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区故事范文

社区故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区故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区故事

第1篇:社区故事范文

截至2012年3月底,蘑菇街注册用户数超950万人,日均独立访问用户为220万人,日均PV达1.1亿,用户购买转化率达到8%。日均导入淘宝的交易数达6万笔,成交额达到500万元。蘑菇街CEO陈琪对这一模式的发展信心满满,蘑菇街的目标是2012年成交额达到30亿元,有望成为中国最大的女性社区

社区+电商聚变

陈琪将蘑菇街定位为新型的女性买家社区,专注于提供发现美与时尚、分享购物乐趣,结交志趣相投的好友并自由交流的平台。用户逛“蘑菇街”创造心仪物品,再链接到淘宝;既可以分享购物乐趣,也可以分享自己在网店上的各种创造。除淘宝外,蘑菇街还和当当、京东、凡客等网站合作。

比分享本身更重要的是,这些分享汇聚成一个资源库,更多的用户在蘑菇街上创造这些宝贝,再反向链接到售卖物品的网站,社区与电商的结合成就了一个新兴的大生意。

蘑菇街就是一个大淘宝客。蘑菇街从推广专区获取商品代码,任何买家经由其链接的产品进入淘宝卖家店铺完成购买后,就可得到由卖家支付的佣金,蘑菇街主打的女装的佣金一般在5%左右。

陈琪创建蘑菇街的灵感来自卷豆网,这是他妻子2010年创办的为社区电子商务站长服务的网站,为了帮妻子创业,陈琪干脆从淘宝辞职专心辅助妻子。陈琪和创业伙伴在此间发现社区电子商务市场一片空白,他非常看好社区和电商结合产生的蓝海商机,蘑菇街应运而生。

女性分享社区

陈琪将蘑菇街定义为一个以“时尚”和“购物”为主题的女性社区,女性用户占95%以上。女性在这里讨论时尚、分享购物,蘑菇街就以这些需求出发,用更加社会化、更加有趣的方式来构建产品,为用户提供从未体验过的服务。

陈琪强调,购物分享方面最重要的是社区气氛和文化的建设,女性特性可以让分享并不需要任何利益引导,能得到别的女性的反馈就是很大的乐趣。

“对蘑菇街来说,竞争优势就在于细分,瞄准女性用户,将用户需求深化下去,设计出更专业、更加个性化的产品。”陈琪和他的团队一直在努力思考蘑菇街怎样才能满足年轻女性用户的复杂需求。

陈琪一直强调蘑菇街跟Pinterest的区别,蘑菇街与Pinterest社交网站根本不同,蘑菇街属于社区电商类分享网站。Pinterest是内聚型的网站,而蘑菇街是外放型的网站,将用户的流量导给站外。从用户与定位上,Pinterest的用户是25岁到35岁的年轻家庭主妇,是基于图片而被聚集到一起,蘑菇街的用户主要是18岁~25岁的女性用户,是基于消费体验而引发了兴趣爱好。所以说,蘑菇街是女性社区电商分享类网站,更是一种电商模式的延伸。

寄生淘宝的风险

淘宝每年的交易额达到数千亿,蘑菇街就是寄生淘宝并从中赚取佣金。搭车淘宝虽然可以借力,但却无法脱离淘宝做大做强,只能成为淘宝的附庸。

过度依赖淘宝成为蘑菇街面临的最大风险,而且这个风险正在变为现实。4月中旬,淘宝网筹备的类Pinterest的图片分享社区顽兔正式上线。虽然顽兔的产品形式跟其他类Pinterest网站无异,但是淘宝表示,蘑菇街等类Pinterest网站是为了通过淘宝客获得交易分成,顽兔社区作为淘宝网的一个产品,并不以盈利为目的。

淘宝开放平台只允许基于淘宝开发应用,最终话语权仍在淘宝手中。

在陈琪看来,虽然也一直面临这样的压力,但他并不畏惧挑战。他认为,淘宝正在往生态系统的形态前进,蘑菇街就在淘宝的生态系统之内,电商服务平台要考虑自己到底为客户提供了什么价值,而这个价值是淘宝提供不了的。

尽管淘宝也试图去做购物分享达人导购,但都无法超越蘑菇街。陈琪表示,“淘宝已经做了很多类似的产品,但是对蘑菇街没有任何影响。创新意识与强大的团队才是蘑菇街最珍贵的财富,这是别的网站无法复制的”。

持续跨界创新

对于蘑菇街的未来,陈琪表示,如果发展顺利,上市应该是大概率事件,被淘宝这样的巨头收购可能是个意外事件。据透露,蘑菇街前两轮累积融资近2000万美元。蘑菇街有超过90%的商品指向淘宝,为淘宝每日带来400万元交易,从蘑菇街到淘宝达成交易的转化率为6%~10%。而国内电商平均转化率为千分之五到千分之十。蘑菇街平均每日收入为10万元,收入渠道主要来自淘宝客的分成收益。目前,蘑菇街有一半的导购商品支持淘宝客。蘑菇街也开始通过收广告费等,实现收入多元化。

第2篇:社区故事范文

关键词:生态建设;规划;绩效;评估

收稿日期:2012-01-02

作者简介:顾冬梅(1971―),女,江苏南通人,工程师,主要从事环境管理与生态建设工作。

中图分类号:X1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2)02-0143-02

1 引言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为破解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的有效途径,而生态示范区创建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生态示范区创建包括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创建,形成了完善的建设指标体系,生态市(县、区)建设规划是指导生态县、生态市创建的纲领性文件,规划的组织实施是创建成败的关键,因此,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成为生态创建的必要环节,不仅是保障规划顺利实施的客观需要,也是完善现有规划制度,规范规划程序,提高规划科学性、有效性和规划决策水平的必然要求。

2 评估意义及原则

检验规划实施效果,围绕既定规划方案开展实施进度调查,重点就规划近期目标以及具体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调查,评估目标的实现程度,分析措施的执行效果,指出存在的问题,明确规划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程度;开展规划实施的影响评价,评估规划实施带来的正面和负面效果,特别是对社会经济环境产生的作用、效益和长远影响。

改进规划促发展,通过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才能科学、准确地判断规划是否达到预期效果,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是否相一致,明确规划是否需要调整或者修编。在总结经验基础上,提出改进规划编制和持续实施的相关建议和措施。以评估促改进,以评估促发展,推动规划制度环境的良性发展。

(1)一致性原则。评估强调与《规划》的一致性,紧密围绕规划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进行评估。

(2)全面性原则。对规划近期实施情况进行全面的定性和定量评估。

(3)重点性原则。在遵循全面性的前提下,重点评估规划目标的实现情况、重点工程的实施情况和成效分析。

(3)准确性原则。评估以事实为依据,客观反映规划实施情况,准确统计有关数据,科学分析评价成效。

3 评估内容

3.1 评估规划实施意义

“十一五”规划使生态文明实现了从理念走向实践创新,通过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有效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点分析以生态市(县、区)创建为载体,如何贯彻环保优先和节约优先方针,如何创新体制机制,如何破解日趋严重的资源环境约束问题,协调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阐明生态创建对保障、促进、优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积极影响,突出生态创建不断深化发展认识、提升执政水平、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意义。

3.2 分析规划实施措施

总结生态市(县、区)建设的组织筹划、部署启动和全面实施情况;回顾规划编制、评审、颁布实施情况,概述规划范围、规划期限、战略定位、规划目标和主要内容;介绍规划部署、组织推进、建章立制、加大投入、深入宣传等创建措施,充分反映整个创建过程。重点突出生态创建的政策制度保障、组织保障、资金保障、技术保障和社会保障。

3.3 评估规划执行情况

根据生态市(县、区)建设规划主要内容,通过现场调研、资料审阅、公众调查等方式,从规划总体目标实现情况(包括建设指标体系)、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情况、生态产业体系建设、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体系建设、生态人居体系建设、生态文化体系建设、能力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逐一进行分析评估,详细评述目标实现情况,重点任务落实情况,重点项目建设情况,资金投入及实施成效,并对规划执行情况进行综合评估,明确规划目标实现率、项目执行率及实施效果,形成评估结论。

3.4 明晰规划实施存在问题

分析指出规划实施过程中有关规划实施进程,规划实施主体履职及规划编制等方面出现的重大问题产生的原因,结合新时期新要求,提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意见和建议,确保规划的持续实施和中远期目标的实现。

3.5 评估重点项目实施情况

列表说明规划近期已建项目的项目名称、建设位置、建设内容、资金投入和来源、建设周期、实施效果、承担单位,并注明规划项目、规划外项目以及未执行项目(未执行项目要说明未实施原因)。论证规划项目变更的必要性和效果,列表分析比对项目变更前后的实施效益。梳理汇总规划中远期项目以及规划外的待建项目,列出明细表,必要的话可进一步提出项目实施计划表,以提高规划项目的执行率。

4 评估技术路线

生态市(县、区)建设规划实施评估技术路线见图1。

5 科学建立绩效评估体系

5.1 量化评估

从目标值、工作量和资金投入等方面量化评估建设指标,对各项规划任务、重点项目与建设实施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5.2 明确考量标准

约束性项目执行率≥85%,参考性指标项目执行率≥80%,属规划实施良好;70%≤约束性指标项目执行率<85%,65%≤参考性指标项目执行率<80%,属规划实施一般,要求说明规划项目未实施的原因,并提出下一步规划实施项目及措施;约束性和参考性指标项目执行率分别<70%和<65%的,属规划实施较差,要求对原规划进行修编,并提出规划修编具体建议。

5.3 规范编制规划实施情况评估报告

规范编制《生态市(县、区)建设规划实施情况评估报告》是客观反映生态示范区创建绩效的重要环节,建议由具有规划编制资质的单位来承担评估报告的编制。评估报告必须逐一阐述现行规划的主要内容,总结现状各项内容的执行情况,梳理规划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偏差,分析出现偏差的原因以及对规划实施效果的影响,并进一步提出下一阶段规划实施意见或规划修改建议。

5.4 组织专家评审

专门组织专家对评估报告进行评审,结合生态市(县、区)建设省级技术评估,由省评估组专家进行评估报告评审,根据评审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评估报告,指导规划的持续实施和中远期规划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文 雯.五年看转变谋划新发展系列报道之二 生态文明:从理念走向实践创新[EB/OL].[2011-12-01].mep.省略/.

[2]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印发《生态县、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大纲(试行)》及实施意见的通知(环办[2004]109号)[R].北京: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4.

Evaluation Ideas of Implementing Ecological City(County、District) Construction Planning

Gu Dongme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of Tongzhou District,Nantong City,Jiangsu Province,

Nantong 226300,China)

第3篇:社区故事范文

关键词 林业生态建设;成效;宁夏固原;原州区

中图分类号 F326.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3-0186-01

原州区位于宁夏的南部山区,海拔1 400~2 900 m,年降雨量350~600 mm,多集中在7―9月,年平均温度6.2 ℃,日照充足,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土质以湘黄土为主,黄土丘陵坡度多在25°以上。近年来,原州区区委、政府积极响应国家生态建设政策,大力推进原州区生态建设,实施“生态立区”战略,通过工程招标,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开展植树造林运动,林业生态建设阶段性成效显著。

1 退耕还林工程稳步推进

原州区自从2000年以来,共完成退耕地造林3.72万hm2,荒山造林3.53万hm2,封山育林2 666.67 hm2,林木覆盖率提高到12.7%。生态环境和农业产业发展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林草植被大面积恢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沙尘暴、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减少,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明显增多。二是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民收入快速增长。三是后续产业发展壮大,特色种植逐步显现。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基础上,大力培育“两杏”、枸杞、中药材等产业。2016年对开城镇2 266.67 hm2退耕还林通过招标等措施进行补植补造,栽植各类苗木367.3万株,有力地巩固了退耕还林成果;在开城镇大马庄村、中河乡曹河村、寨科乡北淌村及官厅镇高坊坪等村高质量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造林506.67 hm2,栽植各类苗木120万株,以50 cm以上的云杉、油松为主,采取60 cm×70 cm大坑,带土球栽植,配置落叶松、沙棘、山桃、山杏等,栽植后及时浇水,实现了退耕还林工程“退得下,稳的住,能致富,不反弹”的目标。

2 城市外缘绿化水平不断提高

近年来,开展城市大环境绿化,长城梁、东岳山、黄峁山、大峁梁及沈家河段大量栽植云杉、油松、樟河柳、河北杨及丁香、连翘、刺梅等50余个品种的树木,形成城市的环城大绿化格局;与市区古雁岭和长城梁森林公园建设工程、广场、街头绿地、游园相映衬,呈现出生态山城新景象。2016年对东岳山、黄峁山及沈家河段实行工程招标及义务植树造林,采用50 cm以上的云杉、油松、樟子松大苗、大坑、大水带土丘造林,栽植各类大苗逾5万株,有力地促进了333.33 hm2以上灌木林、残次林改造、更新恢复进程,开展退化林分的修复,提高林分郁闭度,增加林区针叶林比例[1-2]。

3 绿色通道工程质量明显提高

原州区紧紧围绕“宽林带、多树种、高标准”的建设思路,先后对开城至三营银平公里主干道,福银高速,三营至须弥山段、固原至中河段及乡村主干道进行绿化,总长度达300 km以上。

2013年以来,原州区林业局加强对银平公路和福银高速公路绿化带进行除草松土、涂红刷白、修枝整形、清理死树及病虫害防治等抚育管护;对银平公路、福银高速公路和309国道两侧绿化带缺苗断垄地段进行整地,清理银平公路绿化带死树6万株、福银高速公路绿化带死树8万株,采取大坑、大苗、大水、树盘覆膜除草保墒等措施进行补植。栽植大规格云杉、油松等5万株、刺槐2万株、樟河柳4万株。2016年各乡镇完成乡村道路绿化67.7 km;栽植4 cm漳河柳、河北杨等4.5万株;道路绿化带修枝抚育任务340 km。中幼林抚育333.33 hm2,补植1.2 m油松2 000株[3-4]。

4 林业特色产业稳步推进

在原有1 533.33 hm2的基础上,2016年完成枸杞新品种栽植218.73 hm2,栽植枸杞苗木72.8万株;其中:黄铎堡镇和润、曹堡完成栽植37.53 hm2,黄铎堡村完成栽植38.53 hm2;三营镇甘沟完成栽植54 hm2,孙家河村完成栽植55.33 hm2;头营镇杨郎村完成栽植33.33 hm2。

在原有200 hm2的基础上,2016年完成红梅杏种植450.87 hm2,栽植红梅杏苗木37.2万株,其中:彭堡镇完成栽植284 hm2,中河乡完成栽植37.07 hm2,头营镇完成栽植12.53 hm2,河川乡完成栽植9.33 hm2,官厅镇完成栽植8.33 hm2,寨科乡完成栽植96.53 hm2,黄铎堡完成栽植3.07 hm2。

完成油用牡丹栽植533.33 hm2,其中:在张易南湾栽植200 hm2,官厅张洪栽植133.33 hm2,河川康沟栽植200 hm2。

5 美丽村庄绿化工程

在张易镇大店栽植云杉、油松、河北杨、垂柳、旱柳、红叶碧桃、西府海棠、红叶李、日本樱花、丁香、榆叶梅、黄刺玫等乔灌木6 059株,栽植绿篱4 700 m2,平整土地2万m2。

在彭堡镇姚磨村文化广场栽植云杉、油松、樟子松、金丝柳、香花槐、丁香、连翘、金银木、榆叶梅等各类乔灌木4 244株;在村庄巷道栽植国槐、油松2 500株,河北杨530株。

6 参考文献

[1] 张於倩,王玉芳.林业生态建设的成效、问题及对策[J].林业经济问题,2004(4):227-230.

[2] 陈向崇.2012年固原市原州区林业生态建设成效及工作展望[J].现代农业科技,2013(10):193.

第4篇:社区故事范文

【关键词】 铁路信号设备 智能 诊断方法

近年来,随着我国铁路行车速度的提高,铁路信号设备复杂而大面积的上道,但设备出现各种故障是难以避免的。而如何缩短设备故障时间,确保行车安全,逐步实现设备零故障,已成为电务维修部门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目前大部分车站采用微机监测系统实现对车站信号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通过监测信号设备的主要运行状态,为电务部门掌握设备的当前状态和进行故障分析提供了依据。然而仅靠现有的微机监测系统已不能完全满足维修管理要求,进而研究了采用智能化学习算法构造铁路设备复杂故障诊断的方法。总的来说,智能故障诊断方法主要有模糊逻辑、专家系统、神经网络、模型解析和混合智能诊断方法。

一、模糊逻辑诊断方法

模糊逻辑是以模糊理论为基础,对有关联关系通过编码形式进行逻辑推理的计算机控制技术,具有较强的结构性知识表达能力,适于表达模糊或定性的知识。模糊逻辑故障诊断是根据设备故障原因和故障现象之间的模糊关系矩阵,经过逻辑推理求出各种故障原因的隶属度,以表示出现各种故障的可能程度。模糊故障诊断有两种基本方法,一种是先建立征兆与故障类型之间的因果关系矩阵,再通过某种模糊合成算子建立故障与征兆的模糊关系方程,这是基于模糊关系及合成算法的诊断方法。另一种基本方法是先建立故障与征兆的模糊规则库,再进行模糊逻辑推理的诊断过程,这是一种基于模糊知识技术的诊断方法。但隶属函数和模糊规则的确定比较困难,故障诊断结果诊断能力依赖模糊知识库,模糊诊断知识难以获取,且存在片面性,容易发生误诊、漏诊现象,因此故障诊断结果很难令人满意。

二、专家系统诊断方法

专家系统是根据专家在某领域以往诊断的知识、经验,利用计算机模拟专家进行推理、判断并做决策的智能程序系统。铁路信号设备故障诊断专家系统是以信号微机系统的数据为依据,由数据预处理、故障诊断专家系统和系统管理维护模块三部分组成。其中,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由人机接口、推理机、知识库、数据库、知识库维护和解释机制等组成。当发生故障时,系统依据知识库中的知识通过推理找出故障源和故障原因,并给出排除故障的方法和建议。

由于传统的专家系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且所有诊断信息均来自专家,知识面窄、获取比较困难,因而其发展受到了限制。针对传统专家系统中知识获取难的缺点,有文提出了基于故障树技术的故障诊断专家系统。该系统是将铁路信号故障诊断和领域专家的大量实际经验通过抽样调查、收集资料和专家交流的形式获得的诊断知识建立成故障树,然后对所建立的故障树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生成专家系统的数据库,最终实现对故障的诊断。

三、神经网络诊断方法

神经网络是模仿人脑神经元处理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神经网络诊断知识获取相对容易,避免了专家提出的知识信息科的建设;若干知识可以在一个网络中表示,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神经网络采用并行推理方式,提高了故障诊断效率。目前,神经网络法在设备故障诊断领域的应用主要在两个方面:作为分类器进行故障模式识别和作为动态预测模型进行故障预测。但神经网络由于知识的隐式表示导致解释能力差,用户对其诊断行为较难理解,因此出现了神经网络与专家系统、模糊逻辑诊断技术相结合的混合诊断方法。该方法具有自组织自适应能力、容错性好、推理速度快,有利于故障信号分析与处理、故障模式识别、故障领域专家知识的组织和推理,并推动了故障诊断的智能化。

四、模型解析方法

解析模型诊断是根据组成系统元器件之间的联系建立诊断对象的数学模型,运用各种数学方法对检测对象进行故障诊断。模型解析法通过对检测对象的输入输出信号整理收集,并代入数学模型中进行运算比对来判断检测对象是否存在故障,能够实时动态的检测铁路信号设备。常见的模型解析方法有:滤波器法、最小二乘类法、观测器法和等价空间法。

五、混合智能诊断方法

混合智能诊断方法是上述方法相互结合的智能诊断方法,是智能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如基于D-S证据理论信息融合的故障诊断模型是利用神经网络的输出和模糊综合评判的输出来构造证据理论中可信度分配,然后将这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利用D-S组合规则进行融合,最后根据一定的诊断规则得出最终的诊断结果,使得诊断结论的可信度明显提高。

六、结束语

智能故障诊断方法能够及时解决设备故障,减少维修时间,确保设备稳定运行和行车安全。而智能故障诊断方法在进行信号设备故障诊断时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不断地完善。

参 考 文 献

[1]杜洁.基于故障树技术的铁路信号设备诊断专家系统的实现方法研究[D].北京,2009

第5篇:社区故事范文

关键词:湖边现状;保护与修缮;设计原则

前言:古街区是一座城市的记忆,是城市历史的见证者,承载着这座城市的文化积淀。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对城区中古街区的保护和修缮变得更加紧迫和重要。科学的对古街区进行保护、研究,有利于古街区的后期维护和可持续发展。

1、湖边村的概况及现状分析:

1.1 建筑概况:

湖边建筑群,坐落于长生路与蕲王路交界处,建于民国时期,因近西湖边故名。湖边建筑群为杭州较早、规模较大、式样较美和较为完整的新式石库门里弄建筑,其立面注重欧式化细部,如门柱门楣上的浮雕、花边雕塑等。

北面主入口为弄堂石库门,门楣上有“湖边”字样,东西原有石库大门,现已封。该建筑群由并排的东、西两列里弄建筑组成,中间以过街楼相连。建筑外立面为清水砖墙,两坡出山屋顶,有透起烽火。每个单元皆为一门一户,户与户间以砖柱隔断,二层的错层楼梯平台处有一亭子间,顶楼有露台,带水泥栏杆,现已统一改建为房间。

1.2 现状分析:

(1)因年代久远,住户人员结构变化很大,分布不均,人口较密集,从而造成房屋破损,露台违章搭建,门窗油漆斑驳,弄内道路也破损不齐。又因风化作用造成建筑墙面色彩剥落,而且空调外挂机位置凌乱,毫无遮挡,严重影响了历史建筑原有的风貌。

(2)房屋缺少卫生措施,居民需要到远处的公共厕所倾倒粪便。部分居民往往在户内自行安装马桶并将污物直接排入下水道,造成下水道堵塞,违反了国家环保排污标准。

(3)部缺少照明设施和景观小品。居民的居住环境条件较差。

2、保护与修缮设计方案:

2.1 保护

(1)对建筑内住户进行搬迁稀释,以降低居住密度。为每户设置厨房和卫生间等居住功能配套设施,并做好防污、防火、防潮等工作。

(2)拆除保护范围内的违章搭建物,恢复历史建筑原有的风貌及空间格局。

(3)对建筑结构进行必要的加固和整修,更换糟朽构件,做好木结构的防腐、防虫、防火措施,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

(4)对屋面进行翻修,整修屋架,恢复青平瓦屋面,做好屋面防水、防漏处理,更换无法使用的檐沟及雨水管,修复出檐板条。

(5)恢复建筑原有的外立面形式,合理设计空调设备,使其与历史建筑风貌相协调。保护好原有的门窗,栏杆等特色构件。

2.2 保护利用设计

建筑四周环境:拆除南端和北面露台所搭建的违章建筑,恢复排水系统、铺地,南面天井参见湖边村大韩临时政府绿化风格修复绿化,营造和谐、统一、良好的环境。

建筑保护设计:拆除建筑内部后期毫无价值的搭建或分割,有依据的复原平面布局。根据新的建筑功能,按现行规范进行必要的、最低限度的结构加固设计,提高历史建筑的安全性。

利用设计:复原建筑平面和空间格局,根据新的功能适当提高环卫设施水平,达到更有利于充分发挥历史建筑的综合价值。

2.3 修缮设计方案

(1)基础:从可见墙体表面观察湖边村墙体无明显结构性开裂,基础保存较好,暂无需处理。因部分墙体被搭建建筑遮挡,不能全面勘查评估,为慎重起见,拆除搭建物后进一步详细勘察,维修施工前请专业测量队再次进行水平复测,根据复测结果补充调整基础加固方案,确保基础无隐患,保证历史建筑安全和维修工程质量。

(2)台阶、排水、铺地:室外铺地、台阶、排水清除后加水泥铺地,剥剃出原地面,恢复青石台阶及排水系统;室内木地板地面部分改为水泥地面的部分,清除后改的水泥地面,恢复木地板地面,在木地板下抄平基础,铺设SBS防水卷材,防止潮湿,改善木结构保护环境。现保留部分木地板,修补破损处,不得整体重做;室内木楼板地面大部分破损严重,需尽快修复解除安全隐患,隐藏部分情况不明,打开检查后另定。

(3)墙体:剔凿挖补酥碱的青砖,局部摘砌破碎、开裂的墙体,封堵后期开的门窗,恢复原外立面;清除内隔墙残存的壳灰粉刷层,糟朽的板条,修补木板条至原状,主要受力点在隐蔽处,局部用角铁加固,恢复板墙原做法,缺失的按原材料、原工艺恢复。凿除原120砖墙面层粉刷,采用双面钢筋网片水泥砂浆加固。

(4)木结构:木结构主要为木屋顶,施工时应逐一对木结构进行检查,消除安全隐患。应特别注意对以下事项的检查:木结构的齿连接可、螺栓连接是否可靠;衍架支座与墙体是否锚固可靠;衍架和大梁支座下的防潮层情况;虫害情况。

(5)屋面:瓦件、望板落架,逐一截朽挑选,剔除糟朽的望板,逐一整修、修制补配望板,按原做法安装,望板上层铺设双面砂防水卷材,接缝处不少于15厘米,按原样恢复瓦面。

(6)装修:清除破损、糟朽的木板条和后期添加、改动的天花,修补木板条抹灰天花至原状;按不同残损状况维修门窗,原件加固――部分门窗保存,例如建筑东、西两侧的木百叶窗,但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形、破损,矫正变形,用铁件加固边梃,修补格芯。缺失补配――大部分门窗缺失,根据遗迹、遗物复制配齐,如原状不可考,参照民国建筑装修风格设计。部分门窗被后期改动,现存原配门窗也有不少拼装移位,原位已不可考。对那些明显不是现位置的,根据核对尺寸、卯口,尽可能恢复原位。而无法找到原位置,但尺寸符合,保存尚好,基本可用的,保留相处使用。至于拼凑明显,非常不协调或损坏严重的,参照民国建筑装修风格设计;楼梯外观保存尚可,结构隐藏部分情况不详,施工前应进一步进行检查,根据检查结果方案另定;栏杆及木挂落部分保存尚可,均按现有遗址样式修复。

(7)油漆断白:现存门窗外立面油漆颜色有壳栗色和朱红色,内里面有朱红色和黄色,另有内外黑色。楼板有壳栗色和朱红色,其中门窗外立面以及楼板现存壳栗色成色最旧,应为原色,但颜色较多,无一定规律,施工前应对不同位置的油漆进行褪色,再确定油漆颜色。

(8)白蚁防治:对原建筑请专业防蚁单位进行防蚁施工。

(9)给排水:包括给水系统、污水系统、废水系统及消防系统。

(10)电气:包括低压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综合布线及电话系统。

3、设计原则:

3.1 全面保护历史信息的原则

历和景观承载了某一时代或某一历史阶段变化着的历史信息,保护历史建筑就是要全面的保护有价值的历史信息。

3.2 最低干预的原则

保护历史建筑的真实性,保护历史建筑就是保护见证人类社会发展的轨迹,从中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进一步引导社会遵循正确的发展方向,为社会提供真实的历史研究标本,是历史建筑保护的根本目的。

3.3 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

针对杭州市历史建筑保护的现状,与近期的工作目标,应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随着保护面的扩大,应积极探索将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融入现代社会发展,贴近社会生活,充分发挥历史建筑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

3.4 遵循历史遗迹保护准则,科学抢救修复扰动了的历史信息

遵循国内、国际法规、、准则,严格按国际惯例抢救修复历史建筑。以现场勘查为依据,严格考证,科学修复,抢救保护并传递真实的历史信息。复原必须经严格认真的考证研究,根据现存遗迹,有依据地推断修复。

3.5 加强历史建筑的安全性,改善设施的原则

提高保护与使用的安全性与舒适性,重结构补强,提高历史建筑安全性能的原则:尽量少用大面积拆除重做或复制更换的做法,尽可能采用局部拆砌,用可识别的材料加抱框托护支顶办法进行整体结构补强加固,对部分构件用材过细,承载力不够的采用隐蔽部分局部支护手法加固。

3.6 可识别性与可逆的原则

历史建筑历经沧桑,多有改变,有的原状可以识别复原,有些难以考证复原,因保护抢救历史信息需要的干预措施应与原状原物适当区别同时所添加的各类保护措施应尽可能做到可逆,以便随认识水平的提高与科技的进步优化保护措施。

第6篇:社区故事范文

Abstract: City entrance area as the gateway to the city , link with the outside world, and is a very good show the image of the city, culture and personality of the window.This paper selects Old Town of Lijiang entrance area: namely as a into the entrance area is the Old Town of Lijiang entrance area as the research object, discuss the show the dual function of entrance area of the city image,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city entrance area city image design, and guide the direction of future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models in practice, in order to to continue the Old Town of Lijiang texture, show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jiang , in coordination with the ancient city, in harmony with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关键词:城市入口区城市形象城市设计丽江古城

中图分类号:TU98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本文选取丽江古城入口区为例,凡从火车站与飞机场入城的车辆,基本都是从该入口片区路经过,为丽江市的主要入口区域,亦是丽江古城东侧入口区域,位于丽江大研古城东北部。丽江古城入口区是丽江城市特色与文化的浓缩和集中体现,是作为空间界定标志和交通要塞而存在于城市与非城市之间的、用以交流人流物流信息流、并供人类活动的城市空间单位。而丽江整个城市形象则是处在城市入口这一特定区间的一切有形的建筑及其它景观形态,包括车站、沿街商业、古迹等,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丽江的整体城市形象。通过对丽江古城入口区城市形象设计实例的研究,为丽江古城入口区城市形象建设提供思路,并为其他古城入口区形象设计提供相应的借鉴。

古城入口区城市形象设计要素建构

物质要素

物质要素涵盖广告、绿化、建筑、设施、灯光等。

其一、户外广告布局应该艺术化、网格化,体现市民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使之成为净化心灵、美化城市的一种软质景观环境,实现户外广告与城市形象的立体结合。城市入口户外广告,应主要从广告内容、与环境相协调方面考虑,与邻近的建筑物、绿化协调统一。随着电子显示屏等广告形式的走俏,户外广告的科技含量也会不断增加。

其二、道路绿化布局应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习性上的统一,通过艺术的构

图原理体现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即符合绘画艺术和造园艺术的统一、调和、均衡和韵律四大原则。种植应符合行车防眩要求。如在中间分车带上种植绿篱或灌木球,可防止相向行驶车辆的灯光照到对方驾驶员的眼睛而引起其目眩,从而避免或减少交通意外。

其三、建筑外观的高度应统一,建筑物正立面应协调一致,外墙色彩和材料的统一,与附属物设计兼容,道路与建筑的比例恰当。

其四、街道形态应具有同时性、连续性和系统协调性。这就要求街道外观要格调一致、具有相同风格,尽量避免天际线落差大的问题,控制建筑高度的落差,保持天际线的韵律美,同时注重形态的连接与连贯,注意点、线、面、空间、色彩、肌理效果的合理搭配,使街道形态成为具有协调美与统一美的有机整体。

其五、灯光配置是营造夜间入口景观效果的实际需要,也是交通照明的需要。因此,在夜景灯光的配置上,既要与其他物质要素相协调,又要尽量与城市交通网络灯光工程相配套。

行为活动要素

行为活动要素包括通行、交往、观赏、休闲等。这些要素表现为使用者、城市职能和运营能力等三个方面。

其一、使用者。设计者所构想的环境中,市民的行为活动、心理需求应得到满足和加强,其价值观应被确认。城市入口的开放程度直接影响到公众对其的使用。入口空间的大小往往直接影响到自身的用途和公众的心理暗示,通常规模较大的入口空间给人以开阔、通达性强、纪念意义突出等感受;相反,规模较小的给人以幽静、别致、充满情调的感觉。

其二、城市职能。城市的职能就是对于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吞吐与承载,可达性和可容性是其主要内容。相关的城市职能应得到合理便捷的组织。可达性的难易程度不同,直接影响到入口空间的使用频率、使用效率和使用价值。可容性要求城市入口需具备承载大量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能力,以保证城市入口功能的正常循环。

其三、运营能力。作为交通要塞的入口,其运营能力就是确保交通的畅通和便捷。城市入口具有运营能力和引力,运营性越好,城市入口的区位价值就越高。较强的运营能力对公众产生较大的吸引力。

总的来说,对城市入口形象设计诸要素的分析,其目的是为设计理念和方法的创新提供参照指标,为达到城市入口形象的综合效益最大化、最优化提供依据。

丽江古城入口区现状资源分析与调研

2.1 自然条件分析

入口片区地块北高南低,地势高差起伏较大。地势最高点为西北角,海拔2437米,地势最低点为东南角,海拔2392米。道路两侧用地与道路高差很大,有部分呈台阶状,甚至有的地方高差可达5、6米。片区南部是田园风光区,西部是是古城保护区。由于历史原因,曾经植被茂盛的金虹山现植被较差,山上乱掘地较多,地貌破碎严重。

2.2 现状土地利用分析

入口片区现状总用地为34.37公顷。现状用地大部分为居住用地,商业用地较多,主要集中在金虹路沿线。片区内有部分仓储用地和工业用地,存有少量文物古迹用地,绿地很少,道路广场用地也偏少。其中:居住用地最多,占总用地的51%;其次为公共设施用地,占25.4%;仓储用地9.3%;工业用地为2.8%道路用地为9.7%。

片区内存在的主要问题:居住用地建筑密度大,公共服务设施不足,没有公共绿地,道路广场用地偏少,部分地块内部道路过窄致使交通不畅。作为城市入口区域和古城入口区域,配套的停车位严重不足,绿地过少,没有公园绿地,街头绿地极少,道路绿化也不足。片区内有工业用地、仓储用地,与上位规划以及古城保护规划相关规划要求相违背。

2.3 现状公共设施分析

市政办公类设施主要有:丽江市公安局侦查二大队、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古城区环境保护局、古城区派出所。

文物古迹类有:戴汝吉故居、武庙、文庙。

片区内存在的主要问题:公共服务设施不够完善,商业虽然满足需求,但比较杂乱,环境较差,需要规划整理。医疗设施方面,只有沿金虹路有两家小诊所,完全不能够满足需要,且这两个小诊所,卫生方面也较差,需要综合整治。

2.4 现状道路交通分析

现状对外交通主要有:⑴金虹路——西接福慧片区,东与金山路相交,是进出入丽江城市的重要通道。⑵金山路——北接金虹路,南接丽大路和祥和路,是到达丽江火车东站和机场的重要通道。

现状内部交通主要有:⑴车行交通:依托金虹路,金虹路南有五一街文明巷、镇东路等五条路可以通车。⑵步行交通:大部分道路均是步行道路,比较明显的有接近古城的五一街兴仁上段,其余均为古城区或是古城延伸出来村落中的步行通道。大多是2到3米的石板路。现状地块内,没有一个较大成规模的机动车停车场,仅有五一街兴仁上段有一个小停车场,大部分车辆都是沿街停靠。

2.5现状建筑分析

由于片区处于古城保护区以及古城发展控制区,因此大部分建筑都为传统建筑,三坊一照壁变形而成的院落式建筑形制 ,统一的瓦面坡屋顶。片区内部有部分比较古老的保存完好的四合五天井,也有一些历史保护单位, 大部分新建的建筑,也秉承古城建筑风貌,院落式格局,坡屋顶形式。在金虹路上,道路南侧部分建筑,虽然在较低地势建盖,但是屋顶高度正好挡住视线,使得道路沿线,向南观赏风景受到影响。

片区内,空间肌理基本延续古城的肌理。建筑肌理延续传统院落围合式,建筑体量、高矮、色彩等方面都与古城相协调。与古城连接的街巷空间,也延续古城街巷风貌,采用宜人的小尺度,顺应山水地势,自然延伸。但由于该地块处于古城周边,鉴于古城保护,建筑均延续古城风貌,大多建筑与古城建筑属于同时期建筑,因此建筑多木构,质量也相对较差。以古城为中心,向外扩散,金虹路对于古城风貌有一定的阻碍,因此从金虹路向外的建筑,多砖混结构,建筑年代相对较早,质量也相对较好一些,整个片区建筑色彩,基本是白墙灰瓦,门窗多木构漆红色,整体色彩较为协调统一。只是金山路与金虹路交叉口的幼儿园,色彩较突出,与整体风貌严重冲突。

思路与对策建议

城市入口区形象设计对于完善城市整体形象具有重要作用,对这一区域进行合理布局规划,以美化道路及沿街景观、建筑,不仅能够改善和丰富城市的整体环境,提高环境质量,还能为城市和环城市区域带来繁荣与活力。一个成功的城市入口形象,将彰显出这个城市独特的竞争力。为此,在深入现状调查分析及对该片区的问卷调查基础上,作出对入口片区的整个形象布局规划设计。

3.1整体景观系统设计

关于此片区的设计,35.42%的受访者认为该设一条绿带,27.08%的受访者觉得需要建一个丽江民族特色的公园,22.92%的受访者认为需要建一条象征时间的文化街。关于该片区还需要添加的功能,受访者中分别有62.50%、60.42%、56.25%的人认为该相应加入文化、休闲、观赏功能,与该片区的设计意愿是基本一致的。因此,此片区的设计应以绿化景观为主导,糅合公园、文化街得相关功能。规划将山体绿化、美化与城市开发建设同步进行,避免以往城市建设中忽视景观效果,而绿化景观建设又和城市土地开发割裂的局面。其次,结合金虹路南侧深沟与陡坎形成一条绿带,穿插广场与公园,形成本区域绿化休闲中心。通过对金虹山的环境整治,以及绿带的建设,形成丽江东部的景观中心,为形成丽江门户区的“窗口”与“亮点”。

3.2建筑系统设计

关于入口片区的建筑问题,问卷调查的结果总体是要保护特色,发展旅游。按“延续古城肌理,保护古城风貌”的宗旨,建筑更新规划中保留符合古城肌理和风貌的建筑,对不符合设计目标的建筑进行拆除或改造。根据规划总平面图,规划区南侧和西侧,即靠近古城的区域,保留建筑较多,形成了新建建筑和古城建筑之间的一个过渡带。规划区西侧片区按照古城保护规划的要求,规划为1层或2层;东侧片区由于不属于古城保护规划范围,作为协调区,可将建筑调整至3至4层。形成由古城向外建筑高度逐渐递的空间感。

3.3公共设施设计

鉴于规划片区内公共服务设施很少、住宅建筑密度过大的情况,通过置换不适宜用地、拆迁改造等手段,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增加公共开敞空间,营造良好居住环境。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创造良好居住环境。营造开敞公共空间,方便居民交流生活。将入口片区可开发建设用地按组团规模进行划分,适合开发建设。同时按照组团的公共设施配套要求布置小区级商业设施和文化设施,形成服务结构完善,功能合理的居住区。

4结语

城市入口地段是城市特色与文化的浓缩和集中体现。面对众多风格迥异的城市,借鉴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对场地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则是形成自然而有特色的城市入口片区形象设计成果的基础和关键所在。

主要参考文献

1. 董光器主编,城市总体规划,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2. 阮仪三、王景慧、王林编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同济大学出版.1999

3. 普鲁金著、韩林飞译,《建筑历史环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4. 袁听,“浅议我国历史街区保护的社会经济基石断口操作过程”.《城市规则》.1999

5. 叶如棠,“在历史街区保护(国际)研讨会上的讲话”,《建筑学报》1996.09

6. 常怀生、李健红,“圣·索菲亚教堂一哈尔滨建筑艺术”,《建筑学报》,

7. 赵志荣,“历史地段保护的价值观”,《城市规划汇刊)),1999.01

8. 夏祖华、黄伟康,《城市空间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9.梁雪、肖连望编著,《城市空间设计》,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

10.田银生、刘韶军编著,《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

11.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丽江古城东郊环境整治控制性详细规划

12.吕拉昌.文化板块与丽江纳西族地区的文化特征.人文地理[J],1996(2):28

13.任磊、陈晓恬.从“改土设流”、“改土归流”看丽江大研古城的生长.城市规划汇刊

第7篇:社区故事范文

一、社区矫正的概念及功能

(一)社区矫正的概念

社区矫正,亦称“社区矫治”,简单而言,就是一种避免让犯罪分子与社会相隔离,利用社区的资源帮助犯罪分子改造的方法的总称。具体而言,是指把不需要监禁的且社会危险性小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区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运用社会工作方法,整合社会资源和力量,对其实施行刑监督、教育改造和帮助救济,从而提高改造质量,促进社会长期稳定与和谐发展的非监禁性的刑事执行活动。

(二)社区矫正的功能

目前,社区矫正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一项重要的司法制度,并且发挥了巨大作用,其原因是基于社区矫正所具有的功能。

1.惩罚功能

社区矫正作为刑罚执行手段之一,当然要具备惩罚功能。服刑人员在社区中并不是完全自由的,在社区力量的监督下,必须接受社区矫正机构的监督和管束,若违反了行为规则和限制,必须承担相应的后果,甚至可能会被重新送往监狱或其他监禁机构。

2.修复功能

社区矫正通过开放式的矫正措施,修复犯罪人员与社会的关系,增强其适应社会的能力,促使其顺利回归正常生活,最大限度的降低再犯罪率。同时,通过对服刑人员的惩戒,对被害人的心理产生一种内在的补偿与抚慰,实现惩恶扬善的道德要求。

3.康复功能

社区矫正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通过专业的矫正活动对服刑人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对处于严重心理危机状态的服刑人员进行及时的危机干预,使他们的行为恶习、不正当的心理状态得以修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达到身心康复的效果。

二、社区矫正政策评估

每一项社会政策都是国家为解决特定的问题而制定的,并且也确实起到了应有的效果。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彼时的政策规定是否能适合此时的形势发展,任何政策制定者都难以保证,这也就产生了政策评估。如何判断一项政策的实施效果,对其成本-效益的分析,往往是一种较为直观的方法。

(一)社区矫正的效益分析

我们这里所谈到的效益,并不仅仅局限于经济效益,同时也注重对社会效益、文化效益等方面的分析。同时,从社会和矫正对象两个方面对社区矫正政策带来的效益进行阐述。

1.社会效益分析

(1)社区矫正彰显了人道主义精神,体现了我们社会对人权的尊重。处于监禁状态下的犯罪人员,长期与正常的社会生活相隔离。因此,当犯罪人员恢复自由生活状态时,社会适应能力下降,无法回归正常生活,甚至连最基本的生存发展权都难以保障。他们虽然触犯了法律,但仍然具有宪法与法律所赋予的人权内容。社区矫正可以维护犯罪人员在监禁时被剥夺的一些权利,尊重他们的人权,有利于平和他们的罪犯心理。有效消除了他们对社会的威胁和对不满情绪,避免社会矛盾的激化,充分彰显了立法中人本位的人道主义精神。

(2)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对影响社会和谐的犯罪行为以及犯罪人员进行严厉打击。而社区矫正不是单纯为了惩罚犯罪人员,而是为了解决问题。倘若严刑峻法会带来一部分人的消极抵触,甚至产生仇恨社会的情绪。那么通过社区矫正,把无需监禁的犯罪人员置于社区中实施矫正,让他们成为宽严相济政策的受益者,有利于降低社区中的不和谐因素,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2.矫正对象效益分析

(1)社区矫正有利于解决矫正对象的经济困难,保障基本生活需求。在监狱中,犯罪人员基本上与外界处于隔绝的状态,尤其针对那些刑期较长的人来说,等从监狱中出来,很容易陷入贫困状态。而在社区中,给予更多接触社会的机会。对于在改造中有积极表现的人员,相关部门还会免费为他们提供技能培训和就业创业指导,帮助其提高就业谋生能力,解决生活中面临的困难。根据司法部数据显示,在上海,2004年至2008年,上海共建成过渡性就业安置基地356个,累计成功推荐社区服刑人员就业2103人,组织参加技能培训1868人,帮助解决住房困难170人,解决临时性补助3972人。

(2)社区矫正能够使矫正对象避免交叉感染,提高矫正质量,防止二次犯罪。在监狱内,环境相对隔绝,服刑人员同质性很强,各种类型的犯罪分子聚集在一起有很多的沟通机会,一些人甚至利用闲暇时间互相交流犯罪心得和技巧,增强反侦察能力,出现交叉感染。而在社区中,矫正对象接触的大部分都是健康积极的人群,周围环境比起监狱要优越和健康,再加上严格的监督机制,这样就会避免交叉感染的出现。同时并采取法律、心理等各种手段,对其进行耐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技术教育,也就大大提高了矫正质量,防止服刑人员再次跌入深渊。

(二)社区矫正的成本分析

成本和效益是相对应的,效益往往较为间接地表现社区矫正政策的评估结果,而成本则会较为直观的让我们看到政策的实施表现。

1.社区矫正降低行刑成本,为国家节省了大量的财政资源

我们知道,传统意义上的监禁主要在监狱中进行,国家不仅要投入大量资金修建监狱,而且还要为监狱系统的运行支付庞大的后续资金。据统计,我国在监狱矫正方面每年投入的费用就达到500多亿。具体来说,我国监狱关押一名罪犯的年度花费,平均约为1.5万元,而在上海市,社区矫正成本为每人每年6000元。因此可以看出,对一些轻度犯罪人员,用社区矫正代替传统的监禁措施,可以使监狱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矫正那些轻度的犯罪分子,还可以合理地配置行刑资源,降低行刑成本,节省国家财政资源,使财政资源效益最大化。

2.社区矫正增加了社区的运行成本,造成资金困难

一个社区,维持本社区正常的运转,并不需要很多的资金支持。但当增加社区矫正项目后,运行成本就会增加,如矫正工作人员的工资、各类材料的制作、开展集中教育的设施等。即使有司法部门的支持,但往往还需要社区自行筹集一部分资金。另外,社区服刑人员在社会内服刑,大部分时间仍然与其他社会成员一起生活,这就会使社区中的居民产生抵触情绪。需要安装更多的摄像头、成立治安巡逻队伍等。所有这些,无疑会增加社区的成本,出现资金紧张局面。

(三)社区矫正政策实施效果分析

据司法部社区矫正管理局负责人介绍,2012年以来,社区矫正工作紧紧围绕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以贯彻执行“两院两部”《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为抓手,以提高教育矫正质量为核心,以确保社区矫正安全稳定为目标,不断加强社区矫正工作体系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

截至2013年1月底,社区矫正工作已在全国各省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98%的地(市)、97%的县(区)和96%的乡镇(街道)开展。各地累计接收社区矫正人员133.3万人,累计解除矫正76万人,在册57.3万人。其中,去年1月至今年1月净增长17.2万人,每月平均增长1.32万人。同时,2012年至今,我国社区矫正人员数量每月以万人的速度净增长,社区矫正工作逐步实现全覆盖,社区矫正人员在矫正期间重新犯罪率一直保持在0.2%的较低水平。另外,司法行政机关积极加强社区矫正工作者队伍建设。目前,全国共有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10.2万人,社会志愿者57.3万人。

三、社区矫正发展面临的问题以及对策

通过对社区矫正政策的分析评估,可以对社区矫正实施过程加以监控,防止其发展方向发生偏差。同时也是为了评估社区矫正的效果,继而分析在社区矫正政策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更好完善社区矫正政策,维护社会利益。

(一)问题分析

1.公众对社区矫正的认同度低

人们普遍认为,犯罪人员必须得为自己的错误付出沉重的代价,而监禁在监狱中接受严厉的惩罚是最好的方式。他们认为,若将犯罪人员放在社区中,不但不能使他们醒悟,还会对社区治安造成很大的威胁。而公众的这种不满的情绪与不理解都会对社区矫正的顺利实施带来不便与阻碍。

2.缺乏专业矫正人才

目前社区矫正的工作人员基本分为两类,普通的司法所人员和社区中的工作人员。前者法律知识掌握熟练,但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所需要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工作方面的知识素养薄弱;后者没有经过专业的学习,工作时又不讲方法,在与矫正对象进行接触交流时,不会运用人性化的工作方法,影响矫正质量的提高。

3.我国社区矫正工作缺乏经费保障

社区矫正作为刑罚制度的一种方式,必须要有稳定的经费支持,才足以顺利的开展工作。现阶段,从各个试点的地方来看,办公经费来源单一,主要是依赖上级部门的财政拨款,而且由于各个地方对社区矫正的重视程度不同,经费的多少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很多矫正项目都难以有效的开展。

(二)政策建议

1.加强社区矫正的宣传力度,转变人们的刑罚观念

社区是社区矫正的土壤,而社区居民对社区矫正工作的认同是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因此我们要注重加强对社区矫正定义和内涵的宣传,纠正人们的认识偏差。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报道在社区矫正中典型的成功案例,扩大先进典型的社会影响,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获得社会和居民的认可。

2.开展社区矫正工作,还必须配备一支专业化的矫正队伍

这就需要具备良好的法学基础和职业素养的人员,还要具备社会学、心理学、社会工作等专业教育的背景。要经常对工作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和经验交流,提供多种学习的渠道。完善社区矫正工作者的工资体系和个人晋升规划,使他们能够安心从事社区矫正社工作。

3.扩大我国社区矫正的经费来源,保障社区矫正的顺利进行

第8篇:社区故事范文

关键词 设施农业;现状;对策;移民区;宁夏固原

中图分类号 S316;F30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5-0228-02

固原市原州区移民工程实施以来,在改善移民生活、恢复生态环境、拓宽致富渠道、减轻人口压力、促进民族团结、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发展设施农业园区建设、降低扶贫成本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益。同时也存在搬出规模与安置能力矛盾突出、资源紧缺、迁出农民生产能力差、文化素质低、农业技术掌握少、发展设施农业基础薄弱、土地面积不足、设施配套不够完善等问题。因此,要发展好移民区设施农业,必须从政策保障和技术支撑的高度对其逐步进行实施。

1 固原市移民区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

固原市原州区县内移民区生活的人们是从六盘山区和黄土沟壑区迁出的,迁出地生存条件严酷,自然灾害频发,资源匮乏,交通闭塞,生产水平低下,农民收入的1/2以上来源于广种薄收的第一产业。不具备优势的种植业长期处于主导地位,经济困难形成落后的生产方式,农业生产效益低下。

1.1 发展设施农业的资金不足,农民积极性不高

虽然移民迁入后,政府安排每户均有1栋日光温室,但由于农民的资金不足,经济能力不强,投入能力差,再加上移民文化基础差,思想较为传统保守,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差,在设施农业的发展方面积极性并不高。

1.2 文化素质低,难以接受农业新技术

移民在迁出地从未见过设施农业的日光温室,就连保护地的覆膜种植都很少见,个别农民只是零星种植家庭菜园,没有外销的习惯。加之多数家庭迁出后,家里只留下老人和妇女,年轻力壮的男人大部分出去务工,放弃日光温室的种植,即使种植了日光温室的移民也不会操作,要很快种植好日光温室谈何容易,农业技术难以接受。

1.3 标准化生产水平低,成熟技术难以得到应用掌握

对于蔬菜生产技术来说,其普及率较低,不仅生产成本高,而且由于移民种植经验的不足导致一些成熟技术不能被移民掌握,如二氧化碳施肥、工厂化育苗等。造成设施农业的普及率低,使产量和成本之间的差异较大,移民的积极性不高。

1.4 农业生产条件变化大,适应新的农业环境能力差

由大山迁出到川区,原来靠天吃饭、饮水的传统思想还存在。由干旱的山地变成川水地,农业生产条件发生变化,适应新的农业环境能力差,粗放式耕种习惯根深蒂固,难以接受日光温室精耕细作的种植要求,从而严重影响设施农业发展进程。

1.5 专业化发展程度低,生产规模小,没有形成外销优势

在移民区,设施农业的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其经营的格局还较为分散。具有较小的生产规模,连片种植面积小,产量不高,加上移民种植习惯的随意性,对种植蔬菜的品种、数量及质量等方面要求不严,规模种植的格局尚未形成,外销的优势还不具备。

1.6 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落后

由于移民在迁出前掌握的信息比较闭塞,迁出后还存在等、靠、要等思想,因此当前对于移民来说,亟需的是进行市场信息、新品种及新技术的服务。对于运销大户来说,其最需要的是有关市场预测方面的信息。目前,移民区的蔬菜生产信息服务较为落后,供求信息不足,在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方面较为落后。

1.7 专业技术力量薄弱,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目前原州区尚未建有专门的蔬菜专业技术推广机构,在蔬菜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较为缺乏,蔬菜技术推广的任务主要由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来承担。这部分推广人员不仅知识老化,而且由于很多是转行承担蔬菜技术推广工作的,蔬菜种植方面的专业知识缺乏,技术力量薄弱,难以推动设施农业的全面发展。

2 对策

2.1 加大设施农业技术培训力度,使其尽快掌握农业技术

有组织地进行移民区的设施农业技术培训,尽量多组织多培训,要在种植技术上不断进行培训;实践操作上不断进行指导,使其尽快掌握基本的设施农业种植操作技术[1-2]。

2.2 强化政策和资金支持,调动移民生产积极性

在设施农业方面,从政策和资金2个方面继续加大投入力度,采取市场化的运作机制。以农民和企业作为发展的主体,吸收社会各个方面的投资。对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机遇和自治区扶贫政策进行充分的利用,促进设施农业发展进程的加快。

2.3 严把日光温室建造质量关

移民区的日光温室多数是招标建造的,一次性成型的日光温室,分配给移民使用,移民从未见过日光温室,更不知道棚体质量。棚体设施不健全不配套,严重影响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从而导致种植操作难度大,甚至效益不高。因此,必须严把日光温室建造质量关,确保移民能够正常使用。

2.4 坚持种苗先行的原则,建设种苗繁育基地

移民从未种植过日光温室,必须供给高质量的种苗,让他们移栽定植。因此必须要有相应的育苗基地,着重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人才参与到工厂化育苗技术建设中。按照设施农业生产的规模、茬口和品种要求,培育出高质量的种苗,保证移民设施农业生产的供应。

2.5 合理安排茬口和种植种类,提高生产效益

移民区日光温室在茬口安排上应该按照“先易后难,梯次推进”的技术要求,先安排种植技术简单的叶菜类,让他们先适应日光温室最基本的种植操作技术,然后安排其种植技术比较复杂的果菜类,逐步提高移民的日光温室种植操作技术,从而提高生产效益[3]。

2.6 加大成熟技术的推广力度,提高科技贡献率

移民区要有成熟技术的示范与推广,集成组装设施农业标准化建设,工厂化育苗、膜下技术、测土培方施肥、温度调控、张挂反光幕、二氧化碳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热风炉应用、新型保温材料、机械化半机械化应用等,建立成熟高新技术的示范温室,使移民看得见、跟着学,起到辐射带动作用,从而实现高产高效生产。

2.7 加强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完善和壮大科技队伍

对症下药,开展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的示范与推广,采取现场指导培训,以移民区从事设施农业生产和经营的专业农民为重点,以移民区为单元,集中地进行设施农业先进技术的培训,培养一批农民骨干示范户,以发挥其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建立一支与全区设施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县乡村技术推广队伍和高素质的专业农民队伍,以促使移民区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4]。

2.8 制定日光温室生产技术标准,建立示范点

为了更深入、细致地做好移民区的设施农业技术服务工作,更好地对标准化日光温室生产示范点进行建设,做到技术入户、责任到人、标准到温室,充分地发挥对其示范带动作用,并充分地发挥移民区的气候资源优势,建设好有机蔬菜生产示范点。

3 参考文献

[1] 白光哲,马瑞林,王晓燕,等.包头市设施农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1):6-7.

[2] 杨泉润,马成,闫菊红,等.西吉县设施农业发展现状与评析[J].蔬菜,2011(3):47-50.

第9篇:社区故事范文

关键词:化工厂区 消防废水池 初期雨水池 收集

一、前言

近年来,化工企业在国内日渐崛起,一些国外的著名企业也相继在国内投资建厂,带动了科技生产的迅速发展和经济的命脉。但同时,化工污染也成为目前威胁环境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石油化工企业的环保法规中写道:“石油化工企业应该做到清污分流”。由于生产的需要和外界的因素,化工厂区会出现很多种带有污染成分的水质,例如消防废水和污染雨水,这些都是不能直接排入我们的市政雨水与污水系统的,否则会对整个城市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2005年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是有目共睹的。因此事故收集池的出现恰恰满足了这样一个需求,并将排水体系合理化。

工程实例

拜耳材料科技(青岛)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聚氨酯材料和8000吨热塑性聚氨酯项目总占地34707.6m2。建设主要有:一体化生产厂房、公用工程楼、服务楼、PUR仓库、堆场、储罐区,消防泵房,原料半露天堆场等。

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4-2006) 1.0.5 排水系统设计应综合考虑接纳工业废水并进行集中处理和处置的可能性,因此受到污染的消防水也应该从未受污染的水中分流出来。绝大多数化工事故发生后,会衍生出各种次生火灾,并且它往往会形成一条灾害链,持续地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生态环境噪声严重的危害。如果在发生火灾时及时地排除消防废水,这直接导致管网建设费用剧增。另外大量的消防废水进入污水处理厂,改变了正常的进水水质,对污水处理厂的运行也会产生一定的冲击。因此设置事故收集池对于化工企业来说已经是毋庸置疑,并且要做到及时检测和安全排放。

二、消防废水收集池简述

本收集池主要收集全厂容易发生污染事故的工艺装置区的初期雨水。收集池总长26米,宽14米,埋深约4米,分别由消防废水池、初期雨水池、溢流池和清净雨水池四个部分组成。正常情况下,闸门Y1,Y4处于常开,闸门Y2,Y3,阀门A,B,H处于常闭。

1.未发生火灾或COD仪检测未超标的时候,工艺装置区前15分钟雨水通过雨水管道先进入溢流池,通过闸门Y4被收集在初期雨水池内。当初期雨水池的水位达到最高水位时,关闭闸门Y4,雨水通过雨水管道溢流入清净雨水池,排入市政雨水系统。同时对初期雨水池中雨水进行检测:

(A)当达到当地雨水排放标准时(COD≤60mg/L),阀门B开启,初期雨水池内雨水通过潜水泵打入清净雨水池,直接排入市政雨水系统。

(B)当被检测达到当地污水排放标准时,打开阀门H,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系统。

(C)当被检测超过污水排放标准的水将通过外运的方式输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2.当发生火灾或COD仪检测超标时,立即关闭闸门Y1,开启闸门Y2,消防废水将通过雨水管网排入消防废水收集池。同时对消防废水收集池中雨水进行检测:

(A)当被检测达到当地污水排放标准时,打开闸门Y3和 阀门H,事故废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系统。

(B)当废水被检测到超过污水排放标准时,将通过外运的方式输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其中消防废水收集池和初期雨水收集池的容积的确定是比较关键的。

三、消防废水收集池的容积计算

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160-2008年版) 第7.3.3条 厂区和居住区的消防用水量,应按同一时间内的火灾处数和相应处的一次灭火用水量确定。

本项目为34707.6m2,因此同一时间内的火灾次数为1。而消防废水池的水量主要按厂区内最大一次火灾的消防水量计算。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得出全厂消防水量最大的为:一体化生产厂房;其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50 L/s,火灾延续时间为3小时。

消防废水收集池的容积=50×3.6×3=540m3

四、污染区域初期雨水池的容积计算

雨水径流污染属于非点源污染,具有突发性和非连续性。雨水污染的特点是:初期雨水中的污染物含量高,随着径流的持续,雨水径流表面被不断冲洗,污染物含量逐渐减少到相对稳定的浓度。目前,在我国对初期雨水量还没有较为统一准确的计算方法。依据《给水排水工程快速手册》中相关要求,确定建设项目初期雨水收集时间为5min,根据实际工程经验计算出降雨历时为8min,结合所有资料和外界综合因素本工程按照下雨15min的时间来计算初期雨水量。

根据当地暴雨强度公式:

t―降雨历时(min),t=t1+M×t2=15+2×5=25min

P―设计重现期(y),根据项目所在地的情况,P=2

设计暴雨强度:q=198.85 L/(s*hm2)

根据雨水设计流量公式:

Ψ―― 径流系数,全厂径流系数取0.65

F―― 汇水面积(hm2),本厂区污染区域面积:A=4500m2

雨水设计流量 Qs= 58.1L/s;设计污染雨水总量:q=58.1×60×15÷1000=53m3

考虑到厂区内局部路面可能因为事故的泄漏而通过路面雨水口进入地下雨水管网,因此综合将初期污染雨水收集池的容积定为60m3。

五、存在的问题和一些建议

由于我国环保规范未提及消防污水,消防污水的收集容积在规范和手册中均没有明确的计算方法,以上计算是否妥当,有待于实践的检验。污水的检测项目不同、同一检测项目所使用的仪器不同,检测所需时间就会不同。而污水检测所需时间对消防污水收集他的容积影响很大。污水检测所需时间如何确定,依据不足。

整个废水收集池的密封性考虑还欠缺更多的考察和实践,池顶的人孔和钢格栅板多少会有雨水的渗漏,长时间水质会变差,即使定期处理了,也会有部分淤积在池底,不利于维护。事故的发生频率也是毫无预兆的,除了报警系统还需要人为的密切观察,才能掌握定期检测的最好时机,长期的污水存放除了是对水池侵蚀,也是对周围环境的危害,根据排放介质的性质可在池壁上涂刷防腐性涂料,以防有害物质侵蚀池壁。

消防集水池在厂区位置的设置也是非常关键的,它基本汇集了全场的大多数的雨污水,是全厂排水的一个最终出口,如果布置在厂区中心区域,影响了其他重要生产装置,厂房的布局,而放在厂区的四周,却增加了排水管的埋深和水池的深度,给施工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如果排出口的标高比较浅就只能靠水泵来解决,这些因素都是设置消防收集池所带来的不容忽视的问题。而近年来中国石油化工的文件明确指出,将消防收集池定义为丙类建筑,与厂区内其他重要共建设施如消防泵房都有一定的间距要求,这对总图规划也提出了不可忽视的要求。

总的来说,事故废水收集池的设计是一个实践经验与能动性相结合的过程。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尽量做到经济合理。

参考文献:

[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3-2006).

[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4]《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

[5]《石油化工企业给水排水系统设计规范》(SH3015-2003).

[6]《给排水工程快速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