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下工程施工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字:地下工程 施工技术 现状分析 信息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自21世纪以来,我国地下工程建设项目数量不断增多,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此外,地下工程建设不仅包括民间个人行为,也包括政府行为,例如南水北调工程、青藏铁路工程等,这些工程中隧道工程占据的比例相当大。与此同时,城市高层或超高层建筑的发展,其地下部分多配备有停车场或商场等。以上所谓的个人行为或政府行为均涉及到地下工程问题,且其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均牵绊着每一个社会人的心。本文就地下工程施工技术的现状及发展予以讨论。
一、地下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
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努力,我国地下工程施工技术或方法的发展令人欣慰。目前,地下工程主要施工技术包括盾构法(泥水平衡盾构/气压平衡盾构/土压平衡盾构)、新奥法、TBM法、浅埋暗挖法、非开挖施工、顶管法、沉管/沉井/沉箱法、ECL法、明挖法/盖挖法等。本章节就沉井法施工技术、顶管法施工技术、盾构法施工技术及新奥法设计新技术展开讨论,以探明我国地下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现状。
(一)沉井法施工技术
沉井法施工技术在我国地下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时间较长,但就现代地下工程建设中,沉井法施工技术的应用范围依然较广。沉井法施工技术的优点包括:技术简单、占地面积小、挖土量少、造价低等。此外,沉井结构可用作地下构筑物的围护结构,这样一来,沉井结构的内部空间亦可被利用。钻吸法沉井新工艺是传统沉井法施工技术的创新,其由上海隧道工程公司首创。中心岛式槽挖法也是基于传统沉井法发展而来,其亦是由上海隧道工程公司首创。实践证明,钻吸法沉井新工艺及中心岛式槽挖法在地下工程的应用具有可行性。
(二)顶管法施工技术
水下长距离顶管施工方法是在地下水位以下直接长距离顶进管道,该施工技术的优点包括:无需在水下开挖土方或挖槽、无需任何降低水位的辅助措施、造价低、施工速度快、降低特殊环境中的施工难度系数等。现阶段,水下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在国外多个国家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地下工程施工规模的扩大及施工要求的提高,我国钢质管道长距离顶进施工方法取得了新的突破,并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取得了成功。
(三)盾构法施工技术
盾构法施工技术多用于隧道掘进施工中,尽管其起步较晚,但其发展速度较快,则其发展前景一片光明。就盾构法施工技术掘进隧道而言,占据世界前两位位的国家包括:日本、德国,该两国的盾构法施工技术的发展水平相当高。盾构掘进隧道对施工环境的适应能力加强,特别是施工难度系数较大的纵长地下结构,亦可正常施工,且其覆盖层浅,尽管在含地下水的底层或稳定性较差的底层施工,其均不会引发大面积沉陷或地表断裂。根据盾构法施工技术的施工特点,其亦可用于高压强地层或松散土质的底层(例如:流动地层或软塑性地层等)。此外,盾构法施工技术在暂时稳定的地层亦可正常施工作业,但此时的盾构仅发挥顶部保护作用。总而言之,盾构法施工技术的应用前景一片光明。就盾构法施工技术的优点及缺点进行归纳总结,如下表所示:
(四)新奥法设计新技术-典型类比分析法
新奥法设计新技术-典型类比分析法源自于对工程实践的总结,其首创者为中国学者李世辉。实践证明,新奥法设计新技术-典型类比分析法适应中国国情,且其应用效果较佳。典型类比分析法属于一项初步的综合集成技术,其是用于预测与控制一种具有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在特定时刻的行为。此类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特点包括:信息不完全、不一致且不确定,数据匮乏、机理不清,不支持从整体角度使用理论分析方法进行描述、预测或控制;系统整体行为,允许通过量测个别宏观参数来实现有效控制等。
典型类比分析法组成成分包括典型分类与类比、个体测试数据、理论分析等子系统,且三者间存在相互渗透的关系。典型类比分析法在获取、表达或处理信息时主要借助计算机技术的特点知识,其亦是一种人机结合的智能化系统。
二、地下工程信息化设计施工技术
地下工程的稳定性与岩土体材料的物理力学特性、地下水作用、围岩构造等因素有关。现有设计方法多以事先确定的影响因素为基础创建数学及物理模型,并以各数值方法及解析方法等为手段对工程的稳定性予以判断,从而得到最优开挖方案。实践证明,该设计方法受到岩土体、地应力的分布及岩土应力与渗流间的耦合关系制约。通过对现有地下工程施工技术设计方法存在的局限性的分析,地下工程信息化设计应用而生。
研究结果表明,若把地下工程信息化施工技术结合原有计算方法及计算模型使用,有助于把各自的优点充分发挥出来。地下工程信息化设计融合了力学计算、监测技术及经验评估等,其是一种以施工监测、监测信息为显著特征的地下工程设计方法。该设计方法可对围岩开挖过程的稳定性及支护过程的施工状态予以全程监控,并将获取到的信息准确记录下来。这样一来,工作人员仅需对相关信息予以分析研究,便可准确掌握支护的作用及围岩的稳定性,并获取支护参数及围岩参数,从而为设计决策技术施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此外,在地下工程信息化施工阶段,量测信息可对围岩的物理力学参数予以反演计算,从而对地质信息的正确性予以检验,再通过反演分析法获取围岩力学参数,并利用有限元等数值方法计算分析围岩的稳定性,以此对工程后续施工发挥指导性作用。地下工程信息化设计技术包括信息采集-施工监测、信息处理-反演分析、信息反馈-稳定分析等三个环节。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地下工程施工技术或方法多样,且经过多年的研究及努力,我国在部分施工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突破,特别是盾构法等应用前景较广的施工技术,对其的研究及创新应该进一步加强。此外,就地下工程施工技术设计方法而言,地下工程信息化施工技术在确保地下工程施工安全及施工质量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我国地下工程施工企业深入研究及广泛应用。在研究及发展地下工程施工技术时,应该始终坚持“安全可靠、技术可行、环境良好、经济合理”的原则及理念,对各种可能技术手段予以灵活搭配、综合运用,以适应我国地下工程综合化、大型化、复杂化、深层化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钱七虎,戎晓力.中国地下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的现状、问题及相关建议[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27(4):649-655.
[2] 陈锋.我国城市地下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0).
[3] 梁波,洪开荣,梁庆国等.城市地下工程施工技术在我国的现状、分类和发展[C].//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2008:20-26.
摘要:
针对应用型高等院校办学定位特点,依据实际教学情况,阐明了地下工程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特色与思路,论述了开展以提高工程能力为导向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想及可行性,提出了构建统一关联的实践教学培养体系及有效实施工程实践教育的诸多举措,并分析了今后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实践证明,紧密围绕工程实际,着力强化实践能力培养,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地下工程;工程能力;实践教学;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TU9;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2)01-0028-05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发展迫切需要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这一重要的天然资源,其中,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成为当前中国地下工程领域的热点与亮点。截止2011年8月,全国已有33个城市正在规划建设或新建地铁。按照国家发改委已经批准的规划,到2020年中国地铁总里程将达6 100公里。前所未有的地下工程建设规模为新形势下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课题,即如何针对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特点,在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人才培养模式上更好地适应行业需求。
作为一所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教育目标的教学型工科院校,北京建筑工程学院长期以来坚持“以提高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质量为核心,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教学指导思想[1]。其中,具有悠久办学历史和良好教学传统的土木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成绩斐然,其多年来培养的毕业生在首都建设行业中已占据“半壁江山”。近年来,首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蓬勃发展,为满足行业对专业人才日益旺盛的需求,更好地服务于首都城市建设,土木工程专业于2006年正式设置了地下工程方向,在土木工程学科地下工程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面开创了崭新的局面。
一、地下工程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特色与思路
鉴于学校土木工程专业长期以来形成的鲜明办学特色,其地下工程专业方向培养的毕业生绝大部分将服务于北京城市地铁建设与地下空间开发等领域,尤其以一线施工企业居多,加之地下工程学科本身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因此,在地下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既要重视对学生吃苦耐劳和勤奋务实精神的培养,也要在知识结构上适当予以调整,包括增加工程一线所需的专业知识
教学,加强现场实际操作和施工技术与组织类课程的设置,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训练等,力图使培养的毕业生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在工程建设第一线实际工作中“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
尽管学校土木工程专业传统的房屋建筑、道路桥梁等专业方向多年来形成了良好的实践教学管理体制,积累了众多有益的经验,但亦存在实践教学环节(专业认识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之间彼此分散、缺乏关联、相互脱节等问题,未能有效形成一脉相承的、统一的实践教学体系。此外,实践环节学时偏少,这些问题均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才综合素质的深入培育造成了不利影响。正如文献2中指出:“对学生来讲,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各种能力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机结合的。培养的途径也绝不是某一个教学过程所能够解决的,而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为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加强学生实践技能训练,在认真总结既有专业方向实践教学环节的经验与不足的基础上,对地下工程专业方向课程作了调整,将地下工程施工(32学时)与地下建筑结构(32学时)两门主干专业课程独立单列(多数高校将地下结构设计与施工合并为一门课程—地下工程),突出施工课程理论教学的重要地位。着重对该专业方向大学4年期间的所有实习、科技活动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各主要实践教学环节的统筹考虑,力图形成一个科学的、系统的、密切衔接的实践教学培养体系,以有效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二、以提高工程能力为导向的地下工程专业方向人才培养途径
(一)基本思想
众所周知,与一般房屋建筑工程不同,城市地下工程建设项目大多具有建设周期漫长、线路标段分散、施工工法众多、受复杂地质条件影响大等特点,依照常规的实践教学安排,在某一个工地进行短期实习,难以实现深刻理解教学内容,取到好的实习效果。但相对于道路桥梁工程而言,地铁建设项目地点却主要集中在城市人口较密集区域,交通相对便利,非常有利于根据实际工程进展选择时机多次组织参观与实习。根据上述城市地下工程建设项目特点分析,借鉴不同高校在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方面的有益做法[3-8],遵循自身培养计划对地下工程专业方向实践教学环节统筹考虑、系统训练的指导思想,明确提出了以“贯穿式工程实践教育”为主线的培养思路。所谓“贯穿式工程实践教育”,即遵循教育教学基本规律,紧密围绕实际工程,将大学一年级末开始的专业认识实习、科技活动周,大学二、三年级相关课程设计,直至大四上学期的生产实习,以及下学期的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有机衔接,构建前后呼应、由浅入深的实践教学体系。此外,为加强工程实践内容的连贯性,在地下建筑结构及地下工程施工等主干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以及学生假期社会实践中,均明确要求安排一定数量工程实践的内容,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实践教学环节学时相对不足的问题。
(二)可行性分析
近年北京市轨道交通6号线、7号线、8号线二期、9号线、10号线二期、14号线、15号线等多条线路已相继展开,目前在施线路数量达13条。预计到2015年,13条新线陆续建成,北京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将猛增至561公里。包括国内其他众多城市在内,前所未有的轨道交通建设在强力拉动内需的同时,也造就了星罗棋布的地铁工地,这为贯穿式工程实践教育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条件。
地铁建设迅猛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良好契机尚需要通过深化校企合作予以实现。这些得益于多年来对首都建设行业人才培养的卓越贡献,得益于业内深厚广泛的校友资源。学校一贯重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已与北京城建集团、北京建工集团、北京市政集团、北京市政研究院、榆树庄构件厂等众多承担首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主力军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并签订了实习基地协议。这些均为学校地下工程方向人才培养构筑了宽广而坚实的平台。
(三)主要举措
1.科技活动周衔接认识实习,明确专业方向,激发学习兴趣
自土木工程专业2006级地下工程专业方向专业认识实习起,学校年年组织学生参观北京市丰台区榆树庄构件厂,重点针对厂内地铁盾构隧道预制管片生产制作过程进行观摩教学,以此作为工程实践教育的第一站。通过实习,学生不仅熟悉了管片钢筋绑扎、模板架设、混凝土浇注、养护脱模等主要工艺流程,而且通过观摩细部防水构造,以及组装好的竖向盾构隧道管片等实物展示,初步对盾构隧道的衬砌构造与作用有了理解。安排学生参观不同类型的在建地铁工程项目,在几届认识实习活动中,先后组织参观了北京市政集团承建的地铁4号线国家图书馆站、动物园站,北京城建集团承建的9号线东钓鱼台站、白石桥南站等工程,使学生对地下工程明挖法、暗挖法、盖挖法等主要施工工法现场概况积累感性认识。例如,在白石桥南站明挖基坑开挖现场,学生不仅观摩挖掘机开挖过程,在一定程度熟悉了钢支撑的构造及作用,初步了解了明挖法基坑施工工艺顺序,这些均为以后土力学、地下建筑结构及地下工程施工等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有益的基础。此外,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还积极推进地下工程施工学科及教学配套设施建设。2006年建立了施工技术仿真实验室,其中电动仿真盾构机模型及模拟盾构隧道施工的三维动画虚拟现实技术,为学生体验并掌握典型施工方法与主要操作技能提供了鲜活生动的素材。 认识实习周结束后,随即布置科技活动周的训练任务,即根据地下工程认识实习接触的主要内容,积极开展相关结构模型制作活动。学生自选题目,兴趣盎然地制作各种车站结构模型。这种活动不仅及时巩固了认识实习成果,切实锻炼了学生动手能力,也为培养学生结构构造与力学概念,拓展思维空间,发挥个人想象力和创造力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2.确立定期回访工地机制,前后衔接主要实习环节
专业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宜构成土木工程各专业方向三个相互衔接且逐步扩展深入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地下工程方向贯穿式工程实践教育思想指引下,通过确立工地定期回访机制的做法能够实现三种实习环节的前后衔接与递进接力。经过认识实习周和科技活动周的初步实训,已经调动起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在随后的二、三年级相关课程学习中,学生有必要定期回访、调研当初认识实习工地,针对该工程后续建设情况进一步积累工程实践经验。一般规模的地铁车站建设周期至少需要1~2年,而包括区间隧道在内的整个合同段项目建设则需要更长的时间,基本能够满足大学期间实习参观的要求。自2010年起,针对2007级地下工程专业方向大三学生暑假社会实践环节,开创性地提出强化假期工程实践的口号,以实现暑期社会实践与下学期生产实习相结合的目标,即根据各自以往跟踪回访地铁工地的情况,自主联系实习工地,并在现场工程技术人员指导下深入施工一线开展一定时间的暑期工程实践,为大四上学期即将进行的四周生产实习预热。当四周生产实习结束后,继续保持定期回访机制,直至最后一个学期毕业实习乃至毕业设计环节结束。这样从根本上实现工程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全周期贯穿式吻合。例如:2006年、2007级相当一部分学生坚持3年间对地铁4号线动物园站及9号线白石桥南站等工地的定期回访,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牢固掌握地铁车站结构设计原理及各种施工工法,出色地完成了毕业设计任务。
3.理论教学注重实践环节,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立足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众所周知,课堂理论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基础环节,应用型本科教育侧重于应用,在地下建筑结构、地下工程施工等主干课程教学中宜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与创新。例如:地下建筑结构课程教学中结合相关教学内容,安排课时上机操作理正、PKPM等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软件,在巩固基本设计理论知识的同时,为下一步的课程设计及相关毕业设计提供实用技能训练的机会。在地下工程施工课程教学中主动联系参观地铁9号线玉渊潭竖井内安装的LOVAT盾构机及后来的掘进过程,以加强学生对盾构机构造、性能及工作原理的理解与掌握。此外,根据办学定位目标和人才培养特色,在课程教学内容选择上突出实用性,即立足于城市地下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等方向,以工程案例为主线,将主要章节知识贯穿衔接,展示工程实例照片,播放典型施工工艺视频,
最大程度地实现学以致用、学有所用。
为检验专业实习及理论课程学习效果,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培养适应首都地铁建设行业需求的专业人才,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环节明确围绕地铁车站设计与施工领域进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训练。所编写的设计任务书和指导书力求通过学生在专业实习及理论课程教学中接触过的工程实例来反映现行规范的具体应用、最新科研成果及工程实践经验,使其领悟到如何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工程实践,再从实践步步升华至理论的过程。例如:地下建筑结构课程设计主要针对地铁车站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体系进行结构设计,而毕业设计阶段选择地下结构设计课题组的学生则需要完成包括支护结构设计、车站主体结构主要构件结构设计在内的大量设计任务。地下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设计要求针对明挖法施工的普通地铁车站所涉及的灌注桩及冠梁施工、基坑开挖、钢支撑架设与拆除、主体结构施工、地下工程防水施工及基坑回填等工种工程,确定施工展开程序及分项工程施工顺序,划分流水段,选择施工工艺与方法,编制施工进度计划表,绘制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制定技术组织措施,而毕业设计阶段选择地下工程施工课题组的学生除要完成包括明挖法、盖挖法、暗挖法等多种工法在内的复杂地铁车站的施工组织设计,尤其要求根据具体工程特点,利用已有知识对关键技术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分析探讨。所有的设计题目均紧密围绕实际在建工程,某些甚至就来源于学生们曾经实习过的工程。每位学生的工程背景不同,技术难点亦不同,可实现学生人手一题,有效防止成果雷同。这样通过对实践教学内容的精选配置,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自身内部实现了良好的统一、协调,加之毕业设计期间形成的定期回访工地机制,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在毕业前获得合格工程师专业素质训练并取得相应成果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4.实施的效果
地下工程专业方向自2006级实施“贯穿式工程实践教育”模式以来,在北京城建集团、北京市政集团、北京路桥集团等多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依托在建的地铁工程深入展开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在最近两年毕业设计期间,2006级学生康惟依托在建的地铁10号线成寿寺站—宋家庄站区间隧道,编制了现场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并进行优化分析,为科学安排施工工序,缩短工期发挥了积极作用。学生黄俊杰协助现场项目部编写了9号线白石桥南站监控量测施工专项方案,并绘制了全部测点布置图,使之进一步充实和完善。2007级学生蔡志勇依托在建的地铁14号线东风北桥车站,通过有限元计算和现场实际情况,重点分析了深基坑倒撑设计与施工的优化方案,为节约成本、简化工序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此外还负责编写了盾构穿越五环、盾构联络通道等多项施工方案,凭借丰硕的实践成果,其毕业设计最终获得2011年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校级优秀毕业设计。2011年7月19日 ,《科技日报》“教育观察”版 “本期关注”栏目报道了蔡志勇等同学的事迹,特别强调了他们在暑期社会实践中就提前进入工程现场作为施工员实习对今后成才具有的重要意义。
在已毕业的2006、2007级地下工程专业方向毕业生中,大多数学生凭借过硬的工程实践能力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纷纷签约大型施工企业。其他一些考取研究生的学生亦纷纷表示大学阶段工程实践的强化训练令自己“受益匪浅”,为继续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5.问题与对策
以提高工程能力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实施的关键,在于要保证具备与各实践教学环节相对应的实际在建工程项目。尽管实践教学环节安排有固定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且建立了定期回访工地机制,但毕竟每次接触工程实践的时间相对较短,往往只能看到工程施工的某些局部工艺或某种工法,很难认识地下工程施工全部细节过程。此外,因为时间和经费的限制,也难以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在大学期间全面接触多个不同工程施工内容。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回落,地铁建设工地数量规模的萎缩等问题都成为地下工程专业方向实践教学需要面对的难题。
为此,宜充分利用现代化摄影、摄像技术手段将各种可能接触到的施工工法的各个施工环节记录下来,然后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各种影音资料加工制作成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信息化实践教学课件,以展现工程全貌和施工全过程,从而把施工现场搬进课堂,或者通过网络在线学习,让学生足不出户便可全面深入地认知施工过程和关键工序,以增长见识、获取经验。将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引入土木工程实践教学环节的做法已有先例[9],且特意指出,如有可能,最后再选择适当的工地进行现场体验工程活动,对于那些现场看不到的前后工序可以反复观看教学课件,确保各实践环节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三、结语
大规模的城市地下工程建设召唤大批合格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定位目标的高等学校应审时度势,因地制宜,以加强学生工程素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不断探索研究教育教学规律,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证明,以提高工程实践能力为导向,开展贯穿式强化教育锻炼,使学生对专业知识体系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并实现有效的融会贯通,有利于增强个人综合业务素质。
参考文献:
[1]李雪华,杨湘东,朱光.土建类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3):35-38.
[2]周志军,孙建伟.提高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质量措施初探[J].高等建筑教育,2007,16(1):112-114.
[3]潘睿,李淑红,王志伟,等.强化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3):509-513.
[4]何夕平,陈燕.土木工程三大实习教学与课堂理论教学有机结合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8,17(5):124-127.
[5]陈明政.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16-18.
[6]何淅浙,宋少民,杨湘东.重视实践教学提高土木工程人才培养质量[J].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2006,6(8):341-344.
[7]沈良峰,高文华,万文,等.改革实践教学强化学生综合能力[J].中国地质教育,2006(4):127-129.
[8]齐伟军,李国柱,吴国祥.高校工科土建类本科专业跟踪式生产实习模式改革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1):158-159.
[9]邹中权,王齐仁,舒小娟,等.新形势下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时代教育,2008(5):135-138.
[10]贾晓云,宋玉香,朱永全.地下工程方向毕业设计教学环节探讨与实践[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4):92-94.
[11]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大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specialty
WANG Liang
(School of Civil and Traffic Engineeri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Beijing 100044, P. R. China)
Abstract:
关键词:防水材料;地下工程;施工技术
近些年来,为了满足地下工程中防水要求,世界各地建筑人士都致力于来发和研究新型防水材料,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高分子多层复合防水卷材作为目前地下工程施工中最为常见的一种防水材料,其在其他一些特殊工程结构中也常被采用。这种材料是一种性能优越、施工速度快、质量好的防水材料,在现代化工程项目中广泛的应用在屋面、空中花园、地下室、卫生间等防水等级高的建筑结构中。截至目前,这种施工材料作为质量高、价格低、施工简单的防水材料,已成为全国各地地下工程施工首选。
一、高分子多层复合防水卷材概述
高分子复合防水卷材是一种性能优异、施工工序简单、耐老化性能好、强度高的合成纤维材料,是通过传统的合成纤维施工技术配合抗氧剂、抗老化剂、抗紫外线屏蔽剂为一体经过先进工艺加工而形成的一种改性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
1、产品结构组成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建筑结构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有关工作人员不断的研究和开发新产品,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截至目前,国内建筑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多种不同的新型高效防水材料。在目前的施工建设中,我们常用的材料主要含有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防水材料、处理刚性防水卷材等等。这些材料在应用中性能良好,对于防水材料的更新有着重要的意义,时至今日,已经有工作人员将这些材料进行深入的总结和归纳,逐渐形成了一种全新技术材料,也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高分子复合防水卷材。在目前的高分子多层复合防水卷材中,其通常都是有四部分构成的,其具体情况如下:
首先,增强保护层,这一环节主要是采用复合丙纶长丝无纺布构成的,是利用这种材料同传统的卷材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综合性材料,是一种抗拉强度高、抗顶破能力强以及抗撕裂强度好的材料。
其次,防老化层,防老化层主要是在结构中添加了许多的外加剂,例如抗老化剂、屏蔽剂、抗氧化剂等,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卷材的抗氧化能力和抗紫外线能力,同时也是的这一层的防水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再次、主防水层,顾名思义这一环节是利用高分子聚乙烯掺加一定量的稳定剂而形成的一种耐久性、耐腐蚀性和地温柔型,这样可以有效的使得结构防水效果提高,并且更加持久。
第四、粘结层,这一结构是采用复合丙纶长丝无纺布形成的一种结构层,有着表面粗糙、摩擦系数大的特点,从而增强了卷材与基面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使得材料稳定性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2、高分子多层复合防水卷材特点分析
高分子多层复合防水卷材结构稳定性高的特性使得其产品特点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其在工作中优越性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且具备着防水、防潮、抗渗、耐腐蚀的优势,更是一个粘接牢固、施工简单、施工成本低、施工速度快、经济效益高的优势。由此可见,这一材料在目前的应用中广泛使用具备着一定的道理,也是整个工作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
二、施工技术分析
高分子多层复合防水卷材的施工工序非常简单:施工准备基层清理配制粘接剂节点施工主防水层铺设封闭接缝闭水试验保护层施工。下文就这些施工工序做了具体的描述和分析。
1、施工准备工作
在高分子多层复合防水卷材施工准备工作中,该类卷材的施工准备可谓是极为简单的一种,只需要一个或者两个开口容器、平铁锹、剪刀、刷子以及橡皮刮板抹平即可。施工的时候,其材料也只需要采用粘接剂将其和墙体结构、地下室结构粘接在一起就行了。在工程手工中,卷材在进入现场之后需要先从外观进行检查,要求卷材应当牢固、平整且不出现翘曲、褶皱等问题。
2、基层清理
基层清理可谓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尤其是在防水工程施工中,其更为关键。一般卷材对基层无特别高的要求,只要基层平整光滑无大裂纹即可,但是在工程中如发现因施工不注意而遗落在找平层上的灰疙瘩对该卷材是相当大的隐患,个别防水层在局部少量漏水大多数都是因基层的灰疙瘩没有清净而引起顶破防水层出现裂纹漏水。
3、配制粘接剂
配制粘接剂的主要原料是水泥和胶。随着环保的要求,以前工程上常用的107胶近两年已被801胶及821胶所代替。水泥采用工程中常用的32.5级普通硅酸盐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即可。用水剂801胶其重量配比为1:2:5(801胶:水:水泥),配制时,先将水和801胶混合,然后再投放水泥搅拌均匀,如果采用821粉剂胶,其重量配比为1.25:30:50(821胶:水:水泥),配制时,先将821胶粉和水泥以1:8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后,倒入水搅拌均匀,再投入剩余水泥搅拌均匀即可。粘接剂配制后需4小时内使用完毕。
4、进行节点施工:对阴阳角、天沟、落水口、排气口、穿墙管等复杂部位应先进行附加层的铺贴,这也是防漏的一个重点。
(1)天沟、檐沟应顺长向铺贴附加层,并在卷材收头处用水泥砂浆固定密封。
(2)高低跨、变形缝、出入口应采取适应变形的构造措施和密封处理,在转角处加铺一层卷材,在收头处用水泥砂浆密封防止翘边。
(3)女儿墙、山墙应在转角处铺附加层,防水层收头处用水泥砂浆密封。
5、主防水层铺设
铺设时粘接层在内侧,铺设方向任意选择,宜顺长向,铺粘次序延排水方向的低处向高处铺设,先预放卷材5-10米,找正方向,调准粘接面,在卷材中间处固定好位置,从一端卷至固定处,将水泥胶均匀涂洒在卷材对应的基面上,用刮板刮到3mm左右,同时滚放卷材,用刮板轻刮卷材表面,排除粘接层内的空气和多余水泥胶,按同样的方法铺设卷材另一端,即卷材整幅铺设完毕,铺设下幅方法相同,但要求卷材长边搭接不能小于100mm,短边搭接不能小于120mm,短边与短边间距不能小于1000mm,卷材与基面的粘接率要达到85%,不得有大面积空鼓。
6、接缝封闭
防水层铺设完,应及时对粘接质量和防水层做全面检查,发现有防水层划伤、空洞、翘边、空鼓处应立即修补,修补合格后用毛刷在所有的接缝处涂刷一层水泥胶,将接缝处封严。该卷材的另一大特点是修补极其容易,只需在修补处再粘贴一层卷材即可,省时省力。
三、结束语
防水工程是业主、用户十分关注的使用功能,也是施工中的难点,质量问题较多,主要是由于工序较多、施工工艺比较复杂,施工技术要求必须严格。因此,在这里对地下工程新型防水材料构造进行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也是为日后地下工程施工奠定基础的主要手段。
参考文献
曾经的“中国铜城”――甘肃省白银市,作为西北地区的一座资源枯竭型城市,正在以PPP模式打造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并入选财政部第二批PPP示范项目。
记者日前赶赴白银,实地探访地下管廊如何提升白银市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和综合承载能力,以及PPP为这座西北小城注入了怎样的建设活力。
示范项目亮点
在技术层面创造了“五最”
2015年4月,经过财政部和住建部组织的竞争性评审和答辩,白银市在全国34个申报城市中成功进入全国首批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行列, 也是西北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从2015年到2017年的三年间,白银市每年可获得中央财政3亿元的专项资金补助。
入围试点城市后,白银市主政者铺就了一张地下管廊的白银蓝图:投资22.38亿元,用三年时间在白银城区7条道路建设26.5公里地下综合管廊和两座中央控制中心。项目建成后,地下综合管廊将辐射中心城区及银西新区面积40平方公里,受益人口35万人, 占城区总人口的90%。 “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是创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利国利民、造福子孙后代的好项目、大项目。” 白银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旭晨说。
2015年10月,白银市政府与山东华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下称“山东华达”)、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签订了白银市地下综合管廊试点项目PPP项目合同书及备忘录,成立白银市城市综合管廊管理有限公司(下称“管廊公司”),开创了全国管廊试点城市中唯一以混合所有制形式投资、建设、运营、管理项目的先河。
其中,白银市政府以地下空间作价出资5556万元,占项目公司10%股权,社会资本方以现金出资5亿元,占项目公司90%股权。项目采取建设―运营―移交(BOT)的运作方式,特许经营期30年(含建设期)。根据市场平均水平测算,社会资本方投入资本金的收益率不超过8%。
截止到10月底,项目已完成管廊规划建设7条路中4条管廊的建设。《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日前来到白银市综合管廊北环路项目施工现场,蓝天白云下,地下管廊雏形“身姿”尽显伟岸。进入施工现场,工人们头戴安全帽,身穿工装,切割木料,搬运钢筋,浇筑水泥,操作塔吊……每一个管廊建设者都有条不紊地在工作岗位上紧张忙碌着。
记者沿着入口的阶梯一直向下走,地下堪称管线的世界,电力、热力、通信、供水、燃气等多条管线规整地排列在管廊内,整个地下空间干净整洁,一目了然 。此外,在地下管廊中还设有专门的检修口、投料口和监测系统,未来能够有效解决市政管线维修之难。
作为西北地区唯一进入全国首批地下综合管廊试点的城市,白银这个甘肃小城在综合管廊的技术层面创造了“五最”。白银市住建局副局长王东燕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设计理念最优,首次将高压电力线及燃气管线统筹纳入管廊;入管廊线种类最全,纳入给水、雨水、污水、再生水、热力、燃气、电力、通信8类管线;管廊附属设施设计最新,附属消防系统、通风系统、排水系统、标识系统、电气系统、监控与报警系统六大系统;管廊断面结构尺寸最大,银山路断面达到68平方米;入廊热力管径最大,银山路热力主管径达到1.2米。
“全国的地下管廊试点城市我基本都去了,白银绝对是一流的。”管廊公司董事长、山东华达董事长郭凤泉说。
示范项目意义
对资源枯竭转型城市来说,可规避财政风险
以往中国城市建设中新建、改扩建道路工程反复开挖、长期施工的现象,令广大群众着实烦恼,白银也不例外。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当得知这一次的开挖,是要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从此城市将彻底告别开挖的现象时,许多市民对此项工程表示期待。白银市民李先生说:“长痛不如短痛,如果这是最后一次挖路,我们都会理解支持,老百姓期待工程早日建成。”
支撑起白银市民巨大期望的,是省市两级政府举全力建设白银地下管廊的决心。据白银市政府人士介绍,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书记、省长亲自指导,多次过问。甘肃省财政厅主要负责人和白银市党政领导多次带队赴财政部汇报衔接,甘肃省住建厅也多次向住建部汇报有关工作。
在市级层面,白银市成立了地下综合管廊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管廊设施建设工作方案和管理运营办法,由各相关部门主要领导直接负责本部门的项目推进工作,形成了有效的工作联动机制、监督机制,同时与雨污水管、生活给水管、燃气管、电力电缆、通信电缆等相关管线单位签订初步的意向入廊协议,确保项目高标准建设和运营。
事实上,作为典型的资源枯竭转型城市,白银市、县区两级财政都属于“吃饭财政”。
甘肃省统计局披露数据显示,2015年白银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25.49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到30.73亿元。在地方财政压力巨大的背景下,白银地下管廊项目的PPP模式更具特殊意义。在白银市官方看来,市政府以地下空间作价出资5556万元,按照政府授权的主体与选定的投资人1:9的股权比例合资组建项目公司,可以规避政府财政风险。
对社会资本而言,地下综合管廊的“经济账”无疑是他们关注的核心命题。白银市政府在测算本项目的收益后做了具体“安排”:预计项目建成后,项目公司在获得合理回报和支付融资本息情况下,每年资金需求量为8290万元,为确保项目运营后产生的收益能够还本付息,保证社会资本的投资收益,项目公司可以获得初期入廊费和以后年度管廊租赁使用费,管廊租赁经营收益为2800万元/年;基础设施配套费补助1500万元/年;政府预算资金补助4000万元/年。“以上费用合计现金流8300万元/年,基本能够保障项目公司的合理收益。”
示范项目难点
融资难是民企参与PPP重大挑战
在白银地下管廊项目中,由民企控股的“民企+国企”联合体中标,这在全国各地同类项目中并不多见。白银市财政局副局长张太明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民营企业有管理效率高和决策流程快的特点,依托国企雄厚实力、先进技术和高信誉度,对缩减项目建设周期、降低项目运作成本和资产负债率都作用明显。
张太明称,联合体涵盖了地下综合管廊投融资、规划设计、地下空间施工、管廊信息化等核心业务领域,充分发挥了其资源调动与项目承接能力突出的优势,确保了方案的可实施性。
身兼项目公司和民营资本的法人代表,管廊公司董事长、山东华达董事长郭凤泉今年在全国考察了多个地下管廊PPP项目,他最大的感受是政府单方面压缩造价是普遍现象,而动辄几个亿的压缩,却不是所有人都承受得起。“对央企控股的PPP项目公司来说,就当赔钱买个信誉,而我们民营企业,真的承受不了。”
在郭凤泉看来,融资难是民营企业参与PPP项目的另一个重大挑战。例如,农业发展银行甘肃省分行对项目公司融资需求的反馈是:借款主体不符合农业发展银行政策要求,管廊项目借款主体必须白银市城司才能运作,对于民营企业控股的项目公司,农业发展银行政策上有资格准入限制。
“政策性银行融资落实不到位,是造成白银管廊试点项目融资推进缓慢的主要原因。” 甘肃省财政厅PPP管理中心主任武晓岗说,“建议国家在PPP项目融资贷款方面放宽准入门槛,加快审批流程,给综合管廊试点项目解决融资难题。”
记者观察到,与国有大型银行对民营企业参与PPP项目的融资“高门槛”相比,城市商业银行就显得颇为“灵活”。旨在“服务地方、服务市民”的甘肃本地银行――兰州银行,通过投资银行部对白银管廊项目公司资本金方面提供金融支持1亿元,兰州银行白银分行对作为社会资本方的山东华达发放贷款4亿元,满足PPP项目融资需求。
关键词:城市地下工程;施工方法;适用条件;明(盖)挖法;浅埋暗挖法;盾构法;TBM法
中图分类号:U615 文献标识码:A
城市地下工程施工常用施工方法有明(盖)挖法、浅埋暗挖法、盾构法。
(一)明挖法。明挖法也称基坑法是从地表面向下开挖,在预定位置修筑结构物方法的总称。明挖法成本低但拆迁量大对城市交通、环境影响极大,若在市区一般不采用明挖法,在人少、交通不繁忙、埋深浅的地方首选明挖法。本文不予详细讨论。
(二)盖挖法。盖挖法是一种先施作围护桩或连续墙作为围护结构和支撑结构(如钢横撑、长锚索等组成支撑结构),在该结构保护下再做桩顶纵梁、盖顶板,恢复路面,然后在桩及盖板的支护下再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施工主体结构的方法。
根据开挖及结构施工顺序的不同,盖挖法可分为盖挖顺作法、盖挖逆作法和盖挖半逆作法。盖挖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1.优缺点:优点和缺点与明挖法类似,不同就是盖挖法能最大程度上减少施工对地面交通和附近居民的干扰。
2.适用条件:盖挖顺作法:路面交通不能长期中断的道路下方修建地下车站,可采用盖挖顺作法;盖挖逆作法:地下构筑物顶板覆土较浅、沿线建筑物过于靠近的情况下,为防止因基坑长期开挖引起地表明显沉陷危及临近建筑物的安全,或者是为了避免盖挖顺作法两次占用道路的弊病,可以采用盖挖逆作法施工。
(三)浅埋暗挖法
浅埋暗挖法以新奥法为基础,采用复合式衬砌,初期支护刚度大承担全部荷载;采用多种辅助工法,超前支护,改善加固围岩;采用不同的开挖方法及时支护封闭成环,与围岩共同形成支护体系;采用信息化设计与施工。我国总结了一套浅埋暗挖法的施工要求,即“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测量”的总原则。
1.浅埋暗挖法施工方法
由于工程实际情况不同,浅埋暗挖法的施工方法各有不同。区间多采用台阶法施工。渡线等大断面段多采用隔墙台阶法、单侧壁导坑法、CD法(中隔墙法)、CRD法(交叉中隔墙法)或双侧壁导坑法(眼镜法)施工。地铁车站可采用柱洞法、侧洞法、中洞法、PRB法施工。
2.浅埋暗挖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1)优点:与明挖法比,浅埋暗挖法最大的优点就是避免了大量拆迁、改建工作,减少了对周围环境的粉尘污染和噪声影响,对城市交通的干扰小。缺点:施工速度慢,施工工艺受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限制;浅埋暗挖法不允许带水作业并且要求开挖面具有一定的自立性和稳定性。(2)适用条件:浅埋暗挖法适用于不宜采用明、盖挖法施工,含水量较小的各种地下地层特别是软弱砂土地层,尤其是当城市城区地面建筑物密集、交通运输繁忙、地下管线密布,且对地面沉降有严格要求,修建埋置深度较浅的地下结构工程。
(四)盾构法
盾构法是使用所谓的“盾构”机械,在围岩中推进,既能作为临时支撑结构防止土砂的崩坍,同时又能在其内部进行开挖、衬砌作业修建隧道的方法。盾构基本由盾构壳体和开挖系统、推进系统、衬砌拼装系统等三大部分组成。
1.盾构分类:盾构按其构造和开挖方法可分为:手掘式盾构、半机械式盾构、机械式盾构、挤压式盾构、泥水加压式盾构、泥土压式盾构。
2.盾构法的优缺点:优点:能适用于任何水文地质条件;施工安全;暗挖方式施工时与地面工程及交通互不影响,振动和噪声小,可控制地表沉陷,对施工区域环境影响小。缺点:隧道曲线半径过小时,施工难度较大;施工时,沉降量难以控制.
(五)TBM(隧道掘进机)法
TBM法通常是指岩石隧道全断面掘进机,它是集掘进、出渣、支护和通风防尘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大型高效隧道施工机械。
1.TBM类型及特点
根据对围岩的支护方式,可以将其分为有护盾式和无护盾式两类。护盾
掘进机又可以作开胸式掘进,也可以作闭胸式掘进。TBM不具备泥水压、土压等维护掌子面稳定的功能。其依靠支撑在岩壁上的撑靴撑在隧道侧面上提供反力,通过安装在预制仰拱块上的轨道行走,采用管棚、超前导管、锚杆、喷砼为初支,常规方法施作二衬。
2.TBM(隧道掘进机)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1)优点:作业连续,施工效率高,速度快;开挖轮廓多为圆形,超挖量少,减少支护工作量;对围岩扰动小,避免爆破引起的围岩松动坍塌,施工安全性好;使用劳动力少,劳动强度低,作业环境好。缺点:对岩层最为敏感适用用范围不广;体积庞大,设备购置和施工费用较高。对于短隧道和中长隧道难发挥其优越性;不适用于小断面隧道;当遇到大断层、溶洞和涌水地层时将出现难以克服的困难。(2)适用条件:护盾式掘进机主要适用于含水的中硬岩层,抗压强度小于20MPa~30MPa较合适。无护盾式掘进机主要适用于均匀的硬质岩层,抗压强度大于30MPa。
二、小结
从上文可以看出,对于地下铁道车站,条件允许下明挖法仍是首选方法,盖挖法是修建车站的主要方法。暗挖法将会有很大的发展。对于城市隧道而言,浅埋暗挖法、盾构法、TBM法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经济的施工方法。从施工技术上来看,只有不断提高机械化水平,才能提高施工效率。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大模板支架;可靠性;安全性;分析
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我国施工建筑中更多采用刚度较好、承载力较高且便于施工的钢管模板体系,在许多地下工程中的应用极为广泛。但高大模板支架设计过程中,往往在集中线荷载方面超出15kN/m,坍塌事故发生的概率极高。因此,通过对其可靠性与安全性的分析对于保证支架的可靠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模板支架可靠性与安全性的概述与现状研究
对可靠性的概念,根据我国关于建筑结构的相关标准,将特定时间与条件下,建筑结构可保持自身原有的功能能力便为可靠性,其中的功能侧重于耐久性以及安全性等方面。由于大多地下工程在可靠性行方面存在许多影响因素,为可靠性的分析带来一定的难题。对此许多学者通过实践总结,对结构可靠度的分析主要从蒙特卡罗法、验算点法以及响应面法等。但并非所用可靠度分析法都可用于高大模板支架分析过程中,很多利用求极限承载力或函数式构建等方式都涉及较为繁琐的计算过程中,难以适用于支架可靠性分析中,对此可在支架抗力概率的相关模型构建基础上通过蒙特卡罗法完成具体分析。另外,在安全性分析方面,地下工程中模板支架大多选用混凝土构件,因设计过程中关于荷载与抗力问题分析的缺失也使坍塌事故容易发生。目前我国关于支架安全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类支架,其一在搭设质量与设计方面具有保证,搭设水平比较理想,此种可支架可叫做高质量模板支架;其二为模板支架无论在设计阶段或施工过程中难以保证其搭设水平,易发生坍塌事故,对这种模板支架可叫做水平较差支架;其三为除一般水平与高质量支架外的搭设水平,被称为一般模板支架。从大多关于模板支架的研究中可判断,其质量较高与一般水平的模板支架在安全程度方面较高,可与国外模板设计媲美。而水平较差的模板支架由于安全系数较低,坍塌是必然的结果。
2 关于可靠性的具体模型构建与影响因素分析
2.1 可靠性模型构建
对高大模板支架可靠性分析过程中,主要需对其承受的恒荷载与活荷载进行分析。其中恒荷载又称永久荷载主要指支架自身的重量以及所应用的钢筋、混凝土等重量,而活荷载具有一定的可变特征,主要指因施工过程产生的荷载如混凝土的振捣或人员设备等产生对荷载。在具体构建模型过程中应考虑到,地下工程中的模板支架在稳定性方面,具有控制作用的主要为底层立杆轴向力,风压在一定范围内对模板支架产生的荷载可以直接忽略。另外,根据以往研究中也发现,受施工方法以及材料的选用方面的差异,活荷载在可靠性模型中的取值往往存在较大的差异。具体关于可靠性概率的模型主要对荷载的相关参数进行取值,考虑永久荷载与可变荷载下变异系数的情况以及概率分布。
2.2 可靠性的具体计算分析
在完成关于荷载概率模型构建后,便需计算支架的可靠度,通常对支架可靠度的考虑多从剪刀撑的设置与否方面着手。计算中可利用MATLAB数学软件推出剪刀撑设置或不设置过程中抗力的结果以及恒荷载与活荷载的具体效应,在此基础上通过蒙特卡罗法能够得出支架的可靠指标。例如,对于某地下工程中设计的高大模板支架体系,架体高度为10.2m,立杆纵向与横向距离都为1.20m,立杆步距也为1.20m。通过蒙特卡罗法可推出该价值体系在设置剪刀撑的情况下,其可靠指标为4.68,失效概率为1.46×10-6,而在不设置剪刀撑的情况下,可靠指标为1.67,失效概率为4.70乘以10-2。通过得出的结果,可得出不设置剪刀撑的情况下,可靠指标无法满足可靠性要求,使架体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要求在实际地下工程支架体系构建中做好剪刀撑的设置。
2.3 支架抗力受试验因子的影响分析
支架抗力是保证高大模板支架可靠性提高的关键性因素,要求在立杆间的距离保证合理的情况下,除进行剪刀撑的设置外还需做好扣件的合理控制等工作,以保证支架的抗力。而其中试验因子主要指剪刀撑设置或不设置情况下,支架极限承载力中涉及的均值,可对其中一个试验因子进行取值,而另外两个参数保持均值。通过研究发现,对于取值的试验因子,其支架承载力的变化在立杆长度大于水平杆长度的情况下极为显著,支架承载力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这就要求为保证最大模板支架的可靠性既要拧紧扣件,还需保对立杆长度的控制。
3 关于安全性的主要评价方法研究
对支架安全性的分析主要针对现行因人为过失而造成的地下工程坍塌事故等。尽管当前在安全性方面关于对模板检查与验收等缺少相关的规范文件,但很多安全技术规程中都可发现安全规则内容。根据以往学者研究,对支架安全性的分析主要利用DER评估法,其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第一,检查搭设质量。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高大模板支架在性质上本身为随意性较大且构造较为简单的临时结构,其中不乏不确定的因素。对此在检查搭设质量中要求对立杆长度设计、剪刀撑设置、立杆底部基础、立杆弯曲程度以及扣件的设计等内容。第二,对支架安全性的分析。在确保检搭设内容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便需进行模板支架安全性的分析,利用DER法对检查内从采用D值、E值与R值的形式。其中D值对安全性的描述多集中在支架方面存在的人为过失及其严重程度,E值则对人为过失范围进行具体描述,并根据对搭设质量内容对检查结果进行过失范围的等级划分,而R值则具体判断支架安全性受人为过失的影响。这种评价方法对现行许多地下工程都可使用,可使支架的实际检查与验收具备较为可靠的参考内容。
4 结语
对可靠性与安全性在高大模板支架中的分析是保证支架应用效果得以发挥的重要保障。实际分析过程中应注重对可靠性的相关模型构建,判断影响可靠性的因素如剪刀撑的设置与支架抗力等,通过文章所述设置剪刀撑并对立杆长度进行控制可提高其可靠程度,而在安全性分析方面也应利用DER法,能够得出具体的支架安全性结果。
参考文献
[1] 马金彬.高层钢框架结构施工工艺与焊接变形分析[D].重庆大学,2010.
[2] 吴俊杰.混凝土核心筒与外钢框架施工误差的产生机理与控制技术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0.
关键词:不良地质条件超前小导管超前深孔预注浆加固工艺 夯管帷幕工艺
1、 引言
自本世纪初期,国内特别是北京市的市政基本建设进入了一个全面建设的阶段,特别是近几年来未缓解交通堵塞的压力,大力发展北京市的市政基本建设已成为共识。然而,目前机械设备及技术力量相对滞后,在地下工程施工中,其主要的施工工艺依然为人工开挖,由于在施工过程中地质条件的不确定性,在土壤加固时经常发生加固效果不理想的状态,直接导致发生掌子面塌方事故,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北京市的地下工程施工中,由此发生的伤亡事故屡禁不止,由此可见,认真分析地质条件,使用有效的土壤加固工艺,在地下工程施工中极为重要。
2、 工程概述
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北京段)总干渠下穿铁路立交工程与大台线立体交叉,位置在西四环下穿大台线框架地道桥(五路桥)下,输水圆管左、右线分别以隧道形式下穿五路桥,输水圆管隧道采用暗挖法施工,施工时不中断桥上铁路及桥内公路行车。五路桥为四孔闭合式框架桥,孔径为1-14.0m+2-17.5m+1-14.0m。暗涵隧道内廓为2孔4m圆形。左右两线隧道中心距离为19m,拱顶距框架桥底板约为3.34m,夯管工作室覆土4.0m,临时通道覆土3.7m,属超浅埋暗挖范围。西四环为北京市重要交通干线,车流量大,保证西四环的绝对安全,是本工程的重中之重。
3、施工工艺
3.1、夯管帷幕法施工工艺
夯管帷幕法也称管棚法,是地下建筑物暗挖法中(超前小导管法、大管棚法、管棚法)最为安全可靠的施工防护方法。夯管帷幕是指在隧道开挖之前,利用夯管锤将钢管一根挨一根地打入、并穿过路基,在地下建筑物形成门字形管棚,如下图所示。利用管棚支撑铁路列车荷载、汽车荷载、维护铁路公路的稳定,同时对隧道开挖施工起到保护作用。为保证铁路运营安全,提高路基的安全性,同时提高施工效率,减少列车慢行的影响,确定采用钢夯管的施工工艺作为穿越铁路五路居桥的方法。该项技术与传统的液压顶管相比,其主要特点是不破坏地层结构,使原土体始终保持封闭的结构,不会对行车安全造成影响。此种工艺地层适应性广泛,施工周期短,适用于除岩石以外的各种土层、回填层及含小卵砾石层。
3.2、超前深孔预注浆加固工艺
本工程的超前深孔预注浆工艺即采用空压机送风,通过钻机平台带动钻杆前端合金钢钻头高频率冲击,打碎前端岩石;同时,通过液压油泵带动钻杆及钻杆前端合金钢钻头旋转并向前推进,使其达到钻机成孔的目的;成孔后,采取逐段注浆的形式,完成围岩加固的全过程。在施工中,实施钻一段、注一段,再钻一段、再注一段的钻、注交替方式进行钻孔注浆施工。每次钻孔注浆分段长度1~3m,孔口管法兰盘进行止浆。前进式分段注浆钻孔注浆施工模式图解。
由于在竖井实际开挖过程中,发现地质条件发生变化,经过分析计算,隧道所在地层中砾石最大粒径为35cm,含量接近52%,与原设计中的数据产生了偏差,同时在竖井开挖过程中发现,砾石层主要分布在隧道拱顶范围,对土壤加固效果极为不利。为保证取得第一手数据,以保证隧道开挖安全,经过对拱顶以上1m至拱顶以下2m范围进行取样分析发现,地层中没有粘粒,属松散结构,孔隙率达31%左右,土壤加固及开挖风险较大。为保证在隧道开挖过程中的绝对安全,在竖井开挖过程中对拱顶部位进行了超前小导管注浆预加固工艺,但由于拱顶部位砾石粒径较大,且含量较高,70%的小导管打入深度在50cm以内,无法满足施工安全需要,同时在打入小导管时对周边的地层破坏极为严重,完全丧失其自稳能力。由此显示,单独的超前小导管工艺无法保证隧道开挖安全,为谨慎起见,通过对周边工程的施工进行调查分析,帷幕注浆加固工艺采用的机械设备同样无法保证土壤加固的效果。而前进式分段深孔注浆工艺采用的合金钢钻头正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最后采取此种工艺成功穿越了西四环主辅路。
3.3、超前小导管预注浆工艺
在软弱围岩地层中施工,采用小导管超前支护预加固地层技术,通过注浆,使小导管周围土体固结成一拱形承载壳,有效地控制拱顶坍塌。超前小导管注浆施工内容主要包括封闭工作面、钻孔、安设小导管、注浆、效果检验等工序,其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
4、施工工艺比选
本隧道处于北京市西四环主路下,须从桥东侧施做施工竖井,往西开挖横向通道(71.3m),在到达正线位置后从北侧壁开挖夯管工作室(各10.5m),随后进行铁路五路桥下范围施工,长度根据桥体形状,左线39m,右线35m。最后进行桥区范围外的剩余部分。
为了保证铁路桥体的稳定及铁路运营的安全,桥体范围内正洞隧道开挖前必须采用夯管管棚支护。在施工中需要严格控制地表沉降以确保施工不会对桥体产生过大的局部应力,从而确保桥体结构安全。按照设计文件要求隧道其余部分开挖超前预支护采用Ф32小导管注浆加固地层技术。小导管采用Ф32热轧无缝钢管。拱部小导管沿开挖轮廓线从格栅腹部穿过,间距每米设三根,单根长3.25m,仰角及外插角15°(角度过小影响下榀格栅的架设,极易造成侵限,角度过大,出现超挖现象严重)注浆浆液采用硫酸-水玻璃双液浆,注浆压力宜控制在0.3~0.5MPa。
本工程完成施工竖井破除廊道马头门后,每榀以50cm间距向前进行开挖。由于地质条件与设计文件出现较大变化,卵石粒径大,含量高,传统小导管注浆工艺无法保证开挖安全,在进行通道施工时,难以保证开挖面稳定。针对此问题,专业技术人员对北京市内施工中使用的注浆加固工艺进行分析、对比,根据现场情况,经过试验段效果验证,最终在专家分析会上确定深孔注浆加固方案,施工通道以及夯管工作室开挖按此工艺进行超前预加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确保了施工安全。桥区范围外的剩余部分由于地质条件变好,沿用了超前小导管预加固工艺施工,安全地完成此段部分施工。根据工程实际需求,经过专家多方论证,最后确定廊道以及夯管工作采用超前深孔注浆加固工艺进行地层加固,桥区范围内采用管棚帷幕施工进行防护,桥区以北采用小导管注浆加固工艺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关键环节,确保了整个工程的顺利完工。结合本工程具体施工,下面就各工艺优缺点进行比较如下:超前深孔注浆加固,适宜大粒径卵石,固化范围较均匀且强度高的地层,缺点是施工周期较长,费用较高,一般适用于工期要求相对宽松,地下结构物位置可探明情况使用的工程。管棚帷幕防护是地下建筑物暗挖法中最为安全可靠的施工防护方法,但是存在施工周期长、费用高,不宜防护结构长度过长的缺点,一般在结构物防护要求苛刻的条件下被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适宜小粒径砂夹卵石地层,且砂含量越高防护效果越好,投资成本最低。缺点是地表沉降值不宜控制,后期强度较小,此工艺是目前暗挖法施工中使用最为广泛,投资最为节省的一种工法。
5、结论
张同波,青岛建设集团股份公司总工程师、青岛理工大学研究生导师、中国建筑业协会评审专家、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总工咨询委员会常务理事。他针对工程的重大技术问题和建筑业的难点技术课题,进行科研、技术开发及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研究、总结形成了多种高效、安全的新技术,大大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奥运帆船中心工程建设上,张同波应用了“临海复杂地质条件旋喷桩止水帷幕技术”,解决了奥帆中心深基坑及二期展厅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等难题,降低工程造价近400万元;在青岛游泳跳水馆工程中研究应用了 “复杂造型大跨度钢网架扩展提升技术”,大幅度的提高了设施的安全性能;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二期工程上研究应用了 “超长预应力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有效地保障了工程的质量。
与此同时,张同波还积极加强科技管理建设,从而形成了从集团总部到事业部、分公司至项目部的技术管理体系,同时还建立了以集团技术中心为核心的创新体系,以及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密切合作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制,为推进企业科技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张同波先后主持完成了《复杂地质条件地下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混凝土工程节能降耗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混凝土结构地下室抗裂防渗综合技术》等国内领先水平以上的科技成果20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华夏建设科技奖2项,首届中国质量技术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奖6项。组织研究并编写了12册集团《施工技术标准》、5部集团的施工图集,主持编写的工法中有3项被评为国家级工法,12项被评为省级工法。先后参加了《再生骨料应用技术规程》、《混凝土结构施工规范》、《建筑工程深基坑监测规范》等6部国家标准和包括山东省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DBJ14-032-2004在内的三部省级标准的编制。
关键词:地下室,防水工程,渗漏,原因,防止
中图分类号:TU352文献标识码: A
一、地下室防水渗漏的原因
1、结构裂缝
(1)沉降引起的裂缝
通常建筑工程在勘查、设计阶段都综合考虑了地质、水文等工程条件,但建筑物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依然会不可避免地发生,这种不均匀沉降可以导致建筑物地下结构发生变异,当应力集中在某些部位,混凝土结构裂缝就产生了。
(2)外力引起的裂缝
建筑物地下室外墙在基坑回填土施工完成后,必然会受到来自回填土、地下水本身以及地面荷载作用下产生的侧压力,同时在地下工程长期处在较为复杂的环境期间,整个结构会受到影响,从而引起结构变异,导致结构出现裂缝。
(3)环境引起的裂缝
建筑结构所处环境及混凝土自身温度、湿度变化以及混凝土自身的化学变化都可以引起混凝土的收缩、变形甚至开裂。混凝土在散热过程中引起的冷缩,会在相邻部分混凝土的限制下产生背向的变形,而产生结构裂缝引起渗漏。对地下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而言,混凝土内部与表面、表面与外在环境间都会因水泥水化热的缘故引起它们之间存在较大的温差,这种温差会引起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
2、用材不当
建筑工程防水材料常用的是防水卷材和防水涂料,以及堵漏和密封等辅助材料。根据其成分组成不同,每种防水材料又有多种类型,各有特性、各有所长。如果在防水工程设计、方案选择上未因地制宜地根据建筑等级、功能需求、防水部位以及所处环境条件选用适合的防水材料,发挥其固有特性,选用施工使用后反而容易出现渗漏状况。
地下工程外墙所需防水混凝土除了添加膨胀剂外,还需根据运输浇筑条件、施工季节添加缓凝剂、防冻剂等外加剂,而这些外加剂种类繁多,有的作用突出,有的作用微小,有的无作用,甚至有害。倘若选用非高效的膨胀剂及减水剂,反而引起混凝土塌落度损失过大甚至抗压强度过低而导致渗漏。因此,外加剂的选用必须适合、谨慎。
3、防水失效
(1)底板防水失效
建筑物地下室防水通常采用外防水做法,那么基础防水层就做在基础底板下面,同时基础底板混凝土采用具有抗渗性能的自防水混凝土。因施工工序是自下而上的进行的,基础防水层只能做在位于基础下的混凝土垫层上。垫层只是方便施工和保护地基而做的辅助工程,但它却是基础防水层得以附着的根本。
垫层下部是无均匀压实的天然地基土层,上部基础底板将建筑物自重及其他荷载直接传递给工程桩,故垫层沉降量和沉降速率都很小;当天然地基土层受到扰动或长期浸泡在水中时,很容易出现较大沉降或局部较快沉降。当下部沉降大于上部沉降时,防水层与上部基础脱离。且上部建筑压力是不均匀、不规则的,沉降是不平衡的,产生的不平衡力造成垫层折裂,这将最终导致基础底板防水系统失效。
(2)节点防水失效
根据构造要求以及施工要求,沉降缝、施工缝以及后浇带是建筑物地下结构中常见的设置。这些节点是地下结构防水的关键部位,在地下室防水渗漏的事故中,沉降缝、施工缝处渗漏占相当大的比例,严重的甚至形成水流沿缝流出。这些部位渗漏多是沉降缝、施工缝处的止水条或止水带错位、移位甚至脱落而失效造成。其次,干缩和冷缩可拉动止水条或止水带,导致止水条或止水带与混凝土间的接缝变成活缝,形成渗漏通道。
另外,因遗漏而在防水层完成后剔槽开洞会破坏防水层的整体性,同时,剔槽开洞时的冲击和振动会导致槽洞周边混凝土产生形成渗漏隐患的裂缝。
4、施工不当
(1)基础沉降不均匀
建筑物基础与基础施工过程中,倘若地基未处理到位,或基础施工时地基受到扰动,基础将产生不均匀的沉降,可能造成基础底板与地下室外墙的开裂而导致防水层与地下结构脱离,将易发生渗漏状况。
(2)回填土未夯实
一些工程为赶进度或图省事,基坑回填未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操作,一次回填或分层回填厚度过厚,虽对回填土有夯压但密实度不够,致使回填土无法形成防水帷幕,造成建筑物地下室成为聚水区,且未夯实的回填土后续大量下沉,而回填土与卷材之间又有粘结力存在,容易引起防水卷材接头或基层被撕裂,导致建筑物地下室外防外贴的柔性防水层被破坏,此时如恰遇地下结构亦有隐患,将易导致地下室外墙渗漏现象发生。
(3)施工不到位
通常建筑物基础底板、地下外墙钢筋布置密集,特别是在墙柱交界处和墙板拐弯处,这些部位空间局促,振捣混凝土不易操作,造成振捣不密实,常引起蜂窝、麻面、孔洞等缺陷,成为防水薄弱点。
沉降缝、施工缝、后浇带处水平橡胶止水带或钢板止水带下方混凝土不易振捣密实,易形成蜂窝、麻面、空洞等缺陷,弱化甚至消除了止水带的作用成为渗漏隐患。沉降缝、施工缝、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对接茬处的旧混凝土杂物、浮浆未清除干净,有的冬施钢筋带冰绑扎、甚至后浇带积存冰雪未清理,导致浇筑完混凝土后冰雪融化留下孔洞,带来渗漏隐患。
基础底板外、地下室外墙钢筋保护层过薄,若有地下水进入基础底板、地下外墙周围将顺着钢筋方向向地下室内渗水,导致防水混凝土自防水失效。地下室穿墙或穿梁螺栓中间的止水板焊接不严密,止水板过小、过薄或拆模后穿墙、穿梁螺栓未切割到位、端头过长,也会降低防水混凝土自防水效果。
地下室外墙、基础底板模板合模后未清理干净,有木楔、木板、木方等杂物,直接浇筑混凝土导致结构内部有孔洞、不密实形成渗漏隐患。
5、保护不佳
地下室外防水施工完成后,因成品保护不佳、执行不力,导致防水层出现细微受损或破坏而又不易被察觉,给地下室防水带来渗漏隐患,如底板防水层施工中或其保护层施工中穿钉子鞋上人、小推车后支撑端未包裹,地下外墙防水层在基坑回填中受到刮蹭磕碰等损伤。
二、地下室防水渗漏的防止
随着科研水平的日趋提高防水技术也在不断改进,越来越多的经过试验、检测、鉴定并经实践检验质量可靠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在地下工程防水施工中运用。正如《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所明确规定,地下防水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应遵循“防、排、截、堵相结合,刚柔相济,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这样才能做好地下室防水渗漏的防止。
1、合理设计
地下室防水工程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功能要求,全面考虑建筑物所处位置的环境条件、地质水文条件,结合施工条件,确定防水等级,选择防水材料、膨胀剂,进行防水细部构造设计,并选择相应的软保护层、柔性防水层等。同时,防水工程设计应满足深度要求,可操作性强且能保证质量。
2、用材适当
合理地选用防水材料是一个完善的防水工程的基础。地下室防水工程材料在设计时,应根据工程特点、设防要求、施工环境,结合防水材料的特点合理地选用防水材料。建筑施工中常用的防水材料按所用防水材料的不同可分为刚性防水材料和柔性防水材料。
刚性防水材料主要有防水混凝土和防水砂浆两大类。作为常用的防水混凝土,补偿收缩混凝土是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膨胀剂或用膨胀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其以自身具有的抗裂防渗功能构建结构自防水。补偿收缩混凝土在养护期间产生体积膨胀,在钢筋或邻近混凝土的约束下可在混凝土中建立一定的预压应力,可抵消混凝土结构在收缩过程中产生的大部分拉应力,从而使结构不产生裂缝或是产生的裂缝被控制在无害裂缝范围内。
建筑物地下室防水应采用防水混凝土自防水与防水卷材或涂膜等柔性防水材料相结合的防水组合,同时采用多道设防的防水构造设计,从而共同组成一个优势互补、扬长避短、刚柔相济、细部增强的地下室防水系统。另外,应选用防水性、抗裂性、耐候性、耐老化性良好的柔性防水卷材作为防水附加层设置在容易发生渗漏的部位。
3、节点细致
建筑物地下室防水工程的薄弱环节主要集中在细部节点,细致做好细部节点处的防水是地下室防水的重中之重。节点防水主要是包含沉降缝、施工缝、后浇带、穿墙管线等部位的防水。
地下室结构沉降缝位置的防水宜按多道设防的原则设置,选用适当的防水材料及施工工艺。地下室在施工过程中应尽量减小施工缝的留置数量,整个基础底板、外墙应避免留置过多的施工缝。基础底板与剪力墙间的施工缝应设置在距离基础底板顶面或地梁顶面300~500mm的剪力墙上,并设置钢板止水带。
地下室结构上的孔洞、预埋件等在结构施工时应提前先预留、预埋, 以保证地下室外防水层的连续性和围护结构混凝土的防水性能。
基础底板外防水层可采用嵌联式防水卷材,在基础底板下铺设,让嵌联式防水卷材与基础底板混凝土嵌连,可使防水层与混凝土同步变形,即使在混凝土弯曲开裂、折裂以及垫层脱离等最不利状态下防水层依旧具备良好的防水机能。
对于建筑物地下室柔性防水层的保护,可采用铺贴聚乙烯泡沫板或挤塑板等软保护层代替传统砌砖类的硬保护层。
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应在其两侧混凝土龄期达到42d后再进行;后浇带混凝土应采用有补偿收缩性能的混凝土,其抗渗等级和抗压强度等级高于两侧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和抗压强度等级;后浇带混凝土应一次浇筑,不得留设施工缝;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d。
4、施工到位
人对施工质量的好坏起关键作用,选择专业的防水施工队伍,高素质的施工人员,严格按防水规程要求施工。同时,严控防水材料质量关,严禁伪劣产品进入施工现场,把好验收关,坚决防止不合格产品进入现场。
沉降缝、施工缝、后浇带位置的橡胶止水带、钢板止水带应做到位置正确、固定牢靠,尤其是水平位置的在固定牢靠的同时应与下层钢筋保持合适的距离。先预埋安装止水带的铁件,后安装止水带。对于钢板止水带,焊接时要焊紧焊牢,封闭性好。混凝土浇筑时,应及时检查止水带位置,将偏移、脱落的止水带归位并固定牢固。
地下室结构上的穿墙管线应采用金属套管预先埋入混凝土中,套管中部焊止水片;金属套管埋入混凝土时应将套管与结构构件中的钢筋焊接牢固。安装穿墙管道时,管道与预埋金属套管焊接,焊接要达到密封防水的目的。预埋管件在安装前应除油、除污,以增强与混凝土的粘结度。
施工缝处混凝土终凝后,应及时剔除混凝土表面的浮浆等软弱层、露出石子并清理干净,在新混凝土浇筑前,先浇筑同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的减石子砂浆,以保证新旧混凝土粘接牢固。
对于地下室基础底板、外墙外侧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应加强控制,施工中严格按图纸要求设置保护层垫块或卡子,同时在外墙外侧钢筋网上绑扎一定的预制垫块,避免钢筋因墙体混凝土胀模造成几乎没有保护层。地下室外墙合模前应将墙体根部的杂物清理,并用水冲洗干净。
对于基础底板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采取必要措施延缓水泥水化热散热速度,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同时,根据施工季节及天气状况选择合适的混凝土养护方案,并通过温度监测确保混凝土内外温度差控制在25℃以内。
而在整个地下工程施工期间应根据地下水位情况设置降水系统、采取必要排水措施,防止地基被泡。
5、保护得力
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与防水层施工完成后的成品保护也是密切关联的。因此,采取必要的有针对性的成品保护措施, 防止对已施工完成的防水层造成损伤或破坏而带来渗漏隐患。
结论:从上述对地下室防水工程渗漏的原因分析可以看出,地下室防水工程渗漏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虽是通病,但不是不可避免。关键是对其要有足够的重视,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分析渗漏的原因,针对不同渗漏点制定合理的防水渗漏防止措施,不仅要从设计上、技术上采取防止措施,更要在工程现场的施工上采取防止措施。
只要不断总结、汲取以往工程施工中的经验和教训,收集、整理、运用一切可行、合理、可操作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措施,并运用到施工过程中不断提高地下防水工程的质量,一定会取得地下室防水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 叶琳昌、叶筠 编著.建筑物渗漏水原因与防治措施.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