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日常生活安全范文

日常生活安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日常生活安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日常生活安全

第1篇:日常生活安全范文

2007年世界地球日主题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相对于煤气和液化气,是一种绿色燃料,但也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因此,使用天然气时要特别小心。首先,要防止天然气系统漏气。连接灶具的软管,应在灶面下自然下垂,且保持10厘米以上的距离,以免被火烤焦、酿成事故。

注意经常检查软管有无松动、脱落、龟裂变质。使用期超过三年的应与维修部联系更换。天然气系统漏气原因有多种,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1)管线上各种接头填料或垫圈损坏;(2)管子被腐蚀有孔眼;(3)气表损坏;(4)连接气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管的橡胶软管老化或损坏;(5)灶具旋塞不严;(6)气表前阀门填料损坏。

天然气漏气是非常危险的,当闻到有臭鸡蛋味或汽油味时表明有漏气的地方。此时一定要特别小心,不能动火,不能开关电门,不能吸烟或用铁器相互敲打,不能穿着带有铁打的鞋进入,不能打手机,总之防止一切火花产生。此时应该立即打开厨房门窗进行自然通风(注意!此时不能打开排风扇强制通风,以免电机开关和起动时产生的火花引起天然气着火)。以降低厨房内渗漏的天然气浓度,同时用肥皂水在可能漏气的部位进行试验。试验地方若产生气泡,表明此处漏气,此时应首先关闭进气阀门。漏气点无法自行修理时,应立即通知天然气管理部门进行修理。对天然气系统检漏决不允许使用火柴点火的方法去检查,这样做是很危险的,其后果不堪设想。

为了防止天然气系统漏气,平时要好好地维护天然气设备。家用天然气各个设备之间的距离均按标准的间距进行安装,不能随意变动,更不允许用户私自改动和拆卸。不应在气管上晾晒湿抹布或衣物,更不应在天然气天然气管道上和气表之下悬挂重物,以防止管道受力,造成接口处漏气。同时也不要把天线或地线接在气管上,这样可能产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生电火花,易于引起爆炸。天然气灶具应注意日常维护,发现毛病及时消除,各种开关应轻开轻关,滑动自如,不可强行扭动,防止断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能够正确、安全、可靠地使用清洁能源——天然气,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第2篇:日常生活安全范文

根据x月x日上午,安全生产会议精神,xxx两委、驻村工作队、下沉干部第一时间在辖区内进行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现将排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成立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村委会,办公室xx同志负责日常文字工作的起草和传达上级相关决策部署,各联户长、民兵均是领导小组成员。

二、深入摸排,排查日常生活安全隐患。

针对村民群众日常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村两委、驻村工作队、下沉干部第一时间到各组进行了排查,对日常生活中的煤气使用、农机具使用、用电、用水、用车情况进行了查看和安全指导,对用车问题进行了严格规定,禁止酒驾、醉驾和疲劳驾驶,发现如下问题,各组皆存在不同程度的电线裸露问题,有的地方线路甚至已经垂到了地上,对此问题,经村两委、驻村工作队、下沉干部研究决定报乡政府,请示对存在隐患区域的线路进行修缮.

三、加强监管,检查日常工作生产隐患。

针对辖区内的生产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经排查,辖区内不存在采砂、开山取石等现象,日常生产工作中未发现存在安全隐患。

 

 

第3篇:日常生活安全范文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幼儿的日常生活指的是什么?幼儿的学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呢?

幼儿的日常生活是幼儿在幼儿园内或园外的亲身经历。幼儿的日常生活不仅仅包括那些与维系生命存在直接有关的环节,如吃饭、睡觉、如厕等,也包括那些与维系生命相对间接的行为,如往返幼儿园、生病就医、与人交流、过节日等。前一类的活动等同于幼儿园内的生活环节,后一类的活动范围比生活环节宽。但无论是上述哪一类日常生活,这些活动都是幼儿亲身参与、直接感知的过程,它们都符合《指南》提出的 “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学习特点。

来自儿童日常生活的课程资源就在儿童和教师的身边,获取非常便利。此外,从幼儿的日常生活寻找课程资源还有助于幼儿的学习有意义。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指出:“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来自于幼儿日常生活的活动,儿童有一定的前期经验,这些前期经验能够为活动开展提供学习的支点。此外,来自于幼儿日常生活的活动也能够保证幼儿的学习收获在学习活动结束之后还能够有得以继续使用的机会。

什么样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够成为课程资源?这需要教师审视埋藏于幼儿日常生活中的教育价值。教师认为什么样的活动有价值以及有什么样的价值,对日常生活的课程资源的开发有着重要的影响。

幼儿园的生活环节自身就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挖掘幼儿园生活环节的教育因素,是幼儿园“保教结合”原则中“保中有教”的另一种说法。以就餐为例,除了保证幼儿进餐的安全和营养外,教师往往会利用这个机会向幼儿介绍食物的名称甚至功能,教育幼儿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习惯,等等。除了这些常见的做法之外,就餐环节的价值还可以根据教师对就餐活动价值的不同分析而发生变化。例如,如果教师把就餐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如何保持地面干净、遇到不想吃的东西怎么办、怎么安排值日生等)交给幼儿,让幼儿想想可以有哪些解决的办法,然后大家再选出最好的办法,这样的做法就对培养幼儿的参与意识、问题解决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上述的教育过程不仅内容鲜活,还对解决幼儿的真实问题具有切实的意义。

第4篇:日常生活安全范文

关键词:日常生活;日常生活批判;当代意义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3-014-02

从十九世纪中叶起,随着马克思实践哲学观念的确立,各种哲学流派以不同的方式冲击着体系化、政治化、贵族化、独断化的传统哲学理念,从而把哲学彻底从“天国”拉回“尘世”。现代哲学通过胡塞尔的现象学、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卢卡奇的西方等思潮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开始把目光专注于人在其中现实的交往与生存、现实的创造价值与意义的生活世界。不管是研究经典中的关于日常生活的思想,还是研究西方者的日常生活批判思想,这些都对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和建设起着极大的启示作用。

一、日常生活的理论范式

在探讨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之前,我们有必要对“日常生活”这一概念范畴进行简要的界定。

日常生活是与每个人的存在息息相关的领域,我们每天生活于其中,但是要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国内日常生活批判大师衣俊卿教授认为,为构建日常生活的理论范式,必须同时构建起非日常生活世界的理论范式。只有在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相互关联中才能对日常生活做出合理的界定。他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日常生活的理论范式。

(一)内涵与外延的界定

衣俊卿教授对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定义是:“日常生活是同个体生命的延续,即个体的生存直接相关的,旨在维持个体生存和再生产的总称。……非日常生活是同社会整体或人的类存在相关,旨在维持社会再生产或类的再生产的各种活动的总称。”[1]就外延而言,日常生活包括日常消费活动、日常交往活动和日常观念活动。日常消费活动是获取和消费衣食住行、饮食男女等旨在维持个体生命延续的日常生活资料的活动,是人类生活最为基本的层面。马克思认为,“人们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行以及其他一些东西。”[2]

(二)时间与空间的界定

每个人都存在于一定的时间与空间之中,具有特定的时空框架,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也同样具有各自独特的时空特征。从时间角度看,日常生活表现为相对凝固、恒常少变、均匀流逝的特征,而非日常生活则更具有节奏多变性、延伸性和拓展性。从空间看,日常生活表现为固定、狭窄、封闭的特征。虽然现在的城镇化和全球化的进程加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有所改变,但是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是在相对固定和狭窄的圈子里进行。

(三)结构与图式的界定

相比较对日常生活的内涵与外延、时间与空间的界定,对日常生活的结构与图式进行说明则更能够进一步深化日常生活这一范畴。日常生活相对于非日常生活自由自觉的存在不同,其表现为一种自在性、自发性和天然性。日常生活的结构与图式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以重复性思维与重复性实践为主的自在的活动方式;(2)以传统、习惯、常识、经验等为基本要素的经验主义的活动图式;(3)以生存本能、血缘关系、天然情感为核心的自然主义的立根基础;(4)以家庭、道德、宗教为主要组织者和调节者的自发的调控系统。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一个相对完整的关于日常生活的概念:日常生活是以个人的家庭、天然共同体等直接环境为基本寓所,旨在维持个体生存和再生产的日常消费活动、日常交往活动和日常观念活动的总称,它是一个以重复性实践和重复性思维为基本存在方式,凭借传统、习惯、经验以及血缘和天然情感等文化因素而加以维系的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领域。

二、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概况

通过对日常生活概念的一般界定,我们把握了日常生活的特点,同时也看到了日常生活的主要缺陷:自在的日常生活是人们熟悉、安全、亲切的家,但也成为或保守或滋生和助长异化的温床。尤其是现代化的进程中,沉重的日常生活作为传统文化的基本寓所,成为现代化的巨大文化阻滞力。回归日常生活世界,成为众多学者共同的心声。

基于此,国内外的哲学家们把目光和研究重心转向生活世界,特别是日常生活世界的时候,也对日常生活世界展开了全面的批判,他们都不约而同地从不同视角将注意力聚焦到生活世界上,提出了关于生活世界的构想和批判理论。所谓批判,就是分析、反思、追问的意思,具有否定的意义,并在对现存合理性追问的同时,进一步探讨其被超越的根据和条件。

(一)国外方面

胡塞尔的现象学、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列菲伏尔的西方及东欧新等具有代表性的重要哲学流派有一个共同的学术取向,即对日常生活世界的关注,他们各自提出了关于生活世界的构想理论和批判理论。这表示着20世纪哲学的一个重要转向,与这一转向相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极大地拓宽了当代哲学的视野。

(二)国内方面

目前,中国正处于重大的历史转变时期,一方面,现代化的进程呼吁对传统日常生活的批判与重建,呼吁人的素质的现代化;另一方面,西方高度工业化过程所带来的日常生活世界萎缩、破碎的消极后果和负面效应也清晰地展示在我们面前。如何兼顾两方面因素,寻求一条日常生活世界和非日常生活世界从传统向现代协调擅变的途径,是需要我们深思的课题。衣俊卿教授曾说:“促使我进行日常生活批判的原动力并不只是现代哲学、人类学、文化哲学、历史哲学,以及西方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进展,而主要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实际进展。”[3]凭借他对哲学生命激情的投入和对中国现实的深切关怀,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基本建立起一套中国特色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体系。

在日常生活批判领域,衣俊卿教授先后承担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资助优秀年轻教师基金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五个项目,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相关论文三十余篇,主编出版了中国第一套日常生活批判丛书,其中包括《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现代化与文化阻滞力》、《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日常思维与非日常思维》、《中国传统日常生活世界的文化透视》、《走向中国的日常生活批判》。

此外,众多国内学者也把目光投向日常生活世界,参与到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研究和构建当中,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三、日常生活批判的意义

把人们习以为常、熟视无睹的日常生活世界确定为哲学和社会历史理论的重要范畴,其意义和价值是多方面的。

(一)有助于我们克服传统思辨理论哲学和纯粹意识哲学范式的抽象化弊端,使哲学理性真正回归生活世界

传统哲学理性主要表现为生活世界的一种外在教化,是普通民众的“立言人”和“代言人”,而不是生活世界内在的文化启蒙。传统社会历史理论往往只关心非日常生活世界的政治经济运行规律等宏大问题,而实际上,正是日常生活世界的内在的文化图式,从深层次上影响和制约着特定时代的个体的行为方式和社会运行的内在机制。

(二)以日常生活批判形成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实现人自身的现代化

在日常生活批判的视角下,实践是一种既有目标追求又有价值准则的主动创造活动,是在对现实的批判中改造客观现实,进而不断生成新的能力,达到新的境界的过程。日常生活批判对人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它是现代化中实现实现人的发展的必然选择。[4]

(三)日常生活批判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中国现代化进程之所以迟缓的根本原因在于,现代性的生成遭遇到异常发达的日常生活世界的内在文化图式的严重的文化阻滞。因此,在中国语境中,开展日常生活批判,就有了特别的现实意义。对于一个民族而言,要实现文化的转型和人自身的现代化,必须经历日常生活世界的批判重建过程,使人超越传统日常生活结构和图式对人的创造活动的束缚,由自在自发的日常生存状态向自由自觉的非日常存在状态跃升。这是日常生活批判的宗旨,也是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的内在机制,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四)日常生活批判是大众化的重要视域

大众化就是要使以抽象系统理论化形式存在的渗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化为人们的习惯性日常意识,直接支配人的选择和行为。影响大众日常生活的范围大小、程度深浅、时间久暂是衡量其大众化程度的基本标准。要真正将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世界,就要从对理论本身和日常生活世界的关注入手,一方面,要使面向大众的日常生活,在与大众日常生活的结合中实现的通俗化;另一方面,由于日常生活世界的保守性和重复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成为现代化的文化阻滞力,需要对日常生活世界展开全面的批判,使人们由自在自发的生活状态向自由自觉的生活状态转变。因此,面向、回归日常生活世界是大众化的必然要求和选择。[5]

综上,日常生活世界是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领域,是个人生产与再生产的活动总称,处于整个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地位。因而,这是一个不容被忽视的领域,只有对日常生活进行分析、反思和重建,即日常生活批判,才能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发展,从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M].北京:人明出版社,2005:12-1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9.

[3]衣俊卿,欣文.日常生活批判:一种真正植根于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衣俊卿文化访谈[J].学术月刊,2006,(1).

第5篇:日常生活安全范文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综合护理;临床痴呆评定量表;日常生活能力活动量表

[中图分类号] R24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12(b)-0132-02

阿尔茨海默病是临床的一种常见病症,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的一种,该病的起病较为隐袭,病程也为慢性进行性发展,临床表现多为渐进性记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人格改变及语言障碍等,会逐渐影响患者的社交、职业与生活功能,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1-3]。本院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诊治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23例,对其采取综合护理,探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综合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诊治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46例,年龄64~89岁,平均(74.3±5.2)岁,病程为1~12年,平均(3.2±0.7)年,其中男性29例,女性17例。患者均符合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标准[1],排除患有其他精神疾病、心肺疾病、肝肾疾病、肿瘤疾病、免疫性疾病、血液疾病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3例。两组患者的基础情况(年龄、病程、性别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即给予患者生活上的护理,多给予患者呵护和关爱,对患者进行常规知识宣教,调动家属与社会关系给予理解和关爱等。观察组患者行综合护理,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生活自理能力护理:将饮食、更衣、排便、移动等常规活动引入护理中,对护理人员进行专项培训,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患者可以独立进食,指导患者定时排便,并开展排便后的清洁工作,指导患者自己更换衣物,指导患者开展自我行走;②认知功能护理:内容包括记忆力训练、定向力训练、语言与计算能力训练、娱乐活动等,由护士和护工成立训练小组,由护士指导患者开展训练,护工协助确保患者安全,强化患者的时间、空间、人物意识,训练患者对日常物品的认知,让患者开展自我介绍和看图说话,并开展口头回答问题,在黑板上写字等,组织患者进行听歌、拼图、唱歌、折纸、玩积木等游戏;③肢体功能康复训练:为患者制订一套简单的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操,有效活动患者的肌体关节,开展肌肉运动,协调机体的功能等。

1.3 评定标准

本研究中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临床痴呆评定量表的评定标准[4]:满分为51分, 0分为正常,0~8分为轻度认知障碍,9~17分为轻度痴呆,18~34分为中度痴呆,≥35分为重度痴呆。

本研究中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活动量表的评定标准[4]:满分为80分,≤20分为正常,>20分为日常生活能力障碍,分数越高,日常生活能力障碍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 16.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临床痴呆评定量表评分的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的临床痴呆评定量表评分显著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日常生活能力活动量表评分的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的日常生活能力活动量表评分显著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和身体功能的逐渐减弱,阿尔茨海默病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精神状况[5-7],使其不能正常生活,大幅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患者的预后,且增加了患者家属的负担,需要由专人对患者进行看护,以免其发生意外。有研究表明,有效的综合护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临床病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8-9]。开展生活自理能力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使其可以从事简单的日常活动,提高患者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通过认知功能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记忆能力,使其可以掌握生活中简单的活动,强化患者的时间、空间、人物意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安全意识。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可以提高患者各个肢体的功能,避免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具有重要意义。在综合护理中,通过不同方面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帮助患者延缓病症的进一步发展,有助于控制患者的临床病症,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的临床痴呆评定量表评分显著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综合护理可明显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精神状况;观察组的日常生活能力活动量表评分显著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综合护理可明显提高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可明显提高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的精神状况,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进而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郭巧容,陈瑞珍,卢清朗.中重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综合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0,12(12):105-106.

[2] 刘丽琼.糖尿病合并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综合护理方法探讨[J].泸州医学院学报,2010,33(5):550-552.

[3] 林春洁,苏保育,谭晓雪.照顾者护理技巧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疗前沿,2011,6(11):80-81.

[4] 沈珍华,张梅红,杨琳.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J].上海护理,2010,10(3):44-46.

[5] 臧爽,刘丽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护理者一般自我效能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8):3978-3980.

[6] 魏淑芬,宋红霞.物理疗法联合强化护理干预对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9A):90-91.

[7] 王春香,张慧娣,韩薇,等.两种康复护理在阿尔茨海默病伴轻中度失语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3):12-13.

[8] 蒋月红,濮正平.综合护理对阿尔茨海默病预后影响的研究[J].安徽医学,2012,33(3):357-358.

第6篇:日常生活安全范文

本周地方课程的讲课者是嘉雯的爸爸 胡老师。嘉雯的爸爸是一名普通的职工,为了准备今天的课确实也费了不少功夫。

胡爸爸讲课的内容是《安全用电》。在安全教育中,安全用电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电无处不在,电也时时刻刻为我们提供方便:晚上的照明、讲课时用的多媒体、空调、洗衣机等等。所以安全用电时时伴随着我们。胡爸爸的课题可以让孩子有进一步的认识,在用电方面能够做到安全使用。

既然要讲安全用电,那么对于电的一些知识也是要了解的。课堂开始,胡爸爸放了一段电影《闪电狗》中的内容。电影中的画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有兴趣去了解关于电的知识。引出课题后,胡爸爸大体说了一下电是如何产生的,让学生对电这个很抽象的概念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对于电,孩子们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孩子们的交流逗得老师和其他孩子哈哈大笑,课堂充满了无限的乐趣。接着,孩子们小组讨论交流了电的用途,对孩子们来说,这还是比较好解决的问题,光日常生活中就能找出很多。孩子们踊跃举手,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此外,胡爸爸还给孩子们补充了一些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很少接触,但是用处很大的一些实例,孩子们都听得津津有味,不觉感叹:原来,电还有这么多我们不知道的用途啊。下面,胡爸爸带领孩子们进入了本课的主题——安全用电。现在孩子们还小,电带给我们的灾难还不知道,所以胡爸爸开始像孩子们传授这方面的知识。孩子们根据自己平时的了解和自己的认识来交流我们日常生活中会存在哪些安全隐患。虽然说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还不是很流畅,但是孩子们平时的了解还是不少的。在孩子们和胡爸爸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了解到了很多电带来的安全隐患。对于这些安全隐患,大家也知道了平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通过胡爸爸的讲课,我发现,孩子们对于一些抽象的词语理解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在讲到电的产生和用途的时候,孩子们有些地方显得比较吃力,这点也没关系,对于他们来说,只要他们大体了解一些安全用电的常识就算是一种很大的成功,我相信孩子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应该获得了此方面的知识。很感谢胡爸爸为我们的这堂课付出的努力,谢谢您。

第7篇:日常生活安全范文

关键词:教师职业生活;蕴涵;异化;回归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3)03-0070-06

收稿日期:2013-01-16

基金项目: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我国教师职业生活的批判与重建”(10YJA880007)。

作者简介:谌安荣(1967-),男,湖南临湘人,教育学博士,湖南理工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学论及教师教育研究。

一、蕴涵:教师职业生活的文化哲学释义

每个教师都生活在现实的生活世界之中。从文化哲学的视角来看,现实的生活世界是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统一。日常生活是以个人的家庭、天然共同体等直接环境为基本寓所,旨在维持个体生存和再生产的日常消费活动、日常交往活动和日常观念活动的总称,它是以传统习俗、经验、常识等经验主义因素为基本活动图式,以生存本能、血缘关系、天然情感等自然主义关系为立根基础,以家庭、道德、宗教为自发的调控者和组织者,以重复性思维和重复性实践为本质的存在方式的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领域[1](P100)。它包括三个基本层面或三种基本的活动类型:一是以个体的肉体生命延续为宗旨的日常生活资料的获取与消费活动;二是以日常语言为媒介、以血缘关系和天然情感为基础的日常交往活动;三是伴随着日常消费活动、日常交往活动和其他各种日常活动的非创造性的、重复性的日常观念活动[1](P102)。非日常生活则是旨在维持社会再生产或类的再生产的各种活动的总称,它包括政治、经济、技术操作、经营管理、公共事务等有组织的或大规模的社会活动领域和科学、艺术和哲学等自觉的人类精神生产领域[2]。任何教师个体在其进入职业生活之前,都生活在日常生活之中,日常生活为其提供了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归属感、熟悉感、安全感、信任感和温馨感等“在家”的感觉,给教师个体提供了一个赖以安身立命的情感世界、自在的价值世界和意义世界。也就是说,日常生活是教师赖以生存的根基,是教师生活内涵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当教师进入职业生活之后,其生活的内涵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日常生活由原来的主要地位逐渐退居次要地位。这主要是由于教师职业生活的特殊性所决定的。那么,什么是教师职业生活?教师职业生活是属于日常生活还是非日常生活?或者,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在教师职业生活中的地位与意义何在?

对教师职业生活的界定,我们无法找到现存的依据。以往对教师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教师职业的特征、教师专业化、教师发展等领域,而把教师职业作为一种特定的生活从文化哲学的视角来研究,目前还处于一个起始探索阶段。因而,我们尝试着对教师职业生活作出如下界定:教师职业生活是教师以其专业特长为基础,以专业行动为手段,浸润于日常生活又超越日常生活,既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又谋求人生的发展和人生价值的实现,既以培育学生为己任又以实现自我为追求的文化生活场域。对这一界定,需作出如下说明:

第一,教师之所以能成为教师,是因为他有其专业特长。这种专业特长从狭义的角度来说,就是拥有学科专业知识。拥有学科专业知识是社会个体进入教师职业所必须具备的一个基本条件,在我国传统社会,甚至成为了充要条件,即所谓“学高为师”。但随着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和教师准入制度的完善,教师的入职条件在逐步提高,拥有学科专业知识已经由充要条件变为必要条件。专业特长也就成为教师展开其职业生活、进行教育实践的基础。

第二,教师职业生活的开展要以专业行动为手段。阿伦特将人生在世的活动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劳动、工作和行动。这三种基本的活动分别对应于人生的三种基本境况:劳动是为了满足人的生理需要而必须付出的努力;工作是制造、制作东西,工作包含了技能、技艺在内;行动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自我展现,行动总是以他人的在场为前提。行动与行为不同,人们据以判断行为的标准是动机与效果,而对行动的评价标准则是卓越、伟大、非凡。“行动的本质就是突破平凡达到非凡”[3]。在人的生活形式之中,满足人的生理需要的劳动乃是最低层次的形式,其次是工作;唯有行动才是可以与沉思媲美的人的生存之最高样式,因为唯有在行动中,人才以追求卓越作为基本目标。为了实现职业生活的目的,教师要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因而,教育实践活动就成为教师职业生活展开的手段。而这种教育实践活动又超越了一般的劳动和工作,达到了一种行动的境界,因为教育所追求的是人的卓越。这里的“人”包括了教育对象和教师自身。教师就是通过教育“行动”使教育对象走向卓越从而也使自身达到卓越,而不只是为了满足基本生存需求而“劳动”和“工作”。

第三,教师职业生活既浸润于日常生活又超越了日常生活。无论是对于教师来说还是对于教育对象来说,日常生活都是生存的基本寓所。不管怎样追求卓越,人都必须脚踏实地地在现实的日常生活中生活着。正如赫勒所言,“每一主体欲在其特殊环境中成功地生活与活动,就必须内在化那一定数量的日常知识,这是最低要求。”[4]同时,日常生活又为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育需要象牙塔,但又必须走出象牙塔,在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中展开教育的内涵,寻求教育的资源,演绎教育的情景剧。这就是教师职业生活浸润于日常生活的内涵。然而,教师职业生活又不能停留于日常生活,它必须处于对日常生活的不断超越之中,超越性是教师职业生活的主要特征。因为教育不只是为了现实的给定的日常生活,更是为了超越现实的“可能生活”。“生活本身向多种‘可能生活’敞开着,就像思想向多种‘可能世界’敞开一样。生活的意义就在它的各种可能生活中展开和呈现。”[5]可以说,超越现实的可能生活是教师职业生活的意义之源。

第四,教师职业生活有别于物质生活,教师的教育行动也有别于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它是一种纯粹的精神活动,是一种为了实现人的精神丰盈与生长从而也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精神活动,因而也是一种文化生活。当然,教师也需要物质生活以满足其生存需求,但当教师的物质生活与其职业生活相关联,甚至成为教育的资源时,教师的物质生活就不再纯粹是物质生活了,而具有了文化生活的特性。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教师职业生活是一种基于日常生活又超越了日常生活的文化生活。在这种文化生活中,一方面,教师需要以行动为手段,利用其专业特长以实现教育对象的精神生长和自身的价值体现。从文化哲学的角度来看,教师职业生活既非纯粹的日常生活,也非纯粹的非日常生活,它是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有机融合与相互作用的结果。教师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寻求生存的意义,体验“在家”的感觉,并且要运用日常生活的重复性思维与重复性实践进行自在自发的教育活动。离开了日常生活,教师就脱离了得以生存的背景世界,其职业生活也无法正常展开。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实现其职业生活的意义与价值,又必须利用创造性思维开展创造性实践,利用理性精神筹划自己的职业生活,从而进入一种自由自觉、积极进取的生存状态。这样,在教师展开其职业生活的过程中,日常生活为其提供精神家园,而非日常生活则为其谋划未来,从而提升生命的质量与品位。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相互交织,共同推动教师职业生活的有序开展,脱离任何一方,都有可能导致教师职业生活的异化。

二、异化:教师职业生活的日常化与非日常化

在教育实践中,真正优秀的教师才能在其职业生活中清醒地意识到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价值,从而不断地超越自己,达到事业的巅峰,创造出非凡的成就。而很多教师则要么沉溺于日常生活而因循守旧无所作为,要么完全脱离日常生活,使自己终日处于焦虑不安和孤独的状态之中。因而,异化无处不在。异化的职业生活主要表现为日常化与非日常化两种情况。

异化的教师职业生活首先表现为职业生活的日常化。教师不能脱离日常生活,但当教师的职业生活纯粹日常化之后,就意味着其职业生活的异化。日常生活是任何个体存在的根基,也是教师生存的意义之源。日常生活所代表的个体生存与再生产是一切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不可或缺的前提与基础。日常生活的基本图式和重复性实践所造成的经济化效果是个体的日常生活得以成功开展的必备条件。同时,日常生活为人提供人之生存所必需的熟悉感、安全感和“在家”的感觉,提供自在的价值与意义世界。由此可以看出,日常生活对于每个教师而言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与意义。但是,当教师展开其职业生活之后,其生活的内涵就不只是局限于日常生活,其活动的图式也不能停留于传统习俗、经验与常识,其活动的方式也不能仅仅是重复性思维与重复性实践。但是,在教育实践中,异化的教师职业生活却随处可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思维的日常化。在教师的教育实践中,其思维本应具有理性、自为、开放、创造等特征,但是,日常化了的思维却表现出经验化、重复化与从众化等特点。由于教师固守着经验,从而消解了其本应具有的理性精神;依据重复性的思维而展开的重复性的教学活动消解了教师的创造性;由于其思维的从众化而使教师成为缺乏变革与创新意识的“单面人”[6]。

第二,经验主义的活动图式。其具体表现为,遵循传统的教育习俗,不假思索地运用个体或群体的教育经验,过分依赖教育常识。教育习俗是围绕人类的教育活动领域而形成的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是一种对教育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力量,也是人类在教育历史长河中的创造性想像的积淀。教育习俗是人民群众在教育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具有一定程度强制性和权威性的教育生活模式,它是一个教育共同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7]。教育习俗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某一教育共同体内的成员深信不疑的、自发遵循的规范系统。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教师的职业生活就是在教育习俗之网中展开的,离开了教育习俗,教师的职业生活就无法运行。但是,当教师的教育行为完全遵循教育习俗,教育习俗成为教师深信不疑的教条而全面占有教师的职业生活时,教师将失去其创造性和超越性,从而导致教师职业生活的异化。

教育经验是教师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起来的对教育的感性认识,可分为个体经验和类经验两种形式。一方面,教育经验是教师展开其职业生活、实施教育行为、促进自身发展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人的有限性决定了教师不可能时刻处于创作的状态中,也不可能在职业生活的每个环节都采取自觉提出并解决问题的方式。很多时候,教师都需要借助于对前人、他人和自己的经验的直接搬用、类比、模仿等方式,使其职业生活得以周而复始地进行。但是另一方面,教育经验在为教师带来经济与实用效果的同时,也会使其理性被逐渐消解。长期依赖经验,教师就会失去否定与批判的意识,从而成为缺乏创造力与无法超越的“教书匠”。

教育常识是主体在日常实践中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点、素养的总和[8]。教育常识同教育习俗和经验相互交叉、相互涵盖,共同支撑着教师的职业生活,使其得以顺利成功地进行。在教师的职业生活中,各种教育常识就像被溶化在血液中一样被教师不假思索地加以掌握和熟练运用,它不需要否定与反思,不需要追问“为什么”,可以帮助教师自如地应对其职业生活,并且在很多时候都能给教师带来最大经济化的效果。然而,教育是需要理性的否定与反思的,在不断的否定与反思中,教育才能不断得以超越而走向完善,教师的职业生活也才能趋向于完美。

对于许多教师而言,教育习俗、经验和常识构成了职业生活的主要活动图式。在这种活动图式中,没有理性的筹划,没有创造的冲动,没有对自我的超越。就像典型的日常生活一样,不是奔腾的长江黄河,而是悠闲的涓涓细流,一切都那么平淡而又得心应手,一切都在自在自发并周而复始地运行。生命的灵动与活力在这种扁平化的职业生活中逐渐隐退,取而代之的是沉闷与僵化,并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生活中逐渐沉沦。

日常化的教师职业生活是一种异化的职业生活,而完全非日常化的职业生活同样也是一种异化的职业生活。教师职业的非日常化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职业生活的理性化。教师职业生活的展开需要理性的引领,从而突破自在自发的日常生活对教师生存和发展的束缚,把教师从自在自发的生存和发展状态逐步提升到自为自觉的生存和发展状态。然而,“人似乎不可能保持在一个水平上或者持续地向前发展。他的生活更多地由于习性和疲乏而被‘损耗’,由此而陷入非其存在本意的退化状态。”[9]同时,人本身就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体。尤其是人的非理性更具有本源性的意义,它是“人生的原动力,是人的理性、道德、信念的基础,也是人类一切文明和伟大事业的源泉”[10]。因而,缺乏非理性的人不是健全而完整的人,缺乏非理性的职业生活也不是完善而幸福的职业生活。纯粹理性化的职业生活割断了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内在联系,甚至将日常生活从教师职业生活中人为地驱逐出来。处于理性的绝对统治下的教师将其职业生活的内容简化为单纯的学科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自身生存价值的整全性与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完整性。在理性化的职业生活中,教师所信奉的是理论家所确定的教条,所传授的是专家选定的知识,甚至所采用的方式方法也是固定统一的。同时,教师也更容易以一副教育者的冷面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无形之中凸显了自身的不可侵犯的绝对尊严,维护了自身的权威。由于这种非日常生活形态的职业生活注重的是共同的社会规范和超越天然情感的普遍的理性原则,呈现出越来越排斥或剔除天然情感作用的倾向。在这种理性化的职业生活中,由于缺乏了日常生活世界给予人的熟悉感、安全感、温馨感等在家的“感觉”,导致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处于焦虑不安和孤独的生存状态之中。同时,由于排斥了个体的日常生活体验和直接经验,使教师对自己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缺乏整全的理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职业生活的异化。

第二,非日常化的职业生活使教师处于一种“紧张”而非自由的生存状态之中。这种“紧张”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来自于生存压力和自身利益的获取与维护。现代社会充满了生存竞争,教育系统也不例外。特别是对“升学率”这一外在于教育本质的功利追逐,导致了校际之间及学校内部日趋激烈的竞争;同时,由于社会、家长的强烈期望使教师不敢有丝毫的松懈。另一方面是来自于学科知识的外在控制。应试的传统和知识拥有者的社会角色导致获取知识、传授知识成为教师职业生活的主要内容。因为拥有知识而成为教师,又为了知识的传授而存在,教师成为知识控制下的工具人。工具人的角色使教师丧失了作为自由人的价值尊严。正如马克思所说,“能给人以尊严的只有这样的职业——在从事这种职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11]处于知识控制之下的教师,不但无法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而且无法进行自由的表达;同时,又不得不完成自己作为工具人的使命,因而,必然陷入一种矛盾而又焦虑的状态之中。身陷这种异化的职业生活中的教师,不但其自身无法获得幸福的满足感,更为严重的是会造成学生的片面发展。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职业生活的日常化还是非日常化,都会造成教师职业生活的异化。因此,教师需要在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之间保持一种张力,才有可能创造出一种充满意义与幸福感的自由自觉的职业生活。但是,在实践层面,教师的职业生活更多的是呈现出异化的状态。异化的职业生活所直接导致的是教师职业生活的贫乏和教育的无力,因此需要回归,以进入教师职业生活的本真状态。

三、回归:教师职业生活的诗化

本真的教师职业生活是一种诗化的生活。荷尔德林曾用诗的语言描绘了人的本真存在状态: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海德格尔向世人昭示,科学技术的发展、工具理性的肆虐、功利主义的追求使人离开了自然的家,在无根的生命之旅中自我放逐,因而人需要“回家”,以实现诗意的栖居。当教师的职业生活发生异化时,教师同样处于一种无家可归的状态,因此需要回归,回到教师本真的生存状态之中。回归意味着对异化的教师职业生活的超越与升华,实现教师职业生活的诗化。诗化的职业生活才是教师职业生活的本真状态。当教师的职业生活进入诗化之境时,教师的思维也呈现出诗意化的特征。诗性之思是教师对其生活阅历、职业生活场景和未来希冀蓝图的关系与结构的融通式的观照。这种思维活动不仅含有理性的反思,更含有混沌的直 觉领悟。具有诗性之思的教师不仅能够对自己的职业生活进行理性的掌控,更能在教育实践中养成一种自我觉解与建构的智慧,超越各种世俗的功利,享受自由创造的乐趣,使自己的生存成为诗意的栖居。

诗化的教师职业生活是一种体验性的生活。当教师以诗性之思观照教育时,教育就不再是规训,而是要造就一个有意味的世界,师生可以在其中得到安宁的世界。此时,教师是从自己内在的体验出发,去透视生活、反思生活。体验是寻求意义、指向意义的活动。体验要注入生命,创造意义,使自己的生活变得透明起来。因而,它实际上是一种有意义的生活方式。因此,具有诗性之思的教师,其职业生活就成为体验式的生活。在这种体验中,教师能够返归本心,认真体会什么是幸运与苦难、黑暗与混乱、价值与意义,并在内心反复关心自己的灵魂的去向。它要求教师依靠自己对自身命运、遭遇的反省,通过自己的力量,替自己创造出现实世界不可能给他提供的富于意味的东西;它要求教师充分体识内心、充实内心,不致于在习惯、麻木、不假思索的理所当然中、固定不变的例行公事中,失掉自己的内在灵性。进入了体验,才能摆脱贪欲与无聊、恐惧与冷淡的约束,才能企望达到一种审美的自由生活之境。

诗化的职业生活不局限于知识的授受,其目的指向也不只是学生考试的分数与升学率,更不只是外在的名与利,而是学生与自我人生的整全。当教师的职业生活成为一种诗化的生活时,就能去除胸中粘滞,虚心纳物,澄心静虚,达到应感之会,通塞之纪。此时,教师摆脱了日常思维的控制,超越了理性思维的局限,运用一种诗性之思,使自己由日常平庸之人转变为审美之人、充实之人、诗化之人、一种不为外物所累却能创造出一个意味世界的人。处于诗化状态的教师能够在一片迷茫的丛林中摸索出一条通往神圣的教育之路。特别是在社会日趋功利化的时代,许多教师或者因为被外物所累而丧失师之魂,或者因为功利取向过分依赖理性而迷失自我。因而,诗性之思能够帮助教师在迷茫的黑夜里找到回归的方向,重拾迷失的师魂;能够帮助教师摆脱日常的沉沦,并抑制理性的膨胀,从而达到一种平和、从容与和谐。

教师诗化的职业生活,必须以内心的诗化为先决条件。贫乏的内心,必然造成贫乏的职业生活。教师要创造诗意的教育人生,就必须秉持一种内在的灵性,并以之去感受蕴藏于万事万物之中的意义与价值,去领悟职业生活中的美好与正义。也正是这种灵性,才有可能使教师从外在功利的追逐中解脱出来,回归于世界内在的空间。这是一个充满灵性的内心世界,充满丰富的感受性的内在领域,它超逾了以计算来衡量的时间和空间,摆脱了一切外在的界定,因而是人的真正的留居之所,是真正的世界性的定在。在这里,一切属人的东西才得到保护,那是一个充满爱、充满温柔的情感、充满理解的世界[12]。在这里,逻辑、智性、计算等等,开始悄然隐退,而彰显人之本体价值的灵性则开始充盈内心。

诗,意味着自由与美,诗化的职业生活就是一种自由解放与美的创造过程。教师进入诗化的职业生活,就意味着在获得自身解放的同时,也解放了受教育者,其职业生活就会因为教师的自由创造而充满人性的光辉。在这种职业生活中,教师的言说不再是至高无上的教训,而成为化雨之春风;课程知识也不再是学生的负累,而成为开启智慧的钥匙。此时,师生的角色意识得以淡化,双方在一种融洽的氛围中实现信息的交换、情感的交流和人格的认同。领导的评价、社会的期望、分数的追求、名次的排列、升学率的计算等等外在的束缚通通烟消云散,师生都将会以一种自由的心境进行自由的创造。

超越日常生活的平庸,摆脱非日常生活的贫乏与紧张,回归诗化的本真的职业生活,教师的职业生活才能成为诗意的栖居。此时,教育世界将充盈诗的芳香,勃发诗的激情,涌动诗的灵性,洋溢诗的浪漫,流淌诗的弦律,演绎诗的精彩。教师的职业生活也将进入一种自由创造的、充分享受审美愉悦的艺术之境。

参考文献

[1] 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 衣俊卿.现代化与文化阻滞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92.

[3] [美]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M].竺乾威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205.

[4] [匈牙利]阿格妮兹·赫勒.日常生活[M].衣俊卿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199.

[5] 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3.

[6] 谌安荣.论教师思维的异化及其超越路径[J].教师教育研究,2009(2):1-6.

[7] 李江源,魏杰.论教育习俗[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5):5-20.

[8] 林德全,徐秀华.论教育常识及其功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6):9-12.

[9] [德]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M].李其龙,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65.

[10] 光.生存哲学——走向本真的存在[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272.

第8篇:日常生活安全范文

关键词 日常生活审美化;消费主义;存在主义

日常生活审美化(aesfheticization)是西方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文化研究和社会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概括地说,“即人们把他们自己以及他们周遭环境看做是艺术的对象。”这包括两层含义:“第一,艺术家们摆弄日常生活的物品,并把它们变成艺术对象。第二,人们也在将他们自己的日常生活转变为某种审美规划,旨在从他们的服饰、外观、家居物品中营造出某种一致的风格。”日常生活审美化携带着明显的后现代标签消解了经典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进而将现实生活本身制造成美的产品,转化成美的商品。伴随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步伐,日常生活审美化迅速走进转型中的当代中国,引起了学界对它的重视与探讨。

一、中国转型期为日常生活审美化提供了社会条件

日常生活审美化涉及两个关键词,“一是消费文化,二是后现代主义”。

消费文化“伴随消费活动而来的,表达某种意义或传承某种价值系统的符号系统。这种消费符号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满足需求的自然性、功能性消费行为,它是一种符号体系,表达、体现或隐含了某种意义、价值或规范。”消费文化是表达某种意义或价值系统的符号系统,这种符号可以是消费品,也可以是消费品的选择、使用或消费方式,是文化符号在现代社会超越客观实在的建构。维布伦在《有闲阶级论》中论述的“夸示性消费”就是典型的消费符号的过程。他认为,夸示性消费是富裕的上层阶级通过对物品的超出实用和生存所必须的浪费性、奢侈性和铺张性消费,向他人炫耀和展示自己的财力和社会地位以及这种地位所带来的荣耀、声望和名誉。当今的中国,经济的腾飞成就了规模空前的以中产阶层为代表的消费主体,长期以来在中国传统生活方式中以实际需要为消费核心的模式已逐渐被以消费欲望为核心的模式取代。消费品的功能性逐渐让位于时尚。在消费文化中,人们不再把消费的东西视为物来消费,人们消费的是物的意义,通过这种意义消费来彰显自己、区别他人。正如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指出的那样:“今天,我们到处被消费和物质丰富的景象所包围,这是由实物、服务和商品的大量生产所造成的。这在现在便构成了人类生态学的根本变化。”。

在当代中国转型期,社会的变化与动荡导致了普遍的社会不安全感以及社会集团的集体愤懑与躁动,加之以现代科技为代表的现代性所推动的“消费社会”的来临,为后现代主义提供了巨大的温床。于是被定义为“一种精神。一套价值模式,表征为:消解、去中心、非统一性、多元论、解‘元话语’、解‘元叙事’;不满现状,不屈服于权威和专制,不对既定制度发出赞叹,不对已有成规加以沿袭,不事逢迎,专事反叛;蔑视制度;冲破旧范式,不断创新等等”。的后现代主义在中国怒放了,后现代主义的先锋――大众文化在中国盛行了。它同所谓消费社会、信息社会、传媒社会相适应,繁衍出消费文化、传媒文化、网络文化等,建设出博德里拉所说的那个由通讯网络、信息技术、传播媒介和广告艺术制造出来的各种各样的模型所构成的虚幻世界。在这个虚幻的、仿真的世界中,

“艺术和其他商品一样,被纳入消费系统。在这个消费系统中,消费主体被作为消费客体的商品所组成的消费客体系统所控制、吸引、蛊惑,甚至个人的认知、思想和行为也为这种客体所左右。在流行模式中,美和丑相沟通;在媒体传播中,真和假相沟通。所有崇高的人文价值标准,所有道德、美学和实践教育的整个文明的标准,都会从我们的影像和符号体系中死亡。”

二、对当代中国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政治学解读

德国后现代哲学家沃尔夫冈・韦尔施对日常生活审美化如是描述:“毫无疑问,当前我们正经历一场美学勃兴。它从个人风格、都市规划和经济一直延伸到理论。现实中,越来越多的要素正在披上美学的外衣,现实作为一个整体,也愈易被我们视为一种美学的建构。”在他看来,浅层的审美化“意味着用审美因素来装扮现实,用审美眼光来给现实裹上一层糖衣”,“审美化最明显地见之于都市空间中。过去的几年里,城市空间中的几乎一切都在整容翻新。购物场所被装点得格调不凡,时髦又充满生气。这股潮流长久以来不仅改变了城市的中心,而且也影响到市郊和乡野。差不多每一块铺路石、所有的门户把手和所有的公共场所,都没有逃过这场审美化的大勃兴”。浅层的日常生活审美化还具有新享乐主义的文化基因和一种经济策略。而审美化的深层表现则是通过生产过程的美化与传媒对现实的美化得以完成。

沃尔夫冈所描绘的图景在中国的大中城市及其近郊已经初步铺陈就绪。其结果自然也有积极的一面:审美的原则渗入生活,缓解了大众与精英之间的紧张对立,进一步地体现了所谓的民主与自由。同时,日常生活审美化也有着非常正当的本意:审美经验源于日常生活经验,最终也应回归到日常生活经验,二者的互动与相互延续正是走向“诗意的栖居”的努力。然而,这里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是,谁的日常生活?

经济发展地域与群体的差异导致在中国出现了新富阶层、中产阶层、贫困阶层等等的新社会阶层。其中“贫穷的人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可见,穷人的日常生活目前仍然与审美化无关,而日常生活审美化也并没有做出任何拥抱穷人的努力。新富阶层和中产阶层在消费美的商品、释放感官、享受符号荣耀的同时,巧妙地为自己为资本谋求社会正当的合法性。日常生活审美化唤起两极分化格局中的底层民众的超出阶级对立的审美共通感。人们折服于那些昂贵商品的精美品质和不凡风格,于是在认同了这些商品的“美”的同时,人们也认同了这“美”所代表的阶级情趣,认同了透过这“美”被显赫地展示出来的金钱的力量,心甘情愿地仰视与赞叹被美丽包裹的富人,希望自己或自己的下一代成为他们中的一员。穷人的日常生活于是轻易地被穷人自己所否定,正当地被富人所厌弃。这样,在以消费文化为核心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概念中,穷人的日常生活就是鄙俗、丑陋、没有审美情趣与审美价值的,是要为包括穷人自己在内的所有人所丢弃的。于是,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指引下,对金钱的追逐成了社会各阶层共同的目标。

布尔迪厄认为:“审美冲突,实际上是一种政治冲突。”然而,以消费文化为核心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所呈现的平面的、一元的审美中并没有冲突。在完成个人日常生活审美规划的努力中,人们安静、迟钝、忙碌,消费正蚕食掉人们的政治热情和政治警觉,阶级、民族、种族、宗教、战争、国家等概念和相关问题淡出人们的关怀 之中。这种被剔除了丰富性、冲突性与警觉性的日常生活并非日常生活本身――它既不是穷人的日常生活本身,也不是富人的日常生活本身,而是资本借审美之名制造出的生活镜像。

三、对当代中国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存在主义美学解读

本文要审视的第二个问题是:怎样的审美?

“美乃是存有(Seyns)之在场状态”“存在”是“无蔽的真理”,“正是在走向存在的路上,人被解放了”。而“美是作为无蔽的真理的一种现身方式”。

海德格尔指出:“对存在的观照是人的本质特有的,因此,只有当我们弄清了对存在的观照不是作为人的一种纯粹的附属物而出现时,他才可能作为一个人被理解。对存在的观照作为他最内在的东西而属于他。”对于此在来说,“他们愈是安然地与存在者相处,感到他们自己在存在者中的现实性,存在愈是在人面前‘自我封闭’起来对人而言,存在的封闭性带来的结果是他被遗忘击中。”此在是通向存在的一条途径。但它常处于存在的被遗忘状态,因此,此在必须保持对存在的观照。海德格尔认为:“美是最直接的提升我们、迷住我们的东西。美一方面作为一个存在者与我们相遇,同时又解放我们,使我们得以观照存在。美是一种在自身中不同的东西,它可以是直接感性外表,同时又向存在飞升;它既是迷人的,又是自由的。因为正是美将我们从存在的忘却中夺走,并肯定了对存在的观照。”显然“存在”的呈现即是美,关照“存在”即是审美。在海德格尔看来,“艺术是自行置入作品的真理”。因此,在存在主义美学框架下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本意应为:通过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在制造和观照美的过程中解除对“存在”的遗忘。

但遗憾的是,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不是艺术而是消费经济。而其目的也非“解除对‘存在’的遗忘”,而是教唆非理性消费,将感性货币化。

无论是古典的理性主义还是神性主义都认为感性事物是“非存在”。在其看来,人的感性能力提供假象甚至制造混乱。柏拉图就认为感性世界依存于理性世界,或说感性是低劣的,需要接受理智的统治。文艺复兴以来,感性主义和理性主义联手的世俗化运动导致了神性主义的解体和神权世界的崩溃。然而,感性与理性的对抗在现代世界变得越来越尖锐,艺术成为感性对抗理性的明确话语,反抗现实世界对感性生命的否定和限制,争取对生命的肯定与放纵。感性挣扎与尖叫的目的是要获得此在的合法性。“存在即此在”,关怀此在才能彰显存在。

可是货币化的感性制造的是商品拜物教,是符号化的社会和生活,是现实生活的虚幻镜像。“此在”在“物”与文化工业的产品的消费追逐之中、在镜像中迷失沉沦,将多元的感性生命体验简化成平面、单一的符号书写,密密麻麻的符号涂鸦放逐了诗的语言,遮蔽了存在之光。

第9篇:日常生活安全范文

[关键词]公民 日常生活道德 建设

[中图分类号]B8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539(2013)05-0079-04

党的十要求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笔者认为,公民日常生活道德建设是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现实生活呼唤我们要重视和加强公民日常生活道德建设。

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是从人的活动领域的视角透视社会结构的一对范畴。日常生活指向个人或私人领域,非日常生活指向社会或公共领域。有学者指出,日常活动领域以个体的生存和再生产为宗旨,它主要包括衣食住行、饮食男女等以个体的肉体生命延续为目的的生活资料的获取与消费活动;婚丧嫁娶、礼尚往来等以日常语言为媒介,以血缘和天然情感为基础的个体交往活动;伴随上述日常活动的重复性的日常观念活动。非日常活动领域则以社会总体或类的存在与再生产为宗旨,它主要包括科学、艺术和哲学等自觉的人类精神和人类知识领域,以及政治、经济、技术操作、经营管理、公共事务、社会化大生产等有组织的社会活动领域。

有学者指出,日常生活是马克思哲学的重要维度。马克思哲学语境下的生活作为对“现实的人的生活”的科学抽象,既包含日常生活也包含非日常生活。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其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突出地强调日常生活领域是人类社会真正的历史领域,深刻地批判了以往历史观把日常生活排除在理论视阈之外,将之“非历史化”的历史唯心主义症候,指出:“迄今为止的一切历史观不是完全忽视了历史的这一现实基础,就是把它仅仅看成与历史过程没有任何联系的附带因素。因此,历史总是遵照在它之外的某种尺度来编写的;现实的生活生产被看成是某种非历史的东西,而历史的东西则被看成是某种脱离日常生活的东西,某种处于世界之外和超乎世界之上的东西。”

人在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中都要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为保证生活的有序、稳定与和谐,就需要对各种关系进行规范和调节。道德就是进行这种规范和调节的重要方式。日常生活道德就是指对人的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进行规范和调节的道德。

人的日常生活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不断演化的。“一般说来,我们可以依据人类文明形态的更替把迄今为止的日常生活世界的演化史划分为三个基本阶段:与原始文明相对应的原始日常生活、与农业文明相对应的传统日常生活、与工业文明相对应的现代日常生活。”与此相应,人的日常生活道德也是不断演进的。本文所讲的公民日常生活道德,指我国已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日常生活道德。它从传统日常生活道德演化而来,又具有适应现代日常生活的特点。

我国有重视日常生活道德的优良传统。儒家历来强调修身为本,“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上》),“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礼记·中庸》),“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孟子·尽心下》)。这里的修身就包括甚至主要是指以个人为主体的日常生活道德修养,或者说是以主体的H常生活道德修养为其基础性内容。而治国平天下则属于非日常生活的范畴。儒家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间关系的论述,表达了其对日常生活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见解。古代学者历来强调:“但日用应接思虑隐微之间,每每加察,其善端之发,慊于吾心而合于圣贤之言,则勉励而力行之;其邪志之萌,愧于吾心而戾于圣贤之训,则果决而速去之。大抵见善必为,闻恶必去,不使有顷刻悠悠意态”(朱熹:《朱子义集火全》卷四十九)。“人生日用之间,起居动息以至设施措置,不能不与物接,故不能无事。然所以为事之理固已具于性分之内也……故必于事物初接本心萌动之际,谨察精辨,孰为天理?孰为人欲?使善恶是非公私义利判然于前,然后从其善而去其恶。如此既久,则义理益精,自无过与不及之筹矣。”(胡居仁:《胡文敬集》卷二)有学者指出,我国从《礼记》、朱熹的《小学》、《童蒙须知》到后来的《弟子规》、《节韵幼仪》,还有大量的家训、家规、乡规、民约。都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培育人的德性Ⅲ。

现代·我国注重日常生活道德的传统成为民间的潜流。在道德建设中存在着更注重非日常生活道德建设甚至以非日常生活道德涵盖、取代日常生活道德的倾向。这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近代以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非日常生活领域的社会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在三座大山的斗争中非日常生活道德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二是现代文明的发展使非日常生活领域急剧扩大,而日常生活领域则被现代工业文明所切割与重建,被挤到后台,作为私人消费领域而退隐到背景世界中,也容易使人们重非日常生活道德而轻日常生活道德。三是现代以来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中,对传统日常生活道德否定性的批判多,缺乏辩证的扬弃,而“”的浩劫,更是几乎使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断流。各种因素错综交织,造成了当前日常生活道德建设薄弱的状况。

有学者这样形容我国当前日常生活道德建设的状况:“官方以为指导制定的理想道德及伦理停留在文件与官方宣传层面,基本上是政治口号,在人的日常生活中没有被‘贯彻’‘执行’……学者研究的各种精神、伦理、文化,无论是西方的,还是中国传统的,基本上停留在书斋里,只是学者们的独语,与日常生活无涉……现实生活中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奉行的是‘实用主义’与‘拿来主义’,当下什么有用就用什么,缺少道德规范,没有理想追求,没有心灵敬畏,没有精神寄托。”这种论述虽然不无可以商榷之处,但它至少说明我们对日常生活道德建设有所忽视,甚至是缺失。而日常生活道德建设的忽视乃至缺失,则会对社会生活产生严重影响。

毋庸讳言,当前社会上存在种种不文明现象。

例如,在言谈上,有人讲话不分场合、不问对象,占语粗鲁、大声喧哗,稍不如意即爆粗口,恶语相向;也有人在公众场合拿着移动电话大呼小叫,旁若无人。在举止上,有人在公众场合不讲仪容仪表,做出种种不雅举动;还有人过马路不管红绿灯不走人行横道,造成所谓“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在公交车上,有人争抢座位,甚至不惜为此大打出手,坐到座位上则有人或两臂架开、两腿劈开、尽情舒展,或两腿不时向两边打摆,或两腿不停地上下抖动,全然不顾邻座的感受;驾车出行,有人违章行车,形成种种安全隐患,甚至造成事故。在人际交往中,屡屡出现不孝不慈不友不恭的现象。有啃老者,有为家庭财产亲人反目者,六十多岁的长者与二十多岁的青年教师可以为争抢座位互殴,大学同窗竟然向自己的室友投毒,更有人打着爱国的旗号用凶器砸向自己同胞的头颅。而消费领域中的种种铺张浪费现象,日常生活中的乱扔垃圾现象,则进一步加剧了资源的紧张和环境的污染。旅游中的不守秩序、乱刻乱画现象不仅在国内泛滥,还有人将“×××到此一游”刻到了埃及神庙的浮雕上,使国人蒙羞。节假日期间,国人大量出行,各种不文明现象集中暴露,尤其抢眼,常常引起媒体的曝光和批评。

凡此种种,从特定视角看,是人在言谈举止、待人接物方面出了问题,这与日常生活道德建设的忽视乃至缺失有着密切的关系。

现代社会公民日常生活中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应该有其准则和规范,每个公民都应该加强这方面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这些准则和规范,躬行笃行,慎言慎动,自省自励。

例如,在言谈方面,在不同的场合、与不同的对象应该怎样说话;在公众场合应该怎样打电话;在举止方面,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人应该有怎样的仪容仪表,如何举手投足;在当代条件下,人应该怎样走路、坐车、驾车;在待人方面,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父母、长辈、爱人、孩子、朋友、邻居,如何对待领导、同事,如何对待同胞、外国人;在接物方面,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各种事物,如何买东西、如何用东西、如何扔垃圾、如何对待环境;等等。这些问题,都应该结合新的时代特点,进行认真研究,提出准则和规范。总的原则是,个人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要顾及他人,顾及环境,而不能仅以自己痛快、自己方便为准。

这些正属于公民日常生活道德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很容易被一些人视为琐碎的生活小节而忽视。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往往存在重大节而轻小节的倾向,但实际上,所谓小节与大节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辩证关系。就公民道德而言,日常生活道德处于基础层次,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等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具体化。忽视日常生活道德建设,很容易将“五爱”等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架空。很难想象,一个在日常生活中只顾自己、只图个人痛快、方便的人,能在国家兴亡、民族大义等重大问题上表现出高风亮节。讲究小节,能增强大节。不讲小节,则会影响大节。小节不存,大节难保。

公民日常生活道德直接反映着公民的道德素质和道德修养的水平,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征。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会直接影响社会的秩序、安定与和谐。现实生活呼唤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公民日常生活道德建设。

当前社会种种不文明现象的存在,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我们道德教育实效的低下。

应该说,我们一直高度重视对公民的道德教育。从小学到大学,从幼儿到成人,我们一直运用大量的资源、以各种方式进行着道德教育。但道德教育实效低下也是我们目前无法回避的事实。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过教育实效低下的原因。有学者从剖析德育体系自身人手,指出造成德育实效性不高的内在原因主要在于:对道德教育功能认识片面;道德教育目标过于抽象,脱离生活实际;道德教育内容过于保守,缺乏时代性;道德教育方法过于单向,忽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道德教育评价流于形式,缺少有效性。

从本文的视角,我们要特别强调,道德教育脱离日常生活,用非日常生活道德涵盖甚至取代日常生活道德,是造成道德教育实效低下的重要原因。而重视和加强公民日常生活道德建设,将道德教育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或可成为有效扭转道德教育实效低下的一个切入点。

日常生活道德教育关切的是受教育个体最基本的需求,尊重与维护个体生存和发展的权利,赋予每一个个体以科学的价值观、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等,使其掌握自我协调以及协调自己与他人,个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准则,能够对其生存、发展和自我实现产生直接影响,从而唤起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内驱力。这有利于发挥道德教育促进个体健康成长和发展的个体,也对道德教育促进社会发展,包括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健康发展的社会形成有力的支撑。

日常生活道德教育的内容贴近个体日常生活的实际,贴近不同年龄不同境遇的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而需要解决的各种具体问题,受教育者个体对教育内容易于理解和把握,也易于将知与行紧密结合,把日常生活道德教育中的相关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经过认识与实践的多次反复而形成良好的日常生活道德习惯。古人讲;“礼原非一端,有心礼:齐明致中;有身礼:非礼勿视听言动;有家礼,朔望、节令、祭期、忌辰。是三者,在躬行,不在考书,即考书亦非秘奥难得者也。”(《恕谷后集》卷十)这可以说是很好地概括了日常生活道德易知并重躬行的特点。儒家在人的德性修养上倡导和实施从洒扫应对言行举止到进德修业的进路也与此有密切的关系。加强日常生活道德教育,有利于扭转当前在道德教育内容上大而空、道德教育方式上知与行脱节的现象,使受教育者能够正确地调节和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关系和问题,为实现更高的人生目标打下扎实的基础。

我们提倡重视和加强日常生活道德建设,主张道德教育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绝非贬低非日常生活道德建设,绝非不重视非日常生活道德的教育,而只是在日常生活道德建设有所忽视甚至缺失的情况下,主张给日常生活道德建设以应有的地位,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实际上,日常生活道德与非日常生活道德是紧密联系而不可分割的,日常生活道德是非日常生活道德的基础,非日常生活道德是日常生活道德的升华。在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设中,只有将两方面的内容紧密结合,融为一体,才能造就完整意义上的有道德的公民。

公民日常生活道德建设需要做多层次多方面的努力,以下几方面是必不可少的。

一是制定公民日常生活道德规范。这是个大工程。需要以为指导,根据当前中国公民日常生活的实际,批判地继承中国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成果,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有益经验,构建中国公民日常生活道德规范体系。有学者指出,在传统中国社会中,礼仪无所不在,无事不在,无时不在,礼仪的形式、节度又因人的身份、地位、处境和与之相关的人、事、物的关系而有不同的规定,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礼节在传统中国社会中都不是虚饰的条文,而是实实在在的规矩、守则,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我们当然没必要照抄这些礼仪,但借鉴其精神,对公民日常生活中的各类情况予以分析,制定相应的切实可行的规范还是必要的。

公民日常生活道德涉及面广泛,与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紧密相关。我们既要注意它们之间的相互区分,把握其边界,又要注意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认真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交融。

二是加强公民日常生活道德教育。这种教育由于其广泛性,要求我们必须根据受教育对象的不同年龄、不同境遇的心理特征,采取多样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要动员家庭、学校及社会各方面力量,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渠道,经常性地向全体公民进行日常生活道德的正面宣传教育,并针对各种不良现象进行有说服力的分析和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