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什么是民间传说范文

什么是民间传说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什么是民间传说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什么是民间传说

第1篇:什么是民间传说范文

[关键词]卫辉比干庙;地方风物传说;分类;研究

天下第一忠臣庙乃是河南新乡市卫辉比干庙,卫辉比干庙与周围的风物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干庙建立于北魏孝文帝期间大约是公元494年,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清中期修订的《汲县志》记录:“魏孝文帝南迁至此,因墓立庙,此庙之所由也。”[1]唐太宗率军东征,带领百官来比干庙祭祀比干,追封比干为“太师”,谥号为“忠烈公”,为了表彰比干的功绩,派人大修其庙。此后历朝历代的君王对比干庙都加以封赏和维修,历代的文人如孔仲尼、陶潜、李太白、孟东野、高达夫、王摩诘、黄鲁直等在此都怀念过一代殷商忠诚比干,且留下许多文学作品,让比干庙成为文化重地。因此这里流传有大量地方风物传说,有民俗传说,有关于比干庙建筑的传说,有与名人相关的传说,有特定山川万物的传说。下面对其进行分类研究:

一、卫辉比干庙地方风物类传说篇目

地方风物传说是指关于特指一定地区山川、风物等的说明性传说。其基本特性是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指定自然风物或建筑物的来源、特征、起名原因等,给予阐释。从目前收集卫辉比干庙的风物类传说有:《影壁墙的传说》、《天葬墓》、《墓中出现瓷器的传说》、《金马驹的传说》、《比干墓周围为啥有砖墙》、《借土生根》、《柏树为啥空心》、《比干墓旁边的柏树为什么没有顶》、《聚宝盆的传说I》、《柏树为什么没有皮》《夜明珠的传说》、《夜明珠被盗的传说》、《夜明珠生光发财的传说》、《别断筋服输》、《文财神庙会》、《老八家看庙传说》、《比干为什么是文财神》等。(程玉艳硕士论文《卫辉比干风物庙风物传说研究》中收集整理的)

二、浅谈建筑类地方风物传说

比干庙中有关建筑风物类传说《影壁墙的传说》、《天葬墓》、《比干塑像》、《金马驹的传说》、《借土生根》、《夜明珠的传说》、《夜明珠被盗的传说》、《夜明珠生光发财的传说》等。这些传说为庙宇内建筑物笼罩上了神秘的色彩。例如《天葬墓》讲述了比干被商纣王剖心之后,在元始天尊的指引下去往从新复活地方,元始天尊嘱咐他不能说话。比干碰见了妲己变成的老婆婆在叫卖:“空心菜。”比干情不自禁问:“空心菜没有菜心能活吗?人没有心能活吗?”老婆婆说:“草木空心可以活,但是人没有心不能活。”比干呕血而死,此时天崩地裂,飞沙走石,把比干的尸体包裹住,形成了比干墓。

这些传说是劳动人民奇思妙想的结果。通过塑造超自然的形象,运用神奇的幻化的手法,让比干成为解救于危难的大神,成为人们心中心灵的寄托。同时在这些传说里歌颂了比干的忠君爱国、忠勇直谏、自我牺牲的伟大精神,这也是汉民族传统文化里不可或缺的精粹。

三、浅谈民俗类地方风物传说

比干庙中有关民俗风物类传说有《比干为什么是文财神》、《老八家看庙传说》、《文财神庙会》、《别断筋服输》等。这些传说里最有代表性比干是文财神的传说,代表有《文财神庙会》和《比干为什么是文财神》。

财神分类有正财神和偏财神。正财神里有文财神和武财神,武财神里有赵公明和关公,文财神是范蠡和比干。例如《比干为什么是文财神》传说故事里描述到比干挖心没死升仙了,玉皇大帝怜惜他为国捐躯,认为比干没有心,不会再有贪财之念,他生前又是做的文官,被封为文财神。比干当文财神后对下属公平,对待做生意的人一视同仁,办事公平,深受民间老百姓爱戴。

这些传说反映出财神信仰在民间深深扎根,表现了人民对财富追求,对待金钱渴望。希望有这样一位公正无私大神来职掌民间金钱关系,保佑自己全家升官发财。同时也体现出当地百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朴素的金钱观念。

四、自然地方风物类传说

比干庙里自然地方风物类传说有《柏树为啥是空心》、《比干墓旁边的柏树为什么没有顶》、《柏树为啥没有皮》、《聚宝盆的传说I》、等。这些通过庙宇内寻常的植物加以想象,结合比干的故事,来解释比如柏树没有皮,或者平冠柏为什么是空心的。体现出神话时代的人民无法对自然万物做出科学性的解释,用地方风物类传说来赋予庙内一草一木神话性色彩,更体现出比干庙神奇的所在。《柏树为啥是空心》比干庙的大殿前有一颗百年老柏树,它的躯干裂开,裂开处有碗口大小的洞,好像没有树心一样。传说当年比后,老树有灵性,情愿把自己的树心奉献给比干,玉皇大帝得知此事后,颇为感动,让比干复活返回阳间,继续主持正义。

五、卫辉比干庙地方风物传说体现出民俗底蕴

卫辉比干庙地方风物传说体现当地老百姓对历史、对伦理道德、对生活的追求,反映出神话时代老百姓对自然万物思维方式,一种朴实价值观念,具有丰富的民俗底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那一片热土的厚爱,乡民对卫辉比干庙地方风物类传说大大的美化,幻想化故乡比干庙的一切风物。

2.反映民众朴实道德意识,卫辉比干庙中地方风物类传说是按照当地伦理道德标准,其中核心就是大力宣扬比干爱国思想,同时宣扬比干直谏精神、刚直不阿,这是现代社会所缺乏的,更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错宣传素材。

第2篇:什么是民间传说范文

一夜鱼龙舞

在元宵节夜晚千万盏形态各异的花灯中,最为抢眼的算是鱼龙灯。元宵节舞鱼龙灯的习俗在我国历史悠久。

东汉张衡《西京赋》中就有鱼化龙、龙化鱼的记载。两千多年前,在西汉京都长安,鱼灯、龙灯及鱼龙文艺已盛极一时。

宋朝词人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中曾赞美元宵节时民间艺人通宵达旦舞鱼龙灯的盛况:“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词人极力渲染元宵节观灯时的热闹景观,他先写了灯火辉煌、歌舞欢腾的热闹场面:花千树,星如雨,玉壶转,鱼龙舞。满城张灯结彩,盛况空前。接着,词人描写了游人车马彻夜游赏的欢乐景象。全词构思新颖,语言工巧,曲折含蓄,余味不尽。悠扬的风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舞了一夜鱼龙灯的艺人们仍不知疲倦,笑语喧哗。“一夜鱼龙舞”,充分说明了鱼龙舞在花灯表演中所担负的重要角色。

辛弃疾这首《青玉案・元夕》生动地再现了宋朝元宵节时表演鱼龙舞的习俗,该习俗历经千年而不衰。那么,究竟什么是鱼龙舞呢?

其实,鱼龙舞是鱼灯和龙灯混合表演的舞蹈,它和分布在广东深圳沙头角的鱼灯舞、广东梅州大埔县百侯镇的鲤鱼灯舞以及福建莆田黄石镇的九鲤鱼灯舞,有异曲同工之妙。以上三个不同地区、不同称谓的舞蹈均为鱼龙相伴的舞蹈,只是没有叫“鱼龙舞”。仔细观察便可发现,鱼龙舞的称谓更为准确。笔者分析,这三地的鱼灯舞、鲤鱼灯舞、九鲤鱼灯舞和宋代的鱼龙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或者可以说,元宵节的鱼龙舞皆来源于古代源远流长的崇鲤观念。

鲤鱼崇拜

鱼龙舞之所以能够成为古代节日文化所展现的重要表演习俗,源于古人崇鲤观念的形成。这一观念可以追溯至六千年前西安半坡仰韶文化出土的彩陶上生动的鱼纹。半坡先民对鲤鱼的崇拜是古人崇鲤观念的源头。崇鱼是从人们日常从事的捕鱼生产发展而来的。人们把有关鲤鱼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加以神话,将鲤鱼视为神鱼加以膜拜,并发展到以鱼为图腾的原始巫术舞蹈。这种发轫于巫术的舞蹈对后世鱼龙舞的形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根据文献记载,鲤鱼是我国流传最广的吉祥物。对鲤鱼的崇拜古代早已有之。《史记・周本记》上载有:“周王朝有鸟、鱼之瑞。”相传春秋时,孔子的夫人生下一男孩,恰巧有人送来几尾鲤鱼,孔子“嘉以为瑞”,于是,为儿子起名鲤,表字伯鱼。可见,以鲤为祥瑞的习俗在春秋已经普及,这与《史记・周本记》关于周朝之兴有鸟、鱼之瑞的记载是吻合的。从商代晚期的出土文物可知,鱼形玉器明显增多,这一时期也是我国鱼形玉器出现的高峰期。它反映了商代时人们的崇鱼观。在我国古代文献、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中,均可以找到关于鱼灯的记载。南朝梁元帝萧绎曾作《对灯赋》称赞道:“本知龙灯应无偶,复讶鱼灯有旧名。”

为什么鱼龙舞总是鱼龙相伴,彼此不弃不离?鱼和龙之间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鲤鱼跃龙门

元宵节表演的鱼龙舞总是鱼龙相随,给人们留下了“鱼龙混杂”的印象。宋代《埤雅・释鱼》上记载:“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也就是说,只有鲤鱼才具有这种本领。《本草纲目》称:“鲤为诸鱼之长,形状可爱,能神变,常飞跃江湖。”清代《辛氏三秦记》记载:“江海大鱼薄集龙门下,数千,不得上。上则为龙,不上者为鱼,故云曝鳃龙门。”唐朝大诗人李白专门为鲤鱼跳龙门写了一首诗:“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 半坡人面鱼纹盆中人、鱼、盆平面关系呈现鱼祭祭坛图

按照民间传说,凡跳过龙门的鲤鱼即可变成龙,即与《西京赋》中“鱼化龙”的说法相吻合;没有跳过龙门的鲤鱼“归来伴凡鱼”,是否为“龙化鱼”的再现呢?无论是“鱼化龙”,还是“龙化鱼”,均反映了“鱼龙合一”以及它们之间极为特殊的关系。也有记载显示,“归来伴凡鱼”的既不是原来的鲤鱼,又不是飞过龙门的飞龙,而是在“鱼化龙”中经过变异的一种非鱼非龙的神物――鳌鱼。但这一变异在传说故事中是以鲤鱼“偷吞了海里的龙珠”实现的。

相传在远古时代,鲤鱼想跳过龙门,飞入云端升天化为龙,但由于它们偷吞了海里的龙珠,只能变成龙头鱼身,人们谓之鳌鱼。鱼龙的特殊关系在深圳沙头角鱼灯舞和莆田九鲤鱼灯舞中均有反映。而且,鳌鱼形象基本一致,均保持了龙头、龙角、龙须,其身上却布满鱼鳞,保留鱼尾。鳌鱼的形象与“鱼化龙”或“龙化鱼”的传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鲤鱼跳龙门”的传说故事在我国流传很广,为今天的人们研究鱼龙文化及其演变提供了的重要史料和线索。 鲤鱼跃龙门

民俗活化石

传承至今的鱼灯舞是研究民俗文化的活化石,它们传承千百年而不衰,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些鱼灯舞既有相互联系的共性,又具有鲜明的个性。下面仅以闽粤地区的鱼灯舞为例简要介绍。

深圳沙头角鱼灯舞是清康熙年间从粤东北地区迁入深圳沙头角的民间艺术,与该地区的吴氏族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北方鱼灯文化兴起的时间和吴氏族人南迁的历史分析,鱼灯舞迁入粤地的时间应始于吴氏族人迁入广东境内的泰伯第七十一代先祖吴宥,即从北宋开始,鱼灯舞就已经开始盛行。南宋时,吴氏宗族吴宥偕子来到粤东北大埔县湖寮村;清康熙年间,再南迁到深圳沙头角大鹏湾定居。

据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新安县志》“风俗”章节记载,“元宵张灯作乐”是民间习俗之一。沙头角鱼灯舞也正是在元宵节表演的广场舞蹈。其表演形式以众鱼围绕“神鱼”黄鳢角展开,其“鱼龙混杂”的表演源远流长,源于原始的鱼祭巫术舞蹈。整个舞蹈呈现了群鱼献祭的主题。其中,舞蹈的重点角色“黄鳢角”即为鳌鱼的化身。

据当地老人吴马生回忆,吴姓族人在清字辈已有鱼灯舞表演。根据沙栏吓吴氏三世祖(贤字辈,所处年代为清朝乾隆年间)吴希贤的墓碑刻文记载:“吴清意,享寿93岁,龙马精神,芝兰满目,膝下班衣戏绿。”此碑刻印证了吴马生老人“吴姓清字辈已有鱼灯舞”的回忆。

梅州大埔县百侯镇的鲤鱼灯舞也被称作“五鲤跳龙门”。五鲤由一雄四雌组成,唯一的一条雄鱼,即为青色的鳌鱼。但鲤鱼灯舞的鳌鱼并不是真正的鳌鱼灯,而是以表演者举的一种青色鲤鱼来代替,只是表演者有特定的装扮。据说,当地的鲤鱼灯舞始于250多年以前,是族人杨缵绪从陕西带来的,此人是清康熙辛丑进士,乾隆二十二年(1812年),任陕西按察使。大埔县侯南村鲤鱼灯舞在传入南粤的时间上接近沙头角鱼灯舞,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该鲤鱼灯舞来源于民间传说。据传说,大禹治水后,万民庆贺,有五尾金鲤溯河而上,前来庆贺,力跃龙门。舞蹈分为“出草”“相会”“游戏”“交尾”“冲浪”“跳龙门”“庆祝”共7个小节。

该鲤鱼灯舞保留着清晰的传说故事。舞蹈由5位年轻的女子表演。从舞蹈保留的汉乐、汉服等汉文化现象分析,鲤鱼灯舞深受汉代乐舞百戏的影响。汉代的乐舞百戏,其“舞伎多见头梳高髻,穿紧身上衣、长袖,齐膝短裙或宽松长裤,凸显舞者的形体之美,以便表达或轻柔或刚烈的情感。长而委地的束腰舞衣,限制了下肢的激烈动作,便于表达委婉飘逸、娴静婀娜的舞姿,以腰部和手、袖动作为主”。大埔百侯的鲤鱼灯舞仍延续了汉代“束腰舞衣”的基本特点,尤其是表演鳌鱼的女子头上戴的头圈前的尖状物,颇有原始面具遗风,它和半坡人面鱼纹头部的尖状物颇为相似。 广东梅州大埔县百侯镇5位女子表演的“五鲤跳龙门”

莆田市黄石镇沟边村的九鲤鱼灯舞,源于唐代“百戏”,成于宋元,盛于明清,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是从正月元宵节的节灯中分化而来。表演时,9条不同的鱼在龙珠灯的引导下出场。这里的龙珠灯是一对儿长柄龙珠灯,主要作用在于导引九鲤飞跃龙门。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表演者还专门制作了一座龙门道具。 鱼灯舞中群鱼献祭神鱼黄鳢角的情景

据清朝吴震方《岭南杂记》中记载,“潮州灯节”就有“鱼龙之戏”。这与莆田黄石镇现存元宵节舞“九鲤”的出现时间相同。由于“鱼龙之戏”和“九鲤鱼灯舞”相似,因此,也有人认为“九鲤鱼灯舞”极有可能是当地人去潮州做生意或做官时从潮州带回莆田的民间舞蹈,因为“九鲤鱼灯舞”只限于莆田黄石镇沟边村。看似孤立发展的九鲤鱼灯舞,实际上仍与外界的鱼灯文化具有一定的联系。笔者于2013年9月赴莆田考察时,发现当地的九鲤鱼灯舞和深圳沙头角的鱼灯舞,无论在舞蹈动作,还是在鱼龙组合上,均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第3篇:什么是民间传说范文

关键词:岭南文化;珠江流域;布洛陀经诗;民族人格心理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2-0218-03

数千年来,神巫文化对珠江流域民族的历史文化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这种文化基因源远流长,也成为珠江流域民族早期人格心理形成的原始文化基因之一,时至今日,仍然作用于人们的思想习惯和行为方式。《布洛陀经诗》是珠江流域民间口传心授最长的史诗,是珠江流域民族神巫文化精神的最大载体。史诗的流传和演变有其内在规律,除了史诗本身从产生到不断完善的外在轨迹之外,还有其如影相随的内在规定性――民族人格心理。

一、珠江流域民族人格心理

民族人格心理又称作国民性或民族性格。它来源于积久的文化传承的积淀和政治、经济、文化、宗教、道德生活的熏陶,并广泛地深入到全社会的各个阶层之中,并以集体无意识状态存在而外现为一定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审美情绪、道德风尚、价值观念、节日礼仪、风俗习惯。客观地说,人格心理产生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基础,通过政治、宗教等中介环节,直至升华或提升为思想理论和哲学观念,反过来又影响人们的行为活动。民族性格是一种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和具有的,带有普遍性,持久性和主导性的共同心理特征。

《布洛陀经诗》不是由一两个人,也不是在一个时代创造出来的而是由全民族共同创造的。整个民族的全体成员都参加了史诗的创造活动。史诗叙述的不是一两个人的历史,也不是一个家族的历史,而是讲述了整个民族的历史。《布洛陀经诗》凝聚着珠江流域民族从远古以来长期积淀的巨大心理能量。独特的岭南文化圈及民族性格,有其深厚的自然环境基础和经济基础。气候、地理环境和以种植水稻为主的农业经济基础所造就的先天个性以及对强大自然力的崇拜、敬畏心理赋予的珠江流域民族性格呈现出两个不同的侧面:一方面是坚韧、自主、豪迈、乐观、进取、淳朴、率真、热情、热爱生命的心理性格;另一方面则表现出知足、随遇而安、乐天知命、敬天畏神、信巫好鬼以及由于生存环境的艰苦和生存的艰难而产生的现世皆苦、业报轮回的思想。

二、珠江流域民族人格心理中蕴含着浓重的神巫文化痕迹

以各种自然崇拜、灵魂崇拜、巫咒仪式为主的神话体系下形成的神巫文化所积淀的心理性格是珠江流域民族心灵深处的潜意识,人们永远挥之不去的是人类早期得之于日月、山川、草、木、鸟、兽、虫、鱼等特有的生存背景和生存方式留存在心灵深处的印象,这是人们处理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时无法逃避的原始心像。

只要走进民间,从人们的为人处事、待人接物,以及饮食、丧葬、节日礼仪等习俗中都可以感觉到其、风俗习惯和心理状态。三者交织,互相影响,相互制约。其信仰系统已经与风俗习惯融为一体。在珠江流域,各民族的宗教意识、宗教实践、宗教情感与民族意识,民族生活实践,民族情感合而为一。民族情感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被宗教情感所替代,信仰宗教与谨守传统糅为一体,很难以严格意义上区分什么是信仰、什么是传统,什么是风俗习惯。时至今日,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诸如占卜、禳灾、祈雨、跳神,在房屋中设置祖先牌位等,都是极为重要的生活内容。这种以神巫――神佛为生命旨归和价值取向的心灵模式和思维习惯,产生、形成于珠江流域特殊的地理环境。《布洛陀经诗》的传承正是秉承了这种深厚的文化土壤。

三、《布洛陀经诗》中的神巫文化色彩

神巫文化作为潜流如影随形地影响着布洛陀传说的发展。珠江流域民族文化和珠江流域民族群体性格中蕴含着浓重的神巫文化倾向,即以神巫和神佛为生命旨归和价值取向的心灵模式和思维习惯。这种文化精神存在于民族的潜意识中,并作为一种心理氛围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珠江流域的神巫文化是由各民族先民早期的各种对大的自然崇拜,如对天的崇拜、对山的崇拜、对水的崇拜、对各种动植物的崇拜等等。对灵魂的崇拜,如家神、寄魂物等等。各种巫术,如驱鬼巫术、诅咒巫术、祈求巫术等等。各种原始宗教活动方式和信仰民俗以及么教的各种信仰、教义、仪式共同构成岭南文化的整合体。岭南文化虽然随着佛教的传入,受到了神佛文化的影响, 但是传统伦理道德和早期神巫文化所积淀下来的心理习惯,仍然占据着人们的心灵生活。岭南文化是形成珠江流域民族人格心理的基因,它作为一种信仰力量存在于人们的心灵深处,而且作为集体潜意识存在而外现为特定的行为方式和道德习惯。

长篇史诗《布洛陀经诗》是反映古代珠江流域民族社会的百科全书,它作为载体保存了古代珠江流域社会的形态和丰富的资料。《布洛陀经诗》是珠江流域民族古代神话的最大载体。整篇史诗完全被囊括在一个庞大的神话体系之中――从布洛陀作为天神降生人世到降妖伏魔、安定三界、最终返归天界。升天入地的本领、超凡入神的智能勇力,还有史诗无处不在的各种对大自然的崇拜、各种禁忌、各种形式的巫咒仪式,使史诗深深地打上了神巫文化的烙印。

自然崇拜,在古代,人与自然的矛盾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显得非常渺小,常常感到无能为力。人对自然的认识也十分有限,世界是怎样形成的,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是怎样发生的,等等,这些问题长期缠绕在人们的脑际,无法得到解决,于是便通过想象,把各种自然现象加以神化,并对其加以崇拜。《布洛陀经诗》反映的珠江流域民族的自然崇拜主要有:太阳崇拜、水崇拜、土地崇拜、山崇拜、树崇拜等等。图腾崇拜,在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时期,人们认为动物也有神灵。在众多动物中,人们认为某种动物是氏族的保护神,是民族的象征。于是,人们特别敬畏它,并常常对其进行崇拜。这种现象被称为“图腾崇拜”。珠江流域民族先民有过几种主要的图腾崇拜:蛙图腾崇拜、牛图腾崇拜、狗图腾崇拜、鸡图腾崇拜、蛟龙图腾崇拜等等。

鬼神崇拜,在古代珠江流域民族的观念中,人是有灵魂的。当人死后,灵魂还可以离开肉体而存在,这时候,灵魂就变成鬼魂并有善恶之别。对于善鬼,人类可以跟它接近,能通过巫婆跟它联系,并能祈求它保佑自己平安快乐、人丁兴旺、丰衣足食。遇到重大问题,通过占卜问卦,还能得到它的指点;对于凶鬼,人们对它产生畏惧,于是通过各种办法去讨好它,使它不跟自己作对,或者通过法术来消灾免难。不正常死亡的人,他们的灵魂变成恶鬼,会给活着的人带来祸害,必须请道公把他们的鬼魂囚禁起来,或者通过“上刀山,下火海”等复杂的宗教仪式,才能消灾避邪。这种观念实际上是鬼魂崇拜的具体表现。

祖先崇拜,珠江流域民族中很盛行祖先崇拜。当人类进入氏族公社以后,人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它就逐渐成为直接影响人们生活的重要因素,祖先观念以及对祖先的崇拜也随即产生了。珠江流域民族祖先崇拜主要有三种类型:氏族团体的共同祖先崇拜;部落的共同祖先崇拜;家庭祖先崇拜。有了父系家庭,先前的氏族部落共同祖先崇拜就逐步演变为家庭祖先崇拜。现在,家庭祖先崇拜还相当盛行。在珠江流域民族聚居的地区,各家各户的正厅堂前的神台上普遍设有祖宗牌位。每逢初一、十五,烧上香火,供奉祖先。而在春节期间,从初一到十五,更是香火不断。每当逢年过节,摆上供品,进行祭拜。有些地方,祖宗在人们的心目中,甚至比其他神灵还重要。

巫术,珠江流域民族的巫术源远流长,在历史上相当盛行。巫术在古代珠江流域民族地区曾经占有统治地位,而且还影响到中原地区,甚至皇帝也受其影响。《史记》是较早记载珠江流域民族先民巫术的书籍之一:“是时既灭南越……乃令越巫立越祝祠,亦祠天神上帝百鬼,而以鸡卜。上信之,越祠鸡卜始用焉。”这段文字说明,秦始皇统一岭南后,珠江流域民族地区的巫术已经逐渐影响到中原地区,秦始皇也信服。而在珠江流域民族地区,先民们往往“病不服药,日事祈祷”。随着道教和佛教的传入,巫术这种比较原始的宗教逐渐失去了其统治地位,但直到现今社会,在珠江流域民族中仍有不少群众信奉巫术。

四、布洛陀故事的流传过程也是珠江流域民族人格心理传承和演变过程

古代珠江流域部落与氏族,民族与部族之间的冲突及战争是布洛陀故事的源头。《布洛陀经诗》叙述的是珠江流域民族的英雄传奇故事,但作为民间口传心授的史诗,作为一种史诗的原始整体,它属于民间文化的范畴,虽源于历史,但又不是历史,也与文学创作不同。作为民间传说,它居于幻想与信仰之间,是生存在不同时代的珠江流域民族在共同的下意识中集体创作的,根子虽然在古代,但是却不断地滋长繁茂。

充满英雄主义色彩的战争史实和英雄人物,自然而然会在民间衍生出许多传说,辗转衍变而终成系统的故事。这些留在人们记忆中的历代往事,会与信仰结合代代相传下去,人们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认识,对民族的意识情感以及民俗文化精神和多种多样的民间文化知识,都编织进了这悠久的古歌之中。布洛陀故事的流传过程也是民族意识和民俗信仰的传承过程。

应该强调的是,古老的民族传统伦理道德、民间信仰和神巫文化是潜在的史诗源。史诗从产生、不断演变到基本定型,囊括了珠江流域民族文化的全部原始内核。在不断演变中又融合了不同时代珠江流域民族民间关于社会、历史、宗教、科学、艺术的全部知识。在布洛陀的传说中,我们确切地感受到其丰富的文化土壤和民族人格心理所赋予的精神力量。《布洛陀经诗》也是一部心灵史,是珠江流域民族历史中成为精神文化底层基础的伦理模式和思维习惯以及感情、情绪的载体。

《布洛陀经诗》不同于有形文化或行为传承,作为民间口头文学,它内容和情节上表现出对冲突真实和历史真实的虚置以及对故事的娱乐性和传奇性的津津乐道。布洛陀的故事是民众心中的历史,表达了民众的心声,是民众对历史、对冲突的演绎、取舍和阐释、评判。民众感兴趣的是有趣的故事和各种奇闻轶事而不是历史真实。传说者喜欢把“古时候”理解成与现今完全不同的社会,即各种奇异的法则行之无碍的世界,也努力根据自己的经验把传说修改得更加可信,无论传说何等酷似历史,但主宰传说命运的主要角色却是广大的民众以及民众心灵深处长期积淀下来的根深蒂固的观念意识,如是非观、道德观、英雄观、历史观、鬼神信仰、禁忌、习俗、兴趣、爱好,人们把今天看来似乎没有根据的东西,当作非常可靠的依据,如神灵显圣、托梦寄语、巫术、占卜等等。尽管历史知识给传说带来了不少影响,但由信仰、习俗、禁忌支撑着的传说,即使信仰的基础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却仍然能活在人们的心灵中。从这个层面上说,布洛陀的传说可以称之为珠江流域民族人格心理精神的写照。

《布洛陀经诗》是关于珠江流域民族部落冲突的神话传说,主要内容是表现各种冲突,但它又是一部英雄史诗,包罗神佛,总揽三界。史诗的主人公既降伏无形的鬼怪又征服有形的敌人。因此,史诗的内容亦真亦幻,虚实并存。史诗本身的历史背景,使我们难以回避历史故事和冲突在史诗中的存在。但是,非常明显,史诗中的英雄是神化了的英雄,史诗中的历史真实与冲突实际几乎全部被神化了,所有的情节充满了浓厚的神巫文化色彩。大量的神话、民间故事以及巫咒、禁忌和各种仪式为特色的民间信仰和宗教文化的杂糅,使史诗的许多故事和情节充满了传奇性、神秘性和魔幻性,这是历史的神化与幻化,也是神话和幻化的历史。 这些神话故事表现了珠江流域民族抑强扶弱、除恶扬善的道德精神和坚忍不拔、开拓进取的民族个性。我们虽然很难从历史中找到布洛陀的原型,但布洛陀是人们用全部的信仰力量和精神力量创造出来的民族英雄,他活在珠江流域民族的心灵深处。

布洛陀的传说经历了从产生,不断演变到基本定型的漫长过程。布洛陀传说的基本框架定型以后,主要故事情节、主要人物的性格、姓名及其事迹也都基本确定,传说所赋予史诗的基本精神也就确定了下来,英雄故事从此就被定格在一个大致的历史范畴之内。布洛陀的传说也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发生演变,具体表现为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的不断丰富、生动,史诗从内涵到外延不断地扩展。生活在不同时代的人们根据自己的信仰、情感、嗜好、对故事和人物进行修改。布洛陀传说产生、演变的根基是珠江流域全民族的人格心理。

五、结束语

由传说到现实,又由现实到传说,《布洛陀经诗》是珠江流域民族人格心理的承载者,同时也是这种人格心理的培植者,二者随着历史的演变而相互推动、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形成一种动态的流,这也是《布洛陀经诗》被称为活的史诗的原因所在,其中蕴含着的神巫文化基因深刻地影响着珠江流域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参考文献:

[1]张声震.布洛陀经诗译注[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

第4篇:什么是民间传说范文

[关键词] 动画;艺术;民族风格

20世纪初期,以万氏兄弟为代表的中国第一代动画人便开始了我国动画的探索历程。在第七届威尼斯国际儿童电影节上,由上海美影厂拍摄的中国第一部彩色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获奖,但当时的评委竟误认为这是前苏联的作品,这也让中国早期的动画前辈们意识到,动画创作不能盲目地效仿别国,只有具有本民族的风格和语言,才能得到世界的认同。在此之后,特伟导演领导一批动画人,开始注重于对民族文化的借鉴和探索,并创造出一批具有民族风格的艺术短片和长片,开创了中国动画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

近半个世纪以来,美日产业动画飞速发展,一方面迅速占领了中国的市场,另一方面也导致中国大量动画人才流失,我国动画的生产体制迅速转变,原先的艺术动画的生产也逐渐萎缩。在美日产业动画的冲击下,国产动画愈来愈找不到自己的定位,于是纷纷开始模仿美日动画,以至于生产出大量形象趋同、剧情老套、故事虚空的作品,进一步丢掉了自己的市场。面对这种困境,部分动画人又重新开始了对民族风格的探索。本文主要探讨在民族风格动画创作中如何利用民族文化、民族元素,如何借鉴美日动画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及走出民族风格动画创作的误区。

一、民族风格题材不一定要表现神话、传说

中国动画市场上充斥着大量面向儿童,充满说教意味,以表现神话、传说为主的影片。如今中国动画创作中存在一种现象,一谈到民族风格就一定要表现本民族的历史题材,或者一些神话、寓言、传说,认为只要用动画语言再现神话、传说就是一种民族化的表现。从近年来的一些动画影视作品可以看出,《宝莲灯》《哪吒闹海》《马兰花》等,这些作品并没有因为打上了所谓的民族风格的标签,而博得更多观众的喜爱,相反使观众对于民族风格动画失去了兴趣。对于包括动画在内的文化创意产品而言,生动的故事和讲故事的方式是最重要的。我国神话、传说对于本国观众来说早已耳熟能详,缺乏新鲜感;而中国动画中讲故事的方式又太单调,对于神话、传说的讲述过于直白,缺少悬念,动辄就板着脸孔说教,让动画承载了太多诸如政治、道德的功用,而丧失了动画作为一门艺术最基本的审美娱乐的功能。

以2009年的动画影片《马兰花》为例,《马兰花》是影响过几代人的神话经典,这样的故事的成功有其时代背景的原因在里面。但时至今天,将其拍成动画电影,对于现在的观众来说,却有了一种时代变迁的隔膜感。再从2009年这部由《马兰花》改编的动画影片来看,故事过于单薄,平铺直叙,缺少新鲜的元素,人物脸谱化,教化的意味太浓。对于国内看惯了好莱坞娱乐片的观众来说,这样的影片很难打动他们。虽然好莱坞的历史上也有以民间传说、故事改编成功的动画电影,例如迪斯尼公司的《阿拉丁》《花木兰》等,但从近年来好莱坞动画的发展趋势来看,这一题材的动画电影现在已不占主流,更多的是选用情节跌宕起伏的原创故事,例如迪斯尼与皮克斯的《飞屋环游记》,梦工厂的《功夫熊猫》,蓝天工作室的《冰河世纪》等。再看近年来比较风靡的国产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制作成本相对较低,却在国内众多的动画影片中脱颖而出,最重要是在于它的故事新,而讲故事的方式也比较轻松,让观众耳目一新。

动画是一门可以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的艺术,而我国的民族文化又博大精深,有太多的资源可供我们开发,为什么偏要抱着一些老旧神话、传说,梦工厂仅选取了“功夫”和“熊猫”两个元素就创作出了在全球狂扫6亿美元票房的动画大片,国内动画人在眼红之余,也应该适时地反思一下自己的动画创作。

二、民族风格动画要摆脱对于传统艺术元素的过分依赖

诚然,在民族风格动画创作中运用水墨、剪纸、京剧等传统艺术形式,可以提升作品的民族感,使之充满独特的东方韵味。但如今的动画创作中存在着另一种现象,就是过分依赖传统艺术元素,甚至出现了滥用和堆砌传统艺术元素的趋势。20世纪,我国动画艺术前辈们从民族文化里寻求审美语言,大量运用了传统的艺术元素,创造出《小蝌蚪找妈妈》《骄傲的将军》等一批经典的艺术动画短片。但对于今日,创作产业动画片,传统的艺术形式却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中国艺术表现形式重写意、传神,而在写实方面却并不擅长,对于创作适合小众观赏的艺术动画尚可,但对于创作产业动画却不太适合。

以中国的水墨动画为例,水墨画艺术适合写意的画风,色彩也相对素雅,可以表现灵动、飘逸的意境,但对于表现物象的真实感、色彩的华丽感方面却明显存在着不足,创造出来的物象缺乏视觉冲击力。再加之其制作工艺相当复杂,制作周期长等缺点,很难适应以娱乐为主的产业动画的需求。因此,现代的民族风格动画创作必须摆脱对于传统艺术元素的过分依赖,而应当寻求更加丰富的表现形式。

三、民族风格是一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体

20世纪,我国的动画艺术家们创造出一批经典的作品。这些作品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比较符合当时人们的审美观,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也在不断转变。当代人的审美观念直接反映了我们的生活和思想,想创作当代观众认可的作品,其动画的风格语言也必须符合当代人的审美观。

日本动画作品善于对现代社会生活进行真实的写照。即使是取材于日本传统文化,也会对其进行现代化的阐释。例如一些优秀的动画作品《千与千寻》《岁月的童话》《侧耳倾听》《夏日大作战》,无论表现的题材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在作品中都可反映出当代人的生活和思想,充满着人文关怀的意味。以《夏日大作战》为例,他表现的是现代网络时代家族亲情的故事。影片中的阵内家是以日本战国著名的武将真田家为原型,恬静的祖屋庭院,惬意的田园式生活,无论角色的服装造型设定还是场景的设计都给观众们带来了浓浓的日式风情,让我们感受到日本传统文化的韵味。影片同时又以现代网络为背景,当今时代是网络时代,网络已然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因此以网络为背景在主题上迎合了时下的流行趋势,具有时代感。同时,动画又对网络时代人们对于网络的过分依赖提出了反思,具有一定人文关怀的意味。故事中充满了各种元素:网络、游戏、校园、爱情、亲情等,为我们奉上的是一盘精美的现代日式文化大餐。

民族化不仅包括历史,也应当包括现在,所以民族化不应当受到时间的限制。我们创作动画,既要传承本民族传统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同时也应该关注当下人的生活和审美。只有这样的作品,才能和观众产生情感共鸣。

四、开发民族风格动画要做到民族化与国际化的平衡

坚持民族化不能狭隘地固守和盲目地排外,应当博采众家之长,为我所用。所以我们探索民族风格动画,不能完全排斥借鉴美日的动画风格。美日动画在发展道路上都不同程度地吸取了其他国家优秀的民族元素,但最终阐释的还是本国的文化精髓。可见,在开发民族风格动画时,坚持民族化与国际化并不矛盾。

在坚持民族化与国际化平衡发展方面,日本做得很好。他们最初是从借鉴美国迪斯尼动画开始的,日本的产业动画发端于1956年大川博领导的东映动画株式会社的成立,东映公司在成立之初就把美国迪斯尼作为学习和要超越的榜样,1958年拍摄的《白蛇传》就带有明显的迪斯尼动画的印迹。但在此之后,日本动画便开始了探索民族风格之路,特别是日本动漫界的一代宗师手冢治虫,创立了“情节漫画”,改变了日本动漫界的格局,后来又有宫崎骏等一批优秀的动画家通过自己的作品,逐步确立了日本动画的民族风格。日本开发民族风格动画,并没有局限在对本国传统的传承上,它也十分热衷于采用其他国家元素,代表作品如《哈尔的移动城堡》《红猪》等。

美国动画也经常借鉴其他国家、民族的元素,如中国的、日本的、印度的等,但这种借鉴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照搬。如迪斯尼的动画影片《花木兰》,花木兰在中国是一个忠孝两全的巾帼女英雄,而在迪斯尼动画中,花木兰是一个一心希望冲破礼教束缚,寻求真我的女孩,整个故事更加彰显了个人的价值。《花木兰》是迪斯尼第一部以中国文化为背景的动画片,场景也采用了中国山水画的效果,虽然整部动画表面上是中国风格,实际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却仍是典型的美国式的。

可见开发民族风格动画,不能盲目地跟风别国,更不能盲目地排外,要做到博采众家之长,为我所用。当今动画的发展,应该将民族化与国际化相融合,当然这种融合不是简单地拼凑、叠加,应当建立在对各种元素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然后进行解构、重组,从而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民族化风格。

五、结 语

我们国家在开发传统资源,创作民族风格动画上有优秀的传统和一批经典作品,然而时代在发展,人们的审美观也在不断转变,我们的动画创作不能停留在过去。目前中国动画把观众群定位在儿童,内容上也过多地表现民间传说、故事、童话等,与现实生活脱节,说教的功能远远大于娱乐的功能,从而缺乏真正的人文关怀。民族文化是对本民族共同审美经验的挖掘,这种共同审美经验不仅体现在传统上,也应该渗透在现代中,所以我们动画中的民族风格应当是一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体。同时,开发民族风格动画要尽量做到民族化与国际化的平衡,不盲目地跟风他国,更不盲目地排外,我们可以在借鉴美日动画的创作时,合理地利用本民族以外元素的成功经验,来阐释我们的民族文化,创作出既能体现中华文化内涵又有人文关怀的优秀作品。

[参考文献]

[1] 李兆军.中国文化在迪斯尼动画中的阐释[J].电影文学,2011(09).

[2] 唐甜.日本动画民族艺术风格研究及启示[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0.

[3] 王峰.浅析当今中国动画创作的缺失[J].电影文学,2011(06).

[4] 罗徕,张建东.浅谈中国动画原创力[J].电影文学,2011(06).

[5] 孙立军,张宇.世界动画艺术史[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

[6] 陈恒.关于发展中国特色动画的探索和思考[J].电影文学,2010(14).

第5篇:什么是民间传说范文

一、学会聆听

闭上眼睛,我们获得一个纯粹的听觉世界:窗外汽车的喇叭声,人声,鸟叫声……再仔细听室内闹钟的滴答声,屋外呼呼的风声,远处孩子的嬉戏声……什么样的场景,我们就能听到什么样的声音:学校里书声朗朗;球场上呼声震天;市场上嘈杂闹腾;对着远山呼唤,你能获得空旷的回音。我们的生活中声音无处不在,而最能打动我们的恐怕是音乐了。世界上的音乐有千百种定义,但它首先作为声音的艺术,它离不开声音,离不开听觉,它是一个声音的世界,一个听觉的世界。我们要学会聆听进入音乐。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有天生敏锐的听觉,都有感受音乐的潜能,但我们却不一定有良好的听觉习惯,美妙的音乐不时在我们耳边响起,但我们或许很少仔细地倾听,与之擦肩而过。一位音乐家曾经说过:谁有音乐才能呢?当乐声响起来的时候,在聆听的一群人中间,那个眼睛发亮的孩子肯定是未来的音乐天才。是的,因为他有兴趣,他投入,他的大脑兴奋,思维活跃。所以学会聆听是欣赏音乐的第一原则。

二、学会体验

“体验”这一词汇用在音乐上是再恰当不过了。其实世界上很多事情是必须通过体验才能获得的,例如:我们不可能学一个月游泳理论而不下水、一个月后自然会游泳;也不可能通过读一本书而自然会打乒乓球、会跳舞。因为这一切都必须通过体验才能获得。音乐更是如此。那么什么是音乐的体验呢?

音乐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只要你打开音响,充满生机的一切就开始了。因为音乐的一切在你的身上都是早已存在的。放开自己,慢慢去倾听它、发现它、品味它,这就是体验。音乐是你一种心灵的选择,是一种心灵与心灵的对话方式,是一种发现自我并升华自我的途径。每当你在音乐中燃烧起生命的激情和无限的想象力,那是你又发现了内在于自己心底的一座宝藏。

学会体验,首先要认识什么是音乐,音乐究竟表达什么。常有一种注解说音乐像绘画一样反映各种客观的事物,其实尽管音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暗示各种客观景物,但音乐首先是和你的内心产生共鸣。正如歌德所说:“音乐的基本任务不在于反映出客观事物,而在于反映出最内在的自我。”通过音乐来打动的就是最深刻的主体内心生活,音乐是心情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心情。那么音乐是如何直接针对心情的呢?因为音乐和我们的生命有着最本源的一致性,这就是都以节奏为其根本基础。可能有人会认为,节奏作为音乐的根本基础还好理解,怎么会又是生命的根本基础呢?见过心脏手术的人都会知道心脏手术后最重要的是让心脏恢复跳动,心脏跳动即是生命最本源的节奏。可见心脏跳动作为生命的根本基础是不无道理的。

体验音乐其实开始时并不复杂,当音乐出现时,你需要的只是放松,让内心自己去体会音乐的情感和节奏,千万不要想在音乐中去寻找什么概念。就像解一道数学题似的,不要急于去解答,不要让头脑中太多的逻辑观念来干扰属于我们自身的体会能力。“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惟乐不可为伪”。音乐是袒露的灵魂,需要的仅仅是心心相通的愿望和能力。在音乐的情感中,音响只是音乐情感的一种符号,而音乐活动的参与者,将音乐音响和自己的真实情感体验结合起来才是音乐情感本身。学会体验,就是要进入音乐情感的本身,学会在音乐中投入情感,学会让音乐融入自己的生活。

三、学会理解

我们每个人都听过很多民歌,也很熟悉它们的旋律,如《敖包相会》、《牧歌》。我们以为自己理解了草原的歌,但当你真正置身大草原,真正来到蒙族人的敖包跟前,当鄂尔多斯婚礼上的祝酒歌和着浓烈的酒,当月夜草原芳香气息伴着感人的长调,当这一切萦绕于耳,沁入心田,此时你会明白过去对草原的歌理解得多么肤浅。即使你含泪地唱了,但仍觉肤浅。因为你仍然未曾经历草原的暴风雪,未曾经历牧人的生活,你只是接近了,接近了过去以为自己已经熟悉了的歌,接近了那高亢、辽阔、深情、延绵起伏的旋律。可见音乐包含了许多,却又像一位神秘的女神轻易不掀开她的面纱,让你看到她动人的容颜。这里讲的是更深一层的理解,当然你只有了解它的文化历史背景,去真正地触摸它,才能更深地理解它。

第6篇:什么是民间传说范文

一、实施戏曲艺术教育是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渠道

中国的戏曲艺术在世界艺坛中独树一帜,是融表演、演唱为一体,并以唱、念、做、打的综合性表演为基本形式的独特艺术门类;是集中国各民族音乐、文化之大成,经无数艺术家继往开来不断创新积累的结晶;它是一个博大精深的艺术体系,具有颇为丰富的各种表演手段。戏曲文化的发展史也体现了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发展过程。所以,提倡学校开设戏曲艺术课,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认识,进一步了解民族民间音乐发展,而且能促进学生学国传统的音乐文化。戏曲艺术含有丰富生动的历史知识,因此,对戏曲艺术的学习和欣赏,有助于学生历史知识的丰富,有助于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纵观当前的中小学音乐教学,出现了歌唱性乐曲教学的单一局面,课堂上常见的是中外名曲,我国民族特有的艺术形式,诸如戏曲、曲艺所见甚少。有些学生对西方音乐卓有兴趣,对贝多芬,施特劳斯,柴可夫斯基了解掌握较多,而对中国音乐杰作知之不多。尤其对我国戏曲艺术知之甚少。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徽班进京,什么是四大名旦、四大须生。对千百年传唱不衰的戏曲剧目与代表人物知之甚微;对中国自己的戏剧创作大师象关汉卿、汤显祖、王实甫、、等知之甚少;对古往今来著名的戏曲剧作《西厢记》、《窦娥冤》、《桃花扇》、《白蛇传》、《红灯记》、《白毛女》、《沙家浜》缺乏了解。这种现状与当前我国音乐素质教育极不吻合,要打破这一僵局,必须作出极大的努力。

实践证明:艺术形式与艺术追求和思想意识与精神风貌密切相关。不同的形式与追求其结果不尽相同。时下,从中小学音乐教育找到与戏曲艺术结合的切入点异常重要。通过戏曲艺术教学,使更多学生知道我们的国家是拥有丰富文化遗产的文明古国,在这些遗产中戏曲则是独具风貌的重要艺术形式。这里有令人拍案叫绝的表演,有长久传唱不衰的乐曲,还有传播范围极广的民间传说。这些必将激起中小学生对中国戏曲文化的追求与兴趣,激发他们的民族信心与自豪感。因此,为弘扬民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对中小学生进行戏曲艺术教育是音乐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

二、实施戏曲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鉴赏能力和演唱才能的重要途径

实践证明在中小学校开设音乐戏曲,对培养、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戏曲是一种集服装、化妆、表演、舞蹈、歌唱、术、杂技等诸多表演技能和技巧于一体的综合艺术,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唱念做打行行俱全,中小学生通过初学可置身于戏曲艺术熏陶之中,将使他们的艺术鉴赏力不断提高。那些脍炙人口、久唱不衰的著名曲目和唱段,如“花木兰”、“表花名”、“小放牛”、“:小姑贤”、“小女婿”,以及“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穿林海跨雪原”等,不但把学生带入了优美的境界,同时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的艺术鉴赏力也得以丰富和提高。

戏曲艺术教育的初级阶段是了解和赏析的阶段。教师从戏曲的形成、发展、历史的沿革出发,试从经典剧目、剧中人物、著名表演艺术家的生平等一般性知识入手,将学生逐渐引入戏曲艺术的欣赏之中。由欣赏著名艺术家,如梅兰芳、马连良、尚长荣、叶少兰等有代表性的演唱与表演,进而发展到对戏曲艺术风格、表现形式、内容主题及典型人物的分析与鉴赏。转要把赏析与学唱、学做结合起来。除课堂教学外,还可通过看录相、听录音、看演出、参观演出前的准备工作等形式,让学生直接接触戏曲表演艺术实际。通过真真切切的看和明明白白的听,化被动为主动,很快进入学唱阶段和学习表演阶段。只有进入这样阶段,学生的鉴赏力才能得以升华。这一阶段要努力开发学生内在的表演才能。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与喜好,选择一些易学、易唱、易做的剧目进行学唱与学做,使之循序渐进地步入不同角色和人物的学习之中。象京剧《沙家浜》,“智斗”一场,评剧《花为媒》,表花名一折都可根据不同角色,使学生积极参与进来,一改传统单一教学模式为全方位音乐教学模式。三、实施戏曲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种体现

素质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教会学生做人,做什么人和怎样做人。因此,在戏曲艺术教学中有一点不可忽视,即革命传统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这主要体现在现代戏曲中,特别是象杨子荣、郭建光、李铁梅等典型的艺术形象,通过学生传唱,振奋他们的精神斗志。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是普通政治课所不能替代的。

当然,传统戏也同样具有德育功能。如歌颂民族英雄主义、杰出爱国将领、仁人志士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剧目有:《岳母刺字》、《苏武牧羊》、《杨门女将》、《穆桂英挂帅》、《红灯照》、《秋瑾》等;体现正义、惩恶扶善、舍已救人精神的剧目有京剧《赵氏孤儿》、《除三害》、《铡美案》、《赤桑镇》等;取材于历史名著和历史故事的剧目有《打渔杀家》、《将相和》、《霸王别姬》、《打龙袍》、《二进宫》等;其他剧种、曲艺等也是同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好戏,如评剧《井台会》、《打金枝》、《茶瓶计》、《三节烈》等戏曲教育都丰富充实了音乐艺术教育,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促进了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力的提高,对学生全面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在中小学校中普及和推广戏曲教育既是继承与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实际需要。

四、实施戏曲艺术教育的建议

在认清对中小学生音乐课和课外活动进行戏曲知识学习与演唱教育的重要性同时,更应抓紧实验操作。在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面上调查,摸清底数,选择确立好试点校、试点班。由点带面,让典型带动一般,先进行普及戏曲基本知识的工作,然后步入实际课教学。

第7篇:什么是民间传说范文

我国民间艺术在历史进程中融合和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具有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渗透适合幼儿的民间艺术内容,寻找幼儿园美术教育与民间艺术教育相结合的良好途径,实现教师与幼儿、与课程的共同发展、共同成长。这样,我们就能在保留本民族本地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发展幼儿健全人格。

关键词

美术教育 民间艺术 艺术特色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民间艺术是生产者的艺术。”我国的民间艺术产于自然,生于劳作,内容丰富多彩,构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特色和审美观,传递着民族的思想情感与艺术情趣。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更多的人开始崇尚外来的、现代的文化和艺术,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民间优秀文化艺术的传承。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在吸纳外来文化的同时,筛选出最典型、最有代表性,与幼儿日常生活相接近的、具有乡土气息的能为幼儿所接受的民间艺术教育内容,通过在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开展民间艺术教育来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的文化艺术,培养幼儿的民族精神。

近两年,我园将民间艺术渗透于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通过努力取得了一些成效。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们的做法。

一、营造浓郁的民间艺术氛围,激发幼儿对民间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育家陈鹤琴认为:“怎样的教育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幼儿是在与周围环境主动、积极的相互作用中成长的。环境对幼儿的成长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注重设计环境,丰富环境,变化环境,利用环境对幼儿的熏陶,使幼儿感受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文化的美,从而激发幼儿动手的兴趣。

(一)巧用三维空间,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我们利用活动室内、外、门窗、墙面、走廊等空间位置,为幼儿提供大量易于接受的、色彩鲜艳的民间艺术图片、剪纸和各种手工作品,并分阶段、分层次的悬挂、陈设在三维空间中。

具体做法是:首先教师在活动室的墙面,布置一些利用废旧物制作的一些民间艺术工艺品。有编织、刺绣、剪纸、折纸等,以及具有浓厚民间艺术特色的图片、挂饰、小型艺术品。如有《古老的传说》《三个和尚》的刺绣图画;有《老鼠嫁女》的民间剪纸故事等供幼儿日常观察、欣赏、发问,通过欣赏、观察以及教师的讲解,幼儿不断地了解了许多民间传说。

第二,在室内的门窗、走廊、宣传栏里张贴全国各地区最有代表性的、最突出的民间艺术作品、照片,供幼儿欣赏、阅览、感受民间文化习俗,民间美术的艺术美。

第三,巧用民间艺术悬挂物布置环境,悬挂物的创设是调节幼儿园室内氛围、配合幼儿园教育的有效途径。

我们用剪纸、折纸、纸雕制成具有民间特点的花灯、十二生肖的剪纸、多彩多姿的风筝等分别悬挂在室内、走廊、门厅之中,并认真遵循空间环境创设的特殊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参与性原则、安全性原则,有层次地布置,并定期更换内容,通过用以上形式布置三维空间,使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耳闻目染民间艺术的气息,观察、感受民间艺术的美,幼儿的知识量不断增加,知识面不断的扩大,并从小就萌发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和热爱,陶冶了幼儿性情,形成了善于观察、注意观察、科学观察的良好习惯。

在进行主题活动《闹元宵》,欣赏“花灯”美术活动时,教师以开“赏灯会”的形式,请每位幼儿带一盏自己最喜欢的花灯垂挂在教室的四周,他们穿梭在颜色、造型各异的花灯的海洋里,观察、欣赏、谈论各自花灯的美。

(二)发挥区角作用,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在实践中,我们根据幼儿需要,在各区角设置民间艺术内容,并根据近期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为幼儿提供相应的材料、教具,供幼儿操作、摆弄、拼贴、尝试。通过操作,满足了幼儿动手、动脑、动口的需要,而操作材料丰富,色彩鲜艳,又可以变幼儿被动地学为主动地学。

比如:在美工区内让幼儿欣赏色彩鲜艳的民间染纸作品,并提供幼儿染纸的颜料、工具、纸张,幼儿可以自由折,随意染不同的颜色,通过亲自尝试、操作,幼儿发现用不同的折纸法染纸又会变化出不同的花样图案,而乐此不疲。促使幼儿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得以发展。

又如:在进行主题活动《闹元宵》时,我们在美术区域投放笔、剪刀、胶水各种彩色纸和各种半成品材料,让幼儿通过画、剪、折等形式来制作自己最喜欢的花灯;在表演区播放《闹花灯》《春节序曲》等喜庆、欢快的音乐,让幼儿提着花灯随音乐翩翩起舞。在文学区投放正月十五闹花灯的故事图片、图书,图文并茂,加深幼儿对花灯的感受和理解。在班级的“互动墙”上张贴幼儿和家长一起下载和收集的全国各地的花灯图片,以及幼儿自己设计的花灯。

二、利用适合的民间艺术素材,构建幼儿园民间美术教育的活动体系

民间艺术虽然来源于生活,与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但并不是所有的民间艺术都适合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开展,关键在于要选取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动作发展规律的,可供幼儿操作学习的民间艺术种类,这样更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唤起他们操作的欲望,充分发挥幼儿的联想和想象。

我们课题组在对民间艺术素材的挑选,课程内容的设置,活动的目标以及符合年龄特点的课程安排上,都作了许多大胆的尝试,并且取得了一些成效。

下面就是我们课题组提升出的符合各年龄特点的活动。

1.小班

通过民间美术活动,使幼儿初步了解民间美术的几种主要形式,培养幼儿对民间美术活动的兴趣,逐步加强对民间美术的了解和认识。在民间美术活动中锻炼幼儿手部的小肌肉,促进手的操作的准确性灵活性,培养眼、手、脑谐调配合的能力。

(1)添画:让幼儿在已有的画面上,用民间色彩来进行连线补色或粘贴而完成的绘画。

(2)印画:运用纸团、绒线、手指、器物等可印制的工具来完成的具有民间风格的绘画。

(3)色彩画:用红、黄、蓝等民间色彩来完成的绘画。

(4)装饰图案画:初步运用几何形体及民间传统装饰风格来进行的图画。

(5)染纸:让幼儿自己用喜欢的颜色进行染纸活动。

(6)欣赏 :欣赏老师以及哥哥姐姐的各种民间美术作品。

2.中班

通过民间美术活动,加深幼儿对民间美术内容的了解和认识,能够初步识别年画及民间装饰画,培养幼儿对民间绘美术的兴趣,初步学习民间美术的基本表现技巧,认识学习民间色彩,培养简单的民间造型,构图能力,学习运用民间装饰画风,进行装饰画训练。

(1)添画:在小班的基础上增加一些难度,在已有的画面上用民间色彩来进行连线补色或粘贴而完成的绘画。

(2)印画:运用纸团、绒线、手指、器物等可印制的工具来完成的具有民间风格的绘画。

(3)色彩画:用红、黄、蓝、紫、橙等色,学会用物体相近色涂色,涂色均匀。

(4)民间装饰绘画训练:学会用对称均衡等民间装饰绘画构图形式完成作品,画简单的动、植物纹样。

(5)染纸:在小班的基础上,对幼儿提出一些简单的要求,让幼儿自己用喜欢的颜色进行染纸活动。

(6)绳编:教幼儿一些简单的绳编技能。

(7)剪纸:学习一些简单的剪纸技能。

(8) 欣赏:欣赏老师以及哥哥姐姐的各种民间美术作品。

3.大班

在中班学习民间艺术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民间美术的认识,学习民间美术的基本表现技巧,能用民间色彩装饰形象,能用民间造型构图的基本形式创作主题画。

(1)印画:在中班的基础上,运用纸团、绒线、手指、器物等可印制的工具来完成的具有民间风格的绘画。

(2)色彩画:学习用各种颜色,会用物体相近色涂色,涂色均匀。

(3)民间装饰绘画训练:在中班的基础上,学会用对称均衡等民间装饰绘画构图形式完成作品,画简单的动、植物纹样。

(4)染纸:在中班的基础上,对幼儿提出一些简单的要求,让幼儿自己用喜欢的颜色进行染纸活动。

(5)绳编:在中班的基础上,教幼儿一些简单的绳编技能,加深对绳编的了解。

(6)剪纸;在中班的基础上,对幼儿提出一些简单的要求 ,进行剪纸活动。

(7)水墨画:初步学会使用中国画作画工具,学用浓、淡墨表现简单的水果、蔬菜、花卉、树木等形象,能够使用2~3种国画颜色。

(8)刺绣:学习一些简单的刺绣方法。

(9)年画:在中班欣赏年画的基础上,临摹简单的民间年画作品,体会民间年画造型、构图、色彩形式。

(10)民间陶瓷、雕塑:让幼儿了解一些简单的知识,学一些简单的技能。

(11) 欣赏:欣赏老师以及一些著名大师的民间美术作品。

三、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便于今后活动地开展

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完成民间艺术在美术活动中的渗透,把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我们通过大量的实验课和研讨活动,提升出了以下教学方法:观察分析法、讲解演示法和游戏练习法,从而方便了活动的开展。

1.观察分析法:

幼儿年龄小,他们观察东西往往从兴趣出发,观察比较片面,缺乏观察的持久性和顺序性。我们课题组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事物的基本特征,重点指物体的形状、颜色、结构、形态等,着重培养幼儿观察的兴趣。让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有意识、有目的地通过视觉器官感知事物,用脑思考并进行比较,从而较完整地表现事物。

该方法一般分为两种:

(1)一般性观察:平时随时随地进行,积累题材。例如:小班撕纸活动《喂小鸡》。教师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小鸡和小米粒的实物,以及小虫的图片,重点了解小鸡喜欢吃小米粒和小虫,并用图形进行归纳总结,小米粒是圆圆的,小虫是长长的,在此基础上在进行撕纸活动,让幼儿有了一定的感性经验后地表现出了各种不同动态的小虫和小米粒。

(2)专题性观察:专门组织幼儿进行的观察活动。例如:大班剪纸活动《美丽的窗花》,在这个主题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观察:窗花的颜色、窗花的造型、窗花的花纹、窗花是几折的等等。通过老师问题式的启发,引导幼儿学习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方法。

2.讲解演示法:

通过观察分析法,幼儿对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在美术活动时,幼儿想要表现,却不知从何处下手,这时,就需要教师为其讲解演示,讲解的语言要清晰生动,精练准确,富有启发性,演示时要熟练,清楚而恰到好处,同时要把技能技巧告诉幼儿,让幼儿了解与掌握物体的形状、颜色、结构、特征以及绘制步骤,从而更好地投 入到活动中去。在我们课题组的实践中,讲解演示法法也分为两种。

(1)结合实物讲解。

例如剪纸活动《瓶花》 老师在讲解《瓶花》时,重点讲解花瓶的形状,花的高低、前后、疏密,并运用实物大花、小花演示前后关系,先剪什么?后剪什么?怎么贴?几句话幼儿很快就明白和理解了什么是重叠,掌握和了解了重叠的构图的表现方法。

(2)启发性讲解。

教师从多方面启发引导幼儿,使之确定绘制的内容。例如泥塑《可爱的小动物》,教师利用图片、实物讲解各种动物最典型的特点,启发幼儿运用团、捏、压、搓、修饰、粘接等技法,指导幼儿制作出一个个稚气生动、可爱的小动物,如兔子、乌龟、青蛙、蛇等。

3.游戏练习法:

幼儿的年龄小,身体发育不完善,要掌握一种知识和技能往往需要反复多次的练习才能形成,这就要求美术教学活动以娱乐或玩的方式进行,使幼儿饶有兴致地反复学习和操作,让幼儿在轻松愉快、无思想负担的情境下进行美术活动,从而维持长久的兴趣,获得知识和技能。

我们一般采用以下三种游戏:

1.印染游戏:教师教幼儿折出轮廓,幼儿自行印染。

2.撕纸粘贴游戏:教师提供主要形象,幼儿撕出小碎片,对形象进行粘贴。例如撕纸贴画《蘑菇房子》。

第8篇:什么是民间传说范文

[关键词]彝族;口头文献;博帕

一、彝族口头文献博帕传承现状

彝族口头文献博帕是应广大彝族民众的需求而产生的,是广大彝族民众劳作、生活的产物。在其产生之初及后发展的相当长的时期内,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社会化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尤其是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科技文化占据了人们生产、生活文化的重要位置。彝族口头文献博帕地位逐渐下降,在某些方面甚至出现消亡。口头文献博帕地位的下降,传播范围窄,有着多方面的原因,现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以简单分析:

(一)彝族口头文献起源的影响

彝族口头文献最早是与广大彝族民众的劳动、风俗、宗教祭祀紧密相连的,彝族博帕更是与彝族民众生活劳动、风俗、宗教祭祀以及生活生产环境息息相关。鲁迅曾经形象地描绘过口头文化与劳动的关系,他说:“我们的祖先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需发表意见,才渐渐地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大家也要佩服,应用的,这就等于出版,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下来,这就是文学……”[1]彝族口头文学博帕内容包括几个主要方面:微生物来源说、动物来源说、植物来源说、各种物类起源说等;随着社会高度发达,科技的进步,娱乐设施方式丰富多彩,人们大多以当今科学思想去解释事物的起因来源,大多以现代新的时尚去休闲、去消遣,去娱乐场所、上网、看电视等。很少有人再去讲或听事物来源故事。

(二)传承者的影响

彝族口头文献“博帕”是口耳相传的。传承者至关重要。彝族口头文学博帕产生之初,是在广大民众间广泛流传,是广大彝族民族的共同创作,随着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专门的职业传承者,大多是毕摩和彝族智者。毕摩和彝族智者在特定的场合通过口耳的诵传。大随着科技的发展,毕摩这个职业越来越少,能诵博帕的彝族智者也越来越少。使传承者群逐渐萎缩,导致某些方面的缺失,影响了口头文学的流传。

(三)流传环境的影响

彝族口头文学博帕与一定的活动或仪式相关。随着社会文明程度地提高,宗教祭祀活动也逐渐在简化,毕摩的宗教活动也越来越少,导致博帕被诵传的场合越来越少。一些仪式活动的庄严性也在淡化,在婚丧嫁娶场合几乎无人再去比诵彝族博帕,趋于娱乐性,大多新时代彝族新青年终于流行歌曲的比唱,冲击了彝族民间传统的娱乐方式。那么最初因此而产生的“牛牛”、“博帕”、“克智”和歌谣等也就很少再被大范围传播。

二、彝族口头文献博帕的实用价值

(一)文化传承与历史记忆

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发展和繁荣的支柱。每一个民族都只有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传承自己的文化,才能使自己民族的历史不断延续。口头文化的最大特点是“创作和传承的口头性与群体性,即所谓`民族文化记忆'。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是十分顽强的,历久不衰的。许多少数民族,特别是那些没有文字的民族,其族源,其所经历的战乱、劫难、迁徙,民族的英雄和头领的业绩,民族的历史,差不多都是靠口头的史诗、传说、经书,甚至靠头脑等文化记忆,一代一代地传递下来的”。[2]人类发展的历程是十分坎坷、曲折的,当人类面临各种灾难的时候,文化的传承往往就会遭受到各种的阻碍,尤其是以书面文字记载的历史文本,常常首先被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决定了文化的发展方向。当一种新的思想成为统治阶级的指导思想和立国之本时,往往会对与之相背的或它认为有违正统的思想进行制。在这过程中,传播思想的“文本”往往成为重点打击的对象。因此,当书面文字的文化传承功能受到各种人为因素、政治因素的干扰而不能发挥其功能时,口头传统就成为惟一可以用来记忆历史的方式。口头传统对历史的记忆是一种“无形”的记载,它只存在于人的生命意识中。只要人的生命在,人的生理正常,历史总会在记忆中保存,并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实现在代际之间的传承。

彝族虽然有自己的文字,但是文字的被接受程度和覆盖面是非常狭小。彝文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字,往往只被极少数人所掌握,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说是不易掌握的,覆盖面极其狭窄。尤其在奴隶社会里,教育的极其不发达、汉族中心主义、封建主义专制的影响,以彝文书写的彝族文化往往受到统治阶级的压制。但口头传承则能够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并在日常生活中以一种非正式的方式,散布于民间,流传于普通老百姓之间。口头传承对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传承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冲破阶级的藩篱,淡化人的知识差别,因此,它具有更为广泛的传播范围和自由度。彝族民间口头文学博帕作为人们现实生活的再现和历史的记忆,“弥补了文书的不足,记录了一个民族的经济、政治、文化、地理、发展等可贵材料”。[1]彝族口头传统中的传说、故事、神话、史诗、博帕等就是这种能够传承文化和记忆历史的无形符号。“艺术能够描述历史,艺术又能从独特角度出发,用特定的方式给历史带来后者缺乏的东西,提供一般历史常常忽略的成分,从而对历史形成了补充”。它们要么记录了某个历史事件,要么记载了一个人物,甚至记载了一段历史。通过它们,我们能够回到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前的彝族社会,可以和彝族的祖先共鸣。如“大小凉山广泛流传的《生子不见父》、《石尔俄特找父亲》等传说反映了彝族原始氏族社会从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的历史面貌。《火烧松明楼》的传说可以看到唐时南诏国的蒙舍诏吞并越析诏时的史事折影”。《勒俄特依》在彝族中广泛流传,“勒俄特依”就是“历史之书”的意思,可见彝族人民把它作为口头历史来对待。彝族歌谣中的“《创世歌》、《门咪间扎节》、《洪水滔天歌》、《洪水淹大地》、《诺谷造人神》等都是彝族史诗类型的歌谣,具体地反映了彝族先民对人类万物起源、民族来历、社会形成的观点,这些传说荒谬、怪诞、有趣、神奇真实地描绘了初始阶段的人类社会风貌”。

彝族口头文学作品不仅能够告诉当今世人,也能在不断的语言交流中传递到下一代的记忆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任总干事马约尔在《文化遗产与合作》的前言中说:“保存与传扬这些有历史性的见证,无论是有形文化遗产还是无形文化遗产,我们的目的是唤醒人们的记忆。事实上,我们必须继续唤醒人们的记忆,因为没有记忆就没有创造,这也是我们这一代必须肩负的责任,对未来一代要负的责任。”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曾对神话的社会功能作出过精辟的分析。他说“神话的功能,既不是解释的,也不是象征的。它乃是一种非常事件的叙述,这事件的发生,从此建立了一部落的社会秩序、经济组织、技术工艺,或宗教巫术的信仰和仪式。它的功能就在于它能用往事和前例来证明现存社会秩序的合理,并提供给现存社会以过去的道德价值的模式、社会关系的安排,以及巫术的信仰等。其功能在于追溯到一种更高尚、更美满、更超自然的及更有实效的原始事件,在于作为社会传统的起源而加强这传统力量,并赋予它以更大的价值和地位。”彝族的神话也能够起到这样的社会功能,它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彝族远古社会的历史画面,透过这些史诗和神话,能够追溯彝族社会的历史发展线索。“流传在哀牢山区的双柏县新街一带,讲述天地万物、日月星辰、风雨、人类、民族、衣食起源的创世史诗《查姆》;流传在姚安、大姚、盐丰一带的又一部文采斑斓的创世史诗《梅葛》,讲述了天地开辟、人类起源、盖房狩猎、畜牧农事、婚姻丧葬;流传在金沙江南岸小凉山一带的《阿鲁举热》则是一部从原始神话向英雄神话发展的神话;《洪水泛滥》、《三女找太阳》、《开天辟地的故事》以及《里燕林提斯八库儿》等,用诗的语言,记叙彝族有关天地形成、人类起源、民族迁徒等重大事件”。《祭祀歌》、《创世歌》描绘了彝族先民在万物有灵观念支配下的祖灵崇拜的意识的觉醒。从最初的火崇拜,天地、日月、山石、动植物崇拜发展到祖先崇拜,所以不但祭火神、天神、地神,也祭山神、树神、龙神;不但叫牛魂、羊魂,也叫养魂、人魂。彝文经典的《西南彝志》,老彝文的创业史诗《查姆》,还有流传于彝族人民口耳之间的创世史诗《梅葛》、《阿细的先基》等农业诗章的优美神话,它所反映的历史时代与考古资料所鉴定的历史时代基本吻合。再如《阿细的先基》这部史诗反映了撒尼人民从原始社会到阶级社会的各个阶段的不同生活画面,神话和现实交织,理想和事实融合,既是文学,也是历史。威宁地区流传的一首诗歌阐述了彝族先民对宇宙、人类起源的认识,认为天地形成是由清浊二气的发展变化出现的,描绘洪荒时代原始人群的生活实况等。如:人们在当初,不曾住地面;野兽花斑斑,跑在森林里。人居住树上,兽与人同处,人与兽相随,传到以后呢,大地有疆界,人到地上来,没有粮食吃,吃草根树皮,没有衣服穿,穿的是兽皮。男的不知娶,女的不知嫁。

(二)具有较高的哲学意味

彝族是一个勇于探索世界奥秘的民族,并且在探索世界奥秘的过程中,创作出了自己优秀的各类文化。博帕就是这优秀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博帕即是彝族独具特点的诗韵文学,又是对彝族认识世界的历史记录。博帕在叙述事物起源的来历时,虽然把源头追溯到天上,视为一切都是天降之物。但是,在关于事物起源的整个过程叙述中,没有天神地灵的影子,博帕里所出现的都是普通的凡人和身边所熟悉并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普通动植物。因此,在博帕里,就哲学意义上的人神消长来说,人们已经走出老人过去的神灵崇拜世界,结束了神话思维的历史,而把人类视为世界的主体。这就告诉我,博帕所反映的认识论、世界观所有不成熟的一面,但是可以视为是一种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三)传授知识

彝族口头文献博帕是解释微生物、动物、植物、格物类以及各建筑用具的起源及发展历程的一门学科,反映了个物种在不同阶段的不同发展状态以及各物类的发展演变。体现了各动物以及各植物之间具有息息相关的。给我们传授动植物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发展演变的知识、建筑农具的发明创作知识、给我们传授物类的来历知识等。是一门具生物科学、历史发展,物理常识、建筑创造的发明为一体的一门学科。婚礼中比赛说“博葩”互相考问典故,讲房子、酒、鸡、狗、牛、山羊、荞子的起源;讲吹风、疾病、洋人、对山歌的来历,传承着彝民族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知识和技能。其中如“铁的起源”说天上掉下铁石头,土司、毕摩、老人都不认识它,而“工匠见识广,认识铁石头”,几经实验终于“炼出三堆钢和铁”,“用铁铸铧口”“用铁打镰刀”,牛耕、铁镰使荞麦“结籽多又多”。故事高手们还会讲《乌鸦为什么是黑的》、《斑鸠和公鸡》等童话,教育人们谦虚谨慎勤劳。

三、彝族口头文学博帕的传承措施

彝族口头文学博帕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艺术、科学等方面的价值,在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当代社会文化的影响,口头文学受到了很大冲击,它们应该如何发展,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呢?

(一)民众的思想价值观念要有所改变

一种事物要被民众接受,就要有一个良好的氛围,而要建立氛围,人们就要从思想上给予一定的支持。现代社会以高科技发展为主要特征。现实生产力的发展,使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科技产品的出现,现代传媒的发达以及教育方式的变化,民众不再注重口头文化,而以高科技文化为先导,因而要复兴口头文学,人们要从思想观念上有所改变,营造一个良好的客观氛围,对此,国家及地方政府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

(二)从教育上入手

尤其是儿童教育。在儿童读物、选修课本等读物上适当穿插一些口头文学,如民间故事,民间传说等,以培养他们的兴趣。在课堂讲课中可以适当穿插一些口头文学,或者在课余定期举办一些小专题活动,激发儿童的兴趣。国家、地方政府部门以及相关部门应对一些老艺人给予肯定、支持,以便其技艺能够流传。适当培养该方面一些骨干,加大保护力度,完善保护制度。国家教育部已经设了一些试点,在北京、天津等地方,将京剧纳入课堂,这就是保护、传承京剧的一个很好的实例。

参考文献:

[1]刘魁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整体性原则[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2]陈兴贵.彝族口头传统与民间文学的社会文化功能[J]2009年第6期

[3]马改茹.小议口头文学传承的现代意义2009年《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Jul.2009第28卷第一期总第57期

第9篇:什么是民间传说范文

【关键词】动画 美术 剪纸 民族 世界

要了解我国动画的民族性,首先要关注其他国家的动画的特点。美国动画:为了恢复动画艺术的本质,作品力求发挥作者的个性;upa作品风格力求保持动画本身的趣味,单纯的任务线条随着声音活动,作品内容源于个人的自传回忆,有些是对食宿标准价值观的批判,有些从人性观点出发体现出他们民族的历史和政治文化。而法国动画以一种精益求精的手法,利用变换的色调使物体活动起来再现了他们传统细腻的艺术。前苏联动画艺术家则以童话样式的动画片来反应现实生活。日本动画在创作理念、制作风格、叙事结构、动画语言的探索上显出特殊的气质和想象力。面对同一事物我们不难发现,对待它的方法却是各异的。这是因为他们彼此的生活习惯、文化底蕴、思维方式的不同,所以形成了不同的结果(动画片)。他们的动画片具有各自民族的特性,打上了本民族的深刻烙印。由此可见越是民族的东西越具有世界性。那体现我国动画的民族性的东西又在哪呢?

中国动画曾在世界动画历史中留下光辉的一页,充分说明中国动画是有实力的,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全面了解中国动画的过去,对于今天的动画创作大有效益。既可从中借鉴优良传统,学到它的精华,还可找出中国动画的不足之处,找到一条更具民族性的发展道路。

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美术电影受到国内外观众的欢迎和赞赏。至1986年有29部影片在国内获奖37次,31部影片在各种国际电影节上获奖46次,国外舆论界赞扬中国美术片,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认为它的艺术风格已形成独树一帜的“中国学派”。(中国动画史上)。

五十年代前期(1950-1956年)是中国动画的成长阶段,艺术人员的增加带来创作的发展,通过制片实践又培养了一大批年轻艺术、技术人才为美术电影事业发展奠定基础,摄制了一批优秀影片如《好朋友》、《乌鸦为什么是黑的》,木偶片《机智的山羊》、《神笔》等,尤其是《骄傲的将军》和《神笔》在探索民族风格方面作了成功的实验。

1957—1968年是美术电影鼎盛时期,百花齐放形式多样,美术特点得到充分发挥,民族风格更加成熟和完美,同时开辟了新的表现形式,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并一举成功。由于它具有鲜明的民间艺术特色而受到好评,开创了发展剪纸片的新路。1960年创造了水墨动画片如《牧笛》,把典雅的中国水墨画与动画电影相结合,形成了据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动画片。

1979年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动画长片《哪吒闹海》问世,这部被誉为“色彩鲜艳、风格雅致、想象丰富”的作品,深受国内外好评,民族风格在它的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延续。动画片《三个和尚》是继承了传统的艺术形式又吸收了外国现代的表现手法在发展民族风格上做了新一次尝试。1984年的《金猴降妖》将“民族英雄”孙悟空搬上了动画银幕,在表现手法上通过将传统的民族风格和现代音乐相融合,探索民族艺术的新发展。

中国动画在题材和艺术表现手法上都是丰富多彩的,通过这种题材的选择和表现手法的运用来讲述儿童喜爱的故事,寓教于乐,力求表现温情世界。内容以博爱为中心,动物拟人化,因此得到了儿童家庭观众的喜爱。

在我国动画众多的表现手法中,剪纸片发挥了他不可磨灭的作用。中国第一部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色彩明快,造型独特。在造型上巧妙的运用了剪纸的粗犷而精巧,简约而不单调,质朴而灵秀,生动又传神的艺术特性,把猪八戒的贪吃笨拙的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

中国水墨画,相传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远在五代的时候就开始有画水墨人物画,到明、清时期,又有更大的发展,经诸家各派的不断演变,而独具一格。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水墨动画片,继承了这种优异的传统艺术,笔墨豪放、意境优美、格调抒情、气韵生动。如《小蝌蚪找妈妈》和《牧笛》,这两部水墨动画片问世之后,受到国内外一致赞美。

从题材上,我国动画片也在不断挖掘动画的民族特色,我国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古典故事、民间传说、寓言都是丰富的题材。1964年的《大闹天宫》取材于中国古代神话,这部动画影片,可谓经典中经典,即使现在看来也依然是中国动画电影中的超级大片。以及《鹬蚌相争》加之水墨表现更加深入人心。还如《镜花缘》根于中国古典白话而改编。《女娲补天》则是一部选自中国成语典故的动画片,以独特的艺术观点将女娲补天这段故事制成的生动的动画片。

在表现形式上同样也能看到我国动画的民族性,如:在一些动画中采用传统的皮影为表现形式,在音乐上运用了京剧的语言,力求生动表现动画的主题。再如前面所提到民间剪纸的形式、水墨形式、工笔画的形式等。动画是一个多元化的艺术,集工艺性、审美性、技术性、功能性、时尚性等于一身。挖掘动画的民族性因而要从不同方面去寻找。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将自己的民族文化看成是莫大的骄傲,以此来证明本民族的文明程度和聪明才智。中国是世界公认的文明古国,传统遗产之丰富,艺术成就之高深,在世界上是少有的。作为中国人,就应花大力气研究、整理、宣扬我们的民族遗产,并从中推出具有民族风格的新作品。

面对文化全球化的强劲走势,我们的认为就是给民族文化以准确的定位,对民族文化进行继承、丰富、弘扬和创新,在积极汲取和融合世界优秀文化的过程中不断地强化民族文化的特点和个性,不断地丰富民族文化的蕴涵和提升民族文化的品位,不断地赋予民族文化新的姿容与新的涵义,使民族文化在不断实现创新中,得到丰富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