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就在这两天的媒体报道中,上海关于再次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线的新闻又成为了不少人关注的焦点。虽然具体的调整数额还要等到年中前后才能得知,但不少离退休人员已经开始了期望和遐想。这不仅已是上海连续二十四次上调了基本工资,而且也表明这一东部沿海最发达城市的社会保障水平又一次走在了全国其他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前列。新闻报道除了让人们的眼球聚焦在上海市民的钱袋子上,也让不少专业人士或热心群众再度关注起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关系来。
一、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普遍性关系
根据国际国内的理论研究,通常情况下,社保水平和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普遍性关系。即当经济发展只能满足国民最基本生存的要求时,社保水平也属于最初级的阶段。随着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国民生产总值开始高出基本生存要求时,社保水平开始起步。但以上两种状态仍是社保水平和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关系。只有当生产总值远超基本生存要求时,社会保障水平快速提高,此时最易达到社保水平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状态。但若继续发展到社保水平超越了经济发展,则二者的关系会出现反转,此时又会出现不适应的关系。
二、我国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间的问题
社保水平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社保存在失衡现象是较典型的问题。即当前经济发展的速度和体量未能及时体现在社保水平的提高上,社保发展出现滞后现象。同时,城市与乡村、发达地区与欠发达、不发达地区的社保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对全社会经济发展有一定的阻碍性。
三、进一步优化我国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适应性关系的策略
(一)在法律层面进一步加强社保建设
作为关系到整个中国社会的保障系统建设,惟有从法律层面做到全面、详尽与周全才能实现根本上的社保水平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最佳适应。中国在近年来建设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对社会保障的立法和修订行动持续不断,已经较上世纪改革开放起步阶段有了相当程度的超越与突破。但是,法律的严谨细致也必然导致其构建和完善始终与现实发展变化的频繁与快速存在不小的差距。故而当前我国法律层面涉及社保水平与经济发展适应性关系的条款与内容仍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需要进一步完善。
因此,在当前和未来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在法律层面进一步加强社保建设,使社会保障更加系统化、规范化乃是实现社保水平与经济发展更好适应的系统性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其中。
(二)形成更加丰富的社会保障体系
不可否认,随着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的持续深入,近年来我国社保改革步伐不断加快,尤其最近若干年扩大社保范围、减轻交费负担等动作频频,已经充分体现了国家管理层对提高社保水平的竭尽全力。只是,中国国土面积广阔且国民数量众多,不仅东西部、南北部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甚大,甚至一个大省的省会城市和边远三四线县城都会存在不小的经济差距,这无疑给社保水平的全面提高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实现社保水平与经济发展的更好适应还需形成更加丰富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与程度。特别是相对偏远的农村和山区,这些经济欠发达和不发达区域限于经济发展的落后,本就难以通过财政支持实现社保水平的全面覆盖,更不用说普遍性提高。故在既有社保形式与内容基础上,针对这些较特殊区域采取更加个性化的社保方案就显得十分必要。比如可否尝试在现有针对农村的社保形式基础上再细分出针对偏远农村或山区的社保新项目等。即使最终制定的社保数额极低,但至少使保障范围涉及到了这些最易被忽略的节点。
(三)优化财政结构使社保待遇进一步提高
要着眼于全局化的社保水平提高,避免“马太效应”的不良影响。尤其应对尚未足够覆盖到的区域给予更多关照。比如在最落后的乡村与山区,那些依然得不到社会基本保障的地方。可以尝试挂靠或者支援等方法,让周边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或地区给予更大力度的帮扶或政策倾斜,从本地财政中适当挪出一部分用于乡村与山区的社保覆盖等。根据经济学的“木桶理论”,惟有最短那块板得到延伸,才能让整个桶里的水量更加充足。让最基层的社保水平进一步提高,才能让整??社会经济发展更加均衡、良好。
关键词:发展指数;协调度;回归拟合;发展模式
0导言
当前中国进入城市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化高速进程中伴随的环境污染和社会民生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如何使城市协调发展成为了我国必须面临的棘手难题。长沙作为国家批准的长株潭“两型社会”配套改革实验区中的核心城市,应该更加重视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问题。本文以系统协调度测度模型为基础,就近10年长沙市的经济、社会、环境发展情况做出定量分析,得到长沙市经济社会生态近10年得发展指数和他们之间的协调度测度,预测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关系未来的发展趋势,为长沙市“十二五”时期社会全面发展和“两型社会”建设有指导意义。
1 研究方法
1.1建立指标体系
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生态环境三方面建立指标体系,选取指标时遵循指标的客观性、代表性和针对性,同时考虑数据的实际可得性,总共列出指标30项:其中,列出反映经济发展的数据指标10项,分别是人均GDP、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高新技术企业产值,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额和货物周转量;反映社会发展的数据指标10项,分别是城镇化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居民恩格尔系数、城镇登记失业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城市居民消费性支出、人均预期寿命、人均受教育年限;列出反映环境保护的数据指标10项,分别是城市污水处理率、道路清扫保洁面积、工业废水达标率、工业粉尘去除量与排放量之比、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率、工业锅炉达标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城市园林绿化覆盖面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森林覆盖率]。其原始资料均为正值,主要来源于2001-2010年《长沙统计年鉴》。
1.2数据处理
1.2.1发展指数计算方法
首先,考虑到城镇登记失业率这一指标时数值越小对区域发展越有利,其余为越大越有利,因此把这一指标改为负值;然后,对原始数据做无刚量化处理,以消除因变量的量纲不同而影响分析结果:
利用SPSS软件对处理后的经济、社会、环境系统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得到个各系统发展指数,绘出趋势曲线,并对其进行分析。其中,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综合指数计算方程为:
X为各系统发展综合指数, wi为提取因子的权重, 为各系统提取因子的得分,n是各系统发展水平提取的因子数。
1.2.2各系统间协调度分析方法
协调系数是说明两系统或多个系统是否协调的依据,协调系数在0到1的范围内,如果等于0,说明完全不协调,如果等于1,说明完全协调,描述两个系统之间协调发展程度的协调系数方程为:
方程式中, C(a,b)为a系统与b系统的协调发展系数; 为a系统对b系统的状态协调度; 表示b系统对a系统的状态协调度;x表示a系统综合发展指数;x'表示b系统对a系统要求的综合发展指数;s2表示a系统综合发展指数的均方差。描述三个系统间的协调系数的方程为:
其中,
2 评价过程及其结果
2.1经济、社会、环境发展水平综合指数结果分析
进行因子分析,经济系统的前两个因子的累积贡献率达到了89%,所以可提取第一、二个因子,因子得分函数为:
X1=0135d1-0.323d2-0.355d3+0.109d4+0.132d5+0.090d6+0.073d7+0.057d8+0.051d9+0.218d10
X2=0.020d1-0.667d2-0.427d3+0.062d4+0.023d5+0.094d6+0.123d7+0.140d8+0.159d9-0.207d10
其中,d1、d2、d3、d4、d5、d6、d7、d8、d9、d10分别为人均GDP、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全社会固定投资、高新技术企业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额和货物周转量。由因子得分函数可以看出,X1主要反映了城市的经济实力,为城市经济实力因子,X2主要反映了产业结构,为产业结构因子。同上述分析,社会系统提取出两个主要因子X1和X2,X1为社会发展因子,X2为社会稳定因子。环境系统提取出两个主要因子X1和X2、X3,X1水资源和绿地指标上载荷较高,为水资源和绿化因子,X2在工业设备和城市保洁上载荷较高,为城市环保因子,X3在工业排污上载荷较高,为工业排放因子。
最后计算得出长沙市2000至2009年经济、社会、环境三个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曲线图,如图1所示。其中0代表平均水平,为负值表示低于平均水平,如果该指数为正值,则高于平均发展水平,其中大于1代表比平均发展水平高一倍以上。
图1长沙市2000年至2009年经济、社会、环境系统评价指数曲线图
如图1所示,可知经济、社会、环境三系统评价指数变化趋势,总体上长沙市经济、社会、环境近10年都呈现明显上升趋势,经济系统前8年发展较为缓慢,都低于平均水平,到2007年以后呈明显上升势头,到2008年评价指数大于1,这说明经济出现飞跃式发展,这与国家确立长株潭城市群为“两型社会”建设配套改革实验区有较大关系,然而到2009年略有下跌,这是由于次贷金融危机的影响;社会系统一直处于平稳发展状态,2000年社会系统评价指数较低,为-1以下,说明社会发展比较落后,到2009年社会系统评价指数已经达到1以上,这说明社会发展程度较高,达到小康水平;环境系统呈波动发展状态,2000年环境系统评价指数较低,与社会系统评价指数在一个水平,说明环境发展比较落后,从2000年到2007年总体呈上升趋势,2007年至2008年发展有回落,2008年后又呈现上升趋势,总体来说环境系统与经济和社会系统相比发展较为缓慢。
2.2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发展协调度分析
利用SPS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选择F检验显著性水平小于0.05,相关系数最大的方程作为最优方程:经济、社会与环境系统的最佳拟合方程为:
a=0.010+1.780b-1.485c
b=0.002+0.176a+1.075c
c=0.001-0.119a+0.872b
将三大系统的评价指数带入最佳回归拟合方程中,求得各系统的状态协调值,最后利用三系统协调系数方程求出三系统间的协调系数,根据协调度等级划分标准[6],0.9以上是高度协调,0.8至0.9为较协调,0.7至0.8为较不协调,0.7以下为不协调,0.5以下为严重失调,其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得到长沙市2000年至2009年经济、社会、环境三系统发展的协调系数。
图22000年至2009年长沙市经济、社会、环境三系统相互间协调系数曲线
2.3 评价结果
如图2所示,协调系数在0和 1范围之内。社会与环境协调系数很高,每年系数都大于0.99,这说明社会和环境发展高度协调;但是,经济与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度波动幅度较大,呈现出“过山车”式的起伏状态,经济与环境系统、经济与社会发展系统协调系数从2000年至2002年以前呈快速增长趋势势头,然而,2003年开始,至2008年都有快速下落的趋势,其中经济与社会系统降幅最为明显,到2008年,经济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系数仅为0.32左右,属于严重失调状态,但是到了2008到2009年有明显反弹,协调系数达到了0.85以上,说明现今经济与社会、经济与环境发展较为协调;从经济、社会、环境系统总协调系数来看,总体上呈波动状态,但是2009年与2000年协调度基本属于持平状态,其中2000年至2002年总体协调系数呈上升趋势,2002年至2004年总体协调系数达到0.96以上,属于高度协调状态,而2005年至2008年呈现下降趋势,到2008年协调系数只有0.626,2008年至2009年出现反弹势头,2009年协调系数为0.835,属于较协调状态。
整体上看长沙市正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城市明显还是偏重于经济发展。从系统发展协调度来看,经济、社会、环境总体协调度近十年来波动较大,总体看是由“协调―不协调―较协调”变化,其中社会与环境发展一直处于高度协调状态,但是经济发展却过于超前,导致与社会和环境发展失衡。这种失衡状态是主要是由于“十五”后期和“十一五”规划前期长沙市明显偏重于经济扩张,重点发展重工业和产业集群,而且由于产业结构较为落后,工业经济仍然以粗放增长模式为主,从而导致破坏环境,忽略社会服务发展,结果是经济与社会、环境发展严重不同步,这种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
3 对长沙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3.1应该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带动效应
长沙市应该适度控制经济建设的规模和投入,有意识的为经济降温,调整产业结构,推进新型工业化,严格控制低端产业重复建设,将投资引向高科技、环保、金融、服务和文化体育产业,发展信息产业和现代物流业,推进低碳经济系统建设,增强城市软实力;另外,应该转变城市经济发展衡量标准,注重经济带动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提倡用“绿色”指标和人均指标取代现有经济指标,对绿色环保产业和促进社会民生的产业加大扶持力度,给与政策和资金支持,使企业盈利与社会、环保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3.2应该继续推进民生工程,使“两型社会”转变为“和谐社会”
“两型社会”建设模式主要是探索经济可持续发展方式,而“和谐社会”建设模式则是探索社会可持续发展方式,涵盖的内容更加深刻和全面。未来长沙市应该继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建设方便较廉价的安置住房小区和廉租房小区;重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建设与城市无差异化的农村基础设施,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通过技术指导帮助农民改良品种,种植附加值较高的蔬果和农作物;鼓励市民兴业创业,搭建失业人员再就业平台和残疾人扶持平台;加大对教育、卫生、文化、体育这些部门的投入;面对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应该加大对民办养老设施的扶持力度;推进长沙市国际化战略的实施,提高城市开放度和知名度。
3.3应该加大环境投入力度,探索内陆省会生态城市发展模式
尽管长沙市环境评价指数近十年一直在递增,但是指数增长主要是由于城市内部人工环境的改善形成的,工业排放废水量近几年却没有明显下降,工业废弃排放量这两年甚至出现大幅增长。对此,应该积极推进碳排放交易市场体系和相关措施建设,使环境保护与市场和经济利益挂钩;重点建设“湘江绿色生态走廊”;关闭城市内大的污染源,严控向湘江以及支流排放生活废水以及垃圾,减少挖沙船作业;对江心洲岛屿链进行科学规划;推进沿江植被恢复、生态绿道和休闲文化设施建设,恢复湘江的生态承载力;对于长沙周边农村要严格保证耕地不被占用,制止房地产企业的“圈地运动”,对征地后不开工的土地无条件收回,对于开挖土地要进行回填和植被复垦;继续加强城市内部生态环境建设,控制私家车的增长,鼓励发展大运力快捷公共交通体系,铺设由乔木、灌木和草本三层植被组成的道路绿化带,增加城市环卫设施,积极建设生态小区,对生活用水、废弃物充分回收利用,利用太阳能、风能、沼气等新能源满足电力需要,实现碳零排放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刘晶等; 《重庆市北培区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度分析》,「J.长江流域与环境,2007,16(2):147-151:
[2] 程漱兰,柳易林等;《生态示范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以安徽省岳西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为例》,「J. 长江流域与环境,2004,13(3):203-207:
[3] 侯景新,尹卫红;《区域经济分析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 魏一鸣,傅小峰,陈长杰;《中国可持续发展管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5] 白雪梅;《社会协调发展的测度方法》,「J,统计与决策,1998,(1):6-7:
[6] 陈静;《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建模与评价》,「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2002:
[关键词]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保基金;社会养老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1-163-1
一、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意义
(一)建立农保制度,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落实计划生育国策的配套措施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已经超过农村总人口的10.92%,高出城市1.24个百分点,进入了老年社会,而且老年人口将以每年3.3%的速度增加。据预测,2020-2030年中国将迎来老龄化高峰,届时老年人口比重将达到24.46%。建立农保制度机不可失,时不可待。如果我们不抓紧着手建立农保制度,不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难以实现,而且将很难承受老龄化高峰带来的经济和社会的巨大压力。
(二)建立农保制度,是确保中国现代化、城镇化顺利推进的必然选择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二元结构明显的发展中大国,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必须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现代化道路。目前,中国进城务工农民约1亿人,乡镇企业职工1.38亿人,还有被征地农民4000多万人,农民工收入低、就业不稳定、流动性大;被征地农民失去土地后多数难以正规就业,他们面对诸多的社会风险,又得不到应有的社会保障,相当多的人成为城镇化进程中的弱势群体;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镇流动,农村土地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比例下降,务农农民的家庭养老和土地保障功能在弱化,相当多的农村老年人成为特殊的困难群体。
(三)建立农保制度,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缓和社会矛盾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有效手段
当前中国城乡收入差别过大是一个突出问题,仅仅通过税收对收入进行再分配还不够,必须AAx4ZGZkMjAxMzExMjk56K665Y+C5LiO5Z6L5pS/5rK75paH5YyW5a+55oiR5Zu95paw5Yac5p2R5bu66K6+55qE5oSP5LmJOeiuuuWPguS4juWei+aUv+ayu+aWh+WMluWvueaIkeWbveaWsOWGnOadkeW7uuiuvueahOaEj+S5iWQCCQ9kFgJmDxUEAAx4ZGZkMjAxMzExMzAw5paw5pe25pyf5Lit6IGM5a2m5qCh5YWa5bu65bim5Zui5bu65bel5L2c5Yid5o6iMOaWsOaXtuacn+S4reiBjOWtpuagoeWFmuW7uuW4puWbouW7uuW3peS9nOWIneaOomQCBA9kFgRmDxUBEuS8geS4muaUv+ayu+W3peS9nGQCAQ8WAh8BAgoWFGYPZBYCZg8VBAAMeGRmZDIwMTMxMTMxHueUqOKAnOW/g+KAneW8lemihue7hOe7h+W3peS9nB7nlKjigJzlv4PigJ3lvJXpoobnu4Tnu4flt6XkvZxkAgEPZBYCZg8VBAAMeGRmZDIwMTMxMTMyS+WAn+KAnOWGjemAoOWFsOW3nuKAneaImOeVpeS4nOmjjuS/g+i/m+aIkemZouWLmOWvn+iuvuiuoeS6i+S4mui3qOi2iuWPkeWxlUvlgJ/igJzlho3pgKDlhbDlt57igJ3miJjnlaXkuJzpo47kv4Pov5vmiJHpmaLli5jlr5/orr7orqHkuovkuJrot6jotorlj5HlsZVkAgIPZBYCZg8VBAAMeGRmZDIwMTMxMTMzG+a1heaekOS8geS4mueahOiBjOW3peWfueiurRvmtYXmnpDkvIHkuJrnmoTogYzlt6Xln7norq1kAgMPZBYCZg8VBAAMeGRmZDIwMTMxMTM0M+W3p+aKk+S8geS4muaWh+WMluW7uuiuvu+8jOaOqOi/m+aUv+W3peW3peS9nOW8gOWxlTPlt6fmipPkvIHkuJrmlofljJblu7rorr7vvIzmjqjov5vmlL/lt6Xlt6XkvZzlvIDlsZVkAgQPZBYCZg8VBAAMeGRmZDIwMTMxMTM1NuaWsOW9ouWKv+S4i+WBmuWlveS8geS4muWKnuWFrOWupOW3peS9nOeahOWHoOeCueaAneiAgzbmlrDlvaLlir/kuIvlgZrlpb3kvIHkuJrlip7lhazlrqTlt6XkvZznmoTlh6DngrnmgJ3ogINkAgUPZBYCZg8VBAAMeGRmZDIwMTMxMTM2P+a1t+WkluayueawlOS4muWKoei3qOWbveS8geS4muKAnOWbm+mAmumBk+KAneS6uuaJjeaImOeVpeWIneaOoj/mtbflpJbmsrnmsJTkuJrliqHot6jlm73kvIHkuJrigJzlm5vpgJrpgZPigJ3kurrmiY3miJjnlaXliJ3mjqJkAgYPZBYCZg8VBAAMeGRmZDIwMTMxMTM3LeWIm+W7uuS7peKAnOivmuS/oeKAneS4uuaguOW/g+eahOS8geS4muaWh+WMli3liJvlu7rku6XigJzor5rkv6HigJ3kuLrmoLjlv4PnmoTkvIHkuJrmlofljJZkAgcPZBYCZg8VBAAMeGRmZDIwMTMxMTM4J+aOouaekOS8geS4muWFmuW7uuW3peS9nOeahOWIm+aWsOaWueazlSfmjqLmnpDkvIHkuJrlhZrlu7rlt6XkvZznmoTliJvmlrDmlrnms5VkAggPZBYCZg8VBAAMeGRmZDIwMTMxMTM5LeeUqOeOsOS7o+S8geS4mueQhuW/teWIm+W7uuWtpuS5oOWei+iuvuiuoemZoi3nlKjnjrDku6PkvIHkuJrnkIblv7XliJvlu7rlrabkuaDlnovorr7orqHpmaJkAgkPZBYCZg8VBAAMeGRmZDIwMTMxMTQwQ+S7peWIm+W7uueyvuelnuaWh+aYjuWNleS9jeS4uuWlkeacuiDlhajpnaLmjqjliqjkvIHkuJrlkozosJDlj5HlsZVD5Lul5Yib5bu657K+56We5paH5piO5Y2V5L2N5Li65aWR5py6IOWFqOmdouaOqOWKqOS8geS4muWSjOiwkOWPkeWxlWQCBQ9kFgRmDxUBDOazleWItuinhueCuWQCAQ8WAh8BAhQWKGYPZBYCZg8VBAAMeGRmZDIwMTMxMTQxFeS/nemanOS6uuadg+eahOWunueOsBXkv53pmpzkurrmnYPnmoTlrp7njrBkAgEPZBYCZg8VBAAMeGRmZDIwMTMxMTQyM+iuuuS4reWwj+iCoeS4nOadg+ebiuS/neaKpOS4reazleW+i+iwiOWIpOeahOS9nOeUqDPorrrkuK3lsI/ogqHkuJzmnYPnm4rkv53miqTkuK3ms5XlvovosIjliKTnmoTkvZznlKhkAgIPZBYCZg8VBAAMeGRmZDIwMTMxMTQzMOS7juWAuuS4jui0o+S7u+inkuW6pueci+WAuueahOebuOWvueaAp+eahOeqgeegtDDku47lgLrkuI7otKPku7vop5LluqbnnIvlgLrnmoTnm7jlr7nmgKfnmoTnqoHnoLRkAgMPZBYCZg8VBAAMeGRmZDIwMTMxMTQ0M+WcqOe6v+S6pOaYk+S4rea2iOi0ueiAheadg+ebiuS/neaKpOeahOWPuOazleaVkea1jjPlnKjnur/kuqTmmJPkuK3mtojotLnogIXmnYPnm4rkv53miqTnmoTlj7jms5XmlZHmtY5kAgQPZBYCZg8VBAAMeGRmZDIwMTMxMTQ1LeiuuuS5puS/oeS4iueahOiRl+S9nOadg+OAgeeJqeadg+S4jumakOengeadgy3orrrkuabkv6HkuIrnmoTokZfkvZzmnYPjgIHnianmnYPkuI7pmpDnp4HmnYNkAgUPZBYCZg8VBAAMeGRmZDIwMTMxMTQ2MOWNl+S6rOWbveawkeaXtuacn+aWh+WumOiAg+ivleazleW+i+WItuW6pui/sOivhDDljZfkuqzlm73msJHml7bmnJ/mloflrpjogIPor5Xms5XlvovliLbluqbov7Dor4RkAgYPZBYCZg8VBAAMeGRmZDIwMTMxMTQ3Kua1heaekOaIkeWbveajgOWvn+acuuWFs+aSpOWbnui1t+ivieWItuW6pirmtYXmnpDmiJHlm73mo4Dlr5/mnLrlhbPmkqTlm57otbfor4nliLbluqZkAgcPZBYCZg8VBAAMeGRmZDIwMTMxMTQ4GOa1heiuuuacquaIkOW5tOS6uueKr+e9qhjmtYXorrrmnKrmiJDlubTkurrniq/nvapkAggPZBYCZg8VBAAMeGRmZDIwMTMxMTQ5Nua1heiwiOWPkeeUteS8geS4mumihOmYsuiBjOWKoeeKr+e9queahOaAneiAg+S4juWvueetljbmtYXosIjlj5HnlLXkvIHkuJrpooTpmLLogYzliqHniq/nvarnmoTmgJ3ogIPkuI7lr7nnrZZkAgkPZBYCZg8VBAAMeGRmZDIwMTMxMTUwIea1heaekOazleW+i+WOn+WImeeahOmAgueUqOadoeS7tiHmtYXmnpDms5Xlvovljp/liJnnmoTpgILnlKjmnaHku7ZkAgoPZBYCZg8VBAAMeGRmZDIwMTMxMTUxKuWQjOaAp+aBi+S5i+WpmuWnu+WutuW6readg+ebiuS/neaKpOeglOeptirlkIzmgKfmgYvkuYvlqZrlp7vlrrbluq3mnYPnm4rkv53miqTnoJTnqbZkAgsPZBYCZg8辉擞蒙缁岜U洗胧├唇杏行У氐鹘凇8莨示椋比司DP达到1000美元左右时,城乡居民收入比例应为1.7:1左右,而中国为3.24:1。目前中国城乡人均社会保障资金比例为24:1,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如果考虑城乡社会保障差异等因素,则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约为6:1。这种差距已经严重影响到农民权益的保护和全社会的稳定。
(四)建立农保制度,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中国有9亿农民,满足最广大群众的利益始终是我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内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农村的重点难点在于建立健全农保制度。农保制度不仅是重要的利益平衡机制,而且也是市场运行和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支撑,还是保障社会稳定的安全体系。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中最重要的一项制度,这项制度因保障人数最广、保障时间最长、所需资金最多、占财政支出和GDP的比重最大,而被市场经济国家高度重视。因此,建立农保制度,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制度保证。
二、当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已经走进一段艰难的历程,目前依然面临许多的困难和问题。
首先,有关方面的认识不尽一致。尽管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已经开展了十多年,但至今还在有没有必要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上存在分歧。有人认为,农民有土地,养老靠儿女,政府没有必要也没有这个责任为农民建立养老保险;也有人认为目前城市还保不过来,农村更没有能力去搞这个制度。即便是主张在农村有必要推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人,也在“目前能不能搞”和“怎样搞好”这项制度上意见不能统一。
其次,必要的配套政策和扶持措施难以落实。作为一项涉及人口最多、保障时间最长、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最密切的社会保险制度,政府应该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民政部1992年制定下发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已经试行了十多年,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情况的变化,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提高政策法规层次。
再次,基金安全增值难度大。在基金运行机制上,由于过去一段时间,中国金融资本市场不够规范,适应个人账户储蓄积累的模式的市场化运作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仍然是用管理统筹资金的方式管理个人账户的资金,不仅面临巨大的保值增值压力,还面临较大的风险。
还有,目前的管理体制不顺。虽然1998年农村养老保险这部分职能转移到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但是省、地、县、乡,还有相当多还没有转过来。特别是基层,劳动保障部门在多数乡镇没有推广。而农村养老保险的服务主要靠乡镇村组去做工作。在农村目前形成了“三驾马车、五龙治水”的现象: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养老保险,卫生部门负责合作医疗,民政部门负责经济、低保和优抚,还有计划生育部门负责计生对象的奖励扶持,扶贫部门也负责农村扶贫开发等。
参考文献:
[1]张静.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J].调研世界,2003,(4).
[2]刘芳.农村养老问题探析[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2,(6).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纵观发达国家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我们可以发现: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人口的增长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比如:英国是最早进入到工业化建设的国家,18世纪80年代开始英国经济进入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以年平均2%的速度增长,社会上需要大量劳动力,因此刺激了人口的增长,人口的增加又促进了工业化的发展与英国的殖民扩张,殖民扩张以及大量国外务工者涌入导致英国人口显著增加,这为英国的工业化建设提供了可靠的劳动力保障。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独立以来人口激增,这使本来就不发达的国家又增加了巨大的经济压力。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增添现代化设备,使得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落后,人民生活贫病交迫,因此,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过快增加只会延缓社会经济发展。
二、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
人类对自然资源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增长。社会发展水平往往影响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可以增加对资源的利用率而降低环境污染。工业化带来了人口的迅速增加,人口的激增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不同国家科技的进步与工业的发展速度不同,影响着人们开发自然资源的速度,从而影响了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总之,一个国家的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主要体现在这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上。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的严重破坏,使人们不得不考虑在世界人口空气增长的情况下,社会的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问题。诚然,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科技也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对资源环境的利用和改造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提高,人类从自然界直接提取的资源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而逐渐变少,新资源代替旧资源的是客观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类可以忽略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而放松对世界人口的控制,如果人类盲目乐观地认为地球有能力供养超出自身承载力的数百倍人口那也是不切实际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人口空前增长,发达国家的资源消耗也随着人口增长而不断增加。我们必须看到,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之下,人口发展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之间,客观上存在某种比例关系。我们应该自觉地保持人口与自然之间的平衡,使人口发展与自然发展相互适应。
三、结束语
关键词:卫生事业 经济环境 内蒙古
卫生事业是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卫生事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复杂性。由于影响卫生事业发展的外部因素非常复杂,作用方式又多是潜移默化的,不易观察与测量,因此,对卫生事业发展外部环境的研究具有一定难度。本文结合实际,分析了卫生事业发展经济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卫生事业经济环境的对策。
一、社会经济环境对卫生事业发展的作用
社会经济环境是卫生事业发展的外部环境诸多影响因素中作用最明显、作用效率最高、最易被关注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城乡和不同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城乡和不同区域间经济发展速度,社会经济结构几个方面。本文结合的实际,着重从三个方面介绍社会经济环境对卫生事业发展的作用。
(一)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的作用
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政府卫生投入对卫生事业发展产生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在政府卫生投入占GDP比重保持一致的前提下,经济发展水平越高,速度越快,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也越高。二是通过对居民经济条件的影响间接对卫生事业产生影响。社会经济环境好,居民的经济条件也会得到改善,居民年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居民卫生支出也会相应提高,卫生服务需求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卫生服务的提供系统和卫生筹资系统的发展。
(二)经济发展失衡的影响
经济发展不平衡主要是指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水平不均,使得通过上述影响方式导致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卫生事业发展水平的不均衡。
(三)经济结构的作用
经济结构对卫生事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对卫生事业的影响。其中,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人群职业结构的变化,人群职业结构的变化主要会对职业病的防治带来挑战。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导致我国非公就业人口增加,而我国传统的医疗保障都是针对公有部门人群,所有制结构调整产生大量非工就业者和一部分自由职业者,需要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
二、卫生事业发展经济环境
(一)经济增长速度快,医疗投入不足
2011年生产总值14246.11亿元,比2010年增长14.3%。2000年至2009年,内蒙古GDP年均增长幅度达到18.7%,位列西部12个省区首位。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更好促进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了可能。但从全国来看,卫生事业支出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列23位,在西部12个省区中列第7位;2008年全区卫生事业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为2.53%,低于全国5.1%的平均水平。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2001年至2009年6月底,国家投资达51亿元,要求地方配套27亿元,由于基本建设项目自治区没有安排配套资金,盟市、旗县也没有相应配套,造成一些项目工程进展慢,尾欠款较多,建设单位不堪负重。在城市,大型医院基本上依靠贷款发展建设。调研中发现,赤峰市医院年财政拨款只有32万元,通辽市医院年财政拨款只有200万元。由于投入严重不足,加之历史欠账太多,一些医疗卫生单位运转困难,服务任务难以落实。
(二)区域经济失衡,卫生资源配置不均
在经济总量不断增长的同时,地区之间的不平衡状况也比较严重。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二元经济发展差距较大。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呼包鄂地区遥遥领先蒙东和蒙西地区,经济比重占到全区一半以上,特别是呼包鄂地区在经济总量、经济效益、消费规模、投资规模、产业发展等方面全面处于领先地位。2010年,各盟市GDP数据显示,排名第一的鄂尔多斯市GDP总值为2643亿元,排名最后一位的兴安盟GDP总值为260亿元,两者相差10倍还多。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也加剧了地区之间卫生发展的不平衡,这应是未来卫生事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
(三)结构性矛盾突出,医疗保障负担重
内蒙古的结构性矛盾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单一,传统农牧业占主导地位、传统工业化特征明显,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增长主要靠第二产业带动。经济增长在产业上过于依赖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在需求上过于依赖投资。从产业结构来看,2011年全区生产总值中一、二、三产业比例为9.2∶56.8∶34。就业人群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第二产业的各类企业,防治职业病的重点是在各类的厂矿企业;而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大量转移,提示职业病防治也需要更多地关注第三产业人群。原有的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主要针对的是公有部门的人群,而所有制结构调整所产生大量的非公就业者和一部分自由职业者,其产生的问题对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特别是随着社会结构的调整,对于一部分游离于社会主体之外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医疗服务和保障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关注。
三、改善经济环境的对策
(一)着力发展地区经济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卫生事业发展的水平。治病救人、满足社会的基本卫生需求、促进全民健康水平提高是卫生事业发展的三个层次目标。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卫生发展这三个层次目标的实现程度。首先,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可以保证医疗技术和水平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为每一个人解除身心痛苦,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其次,只有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政府和社会才可能在预防保健、医疗服务等领域投入更多的社会资源,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的基本卫生需求。最后,通过经济发展从而促进健康状况快速改善,并从根本上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从而实现全民健康水平提高的目标。
(二)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在对卫生发展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的时候,对各盟市卫生事业发展外部环境的分析是也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同样,各盟市内部各旗县的社会经济环境也各不相同。我们在关注整体水平的同时,一定要看到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方面发展的不平衡;在提高总体水平的同时,更要着力解决这种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卫生发展的不均衡因素,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卫生发展对策,促进卫生发展的均衡性,实现卫生公平发展。
(三)加大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自治区已高度重视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工作,政府通过的《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确定了近期的阶段性工作目标,重点是抓好五项改革:一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二是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基本药物目录遴选调整管理机制和供应保障体系;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点加强县级综合医院和蒙中医院、乡镇卫生院、边远地区村卫生室和困难地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制定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免费向全体城乡居民提供服务,逐步增加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高经费标准;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监管机制,提高公立医疗机构服务水平,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
参考文献:
①信亚东,陈英耀等.上海卫生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 中国卫生资源,2003,6(4):166—168
②杨成旺.把握机遇 深化改革 努力推进全区卫生事业科学发展[J].内蒙古卫生,2009,(3):1—3
③2011年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数据指标.
④张英涛. 影响医疗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主观原因及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08,27(8):22—24
关键词:人口系统;经济系统;协调发展
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存在着无法割裂的内在联系,人口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和最终归宿,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人口结构及其变化的状况,同时在一定条件下决定人口发展。尽管如此,由于发展之间的关系千差万别的,不同地方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有很大的区别。本文主要针对人口和经济协调发展展开论述。所谓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即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如果既充分利用了人力资源,实现了充分就业,又较好地满足了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就是实现了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协调。要实现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在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的同时,保持社会经济的适度增长,尽可能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效益。
一、协调发展评价模型构建
(一)指标选取与指标权重
本文采用分层评价模型进行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根据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分别选取了经济指标(作为逆指标的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和GDP、人均GDP、财政收入、第三产业值占GDP比重、城镇化率等正指标)与人口(包括大专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与平均教育年限等正指标,总人口、人口密度等中性指标和自然增长率、婴儿死亡率与总抚养比率等逆指标)指标等一级指标。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一级和二级指标的权重。
(二)指标数据的无量钢化处理
由于本文采用的指标数据具有不同的单位,这可能会对评价结果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对它们进行无量钢化处理,使其波动范围缩小到0和1之间。最常用的方法是极差标准化,其公式
正指标计算公式为:
经济这种标准化所得新数据的值越大越好。
(三)协调发展系数计算
协调发展系数强调两子系统的协调情况及发展水平。在文中先用协调系数来评价两系统的协调状况,其公式为:
Cij=exp(-k(ui-uj)2)
其中:Cij表示第i系统与第j系统的协调系数;Ui表示i系统的实际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得分),Uj表示j系统的实际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得分);K=2/S^2,S^2为Ui和Uj的方差均值。
即使协调系数能反映两系统的协调情况,但不能反映系统当时所处的发展水平。当Ui=0.7,Uj=0.7时,i系统与j系统的协调系数为1,而当Ui=0.9,Uj=0.9时,系统i与系统j协调系数也是1,但是后者两系统的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前者。所以本文还引入了协调发展系数指标。其公式为:
D=(Cuiαujβ)1/2
其中:D为系统i与系统j的协调发展系数;C为系统i与系统j的协调系数;α,β为权重,且α+β=1,具体到人口与经济两系统,设为α=β=0.5。协调发展系数是一个正指标,数值0和1之间,值越大说明该地区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越好。
二、我国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区域评估分析
本文利用2007年人口、经济发展水平作为截面数据,对全国各地区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作综合评价。因为,反映人口发展水平的三种指标较难取,本文在对指标数据进行无量钢化处理时用最佳状态值1。
(一)指标权重的确定
本文利用林凡元文章中所用的专家打分结果,根据AHP方法分别构造出了人口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判断矩阵,然后通过计算获取了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分别为3.095195和3.038711。人口与经济指标的特征向量如表1所示。
(二)人口与经济发展综合水平与协调发展评价
本文选取我国各地区2007年的人口与经济发展指标数据,首先根据正指标、逆指标不同,进行数据无量钢化处理人,其次根据加权平均法,将人口系统与经济系统发展水平指标无量钢化数据与各指标对应权重值乘积来表示,其公式为:
本文运用Matlap软件以上两矩阵相乘得全国各省市人口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实际发展水平,然后根据协调系数和协调发展系数公式求得全国各地Cij和Dij值,即具体值与排位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在全国各地区人口系统与经济系统综合得分中,人口系统综合得分均高于经济系统综合得分,这可能由本文在无量钢数据里面人口密度、婴儿死亡率和平均人口受教育年限等指标引用了最佳引起的。C与D值前七位分别为广东、上海、浙江、江苏、山东、天津和福建等东部沿海地区;后四位是海南、湖北、湖南和吉林等地区。主要原因是在东部地区经济比较发达,人力资源比较丰富,人口素质较高,因此东部地区人口与经济比较协调发展,而在其他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程度较低。
三、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表明,我国人口与经济发展水平虽然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经济总量保持高速增长,人口增长率较稳定,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发展迅速,但是各地区发展区际差距比较明显。东部地区协调发展系数均为较高,中西部地区较低。广东、上海、浙江、江苏、山东等地区协调发展系数都大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原因是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发展综合得分与经济水平综合得分较接近,协调性好,并且人口与经济发展整体实力较强。我国其他地区在人口与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一定得不协调问题。分析结果表明,海南、湖北、湖南、和吉林等地区存在严重的不协调性,协调发展系数都排在后面,从表2中最后一列可以看出一种共同特点,即人口水平排位在经济发展水平前面。也就是说,在这些地区人口与经济发展不协调主要原因是人口发展速度跟不上经济发展。
: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2、达莫达尔N·古亚拉提.经济计量学精要[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3、李慧京.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M].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关键词:农业保险 农村社会福利政策 保险公司
农业保险模式的选择是一个国际性难题,它并非单纯的保险业问题,而是涉及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农业政策、农业与其他部门或产业的关系甚至各级政府责任划分等,这些因素如果协调得好,就能为农业保险的发展创造一个比较有利的环境和前提条件。因此,农业保险法定模式的选择实质上是一个通过立法手段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复杂利益关系进行综合协调的过程。我们必须进行多重因素的考量,形成不同的类型。任何一种或几种模式的选择都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发展中的所有问题,这需要立法的不断推进。
一、农业保险法定模式选择的考量因素
纵观中外农业保险法律制度变迁史,我们发现,农业保险法定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农业保险自身特点
农业保险具有风险的可保性差、交易费用高、产品的准公共物品属性等鲜明特点,这些特点对农业保险模式的选择会产生重要影响。农业风险的可保性差使保险组织与投保农户在农业保险市场上难以自发成交,从而决定了农业保险不能全盘照搬一般商业保险的模式。由经营技术难度高、逆选择与道德风险特别严重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农业保险产品的交易费用过高,决定了农业保险法定模式的选择应以是否有利于成本控制为一项重要标准,并以组织制度和运行制度的创新为基本原则之一。此外,农业保险产品的准公共物品属性使政府对农业保险市场的干预成为必要,这决定了政府主导或支持下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应是各国农业保险模式的理想选择。
(二)宏观社会经济政策
一方面,宏观社会福利政策对农业保险法定模式的选择会产生重要影响。发达国家将农业保险作为农村社会福利政策的一部分,因而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很强;发展中国家视农业保险为农业自然灾害损失补偿政策的一部分,故农业保险的政策性显得相对较弱。另一方面,宏观经济政策对农业保险法定模式的选择也会产生重要影响。这主要表现为经济体制的影响、农业产业政策的影响和外贸政策的影响。如在外贸政策的影响方面,根据WTO规则,政府不可以依黄箱政策对农产品进行直接补贴,但可以依绿箱政策对农业保险实施补贴,并向农业生产者提供与产量无关的收入补贴以支持农业。现在,许多WTO成员国正在充分利用这一绿箱政策,在国内以立法形式建立或完善以财税扶持为核心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通过这些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农业保险中的政府扶持作用凸显。
(三)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体现为该国或该地区政府财政收人和国民人均收人状况,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政府财政收人就越好,国民人均收入就越高,反之,则相反。由于农业保险具有准公共物品属性,其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扶持,尤其是农业保险补贴支持,同时农户也须采取“选择性进人”的方式,即只有付费才能享受相应服务,而不同农业保险模式对政府支持能力和农户付费能力及保障程度的要求有别,因而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农业保险法定模式的选择。国际比较角度看,不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特别是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间经济实力差距大,农业保险法定模式的选择也就千差万别。而在一国内部,亦可根据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同状况,选择多样化的农业保险法定模式。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均衡,是此类混合式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的典型代表。
江苏沿海地处我国沿海、沿长江和沿陇海-兰新线三大生产力布局主轴线交会区域,位于东北亚经济圈和大上海经济圈的重要节点,战略地位十分重要。2009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沿海大港口、大产业、大围垦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一体化、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江苏沿海成为全省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是江苏新一轮发展的重要增长极。随着沿海开发的深入,沿海地区人口分布和人口结构也面临着新的变化,区域人口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协调的问题:人口结构不合理,人口分布不平衡,人口素质不高,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重,人才流失严重,高层次人才严重缺乏,人口对资源环境扰动强烈,经济增长方式较为粗放,环境质量退化等[4]。江苏沿海地区人口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途径。认识和把握人口对沿海开发的支撑力、资源环境对人口的承载力、协调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既是沿海开发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也是沿海开发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实施人口与社会经济、人口与环境、社会经济与环境联动,提高三大系统的整体效率,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全省生产力布局、推进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实现江苏“两个率先”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对象及评价指标
(一)研究对象的空间界定本文主要是对连云港、盐城、南通3个江苏省沿海城市的人口与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度进行评价,以促进江苏沿海经济带的发展,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保护生态环境。(二)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人口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关系,依据综合指标体系应该遵循的科学性、综合性、实用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在总结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关于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和方法的基础上[5-8],结合自身的研究经验、研究目的及区域特色,设计了分析江苏沿海人口与社会经济协调度的3大类子系统,14个三级指标(表1)。本文采用的指标数据主要来源于江苏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以及相关统计年鉴[9]。(三)研究方法
1.数据预处理评价指标体系包括n个指标。这是一个由m个样本组成,用n个指标做综合评价问题,对此可建立如下数学模型[10,12]:式中xij表示第i个样本第j项评价指标的数值。而评价指标一般可以分为两类:效益型指标和成本型指标。效益型指标是指属性值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度呈正相关的指标,其值越大越好;成本型指标则相反,是指其属性值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度呈负相关的指标。
2.主成分分析计算综合发展水平。利用SPSS软件对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求出相关矩阵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计算各个主成分的贡献率,并按累计贡献率提取主成分,本研究以累计贡献率达到90%为原则提取前k个主成分。成分的贡献率作为权重,计算系统综合得分。3.协调度评价协调系数可以用模糊数学中隶属度的概念来表示,采用[0,1]之间的实数来表示两个系统之间的协调度。其计算公式为[13]:C(i/j)=exp[-k(ui-ui/j)2](8)式中C(i/j)为系统i对系统j的协调系数,即系统i的实际观测值与系统j对其所要求的协调值接近程度的定量描述;ui为系统i综合发展水平的实际值;ui/j为与系统j实际值相协调的系统i所应达到的综合发展水平的理想值;k=(S2)-1,S2为系统i的方差。协调发展系数是反映人口和社会经济、环境各系统之间协调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指标,它揭示出系统在特定时间段的协调程度和发展水平。其值越趋于1,说明系统间协调度越好。
二、江苏沿海人口与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度评价
(一)江苏沿海系统间协调度分析以南通市人口与社会经济、环境系统为例,主要根据江苏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和相关统计年鉴资料、以及公式(1)~(8)计算出南通市2011年人口与社会经济系统的标准值和权重值(表2)。再根据表2和公式(9)计算出南通市人口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协调度为0.8972。根据前面提到的研究方法和江苏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先求算出江苏沿海三城市2011年人口与社会经济和环境两两系统之间及三系统之间的协调度(表3)。(二)江苏沿海协调发展系数分析再根据公式(10)(11)以及江苏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南通、连云港和盐城三市的统计年鉴资料,计算出江苏沿海三城市的协调发展系数(图2)。
三、结果分析
从图2可以看出,江苏沿海三城市人口与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系数在2001—2010年的10年间逐年上升,逐渐趋近于1,说明人口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环境系统越来越协调。不难理解,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城乡一体化发展和统筹发展趋势明显,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产业转型和内涵发展深入人心,这些都体现了构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双型社会的要求。在沿海三市中,无论是起点还是发展趋势,南通市均优于盐城和连云港两市,这是因为南通“靠江、靠海、靠上海”,区位优越,经济发展较快,教育基础好,人口与劳动力素质较高;盐城在2001年人口与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系数要小于连云港,但在2004年已经超过连云港,此后均要稍领先于连云港,说明盐城工业化、城市化起步相对较晚,但空间大、生态好,后发优势明显。从表3可以看出,南通在2011年人口与社会经济系统、社会经济与环境及三系统之间的协调度都要高于盐城和连云港两地,但在人口与环境方面在三城市居于末位;而盐城在人口与环境系统方面的协调度要好于南通和连云港两地,但在社会经济与环境方面在三城市居于末位,综合协调度居中;连云港在人口与环境方面、社会经济与环境方面居中,综合协调度和人口与社会经济系统方面在三城市居于末位。盐城生态环境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沿海有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招商引资方面严把“入门关”,重点发展新、特产业,淘汰一大批高耗能、高排放、低产出企业,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南通虽然起点高,人口对经济贡献大,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环境质量有所下降的现象,应引起有关部门关注。
四、人口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对策
(一)坚持人口适度发展,提高人口素质劳动力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保证一定数量的人口规模,适度考虑向沿海新垦区移民,使人口增长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逐渐扭转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倒金字塔型人口结构。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和卫生事业,在全面推行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有条件地区推动高中阶段义务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为沿海开发培养急需的专门人才;积极推进继续教育,加快劳动力培训,不断提高劳动力素质。改善发展环境,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在政策上向沿海地区倾斜,把沿海地区建成新的人才高地,为实现江苏沿海人口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前提条件。
(二)加快经济结构转型,提高资源利用效益江苏沿海地区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转型,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完成从“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向“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转变,构建以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新医药和海洋生物、高端装备制造等新特产业为主体,具有沿海特色的现代生产体系。充分发挥连云港国家东中西合作示范区、盐城国家级滩涂综合开发试验区、南通打造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的政策优势,实现从资源、土地集聚向技术、人才集聚的新跨越,使江苏沿海地区成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
[关键词] 资本市场 经济环境 会计平衡
实践证明世界上任何事物、现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同周围其他事物、现象存在着某种联系。会计当然也不例外,它的存在也是和周围其他事物、现象存在着某种联系的,这种联系表现在会计的产生与发展深刻地受到会计环境变化的影响,会计所发生的任何一种大的或较大的变化都与会计环境所发生的变化密切相关。会计对所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而各项经济活动是和它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会计环境分不开的,作为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会计当然也就不可避免地受到以上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一、经济环境与会计的关系
会计环境是会计产生发展的土壤,环境影响甚至决定着会计,正是由于各国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客观环境因素的不同,才导致各国会计的差异。尤其是经济环境,一国经济状况决定了该国会计的发展水平。“经济越发达,会计越重要”已成为普遍共识。从世界范围来看,最先进的会计准则的制定与总是在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同时,会计对经济又有反作用,良好的会计实务有利于维护各集团的经济利益,并且能够充分发挥会计的预警作用,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有利于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营造和谐的经济环境。
1.社会经济结构对会计的影响
一个国家的会计发展水平离不开这个国家的经济结构,在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国家中,不可能有发达的工商企业会计实务;以石油生产或矿产品采掘为主的国家,必然会比较重视固定资产折旧、递耗资产摊销以及研究与开发费用的核算;在工业高度发达的国家中,生产过程和经济业务相对比较复杂,从而对会计理论和实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等。
2.经济发展水平对会计的影响
马克思指出:“过程是按照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的个人性质,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就越是必要。”这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会计影响的最本质的概括和总结。经济发展水平,即国家的贫富程度,在会计的地位、会计人员素质、会计教育乃至会计原则和方法的选择中都会对会计产生影响。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其经济活动就会相对较少且大都比较简单,因而其会计工作量自然就少,会计业务水平必然也比较落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会计的工作量就会相应增加,会计业务会更加复杂,会计业务水平亦会更加先进。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会计的发展面临着重大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将成为最为稀缺的资源,而作为知识载体的人对企业的发展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专利权等无形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人们越来越重视无形资产的计量和记录。电子计算机的使用和互联网的出现,使得数据的处理和加工速度得到成千上万倍的提高,会计信息的提供越来越方便、快捷。
由此可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经济关系越复杂,整个社会对会计的要求就越高。这使得会计在整个经济生活中,不但越来越必要,而且越来越进步,其水平也越来越高,对于社会经济的反映也越来越敏感。
二、新疆会计环境中经济环境因素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新疆经济体制改革滞后,严重地制约了会计作用的发挥
虽然我国目前的经济体制正在实现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但新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使得这一转化过程相比内地来说,进展缓慢。长期以来,“输血型”的经济运行机制赋予了新疆更多的计划经济色彩。在这种经济体制下,政府对企业管得过多、过细、过死,抑制了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积极作用的发挥,导致了政企不分,从而制约了会计作用的发挥。
2.新疆经济发展水平低下,严重影响了会计水平的提高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新疆会计的发展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会计的账务处理程序简单,都是一些传统业务,只有很少一些企业才会涉及到合并会计报表、非货币易、关联交易、融资租赁等比较复杂的业务。会计在企业中处于被管理和被领导的地位,很少参与企业的管理,有些大的、重要的会议并没有会计人员参加,即使参加其提出的建议也很少被采纳,会计人员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认为决策是领导的事,自己只是决策的执行者。因此,会计作为企业决策的参谋作用没有真正发挥出来。新疆信息技术发展缓慢使得新疆会计在信息技术的使用方面也存在着使用层次低、网络利用效果差等特点。现在各个企业通过网络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只不过是传统财务报告的翻版,或者说是传统财务报告的电子复制版,财务报告的披露只是改变了披露方式,由纸质界面改为无纸化界面,而在披露内容、披露时间等方面都没有得到改善。
3.企业组织形式与资本来源特点使会计的社会化价值未得到体现
新疆企业中,大部分是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速度很慢。这是因为,有些行业针对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的限制条件比较多,即使对他们的限制条件没有明文规定,对非公有制经济进入的审批程序和批准时间都很长。新疆不仅是个独立的经济区域,也是个开放的系统,除了本地区居民、企业的地方政府外,肯定与外部发生资本关系。但由于新疆经济处于区位劣势,市场化的资本流人规模不大,只能依靠中央政府的政策性融资安排,而地方性投资规模中银行贷款又占80%以上,企业和地方政府的积累能力有限,因此,新疆大部分的资金来源于中央政府,或者依靠银行的贷款。新疆上市公司的数量和内地相比非常少,依靠股票市场进行融资的能力有限,而且这些上市公司大多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的。因此,企业向信息使用者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大部分还是为了满足国家对会计信息的需要,而对满足投资者、债权人的信息需求程度相对比较弱。企业所提供的信息大多是必须提供的信息,而自愿披露的信息很少。
三、优化新疆会计环境中经济环境因素的对策
1.加大改革:发挥会计的社会化作用
在经济体制方面,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政府职能,该由市场进行调节的,就要由市场进行调节,政府不要再进行过多的干预,要制定一套适应企业发展、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企业会计政策,进一步扩大企业的自,使企业可以在会计政策许可的范围内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会计政策。
2.进一步加强对外开放,引进先进的会计理论与技术
要加强新疆和内地、国外会计理论和实践的交流与合作。新疆作为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的西桥头堡,作为这一带的西部资源大省,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进一步贯彻实施新疆的对外开放政策,加强新疆与他们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同时,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使得不少内地和国外的公司进入新疆,他们在带来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方法的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会计理论和技术方法,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学习他们先进的会计理论和技术方法。新疆会计人员的培训,特别是一些高层次会计人员的培训,可以送往内地进行,或者请一些知名的会计专家、会计理论研究者来新疆讲学,通过他们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会计的最新发展趋势和会计的前沿动态。新疆会计界要积极参加国内和国际举办的一些大型的会计学术交流会议,借此了解他们的会计发展状况,并从中吸取先进的有用的东西。
总之,在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引导下,新疆经济将会出现新一轮的增长过程,增长率不断提高,而进驻新疆的外国公司的数量也将不断增加,这将会带来国外先进的会计管理技术和先进的会计处理方法,也将对新疆会计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各单位之间的兼并和吸收将不断增多,各种新的交易方式将不断出现,所有这一切使新疆的会计业务和以前相比将更加复杂。会计环境得到改善,会计发展状况便得以改善;会计环境如发生重大变化,会计的发展自然而然会相应出现重大变化;反之,倘若会计环境恶化,会计便因受其影响而处于不良状态。
参考文献:
[1]董粼:金融政策对新疆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建议.新疆农垦经济, 2007,(03)
[2]程莉等:新疆经济发展的初步思考.石河子科技,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