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区学习计划范文

社区学习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区学习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区学习计划

第1篇:社区学习计划范文

新的课程标准也提出,要改变以往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要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能体验到学习过程的乐趣。

因此,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有效的激发培养学生的兴趣,是摆在我们每个化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实践证明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丰富多变的学习情景,可使无形的“情”和有形的“景”有效地整合在一起,从而增强了学习的针对性,也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从而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利用化学史、化学家故事,创设教学情景,进行学习化学的目的性教育

在化学教学中,许多内容涉及到化学史及化学家的故事,这些内容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素材,可以帮助学生陶冶情操,培养兴趣。例:在有关“化学材料”的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展示我国古代的石器、瓷器、青铜器、铁器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已积累了丰富的化学知识,具有了高超的生产工艺,从而唤起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也为自觉学习化学知识奠定了情感基础。另外,如在“金属与金属矿物”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大量数据、图表告诉学生,由于我国解放前化学工业水平的落后,连铁钉、煤油等基本物品都需大量依赖进口,从而激励学生要学好化学知识,将来报效祖国。此外,教师还可经常向学生介绍一些古今中外的着名化学家们的成功事迹,让这些科学巨匠们身上所具有的种种宝贵品质去深深感染学生,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激发起学生探求化学世界奥秘的兴趣和愿望。这方面的素材是很多的。如教师可介绍着名化学家居里夫人,讲述她不怕危险不畏艰辛数十年如一日研究放射性元素,最终硕果累累,两次获得诺贝尔奖,还可以讲述她身居国外却念念不忘祖国的爱国之情。此外,教师还可以举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瑞典化学家诺贝尔、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我国化学家侯德榜等事例,对学生进行教育与激励。

总之,通过化学史、化学家故事创设教学情景,可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化学学科的重要性,使学生把学好化学与远大理想联系起来,与祖国的需要联系起来,从而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间接兴趣。

2、利用实验多角度创设教学情景,培养学生直接兴趣

教师要根据化学学科具有化学实验这个特性,尽可能多的创设教学情景,通过大量化学实验的演示、参与、操作,从而使学生对化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由“趣”激“疑”,由“疑”导“想”,由“想”得“知”,大大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因此教师在具体操作中,可通过增加演示实验,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家庭自制小实验等多种方式来创设教学情景,使学生在真实的化学世界中,感受到真正的兴趣。如化学中讲解碘的性质时,可穿插一个小故事:曾在狱中用米汤给鲁迅先生写过密信,你们知道鲁迅先生是如何观看的吗?随即教师出示一张预先用米汤写过字的白纸,让学生观察晾干的白纸,看不出任何字迹。当最后老师用毛笔蘸取碘酒,轻轻的涂到白纸上,马上“珍惜今天,把握明天”几个蓝色大字呈现出来,使学生兴奋不己。另如教学中讲物质燃烧条件时,教师可设计一个趣味实验“烧不坏的手帕”。将2体积95%的酒精和1体积水混合,把一块棉布手帕浸入该混合液中,浸透后取出,再轻轻拧干,用坩锅钳夹住,置于酒精灯上点燃,并轻轻抖动手帕。当手帕上火自动熄灭后,学生竟发现手帕安然无恙,与自己原先设想截然不同,不禁产生了强烈的思维冲击,马上有许多同学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疑问,并在思维上进入了一种迫切希望找到答案解决问题的积极状态,这时教师就可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进入到积极的探究活动中,让大家针对一系列的疑问展开讨论。在教师引导下,经过激烈辩论与理性分析后,大家终于对实验结果有了正确认识,同时大家对物质燃烧条件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3、联系自然、社会和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它的许多内容都与我们周围世界紧密相连。通过化学与自然、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来创设问题情景,可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引起学生对化学的“好奇”,使学生感到化学离生活很近,学化学很有用。因此教学中教师可介绍世界上一些环境污染的重大事件,如1984年的印度博帕尔毒气渗漏事件、2000年欧洲蒂萨河化学污染事件等,并可组织学生观看一些关于环境污染的影像和图片资料,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教师还可向学生介绍自然界中一些千变万化的现象如“溶洞奇景”、“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等。还可介绍学生身边的水质污染、煤气泄漏等化学现象。同时还可以跟学生介绍一些与化学有关的生活小常识,如“冰箱除臭”、“热水瓶除垢”、“铁制品防锈”等。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还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真实的情景中发现问题,并利用已学知识展开有针对性的讨论,从而既提升了兴趣,又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教师在讲矿物燃料和水资源时,可组织学生辩论“常用的几种燃料中,哪一种最理想”、“生活中有哪些方法净化水质”等。同时教师还可有意识的联系实际设计一些开放性的学习主题,如“调查当地燃料的来源和使用情况,提出合理使用燃料的建议”、“调查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在生活中的应用”、“调查当地的水资源污染情况,提出一些治理意见”等。通过这些调查活动,学生的兴趣会变的更持久更内化。

4、利用直观教具和现代电化教学媒体创设情景

第2篇:社区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初中化学;探究教学;情景;兴趣

《化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在学习过程中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断创设自主探究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情境教学将会占据一个很重要的地位。化学课堂教学中,设情景并不很难,教师若能选择好时机创设问题情境,选用适当的趣例或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设置疑问,语重,长学生急于解疑的心态,激起强烈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一种内在的求知欲。所以,我们在课堂上要有目的地巧设问题.形成不同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创设学生乐于探究的教学情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无疑是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精选生活问题,创设探究情景。

教师在探究过程中要紧扣教学内容,精心选择一些典型的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问题,来诱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如在讲“燃烧的条件”时,笔者设置了这样的生活问题来导入:“先划一根火柴,使火柴头朝上,然后又划燃一根火柴,使火柴头朝下。”引导学生观察,前者熄灭,而后者能燃烧,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火柴头朝上熄灭;而火柴头朝下能燃烧?”学生们听了,交头接耳,好奇心理立刻变成强烈的探究的原动力。在学生渴求的目光中,笔者不失时机地指出:“同学们要想了解其中奥秘,得认真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

二、巧用多媒体,再现直观情景。

多媒体技术和直观教具已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广泛地运用。这是因为:一方面多媒体声图并茂,不仅趣味性、直观性强,能真实、形象、生动地再现化学中的微观世界,而且还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强了学生的接受能力。例如,在探究“原子内部的奥秘”时,笔者运用了电脑动画,从内到外依次演示原子内部的原子核、质子、中子、核外电子各个部分,并通过模拟“α粒子轰击金箔”使学生对原子的内部结构有了非常深刻的感性认识。课后有学生还撰写了具有卡通色彩的“我心中的原子”科幻作文。这样的情景不仅增加了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还提高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学生在探究物质结构奥秘时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据此,使用有形的教具要比无形的抽象语言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效果更好。例如,在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论探究中,我先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物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接着再运用挂图和分子结构模型来引导学生讨论和交流;结合挂图分析分子的构成,通过演示活动模型说明新分子的形成过程。实践证明,直观情景的创设,能使枯燥知识生动化,抽象知识形象化,它是激发学生兴趣,优化探究途径必不可少的机缘。

三、优化组织形式,营造合作情景。

学生只有在适宜的氛围中,通过竞争和个体活动才能增强合作学习能力。为此,将全班学生进行合理编排,即每一小组中有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强,有的学生观察能力强,有的学生思维深刻、具有独特的创新精神,将这些具有不同能力优势的学生组合在一起,不仅能够提高小组探究的效率,更有助于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合作让学生意识到只有小组全体成员共同努力才能获得成功,同时也为全班各小组展开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例如:在“蜡烛燃烧时的现象”的探究教学中,将全班分成13个组,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自主探究。

四、引导自主探究,体现活动情景。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对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科学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起着其他任何教学方法均无法替代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创设实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例如,在“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与实践”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对比分析氧气和氢气的制取装置,得出设计气体制取装置的一般思路,然后根据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由学生自主设计并动手装配一套最满意的装置,组装完毕后召开“产品展示会”,再由组内表达能力好的“推销员”介绍装置的优点,最后由全班学生作出评价。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积极性。教师还应抓住契机,提出下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应如何检验你们手头不同装置的气密性?”事实告诉我,在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应经常提出一些能激发学生创造欲望和创造兴趣的问题,尽量给学生多一些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手脑并用的活动中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五、创设实践情景,拓宽探究渠道。

老师应认真设计课堂教学,积极寻找课堂中的“后”探究问题,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化学。如组织学生开展调查与研究、家庭小实验等。这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条件。例如,学生在学完碳酸盐与盐酸的反应后,引导学生在家里运用厨房物品去探究鸡蛋壳和水垢的成分,并在课堂中汇报实验中的现象、分析和结论,从而真正实现 “做中学,乐中学”。

六、细挖创新题材,激发探究情景。

第3篇:社区学习计划范文

语文作业设计,是教师备课的重要一环。好的作业设计,不仅可以巩固一堂课所要求掌握的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构建语文作业的新形式,是促进教学方式变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优化作业设计方法,可以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良好的发展。

1.从激发兴趣入手,力求贴近生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不用教师多讲,学生也会认真、自觉地完成作业。要让学生产生兴趣,教师设计的作业题就应该灵活新颖,富有情趣,不断地吸引学生。

如,教学《看花灯》一课后,我组织学生抓住元宵节的时机,到大街上去观察,并仿照课文中的句子,也试着说说自己看到的灯。学生兴趣盎然,说得很好。又如,学了《颐和园》一课后,让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去公园、博物馆,和学过的内容作比较,按观察顺序写日记,以增加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再如,学了《让我们荡起双桨》一课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唱唱歌,自编舞蹈跳一跳……这样,把作业与学生的生活以及其他各科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以巩固、应用、深化所学的语文知识,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巩固语文知识,提升语文能力。

2.差异性作业的设计

学生的身心发展由于先天禀赋及后天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差异。要想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就必须采取作业分层的策略。多元智力理论、发展性理论以及新课程的实施,都要求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在作业设计上既要关注后进生和中等生,又要关注优秀生。作业要针对学生的差异分层布置,要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都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的心理体验。如学完《中国石拱桥》之后,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三道有层次性的作业:① 读了此文,说说赵州桥与卢沟桥的异同点。②走一走,看一看,家乡有哪些桥?都一样吗?③如果有兴趣,可以用上网、查资料,请教家长等方法向同学们介绍一座著名的桥。结果很多学生在完成第一道题后都尽力地去完成第二、三道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极大的好胜心,并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自己的观察、分析、表达等方面的能力。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作业不再有困难,这无疑激发了学生完成作业的乐趣,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既感到轻松愉快,又扎实掌握了知识技能。当然,教师还应适当鼓励学生向更高层次挑战。

3.实践性作业的设计

新课程倡导学生积极探究、获取信息、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是最容易和社会生活取得联系的学科,实践性作业能成为连接课堂与社会生活的桥梁。教师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加强生活体验并学会表达,缩短文字与情感的距离。如语文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体验小记者、小播音员等角色,参加学校各种活动,以使学生在实践中活用知识、增长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4.以生为本,分层设置,自主选择

每个教师都应明白,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是存在能力差异的,因此,以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学生显然是不合时宜的,这也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抹杀。所以,在作业布置中要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

4.1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作业的内容和形式。"自主"应当成为小学生语文作业设计的重要原则。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合理地设计作业,增加作业的可选择性。我们可以把作业设计成"快餐"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去选择。如,A套餐的题型灵活多样,偏重于理解、想象、运用;B套餐的题型较A套餐要低一层次;而C套餐多为比较简单的巩固性作业。这样的作业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能力强的可选择较难的做,能力弱的可以做简单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另外,在作业形式上也要多样化,使作业从"写"的单一形式中走出来,听、说、读、写全面展开。教师布置作业还可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作业富有趣味性,具有吸引力。

第4篇:社区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兴趣化教学;信息化;市场营销基础及实务

伴随着翻转课堂、MOOC和微课程的兴起,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日趋多样化,传统讲授式的教学模式逐渐被信息化教学模式所取代。特别是对于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类的专业教学来说,信息化教学模式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争强学生知识、技能认知程度、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发挥着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作用。因此,从2014年起,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根据专业课程特点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贯彻兴趣化教学策略,开始对营销专业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进行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

一、基于“兴趣化教学”策略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所谓兴趣教学是指教师把兴趣作为教学的手段和动力,积极创造条件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感的愉悦中接受知识,掌握技能,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并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其形成主动学习行为。美国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可以和智力有关的工作,兴趣都是最高的引导。我国著名学者先生也认为:教学设计的总体步骤应为:对兴趣的激发一思考的激发一进行详细讲解一适当的引导一活学活用一最后总结。综上所述,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力,作为职业教育,若想实现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首先应从如何激发学生专业兴趣入手进行相关教学设计。在兴趣教学法中强调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学手段和方法的选取应围绕如何营造吸引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氛围而进行,从而让学生能够进行知识和技能的主动探索。

根据兴趣化教学策略的要求,我们尝试寻找可以构建教学环境的工具,发现信息化教学完全符合相关要求。信息化教学模式可以描述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的支持,调动尽可能多的教学媒体和信息资源,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所学知识进行意义构建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信息化教学是实现“兴趣教学法”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兴趣教学”是信息化教学的内涵,两者的紧密结合是实现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有效融合的过程。

为此,我们以兴趣化教学策略为出发点,将信息技术恰当的应用与教学实践,率先对市场营销专业基础课程《市场营销基础及实务》进行了信息化教学设计改革。

二、信息化教学模式在《市场营销基础及实务》课程中的应用

不同于简单的在传统课程教学中移植和嫁接信息技术,我们在进行《市场营销基础及实务》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时,以创造学习乐趣、体验营销工作快乐为载体,合理借助信息技术,旨在提升信息化教学质量。具体实施情况如下:

(一)课程及教学情境介绍

《市场营销基础及实务》是市场营销专业基础核心课程,授课对象为大一刚人校的新生。作为专业前导课,更加强调专业岗位工作的认知和基础入门,课程设置旨在帮助营销专业学生完成从高中毕业生向一名营销工作从业人员的初级转变,是一门帮助学生认识、掌握营销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专业前导课,一门培育、造就学生岗位基本技能和职业通用能力的岗前实务课,一门培养、塑造学生营销基本从业素养的理实一体化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教学活动以任务驱动,教师首先通过真实的情景演绎主要采取播放真实营销岗位工作的视频、音像等方式,让学生首先建立起对营销工作感官上的认识,激发学生对营销工作的兴趣,融入学习情境中,并以新身份接受学习任务。此后学生根据任务要求,拟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完成对应的学习工作页。此后,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导入学习内容,让学生对营销工作产生更为理性的认识,同时审视自身与岗位工作要求的差距,确立弥补与改进的目标。同时课程再配以提供相应的课程资源学习平台,更好的满足了学生课下查缺补漏的需要。

本次以《市场营销基础及实务》课程中的学习情境一“了解营销工作”为例来具体介绍信息化教学的实施过程。作为本门课程的开篇,为了在课程学习之初,就能够调动起学生课程学习的兴趣:课程将利用信息化手段将此情境构建为新员工人职的课程学习环境,教学载体为“以校企合作单位四川徽记食品产业有限公司市场部的一名新员工的身份,完成对市场营销工作的全面认知”。

(二)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根据情境设计要求和学生情况,本情境的知识目标是理解市场营销的含义和核心概念:能力目标是能够根据企业经营的需要,明确市场营销工作内容:态度目标是树立正确的营销工作理念,热爱营销工作。从教学目标中提炼出来的本学习情境的重难点是让学生建立起对营销工作全面系统的认识,激发学生对营销工作的喜爱。

(三)教学策略

1.利用视频资料构建学习情境,力图通过更为直观的环境营造,使学生尽快融入对应情境。

2.录制徽记市场营销各职能部门主管的授课资料,有利于学生课下观看学习,拓展了学生与企业专家的交流渠道。

3.创建了课程资源学习平台,满足了学生自学的需求,同时增设网络检索功能,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课程学习资料。

4.通过新媒体(QQ\微信)构建社区化的学习环境,专任教师与企业兼职在此平台及时学习任务和作业,并能及时对学生实施一对一的辅导。

(四)教学实施

1.学习情境导入

播放“营销是什么”的专题片,此片中详细介绍关于“史玉柱”、“麦当娜”、“奥巴马”的企业界和非企业界成功人士的发展历程描述的视频资料,研读企业界成功人士及社会知名人士的发展历程,使学生感受营销工作在当今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激发学生学习营销的兴趣。而后导入播放四川徽记食品产业有限公司的介绍宣传片,并要求学生登录徽记公司网站了解徽记企业信息,使学生从课堂学习环境中转变为企业新人职的员工所处的环境。

2.明确任务

授课理论教师布置学习任务,通过PPT多媒体讲解此学习任务所涉及的学习知识点,帮助学生安排具体的学习计划。同时播放企业兼职教师关于徽记公司市场营销部门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岗位工作内容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形成对具体工作任务的感性认识。同时,公布企业兼职教师的QQ、微信等联系方式,便于学生与企业专家的沟通,以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及明确学习工作任务内容。

3.做中学

学生在对徽记公司全面了解的基础上,以徽记公司新人职员工的身份,以小组形式,借助网络完成信息收集,分析讨论各个学习工作任务,按照学习指导页的罗列工作流程完成相关学习工作,在课程网络教学平台提交作业。

4.故中教

教师在课程教W平台上对学生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一对一指导,汇总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在课程平台上解决问题的辅助学习资料供学生完善、学习。配合课堂讲解让学生将资料内容与自己目前所完成的学习工作内容相对比,查缺补漏,在完善各项实训工作手册的同时,也对于营销工作形成更深入的认识。同时,课下还可以利用QQ、微信等网络交流平台,与企业兼职教师交流,更好地帮助学生解疑答惑。

5.考核评价

学生成绩考核包括过程和结果考核两部分,结果考核主要看提交报告和PPT汇报展示质量情况。过程考核主要考察学生任务完成过程中登陆课程资源学习情况、与理论教师、企业兼职教师沟通交流情况、职业素养表现等情况,综合打分。考评形式分为自评、互评、教师评价三种。

第5篇:社区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 教育资源;课件集;教育服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1-0079-03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三通两平台”“互联网+教育”等一系列硬件建设逐步到位,使得信息技术为学生、教师、学校和教育管理者提供教育服务成为现实,让师生平等享有优质教育资源,促进了教育公平,顺应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时代要求。教育信息化硬件设施在教学中的使用情况如何,对数字教学的效果满意度如何,应是我们一直高度关注的问题。

1 课堂为本,满足需求是建设区域教学课件集的必然选择

硬件是基础,运用是核心。为了解具体的使用情况,我们对基础教育阶段已安装数字化教学终端班级的部分教师进行走访调查,通过标准化问卷收集客观数据,了解日常课堂教学使用教学软件情况、来源、不使用教学软件的原因等,同时与一些教师进行深入交流,以便获得更加有针对性的问题反馈。调研从以下几方面展开:有适用的教学软件会不会使用;在公开课或展示课时是否使用教学软件;日常课堂中使用教学软件情况;公开课或评比课的课件来源;教师不使用教学软件的原因等几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图1)。

以上数据充分说明,要充分发挥班级教学终端的效益关键在于是否有适用的成熟教学课件,是否满足了教师的需求。教师普遍反映,如果有相应的优秀成品教学课件集,能够在上课时方便使用,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为准备一节课绞尽脑汁,为能够达到自己满意的学生学习目标,并且将自己的设计完美表达出来,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制作课件,收集素材、编辑素材、制作美化课件,往往还需要求助信息技术教师、美术教师或者专业软件人员……购买的资源库中固然可以找到一些成品课件,但因为教科书的版本原因以及各地区教学具体方法和目标不同,不能直接“拿来”就适应本地的课堂教育教学,大多需要重新编辑和修改,使用效率不高。课件制作麻烦,应用水平较低,导致部分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不愿或不会使用课件。

教师对新设备新技术的关注应该集中于解决教学问题,集中于新的教育应用形态。就像人们正常运用的手机,所关心的只是它可以为我们提供哪些服务。因此,强调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如何充分发挥现有硬件的效能,更好地服务于日常课堂教育教学,创新教学与学习服务是各级各类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管理者共同关心的问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以课堂为本,满足广大教师教学基本需求是建设区域教学课件集的必然选择。

2 服务为先,技术融合是建设区域教学课件集的基本理念

教学资源是指为保障教学的有效开展而提供的各种可被利用的条件,通常包括教材案例、影视图片素材、微课课件平台等。目前教学资源常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围绕一个课题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文件或动画、小游戏等一组片断化资源,常称之为素材;另一类是围绕一个课题按照教学设计及教学软件要求将素材有选择地组织起来的系统资源,常称之为课件集。

为方便教学使用,一个课件的完整资料应包含课程标准、教学设计(含教案、学案)、支持教师教的课件、支持学生学的课件、课件的使用说明以及一些拓展素材等,可称之为“课件集”。目前,各种信息技术设备已经慢慢融入人们的学习和生活里。云技术改变了计算能力的供给方式,技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支持学习生活,支持为师生提供更好的服务。但由于我国各行政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教育发展水平、教育信息化装备的硬软件系统、师资总体水平、学生已有认知水平、使用的教材版本等等都存在明显差异,使得各区域对“课件集”的需求各不相同,应针对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实施。本区域硬件投入已基本到位,数字化学习终端实现了班班通,因此树立服务为先,将技术融合于建设区域教学课件集的理念,可以有力保障地方教育的发展。

3 行政主导,条件保障是建设区域教学课件集的重要机制

课件集虽然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为广大教师和学生学习提供优质服务,体现教育公平,形成优质资源共享,但开发需要的人力、物力、成本周期等需要有力支持,以一个学校为单位来建设“课件集”,技术条件、人力和财力方面都会遇到许多困难。因此我们设想以行政主导,集成众多学校、众多优秀教师来设计课件集,实践表明,以一个行政区域(如一个行政县)为单位来实施是可行的。

首先是硬件保障。一个行政区经济文化发展背景相同,选用的教材相同,教学考核要求相同,所装备的班级数字化教学终端在辖区教育主管部门指导下一般相似,研发的“课件集”在辖区内可方便实现校际共享。

其次是人员保障。一个行政区可以从一个学科抽调部分老师成立研发小组,针对该学科课题建设课件集,集中优秀人才对课题进行专题研讨和制作,潜心研究制作出熟悉领域的课件集。建设适合本区域教学的课件集最合适的人选当然是本区域的教育工作者,他们最了解本区域的发展现状。可在各学科段、各年级段成立课件集设计制作小组,由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牵头,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制作相应课件。为提高课件集的技术水平和界面效果,每个小组由信息技术教师、美术教师等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另聘一些动画制作、摄编、网页制作、程序设计人员共同参与课件集的建设。

课件集初始研发工作完成后,仍由区域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牵头,成立维护工作组,利用“三通两平台”中的“管理平台”,开展网上教研活动,广泛听取汇总各类课件集的使用和反馈意见,并及时调整修改,通过网络下发使用。研发和维护工作组人员可减去部分常规教学工作量从事研发和维护工作,亦安排脱产研发、维护。定期实行轮换制,保障辖区内的大部分教师都有机会参加这项工作。让课件集设计更趋于合情、合理、合心,成为教师教学中必备利器。

第三是制度保障。行政区可制定本区域“课件集”研发工作制度,从工作量考核、高一级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评审等方面对“课件集”研发工作人员给予肯定,形成奖励机制,用制度保障肯定研发人员在教学研究制作方面的才能和投入。

第四是经济保障。行政区对课件集研发工作中需要的各类经费有专项拨出,确保区域性课件集的投入和可持续发展。

第五是维护保障。研发出的“课件集”同所有软件资源一样,有自己的生命周期,需要一个团体或组织不断地进行维护更新。在研发小组的工作完成后,成立常态化课件集维护更新组,不断针对教学中反映的问题进行修改和完善。比如在教师成长发展指导中心建成常态化的“骨干教师研修班”等,有力地保障了课件集能够持续为教育教学服务。

4 激发内需,考核应用是建设区域教学课件集的根本手段

教育服务是一个不断改进不断提升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课件集需要我们将有价值的资源不断沉淀,不断根据问题进行生成和进化。要研究课件集实际应用情况,根据学生和教师的反映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发展。加大对应用的推进力度,让服务融入到正常的学校教育教学中,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的优质支持资源。

首先,将课件集使用作为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和老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抓手,做好教师的使用培训工作。新教师学习掌握的信息技术较多,但把握驾驭课堂的能力不强,专业素养有待进一步培养提升;老教师信息素养有待提高,但教学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强。教学中可以课件集使用为核心,进行青蓝工程结对,实现“一带一,一帮一”。老教师带领新教师提升专业能力,新教师帮助老教师提升信息素养。

第6篇:社区学习计划范文

一、引言:多一点关注

近年来,在思虑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科理论体系重构和发展的心路中,南国农先生曾多次提出“向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要智慧”的思路选择。先生指出:“在理论体系的重构中,要多一点关注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学习、研究和使之现代化的探索;多一点关注传承自己祖先的宝贵遗产、精神财富。比如,可以从有关中华文化经典(特别是教育经典)中去撷取其精华部分,如孔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学思结合;的五育并重;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等等,并赋予现代意义,把这些融入新理论体系中,使之成为有机组成部分之一。”[1]“在寻求理论基础的过程中,多一点关注从我们祖先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去吸取营养,比如从儒家、道家、法家等精神财富中吸取智慧。过去,我们在这方面做得是很不够的。”[2]

的确,检视时下的教育技术学或教学设计研究,我们几乎是浸染在一片“欧风美雨”之中,匍匐在西方话语之前,顶礼膜拜。“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唯独少有自己的弦歌。“言必称欧美”几成我们的学科研究范式或文化图腾。我们认为,对自身传统文化经典的付之阙如,个中原因有许多,但文化价值的虚无、文化自信的缺失、文化自觉的淡薄、文化赓续的中断、研究思维的定势与转换的迟滞是其主要原因。

今天,在一个讲求文化对话、整合和创新的时代,“温故知新,古为今用”是值得每门学科发展认真再思考和践履的一种研究取向,说大一点,是一种文化责任,是文化强国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针对当前学科研究文化失衡的现象,讨论了学术寻根的内涵与方法,探讨了学术寻根的因由和指向,论述了学术寻根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指向性,提出了本学科学术文化取向的“学术寻根宣言”,以期在本学科发展中“关注”中华文化经典方面做一种尝试。

二、基点:学术寻根的内涵与方法

什么是寻根?什么是学术寻根?学术寻根的方法是什么?为何要学术寻根?学术寻根的指向何在?这些问题都是有效开展学术寻根必须明了的前提。

(一)寻根

所谓寻根,原本是指世界各个宗族、民族依据文献资料和口头传承文学来探究文化发展历程,追寻宗族或民族的根源。它的假设是每一件事物都有一个源头,寻根是反向追溯。“寻根”现象在全球华人界很盛行,带有浓重的民间色彩,它主要通过民间习俗、节日庆典、宗族聚会、寻根游等多种形式开展,不具有学术研究的严谨规范性。在西方,寻根主要是依据科学研究进行的文化历史研究,如人类学、考古学、民族学等方式。寻根的意义主要在于精神的凝聚、文化的传承和安顿心灵的归宿。回溯的是历史,服务的是现实。

从我们的研究语境看,“寻根”是指聚焦中华优秀经典文化,站在当下的学科发展现状背景下,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发掘经典文化中潜隐的文化思想,阐释和揭示经典文化对学科发展的意蕴,创设学科发展连接本土优秀经典文化的营养管道,促进学科之树茁壮成长。

(二)学术寻根

所谓学术寻根,是指运用一定的研究方法,特别是诠释学或阐释学方法,解读或揭示中华优秀经典文化与学科研究(知与行)之间的文化血脉联系,把握积极的意义,获得相应的启示,为学科发展提供一条“纵向到底”的学术给养管道。这种寻根追求严谨的学术规范。

一般说来,“学术”是指系统专门的学问,是对客观事物或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化论证。学术,从中文词源学的意义讲,“学”与“术”是两个词,“学”是指知识、学问或学习过程;“术”是指方法、手段、措施或技艺、技术。梁启超先生认为“学者术之体,术者学之用”;严复先生认为“学主知,术主行”。先生认为“学为学理、术为应用……学必借术以应用,术必借学为基本,两者并进始可”。显然,“学”与“术”是两个不同且相互联系的范畴。从哲学的视角来看,“学”属于认识世界的范畴,要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术”属于改造世界的范畴,要解决“如何做”的问题。“术”以“学”为基础,“学”为“术”服务。二者合二为一,方为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整体。可见,“学术”一方面是指知识、学问、原理,另一方面包含应用的技术、方法或手段。知与行,不论哪一方面的学术,都是智力活动或创造活动。[3]基于此,学术寻根,既要寻思想、寻哲理,也要寻方法、寻实践。学术寻根是寻学理、寻应用,二者并行而进。

根据我们的研究意图,学术寻根的意旨,一是“纵向到底”式的溯源、挖掘和驳接经典文化中的思想养料,拓展学科发展的滋养维度或管道。二是为“横向无边”的西方教育技术学或教学设计学科理论实现本土化提供必要的文化承接和融合介体;理解经典文化的密码,明确心理文化经验背景,使西方理论与我们传统文化经验产生有意义的联系。因为一种技术、文化或制度的引入,若不能契合引入地之文化的性格,是很难真正融入其中,有效改变其思维和行为结构的。三是为“融通整合”中西方相关理论建立某种关联,打通认知和情感的壁垒,破除思维的藩篱。

(三)主要方法

根据学术寻根的内涵和意旨,我们认为,学术寻根的主要方法是阐释学的方法。

所谓阐释学(Hermeneutics,解释学、释义学、诠释学) 是一种关于意义、理解和解释的哲学理论。从广义来说,它是对于意义的理解和解释的理论或哲学。阐释包括两个基本的意思:一是使隐藏的意义显现出来,二是使不清楚的意义变得清楚。

从方法论的角度看,“阐释学是一种理解世界的方法。通过阐释学原理的应用,在解释者对世界所熟知的意义和世界拥有的某种未知的意义(文本) 之间架构起一道理解的桥梁,缩短二者之间隔阂的距离”。[4]阐释学的创始 者之一狄尔泰认为,阐释学应当成为整个人文科学区别于自然科学的普遍方法论,因为人文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精神”或“精神世界”,对它们的研究不能采用自然科学的观察、实验的方法,而必须使用阐释学的方法。[5]

阐释学的发展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但是,作为一门专门研究意义、理解和解释的哲学理论,现代阐释学是19 世纪以后的产物。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阐释学已经发展成为人文科学领域内普遍有效的方法论。在阐释学的发展历史上,产生了两种主要流派:一是客观主义阐释学,以德国哲学家施莱尔马赫、狄尔泰等学者为代表,极力主张摆脱个人的偏见和误解,纯客观地理解文本的意义;二是存在论和主体性阐释学,以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哈贝马斯和法国的利科等为代表。我们在运用阐释学的方法进行学术寻根时,应当有机地将两种流派的思想统合起来,灵活地应用阐释学的法则与原理。

1. 理解的法则

理解和解释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中所蕴含的教学设计思想意蕴,不仅仅是一个语言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创造性的心理过程。为了正确理解经典的文本的意义,应自觉遵循一些阐释法则。(1) 历史性原则:结合作者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来理解文本的意义;(2)整体性原则:在一定的语境中去理解语词的意义;(3)代入性原则:进入作者创作文本时的精神境地,重新体验或再现作者的原意;(4)移情性原则:通过“爱”、“同情心”以及“移情”等因素的作用,把自己“浸入”到作者当时的处境,看看自己在那样的处境中会如何思考。

2. 阐释学处境

任何意义的解释都是以“阐释学处境”为前提的,或者说是建立在“理解的前结构”基础上的。阐释学处境或理解的前结构是由“前有”、“前见”、“前设”等三者构成,是产生理解或意义解释不可或缺的前提。(1)前有:是指理解之前先已具有的东西,包括解释者的社会环境、历史境况、文化背景、传统观念以及物质条件等,它们潜在地影响并制约着人们的理解;(2)前见:是指理解之前的见解,即成见,任何被理解的事物或现象总是具有多种多样的可能性,而把它解释成哪一种,是由前见参与决定的;(3)前设:也叫预设,就是理解之前必须具有的假设,解释总是以某些预先设定的假定为前提的,任何解释都包含有某种预设。海德格尔认为,阐释学的任务在于追求存在的意义。意义不是万物所固有的,而是它们在与人(此在)发生关系中产生的。本质上说,阐释或理解,是建立在前有、前见与前设的基础上的。

3. 理解的视域

理解的视域是指解释者理解某一事物或现象的“先入之见”或“偏见”。它是任何理解的出发点,在理解的过程中要正确对待“先见”问题。伽达默尔认为,任何理解都是受一定的历史条件制约的,那种所谓排除个人的先见或偏见的客观主义理解,是一种否定历史的错觉。因此,重要的不是笼统地否定“先见”,而是区别对待先见。先见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合法的先见”,即来源于继承历史文化的先见,这是不应该否定也无法否定的;二是“盲目的先见”,即个人在现实人生中形成的先见,它们是可以也应该被清除的。

4. 视域融合

视域融合是指在理解过程中历史与现代的汇合或沟通。理解是一种视域融合,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伽达默尔认为,理解的对象是人及其一切活动,包括历史、文献、思想、创作等文本,都是作者的历史“视域”的产物。当解释者以自己的“视域”去理解这些文本时,就出现了两种“视域”的对立。而只有把这种对立“融合”起来,即把“历史的”融合于“现代的”之中,构成一种新的和谐才会出现具有意义的新的理解。这一过程就是“视域融合”的过程。理解的发展是持续变化的,新旧视域的融合将产生新的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新的理解又变成了“先入之见”或“偏见”,它将与更新的视域融合,又产生更新的理解。如此循环往复,走向一种“真正无限的对话”状态,形成阐释学的循环。[6]

因此,教学设计学科研究视角的学术寻根,一要选择密切相关的优秀典籍,如先秦诸子经典、历史上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经典文献;二要运用阐释学理论和方法,从学科发展的角度理解经典的意蕴,并且与教学设计学科研究建立内在的关联;三是遵循一定的学术规范。

三、因由:学术寻根的意义或价值考量

为何要重视学术寻根?学术寻根的因由、意义或价值可从哪些角度来考量?我们认为,通过学术寻根,我们将再审察教学设计研究的学术文化取向,拓展学科发展的营养管道,校正学术研究的价值指向,或许更重要的是重新唤醒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重拾教学设计研究再出发的道路、方法和勇气。

(一)“物有所始”的学术溯源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荀子说·劝学篇》)学术寻根是一种学术研究的本土取向,是一种拓展学术滋养之源的尝试,目的是茁壮学术之树,提升学术对话和融通学术源流的品质。立足本土现实,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是教学设计研究的“体”和“用”。

理论上来说,教学设计研究有其学术寻根的可能和必然。“教学设计”概念虽然是一个舶来品,但它作为一种“自在”的活动几乎与人类的教育史一样古远。作为一种文化,教学设计的根系理应有来自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或源流。向我国传统文化经典要教学设计智慧,乃是建立在这一假设的基础上:水有源,树有根。百学同源,学术有根。如果说人类自有教育活动以来就有教学设计,那么,可以肯定,中国有关教学设计的思想观念和论述以一种“自在”的方式存在于中国传统文化典籍或教学行为方式之中。中国海量的传统文化典籍里,汇集了许多有关教育教学经验的论述,例如先秦诸子百家等。这些典籍是我们学术寻根的基础。中国的传统文化完全可能也应该是教学设计研究的重要学术之根。

无疑,在中国教育教学文化历史上,虽无&ldquo ;教学设计之名”,却有“教学设计之实”。一个人固然要“走很远的路”才能“成人”,但你不能说一个人在“成人”之前不是人。教学设计的智慧(认识论和方法论)可能散见或隐现于儒家“四书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四书”,《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为“五经”)的经典之中,也可能存在于道家、法家、墨家、宋明理学或禅宗之中。重温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耀眼的经典,对我们优化学术研究的文化取向、哲学基础、思维方法等方面都将大有裨益。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自在”的观念虽然在概念和思维方式等方面与西方不尽相同,但并不等于文化价值的虚无,更不能成为否定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的理由。在这个问题上,拿“接轨”来说事,不免有些简单或强施于人。文化需要接谁的轨?谁的标准?文化有标准吗?同质化研究是文化的希望还是末路?如果拿水果来喻说学术文化,西方文化是苹果,中国文化是梨,那么,你就不能拿苹果的标准来评判梨的样式或养分。然而,现在有学者却不时要拿着西方的苹果学术标准来鉴定中国的梨,还动不动要惊呼:啊,这是一个烂苹果!你不能揣着马铃薯这个学名,就说土豆、洋芋、馍馍蛋不是马铃薯。若如此,夫复何言?!

(二)“重为轻根”的基础夯实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其文化之根,都有它自己的“圣经”,都有值得永恒赓续的文化经典、文化血脉和文化基因。老子说“重为轻根,轻则失根”(《道德经》第26章)。善待自身的文化传统,不怠慢,不匍匐,不虚无,不禁锢,才是一个理性的、开放的和有希望的民族。对于一门学科研究的成长来说,亦复如是。学科研究需要发达、厚实、深远的文化之根,厚重、深远,才能根系发达、枝繁叶茂,否则,一切所谓的研究将失之于浮华、肤浅和轻薄,所谓的研究难免像无根之浮萍,在风吹雨打中飘荡不止,在乱云飞渡中无所适从。

其实,一切学术研究都是为了解决我们今天自身所面临的新老问题。教学设计研究到底要为我们的“中国梦”服务。从人才培养和民族复兴的角度看,如果说“教学设计与其说是设计教学,不如说是设计一个民族的未来”,那么,我们更需要从自身的传统文化源流中寻求教学设计的滋养和力量,让中华传统经典文化的智慧烛照我们的教学设计研究之路。

缺乏文化之根的研究,不仅难以洞观自身问题的本质,难以将外来文化本土化和实践化,也难有文化融合的介质,而且可能患上“学术失语症”,导致“学术对话”蜕变为单向的“倾注”。从中国传统经典中涵养教学设计学科研究之根,不仅有利于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设计意义,更是承接和融合外来文化的重要基础。不同文化的有益交汇,关键要打通,互补互济,融为一体。忘记或不了解自身的文化特点,所谓的向西方学习,很可能是邯郸学步、东施效颦或买椟还珠,所谓的结合可能方枘圆凿、南辕北辙、貌合神离、同床异梦,最终背离我们预想的学术图景。

(三)“弥远弥少”的错位校正

《中庸》有言“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老子说“其出弥远,其知弥少”(《道德经》第47章)。不可否认,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设计研究存在严重的“灯下黑”现象。这种“舍近求远”的认知错位,虽不至于“妄自菲薄”或“数典忘祖”,或“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后汉书·臧宫传》),但不能不说是一种老眼昏花式的思维视野。“远近”是一组相对的概念,它们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我们必须警惕和纠正“灯下黑”的认知错位现象。

“舍近求远”的根因部分源自民族的文化心理创痛史。一百多年来,由于在物质和技术文化方面的屈辱,我们不禁过分迁怒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在自强的悲愤心态中,一股脑地把脏水和婴儿一同倒掉,转向匍匐于所谓发达的文化。不得不承认,这些年来,面对各种西方教学设计理论、技术与实践,我们已经习惯趋之若鹜,唯西方马首是瞻。所谓的研究很多时候像是一个木偶,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深受西方的左右和影响,听风便是雨,既没有定力,也没有主见,了无学科研究的“主体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新性。这些都是没有学术自信的表现,也是没有学术“根系”的必然结果。轻薄或轻慢自身的传统文化必然走向“轻则失根”,使我们的学术研究如同无根的盆景——短暂的生机,瞬间的枯萎。

当代著名的思想家资中筠先生指出,“对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能力取决于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修养的深度……现在如果要从先哲的智慧中吸取营养,不应忽视长期处于边缘的诸子百家,包括被孟子斥为禽兽的墨子和杨朱。以笔者的孤陋寡闻,近年来也零星看到一些关于老、庄、杨、墨等诸子的新论,颇受启发。看来这方面的宝藏还远没有挖掘尽。这项工作只能靠深谙中国文化历史的饱学深思之士来做”。[7]

孟子说“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孟子·离娄》上)。这些年来,因为种种莫名的愤懑和浮躁,我们走得太急太远,一味地向往西方的“学术天堂”,却忘记了我们出发的基点,疏离了自己的文化故乡。其实,对于一切研究和人类活动来说,有文化故乡的回到故乡,没有或者忘记了故乡的人才会向往天堂。

(四)“文化自觉”的理性选择

学术是一种文化。文化离不开交流,交流是输入和输出的回环互动,否则就不叫交流,而是“恶意倾销”或“照单全收”。必须看到,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我们的文化存在巨大的“逆差”。这种“逆差”是令人触目惊心的“文化赤字”,比贸易逆差更危险。比如,多年来中国图书进出口贸易的逆差约为10 ∶ 1,面对欧美的逆差则达100 ∶ 1以上。2004年,我国通过出版社引进图书版权10040项,通过出版社输出版权仅1314项 。其中,从美国引进图书版权4068种,输出14种;从英国引进2030种,输出16种;从日本引进694种,输出22种。[8]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翻译西学著作1.6万多部,西方翻译中国著作才180部。对于我们的学科来说,尽管没有确切的统计,但可以肯定也存在类似惊人的文化逆差。迄今,我们学科有哪本著作被翻译输出?一百多年来,中国的教育文化几乎淹没在一片“欧风美雨”之中,而数千年的中国教育文化则“珠玉沉埋”。

“文化赤字”与本土学者缺乏文化自觉有很大关系。“现在一些学者过多地把精力放在私利上,没有意识到自身的文化使命。”“去了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去了他们的书店和图书馆,发现中国在海外的书主要是关于八卦、算命的,还有一些看风水的、烹调的等,给老外的感觉就是中国没有经史子集,没有哲学,没有思想,也没有琴棋书画。”[9]如此,西方学者是否也不知道我们的教育哲学或教学设计思想?!

文化自觉需要重塑“文化输入与输出”的治学精神。王岳川先生认为,研修西学应该采取平视和对话的态度,需要自信和虚心……当代学者应该明确自己的中国本位立场。唐僧取经,不是留在印度,而是要回到长安。在“文化拿来”中做好“文化输出”的准备,使文化对抗走向真正的文化对话。文化输出的原则是“以我为主,东西互动,和而不同,重建中国形象,保持文化生态”。个体在面向世界和未来的学术历程中要始终发扬两种精神:一是玄奘那种锲而不舍的“取来”与融会的精神,二是鉴真和尚将中国文化和宗教全面“输出”的精神。中国不是任何“他者”的文化附庸和话语倾销地……人类的长远目的是多元文化互动,使每一种文化都学会尊重文化“他者”……在思维的发散和迎接挑战时,学会领略和包容,学会既能远观那种高大的意向而又能平视身边事物。[10]王岳川在自己的学问人生中践行的十六字心经是“国学根基、西学方法、当代问题、未来视野”。[11]

文化自觉是一种责任,是文化自信的基础。作为一个文化大国,在全球文化飓风的裹挟下,要有点“为往圣继绝学”之精神,“古为今用”是文化血脉传承的需要,是文化积淀辉映现实的意义,也是文化对话的需要。

在文化自觉方面,我们值得去回望一下林语堂先生。有人评价,林语堂最大的本事就是对中国人讲外国文化,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林语堂先生给自己的评价是“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并非虚妄。他请梁启超手录此联,挂在“有不为斋”的墙壁上作为林氏书房里最重要的装饰。他的大部分作品都与中国和中国文化有关。有评论说,“在今天的国际文坛上,中国作家的姓名能为世界各国人士所敬慕,恐怕也只有一个林语堂了”。这真是一位让人景仰的大学者,心怀《吾国与吾民》而又很懂得《生活的艺术》,难怪他对“中庸”的体悟和评点那么到位。的确,短了“中国文化”这一条血脉,在中国做任何事情都难以成功。

赛珍珠在《吾国与吾民》的序言里写道:“它实事求是,不为真实而羞愧。它写得骄傲,写得幽默,写得美妙,既严肃又欢快,对古今中国都能给予正确的理解和评价。我认为这是迄今为止最真实、最深刻、最完备、最重要的一部关于中国的著作。更值得称道的是,它是由一位中国人写的,一位现代的中国人,他的根基深深地扎在过去,他丰硕的果实却结在今天。”

问苍茫大地,如今的林语堂安在?教学设计学科领域的“林语堂”安在?

四、结语:学术寻根的指向

今天,我国人文学术界开始关注学术寻根。比如,传播学者发出呼吁:中国传播学界需要学术寻根。[12]渐渐地,这种呼吁已转变为学者们一种自觉的学术行为。那么,学术寻根的指向是什么呢?我们认为,学术寻根并不是简单的“整理国故”或钻故纸堆,也不是用西方理论来装饰本土的教学文化。

其一,是为了在更高层次上的深度、宽度、广度、精度和适度方面整合或平衡“学术给养”,让学术之树在本土扎根、枝繁叶茂。一门学科的成长,仅仅靠“移植”或输血是不够的,这不仅容易悬置“中国情景”的问题,而且难以与中国文化产生融合,落地或扎根。学术寻根,就是要从中华文化典籍记忆中爬梳学术源流,追溯、关联和比对中外的学术元素,理解学科研究的本土文化基因,比较中外研究的思维特点、理论深度和研究方法等;就是要发掘新的学术给养和精神动力源,让我们更加精准地定位教学设计研究“再出发”的立足点、坐标系和动力源。

其二,是为了“复活”中华文化经典中的教学设计思想或教育技术学思想,回归失落的研究主体,在西方中心主义和话语霸权主义漩涡中“跳将出来”,接地气,植根本土,化合世界,防止学术殖民化或西方化,从本学科的角度彰显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往大的方面说,这也是“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种“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学科建设的文化自觉。

其三,学术寻根不是妄自尊大,不是发思古幽情的闲逸,不是对浩浩荡荡历史潮流的一种躲避,不是祭起学术民族主义,不是简单的整理国故或从历史钩沉中获得一点可怜的自尊,更不是“今不如昔”的哀叹,而是以此为切入点,立足中国的教学设计现实,面对今天的问题,把握世界的现状趋势,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蓬勃学术生命。虽然历史不一定能直接解决现实问题,但历史从来就是为今天的问题求解提供智慧的启示。学术研究的视野不应该是封闭的、单向的、狭窄的和被约束的。

第7篇:社区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二轮复习;教学设计;函数与方程

高三数学复习一般分为三个轮次。第一轮复习主要强调对考点知识全面覆盖基础上的学科知识体系建构;第二轮主要是强化框架性问题的梳理和专题综合能力训练;第三轮则主要是调整状态,反思构建,完善应试策略,积淀学科素养。

三个轮次环环相扣、相辅相成,每一轮复习的有效性直接制约着下一轮复习的质量。笔者在二轮复习按照研究、规划、定向三步曲进行设计,收到良好效果。对此三步曲的说明,本文以笔者在二轮复习时开设的市级公开课“函数与方程思想”的教学设计为例。

一、考情学情,研究之本

(2012年绍兴4月高三模拟题19)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首项为1的等比数列{bn}的公比为q,S2=a3=b3,且a1、a3、b4成等比数列。(1)求数列{an}与{bn}的通项公式。(答案:an=3n,bn=3n-1)(2)设cn=k+an+log3bn(kN+),若、、(t?3)成等差数列,求k与t的值。

这题学生得满分的人不多。很多学生在解决第二问时能列式:t+3k+5-kt=0,却无法继续往下求解。考试结束,教师提醒:“这是一个方程,方程问题怎么思考?”学生如梦初醒,得到式子:k==1+或t==3+。这个并不复杂的数学问题,为什么学生求解遇挫呢?首先反思学生的“学”,问题在于学生对思想方法的调用意识不强。通过调查,笔者发现除极少数学生不知道数学的相应知识外,绝大部分不是不会方法,而是没能站在思想的高度来思考和引领方法。尤其是在数列题中遇到t+3k+5-kt=0,学生思维受知识块的限制,不能朝函数方程角度去思考问题;或即使清楚这是一个方程,也没能进一步思考两元方程,可以尝试把方程问题转化为函数处理,只有当教师提醒以后才能想到方法。这说明他们对操作方法掌握较好,而对思想方法的调用没能处于自觉分析的状态。其次,反思教师的“教”。平时教学中教师牵引过多,缺少给学生自我思考解决问题的机会与时间。反思笔者自身课堂教学,一般以讲授式教学为主,习惯于给学生指明思考的方向。比如前文提到面对式子t+3k+5-kt=0,笔者给学生的提醒“这是一个方程” 带有极强的指示性。可将提醒改为:“可以从什么角度分析这个式子?”让学生在平时学习中面对实际问题,养成自我分析的习惯。

根据以上分析,学生需要强化函数与方程意识,并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少一点牵引,多一些学生自主分析的机会。

二、旧题再现,规划设计

教师利用旧题作为本堂课的第一环节,以学生的问题解决和心理需求为入口展开教学。旧题重现,让学生说解题盲点,搭建解题教学的整体框架。从学生实际出发,强化盲点,防止误入“题海”。

题1:设-5

变式:已知函数f(x)=ax2+(4a+2)x+4a-6,则使函数f(x)至少有一个整数零点的所有正整数a的值之和等于( ):A.8、B.20、C.26、D.28. 简析:本题是函数的零点问题,转化后即为方程ax2+(4a+2)x+4a-6=0,分离a=转化为函数角度思考。由a为正整数知a?1,则?1,解得:-3-?x?-3+,x≠-2。由题意f(x)至少有一个整数零点,则x=-6、-5、-4、-3、-1、0. 把x的值代入,仅有x=-1、-3满足条件,故选B.

题2:如图,设点A和B为抛物线y2=4px(p>0)上原点以外的两动点,已知OAOB,OMAB,求点M的轨迹方程,并说明它表示什么曲线。

简析:本题求解的实质是得到M(x,y)横坐标x与纵坐标y的一个等式,即方程。如何利用条件寻找呢?追本溯源1:(人教版选修2-1P73题6)直线y=x-2与抛物线y2=2x相交于A、B两点,求证:OAOB。追本溯源2:(人教版选修2-1P81题3)直线与抛物线交于A、B两点,且OAOB,OMAB,点M的坐标为(2,1),求p的值。这两题是学生曾经做过的练习,在遇到新的解题场景中再次呈现旧题,让学生尝试旧题解答与新题解答构建联系,从而获取解题思路。题2答案:x2+y2-4px=0(x≠0).

一轮复习时,学生已花大量时间做题,教师所要讲的知识点与方法基本已经包含在已做过的题中,但学生的知识还处于各知识点相互不链接的零散状态。教学时,笔者先让学生重做旧题,然后再让学生思考重做旧题的理由,引发学生对旧题的再次思考。此时教师板书课题:函数与方程思想。用函数与方程观点去统领全局,让学生在不同的知识类型下统一调用函数与方程思想,借此打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与思辨性。

三、新题突击,定向提升

对于学生函数与方程思想的调用意识不强的问题,设置以下3个例题,让学生强化函数方程思想的使用意识。

例1:已知a,b,cR,a+b+c=0,a+bc-1=0,求a的取值范围。

解法1:(函数法)两式消去b以后,c2+ac+1-a=0,分离a,c,当c=1时,无解,当c≠1时,a= ,看成函数求解,下略。解法2:(构造法)由条件b+c=-a,bc=1-a,构造以b,c为根的方程x2+ax+(1-a)=0,利用Δ?0解得。解法3:(基本不等式法)(b+c)2=b2+c2+2bc=a2,b2+c2=a2-2bc?2bc,bc=1-a,a2?4bc=4(1-a),即:a2+4a-4?0 (下略)。

例2:ABC 的三边a,b,c,满足b=8-c,a2-bc-12a+52=0,试确定ABC 的形状。

解法1:消元得到方程:a2+c2-8c-12a+52=0.即:(a-6)2+(c-4)2=0,得a=6,b=c=4. 解法2:(基本不等式法)b+c=8?2,得bc?16 ,bc=a2-12a+52=(a-6)2+16?16,bc=16,以上两个不等式等号同时取到,则a=6,b=c=4.解法3:a2+c2-8c-12a+52=0看作a的一元二次方程在a>0有解,由Δ?0得到(c-4)2?0,即:c=4,下略. 解法4:(构造方程)x2-8x+(a2-12a+52)=0(下略).

例3:已知二次函数f(x)=x2+x+a(a>0),如果f(m)

解法1:由已知得:f(-1)=f(0)=a>0,f(m)0.选A.

解法2:由已知f(x)存在两个根,Δ=1-4a>0,又由a>0得0

x

+x=-1

x=a>0知f(x)的两根为负,较小根(记为x1)-1

解法3:由解法2可知0

x

+x=-1

x=a>0,所以x2-x1==

解法4:由已知得a>0,f(m)=m2+m+a0,(注意a>0),选A.

这3题主要利用函数与方程的思想解决问题。方程问题可以直接从方程视角入手解题,许多情况也可以转化成函数,利用函数知识解决。反之也一样,函数问题可以直接从函数视角入手解题,许多情况下也可以转化成方程解题。函数、方程与不等式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随时可能发生。究竟要不要转化,怎么转化,既取决于解题需要,也与自己的解题经验有关。通过这3题,旨在强化学生函数方程调用意识与提高转化的灵活度。

四、设计反思

(1)教学设计需强化研究意识,发力于关键处。高考复习要做到高效、精准。一要教师研究高考考纲,锁定复习方向。分析考题的变化趋势,弄清哪些知识和方法是必备的,哪些知识是可以拓展的,哪些知识是可以整合融会贯通的,哪些是重点考或是反复考的,等等。二要研究学生的思维障碍,有意识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考试时很多学生的答题状况不理想,不一定是学生没掌握基本知识与技巧,而是复习时缺失了学生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意识培养与训练,导致思维过于“模式化”,不能灵活提取或运用一些知识与方法。

(2)教学设计需注重规划意识,优化布局。学生通过一轮复习,初步形成了知识的基本框架与方法系统,二轮复习要让学生能灵活提取、变通这些知识与方法用以解题,在方法的比较与选择中,建构解决具体问题的知识与方法体系。二轮复习不是一轮复习的重复,更不是大量习题的堆砌。教学不是看学生做了多少新题、难题,而是看学生是否能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快速准确地运用已有知识与方法找到问题解决的思路。达成这一目标的关键并不是大量做题,而是适度训练后的反思、感悟、建构。

(3)教学设计需牢固定向意识,聚焦于思维点。二轮复习,在专题与综合复习的交替安排下,学生训练中的问题暴露无遗,情况错综复杂。教师面对这一可靠的第一手资源,应予以高度重视。要通过分析加工,理清哪些问题是知识问题,哪些是方法问题,哪些是技巧问题,哪些是思维习惯问题,哪些是共性问题,哪些是个性问题。需要缜密判断选择并整合聚焦,找准学生存在的思维症结。尤其是高考范围内的,但多数学生没掌握的共性问题,需要引起我们关注与聚焦。

参考文献:

[1]吴玲.有效生成根植于精心预设[J].课程·教材·教法,2007(7).

[2]范建银.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要树立三种意识[J] .中学数学教

第8篇:社区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规划建筑设计 功能布局

一、工程概况

深圳大学西丽校区选址位于深圳市南山区西丽留仙大道北,南接学苑大道的二线道路南北两侧,规划控制面积1463132.14平方米,地块呈南北长条形,南北较长,东西较短。为了满足深圳大学西丽校区在校全日制统招生发展总规模15371人的教学、科研、行政办公、生活及配套服务的需要,建设配套齐全、设施一流、功能协调、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生态环保、留有长远发展空间的深圳大学西丽校区。 二、 总体规划宗指及设计概念

1规划设计宗旨

(1)现代化、人本化

21世纪新的教育特点和发展趋势-塑造 “以人为本”的多重交往空间。以相对个体独立,细胞生长、整体联系体现校园网络布局作为高起点,以多视觉多样空间的艺术处理丰富校园严谨的学术氛围,形成大体集中,个体独立的布局模式,适应大学社会化的,开放化的要求。

(2)园林化、生态化

以绿色校园,低碳校园为理念,充分考虑环保和节能,依托和保留现有的自然条件和环境条件,巧妙构思、精心设计,达到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的和谐交融。寓诗情于校园,寓画意于景观,以不同形式、不同风格、不同审美范畴的多样化景观空间,创造优美的科研、学习和生活环境,营造别具特色的校园。

(3)地域性,文化艺术性

规划中充分考虑华南地区的自然条件:保持基地原有的大部分自然地貌和地形,且体现岭南特色。突出校园的文化氛围,传承校园办学理念,校园文化,体现校园的人文情、育人功能。

(4)经济性、高效性

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注意土地利用率,满足各功能区的使用要求和相互关系,塑造一个经济可行、环境优美、高品位的现代化大学校园;

(5)可持续发展性

采用动态发展原理进行规划,制定利于扩展、具有弹性的校园总体规划,不仅考虑分期建设的可行性,做到近远期结合,考虑学校作为百年大计的动态发展过程,各功能区均留有一定比例的远期用地,并可依照原有构图制约而保持整体统一。

2设计概念

北斗是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星组成的。古人把这七星联系起来想象成为古代舀酒的斗形。北斗星在不同的季节和夜晚不同的时间,出现于天空不同的方位,所以古人就根据初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决定季节: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深圳大学西丽校区斗纲城,公共空间以水和自然山体为主题,描绘“水沫莲清”的空间意境,将学校会堂,公共图书馆,学院图书馆,师生活动中心,体育馆等学生公共活动的建筑组成“七大学生活动共享星座”,与校区保留的自然山体,形成富有韵律节奏的和谐景象。“斗纲”源自七星,七星组成北斗,北斗会聚精英。

三、建筑功能布局

功能分区的原则是:(1)方便学校的教学组织和学生的生活规律,流线合理。(2)各功能区规划用地和设施配备相对集中;(3)有明显空间分隔,动静分区,各功能区之间通过道路和绿化隔离。核心区由学校会堂,公共图书馆,学院图书馆,师生活动中心,通过规整的绿化和水系,保留的自然生态山体和硬地广场结合,给人强烈的现代气息,反映新时代大学理性,严谨,求实,创新的精神;.

教学试验区以整个核心公共空间为主轴,法商学院,化工材料学部,生命学部三大院系沿此主轴有节奏的布置,当人们沿学校核心公共空间一路走过,三大院系组团教学楼极具动感与活力,首层局部架空,引入绿化,阳光,笑声等。

将体育用地放在用地北侧,既靠近学生生活区的位置,以利于学生使用,又结合了地形。

学生生活区位于公共空间的右侧,以”街区”的理念去进行设计,希望通过立体空间去加强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形成”邻里”关系,在设计中充分考虑规划,景观,建筑以及外部空间的整体性设计;

对外交流区设置对外性较强的功能,包括学术交流中心 ,对外交流管理用房等。

设计中规划与建筑界面以及大地景观互为因果,使室内外空间环境能达到完美的对话交流形成连续的整体。各区均预留一定的发展空间。

四、建筑设计

各个层次的不同形态的建筑通过点线面等不同的组合方式连接起来形成丰富的层次递进的建筑空间系统。

教学区建筑群空间设计:通过一系列的广场、人行系统以及建筑内部庭院空间串联成一个教学交流空间序列。建筑组团与山林绿化建筑庭院相互渗透形成曲折幽静、围合感比较强的园林空间,为学院办公、学术研究提供清静、幽雅,又富于生趣的理想环境。

生活区建筑群空间设计:采用街区共享设计理念,提供充足的室外体育休憩综合设施和缓跑径,把师生带往健康锻炼之路。滨河绿带、绿岛及曲折的河岸线上的亲水平台为师生提供尽可能多的休憩交往场所。

建筑内部空间设计:中庭、天井、空中花园、交往平台等空间为学生创造更多接触感受自然的机会。各建筑单体通过局部架空,建筑内部掏空设置绿化平台、顶层退台设置屋顶花园等建筑手段把大自然的空气、水分、阳光引入建筑;通过外立面设置遮阳百页、建筑内部绿化等建筑技术手段改善建筑单体的通风采光小气候。

五、建筑单体的设计理念

(1)图书馆建筑设计

位于校园主入口轴线的正对位置,与法商学院教学一起共同围合形成入口广场,成为入口的重要建筑,因此图书馆的设计不仅需要满足功能上的要求,还需要从造型方面体现出校园的特色,体现出图书馆这一特殊建筑的独特性,使之成为整个校园的一个亮点。

图书馆包括各种阅览室、书库、目录厅、出纳厅、内部业务用房(采编室、装订室、业务咨询辅导室、业务资料编辑室、美工室等)、技术设备用房(微机室、缩微照像室、暗室、图书消毒室、声像控制室、复印室……)、办公及辅助用房(行政办公室、会议室、接待室、读者衣物寄存处、饮水处等)、设备用房等。

设计采用流通阅览空间模式,充分体现藏、借、阅一体化的图书馆发展趋势,赋予其开放性的特征。合理设计入口广场,绿化草坡,入口大堂以及中庭,边庭空间。

(2)教学楼建筑设计

教学区包括教室,实验实习实训附属用房,专职科研用房,系行政及教师办公用房。

教学区通过不同方向的斜向线条将群体建筑形象统一完整,空间变化丰富,表现出现代建筑的浓郁气息。采用简洁的疏密有致的竖向百叶点缀细部,建筑整体轮廓线通过屋顶飘板的错落起伏,增加了建筑的视觉冲击;将通透的楼梯间一直穿插到屋面,夜晚形成一个个灯箱,照明整个建筑群。与建筑立面产生虚实对比,形成造型统一而又变化丰富的建筑组团。

(3)学生宿舍建筑设计

通过建筑形体围合出多个相对渗透的内院,使步行回公寓的人流先经过景色优美的院子再进入公寓楼,有效地把步行人流与停放自行车人流相分离,避免交叉干扰;同时,建筑底层保留东西横向开口,便于各公寓单体间的横向联系。

外立面造型上采用贯穿校园整体设计的竖向线条分隔和外观轻盈的手法,颜色上保持与其周边建筑的和谐一致。

第9篇:社区学习计划范文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当代中国社区教育学术思想史研究(1986-2016)”,(编号:16YJA880032),主持人:邵晓枫。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12-0051-05

共享数字化学习资源是信息化社会的必然要求和发展教育的重要途径,这一点早已成为了各国的共识并正在努力付诸实践。我国现代社区教育起步晚,教育资源比较匮乏,而且由于各地、各部门各自为政地开发资源,导致各个社区教育机构的资源难以形成规模,重复建设严重。近些年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社区教育要得到良好的发展,就必须整合和共享学习资源,一些人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但迄今为止,国内的大多数研究都还停留在工作总结层面,极少探讨其中的基本理论问题。如对社区教育数字化资源共享的理论基础、内在逻辑、动力因素等几乎没有研究。本研究拟对这几方面作较为系统、全面的探讨。

一、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的理论基础

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可以在多种理论中找到依据:

(一)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解释社会互动的理论,代表人物有霍曼斯、布劳、爱默生等。该理论认为,交换不仅仅是市场中才会出现的行为,所有的人类行为都是交换,交换是人与人之间交互的本质,其背后的普遍动机是个人对利益的追求,是为了相互的需要。因此,“互惠主义”是在许多社会交换过程中起作用的一个重要特征。据此,一个人在对另一个人给予的同时常常伴随着对相应回报的期待,“回报”的表现可能是金钱,可能是情感,也可能是一些物质产品,“回报”可能是及时兑现的,也可能是远期的。社会交换理论不仅可以用来解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可用来解释组织与组织间的关系[1]。尽管社会交换理论因对理性人的过分强调而受到了学术界的批评,但是该理论对人际行为较为深刻的解释依然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从这一理论出发去看,各社区教育机构之间、社区教育机构与社区其他单位和组织之间,都各自有其资源上的优势与劣势,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的实质也就是通过资源交换而满足彼此的需要,实现互惠。只是交换双方各自在为了实现更大利益而凭借自身拥有资源而相互竞争时,他们在这一过程中的关系可能是平等的,也可能是不平等的,正如布劳所言,“交换关系与竞争关系分化开来,同时还有在竞争过程中出现的社会地位分化”[2]。但不管怎样,社会交换理论应是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重要的理论基础。

(二)博弈理论

博弈论,又称对策论或游戏论。作为一门现代学科,博弈论诞生的时间并不?L,一般认为,1944年约翰?冯?诺依曼与奥斯卡?奥根斯坦合著的《博弈论和经济行为》的出版标志着博弈论学科的建立,之后,约翰?纳什提出的“纳什均衡”概念以及豪尔绍尼、泽尔腾、莫里斯等的不懈探索,都推动着博弈论不断发展。博弈论关注的“是人与人之间利益相互制约下策略选择时的理性行为及相应结局”[3],也就是人与人之间都努力使自己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利益的过程,但这个过程必须要有全局思维,将所有参与者的利益考虑进去,从而达到各方利益的均衡。至今,博弈论已经广泛应用于经济学、政治学、计算机科学、社会学等领域。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中的各主体(如社区学院、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等)由于价值目标与利益诉求的不同,对于是否合作、如何合作等问题的看法不一,从而就产生了博弈。以社区学院与企业的教育资源共享为例,二者都想以最小的付出获取对方的教育资源,但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有:希望获得支持社区教育的良好的社会形象,以及社区学院的相关资源,但同时必须付出自己已有的教育资源。社区学院必须考虑的问题有:希望获得企业的教育资源,但同时必须拿出自己已有的教育资源。从此可以看出,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各方利益博弈的过程。因此,博弈理论理应成为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的重要理论基础。

(三)教育均衡理论

我国教育均衡发展问题从上世纪80、90年代开始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近年来已经成为国内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人们一致认为,教育均衡最核心的含义是指在教育公平理念的指导下,各教育主体最终实现多元优质、和而不同的和谐发展。教育只有得以均衡发展,才能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利,实现教育民主,促进教育的高效和可持续发展。而在教育均衡中,教育资源配置均衡是其基础与前提[4]。当前我国社区教育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之所以发展极不均衡,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要改变这种社区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状,共享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是一种重要途径。此外,在同一地区的各社区学院之间,以及社区学院与本社区的企、事业单位、机关之间,也拥有不同的教育资源,只有实现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才能取长补短,实现多元优质、和而不同的发展。因此,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是实现社区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必然选择,教育均衡理论本身也成为了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重要的基础。

二、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的内在逻辑

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的内在逻辑包括三个方面:教育与知识本身具有公共属性、各数字化学习资源具有互通性、参与社区教育的各组织间存在彼此依赖的共生关系。正因为具有上述内在逻辑,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才能实现共享。

(一)教育与知识本身具有公共性

一方面,社区教育具有公共性的属性。教育的公共性不是人为赋予的、主观思维的结果,而是人类教育发展中历史地展现出来的,教育的公共性主要表现为教育作为一种公共领域的现实存在,是公共性在教育领域的具体说明与应用,是教育在特定领域对公共性的反映[5]。就社区教育而言,其公共性体现在多个方面:从其资金来源看,各国的社区教育都主要由政府投资,具有鲜明的公共性特点;从教育对象看,我国大多数社区学院实行免试入学,任何社区居民均可以参与社区学院开设的课程学习;从学习费用看,社区教育机构开设了不少免费的公益课程,体现了教育的公共性;从产品属性看,社区教育培养的是促进社区和社会发展的人,也具有公共性。正因为如此,虽然学术界对社区教育产品属性存在“公共产品说”和“准公共产品说”两种观点,但其都承认社区教育具有公共性的属性。因此,社区教育应秉持公正的理念,排斥任何团体或个人的特殊化,平等面向所有社会成员,以全体人民的福祉为指向[5],其师资、课程、教学、校园文化等教育资源都应面向社会公众开放,任何人都可以从中受益,作为教育资源的一种的社区数字化学习资源自然也应被包含在这个共享机制之中。

另一方面,知识也具有公共性的属性。从语言哲学出发,知识的公共性来源于语言的公共性。“反私人语言论者”维特根斯坦认为,“一个人只有学会了说话,他才能说某种东西。谁要想说些什么就必须掌握一种语言”,虽然思想是因存于个体而具有私人性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是从语言哲学出发,语言是一个社会事实,公共性就是其基本特征[6]。这样,知识就通过语言传达而具有了公共性。从社会建构主义出发,认为知识的基础是语言知识、约定与规则,语言是一种社会建构,知识的客观性应被理解为社会性等假设[7]。从经济学出发去,知识的公共性来源于知识的非排他性,即一人掌握了某种知识并不会阻碍其他人掌握这种知识。虽然现实中确实存在以专利等形态存在的“知识资本”,但是公共知识确实广泛的存在于社会各领域。知识的公共性表明知识是面向所有人开放的,任何人都能够学习,而不为权威所垄断和控制,同时,知识的公共性具有巨大的外部效益,人人都去学习知识,既可以增进个人素质,又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因此,知识的公共性决定了公共知识应该是共享的。

既然社区教育与知识本身都具有公共属性,那么,作为教育形式和知识载体的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当然就应该向有利于教育普及和知识的公共传播的方向发展,实现资源的共享。

(二)各数字化学习资源可以实现互通

数字化学习资源都是经过数字化处理的多媒体材料,在结构模式上具有相似性,都具有内容广泛、检索方便、网络共享等特点,因而可以实现互通。所谓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的互通,指的是资源技术的互通和资源开发的互通两个方面。首先,从资源技术出发,各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具有互通的可能。有人发现,只要同时满足“资源是自包含的”与“资源是可寻址的”两个条件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就具有共享的可能,当然,要将这一可能转变为现实,还需要讨论资源互通的技术标准,如可以建立数字化学习数据的元数据标准、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元数据收割标准、认证服务标准。以此为基础,再遵循一定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层次和步骤后,数字化学习资源便能实现互通,从而在技术层面实现共享[8]。我国基础教育领域、高等教育领域已在这一方面进行了较为成功的实践,教育部已经了一系列教育资源共享的技术标准。同理,只要我们确定了社区教育数字化资源共享的技术标准,就可以实现学习资源的互通与共享。其次,从资源开发出发,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也具有互通的可能。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常常表现为在线学习的课程,因此不妨从课程论的视角对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开发进行一番考察。有人认为,确认学习需求是成人教育课程开发中重要的实际依据,成人教育课程开发模式实质上是一种“需求导向型”模式[9]。社区教育课程至少要考虑社区发展的需求与居民学习的需求,而一些需求在全国各地的社区中具有相似性,因此以这些需求为导向而开发的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必然就具有功能上的共通性,即满足不同社区的某种共同的需求。加之社区教育的公共属性,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就具有了共享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三)参与社区教育的各组织间存在彼此依赖的共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