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数字化实训总结范文

数字化实训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字化实训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数字化实训总结

第1篇:数字化实训总结范文

笔者所在杭州市公共实训基地整体规划和实施了数字化实训工厂,在其应用中探索出一些应用模式。

CAXA数字化实训工厂是在实训基地建立真实企业的生产环境,学员按照真实企业的生产过程组织实训项目,学员按照企业的生产岗位分工协作,学员生产的成果按照企业的模式来检验,使学员通过项目式的实训项目掌握进入企业就业所需的先进制造技术、制造业自动化技术和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同时实现实训教学过程的可视化、信息化,成本的可控性和图表化。

整个CAXA数字化实训工厂包括了理实一体化讨论区、可视化管理、PLM体验中心、车间管理、库房管理和实训资源管理、绩效管理、设备管理部分,这模块是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和实训基地学员实训的每个过程紧密连接,利用基于网络的CAD/CAPP/CAM/PDM集成技术即PLM技术,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具体的应用如下:

一、学员进入基地:进入PLM体验中心和实训车间参观,调用实训资源管理平台中的资源如开学第一课视频、多轴数控加工视频等树立企业和岗位的概念,并了解课程与岗位的对接。

二、实操实训:

在PLM环境下进行产品设计和制造,实现产品无纸设计和全数字化制造。在无纸化的设计、生产过程中,产品按照流程实现设计、工艺及制造,所有数据之间相互关联。同时在对外培训过程中,实现了理实一体化,融洽的匹配了学员理论和实操的整个过程。

1、零件加工前的分析讲解及加工完成后老师的总结评判:通过一体化讨论区老师调用教案、课件及视频讲解等资料现场讲解,实训零件的加工示范学员可在一体化讨论区清晰直观的看到,实训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杜绝围观。

2、零件加工前需要准备的刀具和材料:老师可以通过库房管理刷卡领用,完成后刷卡归还。根据实训规划,库房准备工具及物料,库房管理员负责制单及发放物资,由带班老师刷卡领取,实训管理员负责审核单据;

3、库房物料编码管理:对入库的物料进行统一编码,自动为单据设置想要格式的单据编号,编码自动生成,不需要人工手动再设置;对到库房办理相关业务人员统一使用ID卡。

4、库房物料消耗跟踪管理:通过读卡器识别并记录到库房办理相关业务人员的ID卡,库房管理系统可以对该人员进行统计和跟踪查询。

通过扫描枪扫描条形码,能够直接把某物料部分信息直接写到作业页面内,并通过系统软件显示该物料价格、库存情况等信息。提升工作人员效率和准确率,提升数据电子化的使用率和利用率。

可以对库存、台账、出库单、入库单,出库明细、入库明细、单据明细、物资借出等信息进行查询和追踪。

5、零件加工所需的代码文件,实训前由老师审核并通过车间管理的机床联网DNC下发到学员实训的机床,保障实训安全。

6、对于多人共用一台机床进行实训,一人加工操作,其它的学员可以通过可视化管理了解零件时间加工的过程,在实训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可以通过一体化查询终端自主学习,带实训的老师可通过可视化设备时时了解学员实训的现场及碰到的问题,及时答疑。

> 实训内容的可视化,每2台机床配置1台触摸屏电脑,通过触摸屏电脑查看实训内容和工艺要求,同时跟资源库相连,初学数控的学员可以通过触摸屏电脑查看机床的操作要点及操作过程的注意点,同时能够在操作过程中有问题,通过资源库查询解答。

> 实训场地视频监控 ,在实训车间设置全方位视频监控,对实训车间的整体情况的视频可以连接到领导办公室、教师办公室和实训老师电脑显示屏上。

> 通过引入现代化企业7S现场管理理念,提升学员的企业“见识”,为培养学员良好的职业素养奠定了基础。

7、老师授课的教案、课件、课程相关的素材通过资源管理平台老师可随时查阅、上传。管理各种教职工资料及教学中使用的课件、题库或科研成果,不断积累公共资源、分级授权访问。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管理教案、课件、企业实例、题库,实训项目等资源。实现数字化教学资源规范化管理。同时可以将现场加工视频连接到实训中心机房,通过投影的方式,让学员在接受软件教学的同时,可以同步切换到现场生产加工环节,从而理解软件教学中关于工艺设置等方面的理论内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入一体,丰富课堂教学手段。

三、综合实训:基于工作流程的项目式教学

学员阶段性的综合实训:实例项目通过PLM体验中心模拟企业产品的计划、设计、工艺、编程、仿真、零件加工最后装配,学员完成企业生产流程过程的体验,并对所学课程与企业岗位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和认知。

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职业学校的培养模式,采用项目式分组规划,按一个班42人的规模来规划分7组,每组6人为一个项目小组,共同完成一个目标(组合件),作为共同的综合实训成绩,老师作为指导和最终的评分。总共有7个项目,每组完成一个项目。完成后轮换项目,这些项目以数车和数铣的加工零件。

通过CAXA数字化实训工厂的整体项目式教学,对整个教学有了极大的改善,具体表现在:

1.融入企业工作流程

实训项目按照企业项目管理模式组织,学员按照真实的角色进行协同工作,尽早适应企业角色、岗位。实训流程定义:实现企业面向产品的订单、产品设计、工艺设计、数控编程及仿真、生产派工、检验、进度跟踪、工时核算等整个产品制造过程的模拟与组织。

2.符合技术形成规律

按照单项技能、综合技能与生产型技能的递进关系,培养全方位技术型人才,符合本专业人才的技术形成规律。

3.创新实训模式,有利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对浙江省制造业产生三个方面的引领作用:一是通过基地的先进平台进一步加深校企合作,从设备场地的共同使用,到教师及优秀学院直接参与企业的产品创新、生产制造过程,可以较好地解决企业面临的加工和工艺难题;二是引导企业对自身的企业开展虚拟制造和并行工程项目改造,保障高效、高质生产;三是极大地改变企业产品开发、生产管理等模式,提升企业在现代市场中的竞争力。

总结:杭州市公共实训基地功能定位:面向主导产业及企业、面向院校、面向社会提供服务平台、以全市技能劳动者特别是高技能人才重点,满足职业技能培训、技能鉴定和技能竞赛的需要,成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和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及企业事业单位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成为新技术、新工艺、新职业推广和中高级职业技能鉴定基地;成为国内一流的综合性、公益性和示范性的公共实训基地。通过引入CAXA数字化实训工厂,极大深化并拓展了先进机械制造实训中心的服务能力。

作者简介:

刘建军,男,讲师,单位:杭州市职业技能培训指导中心(杭州市公共实训指导中心)研究方向:实训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电工电子自动化。

第2篇:数字化实训总结范文

但是,目前各类工科院校的教学工作与学生就业需求普遍存在结构性矛盾。一方面,学生的专业知识与企业就业需求技能不匹配,学生毕业后不能快速适应企业实际工作的要求。另一方面,传统教育的内容与先进的现代化设计制造模式脱节,学校缺乏符合现代先进制造业需求的数字化教学和实训环境。因此,在高新技术条件下,如何运用现代化技术提高实训设备的技术含量;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和管理;如何使教学更贴近高科技企业的实际,更适应迅猛发展的高新技术对人才的要求,是摆在高等院校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压缩了传统课程的教学课时(机械制图),而大量增加近年来流行的先进机械设计和制造技术的教学课时 , 结合现代教学理念,我们提出建设数字化现代设计制造教学管理平台,能够完全模拟企业的工作流程,培养出符合现代制造技术要求的高级人才。

1 建设数字化现代设计制造教学平台的意义

1.1 反映现代网络制造技术的全貌及前沿,提升训练层次

数字化现代设计制造教学平台与传统的金工、电子、数控实习基地,从其任务与功能、教学手段到人员构成均有了极大的改变。不应是传统制造工艺的训练,还应包括现代制造工艺的训练;不应只是工艺方法及工艺过程的训练,还应包括对信息、材料、通信、控制、环保等其它生产要素的了解,及对整个生产过程的全面掌握,并且能不断跟踪新技术、新工艺,及时向学生进行宣传,使学生能了解制造领域的前沿动向。

1.2 打造真实企业环境,让学生在学校就了解并掌握企业的生产流程

数字化现代设计制造教学平台不仅是理论联系实际,吃苦耐劳的思想作风的训练,也应该是团队精神、创新意识的训练;它不仅有操作技能、实践能力的训练,也应该有经济、质量、市场意识培养的训练。因此按照企业的工作流程,把企业的工作模式抽象成为教学平台,用这种方式来培养我们的学生,从设计环节,工艺环节、加工环节体会和了解企业的生产管理和产品加工已是当务之急。

1.3 提升先进实训设备之间的有机联系,匹配现代工厂的管理模式

在数字化现代设计制造教学平台上,学生可以在机房进行产品的设计、建模、生成工艺路线及仿真的过程。保证每个学生一台计算机,也就是说每个学生都可以进行产品的制造周期的训练,学生仿真完毕,经老师检查合格后,可以生成代码,通过数字化设计制造实训教学平台的网络传输功能,传到机床设备或是从设备上直接从服务器上读取传输数据,达到远程制造或是在线制造,真正把现代设计制造落到了实处。

2 数字化现代设计制造教学平台的建设思路

第一步,模拟典型制造企业数字化设计制造过程,建立真实的教学环境

实际上今天企业的工作流程,从二维CAD,三维CAD及分析,到工艺的编制,到制造,及数控车间网络DNC管理,都是逐步采用信息化管理。

数字化教学管理平台就是按照企业的工作流程,把企业的工作模式抽象成为数字化的网络制造教学平台,用这种方式从设计环节,工艺环节、加工、管理等各个环节来培养学生。同时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把设计工作,制造工作,生产几个环节所有信息都记录下来,串行流程改成并行流程,形成数字化设计制造教学的信息流,并在教学过程中贯彻。

第二步,数字化现代设计制造教学平台信息库的建设

作为教学的信息化,实际上就是将教学各个环节的信息流管理起来,把教学经验,实操经验记录保留下来。数字化设计制造教学平台信息库(图1)的建设就是关联学校的教学重点和企业工作流程,全面连接各个课程知识点,学生就业可以对自己有一个比较全面认识,清楚自己特长和不足,以便能清楚工作定位,增强工作面试时信心,敢于接受挑战。

在数字化现代设计制造教学平台信息库的建设过程中,其中可以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

1)教案(教学计划、教学课件、课时日志、教学大纲)——帮助学校进行专业/课程/教学规划;2)教材——组织院校老师开展教材编写,找到合适学校发展、适合学生的教材;3)课件——协助老师制作课件,帮助学校降低教学难度,便于教学成果的积累和交流;4)题库——统一出题、标准答案、统一评分标准;5)科研——打造国家精品课程;总结教学经验,创造条件,完成在专业学报/期刊论文的发表;与企业/研究院所进行项目合作,承接外协任务;6)创新大赛——建立创新设计平台,支持创新设计大赛;7)学术活动——参加在全国各地定期、不定期组织的相关学术研讨活动,传递最新行业动态和技术发展状况信息;

在信息库的建设中它可以随时扩充、随时度量、随时替代、随时共享并具有时效性、可扩散性等特点。

第三步,数字化现代设计制造教学平台的实施。

数字化教学平台涵盖了企业研发设计、工装设计、工艺编制、数控编程、技术管理、生产制造、生产管理、设备维护、质量检验等岗位所使用的信息化工具,通过模拟企业生产环境,可以让学生在设计、制造的学习中将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相结合,体验企业中的从订单、设计、工艺、加工生产及管理全过程,理解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解部门间如何协同工作,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企业急需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能够快速胜任就业后的工作环境,适应企业岗位调动。

通过数字化现代设计制造教学平台的实施,可以达到以下效果:

1)模拟了企业的设计、工艺、制造、管理,让学生在学校教学中就能够了解到企业的工作流程;2)学生教学过程中,按照企业的流程给学生分配了角色权限,让学生在学校就按照企业的工作模式得到实训;3)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企业的设计软件及设计内容、工艺软件及内容、编程软件等都得到了良好的应用,并且了解其相互间的数据传递关系;4)老师把每届学生编制的作业有效管理起来,有序的共享和管理。应用的时候直接调出,成熟的经验可以直接继承和利用;5)不同班级的学生实训后,大量重要的数据需要进行备份处理,例如:机床参数、数控代码等系统自动备份,可以方便教学资源的积累。利于评估;6)安全方面:作业统一存放在教学平台服务器上,数据安全,利于数据集成和再利用。另外,给学生按人员、角色、产品、机床、格式等设置不同的权限;7)实现监控及信息采集,可以适时了解机床的工作状态,提高数控设备的机床利用率并拥有应付设备故障的能力。采集信息包括:人员信息、代码信息、刀具信息、机床信息;8)学生加工的零件的变形设计及作业的更改,能够有效而安全的控制由此产生的同一加工文档和代码的不同版本。目前老师依靠各班级来区分不同版本的加工文档;9)应用先进系统能够将教学效率提高,将原有的课件、教案教学资源管理起来,有效利用,有效管理。提高教学效率;10)先进的企业已应用了PLM系统,数字化实训基地教学平台的应用使学生在学校就掌握了企业的数控车间信息化系统应用场景,拓展了人材培养方向,增加了学生就业率;11)通过管理软件为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搭建一个信息共享的平台(权限、流程、统计汇总、下游集成等);12)便于教材的规范化标准化统一管理。

3结论

数字化现代设计制造教学平台使学生在学校就能够体会到企业的工作环境;该平台提供的软件为机械课程的教学提供帮助,降低教学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深刻的掌握专业知识和原理;能够使学生掌握企业常用的工具软件,就业后能迅速上手工作;能够提供相应的权威考试认证,增加学生就业砝码;该平台还具有良好的创新特性,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综合素质。数字化设计制造教学平台在学校的应用,将改变教学管理,教学工具,教学手段,解决教学难点,缩短课程安排时间,增强实践教学,提升教学效率,促进师资建设和教学理念的变革,帮助和促进学校实现以先进制造企业就业需求为目的学生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胡青.以实习教学构建创新人才成长平台——实习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4):149-150.

第3篇:数字化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园林测量;教学改革

一、园林测量教学改革的意义

园林测量是一门应用学科,是园林工程专业的学科必修课,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等后续课程打下基础,是园林工程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先行性工作。

二、园林测量的教学现状

1.教学观念陈旧

一些学校的老师仍旧将教学重点侧重在理论掌握的阶段。理论课时偏多、学生动手较少,这与新时期的园林人才培养方向有着不小的偏差。

2.教材内容更新缓慢

目前,大多数高职园林测量课程的教材体系仍沿用普教的教材体系,测绘行业岗位所需的高新技术知识含量比重较少,给教师授课带来了不小的难度。

3.教师业务能力局限

现如今高职高专院校不少教师缺乏对行业现状的了解,进而缺乏对课程重点的把握,授课效果自然不能符合职业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4.教学方法传统

当下有些学校园林测量课程仍然以理论讲授为主,这种“填鸭式”的教学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5.设备匮乏、老旧

由于近几年报考园林专业的学生较多,而教学设备的配备速度却远远跟不上学生人数的增长,实验条件较为简陋,学生的实习效果不够理想。

三、教学改革与设想

1.教学观念的改革

教师要根据社会对园林人才的岗位需求,树立“以学生为本,以能力为本”的教学指导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队协作、遵守行业标准和法规的职业素养,使学生毕业后能快速适应生产第一线的需求。

2.教学内容的整合优化

教师在教学中应合理整合教学内容,合理选择实训项目,分配教学时间、确定考评方式和评价标准。理论课程是为实训任务服务,要以适度为原则。删除过时的内容,精简陈旧的内容,补充应用广泛的新内容。实际教学中降低理论深度,加大应用性知识,特别是新技术应用的比重。具体整合如下图:

教学内容的整合优化

(1)课程内容的删减

测绘不是重要任务,因此,控制测量中的测角交会及地形图的拼接、检查、整饰、清绘不在课堂讲授;现代化园林规划对园林测量中的测距、测角和测高差的精度要求不是很高,可以将误差理论这一章节作适当的删减;而大比例尺地形测图方法中,对于白纸测图的方法,随着数字化测图方法的普及应用,可以把重点放到数字化测图方法上。

(2)项目任务中引进新技术

教学内容改革应加强数字化测量的概念,增加电子水准仪、全站仪、GPS等数字化仪器的介绍。应适当增加识图、用图等实用性内容。新仪器、新技术和新方法,不单独设立任务或项目,根据与任务的相关性适时引入。

3.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

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执行者、引领者,教师自身的职业能力在教学中体现的地位尤其重要。学校应组织专业教师深入行业一线参加生产实践。带着教学中的疑问深入企业培训、考核,积攒更多书本上没有的实际经验,将其标准化、流程化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渗透,培养出行业真正需要的人才。

4.教学方法与评定机制优化

(1)项目化教学显奇效

良好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不少老师甚至以为会用PPT上课就是信息化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将实践环节录制成视频,清晰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可以给学生以深刻印象。

首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项目教学法把园林测量课程的内容渗透到每一个项目中去。例如:“平面控制测量”项目,首先,教师可以将学生4~5人进行分组。接着,教师应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设备和工具。待学生对仪器有了初步认识之后,教师再讲解所涉及仪器的正确的使用方法。这个环节教师就可借助视频和实物相结合的方法,更加直观地去演示规范操作。然后,由教师布置具体实验项目,详述任务的要求、所需要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完成他们各自的任务。这样既能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又能让他们意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教师则在课堂中扮演引导者的角色,重点在于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解答他们遇到的疑惑,换被动接受为主动求索。最后,每个小组完成一张平面测绘图,由老师组织学生互评成绩,分享成功的经验,总结失败的教训。

(2)完善的考评机制

教师可将考核方式由原来的实训考核加理论笔试考核,调整为三个部分:平时、仪器操作和期末。评分标准由平时∶期末=4∶6,调整为平时∶仪器操作∶期末=3∶3∶4,重点考核学生的实操能力。

同时,实训项目都是分组进行,那么,最后的实训作业就由各组学生先在自己组内展开自评:回顾当日实训仪器设备使用情况;测量方法正确与否;团队工作任务分配是否合理;是否有明显错误或失误等。各小组之间再将实训成果展示,分析其他组的优点和不足。最后教师汇总各组的作业情况并结合实训中的表现给出总结性的评定,增强小组之间的竞争意识,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5.加大硬件设施建设力度

园林行业现代科学技术更新、渗透快,尤其测绘科技的发展更是导致目前测绘生产已完全被数字化测图系统、全站仪和GPS接收机所代替。

硬件建设成了实验教学改革十分关键的一环。一方面,学校应加强园林测量实验室的硬件建设,完善充足的实习基地,实践教学才能不受天气的影响;另一方面,在实训中,教师应对仪器设备进行合理调配,提高其使用效率。同时也要加强对仪器设备的管理、保养和维修,以延长其使用寿命,特别是电子仪器和光学仪器设备的保养。

总之,目前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素质是学生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学生能否高质量地就业与学校的发展是高度相关的,要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提高我们毕业生的竞争力,需要我们对教学环节不断改革提高。

本文根据市场需求和专业现状提出了园林测量教学的规划与建设。从教学内容的精简、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评价制度的完善等方面着手,立求使教改工作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最终让学生受益。测量学由于受到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各相关专业学科的教学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作为从事园林绿化专业实训教学的教师,应该适应新的技术发展,对园林测量教学改革进行更深入地研究,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远智.园林工程测量[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2.

[2]谢跃进.浅议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创新教育[J].高职高专研究,2005(12).

第4篇:数字化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数字化资源;计算机网络;教学过程;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TP393.0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003-6970.2012.02.029

The Analysis of the Digital Resources in the Computer Network Teaching LI Ling-jun(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 266100, China)

【Abstract】The applications of the digital resources in computer network course exist many problems. Based on this analysis and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mputer network course in the vocational schools, introduces the design principles of the digital resources platform, and applies for the design approach of the digital resources. this paper researches how to solve the difficult problems i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through the applications of the digital resources in teaching process, so a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change the method of learning. It also explores and sums up the teaching models of the digital resources used in various discipline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informational environment.

【Key words】the digital resources; computer network; traditional teaching; vocational education

0 引 言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职业教育中的重点专业,主要培养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理论与技术并具有较强“学网”、“用网”、“组网”、“管网”和“建网”能力的中高级技能型人才。

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特别是数字化资源*的应用被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视为实现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适应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职业院校存在诸多问题,如:对校园网建设的规划不完整,只重视硬件建设,缺乏教育资源;教学模式仍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等,这些问题使得先进技术和资源并未发挥其巨大作用,阻碍了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步伐。近几年,广大教育工作者和信息技术领域的学者积极参与到新型技术应用到教育领域中,积累了很多有价值的经验,同时,也发现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且目前针对将数字化资源应用于计算机网络应用教学和课程改革的研究很少。本文就是在上述问题基础上,对职业院校课程现状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研究,并提出有效的改革建议,解决上述中的一些问题。

本文将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于教学过程,以解决传统教学中无法解决的问题,提高教学效率,转变学习方式[1],探索总结信息化环境下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于职业教育各学科的教学模式。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应用是职业院校教学模式改革的有益尝试,将对推进我国高技能人才的教育建设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指导作用。

1 职业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计算机网络专业作为学院的重点专业之一,虽然该专业受到一定的重视,但其教学目标与社会对网络人才需求规格之间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要么体现为单纯注重基本理论和原理的讲授(过多强调理论体系的完备性),表现出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造成“高分低能”的现象,毕业生不能很好地适用职业岗位的需求;要么体现在单纯注重某一技术和平台,只关注某一实用的结果(过多强调技能培养的专一性),弱化了学生理论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教学目标与职业岗位群的脱节、教学内容滞后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的单一、缺乏与课程内容相适应的校内外实训环境和实习环境等[2]。因此,借鉴数字化资源平台这种先进的模式,对计算 机网络课程教学体系进行必要的改革,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网络技术人才。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为载体的数字化资源逐步进入课堂,并在各级各类教育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投入的加大,计算机房和网络覆盖了大部分职业院校,建立起良好的数字化资源应用平台[3]。数字化资源用于职业教育可以扩大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容量,使知识构建网络化,呈现形式多样化,有助于剖析客观现场的本质,并具有技能培训的重复再现性,可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更有助于解决我国现阶段条件下职业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水平。开发数字化资源需要多方面的力量,包括教育科研人员、职业院校教师和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员,只有三方面有机结合,并在充分教学研究基础上进行研究和建设,才能研制出优质的教学资源,目前数字化资源建设出现了一些问题,使得资源的整体建设良莠不齐,影响了数字化资源的健康发展。数字化资源建设应遵循几个规则。

2 数字化资源平台设计规则

开发数字化资源需要多方面的力量,包括教育科研人员、职业院校教师和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员,只有三方面有机结合,并在充分教学研究基础上进行研究和建设,才能研制出优质的教学资源,目前数字化资源建设出现了一些问题,使得资源的整体建设良莠不齐,影响了数字化资源的健康发展。数字化资源建设应遵循几个规则。

2.1 用户界面设计规则

基于目前职业院校学生的现状,设计数字化资源平台的用户界面要直观。资源库界面是学习者与资源库之间传递信息的媒介,是资源库呈现内容的窗口。在设计用户界面时,在完成应有功能的前提下,增强美感。另外,在设计界面时,可设计多种模板,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要。在设计界面时,应该设计多种界面,给学习者选择的余地。最好的方式是能让学习者在框架范围内自由设计界面,打造属于自己的风格。许多BLOG已经有这种功能了,在资源库的建设中值得借鉴。

2.2 数字化资源的资源库的设计规则

当资源库的内容极大丰富后,同一个知识点可能会有多种媒体,如何选择适当媒体形式的资源呈现给学习者,是一个应当重视的问题。数字化资源中的资源库中可包含多种媒体,如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在设计资源库时,要选择合适的多媒体呈现形式,满足教学的需要。

2.3 资源呈现的次序规则

在学习者使用数字化资源平台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面对多个资源,如何让学习者选择相对较好的资源,是资源库应该关注的问题。资源库应该建立一个对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评价标准,资源按这个标准依次呈现给学习者。对数字化资源的评价方法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即网络计量法和三方联合评价法。三方联合评价法是指从资源建设者、学习者和第三方三个方面综合对数字化资源进行评价。1)资源建设者对数字化学习资源的了解最深刻,做初始评价。由于是自评且没通过实践的检验,这种评价带有鲜明的主观性和理论性。2)学习者是资源的主要使用者,最有资格对数字化资源对自己的价值进行评价。但这种评价依赖于学习者的主观判断,随意性大,准确性和可信度较差。3)第三方评价具有权威性,可以作为初始评价和学习者评价的有力修订。4)各种评价的权重设定。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评价者有资源建设者、学习者和第三方,各自的特点决定了评价的权重。考虑到学习者的主体性地位和第三方评价的权威性,一般来说,学习者评价权重>第三方评价权重>建设者评价权重。5)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总体评价。(学习者评价X权重)+(建设者评价X权重)+(第三方评价×权重)=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总体评价。网络计量法是根据数字化资源自身规律进行定量网络资源评价。这种方法避免了评价者主观的影响。在资源库中,可以根据学习资源的点击数间接的作为学习者对该网络资源的评价。一个资源被点击的数量多说明其在某种方面有较高的价值而受到关注。但是不是学习方面的价值就不得而知了[4]。在实际应用中,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应当结合起来。媒体属性中不妨分别列出资源的评价和资源的点击率,这样学习者可以选择评价高的也可以选择点击率高的,增加了可选择性。

3 数字化资源平台设计方案

3.1 精选内容

数字化资源库的建设,在精选授课内容、加强相关知识点衔接以及突出设计的一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精心筛选、组织和编写基础知识、支撑知识、拓展知识等资料,注意文字的精炼、准确,有利于教师的课堂辅助教学及学生的个性化自主研学,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借助多媒体技师和网络平台等方法和手段,提供丰富形象的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辅助教学以及学生可爱自主学习的内容,增强学习内容的表现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管能动性,锻炼学生从实际工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突出重点和难点

结合计算机网络教学的特点,在设计相关章节的课件时,应突出每一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在深入讲解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行,选取学科中具有典型性的例子,通过交互、问答、演示、讨论对实验的详细分析,加强学生对主要知识点的理解。

3.3 注重仿真实训

在设计计算机网络课程数字化资源平台时,要结合本身的特点进行设计。如:网络管理与应用模块的核心内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网络操作系统 (如Windows Server、Linux、Unix等)的管理与应用,另一个是网络服务系统(如Web

Server、FTP Server、Web FTP Server、DNS Server、DHCP Server、路由与NAT技术等)的管理与应用,这些内容,是构成网络管理的核心技术。如何让学生利用数字化资源建设平台更好地理解和完成这些技术,是网络课程的重要内容。这些技术只有在真实实训平台上进行仿真模拟,采用数字化资源中的多种媒体实现,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4 教学效果评价

在数字化资源建设平台中,可以在每一章节后,设计一个测试平台,针对本章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进行测试,以使学生经过测试后自我调整。学生可以利用在该系统进行自我测评,以检验学习效果。教师也可以利用该系统运行平时测验。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的状况,以调整教学策略。利用该平台,可以实现自动打分系统,及时了解学习情况,自我改进。

4 结束语

本文在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改革中,进行了数字化资源建设平台的研究与探索,通过使用数字化资源平台,加强了该类课程各知识点之间的交叉与融合,提供有效的教学共享资源平台,丰富了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手段与方式方法,有利于学生对该专业课的学习与掌握,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从而使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质量与效果得到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 马贵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应用[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5.30-32. MA Guibin.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digital teaching resources [D]. Jinan: Master Dissertation of Shandong normal universty, 2005.30-32.

[2] 张宏.新时期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实施[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2009,22(3):58-61. ZHANG Hong. The innovations and practice of the teaching reformation about the computer network courses in the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under the new period [J]. Qingdao Technical College, 2009,22(3):58-61.

第5篇:数字化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数字化学习;过程性考核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13-0031-03

一、引言

数字化学习(E-learning)深深影响着每一个数字公民的学习行为,无论是全日制在校生还是校外在职继续教育学习者[1]。在这种大背景下,各种在线教育资源不断发展、简化,提高了专业教师动手参与的积极性,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微型化、交互性的成为新型教学设计的首要理念[2-3]。

微信是移动终端安装最多的应用之一,既可以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也可以群聊,发送的消息可以是文字、图片、语音或者视频等。微信公众平台不仅能随时随地向指定用户群发消息,实现管理员与用户之间的有效互动,还具有机器人自动回复功能(包括被添加自动回复、消息自动回复和关键词自动回复)。白浩等[4]研究发现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教育领域具有良好的推广基础,在拓展师生交互、支持移动学习、优化学生管理、发展教师专业、打造学校品牌等方面具有巨大潜力。由于青年学生对智能设备的依赖,使得课堂上手机的使用率不断提高,严重影响课堂学习效果,广大教育工作者针对性地开展了一系列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数字化课堂教学活动。山峰等[5]研究表明微信公众平台能有效吸引学习者注意力,在教学内容推介、个性化学习等方面有积极作用,使用户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提升移动型学习的社会效益。卢胜男[6]以微信公众平台为微型移动学习平台,提出了移动课堂的教学设计与开发来满足学习者移动学习的需求。

二、过程性考核

高等职业教育一直面临着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满足社会对技能人才需求的难题,过程性考核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实行全过程中阶段性学习效果的考核评价,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和协作能力,是高职院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育一线技能人才的重要举措[7]。周建新[8]尝试了人文通识课程的过程性考核试验,明显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证明了过程性考核在人文通识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可行性。李荣[9]以专业技能课为例,提出了专业技能课程的过程性考核模式,客观反映了学生的平时表现和技能掌握情况,促进了教学活动中的师生互动。

选择微信公众平台来微课,基于该平台开展针对校内全日制学生的数字化教学服务,进行教学管理与教学互动的研究工作[10-12],已成蔚然之势。然而,在微信公众平台上的数字化学习行为可控性较弱,如何对该平台上的学习行为进行过程性考核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对基于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数字化学习的过程性考核模式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为该平台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中的推广使用提供椭。

三、微信公众平台数字化学习过程性考核模式探讨

1.考核内容项目化

微信公众平台的微课要以职业岗位活动为背景进行项目化、模块化,这既是高等职业教育普遍提倡的教学方法,也是开展过程性考核的极佳方式。不同的项目任务在评价体系中各有权重,学习者可以通过典型工作任务来可以了解自己对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借助平台的自动回复功能及时反馈阶段性考核结果进行激励,并引导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任务。逻辑关联性较强的项目之间,可以设置关卡,前一个项目完成度较低时无法进行下一个项目,允许学习者重新“打关”。

2.理论实践一体化

充分理解职业教育中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之间的关系,以实训技能为本位,同时兼顾知识教育,将知识的学习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理论部分的考核主要是通过超链接形式进行在线测试,实训能力的考核要求一边操作一边陈述,在平台上提交小视频和语音文本。

3.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化

课前主要是测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客观题为主,难度不大,题量不多,引导学生与老师在课前在平台上互动。课中重在项目任务的解决、动手操作和总结提升等,需要老师对学生、学生对学生实时评价。课后的作业以主观题为主,保持一定的难度。

4.考核指标定量化

为增强考核的准确性和学生对考核结果的认同,过程性考核指标一律量化。按照权重分配给每一个项目相应的分值,理论分值和实践分值宜四、六开, 每个考核指标打分区间为1-10分。

5.考评主体多元化

在线测试中客观题通过系统自动评分,主观题则需要教师人工打分。过程考核的评价以教师的评价为主,学生自我评价和小组内部评价为辅。

根据以上原则,初步拟定出微信公众平台数字化学习过程性考核模式如表1所示。

四、微信公众平台数字化学习过程性考核模式的应用

第6篇:数字化实训总结范文

一、教学设计和组织

1.逆向设计

在美国产生的逆向设计理论,是由教育学家威金斯和麦克泰提出的一种课程设计理论。该理论是以目标为导向,然后基于目标为核心选择教学内容和组织教学活动,最后对预设指向目标进行评价。

在汽车实践课程中采用逆向设计的理论,提取了汽车拆装、汽车保养、汽车维护等项目。在这些项目下设置相应的子项目,采用真实典型的汽车实物为载体,设计和开发教学项目,形成项目教学方案,切实加强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环节,强调实践与理论的紧密结合和交替进行。以汽车拆装为例,下设子项目包括:车门拆装、雨刮器拆装、前后保险杠拆装等。子项目在设计时,以目标为导向。以雨刮器拆装为例,以让学生认识雨刮器结构和使用原理为目标,为完成该目标,在拆装过程中,需要学生首先观看视频或者教师演练,其次分组练习和讨论,最后教师和学生互评。

2.教学组织

以培养学生操作技能为前提,充分结合现有的教学条件,进行教学组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培养他们学习知识的能力,在学习中,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提升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

(1)视频制作。为了保证教学效果,需要建立线上、线下一体课堂,其中线上课堂能否实施其关键在于设计、制作教学视频。以明确学生应掌握的实际操作能力为目标制作视频展示教学项目的内容。

(2)组织课堂活动。通过线上的视频学习,保证教学内容可以在课堂外传递给学生,在课堂上将以高质量的学习活动为主,让学生有机会在具体环境中应用线上了解的知识。最终保证学生可以将零散的知识用实际操作的方式融会贯通,从而达到了综合训练的目的。

(3)学生评价体系。建立教师和学生的双向评价体系,教师根据学生的上课实际情况给分。同时,学生在数字教学平台上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水平进行评价。通过双向评价体系保障教学质量。

3.数字教学平台

建立数字化教学平台,将教学任务用视频的方式展现出来。比如在日常保养的教学过程中,展示保养视频,让学生观看并分组讨论,同时教师展示操作,然后再分小组训练。这样设计的目的主要是通过观看视频,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注重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二、授课条件

“实践性”是高职教育的本体,其所有教学的内容都必须体现社会与企业真实场景的实践性。为保证实践的效果,就需要在实训室、教师素质等软硬件方面改进。

1.实训室

建设产学研服一体化实训室(车间),让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线上体验汽车拆装、保养的过程,用真实汽车及零部件进行训练,最终在真实的生产情景中学习经验,从而实现车间与课堂、员工与学生以及师傅与教师相互融合。同时具备开展对外业务的条件。

2.教师素质

为保障教学质量,教学过程中采用校内外教师共同授课方式,这样可以建立最符合实践需要的教师队伍。

采用引进兼职教师、教师下企业或在社会上招聘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担任课程教师的方式,将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作请到学校里来,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总结汽车实践课程初步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以培养技能和创造力为目标,安排各种实际场景进行具体实践,最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和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

1.数字化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

在汽车实践课程的教学中引入仿真教学,其教学方式是一种新型技能培训方式,并且仿真教学的消耗较小。但是,如何将仿真教学引出课堂,保证学生在教学外也可以学习成为改进的方向。

2.建立“产学研服”一体化实训室(车间)

利用具备对外业务条件的实训室(车间)开展对外业务,整合科研项目,开展学生实训,提高校内师资水平。在实训室下一步改建时可以将“互联网+”理念引入其中,建设线上、线下一体化实训室,提升实训室的利用率。

第7篇:数字化实训总结范文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建成“四网合一”的全数字校园网(即通过光纤与Internet连接的校园局域网、VOD校园视频点播网、全数字多媒体互动教学网、通过地面接受站与远程教育网连接的远程教育资源网)。最终拥有多媒体互动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功能演播厅、电子备课室、信息中心等多媒体信息技术设备,并把校园网连接到所有校舍,将多个信息点分布在办公室、教室、多功能厅以及师生宿舍,实现师生工作和学习的全方位信息化。

校园网应具备的功能有:

1.电子邮件服务通过E-mail与同行交往。

2.文件传输FTP服务利用FTP服务实现校内各组室、班级或个人主页的上传以及从网上下载资料。

3.浏览服务学校可以建立自己的主页,利用外部网页向社会宣传学校,提供各类咨询信息等;利用内部网页进行管理,例如通知、收集学生意见等。

4.资源共享建立电子图书馆形式的教育资源库,供师生检索、查询、利用。

5.网上教学通过视频会议系统或VOD视频点播实现实时或非实时方式的远程多媒体教学。

“一卡通”应用系统应具备的功能有:

1、门禁考勤管理系统

2、图书管理系统

3、售餐系统

4、机房计费和管理系统

5、自助消费管理系统

二、数字化校园建设之“硬件建设”

校园网数字化应用系统建设

1、教学及校务管理系统

采取购买与自行开发相结合的方式,在现有教务管理平台基础上,引进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教学数据统一管理,实现教学动态管理,教学管理信息数字化。建立完备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对期中期未及平时成绩考核,出勤考核都采取自动化办公模式,并对学生的档案进行电子永久保存。

2、数字化图书馆建设

加强电子图书、文献资源库建设,全面升级图书馆现有硬件设备。完备电子阅览室的使及管理;增加馆藏电子图书、电子期刊。举办各种文化艺术活动,形成校园电子图书文化。

3、公共资源服务平台建设

建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重点专业优质核心课程教学资源库,将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的优质核心课程的教学资源在网上公开,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建成学生自主学习环境,实现网上授课、网上辅导、网上答疑、网上批改作业功能,为“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在学院实施提供技术保证。对FTP服务器进行硬件升级改造,增大教学资源库容量,以便学生能更方便全面进行网上学习。形成了影视资源库;通过地面卫星接受站接受、收存储中国远程教育网、中国广播远程教育信息网、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等远教资源信息,形成了卫星教育资源库;通过光纤与Internet相连,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形成了地面教育资源网;

4、多媒体应用平台建设

购置高性能计算机,建立功能强大的视频服务器、音频服务器、文件服务器等。建立一个校园网外能够访问并配置详实的信息资料介绍校园文化的网站,网站添加丰富的优秀教育教学资源,将电子图书馆融合进去。

5、公共实训平台数字化建设

按照“认知实习技能仿真实践操作”的流程,规划建设符合校园体系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实训设备设施和现代化信息手段构成的现代化实训基地,充分利用现代数字化技术,培养学生认知实习和模拟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应用水平。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技术支持

学校将建成主干千兆、百兆到桌面技术先进、高速、稳定、安全的校园网络。网络核心采用万兆路由核心交换机,设置多台专业服务器,并安装教务管理软件、学生管理软件、图书管理等软件等。

电子实验室建设

“一卡通”系统建设

1、门禁考勤管理系统

在两个校门处安装门禁控制器和读卡器,学生刷卡进入,自动记录考勤信息。如遇未授权的非法卡发出报警音。可在后台软件中规定多种考勤规则,对 IC 卡进行不同权限设置,多种条件的查询等等。

2、图书管理系统

配备激光扫描器识别条形码,具有完善的采编、流通、典藏、期刊管理、公共查询、资产清查、压缩备份等功能。

3、售餐系统

学生和教职员工只需预先充值在其IC卡中,就餐买菜时,在售饭机感应区的有效距离内出示其卡,由售货员在售饭机上预设或输入消费额,确认后便可完成本此交易。有详细的消费记录 , 并可设定消费限额。

4、机房计费和管理系统

依靠软件实现对学生机的监控和管理,学生持卡上机,学习上网,客户端上的读卡器按预先设定的卡型、费率、时段自动扣钱。

5、自助消费管理系统

该系统用于校内消费管理。在校园的某些指定地点配置IC卡自动售货机,全天候二十四小时开放。可实现联网消费,也可脱机消费。刷卡后从该卡内扣除消费额,后台清分清算系统自动完成结算

三、数字化校园建设之“软件建设”

探索适应信息化教育的教学模式

一是讲授式教学模式。网络环境下讲授式教学模式的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统一授课。这种教学模式是传统教学中的班级授课在网络教学中的新发现。它是基于局域网的讲授式教学模式而言,教师利用多媒体电子教室的硬件和软件的功能,进行屏幕广播、电子举手、屏幕监视等功能实现的一种非常类似于传统讲授课教学的教学形式。这种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新模式,对于软件环境的要求不是很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单机版演示型CAI课件、视频、音频资料在局域网中进行广播演示教学。

二是讨论式教学模式。网络环境下讨论式教学模式的特点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交流,教学采取启发式,注重对问题的讨论。在教学过程中,利用BBS(一般要学生学习Telnet登录到服务器上,或者利用浏览器游览基于WEB的BBS系统),登录进入相关的问题栏目。在这些栏目中有大量的问题,学生可以浏览别人关于问题的解答或发表自己的观点。相当于聊天室的功能作用,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交流。

三是发现式教学模式。网络环境下发现式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归纳总结与概括能力。这种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提出所要探究的内容,再由学生自主上网搜索关于主题的相关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和概括。这种教学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而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因而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

培养适应信息化教育的师资队伍

随着“四网”的开通,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资源丰富多彩,信息传递速度快,教师之间的交流与讨论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给教师的教学和教研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和丰富的资源。我校校园网上建有教师备课系统和教研论坛,教师可以高度共享信息资源,利用便利的备课系统和教研论坛开展教学教研工作。教育信息化开阔了教师的视野,丰富了教师的知识,方便了教学教研工作,提高了教师教学教研效率和水平。

采取“集中培训,过关检测”、“自主培训,岗位练兵”、“制度引导,任务驱动”等措施在教师中开展“以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通过推荐和介绍运用信息技术的优秀教学范例,展示信息技术的魅力,激发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浓厚兴趣。有计划地安排学习内容,按照由易到难、由点到面的程序进行有重点、有层次的培训,每个阶段结束时都进行了相应的认知水平和操作技能检测,活学活用,务实求新,保证了培训效果。建立了与普及推广信息技术相适应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鼓励教师学以致用,把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同时作为信息技术学习提高的过程,在实践中提高自己。同时把信息技术的学习与新教育理念的学习结合起来,通过技术手段的更新来带动教育观念的更新,促进教学方法的更新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更新。

第8篇:数字化实训总结范文

1)专业办学标准分析

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测绘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意见,测绘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应至少安排8门必须的测绘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分别为测绘学概论、数字化测图原理与方法、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大地测量基础、空间定位技术与应用、摄影测量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学。

2)岗位能力分析

通过对山东正元地理信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山东明嘉勘察测绘有限公司、淄博市勘察测绘研究院等测绘甲级资质企业的调研,分析测绘行业的岗位设置情况,确定了对应岗位能力要求及相应的课程。

3)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体系共分为基础知识课程、专业知识课程、实践及素质训练课程及创新能力训练课程四个模块。①基础知识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为专业课程学习做铺垫,开设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大学物理等课程。②专业知识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满足企业外业测量和内业处理岗位能力需求,胜任相应的岗位工作,开设测量学、大地测量学基础、工程测量学等以“外业”为主的课程,开设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原理与应用等以“内业”为主的专业课程,培养学生在工程测量、数字化采集、图形、图像处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③实践及素质训练课程开设数字化测图实验等校企共建课程,开设数字化数据采集实习、地理信息系统实习等实践课程。为培养学生发展所需的人生观、文化基础、职业人生规划和通用能力等基本人文素质和职业素质,开设基本原理、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大学生发展与职业规划等课程。④创新能力培养课程则包括测量程序设计、MATLAB空间数据处理等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和参加大学生技能竞赛、教师的科研课题等途径,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

2课程建设

1)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以省级精品课程《测量学》为龙头,结合测绘企业岗位能力需求,依据《山东理工大学核心课程建设标准》,与企业密切合作完成10门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形成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

2)双语教学课程建设

根据《山东理工大学双语教学课程建设标准》,选择比较成熟的课程《MATLAB空间数据处理》作为双语教学建设的课程;通过三年的建设,完成英文教材引进、教学大纲、考核大纲、授课教案、教学课件、讲课录像等工作;并且在教改项目立项、进修提高、报奖等方面给予一定支持。

3)校企共建课程建设

为了尽快达到培养学生满足企业岗位能力需求,熟悉企业作业模式和规范要求,对于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如数字化测图实验、数字化绘图软件等课程开展校企共建,即按照企业的工作流程、岗位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要求,确定课程结构、选择课程内容、开发专业教材、共同组织教学;在实施中采用“校企交替”的形式组织教学,先由学校的专业教师进行课程基础知识讲授,再由企业的一线工程师进行实际项目的实战技巧讲解,将企业最关键的技能、最重要的素质提炼出来,融入课程,提高课程建设的质量。

4)实践教学课程建设

按照课程知识关联度,整合原来单一课程的实习与设计,形成以《测量学》、《地图学》和《数字化绘图软件》三门课程内容为主体,以“外业数据采集”为核心的数字化数据采集实习;以《地理信息系统》和《GIS工程实践》两门课程内容为主体,以“空间数据处理”为核心的地理信息系统实习;以《摄影测量学》和《遥感原理与应用》两门课程内容为主体,以“图像数据处理”为核心的摄影测量与遥感实习;以《大地测量学基础》、《GNSS原理与应用》和《工程测量学》三门课程内容为主体,以“工程控制与施工测量”为核心的大地测量实习;以全部专业课程内容为主体,以“工程项目设计与实施”为核心的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实践环节全部实现校企共建,充分发挥产学研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协调组织能力和对外沟通能力。

3结束语

第9篇:数字化实训总结范文

在信息化教育发展的现阶段,举办从全国到各省市的信息化大赛,让公司来帮助教师解决技术难题,同时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水平,这样的模式几乎引起了所有职业学校对信息化教育的重视,对信息化教育起到了很有效的推广作用。不过要真正普及信息化教育,还需要对教师进行有效的培训,提高广大教师的信息化能力。比如,学校可以聘请专业的公司人员,对我们的教师进行专业信息技术的培训;每一年信息化大赛获奖作品都做成一套软件,挂在指定网站上,让各学校下载,组织学习研讨;定期组织省市级的信息化教育,教育设计理念,现代教育理论等的培训研讨;各校各专业每学期必须有一定量的信息化教育课时。尽量做到信息化教育工程常态化,规模化。

2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

原有的教育资源载体,主要是纸质的,静态的,平面的,描述的教材,练习册。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在数字化革命的时代,传统的教材已经很难满足学生的需要了,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数字化教育对时间、地点、环境没有较大的限制,只要身边拥有手机或是电脑或是电视,随时都能进行高质、高效的数字化学习。学生自主利用“三网”行个别化学习的一种形式,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不受教师约束,最大限度地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兴趣自行选择学习的内容,运用学习策略自我控制学习的进度,以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包括模拟仿真实训、试题库、资源库、网络学习平台等等。

3校企合作,基础课老师也下企业

校企合作,无论是对学生,还是教师都会有很大的帮助。教师下企业,才能真正了解社会需求,才能让我们的教育真正有的放矢,让信息化教育做的更有效。

4改善评价制度

素质教育呼唤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客观公正的评价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教育质量的提高,客观上也能促进信息化教育的发展,为此我们希望能建立多元化的评价。评价内容能符合教育实际,突出评价的导向、激励的功能,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此可以采用总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以我们数学为例,评价方案如下:课堂纪律10%,每周会出一个课题(比如,在教“圆”这一节内容时,结合设计专业学生特点,要求学生把教室的一面墙,设计成圆形的窗,同时算出等分窗栏的高度),以小组为单位评分20%,回家作业10%,课堂练习10%,课堂表现20%,期中考试15%,期末考试15%。

5多样的数学信息化教育尝试

⑴游戏,仿真软件。可以设计一些游戏软件,比如格斯尼奇七桥问题,做一个仿真软件,让学生在学习中游戏,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的复习可以设计类似“天朝教育”等的升级游戏。

⑵网上课堂,远程教育。在我们学校网站上,建立一个教育平台,包括教育视频,课件模块,在线交流模块,自测模块,师生互评模块,拓展应用模块等。

⑶师生共同参与论坛,聊天室,QQ群,远程视频等交互模式。突破时空限制,给师生们提供及时有效的交流平台。

⑷网络化下的任务驱动教育模式。教师给出课题,建立学习支架,让学生个人或分组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渠道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比如讲圆锥曲线,教师给出“圆锥曲线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个命题,同时可以提出如下几个引导问题:圆锥曲线有哪些,各自特点如何?结合自身专业,谈应用?选出典型案例,分析数学模型。学生可以网上搜索,可以去公司实地考察,可以咨询专业人士等等。

⑸开设数学软件应用课。WORD,EXCEL可以解线性方程组,解决线性规划问题,画图;MATLABE可以画图,计算,解微积分;几何画板可以画各种函数图象。事实上,无论是中学还是中高职数学教材上都有数学软件的相关介绍,但真正去用数学软件上课的老师寥寥无几。而在欧美大学中,数学软件选修课是相当热门的。个人觉得每周可以安排一到两次数学软件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