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发展计划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工业自动化软件系统优化控制
一、引言
近年来,传统自动化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加快了其进程,IT技术快速进入工业自动化系统的各个层面,并改变了自动化系统长期以来不能与IT技术同步增长的局面。基于Internet技术的IT包括:Windows PC、Web Technology、Ethernet、Security等技术,其中的任何一项都会推动工业自动化系统新的发展。美国一家电气公司顺应市场,抓住机遇,不断创新,推出了IT动力自动化系统,从而推动了工业自动化系统的快速发展。
二、自动化软件发展历史
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诞生至今,自动化软件已经有了20年的发展历史:: 80年代的组态软件,像On spec、Paragon 500等早期的FIX等都运行在磁盘操作系统(DOS)环境下,图形界面的功能不是很强,软件中包含着大量的控制算法,这是因为DOS具有很好的实时性;90年代,随着微软的Windows 3.0风靡全球,以国外某家公司为代表的人机界面软件开创了Windows下运行工控软件的先河。
2.1工业自动化软件的网络化
由于工业自动化软件间的信息交互越来越多,需要在单台机器上实现对多台机器上的软件系统进行集中远程管理的功能,因此网络化的管理也是自动化软件的发展方向。更随着网络的多样性与数据的分散的性质,工业自动化软件正朝着信息总线的方向发展,信息总线的方式改变了过去需要将数据集中采集和处理的观念,类似于在数据监控层上铺设一条信息总线,再由各个子系统链接在该信息总线上,这样就能够实现各个系统间的相互通讯,实现了监控系统的全分布。
2.2从集中自动化到分布式自动化
传统的工业自动化系统都采用具有集中运算能力的中央控制器,按照传统的软件技术,软件程序是面向过程的,编制面向过程的程序十分复杂,需要做大量程序编制的开发工作;同时,微软公司的Windows平台也提供了COM/DCOM技术,为实现分布式自动化提供了技术基础。COM提供了一种软件架构,它是可复用的二进制软件组件,它们之间可以相互通信并共享数据。一个完整的应用软件可以用这些组件适当地组合而成。DCOM可以使COM组件分布在不同的计算机上,并通过网络相互连接,相互交换数据,就像在本地一样。这样一来,系统应该允许程序不一定集中常驻在单个硬件设备中,允许软件对象模块分散于不同的硬件设备中,这些对象模块通过网络通信方式互相连接,构成一个完整的应用控制程序。这就意味着分布式设备、工具和应用所具备的性能起着与集中式应用一样的作用,因而系统中的所有对象和数据在任何时间都能被任何设备访问(2)。分布式自动化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开放性、一致性和适用性,使系统具有统一的工程和数据模型,从而大大降低了工程项目从系统设计、系统集成、交付投运、开车运行直至技术维护阶段的成本。
三、自动化软件全球及国内市场发展状况
从最近几年的发展来看,工业自动化软件技术的很多发面都有了不错的发展,而其中系统开发环境和系统构架方面也特别受到关注。集成开发环境通过应用组件可实现工程重用Industrial Application Server的组件对象体系结构可以显著地提高生产力。组件对象模型有利于开发代表工厂设备的可重用的应用对象。而其自动化软件在国内市场可细分为高端和中低端。高端市场基本上由国外品牌的软件占有,像一些国家级的大项目、大型企业的主生产线控制等,高端市场的特点是装机量小,但单机销售额大,目前国外品牌的软件年装机量没有一家能超过1000套。中低端市场基本由国产软件占有,亚控的组态王独占鳌头,占据了60%以上的份额,年装机量5000套左右,但单机销售额只有国外品牌的1/10~1/2。国内有近10家自动化软件公司,与国外软件相比,国内自动化软件最大的差距并不是在技术和品牌上,而是在企业的经营策略上,比如国内不少自动化软件厂商不懂差异化经营,主要竞争手段就是低价和免费服务;许多厂商还抱着“只要有市场占有率,利润自然来”的产品时代的观念,不惜代价扩大市场占有率,这使得国内虽然厂家众多,但大多处于亏损或维持状态,不能健康发展,也不能够保证给用户带来长期的利益(3)。
四、自动化软件的发展趋势
在自动化软件赖以普及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有技术层面的,也有商业层面的,但制造业的需求是决定性的。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了对自动化软件需求的提升;也决定了自动化软件将由过去单纯的组态监控功能,向着更高和更广的层面发展。只有满足需求的产品才有生存的空间,这是永恒不变的规律。自动化软件亦是如此。所以,未来自动化软件的发展将主要表现为以下一系列特征:
技术性信息
自动化软件正慢慢成为协作生产制造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核心系统,无论是用户还是硬件供应商都将自动化软件作为全厂范围内信息收集和集成的工具,这就要求自动化软件大量采用“标准化技术”,如OPC、DDE、ActiveX控件、COM/DCOM等,这样使得自动化软件演变成软件平台,在软件功能不能满足用户特殊需要时,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二次开发。比如组态王6.0中提供了4个开发工具包,就是使用户可以进行二次开发。自动化软件采用标准化技术还便于将局部的功能进行互连。在全厂范围内,不同厂家的自动化软件也可以实现互连。
(2)构造信息化的平台
ERP是国内炙手可热的话题,但目前的ERP主要应用在商业企业的财务、销售、物流等方面。在国内外的企业生产中,还没有多少企业能够将生产信息和ERP系统整合到一起,使生产效率和市场效益最大化,也就是说在工业现场和ERP之间存在着鸿沟,如何使实时历史数据能够进入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是现代信息工厂迫在眉睫的需求。随着大型数据库技术的日益成熟,全球主要的自动化厂商已发展了相关平台,使自动化软件向着生产制造和管理的信息系统的方向发展。自动化软件已经成为构造全厂信息平台的承上启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企业的信息化进程中,自动化软件将成为中间件,因为自动化软件厂商在既了解企业工艺、控制、生产制造需求,又能完成现场历史数据的记录、存储及为ERP提供生产实时数据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3)成为全球供应商
WTO给国内商家带来巨大的改变,因为国门对外打开,这样国外的市场对国内的自动化厂商也打开了。因为目前中国的市场份额只占全球的3%,所以成为全球自动化软件供应商对于国内自动化软件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另外,国内越来越多的系统集成商和设备制造商在未来可能成为世界级的公司,他们的产品向全球销售时,他们更需要世界级的软件厂商向他们提品和服务,国内不少组态王的用户已向亚控购买了英文版即证明了这种趋势的发展,亚控将发展远景锁定为未来5年成为世界级的自动化软件服务商就是基于这一原因。
五、结语
对于工业自动化系统来说,其关键技术是工业网络,而在自动化领域,软件技术与IT的联系最为紧密,所以,其发展也是最为快捷。20年前自动化软件面世,与最开始相比较,其内涵和外延都已扩展,所以当我们展望未来,对其发展趋势的展望也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究竟是“对”还是“错”,在若干年以后才能得以证明。尽管现如今工业自动化系统已经变复杂,对自动化软件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工业自动化系统软件技术正在快速发展,未来会用更先进的技术去解决复杂的问题,并成为实现管理的扁平化的强大后援团,激励人们去解决面对到的一个又一个的技术难题。
【参考文献】
[1] 阳宪惠.现场总线技术及其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10~132
十报告也同时揭示了中国未来的方向,在下一个十年中国将会在2010年的基础上实现再次翻倍,人均GDP将会从现在的6000美元左右提高到1万美元,中国将进入全面的小康社会,同时实现多个全球第一。比如将会建成全球最大城市化体系,城市化人口将会超过8亿,我们也会拥有全球最大的现代化的设施基础。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对IT的需求也将稳步增长。根据IDC的数字统计,从2012年到2016年,中国的IT市场将增长800亿美元,这里面蕴含着巨大的商业机会。与此同时,我们的客户也在思考他们面临的IT挑战,需要哪些帮助以及如何实现最终的投资回报。
IT产业在变革,客户在变革,戴尔无疑也在不断的变革中。在过去几年中,我们进行了20次收购,从PC制造商转型成为一个端到端解决方案的提供商,从而能够从四个方面来帮助我们的客户——用户终端计算、基础架构、软件服务和云计算。
在数据爆炸的时代,企业对基础设施扩展的要求非常高,我们必须从数据的扩展中获得洞察力。云计算在过去的几年中引起了客户的重视。一方面,当前企业信息化正面临着大数据时代和云时代的全新挑战;另一方面,大数据时代和云计算为企业的变革带来了巨大的机会。戴尔在云计算上的落地也将在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包括服务器、存储、网络、终端和产品。
技术已经成为实现企业发展的核心,对于企业级的技术,这样的趋势涉及到了计算的整合,以及存储与网络之间的整合。这是帮助我们客户获得IT消费中最大价值的强大助力器。而且随着互联时代的发展,现在人们要求不断地从设备接入,实现随时随地无所不在的互联性。以我们的客户深圳证券为例,移动解决方案是将移动平台、客户和员工进行连接,使团队成员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能够和客户互联,与此同时还可保持数据安全以及产品的高效管理。
关键词:湖北剪纸;文化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J5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1-0155-01
一、湖北剪纸艺术的历史
素有“千湖之首”之称的湖北位于长江中下游, “九省通衢”的便利交通使民间艺术多姿多彩,荆楚腹地的区位优势使楚文化遗韵深厚,充满灵气的荆山楚水孕育出地灵人杰,“唯楚有才”的赞誉由来已久。远古时代,宜昌西陵氏部落发明了剪影绣花,这便是中国剪纸工艺之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时期的“皮革镂花”(湖北江陵望山一号楚墓出土文物之一),虽是用兽皮制作,但与后来的纸质剪纸仅仅是材质上不同,雕刻技法与艺术品效果却是如出一辙,它们的出现为民间剪纸形成奠定了基础。湖北孝感出土的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的漆器就有银箔镂刻的花纹图案;南朝(420年--439年)梁人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荆楚人于正月初七‘人日’,或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或戴之头鬓。”唐李商隐《人日》诗也有“镂金做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之说。无论“镂金”或“剪彩”,皆为“剪纸”工艺,并在荆楚民间广为流传。在清末民初建立有剪纸的行会组织,这在全国是少见的现象。可见,剪纸与荆风楚俗早在千年之前就已结下不解之缘。
湖北剪纸因特殊的地理位置,融合了南北艺术之长,鄂西北以剪为主,自剪自用,广泛应用于民俗生活。样式有窗花、灯花、喜花以及鞋垫花。而在近代江汉平原及鄂东地区,由于商业的发展,一剪一纸己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更多地是使用刀具,以刻代剪,从而逐渐发展成一种小规模的手工业生产作坊,成批生产雕花剪纸进人市场。雕花剪纸又名 “花样”。在房县,时兴过一种带字的花样,这些花样上的诗句往往是求花的乡亲随口吟出,剪花的巧女便把它剪在各种形的剪纸上。如“操心劳力,增加负担”是刚过门的媳妇说给公婆听的客气话;“手心手背都是肉,打断骨头连着筋”是母亲告诉女儿,长辈对你们都一样看待——平时不好意思说出口的语言揉进剪花里,更增添了一份含蓄。这也是湖北剪纸与其它省份的不同特点,因此更应该在当代社会将剪纸艺术与市场结合发挥其优势,为湖北文化的弘扬发挥其积极作用。
二、对湖北地域剪纸艺术文化的保护和利用
1、成立剪纸相关的专门机构。政府把剪纸与文化产业相结合,以文化体制的改革创新和加大政府的职能转变、监督机制、政策的支持为突破口,激发剪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活力,成为当地经济、文化、旅游发展作出了贡献。
2、举办剪纸大赛和剪纸创意设计比赛,促进民间剪纸艺术与经济产业开发。逐步走向市场,将剪纸元素融入到服装、玩具、礼品等领域,并与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结合,实现了传统剪纸由单纯的装饰性向实用性、时尚性和科技性的转型的巨变。
3、培养技艺的传承人,留住人,才能留住艺,进而留住文化之脉。注重理论创新,将剪纸艺术纳入教育规划,加强民间团体、文化继承人同高校间的鼎力合作,开设与其相关的基金会或采取必要的奖励、激励手段来刺激学生选择相关专业,培养高端专业剪纸艺术创意人才。
三、剪纸艺术在弘扬湖北地域文化中的市场运作
(一)理论依据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当代文明相协调,保持名族性,体现时代性”等论述。从理论上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上升到提高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提高国家软实力的高度来认识。2009年7月,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①。2003年9月,中国文化部制定下发的《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文化产业界定为:“文化产业是与文化事业相对应的概念,两者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现代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②
2011年10月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条题目为“用创新思维发展文化产业”短评,评论中提到:一个好的创意转化成文化产品,就能点石成金。“以文化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直接创造真金白银,这就是文化产业的魅力。目前,我国文化消费快速增长。用创意思维,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就为经济结构调整增加了新的引擎。这是科学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
(二)剪纸艺术作为文化产业的可能性依据
剪纸艺术具有五大卖点、十大市场的宣传广告。五大卖点:特色产品、环保概念、民族艺术、传统题材、大众参与。十大市场:广告赠品、旅游纪念品、婚庆礼品、艺术收藏品、玩具、DIY休闲产品。
剪纸艺术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物质载体的一种,我们从理论上阐释民间剪纸文化与现代文化发展,守望民间与建设未来新文化的辩证关系,并由此升华到民族文化建设的前景的谋划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对于今后依据科学发展观指导的文化实践具有积极意义。
由于文化产业越来越显著的经济贡献作用,其与经济发展协调关系已经成为文化产业研究的重要方面。湖北剪纸艺术历史悠久,历经千年逐渐在演变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地域风格,有其特殊的地域元素,创建湖北剪纸文化产业势在必行。现代文化产业是推动传统艺术提档升级的有效途径,而传统剪纸艺术是文化产业的凭借和依托。中国传统文化、民间文化是支撑剪纸艺术繁荣昌盛的力量源泉,同样,传统文化、民间文化是我们进行现代艺术创造的强大动力。
关键词:新兴技术;商业化;制约因素;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713.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8-0033-02
与其他任何技术一样,新兴技术在研发取得成功之后就必须被推向市场才能转化为生产力,实现其商业价值,才能为企业带来利润,为社会创造财富。一项新兴技术能够成功地商业化不仅将为技术拥有者带来丰厚回报,而且也可能因新兴技术特性对行业结构产生重大的影响,或者开创一个崭新的行业,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乃至社会的进步。所以,推动新兴技术商业化成了企业与政府的共同目标。尽管商业化已深入人心,但由于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新兴技术商业化的力度和收效依然欠佳。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是一家由46个国家一类研究所组成的军民结合的大型集团公司,每年有近500项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出来,但真正能成功推向民用市场的不到50项。
一、新兴技术商业化的制约因素分析
新兴技术商业化的主要制约因素:(1)新兴技术的技术性能、技术的成熟度、技术的成本优越性等;(2)新兴技术的市场需求、市场容量以及市场增长潜力等;(3)新兴技术接收方(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包括对技术的消化能力、技术和生产人员的技术能力、市场预测与开拓能力等;(4)环境支撑条件,包括政府的政策与措施以及企业的经费、设备和人员投资等。
技术的复杂性。如果当一项技术对生产企业的规模、技术人员素质、资金、设备能力、原料等要求非常高的话,我们就认为它的技术复杂性较高。当一项技术要求企业拥有复杂的专用设备以及高水平的熟练工人时,虽然由此生产出的产品在市场上可能具有相当的竞争力,但考虑到市场瞬息万变,一旦市场情况发生变化,专门设备就没办法作其他用途,只能报废。因此,一项技术的复杂性越高其由技术过渡到产品并投向市场的过程中越容易出现问题。
技术的成本优越性。以eBay、Amazon为代表的“B2C”式网上商店的出现已经改变了传统的零售商业模式,凭借极低的边际成本和连锁效应挤压着传统渠道商和零售商的生存空间,成为网络经济时资者追捧的宠儿。
技术持续更新的时机。新兴技术产品更新时机选择失误必然造成企业新兴技术商业化的失败: 一方面由于老产品的提前退出而失去了还能从老产品上取得的收益; 另一方面也可能因消费者尚不认可新产品而使新产品丧失部分初始利润。在快变市场环境下,时机可能瞬间即失,因此时机选择更具有挑战性。以西门子手机为例,德国人固有的“工程师文化”使得其在品质上过于精益求精,新品推出速度缓慢,结果在摩托罗拉、诺基亚等品牌的“以快打慢”的做法面前跟招不及,丧失了不少份额。2003 年中,西门子开始风格创新,推出了Xelibri 系列手机, 前后一共推出了八款,尽管设计前卫、风格个性,但取消彩屏和按键又过于超前,结果反击未能得手。
市场需求。在商业化阶段,企业往往首先面临为技术寻找适宜的应用市场的问题,市场的需求以及需求的大小对于新兴技术商业化的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是新兴技术商业化不确定性的重要来源。由于新兴技术基于基础科学进步或者基于对现有技术的集成,具有较高的复杂性和难度,需要有较强基础研发能力和技术集成能力,因而往往诞生于集中了人才、技术、信息及先进科研设备等优势科技资源的科研院校和高等学校。目前就整体而言,中国已经拥有了较为丰富的科技资源,若干科技资源指标已居世界前十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每年完成的科研成果不计其数,然而与此同时,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一直处于很低的水平,科技对经济的贡献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这种情况在新兴技术领域比比皆是。大量的新兴技术因为开发者没有考虑到市场需求或者未能发现市场需求而被束之高阁,从而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
市场容量。就中国市场而言,巨大的市场容量是区别于一般国家的最突出的特征。在许多行业中,由于地理、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差异造就了无数个细分市场。由于市场总量规模庞大,任何一个细分市场都有可能具有客观的规模。某些细小市场在西方国家的规模很可能极为有限,甚至根本难以形成,但在中国由于存在巨大的潜在客户群而有着客观的发展空间,足以哺育一批企业成长壮大,也为新兴技术提供了实现其商业价值的广阔天地。如,小灵通通信系统这一通信领域的低端细分市场,在中国就有着数千万的用户,市场容量巨大,为UT斯达康等企业的迅速发展、壮大提供了一片沃土。
企业的消化吸收能力。在企业购买新兴技术之后,最为关键的就是如何能够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发展企业购买的新兴技术。故企业的消化吸收能力也就成为了一个关键的因素。
企业的营销能力。由于新兴技术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所需要的资金额大,风险性高,产品生命周期短,竞争性强,若产品不能在较短时期内获得市场,回收资金,必然将使企业面临困境。而传统的营销理论难以有效地应用于新兴技术产品,新兴技术企业的营销体制必须有所创新。一个简单的事实是:无论是微软、IBM,还是联想、方正,这些成功的新兴技术企业不一定拥有最好的产品和最先进的技术,但他们却一定拥有正确的营销理念和最好的营销战略。他们的每一项企业行为,无论是R&D,还是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都立足于更好和更快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因此,树立正确的市场营销理念,重视企业市场营销的作用,是处在激烈竞争、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的新兴技术企业进行一切活动的前提和基础。
企业支撑条件的制约。大多数工厂资金短缺,缺乏技术改造和技术更新的物质基础。尽管企业的科技意识在逐渐增强, 但在吸收高校科技成果的财力、技术力量、设备管理等方面难以适应, 加上考核指标不完善, 只重产值、利润而忽视技术储备,以及我国绝大部分企业处于亏损状态, 致使企业对于吸纳新兴技术、开发新产品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对策与措施
尽管新兴技术商业化存在诸多制约,但问题与机遇同在,只要认识统一、管理到位,措施得力,“商业化”一定能得到蓬勃发展。
充分发挥政府作用,采取有效措施。(1)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是我国当前科技与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除了企业自身努力提高创新能力外,政府应该大力促进基础研究,为新兴技术的诞生提供丰富的土壤。同时,还要通过对产业共性技术的支持以及财政税收措施,引导企业提高创新能力。(2)提供良好的投融资环境。新兴技术商业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资金需求很大,但同时由于新兴技术的不确定性,在其商业化过程中也充满了风险,普通的银行和投资机构不愿意投资这类项目。因此,必须构建一个鼓励创业、机制灵活的投融资体系,为新兴技术的商业化提供充足的资金。(3)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为新兴技术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有利于新兴技术的拥有者更大程度地从新兴技术商业化中获益。因此,政府应有意识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新兴技术的商业化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严格考察备选新兴技术,提高质量。新兴技术商业化的成功关键就是要选择打算商业化的新兴技术。企业选择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新兴技术的选择,在当前科技发展迅猛的时代,新兴技术是非常多的,企业究竟应该选择哪一个新兴技术,首先要根据新兴技术的成熟与否、可靠与否,是决定企业投资成败的关键因素。为了减少企业的风险和损失,在新兴技术选择过程中,对于新兴技术要做全面详细的了解,甚至对市场进行全面考查,被确认为有应用价值、有效益,且成熟度高的技术和产品才能选择,尽量避免不成熟的技术和产品流入市场。这样把关既维护了企业的利益和形象,也提高了企业的信誉,为建立良好的企业与销售商甚至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注重市场的导向和驱动。市场力量始终是新兴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动力。市场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市场引导新兴技术的研发趋势。二是市场竞争迫使企业不断选择新兴技术,以参与市场争夺。三是由市场需求产生研究开发项目。
认真分析企业内部的相关条件。企业究竟应该选择哪一个新兴技术,首先,根据企业的内部资源条件初步确定企业有可能选择的几个新兴技术,其次,对每一个新兴技术做出预测分析;再次,根据企业自身条件,评价每一个技术的优劣;最后,确定本企业应当选择的新兴技术。不能只是从新兴技术初始是否有吸引力出发,主要应根据充分发展后的技术是否能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和较高水平的效益出发,由于一个技术当前表面上看来发展很迅速,但究竟能不能应用与市场,最终必须以企业目前的消化吸收能力、经营管理能力为基础,否则就容易误入企图而导致失败。
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发挥新兴技术人才优势。人才是新兴技术商业化成功的决定性力量。当发展新兴技术的目标和方针明确后,人才准备和智力保证就成为关键环节。如果没有足够的人才投入,那么新兴技术商业化的目标就会落空,也不可能搞好新兴技术商业化。企业要重视新兴技术的人才培养建设,使人才成为发展新兴技术的中坚力量。新兴技术商业化过程中,最缺乏的不是资金,而是适应市场经济的管理型和技术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宋艳.新兴技术的动态评估与小灵通的成功之道[J].管理学报,2005,(3).
[2]赵洪江.陈学华,苏晓波.新兴技术、新技术、高技术及高新技术概念辨析[J].企业技术开发,2005,(11).
【关键词】新型炼化企业 信息技术 发展 应用
【中图分类号】F42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4-0192-01
结合当前低碳经济发展的大背景,炼化企业作为我国经济支柱型产业,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巨大的能耗及碳排放问题也日益严峻,在节能减排方面承受了巨大压力。因此,在“十二五”期间,新型炼化企业应该意识到信息化技术的重要性,将信息技术与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相结合,融入绿色、环保理念,实现炼化企业的知识化、技术化、集约化发展,以更好地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履行低碳经济发展中应负有的社会责任。
1、信息技术在新型炼化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在新型炼化企业推行信息化进程,实现生产过程、工艺技术等信息共享、集成化发展,促进上下游链条的智能协同,即使在较为复杂的条件下,也可实现高效率、节能性发展,支持业务模式的重组,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在企业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及管理创新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1.1 以信息技术实现技术创新
在新型炼化企业发展过程中,逐渐意识到技术、效率等重要作用,已经通过技术的创新,实现了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对传统的产业进行升级与改造,增强了信息技术的作用。正是由于深入的渗透与关联作用,信息化已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必经之路。以PDM,PLM的信息工具应用为例,给新型炼化企业提供了精确的产品数据管理工具,包括产品研发体系管理、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等。
当前,新型炼化企业的发展集中于信息化、技术化、自动化、集成化等领域,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通过实施集中管控方法,增强了生产管理效率,优化设计、调度、操作、管理等一系列过程,支持若干环节的互动、协同发展;以构建工厂模型的方式,全程优化模型驱动,提高运营的技术化、智能化;在流程模拟技术中,提高了生产装置建模的效率及精度,对生产装置实时优化;采用先进的控制系统,对其控制性能进行改善,更好地发挥了效益性,保证质量水平,更重要的是降低了能源消耗。另外,在该软件系统中,针对传统的工艺流程进行升级与改造,将感知网络覆盖到整个生产过程中,可提供精确、可靠、完整的数据,争取以最小的研发成本,获得最高效益,实现资源节约目标。
1.2 以信息技术实现制度创新
现代化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制度的规范作用,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则推动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例如,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强化人力资源管理观念的创新,优化了管理的流程,同时更利于开展人力资源战略分析工作,将原本分散、繁杂的事务性工作整合起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和质量;通过电子巡检、电子台账等软件的应用,也实现了管理制度的改革,增强管理效率与考核真实性。
1.3 以信息技术实现管理创新
奠定在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上,以财务管理、成本控制为核心,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建设,在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方面起到积极作用;第一,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全面推动了企业的管理创新,采用先进的ERP系统,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同时控制采购成本,增强采购效率;第二,在企业流程整合中应用的BPM软件,实现了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配合,降低了以往部门沟通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等;第三,采用DCS控制系统,可以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第四,BI决策支持系统,可以客观分析利润增长状况、发展趋势等,为企业高层决策提供有力依据…;其五,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以及相关信息网络的建设,也增强了办公效率、实现信息共享;采用CAD软件完成设计过程,提高了图纸电子化率,同时也可控制设计成本;第六,开发模拟仿真培训系统,对工人进行系统性的培训,提高其技能水平,将更好地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安全性;第七,通过开发并应用财务系统、销售系统、计量系统等,增强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水平,可及时发现企业内部管理存在的漏洞,实现精细化管理目标。
另外,生产过程控制是炼化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针对催化裂化装置及聚丙烯装置,可应用先进的控制系统,一方面可以稳定控制系统内的各项技术参数,另一方面则可保障产品质量水平,提高合格率。在两套装置中分别采用控制系统,对工艺技术参数、馏出口质量等进行控制,发挥装置控制的作用,同时也可增强装置抗干扰能力,将工人从过去繁琐的劳动中解脱出来,降低人为操作失误率,也可减少物品损耗。
有关电子商务方面的应用,可成立电子商务网站,通过网络完成招标、采购等过程;有关财务方面的应用,则在企业内部实现会计电算化,提高会计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增强财务核算水平,有效规避资金风险、控制管理成本。
2、新型炼化企业未来信息技术发展方向
新型炼化企业发展信息技术,主要集中于生产过程、内部管理、设备运行及工艺技术等诸多环节,实现链条上下游的协同控制,支持信息共享和技术应用,可以在较为复杂的条件下实现高效能、低碳环保的生产作业。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新型炼化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研发、调整信息技术,切实发挥应有作用。
2.1 集成化应用
通过信息技术系统的集成功能将经营管理、生产执行、决策支持等合为一体,可实现数据、信息、应用的一体化,同时完成身份认证,实现更深层次的信息挖掘及利用,优化企业运行过程的计划、调度等。
2.2 自动化运行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在线自动控制、闭环自动控制等,将传感器覆盖到现场的各个环节,发挥自动感知的作用,对生产实时数据进行自动化采集,构建一个便捷化、可操作的工业网络,并覆盖到各个区域中。
2.3 可视化支持
可视化将设计到企业的生产、运输、设备等各领域,包括其实时数据与动态数据的查看;同时,对于厂区内的重点场所、重点指标、经济技术等,也要实现可视化,同时具有实时性特征,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将隐患扼杀在萌芽阶段。
2.4 模型化发展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中国企业海外可持续发展报告2017》。报告指出,中国企业可以在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这是开发署的第二份对中国企业海外经营的可持续性做出回顾和提出建议的报告。该报告由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中心以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共同编写完成,对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潜在影响力及推动当地落实2030年议程提出了具体的分析和建议。
报告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盖图。盖图表示:“私营部门是大多数发展中和发达国家的增长引擎。它们通过提供经济适用的产品和服务,对消除贫困、创造收入、促进财富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希望这份报告能够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为中国企业在国内外的经营提供参考,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并打造持续提升经济、社会、环境综合价值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报告强调了2030年议程、“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企业在海外经营之间的关系,涵盖了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产业升级、创造就业机会、促进技术转移及践行生态文明以及中国企业已经参与和在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和2030年议程过程中需要中国企业参与的方方面面。
关键词:液化气 储罐 安全 防护 喷射火 水喷淋 模拟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需求越来越大,液化气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其生产、储存逐渐增加,储量逐渐增大,其储存设备逐渐向大型化发展。但液化气储存一旦发生事故将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如何对液化气储罐进行有效的安全防护,对预防液化气储罐发生重大事故,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具有很重要意义。
二、液化气和储存设备的危险性分析
2.1 液化气的理化特性及储存形式
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为丙烷、丁烷,密度比空气大,具有易燃、易爆、容易积聚也容易扩散的特点。一旦液化石油气泄漏,便会在低洼处积聚,很小的点燃能量便可燃烧;其储存形式主要有常温压力储存和常压低温储存。
2.2 液化气储罐的事故危害
液化石油气(LPG)和液化天然气(LNG)的理化性质决定了其储存设备具有较高的火灾危险性。液化石油气储罐周围一旦发生火灾,储罐内液化石油气的温度和压力就会迅速升高,储罐的强度将迅速下降,在一定的条件下储罐就会发生破裂和爆炸,并引起沸腾液体膨胀蒸气爆炸(BLEVE),爆炸引起的冲击波、热辐射和抛出的容器碎片会对周围人员、建筑物和设备造成巨大的破坏。
三、液化气储罐安全防护方式和国内外研究进展
3.1 液化气储罐的安全防护方式
防止液化石油气储罐连锁事故的发生,必须首先确保液化石油气储罐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防止火灾,防止热冲击引起的超压或机械撞击引起的泄漏。可以采用水冷却、防火隔热层、蒸气泄压等方法防止热冲击引起的超压。
3.1.1 水冷却
水冷却的关键是喷水量必须足够吸收作用在罐体上的热量,保证足够的供水强度。水冷却可以采用移动式和固定式两种方式。
3.1.2 防火隔热层
设置防火隔热层的关键是要合理地选择并安装具有足够阻火率且适合使用环境的隔热材料。设置防火隔热层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能从火灾发生的瞬间就开始提供防护,不需要以任何方式开启系统,不需要用冷却水防护。
3.1.3 安全阀泄压
上述方法的思路是保护储罐表面不受热量侵袭,防止最终被完全破坏。蒸气泄压的思路是降低储罐内的压力,防止火焰侵袭造成壳体损坏,防止造成灾难性后果。蒸气泄压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安全泄放阀。
3.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外对喷射火的研究比较早。例如Sonju OK、Cook DK、Sugawa O、Heskestad G等人先后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推导了喷射火的火焰高度、火焰宽度、火焰抬升高度的经验关系式;喷射火的火源模型、热辐射通量模型;运用CFD技术来模拟分析喷射火的燃烧过程。
液化气储罐系统对火灾的安全防护技术研究方面,采用英国LP Gas Association/HSE和美国NFPA规范中推荐的液化气储罐水喷淋速率(10 L/m2.min)可以保证池火灾情况下储罐安全,但在喷射火情况下已不能保证储罐的安全。
我国对喷射火灾害及其环境下液化气储罐热响应行为和安全防护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天津大学对喷射火对海洋平台的立管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中石油研究人员应用SAFETI6.3 软件对喷射燃烧进行数值模拟;此外,南京工业大学、武警学院、江苏工业学院的研究人员对喷射火的热辐射和喷射火环境下液化石油气储罐热响应进行了小规模模拟实验研究和CFD模拟。
国内外研究现状表明,有关工业喷射火灾害过程及其环境下液化气储罐系统热响应动力过程和发生二次灾害(BLEVE)以及液化气储罐系统水喷淋安全防护的基础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竞相研究的热点前沿课题。对喷射火动力学演化过程进行系统研究,探索喷射火环境下液化气储罐系统的热响应规律,研究储罐水喷淋防护的水膜隔热机理和主要因素对喷射火防护效果的影响,构建工业喷射火环境下液化气储罐系统安全评价和水喷淋安全防护设计的有关软件和数据库系统,能为工业过程安全评价、储运过程火灾安全设计和储罐防火规范的修订、喷射火及其次生灾害(BLEVE)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图书馆事业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分类号 G258.22
1 大丰市公共图书馆事业概况
大丰市地处江苏中部,东临黄海,拥有112公里黄金海岸线,沿海滩涂面积列全国之最,是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市(县)(2012年列第56位),被称为中国麋鹿之乡,总人口73万。近年来,大丰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大文化的重中之重来抓,不断加大投入,优先建设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文化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使全市公共文化设施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因此大丰市先后荣获“江苏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江苏省文明城市”等称号。正是因为具有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所以大丰公共图书馆事业才有了肥沃的发展繁荣的土壤。正是因为创建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大丰市公共图书馆才有了新的跨越发展,才能真正形成市、乡、村(社区)三级公共图书服务体系,并显现其社会效益。截止到2013年底,大丰市拥有县(市)级公共图书馆1家(已连续三次被文化部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县(市)级少儿图书馆1家,乡镇(社区)分馆35家,“农家书屋”214家,实现了全覆盖;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1家,基层服务点24家。全市馆藏文献58.6万册(件),人均0.8册图书;年接待读者130万人次,图书流动85.8万册次;年开展各类读书活动300余次,参与读者和市民达230万人次[2]。
2 大丰市公共图书馆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举措
2.1 加强公共图书馆基础建设,为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奠定物质条件
“十一・五”期间,全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总投入超过10亿元,总建筑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主体是政府,大丰市用于公共图书馆的投入高达1 000万元,主要是市图书馆改建、市少儿图书馆新馆建设,工程还包括乡镇图书馆的馆舍等。2009年,我市按照每镇补贴40万元的标准,全市12个镇全部建成了面积不低于700m2、集图书借阅、报刊杂志阅览、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教育培训、排舞健身等活动服务项目不少于10个的标准文化站,所有项目全部免费开放,专职人员编制全部在3个以上。在村(社区)文化建设上,全市209个村54个社区文化活动室面积均在100平方米以上,对外开放项目达到4个以上,主要指标全部超过省颁标准。建成达标“农家书屋”214家,提前完成了“村村建”的目标,实现了市图书馆乡镇分馆全覆盖、农村“四位一体”(图书室、农家书屋、文化共享工程、党员远程教育)全覆盖。
2013年大丰市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投入达60万元,还开辟了少儿数字图书馆体验区。2014年大丰市政府又将20 000m2的大丰市图书馆新馆建设纳入政府的“文化惠民”工程。可以预见,在不长的时间内,一座集楼宇智能化、管理科学化、布局合理化、服务人性化于一体的新图书馆将成为大丰市地标性建筑。正是由于政府主导,公共图书馆的基础设施才得以加快建设,功能完善,进而为广大市民提供温馨、周到的服务奠定物质条件。
2.2 推行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为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准备了行为标准
2012年5月1日由文化部提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实施了《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国家标准编号为GB/T28220―2011)[2]。该标准规定了图书馆服务资源、服务效能、服务宣传、服务监督与反馈等内容,适用于县(市)级以上公共图书馆。为积极推行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 大丰市以市图书馆牵头,各分馆和基层服务点参与,系统组织上岗人员学习《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请专家讲解“服务规范”的内涵,让员工理解“服务规范”的要义,向执行“服务规范”好的图书馆取经。通过系列培训、学习、考察、讨论等方式,使图书馆员工熟知“服务规范”内容,掌握“服务规范”要点,达到了为读者提供优质高效规范化的服务要求,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
2.3 推广公共图书馆服务内容,为全面提升服务水平提供了创新平台
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是由公共图书馆的职能决定的。当前,公共图书馆的主要使命包括教育使命、培养阅读习惯使命、信息保障使命、基本文化素养和信息培育使命、社会和谐使命等[3]70,由此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围绕这些使命来开展,不仅涵盖了传统的文献提供、信息服务、读者活动等内容,而且对这些服务内容赋予了新的理念、新的技术、新的方式。如在文献提供方面,除了外借、阅览、送书上门等服务外,还通过网络开展了文献传递服务;在信息服务方面积极参与“江苏省公共图书馆联合参考咨询网”,利用馆藏文献资源,在线为读者解答各类咨询;对于信息陈列、定题服务、信息推送等新的技术方式下的服务,我们也正在努力搭建和开展;而在读者活动的开展中,我们不仅在馆内举办,而且走进校园、走进军营等单位,开展阅读促进活动、社区活动,举办系列讲座、培训等;除此还开展了为残障者等特殊人群需求的服务,以及进行普及乡土知识与地方文化的服务[3]100-115。这些公共图书馆服务内容,虽然有的早已被读者熟知,但仍存在一些服务内容及服务方式不为读者知晓或不被读者使用,如信息陈列、信息推送、乡土知识与地方文化等。因此,为不断满足人们对知识、信息新的需求,进一步发挥公共图书馆的社会价值,我们大力推广公共图书馆新的服务内容,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如我们参与的全省公共图书馆联合参考咨询网,就是一种通过数字图书馆服务读者的新方式。由于咨询质量高,数量多,大丰市图书馆被南京图书馆评为2013年度先进工作单位,咨询员被评为先进工作个人。
3 大丰市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之经验
3.1 提档升级公共文化服务层次,力推公共图书馆服务优质化
大丰市图书馆藏书达36万册,每年接待各类读者50万人次以上,目前已拥有成人、少儿持证读者3万余人。为了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建设服务功能强、覆盖面广、效率更高的综合服务网络,积极探索把分散的城乡文化服务点连成一张统一运行的文化服务网,整合资源广泛开展阅读活动,做到“天天有书看、周周有网上、月月有活动、欢乐伴全年”。
3.2 推进公共图书馆服务品牌创建,注重受益服务主体大众化
多年来,大丰市图书馆积极挖掘文化资源,重点培育、打造具有大丰特色的文化活动品牌,创新服务方式,围绕办好重大节庆和地域传统文化特色活动,每年都举办各类型文化活动达50余次。“我们的节日”“4・23世界读书日”“六一少儿书画展”“全民读书月”“图书馆服务宣传周”“红领巾读书征文”“热点知识讲座”“七彩的夏日”“缤纷冬日”“农民读书节”“志愿者活动”及各种大型图片展览等已成为大丰市图书馆的知名特色活动。
精品,是文化共享的追求。近年来,大丰市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着力推出一批叫得响、传得开的读书品牌活动。2013年先后邀请了南京大学徐雁教授和潘知常教授走进校园,举办大型阅读讲座20场次;举办“全民阅读,让大丰更文明”全民阅读推广成果展;开展以“书香中国――阅读引领未来”为主题的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活动;认真组织、积极参与了由盐城市委宣传部、盐城市文广新局等七部门主办“盐读风”首届全民读书月系列活动,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暑假期间,举办了以“传承经典文化,提升文学素养”为主题的首届少儿古诗词朗诵比赛;在高新区举办了以“知识因传播而美丽、心灵因交流而贴近”为理念的图书漂流活动。元旦期间,举办了“宝贝去哪儿”亲子教育家长交流会和“我的中国梦”少儿读书征文比赛。寒假期间,举办了“迎新春”少儿诗歌朗诵会和童心故事会活动。
3.3 完善和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推进区域文化传播数字化
在市图书馆建成了设施、设备全面达标的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支中心,在12个镇建成了2个省级增强型、10个基本型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所有行政村和社区居民可以通过基层服务点享受到数字文化服务,实现了全市文化共享工程全覆盖。2008年5月,我市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示范市”,市图书馆支中心被命名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方强镇基层点被文化部授予“优秀乡镇基层服务点”称号,大中镇同德村管理员卞婧被评为“全国农村优秀信息员”。
3.4 着力破解文化发展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公共文化建设一体化
大丰市把统筹城乡公共文化一体化发展,着力解决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作为重点,注意研究和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规律和长效机制,加强制度设计研究,为公共文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在具体措施上,遵循“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路径,下移工作重心,推动文化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延伸和覆盖,努力使城乡文化在资源上互补,在权利上平等,在发展上互动,推动城乡全面协调发展。其中,总分馆建设成效凸显。2013年,深入社区(村)、企业、学校、部队、乡镇分馆开展业务辅导;基本实现了市镇总分馆建设全覆盖,成立了东方1号创意园、高新区管委会、浦江社区分馆和江苏盐阜集团大丰公司分馆,全年共配送图书88 468册、送服务达4 556次、送读书活动达52次,“三送”总参与人数达15万人次。
3.5 建立文化推进工作长效机制,营造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健康发展良好环境
大丰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市委、市政府科学发展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纳入党政干部绩效考核体系。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组织支撑和服务绩效评估制度。对申报创建省级示范区,大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从一开始就明确了创建的宗旨和出发点,提出了要把申报创建过程作为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战略路径的一个主动策应的过程,作为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树立书香大丰城市形象的一种载体,作为凝聚人心、激励斗志、鼓舞士气的一种动力,作为执政为民、造福群众必须担当的一种责任。本着这样的理念,大丰市根据中央、省关于加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文件精神,制定了建设规划,建立了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以农村和基层为重点,制定出台了统筹城乡图书馆发展的促进意见,完善投入支撑机制。
第一条 为激发民间创业热情,大力扶持微型企业发展,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云政发〔2014〕17号)及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扶持的新创办微型企业(以下简称微型企业)组织形式可采取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自然人出资有限责任公司任一组织形式,应符合《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确定的微型企业标准,并带动5人以上(含5人)具有本省户籍人员就业。
第三条 省工业和信息化委、民营办(原省非公办)牵头协调全省微型企业创业扶持工作,各州市工信委(民营办)、各县(市、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民营办)牵头协调本辖区内的扶持工作。各级民营办要会同工商、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金融办、教育、工商联、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相关部门组织开展微型企业的发展规划、创业培训、创业审核、政策扶持、监督管理等日常工作。形成各级政府为主、相关部门协同、社会各方参与、建设管理并重的工作机制。从2014年4月至2016年底,每年扶持创办3万户微型企业。
第二章 扶持政策
第四条 微型企业投资规模达到10万元以上且实际货币投资达到7万元后,政府给予3万元的财政资金补助,补助资金由省、州(市)、县(市、区)财政按5:3:2的比例承担。
第五条 有贷款需求的微型企业,可获得不超过10万元的银行贷款支持。
第六条 按规定免收涉及微型企业的管理类、登记类、证照类行政事业性收费。
第三章 扶持申请
第七条 享受创业扶持政策,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不属于国家禁止经商办企业的本省户籍人员;
(二)无在办企业;
(三)创办的企业投资规模10万元以上且实际货币投资达到7万元;
(四)重点扶持申请创办加工制造、科技创新、创意设计、软件开发、商贸流通、技术咨询、服务贸易、民族手工艺品加工和特色农产品生产等类型企业。各县(市、区)可根据地方产业特色增加1―2个重点扶持行业。
(五)带动5人(含创业者本人)以上本省户籍人员就业。
第八条 符合第七条规定的创业者,持公司登记机关核发的《营业执照》、开立银行账户且使用自有资金已超过7万元,即可申请微型企业创业扶持,申请时向住所所在地县(市、区)工商行政管理局提交以下材料:
(一)微型企业创业扶持申请书;
(二)带动人员就业相关证明(提供身份证复印件);
(三)微型企业创业投资计划书;
(四)投资资金证明(主要指购置租赁或装修经营场所、购置设备和原材料、加盟费、特许经营费等非人工费用经营性支出的有效票据凭证,其中购置租赁或装修经营场所费用计算时不得超过投资总额的30%);
(五)微型企业贷款申请书(有贷款需求的企业提供);
(六)营业执照复印件;
(七)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第九条 县(市、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受理申请后,在5个工作日内对申请材料进行形式审查,符合条件的签署初审意见后移交县(市、区)民营办会审。初审材料每个月集中移送一次。
第四章 扶持会审
第十条 创业扶持审核按照尽职审查和集中会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申请人所在地县(市、区)民营办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对申请创办企业进行实地查验,在此基础上召集相关单位及有关专家组成的会审委员会进行审查。会审委员会会议原则上每月召开一次,也可由会审委员会主任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期召开。会审委员会主任一般由县民营办主任担任。
第十一条 县(市、区)级民营办应当及时将会审委员会审查通过的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3天。
第十二条 各级民营办、工商及相关部门和单位工作人员对创业审核中获知的商业秘密,应当予以保密。
第五章 补助资金拨付
第十三条 省、州(市)民营办会同财政、工商部门确定年度微型企业发展计划,并逐级下达,财政部门安排扶持微型企业发展资金预算。省、州(市)财政将本级应承担资金按确定比例预拨到县(市、区)级财政部门。
第十四条 县(市、区)级财政部门每年1月底前向州(市)财政部门、州(市)财政部门每年2月底前向省级财政部门提出清算上年微型企业补助资金申请。省、州(市)财政部门按规定及程序审核清算后,纳入上下级财政结算事项办理。
第十五条 县(市、区)级民营办每月汇总通过会审符合扶持条件的微型企业,向同级财政部门申请拨付补助资金。县(市、区)级财政部门按国库管理支付规定办理,在10个工作日内将补助资金划入微型企业开设的银行基本账户。
第十六条 微型企业获得的补助资金,应当按《企业财务通则》、《小企业会计准则》进行账务处理。
补助资金应当按审定的投资计划书确定的购置租赁或装修经营场所、购置设备和原材料、加盟费、特许经营费等用途使用。
第六章 贷款和担保支持
第十七条 有贷款需求的微型企业,可向县(市、区)级民营办提出不超过10万元的贷款申请,县(市、区)级民营办汇总后推荐给承贷银行业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
第十八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融资担保机构要简化操作流程,积极创新和开发适合微型企业的金融产品及服务,并为扶持对象提供相应的信贷服务和担保支持。
第十九条 各融资性担保机构应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积极为有贷款需求的微型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对为微型企业提供担保的机构,优先享受财政扶持政策。
第二十条 符合《云南省鼓励创业促进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实施办法》(云政办发〔2010〕163号)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云政办发〔2014〕30号)规定条件的微型企业,可申请我省鼓励创业促进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并按规定享受有关贴息政策、补贴政策和税费优惠政策。
新创办并经营满一年,且符合《云南省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云金办发〔2014〕16号)规定的微型企业,可参加云南省小额贷款保证试点,按规定申请10万元以内的信用贷款。
第七章 培训与服务
第二十一条 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工信、工商、财政、教育、工商联、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做好微型企业创业人员的创业培训工作,发挥各自优势,广泛动员有创业能力的各类人员参与创业,并提供创业帮扶服务。
第二十二条 微型企业创业培训以提高申请人创业能力为目的,开展政策解读、项目选择、担保贷款、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合同签订及风险规避、员工聘用与社会保障、工商税务知识、创业实例分析、创业投资计划书制作等内容的培训。
第二十三条 加强创业辅导、管理咨询、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鼓励中介机构面向微型企业开展创业指导和综合服务,提高微型企业创业成功率。
第二十四条 大力培育工业园区、微型企业创业孵化园、微型企业创业基地,鼓励支持微型企业入驻工业园区,引导微型企业集聚发展。
第二十五条 探索建立各级政府、各部门、相关行业协会等共同构成的微型企业帮扶机制,协助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高微型企业“成活率”。
第二十六条 积极组建微型企业服务联盟,探索建立微型企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鼓励微型企业利用电子商务方式从事经营活动,利用信息网络销售和推广产品。
第二十七条 全面推行行政指导,通过建议、辅导、提醒、规劝、示范、公示等多种方式,引导微型企业守法经营。
第二十八条 各级民营办负责抓好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宣传工作,通过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第八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九条 州(市)、县(市、区)财政资金配套情况纳入上级政府督点内容。各级督查部门要加大督查力度,实行严肃问责。
第三十条 各级民营办会同工商、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监察等部门,负责对资金使用、企业生产经营、劳动用工情况等进行指导和监管。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制度,严厉查处微型企业套取、抽逃、转移资金和资产等行为。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三十一条 微型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市、区)民营办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撤销申请人扶持资格,并按规定追回补助资金。
(一)不按创业投资计划书使用补助资金的;
(二)虚报实际货币投资额的;
(三)投资凭证票据虚假的;
(四)出租、出借扶持资格的;
(五)采用欺骗手段取得扶持资格的;
(六)其他违法违规行为。
第三十二条 申请人恶意骗取、套取、挪用财政补助资金等违法行为记入市场主体诚信系统,并纳入全国企业信用公示平台公示。相关行政机关、金融机构依据不良信用记录,在银行信贷、行政许可、政策扶持等工作中依法对违法当事人采取禁止或限制措施。
第三十三条 领取创业扶持财政补助资金的微型企业两年内申请注销的,注销前应向县(市、区)民营办书面报告创业扶持财政补助资金使用情况。
第三十四条 各级民营办、工商、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监察等部门应加强对微型企业扶持审核、使用、管理等环节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国家公职人员截留、挤占、滞留、挪用、骗取、套取财政资金和、、等行为。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三十五条 各级民营办定期公布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工作有关情况,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各相关部门应当自觉接受审计监督。省民营办会同相关部门对州(市)、县(市、区)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工作进行专项督查。县(市、区)、州(市)民营办按季度向上级民营办报送扶持微型企业发展情况。
第九章 附则
第三十六条 申请人只能享受一次微型企业扶持政策。
第三十七条 各州(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可根据本办法规定制定实施细则及配套办法,并报省民营办备案。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所称微型企业,均指享受扶持政策的微型企业。
第三十九条 本办法由省民营办会同相关部门负责解释。
第四十条 本办法自之日起施行,执行期至2016年12月31日。
相关解读:
微型企业:指企业雇员人数少、产权和经营权高度集中、产品服务种类单一、经营规模微小的企业组织,主要有三种组织形式: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
为准确把握微型企业的划型,云南省工商局经反复研究并商有关部门同意,以企业注册资本为参照,制定了该暂行标准中新设立微型企业的划型标准。
具体划型参照标准为:1、农林牧渔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注册资本50万元及以下;2、零售业、仓储业、邮政业、住宿业、餐饮业、信息传输业、房地产开发经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其他未列明行业,注册资本100万元及以下;3、交通运输业,注册资本200万元及以下;4、工业、建筑业,注册资本300万元及以下;5、物业管理,注册资本500万元及以下;6、批发业,注册资本1000万元及以下。
个人独资企业以登记出资额计算,合伙企业以备案合伙协议出资额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