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加工贸易研究范文

加工贸易研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加工贸易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加工贸易研究

第1篇:加工贸易研究范文

关键词:Granger因果检验;贸易金融服务;加工贸易

一、问题的提出

在此背景下,重庆市积极利用资源、市场和要素成本优势,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并推动加工贸易的升级,同时为新型加工贸易的发展积极创新贸易金融服务,推动国际结算型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但是,重庆市贸易金融服务与加工贸易的相关性如何,还需要进行相应的定量分析,这也成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这方面的实证研究有利于制定合适的协同发展战略。

二、实证研究

(一)定量分析方法的选择

为了判断一个变量的变化是另一个变量变化的原因,计量经济学中常用Granger因果检验的方法。在这里我们通过对重庆市贸易金融服务与加工贸易的相关数据作Granger检验来判断贸易金融和加工贸易发展之间的关系。Granger因果检验的一般定义为:若在包含了变量X、Y的过去信息的条件下,对变量Y的预测效果要优于只单独由Y的过去信息对Y进行的预测效果,即变量X有助于变量X有助于变量Y预测精度的改善,则认为变量X是引致变量Y的格兰杰原因。

(二)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用的贸易金融指标包括1996~2014年度的重庆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年末余额(设为X1,单位亿元),本外币贷款年末余额(设为X2,单位亿元),年度保费(设为X3,单位亿元,年度金融业从业人数(X4,单位万人),相关数据见表1。加工贸易指标则为1996~2014年度的进出口加工贸易总额(设为Y,根据当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将计量单位万美元折算为亿元人民币)。根据散点图分析,取LNY的值分别与X1,X2,X3,X4进行相关性分析效果更好。

(三)单位根检验(ADF平稳性检验)

首先对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年末余额X1,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年末余额X2,保费收入X3,金融业从业人数X4,折算后的进出口加工贸易总额代表值LNY各指标进行单位根检验,以判断其平稳性。运用ADF单位根检验法得出的检验结果见表2。结果表明:序列X1,X2,X3,X4,LNY的ADF统计量大于5%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接受原假设,即X1,X2,X3,X4,LNY的原始序列含有单位根,为非平稳序列。一阶差分序列也为非平稳序列。而X1,X2,X3,X4,LNY的二阶差分序列的ADF统计量均小于5%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说明X1,X2,X3,X4,LNY的原始数列是二阶单整序列,满足协整检验的前提.

(四)协整检验(EG检验)

运用EG两步法对X1和LNY进行协整关系检验。第一步,以X1为自变量,对X1和LNY进行最小二乘回归,求得回归系数α=0.000246,β=1.906781,得到回归方程为LNY1=0.00024585238877*X1+1.90678050679,对回归方程估计残差序列e1做单位根检验,ADF检验结果表明,残差序列的ADF检验统计量为-3.597650,小于显著性水平5%、10%时的临界值,因此可认为估计残差序列e1为平稳序列,表明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年末余额X1与进出口加工贸易总额代表值LNY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以同样的EG两步法估算,X2和LNY、X3和LNY之间也存在协整关系。而X4和LNY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

(五)格兰杰因果检验(Granger检验)

在检验过程中,针对贸易金融服务和加工贸易之间的时滞,取滞后期为2。X1,X2,X3,X4分别与LNY的因果关系如表3。结合F检验和P值,从表3可以看出,当滞后期数为2期时,X1对LNY影响最为显著,其次X2,X3,X4对LNY影响比较显著,表明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年末余额X1,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年末余额X2,保费收入X3,金融业从业人数X4都是进出口加工贸易总额代表值LNY的格兰杰原因,但是反过来进出口加工贸易总额代表值LNY分别都不是X1,X2,X3,X4的格兰杰原因。

三、结论与对策分析

通过上述格兰杰因果检验模型的检验,得出重庆市贸易金融服务是重庆市加工贸易总额的格兰杰原因,即重庆市贸易金融服务业的发展会带动加工贸易的发展,其中金融从业人数对重庆市加工贸易的影响相对较小;而加工贸易的发展不是贸易金融服务的格兰杰原因,即重庆市加工贸易的发展对贸易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影响有限。因此,重庆市应该坚持推进西部内陆结算型金融中心的建设,加大贸易金融产品的创新,重视贸易金融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同时为贸易金融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政策环境。同时,鼓励重庆市内各种所有制的加工贸易企业积极使用灵活的组合式贸易金融结算和贸易融资方式,盘活资金并合理规避风险,进而支持重庆市贸易金融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TimoBasen,KarlOttoRothhaupt,DominikMar-tin-Creuzburg.Financialdevelopmentandinternationaltrade:Istherealink[J].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2002,57(1):107-131.

[2]MariemMalouche.TradeandTradeFinanceDevelop-mentsin14DevelopingCountriesPostSeptember2008-AWorldBankSurvey[J].SocialScienceElectronicPublishing,2016.

[3]周永涛,钱水土.金融发展、技术创新与对外贸易产业升级———基于空间计量的实证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12,(04):90-102.

[4]王军虎.重庆市新型加工贸易方式的探索[D].华侨大学,2012.

第2篇:加工贸易研究范文

国内学术界对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进行了不少研究,但已有的文献存在明显的不足。第一,已有的文献主要是从产业、政府等宏观层面集中研究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现状、问题和对策,忽视了对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微观主体的研究。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微观主体是加工贸易企业,它们是转型升级的决策和行为主体。一旦脱离对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微观考察,宏观层面的研究难免陷入空泛之谈。第二,已有的文献建立在一个共同的假设基础上,即加工贸易企业都愿意进行转型升级。事实上,这一假设与经济事实不符。作为理性的市场经济主体,加工贸易企业在决定是否转型升级以及如何转型升级时,会综合考虑转型升级的风险、成本和收益。第三,已有的文献没有区分跨国公司以直接投资方式在我国设立的加工贸易企业和我国本土加工贸易企业,而是不加区分地混为一谈。事实上,跨国公司出于降低成本的需要而在我国设立的加工贸易企业,大多只有加工制造功能,研发、设计、渠道建设、品牌维护等高附加值的价值链环节则设在国外总部,其转型升级意愿由跨国公司总部的战略需要来决定。本文拟突破宏观研究的窠臼,从风险、成本和收益比较的视角,重点探讨本土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意愿。

二、取舍两难——本土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意愿困境

随着加工贸易发展的经济环境的改变,本土加工贸易企业面临两种选择。第一,继续沿袭原来的生产模式,停留在价值链低端的加工制造环节,依赖国外客户企业的订单从事“贴牌生产”(OEM)。本土加工贸易企业主要在一些技术水准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中,吸纳跨国公司发出的国际代工订单(刘志彪,2005)。它们以“三来一补”的形式,在贴牌生产中往往只获得廉价的加工费,却要受到来自研发(被提高授权费用或提高关键零组件价格)和市场(被压低代工价格)的双重挤压。在劳动力、水电等资源价格不断上涨和人民币不断升值的背景下,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加工贸易的利润被逐年挤薄。然而,尽管加工贸易企业从事OEM代工生产的利润微薄,抵抗经济危机的能力脆弱,但由于OEM代工生产只需按照委托企业的代工合同进行加工制造,研发、设计、销售、渠道建设、品牌维护等风险较大和投入较多的环节由委托企业负责,因而只要能拿到代工订单且能及时地交货,本土加工贸易企业承担的风险较小,投入也不多。第二,突破低附加值的OEM加工制造环节,积极进行转型升级。企业升级是一个企业或经济体提高迈向更具获利能力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经济领域的能力过程(GaryGereffi,1999)。从价值链的角度看,企业升级有四种模式:①工艺流程升级(processupgrading),即重组生产体系,提高投入产出效率;②产品升级(productupgrading),即通过引进更先进的生产线,推出新产品或改进原有产品;③功能升级(functionalupgrading),即从生产环节转向研发、设计、营销等高附加值的环节,实现从OEM到ODM或OBM的转换;④跨产业升级(inter-sectoralupgrading),即从劳动密集型或资源密集型产业进入附加值较高的高新技术产业(HumphreyJ.&SchmitzH.,2002)。根据以上理论,我国本土加工贸易企业的转型升级路径有两种,即同一产业价值链内的横向扩展路径和向具有更高附加值的产业链进行纵向跃升的路径。具体而言,本土加工贸易企业可以先从工艺流程升级入手,逐渐实现产品和功能升级,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最终向新的产业链升级。本土加工贸易企业在实现转型升级后,逐渐拥有了主要零部件的生产技术,并有可能从OEM企业提升为ODM或OBM企业,进而摆脱对客户企业的依赖,提高利润率,但转型升级需要提高研发能力和追加投入,将要面临成本提高和风险加大的情况。从以上两方面的分析可得,本土加工贸易企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意愿困境。一方面,在我国相比发达国家还具有一定成本优势的情况下,大部分本土加工贸易企业还可以依赖国外的代工订单勉力维持运营,无需承担研发、销售、市场开拓等方面的风险,因而尽管政府积极鼓励和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但部分本土加工贸易企业转型仍固守在加工装配环节,主要从事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业务,缺乏转型升级的意愿。另一方面,本土加工贸易企业明白,如果停留在OEM代工的加工制造阶段,短期内可以规避转型升级的风险,但从长期看绝非长久之策。只有实现了转型升级,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打造品牌,获取更高的附加值。因此,本土加工贸易企业如果只是为跨国公司代工,则要承担更高的产业风险以及合作的关系风险,而发展自主的产品品牌又会影响原代工业务的发展,陷入“代工”与“自创品牌”的两难困境(杨桂菊,2007)。作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理性主体,加工贸易企业并不是天生就具有转型升级的意愿。以下将从风险、成本和收益三方面来具体探讨本土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意愿的影响因素。

三、本土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本土加工贸易企业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环节,创新能力薄弱,关键零部件和核心技术对国外委托企业具有严重的依赖性。以广东经济运行情况为例,在高新技术出口产品中,70%以上的产品为国外或港台地区在粤企业生产,关键核心技术和设备如CPU、集成电路、通用软件等主要依赖进口,大部分制造业仍属中低技术和传统产业(毛蕴诗,2010)。本土加工贸易企业在从事价值链低端的加工、装配和制造活动时,只需投入一定的关系专属投资,然后按照订单需要招聘廉价劳动力(其中绝大部分是农民工),确保及时且保质保量地交货,无需开展研发、设计、销售等活动,是一种低投入和低风险的经济活动。因此,本土加工贸易企业要实现转型升级,必需提高研发投入,逐渐掌握关键零部件生产的核心技术,意味着风险、成本和收益的变化。

(一)影响本土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意愿的风险分析

影响本土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意愿的风险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原有客户和订单流失的风险。我国本土加工贸易企业的生产运营主要靠承接国外跨国公司的代工订单,而跨国公司之所以愿意把加工制造环节的代工订单交给它们,是因为我国本土加工贸易企业在加工制造环节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但是,跨国公司进行业务外包会面临难以控制产品质量、时机以及知识外溢等风险(Quinn,1999),同时跨国公司也担心合作双方共享的信息与技能会泄漏给第三者,影响自身的竞争力(DasandTeng,1998)。因此,当国外委托客户意识到我国本土加工贸易企业积极进行转型升级时,它们可能会把订单转交给其它的加工贸易企业。因为,一旦我国本土加工贸易企业试图进入功能或价值链的高端阶段,试图建立自己的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品牌和销售终端时,这就对国际大购买商或跨国公司的买方垄断势力和既得利益形成挑战(刘志彪,2007),就会立刻引起委托企业的警惕和不再信任,随之而来的便是委托企业对OEM企业的技术封锁和订单减少(毛蕴诗,2009)。台湾很多知名代工企业在尝试建立自主品牌的过程中,都面临代工订单的严重流失问题。代工订单的流失是我国本土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面临的致命风险,一旦大量订单流失,本土加工贸易企业的资金链将会断裂,可能破产倒闭。第二,研发和营销失败的风险。本土加工贸易企业的主体是制造型企业,而制造型企业的核心能力可以分解为市场开拓能力、研发能力、生产能力和综合能力等四个构成要素,它们的市场研发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越强,就越容易实现向OBM转型升级(陈宏辉,2008)。一方面,通过积极开展研发而拥有关键零部件的自主技术,是本土加工贸易企业实现工艺、产品、功能和价值链转型升级的基础和前提。然而,进行产品和技术研发,本土加工贸易企业需要大力引进高素质的研发人才,并尽量与相关研究院所、高校开展合作,这既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又由于研发进程的难以预料性,可能面临研发失败的风险。研发的失败将造成人财物的巨额损失,在融资渠道不畅通和资金基础不雄厚的前提下,本土加工贸易企业可能面临破产的风险。另一方面,本土加工贸易在积累了较强的资金和技术实力后,如果要实现ODM向OBM升级,就必须摆脱对国外客户企业的销售、营销和品牌依赖,独立进行市场开拓,包括销售渠道的开拓、市场营销的开拓和品牌开拓。为此,本土加工贸易企业需要规划它们的营销和品牌战略,大规模投入资金进行产品宣传和推广。然而,市场开拓是投入巨大且存在巨大风险的,其成功既取决于产品和企业的研发能力,也受营销策略、市场情况的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二)影响本土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意愿的成本分析

影响本土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成本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人力成本的增加。要创新就需要在研发和品牌行销方面付出长期而大量的人力投入,风险高且周转回收期长(瞿宛文,2005)。为了提高研发能力、管理能力、营销能力等企业竞争力,本土加工贸易企业必须大力引进优秀的研发人才、管理人才和营销人才。高素质人才作为高级生产要素,其劳动力价格是倍增的简单劳动力价格。第二,机器和设备成本的增加。本土加工贸易企业进行转型升级时,要对原来处于产品生命周期的成熟或衰退阶段的机器和设备进行更新,同时还要为适应研发需要购置实验、检测等研发设备。第三,学习成本的增加。本土加工贸易企业原来主要从事“三来一补”加工贸易,它们按照委托企业的设计和产品要求完成订单,技术要求低,因而学习成本不高。转型升级亟需大量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本土加工贸易企业需要组织大量培训、研讨、参观等学习活动,必然导致学习成本的增加。尤其在进行产品创新和品牌经营时,涉及到隐含知识的学习和掌握,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本,学习速度慢,且这种“沉淀性成本”一旦失败不可能像有形资产投入那样可以正常收回(刘志彪,2005)。第四,营销成本的增加。知名品牌在市场上已经具有先入为主的优势,消费者为熟悉这些品牌已经付出了信息成本,而新品牌必须投入更多的营销成本,降低消费者的信息搜集成本,才能打破知名品牌对消费者的锁定(陈柳,2006)。因此,本土加工贸易企业若向OBM转型升级,需要制定具有创新性广告战略,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上进行广告,并组建优良的营销团队。

(三)影响本土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意愿的收益分析

虽然本土加工贸易企业进行转型升级会面临风险和成本的增加,但它们如果顺利地实现了转型升级,就可以获得良好的收益。概括而言,本土加工贸易成功实现转型升级后将获得的收益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掌握关键零部件生产技术后所带来的收益。虽然我国加工贸易经过三十来年的发展,进料加工贸易的进出口总额远远超过了其它形式加工贸易的总和,成为加工贸易的主要形式,但是我国绝大部分本土加工贸易企业在开展进料加工时,由于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严重依赖从国外高价进口。关键零部件的外部依赖性极大地降低了加工贸易的国内增值率。本土加工贸易企业在自主掌握关键零部件的生产技术后,就可以利用我国经济资源相对低廉的优势自行生产,增加收益。第二,建立自有销售渠道后所带来的收益。我国本土加工贸易企业没有自己的销售渠道,只能获取廉价的加工费用。委托企业则利用其对销售渠道的控制权,掌握着产品的定价权,通过压低产品出厂价和提高终端销售价,获得高额的垄断利润。本土加工贸易企业拥有自主销售渠道后,可以减少销售环节的利润损失,直接对接产品消费者,提高利润水平。第三,形成自有品牌后所带来的收益。本土加工贸易如果通过技术、管理和营销创新,实现了从OEM或ODM向OBM的转型升级,逐步建立了自有品牌,就摆脱了对国外品牌企业的依赖性,并与之直接竞争,实现从“制造”向“创造”的跃升,从而拥有了自主定价权,可以享受自主品牌带来的高附加值。

(四)本土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意愿的风险、成本和收益的综合分析

从以上的风险、成本和收益分析中可知,对本土加工贸易企业而言,转型升级一方面会加大经营的风险,增加成本的投入,另一方面有可能带来巨大的收益。因而,本土加工贸易企业既有转型升级的利益诱惑,又有对转型升级失败的担忧。转型升级还是固步自封,是小步慢转还是从OEM向OBM进行跨越性转型升级?作为理性的微观经济主体,本土加工贸易企业必然要结合已有的资金、技术、管理等综合能力,综合评估转型升级的风险、成本和收益,然后再作出是否转型升级和如何转型升级的战略决定。因此,对转型升级的风险、成本和收益的评估和预期,从根本上决定了本土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意愿的有无和强弱。为了进一步分析的需要,表1对本土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风险、成本和收益进行了归纳。本文遵从经济学中经典的经济人假设,即本土加工贸易企业的一切经济行为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对它们的转型升级意愿进行风险-成本-收益综合分析。那么,本土加工贸易企业在作出是否转型升级和如何转型升级的决策时,必然要计算转型升级的成本,权衡风险损失,然后对比预期的收益。尤其当它们决意向OBM转型升级时,更要事先全面衡量收益和风险,因为自有品牌的创造是个艰难而痛苦的过程(于明超,2008)。根据经济人假设和上文对转型升级风险、成本和收益的分析,本文构建了一个本土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意愿的决定模型。

第3篇:加工贸易研究范文

1.研究背景及意义

所谓的加工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利用进口的原料、零件等,在本国利用生产力和技术进行产品加工,当产品加工完成后,再出口到其他国家,从中获得相应的附加价值。对于加工贸易,其方式十分多样,但是不管哪种形式,都能表明加工贸易是一种附加值低的贸易,如果大力开展加工贸易,就会对本国的技术创新造成一定影响。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加工贸易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1981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额为24.8亿美元,在2010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额达到11577.6亿美元,可以说加工贸易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我国经济体系中,加工贸易虽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定问题,如附加价值低、地区发展不平衡等,从而对我国加工贸易的升级带来一定局限。此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跨过企业景高技术、高价值的加工制造对外转移,这就对我国加工贸易带来很大的挑战,同时金融危机也给我国加工贸易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对中国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进行深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Balassa最先对产业内贸易现象进行研究,随后Lloyd、Grubel等分别对工业化国家产业内同种产品贸易进行了研究。对于加工贸易的研究,在国外并没有专门的文献,因为国外的加工贸易都是在相应的加工出口区进行的,因此,国外一般都是对加工出口区进行研究,并没有对加工贸易进行研究。在国外经济发展中,赵利济(1996)提出,韩国在经济发展初期,外汇量的短缺,使得其将出口当做国家的发展途径,从而极大的促进加工贸易发展。傅政罗认为,台湾通过设立出口加工区,扶持重点产业,从而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巴拉萨对韩国、新加坡、台湾的对外贸易发展情况进行研究提出,出口和进口相比较,更容易促进国家走向工业化道路。

在我国,对加工贸易的研究主要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于加工贸易,我国学者呈现两种观点,一是对加工贸易进行肯定,认为加工贸易是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趋势,因此,我国应该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并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郑卫峰(2001)认为,我国的出口产品,特别是机电产品,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优势,应该将这种竞争优势保持下去。二是认为不应该将加工贸易看做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点,虽然我国加工贸易有一定的优势,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其他贸易的优势也逐渐体现出来,如果只是片面的发展加工贸易,容易引起我国产业结构的不平衡,这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弊端。马春晖(2005)提出,加工贸易在发展过程中,我国的低成本劳动力、水电气能源、土地资源都成了制约因素,需要加强一般贸易的发展。刘仁伍(2006)提出,增加一般贸易的发展,是我国调整对外贸易结构的重要手段。

3.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第一,文献分析法。主要根据相关的书籍和网络上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信息、文献资料等进行分析,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分析研究,然后进行归纳和总结,是本文写作的基础。第二,系统分析法,本文以系统的科学思想,对加工贸易的相关概述进行了阐述,并结合国内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现状与江苏省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具体情况,分析了江苏省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中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江苏省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策略,从而构建江苏省特色的加工贸易系统。第三,实证研究法,结合江苏省加工贸易企业,追踪其发展情况,通过实证研究、完善,从而提高本文的科学性与实用性。

二、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相关概述

1.加工贸易的内涵

加工贸易主要是指在进行产品加工时,从国外进口部分材料或者全部材料,本国的加工贸易企业将材料加工成产品后,出口到国外,从中获得附加价值。对于加工贸易主要有四种形式:一是进料加工,这种加工形式是国内加工贸易企业在国外购买原材料进行加工,然后将产品销售到国外;二是来料加工,这种加工形式是本国的加工贸易企业和国外的企业签订合作合同,根据合同规定,本国的加工贸易企业将国外企业提供的材料加工成产品,然后将产品交给国外企业;三是装配业务,这种加工形式是本国企业将国外企业提供的技术、元件、设备零件等装成成品,然后将其交给国外企业;四是协作生产,这种加工形式是国外的企业提供主要配件、部分配件,然后本国企业将自身的配件和国外企业提供的主要配件组配成成品,出口到国外。

2.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内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加工贸易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声音呼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而关于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也出现了多种理解。关于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有的学者认为可以分为五个转型、四个升级,其中五个转型是指外资企业的经营主体转向内资企业的经营主体、沿海地区的加工地区转向中西部地区的加工地区、高能耗高污染加工方式转向低碳生产加工方式、受托加工方式转向自主创新加工方式、国外销售市场转向国内外销售市场;四个升级是指产品结构升级、发展过程升级、增值能力升级、集聚配套升级。还有的学者认为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可以分为两个转型和四个升级,两个转型分别是加工贸易转向一般贸易、境内加工转向境外加工;四个升级是产业升级、产品升级、价值链升级、企业升级。对于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无论是实现产业升级,还是实现产品升级,都是在产业链环节中实现,因此,在笔者看来,对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可以重点对产业链进行分析。

3.加工贸易的理论基础

在国际社会中,加工贸易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关于加工贸易的理论研究有很多:第一,比较优势论。亚当?斯密提出,贸易的产生和国际分工在于各个国家的生产成本、劳动生产率存在一定的差别,对于一个国家,会集中生产进口国不具备优势的产品。比较优势理论的关键在于贸易产生的原因是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一个国家的产品具有一定优势时,就可以在保证投入要素不变的情况下,在国际上进行分工生产,从而获得经济利益。第二,生产分割理论,所谓的生产分割是指,在进行产品生产时,将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等活动分成多个独立的活动,并且这些独立的活动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进行,在生产分割中,产品制造企业有很多,并且在生产过程中,工序十分专业。一般情况下,用生产分割理论对制造业产品加工进行解释,更加具有说服力。在加工贸易中,生产分割理论发挥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第三,产品生命周期说,美国学者Raymand Vermon最先提出该学说,他认为产品会经过创新、成熟、标准三个生命周期,对于不同的国家,其产品生命周期存在一定差异,由于各个国家的生产技术不同,从而使得产品在不同国家呈现不同的表现形式,这样就为国际贸易、投资提供了可能。

三、中国加工贸易现状及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以江苏省为例

1.中国加工贸易的产生、发展

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在这种经济体制下,企业将管理、外贸经营融为一体,政企部分,很难实现加工贸易。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的沿海地区和内地经济水平有巨大的差异,从而造成了严重的产业结构趋同,加上财产包干体制的影响,我国经济分工一直不合理,这就导致沿海地区的加工市场受到很大的冲击。另外,随着社会的转型,城乡矛盾逐渐突出,城市工业化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这就对发展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多,面对如此紧迫的形势,我国加工贸易应运而生。在我国加工贸易发展有很多便利条件,首先是我国的国土面积比较大,为加工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土地和原材料,其次,我国劳动力成本比较低,工业部门基础比较好,加上我国的海岸线比较长,从而为加工贸易提供了便利的地理环境。在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下,政府部门积极的制定了各种扶持加工贸易政策,从而使得我国加工贸易快速成长起来。

对于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萌芽阶段,主要在1979年至1988年,在这一时期,来料加工在法律上有支持,因此,发展十分迅速。在1980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值为16.6亿美元,在1988年加工贸易进出口值已经达到287亿美元,其中来料加工贸易达到77亿美元。第二阶段是积累阶段,主要是在1988年至2003年,在这一阶段,进料加工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1989年,进料加工贸易出口首次超过来料加工贸易,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快速转变,加工贸易发展越来越快,与此同时,加工贸易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因此国家部门开始针对加工贸易进行规范化管理,这就促进了加工贸易的规范化发展,加工贸易的进出口额也不断提高。第三个阶段是提高阶段,也就是2004年至今,随着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同时,加工贸易也带来一些问题,如东西地区发展不平衡、低附加值、环境问题等,这就对加工贸易的发展造成一定制约,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政府提出了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要求,国家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对加工贸易产品结构、区域分布进行优化,以此促进加工贸易的持续发展。

2.江苏省加工贸易的现状

(1)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低端环节

所谓的价值链是指,企业在进行进行产品设计、生产、销售等过程中的各种活动集合体,企业的价值链是在一系列活动中形成的,在分析加工贸易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时,可以利用“微笑曲线”进行,通过微笑曲线能将价值链中的各个环节附加值形象的展现出来,具体如下图所示。对当前江苏省加工贸易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加工贸易主要是将劳动力当做比较优势参与到价值链环节中,在价值链的上下游,都是国外企业控制的,其收益是本土企业劳动力的几十倍。由此可以看出,在全球价值链中,江苏省加工贸易还处于低端环节,加工贸易虽然在增长发展,但是加工贸易的增值收益并没有增加。加工贸易对江苏省经济法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但是由于江苏省加工贸易本身的不足,从而使得其在全球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2)外资在该省加工贸易中占主导地位

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江苏省加工贸易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20世纪中期,在我国进出口中一般贸易占主导地位,但是改革开放的深入,使得我国投资环境不断良好,国际投资越来越多。在近十几年里,江苏省加工贸易发展呈现平稳的增长趋势,在1995年江苏省加工贸易进出口额为72亿美元,在2009年江苏省加工贸易进出口额达到1933.4意美元,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5%,下表为江苏省1995年至2009年加工贸易进出口额示意图。

江苏省在发展加工贸易时,外商投资企业起着主导作用,在我国加工贸易中,“三资企业”占绝对主导地位是十分显著的一个特点,外商投资企业的加工贸易虽然对我国经济发展有良好的带动效果,但是外商投资企业的加工贸易进出口额远远超过国内企业的加工贸易进出口额。

(3)地区发展不平衡

江苏省加工贸易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在改革开放以后,江苏的苏州、常熟、无锡等苏南地区凭借劳动力资源丰富、工业设施全、加工能力强等优势,首先获得外商企业的青睐,加工贸易快速发展起来。和苏男地区相比较,苏北地区的初始发展水平比较低,初始产品发展较慢,从而影响到其产业升级速度。江苏省政府虽然制定了“江海联动,跨江发展”的政策,引导加工贸易向苏北地区转移,但是由于苏北地区地理位置比较差,产业配套能力不强,从而对加工贸易产品进出口管理带来很大影响,进而影响到苏北地区的加工贸易发展。

3.制约江苏省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因素

(1)政府层面

第一,体制层次。从江苏省加工贸易发展情况看,国有企业的体制问题仍然是制约加工贸易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在现代社会中,国有企业的制度并不是很完善,这就导致国有企业在进行加工贸易发展时,没有掌握时机,成为加工贸易主体,从而让外商企业成为江苏加工贸易的主体,这就导致加工贸易中的关键技术、经验停留在国外,在国内仅仅有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通过分析新加坡、台湾、韩国等的加工贸易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内资企业的快速崛起,使得加工贸易主导权掌握在内资企业中,进而促进了加工贸易技术创新,为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对于江苏省加工贸易发展,由于国有企业体制缺失,从而丢失了加工贸易的主导权,对于民营企业,由于其实力不足,加上政策体系支持不足,也难以掌握加工贸易的主导权,这就使得加工贸易的主导权落在外商企业中。

第二,政策层次。相关政策不健全、执行力度不足是影响江苏省加工贸易转型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现有的相关税收政策,对国内加工贸易企业的国内材料购买有一定的制约,可以说是变相的鼓励企业从国外购买材料,这就制约了加工贸易企业向上游产业的转型。对于江苏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深加工结转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在新环境下,江苏省并没有对深加工结转的相关流程进行规范,从而影响到江苏省加工贸易的发展。

(2)企业层面

第一,劳动力。对江苏省加工贸易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可以发现,廉价而充足的劳动力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的贸易保护意识越来越强,贸易堡垒越来越多,同时民工短缺现象也逐渐增多,这就意味着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看,江苏省加工贸易将会朝着技术水平高、附加价值高的方向发展,对于这些产业生产,必须由高素质的劳动力完成,但是对当前江苏省加工贸易劳动力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现有劳动力的素质很难满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求,这就对江苏省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带来极大的影响。

第二,技术水平。技术水平是影响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目前,江苏省加工贸易技术水平普遍比较低,对江苏省加工贸易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可以发现,在产品设计、零件生产等环节中,都是依靠国外企业的技术,在技术研究、开发方面,江苏省和国外企业还有很大的差距。调查显示,江苏省大中型企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制造业仅有10.6%,高级技术人才仅有3.56%,产业技术水平的落后,直接造成了江苏省加工贸易中间产品供应能力增长缓慢。

第三,跨国公司的价值链。对于跨国公司,经常会对价值链的某个关键环节进行控制,从而来对价值链中的利益进行主导、分配,在全球价值链中,跨国公司可以通过控制核心技术、核心开发环节、最终产品营销、品牌等来实现对价值链的控制,对于加工贸易其本质是跨国公司为了减少生产成本的一种经营方式,加工贸易的升级转型必然会受到跨国公司对整个价值链控制的影响。因此,江苏省的加工贸易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必须对跨国公司的价值链控制进行分析考虑。

四、中国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1.政府层面

(1)政府完善相关政策

要想全面促进加工贸易企业的转型升级,就需要加强本土企业的发展,不断提高本土企业的国际分工能力。对此,政府层面应该制定一些可行的政策,提高加工贸易企业的国内采购率,让更多的加工贸易企业采购国产材料,从而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对此政府部门应该制定相应的出口退税政策,对于进料深加工结转所需的国有材料,也应该实施免税、退税的呢过政策,并且政府部门应该提高退税审批效率,以此提高加工贸易企业升级转型的资金流动效率。目前,在我国的加工贸易出口税收监管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如一些复杂的货物,其加工过程中的原料来自国内保税料件,但这些料件需要根据相关规定进行缴税,对此,政府部门应该加强监督力度,防止税款的流失。

(2)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创新

在21世纪,创新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必须从过去的成绩中清醒过来,不能沉迷于过去,否则就会被时代所淘汰。特别是对于加工贸易企业,我国的加工贸易虽然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绩,但是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较,还处于落后阶段,因此,加工贸易企业必须加强创新。对于创新,并不一定就能获得成功,还有可能造成企业衰退,可以说创新是一个风险与机遇并存的现象,对此,政府部门就需要制定有效地政策,鼓励、扶持加工贸易企业进行创新。首先是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知识产权是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如果企业的研究专利被其他企业窃取,那么企业的生存就会面临极大的的挑战,同时其他企业的创新热情也会受到打击,因此,政府应该制定严格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保护策略。其次,对于创新风险,政府部门应该给予企业适当的扶持,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3)加强对技术贸易人才的培养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工业发展所需要的技术越来越高,这就造成了技术工人严重缺乏的现象。据统计,我国当前具有职业资格证书,并且具有一定水平的技能劳动者在城镇人口中仅有32%,其中技师、高级技师、高级技能人才在技能劳动者的比例仅有20%,而在发达国家,这两项数据比值分别是60%、35%。高级技术人才的缺失,严重的影响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与此同时,我国高级技能人才还呈现老龄化的趋势,高级技能人才青黄不接,从而制约了加工贸易企业的转型升级。对此,我国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强培养加工贸易高等人才的力度。需要注意的时,在新环境下,社会发展不是需要只懂理论的人才,更是需要那些实践能力强的人才。因此,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鼓励职业教育机构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综合型人才,从而促进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

2.企业层面

(1)加强国企、民企合作

对于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是需要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共同努力实现的,从当前的情况看,部分民营企业虽然和国有企业在各个领域有深入的合作,但是在合作过程中,两者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之间还存在很大的距离,因此,在新环境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应该加强合作,以此全面提高自身的竞争水平。国有企业拥有良好的技术力量和充足的资本,同时在人才方面也比较充裕,而民营企业的的机制十分灵活,善于创新,敢于承担创新风险,因此,国有企业应该加强和民营企业的合作,两者共同发展,共同创新,从而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2)提高企业竞争优势

对于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首先要不断提高自身产品的质量,并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这样才能为企业的生存提供保障。其次,企业要注重自身技术的创新,从而提高自身产品的附加价值。从微笑曲线可以看出,处于微笑曲线两端的产品才有更高的价值,但是微笑曲线两端对技术有很高的要求,对于现有的加工贸易企业,其发展受到制约的很大一部分因素在于技术落后,因此,加工贸易企业必须在新环境下提高自身的技术研发能力,加强自主品牌的发展。对于创新,并不是闭门造车,而应该走出去,加工贸易企业应该积极的借鉴国外企业的成熟技术,将其引进自身生产中,并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创建出符合自身发展的技术。此外,企业还应该加强经营管理,企业需要立足于市场,从实际出发,做好长期发展规划,这样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我国,有很多加工贸易企业虽然能做起来,但是并没有做大,其关键就在于这些企业没有做好规划,加工贸易企业的销售市场大多是进口国,因此,拓展其发展渠道显得更加重要。

第4篇:加工贸易研究范文

对于加工贸易负面作用的认识,有些是客观存在,有些则是由于看待问题角度的失误,存在夸大甚至强加于加工贸易之嫌。无论如何,看待像加工贸易这样重大的事物,关键要从大局出发,比较其利弊得失。分析存在的问题,不是为了“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否定加工贸易发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而是为了解决问题,引导加工贸易更好地发展。因此,对于存在的问题,需要认真地分析。

一、关于加工贸易“飞料”走私问题

我国的加工贸易政策规定,对加工贸易进口料件实行“保税”监管政策,即用于加工贸易出口的料件进口时,免征关税与增值税,出口时不退增值税。以加工贸易名义进口的料件,若用于生产内销产品,要补交关税与增值税。对于采用部分国内中间投入品的加工贸易出口,出口退税实行“免、抵、退”政策。应该说,这是在当前我国增值税率和关税水平较高的情况下,发挥我国比较优势充分利用国际市场的一个明智之举。正是实行了这些政策,才使我国加工贸易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少数不法分子受利益驱使,利用加工贸易进行走私犯罪活动。不法分子采用虚报品名、规格、数量,进口以多报少,出口以少报多,高报单耗,以次充好,甚至采用“假单证、假印章、假签名”等“三假”手段,从事走私勾当,将保税进口的货物在国内倒卖。1997年开展严打走私运动以来,连续几年破获了大量以加工贸易之名进行的走私犯罪活动。据海关统计,1997年查获30万元以上的加工贸易走私大要案401起,合计案值33.3亿元,分别占全国海关查获大要案总数的36%和总案值的54%。1999年查获加工贸易走私大要案47起,合计案值28.7亿元,分别占全国查获走私案总数的39.5%和总案值的53%(邵祥林、王玉梁、任晓薇:《未来国际贸易的主流》),第82页,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年)。2000年全国海关共查获加工贸易渠道走私案件752起,案值25.4亿元,虽然案件数只占全部走私案件数的7%,但案值比例高达42%。2001年上半年,海关调查部门立案的走私案件,涉及加工贸易的案值,仍达到总案值的42.7%;海关缉私警察立案的走私案件,加工贸易的案件呈明显上升势头,共立案148起,增长48%,案值12.5亿元,增长76%,擅自倒卖保税料件、成品、甚至减免税设备是走私的主要形式。

从海关查获的走私案件看,利用加工贸易走私案占较高的比例。但是,能否据此认为加工贸易就是走私最重要的渠道呢?答案是不确定的。据国际经验,查获的走私案值,一般约为实际走私案的10%,甚至更低。在查获的走私案件中,不同方式的走私,被查获的难度不同,因此,不能简单地从已查获的走私案件中的比例,来推算不同方式在全部走私案件中的比重。加工贸易走私,由于必然在海关留下有关单据,因此,与那些“闯关”走私案相比,以加工贸易之名走私的案件,事后仍然可能查获,所以,当大规模开展打击“走私”活动时,对以往的案件,加工贸易走私更易被查获。因此,我们尚不能从近几年海关查获走私案中加工贸易走私所占的比重来推论其在全部走私渠道中的比重。也许所查获的以加工贸易方式走私金额占较高比重,只是说明这种走私更易被查获。

走私活动的猖獗,不是因为实行加工贸易政策,而是由于过高的关税和增值税造成的巨大利益的刺激,以及监管手段的落后和官员的腐败。只要上述诱发走私的原因存在,不管是否实行加工贸易政策,走私都是不可避免的。

开展打击走私活动以来,海关加强了对加工贸易进口的监管,同时,通过保证金台账“实转”等方式,试图防范加工贸易走私,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也应该看到,现行的监管手段降低了通关效率,对正常的加工贸易活动,特别是交货期很短的高端产品的加工贸易活动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这说明,沿袭这种传统的方法加强监管,成本与收益是不对称的,必须探索新的监管思路与监管方法,在提高监管效率的同时,更加方便加工贸易进出。

二、关于加工贸易出口与贸易磨擦问题

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使我国与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有观点认为,加工贸易出口快速发展,引发出两个问题,一是与有关国家之间的贸易不平衡问题,二是所谓的贸易磨擦问题。

中国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东亚新兴经济体对我国转移出口导向型的制造业。日本和亚洲“四小龙”都大幅度向中国转移了生产制造能力,这些企业原本就是以美国市场为主要出口市场的,移到中国后,由于充分利用了我国生产要素低廉的优势,很多企业的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因此,对美出口进一步增加。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在东亚新兴经济体、中国和美国之间形成了独特的“三角贸易”关系:中国从日本和“四小龙”进口料件,在华组装后出口到美国市场。因此,在很短的时间内使中美之间贸易不平衡问题突显出来。按照美方统计,2000年中国已经取代日本成为美国贸易逆差最大来源国。深入分析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有几个问题需要指出。第一,中国对美贸易出口的大幅度增长,实际上是取代了以往东亚其他经济体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并没有直接威胁美国本土的企业。例如,1986~1988年间,美国鞋类进口的60%来自中国台湾和韩国,中国大陆只占2%。到1999年,这两类产品进口国的位次完全颠倒过来,美国从中国台湾和韩国进口的鞋类仅占2%,而从中国大陆进口的鞋类所占份额上升至60%。玩具和体育用品的情形也相类似。1985年,美国从中国香港、台湾和韩国对该类产品的进口占60%以上,中国大陆仅占6%,到90年代末,所占份额数刚好相反,中国大陆占60%,香港、韩国和中国台湾减少至6%。(N."Lardy,IntegratingChinaintoglobalEconomy",Chpt.5,TheBrookPress,2002)。第二,由于香港的转口贸易,中美两国对双边贸易的统计都出现了误差。在美国的统计中,经香港对大陆的出口,被统计为对香港出口,而非对中国大陆出口;而中国经香港对美出口的产品,按原产地原则,仍然被统计为自中国的进口。中国的统计恰好相反。因此,美国统计的双边贸易逆差夸大了实际情况,而中国的统计则低估了贸易不平衡状况。有关研究表明,中美贸易逆差应介乎两国统计之间。第三,中美贸易不平衡,并非中国保护市场造成的,实际上,近10年来,中国市场是美国出口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1990~2000年间,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几乎增长了四倍,1990~2000年,美国企业对中国出口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其他出口市场,到2000年,中国成为美国在全球的第出口市场。但是,不管原因何在,中美贸易不平衡使我国在对美谈判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一些美国政客出于政治动机,夸大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以期在对华交往中取得主动地位。中美贸易不平衡的主要影响,并不是像一些论者所宣称的,影响了一般贸易的对美出口,实际上,美国借中美贸易不平衡对中国出口产品直接采取的限制措施并不多,除少数纺织品受配额限制外,绝大多数产品并没有直接受到限制措施,主要原因就在于,加工贸易出口快速增长导致的贸易不平衡,只是转移了其他东亚经济体对美贸易的顺差,并没有直接威胁美国本土企业。而且,很多中国加工贸易企业对美的出口,本来就是美国在华投资的企业,或者美国企业在华的“代工”企业的产品。这种贸易不平衡的主要影响,主要体现在美国在双边贸易谈判中,以贸易不平衡为武器,要求中国加大开放市场、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加速了我国市场开放,对国内企业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压力。但是,从长远来看,市场开放对我国经济效率的提高、竞争力的增强是利大于弊的。

第二方面的问题则是贸易磨擦问题,或贸易伙伴针对中国产品采取的不正当保护措施。最为突出的是中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遇到的反倾销问题。目前,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诉讼已经超过500起,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被反倾销最多的国家。不少国家将反倾销作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手段,对中国出口产品滥用反倾销措施,使我国出口形势空前严峻。不少学者与官员认为,之所以出现这么多对华反倾销,是因为加工贸易出口增长太快造成的。但是,国家经贸委委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最近完成的一项反倾销研究课题的调查表明,我国被反倾销的产品绝大部分是由一般贸易出口引起的,针对我国加工贸易出口的反倾销案例不到全部对华反倾销案例的5~10%。加工贸易出口之所以不易被反倾销,基本原因在于,加工贸易出口大多仍利用了外方原有的出口渠道,出口量、价格均由外方控制,不会出现一般贸易出现的乱打价格战的情形。这一研究成果显示,以往对加工贸易的评价,夸大了其导致贸易磨擦的负面作用,实际情形并非如此。

三、关于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的关系问题

有观点认为,加工贸易的发展挤压了一般贸易发展。在进口方面,对加工贸易设备与中间投入品进口实行保税政策,使我国进口纳税产品比重很低;在出口方面,加工贸易挤占了一般贸易出口市场份额。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一)关于加工贸易与进口关税收入的关系,以下几点需要明确

第一,对加工贸易进口免征关税,是合理的。加工贸易进口最终会包含在出口产品之中,如果对加工贸易进口征收关税,就会扭曲进口投入品的价格,使我国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下降。

第二,关税对总税收贡献的下降主要是由降低关税水平引起的。我国算术平均关税水平从1985年的44.3%(N."Lardy,IntegratingChinaintoglobalEconomy",Chpt.5,TheBrookPress,2002)下降到2001年的15.3%,降幅为66%,但同期关税占全部税收的比重只从10%下降到5.5%。

第三,关税比重降低的原因还在于其他方面的减免税。我国有四大类产品不纳关税,一类是加工贸易进口,二类是外资企业设备进口,三类是技术改造等进口减免税,四类是外国政府与国际组织的馈赠。1998年我国进口应税品比重只有19%,加工贸易进口占总进口比重为48.9%,外资企业投资项下进口占10.3%,二者合计为59.2%,通常馈赠进口不到1%,因此,技术改造等免税进口占到20%。也就是说,在应该缴纳关税的一般贸易进口中,政策性免税进口额达到一半以上。关税收入比重的降低,这类政策性减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二)加工贸易挤占一般贸易出口市场的观点,是难以成立的

第一,加工贸易出口市场是一个开放的竞争性市场,即使中国不发展加工贸易,这部分市场也不会自动地留给一般贸易出口。从事加工贸易的外国投资者可以在其他国家,如东盟国家加工出口。因此,中国发展加工贸易并没挤占一般贸易市场,只是挤占了其他发展中国家在第三国的市场。从过去10多年来中国和东亚其他经济体的不少劳动密集型产品在美国市场份额的增减,可以看得很清楚。

第5篇:加工贸易研究范文

加工贸易在河南省对外贸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虽然近几年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加工贸易转型的理论基础分析,得出河南省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对外贸增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并通过探讨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措施以加快河南省加工贸易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并进一步促进河南省的对外贸易增长。

关键词:加工贸易 转型升级 河南省

1前言

加工贸易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取得了迅速发展,现已超过一般贸易成为我国最主要的贸易方式,在河南也不例外。加工贸易是河南省外向型经济和工业发展必须借助的工具,对河南省的整体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河南省加工贸易快速发展,促进对外贸易增长的同时,也存在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这时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就成了加工贸易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2河南省加工贸易现状

2.1. 加工贸易仍处在国际产业价值链低端

加工贸易的加工环节在河南主要集中在最终产品的组装和低端零部件的配套生产上,劳动密集度高,技术含量较低,在核心技术、产品设计、软件支持、关键零部件配套、关键设备和模具以及品牌等环节上,始终处于低端,价值链有待进一步延伸。

2.2加工贸易中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比重大

河南省加工贸易在引进和发展过程中,由于过于注重短期经济效应和扩大就业率,将一些高污染、高耗能产品加工业转移过来,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部分产品如原煤、电力等能源消耗的增幅明显高于GDP增速,消耗弹性系数呈不断扩大趋势。

2.3完全承接东部加工贸易转移的条件还不够完善

当前,东部沿海地区受土地、能源、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影响,部分加工贸易产业特别是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寻求转移;河南省由于受产业配套、运输成本、物流效率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尚未完全具备承接转移的条件,也难形成有效的传递和转移机制。

2.4本土企业参与加工贸易的程度不高

目前,河南省加工贸易主要由外商投资企业主导,龙头企业的投资带动形成了以外资企业为主体的生产网络和产业集群,内资企业融入比较困难。大多数国有和民营企业不熟悉国际市场运作,不熟悉加工贸易方式,利用加工贸易拓展国际市场的能力不足。

3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理论基础

一个具体的产业,其价值活动均可粗略地划分为技术与资本密集环节(如研发设计、高级原材料生产、复杂零部件生产等)、劳动密集环节(简单零部件生产、成品组装等)和信息与管理密集环节(如市场营销、管理运营、品牌运作、专业服务、金融服务、物流管理等,大致可以归为总部经济活动和生产活动两大类)。如果一个产业的价值链在一国之内展开,由于资本与劳动力的可流动性,会导致产业价值链不同环节的资本回报率和工资水平趋同,平均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主要反映的是人力资本构成的差异。因此,其价值曲线是一条很平缓的“U”型曲线(见图1)。

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的跨国可移动性与土地、劳动力等要素的不可跨国移动性,导致全球产业价值链与国内产业价值链的巨大差异。劳动力跨境流动存在诸多的障碍,导致不同国家之间劳动力工资水平的巨大差异,而资本等其他生产要素却可以自由流动,导致资本回报的平均化。这样,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形成在国际生产价值链不同环节的分工,通常劳动密集型的价值环节布局在发展中国家,这些环节的劳动生产率较低,附加价值也较低,而劳动生产率较高的技术与资本密集环节和信息与管理密集的价值环节则分布在发达国家,从而形成了一条深凹的“U”型曲线。中国台湾企业家施振荣先生在分析IT产业价值链时将这条曲线称之为“微笑曲线”。处于价值链低端低端的发展中国家只有通过产业升级,逐步走向价值链的高端,才能获得较高的回报率,进而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4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促进河南省对外贸增长

4.1以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来促进河南省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

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工主要以水平分工为主,大型的跨国公司为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将其生产布局日益细化,把不同的生产环节按照成本最低分配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并通过OEM、ODM 或者大规模的外部采购等方式,将生产能力逐步外移,而发展中国家要想承接这些转移,首要条件就是拥有稳定的投资环境和廉价的劳动力。河南作为全国的人口大省,存在大量的低收入人群,又恰逢中原经济区发展的政策支持,这就为加工贸易在河南省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河南省在承接国外加工贸易的同时,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经营理念技术水平,也可以为河南省贸易发展中存在的很多问题寻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加工贸易两头在外,沟通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必会引导河南省工业配套产业和服务业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并与世界水平相接近,从而达到带动相关产业升级的目的,最终会促进河南省外贸增长的方式的转变,加速河南省的整体经济发展。

4.2 以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来促进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

河南省发展加工贸易最初是以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开始的,这适应了河南省劳动力丰富的、就业压力大的状况。目前,劳动密集型产品仍然是加工贸易出口的主要部分,但与十几年前相比,产品的规格和品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加工贸易出口中,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重大大提高,特别是随着河南省制造业、加工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加工贸易出口产品已从纺织、轻工制成品为主转变为以机电出口为主。这反映出了利用外资和加工贸易对于河南省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4.3以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来促进河南省劳动者的素质的提高

河南省的加工贸易项目原本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外商在河南省开展加工贸易也正是看中了河南省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成本低廉的优势,而加工贸易通过转型升级,逐渐的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这就培养出了更多的外向型管理人才和技术管理人员。通过转型升级,提高了从业人员的素质,丰富了企业管理经验,尤其是通过开展加工贸易更加倾向于技术型的业务,把原来的许多青年农民培养成了具备生产经营能力的工人。加工贸易的升级正在为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提供着有效的路径。

5河南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

5.1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

目前新一轮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呈现新的特点,跨国公司开始将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向外转移,河南省的企业可以加强国际间的科研合作,不仅把加工贸易作为承接新一轮产业转移的载体,更要采取措施进一步提升加工贸易发展水平。参与国际分工的模式要从引用外资为主转化为引用外资与对外投资齐头并进的新思路。政府要出台支持研发机构开展加工贸易的监管模式和更加积极的出料加工产业引导政策,在承接境外高端产业转进的同时,将河南省的饱和产业向境外转出,使加工贸易由单向转移向双向转移升级。

5.2正确处理好两个关系

通过对加工贸易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提高加工程度,延长加工贸易的产业链,增强国内配套能力,释放加工贸易的辐射能力和聚集效应,打造一批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和配套协作型企业,处理好转型升级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加强加工贸易的产业分类评估,明确细化限制类、禁止类的商品目录,引入企业准入机制,通过政策上的落差,有效地将资金和资源引入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处理好转型升级与引资量质并举的关系。

5.3延长加工贸易的产业链条

要实现加工贸易产业内优化升级,除了在产业链中游精选、从事加工制造链增值大的环节之外,还可进入如下三个产业链的重要延伸领域:一是向产业链上游发展,提高技术研发和产品设计能力;二是向产业链下游延伸,积极发展国际物流和配送业务;三是向产业链配套拓展,进入关键零部件和设备制造业。如图2所示,从AB段向CD甚至是更远的区段延伸。

图2 产业链区段延伸

5.4重视社会责任标准

目前,欧美国家正在积极强制推行SA8000标准认证。这个被称为“社会责任认证”的标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许多跨国公司订单的附加条件中,如果企业没有取得认证或者存在违反标准要求的行为,就会被停单、撤单,它们的产品将无法进入欧美市场,这对我国广大中小型加工贸易企业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这要求企业在加工贸易备案环节贯彻社会责任标准采取不同措施,也为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5.5发挥政府部门管理效能

近年来,加工贸易活动发生了很多新变化,对现行政策与监管体制提出了不少新要求。加工贸易管理,涉及到贸易政策、产业政策、财税政策的综合平衡,涉及到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利用外资、增加就业等。要做好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及其监管工作,有赖于国务院各部门的协调配合,有赖于商会、行业协会、报关行、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的积极参与,更需要与企业建立起更紧密的伙伴关系。必须积极、有效、充分、合理地发挥综合协调的整体效能,实现制度创新和手段创新,形成促进与监管的整体合力,使加工贸易与国内工业体系融为一体,着力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真正把河南省发展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制造业基地。

[1] 殷建勇. 河南加快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对策[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6)

[2] 崔玮. 加工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产品内分工视角的研究. 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6)

[3] 闻金璐,陈鑫. 河南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分析[J].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8,(06)

[4] 温国兴. 河南外向型加工企业的转型升级战略探索――隆丰皮草企业有限公司成功经验及启示[J].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3)

第6篇:加工贸易研究范文

(一)地域分布不均衡

目前我国的加工贸易的产业仍主要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东部沿海地区利用便捷的运输条件、优越的地理条件、和政府引进外资的优惠政策,并把握国外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从而使得加工贸易得以大规模的发展起来。然而,内地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等原因以及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同时也引起了较强的回波效应,经济落后地区大量的的资源、资金、劳动力、人才等生产要素被东部地区吸走,从而使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比较缓慢。

(二)加工贸易外资所占比例较大

中国目前的加工贸易依然是以外资主导下的出口导向型的加工贸易为主,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在50%以上。外资企业利用中国的优惠政策,通过投资活动在中国建立生产加工基地,利用中国相对廉价的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把最终产品的组装,低端零部件的配套生产等价值链的低端产业转移到中国,中国只赚取少量的加工费用。这种建立在外资企业推动基础上的加工贸易,虽然短期内出口和经济效益显著,但长期发展容易导致一系列产业失衡现象,不利于企业本土化和技术溢出。

(三)加工贸易带动国内技术和产业升级的联动效应较弱

我国加工贸易绝大部分尚处于简单加工和装配性发展阶段,产业链条短,技术含量不高,生产加工能力集中于下游产业,零部件和原材料大量依赖进口,原材料本地采购比例较低,许多外商投资的加工贸易,既不用国内原料,也不存在对其他企业的示范效应和扩张效应,而仅仅是利用优惠政策建立的加工基地。一些行业和项目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这种类型的加工贸易对我国中下游产业的带动作用小,组装环节的加工附加值和增值率较低。

(四)产业分布的相对集中

我国加工贸易的产业主要集中在大多数从事劳动密集型的制造加工产业,这些产业存在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浪费的弊端。然而,我国每年又从国外进口大量的高级服装纺织品和先进的机器设备。相比之下我国产品出口利润极低,仅靠提供低廉的基本生产要素参获取收益,加工贸易仍然停留在利用土地,劳动力等资源密集型产业要素的基础之上。尤其在进料加工贸易中,由于外方控制着采购,销售等关键环节,外商能够利用价格转移手段,将利润转移出中国,使中国利润流失更严重,而一旦中国的资源失去相对优势时,这种以资源寻找为主的加工贸易企业必将从我国转移出去,使得我国的加工贸易面临巨大的挑战。

二、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

(一)加工贸易产业链条较短,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薄弱

现阶段,我国加工贸易的原材料主要是进口为主,这会给国内相关原料产业的发展带来负面冲击。另外,在加工贸易中由于外商控制着核心技术和销售渠道,我方只参与简单的加工环节,从而造成了我国加工贸易真正的经营主体是外方,大量原材料都从外国进口,是我国原有的工业基础和技术能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延缓了加工贸易对国内产业的带动作用。

(二)加工贸易溢出效应未充分发挥

在外商投资的加工贸易企业里,若中间投入品由东道国提供,且最终产品的技术含量较高,属于高科技产品,那么它所需要的零部件、原材料等中间投入品的技术含量也相应会要求较高,这自然会对东道国提供中间投入品的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这就会产生“溢出效应”。然而,我国加工贸易不仅技术含量低,而且要依赖进口,由于外商投资的加工贸易并不使用国内原料,也就不能给国内企业发展带来新的市场和机会,所以加工贸易的溢出效应不大。

三、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分析

(一)有重点地加强加工贸易人才的培养

目前民营企业家是我国加工贸易的主体人员,首先应该对民营企业家及管理人员加强培训,使他们成为企业走向现代化、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有力推动者和带头人。其次是重点行业的技工,尤其是指该机技工的培养,要在逐步加大对职业技术教育投入的同时,努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鼓励企业与职业技术院校联合实施有针对性的技术工人培养方案。再次是对于紧缺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这一点需要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的作用,建立面向产业成长和技术进步的高等技术教育体系,重视加工贸易领域对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特殊要求。

(二)完善政策并改善投资环境

第一,协调好相关政策,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首先要切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真正把引导加工贸易发展和转型升级摆在突出位置。其次围绕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方向和重点,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协调好相关政策,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政策环境和激励机制。第二,改善投资的软环境。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通过吸引外商投资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此外,要继续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坚决查处各种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及时处理知识产权纠纷,让外商放心地向我国转移先进技术和设立研发机构,大力培养各类急需专业技术人才。

(三)不断创新加工贸易监管方式

传统监管理念认为,加工贸易应以有形物质为监管对象,无形知识产权的生产不能成为加工贸易监管对象。这种认识是不合理的,如不加以改正必将严重制约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大胆创新监管思路、监管模式和监管手段,建立既能提高监管效率又能降低管理成本的加工贸易监管体系。要出台支持研发机构加工贸易的监管模式,在承接境外高端产业转进的同时,将我国的饱和产业向境外转出,进一步完善加工贸易电子审批管理系统和海关联网监管系统,尽快实现商务、海关、税务、外汇、检验检疫等部门之间对加工贸易合同审批、备案、核销的计算机联网,切实减轻企业负担,降低贸易成本。

(四)促进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方面,首先,发展核心技术,设立研发中心,为加工贸易科研开发成果商业化生产创造基础,是提高我国加工贸易升级换代能力和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环节。其次,需要国家积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加工贸易产业,提高传统加工贸易产业的技术含量;再次,要努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的发展,设立具有标志性的国家级研究开发中心,制定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的扶持政策。

(五)促进加工贸易国内配套产业的发展

应鼓励我国企业积极为已经开展加工贸易的企业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替代部分加工贸易进口的中间投入品。另外,从长远来看,对中国这样的大国来说,主动参与全球化进程,可以充分发挥我国在资源配置、供应链管理以及市场控制等方面的优势。因此,应培育、鼓励、扶持国内企业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的国内配套产业,研究制定有关政策,鼓励国内企业通过国际合作有效利用国内国外的资源和市场。

第7篇:加工贸易研究范文

内容摘要:我国以加工贸易为主导的出口导向战略即将告一段落,但也为下一阶段的发展奠定了条件。在这一背景下如何迅速获得核心技术促进产业升级是我国发展的迫切问题。为此本文通过对相关国情的梳理,认为一种双赢的进口替代战略能够实现这一目的。本文通过实证方法研究了这一问题。

关键词:加工贸易 进口替代 实业股权互投

我国加工贸易的业绩与问题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出口增长都在两成以上,2008年出口总额为14307亿美元(按当年汇率计算)与全国居民消费支出总额相当,考虑到出口产业具有较高的增速以及庞大的间接需求,出口产业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是无疑的。其中加工贸易从1995年以来超过一般贸易一直成为出口的主要形式。

我国培植出口产业成长经过了长期的努力,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四个经济特区到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又从沿海发展战略到外汇并轨最终到入世,为了促进贸易产业成长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为此有充足的理由可以认为“出口导向”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出口产业成长也给我国带来了丰厚的回报:通过出口产业增长促进了经济增长;增加了大量的就业,由于我国还处于二元经济格局,出口企业吸收就业的主体是农民工,从而出口企业实现了高额的积累;由于出口增长迅速使我国外汇储备超过了两万五千亿美元;更重要的是由于外资企业的技术外溢使我国出现了显著的产品结构升级。

另一方面2009年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同时也成为遭遇“反倾销”第一大国,这预示着随着中国占世界贸易份额的增加,所遇到的贸易摩擦也会同时增加;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增长,人工成本等要素价格也在上升,促使贸易条件的恶化,越南、印度等劳动力价格更加低廉的国家在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方面显现出要素禀赋优势。这两点暗示着我国入世后一直持续以两成以上的出口高增长即将告一段落。

此外,随着加工贸易的规模扩张外汇过储已经成为难以忽略的重要问题。所谓重要问题是指:外汇储备不断增加的主要来源是年复一年的贸易顺差。出口企业在国内生产过程中形成了(或部分形成)国内需求,然后通过出口形成了对国际市场的供给(进口正好相反),所以贸易出超部分表现为国内市场供小于求缺口;如果本币被低估则这一缺口被放大;我国实施的结汇制使这一缺口成为净货币投放,货币乘数又大大增加了这一货币投放对总需求的刺激,总之严重的过储将导致通货膨胀压力。本次金融危机还告诉我们贸易依存率过高使经济运行的风险加大;其次我国的外汇储备已经使国民人均外储超过了一万元人民币,如此巨量的外汇储备本身就存在着各种风险,比如美元每贬值百分之一我国就将损失250亿美元的财富,然而过储问题还在继续加重。如果在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下出现顺差、而资本项目是逆差还能够阻止超储的过快增长。但实际情况是低廉的资产价格和劳动力价格使我国成为:外商实业投资的首选;资本价格升值预期、房地产价格升值预期和人民币升值预期都使国际热钱大量涌入。使(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资本项目下也出现了大量的顺差,即我国国际收支处于严重的“双顺差”状态,这一点也在促使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加。

出口导向发展战略与进口替展战略

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是指:采取各种鼓励政策促进出口部门的发展,以非传统的出口产品替代传统的初级产品出口,扩大对外贸易,使产品出口多样化,以推动工业和整个经济的发展。日本、中国台湾、韩国、中国香港、新加波、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和地区都因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获得了较快的经济增长。一般而言加工贸易企业的市场在海外,这一点与传统的出口导向模式非常相似;但是加工贸易企业是由来华外商治理的,这一点与传统的出口导向差异较大。加工贸易的最大优点就是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出口的迅猛增长,尤其是对实行渐进式改革开放的我国而言加工贸易回避了诸多管理体制方面的缺陷。另一方面传统的出口导向型国家或地区,因为市场较为发达、受冷战的负面影响较小、海外技术流入较为便利等因素,都实现了较快的产业升级。而我国的外资企业则大部分坚守在原行业之中,倾心于劳动密集型生产,止步于高新技术产业之外,展现出加工贸易难以促进经济结构升级的弊端。

进口替展战略是指:通过关税保护、进口配额和本国货币升值等措施限制外国工业品进口,同时鼓励本国工业品生产逐步达到替代进口工业品的目的。巴西、印度、巴基斯坦、墨西哥等国都不同程度地实施了进口替展战略,在实施中暴露出很多问题。进口替代战略忽视了本国的资本积累水平、技术状况和市场需求实力等方面情况,使进口替代战略的实施没能取得预期效果。进口替展战略的核心思想是国内市场要由本土企业来占领,这种思想显然是缺乏谋略。如果一种产品本土厂商不能生产,如果用技术水平较低的本土产品加以替代将增加使用成本或降低使用效用;如果该产品由外商在本土生产,外商将获得该产品的利润和生产折旧,外商生产过程中本土从业者和本土企业可以学到技术和管理经验,本土从业者可以获得就业、本土可以获得地租等等;如果该产品进口本土将付出该产品的价格。从而吸引外商在本土生产(该产品)是上策。这是一种新型的国产替代,即外商在本土组织生产,这一点与加工贸易相类似,是对“国内市场要由本土企业来占领”的扬弃。此外针对新型的国产替代,我国具备了若干重要条件:一是较为成熟的招商引资政策;二是经过十余年的高校扩招,使我国人力资本种类极为齐全,同时连年扩招使人力资本价格被压低了,因为需要国产替代的产品大部分是人力资本密集型产品,所以这一条非常重要;第三我国是出国留学第一大国,这一点也将在新型国产替代战略实施中成为不可或缺的条件。

国情为新型进口替代创造条件

随着加工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创汇能力的增强,进口规模也得到了长足的增长,2008年我国进口总额达11326亿美元,其中工业制成品进口达7702亿美元,约为进口总额的三分之二,尽管石油、铁矿石、黄豆等大宗初级产品的进口价格猛增,仍然没有撼动工业制成品的进口份额。按当前汇率计算工业制成品进口额超过5万亿元人民币,约为当年全国居民消费支出的半数,如果以这一市场诱导外商来华投资情况会如何呢?

进口工业制成品多属于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和人力资本密集型行业。我国三十余年的高速发展已经适应了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1998年高校扩招又大大增加了人力资本总量,但是核心技术屏障仍然制约着国内厂商的进口替代步伐。

如果拥有核心技术的外企来华投资,同时我国投资公司对该企业实施等额股权投资,这一模式对外商来说有利吗?回答是肯定的:该企业可以获得在华市场规模的扩张,降低其生产的边际成本;该企业将获得稳定的战略投资者;来华投资过程该企业将增加分摊人工成本、研发成本的来源,这一点在经济危机时显得尤为重要;投资过程还会为投资国增加相应的间接需求。我国的市场规模大、增长速度快也将成为重要的诱因,同样我国与东盟2010年实现零关税也是重要的诱因。

实业与股权相互投资模式对我国来说有利吗?其回答也是肯定的:拥有核心技术的外企来华投资,通过本地前后向关联企业以及本地雇员都可以获得相应的技术外溢,实现国内产业技术升级;我们可以学到经营策略和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增加值中的本地雇员工资、税金、地租等都留在了我国,比单纯的国际证券投资要好得多;可以带动本地前后向关联企业的发展;当然也会获得股权投资的分红。

从机会成本角度看实业与股权相互投资模式有利吗?成套设备引进曾是我国学习国外技术、解决生产难题的重要手段,但是成套设备引进难以解决成套设备研发能力问题,也就是引进了第一代设备难免还要引进第二代同类设备,这样总跟在核心技术厂商的后面难以翻身;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从前苏联整厂引进了一百多家企业迅速地提高了我国整体的工业技术水平,但是仍然没有获得研发能力的持续提高,从二汽(现为东风汽车公司)建厂花了二十余年才实现批量生产就能够清楚地看到这一问题,不然有了一汽就应该能够迅速地建起二汽;购买专利似乎是一条捷径,但几十年的实践证明买专利是卖不到核心技术的。

一般来说大部分核心技术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我国与发达国家间还存在着较大的技术差距。而在实业与股权相互投资模式中,并没有使外商企业总公司重新选址,只是在我国建了一家分公司。发达国家中的总公司为了增强在我国分公司的竞争力,会不断向分公司注入新产品、新工艺和新的管理方法,使我国不断获得技术外溢,从理论上说只有我国总体工业技术水平赶上或超过目前的发达国家后,这种技术外溢才会终止。从实际境况看我国各大汽车厂商都与国外实现了二十年左右的合资经营,不仅各总公司的品牌不断进入我国,通过接受技术外溢本土厂商奇瑞、吉利等也都站了起来。

实业与股权相互投资,使高端进口产品逐步实现国产化从而带动国内产业发展的策略,当然是一种进口替代战略,这种进口替代战略与传统的进口替代战略相比:相同点是利用国内市场,不同点在于前者借助了外商的技术和管理优势。这种进口替代战略与加工贸易都有一个共同的优点,就是能够迅速地实现预期目标。

股权相互投资模式是特殊类型的国产替代,但难以说明该模式就永远不涉足海外市场,企业的核心目标是追求利润,当本土化的外商企业,在我国与新的要素禀赋优势相结合,比如雇用(比总公司所属国)更为廉价技术人员、使用(比总公司所属国)更为廉价的资产生产出更有竞争力产品,就能够扩大海外市场的份额。这将为我国出口产业注入新的活力,也使国内外的技术合作达到更高的水平。

结论

在对外开放总体国策下,借助特有的资源禀赋我国实现了加工贸易的迅猛增长,能否乘势使我国产业进一步升级,本文认为实业股权互投能够迅速地实现这一目的。实业股权互投借助了我国新的要素禀赋优势(如:资本相对充裕、人力资本价格较低以及外汇储备数量大等),使我国各产业能够迅速融合到世界经济体系中。

本文特别关注了技术进步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主要基于以下理由:2009年按支出法核算的我国GDP中全社会投资所占份额约为三分之二,这一数字列于全世界两千万人口以上国家的首位。同时我国产能过剩预警清单中已经囊括了吸纳投资的主要行业,这预示着仅仅靠投资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展阶段已经过去了,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索罗(Solow R.M.)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认为:随着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均实际投资受边际收益递减影响以及折旧等因素构成的持平投资持续地线性扩张,总有一天会使人均实际投资与持平投资相等,人均资本增长为零,进入稳态增长路径。进入稳态增长路径后人均产量的增长率仅仅决定于技术进步率,只有技术进步具有增长效应。此外技术进步能够有效地降低实际折旧率。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出口贸易中的垂直专业化与中美贸易.世界经济,2006(5)

2.符森.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的空间计量分析.国际金融与投资,2009

3.罗雨泽等.外商直接投资的空间外溢效应:对中国区域企业生产率影响的经验检验.经济学季刊,2008(2)

4.李广众,任佳慧.论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基于各地区19个制造业行业的经验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05

5.赖明勇等.外商直接投资于技术外溢:基于吸收能力的研究.经济研究,2005(8)

6.刘志彪.中国贸易量增长与本土产业的升级:基于全球价值量的治理视角.学术月刊,2007(2)

7.钱学峰.企业异质性、贸易成本与中国出口增长的二元边界.管理世界,2008(9)

第8篇:加工贸易研究范文

加工贸易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不断壮大,自1996年以来,加工贸易在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中一直占据半壁江山。目前加工贸易涉及到我国绝大部分产业,在拉动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推动国内配套产业发展、促进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利用内外资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在加工贸易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造成我国外贸依存度过高,冲击了国内相关原料工业的发展,加剧了国际间贸易摩擦和加工贸易带来的走私问题等都给国民经济带来了负面影响。本文分析了我国加工贸易的现状及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加工贸易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从政府角度探讨了推进我国加工贸易尽快转型升级的方向。

关键词:加工贸易地位作用转型升级一、加工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分工不断发展,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大幅度增加,生产国际化日益扩大,加工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方式。从广义上讲,加工贸易是外国的企业(通常是工业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企业)以投资方式把某些生产能力转移到东道国或者利用东道国已有的生产能力为自己加工装配产品,然后运出东道国境外销售。这种跨越国界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成为加工贸易的显著特征。加工贸易同国际投资及国际贸易紧密相连,体现了商品和资本交换的国际化。从狭义上讲,加工贸易是部分国家对来料或进料加工采用海关保税监管的贸易。由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存在较多的关税或非关税壁垒,为了扩大对外贸易或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采取了对来料或进料方式进口的原材料、零部件由海关实行保税监管的办法。狭义的加工贸易是一种比较新的现象,其特点是出口产品中所含有的进口成分比较高,出口国主要投入劳动力对进口零件进行组装。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中国的外贸事业长足发展,成绩显著,外贸增长迅速,外贸增长率领先于国民经济增长率,按出口贸易额计算,已排到世界第11位,这和加工贸易在我国的蓬勃发展是分不开的。日益壮大的加工贸易已经在我过的国民经济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一)加工贸易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加工贸易在中国20多年的发展,与改革开放进程密切相关,是外贸进出口、利用外资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20世纪70年代末至1986年。在改革开放中率先产生的“三来一补”(即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补偿贸易)的贸易方式,是加工贸易的雏形。1980年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两者合计仅占4.4%,在整个对外贸易中比重有限。到1986年,进料加工的贸易方式开始崭露头角,与“三来一补”一起作为利用外资和扩大出口的方式之一,二者占全国进出口额的15%,已经占据一席之地。第二阶段:自1987年至1995年。1987年党的十三大以后,以鼓励“进料加工复出口”为主要内容,以海关进口料件保税监管为政策核心,发展原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市场“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贸易方式在二十世纪80年代后期取得了成功。此后,加工贸易——作为这一贸易方式概括性很强的词汇,于20世纪90年代初应运而生并沿用至今。第三阶段:自1996年至今。这一阶段的显著特征是,巩固和发展加工贸易取得了巨大成果。加工贸易不仅在吸收外商投资、扩大出口、增加就业和税收方面,而且在提高国内产业竞争力,促进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技术进步,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与合作中发挥了更大的影响力,加工贸易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起到了“加速器”的作用。2002年,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48.7%,仍然是最大的贸易方式。其中,加工贸易出口占出口总额的45.3%,加工贸易进口占进口总额的41.4%。同时加工贸易出口额比进口额高出近580亿美元。这说明加工贸易在使用国内原材料、带动国内产业升级,增加出口值方面发生了显著而积极的变化。此外,在加工贸易中,进料加工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达73%。

(二)目前加工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我国的加工贸易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而发展的,是我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硕果。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外贸易进出口额,1986年为738.4亿美元,1995年达到2808.5亿美元,2003年更是达到6207.9亿美元,已占国民经济总量的49.62%。实践证明对外贸易在我国GDP中的地位日益增强。自1978年党的制定对外开放的政策后,加工贸易在我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到1996年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在我国进出口总额中首次过半。1999年,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51.1%。加工贸易已占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并一直保持较高比例。自1996年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超过50%以后,1997年占52.2%,1998年占53.4%,1999年占51.1%。1999年,我国加工贸易出口和进口分别达到1108.7亿美元和735.9亿美元,是1986年56.2亿美元和67.0亿美元的20倍和11倍。2002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3021.7亿美元,比同期增长25.2%,高出全国贸易总体增长速度3.4%,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48.7%。其中加工贸易出口1799.4亿美元,增长22%,进口1222.3亿美元,增长30.1%。累计实现贸易顺差577.1亿美元。(见表)表:加工贸易额与对外贸易额比较年份对外贸易进出总额(亿美元)加工贸易进口额(亿美元)比重(%)1987826.5191.8523.219901154.4441.9138.219931957.1806.1741.219962899146550.619993606.51844.651.120026207.93021.648.7

资料来源:《中国对外贸易统计年鉴(2003年)》

(三)加工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近年来,加工贸易在开拓国际市场、利用海外需求带动国内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1997年我国加工贸易拉动GDP增长约0.84个百分点,2000年1月至6月,加工贸易净出口194亿美元,占同期GDP增加值的4.1%。今后,加工贸易的稳定发展仍将会对即期的经济增长继续发挥与目前水平相近的拉动作用。

随着外商投资企业的增加和国内经济的发展,加工贸易的国内增值环节不断拓展,仅用静态加工贸易增值系数作参考,增值系数就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由1988至1990年间的16.1%提高到1997年的41.9%,2000年1至6月份则达45%,这表明加工贸易带动国内经济发展的作用大大提高了。2、推动了国内配套产业的发展加工贸易带动了国民经济的配套发展。由于加工技术和国内原材料的限制,加工贸易最初涉及的国内加工装配业务,技术比较简单。外商投资企业通过追加投资开办产品配套厂或车间,实现产品配件和工艺的配套成龙。提高了产品本地化的程度和自产比例。以家电、办公设备加工贸易为例,其所用零部件有70%至80%属于境内加工贸易配套产品。另外,外商投资企业进料出口中,附加值高的产品比例大幅度提高,使其对国内配套需求的带动作用也明显增强。外商投资企业进料加工出口一直大于进口,且出口与进口的差值逐年大幅度增加。进料加工进出口差额的增加直接反映了加工出口带动的内需量(包括国内配套的原材料、零部件及除生产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以外的其它生产消费)的迅速扩大。1990年外

商投资企业进料加工进口差额总计为6.27亿美元,到1995年为47.68亿美元,1999年的达188.78亿美元,是1990年的30倍。据初步计算,减去材料加工企业的利润和企业除原材料、零部件以外的其它生产消费,则外商投资企业进料加工实际使用的国内配套原材料、零部件价值:1990年约为5.3亿美元,1995年约为40亿美元,1999年为160.46亿美元,是1990年的30倍。3、促进了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进步由于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兴起,国际产业升级与转移步伐加快,发达国家正在将大量成熟的中间性技术乃至某些高新技术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政府审时度势,通过完善加工贸易政策,紧紧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性大机遇,大大加快了我国总体产业升级以及工业现代化的进程。我国发展加工贸易最初是从以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开始的,这适应了我国劳动力丰富的、就业压力大的状况。目前,劳动密集型产品仍然是加工贸易出口的主要部分,但与十几年前相比,产品的规格和品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加工贸易出口中,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重大大提高,这反映利用外资和加工贸易对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特别是随着我国制造业、加工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加工贸易出口产品已从纺织、轻工制成品为主转变为以机电出口为主。4、加工贸易是利用外资的重要内容当前,国际经济贸易领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贸易和投资是连成一体、不可分割的。应当看到,我国加工贸易已不仅仅是一种贸易行为,更重要的是它与利用外资相联系,是我国参与国际化生产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制定加工贸易政策的初衷是为了扩大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事实证明这一政策是正确的,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分析,从事加工贸易的外商投资企业已成为我国加工贸易的主力军。1999年,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出口和进口分别为45.39亿美元和526.73亿美元,占加工贸易出口和进口总额的67.2%和71.6%。1999年从事加工贸易的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出口总值已占全国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值得72.9%,比1998年增长8.32%。从总体上看,外资经营的加工贸易分别约占全国加工贸易出口和进口的90%,加工贸易的发展既是我国吸收外资取得重大成就的体现,也是促进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内容。5、增加就业,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我国的加工贸易项目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外商在我国开展加工贸易也正是看中了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成本低廉的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通过开展加工贸易,不仅使当地的大量劳动力得到安排,而且还从内地接收了许多劳动力,为增加就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开展加工贸易20多年,加工贸易企业为我国培养了成千上万的外向型管理人才和技术管理人员。通过加工贸易,提高了从业人员的素质,丰富了企业管理经验,尤其是通过开展加工贸易业务,把原来的许多青年农民培养成了具备生产经营能力的工人,他们回乡后,利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又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二、加工贸易带来的不利影响第一,加工贸易的发展造成我国外贸依存度过高的现状,致使我国外贸出口缺乏持续增长的潜力。当前我国外贸依存度非常高,形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之一就是我国传统加工贸易是典型的大进大出模式,并且这种传统的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近年来我国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中,相当大的成分是由进出口数量扩张构成的,这是一种相当危险的局面。在推进市场开放和贸易投资自由化的过程中,中国经济以及出口本身很难承受国际经济波动的冲击而保持稳定增长。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据绝对地位,是我国对外贸易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工贸易发展的优劣决定着我国整个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我国的加工贸易仍处于传统发展阶段,发展水平较低,技术含量不高,尤其是加工贸易出口的产品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低下,导致我国整个对外贸易出口缺乏增长潜力,发展后劲不足。第二,冲击了国内相关原料工业的发展,不利于带动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传统加工贸易的最突出特点就是两头在外和大进大出,因此传统加工贸易的大规模发展,必然要大量进口原料,这给我国国内相关原料工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使原材料工业的发展受到阻碍。而一国的原材料工业是整个工业的基础,原材料工业的落后将最终损害整个工业的发展,这是一个十分重大的问题。加工贸易是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一个台阶,发展加工贸易的主要目标之一,在于充分利用其波及效应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但在我国加工贸易未能起到带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我国传统加工贸易是典型的大进大出模式,原材料与零部件从国际市场上来,产成品到国际市场上去,而在国内只进行简单的加工装配,产业链条短,因而使得加工贸易对国内其它产业缺乏前向和后向的带动作用,尤其是对中上游产业,如原材料工业等基础产业的带动作用小。而在我国产业结构中,中上游产业一直是我国的瓶颈产业,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因此加工贸易出口的快速增长没有大规模地、有效地带动基础产业的改造和进步,产业结构没得到应有的优化和升级。加工贸易是以外商投资企业为经营主体的格局,它阻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工贸易是我国利用外资的重要形式,但在加工贸易特别是来料加工中,外商投资企业完全掌握市场和销售渠道,严密控制关键技术,把技术和产品的开发能力大多留在境外,而中方只参与简单的加工装配环节。此外,还有些外商投资企业甚至将技术水平低、环境污染重的工业转移到我国生产,给我国的环境带来灾害性的后果。此外,加工贸易以外商投资企业而非国有企业为经营主体的格局,造成我国原有的大工业基础和技术基础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这也延滞了整个加工贸易的升级和国内配套程度的提高,从而延缓了加工贸易对产业结构的带动作用。第三,加剧国际间的贸易摩擦。当前传统加工贸易的发展已成为造成我国与发达国家贸易摩擦的主要因素之一。这里面主要的原因是:按照国际原产地的统计原则,加工贸易中大量为其它国家和地区加工的产品再出口,扩大了统计上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不平衡,增加了贸易摩擦,据海关统计,我国加工贸易进口料件和出口成品约70%是通过香港地区成交,由香港转口。我国出口货物在香港特区的增加值,也被美欧等国统计为从中国进口,势必扩大其来自中国的进口额和对我国的贸易逆差,加剧双边贸易摩擦。我国加工贸易产品出口的数量过多且价格过低,导致最近几年外国对华反倾销案件明显增加。到2000年底,已经有29个国家(地区)对华输出产品提起反倾销,共达412起,金额达到数百亿美元。

第四,加工贸易走私给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加工贸易走私给我国外贸和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一方面导致国家应征税款的大量流失,减少国家财政收入;另一方面扰乱了正常的对外经济贸易秩序,冲击了国内市场,特别是敏感商品走私严重影响了国内市场的供求平衡,直接冲击国内一些支柱行业和民族工业,造成极大危害。此外,加工贸易的走私现象还极易造成社会腐败的滋生。三、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方向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为改变外贸依存度过高的现状,优化产业结构,需要对加工贸易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快推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且新一轮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为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供了外部条件;我国在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中处于非常有利的位置,也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供了内部条件。政府可以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探索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方向。(一)抓住国际产业转移机遇,努力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目前新一轮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呈现新的特点,跨国公司开始将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向外转移,国内企业可以加强国际间的科研合作,不仅把加工贸易作为承接新一轮产业转移的载体,更要采取措施进一步提升加工贸易发展水平。参与国际分工的模式要从引用外资为主转化为引用外资与对外投资齐头并进的新思路。政府要出台支持研发机构开展加工贸易的监管模式和更加积极的出料加工产业引导政策,在承接境外高端产业转进的同时,将我国的饱和产业向境外转出,使加工贸易由单向转移向双向转移升级。

(二)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积极实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第一,要处理好转型升级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要通过对加工贸易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提高加工程度,延长加工贸易的产业链,增强国内配套能力,释放加工贸易的辐射能力和聚集效应,打造一批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和配套协作型企业。

第二,是要处理好转型升级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关系。鼓励东部地区发展空间较小、已趋饱和的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逐渐向中部地区转移,并辐射至西部地区,带动中西部的发展。政府在“梯次转移”中要体现区域间的政策落差,给予不同地区以不同的加工贸易管理模式。

第三,处理好转型升级与引资量质并举的关系。吸引外资加快向有条件地区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领域扩展。加强加工贸易的产业分类评估,明确细化限制类、禁止类的商品目录,引入企业准入机制,通过政策上的落差,有效地将资金和资源引入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同时,政府在给予政策优惠之外,还可给予高新技术行业、高附加值加工贸易企业管理上的优惠,根据企业规模、行业特点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方式。

(三)主动突破传统监管理念,创新引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传统监管理念认为,经营加工贸易的企业应当具备生产能力,否则不得开展加工贸易;加工贸易应以有形物质为监管对象,无形知识产权的生产不能成为加工贸易监管对象。在这看似合理的理论基础上制定的加工贸易产业政策,已严重不适应当前产业垂直分工引起的产业链环节外包化的加工贸易发展趋势,如不加以调整必将严重制约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无论是高端产业还是传统产业,对于跨国公司而言,产业链上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等环节蕴涵的附加值最大,因此在国际分工中也是各国争夺的焦点。我国在国际分工中要摆脱单纯制造业基地的不利境地,就必须调整加工贸易监管制度,创造一切条件使产业链“上伸下延”,提高加工贸易的质量和效益。

当企业的产业链有效延长,产业层级向高端推进的时候,政府部门管理职能必须及时从平面监管向立体监管跃升。

(四)重视社会责任标准,协调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目前,欧美国家正在积极强制推行SA8000标准认证。这个被称为“社会责任认证”的标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许多跨国公司订单的附加条件中,如果企业没有取得认证或者存在违反标准要求的行为,就会被停单、撤单,它们的产品将无法进入欧美市场,这对我国广大中小型加工贸易企业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这要求企业在加工贸易备案环节贯彻社会责任标准采取不同措施,也为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五)提高加工增值含量,共同助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近年来国际、国内市场竞

争激烈,加工贸易企业的利润相应削薄,有的企业甚至已处在亏损边缘,加工贸易制造环节中的增值含量有不断降低的趋势。为此,政府要通过完善监管机制,抵御监管风险。如制定加工贸易准入规则,通过“控制增量”来“提高水平”,将不符合条件的加工贸易企业逐步淘汰出局;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对企业出现加工增值含量降低的情况及时作出反应,进行客观分析;完善进出口金额“倒挂”手册保税料件的内销补税审价机制,防止国家税收流失。在对加工增值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出备的法律监管体系,指导海关、国税、外汇管理等部门加强对加工贸易的联合监管,促进守法企业转型升级,对心存侥幸的违规企业加大打击力度。

(六)发挥政府部门管理效能,着力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近年来,加工贸易活动发生了很多新变化,对现行政策与监管体制提出了不少新要求。加工贸易管理,涉及到贸易政策、产业政策、财税政策的综合平衡,涉及到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利用外资、增加就业等。要做好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及其监管工作,有赖于国务院各部门的协调配合,有赖于商会、行业协会、报关行、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的积极参与,更需要与企业建立起更紧密的伙伴关系。必须积极、有效、充分、合理地发挥综合协调的整体效能,实现制度创新和手段创新,形成促进与监管的整体合力,使加工贸易与国内工业体系融为一体,着力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真正把我国发展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制造业基地。

第9篇:加工贸易研究范文

一、陕、川、渝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区位商分析

1.加工贸易产业行业的确定

根据海关总署统计,2009年1~12月我国累计进出口总值为22072.66亿美元,其中出口12016.63亿美元,进口10056.02亿美元。1~12月我国加工贸易累计进出口9093.2亿美元,其中出口5869.8亿美元,进口3223.4亿美元。受金融危机影响,加工贸易占进出口总额比重由2008年的54.89%下降到41.19%,可见,加工贸易在我国进出口贸易中占据很大比重。因此,完全可以根据出口数据确定加工贸易涉及的主要行业。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确定加工贸易产业主要包括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家具制造业、塑料与橡胶制品制造业、金属制品制造业以及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共11个行业。

2.陕、川、渝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区位商分析

本文选取了陕川渝三地11个加工贸易相关行业进行分析,利用2009年数据(根据三地2010统计年鉴),得出了三地加工贸易产业区位商分布表,如表2所示。从表2可以看出:①陕川渝三地加工贸易综合区位商都小于1。说明三地加工贸易相关产业专业化程度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还比较低,总体还处于起步阶段,属于加工贸易进口导向型经济。这与三地地处西部的地理位置有直接的关系。②陕川渝三地加工贸易综合区位商依次排名为四川、重庆、陕西。说明四川省在三地中具有较好的加工贸易产业承接基础,专业化优势明显,有一定的加工贸易产业集群雏形。陕西省的加工贸易产业承接基础最差,重庆居中。③陕川渝三地在加工贸易不同行业上各有优劣势。陕西省的加工贸易产业优势主要表现在专用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产业。四川省的加工贸易产业优势主要表现在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家具制造业、塑料及橡胶制品业和金属制品业。重庆市的加工贸易产业优势主要表现在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二、陕、川、渝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对策建议

1.积极争取国家加工贸易西移的政策倾斜

通过区位商分析,三地区位商均小于1,加上巨大的物流成本制约,以及一些相邻的发展中国家,如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吸引国际及中国东部的加工贸易的竞争,因此,全国加工贸易政策的一致性无法使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发展获得一个外来的助推力,西部地区需要通过政策倾斜形成一个东西部的政策落差,从而引导加工贸易增量向西部地区而不是向国外其他地区移动。一是调整现有政策,制订中西部有差别的政策措施,在中西部形成承接加工贸易转移的政策洼地;二是专门针对中西部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出口加工区制订鼓励和支持政策,促进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相关硬件和软件环境的不断完善,发展有区域特色的加工贸易,吸引国外和东部加工贸易增量的转移。具体包括:①建立与东部有差别的加工贸易准入门槛。对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和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目录,实行东西部地区差别管理。即在东部属于限制的,在西部不在限制之列。例如劳动密集型和土地密集型以及资源密集型而又非污染类产业,如电子、纺织、机械制造等产业,可限制东部的增量发展,但不限制西部地区。在东部属于禁止的,可以酌情取舍在西部划归限制类,但要强调环保的要求。②鼓励国内采购。要积极鼓励与引导西部加工贸易企业加大国内采购力度,降低进项成本,对进料加工贸易和来料加工贸易的国内采购均实行“足额退税”。③调整西部加工区内企业产品内销政策。区内企业产品内销时,按照原材料、零部件入区时的原始状态及退税税率,补缴未缴或已退的增值税和成品应缴增值税,而不是按制成品征税。

2.多途径降低物流成本吸引加工贸易产业西移

物流成本是影响西部地区发展加工贸易的主要掣肘,陕川渝也不例外。数据表明,陕川渝三地到沿海口岸的运输成本是非常高的,这还不包括仓储、装卸、保险等费用以及交货周期的拉长。因此,陕川渝三地的其他成本优势如果不能抵消货物运到沿海口岸的物流成本劣势,或者不通过其他运输方式降低(含国际、国内)长途运费,加工贸易将不会流入。可见,必须多途径多方式降低物流成本,缩短交货周期才能吸引加工贸易产业西移。一是要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要着力培育物流企业集团,积极引进一流的第三方物流服务,由它们对货物的增值物流工序和配送服务,使区内制造商和国外分销商实现零库存,进一步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物流效益,形成制造商、仓储企业和国外进口商、分销商等供应链参与者多赢的局面。二是要申请拓展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功能。陕川渝三地目前均有出口加工区,但出口加工区功能单一,制约了加工区的发展,特别是物流功能不齐全,与加工制造发展不协调,无法与区外产业链建立有效的对接。拓展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功能,就是从政策上鼓励与国际物流相关的物流企业入区经营,允许进区投资的物流企业不仅服务区内企业,而且进一步将物流配送业务拓展到区外、境外,进而放大出口加工区内仓储企业的中介作用和物流辐射功能。三是要善用多种运输方式打通出海大通道,降低出项物流成本。如发展航空物流,开通铁海联运,打通欧亚大陆桥南线等措施。实践证明,欧亚大陆桥南线开通后,重庆铁路货运到欧洲比沿海海运到欧洲快20天左右,而综合物流成本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