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程管理培训范文

工程管理培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程管理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工程管理培训

第1篇:工程管理培训范文

【关键词】建筑节能;验收规范;复验项目;检测项目        1.引言

        由于我们国家建筑节能工程起步晚,从业人员节能意识淡薄,思想观念落后,对建筑节能工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管理不严,执行不力,在实施过程中施工图设计深度不够,与验收规范不匹配,与建设部要求节能图审单列的规定不一致,随意变更,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以假充真,降低节能标准等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应引起各级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制止。为此,我们撰写了《提高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水平》与大家研讨交流,使建筑节能工程质量达到国家合格标准。

        2.我国建筑节能法规体系

        2.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自2008年4月1日起施行;

        2.2《民用建筑节能条例》,自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

        2.3《公共机构节能条例》,自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

        2.4《民用建筑节能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导则》,自2008年1月29日起施行;

        2.5《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2.6《民用建筑工程节能质量监督管理办法》,自2006年7月31日起施行;

        2.7《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自1996年7月1日起施行;

        2.8《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jgj132-2001,自2001年6月1日起施行;

        2.9《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自2001年10月1日起施行;

        2.10《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0189-2005,自2005年7月1日起施行;

        2.11《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自2005年3月1日起实施;

        2.12《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自2007年10月1日起实施。

        至此,我国建筑节能法规体系基本建立健全。对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节能减排基本国策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作为建设、施工、监理单位管理人员,应当认真学习贯彻执行,提高认识和管理水平,加强监控力度,提高建筑节能效果非常重要。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3.建筑节能工程基本内容

        建筑节能分部工程划分的10个分项工程及其主要验收内容:

        3.1墙体节能工程:主体结构基层、保温材料,饰面层等。

        3.2幕墙节能工程:主体结构基层、隔热材料、保温材料、隔气层、幕墙玻璃,单元式幕墙板块、通风换气系统、遮阳设施、冷凝水收集排放系统等。

        3.3门窗节能工程:门、窗、玻璃、遮阳设施等。

        3.4屋面节能工程:基层、保温隔热层、保护层、防水层、面层等。

        3.5地面节能工程:基层、保温层、保护层、面层等。

        3.6采暖节能工程:系统制式、散热器、阀门与仪表、热力入口装置、保温材料、调试等。

        3.7通风与空气调节节能工程:系统制式、通风与空调设备、阀门与仪表、绝热材料、调试等。

        3.8空调与采暖系统的冷热源及管网节能工程:系统制式、冷热源设备、辅助设备、管网、阀门与仪表、绝热保温材料、调试等。

        3.9配电与照明节能工程:低压配电电源、照明光源、灯具、附属装置、控制功能、调试等。

        3.10检测与控制节能工程:冷热源系统的检测控制系统,空调水系统的监测控制系统,通风与空调系统的监测控制系统,监测与计量装置,供配电的监测控制系统,照明自动控制系统,综合控制系统等。

        4.建筑节能工程基本要求和重点

        4.1一部涉及多专业的验收规范

        《规范》是根据国家现行法规和相关标准,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中节能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管理方面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借鉴了国际先进经验和做法,充分考虑了我国现阶段建筑节能工程的实际情况,突出了验收中基本要求和重点。内容包括:墙体、幕墙、门窗、屋面、地面、采暖、通风与空调、空调与采暖系统冷热源及管网、配电与照明、监测与控制等建筑节能工程。是我国第一部涉及多专业的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4.2严格执行强制性条文

        《规范》第1.0.5、3.1.2、3.3.1、4.2.2、4.2.7、4.2.15、5.2.2、6.2.2、7.2.2、8.2.2、9.2.3、9.2.10、10.2.3、10.2.14、11.2.3、11.2.5、11.2.11、12.2.2、13.2.5、15.0.5条,共20条强制性条文,比相关专业验收规范的强制性条文多,必须严格执行。

        4.3单位工程验收应在建筑节能分部验收合格后进行

        根据国家规定,建设工程必须节能,节能达不到要求的建筑工程不得验收交付使用。因此,规定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应在建筑节能分部工程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并用黑体字标志为强制条文,必须严格执行。也就是建筑节能验收是单位工程验收的先决条件,具有“一票否决权”。

        4.4涉及节能的设计变更应严加限制

        由于种种原因,施工中可能需要改变节能设计。为了避免这些改变影响节能效果,所以对涉及节能的设计变更应严格加以限制。一是任何有关节能的设计变更,均需事前办理设计变更手续;二是有关节能的设计变更不应降低节能效果;三是涉及节能效果的设计变更,除应由设计单位认可外,还应报原负责节能设计审查机构审查方可确定;四是确定变更后,并应获得监理或建设单位的确认。这一设定增加了节能设计变更的难度,目的是为了尽可能维护已经审查确定的节能设计要求。减少不必要的节能设计变更。

        4.5采用“四新”技术应进行评审、鉴定及备案

        建筑节能工程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简称四新技术。四新技术由于新,尚没有标准可作为依据。因此,对于四新技术的应用,应采取积极、慎重的态度。国家鼓励建筑节能工程施工中采用四新技术,但为了防止不成熟的技术和材料被应用到工程上,国家同时又规定了对四新技术要进行科技成果鉴定,技术评审或实行备案等措施。具体做法是: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评审、鉴定及备案方可采用。

        4.6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节能工程施工内容

        鉴于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单位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内容。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应编制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审查批准。施工单位应对从事建筑节能工程施工作业的专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必要的实际操作培训,以保证节能施工效果。

        4.7材料和设备进场验收

        材料和设备进场验收通常可分为三个步骤:一是对外观质量进行检查。对其品种、规格、包装、外观和尺寸等“可视质量”进行检查验收,并经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代表核准,形成相应的质量记录。材料和设备的“可视质量”,是指那些可以通过目视和简单的尺量、称重、敲击等方法进行检查的质量。二是对质量证明文件进行核查。这些质量证明文件主要包括出厂合格证、产品说明书及相关性能检验报告、形式检验报告等;进口材料和设备应有出入境商品检验报告。三是按《规范》各章及附录a提出的进场材料和设备的复验项目,实施见证取样和送检,以验证其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4.8现场实体检验

        建筑节能工程现场实体检验,包括围护结构现场实体检验和系统节能性能检测两大部分。一是对围护结构的外墙节能构造和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地区的外窗气密性进行现场实体检测。外墙节能构造现场实体检验方法,采用附录c钻芯取样检验方法进行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外窗气密性的实体检测,是指对已完成安装的外窗在其使用位置进行的测试,是检验外窗的安装(含组装)质量,能够有效防止“送检窗合格,工程用窗不合格”的“挂羊头、卖狗肉”不法行为。二是对系统节能性能进行检测。采暖、通风与空调、配电与照明工程安装完成后,应进行系统节能性能的检测,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相应检测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并出具见证检测报告。检测项目、抽样数量、允许偏差或规定值,按《规范》14.2.2表列的9个检测项目进行。

        4.9建筑节能效果只能通过检测数据来评价

        《规范》中相关章节及附录,对节能材料和设备进场复验项目规定有12项;围护结构现场实体检验项目规定有2项;系统节能性能检测项目规定有9项。这些复验项目、检测项目的数据,在分项、分部工程验收中用来评价质量是否符合施工图设计文件的要求,是否符合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标准的规定,是否符合施工合同约定,是否达到建筑节能效果。因此检测结论的正确与否十分重要。国家建设部第141号令,《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并签订书面合同。故目前承担建筑节能工程检测试验的检测机构应具备见证检测资质,并通过节能试验项目的计量认证。

        4.10把图像资料列入《规范》。本规范第4、5、6、7、8、9、10、11、12、13、15章,均要求对节能有关的隐蔽部位或内容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并应有详细的文字记录和必要的图像资料。这是我国第一次把图像资料列入了验收规范,以验证其隐蔽工程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

        5.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要点

        5.1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情况。

        5.2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备案情况。

        5.3涉及建筑节能效果的设计变更重新报审和建设、监理单位确认情况。

        5.4建筑节能工程施工专项方案及建筑节能监理规划和实施细则编制、审批情况。

        5.5建筑节能专业施工人员岗前培训及技术交底情况。

        5.6对建筑节能示范样板的确认。

        6.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要点

        6.1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质量:①主要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规格、型号、性能与设计文件要求是否相符。②主要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合格证、中文说明书、形式检验报告、定型产品和成套技术应用型式检验报告、进场验收记录、见证取样送检复试报告的核查情况。③对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进场验收签认情况。

       6.2墙体节能工程:①基层表面空鼓、开裂、松动、风化,平整度及妨碍粘结的附着物的处理。②保温层重点对保温、牢固、开裂、渗漏、耐久性、防火等性能进行检查。③雨水管卡具、女儿墙、分隔缝、挑梁、连梁、壁柱、空调板、空调管洞、门窗洞口等易产生热桥部位保温措施。④施工产生的墙体缺陷(如穿墙套管、脚手架眼、孔洞等)处理。⑤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容易碰撞的阳角及门窗洞口转角处等特殊部位的保温层防止开裂和破损的加强措施。⑥隔汽层构造处理、穿透隔汽层处密封措施、隔汽层冷凝水排水构造处理。⑦非采暖公共间(如普通住宅楼梯间、高层住宅疏散楼梯间、电梯前室、公共通道、公共大堂大厅、地下室等)按图施工情况。

        6.3幕墙节能工程:①幕墙工程热桥部位的隔断热桥措施。②幕墙与周边墙体间的缝隙处理。③建筑伸缩缝、沉降缝、抗震缝等变形缝的保温密封处理。④遮阳设施的安装。

        6.4门窗节能工程:①外门窗框或副框与洞口、外门窗框之间的间隙处理。②金属外门窗隔断热桥措施及金属副框隔断热桥措施。③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地区建筑外窗气密性现场实体检验情况。④严寒、寒冷地区的外门安装及特种门安装的节能措施。⑤外门窗遮阳设施的安装。⑥天窗安装位置、坡度、密封节能措施。⑦天窗扇密封条的安装、镶嵌、接头处理。⑧门窗镀(帖)膜玻璃的安装方向及中空玻璃均压管密封及中空玻璃漏点复检情况。

        6.5屋面节能工程:①屋面保温、隔热层铺设质量、厚度控制。②屋面保温、隔热层的平整度、坡向、细部及屋面热桥部位的保温隔热措施。③屋面隔汽层位置、铺设方式及密封措施。

        6.6地面节能工程:①基层处理的质量。②地面保温层、隔离层、防潮层、保护层等各层的设置和构造做法以及保温层的厚度。③地面节能工程的保温板与基层之间、各构造层的粘结及缝隙处理。④穿越地面直接接触室外空气的各种金属管道的隔断热桥保温措施。⑤严寒、寒冷地区的建筑首层直接与土壤接触的地面、采暖地下室与土壤接触的外墙、毗邻不采暖空间的地面及底面直接接触室外空气的地面等隔断热桥保温措施。

        6.7采暖节能工程:

        ①采暖系统安装应检查以下内容:⑴采暖系统的制式及安装;⑵散热设备、阀门与过滤器、温度计及仪表安装;⑶系统各分支管路水力平衡装置安装及调试的情况;⑷分室(区)热量计量设施安装和调试的情况;⑸散热器恒温阀的安装。

        ②采暖系统热力入口装置的安装应检查以下内容:⑴热力入口装置的选型;⑵热计量装置的安装和调试的情况;⑶水力平衡装置的安装及调试的情况;⑷过滤器、压力表、温度计及各种阀门的安装。

        ③采暖管道的保温层、防水层施工。

        ④采暖系统安装完成后的系统试运转和调试。

        6.8通风与空调节能工程:

        ①  通风与空调节能工程中的送、排风系统、空调风系统、空调水系统的安装应检查以下内容:⑴各系统的制式及其安装;⑵各种设备、自控阀门与仪表安装;⑶水系统各分支管路水力平衡装置安装及调试的情况;⑷空调系统分栋、分户、分室(区)冷、热计量设备安装。

        ②风管的制作与安装应检查以下内容:⑴风管严密性及风管系统的严密性检测;⑵风管与部件、风管与土建风道及风管间的连接;⑶需要绝热的风管与金属支架的接触处、复合风管及需要绝热的非金属风管的连接和加固等处的冷桥处理。

        ③各种空调机组的安装、与风管连接的情况及现场组装的组合式空调机组各功能段之间连接检测。

        ④风机盘管机组的选型及安装和调试的情况。

        ⑤空调与通风系统中风机的选型及安装。

        ⑥带热回收功能的双向换气装置和集中排风系统中的排风热回收装置选型及安装。

        ⑦空调机组回水管上的电动两通调节阀、风机盘管机组回水管上的电动两通(调节)阀、空调冷热水系统中的水力平衡装置、冷(热)量计量装置等自控阀门与仪表的选型及安装。

        ⑧风管和空调水系统管道隔热层、防潮层选材。

        ⑨空调水系统的冷热水管道及配件与支、吊架之间绝热衬垫安装和冷桥隔断的措施。

        ⑩通风与空调系统安装完毕后的通风机和空调机组等设备的单机试运转和调试及通风空调系统无生产负荷下的联合试运转和调试检测。

        6.9空调与采暖系统冷热源及管网节能工程:①空调与采暖系统冷热源设备和辅助设备及其管网系统的安装。②空调冷热源水系统管道及配件绝热层和防潮层的施工情况。③空调与采暖系统冷热源和辅助设备及其管道和管网系统安装完毕后的系统试运转及调试情况。

        6.10配电与照明节能工程:①锅炉房动力用电、冷却塔水泵用电和照明用电计量设备安装②住宅公共部分和公共建筑的照明的高效光源、高效灯具和节能控制装置安装。③水泵、风机等设备的节能装置安装。④低压配电系统及照明系统检测。

        6.11监测与控制节能工程:①监测与自动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和联动情况。②监测和自动控制系统与空调、采暖、配电和照明等系统联动运行、监测情况。

        7.竣工验收阶段质量控制要点:

        7.1建筑节能工程验收应满足以下条件:①施工单位出具的建筑节能工程分部质量验收报告,建筑围护结构的外墙节能构造实体检验,严寒、寒冷和夏热冬冷地区的外窗气密性现场实体检测,采暖、通风与空调、照明系统检测资料等合格证明文件,以及施工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整改报告等;②检查建筑节能分部工程重点部位隐蔽验收记录和相关图像资料;③检查相关节能分部工程检验批、分项工程、子分部工程验收合格标准及合格依据,以及检验批和分项工程的划分;④设计单位出具的建筑节能工程质量检查报告;⑤监理单位出具的建筑节能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7.2验收组成员组成及节能验收程序是否符合规定。

        7.3对节能工程实体质量进行抽测、对观感质量进行检查。

        7.4对节能工程竣工资料进行核查。

        7.5确认程序合法、质量合格后,参建各方在《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表》上签字;

第2篇:工程管理培训范文

关键词:培训档案;标准;流程;管理

作者简介:杨颖琦(1980-),女,福建厦门人,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培训管理专责,工程师。(福建 厦门 361000)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3-0161-02

一、背景

随着电力企业改革,对人才培养、人才培训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供电企业下大力气加强企业内部员工培训,伴随培训种类、培训班次的增多,如何科学有效地做好培训档案的管理,为拓宽培训成果的应用以及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决策支持,成为了当前供电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新形势下供电业企业培训档案管理

1.供电企业培训档案管理概述

新形势下供电企业不断开拓员工培训,努力提升员工的知识、技能、业绩、素质。如何归集种类繁多的培训档案,提升培训成果应用,这对培训档案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科学合理地划分培训档案的类别,建立标准一致的培训档案模板以及规范培训档案管理流程是做好培训档案管理的关键。

2.供电企业培训档案管理应用范围

供电企业培训档案管理主要适用于企业内部员工参加各类岗位培训、合作培训、在职学历教育以及各种以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的各类竞赛、调考、技能比武。培训档案主要对各类培训项目的实施过程、培训成果、存在问题及改进意见进行记录,使培训的各环节信息记录在案,培训项目的质量及效果有据可查,以达到培训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扩大培训成果应用的目的。

3.培训档案管理实施

培训档案的管理工作是企业员工队伍素质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训档案对于员工上岗、任用、评先、晋级、晋升是重要的凭证和依据。科学规范地做好培训档案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员工培训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也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做好培训档案的管理工作应该从档案类别的划分、标准统一的档案管理、规范化管理流程三个方面加强管理。

(1)科学合理地划分培训档案的类别。培训档案的管理应按照“分门别类”进行存储及管理,便于保存、统计及查询。基于这一目标并结合供电企业当前开展的培训,将其划分培训类、竞赛类、合作培训、学历教育四大类别的档案分别进行登记、编目、分类整理、保管,便于查找、统计和分析。

1)培训类档案:根据职工教育培训项目的类别,建立培训项目类档案。主要指种类培训班,包括持证上岗(复审)培训班、转岗培训班、非持证培训班。其具体细分为经营管理培训、专业管理培训、技术管理培训、生产技能培训、服务人员培训以及新员工培训等六类培训档案。

2)竞赛类档案:将职工岗位业务竞赛、专业调考、技能比武三种类型档案划分为竞赛类档案。

3)合作培训类档案:是指职工参加国家电网管理学院合作培训、国家电网技术学院合作培训、国内相关院校合作培训、参加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上级单位培训、参加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外单位培训等五类培训的档案。

4)在职学历教育培训档案:在职学历教育培训档案主要指员工经审批参加学历教育以及组织推荐参加的学历教育的培训档案。

(2)建立标准一致培训档案。培训档案的规范统一对于培训档案归档、后继查询及成果应用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建立标准一致的系统化培训档案模板以及培训档案装订顺序对于了解培训进度、培训师资、培训课时、参加人员、培训效果及培训评估、改进意见都具有直观性及针对性。培训档案根据培训类别分别制订各类标准化、系统化的档案。

1)培训班标准档案包括:培训办班通知、培训课程表、培训班学员签到表、学员成绩表、培训班教师授课测评表、培训效果评估表及改进意见书、其他资料(培训照片、课件、报道等等)、兼职教师授课台账、津贴申请表等等。

2)竞赛和调考比武类标准档案包括:正式通知文件、具体实施方案、评分标准、参赛人员名单、签到表、试卷、座位安排表、考场记录表、竞赛结果通报等。

3)合作培训类标准档案包括:培训班正式通知文件、培训参加人员、学习情况反馈表(合作单位反馈)、成绩及持证情况明细表。

4)在职学历教育类标准档案包括:学历教育报名通知、组织推荐人员公示、参加在职学历教育人员名单的报告、培养服务协议书(组织推荐)、学历证书复印件留存。

(3)规范培训档案管理流程。由于传统的培训档案随意不规范归档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现代企业的培训管理机制,也不能适应信息化形式下电子档案查询的要求,因此供电企业要根据企业文化及企业特点在传统的培训档案归档的基础上引入现代档案管理理念和标准化管理方式,使培训档案管理更加贴合供电企业,为供电企业各类经营、管理、技能、技术人才的培养提供坚强的信息基础。

在供电企业内部,建立标准化的流程及归档时限来实现整个培训资料归档的规范化管理,通过创建纸质及电子档案两种方式真实有效地记载员工在企业内培训的历史,通过信息手段推动培训成果的扩大应用,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提供有效信息。以下从五个步骤来介绍培训档案管理流程。

培训档案流程是在培训流程结束时启动。培训流程从培训计划—开班—培训实施—结班后,转入培训档案的管理流程。具体见培训及培训档案流程图(图1)。以下按培训班类档案流程进行讲解。

1)纸质档案制作。由培训项目部归集培训办班通知、培训课程表、培训班学员签到表、学员成绩表;组织学员进行培训班教师授课测评形成任课教师测评表,由培训项目人填写兼职教师授课台帐、津贴申请表、培训效果评估表及改进意见书,并收集与本次培训相关的培训资料,包括培训照片、课件、报道等等。收集完成后按培训统一模板进行培训档案目录的制作。制作结束后按目录顺序装订成册。

2)纸质档案审核。培训项目部门在培训结束四天内向培训中心提交完整纸质档案,培训中心对纸质培训档案的完整性、规范性及真实性进行审核,如有错漏或不符合规范则将档案退回项目部门重新补充完善。

3)电子档案制作。在纸质档案完整规范的基础上,由培训中心在纸质档案提交后三天内统一进行电子档案制作。培训电子档案的制作主要基于供电企业系统内部的职工教育培训管理信息系统,将培训班的名称、培训班项目编号、培训班类型、培训时间、授课教师名单、课程、各课程学时、参加学员、学员出勤情况、学员考试考核结果进行录入。通过电子档案的制作可以便捷统计各类型培训班开班情况、学员年度总学时、各学员参加培训情况、各兼职教师年度授课课时数等等,极大方便了数据的统计与查询。

4)培训档案归档。电子档案制作完成后,将纸质档案按年度培训计划的项目编号进行排序,按照培训类别分别装入档案盒,并对档案盒进行编号后放入档案室进行存档。

5)培训档案查阅。培训项目部门在需要时可通过办理培训档案查阅手续向培训中心查阅培训档案。

培训档案在培训班结束后的七日内完成所有培训档案纸质资料及电子档案的归档,确保培训档案的及时真实有效,确保培训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与其他工作同步发展。

4.培训档案管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在企业内部通过职工培训档案的管理办法实现了“鼓励先进,鞭策落后”,进而促进培训档案的管理。开展培训档案的评先评优,通过“五个方面”进行评比,如培训档案的送达培训中心的时限、培训档案的标准性、完整性、分类的准确性、信息的丰富性,进行年度综合评选。对于优秀培训进行表彰,同时作为培训档案范例进行公开展览,并组织学习,促使各培训负责部门按照培训档案管理规范的要求按时保量完成培训档案工作。同时对于未按标准、未按要求时限办结培训档案的将列入全局绩效考核指标,对培训项目负责人进行考核。

三、培训档案管理对供电企业的意义

培训档案的精细化管理是供电企业不断加强培训过程精益化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培训档案及时归档、合理分类、规范整理、安全保管、方便利用,促进各培训项目的实施严谨有序,注重实效,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档案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在各项培训工作中真实的历史记录,培训档案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过往的一个个培训案例及一份份培训评估表及改进意见书则可以为今后的培训提供借鉴,从而提升培训的效率和效果。

培训档案记载着供电企业发展过程中各类人员的培训情况,对管理人员研究、了解企业整体员工队伍素质及培训情况,为经营决策提供支持性证据数据,同时有利于确认企业取得的经营成果。

培训档案是员工个人成长和发展的真实记录与见证。通过培训档案可以了解到员工学习成长的历程,能够加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

第3篇:工程管理培训范文

关键词:管理培训制度;人才储备;成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9-0139-01

作为新式人力资源利器的人才培养计划,管理培训生制度日益盛行,被广大企业采用。国内学术界也对此制度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一定的成果。

1管理培训生制度的定义

概括来讲,许小宇认为,管理培训生是最先由国外企业运用的,以“培养公司未来领导者”为主要目标的特殊项目。魏华颖认为,管理培训生制度指企业集中资源对具备高层管理潜能的年轻人进行一段较为系统、全面的训练,为其管理生涯打下良好基础的一种制度安排。

具体来讲,张芳等人认为,通常是企业集中优势资源对具备高层领导者潜质的优秀应届毕业生进行1至3年系统、全面的管理培训,包括提供轮岗机会,参与专案管理,接受资深经理进行量身定做的职业规划指导等,使这些初出茅庐的学生在短期内成为既具有实际的工作经验,又具有专业技能和系统管理技巧的管理人才的一种制度。

由此可见,管理培训生制度的培训对象是具有领导潜能的年轻人;方法手段是集中企业资源,制定一系列系统的培训计划;目标是培养具有实际经验与专业技能的未来领导者。

2管理培训生制度成功的关键因素

将根据管理培训生制度的实施流程的三大阶段,对影响管理培训生制度成功的关键因素进行分类与总结。

2.1前期准备阶段

在实施管理培训生制度之前,进行充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是成功的关键因素。管理培训生项目是成本高,风险大的项目。因此必须进行充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如,企业需要多大规模的后备管理人才队伍;是否需要以管培生的方式来进行管理人才的储备;公司是否具备足够的经济基础支持项目的实施等。

进行严格的招聘与选拔。在企业正常的人力资源招聘工作中,是“先岗后人”,而管理培训生计划是“先人后岗”。因此,必须经过严格的选拔程序,选出具有综合能力的,具有领导潜力的人才。

蔡颖指出,要事先通过与各层人员的协调与沟通,获得企业全员认同与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关键因素。实施管理培训生制度必须要保持中、高层以及普通员工战略认识上的一致。高层为管理培训生提供各种资源;而在轮岗等培训中需要中层管理者的评估与监督;普通员工要对管理培训生保持肯定态度以及与他们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才可以使项目顺利开展。

2.2实施过程阶段

建立有效的监控评估体系。应将管培生的培养质量作为对岗位导师和部门负责人绩效考评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管培生的表现进行合理的评估,使管理培训生快速掌握各项技能。也可以建立管培生投诉通道,允许管培生对培养和指导不力的职业导师进行投诉。我认为这样双向的监控与评估,有利于增强管理培训生与导师的责任感。也可以通过建立奖惩机制来提高双方的积极性,使管理培训生制度更加有效的进行。

定期积极听取管培生的反馈。这样不仅可以根据受训者提供的意见,适当调整培训项目或者方向。也会让管培生获得对企业这个组织的认同感与满足感。

2.3项目结束后的维护

管理培训生制度的特点是要在投入后的若干年以后才会看到产出。因此,在这段期间要维护管理培训生与企业的良好关系,是这项培训制度成功的关键因素。

为了预防管理培训生在成熟后跳槽,企业必须制定合理的激励措施和满足管理培训生的心理预期。一方面,要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来激发管理培训生对企业的兴趣。另一方面,企业要满足管理培训生的心理预期,让他们看到企业有充分展现自己才华的空间。因为,管理培训生制度的目标是培养有潜力的未来领导者,管理培训生的心理预期也必定是领导者。因此、我认为适当创造机会,满足心理预期,对于企业来说是留住管理培训生的有效手段。

第4篇:工程管理培训范文

省农委副主任包维国出席培训班并作重要讲话。

他指出:2015年是国家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第二年,省农委不断加大培育力度,扩大培育试点范围、创新培育模式,并围绕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不断探索配套扶持政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取得新进展。全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为5100万元,省财政补助800万元。全省10个市(州)、44个县(市、区)承担该项目。全省认定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机构172个、省级实训基地20个,示范县由2014年的15个增加到29个,超过全省项目县的60%。2015年共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5470人,其中生产经营型12765人(含388名青年农场主),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12705人。

他强调,要科学把握形势,明确“十三五”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面临的任务。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变压力为动力,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十三五”时期,要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新型职业农民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导力量。总的要求是,紧紧围绕“一条主线”,大力实施“两项计划”,突出抓好“三大环节”,努力实现“四个提升”。

“一条主线”,就是“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构建职业农民队伍”。“两项计划”,就是要依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大力实施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和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三大环节”,就是完善教育培训、规范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培育制度。“四个提升”,一是有效提升农民职业化素质能力。通过培育和自身发展,农民的综合素质、生产技能和经营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以农为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不断壮大,新型职业农民的收入水平、社会保障得到普遍提高,农民逐渐成为体面的职业。二是有效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能力。通过培育,进一步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和骨干的科学决策与经营管理水平,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科学组织生产经营,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有效规避和化解市场风险,实现科学发展和快速发展。三是有效提升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保障能力。要建立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实训基地、农民田间学校、信息化手段等基础条件建设,健全完善“一主多元”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为大规模培养造就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提供支撑。四是有效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管理服务能力。围绕培育各环节,建设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申报、审核、管理和服务一体化的信息管理系统,为农民提供在线教育培训、移动互联服务、在线管理考核和全程跟踪服务。

包维国强调,要切实做好2016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国家加大了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支持力度,这样的支持来之不易,大家要倍加珍惜。要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落实培育环节,加强资金监管,确保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开好局、起好步。总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体制创新和人才创新的有机结合,中央有要求,发展有需要,农民有愿望。我们要顺势而为、抓住机遇,鼓足干劲、乘势而上,开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局面。

2016年总体思路是: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战略要求,以造就高素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目标,以服务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和促进农业从业者职业化为导向,着力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人力保障和智力支撑。

2016年任务目标是:以需求为导向,创新管理机制,强化精准培育。全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不少于2.5万人,其中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不少于1.3万人(含农机合作社带头人900人),现代青年农场主800人,新型职业农民(原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不少于1.1万人。在培训任务落实中,必须要侧重对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核心示范区农民和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的培育,全省2.5万人培育对象中,贫困村培育对象不少于2000人。

(一)完善培育制度体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完善适合我省省情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体系,通过教育培训提高职业农民综合素质和生产经营水平,通过规范管理引导农民走上职业化发展道路,通过政策支持提高职业农民自我发展能力。

(二)建立健全培育机制。探索制定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管理机构、培训单位、实训基地、农民田间学校的准入标准,加快建立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机械化学校、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科研院所、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以及其他各类主体多方参与、适度竞争的多元化培育机制。

(三)构建职业农民队伍。强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以示范县(含现代农业示范区)为重点区域,带动其他地区,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和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为引领,加快培育符合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新型职业农民。

为保质保量完成上述目标任务,各地在组织实施2016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中,要做到“四个坚持”,并抓好“六个环节”。

四个坚持:一是坚持以产业发展为导向,围绕地方主导和特色产业,加大培育力度,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综合素质和生产经营能力。二是坚持以农民需求为核心,充分满足职业农民的务农理念需求、政策落实需求和全产业链技术需求,促进农民全面发展。三是坚持以规划计划为指引,根据“十三五”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和制定三年年度计划,按计划实施本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四是坚持以质量效能为重点,实行精准培育,让农民从“被培训”变为“要培训”。

六个环节:一是开展调查摸底,锁定培育对象。各地农业部门要依托承担培训任务的机构,摸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和现有务农农民中有意愿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情况,建立本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库。二是遴选培训机构,组建师资队伍。分区域、分产业、分类型遴选一批培训机构和实训基地(农民田间学校),遴选一批高水平师资、吸纳一批“土专家”、“田秀才”进入师资库,建立考核管理机制,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三是创新培训方式,落实培训环节。探索国外研修、省外培训及实训、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和在线教学等形式,开展精品培训,做到培训出精品、出能人,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化手段,探索在线教育培训、移动互联服务和在线管理考核等新型服务模式,全面实行“一点两线、全程分段”培训。四是完善认定标准,规范认定管理。没有开展新型职业农民认定工作的县市,要按照2015年初省农委出台的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尽快出台认定文件并开展认定工作,磐石市、东辽县、洮南市、通榆县、和龙市等市县都是当地政府出台认定管理办法。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工作,做到标准统一,程序公开,透明公正。五是强化跟踪服务,落实扶持政策。依托农业科研院所和涉农院校组建导师服务团队,抓导师团队建设。依托农技推广机构建立入户指导机制,抓技术指导团队建设。依托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抓实训基地建设。全面整合农业系统内部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政策,积极争取出台针对性强的地方扶持政策。六是规范资金使用,强化资金监管。各项目县农业会同财政等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资金监管,严禁以现金或实物形式直接分发给农民个人。各县要按照“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建立监管机制,对挤占挪用、骗取套取补助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相关责任人将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项目县财政部门对项目补助资金拨付及其使用监管负责。

第5篇:工程管理培训范文

关键词:高级工程师;晋升培训;管理教育

高级工程师晋升培训是军队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尽快建立起满足任职教育需要的管理教育模式机制,不断提高管理教育的质量效益,是当前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注重把握高级工程师晋升培训学员主要特点

1.要把握成分组成特点,培训学员年龄结构层次复杂,跨度大,一般从三十几岁至四十多岁不到那个;个人经历迥异,有的从地方高校毕业生招入伍,有的长期在基层一线工作,也有的在机关工作多年,有的担任过行政领导职务,有的一直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学历层次多,有具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有地方高校毕业的本科生和军校毕业的本科生、大专生。

2.要把握思想动态特点。驻地环境及周边敌社情复杂,学员面临诸多方面的诱惑和考验;学员价值取向多元化,少数学员思想根本不够牢固,易表现出消极、低格调倾向;学员心理问题增多,因个人经历差别,各自面临的现实问题也各不相同,加之心理承受能力的差异,导致个别学员或轻或重有心理障碍。

3.是把握技术专长特点。大部分学员长期在装备一线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对分管的现役装备十分熟悉,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不少学员参加过实弹发射或部队大型军事活动,对部队训练操作十分熟悉;军代表长期工作在装备研制生产一线,对现役武器装备和新武器比较了解;部队总师、总代表等对装备技术管理、武器发展方向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有较为深刻的认知和见解。

4.要把握管理教育特点。入学动机和学习态度不尽相同。任职教育岗位指向性强,学员入校既有本人积极争取到的机会,也存在“出公差”现象,导致学习态度有明显的反差。学习精力难以集中。不少单位常年任务较重,导致部分学员常常离不开、放不下单位的工作,“人在曹营心在汉”,学习精力难以集中。少数学员自我要求弱化。原离原单位,管理上更有一种求松欲望,服从意识淡化。

二、积极探索,加快转变高级工程师晋升培训管理教育方式

基于上述特点,并结合近年来的工作实践,我认为,做好培训学员的管理教育工作,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更新管理理念,实施科学化管理

1“一元化管理”向“多元化管理”转变。高级工程师培训学员成分已由过去学历教育的一元化变为多元化,决定了管理者要改变以往一元化管理的思维定势,采用多样化管理方式。比如,地方大学生学员有较高的又化素质,较强的民主意识,但思想比较自由散漫,纪律观念淡薄,吃苦耐劳意识不强。对他们要严格按条令条例进行管理,培养其良好的军人作风和军人素养,有利于其在部队的长期生存和发展。

2“重管理育人”向“重服务育人”转变。管理者应树立一切为学员服务的思想,为学员成才创造良好的条件。只有树立“服务育人”的思想,解决好学员在思想、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的各种问题,才能使他们自觉从情感上接受管理,达到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

3“经验型管理”向“科学型管理”转变。管理者大多有着丰富的基层带兵经验,但培训人员结构的改变,决定了将这些经验直接用于对干部学员的管理是不合适的。所以,管理要有科学的头脑、改革的胆识和创新的勇气、打破学历教育管理的思维定式,摆脱经验主义的桎梏,创造性地运用管理方法,使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二)注重“以人为奉”,体现人性化管理

1.情商管理与依法管理并重。学员感情丰富,兴趣爱好广泛,民主意识较强,特别需要尊重、信任和理解。既要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关心他们、了解他们还要加强依法管理的力度,才能管好队伍、管出成绩。管理者要舍得在时间上和精力上多投入,主动接近他们,及时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在他们心中树立起“老大哥”形象,才能使他们自觉接受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的约束。

2.共性要求与弘扬个性共存。共性的管理促使学员养成严谨的作风,顽强的战斗精神,这是我军的传统,必须始终坚持。但过分的共性管理会控制学员的发散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在正确处理共性要求与个性培养二者乏间关系的同时,还要多关注发展学员的个性、潜力和爱好。

(三)倡导新型管理模式,强调自主化管理

第6篇:工程管理培训范文

对工程管理的理解

在国外,工程管理是将知识、技术、工具应用于建设活动,来满足工程的需求。较成熟的工程管理从20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只用于比如房地产、飞机、科技等职业,到改革开放以来,它的范围就扩大了,可以有IT、信息、电脑、金融等单位。在国内,很多时候提到工程管理,都不太理解,大家习惯把他认为是工程建设管理。我们应该广泛的认为适合客户需求,很好的利用各种资源来达到管理复杂的各种目标的管理都成为项目的管理方面。在现实生活中,工程建设管理方法很通用,而且证明很好用,可用于其他地方。

工程管理方式

1计划的目标。其实很多房地产公司都应该做计划,但是他们不太重视,做得许多都不太科学,很多计划又不满足要求,用一句话形容叫做“挂羊头,卖狗肉”,当面做一样,背着做一样,计划赶不上变化生搬硬套,毫无意义,没有实际作用。还做了进度表仅做表面文章。材料计划做得不够详细,仅罗列出各项材料消耗的总量,材料怎么用的也不说,不落实到真实的场景中去,更不好的现象是连成本都不估算好,就用一项工程的预算草草代替,工人的计划也是一样,不对员工进行培训。

2购买材料。买材料的时候,很多公司都为了方便,比如很多房地产企业,他们集中购买,常常是用不完,就直接堆砌在工地上,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和场地,没有统一性和灵活性,买得非常多,成本很大,导致最终的预算超出实际需要。

工程管理

国外,人们已经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而且根据这样发展为一个课程,这种现象很值得借鉴,成为一个很重要的管理分支,管理人员都很吃香,成为国外当红职位,如今国际专业人士开始广泛认同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国际项目管理变得越来越好,很多想法不断涌现出来。而在国内,1991年才对管理进入研究,可以说才刚刚起步,实践都不是很成熟,91年的时候成立了工程管理研究会议。组成了由清华大学等五所高校组建的工程管理培训网。各个学校都在开这个专业,可是,学校开设了这些专业,数量却很少,与国外相比,我们的数量少的可怜,更应该努力追寻,更加重视这个行业。虽然国内各种工程管理培训学校哪里都是,要求却不高,质量也不好,而且单位和实践机构分离,相比于发达国家,国内的工程管理研究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

工程管理准则和法制体系

在欧美有较丰富的工程管理法规,并应用与实践当中,说明法规起到很好的作用,这种制度分为两种,一种是对工程的约束作用,另外一个是对从业人员的束缚,避免他们乱来。我们国家对这些方面可以说理解的很少,都是从国外抄袭过来的,没有认真的对国内的管理市场进行慎重的分析,觉得是需要什么我们就引进什么,这样大错特错了,没有一个很好的法律来约束,不像欧美国家强调的是人民参与,而国内很多时候都是政府说了算,尽管法律上是明文规定了的,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工程的管理效率很低下,污染环境的超额现象却很严重。

工程人才方面

第7篇:工程管理培训范文

1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现代建筑工程对工程管理人员各方面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之前的工程管理人员掌握的知识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且综合素质整体较低,很难满足当今工程管理工作要求,尤其一些专业技能强、管理水平高的复合型人才更为缺乏;另外,社会上兴起的工程管理培训机构,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工程管理人员知识的不足,但是其培训比较重视理论知识,而实际实践的机会较少,使培训传授的知识与实际的工程管理出现脱节现象;部分单位的工程管理制度不健全,严重影响工程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导致实际施工时编制的施工计划不严谨等。

2不重视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管理中安全管理是保证建筑工程正常实施的基础,并且建筑工程大多属于高空作业,施工环境复杂,面临许多未知的风险,加上现在建筑工程施工难度越来越大,诸如坍塌事故、机械损伤等事故时有发生,据有关资料显示,建筑施工时存在的危险仅次于矿山。尽管工程建设过程中危险较多,但仍有部分施工单位为了尽快在工期内完成施工,不重视或忽略安全管理工作结果造成施工人员伤亡,不但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而且还影响建筑工程的的正常施工。

二、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对策

现在很多施工单位在建筑工程管理方面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工程管理作用的正常发挥。因此不同施工单位应针对自身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找应对措施,进而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

1完善工程管理体制

建筑工程能否顺利实施与很多因素相关,其中完善工程管理体制就是极为重要的一方面。完善工程管理体制首先应先从领导层开始,即通过制定规章制度,明确不同部门领导职责,将领导行使的权利与责任清晰划分,避免职权交叉情况出现,对于建筑工程重点和难点环节应由相关领导进行专门的管理。同时监督下属保障其在体制要求的范围内从事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其次,挑选责任心强、专业技能扎实的管理人员组建一支高效、科学的工程管理队伍,并将项目经理作为该管理队伍的主要负责人。实际工程管理过程中,工程管理团队之间应相互协调和配合,不断总结成功的工程管理经验。同时队伍中的各成员还应不断学习和运用新的管理理念,不断提高工管理团队的综合素质,争取在队伍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完成预期工程管理目标;最后,工程管理工作落实时,应特别注意工程进度的管理。众所周知,工程进度的快慢不但与工程质量关系密切,而且影响着工程的整体造价,所以工程管理团队应特别注意工程进度的管理。

2重视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既包含施工环境、施工物资的管理,又包括各个参与人员的管理,贯穿建筑工程各个施工环节,是工程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就需要施工单位应将安全管理工作融入达到施工的日常生活之中,即通过采取张贴标语,在威胁位置悬挂警示牌等措施,提高施工热暖安全施工意识,进而施工过程中自觉规范施工行为,以此减少施工过程中事故发生的机率。同时加大安全施工重要性宣传,并定期举行安全施工知识讲座,使员工掌握施工技巧,同时让其深刻的认识到安全施工对自身以及企业的未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除此之外,为了保证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还应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制度,工程施工的相关部门应积极监督,保证安全管理各项条款落到实处。

3重视工程成本与质量的管理

第8篇:工程管理培训范文

引言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因此,怎样保证建筑工程项目有效的完成,成为当前建筑行业所关注的焦点。尽管建筑企业在多年的发展中积累了一定的工程管理经验,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建筑工程管理仍然存在着许多薄弱的环节。为了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本文在分析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显著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以解决工程管理不完善带来的问题。

当前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机制不完善,当前,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工程管理机制的不完善。由于我国建筑发展得比较迅速,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同时,国家方面也没有严格意义上完整的工程项目管理培训,因此造成目前许多建筑项目上的工程管理方面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另一方面,目前我国高校并未对该项目形成一定的重视,因此学校所教授的知识与社会本身发展存在一定的脱节。而且目前许多建筑公司对工程管理缺乏一定的重视,这就造成许多建筑项目没有响应的项目管理工作手册以及管理程序的不合理。

2.管理模式不科学

目前我国建设单位普遍表现出来其管理模式不科学的问题,这就造成了企业的竞争力薄弱,难以满足市场发展需求。从而局限了企业的发展。经过调查发现,我国的建筑单位多为综合性的单位,其工种的纷杂使综合性设计单位无法满足以设计为主的总承包制。从而造成其管理难以层层递进。

3.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近几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其对管理人员的数量也需求也逐渐增加。这就造成了许多缺乏完善专业知识以及经验的人员进入该行业。导致我国工程管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目前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继续大量高素质的工程管理人员,然而市场上的综合管理人才非常稀缺,导致整个建筑管理市场的从业人员虽多但管理质量却逐渐下滑的局面。

这不仅让工程的施工安全难以保障,同时使工程成本超支,降低了整个建筑的效益。

优化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措施与方法

1.完善建筑工程管理的管理组织结构

为了保证建筑企业可以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就需要建筑企业的管理层高度重视对建筑工程管理理念的创新,深刻的认识到创新思维对建筑工程管理理念的促进作用,不断完善落后的建筑企业管理模式,培养建筑企业内部的建筑工程管理理念。必须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工艺控制。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将有效保证建筑质量。一般而言,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控制包括对整个建设工期内所采用的工艺流程、技术方案、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措施等的控制。在这些流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对施工方案的正确与否进行监管,因为施工方案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决定工程能否完成质量指标,是否延误工期,是否加大成本等。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强化质量管理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它不仅能够确保工程项目的安全,同时使管理方案更加符合实际工程基础。

2.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除了建筑管理体系需要监管外,技术人员的素质也将极大影响加工质量。在建筑管理中,人员极为复杂,因此必须对各个分支的人员进行操控,已达到最合理、最经济的人员使用指标。同时,领导层人员的素质是影响整体的关键。建筑企业必须加强对管理层人员的相关培训,加强他们的专业及人格素养。建筑项目在选择承包单位时,必须严格考察其总工程师、项目经理、财务等人员的专业素养,从而提高管理队伍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对于现场管理的管理人员、班组长以及操作人员,要求他们具有良好的技术水平,从事关键工序和特殊工种的工作人员一定要持证上岗。对于承包企业的选取,必须引入严格的竞争机制,严格考察各个竞争企业的理论水平及技术水平。对于生理缺陷,错误行为,违纪违章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严把用人质量关,能够做到全面的控制人员的流动。靠人才去达到管理质量的目标。

结语

第9篇:工程管理培训范文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应用:创新策略;存在问题;资金投入

中图分类号:TV523 文献标识码:A

通过对我国水利工程管理环节的分析,可以保证我国基础经济建设的稳定运行,这是现阶段水利工程施工工作的重要任务。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我们务必要展开水利工程管理环节的分析,促进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体系的健全,在此应用过程中,要针对工程质量问题展开分析,这需要工程管理人员投入必要的时间,从而方便日常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在上述应用条件之下,我们进行新型工程管理方法的探究分析。

一、关于水利工程管理环节的分析

在现实生活中,水利工程管理涉及的方面是比较广的,包括水利工程的应用模式,水利工程的管理应用工作,水利工程的检测模式等,都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展开一系列的水利工程优化模式的开展,促进水利工程建设体系的健全,从而协调日常工作中的摩擦、麻烦,水利工程的开展与自然应用环境密切相关,要根据区域综合条件展开相关环节分析,河流变化规律较复杂,但是运作规律是有迹可循的,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展开相关环节的深入探究。这是水利工程现阶段重要任务,需要引起我们的投入。要根据其变化规律,对工程进行合理运用,确保工程的安全和发挥最大效益。工程的合理运用主要是制定合理的工程防汛调度计划和工程管理运行方案等。由于各种主观原因和客观条件的限制,水工建筑物在规划、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存有薄弱环节,使其在运用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和问题。特别是水利工程长期处在水下工作,自然条件的变化和管理运用不当,将会使工程发生意外的变化。所以要对工程进行长期监护,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消除隐患,保持工程状态完好和安全运行,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为了提升水利工程的综合利用效益,也要展开一系列的水利工程检测模式的开展,促进水利工程内部各个应用环节的有效协调,这需要定期进行水利工程相关项目的检测,以针对检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展开分析,进行整改模式的应用,确保工程的整体应用条件的深化,确保其科学技术管理水平的提升。在水利工程的防汛抢险过程中,要确保物力、人力、财力等的有效投入,实现这几个应用环节的协调,以方便日常水利工程工作的开展。该项程序在应用过程中,要抓住水利工程的重点,做好相应的工作。特别是对于那些大中型的病险工程,要注意日常的维护,以避免危情的发生。同时,防汛抢险工作要立足于大洪水,提前做好防护工作,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

二、中国水利工程管理体系的健全

1 我国水利工程管理环节的正常开展,离不开有效的管理制度及其规范的制定,这样通过对新型水利工程管理创新策略工作的探究,进行工程管理人员的自身应用观念的优化,确保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的提升,这样深化了相关人员对于工程管理的认识,进行工程管理环节的资金投入。为满足上述工作环节的需要进行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的提升是非常必要的,可以有效提升日常管理工作的质量效率。转变工程管理人员的观念,转变工程管理人员的观念对于强化水利工程管理水平至关重要,为此我们要从以下几点着手:转变水利是单纯的公益事业、福利事业的观念,树立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观念;转变无偿供水的观念,树立不是商品,征收水费是实现以水养水。在水利管理过程中,要进行新型水利管理观念的汲取,水利工程的开展不仅仅是为农业而服务的,更是为整个社会的经济及其环境建设而服务的。通过对各种水利管理模式的应用,促进其内部各个应用环节的协调。当然在此应用过程中,也要转变传统的应用观念,进行创新模式的应用,解决其思维观念层次上的弊端,确保日常水利工程体系的健全,实现其内部各个应用环节的有效协调。提升水利工程管理科技含量,我们必须科学对待水利工程管理,不断提升水利工程管理的科技含量。为此,我们要做到:建成后的水利工程要及时交到相关部门进行管理,使得水利工程进入良性的运行轨道。搞好水利工程的配套设施工作,以此来发挥最大功效。根据具体的情况,对相应的水利工程采取更加具体的科学管理策略,增加管理的科技含量。

2 建设过程中,要进行工程管理认识层次的深化,切实提升管理人员自身水平,因为管理人员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这要求我们针对人员应用机构展开分析,进行管理机构的健全优化。在此应用过程中,我们要确保财务监管体系的健全,促进其内部各个应用环节的协调,实现其管理水平的提升,进行资金投入力度的扩大。在日常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我们要确保大量的工程投资成本的控制,应由中央明确各级地方政府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财政投入责任,以此来增加各级地方政府财政投入。对现有工程进行维修改造,同时增加新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适应当今水利发展要求。努力增加地方财政投人的同时,地方政府应加强对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行政领导,积极组织群众参与水利工程建设中来,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在工程管理过程中,人才培养是重要环节,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优秀人才的补给,这需要展开日常水利工程管理培训工作的开展,确保管理人员的自身应用素质的提升,从而优化日常工作过程中的麻烦,实现对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以胜任日常水利工程中的一些重要岗位。让其在不断学习中提高自身的素质。定期和相关部门的人员进行交流,在交流中相互进步。

结语

水利工程建设的开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并且其与现实生活是密切相关的,需要我们做好一系列的水利工程管理的工作,确保当下水利工程难题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