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区学习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的课程标准也提出,要改变以往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要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能体验到学习过程的乐趣。
因此,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有效的激发培养学生的兴趣,是摆在我们每个化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实践证明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丰富多变的学习情景,可使无形的“情”和有形的“景”有效地整合在一起,从而增强了学习的针对性,也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从而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利用化学史、化学家故事,创设教学情景,进行学习化学的目的性教育
在化学教学中,许多内容涉及到化学史及化学家的故事,这些内容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素材,可以帮助学生陶冶情操,培养兴趣。例:在有关“化学材料”的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展示我国古代的石器、瓷器、青铜器、铁器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已积累了丰富的化学知识,具有了高超的生产工艺,从而唤起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也为自觉学习化学知识奠定了情感基础。另外,如在“金属与金属矿物”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大量数据、图表告诉学生,由于我国解放前化学工业水平的落后,连铁钉、煤油等基本物品都需大量依赖进口,从而激励学生要学好化学知识,将来报效祖国。此外,教师还可经常向学生介绍一些古今中外的着名化学家们的成功事迹,让这些科学巨匠们身上所具有的种种宝贵品质去深深感染学生,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激发起学生探求化学世界奥秘的兴趣和愿望。这方面的素材是很多的。如教师可介绍着名化学家居里夫人,讲述她不怕危险不畏艰辛数十年如一日研究放射性元素,最终硕果累累,两次获得诺贝尔奖,还可以讲述她身居国外却念念不忘祖国的爱国之情。此外,教师还可以举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瑞典化学家诺贝尔、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我国化学家侯德榜等事例,对学生进行教育与激励。
总之,通过化学史、化学家故事创设教学情景,可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化学学科的重要性,使学生把学好化学与远大理想联系起来,与祖国的需要联系起来,从而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间接兴趣。
2、利用实验多角度创设教学情景,培养学生直接兴趣
教师要根据化学学科具有化学实验这个特性,尽可能多的创设教学情景,通过大量化学实验的演示、参与、操作,从而使学生对化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由“趣”激“疑”,由“疑”导“想”,由“想”得“知”,大大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因此教师在具体操作中,可通过增加演示实验,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家庭自制小实验等多种方式来创设教学情景,使学生在真实的化学世界中,感受到真正的兴趣。如化学中讲解碘的性质时,可穿插一个小故事:曾在狱中用米汤给鲁迅先生写过密信,你们知道鲁迅先生是如何观看的吗?随即教师出示一张预先用米汤写过字的白纸,让学生观察晾干的白纸,看不出任何字迹。当最后老师用毛笔蘸取碘酒,轻轻的涂到白纸上,马上“珍惜今天,把握明天”几个蓝色大字呈现出来,使学生兴奋不己。另如教学中讲物质燃烧条件时,教师可设计一个趣味实验“烧不坏的手帕”。将2体积95%的酒精和1体积水混合,把一块棉布手帕浸入该混合液中,浸透后取出,再轻轻拧干,用坩锅钳夹住,置于酒精灯上点燃,并轻轻抖动手帕。当手帕上火自动熄灭后,学生竟发现手帕安然无恙,与自己原先设想截然不同,不禁产生了强烈的思维冲击,马上有许多同学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疑问,并在思维上进入了一种迫切希望找到答案解决问题的积极状态,这时教师就可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进入到积极的探究活动中,让大家针对一系列的疑问展开讨论。在教师引导下,经过激烈辩论与理性分析后,大家终于对实验结果有了正确认识,同时大家对物质燃烧条件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3、联系自然、社会和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它的许多内容都与我们周围世界紧密相连。通过化学与自然、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来创设问题情景,可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引起学生对化学的“好奇”,使学生感到化学离生活很近,学化学很有用。因此教学中教师可介绍世界上一些环境污染的重大事件,如1984年的印度博帕尔毒气渗漏事件、2000年欧洲蒂萨河化学污染事件等,并可组织学生观看一些关于环境污染的影像和图片资料,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教师还可向学生介绍自然界中一些千变万化的现象如“溶洞奇景”、“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等。还可介绍学生身边的水质污染、煤气泄漏等化学现象。同时还可以跟学生介绍一些与化学有关的生活小常识,如“冰箱除臭”、“热水瓶除垢”、“铁制品防锈”等。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还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真实的情景中发现问题,并利用已学知识展开有针对性的讨论,从而既提升了兴趣,又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教师在讲矿物燃料和水资源时,可组织学生辩论“常用的几种燃料中,哪一种最理想”、“生活中有哪些方法净化水质”等。同时教师还可有意识的联系实际设计一些开放性的学习主题,如“调查当地燃料的来源和使用情况,提出合理使用燃料的建议”、“调查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在生活中的应用”、“调查当地的水资源污染情况,提出一些治理意见”等。通过这些调查活动,学生的兴趣会变的更持久更内化。
4、利用直观教具和现代电化教学媒体创设情景
关键词:初中化学;探究教学;情景;兴趣
《化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在学习过程中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断创设自主探究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情境教学将会占据一个很重要的地位。化学课堂教学中,设情景并不很难,教师若能选择好时机创设问题情境,选用适当的趣例或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设置疑问,语重,长学生急于解疑的心态,激起强烈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一种内在的求知欲。所以,我们在课堂上要有目的地巧设问题.形成不同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创设学生乐于探究的教学情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无疑是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精选生活问题,创设探究情景。
教师在探究过程中要紧扣教学内容,精心选择一些典型的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问题,来诱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如在讲“燃烧的条件”时,笔者设置了这样的生活问题来导入:“先划一根火柴,使火柴头朝上,然后又划燃一根火柴,使火柴头朝下。”引导学生观察,前者熄灭,而后者能燃烧,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火柴头朝上熄灭;而火柴头朝下能燃烧?”学生们听了,交头接耳,好奇心理立刻变成强烈的探究的原动力。在学生渴求的目光中,笔者不失时机地指出:“同学们要想了解其中奥秘,得认真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
二、巧用多媒体,再现直观情景。
多媒体技术和直观教具已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广泛地运用。这是因为:一方面多媒体声图并茂,不仅趣味性、直观性强,能真实、形象、生动地再现化学中的微观世界,而且还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强了学生的接受能力。例如,在探究“原子内部的奥秘”时,笔者运用了电脑动画,从内到外依次演示原子内部的原子核、质子、中子、核外电子各个部分,并通过模拟“α粒子轰击金箔”使学生对原子的内部结构有了非常深刻的感性认识。课后有学生还撰写了具有卡通色彩的“我心中的原子”科幻作文。这样的情景不仅增加了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还提高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学生在探究物质结构奥秘时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据此,使用有形的教具要比无形的抽象语言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效果更好。例如,在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论探究中,我先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物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接着再运用挂图和分子结构模型来引导学生讨论和交流;结合挂图分析分子的构成,通过演示活动模型说明新分子的形成过程。实践证明,直观情景的创设,能使枯燥知识生动化,抽象知识形象化,它是激发学生兴趣,优化探究途径必不可少的机缘。
三、优化组织形式,营造合作情景。
学生只有在适宜的氛围中,通过竞争和个体活动才能增强合作学习能力。为此,将全班学生进行合理编排,即每一小组中有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强,有的学生观察能力强,有的学生思维深刻、具有独特的创新精神,将这些具有不同能力优势的学生组合在一起,不仅能够提高小组探究的效率,更有助于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合作让学生意识到只有小组全体成员共同努力才能获得成功,同时也为全班各小组展开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例如:在“蜡烛燃烧时的现象”的探究教学中,将全班分成13个组,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自主探究。
四、引导自主探究,体现活动情景。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对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科学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起着其他任何教学方法均无法替代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创设实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例如,在“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与实践”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对比分析氧气和氢气的制取装置,得出设计气体制取装置的一般思路,然后根据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由学生自主设计并动手装配一套最满意的装置,组装完毕后召开“产品展示会”,再由组内表达能力好的“推销员”介绍装置的优点,最后由全班学生作出评价。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积极性。教师还应抓住契机,提出下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应如何检验你们手头不同装置的气密性?”事实告诉我,在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应经常提出一些能激发学生创造欲望和创造兴趣的问题,尽量给学生多一些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手脑并用的活动中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五、创设实践情景,拓宽探究渠道。
老师应认真设计课堂教学,积极寻找课堂中的“后”探究问题,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化学。如组织学生开展调查与研究、家庭小实验等。这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条件。例如,学生在学完碳酸盐与盐酸的反应后,引导学生在家里运用厨房物品去探究鸡蛋壳和水垢的成分,并在课堂中汇报实验中的现象、分析和结论,从而真正实现 “做中学,乐中学”。
六、细挖创新题材,激发探究情景。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设计;误区;对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12-0032-05
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是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核心组成部分,已成为信息化环境下教师的核心职业能力之一。近年来,各级各类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及相关大赛层出不穷,广大教师踊跃参训、参赛、观摩,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得到提升。但是,信息化教学设计毕竟不同于常规的教学设计,有其特殊性和专业性,普通教师通过参训、参赛、观摩,虽然能够短时间内提升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但离专业化、高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本文基于连续十年的自治区级中小学、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相关培训和各级各类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观摩、评审和自身创作实践,将信息化教学设计常见的误区归纳、总结为认识误区、选题与创意误区、前端分析误区、教学目标误区、教学方法策略误区、教学环境与资源误区、教学过程误区、教学评价与反思误区共8大类、30点,并且在具体剖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以帮助广大教师提升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
一、认识误区及对策
误区1:理念陈旧。站在教师“教”的立场,具有明显的应试教育、填鸭式、注入式、灌输式、授受式、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机械记忆、重知识轻能力等痕迹。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对信息化环境的教学活动所进行的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以学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各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1]因此,设计者必须牢固树立学习者中心理念,站在学生“学”的立场,重视学情分析、学习需求分析,必要时吸收学习者参与设计。信息化教学设计应体现现代教育理念、教学思想,例如学生主体、学生中心、问题中心、活动中心、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素质教育、德育渗透、养成教育,以知识、技能为载体,注重方法引导、思维训练、能力提升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还应凸显“做中学、做中教、工学结合、工作过程导向、项目教学、任务驱动、职业素养养成”等职业教育教学理念。
误区2:没有章法,凭经验设计,跟着感觉走,存在结构性缺失。例如,忽视学情分析、重难点分析、教学方法与策略分析、教学环境与资源设计、教学流程图、评价量规量表等。为了降低普通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专业门槛,提高设计效率和规范性,笔者设计了一个结构完整、逻辑清晰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包括基本信息、设计理念(指导思想)、教材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目标分析、重点与难点分析、教学方法与策略选择与设计、信息化教学环境与资源设计(包括案例)、教学过程(教学流程图)设计、教学评价设计(评价方法、评价量表)、教学反思(特色和不足)等模块。其中,教学过程可以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继续细分为多个环节,每个环节按照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包括师生互动)、设计意图及信息技术应用展开描述。每个模块包括一段引导语,引导教师快速完成设计。
误区3:等同于教案,简单罗列,没有分析过程。信息化教学设计与教案最大的不同之一就在于前者要交代清楚设计理念、依据、意图(目标),特别是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在何时、何处、如何恰当而合理地融入教学各环节。
二、选题与创意误区及对策
误区1:选题不当。具体表现为:第一,选题太大、内容太多。第二,内容分散、不聚焦。第三,太难或太易。第四,不适合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应围绕学习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易混淆点、障碍点、考点、热点、扩展点进行选题,[2]并且内容适中(例如1~2个课时)、难度适中、适合发挥信息技术优势。
误区2:题材老套、内容陈旧、平淡无奇,缺乏创意和特色。设计者应跳出所用教材的局限,集合教学团队的教学智慧、创意灵感,对教学内容进行创造性改编,融合多个教材版本内容精华,加上具有原创性的校本教材、个人讲义之独特内容。2016年,笔者指导16个信息化教学设计作品获“创新杯”全国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一等奖,其中,电磁感应――探究磁生电的条件(物理),说好普通话ZCS-ZHCHSH(语文),民族传统体育――竹竿舞,舞动青春、活力四射――健美操(体育与健康),绘制中国结(机械),对你“琴”有独钟――Flash按钮元件(计算机),汽车发动机喷油器故障检修(汽车),儿歌的特点,寻找孔雀公主(学前教育),弧度制(数学),化蛹成蝶――做好由学校人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在践行职业道德中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德育),护士妆容礼仪(美育)等作品在选题与创意方面做到了聚焦重难点、疑点、易错点、关键点,内容有创编,专业课程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融合民族性、地方特色、人文艺术性,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之感。
三、前端分析误区及对策
误区1:忽视教学前端分析。教学前端分析是指教学起点分析,包括教材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这是后续目标分析、教法学法设计、环境与资源设计、过程设计、评价设计的前提与基础。
误区2:笼统,粗放,分析不到位。教材分析要写清楚课程名称、性质、定位、教学对象,选用教材的名称、主编、出版社、章/单元/模块、特点等信息。教学内容分析要写清楚所选课题是教材哪个章/单元/模块的哪个内容,重点分析其在章/单元/模块乃至整门课程的地位与作用,是否是重点/难点/关键点?上承和下接什么知识点或技能点?起到什么作用(承上启下/复习巩固/综合运用/扩展迁移)?计划多少个课时?学情分析则要写清楚学生的平均年龄、男女生比例、性格特点、学习心理状态(自主学习意识、自学能力)、学习基础(已有知识、能力、经验、信息素养),与本次课要掌握的知识、能力存在什么差距?喜欢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方法?是否喜欢信息化教学?可以采用QQ、微信、网络问卷(例如问卷星)、前测、访谈(学生、班主任、任课教师)等方法进行学情{查与分析。
误区3:重点、难点、疑点、关键点抓不准,或混淆不清、表述不当。所谓教学重点是指学生必须掌握并且比较重要的知能点(知识、技能、能力),例如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难点是指学生难于理解和掌握的某些知能点,例如抽象的概念、难懂的原理、复杂的方法、繁琐的流程、综合性技能等。关键点是指起关键作用的知能点,学生一旦掌握,其它知能点就会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难点也随之迎刃而解。设计者必须在梳理重点、难点、疑点、关键点方面下功夫,同时提出解决方法与对策,切忌贪多、平均用力。
四、教学目标误区
误区1:机械套用基础教育三维目标。职业与成人教育、高等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不宜机械套用基础教育的三维目标。许多中小学教师没有理解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真正内涵,结果写出来的过程与方法目标和知识与技能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纠缠不清,模糊甚至不知所云。建议写不好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教师按照认知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的先后顺序写。建议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师按照认知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的先后顺序写。建议职业教育的德育课教师按照认知目标、情感态度观念目标、运用目标的先后顺序写。
误区2:没有理解教学目标的层次递进与统合关系。无论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还是认知、能力和情感(素质)目标,教学目标都是层次递进和统合的关系――认知目标关注“是什么”和“为什么”,能力(技能)目标关注“会做什么”,过程与方法目标关注“运用什么样的思想与方法去做”,情感目标关注学生个性、态度、观念、情感,统合起来就是促进学生心智、技能(能力)、情感和谐发展。
误区3:教学目标设置不当或表述笼统、空泛。一些教师没有区分教学目的、课程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把微观层面的课时目标写成宏观层面的教学目的、课程目标或中观层面的单元目标。课时目标应具体描述学习者通过本次课能够实实在在掌握哪些知识点、具备什么技能、形成什么能力(会做什么)、培育什么情感态度价值观或养成哪些素质(职业素养)。其中,知识点包括概念、定义、原理、定理、定律、规则(规范)、原则、方法、流程、关系、联系、区别、意义、功能、作用、结构、事实、数据,等等。能力目标包括学会什么基本技能、组合技能和综合能力。职业素养包括职业B度、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规范等,例如严谨、细致、负责、踏实、团队意识、合作精神等。情感目标最容易笼统、空泛,甚至戴高帽、喊口号。建议采用ABCD法表述教学目标,尽量避免使用“掌握、理解、懂得、培养、提高、提升、增强”等笼统、模糊、难以评测的词语。例如,在行为目标“学生能从教材的图中辨认出哪些是昆虫,准确度不低于90%”中,行为主体(audience)是“学生”,行为(behaviour)是“辨认昆虫”,条件(conditions)是“从教材的图中”,标准(degree)是“不低于90%的准确度”。另一个采用ABCD法表述教学目标的例子是“学生1分钟内键盘输入90个汉字,准确率不低于95%”。
误区4:把教学目标写成教师目标(“教”的目标)。例如,通过……,使学生……,让学生……。通过……,培养学生……。这反映出教学设计者“眼里没有学生”即没有把学生当作学习主体。而实际上,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因此,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严格意义上应该是学习目标,应该指向学生,是学生通过学习后所达到的结果(成效),其行为主体默认是学生,切忌误用为教师或教师、学生混用,造成逻辑混乱。
误区5:缺乏针对性。一些教师没有做细致的学情分析,就设置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目标,缺乏层次性、差异性和针对性,不符合具体学情。
总之,教学目标设置应依据时代-国家-社会的要求、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具体学情,掌握教学目标的表述方法与技巧,做到多维度、层层递进、逻辑清晰、表述精准、符合学情。
五、教学策略、教学方法误区
误区1:概念不清,胡乱套用。许多教师对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媒体等相关、相近概念混淆不清,胡乱套用。应明晰以上概念的区别与联系,针对具体学情、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选用适切而非所谓“先进”、“现代化”的教学模式、策略、方法、手段和媒体。
误区2:简单罗列,并且教法、学法不分。应具体描述何时、何处、为何、如何应用所选的教学方法,而且教法、学法分开写。从教师的视角写教法,从学生的角度写学法。
误区3:贪多,罗列过多教学方法。许多教师以为罗列的教学方法越多越显得自己教学“有方”。其实,“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不在多,贵在恰当、合理、精妙和高效。
误区4:方法陈旧、老套。一些教师没有走出应试教育的藩篱,继续沿用与填鸭式、注入式、灌输式、授受式教育相适应的教学模式、策略和方法。建议尽量选用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模拟演示法、顶岗实习法、兴趣小组教学法、活动体验法、合作探究法、角色扮演法、头脑风暴法、互动对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参观法、练习法、实验法和实习作业法等教学方法。
六、教学环境与资源设计误区
误区1:无视信息化教学的发展趋势。一些教师特别是教育信息化意识欠缺、信息素养薄弱的中老年教师,容易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一些在信息化教学中有过不成功、不愉快经历的教师容易抵制甚至贬低信息化教学。当前,微课、慕课、大数据、教育APP、虚拟现实、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新技术、新平台层出不穷,并且越来越平民化、人性化、智能化,为普通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信息化教学不仅可行,而且前景广阔,正向常态化发展。广大教师应与时俱进,切实提高认识,认真学习教育信息技术,积极参与学校信息化建设,主动引领各学科专业的信息化教学,促进信息技术与各学科专业深度融合。
误区2:滥用信息技术。一些教师认为既然是信息化教学设计,那么信息技术的应用应该多多益善,而且越新越好、越先进越好、越复杂越好――美其名曰“高科技”、“有技术含量”,从而不分场合、想方设法甚至挖空心思地“套用”三维动画、虚拟现实等“先进”信息技术,结果演变为“为信息化而信息化”。其实,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核心理念是以学为中心,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运用首先是恰当、合理、互补配合。为此,设计者必须明晰信息技术-教师-学习者之间的关系,懂得各种媒体资源如何扬长避短和优势互补,如此才能优化教学各环节和要素,实现教学过程整体优化。
误区3:信息化教学环境选择、配置不当。目前,常用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包括普通多媒体教室、互动多媒体教室、多媒体网络机房、理实虚一体化教室、智慧教室等。其中,普通多媒体教室适合以讲授为主、多媒体为辅、人机互动与师生互动要求不高的信息化教学。互动多媒体教室则是在普通多媒体教室的基础上增加互动系统以适应人机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要求较高的信息化教学。多媒体网络机房人手一台电脑,适合既有教师集中讲授又有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并且后者占主导的信息化教学。其中,教师机用于播放课件,存放、发送学习资源,接收学生作品,与学生互动等。学生机用于接收广播教学、学习资源,自主学习,与组内同学合作探究,与教师互动等。理实虚一体化教室包括理论教学、虚拟仿真系统和实践操作(实操)环境,使得理论学习、虚拟仿真与实操训练交替进行、有机结合,有效解决了理论与实践脱节、“两张皮”、“油水分离”的痼疾。理实虚一体化教室比较适合理工农医科和职业教育专业课的信息化教学。随着“智慧教室”的兴起,信息化教学将实现多屏互动、能效管理、智能点名、数据自动采集等功能,学习者将走入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一体化开放教学环境。
误区4:信息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选用不当。总体上看,信息技术具有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静为动、化陌生为熟悉、化抽象为直观、化隐性为显性、模拟仿真、虚拟现实、突破时空限制、拓展学习时空、激发学习动机、创设最佳学习环境、提供丰富学习资源、提供人性化(智能化)的学习支持等优势,[3]但各种信息技术工具、各种教学媒体资源有其独特功能特点、适用场合、运用时机和使用方法技巧,教师应加强观摩学习、大胆探索,做到合理选择、互补配合、扬长避短。例如,课前阶段,教师通过QQ、微信、蓝墨云班课、雨课堂、问卷星等信息化渠道,向学生分发学情调查问卷、前测、学习任务单、微课等学习资源,学生利用网络查找资料,利用微课进行课前自主学习,利用QQ、微信、蓝墨云班课、雨课堂、问卷星等完成调查问卷、前测、学习任务单,向老师或其他同学提出问题。课中阶段,师生利用课件、微课、教学资源库、学科工具软件、专业学习软件、手机APP、专题网站、网络课程(MOOC、SPOC)等展开教学活动,应用量规量表、电子档案袋、电子作品集、网络问卷、QQ、微信、电子表格、在线测验、信息化评价系统等进行教学评测,利用手机、摄像机或录播系统录制教学活动。课后学习阶段,教师利用QQ、微信、学习平台布置新任务,利用课堂实录进行回顾反思。学生利用微课、课堂实录进行复习巩固、反思,利用QQ、微信、学习平台进行交流和互动,及时解决疑问,增进师生感情。
误区5:忽视生成性资源。许多教师只关注课件、微课等预设性资源,而忽视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活动特别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探究、共同建构新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节外生枝)的新题、新发现、新结论等。通过课堂实录(自动录播系统)、听课评课(教研活动)、课后反思可以及时、准确地记录、捕捉这些动态(稍纵即逝)的生成性资源,并与预设性资源有机整合、合理利用,使信息化教学得以迭代升级。
七、教学过程设计误区
误区1:局限于课中,忽视课前、课后设计。信息化环境下,教师必须走出传统“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束缚,将信息化教学设计扩展为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为学生创设连贯、递进、线上线下融合、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一体化开放教学环境。
误区2:只注重主体设计,忽视导入设计、问题链设计、测评设计和小结设计。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起始,是连接新旧知识的桥梁,是学习情感转化的纽带,是进入新的学习情景的向导。[4]可以依据“短平快”、个性化与亲和力、针对性与灵活性、情境性、切身相关性、趣味性、整体性与一致性、启发与导控、教学性等原则,灵活选取设问法、新闻(趣事、典故、故事)法、情境法、复习法、对比法、倒叙与悬念法、典型案例法、演示法、多媒体法等导入方法,设计有创意和吸引力的导入。应以问题为导向,在各个教学环节设计一系列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问题,以形成问题链,引领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应在学习过程的重要节点设计形成性练习或测评,在学习结束之前进行小结,帮助学生形成本次课完整、系统的知识结构。
误区3:教师讲授过多,教师活动过多,学生活动偏少,师生互动偏少。信息化环境下,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课前微课等方法,把知识点讲授前置,课内更多充当提问者、引导者、答疑者、知识内化的帮助者和知识建构的合作者等角色,教师以少而精的活动引导多样而高效的学生活动及师生互动。注意控制活动总量,切忌活动过多,令人眼花缭乱,为活动而活动。
误区4:教学过程描述不清晰,缺乏可视化。建议采用表格法设计教学过程,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继续细分为多个环节,每个环节按照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包括师生互动)、设计意图及信息技术应用展开描述。建议设计一个简明扼要的教学流程图,在主要的教学环节插入精美图片、可视化图形或图表,以增加可读性。
总之,教学过程设计一要做到主线清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疑点(易错点、认知冲突)解决、关键点打通、热点触及。二要做到以学生活动及师生互动为主,教学活动灵活多样、高效适量。三要做到表述清晰、图文并茂、一目了然。
八、教学评价与反思误区
误区1:忽视教学评价与反思。教学评价不仅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环节,而且是改进教学的主要方法途径,也是教学反思的先导和基础。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经验+反思=成长”的教师成长公式。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公式。[5]教师应切实加强评价与反思意识,提高评价与反思能力,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误区2:评价理念陈旧,评价主体、评价方法单一。例如,重结果轻过程,重纸笔考试忽视其他评价方法,重知识考核忽视能力考查,重教师评价忽视学生自评互评。应个人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相结合,进行多主体评价,必要时引入学长或行业企业专家;应依据认知、能力、情感(素质)等多维目标设计评价量表量规进行综合性评价;应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结果评价(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体现发展性评价;应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应灵活选用量表量规法、档案袋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作业与测验法等多种评价方法,体现多样性评价。
误区3:评价过于复杂,难以实施,流于形式。应抓住主要环节、关键能力、核心素养设计量表量规,并且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评价,提高评价效率。
误区4:反思流于形式。应从总结教学经验、摸索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积淀教学机智、提高教学水平、促进专业发展的高度认识教学反思。以教学评价为基础,围绕教学理念、教材处理、内容创编、学情把握、目标达成、重难点突破、教法学法、信息技术应用、教学活动组织等方面进行回顾、审视与反思,记录感悟、收获、成功和不足之处,完成本次课信息化教学的迭代升级。
九、结语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在线学习(微课、微课程、慕课)及混合式教学的基础,本文围绕教学设计的8个主要方面剖析了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常见误区,并且提出了改进策略,有助于广大教师提升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同时,对于微课、微课程、慕课及混合式教学的设计开发具有参考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黎加厚.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10):4-5.
[2][3]郑小军.微课发展误区再审视[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2):61-66,97.
【关键词】兴趣化教学;信息化;市场营销基础及实务
伴随着翻转课堂、MOOC和微课程的兴起,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日趋多样化,传统讲授式的教学模式逐渐被信息化教学模式所取代。特别是对于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类的专业教学来说,信息化教学模式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争强学生知识、技能认知程度、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发挥着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作用。因此,从2014年起,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根据专业课程特点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贯彻兴趣化教学策略,开始对营销专业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进行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
一、基于“兴趣化教学”策略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所谓兴趣教学是指教师把兴趣作为教学的手段和动力,积极创造条件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感的愉悦中接受知识,掌握技能,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并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其形成主动学习行为。美国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可以和智力有关的工作,兴趣都是最高的引导。我国著名学者先生也认为:教学设计的总体步骤应为:对兴趣的激发一思考的激发一进行详细讲解一适当的引导一活学活用一最后总结。综上所述,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力,作为职业教育,若想实现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首先应从如何激发学生专业兴趣入手进行相关教学设计。在兴趣教学法中强调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学手段和方法的选取应围绕如何营造吸引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氛围而进行,从而让学生能够进行知识和技能的主动探索。
根据兴趣化教学策略的要求,我们尝试寻找可以构建教学环境的工具,发现信息化教学完全符合相关要求。信息化教学模式可以描述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的支持,调动尽可能多的教学媒体和信息资源,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所学知识进行意义构建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信息化教学是实现“兴趣教学法”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兴趣教学”是信息化教学的内涵,两者的紧密结合是实现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有效融合的过程。
为此,我们以兴趣化教学策略为出发点,将信息技术恰当的应用与教学实践,率先对市场营销专业基础课程《市场营销基础及实务》进行了信息化教学设计改革。
二、信息化教学模式在《市场营销基础及实务》课程中的应用
不同于简单的在传统课程教学中移植和嫁接信息技术,我们在进行《市场营销基础及实务》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时,以创造学习乐趣、体验营销工作快乐为载体,合理借助信息技术,旨在提升信息化教学质量。具体实施情况如下:
(一)课程及教学情境介绍
《市场营销基础及实务》是市场营销专业基础核心课程,授课对象为大一刚人校的新生。作为专业前导课,更加强调专业岗位工作的认知和基础入门,课程设置旨在帮助营销专业学生完成从高中毕业生向一名营销工作从业人员的初级转变,是一门帮助学生认识、掌握营销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专业前导课,一门培育、造就学生岗位基本技能和职业通用能力的岗前实务课,一门培养、塑造学生营销基本从业素养的理实一体化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教学活动以任务驱动,教师首先通过真实的情景演绎主要采取播放真实营销岗位工作的视频、音像等方式,让学生首先建立起对营销工作感官上的认识,激发学生对营销工作的兴趣,融入学习情境中,并以新身份接受学习任务。此后学生根据任务要求,拟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完成对应的学习工作页。此后,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导入学习内容,让学生对营销工作产生更为理性的认识,同时审视自身与岗位工作要求的差距,确立弥补与改进的目标。同时课程再配以提供相应的课程资源学习平台,更好的满足了学生课下查缺补漏的需要。
本次以《市场营销基础及实务》课程中的学习情境一“了解营销工作”为例来具体介绍信息化教学的实施过程。作为本门课程的开篇,为了在课程学习之初,就能够调动起学生课程学习的兴趣:课程将利用信息化手段将此情境构建为新员工人职的课程学习环境,教学载体为“以校企合作单位四川徽记食品产业有限公司市场部的一名新员工的身份,完成对市场营销工作的全面认知”。
(二)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根据情境设计要求和学生情况,本情境的知识目标是理解市场营销的含义和核心概念:能力目标是能够根据企业经营的需要,明确市场营销工作内容:态度目标是树立正确的营销工作理念,热爱营销工作。从教学目标中提炼出来的本学习情境的重难点是让学生建立起对营销工作全面系统的认识,激发学生对营销工作的喜爱。
(三)教学策略
1.利用视频资料构建学习情境,力图通过更为直观的环境营造,使学生尽快融入对应情境。
2.录制徽记市场营销各职能部门主管的授课资料,有利于学生课下观看学习,拓展了学生与企业专家的交流渠道。
3.创建了课程资源学习平台,满足了学生自学的需求,同时增设网络检索功能,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课程学习资料。
4.通过新媒体(QQ\微信)构建社区化的学习环境,专任教师与企业兼职在此平台及时学习任务和作业,并能及时对学生实施一对一的辅导。
(四)教学实施
1.学习情境导入
播放“营销是什么”的专题片,此片中详细介绍关于“史玉柱”、“麦当娜”、“奥巴马”的企业界和非企业界成功人士的发展历程描述的视频资料,研读企业界成功人士及社会知名人士的发展历程,使学生感受营销工作在当今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激发学生学习营销的兴趣。而后导入播放四川徽记食品产业有限公司的介绍宣传片,并要求学生登录徽记公司网站了解徽记企业信息,使学生从课堂学习环境中转变为企业新人职的员工所处的环境。
2.明确任务
授课理论教师布置学习任务,通过PPT多媒体讲解此学习任务所涉及的学习知识点,帮助学生安排具体的学习计划。同时播放企业兼职教师关于徽记公司市场营销部门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岗位工作内容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形成对具体工作任务的感性认识。同时,公布企业兼职教师的QQ、微信等联系方式,便于学生与企业专家的沟通,以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及明确学习工作任务内容。
3.做中学
学生在对徽记公司全面了解的基础上,以徽记公司新人职员工的身份,以小组形式,借助网络完成信息收集,分析讨论各个学习工作任务,按照学习指导页的罗列工作流程完成相关学习工作,在课程网络教学平台提交作业。
4.故中教
教师在课程教W平台上对学生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一对一指导,汇总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在课程平台上解决问题的辅助学习资料供学生完善、学习。配合课堂讲解让学生将资料内容与自己目前所完成的学习工作内容相对比,查缺补漏,在完善各项实训工作手册的同时,也对于营销工作形成更深入的认识。同时,课下还可以利用QQ、微信等网络交流平台,与企业兼职教师交流,更好地帮助学生解疑答惑。
5.考核评价
学生成绩考核包括过程和结果考核两部分,结果考核主要看提交报告和PPT汇报展示质量情况。过程考核主要考察学生任务完成过程中登陆课程资源学习情况、与理论教师、企业兼职教师沟通交流情况、职业素养表现等情况,综合打分。考评形式分为自评、互评、教师评价三种。
关键词 教育资源;课件集;教育服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1-0079-03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三通两平台”“互联网+教育”等一系列硬件建设逐步到位,使得信息技术为学生、教师、学校和教育管理者提供教育服务成为现实,让师生平等享有优质教育资源,促进了教育公平,顺应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时代要求。教育信息化硬件设施在教学中的使用情况如何,对数字教学的效果满意度如何,应是我们一直高度关注的问题。
1 课堂为本,满足需求是建设区域教学课件集的必然选择
硬件是基础,运用是核心。为了解具体的使用情况,我们对基础教育阶段已安装数字化教学终端班级的部分教师进行走访调查,通过标准化问卷收集客观数据,了解日常课堂教学使用教学软件情况、来源、不使用教学软件的原因等,同时与一些教师进行深入交流,以便获得更加有针对性的问题反馈。调研从以下几方面展开:有适用的教学软件会不会使用;在公开课或展示课时是否使用教学软件;日常课堂中使用教学软件情况;公开课或评比课的课件来源;教师不使用教学软件的原因等几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图1)。
以上数据充分说明,要充分发挥班级教学终端的效益关键在于是否有适用的成熟教学课件,是否满足了教师的需求。教师普遍反映,如果有相应的优秀成品教学课件集,能够在上课时方便使用,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为准备一节课绞尽脑汁,为能够达到自己满意的学生学习目标,并且将自己的设计完美表达出来,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制作课件,收集素材、编辑素材、制作美化课件,往往还需要求助信息技术教师、美术教师或者专业软件人员……购买的资源库中固然可以找到一些成品课件,但因为教科书的版本原因以及各地区教学具体方法和目标不同,不能直接“拿来”就适应本地的课堂教育教学,大多需要重新编辑和修改,使用效率不高。课件制作麻烦,应用水平较低,导致部分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不愿或不会使用课件。
教师对新设备新技术的关注应该集中于解决教学问题,集中于新的教育应用形态。就像人们正常运用的手机,所关心的只是它可以为我们提供哪些服务。因此,强调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如何充分发挥现有硬件的效能,更好地服务于日常课堂教育教学,创新教学与学习服务是各级各类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管理者共同关心的问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以课堂为本,满足广大教师教学基本需求是建设区域教学课件集的必然选择。
2 服务为先,技术融合是建设区域教学课件集的基本理念
教学资源是指为保障教学的有效开展而提供的各种可被利用的条件,通常包括教材案例、影视图片素材、微课课件平台等。目前教学资源常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围绕一个课题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文件或动画、小游戏等一组片断化资源,常称之为素材;另一类是围绕一个课题按照教学设计及教学软件要求将素材有选择地组织起来的系统资源,常称之为课件集。
为方便教学使用,一个课件的完整资料应包含课程标准、教学设计(含教案、学案)、支持教师教的课件、支持学生学的课件、课件的使用说明以及一些拓展素材等,可称之为“课件集”。目前,各种信息技术设备已经慢慢融入人们的学习和生活里。云技术改变了计算能力的供给方式,技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支持学习生活,支持为师生提供更好的服务。但由于我国各行政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教育发展水平、教育信息化装备的硬软件系统、师资总体水平、学生已有认知水平、使用的教材版本等等都存在明显差异,使得各区域对“课件集”的需求各不相同,应针对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实施。本区域硬件投入已基本到位,数字化学习终端实现了班班通,因此树立服务为先,将技术融合于建设区域教学课件集的理念,可以有力保障地方教育的发展。
3 行政主导,条件保障是建设区域教学课件集的重要机制
课件集虽然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为广大教师和学生学习提供优质服务,体现教育公平,形成优质资源共享,但开发需要的人力、物力、成本周期等需要有力支持,以一个学校为单位来建设“课件集”,技术条件、人力和财力方面都会遇到许多困难。因此我们设想以行政主导,集成众多学校、众多优秀教师来设计课件集,实践表明,以一个行政区域(如一个行政县)为单位来实施是可行的。
首先是硬件保障。一个行政区经济文化发展背景相同,选用的教材相同,教学考核要求相同,所装备的班级数字化教学终端在辖区教育主管部门指导下一般相似,研发的“课件集”在辖区内可方便实现校际共享。
其次是人员保障。一个行政区可以从一个学科抽调部分老师成立研发小组,针对该学科课题建设课件集,集中优秀人才对课题进行专题研讨和制作,潜心研究制作出熟悉领域的课件集。建设适合本区域教学的课件集最合适的人选当然是本区域的教育工作者,他们最了解本区域的发展现状。可在各学科段、各年级段成立课件集设计制作小组,由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牵头,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制作相应课件。为提高课件集的技术水平和界面效果,每个小组由信息技术教师、美术教师等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另聘一些动画制作、摄编、网页制作、程序设计人员共同参与课件集的建设。
课件集初始研发工作完成后,仍由区域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牵头,成立维护工作组,利用“三通两平台”中的“管理平台”,开展网上教研活动,广泛听取汇总各类课件集的使用和反馈意见,并及时调整修改,通过网络下发使用。研发和维护工作组人员可减去部分常规教学工作量从事研发和维护工作,亦安排脱产研发、维护。定期实行轮换制,保障辖区内的大部分教师都有机会参加这项工作。让课件集设计更趋于合情、合理、合心,成为教师教学中必备利器。
第三是制度保障。行政区可制定本区域“课件集”研发工作制度,从工作量考核、高一级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评审等方面对“课件集”研发工作人员给予肯定,形成奖励机制,用制度保障肯定研发人员在教学研究制作方面的才能和投入。
第四是经济保障。行政区对课件集研发工作中需要的各类经费有专项拨出,确保区域性课件集的投入和可持续发展。
第五是维护保障。研发出的“课件集”同所有软件资源一样,有自己的生命周期,需要一个团体或组织不断地进行维护更新。在研发小组的工作完成后,成立常态化课件集维护更新组,不断针对教学中反映的问题进行修改和完善。比如在教师成长发展指导中心建成常态化的“骨干教师研修班”等,有力地保障了课件集能够持续为教育教学服务。
4 激发内需,考核应用是建设区域教学课件集的根本手段
教育服务是一个不断改进不断提升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课件集需要我们将有价值的资源不断沉淀,不断根据问题进行生成和进化。要研究课件集实际应用情况,根据学生和教师的反映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发展。加大对应用的推进力度,让服务融入到正常的学校教育教学中,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的优质支持资源。
首先,将课件集使用作为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和老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抓手,做好教师的使用培训工作。新教师学习掌握的信息技术较多,但把握驾驭课堂的能力不强,专业素养有待进一步培养提升;老教师信息素养有待提高,但教学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强。教学中可以课件集使用为核心,进行青蓝工程结对,实现“一带一,一帮一”。老教师带领新教师提升专业能力,新教师帮助老教师提升信息素养。
1.走近生活,走向开放性空间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地理新课标最基本的理念。在作业中揭示知识应用价值,让学生体验地理就在我们身边,让学生真切意识到地理知识的实用价值,可大大提高学生作业兴趣和认识水平。通过作业设计,把学生引向家庭、社会、生活,倡导设计有关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具有实践性和开放性的作业。
设计的作业内容不应拘泥于课本知识,可以是教学相关内容和贴近生活的信息,也可以是课本内容的延伸、扩展及实践。作业的完成可以是小论文、调查报告、资料收集、画图拼图、地理演讲、手工制作和手抄报等。作业可让学生独立完成,也可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完成。
例如,①在乒乓球上绘制经纬网:通过这一制作可以更加清楚经纬线的含义、经纬线之间相互关系以及经纬度的分布规律,巩固课本知识;②绘制家庭或学校平面图:学会自己设计图例、标明注记,选择适当比例尺等;③体验生活中辨认方向的方法:如太阳、月亮、影子、树冠、房屋朝向等;④设计一个假期与父母同行的旅游方案:收集与旅游相关的图片、资料和信息;根据自己的喜好确定旅游目的地;设计旅游路线和要准备的相关物品;⑤让学生坚持观察并记录每月风向的变化,理解季风的概念等。
在日常生活中,地理知识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利用地理知识可指导自己的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探究生活中的地理问题,也就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2.走出“题海”,走进充满趣味的地理情境
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是一个情感体验的过程,而机械重复的“题海战”学生是不会感到成功与快乐的,只会苦不堪言,丧失地理学习的热情。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亲切、有趣的情境作业具有一定吸引力,能使学生乐于接受,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智力水平。教师设计作业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体现新颖多样、生动灵活,突出趣味性、实用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例如,学习中国的区域地理内容,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课前布置作业让学生分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区域收集资料,课堂上让不同组别的学生分别扮演南方人、北方人、西北人和青藏人。饮食方面:南米北面、南甜北咸、东酸西辣等;服饰方面:居民的藏袍、傣族妇女的筒裙等;民居方面:北方房屋墙体厚,屋内有火炕,南方人习惯睡木床或竹床……充分展现学生自已收集的地理资料并分析人们的生活习惯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讨论生活在各个区域的利弊。这样的作业轻松有趣,不需任何强制,学生也会因作业本身的乐趣而自觉、积极、主动地投入并产生自主作业的心理需求。
3.关注差异化,设计弹性作业
学生在个性、认知水平、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但传统作业“一刀切”的现象往往无法顾及各层次学生的认知要求,限制学生个性发展。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着手,精心设计 “超市型”作业,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自主选择,给学生作业的“弹性权”,实现“人人能练习、人人能成功”,使每一层次学生都会在原有基础得到发展。
作业量分层。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适当减少作业量,减轻作业负担,除基础性练习外,一些拓展性练习,可以选做或不做;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多增加一些提高题,进一步拓展其学习能力。适量、适当的作业要求,更容易使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培养自信心。
作业难度分层。如果作业问题太难,学生会望而生畏;太容易,学生会不屑一顾。布置作业时同一问题尽可能多角度设问,设问的梯度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应树立“弹性”意识,考虑每类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差异,为各类学生设计难易适度的作业,促使他们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并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例如,教学自然资源的作业可设计为以下3组题。
A组题:调查日常生活中所用到的自然资源以及它们的来源。
B组题:调查日常生活中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情况(可具体为某一种自然资源,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等)。
关键词:小学班级;民主化建设;师生关系;学生参与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民主化的管理理念逐渐受到管理者的广泛认可与追捧。作为一个班级的领导者与管理者,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工作中应当始终树立民主化的管理意识,这既是顺应现代民主社会潮流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以主人翁的姿态主动参与到班级建设活动中的有效途径。
一、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是构建民主化班级的首要前提
受到经济、政治、文化等多重社会因素的制约,西南彝族地区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以及管理模式等仍局限于传统、落后的应试教育观念之中。特别是针对于思维发展并不成熟的小学生,不少班主任更是偏激地认为,这个阶段自身应该扮好“严厉的教官”这一角色,并自以为只有这样才能严格规范小学生的日常行为,为他们日后的更好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却殊不知,如此简单、粗暴的班级管理模式不但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与此同时更会导致学生始终无法积极融入班级管理活动之中。试想,如此状态,又何谈班级管理的民主化呢?
众所周知,班主任是小学生在校接触最多、也最频繁的人。因此,我个人认为,要想真正建立起民主化的班级,班主任首先要做的就是抛弃自身管理者的架子,同学生形成真正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对此,我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经常会有意识、有目的地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倾听他们心里的想法。这样一来,借助心理谈话这一活动,既有效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更能使学生以我为榜样,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班级管理活动之中。如此,构建起民主化的班集体又有何难呢?
二、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活动中,是实施班级民主化管理的关键
小学阶段的学生虽然年龄较小,思维发展也并不十分成熟,但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班级民主管理能力。因此,西南彝族地区的小学班主任不但要对小学生的班级自我管理能力给予高度的肯定与重视,更要对其进行合理引导,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班级民主化的管理活动之中。这才是实施班级民主化管理的关键之所在。
1.民主选举班干部
班干部既是班主任开展日常管理工作的得力助手,更是充分体现一个班级是否实施民主化管理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因此,作为西南彝族地区的小学班主任一定要积极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将班级管理的更多权利真正“放手”交予学生。
鉴于这种情况,我并不是像其他班主任一样,指定班干部,而是鼓励学生以自我推荐或者民主推荐的方法大致确定班干部的候选人;之后,再让这些候选人在班级全体学生面前发表“竞职演说”;最后通过全体学生匿名投票的形式敲定出最终的班干部人
员。班干部是学生自愿选择并决定的,因此,他们也乐意接受这些“小管理者”的领导与管理,如此一来,便为班级实现全面的民主化管理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2.民主制定班级系列规定
科学的班级规定,既是一个班级发展成为文明班集体的基本保障,更是促使学生以其为指导、促使自身日常行为标准与思想道德素质综合发展的有效推动力量。因此,从这层意义上展开来讲,制定科学、合理的班级规定,并使其真正深入到每个学生的日常行为之中,便成为摆在每一位小学班主任面前的一道管理难题。
对此,我采取了以下做法:首先,在新学期的第一次班会上,我会向班上的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假如,你是一个班主任,你希望班上的学生在日常的学校生活中有什么表现?”这一问题,如同打开了学生的小话匣子。有的说:“希望大家上课的时候,要专心致志、认真听讲”;还有的说:“希望大家能做一个文明的小学生,不说脏话、不骂人,严格要求自己的日常行为举止”……这样一来,就使学生能试着站在班主任的角度思考问题。在此基础上,我顺势向学生抛出另外一个问题:“可是,如果有人违反了又该怎么办呢?咱们应该制定哪些班级准则呢?”并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如此,就将制定班级规定的“大权”真正交到了学生手中。一方面促使学生加深了对于班规的认识与理解,另一方面也为其日后乐意遵守、真正遵守提供了充足的保障,有利于班级管理的民主化进程。
民主不是静止的东西,而是永无止境的进军。因此,作为西南彝族地区的一名小学班级管理者,我要积极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及班级管理模式,将更多民主化的因素融入班级日常管理的活动之中。这既是适应现代社会民主化发展的趋势,更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切实提高班级民主化管理效率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关键词:规划建筑设计 功能布局
一、工程概况
深圳大学西丽校区选址位于深圳市南山区西丽留仙大道北,南接学苑大道的二线道路南北两侧,规划控制面积1463132.14平方米,地块呈南北长条形,南北较长,东西较短。为了满足深圳大学西丽校区在校全日制统招生发展总规模15371人的教学、科研、行政办公、生活及配套服务的需要,建设配套齐全、设施一流、功能协调、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生态环保、留有长远发展空间的深圳大学西丽校区。 二、 总体规划宗指及设计概念
1规划设计宗旨
(1)现代化、人本化
21世纪新的教育特点和发展趋势-塑造 “以人为本”的多重交往空间。以相对个体独立,细胞生长、整体联系体现校园网络布局作为高起点,以多视觉多样空间的艺术处理丰富校园严谨的学术氛围,形成大体集中,个体独立的布局模式,适应大学社会化的,开放化的要求。
(2)园林化、生态化
以绿色校园,低碳校园为理念,充分考虑环保和节能,依托和保留现有的自然条件和环境条件,巧妙构思、精心设计,达到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的和谐交融。寓诗情于校园,寓画意于景观,以不同形式、不同风格、不同审美范畴的多样化景观空间,创造优美的科研、学习和生活环境,营造别具特色的校园。
(3)地域性,文化艺术性
规划中充分考虑华南地区的自然条件:保持基地原有的大部分自然地貌和地形,且体现岭南特色。突出校园的文化氛围,传承校园办学理念,校园文化,体现校园的人文情、育人功能。
(4)经济性、高效性
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注意土地利用率,满足各功能区的使用要求和相互关系,塑造一个经济可行、环境优美、高品位的现代化大学校园;
(5)可持续发展性
采用动态发展原理进行规划,制定利于扩展、具有弹性的校园总体规划,不仅考虑分期建设的可行性,做到近远期结合,考虑学校作为百年大计的动态发展过程,各功能区均留有一定比例的远期用地,并可依照原有构图制约而保持整体统一。
2设计概念
北斗是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星组成的。古人把这七星联系起来想象成为古代舀酒的斗形。北斗星在不同的季节和夜晚不同的时间,出现于天空不同的方位,所以古人就根据初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决定季节: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深圳大学西丽校区斗纲城,公共空间以水和自然山体为主题,描绘“水沫莲清”的空间意境,将学校会堂,公共图书馆,学院图书馆,师生活动中心,体育馆等学生公共活动的建筑组成“七大学生活动共享星座”,与校区保留的自然山体,形成富有韵律节奏的和谐景象。“斗纲”源自七星,七星组成北斗,北斗会聚精英。
三、建筑功能布局
功能分区的原则是:(1)方便学校的教学组织和学生的生活规律,流线合理。(2)各功能区规划用地和设施配备相对集中;(3)有明显空间分隔,动静分区,各功能区之间通过道路和绿化隔离。核心区由学校会堂,公共图书馆,学院图书馆,师生活动中心,通过规整的绿化和水系,保留的自然生态山体和硬地广场结合,给人强烈的现代气息,反映新时代大学理性,严谨,求实,创新的精神;.
教学试验区以整个核心公共空间为主轴,法商学院,化工材料学部,生命学部三大院系沿此主轴有节奏的布置,当人们沿学校核心公共空间一路走过,三大院系组团教学楼极具动感与活力,首层局部架空,引入绿化,阳光,笑声等。
将体育用地放在用地北侧,既靠近学生生活区的位置,以利于学生使用,又结合了地形。
学生生活区位于公共空间的右侧,以”街区”的理念去进行设计,希望通过立体空间去加强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形成”邻里”关系,在设计中充分考虑规划,景观,建筑以及外部空间的整体性设计;
对外交流区设置对外性较强的功能,包括学术交流中心 ,对外交流管理用房等。
设计中规划与建筑界面以及大地景观互为因果,使室内外空间环境能达到完美的对话交流形成连续的整体。各区均预留一定的发展空间。
四、建筑设计
各个层次的不同形态的建筑通过点线面等不同的组合方式连接起来形成丰富的层次递进的建筑空间系统。
教学区建筑群空间设计:通过一系列的广场、人行系统以及建筑内部庭院空间串联成一个教学交流空间序列。建筑组团与山林绿化建筑庭院相互渗透形成曲折幽静、围合感比较强的园林空间,为学院办公、学术研究提供清静、幽雅,又富于生趣的理想环境。
生活区建筑群空间设计:采用街区共享设计理念,提供充足的室外体育休憩综合设施和缓跑径,把师生带往健康锻炼之路。滨河绿带、绿岛及曲折的河岸线上的亲水平台为师生提供尽可能多的休憩交往场所。
建筑内部空间设计:中庭、天井、空中花园、交往平台等空间为学生创造更多接触感受自然的机会。各建筑单体通过局部架空,建筑内部掏空设置绿化平台、顶层退台设置屋顶花园等建筑手段把大自然的空气、水分、阳光引入建筑;通过外立面设置遮阳百页、建筑内部绿化等建筑技术手段改善建筑单体的通风采光小气候。
五、建筑单体的设计理念
(1)图书馆建筑设计
位于校园主入口轴线的正对位置,与法商学院教学一起共同围合形成入口广场,成为入口的重要建筑,因此图书馆的设计不仅需要满足功能上的要求,还需要从造型方面体现出校园的特色,体现出图书馆这一特殊建筑的独特性,使之成为整个校园的一个亮点。
图书馆包括各种阅览室、书库、目录厅、出纳厅、内部业务用房(采编室、装订室、业务咨询辅导室、业务资料编辑室、美工室等)、技术设备用房(微机室、缩微照像室、暗室、图书消毒室、声像控制室、复印室……)、办公及辅助用房(行政办公室、会议室、接待室、读者衣物寄存处、饮水处等)、设备用房等。
设计采用流通阅览空间模式,充分体现藏、借、阅一体化的图书馆发展趋势,赋予其开放性的特征。合理设计入口广场,绿化草坡,入口大堂以及中庭,边庭空间。
(2)教学楼建筑设计
教学区包括教室,实验实习实训附属用房,专职科研用房,系行政及教师办公用房。
教学区通过不同方向的斜向线条将群体建筑形象统一完整,空间变化丰富,表现出现代建筑的浓郁气息。采用简洁的疏密有致的竖向百叶点缀细部,建筑整体轮廓线通过屋顶飘板的错落起伏,增加了建筑的视觉冲击;将通透的楼梯间一直穿插到屋面,夜晚形成一个个灯箱,照明整个建筑群。与建筑立面产生虚实对比,形成造型统一而又变化丰富的建筑组团。
(3)学生宿舍建筑设计
通过建筑形体围合出多个相对渗透的内院,使步行回公寓的人流先经过景色优美的院子再进入公寓楼,有效地把步行人流与停放自行车人流相分离,避免交叉干扰;同时,建筑底层保留东西横向开口,便于各公寓单体间的横向联系。
外立面造型上采用贯穿校园整体设计的竖向线条分隔和外观轻盈的手法,颜色上保持与其周边建筑的和谐一致。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当代中国社区教育学术思想史研究(1986-2016)”,(编号:16YJA880032),主持人:邵晓枫。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12-0051-05
共享数字化学习资源是信息化社会的必然要求和发展教育的重要途径,这一点早已成为了各国的共识并正在努力付诸实践。我国现代社区教育起步晚,教育资源比较匮乏,而且由于各地、各部门各自为政地开发资源,导致各个社区教育机构的资源难以形成规模,重复建设严重。近些年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社区教育要得到良好的发展,就必须整合和共享学习资源,一些人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但迄今为止,国内的大多数研究都还停留在工作总结层面,极少探讨其中的基本理论问题。如对社区教育数字化资源共享的理论基础、内在逻辑、动力因素等几乎没有研究。本研究拟对这几方面作较为系统、全面的探讨。
一、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的理论基础
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可以在多种理论中找到依据:
(一)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解释社会互动的理论,代表人物有霍曼斯、布劳、爱默生等。该理论认为,交换不仅仅是市场中才会出现的行为,所有的人类行为都是交换,交换是人与人之间交互的本质,其背后的普遍动机是个人对利益的追求,是为了相互的需要。因此,“互惠主义”是在许多社会交换过程中起作用的一个重要特征。据此,一个人在对另一个人给予的同时常常伴随着对相应回报的期待,“回报”的表现可能是金钱,可能是情感,也可能是一些物质产品,“回报”可能是及时兑现的,也可能是远期的。社会交换理论不仅可以用来解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可用来解释组织与组织间的关系[1]。尽管社会交换理论因对理性人的过分强调而受到了学术界的批评,但是该理论对人际行为较为深刻的解释依然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从这一理论出发去看,各社区教育机构之间、社区教育机构与社区其他单位和组织之间,都各自有其资源上的优势与劣势,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的实质也就是通过资源交换而满足彼此的需要,实现互惠。只是交换双方各自在为了实现更大利益而凭借自身拥有资源而相互竞争时,他们在这一过程中的关系可能是平等的,也可能是不平等的,正如布劳所言,“交换关系与竞争关系分化开来,同时还有在竞争过程中出现的社会地位分化”[2]。但不管怎样,社会交换理论应是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重要的理论基础。
(二)博弈理论
博弈论,又称对策论或游戏论。作为一门现代学科,博弈论诞生的时间并不?L,一般认为,1944年约翰?冯?诺依曼与奥斯卡?奥根斯坦合著的《博弈论和经济行为》的出版标志着博弈论学科的建立,之后,约翰?纳什提出的“纳什均衡”概念以及豪尔绍尼、泽尔腾、莫里斯等的不懈探索,都推动着博弈论不断发展。博弈论关注的“是人与人之间利益相互制约下策略选择时的理性行为及相应结局”[3],也就是人与人之间都努力使自己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利益的过程,但这个过程必须要有全局思维,将所有参与者的利益考虑进去,从而达到各方利益的均衡。至今,博弈论已经广泛应用于经济学、政治学、计算机科学、社会学等领域。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中的各主体(如社区学院、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等)由于价值目标与利益诉求的不同,对于是否合作、如何合作等问题的看法不一,从而就产生了博弈。以社区学院与企业的教育资源共享为例,二者都想以最小的付出获取对方的教育资源,但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有:希望获得支持社区教育的良好的社会形象,以及社区学院的相关资源,但同时必须付出自己已有的教育资源。社区学院必须考虑的问题有:希望获得企业的教育资源,但同时必须拿出自己已有的教育资源。从此可以看出,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各方利益博弈的过程。因此,博弈理论理应成为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的重要理论基础。
(三)教育均衡理论
我国教育均衡发展问题从上世纪80、90年代开始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近年来已经成为国内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人们一致认为,教育均衡最核心的含义是指在教育公平理念的指导下,各教育主体最终实现多元优质、和而不同的和谐发展。教育只有得以均衡发展,才能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利,实现教育民主,促进教育的高效和可持续发展。而在教育均衡中,教育资源配置均衡是其基础与前提[4]。当前我国社区教育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之所以发展极不均衡,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要改变这种社区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状,共享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是一种重要途径。此外,在同一地区的各社区学院之间,以及社区学院与本社区的企、事业单位、机关之间,也拥有不同的教育资源,只有实现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才能取长补短,实现多元优质、和而不同的发展。因此,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是实现社区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必然选择,教育均衡理论本身也成为了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重要的基础。
二、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的内在逻辑
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的内在逻辑包括三个方面:教育与知识本身具有公共属性、各数字化学习资源具有互通性、参与社区教育的各组织间存在彼此依赖的共生关系。正因为具有上述内在逻辑,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才能实现共享。
(一)教育与知识本身具有公共性
一方面,社区教育具有公共性的属性。教育的公共性不是人为赋予的、主观思维的结果,而是人类教育发展中历史地展现出来的,教育的公共性主要表现为教育作为一种公共领域的现实存在,是公共性在教育领域的具体说明与应用,是教育在特定领域对公共性的反映[5]。就社区教育而言,其公共性体现在多个方面:从其资金来源看,各国的社区教育都主要由政府投资,具有鲜明的公共性特点;从教育对象看,我国大多数社区学院实行免试入学,任何社区居民均可以参与社区学院开设的课程学习;从学习费用看,社区教育机构开设了不少免费的公益课程,体现了教育的公共性;从产品属性看,社区教育培养的是促进社区和社会发展的人,也具有公共性。正因为如此,虽然学术界对社区教育产品属性存在“公共产品说”和“准公共产品说”两种观点,但其都承认社区教育具有公共性的属性。因此,社区教育应秉持公正的理念,排斥任何团体或个人的特殊化,平等面向所有社会成员,以全体人民的福祉为指向[5],其师资、课程、教学、校园文化等教育资源都应面向社会公众开放,任何人都可以从中受益,作为教育资源的一种的社区数字化学习资源自然也应被包含在这个共享机制之中。
另一方面,知识也具有公共性的属性。从语言哲学出发,知识的公共性来源于语言的公共性。“反私人语言论者”维特根斯坦认为,“一个人只有学会了说话,他才能说某种东西。谁要想说些什么就必须掌握一种语言”,虽然思想是因存于个体而具有私人性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是从语言哲学出发,语言是一个社会事实,公共性就是其基本特征[6]。这样,知识就通过语言传达而具有了公共性。从社会建构主义出发,认为知识的基础是语言知识、约定与规则,语言是一种社会建构,知识的客观性应被理解为社会性等假设[7]。从经济学出发去,知识的公共性来源于知识的非排他性,即一人掌握了某种知识并不会阻碍其他人掌握这种知识。虽然现实中确实存在以专利等形态存在的“知识资本”,但是公共知识确实广泛的存在于社会各领域。知识的公共性表明知识是面向所有人开放的,任何人都能够学习,而不为权威所垄断和控制,同时,知识的公共性具有巨大的外部效益,人人都去学习知识,既可以增进个人素质,又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因此,知识的公共性决定了公共知识应该是共享的。
既然社区教育与知识本身都具有公共属性,那么,作为教育形式和知识载体的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当然就应该向有利于教育普及和知识的公共传播的方向发展,实现资源的共享。
(二)各数字化学习资源可以实现互通
数字化学习资源都是经过数字化处理的多媒体材料,在结构模式上具有相似性,都具有内容广泛、检索方便、网络共享等特点,因而可以实现互通。所谓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的互通,指的是资源技术的互通和资源开发的互通两个方面。首先,从资源技术出发,各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具有互通的可能。有人发现,只要同时满足“资源是自包含的”与“资源是可寻址的”两个条件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就具有共享的可能,当然,要将这一可能转变为现实,还需要讨论资源互通的技术标准,如可以建立数字化学习数据的元数据标准、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元数据收割标准、认证服务标准。以此为基础,再遵循一定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层次和步骤后,数字化学习资源便能实现互通,从而在技术层面实现共享[8]。我国基础教育领域、高等教育领域已在这一方面进行了较为成功的实践,教育部已经了一系列教育资源共享的技术标准。同理,只要我们确定了社区教育数字化资源共享的技术标准,就可以实现学习资源的互通与共享。其次,从资源开发出发,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也具有互通的可能。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常常表现为在线学习的课程,因此不妨从课程论的视角对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开发进行一番考察。有人认为,确认学习需求是成人教育课程开发中重要的实际依据,成人教育课程开发模式实质上是一种“需求导向型”模式[9]。社区教育课程至少要考虑社区发展的需求与居民学习的需求,而一些需求在全国各地的社区中具有相似性,因此以这些需求为导向而开发的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必然就具有功能上的共通性,即满足不同社区的某种共同的需求。加之社区教育的公共属性,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就具有了共享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三)参与社区教育的各组织间存在彼此依赖的共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