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舞蹈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文摘要:从身体形态、身体健康、身体的吸引力和身体自我能力3个方面,阐述了体育舞蹈对提高身体自我发展的作用,对人们形成良好的体育舞蹈锻炼意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身体自我观念是指个体上关于自己身体的看法和感觉的总和[1]。在心理学上,自我是一个独特的、持久的同一身份的我[2]。对自我最早的研究区分出了主体的“我”和客体的“我”,主体的“我”是一种能动的,工作于个体内部,负担起组织管理责任以获得自身最大成就的功能;而客体的“我”则是自我知识的总和,是产生自我概念的基础。把自我作为知觉对象来研究,自我也称为自我概念,它作为一种假设的结构用以解释和预测人类的行为,被认为是个体通过自身经验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建立起来的自我觉知[3]。自我是具有层次性的,身体自我作为自我系统中最早发展起来的部分是个人对自己身体方面的看法,是整体自我概念中一个基础而重要的部分。身体自我由4个部分组成,即身体吸引力、运动能力、力量和身体条件[4]。而体育舞蹈对提高身体自我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身体自我的外表和身体自我能力两个方面的影响,其中身体自我的外表由身体形态、身体的吸引力和身体健康等几部分构成。经常从事体育舞蹈可以使运动者在生理、心理及体能三个方面的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对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体育舞蹈对提高身体形态的影响
体育舞蹈能有效的改善人的身体形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体育舞蹈能促进青少年儿童身体的健康发展和正确的身体姿态的形成;另一方面,经常从事体育舞蹈可以减少人体多余的脂肪,有助于形成或保持一个自我满意的身体形态,从而有利于自信心的提高。而自我满意的身体形态对生活、学习、工作等各方面有重要意义。有调查表明,体育活动对大学生的身体自我描述有积极的影响,每周参加3次以上和累计达到1h的体育活动就能够提高大学生对自己身体描述的认识[5]。也正是因为体育舞蹈对身体形态的特殊作用,使得越来越多的人都主动积极的参加体育舞蹈锻炼。
2体育舞蹈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充分的说明体育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而通过体育舞蹈可以改进人体形态,改善身体机能,增进身体健康,对发展自我满意的身材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体育舞蹈的重要性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投入到体育舞蹈锻炼当中的人也越来越多。体育舞蹈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能够提高运动系统的功能。(2)体育舞蹈对促进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功能也有很重要的作用。(3)对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体育舞蹈能够使人的心理素质身体适应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许多研究表明坚持经常性地体育舞蹈,不仅是一种积极性的休息,同时对增强体质有着积极的作用。通过锻炼,能更好地改善大脑的营养状态,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不断增加神经系统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尽快消除身体疲劳,始终能使人保持旺盛的精力[6]。
3体育舞蹈对身体的吸引力的影响
由于体育舞蹈能有效的改善人的身体形态,所以对提高身体的吸引力也有着很好的作用。拥有一个自我满意的身体形态,人们对自身的满意程度会不断提高,同时,自信心也会得到提高。因此,无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都能拥有一个积极的情绪,而积极的情绪对人体经常活动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可以提高体力和脑力劳动的效率,有助于发挥出自己的最大能力,从而使自我身体的吸引力和自我价值感得到明显的提高。
4体育舞蹈对身体自我能力的影响
实践表明,通过体育舞蹈锻炼能有效提高身体自我能力。例如:人们可以通过练习华尔兹、狐步和伦巴等节奏稍慢的这一类型的体育舞蹈项目,使人们得到高层的幸福感,即精神的幸福,是一种摆脱了一切人世束缚苦恼的超现实的幸福。而对于主观幸福而言,人的主观身体感受比客观身体形象更重要。当一个人感到空虚时,他可以通过体育舞蹈来充实生活,消除空虚感,提高人的自我调节能力。同时,人们可以通过参加集体舞蹈表演和团体舞等团体活动,来提高自己的协作意识和集体主义荣誉感,有利于处理生活、学习和工作当中的各种关系,以提高身体自我的吸引力和适应能力。此外,有研究表明,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专业训练,人的舞蹈技能会有所提高,而随着舞蹈技能的提高而产生的骄傲和愉快的情绪能促进高自尊心的发展。
总的来说,体育舞蹈对提高身体自我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经常从事体育舞蹈锻炼能够使人拥有健康的身体、充沛的体力、极强的自信心和适应能力,形成科学的身体自我概念、良好的身体自我调节能力和高自尊心,无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当中都能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台北:华东书局,1998.
[2]潘建芳.青少年身体自我的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3).
[3]孙延林.体育活动对大学生身体自我描述的影响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2004,(1):20-22.
[4]郭东明.体育舞蹈的学生体质的影响[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6):249-250.
首先,体育舞蹈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对于我国高等院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课程内容的资源开发是高校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体育舞蹈课程的内容资源开发同样符合教育事业发展对高校课程改革的要求,能够有效地推动高校体育学科的发展,对于其他学科的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2]。作为时尚、新兴的体育课程,体育舞蹈有利于激发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热情,为高校体育教育注入新的活力,丰富其教育内容,积极实现对教学范围的不断开拓。学校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内容,与社会体育、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必由之路,对体育舞蹈课程内容的资源开发,建立在充分吸收社会与竞技体育精华与优势的基础上,有利于加强高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其次,体育舞蹈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有利于教师价值的发挥。传统教学方式将教材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并未充分意识到教师在课程内容资源开发上的重要性。体育舞蹈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对高校体育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教学要求,使教师的教学内容开发意识更为强烈,提高了教师在教学中的积极主动性。在课程内容资源开发要求下,教师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旧有教材、教学方式的束缚,能够以受教者需求及最终教学目标为具体标准进行资源采集,实现教学工作的创新发展。相对于传授知识技能而言,课程内容资源开发更为系统复杂,要求教师要不断加强、巩固自身知识技能,同时也使其由单纯的实践者转为更具深度的研究者和开发者,对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再次,体育舞蹈课程内容的资源开发有助于学生的进步发展。在课程内容资源开发过程中,作为教学工作主要对象的学生拥有参与到这一工作中的能力与愿望,而参与到课程内容资源开发工作中,有利于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思考并解决教学问题,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受教者的创新实践、探究迁移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为受教者的自我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课程内容资源开发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能够以兴趣、爱好、能力等为依据进行学习方式、内容等的选择,对传统学习方式的改变能够在更大程度上调动起受教者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索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为其个性化发展创造条件。
二、开发的原则
体育舞蹈课程内容资源开发受资源价值、高校实际教学条件、受教者的接受程度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因此,并非所有具有价值性的课程内容资源都能够得到充分开发和实际应用,这就意味着课程内容资源开发需要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
体育舞蹈的课程内容资源开发需要建立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并坚持在科学思想的指导下进行,资源开发必须遵循体育舞蹈的客观发展规律,要充分合理。不同风格的体育舞蹈其伴奏音乐、节奏、速度各不相同,也因此具有不同的发展规律[3]。以恰恰恰为例,其具有诙谐、俏皮、利落的艺术特点,而对这一类型的体育舞蹈进行课程内容资源开发就需要符合其艺术特色。
2.针对性原则
课程内容资源开发需要针对高校、体育舞蹈教师、受教者的实际状况及具体特点,并结合课程目标进行实施。首先,有效达成课程目标是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目的,因而这一开发过程应以课程目标为中心,有针对性地进行。其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程内容资源开发需要根据不同受教者的生理、心理特点,兴趣爱好及体育舞蹈基础能力等进行针对性调整。再次,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要针对不同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经验及特长等进行,扬长避短,以取得最大的成效。最后,不同的高校应综合考虑本校的教学宗旨、培养目标、师生构成及硬件设施等因素,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实施课程内容资源开发,切忌与实际脱离。
3.健康性原则
课程内容资源开发需要严格遵循健康性原则,将受教者健康发展作为首要需求,充分考虑受教者的身心健康发展及对社会的适应程度。健康性原则体现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对高等教育人才在生理、心理及社会等多方面的综合要求,呈现了现代社会中个体对于自我不断发展及对高质量生活水平的进一步追求。现实状况表明,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个体对健康的追求随之拓宽并加深,教育事业在发展的同时也更为关注受教者的健康,并将其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宗旨。因此,课程内容资源开发需要遵循健康性原则。
4.时代性原则
课程内容资源开发需要满足时展对体育舞蹈的要求,同时也要能够使体育舞蹈展示出时展下的艺术特征。体育舞蹈由社交舞蹈演变而来,其产生及发展经历了数百年的漫长历史,其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无不显示出时代环境下的社会需求。物质及文化生活水平的提升,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娱乐活动,舞蹈的性质和功能也得到了更大的拓展,成为当下具有表演价值且具有强身健体、释放压力、陶冶情操和建立友谊等多方面功能的体育舞蹈。由此可见,坚持时代性是课程内容资源开发必须遵循的原则。
三、开发方法
1.改造法
根据不同高校体育舞蹈课程的不同教学对象及具体教学条件,对原始课程资源的构成要素予以适当修改及加工,这是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常见方法之一。课程资源在高校内的应用较复杂,现实表明,高校无法实现部分资源在教学中提出的应用规则及有关要求,因而并不能被直接应用到体育舞蹈教学中,必须进行组织、形式等方面的调整改造。改造法的应用可以基于多种形式并针对多种目的,例如迎合受教者身心状况进行的改造,适应高校硬件教学条件进行的改造,满足学生就业需求进行的改造,或者综合上述多种因素进行的改造等。改造法的应用使体育舞蹈课程在保留原有元素特征的基础上实现了性质的改变,这一改造过程本质上是对课程内容资源的重构或创新。
2.拓展法
从内容、形式及功能等多方面补充和拓展体育舞蹈课程即拓展法。这一方法能够对体育舞蹈课程进行补充,使其在各方面都更加丰富完整。例如在舞蹈课程进行的过程中,同时向学生传授关于这一类型舞蹈的发展历史、艺术特征等有关知识并播放竞赛、表演等相关视频,一方面使学生的课程知识获得进一步巩固,另一方面也激发起学生更多的学习和研究兴趣,为学生课后的继续学习和深入探索奠定基础。需要注意的是,经由拓展法开发、丰富后的课程内容,并非全部适合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因此,这一资源开发方式需要与其他方式结合应用。
3.筛选法
筛选法指课程内容的资源开发主体按照特定标准,从大量、丰富的资源中筛选出适合本校、本课程、本阶段的内容。在所有体育舞蹈分类中,仅竞技类体育舞蹈就包含团体、拉丁、国际舞,上述三类舞蹈又各包含有五个舞种,在时间、器材、场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将上述所有资源都作为教学内容是不可能实现的,这就需要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筛选,筛选过程需要充分考虑多方面因素,例如教育发展方向、社会人才需求、校内体育指导思想、硬件教学条件、师生能力、课程安排等。相对其他课程内容资源开发方法来说,筛选法更为简便快捷、易操作。然而,由于其是建立在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基础之上的,因而实践中的灵活和适应性较低。
[关键词]大学;课程改革;体育教学;体育舞蹈
Abstract:Offeringsportdancingcourseincollegeisareforminphysicaleducationofcollegeanduniversity.Thesportdancinghasgraduallybecomeoneofthemostinterestingandpopularcoursesamongundergraduates.Thereasonswhycollegestudentsaresointerestedinthiscoursehavebeenanalyzedinthispaper.Meanwhile,thepracticeofsportdancingcourseinourcollegehasalsobeenintroduced.Moreover,theauthorshavebrieflysummarizedtheeffectsandenlightenmentsofthisreform.
Keywords:university;reformincourse;physicaleducation;sportdancing
体育舞蹈也称国际标准舞,内容包括拉丁舞、摩登舞、交谊舞,最早创立于1925年,是在传统宫廷舞和舞厅舞的基础上,对这些舞蹈进行美化和规范化,并制定了比赛规则而创立的。现已发展成两大类、10个舞种:第一类是拉丁舞,包括伦巴、恰恰、牛仔、桑巴、斗牛五种舞;第二类是摩登舞,包括华尔兹、探戈、快步、狐步、维也纳华尔兹五种舞[1]。
由于国际标准舞具有体育竞技的明显特点,从1964年开始,很多国家先后将国际标准舞更名为“体育舞蹈”,把它纳入了体育的竞技范畴,以此来得到政府的支持和投入。1992年,体育舞蹈精彩的表演轰动了巴塞罗那奥运会,引起了国际奥委会的重视。1997年,拥有74个会员国的“国际体育舞蹈联合会”正式成为了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成员[2]。体育舞蹈作为一项新型的运动越来越多地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一、普通高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的意义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体育舞蹈在我国迅速发展,1997年,经国家教委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体育舞蹈列入了体育必修课程,在全国普通高校试行,一些高校陆续开设了体育舞蹈课。在调查大学生对体育舞蹈喜爱程度时,84.5%的女大学生和75.4%男大学生喜欢或非常喜欢体育舞蹈[3]。大学生为什么喜欢体育舞蹈呢?这是因为,第一,体育舞蹈对参与者的文化素质要求较高,而大学生是具有高文化水平和素质的群体,审美情趣和审美水平高,有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有很强的理解能力,便于更好地掌握体育舞蹈。第二,大学生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才思敏捷,感情丰富。第三,大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大脑负荷重,体育舞蹈课既学了新知识,又可以使大脑得到积极地休息,在悦耳的音乐伴奏下翩翩起舞,使人忘记烦恼,精神放松,心情舒畅,非常适合大学生对运动美、形体美、表情美、音乐美、心灵美的感受,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4]。第四,年轻人爱美,爱交际,爱表现自己,爱在竞争中获得满足,参加体育舞蹈训练,能满足他们的这些心理需求。第五,体育舞蹈课拓宽了教学范畴,扩展了体育课的类型,激活了体育教学机制。我校开设体育舞蹈课后,学生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学习和训练热情,甚至许多学生提出增加课时、大三也开设体育舞蹈课的要求。现在我校早操项目也有体育舞蹈,参加训练的学生早早到舞蹈教室等老师指导,这和其他早操项目需要辅导员监督学生起床出操形成鲜明对比。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选修体育舞蹈课的积极性能带动早操等体育锻炼的显著效果,再加上对学生气质的提高,这些都说明体育舞蹈能够成为学生终身自觉体育锻炼的项目,说明设立这门课应该成为体育课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
二、我院开设体育舞蹈课的实践
(一)我院体育舞蹈课开设内容的尝试
根据相关调查资料,北京乃至全国体育舞蹈课在高校中尚未全面铺开。现已开设体育舞蹈的学校教学内容上也各有侧重。
普通高校的体育舞蹈课每个学期约有32学时左右,有的学校安排一个学年,有的学校只安排一个学期。笔者认为安排两个学期是最理想的,第一学期是初级班,第二学期相应提高。体育舞蹈应当教给学生哪些内容,是每个体育舞蹈任课教师都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北京大学体育舞蹈课初级班在理论部分主要介绍体育舞蹈概况、基本知识、技法、社交舞会与礼仪、学习的价值与意义等。在实践部分学习华尔兹舞、拉丁伦巴舞等的基础动作、基础步型、初级套路组合;学习普通交谊舞(伦巴、快四、慢三、探戈);以及发展身体素质(腿部力量、平衡、柔韧、协调)的内容。在提高班讲授舞蹈风格、特点与舞蹈技术;讲解体育舞蹈的基本规则和裁判知识。在实践部分学习华尔兹舞、探戈舞、拉丁恰恰恰舞、拉丁牛仔舞、拉丁桑巴舞,以及进行形体与发展身体素质的训练[5]。
天津科技大学开设体育舞蹈课也是两学期。第一学期为初级班,第二学期提高班,各32学时,但是具体教学内容与前者有点不同[6]。从其他高校的课程大纲也都看出,各校在开设体育舞蹈课时教学内容并未统一。笔者所在学校的体育舞蹈课为一学年的选修;第一学期为初级班水平;第二学期为提高水平;除体育舞蹈的基本理论知识讲授外,训练内容以拉丁舞和交谊舞为主。
在舞种的选择与安排上,我们教学中尝试采取把拉丁舞恰恰恰作为第一个舞蹈训练,这是因为恰恰恰欢快活泼,音乐旋律快,容易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欲望。若按常规把伦巴舞放在第一个,不易进入舞蹈状态,有些学生会中途而退。学校体育舞蹈课首先要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把他们引上喜爱之路。普通交谊舞教学中,我们也把易教、易学的平四作为第一个舞蹈,主要原因也还是把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放在第一位。
在内容上,除了教授各种舞蹈基本技术、讲解基本知识外,我们还注重以下几方面知识的传授:第一、乐理知识的传授。舞蹈和音乐是不可分割的两个组成部分,听不懂音乐根本无法跳好舞蹈。第二、提高舞蹈艺术欣赏水平。体育舞蹈不能简单看成一项肢体运动,而是一种文化,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艺术修养的重要内容。第三、了解体育舞蹈竞赛知识和规则。体育舞蹈是竞技体育的一部分,了解竞赛知识有两个作用:一是看比赛时能更好地欣赏比赛,看得明白;二是有比赛机会时能用上。第四、教会学生舞会礼仪、礼节、礼貌和服装化妆的基本知识。第五、适当教授社会交往、人际关系和气质品德知识。
(二)我院体育舞蹈课教学方法的运用
第一,适应舞蹈需要的准备活动。体育舞蹈课准备活动可以选择节奏感强的、容易使学生兴奋的音乐,教师带领大家踏着节拍跳基本舞步。实践说明,这样的准备活动更容易让学生的身体和神经系统快速兴奋起来,可以有效地减少肌肉的粘滞性,加快收缩速度,起到良好的作用。
第二,基本技术和铜牌套路相结合。基本功是体育舞蹈的根基,练舞不练功终生一场空。我国已经获得竞赛冠军的选手去英国拜大师学习,大师还是教基本技术,可见基本技术的重要性。教学中要结合套路教学和练习,重点落在基本技术学习上。我们认为,铜牌套路是全世界顶级专家们集大成的结果之一,初学者学习应从铜牌套路起始,这符合人们学习体育舞蹈的生理和心理规律。对高年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当年凡是追求花样的学生现在基本上都已经忘记,而踏实练基本技术的学生现在还能跳得很好。
第三,充分利用有效手段和工具。多媒体是一种“认知工具”,学生可以通过它欣赏到高水平的体育舞蹈表演和比赛,激发他们要求学习和进步的欲望,感受到比赛或表演的现场气氛,直观地看到选手和演员穿的舞蹈服装,从服装上区分拉丁舞、摩登舞、交谊舞。不仅可以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信息量,而且可以反复观看学习。有条件时,可采取摄像技术,把教师或学生的舞蹈动作摄下来,反复播放或慢速播放,重点观看动作细节。镜子是学习舞蹈的传统工具,可充分利用这个传统工具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动作。
第四,注重音乐的讲解,用好音乐。体育舞蹈在教学中音乐和舞步始终同时进行。一般情况下舞步教会以后就要带领学生辨析音乐节奏,舞蹈动作必须和音乐节奏相吻合。训练学生听音乐的节奏和内涵,是课堂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初学时还会有一个现象:慢动作技术能跳出来,一旦要跟音乐一起跳时就跳不出来了。这是因为只有重复达到一定次数,才会产生肌肉记忆。这是因为慢动作跳舞时是边想边跳,而跟音乐时没有大脑思考的时间,技术要领就做不出来了。我们采取的方法是:让学生先慢速做10遍,再中速做10遍,最后跟音乐10遍。如果3次跳得都一样说明已经产生了肌肉记忆。
第五,两支舞交叉教学的方法。所谓交叉教法就是,当学生第一支舞掌握了最简单的组合后,便交叉教授第二支舞。这样做可使学生每次课自始至终保持高度的兴趣。比如从欢快活泼的恰恰恰转到缓慢抒情的伦巴让人感觉很舒服,再从伦巴转到恰恰恰让人感觉很痛快。
第六,创建学习合作小组。为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教师在教学中把学生以8人为单位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学得快的带领学得慢的,跳得好帮助跳得差的,这样学生就有了学习的主动性,在合作过程中,帮人者和学习者都能积极主动发挥创造性思维。
第七,完整示范与分解示范相结合的方法。在教授一个新的动作时,先把这个动作完整地演示一遍,让学生对这个动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然后再放慢速度分解示范,从正面、背面、两个侧面进行示范,边示范、边讲解、边让学生跟着跳,一般重复20~30遍后,大部分学生即可基本掌握该动作。然后,教师重点观察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统一进行纠正,并示范正确动作,再让学生练习直至正确动作稳定为止。最后才是双人合作练习。
第八,教体育舞蹈意在传授一种文化。体育舞蹈不只是技术、技巧,更重要的它是一种文化,从文化的高度来诠释体育舞蹈,这样一开始就会把体育舞蹈放在较高的大学课堂的平台上,区别于社会上一些商业教舞者,避免只教技术不教文化、只带领学生跳舞不传授理论知识的现象发生。要让学生了解不同舞蹈的风格特点,同一舞蹈在不同音乐伴奏下所要表现的情感和思想,比如说,恰恰恰表现的是两个年轻人在一起戏耍,活泼而欢快;伦巴则表达了人浪漫而抒情的一面;牛仔舞表现的是人诙谐幽默的一面等等。通过这些知识的传授来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让学生懂得,虽然我们只是业余的,没有专业的跳得好,但我们是有文化、有素质的大学生,有能力把体育舞蹈的文化内涵表现出来。
三、我院开设体育舞蹈课后收到的实效
我院在体育舞蹈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的初步探索,从五个方面收到了明显的效果:第一,学生们学习体育舞蹈的兴趣明显提高,扭转了前半学期兴趣高后半学期兴趣降低、第一节课跳得兴趣盎然第二节课热情退减的现象。第二,学生掌握体育舞蹈的速度大幅度提高,以前是4~6周学会一个舞蹈,现在是2~3周学会一个舞蹈,两次课简单的组合能随着音乐拍子跳,三次课能做到全班同学跳得整齐划一。一个学期的时间,一般就能学习并掌握恰恰恰、伦巴、牛仔三种舞蹈。第三,听音乐的能力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过去是舞步会跳了却听不出音乐节奏;老师起个头会跳,老师不起头就不会跳;用上课时伴奏的音乐会跳,换个伴奏音乐就不会跳了。现在大多数学生听力和音乐感觉都有了很大提高,自己找音乐节奏自己起头,甚至有部分学生已经上升到对音乐内容、音乐情感的理解的高度。第四,学生们的形体得到了修正和美化。由于学生们中学阶段长期伏案读书和做题,身体姿态多少都有些不垂直、不挺拔,甚至有的“三道弯”。通过一段时间体育舞蹈的训练,学生们的形体明显得到了改善,人挺拔了,有的学生说感觉我就像长高了,有了这样的自信,精神面貌明显与以前大不相同,形成了良性循环。第五,在今年中国国际标准舞第十一届“院校杯”公开赛上,我院参赛队员战胜众多强手,获得集体舞业余组第三名和普通高校组恰恰恰舞进入半决赛的成绩。这不仅说明我们学生拉丁舞的基本技术得到了专家评委们的认同,同时也说明我校体育舞蹈教学改革基本成功。
从我院开设体育舞蹈课程到确定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的初步体会看,体育舞蹈课程应当成为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体育舞蹈的教学,不仅让体育舞蹈成为大学生在校期间自觉锻炼身体的喜爱项目,而且成为他们走出校门后终身锻炼的喜爱项目。我们还将在适当的时机组建体育舞蹈俱乐部,进一步深化体育课程改革,为推广体育舞蹈这一新型运动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清澍,陈瑞璋,伏宇军编著.体育舞蹈[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2]沈文喜.南京高校体育舞蹈开展状况的调查分析与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p32~36.
[3]李梅.北京普通高校体育舞蹈课开设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2006.p21~28.
[4]蒋微,贾宝剑.高校公共体育课开设体育舞蹈课程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0).p1414~1415.
对于学生而言,兴趣是学习一门学科并取得好成绩的前提。每一门学科都需要将等级和竞争这些外来目标和动机转化成内在动机。如今的高校体育舞蹈的教学培训方案中也没有多少课程是具有创造性的培养和训练的。所以现在要弥补这一教学缺陷就需要有丰富的高校体育舞蹈教学案例和经验。而现在可以运用信息化的手段来将中外高校体育舞蹈的经典教学案例和相关舞蹈原型能够在网络上最大限度的还原体育舞蹈的真实面貌,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最真实的情景体验,从而让学生能再学习中感受到体育舞蹈的魅力和愉悦。
综合以上的观点,高校的体育舞蹈应该充分和其他学科相结合,在练习舞蹈动作和技能的同时还要尽可能的融入文化元素。在现在这种信息化的大环境下,传统媒介和高科技媒介中都拥有丰富的体育舞蹈艺术资料,教师就可以在网络资料中选取最合适最新的案例和资料,将他们融入到体育舞蹈的教学内容之中,这样不仅能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体育舞蹈技能,还能再最大程度上加强学生对体育舞蹈这一学科的兴趣,让学生更富有创造力和积极性。这样就能够实现最优质最高效的体育舞蹈教学。
二、教学手段及方式的多元化
许多教师在教学中都是运用传统的体育舞蹈教学方式,这样言传身教的教学方式虽然有它的优点,但在现在这个信息化的大环境下还是比较落伍的。在信息化教学中体育舞蹈的教学是以学生互动的形式进行,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可以加上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在一个个小团队中,学生们经过探究讨论,能够很好的掌握知识的同时还提高了学习、交流和表达的能力。另外,信息化教学方式是立体多维的,这样教授体育舞蹈就可以让学生的思维突破平面,进入抽象概念和感性认知。让学生在对这门课产生好奇心的同时,能够组织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和艺术元素,富有创造性的分析体育舞蹈作品,能够自主编排体育舞蹈,寻找和创造出更富有创造力的体育舞蹈形式,整合出最优质的体育舞蹈教学方案。
三、体育舞蹈网络课程内容的选择
在内容上能够体现学科本身的系统知识和内在联系,并且能够按照学习者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以及经验来组织的课程就叫做网络课程。一方面课程不是单独存在的,每一个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学生是课程学习的主体,所以每一个网络课程的设置都需要迎合学生的发展阶段和性格特点。如果违背了这一原则,那学生就难以接受课程设置,从而导致对课程不感兴趣。这样一来,那网络课程的设置就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结合以上的几个观点我们在设置网络课程内容的时候就一定要遵循以上几个原则和条件,这样的意义就是首先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其次为大部分同学提供了一个团队合作的机会和环境,最后也有利于学生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探讨和交流。
四、总结
论文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展开,对当前高校舞蹈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我国高校舞蹈教育起步较晚,目前在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因此,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加强理论课程建设,成为高校舞蹈教育的一项战略性任务。
目前,高校舞蹈教育应以怎样的模式来适应当前的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现代学科与社会需要怎样的专业人才?为培养这些人才我们应以怎样的教学方式方法去适应它?诸如此类的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需要我们去探索和思考。
一、高校舞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舞蹈教育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与发达国家相比要晚20多年。在国际上,高校艺术教育通常是包含在综合性高等院校中,水平越高其艺术教育机制就越健全。由于我国舞蹈教育的历史原因,造成目前舞蹈教育普遍未完全摆脱中专舞蹈教学模式,它的整体教育体制是中专舞蹈专业学校的演变和延续。教学重点主要放在对学生技能的要求和培养上,追求技能的完善和精湛。事实上,这种教学模式确实也为我国培养出许多优秀的舞蹈人才。如:黄豆豆的跳、转、翻、腾所展现的令人眩目的难度;刘震的闪、转、腾、挪所表现的令人惊叹的轻盈,正是由于他们精湛的舞蹈动作成为了新世纪舞蹈表演技术的典范。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其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多数高校舞蹈教育与中专舞蹈教育之间没有明显区别,甚至是中专课程的重复,没有体现出舞蹈教育的层次性和连续性;二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大多已具备相当的技术能力,进入大学后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专业技能的提高,而更多的是对自身素质的开拓与培养;三是舞蹈教育应摆脱过去遗留下来的师傅带徒弟的科班教育的模式。随着对共性素质的日益关注,舞蹈教学应在课程的设置上、教学的理念上、训练价值的认识等方面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进行创新。
优美的舞蹈,矫健的肢体给人以美的享受。但同时,舞蹈训练周期长,舞台寿命短,还要面临肢体易老化的问题。培养一名舞蹈表演人才,从十多岁就要开始学习和训练基本功,有的年龄甚至更小,年复一年不能间断。舞蹈是用肢体来表现的艺术,如何能保持专业的持久性,则成为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重要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内容结构不应仅限于专业技能,还要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强对学生创造能力和思维方式的培养。我国当代著名舞蹈家吴晓邦指出:在舞蹈教学中,舞蹈表演教学与舞蹈创作实习几乎从一开始就是同步进行的。在他看来,表演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创造性的人才,而创作实习又必须先“耐心地学习人体动作的基数和简单的比拟性的组合。”要突破传统的模仿和口传身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优化舞蹈课程结构,加强理论课程建设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的专业结构脱离社会需求的问题。从表面上看似乎是扩招带来了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实际上毕业生就业难说明我国高等教育专业结构不符合市场经济的需要。因此,对于高校舞蹈教育来说,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将是一项战略性的任务。课程的设置是为教学服务的,在舞蹈教育中要开拓专业领域,同时加强理论课程的比重,以便更好地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
(一)广泛开拓专业领域
综合类大学作为舞蹈教育的一块阵地拥有得天独厚的多元化求知环境,这使得舞蹈专业学生能够在这个大环境中吸收广阔的、丰富的知识。如何利用好这种氛围和知识环境,则是当前高校舞蹈教学的一个首要任务。
高校舞蹈专业,拥有一个与舞蹈教育联系紧密的多重文化氛围。我们可以充分运用这样的内部环境,在专业课之外,可以开设美学、文学、哲学、音乐、表演艺术等课程,从而使学生的艺术修养更加全面,专业知识得以从舞蹈领域向其他艺术领域横向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被广泛应用,各门专业都离不开高科技与信息产业的支持,舞蹈专业也如此。在课堂中,可以加入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提倡基于互联网和校园网的多媒体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创造性、主动性的学习环境。例如:多媒体教学课件、录像机、影碟机、投影仪、幻灯机等设备的使用,使学生学习的途径更加广阔和多样化。俗话说“音乐是舞蹈的灵魂”,好的音乐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可以使学生进入积极的创作欲望中去。开设电脑音乐制作课程,学习音乐创作知识,学生在舞蹈音乐方面可以拥有更加独立自主的创作空间。
(二)加强理论课程比重
【关键词】导游;常见问题;对策;游客
一、绪论
作为第三产业的支柱,旅游业在快速的发展着,职业导游已为人所熟悉。我国的职业导游队伍日趋成熟,导游服务也努力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继续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发挥其特有的作用。
旅游业在我国还处于建设时期,近几年,我国的旅游业在快速的发展着,现代导游既是一门服务,又是一门艺术,导游员必须在思想、文化、心理、身体方面具备较高的素质方能胜任这项工作,处理难题能力是导游工作实践性的突出表现,导游想要处理好难题,就要有应变能力,更应以保护安全、捍卫信誉、维护国家崇高形象为自己追求的目标。
二、导游服务中与游客之间的问题
(一)由于导游的原因,游客产生不满意见
1.导游人员讲解水平较低
我国导游人员等级的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导游人员讲解水平偏低,持有初级导游证者相对来说学习的导游知识比较薄弱以及肤浅,我国部分导游人员自身学习的专业知识不够,导游对景点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缺乏一定的了解。
2.导游个性化服务不够周到
导游人员对于游客的个性化服务不够周到,就是在旅游活动中,对于游客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没有及时的做好处理,也没有及时了解游客的内心给予相应的个性化服务,同时导游人员对于游客的超前服务比较欠缺,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很多导游人员都没有在旅游活动通过细心对游客的观察和了解,心里面清楚的知道游客即将需要什么自己应该给他们提供怎样的服务,在现实的导游服务中很多的导游人员很缺乏这方面的意识。
(二)由于游客的原因,导致游客与导游之间发生的问题
1.旅游者发表攻击和污蔑的言论
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同,会有极少数的来华旅游者对我国的现行政策不满,在一些问题上会存在分歧,因此,导游人员要积极的宣传中国,友好的介绍我国的国情,阐明观点,,但对于站在敌对立场对我国进行恶意攻击、蓄意污蔑和故意挑衅时,导游人员应该理直气壮的驳回,必要时报告有关部门,查明后严肃处理。
2.旅游者对导游人员提出不合理的要求
在旅游过程中,有些游客往往会故意出些难题为难导游人员,结果让导游是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上也不是下也不是,甚至让导游当场表态或者做决定,这种行为实在是很难为人,有些游客提出的问题在当时的情况下是无法办到的,只顾自身利益不顾全局利益,对导游人员提出苛刻要求
3.对于行程安排,游客意见不一
旅游团队的旅游线路一般都是在游客与旅行社签订的旅游合同中明确写明的,但是有时候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导游会在不减少景点的情况下更改行程,此时会出现游客意见不统一的问题,面对一整个团队的游客,导游会很为难。导游要认真处理,不要为了一部分游客得罪了另一部分游客。
(三)由于第三方的原因,导致游客与导游之间发生的问题
1.酒店设施条件差
各个旅游团会根据不同的标准安排入住不同的酒店,目前,旅游已渗透到各个阶层,中低档的酒店受到了大众的青睐,到了旺季,酒店的供房非常紧张,会无可避免会预订到条件比较差的酒店,这样一来,旅游者当然不满意,会斥责导游人员为什么会住条件这么差的地方。
2.旅游景点因故暂停开放
旅游景点有时会因为特殊的情况暂停开放,这样就会影响到游客的游览活动,旅游的重点就是“游”,如果这个都没能完成,可想游客的心情肯定不会好,会因此责怪是导游人员没有提前做好准备。
景点暂停开放一般都是有计划的,会提前通知,但是有时是遇到突发事件或者不可抗的因素而临时开放,这就让人措手不及。
3.由于旅行社的失误,导游吃“哑巴亏”
导游在带团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情况,导致游客很不满意甚至是投诉,然而有些问题是因为旅行社的其他工作人员造成的,而并非导游人员自身造成,往往在这种情况下,游客会认为这是导游人员的过错,吃了“哑巴亏”,例如:游客在报名的时候,公司前台的服务人员对游客的信息没有做详细的统计,这就导致了导游对游客信息的缺失,对于游客的一些特殊要求,导游没能及时的给予满足,这就造成了游客的不满,而当时游客的特殊要求是得到前台工作人员许可的,可是却没能兑现,这就使游客认为这是导游的失职。
三、对导游服务中与游客之间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导游的薪酬很低
我国导游员的薪酬主要是靠吃回扣和拿小费来获得的,旅行社的专职导游还可以有少量的基本工资,而社会导游是没有底薪的,旅行社也不会负责兼职导游的养老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等,像国内给小费的旅游团特别少,只有在部分的入境旅游团才能见到这种现象,那么,在整个旅游活动中,导游为了挣钱,吃回扣就成了导游人员谋取收入的重要来源,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导游人员都会想尽一切办法拿到回扣,从而忽视了对游客的服务质量。
(二)导游的整体素质较低
从整体上看,我国现有导游人员的学历普遍较低,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具有高级中学、中等专业学校或者以上学历都可以参加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现在很多旅行社更愿意聘请兼职导游人员,因为这样可以减少旅行社的支出成本,还不为他们买保险,而一般兼职导游员都是给一家或多家旅行社带团来获取收入,没有固定的企业单位来负责管理,心里就难以有一种归属感,这样兼职导游人员的责任心以及维护企业声誉相对来说比较薄弱,从而导致服务质量的不断下降。
(三)社会对导游评价较差
现在有很多的旅游者在一边享受着旅游带给他们的快乐,一边又对导游人员心存芥蒂,原因在于现在对于导游人员的负面新闻越来越多,导致旅游者对整个导游员这个行业产生一种不好的看法。
四、对导游服务中与游客之间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加强导游的自身素质建设
导游代表着国家和地区的形象,所以需要不断的充电,要懂得更新观念、创新提高,导游人员最害怕就是墨守成规、只满足与现状,不懂得与时俱进,跟上时代潮流,我们应敢于创新,学习新的思想,新的观念,当前我们应该学习市场观念、诚信观念、国际水平观念、游客主导观念、绿色观念等,我国已进入了WTO组织,同样导游人员也应该用国际标准来要求自己,学会与国际接轨。
(二)不断提高带团技巧
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处事能力等综合能力是一个导游必需具备的,面对形形的人,面对难以预料的各种情况,这些都是对导游的严峻考验,同时掌握各种带团技巧能让导游在工作的时候得心应手,正所谓“熟能生巧”。
(三)加强继续培训和继续教育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现实问题;改进措施
G711
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高职院校的作用逐渐被凸显出来,作为我国高等院校重要的组成部分,高职院校为社会输送了大量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但是随着教育资源的缺乏,我国高职院校在面对社会大量的需求时,相关配套设施和体制建设方面存在较大的缺失。尤其在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方面,学生辅导员工作内容较多,涉及学生的方方面面,对于学生辅导员的个人素质和能力都是较大的考验,且管理上存在缺失,未能有效运用工作机制,使得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员的专业素质能力差异较大,不利于学生工作的开展。因此,必须要从队伍建设角度入手,通过合理配置资源,优化队伍发展结构,同时明确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和内容,才能发挥出一线工作者的作用,才能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和指导。
一、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员队伍管理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岗位职责不够明确
岗位职责不够明确是当下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员队伍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的高职院校对于学生辅导员未设立单独的岗位,凡是从事于学生管理工作的教师都被称作学生辅导员,造成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员的队伍管理范围不确定。另外,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员往往身兼数职,既负责学生的日常工作,同时也要跟进学院的日常工作,这样的情况导致学生辅导员有的挂职在学生处,有的在各系办公室中,使得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员队伍管理工作难以顺利开展[1]。除此之外,师资力量不足也是导致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员工作较为繁琐的原因,学生规模不断扩大,而专业的学生辅导员数量较少,人员不足使得一个学生辅导员往往要带多个班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管理的效果。
(二)队伍发展层次较低
目前学院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视力度还有待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员的工作能力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大学生活区别于高中集中化的管理,要求了学生在半开放的环境里不断强化个人生活与学习的能力,从而为将来踏入社会做好准备[2]。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员的队伍结构存在不合理的情况,主要是由于部分的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员专业性不强,对于学生工作的开展缺乏相关的经验,尤其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缺乏正确的知道方法使得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员的工作效率低下,作用被限制。另外,在学历和职称方面,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员相较于专业教师有很大的差距,专业知识水平有限使得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未能发挥出岗位的作用,降低了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员队伍的发展层次。
(三)队伍人员流动性强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员采用的是聘用制度,现行的辅导员制度也使得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员队伍的流动性较强,采用聘任制度,能够便于实际的管理和考核,但是福利待遇上目前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员和专业教师的存在差距,且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员的入行门槛较低,多数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员都希望以学生辅导员这一岗位作为跳板,能够从事于行政管理等工作。因此,人员流动性强,使得管理工作难以开展[3]。另外,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员的工作任务重,较为繁琐,使得辅导员在实际的工作中压力较大,心态失衡,辞职或转任的情况较多。而学院为了保证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员的数量,不得不放低选拔标准,新上任的辅导员经验不足,能力存在欠缺,导致实际的工作效果不理想,不利于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员的队伍建设和管理。
(四)人员素质差异较大
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员这一岗位对于个人能力的要求较高,不仅需要为学生提供生活上的指导,同时在思想方面、心理方面以及学习方面都要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但是在实际的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员队伍管理过程中,人员素质差异性较大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两方面因素造成的:一方面,学院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员的培训力度还不够,岗位人手不足,且未有大量的时间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员的能力进行系统性的培训,多数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员仓促上岗,未能发挥出工作的作用;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员对于岗位的认识不清,工作缺乏主动性,不愿意全身心的投入到学生工作中,工作精神缺乏也使得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员的能力表现具有差异化,对于学生的工作开展效果不佳[4]。
二、强化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员队伍管理的改进措施
(一)科学设岗,合理配置
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员是教师队伍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必须要加强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员队伍管理的重视力度,要在人才的培养方面投入更大的人力和资源。因此,要注重科学设岗,首先要明确工作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实现规范化管理;其次,要注重人员的合理配置,保证一个班级配有一名专业的学生辅导员,减p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员的工作任务量,从而人提高工作能力和效率;最后,要注重合理配置资源,学院的招生数量越来越多,学院领导必须要着眼于学院发展的实际情况,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将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员进行细化,分为专职辅导员和生活辅导员,设立在学工处和学院各系办公室,从而方便于对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员队伍的管理[5]。
(二)提高标准,优化结构
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员在实际的学生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了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员整体的发展层次,学院必须要提高招聘的标准,要严格制定选拔制度,要贯彻教育部门的相关要求,从党员教师和干部中聘选高素质的人才,或者从任职教师中聘选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员,利用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专业能力,从而达到优化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员人员结构的目的[6]。另外,学院要注重加强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员的培训工作,通过提供系统性的学习机会,强化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员的个人能力,从而帮助学生辅导员更好的开展工作。
(三)科学管理,注重发展
科学管理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员队伍是保证每一名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员发挥工作职能的前提,因此,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首先要注重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要根据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员的岗位性质,明确其岗位目标,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使得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员在实际的工作中能够有明确的工作目标,有助于学生工作的开展。另外,要注重增强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员的岗位待遇,以激励政策充分调动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员的积极性,从而实现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员队伍的不断壮大。
(四)强化职业定向,提高整体实力
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员岗位的流动性较强是影响管理效果的主要因素,因此,为了顺应当下的教育形势,我认为必须要强化职业定向,要将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员视为一个专业性的岗位,同样具有科研价值和实践意义,要多采用专职专聘的形式,注重发挥出岗位的优势,要强化辅导员的个人素质,要让辅导员正确且全面认识辅导员岗位,注重岗位精神的培养,提高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业道德素养,从而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员队伍的整体实力。
三、结语
四、综上所述,新形势下,社会对于高职院校所报以的期望越来越大,为了能够更好的开展学生工作,必须要强化高职院校辅导员的管理效果,要正确对待辅导员岗位,通过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将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同时注重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员的专业能力和素质,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完善的培训制度,从而发挥出岗位的职责,从而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柏雨竺.高职院校辅导员如何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基于教育部24号令提出的辅导员八项主要工作职责[J].学理论,2013,02(02):300-301.
[2]胡亮华,陆虎.高职院校辅导员“内提-外促-互学”三位一体培养机制研究[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5(01):82-85.
[3]王周锁,周广阔,吴,杨杰.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精细化管理与服务方法探究――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五知”工作为例[J].船舶职业教育,2014,08(05):72-75.
[4]贾正枝,李伟娣.制度化视域下高职院校辅导员和学生关系的构建――以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为例[J].W理论,2015,08(24):131-132.
关键词:体育舞蹈市场营销,模式
前言
体育舞蹈的市场营销在我国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但市场规模已接近千亿,以深圳港龙舞蹈文化机构为首的众多地域性的体育舞蹈培训中心已步入规模化的发展道路,越来越多的体育舞蹈赛事及体育舞蹈经营项目营运开来。通过对深圳港龙舞蹈文化机构营销模式的分析,未来体育舞蹈的营销趋势是多元的。在制定其营销方案时,应更多地关注3P(人员Personnel、服务流程process和服务有形化Physical evidence)。只要把握好3P,就能实现体育舞蹈在市场营销中的战略意义,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让体育舞蹈产业在市场中不断发展、壮大。
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深圳港龙舞蹈文化机构的经营项目及营销方式
港龙舞蹈文化机构创建于1998年,位于深圳市罗湖区南湖路庆安大厦负一层,是中国乃至亚洲国标舞界最知名最具影响力的舞蹈文化品牌之一。港龙舞蹈主席王永刚先生是唯一一位担任世界三大国标舞赛事其中两项评审的中国人。港龙舞蹈文化机构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广中国国际标准舞的发展,通过举办国际国内大赛、舞蹈用品开发、舞蹈培训中心及国际标准舞俱乐部、舞蹈健身会馆的经营等,成功地打造了中国国标舞第一品牌。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期刊网上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论文,并广泛阅读有关艺术文化产业经营、体育产业方面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书籍,为本论文提供理论支持。
1.2.2 专家访谈法
通过对以往研究成果的分析,结合体育舞蹈产业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市场营销访谈内容。电话采访直接回答。
1.2.3 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所得到的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并进行必要的图表绘制。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营销机构的基本情况
2.1.1 体育舞蹈营销机构的经营项目
作为中国体育舞蹈营销机构的龙头企业,深圳港龙舞蹈文化机构的经营项目主要由五大分支机构来运营。这五大分支结构分别是:拉丁舞健身会馆、体育舞蹈俱乐部、舞蹈培训中心、舞蹈用品商城和赛事演艺事业部。在2005年至2009年各部门的盈利调查中,不难发现,在体育舞蹈营销中,体育舞蹈俱乐部的盈利金额占总盈利金额的40%,其次是拉丁舞健身会馆和舞蹈培训中心,分别占总盈利金额的17%和20%,值得一提的是,舞蹈用品商城和赛事演艺事业部的盈利金额存较大差异,只占到总盈利金额的15%和8%。深圳港龙舞蹈文化机构的各部门盈利情况存在较大差异也是普遍现象,很具代表性。一般来说,健身、娱乐与培训机构是针对于广大群众的,只要完善广大群 众的认可度就可实现此机构的长期、稳定运营,拥有相对固定的客户群。然而舞蹈用品 方面的销售存在一次性购买持续时间较长的弊端,若进一步推进舞蹈用品的广告力度相信会有不错的效果,而演艺事业部的发展与壮大也会推动舞蹈用品的销售。。演艺事业部 的盈利金额占到总盈利金额的8%,究其原因,其作品创作过程中投入的成本及进入市 场等其他活动投放的成本较高,这就造成了其自身价值的贬值;第二点原因仍是关注力度不够,赛事和商业性表演数量较少。。
2.1.2 体育舞蹈市场营销的业务比重及目标对象
据调查显示,深圳港龙舞蹈文化机构的拉丁健身会馆的业务量占到总业务量的25%,其主要内容是以健身为主要目的并具有娱乐性质的健身活动,目标对象以25岁至50岁的有稳定工作的都市人群居多;体育舞蹈培训中心的业务量占总业务量的15%,其主要目的是培养有潜力的参赛选手或教师队伍,着重培养青少年人群,同时会组织一些专业的集中训练以此促进体育舞蹈的学术与文化交流;体育舞蹈俱乐部,这是以娱乐和丰富大众生活为主要内容的业余培训,面向各个年龄段、企业和个人,可根据企业或个人的不同需要帮助策划表演以及比赛等,具有灵活性强,服务性专,覆盖面广等特点,占总业务量的35%;演艺事业部门占总业务量的5%,其主要职能在于可以策划、组办各种赛事、演出,调动专业选手和具有专业水平的舞蹈演员参与其中,以及配合各种类型的商业演出活动;舞蹈用品商铺占总业务量的20%,这是专以舞蹈用品为经营产品的销售部门,包括舞鞋、舞蹈服装、舞蹈饰品、舞蹈教材以及舞蹈服装订制等经营项目,目标对象针对于体育舞蹈人群。
2.1.3 体育舞蹈的营销特征
第一,根据经营项目不同,交易行为对象也有所不同,演艺事业部的营销对象是艺术作品,它以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对人们生活的作用和改善往往是间接的。第二,体育舞蹈的作品本身具有创作和文化价值,它和市场需求之间有时会有一定的差距,而这种差距会造成演出收入无法抵消演出支出,甚至严重亏损。第三,一般认为,营销是消费者导向,故表演节目应迎合观众的欣赏口味和娱乐需求;而体育舞蹈是产品导向,追求的是自身的品味和创作价值,故体育舞蹈本身不能因附和市场而降低品质,从而使体育舞蹈与营销之间出现脱节的现象。
2.1.4 体育舞蹈营销的合作范围
深圳港龙舞蹈文化机构合作范围包括:时尚舞会、客户派对、公司年会、楼盘开张、节目策划、演员特派、活动承办等。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体育舞蹈前景发展
据有关部门估计,至2009年全国有3000万体育舞蹈爱好者,而这个数字在未来的三年中会增加一倍,这使得体育舞蹈市场前景一片光明,这是实现体育舞蹈产业化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才可以建立体育舞蹈的市场营销模式。
3.1.2 体育舞蹈潜力所在
必须在现实操作上,有意识地填平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间的鸿沟。通过商业化操作和大众文化式消费,体育舞蹈市场营销具有很大的市场价值和潜在力量。
3.2 建议
3.2.1 借鉴国外经验,走自己的路
在充分重视我国体育舞蹈市场营销的同时,还要密切关注国际市场,才能确保我国的演艺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也才能真正终结横亘在中国体育舞蹈与营销间的鸿沟。。
3.2.2 策划经营
深圳港龙舞蹈文化机构经营成功的经验主要有三: 一是建立了初步的演出经营模式。二是与相关企业加强合作,互利互惠,使服装展示与体育舞蹈表演紧密结合。三是积极公关,争取社会资金赞助。这样,体育舞蹈与营销的距离越来越小,也因此获得了市场认同,体育舞蹈交流与碰撞也才因市场经济的推动而更加频繁和深入起来。让我们以崭新且独特的营销策略,来终结体育舞蹈与营销之间的鸿沟。
参考文献
[1] 科特勒(Kotler,P.).市场营销学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76-108
论文关键词:体育舞蹈,意境美,因素
体育舞蹈是体育美与艺术美的结合,富有强烈的娱乐、竞技、表演色彩的项目。它通过身体运动把思想和感情有韵律地表现出来,并且按照一定的音乐和规定的跳法随乐舞动的时空艺术。意境美,是指舞蹈作品中描绘的生活表象与表现的感情内在交汇的一种艺术境界,这种形神合一、情景交融的有机统一能使人耳目一新而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不管是任何舞蹈作品,都力求意境美。所以意境美也是体育舞蹈的灵魂。
一、影响体育舞蹈意境美的主要因素
1.舞蹈动作技术
舞蹈动作是构成舞蹈最基本的元素,无论哪一舞种都是通过人体各种部位连续的有节律的动作完成的。这些舞蹈动作以头部、上肢、躯干、下肢四大部分很和谐而有节奏的动作构成,又因为方向、速度、幅度、力度的不同,产生不同的动作效应,赋予不同的情感,构成变幻多端的舞蹈动作。体育舞蹈动作是经过提炼升华后产生的,具有独特的舞蹈形式美。体育舞蹈10种舞蹈有着独特的舞蹈技术动作风格:探戈舞的基本舞步对于脚的行进,脚法的运用要求严格、细腻,步伐神气利落,因此形象地称为“蟹形猫步”;华尔兹动作流畅起伏,婉转多变,舞姿飘逸优美,文静柔和,步伐诗情画意;狐步舞舞步轻柔、圆滑、方位多变,在动作衔接中呈现出降中有升,升中有降的线行流动状;快步舞中快狐步舞与小芭蕾动作的结合,使动作更显轻快灵巧;维也纳华尔兹舞步风格是动作舒展大方、优美,舞步轻快流畅,旋转性强;桑巴在移动时沿舞程线绕场进行,因此它是拉丁舞中行进性的舞蹈;恰恰恰是模仿企鹅姿态创编的舞蹈,男女动作不求统一整齐,多半是男子随后;伦巴在舞步的运行中,髋部富有魅力的扭摆,上身自由充分的舒展;斗牛舞是模仿西班牙斗牛士动作而创编的舞蹈;牛仔这种“舞中有技,技艺结合”正是舞蹈艺术的美学特征之一。这些不同的舞蹈动作,营造出了不同的意境美,更是演绎了体育舞蹈的意境之美各种画面。
2.音乐配合
音乐是体育舞蹈的灵魂。音乐在体育舞蹈艺术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体育舞蹈的音乐有的优美舒展,有的热情奔放,还有的刚劲有力。其优美的旋律,鲜明的节奏、多彩的风格与舞蹈结合起来表现音乐的思想感情,使体育舞蹈的艺术表现力更加丰富、动人,力求舞蹈形象与音乐形象的完美结合。音乐是体育舞蹈各舞种风格的体现,不同的乐曲可反映舞种的不同风格,配合并帮助体育舞蹈演绎的整个过程中表达情绪,体现性格,烘托气氛,例如,探戈舞曲的刚健与顿挫;快步舞的轻快与灵巧;狐步舞曲的轻柔与流畅;华尔兹的雍容与典雅;伦巴舞曲的缠绵与抒情;桑巴舞曲的热烈与活泼;斗牛舞的雄壮与激昂。这些音乐作为创造体育舞蹈意境美不可缺少的艺术手段之一,为其意境美营造了很好的氛围。
3.服装搭配
高雅的气质配以华贵亮丽的服饰是体育舞蹈的另一特点。也是创造意境不可缺少的艺术手段。摩登舞源于欧洲,故服饰要体现欧洲风情。男士着装保持着正规礼仪性活动的要求,身着深沉高雅的燕尾服,颈系白领结,脚穿轮底傅带皮鞋,发型整齐,时时处处保持着一派绅士风度,显出庄重高贵的气度。女士们则身穿质地华丽、做工精细地露背式晚礼长裙,衬托她们优雅迷人的身材,在舞步运行中显现出飘逸感和光彩夺目的立体形象感。在拉丁舞的服饰中,男士身着紧身衣裤,易于体现动作身体线条的优美。女士穿着露背露腿的草裙式短裙,能够充分展示身体凹凸有致的曲线,表现女士们的婀娜多姿与柔媚灵巧。并且这些服装都色彩绚丽夺目。红色具有生命力,它能引起人们热烈、兴奋的情绪;绿色是大自然本身的颜色,象征美丽、平和;白色明亮、纯洁,似有清冷;黑色深沉、凝重,使人肃穆......各种颜色具有不同特性,能唤起人们丰富的联想。舞者如果能根据各舞种的特点选好服装,或者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好颜色,必然会增强自己演绎好舞蹈的信心以及达到给观众最美的视觉享受。这些绚丽多彩的服饰增强了体育舞蹈刻意追求人体运动中曲线美的风格,展现生动活泼、自由奔放的生活情调与气息,为体育舞蹈意境美增添的色彩,提高了体育舞蹈的观赏性。
二、结论
其实影响体育舞蹈的意境美的因素还包括舞蹈礼仪、舞者情感等艺术因素。总结这些因素是因为不管是哪种优秀的舞蹈都力求意境美,因为意境能引起观众的联想、回味,使观众得到感官上的享受和满足。
参考文献
1 彭汉群.论体育舞蹈意境[J].湖北体育科技2006,5,(1):80-81
2 罗庆逵,徐桂兰.浅谈新兴的体育舞蹈的内涵与价值[J].体操,1991,9,(3):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