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师德学习计划范文

师德学习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师德学习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师德学习计划

第1篇:师德学习计划范文

一、充分认识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1、师德建设是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教师既是人才的培养者,也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者。随着我国的文化服务性行业将逐步开放,西方文化、价值观将随西方的影视、音像、书刊进入我国,这既为我们吸收和借鉴西方有益的科学文化成果提供了方便,也必然会使教师的价值观念受到西方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有可能使教师在理想、信念和追求上产生动摇、困惑、彷徨,引起思想与行为上的失衡,造成思想观念的剧烈冲突。师德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因此,加强师德建设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2、师德建设是建立高水平教师队伍的需要。

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不仅表现在高学历和高职称,也表现在高尚的道德素养。近年来,虽然也很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正逐步趋向合理。但随着形势的变化,受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潮的影响,少数教师的职业道德出现了下滑趋势。如:职业理想和信念动摇,职业情感淡漠,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发展”和“工作利益的关系”,“精力投入”与“利益回报”的关系,“教书”与“育人”的关系,出现了所谓“人生理想趋向实际、价值标准注重实用、行为选择偏重实惠”的倾向。有的对教学缺乏热情,对学生不负责任,有的重科研,轻教学;也有的只顾业务,不问政治。尽管这些情况只是在少数教师中存在,但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3、师德建设是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

教师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力军,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仅需要教师转变思想和观念,更新知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更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有了高尚的师德,教师才能热心于教育教学改革,不断研究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思想境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二、加强思想政治学习,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为进一步提高教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重点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行为十不准》以及下发的关于师德师风建设方面的文件。在坚持两周一次集中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平时个人学习,学习有关政治理论、法律法规等知识,结合自己的实际端正态度,积极投入,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切实提高自身师德修养。

三、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学生的表率

学识只能满足学生一时的求知愿望,真正打动学生内心的,是人格和道德的力量。这力量才是长久的,它将影响学生的一生,是学生未来的立身之本。因此,就对学生一生的影响来讲,学识、权力、外表等加在一起,也远不如道德重要。一个教师当已失去对学生构成影响的所有因素,其在学生心目中的真实情感才会真实地显露出来,对其师德师风的评价才最可信。就这一点而言,在三百六十行中,只有教师职业才可以用“蜡烛”来加以形容,道理就在于此。这也正是这个职业的崇高之处。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必须在自己的道德、情操、品行、作风等方面给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否则,在学生面前是没有力量的。特别是在当前社会上存在着不正之风的情况下,教师更应该把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作为自觉的行动,用执著追求真理,敢于抵制歪风邪气的实际行动来教育、感染学生,成为学生的楷模。

好的师德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学习、相互尊重。“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告诫教师:一是即使只当了一天的教师,对学生也要负责任。既然为“父”,就要遵循“子不教,父之过”的古训。二是当学生有了成绩或成了气候,不要借“父”名抬高自己或去借学生的“光”。三是当学生犯了错,应主动承担起“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之责任。做到了这三条,才是理解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真正的含义,也才算具有师德。

四、坚定信念,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

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各有其自身的特殊要求,但也有很多共性的方面。其中一个共性的要求就是,无论从事何种职业的人在单位里、家庭中或是社会上碰到什么不顺心的事,都不能把这种事所造成的不良情绪转移到你服务的对象上。你的钱包在上班的路上被人偷了,你昨晚同家人吵架了,或者你的职称职务没有顺利提升,由此产生了气愤、懊恼、悲伤和烦躁,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当教师站在讲台上,面对学生时,你的角色就要转移到教师这里来,而不能停留在马路、家庭和领导者那里。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这应是师德和职业道德中比较高的要求,是一种境界。达到了这一境界,其师德二字之后才配得上加“高尚”二字。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古往今来,人们把教师比作浇灌幼苗成长的“园丁”,比作将全部心血化为火焰的“红烛”,比作攀登科学高峰的“云梯”,比作为人类编织幸福的“春蚕”,这些都是对教师无私奉献精神的赞扬。教师更应该具有这样的道德风尚,为献身教育事业而感到自豪,从内心深处迸发出热爱自己职业的感情,只有这样,才能集中精力、兢兢业业搞好教学,努力承担和认真完成工作任务,积极投入教学改革和科研攻关,及时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的基本职责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发展学生良好的智力和人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教师要完成自己的基本职责,除了掌握渊博的知识和具有较高的思想水平之外,还必须掌握教育规律。“教书”与“育人”是不可分割的,教书育人是教育工作的一条客观规律,因此教师应在教好书的同时,把育人寓于教学的过程中,发挥教师对学生的潜移默化作用。教师要努力成为正确思想的宣传者,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优秀品质的体现者。

第2篇:师德学习计划范文

计算机审计是一门理论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课程,它要求学生具有独立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以及具有处理实际问题技能[1]。在审计实务过程中,需要多种综合技能对被审信息进行专业判断,其分析途径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唯一性。此外,随着审计范畴的不断外延,审计涉及的知识领域也越来越广泛,理论课程中所讲授的基础知识是分散和广泛的,导致学生对所学的审计知识感到零散难学。而实践课部分由于缺乏高仿真的审计环境,部分高校的实践课程甚至沦为了某种审计软件的培训,过于注重单一软件使用的训练,而忽视了对课程相关知识融会贯通的综合能力培养。审计实务教学还面临着实习的业务范围较狭窄,不能纵观全局。此外,跨学科发展力度也显不足,财经类审计专业的学生仅停留在通过计算机二级考试的水平,对软件设计和信息安全等较专业的知识点了解甚少。

为此,该文提出在计算机审计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强化体验式实践,结合支架教学理论来构建基于审计实务仿真的学习平台,强化实践教学的体验式学习。通过信息化手段来构建高度仿真的审计环境,并在系统中引入对抗竞争,利用多种激励手段来强化学生的体验感,激发自主学习意愿[2]。学生在审计信息化学习平台中通过个人阐述、团队点评等多种方式来相互促进对较抽象的理论知识的理解。

2 构造审计信息化学习平台

审计信息化学习平台的设计包括模拟审计实务环境的模拟和自主学习平台两部分内容,两者的结构关系如图1。学习平台的构造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2.1 创建审计仿真情景,提供以目标任务为驱动的学习环境

学习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将抽象的课程内容融入审计实务的仿真环境,提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任务目标和审计背景,以目标任务为驱动、以审计背景为基础来激发学生按需的对知识进行自主学习的动力。对完成审计任务所需的学习内容的支撑上,将课堂的教学内容和与课下的相关学习资源按照目标任务需求来设计,强化学习资源的针对性和启发性。并按审计主体设计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三种类型的审计实务场景,来适应不同教学对象的使用。并利用信息技术来实现实时智能交互,环境系统根据学生的状态来动态调整阶段目标,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式学习。在学习资源的支撑上,通过按场景和阶段提供相关内容外,还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来模仿座谈会和相关人员询问时的场景来间接提供帮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自主学习与协同分工策略相结合

强化学生的自主按需学习,使学生通过完成审计目标任务的过程来掌握相关知识点。此外,学习平台中同时强调团队协助,鼓励学生之间开展协作任务,通过目标任务来组建审计工作小组,小组成员按审计任务分工。通过分工合作和互相讨论,强化学生个体在团队中的认同感;同时通过共享团队的思维成果,取长补短,能够获得对知识更全面和正确的理解。

2.3 建立团队任务

团队任务的设计从简单的脑力激荡到复杂的策略问题都有涉及。结合审计特点,该文沿袭McGrath与Hollingshead(1994)的研究方法设计,要求学生完成群组项目,这个项目发展的过程被分为四项活动:1)审计方案的初步构想;2)选择适当的完成方法;3)讨论协商方案的进行;4)执行方案。在第一个活动中的成员必须以脑力激荡的方式找出审计项目的方向,并且设定团队的目标。第二个活动是团队在期中提出完整的审计方案计划书,内容包含审计项目的进行方式、组员的工作分派与协调,以及项目自我检查的时程设定。第三个任务是收集审计项目所需的资料以及与其他成员互动讨论,或是监督项目进行的工作等。最后是在期末完成审计项目执行、撰写报告,以及上台解说报告。这种在成员之间形成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团队,具有弥补个体独立学习的社会感不足的功能;建立目标任务共同体有利于使学生在完成目标任务后而建立自尊和归属感,以及人际间的交流沟通能力的强化[3-4]。

2.4 发挥教师的调节与主导作用

教师的调节与主导作用直接影响着学习平台的实施效果,它是“支架”能否充分发挥最大作用的关键。教师通过支持、引导、监控、调节和评价等手段,依据学生的个人任务和群组任务的完成进度情况来调节教学内容。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交互和进度报告来分析各个团队的不足,并间接帮助学生进行目标任务的合理分解与最优重组,鼓励学生团队间的协作,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所在并应用所学知识来自主解决。通过智能算法对团队完成的阶段任务进行实时评估,并以公告、奖励等方式来强化不同团队间的竞争意识。团队成员们能够在相同的价值观与规范中,提升团队合作的效率。利用合理有效的目标评价方法,使评价能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监控起到外部激励作用。这种作用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学生能在学习中进行有效的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尤其是在自主学习的环境下学生能产生持续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平台的核心是要通过教师、团队及任务反馈来支持学生自我调节、自我监控的学习,并诱导学生选择适合的学习策略,并随学习情况不断调整,最终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审计项目的设计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完成任务的过程不仅是对理论知识的应用,更是对实际审计方法的训练和审计判别能力的培养,它包括分析能力、综合及解决问题能力、协作能力等。通过这种仿真审计项目的方式可以弥补课堂教学中对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不足,有利于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敢于创新,达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再提升理论的良性循环。信息化教学平台以“支架”理论为基础,以审计项目为导向[5],以综合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为目标进行建构设计,其建构方法如图2 所示。

3 教学实施

3.1 明确教学目标

明确教学目标首先要结合学校和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整体目标,《计算机审计》课程教学目标要和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国内高校对《计算机审计》课程教学目标的定位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应用型、实施性、开发型。通过审计实践中发现,由于目前审计软件多是工具式的软件,当审计软件没有提供某种功能时,往往需要审计人员自行设计一些小程序来提高审计效率。因此,我校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审计方向)指定的培养目标是以培养高级的应用型审计人才为 主。按照专业培养目标,明确了《计算机审计》课程教学目标:高级应用型计算机审计人才,即具有熟练实施和一定开发能力的计算机审计人才。

3.2 对实践教学内容设计

结合审计实务的需求,依据教学进程把学科知识点按逻辑关系贯穿到教学的各个阶段,并以此来设计实验教学内容。比如将销售与收款循环、购货与付款循环、生产与仓储循环、筹资与投资循环、货币资金循环这五大循环作为财务报表审计分析的主线进行知识点设置。在系统安全审计分析中涉及到主机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库安全、环境安全等审计点的关键技术设置。

3.2.1 根据知识点设计实践中的审计点

根据《计算机审计》课程知识点分布,可以发现审计实践过程中前后具有较强的逻辑连贯性。所以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过程中要根据知识点来设置学习平台中的审计问题点。审计问题点设置注意三点原则:①必然性,学生在随后的学习过程中能够验证所发现的审计问题;②可逆性,通过审计发现的问题能够推导出问题最初所在的根源;③逻辑连贯性,将多个问题小的审计发现关联起来后,将导致更大的审计发现。例如职责分离不明确、网络安全缺少行为监控、补偿性控制失效,这些问题的累加将可能导致银行欺诈案的发生。

3.2.2 根据知识点分类设置主题讨论

围绕某一类型的知识点进行深入的主题讨论。讨论主题设计原则:一则根据审计实务操作的进程和涉及知识点类型进行由浅入深的引入型主题;二则主题的设置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关联性;三则主题要贴合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分布;并体现审计实务过程中的真实情况。讨论主题在系统资料中并没有直接答案,正确结论的是要通过学生逐步深入思考而后所领悟得出的。根据审计实务各阶段的知识类型来设计讨论主题。比如被审计系统的收费算法的合理性检查方案上可以引入讨论主题:用测试数据法、平行模拟法、受控处理法,还是别的什么方法?通过主题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平行模拟法中程序如何编写,受控处理法中控制条件如何设计,如何利用立体科目以及如何利用钩稽关系进行辅助核算等。

优秀的讨论主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够有效的训练和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

3.3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中,按照审计实务的过程进行仿真。首先,教师进行审计项目的基本背景介绍,然后通过学习和收集信息来形成审计实施规划并公开“海选”竞争审计组长;并由教师最终确定每组的组长,然后由组长挑选组员按每组4人的配置成立审计组。小组分好后,利用学习平台开展小组竞争,通过竞争来提高学习动力,发展学习兴趣。审计实践中通过学习平台来跟踪完整的审计日记、审计发现、审计底稿、审计取证单等规范文档,并通过BBS子版块的形式开展每组的内部交流,每次集中讨论都可邀请教师参加进行旁听或者进行适当的引导。审计过程中的检查节点如:实施方案、审计发现问题、审计问题落实、审计报告形成、审计成果汇报等环节都将进行多组间的综合评价。评价将围绕着团队奖励、个人责任和平等的成功机会这三个方面进行开展。

4 学习评价子系统的设置

学习评价作为学习平台的反馈调节机制,是教学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环。通过评价系统提供的学生学习过程和审计任务的阶段成果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反馈;通过评价系统可以对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控制和价值判断。此外,自主评价模块能让学生及时了解当前阶段学习和发展存在的优势与不足,通过不断调整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使学习进入良性循环。优秀的评价系统是保证学习平台中学习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措施,是学习平台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6]。在学习平台中,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学习需求并进行综合评估,学习评价系统的设计遵循如下几个方面:

1)将学习评价系统作为一种监控手段,来调节和控制不同层次不同阶段学习任务

部分学生在学习中会存在一定的心理困难,例如孤独、焦虑、迷茫等等。此外,自主学习环境相对自由松散,对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没有一定的外部控制条件下,一些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学生,会造成学习质量和效率的下降。针对这种情况,学习平台利用情绪识别模块并结合在线任务的激励和团队间的认同感来进行学习的综合评价,将评价作为学习平台监控的一种外部手段,让学生感受通过到学习平台获得的成就感,并乐于接受引导和帮助。同时,评价系统按阶段给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反馈意见,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自信心,使学习的兴趣能长期保持。

2)实施综合评价,对学习效果进行全方位的价值判断

评价标准多角度:实施多角度评价标准,综合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进行评价。评价角度不仅关注知识技能的掌握,也关注学生能力、情感、态度、协作精神等方面,从更深程度上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依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评价,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评价构成多元化:评价内容中不仅有教师评价,还扩展了自我评价、同组同学评价、和异组同学评价综合构成。这种多元化摒弃了以往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评价的情况,从主观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将自我评价、团队互评和教师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给学生做出更全面、客观的评价。

评价信息利用的多角度:评价信息的处理方式可以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两种方式各有所长:定性分析更适宜面向过程,帮助被评价者改进不足;定量分析适宜总结结果,得出比较。因此评价信息也通过多角度的解读其评价特性,反馈到学习平台的各个调节阶段。

评价方法多元化:学习评价是一种面向结果又是一种面向过程的评判,但更应注重衡量与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综合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以得到较准确的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对学习过程的及时反馈,总结性评价是对学习结果的综合评定。

3) 注重形成性评价

①互信息为基础进行准确评价

利用系统交互功能,学生可以通过同步和异步方式与教师或团队间进行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最近的审计线索等内容的交流。而学习平台则通过收集用户的交互信息,了解个体学生状态和团队进展程度,综合分析后形成准确度较高的指导性评价意见。学生 通过评价意见,可以清楚的知道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团队的整体情况。此外,将评价功能与系统交互功能融合,使评价成为交流平台的一部分,是评级内容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②用趋势分析的评价功能

趋势分析是一种目前使用较多的评价方式,其合理性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它是一种充分利用了信息化的优势,面向学习过程和学生发展的评价手段。趋势分析通过图形化的结点记录的学生学习过程,是将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及学习变化的集合体,它可以直观展现学生的学习经历、探索过程、取得的进步、存在的问题等诸多方面。学习平台的趋势分析模块运用回归分析法、指数平滑法等方法来对学生学习状态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预测,并对可能的发展结果给出评价。

4)教学方案设计

合理的教学方案是学习平台的成功关键,教学方案的设计主要考虑教学内容、审计任务仿真情景、激励和对抗的评分点等。

①仿真情景设置

环境的仿真度对于学生的实践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在教学活动中, 需要创造一个让学生充分参与的环境。环境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就是通过图片、语言、空间的布局来塑造一个真实审计任务的工作氛围;软环境是一种很难看到,但可以感知的环境,比如团队氛围、精神等。

在能力培养环节中,需要创造一个真实、信任、合作、竞争的环境。环境的构建要有利于进行完成目标任务所需的团队协助。其次,同时利用学习平台的信息化手段,对团队的名次和任务完成进度进行实时展现,并产生阶段性简报,让学生增加对团队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最后,在目标任务的安排上,除了考虑个人任务外,还要安排团队任务。团队任务既可以整合多方面知识以解决问题,同时也增强了团队的合作意识。

②组间对抗的引入

对抗是一种竞争,通过竞争可以利用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来提高学习效率。在目标任务的完成过程中,需要刻意营造一种对抗的机制,通过适度的竞争压力让学生自发产生竞争意识并从中获得成就感。

③合理的激励机制激励是诱发学习的直接动力。在学生完成审计目标任务的过程中,结合目标任务的特点,并按相关知识点多寡与难度设定相应的积分或成绩奖励,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并使之获得强烈的成就感。奖励的设计覆盖面要广,如最快进步、最佳团队、最佳分享、最有价值等;还可以将激励范围从课堂延伸至全校乃至全国,如针对审计方法开设校级、国家级专业专项竞赛。

5 结束语

为提高审计课程教学效果,在深入研究支架式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利用信息化手段将建构主义的支架式教学模式融入审计信息化学习平台的构造中。以审计任务仿真为基础,以准确、多元的评价为核心,以信息网络为工具的自主学习平台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学生探究式的学习能力和培养团队间的协作精神。这种教学模式在我校的计算机审计课堂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必要在更大的领域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伟. 计算机辅助审计实验教学探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100-103.

.电化教育研究,2011(9):68-74.

[3] 高洁.个体高效率网络学习的支持服务策略分析[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5):149-151.

[4] 李运福,傅钢善.网络学习中反思性学习及模型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2,22(2):99-102.

第3篇:师德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高中化学;公式学习;方法浅析

在高中的化学教学中,多数都是要借助一定的化学公式进行解答换算等,但对于这样多的复杂公式,并且大量公式中是很多相同物质和相近化学反应的交错组合,这就是很多学生头疼的地方。因此,如何正确地将这些公式记忆准确、牢固就是一个需要学生和老师共同下功夫的地方。对于这些化学公式的教学,我认为有以下几点要求:

一、教师要对公式进行以物质来分类的公式总结,对特殊或者是相近的化学公式要有明确的辨析,区分差别,方便记忆

对于大多数学习化学的学生来讲,化学公式的熟悉与否直接决定了一道化学题目中解答能否正确,但是,多数学生因为都是理科学生,因此,对于这些繁杂的要求记忆的公式常常会混淆它们。因此,如何做到准确地记忆,明确地解答题目,是教师必须教会学生的一门课程。对此,教师可以对这些内容进行整理分类。化学的教学过程很多时候都是散乱的,很多物质都是交替使用的,因为不同的反应原理,在不同的实验中化学反应不一样,这样极容易导致学生对化学公式的记忆产生混乱。为此,教师可以将这些化学反应以化学物质的不同来进行分类以帮助学生进行记忆,例如“钠”这个元素,教师要对同它相关的是哪些化学反应方程式,其中有的物质可以发生反应,有的不能的原因是什么等相关问题进行整理,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提醒,督促其多加练习。当然,在学生对这些物质的特性有所了解的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逐渐推论掌握一些反应的原理,从而应用于各个推论,这样可以免去一些记忆的难度,但同时也要掌握有度,不能任意地进行化学反应的猜测,因为很多时候很多物质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它不适用于这样的反应原理。对此,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对物质讲解时产生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同时也要在复习阶段引起重视,这些方面都是最为基础的方面,同时也是解题最为本质的方面,只有熟练把握好这些公式的类别,区分好同类、近义或者特殊的方程式才能做到在考试当中得心应手,沉着冷静。

二、要引导学生理解感悟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考点,从中了解到考题的基本规律,在考试的练习和平时的练习中寻求一些做题的规律和反应方程式的基本规律

作为一门理科的学科,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在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书本上的知识进行练习,而且这些练习是有针对性的,特别是对于一些易错的内容的练习,学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教师要着重考察学生对方程式的运用和理解程度,要求其不单单是能做好这一道题目,更要在探索题目的过程中做好与此类型相同的题目,找到一个解题的方法,真正学会这一部分相关的知识。对于这个问题,首先,教师应当把握好作业习题关,要在课下的针对性练习中找到一些正确的,有一定难度和一些切题比较贴切的练习题,让学生不断感悟学习到的知识在题目中的运用要领,从而举一反三。其次,教师要在练习题及每一次的随堂练习或者是考试之后对每道题的关键点,具体到因为哪一句话,哪一个词提示或者是暗示这道题用怎么样的化学方程式、对应的化学反应是哪一种,怎样搭建公式和平台求得题目要求的最终答案等给予必要的讲解,从而使学生在做题过程中不偏不倚,正中要害。这些都是帮助学生理解每个方程式的运用途径和它们具体功能的有效方法,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当在面对哪一种类型的描述时可以采用哪一类型的具体方法,例如在看到有关“高锰酸钾”这四个字时就可以直接把有关于高锰酸钾的化学方程式在脑海中筛选出来,再在阅读和审题的过程中一一对应物质,挑选出符合相对问题的一个方程式,这样建立起来就得心应手。这样的训练是很有必要的,而且也是教师需要长期坚持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地提示学生,不断地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从而培养起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的话,学生就会真正做到学到知识的同时也锻炼了思维、培养了思维。

三、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地把握好化学方程式的特殊情况,在系统学习的同时要注意到特殊情况特殊解决,总结一套有趣的记忆方法

第4篇:师德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学习方式;新实践教学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4.196

[中图分类号]G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4-0-02

高职教育中的信息化教学模式主要基于个别授导、情景模拟、调查研究、课堂授导、远程授导、合作学习、学习工具、集成系统等,不同维度、不同思路的组合形成了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本文主要研究实践教学模式。

1 信息化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

我们把教学过程中借助信息技术开展、进行的学习称为信息化学习方式。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已经彻底改变了传统学习的一般过程,信息时代的学习也因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学习方式。很多传统教学中的按部就班、被动接受、信息渠道狭窄的问题正逐渐发生改变,形成了特点明确的信息化学习方式。信息化学习方式中的信息化,主要表现为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工具、学习环境、学习资源5个方面的信息化。

传统的学习强调知识的深加工,以知识点为线构建关于某门学科的整体知识构架。学生跟着老师走,无目的、无方向,自然也无动力。每堂课按部就班的讲解也许在学生看来就是一种毫无意义的堆砌,最终在教与学之间筑起一道坚实的墙。在信息化时代,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得到回归。学生自主形成的信息化学习方式会帮助他们直接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完全不用被动适应教师教学进度或教学内容。因此,信息化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表现在3个方面:学习目标自主化、学习工具多样化、学习资源网络化。

2 基于信息化学习方式的新型实践教学模式探究

基于高职院校学生逐渐凸显的信息化学习方式,我们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以改革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作为基点,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习惯入手,以构建信息时代的能力结构为目标,探索现今信息时代中更为实际有效的新型信息化教学模式。

新型信息化实践教学模式是各类教育工作者(教师教辅人员、教育理论研究人员)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形成的。当其成为一种稳定的教学结构形态时,会对传统教学思路产生巨大影响。在教学过程中,非常常见的两类教学思路是:①习惯了“灌输式”课堂讲授的教师以为只要提供好的教材和所谓“优质的”资源,学生就会去认真“消化”;②习惯了“解读式”课堂讲授的教师,很难知道如何组织学习活动,也通常以为只要把“优秀”授课录制下来提供给学生,学生就会去认真“听”一遍。这两种教学思路与飞速发展的教育信息化严重脱节。新型信息化实践教学模式弱化了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凸显的是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式、教学环境的组合结构与形态。例如,教学资源可以建立数据库,教师和学生可以同时进行人机交互、人人交互;交互的主动权可以灵活多变,通过答疑、作业、在线测试、学习日程安排等环节,实现交互主动权的变更;教学的信息化终端设备更为多样化,可以是因特网电脑、手机或其他移动终端。

2.1 新型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思路

2.1.1 以差异化教学为基点

差异化教学的思路是高职教育过程中一直坚持的原则,但在学生信息化学习方式的影响下,又具有了新的内容。差异化教学要考虑到学生信息终端、学习程度、学习精度、学习路径等多方面的差异。差异化教学的学习平台要求支持常见的不同类型的终端设备,在组班教学的前提下,支持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达成不同的学习目标。差异化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的目的是实现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学习。

在对学生实施差异化教学的过程中,要求教、学双方都能灵活适应和使用终端设备进行学习问题的呈示、提问、应答、判别和反馈,并尽力使交互形式更为生动活泼。

2.1.2 以协作探究教学为基本方式

探究式教学方式注重教、学双方对学习内容的深入、多方面的剖析、学习。从探究式教学的实施方式来看,更加依赖数据库系统和检索技术。学生的思维是非常发散的,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很多更为广阔的信息帮助他们建立起对某个知识点的全面认识。所以,数据库的建设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学生会对哪些知识感兴趣,哪些知识虽然枯燥却是必须的,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用心,在提供学生更广泛的知识和不让他们迷失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激发、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首先注重有效网络环境的建设,在此基础上,注意合理的研究主题、项目、任务、问题等不同层次要求的,鼓励、监督学生进行广泛的文献阅读、信息筛选、分析讨论、总结和明确思考结果,形成多方面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再分组、分班教学的基础上,开展横向的跨校、跨地区协作探究。

2.2 新型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要素

2.2.1 教学资源数字化、立体化

学生的信息化学习方式进一步要求我们构建更加数字化、立体化的教学资源。信息化学习方式的本质内涵是学生的信息化生存。而信息网络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必须先着力实现教育的信息化,才能优化信息化教育。

目前,在高职院校的信息化教育资源的构建中,比较成熟的是课件、多媒体素材、各类网络课程和学校内部建立的电子图书信息资源,但是教育软件资源的建设还是比较薄弱,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应分层次、分服务对象地建立和完善各类数据库资源。

2.2.2 构建数字化实训中心

数字化实训中心是将高职院校“实验室―校内实训基地(工业技术中心+专业实训室)―校办工厂(生产性实训基地)”三级配套并向校外实训基地、产业基地延伸的实践教学体系虚拟化的学生(员工)实训平台,为学生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学习、实训环境。

2.2.3 建设协同实验室

同时,还可在数字化实训中心的基础上建设协同实验室。在协同实验室中,学生可通过自发或分组进行实验设计,通过模拟软件的模拟结果进行理论知识的深化和修正,方案成熟之后,开展真实的实验环境操作。在此过程中,有相应的系统考核学习行为,优化实践过程效果。

2.2.4 构建实践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

随着电子科技的迅猛发展,今后的信息化教育系统将会朝着更加集成化方向发展,把信息资源、工具、情境、教学、管理等功能都综合在一个系统中,操作简单的平台或界面将越来越普遍。

实践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是一种集成化的信息教育系统。在这个系统中,首先要综合不同的信息化教育模式,可让教师进行多种教学模式的尝试和摸索。其次,实践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要兼顾“信息化”和“管理”两个功能。在“信息化”方面,要求支持网络通讯、多媒体应用、人工智能、人机交互等基本的信息化技术;在“管理”方面,要求把信息资源库、工具使用、情境教学、在线测试、教学反馈等功能都综合在一个系统中。

3 结 语

我们应认识到信息化学习方式是众多可供选择的学习方式中的一种,并不是唯一的、最理想的学习方式,但高职院校学生的信息化学习方式会深刻影响到其现代行为方式、现代思维方式的形成以及优良思维品质的养成。在高职理工科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要关注信息技术对学习产生的更深层次的意义,应注重发挥信息技术在课下的积极作用,以提高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主要参考文献

[1]李芒.技术与学习――论信息化学习方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第5篇:师德学习计划范文

摘要:分析化学是一门涉及面广、实践性强、应用广泛的学科,也是技工院校冶金、化工等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在课堂上讲授分析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更要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化学 分析 实验

分析化学是研究获取物质化学组成和结构信息的分析方法及相关理论的科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以往技工院校沿用普通高中素质教育模式,往往在化学课程教学中采用普通化学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但随着技工院校专业设置的日新月异,许多专业都对传统的化学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正是在这种背景影响下,不少技工院校纷纷开设分析化学课程。对于分析化学这门课程来说,实验教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是融理论与实验技能于一体的实践性教学活动,还是技校生强化理论知识,探索科学理论,提高动手能力和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一直受到笔者所在技师学院师生的关注。

一、激发兴趣,科学考核

技校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较差,许多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厌学心理,因此在实验教学开始之前,应将激发学生的兴趣放在首要环节。在实验开始之前,要求学生要认真查阅有关资料,复习以前学过的有关知识,研究实验内容,弄清实验原理、要求和操作方法,做好实验设计和时间的安排,并写出预习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原理和步骤。教师可用实验前的提问来检查学生对实验内容的了解情况。探索性和综合性实验的增加,不仅有力地提升了学生学习化学的主观能动性,更能深入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新能力。

同时为做好实验教学的考核工作,可采用多种形式的考核方式,如通过实验前的提问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教师巡视实验过程中进行个别提问,检查学生的实验记录等。这就改变了以往学生实验成绩主要以学生平时实验报告为依据的状况,其成绩的真实性不强,并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考试总评由学习态度、操作能力、实验考试所组成,这样不仅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实验情况,还强化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实验技能的综合培养。

二、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多年前技师学院就开设了仪器分析课程,经过近几年的化学学科建设,逐步转化为以定量分析为基础,以仪器分析为主导的现代分析化学。因此,分析化学实验也必须作相应的变革,在设计实验内容时可分为三个层次,即定量分析实验、仪器分析实验和综合实验。在定量分析化学实验中强调基本操作训练和“量”的概念,基本操作主要是常规仪器,要求学生学会酸碱、络合、氧化还原等容量分析的正确操作方法,树立分析化学中“量”的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作风;仪器分析实验内容涉及光谱分析、电化学分析和色谱分析等16个实验,使学生了解现代分析仪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学会仪器的操作和使用,同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思考能力;综合实验为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对复杂的实际样品进行分析测定,并与其他学科交叉,充分利用现代化实验的测试和表征手段为化学、冶金等研究服务,主要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综合能力、灵活运用实验技能的能力、推理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也将是实验教学今后发展的重点。

三、加强指导,发挥主动

第6篇:师德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初中化学 兴趣 教学 激发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5-0152-01

中学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初中化学教师必须树立“从初中抓起,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的教学观,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起,引导学生培养对化学的兴趣,帮助他们掌握好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实验操作等。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如何激发初中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谈点滴体会:

一 借助新奇的实验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中学化学实验包括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两部分。同时,化学对于初三学生来讲是一门新学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较强,对变幻莫测的化学实验现象往往有浓厚的兴趣。因此,上好实验课是学好化学的突破口。对于实验演示,教师应当注意如下几个问题:(1)操作规范,速度适中,便于观察;(2)做好充分准备,演示实验生动、鲜明;(3)重视总结;(4)鼓励学生观察、分析、动手。对于课本中很难理解的,或重点知识点,可以借助实验清晰生动地展示,在实验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安全的条件下自由发挥,自由思考、探究。

如在讲氧气的鉴别时,笔者没有先讲鉴别方法,而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两个集气瓶中,让学生由观察到的现象得出鉴别氧气的方法。在《燃烧和灭火》的教学中,先让学生提出问题:燃烧的条件是什么?灭火的原理是什么?然后大胆做出猜想和假设,接着利用学生自己身边的资源,收集资料、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探究,最后进行解释和得出结论。燃烧需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和温度要达到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总之,借助实验时,我们关注学生的感受,让学生明白“反应前―反应时―反应后”的状态过程,知道化学反应的神奇及妙趣无穷。

二 借助新颖的教学方法,保持学习兴趣

新颖的化学教学方法其实很多,包括上文提到的利用好实验这一有力武器。日常教学中,我们有很多贴近生活又简单安全的实验,如讲了有机物的知识后,指导学生去鉴别羊毛衫的真与假。再如讲了酸性、碱性之后,指导学生去测定本地土壤、水样的酸碱性。这样效果当然要比平铺直叙好得多。

在课堂教学创新方面,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采取诸如自学辅导、对比论证、边讲边实验、对抗赛等多种启发式教学方法。以对抗赛法为例,每章结束或临近期中期末考试复习,都可以用此法,使枯燥乏味的复习变得生动、活泼,而且通过这种方法复习的效果比题海战术好得多。教师事先拟订好题目写在投影片上,课上或组与组之间或男生与女生之间进行对抗赛,教师打出投影片之后,让学生参与激烈的竞赛和角逐,看谁答得又快又准确,在小黑板上记下各组的得分。这种方法能考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复习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借助多彩的课外活动,发展学习兴趣

化学实验纵然有趣,但应试要求的更多是枯燥的记忆。教学方法要不拘一格,只要能达到让学生学好的目的。笔者支持开展丰富多彩的化学课外活动,这对于初中好动的学生来讲,是极具诱惑力的。

化学课外活动的内容及方式很多,可以与文学、科学很好地结合起来,可以鼓励孩子自由发挥创意。大体上包括“化学游戏晚会”“化学知识竞赛”“化学演讲会”“化学谜语”等,可以每学期或每学年举行一两次。如“化学知识讲座”,教师通过各种资料文献,向学生介绍跟化学有关的课外知识,让学生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趣味活动可以让学生走入化学世界,了解化学的无穷奥妙。活动旨在发展学生的兴趣,提升素质,培养学生对化学的感知能力。

四 借助成功的体验,坚定学习信心

成功的力量是无限的,很多孩子之所以自信且优秀,并不是单单因为他自信所以成功,而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尝到成功的甜头所以自信,而自信又进一步促使他们更优秀。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成功意味着学生在学习上获得进步和好评。教师的表扬与肯定,让学生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尤其是对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一次好成绩的取得,教师的一句表扬和赞赏,甚或是一种信任的目光,都会给他们无穷的力量,使他们兴奋不已。教师应尽可能地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充分信任、尊重、爱护他们,无论好生,后进生,要善于发现,善于引导,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以坚定他们克服困难的自信心。

总之,教师应要把激发兴趣的持久性和广泛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巧妙地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去。运用生动的实验激发兴趣,开展丰富的活动促使他们爱上科学,鼓励学生树立学习科学、服务社会的坚定信念。

参考文献

第7篇:师德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医学;人机对话;考试系统设计;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1-0083-03

一、需求分析

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考试方式改革是信息时代和行业发展的要求。医学生毕业后的相关职业考试有执业资格考试、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等,其中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从2007年起已经逐步推广应用人机对话考试的方式。[1]推广人机对话考试并使用多媒体考试素材,更能检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其及时、准确的考试分析,又能给教学提供高质量的反馈信息,便于解决传统笔试中学生在死记硬背后出现的“纸上谈兵”、执业资格基础不牢、就业能力低下等问题,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将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我校从2010起就在全校推广应用自主开发的人机对话考试系统(以下简称本系统),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系统功能与结构

本系统支持A1、A2、A3、A4、B1、X及案例分析题等常见医学考试题型和各类多媒体考试素材,支持多课程综合竞赛和多课程同时考试,其包括完善的考务管理、考场管理、题库管理、数据管理、考试分析、断点续考等功能,已经过近四年的全校实际应用检验。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2]系统采用B/S结构,可以容易地进行全校性大规模考试的组织和实施。[3]

.NET是微软的新一代技术平台,.NET Framework 4.0是常用的新版本之一,采用.NET结合AJAX技术开发网络考试系统可以提高开发效率和系统性能。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具有强大的数据管理与处理能力和较高的安全性能,支持远程存取,因此本系统的网页编程使用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运行环境采用Microsoft Windows2003+.NET Framework 4.0+Microsoft SQL Server2005。

三、主要实现技术

1.使用触发器

触发器是SQL Server数据库应用中的一个重要工具,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存储过程,当对表执行INSERT、UPDATE或DELETE操作时均可激活触发器执行。通过设置触发器,可以保证题库、课程及知识点名称的数据完整性,便于数据的维护和更新。如删除了A3题的题干,其对应的子题也将自动删除。

2.使用存储过程

存储过程是由一些SQL语句和控制语句组成的被封装起来的过程,它驻留在数据库中,可以被客户应用程序、另一个存储过程或触发器调用。它的参数可以被传递和返回。使用存储过程具有简化客户端编程、减少网络通信量、提高执行效率和安全性、降低系统调试和升级的难度等优点。[4]

本系统的自动组卷操作和考生安排等操作都是通过调用存储过程完成的。

各试室主监考教师在考前20分钟才能进行本试室的自动组卷操作。自动组卷时存储过程根据考试的试室、课程、专业及其组卷设置(知识点、难度、题型、题量等)给本试室的每个考生随机生成一份试卷,由于存储过程执行效率比较高,再配合后述的本地临时表使用,一般只需要20秒左右即可完成试室的组卷工作。如果使用客户端编程来完成自动组卷操作,不仅编程烦琐,执行耗时也多,会产生抽题缓慢、系统性能严重降低的结果。

考试前,考务人员设置好开考的专业、课程、批次、试室后,通过一键调用存储过程就可以马上完成全部考生的考试安排并自动生成监考安排列表,大大降低了考务人员的工作量。

3.使用本地临时表

本地临时表名称以“#”打头,只在当前会话中可以查找到,数据存放在系统数据库tempdb中,是一种特殊数据库表,用于暂存中间结果数据,当用户结束该对话时会自动删除。本地临时表私密性好,即使同一个用户在两次会话中所产生的本地临时表也是不同的。在数据库应用系统中,特别是对数据量大的表进行操作时,利用临时表可减少系统开销和提高系统的运行速度,显著提高了数据库系统的实时处理性能。[5]

考虑到组卷工作涉及到数据量较大,基于总题库表的组卷操作会很慢,在存储过程中建立当前考试课程的题库子集和本试室考生子集的本地临时表并建立索引,可以很好地提高组卷的执行效率。由于学校服务器的内存有限,本系统没有选用表变量。

4.使用游标

游标提供了一种对从表中检索出的数据进行操作的灵活手段,就本质而言,游标实际上是一种能从多条数据记录的结果集中每次提取一条记录的机制。游标允许应用程序对查询语句select 返回的行结果集中的每一行进行相同或不同的操作,而不是一次对整个结果集进行同一种操作。

在存储过程中使用游标,可以很容易就完成每个考生的试卷生成,从而实现系统支持多课程同时在一个试室考试的功能。如果与组卷设置相配合,就能满足需要多课程混合组卷进行综合竞赛的要求。但是应该注意,游标会消耗更多的内存、减少可用的并发、占用带宽,过多的游标会严重降低执行效率,必要时可以使用while循环代替。

5.使用AJAX

AJAX是一种用于创建快速动态网页的技术。通过在后台与服务器进行少量数据交换,AJAX 可以使网页实现异步更新,从而在不重新加载整个网页的情况下对网页的某部分进行更新。

本系统通过AJAX技术,很容易实现考试机、监考机、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交换,从而方便地实现断点续考、时间进度显示、答题进度和状态显示、自动交卷等功能以及考生入场、开考、考场状态监控、违纪处理、加减时间、个别强制收卷、结束考试等监考操作。

6.使用Chart控件

Chart控件是公开事件的图表对象,可以绑定到数据。使用Chart控件可以将考试成绩统计结果通过柱形图显示出来,便于教师进行考后分析。

7.考生登录限制

本系统中保存着所有考试机的IP地址及MAC地址,并由系统管理员设置是否开放用于考试。考生只有在监考教师发出考生入场指令后、使用开放考试的机器上才能登录考试系统。另外,在考生信息表中还设置了一个字段记录其登录次数,如果考生登录次数大于0,必须由监考教师输入监考密码才能进行二次登录,从而避免考生中途替考作弊。

8.使用MD5加密

MD5是采用单向加密的加密算法,加密了的密文数据不能再解密成原来的明文数据。MD5算法有两个重要特性:第一是任意两段明文数据,加密以后的密文是不相同的;第二是任意一段明文数据,经过加密以后,其结果永远是不变的。也就是说不可能有任意两段明文加密以后得到相同的密文、加密特定的数据,得到的密文一定是相同的。

微软在.NET架构中引入了MD5算法,在使用Visual Studio 2010编程时可以直接使用.NET 架构中提供的相关类来实现MD5 加密,这些类位于命名空间“System.Security.Cryptography”中。本系统将用户密码和试题题目等关键数据均采用MD5加密后再存储到数据库,以保证密码安全和题库安全。

9.教师权限控制

根据教师登录用户的角色不同,利用Session变量实现对其权限的控制。一个教师账号只能查看和维护一门课程的题库。

四、系统运行的安全保障

通过安全防范技术手段和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与落实,形成包括服务器系统安全保障、考前的安全保障、考场的安全保障、考后的安全保障等在内的完整安全保障体系, 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6]

五、使用流程及应用效果

系统的使用很简单,考试工作主要流程如图2 所示。

自从2010年在全校推广应用本系统以来,已经有9个医学专业、19门课程、42097人次使用本系统进行期考,教师发表相关研究和应用论文30多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最先使用本系统并开展相应教学改革的课程,随着系统在全校的逐步推广使用,毕业生的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在逐年提高,对师生进行的应用及推广问卷调查的统计显示,满意率达到97%。

参考文献:

[1]梁华,李惠生,张乐萍,王海政,罗开友.卫生专业技术资格人机对话考试考生适应能力和应试状态的调查[J].职业与健康,2010(8):928-929.

[2]黄建成,冯丽华.基于人机对话的医学考试改革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8):78-103.

[3]王海政.试析无纸化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新模式[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1(14):55.

[4]丁革媛,宋 扬,袁中臣,魏宝武.利用SQL Server存储过程提高在线考试系统的性能[J].微型机与应用,2011(22):7-9.

第8篇:师德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 学习方式 化学实验技能 大学生

一、问题的提出化学实验技能是大学化学、药学等相关专业学生必备的能力,该技能为他们今后从事化学、药学研究奠定基础,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提供帮助。但在调查研究中发现,部分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总体水平有待提高,尤其是实验创新能力的提高迫在眉睫。如许多学生做实验时只知依照课本的实验步骤机械盲目地操作,很少质疑;对于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很少有学生主动探究并作出解释;毕业论文阶段依赖性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弱;在教育实习或工厂实习阶段,很难将学习到的化学专业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在实际中加以应用等。这一现状,也造成了一部分毕业生难以求职或无法胜任岗位工作等问题。大量的研究发现,在大学生化学实验学习中,现有学习方式对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的培养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从而影响了学生实验技能的学习效果。

二、理论、实践分析 化学实验技能具有如下的一些本质特征:第一,化学实验技能是一种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是技能的一类。第二,化学实验技能包括化学动作(或操作)技能和化学心智技能两方面,具体表现为观察技能、实验操作技能、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技能和实验设计技能等。第三,化学实验技能是在完成化学实验任务过程中反复练习而形成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基本的行为与认知取向。学习方式反映了学生倾向于以什么样的行为与认知方式去完成学习目标与学习任务,因而它既包含具体的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但又高于策略与方法,它还能指导学生对具体策略与方法作出选择。化学实验技能的学习方式具有和化学知识学习相同的地方,但也有自身的特点:1.学习方式的多样性。首先,实验技能的学习方式种类很多,如观察学习、动作练习、任务训练、技能实训、技能实习等;其次,每一种学习方式又表现为很多的形式,如任务训练既可以进行验证性任务训练,也可以进行探究性任务训练等。2.学习方式的交融性。在学习某一化学实验技能过程中,学生往往将各种学习方式交融进行。如在任务训练中,学生既要进行观察学习,也要进行动作练习,更要进行探究实验,完成探究任务。同时,任何一个实验学习过程,都是实验心智技能和实验操作技能学习的交融,是手脑并用的过程。3.学习方式的阶段性。化学实验技能的学习具有阶段性,在实验技能学习的初级阶段学生一般采用观察学习、身体练习和任务训练等方式(如图1)。这一阶段的技能学习侧重于基本知识与基础技能的掌握。随着学生知识的丰富及技能水平的提高,其学习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在实验技能学习的高级阶段,一般采用技能实训、技能实习等学习方式(如图2)。此时的技能学习则更侧重于在实际情景中的技能学习及运用所学实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第9篇:师德学习计划范文

一、模拟演示型教学模式

模拟演示型教学模式,是指把自然规律和抽象的理论知识,或不易观察的微观事物、难于操作控制的实验等(用常规教学媒体是不能很好地表现的),利用计算机通过多媒体CAI课件,以二维或三维动画形式,进行信息综合处理,形成声音、文字、图像、动态的变化轨迹等多种信息组合,在大屏幕上展现出来,让学生能自发地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教学,从而在脑海中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为更深一步掌握概念起到很大的作用,达到突破教学难点的目的。

《科学》课程是综合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四门学科为一体的实验性很强的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实验教学是《科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在理、化、生课堂的演示实验中,由于受到常规实验仪器、实验材料、危害程度以及学校的实验设备配置等条件的限制,实验效果常不能令人满意。如果这时候能在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手段,采用模拟型实验教学模式,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一些重要的但现有条件难以产生满意实验效果的实验,可以弥补常规实验的不足,提高演示实验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溶液的导电性”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模拟演示氯化钠水溶液导电性实验的全过程。在“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用多媒体技术模拟,可以使整个实验流畅直观;另外还可以运用网络技术的虚拟实验室,发挥学生自主探索性实验的作用,除得到的数据准确外,还有利于环保。《科学》课程中适合使用模拟演示的内容还有很多,老师应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情境探究型教学模式

这是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讲授型”模式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教师仍然是教学的主导,通过系统教学向学生传授知识。但与以往传统模式不同的地方在于利用了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打破时空概念,充分展示科学的本质,通过多媒体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这种教学模式通过具体形象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学生通过多媒体技术形成自己的作品,意义在于建构自己的知识,并在交流与展示中及时地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信息素养。教师成为他们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师生呈现新的学习伙伴关系,符合现代教育理论思想。

三、WebQuest模式

WebQuest模式是美国圣地亚大学的伯尼·道格教授于1995年提出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处理不很明显的信息”。简单地说,WebQuest是利用因特网资源的授课计划或者是课程单元,它通过向学生提问一些本质性问题,提供进一步探索的机会,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应用他们的知识,从而努力让学生在较高的水平上思考。每一个WebQuest的核心是一个开放型问题,这个问题设定了WebQuest的清晰目标,鼓励学生回顾原先掌握的知识,激发学习者进一步探索的动机。WebQuest有其固有的教学模版与教学流程,通常有六个模块构成:导言、任务、过程、资源、评价和结论:

(1)导言:提供关于WebQuest核心问题的一些背景材料,用来激活学生原有知识,激发学生兴趣,具有抛砖引玉的作用。

(2)任务:即要着手解决的问题,是探究目标的具体化。一个好的任务应该可行有趣,并能促进学生高思维能力的发展。

(3)过程: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学习者应该经历一个描述得非常清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确定合作学习的小组和小组成员。过程为问题解决搭建了一个思维的“脚手架”,是WebQuest真正核心部分。

(4)资源:丰富的信息资源是完成任务所必需的。在WebQuest学习活动中,学习者所使用的信息主要来自互联网。通常由教师创建一些链接来共享网络资源,提供解决问题所必需的信息。教师提供的资源可以有多种形式,如网页、期刊文章、网上专家、电子公告板、邮件地址等,当然也不排斥使用离线资源,如印刷品、电子光盘、杂志、实地考察、模型等。在一个实际的WebQuest中,过程和资源往往并在一起。

(5)评估:对学生为解决问题而创作的作品进行评估。为了使学生学会选择、分析、综合利用信息而不是简单的拷贝粘贴,评价要注重学生高水平思维能力的发展,如作品的深度,是否有自己的观点,内容与表现形式是否有创意等。并要求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只有自我评价才能引起学生的反思。要求学生对他人的设计或作品做评价,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更开阔。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