(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了加大对困难地区的帮扶力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河南于2006年设立2亿元的“扶持经济困难县发展专项资金”,集中财力对县域经济发展困难最为突出的13个县进行专项帮扶。在此基础上,2007年又增加2亿元设立“扶持黄淮四市发展专项资金”,将省内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较慢的黄淮四市全部纳入扶持范围。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工业聚集区基础设施建设、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建设、对带动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和扩大就业作用大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及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这些具有一定带动效应,对就业、财政收入贡献大的工业项目,对引导困难地区加快发展,逐步增强自身“造血能力”的具有重要推动作用。2006~2008年,省财政共下达专项资金9.36亿元,对全省困难地区加快发展发挥了较好的扶持和带动效应。
二、河南现行财政政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近年来财政部门出台了很多政策措施,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努力促进河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但由于各种原因,还存在诸多问题和矛盾,需要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一)科技投入仍然不足。河南的科技创新在全国仍然较为落后。一是财政性资金投入总量逐年提高,但占全省财政支出的比重偏低且提高缓慢。2009年全省科学技术支出35.5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仅为1.22%,与2006年科学技术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1.21%基本持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1个百分点。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始终没有长足的进步,高新技术企业实力薄弱。2008年河南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为19.2%。三是在科技经费筹集总额中企业所占的比例较大,且呈逐年递增趋势。企业由于受经营宗旨限制,其研发经费往往投入到一些“短、平、快”项目,核心技术或关键技术的研发由于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较少投入,而2009年河南财政资金用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支出仅为7652万元和26558万元,核心技术不足直接导致企业竞争力不强。
(二)环境保护有待加强。随着河南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一是资金投入不足。“十一五”时期以来,河南环境保护支出大幅增长,但与全国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2006~2009年四年间,河南总人口人均环境保护支出250元,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0.4%。市县对环保的投入更少,不少县(市)的排污费大部分用于环保人员的经费支出,挤占了污染治理资金。二是结构性污染问题仍然突出。目前河南有色、化工、钢铁、电力、煤炭等高耗能高污染的能源原材料行业占全省工业总量的比重接近60%,短期内仍是拉动全省工业增长的主要动力,结构性污染压力不减。三是污染减排的三大体系建设与运行不能适应减排规定要求。按照国家规定对列入减排计划的城镇污水处理厂、脱硫电厂要进行每季度至少一次的在线监控装置比对监测,但目前对脱硫电厂的比对监测还没有完全到位,部分污水处理厂受经费等因素限制不能正常运行。
(三)区域发展仍不协调。近年来,省财政通过落实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增加对市县均衡性转移支付规模等政策大幅提高财力薄弱地区落实各项民生政策的保障能力,努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但地区发展不平衡、区域协调联运差的问题仍然突出。一是地区发展不平衡。2008年,省辖市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最高与最低之差为3246元,是2000年的5.5倍;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最高县(市)是最低县(市)的46倍。二是区域之间联动差。地区间产业分区协作不够,关联度不高、互补性不强,不少地方支柱产业选择雷同,导致产业结构趋同,过度竞争现象严重。比如,全省18个市中有16个将食品、纺织等行业列入支柱产业,有12个将冶金、化工、机械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等行业列入支柱产业。同时,区域间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性不够,存在着上游污染、下游治理等现象。
(四)专项资金投入分散。近年来,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河南通过设立专项资金,较好地发挥了财政资金的引导带动作用。但从总体来看,资金投入仍比较分散。一是专项资金项目较多,管理分散。目前河南仅涉及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专项资金就包括企业自主创新资金、信息化资金、中小企业发展资金、工业结构调整资金、高新技术产业化资金、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招商引资专项资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专项资金、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旅游专项资金、外贸专项资金等十余项,这些资金分散管理在不同的部门、单位,彼此之间不易形成互补或合力,降低了专项资金的政策导向作用。二是专项资金规模较小,作用有限。受河南财力制约,目前上述专项资金的规模大多为5000万元左右,而2009年河南的国民生产总值已近2万亿元,二三产业增加值近1.6万亿元,单项资金的规模相对河南新兴工业大省、经济大省的现状而言规模偏小,调控引导作用有限。鉴于上述状况,在资金总量有限的前提下,为集中财力办大事,有待对现有专项资金进一步整合,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河南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及有关政策建议
(一)支持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产业集聚区是促进“三化”协调发展、构建“三大体系”、实现科学发展的有效载体和重要依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现途径,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突破口,要重点支持产业集聚区加快发展。一是支持构建产业集聚区投融资平台。省级财政设立扶持县(市)产业集聚区发展专项引导资金,省辖市、县(市)相应安排财政专项资金,向产业集聚区投融资公司注入资本金,同时扩大投融资公司资本注入来源。二是健全异地投资、税收分享办法。鼓励新引进企业按照集聚区产业发展规划入驻产业集聚区,对政府主导的规模以上异地投资企业直接缴纳的主要税种地方收入,自项目投产之日起,投资(招商引资)主体所在地政府与项目入驻地政府可以按双方协商一致的税种、比例和期限共同分享。对县(市、区)辖区内各乡镇之间招商引资项目的异地建设,由县(市、区)政府负责制定具体税收分享政策。三是认真落实超收全额留成的财政激励政策。2010~2012年,对集聚区当年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超过基数上缴省财政部分,全额奖励县(市)。四是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2010~2012年,对入驻产业集聚区的项目,除中央规定的收费项目外,免收各项行政事业性费用。
(二)支持加快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引擎和途径。可从以下方面予以重点扶持:一是认真落实有关政策,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和战略合作。因企业重组对省辖市之间和省与省辖市之间财税利益造成较大影响的,以重组前一年企业上缴的各项税收和附加为基数,按照“依法征收、按基数同比分享”的办法进行调整。二是继续落实增值税分配政策。市县增值税收入(地方留成部分)以2008年为基数,增量部分省级分成20%,取消省下划郑州市增值税收入上解递增规定。三是集中省属煤炭企业所得税返还、亏损补贴(含有色企业)资金,统筹省工业结构调整、高新技术产业化、企业自主创新、信息化发展、农业产业化等专项资金,或调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支持重点企业转型升级。四是统筹使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等专项资金,充分发挥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的作用,促进中小企业调整结构、走出国门。五是充分利用中央和省设立的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通过以奖代补、贷款贴息和财政补助等方式,引导社会资金,努力把服务业培育成跨越发展的新支柱。六是综合运用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省重大科技专项、高新技术产业化贴息资金,以及贴息、以奖代补、税收减免、政府采购等财政政策,支持加快培育新兴战略产业,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依据自身优势集聚新兴产业项目。七是认真落实国家鼓励消费的各项财政政策,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着力促进消费结构升级,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劲的需求动力。
(三)支持加快现代城镇体系构建。构建现代城镇体系既是扩大内需和调整结构的战略重点,又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途径,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综合性、关键性和全局性意义。要从以下方面加强扶持:一是建立覆盖各级财政的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平台融资运营机制。对已有的投融资平台继续给予扶持,同时支持有条件的市、县利用现有城建资产和土地资产建立城镇建设投资开发公司等投融资平台。二是建立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专账管理、统筹安排”的原则,加强资金统筹力度,优化支出结构,确保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稳定增长。三是建立城镇化建设财政激励机制。改革现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以补助为主的管理方式为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调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方参与城镇化建设的积极性,努力放大财政资金使用效应。四是完善城镇基础设施收费融资机制,通过调整价格和收费,逐步形成投资、经营、回收的良性循环。五是认真落实促进新区发展的财政激励政策。2010~2012年,对新区当年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比上年增收上缴省财政部分,全额奖励所在省辖市,主要用于城市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四)支持加快自主创新体系构建。建设自主创新体系,是提高区域竞争能力的根本要求,是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基本途径,是实现跨越发展、推动中原崛起的战略性举措,是建设创新型河南的重要保障。财政支持的着力点:一是对企业新建的、经过认定的国家级研发机构(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由省财政一次性给予100万~200万元的资金补助。二是切实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和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收抵扣政策。三是进一步完善财政科技投入机制,把企业自身研发投入和企业研发中心建设作为申请政府科研经费支持的重要条件。统筹利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等专项资金,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和成果转化提供财政补助或贷款贴息。对企业发明专利申请给予财政资助。四是落实国家自主创新产品首购和订购政策,鼓励、扶持自主创新产品的研究和应用。对省内企业或科研机构生产或开发的符合首购和订购条件的产品,按照自主创新首购和订购办法进行政府采购。
(五)支持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不仅是河南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而且是河南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基础支撑;重点支持农业现代化不仅是基于河南实际的现实选择,而且是河南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环节。财政需要突出抓好以下方面:一是通过加强农业富余劳动力培训、完善有关政策、做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推动农村土地适度、规范、有序地流转。二是创新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方式,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培育特色农业,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三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四是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研究出台支持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壮大、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增加涉农贷款的相关财政政策;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健全完善以财政为依托的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充分利用担保业转移和分散信贷风险功能,促进农村金融业发展;积极推进以财政为依托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建设,建立健全农村保险体系。
(六)支持承接产业转移。积极承接境内外产业转移,是促进河南开放型经济和产业集聚区发展重要抓手,是加快河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切入点。一是认真落实招商引资奖励政策,对成功引进3000万美元以上的十大产业招商引资项目,给予项目单位财政补助;对跨国公司在河南新设立并经过认定的国家级和省级研发机构,分别给予200万元和100万元的项目资助。二是切实落实承接产业转移奖励补助政策,对转移到各级产业集聚区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省财政给予一次性奖励;2009~2012年,对转移到各级产业聚集区的出口企业,财政按0.1元人民币/美元的标准给予国内运费补助,补助资金由省、市或县(市)各负担50%。
[关键词]福建省大学生就业思想教育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这给福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福建高校要更好地为海西建设服务,关键是培养适应海西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适应市场需要的程度。近5年来,我省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初次就业率均在80%左右,总体比全国70%的就业率高出10个百分点,由于海西经济的特点以及金融危机的影响,总体并不容乐观。
1近年来我省大学生就业形势和就业基本情况
1.1 岗位紧缩与毕业生人数攀升并存,就业形势严峻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福建经济发展影响较大,部分外资企业及中小企业的规模缩减或倒闭,海外人员回流,加剧了大学生的就业竞争。以厦门市为例,2009年全市共有1194家用人单位申报需求毕业生19392人(比减25.4%),企业需求占总需求数的93.97%(比减25.44%)。2009年下半年,国内经济开始回暖,但就业总体形势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仍然存在。经济学家厉以宁指出,就业周期与经济增长周期是不重叠的,经济滑坡在前,就业的滑坡在后,也就是说,我省大学生就业问题将在未来几年内持续严峻。
近年来,我省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攀升,2007年、2008年、2009年分别为16万、19万、20万,2010年增至21.3万人。从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上半年福建省各地举办的历次招聘会来看,岗位需求明显萎缩,岗位薪酬总体也比去年下降了300~500元。2009年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前9个月,我国遭遇的各类贸易摩擦案件是过去5年的总和,使得国际金融危机考验中的外贸出口雪上加霜。其中,来自美国、欧盟等重要经济体的贸易摩擦更是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严重威胁中国出口企业的生存与发展①。在以出口带动经济高速发展的模式没有明显改变的大形势下,贸易摩擦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必然产生连带的影响。以外向型作为经济发展重点的福建省,其影响是首当其冲的,也会影响到2010年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1.2 就业率呈下降趋势,“就业质量”有所降低
据福建省人事厅通报数据显示,2006年、2007年、2008年福建省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83.6%、80.3%、80.2%;截止到2009年9月1日,福建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率为80.5%。不同层次毕业生就业率也不同,具体如表1所示。尽管经济形势很严峻,但在各界的努力下,福建省2009年就业率仍然保持在80.5%,同时我们必须看到,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就业率均有所下降,2009年就业率最高的是高职高专,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提高了将近4个百分点。调研中还得知,从就业类型上看,高职高专有接收函的比较多,其次是本科生,最后是研究生,但签约率则是研究生最高;从就业质量和稳定性上看,也是研究生最高,其次是本科生,高职高专的就业质量和稳定性都比较差。因此,虽然说2009届福建省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率没有下降,但在就业质量和稳定性上仍存在很大的问题。而且由于生源方面的压力,很多高职高专在统计就业率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投机成分。可以说近4年来,毕业生就业质量均有所下降。
2我省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2.1 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
2.1.1 就业地区取向不平衡
在我省,地区差异明显,大部分学生就业倾向于厦门、福州以及漳州、泉州这些地区。福建2008届大学毕业生最愿意去的是副省级城市和直辖市,最不愿意去的是区县②。从集美大学2006~2008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看,在福建省内就业的分别占当年毕业总人数的72.33%、71.46、65.76%,在厦门就业的分别占总人数的59.74%、54.78%、49.72%,在省内其他地市就业的也主要分布在福州、泉州、漳州三地区③。这一方面反映了高校办学服务于地区建设的思路,另一方面,就业地区取向太集中在这几个地区,只会加剧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1.2 专业结构矛盾仍突出
一方面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单位找不到人才,大量的毕业生难以适应社会需求,这主要是专业结构上的矛盾。比如在厦门,目前紧缺人才主要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先进制造业,包括光电子产业基地、汽车制造基地、IT产业基地、石化产业基地等,这些都需要大量的人才;二是13条产业链,包括航空工业,船舶、汽车,工程机械,运动器材,烟草等。三是电器开关城、核电站开关等。专业结构性矛盾是制约福建省大学生就业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
2.2 毕业生就业观念调整相对滞后
当前,高等教育早已步入大众化阶段,就业机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学生已经成为普通劳动者,但一些大学生思想准备不充分,还停留在考上大学就能有一份好工作的陈旧观念上。
从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结果看,大部分毕业生选择的就业岗位都选择在沿海一带城市。尽管大城市可能会给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在海西建设势头的带领下,福建省其他地区都逐渐呈现出发展的良好势头,如近年来闽西发展迅速,就业岗位剧增。因此,大学毕业生对就业地域的期望值有待于进一步理性,就业观念更有待于长远考虑,把海西各地市纳入就业范围统等考虑。
2.3 就业自主能力不强,创业能力欠缺
大学生就业自主能力不强。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自主能力不强的主要表现有,“缺乏求职技巧,方式不够有效”,缺乏就业相关知识和经验,不懂就业政策、环境适应能力差等。
福建省作为海西建设的前沿,有很多创业的机会。但在大学生自主创业上,大学生有创业激情,但缺乏创业行动和能力。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家长都认为考上大学就是为了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因此往往在子女的创业问题上不予鼓励,再加上大学生本身经验和资金方面的欠缺,很多大学生的创业仅仅停留在构想的层次。据统计,中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不足1%,福建省也不例外。另外,大学生创业缺乏勇气和持久的毅力,在经历了一些创业小挫折之后,叹而止步。
2.4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突出
福建省作为沿海开放城市,大学生存在与内地不一样的就业心理问题。主要有:①矛盾心理。很多大学生胸怀远大理想却不愿从基层做起,希望自主创业又不敢承担风险。②焦虑心理。就业是大学生人生中的一次重大转折,各种困惑使大学生产生了焦虑心理,无选择时焦虑,有选择时又担心入错行,等待机会又担心机会稍纵即逝;当断不断、患得患失、这山望着那山高的焦虑心理,这也是导致许多毕业生陷入就业误区的一种心理障碍。③挫折心理。受金融危机影响,福建省大学生就业竞争加大,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一些在校期间学习表现不错、但缺乏社会经历的大学生,一旦受到挫折,容易灰心丧气,不思进取。④依赖心理。依赖心理在求职就业中又具体表现为两种倾向:一种是依赖大多数的从众心理。自己缺乏独立的见解,不是从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切合实际的选择,而是人云亦云,见别人都往大城市、大机关挤,自己也跟着热闹;另一种是依赖政策、依赖他人的倾向,就业时常常以家长、学校为主导,自己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3构建福建省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思想教育体系
做好大学生就业思想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更充分地就业。对大学生就业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才能在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架设一道畅通的桥梁,让毕业生“英雄有用武之地”,让就业单位“无人才难觅之烦恼”。思想教育重在目标引导、价值引导和趋势引导。笔者认为,只有构建全程化就业思想教育体系,才能克服当前就业思想教育缺乏系统性的弊端。
3.1 就业思想教育的理念:以“职业指导”代替“就业指导”
“职业指导”和“就业指导”仅一字之差,但在理念上却完全不同。从时间上来看,就业,是一个动作,是短期的行为,更强调结果。“就业指导”往往会局限于把指导的时间限于毕业那段时间;而职业是一个长期的行为,更强调过程和内涵,因此从入学到毕业整个大学生活都在其范围内;从内容上来看,就业指导往往指向毕业生就业问题,重点进行就业、创业和毕业生政策指导,职业素质教育思想不够突出④。而职业指导更侧重思想、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职业指导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就业,但在内涵上,强调全程化的就业理念。
3.2 就业思想教育的过程:认知、情感、意志和行动的统一
思想教育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的熏陶过程。从德育角度来看,思想教育往往包括四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过程:认知、情感、意志和行动。因此,就业思想教育体系可以分为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意志和就业行动四个过程。
3.2.1 职业认知:提高就业形势判断力
在就业思想上,要对大学生进行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的教育。认清海西经济形势,调整就业期望值。福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开明研究员于2008年12月在福建省大中专就业指导人员培训班上所作的《福建省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和对人才需求的预测》报告中指出:海西产业发展呼唤人才。海西产业发展出现了三个大转移:产业大转移、劳动力大转移和经济增长方式大转移;出现港口群、城市群和产业群。海西经济发展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1)主导产业的发展势头强劲,信息、石化和机械等发挥优势。(2)产业集群成为传统产业的亮点,如纺织、服装,建筑建材;(3)高新技术产业一枝独秀;(4)现代农业崭露头角;(5)服务业日益繁荣,包括商贸服务、金融保险、旅游、物流等。这些新特点对海西大学生就业来讲,无疑是一个机遇,但同时也是一个挑战。加强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教育,有利于福建省大学生调整自身的期望值,避免盲目乐观或过度自卑。
3.2.2 职业情感:增强职业归属感
所谓职业情感是指对职业的真诚热爱,对服务对象的关心、体贴和爱护,对工作极端热情、极端负责,对事业具有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是衡量职业素养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目前,高校往往是以就业率作为衡量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标准,但实际上,很多大学生签约后不久就辞职,或是被辞职,重新加入未就业群体。这类大学生的问题之一即缺乏职业情感。一个有良好职业情感的毕业生不仅能让自己工作有成效,也能为其所代表的群体毕业生赋予更多的社会机会。在职场,一个高校的毕业生声誉往往从往届毕业生的职业情感中体现出来。因此,加强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不是一个短期的行为,而是长线投资,将可能带来可持续的就业机会。
3.2.3 职业意志:调适就业心理
重视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调适,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学会正确地看待成功与失败、成本与收益,处理好求职过程中出现的心理矛盾、焦虑、自卑和自负等问题。要加强心理咨询工作,针对大学生就业所产生的心理问题,通过解惑、答疑、谈心等方式,消除大学生的心理障碍,达到心理平衡,缓解焦虑、疑虑等心理现象。实施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挖掘潜能,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更好地应对面临职场时的心理困惑和问题。
3.2.4 就业行动:提高就业技能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存在很大的关联性⑤。从大学生就业的工资福利、工作环境、工作兴趣、工作地点等因素来看,就业能力低的学生,其就业质量比就业能力高的学生要差。具有较强就业能力的学生,一般会获得较高的工资福利,工作环境相对舒适、安全,能够选择适合个人发展的、符合个人兴趣的工作。
提高大学生就业技能,从长期来看,应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大学四年的培养中,有计划有目标地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从就业行为短期来看,应该加强对大学生应聘技能的指导,让大学生能够更好地展示自我,成功就业。
3.3 多平台搭建就业思想教育的载体
3.3.1 搭建信息化服务平台。根据海西经济的发展形势,可以建立“海西二十一城市”(福州、厦门、泉州、漳州、莆田、龙岩、三明、南平、宁德、福清、龙海、石狮、晋江、南安、福安、武夷山、邵武、永安、漳平、古田、太姆山)就业网络服务合作网,建立信息共享合作平台,将福州、厦门两地的就业信息网与其它城市进行链接或实现共享,加强网上服务。求职者在福建省任何地方的职业介绍所,通过计算机网络只需很短时间就能查到各种就业服务信息,包括各用人单位的岗位的需求情况、行业发展趋势、空缺岗位的具体要求和工资待遇、培训信息、工作环境等。求职者可以在网上进行咨询和提出申请,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职业能力测试。同样,用工单位也可以通过网络选择员工,安排与候选人员进行面试等。用网络平台提高了工作效率,扩大就业圈,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3.3.2 搭建全方位的实践平台。就业思想教育不仅仅是高校的责任,大学生就业思想教育平台还包括实践基地、企业和用人单位等等。建设校外实践基地,让大学生深入社会、企业进行实践,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让大学生了解社会、培养自身的职业情感和职业素养,增强就业能力。同时,大学生深入企业和用人单位去见习实习,在实践中进行思想教育,提升就业思想教育的有效性。
3.3.3 搭建多主体的指导平台。就业思想教育,不仅仅是针对应届毕业生,应该包括全体的学校、社会和学生家长,平台多主体化。各主体有着不同的职责与任务。学校主要是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与体验指导”;社会主要是提供“就业岗位与服务指导”,让社会各岗位因为他的存在而闪光,社会各项事业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学生家长主要是“就业观念调整与指导”。在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中,家庭观念往往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就业指导各主体分工协作,多架马车并驾齐驱,也是目前大学生就业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总之,构建福建省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思想教育体系,应当以“职业指导”为教育理念,以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意志和就业行动为就业思想教育的全过程,搭建信息化服务平台、全方位的实践平台和多主体的指导平台,形成体系以促进大学生就业。
注释:
① 井水明.应对贸易摩擦需借力倒逼机制[EB/OL]
,2009―11―02.
②2009年福建省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麦可思研究院,2009.10.27
③林乔华.应用型高校学生就业状况与就业意识调研及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的思考――以集美大学为例.集美大学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汇编.
④ 张艳.大学生职业指导实训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⑤ 刘清亮,黄. 大学生就业与就业能力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1).
参考文献:
[1] 郝军.我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的形势、任务和对策分析.2008年福建省就业指导人员培训班上的讲话.
[2] 李慧静,高玉娟.当代大学生就业思想调查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8,(10):109-110.
[3] 任丹婷.大学生就业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4):116-117.
[4] 王乘:实施“五大工程”,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1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