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范文

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

第1篇: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范文

考关透视

《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初中生必须“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因此,文学常识是中考命题的重要指向之一。文学常识题的命题范围是初中语文教材所涉及的古今中外重要作家作品,以及与之相关的内容,有时还涉及有关的文体常识。考查时常和名著阅读相结合。

文学常识内容繁多,面广量大。综观近年来各地的中考试题,可以发现当前中考对这一考点的具体要求是:①熟记重要作家、作品及其出处;②了解有关的文体常识和文化常识,如“说”“记”等古代文体常识;③了解重要作家及文学流派的成就、风格;④了解重要作品中的典型文学形象。

备攻策略

针对中考对文学常识考点的要求,考生只有对教材所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作品内容、作品人物和相关文体常识、文化常识有较充分的了解,答题时才能得心应手。基于此,笔者建议从三方面备攻:

1. 梳理归纳,系统识记。可将古今中外的名家名著名篇按国籍、朝代、籍贯或文体分门别类梳理汇总,形成表格,以便系统复习。

2. 重点难点,巧妙突破。对于高频考点、难记考点,可以采取摘录法、歌诀记忆法、圈点勾画法、反复重温法等多种方法巧妙复习,务必个个击破。

3. 强化训练,查缺补漏。可将近年来的中考试题演练一番,分析出相关的常考点,查找出自己的易错点,反省出备考的遗漏点,适时复习,以利周密备攻。

实战精讲

文学常识题的主要题型有选择型、填空型、连线型、对联型等。现择2010年中考试题加以解析:

选择型

例1(2010河南卷)下列各项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左传》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b. 李白是盛唐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称。他的诗大多具有沉郁顿挫的风格。

c. 宋词代表了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分婉约和豪放两大派别。其中豪放派代表人物是苏轼和辛弃疾。

d. “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跟现代杂文相似。

解析解答这类题型一般分三步走,一是解读题干要求,看清题目要求是选出“有错误的一项”还是“正确的一项”;二是在平时熟记积累的基础上逐一分析各选项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最后筛选出其中“有错误的一项”或“正确的一项”填在答题区。亦可采用选项排除法解答,先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然后得出正确选项。本题第二个选项中“沉郁顿挫”是唐代另一位伟大诗人杜甫的诗作风格,因此这一选项表述错误。

参考答案b

填空型

例2(2010福建三明卷)古代文学作品中,有不少与虎结下不解之缘的英雄人物,请猜猜他是谁。

① 沂岭西风九月秋,雌雄虎子聚林丘。因将老母残躯啖,致使英雄血泪流。猛拼一身探虎穴,立诛四虎报冤仇。(英雄: )

② 景阳冈头风正狂,万里阴云霾日光。忽闻一声霹雳响,山腰飞出兽中王。昂头踊跃逞牙爪,麋鹿之属皆奔忙。清风壮士酒未醒,冈头独坐忙相迎。(壮士: )

③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孙郎: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的了解情况,解答这类题型的关键在于平时应熟读教材以及课标推荐的名著、名篇,对作品中提到的典型人物有深刻的认识。

参考答案①李逵②武松③ 孙权

连线型

例3(2010宁夏卷)选出你最熟悉的一部作品,用直线将其相关的作家、国籍以及作品中的人物连在一起。

《名人传》 笛福

美国 蓓姬

《鲁宾逊漂流记》 马克·吐温

法国 米开朗琪罗

《汤姆·索亚历险记》 罗曼·罗兰

英国 星期五

解析解答这类题型的关键是识记准确,不可张冠李戴。平时可将课标要求的名著,按照作品名称、作家、人物形象、内容梗概等项目,予以梳理,做成卡片,整体识记。

《名人传》 罗曼·罗兰

法国 米开朗琪罗

《鲁宾逊漂流记》 笛福

英国 星期五

《汤姆·索亚历险记》 马克·吐温

美国 蓓姬

对联型

例4(2010辽宁沈阳卷)沈阳某中学与韩国某中学进行了一次“走进唐诗宋词”的文化交流活动。下面是学生搜集的三组诗句,请根据第二组或第三组诗句的内容补全对联。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

*******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

上联:忆李杜吟唱壮志情怀,

下联:。

解析这类题型借对联的形式考查对有关文学常识的把握情况。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清楚对联的基础知识,对联有四大基本特征:字数相等,结构一致;内容相关,上下衔接;词性相对,位置相同;平仄结合,音调和谐。从这些特点出发,再结合具体问题的情境,问题就不难解决。本题下联内容必须从题干要求的第二组或第三组中拟出,而且要与上联思想倾向、风格格调相一致,即欣赏赞美诗人诗句;字数必须跟上联相等,即九个字。结合平时课内学过的文学常识,我们知道“王孟”并称,他们是“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苏辛”并称,他们是豪放派词人代表,该题下联即可迅速拟出。至于对联的平仄,因为情况复杂,考试中一般不会过分苛求,只要宽对就可以了。

参考答案①品王孟寄情碧水田园; ②读苏辛歌咏赤胆忠心

通关演练

1. (2010重庆綦江卷)下列各项中作家、作品及相关信息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 鲁迅——《故乡》——小说

b. 苏轼——《小石潭记》——北宋文学家

c. 余光中——《乡愁》——台湾诗人

d. 都德——《最后一课》——法国作家

2. (2010云南昭通卷)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雪》《藤野先生》都是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b.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书中人物形象鲜明,栩栩如生,张飞就是其中之一。

c. 苏洵(父)、苏轼、苏辙“三父子”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都属于“唐宋家”。

d. 《我的叔叔于勒》选自短篇小说集《羊脂球》,作者是法国著名的小说家莫泊桑。

3. (2010广东梅州卷)下面有关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

转贴于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 古语“化干戈为玉帛”中的“干戈”指战争,“玉帛”指和平。

c. “高山流水有知音”与“白雪阳春传雅曲”可组成一副对联。其中,“高山流水有知音”是上联。

d. “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的学习成绩大大增加了。”这句话词语搭配不当,应当把“增加”改为“提高”。

4. (2010云南玉溪卷)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作者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b. “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怒杀阎婆惜”等情节说的是《水浒传》中英雄人物武松的故事。

c. 喜剧《威尼斯商人》是英国大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剧作,在剧中,假扮律师的鲍西娅一定要高利贷商人夏洛克原原本本地执行契约,用智慧战胜了夏洛克。

d.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

5. (2010福建龙岩卷)下列对文学常识和名著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都出自鲁迅的小说集《朝花夕拾》。

b.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是一部具有极大社会讽刺性的喜剧。

c. 《格列佛游记》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以及马国等地的经历。

d. 《伊索寓言》中《乌龟和老鹰》的故事通过乌龟非要学飞翔不可,结果摔死的悲剧,说明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性。

6. (2010四川乐山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马说》一文的作者是我国唐代文学家韩愈,他是我国散文家之一。

b. 《杨修之死》选自清代小说家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c. 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在《傅雷家书》中,苦心孤诣地教导儿子,他希望儿子做一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d. 《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这部小说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7. (2010浙江宁波卷)名著阅读。

那穿红衣的锣夫,与拿着绸旗的催押执事,几乎把所有的村话都向他骂去:“孙子!我说你呢,骆驼……”他似乎没有听见。打锣的过去给了他一锣锤,他翻了翻眼,朦胧地向四外看下,没管打锣的说了什么,他留神地在地上找,看有没有值得拾起来的烟头儿。

① 文段中的“他”是_________________。

② 下面选项中与“他”有关的两个细节是()()

a. 他掏出一本谈话手册,用一般耳聋者惯有的尖锐的声音,让人家把要说的话写下来。

b.立冬前后,他又喝醉。一进屋门,两个儿子——一个十三,一个十一岁——就想往外躲。

c. 他回到故乡后,又受到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自容。现在是教着几个小学生糊口。

d. 地上的水过了脚面,湿裤子裹住他的腿,上面的雨直砸着他的头和背,横扫他的脸。

8. (2010山东临沂卷)“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这是清代爱国名将左宗棠书塾的一副对联。我们知道,读破万卷,首推名著经典;神交古人,当交心灵品格。中外名著所礼赞的圣哲先贤,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有许多都值得我们“神交”。请从下面推荐的4人中任选其一,先填写作品名称及作者,再用一句话概述你愿与之“神交”的理由。

贝多芬保尔·柯察金诸葛亮鲁智深

转贴于

① 我选,出自作品:《 》,作者:

_______________② 理由:_______________。

9. (2009广西河池卷)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样式,请你根据下面提供的内容,拟写下联。

他恩怨分明,为兄报仇,斗杀西门庆;他行侠仗义,醉打蒋门神,替金眼彪施恩夺回快活林;他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夜走蜈蚣岭,痛杀王道人。

上联:疾恶如仇,鲁达拳打镇关西;

下联: 。

参考答案

1. b2. d3. c4. b5. a6. b7.①祥子② b d

第2篇: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范文

一、内容的变化

(一)“考试内容”增加了“选考内容”。大纲版考试内容分五大板块:“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古代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新课标版分为六大部分:(1)现代文阅读(9分);(2)古代诗文阅读(36分);(3)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4)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5)语言文字运用(20分);(6)写作(60分)。其中(3)和(4)为选考内容。从考题的设置及分数的分布来看,新课标更注重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加大了对古代诗文识记理解能力的考查力度。

(二)现代文阅读由原来大纲版的“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变成新课程版的必考题“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和选考题――文学类(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实用类(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文本阅读。同时新课标版去掉了大纲版中现代文阅读“概括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三)“考试能力要求”由大纲版的五级变为新课标版六级,增加了“探究”能力的考查。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探究”能力要求:(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探究”能力要求:(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明显增加了考查考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某一问题,能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

(四)大纲版要求的“能识记文学常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在新课标版中直接移至“古代诗文阅读”部分,并只要求“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可见“文学常识”和“现当代诗文默写”不再考查。且从2012年全国高考语文新课标卷来看,古代诗文的名句名篇考查涉及初中、高中教材及传统文化经典。如,《孟子・告子上》、韩愈《师说》、辛弃疾《永遇乐》。

(五)语言文字运用中,由大纲版的“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变为新课标版的“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均增加了“常用”一词,限定了范围。“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中,由大纲版的八种变为新课标版的九种,增加了“反复”。

(六)写作中,由大纲版的“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变为新课标版的“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书写规范”变为新课标版的“不写错别字”。显然,新课标版表述更严密,要求更具体。

(七)2012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共17套,选用材料作文的16套。选用命题作文的1套,为江苏卷,但也是采用了材料+命题的形式。材料作文题型始终坚持内容上贴近时代生活,立意上具有多种选择,理解上不设阅读障碍等原则,并通过题干的具体要求,将立意的自、文体的选择权和标题的拟定权交给考生。大纲版、新课标版的作文都是材料作文。这些材料,都非常贴近时代,贴近生活。只不过大纲版所提供的材料指向十分明确。新课标版所提供的材料从道德层面关注社会,思考人生,呼唤人性的善良。诸如“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勿以善小而不为”、“知恩图报”、“善有善报”“既利人又利己”等。

二、结构的变化

(一)现代文阅读的“鉴赏评价”随着“选考题”调到了乙卷(主观题)。

(二)“语言知识运用”由一卷调到二卷,这样分类清晰:一卷是阅读;二卷是表达。

三、试卷结构变化

大纲版试卷均为必考内容,全卷21题。新课标版试卷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必考部分要求考生全部作答,选考部分考生只能从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中选择一类作答。必考题125分,约占全卷总分值的83%;选考题25分,约占17%。全卷18题。

四、2013年考生备考要义

由于2013年将是甘肃省新旧高考对接的第一年,为保持新旧高考模式平稳过渡,确保新旧高考的顺利衔接,2013年的高考将会是在旧的模式基础上进行的渐进式稳步改革,因此考生在备考中可不必过度紧张。

一要扎实研习新课标版考试大纲和新课标卷真题,熟稔考点,明确题目的采分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类题训练。又如,小说类文本阅读题设置的典型问题一般有“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样写有什么效果”等,这些问题都可归为“作用类题型”,作用类题型,需要分条作答,一般可以从结构项(着眼于或开头或中间或结尾的什么作用、效果)、内容项(写了什么人或事)、情感项(表达了表层或深层的什么情感)以及效果项(运用了什么修辞或手法,有什么作用)四个方面来组织答案。但这四个方面有时并不是需要都写,而是突出强调某一两个方面即可。答题时注意术语与文本要有机结合。

二要联系课本,强化识记,夯实基础,融会贯通,构建知识网络。要认真梳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5)和我省选修中的限选模块(在下列选修模块中至少选择4个。诗歌与散文系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小说与戏剧系列:中国小说欣赏、外国小说欣赏;新闻与传记系列:新闻阅读与实践、中外传记作品选读;语言文字应用系列:语言文字应用、文章写作与修改;文化论著研读系列:先秦诸子论著选读)内容,特别要注意与新课标版试题相对应的限选模块内容的对接,加强目标性、实效性训练,力争在有限的备考时间内,取得最大的备考效果。备考要强化基础知识,回归教材,把高中语文教材上的语文知识结合高考内容加以筛选、改编、整合、创新。把精读篇目按现代文和文言诗文两大类型进行梳理:现代文分字音积累、字形辨析、词语辨析、成语积累、精彩段落赏析、能力迁移六个方面;文言诗文分为实词积累、虚词积累、文言句式、名句名篇、诗文鉴赏、能力迁移六个方面。字音积累以《现代汉语常用字表》《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和中学语文教材注释中出现的一些字词为基础,字形、词语、成语可搜集相关资料编印《容易出错的字》及《容易用错的成语》等小册子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课余分散记忆,积累知识。文言诗文备考要紧扣经典篇目。全国高考语文命题组张伟明先生说过,“在文言文测试方面,文言虚词和实词以及文言文句式考查与课文联系非常密切”,“文言文试题的语段虽然选自课外,但所考查的知识都在课本以内”。事实上,这几年高考试题中涉及的文言词语大都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如此分类进行归纳总结,由浅入深,稳步推进。

第3篇: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范文

高考现代文阅读主要以三大类文体呈现,即:社会科学类文章阅读、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和文学作品阅读。笔者这里主要从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文章的角度作一归纳小结:

社会科学类文章指介绍、阐述、诠释、论证社会科学研究情况及成果的文章。其内容很广泛,从近年高考的选文看,主要反映文学、绘画、音乐、教育及考古、历史等方面内容。这类文章有三个特点:一是理论性较强,学术特点突出,思想观点具有典范性、社会认同性;二是内容涉及面广,但尚未涉及哲学、经济学等内容;三是写法灵活多样。从考查的具体内容看,近年来的高考题有一个较为明确的定位:侧重考查理解词语、句子和辨别、筛选信息的能力,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的能力。高考对社会科学类文章的阅读能力考查一般以主观试题为主。

社会科学类文章整体阅读要求能理解词语和句子在语境中的含义,能筛选和整合文中重要的信息。并且要突出两点:一是准确把握这类文章的中心论点,或者作者对谈论的问题所持的态度;二是能分析文章的层次,理清文章的结构,把握作者的思路。这两点是阅读社会科学类文章应有的认识,也是应具备的常识。

自然科学类文章指研究自然科学及技术方面的文章。在近几年的高考中,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阅读一直占有稳定的位置,题量全国卷为3题,分值为9分。高考自然科学类文章有以下特点: 1.文章的内容“新”。选文一般都是反映自然科学领域各个学科研究的新动向、新发现、新成果,近年来更是显示出贴近现代高新技术的倾向。2.文章的语言“专”。科技文的语言属于科技语体,严谨平实是这种语体的特点,而专业性极强则是这种语体更为突出的特征。但高考考查的仍是阅读一般科技说明文应具备的语文能力,而不是对高科技术语的解释。3.文章的行文“简”。选文一般选自报刊杂志,具有报道性;篇幅短,字数在千字以内,甚至仅三、五百字;其行文往往是抓住重点,不及其余,除了对文中重点知识,重要概念作必要的解释外,其他的相关环节极少涉及。

如何整体把握自然科学类文章?综观近年高考自然科学类文章,考查的目标大致分为二级:一是对基础性知识的理解,如文中的词语、句子、重要信息等;二是在此基础上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综合,如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作者在文中的基本观点等。为达成这两个目标,就必须坚持整体把握阅读材料。从整体入手,大处着眼,把握阅读材料的主旨、行文特点、重要信息等方面的内容,进而加深对阅读材料中各个具体或局部问题的理解,从而达到能全面、准确地回答所要求解决的阅读试题,这应该是自然科学类文章应试阅读的正确顺序。

整体把握自然科学类阅读材料要注意如下几点:1.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或内容要点;2.抓住关键词语、重要语句,贯通全文内容;3.联系根据材料设计的阅读试题,突出整体把握的目的性和针对性;4.根据阅读试题的要求,对筛选整合的信息一一辨别。辨别时要找准对应点,从语意重点,修饰限制语的范围、程度、正反方向等角度去认真辨析。

解答社会科学类文章或自然科学类文章题目,一般分为三步:

1.初读。快速扫描,有个大体印象。

2.再读。逐句快读,迅速地抓住文中提供的重要信息,整体把握文意。同时动笔画出关键词、句,以备解题之需。关键词主要包括文章重点阐述的名词术语,对说明新知识、新发现、新理论等形成、发展过程及作用有重要意义的修饰语、限制语以及有指代意义的词等。

3.精读。看清题干要求,将选项一一对照原文,精读相应文字,确定答案。这一步的关键在于对照比较。

社会科学类文章阅读误答原因大致有四:

一是阅读急功近利。没有真正读懂原文就急于动手做题,结果做题受阻,再去读原文,既耽误时间,又不能准确地捕捉文中的信息。

二是缺乏阅读的敏感性。不能快速地找准、找全包含答题信息的语句,不能从众多信息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必要信息。

三是找到答题要点,但不能根据题目要求去表达,与标准答案有较大出入。

四是基本功差,语言不通,错字很多,卷面混乱。

因此备考的基本对策是:增强阅读社会科学类文章的语感,提高理解社会科学类文章的能力,主要依赖于平时的阅读积累。考前准备主要针对考试时的心态和解题的基本方法。

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误答的原因有:

1.平时缺乏整体阅读意识,未能养成全面把握文旨的习惯。

2.临场心态不佳,不能正常发挥。

3.摆不正阅读与做题的关系,文旨尚未把握便急于做题,甚至胡乱猜测,结果翻来覆去,费时费力,甚至答错。

4.做题方法不科学。有的考生不是先读题干,而是急于读选项,把头脑搞昏,结果欲速则不达。

第4篇: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范文

关键词:英语专业四级;阅读理解;步骤;技巧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85-02

在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中,阅读理解是一个必考题型。该题型的特点是分值较高、题量较大、答题时间较长。能否答好阅读理解是能否顺利通过考试的关键。解答这类试题,关键要了解该题型的特点、常考类型题,掌握科学的解题步骤,并学会一些解题技巧和原则。

一、阅读理解的特点和主要测试题型及解题对策

阅读理解既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又要求考生的阅读速度。文章题材一般比较广泛,学生平时的训练应点面结合,既要注意阅读材料的全面性,又要抓住重点。

在多数阅读理解问题中,细节题、主旨题、推理判断题、观点态度题、判断词汇短语题和排除题等是常见的题型。细节题要求考生确认文章叙述的事实和细节,是阅读理解最为常见的题型,经常考列举、举例、指示代词、人物、特殊标点符号等。考生应注意一些常用的词汇和短语,如as,inpoint,for example等。另外,对于包含破折号、冒号、引号等特殊标点符号的句子要特别加以注意。主旨题要求学生掌握所读材料的要旨,考生应特别注意首尾两处。解题点往往在文章的首尾两句或转折句、因果句和举例句中。推理判断题考查学生的综合推理判断能力,经常围绕整篇文章出题。在回答这类问题时,要善于通过综合逻辑推理来挖掘深层内涵并联系整篇文章分析判断。这类问题常涉及人物、论断和举例,经常考查文章的总结部分。观点态度题主要考查作者对文章所述问题的观点和态度。这类问题常有一些提示词出现在文中,如show,demonstrate,imply,mean,discover,indicate等,语意转折处和复杂句也经常考到。判断词汇短语意义题经常将一些不常见的词汇和短语作为考查点,要求考生判断它们的意义。同时,指示代词、关系代词、一词多义也是经常出现的考点。回答这类问题要特别注意指示代词和关系代词的作用。结构复杂的句子中的指示代词,更是考查的热点。这类题需要注意肯定和否定之间的关系,避免不应有的失误。人物、观点、结论往往是这类题考查的重点。

二、解题步骤及解题技巧

科学的解题步骤是答好阅读理解的一个基本前提。一般的阅读题都有五个左右的问题,以五个和五个以内居多。每个问题都有一定的针对性,都是针对于文章中的某一句话或某几句话(个别是针对某一段或整篇文章)。因此,在做阅读题时,第一步应该先读问题和选项,从问题中找到关键词,然后从文中找到这些词,认真研读这些词所在的句子来确定问题的答案。所谓的关键词,是指问题中的一个词或几个词在题干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是题干的核心。同时,这一个词或几个词(包括它们的同义词、近义词、派生词等)又极有可能在文章中出现。在确定了关键词之后,就要带着问题阅读短文。在读到包含关键词或关键词的同义词、反义词、词型变换词时,要在该句子下面画线,大部分情况下,这个句子往往可以解决该问题。有时答案也可能在包含关键词句子的上一句或下一句中。一般来讲,问题的排列顺序都与行文的顺序一致。因此,正确的解题方式应该是在问题和文章之间来回转换。

正确的解题技巧能够加快阅读速度,提高答题的准确率,为考生答好其他试题赢得时间。通过对常见考题的分析,笔者总结出如下答题技巧。

第一,选项中与原文存在同义词替换、词形变换的一般是答案,而与原文重复单词较多的选项一般不是答案。例如原文中使用pressurize,而选项中包含feel great pressure,这样的选项基本上可以确定为答案。

第二,符合一般常识的选项往往是答案,不合常理的往往不是答案。例如:We learn from the passage,all English dictionaries include ?摇.

A.legends. B.mythology. C.word origins.

D.word definitions

根据常识,所有的英语词典肯定都包括词的解释,却不一定都包括传说、神话和词源。因此,解决这道题时根本不用看原文,就可以确定答案是D。

第三,选项中包括十分肯定的语气词时,往往不是答案。这些语气词包括all,only,never,always,certain 等。而包含一些不十分肯定的语气词的选项往往是正确答案。这些语气词包括may,often,more or less,not necessarily 等。

第四,通过原文中的连接词、副词及一些短语来判断答案。例如,“and”所连接的前后两部分意思大多相近;although,or,on the contrary,rather than等连接的前后两部分意思经常相反;原文中的but also,moreover,above all,besides,in fact等词后面往往是作者所要强调的内容;to this end,for this purpose,with this objective等表示目的;thus,consequently,eventually等表示结果,它们引导的句子经常会作为考查点,在观点态度题中较为多见。

第五,原文中的一些结论性的话经常作为考点加以考查。这些结论性的话所包含的谓语动词主要有show,demonstrate,imply,suggest等;此外,也有一些动词所在的句子能够表明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如believe,hold,harbor,advocate等。

第六,原文中的一些特殊句子如转折句、条件句、举例句、因果句等比较容易成为考点。因此,读文章时要有所侧重,重点句要细读,其他句子要略读。确定答案时要大胆判断,抓住规律。

三、日常阅读英文材料应注意的问题

提高阅读能力,日常的训练十分必要。首先,要扩大阅读面,增加背景知识。在阅读过程中,要善于把握主题句,认真读懂文章的开头句、结尾句以及每一段的第一句。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时要注意力集中,切忌心猿意马。要克服出声阅读、逐字阅读、边读边译等不良习惯。最后,要尝试将阅读压力变为阅读兴趣。英语阅读材料题材广泛,能够扩展知识面、提高文化修养。只要平心静气、持之以恒、勤于思考,阅读兴趣就会不断增强,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汉生.新编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指南[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2]陈爱敏.高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技巧与训练[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第5篇: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范文

关键词:语文阅读写作方法

不少同学认为语文难学,高中语文尤其难;甚至有些同学到高考复习阶段还在问,语文怎么学。也有人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花了时间也不见进步多少,不花时间也不见得就退步。更为普遍的看法是,语文考试不考书本上的,语文课本(课文)没有用处。

对语文存在种种困惑的不仅仅有学生、家长,还有许多教师,甚至一些语文教师。追根究底,对语文的困惑、误解,甚至偏见,都是因为对语文学科的特点缺乏深入的了解,缺乏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最近几年,我一直反思高中语文教学的现实问题:学生普遍缺乏学习语文的兴趣,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兴趣、习惯、方法,是每个人无论学习什么都不可或缺的,为什么偏偏语文学科全部丧失了?所以,我认为,高中甚至中小学语文教学完全失败了,比叶圣陶先生所批评的“少慢差费”问题更要严重。可惜尚未引起广泛的注意。

一、认识语文

关于“语文”,一种理解是语言和文字,它侧重基础知识。所谓语文基础知识,包括字词句等汉语知识,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文体知识,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很明显,一个人的语文素养不能仅仅体现为这些常识的!另一种理解是语言和文学。现行高中语文教材虽然增加了不少文学作品,但仍有浮光掠影之嫌,要“努力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时代精神,藉以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谈何容易。所以,我的理解是:语文应当包括语言、文字、文学和文化。

语文学科的特点:

一是主观性强。语文与其它学科尤其理工类学科不同的是,其它学科的考试内容可以在书本上找到相应的原理(定理),具有科学性、客观性,一旦掌握了原理(定理)就能解答习题;而语文要靠感悟,要靠表达能力(语言的运用能力),而且文无定法,阅读也是个性化的,主观性最强。每年高考考生不管多少,理工科试题的答案几乎不能不同,语文科试题(主观题)的答案几乎不能相同。如有雷同,即为作弊。这也是造成普遍认为语文科不考书本上内容的根本原因。

二是涉及面广。语文学科所涉及的内容五花八门,有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等文学作品,有历史、政治、经济、文艺等社会科学的文章,也有台风、地震、沙尘暴之类的科技说明文,几乎是天文地理、古今中外无所不包,只要是用汉字排版的,都是语文的学习内容!

三是在生活中。语文是在生活中的,不是停留在书本上的。语文既然涉及面广,当然也包含了生活,必须将书本上所学的语文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广告、招牌、宣传、告示……无一不与语文有关:书写是否规范,用语是否妥当,孰优孰劣。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可以感受传统文化底蕴。司空见惯的事情也能反映社会心理:有人闯红灯,必有人跟随;货车倾覆,有人趁火打劫,也必有人跟随,甚至哄抢。分析其心理,无非是阿Q的理论:“和尚摸得,我摸不得?”且不说阿Q的流氓理论,更可怕的是把它作为一种正确的理论而加以广泛应用,把别人犯错(犯罪)作为自己犯错(犯罪)的理由。

四是厚积薄发。语文涉及面广,需要具备的知识就要广泛,学习语文必须见多识广。只有具备广博的知识,才有可能理解所阅读的文字,才有可能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见解。厚积薄发,换句话说,就是见效慢,不能立竿见影,这也是许多学生及家长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的根本原因。语文成了学生首先可以丢弃的学科,罕见学生愿意将课外时间花语文上;上课提及课文几乎全是摇头,有的说书上没有这篇课文,有的说老师没教过这篇课文。

二、加强积累

基于以上对语文学科的特点的研究,我们就应当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语文几乎无所不包,我们就把生活的、阅读的都纳入语文范畴。从语言文字(读音、字形、词语、句式、修辞等)到文体知识,从文学常识到文化知识,从历史、哲学到科学技术,从时事新闻到考古探索……尽量做到见多识广。

积累,就是日积月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长期坚持,才能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许多名家、名人的成功因素之一就是坚持积累,如剪报、摘抄、日记、背诵。这些是习惯,也是方法。其中,背诵是一项基本功,是增强记忆力的途径之一,也是学习语文不可或缺的方法之一。问题在于许多学生过于功利,又不够勤奋,认为背诵的只是高考默写所要求的篇目,只要高考前突击就可以了,于是错别字多,失分多。这是对背诵的误解。当我们阅读名家作品时,常常感叹作者知识渊博,能旁征博引。不是他们写作时才四处查找资料,恰恰相反,是他们在平时积累的基础上有所感悟,不吐不快,才有了作品。要学好语文,必须背诵名篇名段。但我们的同学太不注视背功了,一提课文就摇头。就像把房屋建在沙地上,水一冲,房屋就倒塌;不愿背诵,缺乏积累,如何能提高语文素养?只是人的记忆力再强也不可能储存所有的信息,所以要用剪报、摘抄、日记等方式辅助。

积累的方法还有联系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温故知新、举一反三。学到一样东西,就要联系以前学过的相关内容。比如,读的《沁园春·长沙》时,就要背诵他的《沁园春·雪》,复习诗词的相关常识。读到“独立寒秋”,思考“孤独”话题,就要联系屈原的孤独——“世人皆醉我独醒,世皆溷浊我独清”,陈子昂的孤独——“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感悟“孤独”是精神的而不是肉体的。读到“鱼翔浅底”,就要联系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三、阅读方法

阅读,首先要遵循开卷有益的原则。一方面要学会判断所阅读的文字是否有益,另一方面要在阅读中受益。要实现在阅读中受益的目标,就要讲究阅读的方法。

一是猜读。首先从标题入手,猜测文章内容,然后阅读,印证猜测。比如《故乡的榕树》,可以推断为思乡类作品,而且是围绕“故乡的榕树”叙写乡亲乡情,抒发思乡之情的。其次,可以自行设计几个问题,然后通过阅读寻找答案。如《烛之武退秦师》,可以设计问题:烛之武是谁?为什么要退秦师?怎么退秦师?解答了这几个问题,也就把握了文章的大致内容。

二是悟读。“学而不思则罔”,学习却不思考就会困惑而无所得。许多学生经常感叹,不是不想看书,因为看过就忘了,语文水平不见提高,于是渐渐失去了兴趣,失去了动力。其原因大概还没有掌握“悟读”的要领,不知道阅读时应该思考什么,不知道应该从作品中获得什么。其实,悟读并不深奥而难以掌握。比如《游褒禅山记》,可以先学一事一议的写作技巧,然后感悟作者的观点:关于成功的条件和做学问的态度问题,再将这些观点拓展,联系现实,想想自己应当如何对待学习,如何才能实现理想,等等。再如《鸿门宴》,关于项羽的破釜沉舟和乌江自刎的故事都比较熟悉,但未必能再结合赵括的纸上谈兵和马谡的失街亭,思考“经验”话题。如果能明白,其中原因在于主帅是否具有威信和将士们是否对他信任,并且认识到“经验”不能生搬硬套,那么,无论时隔多久,一旦提到与“经验”有关的话题,都会想到这几个事例。

悟读,就是通过阅读,丰富自己的阅历和情感;“与文本展开对话,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就是多想想,文本能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对我们有什么启迪。

四、写作技巧

阅读过程也是一个借鉴的过程。课文也是范文,可以学习、借鉴名篇佳作的写法,作文就是从模仿开始的。议论文可以学《游褒禅山记》的一事一议写法,也可以学《六国论》《伶官传序》的开门见山写法;写景抒情类可以学《我的空中楼阁》《故乡的榕树》;叙事抒情类学《项脊轩志》;写人的可以学《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阅读鉴赏还要“努力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时代精神,藉以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作文的水平,首先体现为认识水平,其次体现为语言水平。“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如果能做到“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再做到文从字顺,那么,作文对他来说不过“小菜一碟”。

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在课堂的教学和课外的辅导中,除了实施以上两个步骤,还要训练读后感的写法。因为读后感的应用非常广泛,如能掌握,实现阅读和写作两大目标就会事半功倍。(关于读后感的写作技巧,另有拙作《考场作文模式》介绍。)

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兴趣、习惯和方法,其中方法最为关键。因为方法影响效率,效率影响兴趣,兴趣影响习惯。但兴趣却又是原动力,“在教育领域,一个主要原则是:人们对喜欢学的东西会学得最好,用所有的感官学会学得最快。”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应当让学生明白,“我们怎样学习比我们学习什么要重要得多”,寻找、掌握适合而行之有效的方法至关重要,“世界充满着解决教育疑难的方法”,“大多数的学习方法,都是常识”,不是缺少方法,而是缺少发现。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第6篇: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范文

针对文言文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如下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近年来中考文言文阅读考查的方式主要有:课内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课内文言文比较阅读,课外文言文比较阅读。题型主要有:填空题、选择题、断句题、文言文译题、理解运用题。考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顺畅朗读,掌握文言的句读;理解常用的实词和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和翻译句子;理解作品所蕴涵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了解作品的主要艺术特色和表达技巧;能结合作品内容进行评价,谈出感受;借助注释阅读理解浅易课外文言文。

《语文课程标准》在继承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基础上,增加了探究性学习的内容,注重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能力。这一理念反映在考试评价方式上,就必须打破传统的“封闭题”,增加“开放性探究题”。也许正是因为如此,近年来文言文阅读的命题形式有所改变,出现了文言文比较阅读题,并渐成时尚。其命题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文本材料的选择上,由单一文言篇段变为两个有所关联或类似题材的文言篇段;二是由于文本材料的变化,考查内容也有所变化,出现了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表现手法等方面的比较分析试题;三是打破了以往文言阅读试题为封闭性、客观性试题的常规,出现了不少能激发学生思维的主观性的开放性探究题。开放性探究试题立意新颖,内容丰富,答案多元,解法富有创意,给中考文言文试题带来了勃勃生机。

【考点解析】

一、文言实词。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各地考试大纲及对近年来各地中考试卷的分析,今年及今后对文言实词的考查将呈这样几个不变的趋势:一是对文言实词的考查更加注重理解和运用的趋势不变;二是考查对象为常见的实词的趋势不变;三是题型重具体释义(含句子翻译),轻选择、判断的趋势不变;四是命题的文本材料由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趋势不变(但考查的知识点仍是课内文本材料中的知识点)。对文言实词的考查是中考的重点,主要是对常见的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理解时必须结合具体语境,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根据上下文”来理解词义。进行文言实词的复习,应重点注意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古字通假现象;二是古今异义现象;三是一词多义现象;四是词类活用现象。

二、文言虚词。在中考中,文言虚词虽不是文言文阅读的考点,但对常见的文言虚词用法的考查还是很普遍的。随着中考改革的逐步深入,对文言虚词的考查将更加注重理解和运用,不再考查那些烦琐的词法、句法等古汉语知识。纵观近年各地中考试题,对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二是虚词在朗读中的作用;三是文言句子的翻译。前两种是对文言虚词的显性考查,后一种是对文言虚词的隐性考查。要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识记常用文言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2.结合语句翻译确定该文言虚词在句中的意义;3.根据文言虚词在语句中的作用,巧妙地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来替代;4.先多朗读,体会语气,再进行判断。还有一点应特别注意:一个虚词有多种用法,而相同的用法又可以用不同的虚词来表示。在平时学习中应勤练多思,把握规律,这样在运用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大致有4类:第一类是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第二类是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于、为”;第三类是起链接作用的,如“而、则、乃”;第四类是起语助作用的,如“也、乎、夫、焉”。其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而、以、于”,在复习中应多加注意。

三、文言文翻译。中考文言语句翻译题考查的题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选择题,另一种是书面表达题。翻译文言语句要做到3点:一是务必做到准确,忠实原文,力求字字落实。要想做到这一点,平时学习一定要注意积累,分门别类地牢记一定量的文言词语的活用义和通假字,翻译时尽量使用直译的方式,文中涉及到的名、号、朝代等不必译出。二是语句要通顺。对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倒装句、后置句、前置句)要调整语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对文言文的省略成分,要根据上下文的语意补齐;直译后如果行文不连贯,应增加必要的词语,使译文文意贯通,语言流畅。三是译文语言应得体、生动、优美。值得注意的是,翻译文言文切不可不辨句式,望文生义,也不可词义含混,只求大概。

四、内容理解。要求能在正确领会文言文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初步分析。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时需要根据文段内容作进一步的延伸,即针对文段内容谈体会、感悟、认识和观点,这就需要紧扣文段内容,进行开放式的回答。

【备考策略】

一、立足课内,注重积累

虽说文言文阅读命题取材的重心在逐渐由课内向课外转移,但是,即使阅读材料取之于课外,题点还是在课内。复习时,必须牢固确立读通读懂文言课文,认认真真做好文言知识的归类积累工作的思想,切不可舍本逐末。一要做好文言实词的积累工作。这是阅读文言文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在复习时,要收集散落在每篇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和通假字,对常用的实词要按照“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进行归类积累。二要做好文言虚词的积累工作。初中阶段应掌握的常用文言虚词有“之”、“于”、“而”、“以”、“其”、“为”、“乃”、“焉”等。我们要根据这些文言虚词的不同用法,结合例句进行归类积累。三要做好文言句式的积累工作。由于历史的原因,文言文的语法与现代汉语有较大的差别,所以要读懂浅易文言文,必须了解一些常见的文言句法。初中学生应当着重掌握这样几种句式:判断句、反问句(反诘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等。四要做好文言名篇(段)的积累工作。《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优秀诗文。从命题情况看,古代诗词名句的考查一般都单项命题,而文言文背默的考查往往融入文言文阅读题。在复习时,我们不仅要做到准确地背诵,还要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准确地默写。五要做好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工作。除了要掌握重要作家及其生活年代、代表作品等常识外,还应适当积累一些文学史知识。

第7篇: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范文

2015年高考文言文阅读考查的考点和命题方式继续保持稳定,然而并非无话可说。本文试从命题特点、命题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等方面做些评述和思考。

一、高考文言文命题特点

1.选材

今年高考文言文阅读选用的材料严格遵循课程标准和考纲关于“浅易”的要求,文体以叙事类的史传(包括正史和野史)最多,其次是叙议结合类的杂记、赠序和书信等,纯粹论说类的材料较少。内容多突出忠孝节义廉等传统道德、真善美的人物品质,所讲之理深入浅出,关联现实,注重对考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引导。人物方面,如新课标I卷中的孙傅忠诚爱国,正直无私,勇敢无畏;新课标Ⅱ卷中的来护儿志向远大,文治武功,忠诚廉洁;安徽卷中的梁皙次淡泊宁静,孤介自持,廉洁爱民;江苏卷中的欧阳发笃志好礼,刚直不阿,治学严谨;等等。这些人物个性独特,形象鲜明,有着非凡的人格魅力。说理方面,比如上海卷《静者居记》一文先提出“静系于人不系于居”的看法,然后直指心灵,提出“居仁而静”这一核心观点,有意针砭眼下浮躁之弊,给人恍然之感;再如浙江卷《太平州学记》一文借太平州学得以重建说明自古以来天下之治乱强弱、事业成败皆系于人的道理,议论高远,顺势而发,不由得人不信服。如果我们承认高考不仅是选拔性测试,也是日常教学的延续,是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么试题所选之材就不可小视,课程的三维目标一个不少地要在试题中有所体现。

2.考点与设题

多年以来,文言文阅读命题依据考试大纲,形成了相对稳定相对一致的考点和命题形式。尽管设题方式各卷并不相同,但对字词、语句乃至文本的理解仍是关键。今年的新课标卷取消了对常见字词的理解这一题型,但其实在翻译题中有包含。概括分析类主客观题型都有,一般都比较简单,说是“概括”“分析”,往往就是内容对照,谈不上细致的分析。其中设置的断句与翻译题也是着眼于对内容的浅层次的理解。对于文本的写法、篇章结构的分析探讨等考查点,除了上海卷比较看重外,浙江卷、湖南卷和北京卷等也有所涉及。而把对文本鉴赏能力的考查归到古代诗歌试题中去似已成命题惯例。谈到新意,去年大纲卷中出现的、今年出现在新课标卷中的古代文化常识解说题庶几可言?这可能跟选修课程的推行有关。在课程标准中“选修课程”目下有“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这样的要求。还有就是天津卷选用了三篇不同表达方式的非连续性文本,用比较阅读的方式进行考查,对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的要求更高。

二、文言文命题存在的问题及改进途径

1.存在的问题

(1)节选和设题措辞不当,影响阅读的整体认知和考查的信度。文言文文本由于试卷长度的限制,往往是原文本的节选。节选是否得当与设题是否合理,很能看出命题者的用心程度。一般来说,以删去部分不影响学生对人物和事件的整体认知,不影响考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对题目的判断为底线。而事实上则不是这样。新课标I卷的文言文本是《宋史·孙傅传》的节选,对照原文可以看出,命题者有意删去传主孙傅面对强敌,一味迷信奇门六甲,有识之士向他提意见反遭其斥责等愚妄的一面,大概就是想塑造其忠诚爱国、一身正气的形象,全然不顾作传者的本意,给了考生片面的认知。有时一字之差,就歪曲了史实,比如原文在“兵败退”前面有“京”字,说的是郭京的军队败退,删去以后的意思就变成了孙傅的军队败退。同时,第6题的选项用语也是不够严谨的。答案是C项,A项就是对的吗?A项提到“孙傅入仕以后,积极向上建言。他担任礼部员外郎,对尚书蔡僇纵论天下大事……”就令人生疑。原文是这样的:“登进士第,中词学兼茂科,为秘书省正字、校书郎、监察御史、礼部员外郎。时蔡僇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也就是说他对尚书蔡僇纵论天下大事不一定在礼部员外郎任上,只不过节选时只留下“礼部员外郎”一职,“积极向上建言”这一断言多少也有些不贴切。新课标Ⅱ卷中也有类似情况。比如“初读《诗》,舍书叹日:‘大丈夫在世,会为国灭贼以取功名!’”,“舍书叹日”这一举动就让人摸不着头脑,在前加上原文中的“至‘击鼓其镗,踊跃用兵’,‘羔裘豹饰,孔武有力”’才算合情合理。涉及断句的那句“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场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颇令人费解,前面说多次见到军队“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说明来护儿还是一个平民百姓,后面说“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就“进位上开府”,“进位”首先得有“位”吧,这不是蒙人么?“平陈”之前加上删去的原文才合理:“并深相礼重。除大都督,领本乡兵。破陈将曾永,以功授仪同三司……”如此错谬,不一而足。这种文本节选不当的做法不仅破坏语境,而且反映了随意窜改历史的不良传统;而历史毕竟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尊重和敬畏应是从事文化教育的人不可含糊的态度。

(2)考点、题型的固化和命题的区块化导致言文分离、文白相隔之弊。考点、题型的固化直接影响的是日常教学中对课程目标的落实。课程标准关于必修课程“阅读与鉴赏”的第8条规定:“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第9条也指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从言文结合的角度看,第8条侧重“文”,第9条侧重“言”。“言”是语言文字,是载体;“文”是内涵情感,是文学、文化,当然也包括文章。在命题的设置上,人们一般注重第9条的落实,因为命题相对容易且易于把握,并且理由充分:基础教育重基础,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基。但他们似乎没有认识到奠精神、文化之基对人的发展更为重要。这种倾向,表现在教学上就是“言”“文”分离,重“言”轻“文”,或者强调“言”“文”结合,落点在“言”。这样,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就是文言词汇,翻译准确、通顺成了教学追求的最终目标。按照这样推论下去,不属浅易、内蕴丰富的文章诸如《滕王阁序》《逍遥游》《报任安书》等经典文本就没有教学的必要了。另外,设题区块化也是一个问题。现代文和文言文泾渭分明,造成文白相隔,也引导教学中的文白分离。文白不能融通削弱了文言本体的价值,使得文言教学越发艰难。文白相隔与我们的观念不无关系,普遍认为文言是源,现代白话是流。其实两者都是流,都是历史都是传统。我们无法摆脱传统,过去的都会成为传统,正在使用的蕴含着显现着传统。我们的试题和教学人为地把两者隔开了,把文言当古董,完全对象化,文言学习就丧失了在现实显现其自身的主动建构的意义,以致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辛苦。其实,“言”“文”是不可须臾分离的,文白是可以融通的,并且一直在遵循着语言自身的规律发展融通着。文言自有其本体价值,承载着太多的传统文化密码,是我们赖以存在的“家”啊!然而其价值却在以翻译准确、通顺为目标的功利性教学中完全被消解。怎一个“可惜”了得!

(3)教考分离的不合理性。有不少人认为,教什么考什么考查不出学生真实的语文能力水平,主张教考分离,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多年来的命题思路也是这样,除了名句默写和部分虚词考查之外,很少有试题顾及实际的教学内容的,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教材中选择的文本基本都是经典之作,对经典的理解和赏析也能作为考生语文素养的体现,没有理由一直回避,考考又何妨?只要出题角度独特,立意新颖,也是能测量考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比如北京卷对课文《论语·侍坐》篇末文段的考查,就很有创意。试题提供两种标点,要求考生说明两种标点两种解读的不同之处,并辨别其优劣。这一试题突出了试题命制的开放性与探究性,很有启发意义。试题选材刻意回避教材文本,命题不注重探究性与灵活性,所谓的高考“天天练”“限时练”就应运而生了,人为地加重了考生的负担,其结果便是大量高分数低素养个体的涌现。

(4)人文性不彰,命题趋向功利化的实用主义。命题者往往会选择一些人文性较强的材料,但并没有设计出一些人文性很强的题,让学生阅读一下试题就说试题富有人文性其实是个误解。如果说“人文”中的“人”指向对人的尊重,对独立人格与思想的尊重,那么“文”字便指向文化,向文化致敬。我们传统文化中的治学之道便是文史哲一体。现实是我们的试题命制抛弃了文史哲一体的传统,而与时事政治、道德教化联姻。配合十后的反腐大势,今年的文言文选材特别强调官德,烟火气很浓。湖北卷的《赠郡侯郭文麓升副使序》一文谈了为官清廉的道理,而湖南卷则选用张养浩的《三事忠告》中的二则《治官如治家》和《禁家人侵渔》,直指官员惰政和官员家人受贿的现实,让人警醒之余不免感叹:语文时事政治化了!语文考题不能矜持一点么!

(5)考查缺乏探究和批判的设计。中国的文化传统绵延几千年而不绝,自然有其独特的价值,比如“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这样的士大夫人格传统,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血脉,需要我们在浮躁的现实面前坚守和传承。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中国有着长期的专制统治,一直以来思想被钳制,精神被矮化。愚忠愚孝的奴性人格、三从四德之类的封建意识、重道德人情轻法治程序等不良传统始终内在地影响着我们的文化。在怎样对待传统文化这一课题上,我们可能更多的不自觉地站在历史的角度去感受、理解当时的人事,而忘记了站在今天的维度去分析、批判,然后才是汲取有益的成分。比如上文分析到的孙傅传原文中有“倾心待之”“识者危之”等说法,从史家的春秋笔法的角度看,其中褒贬不言自明。此可谓选材不当,既已不当,不妨让考生探究之或者批判之,比如同为大宋大臣,面对朝廷倾覆之危,孙傅择死跟从,文天祥择生抗争:两人不同的选择体现了各自的价值观,你怎么看?这样的设计或许更有价值。再如,北京卷中的腹(黄享)在秦惠王因为人情赦免杀人的儿子的情况下,根据墨家私法(“墨者之法日:‘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杀了自己的儿子,这与现代司法精神相悖,属于不经程序滥用私刑,不值得提倡,而出题者却据此设题,要求考生“用两个熟语(包括成语)描述”人物,而答案竟是:“大义灭亲、铁面无私。”其实,这则材料本来可以用来让考生思考法与情、程序正义等话题,以考查考生作为现代公民的素养的,可惜命题者没能有相应的考虑和设计。

2.考点和命题方式亟需改变

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考查的是考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就其内涵而言,是可以涵盖语文能力的。不可否认的是,语文素养相差很大但测试成绩相差不大甚至颠倒的情况屡有发生。究其原因,与我们考试命题的僵化、低端化不无关系。

对照比较成熟的命题,我们会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以下建议或许可以成为改进高考命题内容和方式的可能途径:

(1)依据大语境设题,考查考生的整体阅读能力。大至对文意的理解小至对字词的理解,都离不开语境,设题语境的大小,可以看出命题者的视野宽窄和命题质量的优劣。对于文言知识的考查,命题者往往着眼于基于积累迁移的句中语境(小语境)的考查,而忽视上下文的大语境。在这方面,上海题颇有可观之处。比如第16题的(2)要求写出“其俗颇质”中“质”的意思,就要联系后文的内容,“及居相部,如岐州法。邺都杂俗,人多变诈”,从上下文不同民风的对照中可知,这里的“质”的意思应为“质朴、淳朴或淳厚”。

而要考查根据语境的整体阅读能力,首先要求命题者能提供完整的语境,而不是任意地删减、节选,给考生一个支离破碎或者扭曲的语境。

(2)依据课程性质设题,考查考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

语文课程性质的人文性着眼于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工具性着眼于实际应用能力。两者的统一,首先在于言文并重,言是手段,文是目的,所谓“得意忘言”。其次是文白相融,不能图区块分明而人为隔离。台湾学测国文试题可以给我们很好的启示。比如2015年第17题:

下列各组“”内词语,前后意义相同的选项是:

(A)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贾赦“交通”外官,依势凌弱

(B)廉、耻,立人之“大节”/沈錬每日间与地方人等,讲论忠孝“大节”及古来忠臣义士的故事

(C)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寺中若有此秘径地道,敝寺“方丈”事先自会知照各派首领,怎能容这些邪魔外道从容脱身

此题为多选题,每个选项的前句为文言语句,后为白话语句。台湾的学测国文试题十有八九是这种类型的题,可谓抓住了汉语的特质:文白的承续性、相融性、互参性。

依据课程性质设题,同时要克服刻意回避教材文本的倾向,而是能做到综合、融通、提升,还要与喧嚣的现实保持一定的距离,防止沦为纯粹功利性的工具。

(3)依据选拔性功能设题,考查考生的评价能力。台湾学测试题的设置比较简单,有一半分值采用选择题的形式,但考生如果没有广博的知识背景和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做支撑,是很难答对的,这也使得猜题押题没有了市场。而大陆的则显呆板化,考文化常识就考文化常识,注意到了文化的重要,考的却是死的知识。比如,新课标I卷对“登进士第”“兵部”“庙号”“太子”的考查和新课标Ⅱ卷对“名字”“谥号”“嗣位”“阙”和“诣阙”的考查。更严重的是相对于其他学科,命制的高考语文试题的选拔性功能很弱,造成大多数考生的语文成绩分差不大,打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命制的试题除了缺乏深广的背景和灵活性之外,还缺乏一定的深度,尤其缺乏对批判性思维的考查。

比较而言,台湾学测国文试题这方面做得更好。2015年“文章分析”题选用台湾各版高中国文教科书共同选文曹丕《典论·论文》中的一段(甲段),和高行健的《文学的理由》中的一段话(乙段)形成对照阅读,要求:

(一)为何人可以透过书写而不朽?请依据甲段文字,阐释曹丕的看法。

(二)就“书写对写作者个人的价值和意义”这个议题,你认为曹丕、高行健的观点是否相同?请依据甲、乙二段文字,说明你的看法。

上述试题文白对照,课内外结合,内涵可谓丰富。这样的题目不仅考查了考生的文言文整体阅读能力(而不着眼于一词一句的意义)、思维的深度和思想的广度,同时很好地考查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不必像大陆高考命题那样纠缠于大作文小作文的分类。

其实,在我们的课程标准中对文言文阅读有“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的要求,考试大纲也有“鉴赏评价”的考点,而我们的试题命制则往往避重就轻,缺乏这方面有创意的设计。

第8篇: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范文

关键词:中学语文;高考;复习

一、重做题轻读书

有不少教师和学生热衷于大搞题海战术,一是深信“量的积累会引起质的飞跃”,甚至寄希望于同高考题撞车;二是对铺天盖地、泥沙俱下的复习资料失去鉴别力,觉得这也好那也好,于是统统采取“拿来主义”。殊不知,题目做多了,势必减少了读书的时间。这样囫囵吞枣、昏天黑地地做下去,对提高语文能力没有什么大作用。真正有效地复习应该是精练,举一能反三,触类能旁通,宜少忌多,宜精忌滥,宜巧忌偏。只有精练,才能保证有时间读书。而只有广泛阅读,读字词、读课文、读作文、读课外书,才能增强自己的语感能力,积累丰富的知识。“操千曲而后晓声,观万剑而后识器。”刘勰这一著名的论断所阐明的,也是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获得真正语文能力的道理。同学们,花时间去读书吧,而不要整天拿题目来做啊做啊!

二、重语基轻作文

有相当多的教师和学生认为,语文基础知识虽多虽难,但复习起来容易操作,复习起来心里踏实,复习效果也快而明显;可是作文训练起来就往往不好把握,也没有这样立竿见影的效果,即使多写几篇,也不一定能提高多少分。所以,有时间和精力总愿用在复习语基上,而不愿用在作文上。这种思想是错误的。语基复习固然重要,作文复习同样重要。在近几年高考中作文所占的比分已发生很大变化,已占整个试卷的百分之四十。教师轻视作文的复习,是对学生的前途不负责;学生轻视作文的复习,是拿自己的命运开玩笑。作文复习确实难以把握,但也不是没有规律可循。我们可以先从《考试大纲》的研究入手,明确作文的要求;再研究近几年高考作文,把握其特点及其发展趋向;有计划、有针对地从事作文训练,同样能够提高作文水平。

三、重识记轻阅读

这也是高三语文复习阶段中常出现的一个不正常的现象。不少教师和学生认为,识记题有本可依,而阅读题则活得很,非一日之功,只好靠基础,靠天收,靠运气。于是对阅读这一大块往往草草带过、匆匆收场,甚至把它当作难啃的石头而丢在一边根本不复习。这是十分错误的想法。进入21世纪,阅读已经成为人们求知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学习方式,以学习知识、获取信息的阅读关系到我们的学习成绩和生存质量,因此提高阅读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高考对阅读能力的考查也一直是十分重视,分值高,评分要求严格。再者,做阅读题也并非毫无规律。课本及报刊上介绍了许多方法可供借鉴,我们自己也可探索一些方法。

四、重理解轻表达

有相当多的学生以为,主观表达题费力大,收益小,见效慢,练习起来往往事倍功半。于是,他们不学用词造句,让他们做“仿例造句”“扩展语句”的题目,他们的试卷上往往是空白;让他们做阅读题,他们也懒得自己去分析思路、概括段意和文章中心,只等着对老师的答案加以接受或否定。而一部分教师对此现象也往往迁就,自己直接报出答案。这样的后果是,高考试卷上第四大题阅读题,学生的答案往往是语言苍白无力,前言不搭后语;第五大题语言表达题,得分率更是十分低下;不用说,这样的学生要想在作文中拿高分,也犹如登天。因此,复习中,教师和学生都要重视表达的训练,多说,多写。

五、重资料轻教材

到了高三复习阶段,复习资料肯定少不了。但不少教师和学生错误地认为,反正高考不考书上的,于是就将教材晾在一边,一心只读复习资料;甚至在一些学校,第六册教材竟然弃而不教(为了应付会考,第五册不得不教)。不错,当今高考题大部分来自于课外,结合教材的题目看起来很少,但不等于说教材就没有什么用了。认真分析一下高考试题,几乎都可以依靠中学教材的知识来解决。教材提供给我们词语解释和用法、文学和文化常识、写作格式、素材运用等知识和能力。尤其是文言文,试卷上的每个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每种句式的特点等,都能在教材中找到相应的知识点;特别是近几年高考,有相当多的课文中现成的句子直接搬上了试卷。试想,如不熟悉教材,这些题目又怎么能答好?

第9篇: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范文

    一、今年高考历史试卷试题的特点

    从总体上看,今年全国普通高考政治试题的设计,符合国家教委考试中心公布的95年《历史科考试说明》 的各项要求;继续沿着有利于高校选拔有学习潜能的新生和有利于提高中学教学质量的目标前进,它具有如下 几个特点:

    1.以稳为主、实行微调

    全卷题型不变,中外历史比分结构不变,题量不变,试卷高度仍维持在94年水平。

    题型比分略有调整,如填空题由94年的15分减为95年的10分,多选题小题比分不变,仍为每小题3分,增加 2个题,由94年的30分增加36分,题量由94年的10题增为12个题。这样,95年的第Ⅰ卷(即选择题卷)就由94年 的60分增为95年的66分,第Ⅱ卷(非选择题卷)填空题由94年的7个题减为95年的5个题,分值共10分。材料解 析题题量比分不变,问答题题量(3个)不变,比分减少一分。这样调整后第Ⅲ卷总分为84分,比94年少6分。 但两卷总分66分+84分仍为150分。保持在94年总分水平。

    2.三方覆盖、突出能力

    今年的历史试题,在考要历史知识,重视学科知识内部联系,总结基本规律的同时,注重了三个方面 的覆盖。①教材章节知识的覆盖。据初步统计中外历史共覆盖教材章节约占51%,比94年覆盖率略高。②教材中 政治、经济、文化三大块知识的覆盖分别为105分、28.5分、16分,文化部分考分略低于94年,但仍比93年高8 分。③能力覆盖。今年大量试题不仅考查了记忆能力,还较多地考查了理解能力,运用能力,尤其是考了综合 ,分析、评价方面的能力。今年各题型中考查思维能力分值为97分,比94年试题能力分增长16分。以选择题为 突出。今年的选择题已由最初的考查再认再现的内容扩大到了考查理解、分析、综合、评价的内容。如单项选 择题10个题中高档(即较难题)就有3个,只有20——30%的考生能答出。多项选择题12个小题中就有8个是高档 题,其中第30题只有16.96%的考生答对。这些较难的题也多为考高层次思维能力的试题,其特点是干扰项有效 迷惑性大,较能反映出学生在掌握知识中的典型错误,有较好的区分度,从而提高了考试的有效程度。填空题 也有能力要求,如识图填图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考查历史知识与题干内容的内在联系和严密的逻辑关系。 材料解析题与问答题也多角度地考查了学科能力。

    3.渗透德育、思想领先

    今年试题注意渗透德育,体现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等思 想教育。问答题第43题更具有明显的时代感,要求考生能明确认识中国人民的“是世界现代史上最早 的反法西斯战争,是国际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纪念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胜利50 周年,从而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

    4.四个渗透,浓郁的大文科特色

    今年试题还明显地反映出高校要求选拔具有潜能的、优秀的新生的强烈趋势,表现在试题突现了四个方面 的渗透。①史地渗透。如选择第二题,“下列战役中,战场地理位置最南的是A、牧野之战B、垓下之战C、巨鹿 之战D、官渡之战(答案是B)。考生首先必须先弄清上述四个古战场的古今地名对照,所属省份,方位,再进 行比较,才能找出谁属最南的战场。②文史渗透。如材料解析题第39题,要求把试题引用的一段有关继昌隆缫 丝厂建成投产后,艰苦创业,生产经营,开拓业务的重要情况的史料进行概括提炼。这7分的题其实变象在考查 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③政史渗透。有些历史题需要用政治课范围内学过的知识来综合解决。如问答题第42题 ,中国近现代史(下册)教材中散见的内容,作为答案材料并不多,但政治课却讲了不少。考生只要注意发挥 知识迁移能力,恰当地用政治历史学过的内容,综合作答,就可获得理想的成绩。④题型渗透。今年的填空题 中巧妙地移植了识图填图题型。如填空第33题提供了一幅教材中未曾出现过的示意地图,先列出三个参照地名 与江河名,及一个地区手工业特产内容,要求考生根据图示方位判断地区名称,进一步回答两个地区手工业特 产,主要考了迁移知识能力。又如今年的选择题中就出现了五个材料选择题,题干供阅读文学就有154个字,此 阅读判断就要花费学生不少时间。

    二、今年的历史试题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导向作用

    今年的历史题在考查历史学科能力方面迈开了更坚实的一步,在题型改造,充分发挥各题型功能方面,今 年的试题是有创新之处的,一方面是让作为客观题的选择题增大思维能力考查的功能,另一方面又让主观题中 的问答题在考查各项能力及基本观点的同时,重视考生的基本历史知识的考查。今年的三个问答题就比去年多 了24个知识点,需要考生答出重要的基础知识增多。这就启示我们,在今后的中学历史教学中,既要狠抓基础 知识,又要淡化单纯记忆知识,努力加强对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各项能力的培养,这样才有助于解决层次 比较高的能力要求。所以,必须强调在传授知识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重视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必须以新考纲中 九条能力要求为蓝本,注意能力要求的层次性和逻辑性,对照九条能力要求与各个离考题型的对应特点,注意 操作,经常训练。针对学生存在的薄弱环节,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经常注意指导学生把知识学活,既要注意 知识的横向联系,也要注意知识的纵向连贯性,对知识的地理空间位置也不能忽略,尽量避免生吞活剥,孤立 地死记硬背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