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校车事件评论范文

校车事件评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校车事件评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校车事件评论

第1篇:校车事件评论范文

一、“直播观点”:凸显新闻评论的广度和深度

“大民生”报道理念,需要民生新闻栏目不只是纠结于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是要站在国计民生的高度,立足本土、放眼全国、关注世界。为此,《经视直播》以“直播观点”来拓宽评论的广度和深度,加强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和舆论引导力,引导整个栏目的内容从市民生活报道转向公共生活报道,从单向受众传播转向搭建公共话题平台。

2010年之前,《经视直播》的新闻评论更多的是主播江涛的即兴点评和口播稿件式的直播观点。这在民生新闻大繁荣大发展时期,也被受众关注,但随着民生新闻的同质化、审美的疲倦化以及全媒体的时代化,受众越发希望民生新闻有独家、权威、形式多样化的新闻评论。

2010年以来,我们对每一条经花出击、直播调查原则上都要求配写直播观点。如直播观点:《让25度的水温传递政府的温暖》、《高温停工不能隔靴搔痒》、《一问讨薪难 讨薪需政府力量》、《二问讨薪难 农民工维权意识弱》、《三问讨薪难 讨薪需政策支持》等。尤其是直播观点《三问讨薪难》三天三问,引发广泛关注。讨薪难来源于一个普通百姓的一封投诉信:含辛茹苦的电焊工做了一年的工,8000元的工钱迟迟讨不回来,原因是包工头失踪了。电焊工连续跑了三个月,找了多家单位,包括移动、公安、劳动等多个职能部门,万般无奈之下,他找到经视直播,希望我们能帮帮他。讨薪难、难讨薪,这是平常热线中最常见的一类。经花们跑腿多天,经过多方查询,终于找到了失踪多月的包工头的电话。面对经花的发难,包工头答应11月份给工钱。可这样的承诺又有多少信服力呢?讨薪为什么这样难?这些年来国家有关的法律条款、政策法规出台了那么多,为什么农民工讨薪难的问题频频发生?这是哪里出了问题?用事实说话,我们振聋发聩地表达观点。一个有责任的媒体要能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

二、“直播观点”:实现新闻评论个性化、多元化

网络媒体的兴起,使人们表达意见更多元,生活和思考的方式也不再单一。最近两年来,微博的兴起和流行,更是加剧了碎片化的写作方式和快速化的阅读方式。三言两语,现场记录,即兴评论,几十字的内容,经过传播后,获得了很广的传播效果。在新媒体的冲击和影响下,如何让电视新闻评论充分体现出自身优势和特点,“直播观点”也在评论事件的选取、评论方式的表达、表现形式的创新等多方面实现个性化和多元化。

1.评论事件“大民生”化。

在湖北经视“大民生”理念的引导下,《经视直播》的新闻评论要求,必须选取既与老百姓生活具有贴近性的事件进行评论,同时,在表达民情民意的同时,还要关注老百姓的精神追求,把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与人民群众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我们要以更广阔的视域、更人文的视角、更宏观的高度、更多样的形态,来关注、展现、评价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新闻事件。

2012年年初,为报道武汉市两会及湖北省两会,《经视直播》推出了“两会涛声”特别报道板块。该板块打破了以往把报道两会的会场信息作为重点的报道方式,而是着重选取对过去一年百姓生活的民生热点话题,多方面多层次地进行新闻评论,以评带叙,以评强叙。“两会涛声”的十余条报道中,共选取了农民丰产不丰收问题、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幼儿园校车安全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空气质量pm2.5监测问题等多个2011年热点民生问题进行了“现象+评论+展望”式的新闻评论。这些“大民生”评论议题的选择,既贴近老百姓,又极大提高了“直播观点”的力度和深度。

2.评论方式多元化。

从2010年开始,《经视直播》一方面狠抓直播观点的质量,另一方面,直播观点的形式也进行了改变,不再是单一的口播稿,而是加上新闻画面,让画面信息更丰满。2011年,直播观点主张“提供公共平台、展示多维视角、凸显多元争鸣”。我们改变以往“新闻评论”的传统做法,开始积极在表现形式和评论的内容上做文章。组建了专家评论库,群口点评增强互动,同时评论中利用多人点评、网络点评互动等方式对新闻本身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剖析。

2011年的“小悦悦事件”,《经视直播》配发了直播观点《该怎样扶起跌倒的道德》。评论中,两位社会学专家对此事发表了犀利的看法。同时,记者采访了多位市民的意见融入到评论中,并对网络上的言论也做出分析,实现了多方面的介入式评论。

2012年两会特别报道,在《让流动花朵绚烂绽放》、《在希望的田野上放飞梦想》、《pm2.5:呈现更真实的空气质量》等多篇报道中,评论都用三种方式综合表达,即民生热点点评+主持人江涛出镜评论+经视直播官方微博的市民评论,极大增强了评论的时效性和互动性,同时也丰富了评论的观点与内容。

3.表现形式视觉化。

电视的“具像化”特征,是电视媒体最具核心竞争力的一个优势,也是电视新闻评论能赢得观众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增强新闻评论的“可视性”,直播观点从画面、声音、同期声采访,到音乐、视频包装,特技制作,实现了“新闻短片+双视窗评论”的表现形式。

在“直播观点”《请摘掉功利教育的“绿领巾”》中,记者先制作新闻事件短片做背景介绍,然后再根据事件展开评论。在学者专家、市民采访的时候都做成双视窗的形式,即屏幕左边半幅出采访画面,右边则展示事件相关画面或者关键字幕,而且为此制作了专用的评论模板。评论中间主持人还会出来串场,作为评论者之一也对事件作出点评。同时,在每个相应的地方,都配上音效或音乐,起到强调的作用。这样就做到了形式不单调,电视画面的信息量更丰富,达到了更好的视觉效果。

三、民生新闻栏目新闻评论未来突破方向

1.强化“平民化”意见。

对民生新闻栏目而言,强化新闻评论的“平民化”,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电视新闻评论的主体事件要具有“三贴近”的特性,二是要以平民角度和平民化的叙事方式来展现评论的观点,通过对事件意义的提炼和发表见解,从而关照民生,关照社会,更好地实现新闻评论的社会教化功能。

2.利用传媒技术实现实时多方评论。

新闻评论需要的就是观点碰撞。在直播过程中,可以通过先进的传播技术实现就新闻热点话题即时联络网络评论员,通过视频切换,增强评论的现场感和新鲜度。同时,网络评论员的现场评论要追求话语的宽度、评论的力度、思维的广度。网络评论员言辞犀利,大胆泼辣,个性十足,能够引发观点的碰撞,使评论的个性化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3.现场评论与网络评论同步。

纵观国内几家强势电视新闻栏目,它们的网站都成为新闻评论的阵地。每个新闻话题,都会有相应的主持人、记者以及专家学者对此作出评论,而且评论话题都实时公布在网站上,实现了网友和观众与新闻评论的同步互动,百姓参与度比较高。

第2篇:校车事件评论范文

关键词:新闻;网络;评论

在信息传播方式日新月异的今天,互联网、新型信息终端成为人们快速获取、和传递信息的重要平台,它在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新闻的网络评论作为一种继广播、报纸、电视之后的又一新型评论形式正在悄然走进我们的生活,其影响的深度、广度不容小觑,因此网络评论在公众舆论的组织和引导层面所起到的作用显而易见。

如何正确认识网络新闻评论,利用好网络新闻评论,更好的为社会公众服务,使之成为引领社会舆论、弘扬社会道德、构建和谐社会的舆论平台,同时也是媒体从业者和信息交流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

所谓新闻评论,即时评、政论,它是大众、专业评论人员或相关专业人士就当日新闻在公众传媒以及网络平台上发表的个人署名或匿名或化名的言论。随着承载技术的不断升级,网络评论以其自由、公开、广泛等特性更适宜普通受众参与其中,评论的形式、语言风格、字数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甚至点击一个图标都能成为受众参与评论的方式。结合传统新闻学的理论知识,我们不难发现,新闻的网络评论是指在网络媒体上就某一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迅速、及时进行评述,阐明道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意见。

一、网络评论的基本类型及特点

(一)网络评论的基本类型

从类型划分上看,新闻网络评论基本可分为三种类型:其一是传统的网页评论,这种形式出现最为传统,具体是指在新闻网页上的“观点”、“意见”、“情绪化表达”等言论专栏里发表的评论文章。在语言风格和语体概念上与传统媒体评论具有较大的相似程度。网络评论的产生有着较强的随意性,这些评论可以由网站的编辑独立完成,也可能是网友编写或网站工作人员转载而成;新闻网络评论的第二种类型是电子论坛,这种形式更具自由性,更多是给予网民们自由发挥和自由评论的空间。正因为其明显的互动性、开放性以及快捷等特点,电子论坛已经成为网络媒体在网络空间网民们互相探讨、交流的一个新平台;第三种是近几年逐渐兴起的微博评论。微博,也就是微型博客的简称,用户终端可使用便携式或固定式的信息终端信息、发表观点。而这种信息和观点往往受字数的格式限制,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微博的即时性、便捷性、广泛性、高速传递性决定了其在未来信息分享时代的地位和作用。

在网络这个相对自由、公开的平台上人们可以对新闻事件、转载、评论,由于互联网、手机网络的普及以及技术的支持,微博新闻已经成为许多人第一时间获取信息最迅速、最简单的方法。与传统媒体相比,微博像个新闻场,依靠其网聚的强大人际关系网络,为传统新闻媒体提供海量的新闻信息。而这种新闻信息提供的过程同时也附加着者的观点评论。由于网上评论反应及时,传递迅速,受众越来越多,比如新近发生的 “甘肃11.16校车车祸事件”、“深圳联防队员入室案”再到卡扎菲被捕,大到两会信息,国家新闻,小到民生百态,物价浮动,许多新闻人们都是通过微博获取、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二)网络评论的特点

1.互动交流性。网络顾名思义其可四通八达,多向传递,只不过这种概念上的巨大连接是虚拟的,每一个终端接收设备既是信息的发起源也是信息的接收者。不难发现,网络与传统媒介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传统媒体只能使受众被动的接受,而网络的受众既可以接受也可以发起。

2.时效性以及新闻源外来性特点。时效性是新闻传播的特点之一,一条新闻从发生到抵达受众终端,以其传播方式不同,速度亦有很大区别。科技改变生活不是句空话,当前微博、微信、手机短信,手机广播、车载广播、移动电视终端成为最新、最快的传播形式。另外网络平台所承载的新闻基本属于传统媒体采编形成,这与目前网络站点的新闻采访权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拿来和外来是网络新闻的另一个特点。

3.强化和丰富新闻评论的特点。新闻发生后,传统媒集体既会充分客观的展现新闻本质,也会基于新闻发表评论,而这样的评论和社会呼吁只是一个广播电台或电视台或报社的一家之言,即便是评论水准很高,但也无法穷尽所有精辟观点思想,网络评论可以说是一个大型的商品综合市场,我们在这里既可以看到汽车、家电,也可以看到鞋带、线头,换言之网络评论实质上强化和丰富了评论本身。除此之外,网络评论具有较强的感召能力,比如,2011年11月14日早晨7时37分,位于西安南郊的嘉天国际公寓爆炸事件。事故发生后,西安市立即启动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治应急预案。而与此同时,网上的目击者视频、微博等新载体信息也大量上传,在这个时候,我们的媒体反映快、报道准,而广大受众的积极关注、手机微博互动、网络即时评论对于整个事件的快速应对跟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网络评论甚至延展至各种电子媒介、接收终端的观点意见、情绪表达其实都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表现。全方位立体的认知事物、解析新闻需要这样的新闻评论体系。我们不难发现网络上很多观点意见、想法、措辞相当激烈,但这当中也不难找出一些启发心智、开阔思路的真知灼见。

二、新闻网络评论的作用

通过对新闻网络评论的特点发掘,我们发现,由于网络媒体自身的传播特性,网络新闻评论与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形成舆论具有自身的优势,对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网络新闻评论时效性强,有利于抢占舆论宣传先机。网络让受众第一时间获取了新闻,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而受众获取了新闻后也可以马上利用网络媒体发表新闻评论,受众的评论发表过程相对简单,对知识水准、专业技术要求不高,观点形成之后无需过多斟酌,便能实现即时上传、评论。而传统媒介的采、编、审、播则有着严格的过程和时间节点的控制。其次,新闻的泛网络评论对舆论影响力巨大。近些年出现的新闻事件中,网络评论其实就是一个无形的推手,新闻本身也许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但是,泛网络化的探讨、交流、分析甚至是意见流都会加速和加强人们对新闻本身的关注度,更难以控制的是这种强大的意见流会逐渐汇集形成对新闻本身的舆论评价,而舆论评价的升级则会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这种巨大的影响既可以剔除社会诟病,也可能有失社会公正甚至影响司法公正。近两年通过网络,或者说是微博的力量,“郭美美事件、我爸是李刚以及随手拍解救乞讨儿童”等,不仅被披露出来,而且微博平台所负载的舆论信息导向价值也多方位的展现出来。

三、新闻网络评论存在的问题

1.评论可信度低、管理难。由于话语权的下放、把关人的缺失、用户水平良莠不齐、碎片化表达、网络消息的散布蔓延等原因,网络在某种层面和范围也成了谣言滋生和扩散之地,有的网络推手利用谣言制造网络焦点,操纵网络民意,形成“网络暴力”,将公共事件进一步变成社会行动,影响社会稳定。其次由于网络具有虚拟性、隐蔽性的特点,在网络上信息和评论被追责的可能很小,换言之,网络的虚拟性也决定了这种隐蔽性的言论和身份存在会产生种种缺乏责任意识和监管基础,这样就会产生一些虚假的、不健康的、缺乏法制观念的消息和言论。比如药家鑫一案之后,药家鑫之父药庆卫状告张妙人张显的案件,也是因为张显在微博中的相关言论引发,至今案件仍在审理当中。网络的不实言论甚至缺乏事实基础的评论攻击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网络评论的真实性和可信度,这也充分说明网络的本质特性可谓是一把双刃剑。

2.新闻的网络评论缺乏实力和高度。网络的虚拟性特征决定了其存在价值定位,人们并不会完全信任于网络观点和网络信息,这一点与传统媒体有着明显的区别。传统媒体拥有一支素质过硬的新闻采集队伍,而长期的学习实践,政治思想意识的树立,形成了传统媒体的采编高度和评论高度。而网络对于新闻事件的评论或者相关信息的,其参与者、者业务素养、专业知识、文化水准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网络对于新闻事件的评价缺乏有见解的认知和高度。

四、推动新闻媒体互动评论、网络新闻评论健康发展之我见

网络作为一个相对自由的信息互通平台,存在着因自由、开放而产生的种种隐忧。将正常的观点、情绪表达与有悖公序良俗的言论区分开是一个大的挑战,如何引导网民正确利用网络平台,营造有序、纯净、高水准的网络坏境成为目前网络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从硬件层面可采取技术手段开发安装相关软件,此种软件对虚假、错误、甚至是带有蛊惑、煽动性质的言论加以及时过滤、拦截,防止滋生蔓延。

其次,加强网站编辑的职业认知感和业务素养。网站编辑对于发现的问题或者不实的言论、过激的评价以及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应及时制止或者予以警告。对网络上发表的评论观点,可以采取先审后传、边审边传的编辑处理方式。同时网站的信息管理工作者应积极加强与网络警察的交流合作,共同构筑网络防护过滤网。

第三,兼顾堵疏结合。如果说前两者的监管有堵的成分,那么对于网络信息参与者的引导则显得尤为重要。网民发表评论的时候主观随意性较强,其评论缺乏责任感和公正度,那么对于日渐庞大的网络信息受众,应该有引导者,在舆论的形成过程中,意见流、观点流更需有人引领和规范,逐步形成注入理论因素。网站或是聘请或是培养有见解、有素养、有法制观念的专业评论队伍,充分的起到引领和规范的作用。

第3篇:校车事件评论范文

刚才看到一句话:“高效的威权政府,没有法治观念市民空间和媒体自由的制约,会变成掠夺性高效政体。2012来了。百年来困扰国人的问题仍在:中国向何处去 ?”顿时忧心忡忡,作为百姓该如何面对前途和命运的彷徨。作为党员自己的使命是坚守还是变通。作为自己是该静默还是寻觅?(作者系首都师范大学学生)

转发(45)| 收藏| 评论(27)

@加藤嘉一

2011年将过去,有点寂寞。今年也发生了很多事,不管在日本、中国、世界还是自己身上。早晨去跑步,然后沉淀下来,总结一年的轨迹。能总结出很多,却总结不起来。中国何从何去?我对2012以后中国走向祈祷一下:技术改变政治,经济塑造文化,制度培育社会,法治带来自由,公民推动民主。(作者系《金融时报》中文网、香港《亚洲周刊》等媒体专栏作家,长期关注中国社会的日本人。)

转发(715)| 收藏| 评论(927)

@何帆

《九人》作者杰弗里・图宾预测美国2012年5大法制事件:1、医保案。最高院6月宣判,正值选战中段,若宣布违宪,奥巴马惨了。2、加州同性婚姻有望合法化。3、平权措施。德州大学招生案。4、美式足球案。安全隐患,律师从头盔商到高中都诉了。5、某位社会名流将被捕。最后一个很八卦,这个悲催的名流会是谁?(作者系最高人民法院法官)

转发(73)| 收藏| 评论(40)

@论述邹建章

在一个律师狼狈不堪的社会,民众会更加狼狈不堪。律师没有尊严,法律就没有尊严。法律没有尊严,不仅法律人没有尊严,全中国人都永无尊严。期盼所有法律人团结起来,维护宪法权威,维护司法权威。维护律师尊严,就是维护全中国人的尊严。(作者系前检察官,现为司法考试老师)

转发(662)| 收藏| 评论(179)

@刘存智

久违了,2012。我们虽不忍心,但你还是来了,而且以我们不经意的方式。我们原本猜想,2012,中国的司法能有一些大动作或大事发生,但你已经来了,它却没有来临。2011年,有太多中国人在关注中度过,因为,他们坚信关注也是力量。也确实,如果不是他们的关注,动车追尾事故很可能永远也不会有报告出来,红十字会的善款捐赠还可能一直被他人挪用着,孩子们依然坐着危险的校车去上学,问题奶粉依旧戕害着这个国家的花朵……2012,我们将持续关注。(博主系媒体评论员)

转发(12)| 收藏| 评论(5)

@京城律师刘辉

“用加法爱人,用减法怨恨,用乘法感恩,用除法解忧”,作为法律人,应有所担当,而不是坐而论道;应相互搭台,而不是拆台;应提升法律修养,而不是舍本逐末;应胸襟坦荡,而不是夜郎自大。2012,会有更多的法律人与我们同行。(作者系北京燕园律师事务所律师)

转发(11)| 收藏| 评论(9)

@ 黄少卿

在我心中,2011年是中国的公民元年。残酷的现实正在加快催醒中国公民。作为一介书生,除了教书科研,便是为一个法治、、自由的未来中国鼓与呼。每天,走在新华路上,想念未来中国。2012年,愿中国进步!愿所有的朋友进步、丰裕、自由、获得尘世的幸福!也包括你,亲爱的陌生人!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副研究员 经济学博)

转发(2)| 收藏| 评论(4)

@闾丘露薇

花点时间,回看2011,是不是觉得,有的事情似乎已是遥远?其实是我们遗忘太快。忘了事件的细节,人物没有关系,但不要忘记教训,不希望,在2012,同样的事件还在发生,只不过不同了时间地点和人物。(作者系著名媒体人)

转发(477)| 收藏| 评论 (84)

@蒋方舟

反正2012末日降临,重新洗牌,回炉重造,外星人又有什么可怕的?对外星人越来越热烈的想象和讨论,都来自于人类自身的危机感。人类的恐惧,是因,而不是果。我们知道自己做错了,但是到底做错了什么?求解,求解。(作者系知名作家)

转发(630)| 收藏| 评论(379)

@何兵

2012,玛雅预言的本意,不是世界灭亡,而是全部更新。今年是中国百年,我的心愿是一句老歌词――让一切不民主的制度死亡!(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

转发(106)| 收藏| 评论(45)

@韩寒

2011年,有人离去,有人来到。我成为了父亲。我只希望我的女儿高兴,无所谓她能不能获得中国意义上的成功,只要她人品好,我愿意为她创造一切的条件,我愿意为她生造一个世界,让她不用在这个残酷而缺德的社会里受苦。当然,一切都随她的意愿。如若未来有变故养女儿困难,给李彦宏开车,替白烨磨墨,帮陈凯歌打灯,我都没问题。当然,我还想要更多小孩,如果有男孩,那就要活该受苦了,他得扎到这个现实里,奋力拼搏,养活自己并尽力改变社会,争取给天下的小女儿们创造更温良的环境。(博主系职业赛车手、作家)

转发(3713) |收藏 |评论 (12793)

@十年砍柴

现在对乡村孩子来说,重要性不亚于午餐的是让其看到希望,相信明天会更好。我等少年时,虽然两根红薯对付午餐,但那时相信只要考上大学,就能改变命运。-----事实上亦如此,考上一个本科,未来要比县长考不上大学的儿女光明。----现在县长的儿女都能读大学而且出国读大学。(作者系历史作家)

转发(36)| 收藏| 评论(19)

@郭世佑

民主与法治事关现代国家千家万户的生计、福祉、人身安全、人格尊严与国家的长治久安,非同小可。若从法治的视角来看,2011年可谓“多事之秋”。“酒驾入罪”、“恶意欠薪入罪”……中国法治逐步迈向有法可依的同时,也在叩问着当下政府治理能力的欠缺;药家鑫案、李刚之子案……公众对多个公共事件前所未有的关注,也迫使我们更深入的思考如何构建符合现代法治精神的公共正义观念;在被称为微博年的2011年,公众通过对法治事件的围观,已经成为推动中国法治进程的重要力量,更为重要的是,公众通过围观的方式似乎找到了参与立法进程的又一门径。(博主系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转发(159)| 收藏| 评论(27)

@秦前红

盘点2011年“坑官”的几种形式: 1、有个坑爹的儿子;2、有个烈性的藏娇;3、有个很二的干女儿;4、有块上镜的名表;5、有块招摇的车牌;6、有张巨额消费发票单;7、有个不够硬的靠山;8、有个好打人的拳头;9、有张狂妄的臭嘴;10、有孜孜不倦的微博挖掘机;11、有本细心记录所有事情又觉得不会让其他人见到的日记本;12、有几条未删除的暧昧短信息。(博主系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

转发(2)| 收藏| 评论(1)

@徐昕

法治进程的加速,一如民主的实现,或许取决于某种偶然性的出现。但不能等,而应有所行动,为法治建设,做陀山鹦鹉,点滴推进。2011年,尽管、司法独立等关键问题暂时无法突破,却断不可忽略技术层面的法治进步。实际上,从技术层面推进法治建设的空间仍然很大,量变引起质变,当量变累积到一定程度,关键问题也更容易取得进展。2012年,玛雅人预言的世界末日,“2012年12月21日黑暗降临后,12月22日的黎明永远不会到来”。然或可预见,2012年中国法治建设虽仍将波澜不惊,平淡无奇,但此后10年、20年或者更远的未来,法治中国的黎明终将到来。(博主系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司法高等研究所主任)

转载(25)| 收藏| 评论(256)

@王才亮

2012年我希望,那船上剩余的位置请中国的裸官都入座后飞去,而地球能没有战争、风调雨顺。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决定明年撤销“中非希望工程”,将那十亿元巨款投入中国西部的孩子们用于午餐,而让邓飞回去做记者。常熟的6民工无罪开释,而律师团的青年律师都改为向拆迁命案提供法律援助。(作者系北京律师)

转发(88)| 收藏| 评论(36)

@樊建川

第4篇:校车事件评论范文

【关键词】想象互动 微博互动 关联

一、想象互动理论概述

想象互动是一种认知过程,期间经由想象这一过程个人通过预期的或即将到来的与他人的互动传播活动来间接的体验和感受自己。最早使用“想象互动”这一词的是Rosenblatt and Meyer(1986),他们将想象互动的原理应用到心理咨询场合。美国学者Honeycutt是想象互动理论研究的集大成者,早期他将想象互动理论与婚姻类型、政治、个性特征等进行关联。

米德、杜威、许茨等学者在符号学和现象学的研究成果为想象互动提供了理论基础。米德在“内化交谈形态”中认为,个体行动者通过回顾他们所参与活动的各种结果便能有意识地监测社会行为。同时米德认为,个体通过想象互动可以在行动之前就测试出一件已经发起的事件的各种结果。苏茨将杜威关于深思熟虑的主张描述为在行动之前的计划;行动者通过想象一个未来的形态来制定计划;在这种未来形态中,想象互动已然完成了。

想象互动有许多作用,如维持关系和处理冲突。我们对于人际传播相遇的预期,产生于通过意象再现而得到的想象互动,这里的想象既来自于父母、兄弟姐妹、同伴或者小说中的对话情形,也来自于电子媒介①。

想象互动有六种基本功能(1)保持关系,想象互动有助有维持关系,当一对情侣分隔两地,他们会采用想象互动来保持两人的恋爱关系并弥补对方没在身边的缺憾。(2)处理冲突,当冲突发生时,双方可能通过在脑海中预演解决问题的方法。(3)预演信息,在没有和他人进行交流前,互动者可能会将即将发生的信息场景在脑海中进行演练。(4)通过厘清思路受益自己和他人。(5)宣泄情感。(6)补偿真实互动的缺失。

二、微博概述

微博,是指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用来分享、传播,以及获取信息的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等客户端建立个人区域,通过140字以内的文字信息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主张。web2.0以来,微博成为现今重要的网络互动工具。

微博在现今社会发挥了许多重要作用,如在“抚州爆炸案”和“大连PX项目”中,微博是网络维权的平台;在“微博开房门”及“陕西表哥事件”中微博充当了反腐曝光利器;在“郭美美事件”、“小悦悦事件”,“甘肃校车事故”等案例中微博又充当了舆论监督和求助的新渠道。

三、想象互动与微博互动的关联

想象互动和微博互动的区别是载体不同,即一个是人的大脑,一个是微博平台。大脑是完成想象互动的场所,想象互动的场景可能发生,也可能与预期结果不同;而微博互动的发生则是必然的。

事实上所有的传播在本质上都是内在于人的,想象互动和微博互动都离不开人这个主体。在想象互动过程中,信息通过个体的大脑进行加工,并思考与他人的相遇。想象互动理论中涵盖了视觉意象和语言意象,办公室、书房、公交汽车站等地方都是视觉意象反映的场景,视觉意象传达的是感官刺激。而语言意象反映的则是自己和别人的对话,比如,当某位朋友告诉你她升职了之后,你便会想起你曾经跟她说过她会得到公司的重用的,而这些互动都是经由人的大脑来完成的。

虽然想象互动和微博互动发生的载体不同,但二者又有莫大的关联。上文指出想象互动有六大功能,其中之一是维持关系,人们通过想象和对其意义非凡的人进行交谈,当人们想念其不在身边的同事、朋友,亲人时,想象互动有助于维持关系。经研究,幸福指数高的关系离不开愉快的想象互动。而微博上亲朋好友互相关注,使得彼此能够了解对方的喜怒哀乐,方便大家彼此分享喜悦、分担忧愁从而做出适时的举动,回复微博和@对方也不失为一种维持关系的方法。

想象互动能够缓解压力和减少他人行为的不确定性。艾伦(Allen)和伯克斯(Berkos)的研究指出,当个体知道在实际互动中,某些行为和某些情感的表达不合时宜时,就把想象互动作为“释怀”的手段。生活中平民百姓居多,在社会急剧转型时期,每个人的心里似乎都有一个要迸发的小火山,微博恰逢其时的出现了。人们通过微博吐槽上班路途遥远、赞成或反对其他微博的思想见解。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可能这些问题又不为我们熟悉的人所了解,微博的广泛性和即时性便成了人们答疑解惑的平台。不需要华丽的辞藻,不需要长篇大论,短短几十个字便可宣扬自己的主张又达到了宣泄情感和减压的目的。

想象互动的最后一个功能是补偿真实交流的缺失,这一功能同样可以迁移到微博互动。罗森布拉特和迈耶曾指出,个体可能会选择用想象互动来代替实际面对所爱的人,因为担心所爱的人可能会受到某种信息的伤害②。而麦卡恩(McCann)和霍尼克特发现,亚洲国家特别是日本更有可能用想象互动来代替现实交流,并且他们把想象互动作为一种表达反对意见的手段,这说明想象互动发生的频次和文化维度是相关的。

微博这一高度社会化的传播平台使得人人都成了新媒体的使用者和信息的者。在传统媒体中,名人总是遥远的,神秘的,与大众的生活和圈子相去甚远,给人距离感,而微博这一平台给了民众和名人直接对话的机会,微博使得名人脱去了神秘的外衣,他们作为普通人的一面和平时的生活状态都能在微博上得到一定程度的反映。

以微博女王姚晨为例,粉丝对姚晨微博的回复,可能她本人并不会去逐一浏览,但是从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来看微博能满足人们的社交需求。③人类是群居动物,每个人都需要和他人进行沟通,通过微博可以发现共同的兴趣,从而使得人们增强与周围的交流机会,普通大众之所以会去关注名人就是为了弥补现实生活中不能随意跟明星接触的缺憾。回复者借由微博寻求名人的动态,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逃避,但更多的是一种宣泄,通过回复名人微博表达平和的或激进的价值观,在满足自身欲望的同时也确认了自身的人生价值。

结语

当下,社会公众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是贫富差距分化严重,而人们的习惯思维却无法适应这种巨大的改变,因此“相对剥夺感”应运而生。④整个社会弥漫着普遍的焦虑感,人们尝试着各种方式缓解自身的这种焦虑感。

作为一个社会化媒体平台,微博上的个体既是信息的者,也是媒体的受众;在残酷的现实和激烈的竞争下,个体很轻易体会到挫败感;而作为草根阶层,能和名人隔空互动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安慰。因此,微博能够满足用户自我调整的需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设想自己与某个人在某个重要的场合会晤;不论这种互动发生与否,它也实实在在的在人们的脑海中运行了的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想象互动和微博互动一样也是社交的重要手段,想象互动可以是微博互动的前兆,微博互动亦可是想象互动的结果,二者千丝万缕的关系还有待于更多的学者对其钻尖仰高。

参考文献

①②莱斯利·A·巴克斯特、唐·O·布雷思威特 著、殷晓蓉、赵高辉、刘蒙之 译:《人际传播:多元视角之下》,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97、104

③薛璐,《受众对名人微博的评论》[J].《中国传媒科技》,2013(12)

④李彪:《舆情山雨欲来——网络热点事件传播的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M].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55

第5篇:校车事件评论范文

关键词 民主 文明 和谐 平等 安全 友好学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1 建设 “民主、文明、和谐、平等、安全的友好型学校”的时代要求

把建设“民主、文明、和谐、平等、安全的友好型学校”落实到我国中小学校,是当今学校健康发展的新思路。与环境友好型学校不同,“民主、文明、和谐、平等、安全的友好型学校”更注重发挥学校的内部功能,构建学校内部师生、生生、师师的和谐关系,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使学校实现由(外在)环境友好型学校向(内涵)实质友好型学校转变。

2 关于“民主、文明、和谐、平等、安全的友好型学校”的阐释

关于表述 “民主、文明、和谐、平等、安全的友好型学校”中的各个基本概念的界说是:(1)“民主”,教育中的“民主”一词的概念本身必须作进一步的发展;与此相关的是,民主还必须满足人们的教育要求,因为不可能,也不会在由于教育不平等所划分的各个阶级之间出现民主和平等的关系;②我们必须重新制定教育的目的和内容,使之既有新的社会特点,也有新的民主特点。③它涉及师生关系中的民主、学生自治中的民主、学校管理中的民主等方面,以民主、传统、权威、道德以及自主为基础,以构建良好教育关系为目标。④因此,建设“民主”学校是能“满足人们的教育要求”,“重新制定教育的目的和内容,使之既有新的社会特点,也有新的民主特点”,对学生进行民主精神教育的学校,为民主社会培养公民的学校。(2)“文明”, 加强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既是我们弘扬传统美德的需要,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必然,文明行为的养成必须从学生抓起。因此,建设“文明”学校是培养学生文明礼仪观念,对学生进行关于文明礼仪教育的学校。(3)“和谐”,教育的“和谐”,就其本质而言,是为学生的和谐发展而进行的教育。为学生的和谐发展而进行的教育,从目的来说,是要追求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和谐、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及自主发展与和谐发展的协调;从条件来说,要求教育中各个要素的和谐,师生、师师、生生之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⑤因此,建设“和谐”学校是旨在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建立师生、师师、生生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良好和谐学习和教学氛围的学校。(4)“平等”,教育“平等”对弱势群体受教育机会具有重要意义,对我国教育的健康发展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学校是实施教育的主要场所,因此,建设“平等”学校是将学生、教师作为对象,以每个学生均享有平等的入学机会、平等的教学待遇、平等的升学机会,每个学生或每类级别学生之间均能够达到相等的学能成绩以及学历资格为目标的学校。⑥(5)“安全”,学生的安全是学校、家长的最大心愿,但是目前,校车安全没有得到保障,学校伤害、暴力等事件频发,提醒学校必须重视学校的安全问题。建设“安全”学校是为提高学生生命意识和安全意识的教育,构建安全的校园环境,建立保障安全的机制的学校。(6)“友好”,强调的是,学校为了学生的发展而营造的学校内部的整体氛围是友好的学习氛围,师生、师师、生生之间友好的人际关系。

3 建设“民主、文明、和谐、平等、安全的友好型学校”的基本目标与主要内容

3.1 基本目标

(1)营造学校的友好氛围。建设“民主、文明、和谐、平等、安全的友好型学校”的首要目标是,营造学校的友好氛围。营造学校的友好氛围是实现“民主、文明、和谐、平等、安全”的前提,是培养学生文明礼仪和提高学生生命安全意识的外部条件。因此学校有计划、有系统地为学生营造友好的物质环境和心理氛围,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推进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

(2)提高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目前,社会对学校安全问题、学生生命意识日益关注,因此建设“民主、文明、和谐、平等、安全的友好型学校”的落脚点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提高学生对个人健康和安全以及社会和环境因素对于危险程度的影响等危险情况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3.2 主要内容

(1)关于文明礼仪方面的教育内容。新型友好型学校关于文明礼仪方面的教育内容主要从课堂教学教材和课后专题活动来落实。首先,关于文明礼仪知识的教材主要涉及在校应该遵守的文明礼仪规范,文明礼仪的基本常识。其次,课后文明礼仪专题教育活动主要从形式上能吸引学生,并重视活动过程中仪式训练和规范的内容要求。

(2)关于德育的教育内容。“和谐、平等”的友好型学校旨在师生、师师、生生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使他们学会相互关心。同时,教育工作者在选择课程的过程中可以显示他们的关心,相应地,所选择的课程也能促进孩子作为关心者的成长,他们可以从中关注生命的阶段、精神的成长及良好品格的形成;可以了解爱情、友情、孩子的抚养、战争、贫困和忍耐等。诺丁斯主张把关心主题引入正规的课程以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⑦德育,关注集体的利益、他人的利益,将关心的主题融入德育之中,使学生成为一个有道德,懂得关心自己且关心他人的学生。

(3)关于提高生命意识和安全意识的教育内容。关于提高学生安全意识的教育内容包括安全教育知识和安全事故防御训练。首先,安全教育知识内容应包括安全在家,含安全用电、用气、用火等;安全在校,含安全着装、游戏、课间活动、急救等;校外安全,含安全防火、防毒、防人、安全交通和出游等百科知识。其次,安全事故防御训练内容应包括基础知识学习与实践演习训练,内容涵盖交通伤害事故、溺水伤害事故、火灾伤害事故、中毒伤害事故、暴力伤害事故、倒塌伤害事故、踩踏伤害事故、触电伤害事故、网瘾伤害事故、活动伤害事故、害、自杀自残、盗窃、校园猝死、传染性疾病和自然灾害事故等的防范与应急措施。⑧

注释

① 国务院.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R].2011:4.

②⑥栾昕畅.从“平等”的概念分析香港融合教育发展中的利与弊[J].中国特殊教育,2010(3):19.

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1996:8.

④ 石中英.教育中的民主概念:一种批判性考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4):66-72.

⑤ 高正华.和谐:教育的追求与理想[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5-6.

第6篇:校车事件评论范文

[关键词] 高中作文 教学方法 学会感受 思维方式 制定计划

一、高中作文教学现状分析

从学生层面看,很多学生不愿意写作文,也没什么可写,更不知道怎么写。也就是说他们没有写作的欲望,也没有写作的内容,更没有写作的技巧。而从教师的层面看,大多数教师的作文教学存在着极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尤其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只注重加大训练量,急于求成,忽视了学生写作能力逐步建构的过程,违背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规律。目前,大多数作文课缺乏明确的训练要求、系统的训练内容、周密的训练计划和科学的训练方法。

二、高中作文教学方法探究

?如何解决学生的问题

(一)帮助学生学会感受生活

如何解决学生不愿意写作文和没内容可写的问题,帮助学生走出作文难写的困境?笔者也经过了一些思考和尝试。我们经常跟学生说,要写好作文首先要会感受生活,因为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而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我们教师经常忽视一个环节,那就是怎样教学生感受生活。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景,就是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经历或者谈谈自己的看法,很多学生不知道说什么,有的即使说了思路也不清晰。这不代表这些学生没有生活的经历和看法,而是他们对自己经历的生活缺乏感悟能力和思考能力。所以笔者认为,我们首先要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感受和思考生活。对此,笔者做过一些粗浅的尝试,觉得下面一些方法对提高学生感受生活的能力还是很有帮助的。

一是教师要起到引导示范作用。这一点笔者基本是放在每堂课的课前导入环节,拿自己每天经历的新鲜有意思的事跟学生分享。这样不仅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在此最重要的是教师一定要有自己的真情实感,只有教师的感情真挚,才能激发学生分享真挚的感情。而情感真挚恰恰是感受生活和写好作文的前提。每天给学生讲讲鲜活的生活小事,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学生很容易被你吸引。当然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我们讲老师的生活经历只是抛砖引玉,起到一个引导和示范作用,最终是让学生学会感受生活,思考生活。

二是帮助学生养成感受生活的思维方式,并习惯有条理地表达。在教师示范一段时间后,就试着让学生谈谈,他们会很自然很真实地分享自己的感受。慢慢地把课前五分钟还给学生,给每一个学生机会。从有感受就讲到设定主题有选择性地讲,从随便讲到组织语言有条理地讲,从表层的现象讲到事物的本质,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感受生活的能力。其实,感受本质上也是思考生活的一种思维方式,思维方式的养成对学生一辈子都受用。

(二)帮助学生跳出“自我”,面向广阔的社会人生

绝大多数高中生的思维跳不出“自我”的范畴,所以我们要想办法引导学生思考他人、社会和人生。而对于寄宿学校的高中生平时接触社会的机会相对较少,因此,可以引导学生在假期看主流新闻,比如“新闻联播”、“焦点访谈”、“身边的感动”等等;还可以就某个专题专门收集资料,比如农民工问题以及与此有关的留守儿童、校车安全、教育公平,还有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灾后思考、航空航天、诚信问题等题材,在这方面网络可以帮很大的忙。通过收集专题资料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国家、关注世界,同时还提高学生利用网络收集资料的能力。

每次放假之后的第一堂课就是让学生谈谈假期里值得和大家分享的事情。这样既让假期后的第一堂课变得特别活跃,也在这样一堂分享课的引导下,学生在假期里会特别用心地去感受生活的细节,让自己对身边的得很敏感。有一次假期我布置了个有意义的作业,让学生用心去感动自己身边的一个人。特别强调“用心”的意义,回校后谈谈体会。这次作业的效果非常好,好多学生体会到“付出”比“得到”更有幸福感。“心里有别人的感受了”,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人变成熟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三)“少而精”地研读名著,学会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关于学生阅读名著的问题,有些人认为高中生看得越多越好。笔者认为,高中时代因为时间有限,读名著还是少而精更合适。“少”是选择自己有兴趣的名著一到二部,“精”是要读就应该读透。高中生读名著很多时候是被书里的故事吸引,而没有真正立

地去解读故事的背景、人物性格变化的原因、作家创作的目的等深刻的东西。所以在引导学生读完原著之后,应帮助学生搜集与这部名著有关的资料,阅读相关的名家评论,再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以及创作风格。这样从书里书外真正读懂名著,同时也学习了优秀学者的分析思路和思维模式,学生肯定能学到很多东西。当一个人真正学会如何看懂一部名著后,他慢慢地就学会了一种探究的方式,思考问题的方式也变得更成熟和理性了。只有让学生在读名著的过程中真切体会到自己思想成长的快乐,他才会有更大的兴趣去研读下一部。而源自学生自身的学习动力,不就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教育目标吗?

如何解决教师“教作文难”的问题

上文主要是让学生有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主要解决学生作文有内容可写,下面谈谈如何解决写作技巧的问题。笔者认为写作技巧是属于技术层面的问题,既然是一种技术手段,那么任何一种技术都要经过一招一式的学习才能掌握,而要达到熟练应用,那就必须不断地练习。教师如果理解了这一点,作文教学就可按照循序渐进、由点到面的步骤,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一招一式、扎扎实实地帮助学生打好写作基本功。高中学生的思维一般由形象到抽象,一个人的写作能力也是由具象到抽象的发展过程,而且学生的写作实践同样有一个“事”“态”“情”“理”逐渐提高的过程。根据这些普遍规律,我们应该制定一个严密的作文教学计划。

第一阶段:记叙文训练

先训练简单记叙文,训练学生写一件事,写出起伏与波澜,即情节的单线转折、事件的升降、多层的情节结构形式等。再训练复杂的记叙文,就是以记叙为主、以议论为辅的记叙文,训练记叙文的双线平行式、双线交叉式的情节结构。接着,根据散文文体特点,训练散文的写作方法与技巧。单项训练散文的景物描写、人物描写;专项训练散文的立意、取材与构思。注重感受与思考、思路与结构,能够熟练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准确、形象地表述。

由点而面的写作训练。以较复杂的记叙文训练为例。如果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不进行一些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的片段训练,讲完小说单元便欣然命题“写一位老师、同学或其他人物,要求记叙二三件事情,从几个方面表现人物,注意捕捉人物的独特细节,写出人物的个性”,那么,学生怎么也难以把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融为一体,而这一单元的单元目标就很难实现了。如果能够根据材料的相关内容设置一些单项训练,则会有备无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个单元四篇课文,如果在整个单元的阅读教学中有计划、有步骤地设计一些单项训练,最后归结到一次有目标的作文训练中去,连珠成串,这样大部分学生就能完成本单元的作文目标任务。如果写好并讲评之后,针对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再进行相应的单项训练,效果会更好。

第二阶段:议论文训练

训练正确审题,深刻立意,理清思路,快速成文。单项训练议论文的思路及举例、引用、推理、假设、因果等论证方法和多角度运用材料等。专项训练演绎、归纳、类比等逻辑推理方式和变换角度处理材料的能力,注重训练议论技巧和议论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和科学性。在阅读教学中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阅读与写作相互交融、相互促进,既方便快捷又实用有效。

我们应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规律,注重学生写作能力的逐步建构,帮助学生学会感受生活,跳出“小我”的圈子,面向更广阔的社会人生,帮助学生从精读赏析名著中学会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从而解决他们作文无内容可写的困难。教师应制定严密的作文教学计划,用科学的训练方法把写作技巧一招一式地教给学生。我相信通过系统地写作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会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第7篇:校车事件评论范文

[关键词]《阿甘正传》;跨文化解读;本族文化;异质文化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人们越来越多地去其他国家进行学习、工作、经商、旅游等各种活动。世界各国的文化背景存在一定的差异,当人们身处异国跨文化的情境中,需要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体验和探索跨文化知识。电影作为大众传媒的一种普及形式,对跨文化交际及跨文化传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电影语言是具有丰富内涵和极大感染力的艺术语言,生动、直观,很容易被大众所接受。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通过观看表现跨文化差异的影视作品,有助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交际意识,推动跨文化交际的顺利开展。本文主要以美国电影《阿甘正传》为例进行跨文化解读。

《阿甘正传》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美国电影,由罗伯特·泽米吉斯导演,汤姆·汉克斯在影片中扮演的阿甘是一位有生理、智力缺陷却并不愚蠢,一生历尽坎坷但从未放弃的年轻人,这是他的又一力作。该片当时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剪辑、最佳特技效果六项大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直到现在,我们再次想起这部电影,仍能给人们的心灵带来强烈的震撼。《阿甘正传》讲述了一个智商不高的年轻人的传奇,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部活生生的文化传奇,不仅受到了美国观众的喜爱,也对中国观众带来很大的影响。影评人Angela Allan说:《阿甘正传》是一个关于人生旅程的故事,它反映了生命的意义。它讲述了人通过简单、单纯的生活就能度过人生中的坎坷这样一个故事。评论界对《阿甘正传》的解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观众的看法,但也有一些异样的声音,主要是因为文化的差异很难给解读做出一个明确的界定。但不管如何,《阿甘正传》对中国观众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主要对美国电影《阿甘正传》从跨文化角度分析,并深入探究影响跨文化解读的因素。

电影《阿甘正传》的跨文化解读

(一)对阿甘和他的母亲的解读

《阿甘正传》中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主人公之一就是阿甘,他那智商不高但十分从容又不显愚蠢的形象已经为大众所接受。阿甘一直按照母亲的安排进行生活,可以说是母亲理想的实践者,并总能获得成功。阿甘是位英雄人物,他的成功令很多人艳羡。他能和很多人进行真诚的沟通,如珍妮等。同时,阿甘头脑中没有邪念,保持着人与生俱来的纯真、善良。电影《阿甘正传》给人们展示的历史阶段正是大部分美国人认为美国失去纯真的年代,独有阿甘保持了精神上的纯洁,自始至终没有改变。那阿甘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是什么样的呢?阿甘的形象受到了大部分人的喜爱,人们喜欢阿甘主要是因为他的纯真、善良、勤奋、正直、负责等。同时认为阿甘身体和智力上的缺陷并不是坏事,恰恰成了阿甘不受社会不良风气如吸毒、求名等影响的关键,保持了他的天性。但也有一些人认为阿甘之所以具有这些优秀品质,是因为他的低智商,使他免受社会的侵染。他身上所具有的这些品质是导演倡导的,也是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已经丧失的又渴望拥有的美德。虽然阿甘有身体上和智力上的残疾,但是他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事,对此有着明确的目标。如他知道“傻子才会做傻事”,所以他不会去做傻事。但也有一些人认为阿甘不可能拥有自己的梦想,因为阿甘智商低,就是有自己的梦想,在那种智商下也不可能实现。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看法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深入理解残障的深层意义。还有一些人强调阿甘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个残障小人物,更是美国人的典型代表。这说明阿甘代表了典型的美国精神——喜欢自由、冒险。总的来说,中国观众认为阿甘真诚、善良、持之以恒,虽然身体与智力不健全,但拥有自己的梦想并实现了。

阿甘的母亲认为自己的儿子应该和其他的美国人一样拥有自己梦想的权利,她把美国的价值观传给阿甘,阿甘深受母亲的影响,母亲也是阿甘的精神支柱之一。阿甘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对他说:“阿甘,不要让任何人告诉你不如他们。”“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从不知道其中滋味。”“我相信你会把握自己的命运的,你一定会用上帝所赐予你的做得最好。”……这些朴实无华又富有智慧的语言影响了阿甘的一生,激励着阿甘前进。阿甘母亲的形象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她善良、宽容,为了儿子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她用自己的整个生命爱着儿子,是一位典型的美国女性形象。

(二)对珍妮的解读

阿甘与金发小女孩珍妮是在上学的校车里相遇的,后来,珍妮成了阿甘的女友,最后成为他的妻子。珍妮的性格与阿甘截然相反,她不是一位甘于平淡的女子,一心追逐名利,但事不如愿,最后落得个贫困潦倒并染上不治之症的下场。她交际复杂,周围都是一些捉摸不定的人物,如虐待狂的父亲、对她的大感兴趣的疯狂观众、花花公子、吸毒的嬉皮士男朋友等。她为了自己的目的,一次次离开了阿甘,当她需要帮助时,她会回到阿甘的身边。但即使这样,她仍是阿甘的挚爱,是阿甘的精神支柱。可以说,珍妮和阿甘的母亲一起支撑了阿甘的前进。如电影中给人印象深刻的一个镜头——阿甘在大步奔跑中挣脱金属支架的束缚,一路狂奔躲避学霸的追打,他之所以产生这么大的动力都是来自珍妮对他说的“快跑,甘,快跑”,珍妮的这一忠告一直影响了阿甘的一生。所以,有报道说:丹中尉和珍妮都是阿甘一生的爱人,代表着处于危难之中的国家中被救的两种人。珍妮是反文化的代表,丹中尉和珍妮两者的共同点在于他们都是阿甘拯救的对象。

(三)对丹·泰勒中尉和黑人士兵布巴的解读

对阿甘来说,丹中尉和布巴都是他最重要的朋友。越战中,丹中尉不幸受伤,双腿截肢,士兵布巴死于非命。丹中尉出生于军人世家,丹家族的勇士们对美国历史上历次战争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布巴是黑人,但非常善良。阿甘处于困境时,他们都给予了帮助。很多人认为丹中尉是越南战争的牺牲品,最后由于阿甘的帮助,他取得了成功。丹中尉是和阿甘一起从捕虾业成功的,这也是阿甘对布巴的承诺,是阿甘遵守诺言实现布巴梦想的象征。这也说明了不同肤色人种合作的重要性。

(四)对爱、纯真、持之以恒的解读

电影《阿甘正传》中讲述的一些主流价值观如爱、纯真、持之以恒等也对观众产生了深刻影响。爱是电影中的主题,影片中的不同人物表达了不同的爱,最为明显的是阿甘母亲表现出来的母爱。阿甘虽然有点残障,但她为了儿子和正常人一样上一所普通学校,她做出了巨大的牺牲,被迫与校长发生了不正当关系。其次是阿甘的爱。阿甘一直爱着自己身边的亲人与朋友如母亲、珍妮、丹中尉、布巴等。他一直致力于让母亲高兴并为他自豪。他对珍妮是尽一切可能给予保护。在知道珍妮患上不治之症的时候还娶她为妻,表明了他对珍妮真挚的爱。

阿甘的纯真在影片中有着经典的表现,他接受总统接见时,表现得和往常一样,没有任何的伪装,很自然地就说出来如“我想撒尿”等。他环美长跑时,当人们问他为什么跑时,他的回答出人意料“就是因为我喜欢”。停止跑步后,他直截了当地说“我很累了,我想回家”。阿甘无时无刻不在表现着他的纯真,没有任何的功利之心,就是因为这样,他才活得自由、洒脱。持之以恒是电影反复呈现的另一主题,阿甘超乎寻常的执著筑就了他的成功。开始捕虾时,他和丹中尉经历了各种苦难,什么都没有收获,但是他们一直坚持下来,最后天道酬勤,他们的捕虾业终于大获成功,阿甘因此成了远近闻名的富翁。

影响跨文化解读的因素

《阿甘正传》作为一部经典文化影片,受到了美国观众的喜爱,更受到了中国观众的青睐。但由于影响跨文化解读的因素,使得我国观众与美国观众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我国观众对美国文化不甚了解,对影片中体现的文化价值观产生误读,如对珍妮的误读、对阿甘智商的误读等。要想全面、深刻地进行跨文化解读,必须了解异质文化,同时也要了解本土文化。

(一)中美基本价值观的差异

对《阿甘正传》的解读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是因为中美文化的差异,这是解读的障碍。中美两国由于环境、时代的不同形成了各自的文化价值观。如美国以基督教、自由主义为基础,而中国则以孔孟儒学为基础,形成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影响中美观众对同一部电影的解读。美国基本价值观倡导个人主义,但美国文化中的个人主义与我们所说的利己主义有所不同,很多学者认为美国文化的核心就是个人主义。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美国的个人主义至少是一个中性词,它包含着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进步意义。很多观众对珍妮的误读就是因为受个人主义的负面影响。

(二)受本族文化思维方式的影响

我国观众固有的本族文化思维方式也是影响跨文化解读《阿甘正传》的障碍。爱德华在《超越文化》中提到:文化创立之初,居住其中的人们的行为和思想都是自由的,一旦确立了文化,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就会固定下来且很难改变。同时这些人会认为其他文化背景下的人也应该按照他们的思维模式思考问题。所以,文化具有矛盾性,会成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相互交流的障碍。有些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思维的特点是将认知与情感融合在一起,其中情感因素起重要作用,这就使传统思维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使思维按照主观情感所决定的方向发展。千百年来,中国文化视气节高于生命,在此影响下,中国观众很难接受阿甘的母亲为了儿子的前途和校长易的行为,还有珍妮将性体验作为体验人生一种方式的思想观念。在大部分中国观众眼里,阿甘母亲和珍妮都是曾经生活有“污点”的女性,很难获得足够的尊重。而美国文化思维特点主要是讲究真实性和准确性的理性思维,只考虑“合理”,不考虑“合情”。美国文化推崇成功与个人奋斗,甚至有人认为美国人常以牺牲群体和别人为代价,极力追求个人发展。在这种文化氛围的推波助澜下,美国观众普遍认为阿甘母亲是一位具有强烈竞争意识和坚定信念的伟大的母亲,珍妮也不失为一位正直善良勇敢追梦的性情中人,美国观众对这两位女性表现出极大的宽容和理解。中国观众惯有的思维模式势必会影响到对这部电影的解读。

(三)对异质文化的不了解

影响跨文化解读《阿甘正传》的一个障碍是对美国文化的不了解。很多中国观众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美国文化教育,对美国文化的了解只停留在表层,这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对电影的深层解读。

总之,美国电影《阿甘正传》是一部经典的文化影片,通过这部影片我们能管窥美国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但由于各国文化的差异,对影片的跨文化解读存在不同的声音。因此,不仅要了解本族文化,还要了解异质文化,从宏观角度对《阿甘正传》进行跨文化解读,从而解读得更深、更全面。

[参考文献]

[1] 齐小新.美国文化研究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 毕继万.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