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马克思中国化论文范文

马克思中国化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马克思中国化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马克思中国化论文

第1篇:马克思中国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 马原 原著及其历史语境 回溯历史教学法

从2006年秋季新生入学开始,全国普通高校正式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其中“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马原”)这门课程是对原先的哲学原理、政治经济学原理、科学社会主义三门课程的整合。整合后的课程更有利于教师和学生把作为一个整体加以把握,从而加深对的理解,于教于学都是一次意义深远的课程改革。但是,一方面,由于在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受到了比较成功的教育,对的基本原理可谓熟谙于心。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化和普及化极为成功,基本原理已经成为人们看问题的方式,并逐渐成为一种生活常识。这就给承担“马原”课教学工作的教师提出了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在原先比较成功的教育的基础上,在大学的“马原”课教育中,使这门课对学生依然具有生动性和新鲜感。

对于这个挑战,笔者认为回到原著,回到产生的历史语境中寻找答案,不失为一个有益的选择。

一、原著及其历史语境是“马原”课教学的源头活水

经典著作似乎永远都有一种神秘的魔力,不论什么时候翻开的经典著作,都像一推开窗户,马上就会刮进一股强劲的风来似的。时隔多年,者们的思想还是活的,是流动的。笔者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是对西方传统思想和传统哲学的巨大变革,在马克思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再现是如何进行变革的。在的原著中,我们会首先感受到无论是的人的概念、实践的概念还是真理的概念,都对传统的人的概念、实践的概念、知识的概念进行了改造,赋予了它们新的意义。以知识概念为例,之前知识被康德定义为普遍必然性的判断,普遍性就指的是对任何人都为真,必然性指的是不受时间约束,永远为真。这种知识观显然跟传统的形而上学密不可分。启始于柏拉图的西方形而上学认为在变动不居的现实世界之上有一个不变的、永恒的理念世界。只有这个世界才配得上知识的称呼,现实世界不可能有知识,只能有意见。在西方形而上学的传统中,柏拉图的理念世界经过各种各样的改头换面出现在基督教的天堂中,康德的物自体世界中,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中。相应地,那种普遍必然性、远离尘世的知识观也延续了下来。以实践为首要和基本观点的认识论与这种认识论可谓是针锋相对。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表明知识就是关于我们这个世界的知识,真理就是关于我们这个世界的真理,知识不可能是普遍必然性的判断。真理与谬误可以相互转换,真理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现实世界在变,真理必须跟着实际走,永恒真理只是一个幻相。我相信,的变革性如果在教学中能够得到准确的传达,就一定会使学生耳目一新。

第二,原著是争辩性的著作。是在与传统思想进行激烈争辩的过程中产生的,上至古希腊的哲学家,如柏拉图,下至马克思同时代的哲学家,如施蒂纳、费尔巴哈,马克思批驳过的哲学家可谓数不胜数。可以这样说,基本上的每一个观点都是有的放矢的产物,都是先有破才有立。因此,如果能在“马原”课的教学中遵循产生每一条原理的过程进行教学,如让学生先了解马克思所批驳的点,再让学生知道马克思是怎样进行反驳的。由于在教学中还原了当年的思想交锋,所以一定可以为课堂增色不少。

当我们说到经典著作的变革性和争辩性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引入了产生的历史语境问题。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是在批判传统西方形而上学的基础上产生的。西方形而上学源远流长,上至柏拉图,中间有基督教传统,下至康德、黑格尔,可谓是大家辈出,异彩纷呈。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在讲到的基本原理的时候,如果能够联系起西方哲学史,把基本原理诞生的来龙去脉说清楚,就必然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的理解。黑格尔曾经说过一句话,老人说出来与年轻人说出来给人的感觉截然不同。其原因无非就是老人是在有丰富的人生阅历之后来说这句话的。中的很多基本原理,看起来似乎平淡无奇,比如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好像没有任何文化修养和哲学修养的人也弄得明白。但这样一句话其实在西方文化的丰厚的土壤中产生的,如果我们能简要地通过哲学史让学生了解到这句话是如何产生的,也许就可以把其中意味深长、意义深远的东西传达一二给他们。因此,在讲授一些基本原理的时候,我们如果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化和思想阅历,那么他们对于肯定就会有更上一层楼的理解。

实际上,注重思想的历史语境早已被学界公认为进行思想和哲学研究的一条重要原则。我们常常史论并提,说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哲学就是哲学史,无非就是对思想的历史过程和历史背景的高度重视。在高中教育阶段,由于学生才开始接触,知识面不够宽,理解能力也不高,教师如果能够让学生理解每一条原理,并能够运用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就已经达到了教学目的。大学教育则不同,在大学,学生的求知欲强,要求更高,如果在教学中我们能史论结合,传达出每一条原理之后深厚的文化、思想背景,学生的求知欲就会得到极大的满足。

综上所述,无论是原著还是产生的历史语境,对于教学来说都是丰富的思想资源,不断的源头活水。为了方便论述,现在笔者把这种回归原著,回到历史语境,在教学中注重思想的来龙去脉的教学方式称为回溯历史教学法。

二、回溯历史教学法是对“马原”课教师的新要求

回溯历史教学法要求对的基本原理的来龙去脉有深刻的把握,必然会对承担这么课的教师提出如下要求:

(一)加深对原著的理解。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资本论》、《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马原课”教师不但要读,而且要熟读,读透。此外哲学原理、政治经济学原理、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这在当前编写的教材中还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在回到原著的过程中,要深刻地把握好这种有机的联系,这有利于在教学中把作为一个整体传达给学生。对整体的把握还有助于加深教师和学生对的理解。

(二)有一定西方哲学史和相关思想文化知识。由于很多“马原”课教师不是哲学专业出身的,没有得到过较好的哲学训练,要了解西方哲学史对他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我们中国人最熟悉的西方哲学家一直以来仅有两位,一位是黑格尔,另一位就是马克思。但实际上,马克思乃是哲学博士出身,对西方哲学有很深的了解,他的博士论文写的就是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原子论的比较,这篇论文体现出了马克思很深的古典文化修养和哲学素养,马克思实际上也把这种深厚的古典文化修养和哲学素养带进了其他著作中。因此,如果缺少西方哲学的训练,在回溯历史教学法中,任课教师就只能迎难而上,补西方哲学史的课。实际上,这并不是一个苛刻的要求,当前的哲学研究者越来越关注马克思与整个西方哲学传统的紧密联系,在“马原”课的教学中,这种历史性联系最好能够被体现出来。此外,西方哲学的产生、发展离不开它的思想文化北背景,“马原”教师对此也应该有所了解。

(三)能对原著和相关的西方哲学和思想文化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原著与西方思想文化固然为“马原课”提供了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但由于大学生的西方思想文化修养还不够高,知识面还不够广。如果我们不能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就会让学生云里雾里。对此,笔者目前正在积极的探索之中,希望能尽快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不过一些成功的经验,让笔者对回溯历史教学法充满了信心。例如讲到矛盾的时候,为了说明矛盾的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普遍性原理,笔者借鉴了茂名学院唐少莲副教授的教学经验,引入了悖论的概念,讲授了引发西方数学史上三次危机的毕达哥拉斯悖论、贝克莱悖论、罗素悖论,并举了几个通俗有趣的日常生活中的悖论,从而告诉学生:当我们想逃避矛盾,远离矛盾的时候,我们无论说话还是做事都会不可避免地陷入悖论之中,这从反面说明了逃避矛盾是不可能的,相当于用数学中的反证法来证明了矛盾普遍性的命题。

总而言之,回溯历史教学法在“马原”课的运用中,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训练他们的哲学思维,同时也能产生间距化和陌生化的效果,增强该课程的生动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第2篇:马克思中国化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构建我们社会主义的阶级基础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根本目的。农民工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不合理的分工,同时这种分工也是农民工现实的社会存在。所以要改变农民工的现状就要打破这种分工重建分工。这就要增加在农村的投资,吸引大部分农民工回去发展农村生产,在生产中提高自身素质,并自行转化为真正的工人。

论文关键词:农民工;就地转化;分工;农村生产

中国农民工是伴随着中国的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过程走到历史的舞台上的。与此同时农民工问题也成为长期困扰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难题。正如中国社会学会会长陆学艺说的,中国的农民工问题要治就要治本。他指出“中国的农民工问题表面上是要解决农民工的权益,给农民工以应有的国民待遇问题,实质上是我们国家要建设什么样的工人阶级队伍,要构建一个什么样的社会阶层结构,是建设一个城乡一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是建设一个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的问题。”陆学艺,《特区理论与实践——农民工问题要从根本上治》,2003.7)我觉得他的这番话是很有启发意义的。他指出了我们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最根本目的所在。

本着建设我国工人阶级队伍的目的,我想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思考我们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方式。就像我们当年搞革命一样,也走出一条中国化的城市化道路来。我们现在多数的观点是集中在改革我国户籍制度,其目的不外是让农民工永远的留在城市中。难道这是我们解决农民工问题的“病根”之所在么?

一、解决农民工问题主要是个再分工的过程,同时搞清楚农民工问题和城乡一体化的关系

城乡一体化实质上是与农民工变成名符其实的工人的过程相一致的,也就是说它首先应当是一个转化人的过程。虽然现在农民工事实上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主力军,只是由于历史上遗留下的种种规定限制仍然未予承认而已。结果就是农民工在各个地方都受着非工人的不公平待遇,还有这些“工人”干得都是些让那些自以为是的人看不起的活儿。但从根本上说,这都是不合理的分工造成的。

有些领导没有理解问题的实质,拼命的搞城市扩建或说“兼并”农村土地,想以一方吃掉另一方的方式来解决城乡之间对立的矛盾。现实表明,仅靠城市“兼并”农村的方式是解决不了当今城乡差别的矛盾的。

不合理的分工会对我们要建设的阶级基础造成不利。实际情况是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干的大都是些有利于公众的以及在生产一线而技术含量低的工作,如建筑业、餐饮业、家政等服务性行业等,也就是说公共利益少不了他们的劳动。而城市给了他们什么?他们的工资是最低的,生活的条件是最恶劣的。也就是说他们的私人利益和公众利益出现了分裂。正如马克思所说:“只要这种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发的,那末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与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驱使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马克思和恩格斯,《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37页)试想,长此下去,我们所建设的这个阶级基础会是什么样子的呢?他们本身就反对着这个社会!我们所要构建的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打破这种分工的现状,重建分工。一定要打破这种现状

而我们的社会上现在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他们都是打着为保障农民工权益的牌子呐喊助威,其势可畏,其情可动。不管是取消城乡户籍差别也好,或是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工会制度也好,或是号召全社会营造一种尊重农民工的社会氛围也好等等。但是,只要这种分工的现状不改变,就是说只要农民工还是从事的行业只是城市人不原意干的“低水平”行业,他们在城市中的地位永远都不会有大的改变,也永远融不进城市社会当中去。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农民工所从事的行业就是他们在现实当中的分工,说到底就是他们最根本的社会存在的展现。“当分工一出现后,每个人就有了自己一定的特殊的活动范围,这个范围是强加于他的,他不能超出这个范围:他是一个猎人、渔夫或牧人,或者是一个批判的批判者,只要他不想失去生活资料,他就始终应该是这样的人。”(马克思和恩格斯,《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37页)所有要解决根本问题还是要改变这种分工的现状。这就要在市场经济体制和政府引导下,让大部分农民工回去农村自己发展生产,在搞生产的同时提高自身素质,改变农民工在分工现状中的不利形势。

二、为什么户籍改革解决不了我们的城乡差别

当前呼声最高的是改革现存的不合理户籍制度。但户籍制度的解决并不是问题的终结,而是更多问题出现的开始。农民工多是农村的最精英的劳动力,他们走了,农村怎么办?结果还不是造成农村照样穷,而城市却更富的局面!城乡差别依旧!故此路不通。况且,户籍制度涉及到人口迁徙流动等全局性问题,需在全国实行才能解决。像现在的城市就业形式那么严峻,如果再加上将来的户籍改革之后的“新工人”,随之而来的是他们的家属的市民化,当然他们的社会保障等就成为理所应当的事情了,这样就把所有的农村的负担都推给了城市。这同时也是城市现在在这个问题上“反应迟钝”的原因所在。而且在农村和城市关于谁应该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讨价还价中,农村总是处于下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的迟迟未决主要是由于上述原因。

而现实的情况正好相反,城市把维持农民工自身再生产的一切保障费用的负担都推给了农村。实际情况就是农民工奉献在城市,修养在农村。因为农民工在年轻的时候进城打工,而一旦发生了什么意外事故或是因年老体力不支都将没有能力在城市中立脚,就不得不离开他可望而不可即的城市了。这样,休养生息维持农民工再生产的一切费用自然要由农村来负担了。这样的不对等交换只能让农村更穷。

可以看到,户籍改革前后的两种情况其实都不可取。而且,户籍改革后的结果也只能是一部分有条件的农民工能在城市中留下来,而大多数的农民工是没有实质上改变的。因为,不要说别的,就一个住房问题就足以把“寻常百姓”挡在“家”门外了。所以依靠户籍身份的消除所带来的权利是不足以解决当前农民工问题的。

三、以“就地转化”为主要方式把农民工转化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归根到底是要发展农村生产

所谓的“就地转化”就是以转化农民工成产业工人为主要目的,以发展当地生产为手段。国家以省会城市为中心或大力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利用现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进行详细规划后,重新进行自身产业结构的调整。这实质上是进行产业内部的再分工,并以此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吸纳农民工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来。这个再分工过程的结果就是新城市的出现,同时也减轻了现在的大城市因为农民工供大于求而带来的种种社会压力。但这是与现在盲目的撤县建市或拆乡建镇是有实质性区别的,这里新城市是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而不是作为原因存在的。

但以上的一切设想只能建立在这样一个前提之下,那就是保证农村有相对多的就业机会可以吸引农民工留在农村,自动转化自己为工人。这样,农村再也不会向城市为一个户籍问题求来求去的。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什么的责任再也不用在城市和农村之间抛来抛去的,互相扯皮。所以解决农民工问题的症结还是要归结到发展农村生产上。相信政府可以在引导发展农村生产方面做出努力,要比建立农村社会保障要有成效的多。因为,现在建立社会保障在农村的阻力重重的原因除了人们的认识不足外,更主要的是必要性不足。把农民工“就地转化”为名副其实的工人,同时也是建立这种必要性的过程。

第3篇:马克思中国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王朝闻;艺术学;艺术学思想;美学理论;唯物辩证法

中图分类号:J0文献标识码:A

王朝闻(1909-2004)是我国著名的雕塑家、美学家和艺术理论家。关于王朝闻的研究,学界主要集中在他的雕塑、美学理论研究方面,而缺少系统阐发他的艺术学思想,王朝闻学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后,自觉地把马克思的辩证唯物方法的基本原理运用到中国文艺的具体实践中,吸收中国传统诗学的精华,并且从文艺实践中总结理论,丰富了马克思艺术理论思想,开创了中国特色的艺术学研究的典范。本文就王朝闻关于艺术学的研究方法、艺术学的基本原理、艺术学研究的民族特色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对当下的艺术学科建设有所启迪。

一、艺术学的研究方法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两个支撑点:一是研究方法,二是基本理论框架。方法不仅是主客体之间的“桥梁”,也是客体内在的灵魂。黑格尔认为:“在探索的认识中,方法也就是工具,是主观方面的某种手段,主观方面通过这个手段和客体发生关系。……在真理的认识中,方法不仅是许多已知规定的集合,而且是概念的自在和自为的规定性,这种概念之所以是中名词(逻辑推理的格中的中项),只是因为它同样也有客观东西的意义。……绝对的方法(即认识客观真理的方法)不是起外在反思的作用,而是从它的对象自身中采取规定的东西,因为这个方法本身就是对象的内在原则和灵魂。”[1](P.532-537)这段关于方法在主客体之间的工具作用的思辨,被列宁摘入他的《哲学笔记》。[2](P.207-208)独特新颖的研究方法往往成为一门学科新的研究范式,泽被后世。如王国维率先引入西方理论研究《红楼梦》开辟了《红楼梦》研究的新范式,他取地上实物与文献遗存相应证的“二重证据法”影响到陈寅恪的“三参证据法”,甚至今天的艺术学研究采取文献、文物遗存、田野调查的民风习俗“三重证据法”也是接着王国维的研究方法说的。因此,艺术学研究的杰出学者都非常重视方法的探讨。英国艺术史学大师贡布里希也非常重视方法的研究。贡布里希在方法上是讲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他曾作过一个生动的比喻,他将榔头和锯子比喻为方法,认为遇到问题,该使用榔头时使用榔头,该使用锯子时使用锯子。就是说,应该根据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方法。但我们应该看到,无论是榔头还是锯子,都是砍砸拉锯的工具,都要将对象分开剖析,归根到底还是分析的方法。[3](P.125)王朝闻运用马克思唯物辩证法来研究艺术,丰富了艺术学科的研究方法。

(一)从具体艺术实践入手,通过文本细读,经过比较,获得感性经验,并上升为抽象理论

王朝闻反对先有结论后找证据或者简单地从理论到理论,他是从造型艺术实践转向艺术理论的,他的文章的特点“不是从定义出发然后找论据来论证既成的观点,而是从实际出发,从文艺创作和文化生活中的具体问题着手而进行分析、综合,往往把论断包含在具体分析之中。”[4](P.655)因此,从实际出发,结合创作实践,通过对广阔领域的文艺作品的活生生解读,往往能深得艺术三昧。王朝闻的艺术学眼光独特,分析问题中肯。据初步统计,王朝闻论到的作品单是绘画、雕刻就达500余幅(件),戏剧、电影达280余部。例如,在《创造真实的形象——新年画观后》中,王朝闻对新年画中的一些具体作品进行评论,比较其中的较优秀的作品3幅和较差的年画作品14幅,分析原因,认为新年画的缺点在于造型简陋、“一般化”、不真实,甚至违反年画传统的特点和优点,年画要适应欣赏的需要,着重描写愉快、幸福和美丽的事物,构图要有重点不能混淆杂乱,色彩要有装饰性,不能是自然色的涂抹。要克服“一般化”就必须反复揣摩、研究生活,掌握客观事物的差别和适当的形式,才能创造新鲜活泼的、动人的、耐看的形象,达到说服、鼓动、教育群众的作用[5](P.101-112)。显然,王朝闻的这种艺术理论是从具体作品中总结出来的,比较有说服力,能够对艺术家的实践有裨益。再如在《麦积山石窟艺术》中,论到一二三号石窟的供养男女的造型线条柔和而流利,神态温婉而庄重,在风格上与唐代陶制女佣比较接近,在塑法上是“适应了技能自由支配的材料(泥土)的性能和制作方式的特长”[5](P.16)。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王朝闻对门类艺术进行比较,在差异中见联系,在联系中显差异,寻找艺术学(一般艺术学)的规律,“从各个门类艺术的差别与联系着眼,戏曲、书法虽属不可混淆的两门艺术,但它们都必须同样具有音乐感。我在这里所指的音乐感,即包括节奏和旋律所形成的对立统一的结构美。”[6](P.346)王朝闻强调理论来自实践,他的文本细读并不是20世纪英美新批评派只重形式的解读,而是把艺术作品视为生命的有机体,既重视作品自身内在的有机联系,也考虑作品的创作和欣赏的关系,还有历史和美学的标准。因而,王朝闻的文本细读能够产生独特魅力。如《探索再探索——石鲁画集序》中对石鲁的绘画作品《东方欲晓》进行文本细读时指出,窑洞顶上的一群灌木缺少规范和确定的形体,但笔墨技巧上有创新,窑洞前的树枝恰当利用了水墨和宣纸的特性而画成的,画出了树枝在晓雾蒙蒙中的特性,从而与窗户上的灯光相配合,成为表达主题不可缺少的构成因素,窑洞窗户上的灯光,不只是作品中的人物生活的一种描写,而且成为代表革命群众说话的“人”,即使还不够“字正腔圆”,但比套用前人的成果其实言之无物要动听得多,石鲁的这幅画作吸取了枣园万紫千红的景色的灵感而虚构而成,继承了中国艺术的传统,生活为他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也在艺术形式上体现了前人对诗词的要求:“用意须出人意外,出句如在人口头”,在空间和时间上把“昨天、今天、明天”和“近处、远处、深处”联系起来,而且把画家与观众在感情上联系起来,因而不是一般的风景画。[7](P.340-349)从形式出发,把画家、作品、观众、生活有机联系起来,并上升到艺术理论的高度,既有现实又有传统的审视,结合戏曲和文学批评,使之很耐读。

(二)唯物辩证法是王朝闻艺术学研究方法的核心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矛盾运动和发展的。王朝闻把辩证法成功运用到艺术学研究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的艺术学研究的新境界。王朝闻认为,艺术都是对生活的反映,只是反映的方式不同,反对把艺术灵感神秘化,认为创作的灵感好像神秘,其实并不神秘,“得之在顷刻,积之在平日。”[8](P.1)把唯物辩证思想贯穿到艺术研究中。再如,在论文学书籍的插图时,指出插图对于文学作品既要有必要的从属性,又要有相对的独立性;在论到艺术形象时也认为,不论是从观众的审美感受着眼,还是从观众思想上的影响着眼,形象必须是丰富而又单纯的。构成形象的单纯和丰富的统一,不只依靠剧本,常常也依靠演员;[8](P.49)论主题的特性时,指出主题的深刻性和主题的明晰性是对立统一的,形象的丰富性和形象的单纯性是对立统一的。主题的深刻性要求形象的丰富性,主题的明晰性要求形象的单纯性。[7](P.348)从“飞天”用长带加强飞翔的效果的特点,指出艺术要适当运用支配物与物相互影响的法则,体现了事物相反相成的关系;[5](P.18-21)这些论述充满了对立统一的辩证法思想。王朝闻在论述艺术的多样统一规律时也充满了辩证法思想,“现实生活丰富多彩,艺术家对生活的感受千差万别,人民精神上的需要多种多样,因此,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的艺术,其风格、形式、体裁和题材也应当是多种多样的。”[8](P.1)

马克思、恩格斯、多次指出,唯物辩证法普遍贯穿在人类社会、思维和自然的关系中,文艺领域也不例外,王朝闻学习恩格斯的辩证法思想,并把它运用到文艺中,其辩证思想还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艺术创作与欣赏的关系,“恩格斯在《反杜林论》的《三版序言》里这样说:‘对我来说,事情不在于把辩证法的规律从外部注入自然界,而在于从自然界中找出这些规律并从自然界里加以阐发。’……我的实践经验使我觉得,恩格斯这一关于自然辩证法的论点,对于我自己所关心的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的关系的认识,也有指导意义或间接的论证作用。……所以,我以为尊重而不把前人和别人已经取得的论断代替我自己的论断,这样的规律对我来说才是我自己所掌握了的规律。”[9](P.19)从创作角度看,要发挥艺术的社会功能要充分考虑欣赏者的“视域”和审美要求;从欣赏角度看,要更好地满足审美要求就必须遵循欣赏的途径,从而接受作品的导引。“艺术的社会影响如何,要受接受者的制约,正如艺术对他们的欣赏是一种制约一样”。“这是欣赏与创作的辩证关系,这是授者与受者的要求的矛盾统一”。[10](P.328)二是艺术特性的共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王朝闻善于从门类艺术实践出发,以一般规律为指导去发现种种特殊规律,又利用特殊规律的知识来说明一般规律,如谈到艺术要真实反映生活,就必须要有对生活的真切感受是艺术的一般规律,但是不同艺术门类在反映生活的媒介、方式有其特殊规律,因此要有不同的艺术眼光。“每一事物有每一事物的特性,各种艺术不能一律对待。特殊性是与一般性相联系的,认识别种艺术,有利于认识雕塑艺术。雕塑家不研究戏曲、舞蹈,不利于专业水平的提高。” [8](P.1)王朝闻的艺术辩证方法既是学习辩证法思想的灵活运用,也是继承中国传统艺术理论中丰富而朴素的辩证思想的结晶,如《周易》及历代书画论著中,如王朝闻反复引用清代笪重光的《画筌》就有非常明显的辩证法思想。

二、艺术学的基本理论

王朝闻在卷帙浩繁的论著中阐释了艺术的创造和接受、艺术的特征、艺术的价值和艺术的功能、民间艺术等基本理论,构筑了艺术学思想的大厦。

(一)艺术创造的整个过程

王朝闻关于艺术的创造过程的观点可以概括为:生活艺术家对生活的本质的感受、分析、体验艺术所要表达的主题的提炼和艺术形象的创造。而艺术形象又必须经过欣赏者的接受、批评,反馈到艺术家那里。这与美国艾布拉姆斯提出的作品的四个要素,即作品、作家、读者和社会[11](P.5-6)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也继承中国传统的“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的艺术创造理论。王朝闻强调艺术要创造,反对模仿或雷同的艺术,通过艺术创造的大量事实证明,生活是艺术的唯一源泉和创造的不竭动力,只有深入生活,充分认识生活的本质,即不是对生活的概念化、一般化认识,而是有着独特的理解,才能创造出既有真实而深刻的主题,又富于创造力的形象。“没有深入的丰富的生活经验,就没有生动的深刻的艺术形象。”[5](P.90)艺术家之间的差异不仅表现在用什么形式表现生活,而且表现在对于生活观察、体验、分析、研究时已有差异。

(二)艺术的特征

作为一个鉴赏家和艺术家,王朝闻从艺术欣赏的角度来审视艺术的特征,他在《艺术札记》中就提出了一个观点,认为古今中外一切成功的艺术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基本特征:“耐看”,即经得起反复推敲、欣赏,也就是中国古代所说的“含蓄、蕴籍”,能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即也。”艺术的这种特性也就是“艺术性”,艺术要求马克思所说的“典型化”,才能具有“永恒的魅力”。艺术表现生活是“以一当十”、“不全之全”,艺术源于生活,但又区别于生活,“艺术较之现实更典型、更理想、更具有普遍性的形象,只能是经过提炼的形象。单纯化了的形象,应该承认就是提高了的、完整的形象。”[10](P.167)王朝闻所说的“典型化”是指文艺家通过对有限的自然场景和社会生活的描绘,引起欣赏者对广阔的生活的联想、体验与思索,这样就把中国传统的艺术理论和马克思的“典型化”结合起来了。王朝闻还把西方沃尔夫林关于造型艺术构图原则的“多样统一”规律进行了创造性地转换,认为艺术“耐看”主要体现的是“多样统一”规律。他认为,一切成功的艺术作品都是既“丰富”又“单纯”的。说它“丰富”,是因为它对生活的本质的复杂性作了广阔、深刻的揭示;说它“单纯”,是因为它对生活的一切描写都集中、明晰于对生活本质的复杂性的深刻揭示,没有任何多余的东西。这样的作品,也就是王朝闻所说的充分“含蓄”而“耐看”的作品,“多样统一”规律体现在艺术作品的主题、形象、语言等层面。

(三)艺术的创造和欣赏

艺术的接受欣赏总是与艺术的创造相伴相生的,没有艺术的接受和欣赏,就不可能实现艺术创造的功能,也难以促进艺术创造水平的提高。王朝闻在的艺术学思想指导下,以其丰富的创作和欣赏的实践经验为基础,继承中国传统艺术学思想,对艺术的接受和欣赏作了具体而深入的研究,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把人民大众作为文艺的“接受者”,艺术家要创造出为人民大众所接受、喜爱的作品。王朝闻指出作品的创造要预先充分估计到群众的“欣赏能力”,既要适应它,也要提高它,要创造出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象,并且还提出“能欣赏,不一定能创作;不会欣赏,定不会创作”的观点。王朝闻关于艺术的接受和欣赏区别于西方精神分析学和日本的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的研究视角,而明显地继承了中国传统理论,中国儒家强调艺术要起到“化成天下”、“移风易俗”的感化作用,道家则认为艺术要体悟天地人生之道。王朝闻认为:“艺术欣赏区别于科学研究的推理,作品对他们的影响只能依靠形象的感染而不能依靠抽象的说教。”[8](P.10)他继承了中国传统艺术理论把艺术“创造和欣赏结合”起来的传统,认为“能欣赏,不一定能创作;不会欣赏,定不会创作”的说法,与清代画家龚贤关于“知画”与“善画”的关系的论述很相似:“知画”者不一定“善画”,如果专注于绘画,就会成为高手;反之,不“知画”作画,就一定画不好画。

(四)艺术的本质和功能

王朝闻认为,艺术的本质是意识形态与审美特性的有机统一。王朝闻认为,艺术都是社会生活在人头脑中的反映,是现实在人的观念中的反映。艺术的意识形态性,指艺术归根到底受制于经济基础;审美性也就是艺术性,是艺术的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结合,“忽视了艺术如何反映生活的手段和形式的美”,也不能说明,“为什么反映丑的艺术也是能够引起美感的审美对象。”“特定的形式不能不服从特定的内容,所以说美既在形式,也在内容;是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的统一体”。[12](P.116、119)艺术性既包含对特定主题表达的恰到好处,又指形式自身的独立自足的美。所以,王朝闻反对题材决定论,政治即艺术等错误观点。认为艺术不可以代替现实,艺术对现实来说是第二性的,作为反映对象的现实才是第一性的,但是不能因此否认艺术反映什么的自由选择,如何反映的自由创造,即艺术个性在审美关系中的重要作用。针对当时认为艺术就是意识形态的宣传,王朝闻说,“是的,‘艺术就是宣传’。为了宣传得有力,再艺术些!”可以看出,王朝闻对艺术本质的深刻把握。王朝闻在创作和欣赏的关系中来把握艺术的价值,也就是艺术的审美和教育作用,“文艺对群众的教育作用,只有当文艺作品被欣赏的时候,比如说它所反映的生活被欣赏者所认识的时候,这种作用才不只是一种潜在的作用,而是实现了的作用”。[13](P.315-316)王朝闻一方面强调,为工农兵服务的文艺方向是“最正确也是最宽广,最富于创造性的道路”。同时要求,只有把艺术的思想性和艺术形式、风格多样性有机统一起来,才能实现艺术的价值,“观赏者获得欣赏雕塑(不是其他艺术)的愉快,才能深刻受到思想上的鼓舞。”[8](P.3)

(五)艺术的分类

王朝闻对于艺术的分类也遵从约定俗成的分类标准,如绘画、雕塑、戏剧、舞蹈等,但是他看到这些艺术形式差异的同时,更强调艺术形式的共通性,而且要求门类艺术之间要相互借鉴,“我不反对绘画、雕塑向戏剧、舞蹈借鉴,因为艺术形象的塑造有共同的规律。”[4](P.169)又根据地域特色对门类艺术进行细分,对戏剧研究要“把川剧和山西梆子、河北梆子相比较。不能否认它们在唱念做打等方面,都有它们那与众不同的特点。但是这些差别是相对的,联系才是绝对的。”[4](P.309)再如王朝闻尤其重视学习民间艺术,认为学习民间艺术必须从正确的借鉴原则着眼,从效果上考虑,研究民间艺术产生的土壤,掌握学习民间艺术不仅在形式,更重要的在内容。他强调批判地继承,“为了建设、发展新美术,必须利用旧美术所积累的经验,应该着重民间形式。但某些只有承继而无批判的学习,忽视真正健康的成分,为满足猎奇趣味而抄袭不值得发展的成分,那就违背了正确的借鉴原则。”[14](P.366)王朝闻非常强调艺术的地域特色,“文艺如果没有地方色彩,民族形式或民族风格的要求都会落空,也难于达到文艺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效果。”[4](P.181)这对于东南大学艺术学理论重点学科而言,强化张道一先生开创的民间艺术研究,凸显东南大学艺术学理论的特色有重要指导意义。

综上,王朝闻从欣赏的角度,认为艺术的特性是“耐看”、“喜闻乐见”,在艺术的创造和欣赏的关系层面上,搭建起艺术学的理论基石,从主观方面,艺术的接受者对作品是“以一当十”;从客观方面,艺术创造要“不全之全”、“多样统一”;创作要体现生活的原则“不似之似”;欣赏者对作品的把握是“不确定的确定”;艺术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统一”,创作是要适应欣赏者又要提高;学习民间艺术重在批判继承等方面,构建了他的艺术学思想。

三、艺术学研究的特色

王朝闻的艺术学研究有显著特色,即艺术学研究的中国化。他自觉地把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立场和方法运用到中国的艺术学研究中,形成了既不同于的艺术学研究特色,又有着深厚的中国艺术学研究的民族特点。

关于艺术的研究是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批判地继承了德国古典美学,它建立在以物质生产实践为基础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从人类的历史发展角度去考察艺术的本质,强调艺术的社会功能,尤其是在人类解放和无产阶级解放中的重要作用。因此,的艺术学研究是自上而下的、逻辑严密的哲学研究的组成部分,但是强调从变革社会的实践出发,重视艺术的社会功能,因此,也就不同于它之前或之后的研究。重视艺术的社会功能与中国传统艺术理论有相似之处,它从西方传入中国是在鲁迅加入“左联”前后到《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的“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正式完成的,重视艺术在解放无产阶级思想方面发挥的作用,真正融入中国民族传统艺术理论而“中国化”了。但是,真正把中国化的艺术理论运用到艺术批评和艺术研究中的学者,当首推王朝闻。

(一)王朝闻把艺术理论同中国传统理论有机融合,探讨了艺术学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学思想。

西方自希腊以来对艺术问题的研究与人对世界的认识直接联系在一起,而且不直接探讨艺术创造中的具体问题,因此更多的是从哲学层面来研究艺术;而中国传统的诗论、乐论、画论等主要是从艺术创造和欣赏、艺术的教化功能和人生境界等具体问题入手,因此更多地是从鲜活的艺术实践角度来总结艺术理论,后又指导艺术实践。当然,这并不是否认西方也有从艺术实践入手来研究艺术,如《罗丹艺术论》就是葛赛尔记录罗丹的艺术理论,但是这些并不是主流;正如邓以蛰所说:“我们的理论,照我们前面所讲的那样,永远是和艺术发展相配合的;画史即画学,决无一句‘无的放矢’的话;同时,养成我们民族极深刻、极细腻的审美能力;因之,增我们民族的善于对自然的体验的习惯。”[15](P.360)王朝闻从艺术实践出发,结合大量艺术作品,正如王朝闻一再强调,讨论文艺问题“不应从概念出发,而应当从实际出发。”[4](P.159)既表明,艺术必须是活生生的形象,又说明研究中国艺术理论要从实践入手,深入阐释了中国传统艺术理论的可贵之处,论证了中国古代艺术思想的起源于中国阴阳对立而又和谐统一的思想,并以这种艺术辩证法思想丰富、发展了艺术理论。

(二)区别于西方的逻辑严密、论证充分的体系化,王朝闻的艺术学思想的表达形式继承了中国传统艺术理论的片断式、感悟式的随想的特点,但又有其自身的内在体系,凸现独特性和创造性。

西方艺术理论的优点在于分析细致,论证严密;而中国传统艺术理论多是只言片语,却往往能把握艺术的真谛,但并不是中国没有类似西方的论著,如《文心雕龙》就是体大思精的艺术理论著作。王朝闻从艺术实践出发,借鉴了传统艺术理论的表达形式,如前面提到王朝闻认为艺术作品要“耐看”、“含蓄”,王朝闻多次引用严羽《沧浪诗话》所说的“言有尽而意无穷”,钟嵘《诗品》中的“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来说明,这也与中国传统的意境理论一脉相承,而“耐看”、“含蓄”又涉及到艺术形象的个性与共性的问题,也与典型化相关,这样就丰富了的艺术理论。此外,像王朝闻的“以一当十”、“不似之似”等都是这种片言只语,却很深刻的表达方式。所以,王朝闻的艺术学研究著作读起来很轻松、愉悦、“耐读”,与他这种独具特色的表达方式有关。

总之,王朝闻从艺术创造和欣赏的关系出发,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探讨了艺术与生活、艺术的创造过程、艺术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艺术的接受、民间艺术的继承与革新等基本问题,把艺术理论的逻辑性和中国传统艺术理论的特点有机融合,构建了中国化的艺术学研究的基石。其中个别的论述或许可以商榷,也打上了他那个时代的烙印,但是他关于艺术学研究方法、艺术学基本理论、艺术学的中国民族特色至今仍然对艺术学科的建设有启迪意义。(责任编辑:徐智本)

参考文献:

[1]黑格尔.逻辑学(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

[2]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英]贡布里希著,范景中编译.人文与艺术科学:贡布里希文选[C].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89.

[4]简平编.王朝闻集·卷7[C].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5]简平编.王朝闻集·卷2[C].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6]简平编.王朝闻集·卷18[C].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7]简平编.王朝闻集·卷5[C].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8]雕塑谈[A].王朝闻文艺论集(第三集)[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

[9]简平编.王朝闻集·卷11[C].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10]简平编.王朝闻集·卷3[C].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11][美]艾布拉姆斯著,丽稚牛等译.镜与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12]简平编.王朝闻集·卷13[C].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13]简平编.王朝闻集·卷4[C].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第4篇:马克思中国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理论学科; 学科建设; 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1-0013-04

从十九世纪40年代算起,至今理论已经有170年的历史了。但是在中国,理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则是近几年的事情。在这门学科刚刚建立之初,国内理论界的研究工作如果说有一个核心问题的话,应该是怎样理解理论的整体性问题。很多学者都意识到,理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首先应该思考的重大问题就是,在诸多的基本原理和庞杂的思想体系当中,它们在什么意义上能够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这显然是作为学科所应该具有的第一个前提。如果一门科学尚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性理论体系,显然是不能作为一门“学科”而存在的。它充其量是一些零散的论断的集合。这些集合如果没有一个核心逻辑线索将其各个部分统摄起来,就不能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存在。①围绕着理论的整体性问题,国内学者分别提出了很多颇有见识的观点。然而,对理论整体性问题的研究,毕竟应该算作是一种宏观性研究,它不关注理论学科建设所关注的诸多具体问题,而只是从学科本身的理论体系出发来探讨学科的可能性前提。那么,在对学科的整体性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所要解决的就是学科建设当中所面临的诸多具体“问题”。在这个意义上,“问题意识”就成为学科建设的另一个重大问题了。本文拟从“问题意识”的角度,对理论学科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加以探讨。

一、什么是“问题意识”

任何一门学科的研究工作,都要求研究者首先确立一种“问题意识”。所谓问题意识,就是指在科学研究当中,要自觉地有意识地提出所要研究的问题,从而使研究目标明确清晰,有针对性。这对于理论学科建设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发展的历程,主要的不是把更多的社会历史事实纳入思想逻辑的过程,也不是添补思想逻辑上的缺环的过程,而是通过不断成功地解决社会历史重大问题而获得自身存在的正当性,并由此进入对于新的社会历史重大问题的解决的过程,从而使我们真正把握和理解的本质,真正掌握的立场、观点和方法。”[1]然而,提出问题的过程并非简单。在多数情况下,都是由其他的研究者的提示或启发等引导下才提出问题来的。这样就使得研究有了一个思想上的承接关系。但是,这样所提出的问题往往具有被动的性质,它需要我们首先了解学术前沿、学术动态。在这些前沿问题的基础上,我们如果能够进一步发现新的问题,或者是对已经提出来的问题有所新的理解,那就表明我们具有了“问题意识”。与此不同,所谓有影响的学者,则往往是通过独立思考来提出新问题的。如果我们把前者称为“引导性问题意识”的话,那么后者应该是“创造性问题意识”。在这个意义上,我们通常才需要有“学科带头人”。所谓学科带头人,就是指具有“创造性问题意识”的学者,他能够通过独立思考提出该学科的基础性的理论问题,并引导学科理论发展方向。显然,后者对于科学研究来说具有更大的推动作用。

但是,能否提出有意义的问题,这是关键。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一点对于一切科学研究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能否提出一个有意义的问题,就决定了此项研究工作是否是有重要意义的。当然,通常人们在研究的过程当中,也都提出了自己的问题。而问题是,如果这些问题并没有新的意义,而且,在对问题的解决当中,也都没有新的意义,这种情况我们不能说这一研究是有“问题意识”的。所以,所谓“问题意识”,就是要求,第一,研究者所提出的问题要有新意。第二,研究者在对提出问题的研究中,提出了新的观点。

当然,问题意识并非是凭空产生的,它需要建立在研究者事先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理论背景。往往有深厚的学术背景的情况下,才能够真正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其实,按照解释学的原理,当一个研究者提出一个新的问题的时候,他已经形成了一个初步的回答和解释。伽达默尔称其为“作为理解条件的前见”。[2]所以,往往是在已经对某一问题有所初步解释的前提下,这一问题才能够被明确地提出来。这就是为什么建立一种“问题意识”是如此困难的原因。比如,在硕士博士论文答辩的时候,我们经常会说:硕士博士答辩,实际上是答辩委员会在答辩。因为答辩委员会提出的问题是否是有意义的,这是答辩的真实意义所在。如果答辩委员会提出的问题没有意义,那么全部答辩都失去了意义。这就表明,提出问题所具有的问题意识,是在进行了一个深入思考之后,并已经获得了初步答案的基础上,才能提出问题来的。因此,提出问题也就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了。

“问题意识”需要一种敏锐的理论直觉,它最初的产生仅仅是在“前理解”中发生的,我们通常称其为“理论的洞察力”。这种理论洞察力就是指,在没有经过详细的分析和论证之前,单纯从“前理解”当中就能够捕捉到所要提出的问题。因此,似乎提出问题的过程是一个直接发生的过程,而稍后的研究工作则是具体的理论展开。也就是说,问题意识首先是建立在理论直觉基础之上的,而理论研究就是对这一理论直觉提出来的问题,进一步加以详细的论证过程。那么,对于理论学科建设来说,就应该首先通过问题意识,来直接把握学科建设所遇到的基本问题。而后在此基础上,才能对学科建设所遇到的问题加以研究。理论学科建设的问题意识就在于,它直接地把学科发展所遇到的理论问题提示出来。正是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我们才能够明确学科建设的方向,才能够按照学科发展的本来目标来加以探索。在思考理论学科建设的基本问题之前,我们还应该首先反思什么是学科建设?

二、理论学科建设宗旨的问题意识

国家把理论作为一门独立的一级学科来建设,其首要的目的在于,理论在当代中国应该给予高度的关注。在当今社会诸多社会思潮的冲击下,理论作为我们国家的意识形态,必须要给予其专门化和学术化的对待。因此,这首先是一个政治性的目的。亚里士多德说,人天然是城邦动物。有学者曾经翻译为人天然是政治动物。因此,对于一个国家中的个人来说,国家意识形态是个人的真理性所在。我们的时代,在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下,出现了盲目地强调人的主体性地位的状况。这导致了个人主义的价值观的提升。应该说,在市场经济建立之初,强调人的个体性,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市场经济的运行是以个体的独立性为前提的。它是对从前计划经济时代的忽略个人主体性地位的一种挑战。实践证明,正是由于个人主体地位的提升,才有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飞速发展。但是,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在强调个体的主体地位的同时,却在西方民主自由思潮的影响下,走向了个体主义的极端。这种极端化的个人主义倾向往往打着民主的旗号,忽略国家意识形态的整体性价值观。因此,国家意识形态的重大意义在于:纠正过分夸大的个人主体性价值观的偏颇,使个人主体性利益与国家整体性价值观的协调统一。也就是说,我们的个体性是以国家集体性为前提的,这一点如果不明确,就会导致对国家意识形态的蔑视而过分强调主体性的价值观。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把理论作为一级学科,显然是符合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政治生活中的真理观的。

此外,把理论作为一级学科,是真理体系自身完善的需要。这一行为表明,理论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特殊的以“马克思”的名字命名的理论,而且同时是一门普遍性的科学。学科之为学科就在于,它所包含的理论不仅仅是个体性的,而是具有普遍性的真理体系,即科学。此前,理论虽然也作为国家的意识形态,但是学术界对理论的研究多数都是分散的。主要表现为对理论的割裂式研究。要么研究的哲学,要么研究的政治经济学,要么研究的政治学,要么研究的法学,以至于没有一门人文学科不与相关联。这种情况对理论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众多的成果,但是,却忽略了理论的整体性目标。容易导致“盲人摸象”的结果,肢解理论的有机整体。应该说,理论是一个庞大的有机整体,在其他学科为背景的分门别类的研究基础上,如何形成具有整体性的理论体系,就成为一项专门的科学事业了。在这个意义上,把理论作为一门独立的一级学科,显然是从科学真理逻辑自身出发的,它将有助于推动理论研究的科学化、系统化和整体化。

正是基于上述考虑,理论学科建设的宗旨就显而易见了。无非包括两个目标:从实践的逻辑上看,要捍卫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从真理的逻辑上看,要推动理论研究的科学化、系统化和整体化。

三、理论学科建设中学术研究的问题意识

我曾经把学科建设区分为外在建设和内在建设。[3]所谓外在建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一个一级学科是否具有健全的二级学科的支撑。在理论下属的各个二级学科是否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这通常称为学科结构是否合理的问题。因为各个二级学科之间是相互支撑的。比如,没有发展史学科,就不会对基本原理有深入的理解。没有基本原理学科的支撑,就不会有对中国化学科的深入理解。此外,在学科的外在建设当中还需要有各种“平台”,即各种研究机构来支撑;是否形成了学科下属的结构合理的学术团队;是否具有培养硕士和博士学位的资格;师资水平是否达到了一定的学历水准;是否拥有雄厚的资金作为基础等等。这些都可以被看作是学科的外在建设。

所谓内在建设,应该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内容。内在建设主要的任务就是形成具有完备成熟的研究成果体系。还包括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研究特色和研究优势。在某一学科当中,是否形成了独特的理论观点以及由此所统摄的理论上的创新体系。可见,内在建设主要是指该学科的学术研究的水平。

学科的外在建设是服务于内在建设的。无论是师资队伍建设,还是硕士博士点的建设,以及各种研究机构的建设,实际上最后的目标都是为了形成具有重大意义的理论成果。只有产生了重大的研究成果,才能最终标志着理论学科的成熟。所以,外在建设是内在建设的客观条件,但外在建设绝不等于内在建设。由于当前对学科建设的评价尺度的抽象化,在评价一个学科建设的水平的时候,总是用外在建设的指标来作为评判的标准,从而导致对内在建设的忽略。这是我们区分内在建设与外在建设、提出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关系问题的一个重要目的所在,即就是要强调学术研究对于学科建设来说所具有的决定性作用。我们详细讨论一下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之间的关系。

由上述对学科的内在建设和外在建设的区分,可以清晰地展现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之间的关系。学科建设包括外在建设和内在建设,而学术研究就是指内在建设。而通常我们讨论学科建设的问题,多数是围绕着外在建设展开的。这样就容易导致忽略学科建设中学术研究的重大意义。错误地把外在建设等同于全部学科建设的内容,这是应该加以认真思考的。

一方面,学科建设包括学术研究,但是,学术研究并不只是学者个人的成就,因此,需要通过外在建设来为学者的研究提供各种平台和条件。比如,良好的学术团队能够促进学者个人建立纯粹的学术态度和学术精神,而各种研究机构和项目课题的平台则为学者提供了研究工作的基础保障。这说明,学科建设是学术研究的重要保障。没有学科外在建设提供的保障,就不会产生具有重大意义的研究成果。诚然,研究者个人的科学精神也能够引领研究者从事专门的科学研究,但在当代高等教育和学术信息化的今天,没有外在建设提供的各种手段,就不会形成良好的研究条件,单纯凭借个人的科学精神很难完全投入到研究当中。

另一方面,学术研究构成了学科建设的灵魂。一个学科如果没有形成坚实的基础理论研究成果,那么就不能说该学科是严格意义上的“学科”。这里强调的学科的内在建设问题,不是因为理论本身不成熟,而是说,理论作为一门学科,因为时间短暂,还需要从学科完善的角度对其加以“建设”。而这是研究者的任务所在。马克思是对社会现实进行的理论研究,而现在,作为理论的研究者,我们是对理论进行研究。这是两个不同层次的研究工作。那么,内在建设就是要在对理论研究当中,取得重大的学术成果。

总而言之,学科建设包括外在建设和内在建设,而外在建设为内在建设提供了外部条件,内在建设则最终决定了学科的自我完善。

四、理论学科建设中人才培养的问题意识

根据前文对理论学科建设的宗旨的分析,我们可以最终把学科建设的两个宗旨落实在对人才的培养上面。因为,无论是对国家意识形态的捍卫,还是对理论研究的深化,建立理论的科学体系,最终都要落实在对人才的培养上面。

对人才的培养,如果从性质上划分,可以划分为有政治教养的人和有人文教养的人。有政治教养的人无疑他的本质规定就是,他应该坚守一种国家的政治尊严,对国家意识形态的坚守。他把个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建立在普遍的国家利益和核心价值之下。这就意味着必然要有一种为国家民族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的精神。这种精神是超越任何功利性要求的,他仅仅从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出发,而不从个人的利益得失出发,而无条件地拥护国家意识形态的权威。那么,从理论学科建设的角度来看,这一门学科就是要培养和塑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门学科成熟的一个标志就在于,能否对于国家的公民进行一种政治价值观的教育,能否把国家意识形态落在每个人的心中和实践当中。

另一方面,理论学科要培养有学识的人才。理论学科不仅仅具有意识形态教育的功能,而且在中国也承担着人文通识教育的功能。本身就是要实现人类的自由和解放的,可以说理论本身就是“以人为本”的。因此,如果说它首先培养的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那么,更高的目标则是培养人本身。这就符合了大学人文精神的教育目标。用马克思自己的话说,就是使人回到“符合人性的人”。[4]在这个意义上,理论学科成熟的标志,还要看能否培养出具有人文修养的人。当前,在市场经济的功利主义思潮中,人们忽略了对人文修养的教育,大学生更多注重的是对某种“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对自身的人文修养的培养。理论学科应该着眼于更高的人学目标,培养健全的人格,培养具有人文修养的人。

综上所述,当代理论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这门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要有一定的问题意识。在问题意识当中,我们要把握理论学科建设的宗旨,加强学科的外在建设和内在建设,以学术研究作为学科建设的根本,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及人文教养作为学科发展的基础性问题。这是当前理论学科建设的“问题意识”所提出来的根本要求。

注 释

①国内对“整体性”问题的研究中,张雷声教授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具有代表性的是《从世界观、方法论相统一角度研究基本原理的整体性》一文,发表在《研究》2012年第4期。

参考文献

[1] 韩喜平.把握“发展史”学科建设的方向和特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1):49-53.

[2]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355.

第5篇:马克思中国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伦理思想 教学 改革

    伦理思想,亦称道德学说、伦理学,指的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关于道德的科学理论,它是无产阶级科学世界观的有机组成部分。伦理思想教学,主旨在于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道德理论素质,树立正确的伦理观、人生观。加强伦理思想教学改革,是伦理思想研究本身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

    一、伦理思想的教学现状

    伦理思想传人我国已有近l00年的历史,但伦理思想教学的蓬勃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以后。1979年,中央有关部门决定恢复伦理学学科建设,并积极准备在高校开设伦理思想课程。1980年,中国人民大学举办伦理学研讨进修班,随后伦理思想教学在部分高校开始教学试点,此后逐步推开。目前,全国开设伦理思想课程的高校有上百所,伦理思想教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随着全球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拓展和深人,人们的伦理关系、道德观念、价值信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与我们现有的伦理思想教学处于一种不相适应的状况。

    一方面,教材滞后于时展。近些年来,各种版本的伦理学教科书相继出版,数量较多,但在章节编排、观点表述、论证思路等方面基本上大同小异,内容上没有大的更新和突破,许多内容学生在高中阶段已接触过。教科书中的理论距离现实较远,存在虚空倾向,失去了深厚的历史感、强烈的现实感,难以回答目前社会上大多数人所关注的一些重要的伦理道德问题。对许多问题的阐析,往往限于一般道德理论上的推演、思辨,忽视了对作为道德主体的人的研究,只剩下空洞的道德说教,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教条主义倾向,难以激发学生对伦理思想的学习兴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新形势为伦理学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课题,需要我们加以回答。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们的道德观念正在发生着冲突和变革,善与恶的斗争以新的形式表现出来,人们对自己的行为感到难以选择,迫切需要有科学的道德理论加以指导。但现有教科书中,或是回避某些复杂而敏感的问题,或仅仅是引经据典讲干巴巴的大道理,而缺少来自现实生活的、实实在在的分析与说明,因而不能正确地、客观地回答学生们所面临的各种道德问题而使学生感到不满和失望。因此,伦理思想教学必须进行相应改革。

    另一方面,教学方法上以讲授为主,讨论、试验、调查研究等方法处于辅助和弱势地位;以教师为中心,授课方式大多还是采取教师讲课、学生记笔记的“课本+粉笔+黑板”的陈旧教学模式,师生之间缺乏应有的讨论和互动,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学生创新潜力的挖掘和创新素质的培养,教学效果欠佳。在课程考核上,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尚未建立起来,考核指标偏重于定量化分析。课程的教授效果、学生的学习成果,往往通过期末闭卷考试来进行,考试内容就是老师的平时讲解,未讲解的不在考核范围之内,所以,考核实质上仅仅考查的是学生的记忆力。但是,课程教学效果和课程时数不是必然的正比关系,考核结果和课程教学效果的显现也不具有同步性。以考试结果作为课程教授效果、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依据,这有悖于学习的目的。

 基于上述问题,对伦理思想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二、伦理思想的教学改革

    伦理思想教学改革,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理论兴趣,拓宽学生的理论视野,撞击学生的理论思维,提升学生的理论境界。首先,要激发学生的理论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激发学生的理论兴趣,既不能靠抽象空洞的说教,也不能靠聪明智巧的卖弄,更不能靠奇闻轶事的罗列,而只能靠教师坚实的理论功底和灵活的教学艺术,在教学中把理论本身讲活、讲深、讲透。其次,要拓宽学生的理论视野。学生的理论兴趣是同学生的理论视野成正比的。应当特别注重五种对话:与伦理学史对话,使讲授的每个问题都具有一种深厚的历史感;与现代哲学对话,特别是与影响广泛的科学主义思潮、人本主义思潮以及“后现代主义”思潮对话;与现代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思维科学对话;与当代中国和当代世界对话,以哲学的方式去反思当今的时代精神;与当代中国伦理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对话,使学生对理论产生应有的亲切感。再次,撞击学生的理论思维,这应当是伦理学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伦理思想,它要激发而不是抑制人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批判力,它要冲击而不是强化人类思维中的惰性、保守性和凝固性,它要推进而不是遏制人们的主体意识、反思态度和创造精神。唯此,伦理思想才能锻炼和提高人们的理论思维能力,培养和强化人们的创造性素质。在伦理思想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寻找理论资源,发现理论问题,创新理论思路,把握理论精髓。激发理论兴趣、拓宽理论视野、撞击理论思维,其目的与结果都是要提升理论境界。讲授伦理思想,不仅要有坚实的理论功底、广博的知识背景和灵活的教学艺术,而且必须具有融理想、信念、情操和修养于一身的强烈的人格力量。有了这种人格力量,学生才能在教学过程中进人马克思伦理思想的理论境界。

第6篇:马克思中国化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体育社会学的方法论原则是与其主干学科社会学相一致的,目前在体育社会研究中广泛运用社会调查的实证研究方法。体育社会学因果关系的本质存在于决定论与人的自由意志之中。数理统计是关于体育社会现象之间量的相关分析。而逻辑实证则足根据一定的程序和策略来分析变量关系的逻辑方法,它更能考察到体育社会现象中人的社会属性,帮助我们探索到因果关系的本质。这两种方法在体育社会研究的资料分析中各有其特点,在作用上两者是相互补充的。因此,探究体育社会现象产生、发展、变化中变量之间因果关系时,数理统计与逻辑实证的结合是必需的。

    社会学是对于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进行系统、客观研究的一门学科。体育社会学是在社会学发展的基础上,伴随着体育的发展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体育社会学是以社会学的理论观点为依据,来研究体育社会现象的一门学科。其具体研究领域包括体育和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体育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体育和从事体育的主体—人的关系。体育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因此它的研究方法论原则是与其主干学科—社会学相一致的。实证研究是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个主要观点和方法,目前体育社会学研究中广泛运用社会调查的方法,收集人们对体育的态度、行为、观念等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得出相关体育社会现象的因果结论。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具有主观和客观的两个方面,因此在判断现象的因果关系时应充分认识统计分析与逻辑实证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学中因果关系的本质

    社会学和自然科学等其它科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解释现象。就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来看,它是用社会事实来指出构成一些社会现象的原因。迪尔凯姆认为,社会事实就在其自己的范围内进行研究,要用其他社会事实来解释社会事实,而不是用生理的、心理的来解释。

    在自然科学中,一种自然现象的发生、发展、变化是受自然界其它现象变化的影响,而不受人的意识支配的客观物质运动所决定的。其运动过程可以通过3种最基本的物理量纲—长度、时间、质量及其派生出来的速度、加速度、力等一系列指标体系加以准确的测量。对测量所获得的数据利用自然科学专业知识和数学的方法加以分析研究,认识和发现各种自然现象的本质、发展规律及其发生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可以重复出现(有周期性)的自然现象做出准确的预测和预报。这种如马克思所说的学科与数学相结合所达到的完善程度,是研究自然现象的所有自然科学的基本特征。由此可以说自然科学所达到的完善程度是由自然现象的客观性,可用标准统一的纲量加以精确测量,以及大量自然现象的可重复性、同质性这样一些基本特征所决定的。

    而在社会科学中,社会现象是由在社会历史领域活动着的有意识、有思维、凭激情行动并追求某种目标的人所支配的。由于有人的主观性,由人主观意志所支配的运动过程往往很难用统一标准的来测量。尽管社会学工作者提出并建立了一套社会现象的指标体系,但还远远没有达到统一完善的程度。除此之外,很多社会指标本质上就是无法定量的,如性别的男、女差异就无法用定量来表达。从另一方面看,个人的活动带有极大的偶然性。但由有理性的个人的活动所支配的社会现象也可以呈现统计学的规律性。这就像大量无规则运动的分子运动所形成的热物理现象,可以用分子物理学、统计物理学的理论来认识一样。社会现象也可以用对大量个体的观测所获得的信息,来认识其内在的本质和发展变化的规律。这是用社会调查方法来认识社会现象,研究社会运动与发展条件和机制的一个基本思路。

    从以上关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特征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社会科学研究比起自然科学研究来说要复杂得多。尤其在解释某一现象与其它现象的关系方面更是如此,也就是说我们不能简单地套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说明社会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因为,自然现象是客观的,是可以精确测量的,并具有重复的规律性。所以我们总能找到有关某一自然现象明确的原因与决定因素。如:植物生长这一自然现象是由于有“光合作用”的原因而引起的,而阳光、养分、水则决定了植物的生长。植物本身没有意志来控制其行为,吸收或不吸收阳光、养分和水来控制自己的生长。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也采用与自然科学同样的决定论模式。但是由于社会是由人构成的,有时候因果关系太隐晦了.我们无法像自然科学那样通过数理统计寻找出确切的因果关系。在因果关系研究中,社会学家希望发现哪些因素与哪些别的因素有关,哪些因素造成了别的因素发生变化,两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是否受到第三个因素变化的影响等等。一般说来,社会学家总是用发生在后的因索去解释发生在前的因素。例如,在探究造成偏见的原因,就要探讨为什么一些人有偏见,另一些人却没有。可接受的原因包括:经济竞争、宗教意识、政治观点、童年经历、受教育类型和时间。如果我们知道受教育程度可以减少偏见,这种因果关系的解释,就是我们所能接受的社会研究成果。进一步探讨这种解释的逻辑,说明是否有偏见并不是研究对象自己选择或控制的,他们被一些力量,如童年经历、宗教信仰等无法控制的、甚至觉察不到的因素推到了有或没有偏见的其中一条路上。这就是说,造成是否有偏见的原因是人们无法控制的。有时候,人们对这种推理方式会感到不满,认为偏见是个人选择的结果。有些人之所以没有偏见是因为他们受过了教育。这就迫使我们对人们上学的原因作进一步的探讨,寻找原因背后的原因。使关于造成偏见的原因的研究进一步深人下去。从这一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社会现象的因果关系本质存在于决定论与自由意志之中,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有助于我们对引起一些社会现象的原因背后作深人的研究和解释。

2、体育社会学中数理统计和逻辑实证对资料分析的特点

    体育社会学中,数理统计是用来证明体育社会现象与体育社会现象之间,或体育社会现象与其它社会现象之间的,一个变量与另一个变量、一个变量与多个变量或多个变量与多个变量的之间的某种关系。通过对按要求收集的数据进行数理统计,我们可知道两个变量是否相关,但我们要进一步知道两个变量在总体中的相关程度,我们还必须进行相关系数统计意义的检验。一般而言,p<0.05提示相关系数具有统计意义,p<0.01表示统计意义很强。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统计分析是一种定量的分析方法,但任何具体的量都是有质的规定性的,如果不了解量的这种特有的规定性以及数量关系背后的社会背景情况,就可能做出肤浅、错误的甚至是荒谬的解释,因此对于统计结果的分析,有赖于对事物作出的观察和了解,不能凭表面的数据就下结论。体育社会学的数理统计中,即使两个变量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系数,并且这个指数具有统计意义,我们也不能因此作出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的结论。在研究中,相关关系与因果关系是两个很容易棍淆的概念,若仅仅依据相关系数的高低就作出因果关系的结论是不科学的,要得到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的结论,我们必须要满足3个条件:一是自变量必须在因变量之前发生,二是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必须存在相关关系。三是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不能存在虚假关系。

  对于统计结果的解释,要从实事求是的立场出发,与定性资料如社会、历史、文化等背景资料及有关个人态度、动机的资料相结合,并参考其它分析方法所得到的结果,反映和揭示调查资料所代表的社会现象的本质的、深刻的意义和内容。体育社会学研究中,社会调查的目的一是通过一些变量来描述调查总体和各个部分的状态、特征和一般过程,说明社会现象“是什么”,二是通过对这些变量之间关系的分析来说明社会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和一般规律,解释社会现象为什么会产生、发展、变化。变量关系的分析遵循一定的逻辑方法,要采取一定的程序和策略。掌握变量分析的逻辑与策略不仅能使资料分析更深入、更全面而且还能澄清和防止某些逻辑错误,使理论解释更符合实际,或发现新的理论和问题。此外,通过对变量分析思想的把握,还可以培养研究者的想象和分析能力,从而能有效地理出资料的头绪,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料以取得较大的研究成果。

    体育社会学研究中,我们常需要知道造成某一社会现象一些原因背后的原因,这样才能使我们深人了解体育的社会学本质,得出有价值的结论。这就需要在数理统计的基础上,对体育社会现象的产生或变化的原因进行逻辑实证,既要从决定论的社会视角,又要充分从人的自由意志支配和人的社会属性特点,赋予看似僵化、稳定、划一的数据以新的活力和内在的逻辑力量。如:有一关于经济收人与体育消费水平的研究,按数理统计的结果,人们的经济收入与体育消费水平呈相关(r=0.8186,p<0.05),由此得出结论:经济收声、的增加可以提高人们体育消费水平。然而这一结论并没有说明人们体育消费的本质原因,提高经济收人未必就能使人们增加体育消费,体育消费受到人的意志影响。在某些人群中还可能出现收人低的体育投人多,而收入高的反而体育投人少的情况。看来问题的关键在于需要寻找人们经济收入提高的原因,以及不同收入人群的文化背景等因素。

3、体育社会现象的因果关系分析中数理统计与逻辑实证的结合

    我国的体育社会学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建立较晚的学科。社会学在我国的传播与发展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程,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外来引人到中国化的过程。以中国的基本国情—社会初级阶段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特别是改革的实践为立足点,有鉴别地吸取西方符合中国国情的合理的东西,吸取现代科学发展的相关成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对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成长中的中国社会学研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这是当代社会学家的使命。这就注定了作为我国社会学的分支学科—体育社会学,同样也必须努力探求中国化的道路,以求解决中国体育社会的实际问题。从这方面讲,在体育社会学的研究中将数理统计与逻辑实证相结合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解释中国体育社会现象的实际情况。

    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中,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得出,与人们不参加体育活动相关性最高的是缺乏余暇时间。如果我们仅从数理统计的角度去解释,就会认为若有余暇时间,人们就会参加体育活动。但这种解释无法令人满意地说明人们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因。因为另一个相应的研究表明,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并没有因为他们有较多的余暇时间。有余暇时间当然是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条件,但如果我们结合逻辑实证进一步探讨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因,就可能作出更深一步的解释。首先,从决定论视角,是否参加体育活动并不是研究对象自己选择或控制的。人们是被一些力量推动而作出是否参加体育活动的选择,而所谓的力量可以是受教育的程度、童年的经历、周围其它人的影响等无法控制的、甚至觉察不到的因素。这就是说,造成是否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因是人们无法控制的。然而这种解释往往还是不能令人满意。第二,从个人选择的视角。是否参加体育活动是研究对象自己选择或控制的,人们可以在余暇时间里安排固定的时间参加体育活动,甚至在紧张的工作中抽出一些时间参加体育活动;也可以把余暇时间用于其它事情.而不参加体育活动。这就是说我们还应进一步探讨人们对参加体育活动的愿望如何,是什么原因造成人们没有余暇时间。实际上中国的文化背景与欧美国家是不同的.人们对参加体育活动的愿望也可能不如外国人那么强烈。由于中国目前的生产力、经济的发展水平限制,人们在余暇时间更需要做其它事情,如:做家务、学习进修等等。

第7篇:马克思中国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生态观;生态旅游;和谐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8-0167-02

.

一、引言

今年8月11日,由新华社和国家林业局联合主办的“地球绿飘带”媒体联合行动正式启动,该活动举办的目的在于庆祝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35周年,并带动三北防护林旅游的开展。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生态旅游形成了种类多样的体系,生态旅游已经成为现代旅游的一种主要形式。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生态旅游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威胁,在结合生态观的基础上,对于我国生态的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生态观内涵

生态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的有机统一。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要爱护大自然,这就从哲学的高度对生态思想做了总体概括。因而,任何割裂生态与经济关系的生产方式,都会产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发展是同步的。人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自然界,自然界为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提供了物质基础。认为,人和自然界中的其他动物一样,自然界给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料,以及进行生产活动的资料、对象和场所。在这个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既是对立又是统一的,无论人的力量多么强大,在进行生产活动时都要遵循自然规律的制约,违背了自然规律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生态观的建立,为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创造了条件,人的任何活动都是在对自然规律的支配下完成的,在劳动中认识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统一,实现生态环境的平衡。中国化的生态观,是在中国经济建设过程中对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并从理论研究和国家政策层面进行了创新发展,特别是对于解决当前的资源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三、当前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生态旅游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发展前景广阔,但是人们对旅游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缺乏正确的认识。落后的生态旅游观念普遍存在,生态旅游的发展大多还停留在初级阶段,一味地强调到大自然中旅游,注重开发而忽视了旅游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破坏。我国在生态旅游发展方面还存在下列问题。

1.粗放式开发,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者与生态环境相互关联的特殊旅游形式。在开展生态旅游之前要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科学的规划是将生态学中的相关理论运用到旅游开发当中去,将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与自然生态环境有机结合的一种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旅游活动进行空间布局。目前,我国生态旅游规划开展工作还比较笼统,在规划理念、专业技术水平和规划深度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对我国生态旅游的长远发展极为不利,在一定程度导致了生态环境破坏。一些地方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在开发时缺乏严谨的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盲目开发现象十分突出。

2.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特色。与其他旅游资源开发一样,旅游者不难发现,我国生态旅游产品在开发设计中同质化严重,缺少特色。很多地方在对生态旅游的内涵和建设规律上缺少把握,盲目开发建设,市场定位不准确,相互借鉴现象严重,同质化现象比较普遍。没有特色的开发,不仅造成生态旅游资源的浪费,影响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也造成自然环境的恶化。

3.环境恶化,生态失衡。与西方发达国家三四十年代就已经发展生态旅游相比,我国生态旅游发展比较晚,人们在生态旅游中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和保护力度都需要提高。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一些地区存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现象,导致环境不断恶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西双版纳在开展生态旅游中,为了满足发展的需要,不断毁林开荒,对森林资源造成破坏,森林面积不断下降,使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四、生态观对中国生态旅游建设的启示

人类社会发展经验证明,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如果不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将会带来严重的灾难。生态旅游在发展过程中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生态观对我们正确解决现实生态旅游矛盾与问题是很有帮助的,对于实现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1.制定科学发展规划,合理开发旅游资源。规划滞后影响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生态观强调人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制定生态旅游规划时,按照马克思生态观的理念,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将经济目标和环境保护目标结合起来。在规划过程中借鉴国际上发展生态旅游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对我国生态旅游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

2.加强生态旅游地环境监测。人与自然是矛盾的,在生态观中有专门的论述,生态旅游作为一种人类活动与环保也是一对矛盾。在开发中要将生态旅游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在景区中建立环境监测站,定期对生态旅游地的水体、空气等各种环境指标进行严格监测。在监测结果的基础上,确定旅游地合理的游客容量。

3.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旅游和旅游业是一种大众参与的活动,是人对自然环境的一种干预行为,公众的环保意识在生态旅游过程中非常重要。在生态旅游参加者中,很多人对环境保护与生态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清,需要加强对旅游者的教育,增强旅游者的环保意识。开发生态旅游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强调社区参与在生态旅游中的重要性。社区参与是生态旅游开发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旅游区当地居民参与生态旅游开发,会不自觉地要求旅游者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文化传统,为生态旅游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4.统筹人与自然的统一。生态旅游作为一种人类活动的特殊方式,属于经济活动范畴,在追求发展的同时,还要实现与自然生态的和谐统一,避免出现因盲目最求生态旅游的发展而造成环境的破坏。当前我国政府提出了加快生态旅游发展的目标,生态观对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引起人类生存危机等方面的深刻揭示,对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具有很强的警示作用,告诫我们不能重蹈资本主义的覆辙。生态观阐明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为解决生态旅游发展问题奠定了基础,提醒我们在注重生态旅游发展的同时,一定要关注自然的变化,促进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五、结语

在对生态观以及自然环境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得出,只有坚持生态观的指导,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发挥我国生态旅游资源的优势,追求自然生态与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解决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各种问题的有效方法。生态观提醒我们在发展中只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才能促进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健康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文献:

第8篇:马克思中国化论文范文

一 升格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本质属性及特点

高职教师要树立科学的学生观、人才观、知识观、能力观和质量观,必须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学生的本质属性和特点。“教师身份的最终确定取决于我们对学生身份的认识”。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当代大学生的特点随之发生变化,高职教师必须用发展的眼光充分正确地认识高职大学生,科学合理定位现代高职教师角色。

1 大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身处现实社会里发展中的大学生,其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大一大二的学生,身体还在继续生长发育,生理发育接近成人水平,内分泌趋于旺盛,大脑皮层兴奋性提高,精力旺盛,能坚持较长时间的脑力活动和细致地分析与综合事物。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主要有:(1)个性发展趋于成熟化和稳定性;(2)智力发展到最佳水平,各种认识能力普遍提高;(3)交往领域扩大,情绪强烈,容易激动,情感内容日益丰富;(4)兴趣的深化与职业成就相联系;(5)规划生活、设想未来与预期社会化。

2 大学生是完善中的人

大学生是完整的个体,但高职院校的有些教师仍重智育轻德育,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重做事轻做人,重知识轻技能,重记忆轻思维,重理论轻实践。究其根源是教师眼里的大学生是片面的人,是只需专业素质而无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完整人。人都是完整的人,都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是具有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的多种智能和潜能素质的有机体,大学生也不例外。大学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把教育责任作为自己应当承担的永恒的第一社会责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崇高理想,高职教师理所应当树立完整完善、全面发展的学生观。

3 大学生有独立主体意识

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社会规范,具有强烈的独立意识,是学习的主体。具体表现在:(1)对教育影响的选择性。大学生有自己的思想感情,有各自的兴趣、爱好和能力特长,具有独立人格,有选择地接受各种教育影响而不是被动接受。(2)学习的个体差异性。不同大学生的现有水平、学习目标、能力发展和个性心理特征有其差异性,教师必须因材施教,不能用统一的标准要求每一个人。(3)学习的自觉性与创造性。大学生已是渐趋成熟的个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上的自觉性。当前信息技术高度发达,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速度越来越快,能力越来越强,学生在某些方面超过教师司空见惯,学习中不唯书,不唯师,具有高度的创造性。

4 大学生是主动学习者

高职教师应该把大学生看成是“主动学习的人”,我们以往所说的“受教育者”将大学生看成是被动的存在、纯粹的“接受教育者”或“被教育者教育的人”。在终身学习时代,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大学生专业学习目的明确,更多地把学习与将来的就业创业和发展结合起来考虑,既向老师学习,又自觉运用互联网在虚拟空间内学习扩充知识面;既学习书本知识,又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既学习较为成熟的知识和技能,又渴望了解正在探索和发展中的理论和技术。这种有意识的主动学习有利于提高高职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针对性,但也容易导致“学习是为了就业”的短视行为,从而忽视“学习是为了成才”这一根本目的,此时大学生的学习更需要教师的引导。

二 升格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挑战

1 高职教育改革新理念要求转变教师角色

传统高等教育是根据预定的目标来设计课程与教材,通过高校教师的知识传授,使学生理解、把握和再现固定的知识和现成的结论。大学就像工厂,高校教师将大学生塑造成预期的“产品”,而大学生习惯了不加思索地拿来,毫不质疑地接受,创造力和想象力、个性发展受到极大的压抑和限制,同时有碍高校发展与教师自身专业化成长。传统教师的局限性在于:知识的传授者,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的塑造者,将学生看成有生命无思想的人;真理的代言人,至高至尊,缺乏平等交流;一劳永逸者,忽视终身学习。在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高职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今天,高职教师要充分认清自我角色的新定位:当代高职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课程教材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而且是和学生一起从事知识和技能的建构者和创造者,更是学生成长发展的促进者和引路人,学生全面发展的导航者――人师。

2 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教师与时自我完善

进入工业化,社会已明确提出“教师专业发展”计划。教师已经成为一种专门职业,是一种以教育工作者的身份从事教书育人的专门职业。特别在当前社会体制转型、学习的终身化、价值文化的多元化和思想理念的冲突与碰撞,知识信息总量的不断递增及人才素质结构的不断优化,教育规模与效益彰显新的时代趋势,要求教师不断更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法律修养,拓宽专业视野,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技术和育人能力,从经验型、随意型转向专业化、职业化。

3 知识的快速递增和突变要求教师不断改进知识结构

知识作为一种可供开发增值利用的资源,已从认识范畴扩大到应用范畴。过去人们关注的只是人类静态的陈述性知识,现在更要看重动态的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当今时代知识量的激增和知识观的改变,给教师特别是高校教师带来严峻的挑战,促使高职教师不断更新和重组自己的知识结构,高瞻远瞩,拓展思维,树立教育国际化新视野。

4 数字化时代要求教师必须掌握现代信息教育技术

新世纪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了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手段现代化的进程。在教育领域,多媒体教学、教学软件、远程教育、虚拟大学、微课、慕课、翻转课堂应运而生。信息技术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一切方面和所有教学环节之中,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一支粉笔一本书、教师口授学生耳听的教学模式,要尽快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既能收集和利用电子信息资源,又能加工和研究信息,更能开发和利用电子多媒体软件,教会学生网络学习的方法,努力为学生打造现代化的教育和学习平台。

三 升格高职院校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升格高职院校办学层次和要求提高,以招收高中毕业生为主,兼收五年一贯制初中毕业生,教育对象年龄结构层次、心智发展状况发生了变化,因此在实施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中,必须遵循高职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分析研究其社会特点,激发大学生全面的素质和潜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高职教师要树立科学的学生观,确立新的教师角色观,及时转换传统教师角色,重新定位好自己的角色,才能充分凸显其真正的功能。

1 高职教育服务者和导航者

高职教育质量决定着一所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而高职教师是决定高职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在教育产业化的争论中,教育消费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学生交学费进入高校学习,目的就是要获得高质量的教育服务。高职教师必须树立服务意识,不断学习和创新,尽最大努力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这对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对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高职教师是教师,更是教书、服务育人者,上升到法律关系上,教师有义务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作为付费的大学生有权利享受优质的教育服务。

2 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在知识激增的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很容易从外部获取信息,然而信息并不等于知识,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有许多是不利于学生成长的,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自我实现的学习动机。在终身学习时代,高职教师不仅要传播知识,更主要更大的功能应该是引导和促进学生学习,为学生提供和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给学生学习提供便利,为学生充分学习和终身发展服务,主动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与学生共同学习和成长。

3 多元智能的开发者和指导者

人类思维和认识世界的方式是多元化的。多元智能理论倡导尊重个体差异,尊重每一个体发展。学生的智能没有高低之分,只有智能倾向的不同和结构的差别。它承认差异,不承认“差生”,主张评价学生多元化。事实证明,每个学生都有优势和不足,而学校教育的宗旨在于开发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职业优势和业余爱好,帮助学生扬长避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体现教育公平性原则。高职教师不能认为高职生比本科大学生差,应全面悦纳每一位学生个体,尤其对有缺陷和特殊需要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体贴和温馨的照顾。对学生要一视同仁,把每一个学生看成是活生生、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完整的个体。同时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每一个学生个体,他们都有潜能的存在,等待教师有的放矢地挖掘开发和因材施教,实施个性化教育,实现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充分发展的职业教育理想。

4 民主平等的对话者和合作者

教育效果的好坏同教学技术的高低和教师专业知识的多少关系不大,只有人际关系的良好、师生情感沟通的融洽才是教育成功的保证。学校教育中的全纳教育理念注重每一个人的积极参与,每一个人都是学校生活的主人,倡导个体以社会主人的身份改造社会。高职教师应倡导民主学习,群体合作,快乐学习,和谐发展,把每一个学生都看作独立的个体,鼓励他们把握自己的命运。反对任何学生被排拆在外,努力促进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到一切有助于自身全面发展的活动中来,教师要走近、关怀、引导、感召、影响、激励、鼓舞学生,使其思维得以感悟,智慧得以启迪,视野得以扩展,技能得以提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引导每个学生在参与中民主协商、平等对话、师生相互悦纳、教学相长、共同成长,学生主动争取发展提高的每一次机会,真正树立个体差异普遍存在、人人平等、个个成长成人成才成功的理念。

5 终身学习的实践者和引领者

社会不断发展,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快。据测算,互联网上的数字化信息每12个月就会翻一番。高职教师必须适应终身学习时代职业发展的要求,不断地学习。21世纪,学习成为人的第一需要,教师首先是人,然后才是教师,在学习成为生活方式和社会普遍行为的今天,教师理应成为终身学习的楷模。育人者先育己,教师只有成为终身学习的实践者,才有可能引导学生进行终身学习,促进自身专业化成长。高职教师在关注本专业课程知识的同时,应扩大知识空间,了解相近学科及交叉学科的知识体系和技能要求,还应广泛涉猎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追求知识渊博与技能娴熟的“双师”素质,并应用于教育教学中。

6 “双师”素质的教学专家与科学研究者

高职教师作为教学专家理应努力完善专业素质结构,在实践中掌握教育教学技艺,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作为职业教育领域的楷模承担着传授和发展应用科技的重任,必须通过科学研究来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不断开发新型科学技术适应市场新需求,同时不断改造更新老专业,更新教学内容,有效地向学生传递最新的前沿科学知识。对于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雅斯贝尔斯曾作过精辟的描述:“最好的研究者才是最优良的教师。只有这样的研究者才能带领人们接触真正的求知过程,乃至于科学的精神。只有他才是活学问的本身,跟他来往之后科学的本来面目才得以呈现。通过他的循循善诱,在学生心中引发出同样的动机。只有自己从事研究的人,才有东西教别人。而一般教书匠只能传播僵硬的东西。”我国物理学家、教育家钱伟长在谈到这一关系时说:“你不上课,就不是老师;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老师。教学是必要的要求,不是充分的要求,充分的要求是科研,科研反映你对本学科清楚不清楚,教学没有科研做底子,就是一个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因此,作为高职教师必须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做“双师”素质的高职教学专家与科研工作者。

四 如何做合格又优秀的升格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

1 经过岗前培训,掌握现代高职教育理念和“05方案”实施新要求

高职教师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性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应该既是学术研究的行家,又是培养造就人才的专家。高职教师必须具备高等职业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政策法规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这四门高校教师资格课程知识,树立依法从教和科学施教的观念,同时较为系统地学习、领会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新理论,具备丰厚的理论基础。高职思政课教师要认真学习吃透教育部关于高质量实施高校思政课新课程方案的系列文件精神,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培训研讨,扎实工作,力争成为创新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表率,做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做政治方向正确、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善于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政课教学骨干和教学名师。

2 牢固树立正确的信仰

高职思政课教师牢固树立的崇高信仰,是爱岗敬业、搞好教学改革、增强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基础前提,是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必备条件。应努力学习原理和中国化,牢固地树立对的信仰,应像方永刚那样以竭力传播和中国化最新成果为己任,坚持用去教育、感染和引领青年学生。少数思政课教师虽然在课堂上讲,但骨子里并不信仰,只是出于一种职业需求,缺乏信仰,导致他们不热爱思政课教学岗位。美国诗人惠特曼说:“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信仰是精神的劳动、理性的延伸、生命的力量,并永远是人们最后的希望之锚。思政课教师的信仰问题尤为重要,没有对的信仰,就难以培养出完全合格可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政课教师要自觉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国内外考查论证,从活生生的事实比较中,真正感受到理论的价值和力量,从而产生信仰上的自觉。

3 培育优良的思想道德素质

雨果说:“道德是真理之花。普遍的道德是社会的基础,普遍的良心是法律的基础”。思想又往往是行动的先导。高尚的思想道德和人格既是教师为师的基本要求,又是教师完成职业任务的有效保证。思政课教师不单纯传授理论知识,还要研究人的生存及意义、思维及方法等,这就需要通过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所形成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和感化学生,这对于大学生加强思想政治修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最有用的阳光”作用。个别思政课教师向学生传授不正确的政治观点,对工作缺乏应有的责任感,对学生缺乏应有的热情,其行为不能成为学生的楷模,这正是不注重与时俱进地培育和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的结果。很难想象思想道德水平很低的教师能培养出道德水平很高的学生。培育思政课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极其重要,必须通过教师学习、内省、积善、慎独等有效方法,加强人格修养,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素质;通过他律自律,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成为学生做人的道德楷模和民族道德升华的促进者。

4 不断提高理论与知识素养

合格的高职思政课教师必须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合理的知识结构,还应不断更新理论知识结构。马克思曾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思政课教师要以理说服教育学生,必须具备良好而又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素养,必须扎扎实实地钻研基本原理和中国化的创新理论,同时不断建构完善知识结构,专博相济,一专多通。深受青年学生欢迎和爱戴的思政课教师都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渊博的人文社科知识,他们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对待和讲授,用原理去研究和回答青年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对理论的科学性深信不疑并努力践行,真正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5 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同样的教学内容,用不同的方法讲授,无疑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高职思政课的实效性和新课程方案实施的成败,不能等闲视之。课堂教学不能一讲到底,一法到底,在教学方法与模式的改革上,应提倡多样化个性化教学,但应达到异曲同工之效。近年来思政课教师创造的研究性、启发式、参与式、专题探究式、案例解读型、多模式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分别取得了一定的实效。思政课教学方法与模式的改革创新目标定位应是:充分发挥教师教学的主导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理论联系实际,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努力提高理论的说服力、感染力和吸引力,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使学生提高运用理论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政课教师应做到:对学生充满感情,对事业充满热情,对课堂充满激情;注重调查研究,了解学生思想深层问题,教学有的放矢;善于运用比较的方法,通过正确理论与错误思潮来比较评析,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增强抵制错误思想的免疫能力;化繁为简,深入浅出,寓理于例证之中;妙语生花,将精彩带进课堂,使课堂生动活泼;教与学互动,师生常交流借鉴,教学相长,师生共长。

6 不断提高科研水平

科研能力是教师能力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政课教师的科研水平直接关系到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升格高职思政课教师在中专时科研缺少积淀、基础差、能力弱;有些教师因教学任务重,无暇顾及科研;有些教师既不了解学科前沿与社会现实,也不了解教学中的难点和热点,更不能通过科研转化为教学效果;有些教师怕苦怕累,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有些教师单纯为了评职称撰文著书,缺乏科研自觉和热情;有些教师思想未能解放,缺乏探索问题的勇气。客观上讲,社会提供的思想政治理论研究刊物较少,宣传口径要求很高,论文专著审查过严,教学任务确实偏重,对思政课有偏见,认可程度差等,严重影响了思政课教师科研上的热情和积极性。思政课教师应以良好的科研水平和成果促进教学的高水平和实效性,从而赢得思政课在高职院校的公共必修课立足之地和应有地位;应刻苦钻研,增加科研积淀,增强科研能力;合理安排思政课教师的教学任务,使其有时间、精力和条件从事科研;定期组织理论学习和培训,使教师了解学术前沿动态;创造条件,使教师真正了解社会;按国家政策使思政课教师阅读有关报刊资料;确立学术交流评价机制,引导教师研究教学中的重点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和重大社会现实问题;真正把学术研究无落到实处,大胆探索学科前沿问题,多出具有独到见解的学术成果;采取切实措施,增加发表科研成果的园地和平台;从制度层面解决高校评职称中思想政治理论科研成果不同等对待问题;加大思想政治理论科研投入和奖励的幅度;改变对思政课的漠视和偏见,改变几百名大学生上大课而影响教学实效性的做法。

参考文献

[1]卡尔・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