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专才计划范文

专才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专才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专才计划

第1篇:专才计划范文

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艰巨任务,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发现有些学生由于承受打击的能力差,克服困难的意志薄弱,从而产生各种心理障碍。如与教师产生对立情绪,原因是他们成绩差,经常遭到教师的批评训斥,自尊心受到严重损伤。因此,教师如不注意教育方法,他们就很容易产生对立情绪。可见,如果一味地批评或说教,是行不通的,甚至适得其反。而应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理解学困生的心理。教育的艺术就在于能否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架起一座通道,使教育的影响进入学生的心田,使学生清除心理障碍,心情舒畅,树立信心。下面就后进生的转化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关心学困生,让他们上进。

要求上进是每个学生的本质特点,学困生也不例外,在课堂上我注意观察学困生,对转化学困生抱有殷切的希望,对他们多一点温柔、亲切、慈祥,多一点关心;少一点批评,不仅关心他们的学习也关心他们的生活,让师爱成为学生乐学的催化剂。实际上学生自己认为好,那就从好的方面鼓励他,然后给他提出更高的要求,给他明确努力的方向。

二、让学困生体会成功,少一些挫败感。

学生思维上还存在过多的依赖性,他们很多时候不喜欢独立思考,不积极主动思考,这就需要老师给他们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思考、点燃他们创新的火花,对于学困生来而言,我们可以设定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情景,让他们体验成功。我通过使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意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困生主动参与,使他们尽可能多的得到老师的肯定,表扬、和老师的赞许,让他们体会到努力就会成功,增加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有成功的体验、有同伴的认可,不让他们丧失学习的信心。

三、立足于学困生的进步,着眼于学困生的提高

测验作为检测学生的一种手段,但是不能成为我们评价学生的尺度,而且对于不同的知识点也会有不同的体现,对学生的进步教师切记不能持否定的态度,要客观。对于阶段性的学困生,他们时而进步,时而后退,当他们进步时一定要给予鼓励,同时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长期性的学困生而言可能我们很难找到他们的进步,就连在课堂上也很难找到他们突出的表现,我对待这部分学生,在他们主动回答问题时,只要有一点点道理也不放过对他们的鼓励。我班的邓皓轩同学,他就是这样的学生。但是,只要他有一点点进步,我也会把他放大了表扬。

四、多分析自己的教学,少埋怨学

在教学中我常常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哪些是这节课学生容易和教师沟通并共同掌握了的,哪些是大部分学生没有掌握的,哪些是少数同学没有理解的,分析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及时的查缺补漏。

第2篇:专才计划范文

一、集团化医院选择适合自己的财务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始建于1911年,是全国首批三级甲等医院,是我省西北部地区最大的集医疗、预防、科研、教学、康复为一体的医疗保健中心和急诊急救中心。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尤其是党的后,令人瞩目的发展,现已形成拥有三个分院,三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与周边9个县区建立了医疗联合体,与公安医院的重点科室建立了医疗合作联盟,完成了从单体分散经营向集团一体化方向的转变。即将投入使用的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规模宏大的第一医院南院将实现国内一流的两大专科,十大中心的战略目标。面对医院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新的财务管理模式,从而实现适应一致的合力效应,将是医院集团财务管理面对的新课题。

集中型管理的历史积淀,是实行医院集团一体化财务管理的基础条件。但是,由于整合后各院区属地不同,财政补偿标准不同,医疗服务对象不同以及分工、指向性、文化背景不同等实际,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集团化管理根据各院区的实际,以一体化为主,多种形式并存的管理模式。总部对各院区人、财、物给予绝对支持,这样有利于形成医院集团的核心价值观,提升医院集团的执行力,加强学科之间的交流。而建立与集团化医院相适应的财务管理机制,不仅是医院集团管理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院集团化管理的主要内容和切入点。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自集团化管理以来,对各院区的财务管理一直采取一体化为主,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而集团医院的发展,需要调动发挥包括集团总部在内的以及各个院区的积极性,既要发挥集团医院的战略决策和协调的作用,又要调动各院区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因此,在财务管理上要适时地运用集权与分权的方法,灵活地调整集团财务管理的具体方式和方法,不拘泥于一种固定的模式和既定的范式,在集权方面,医院集团主要是在方向性和战略性的问题上进行管理。在分权方面,各院区主要对具体的战术性的问题,如:成本管理,费用控制,运营资金的管理等。各自运作管理,医院集团仅给予宏观指导。这样做,既不影响医院集团内各院区法人代表的地位,又利于集团总部集中精力,做好市场和宏观规划,把握医院集团的总体发展方向。

在新的医疗改革环境下,财务管理工作已经逐步渗透到医院的各个领域和医疗服务的各个环节,成为医院经济工作的核心。因此,无论是集权管理还是分权管理,医院集团总部在财务、人事、内部控制等重大事项上要严格把关,有利于医院集团决策的贯彻和实施,最大限度降低成本,达到优势互补,一切应以提升医院整体运营效益,保证医院集团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集团化医院以一体化为主财务管理模式的具体实施

1.建立并完善集团财务管理体系

集团化医院要实行以财务一体化为主的管理模式,首先必须有组织架构。根据相关会计制度的要求,集团化医院对财务实行垂直管理控制体系,集团总部应设总会计师,对集团化医院财务活动和会计活动进行管理和监控,直接对院长负责。并成立集团财务总部,下设财务科、核算办、工资福利科、绩效管理科负责集团化医院的财务、会计、核算、考核体系的运行,业务指导、人员管理等工作,以保证集团整体经济工作的规范和高效。具体工作应有以下方面:建立健全集团内部资本与财务管理办法;制定集团下属医院统一的会计制度;研究并制定集团的财务与会计政策;检查监督集团内部各院区的财务会计工作;统一管理集团财务部的人员;建立财务报告制度;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制定集团内部绩效考核办法;制定集团内部奖金分配办法;加强集团会计电算化网络系统的建设;建立健全集团财务分析系统;建立财务指标考核体系。以上制度及办法的制定便于集团总部分析和掌握各院区的医疗活动情况和财务状况,通过对经济运行状况和运行质量的各项指标的评价,对于存在问题和潜在风险,及时提出建议和措施。

2.统一配置会计人员

根据集团化医院以一体化为主的财务管理模式,集团内所有财务人员均由集团财务部统一管理,财务部对会计岗位分区域合理设岗,并对财务人员负有教育培训、工作指导、业务考评、资格管理等职责。针对集团总部对各院区不同的管理方式,考虑工作的实际需要,对各院配备相应的财务人员,负责各院区日常报销及收入、支出原始凭证的归集、记账以及成本核算工作。

3.统一预算管理

预算作为一种控制和制度化的程序,是实施资金集中管理的有效模式。一个健全的预算制度实际上是医院完善的财务集中管理的体现。预算制度完备是医院医疗经营活动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也是医院进行监督、控制、审计和考核的基本依据。

总部在财务预算控制体系中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制定预算编制规程,指导各院区编制年度财务预算,汇总编制集团财务预算,检查和监控预算执行过程情况,对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偏差提出处理建议;审核各院区提出的预算目标调整申请;组织集团内各部门财务预算完成情况的年度考评工作;提交财务考核与评价报告;审核预算执行单位的预算外支出的申请。

4.统一资金管理

资金是集团化医院正常运行的前提,也是财务管理的核心,集团总部掌握了资金,也就掌握了对各院区的主要决策权。由于集团对各院区的管理方式不同,因此,在资金管理上也有所区别,对于一体化的院区每天将业务收入集中存入医院本部基本账户,支出上采取暂借备用金做周转,月底将原始凭证统一上报集团总部。对相对独立的院区设置基本账户,但资金支出需严格控制在经审批的资金预算内,并编制月度资金使用计划,如有超过资金预算的支出时,应编报追加资金预算,待批复后方可执行。

5.统一会计核算

集团内除三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执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外,其他各院区均按照医院新财务、会计制度的要求执行统一会计政策,统一绩效分配政策,达到核算口径,核算标准一致,日常报销、日常经济活动分析、原始凭证的收集由各院区独立完成,并保证核算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完整性,统一采用会计核算软件,设置统一的科目管理、人员权限、业务流程等。

相对独立的院区月、季、年按新医院会计制度的要求,向医院集团财务部报送财务会计报表,并保证其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集团内要建立标准的报表体系。

6.统一资产管理.

医院集团成立资产管理机构,统一管理全院资产出入库、调拨、清查、核算、维修、报废等项工作,按照内控制度的有关要求加强资产管理,建立健全三账一卡制度,每年对固定资产进行实地盘点,并按新的《医院会计制度》的要求计提折旧,对药品按季度进行实地盘点,对高值耗材按病例进行核对。

7.统一对外采购

在医院支出中,药品、材料与设备购置支出大约占医院总支出的60-70%,因此,加强对采购控制非常必要。集团内所有物资采购,需经集团统一招标论证,签订采购合同后,由院本部采购办按照预算安排统一采购,财务、审计、部门对合同、采购流程进行监督,直接参与合同、价格、保修、付款期限等内容的签订。各使用部门根据需要申请所需物品,经审批后,相关部门统一采购并配送。

上述集团化医院以一体化为主的财务管理模式,通过对财务工作统一管理,对医院的人、财、物进行一个统一监控,使医院能统一制定并落实各项规章制度,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实现资源共享,以便于调动资源、合理配置并提高资金利用率,降低资金成本;实行统一采购,降低采购成本,节省费用,发挥规模效应,实现管理效益最大化。

三、切合实际的财务管理模式是推动集团化医院发展的保证

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近几年来,实施以财务一体化为主的管理模式已略有成效,不仅增加了医院的现金流,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降低了采购成本,减少了设备物资的闲置浪费。加强了财务人员的交流,提高了业务素质。但是,现下仍有各部门的数据以及各院区的数据与总部财务软件未能做到有效的连接,且对新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执行还不到位,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医院集团财务软件系统,造成财务信息不准确,经营风险无法有效控制,无法对相关数据进行实时的反应。目前,要想获取各院区相关的数据需在人工汇总的过程中才能实现,且存在出错的可能,影响会计数据的真实性。

第3篇:专才计划范文

关键词:应用型;专门人才;高职高专;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  ; 文献标志码:A  ;  ;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2-0131-03

所谓机电一体化应用型专门人才是指高校有针对性地培养出能够直接上岗的机电一体化的专业人才,这些人才具有当代大学生的基本心理素养、道德素养和基本的技能素养。企业对高质量产品的追求,使员工的素质越来越多地被企业关注。很多机电企业在招聘人才时,不仅考查专业教育的背景,更注重人的社会能力和非智力素质,善于沟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正确的人生观,敬岗爱业、吃苦耐劳、增强纪律性、责任心,要有良好的工作态度。

因此,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是高职高专教育在经济发展地区知识经济和技术人才需求的大众化背景下的综合选择和大趋势,地方高职院校只有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的实际,以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核心,坚持产、学、研的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不断开发和调整自身办学特色,才是高职高专院校建设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根本所在。

一、高职高专教育对机电一体化人才的定位及知识能力的要求

(一)机电一体化专门人才培养层次

应用型专门人才是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对技术人才的进一步需求方向,地方高职高专院校担负起领航导向的作用,应用型专门人才较高的综合素质要求,学校必须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社会需求和专门人才的就业率为改革培养模式的推动力,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包括以下几个层次[1]:

机电一体化工程人才机电一体化工程型人才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对技术项目的设计、规划、决策及对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要求在宏观上适时发现和预测高新技术发展的趋势,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主要在生产工作现场进行技术应用、现场实施与服务,要求在微观上做到具体针对性的技术工作,直接为生产提供有利的生产工具和方便人民的生活需要。

机电一体化技能人才主要在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依靠操作技能从事为社会谋取利益的工作,在生产过程中要求具有较高的动手操作能力,这是对技能型人才的基本的要求。各行各业的技术工人均属于这类人才。

(二)机电一体化应用型专门人才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机电一体化应用型专门人才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基础理论知识、较宽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工作现场动手操作能力以适应不断更新变化的新技术。

知识结构方面具备必要的基础理论和人文知识;电工、电子、自动控制、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基础知识;同时应具备数控机床加工与编程、数控技术、CAD/CAM的基本知识、数控技术综合应用等专业知识;具备车间生产技术管理的基本知识等。

能力培养方面,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学生应该具备在职业活动过程中所需要的口语表达能力、品德意志、人机对话能力、新技术学习能力、英语会话与阅读能力、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团结同志的协作能力、开拓发展的创新能力[2]。另一方面在于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这些基础能力主要包括机械制造、电气控制与计算机应用等专业能力,学生能够解决一些专业问题的能力,并能及时调整与社会行业适应的技术能力。

二、机电一体化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的核心

机电一体化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机械、电子、液(气)压一体化技术的中级直接应用型人才,使学生能够掌握先进设备的操作、调试和维护,能够熟练操作机电一体化设备,并能够对加工产品进行工艺设计和创新的中级工程技术人才。根据对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定位和知识能力要求,课程的设置尤为重要。

(一)理论课程的设置

理论课程的合理设置是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一方面应结合社会对合格技术人才的要求,另一方面要结合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开设的专业课不能太注重理论而枯燥,也不能偏离学校自身的实践教学条件使学生凭空想象而不能动手操作。因此课程的设置应从实际出发,不仅要考虑学习主题也要考虑教学的客体因素。中学和高职的过渡课程的开设是必要的,主要包括有大学语文、英语和高等数学等;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加工机床、数控加工工艺、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数控技术、数控编程、电气控制技术、机电传动控制、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电器控制及PLC、计算机绘图(cad)、工程力学、机电一体化技术和CAD/CAM等,专业核心课程的授课方式可以采用理实一体的方法进行,理论应用于实践,实践检验理论,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还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探讨新型校内实验教学的运行机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要发挥人财物各方面的积极作用,实验教学条件等方面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4]。为了适应学生市场需求,应不断进行校内实验教学方案的改革、实验课程与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不断推进实践课程的辐射影响作用,带动相关学科和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从而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同时需要注重学生在社会人文道德方面的文化素养,需要开设思想政治教育、普通话、社交礼仪、美术鉴赏和就业指导等选修课程。

(二)课程设置中校外实践教学的设置

主干课程的理实一体授课方式只能使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加深对理论课程的理解和引起其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基本的动手操作能力还远远不能达到应用型专门人才的社会要求,所以,培养模式的实践环节设置必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日益更新而改变,需要根据学生未来的就业前景和就业领域来制定合理的培养模式。

(1)关于机电一体化的就业分析

研究表明,机电一体化是一个适应范围广的专业,学生可以学习计算机技术、机械和控制技术、电子电工、检测技术等技能培养和理论知识的学习,还可以参考各种职业证书和资格证书。这样可以充分实现机电一体化专业技能培养的特点。毕业生们可以进入工业较发达地区的工厂、公司和从事加工制造的企业工作,为家电维修、自动化管理等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以及从事机床的数控改装等工作。

目前,工厂企业需求的机电一体化专业从事的职业岗位(群)有机械设计制造、电工电子、计算机网络、机电一体化控制等,机电产品性能及机电设备安装、调试、运行、检测与使用维修方面,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开发、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可承担电子、机械、信息、及其交叉领域中的相关技术工作。稳定而熟练的操作工是完成生产任务的基本保障,而要使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具有高质量,设备维护人员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更熟练的操作技能、更宽的知识面或有复合技能的人更会受到企业的欢迎。

(2)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经验借鉴与创新

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学重点应强调市场需求,坚持开放性和技能性办学特点。应多与工厂、企业方面进行合作,在校企合作中要多组织勤工俭学的实践活动。另外,一方面,学校可以邀请知名企业的主管或“能工巧匠”们到校园里进行演讲、培训,另一方面,开展实验与工厂企业良好结合。增加学生实践环节,让学生把所学应用在企业中,促进企业的发展;让企业对学生严格要求,以员工方式进行管理、培训,增强其实践能力,并支付佣金。这样“工”与“学”的方式进行结合和交替,促进企业和学生共同成长。

目前,我校与郑州日产、海马、开封的奇瑞汽车和江苏及天津的一些工厂企业建立了“订单式”顶岗培养合作关系,签订了校外实习基地合作协议,校企双方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创建了广阔的实践平台。学生顶岗实习的同时,专业教师不定期到企业学习先进技术,同时与学生和企业技术人员进行交流和学习,了解企业的需求,同时提高自身的实践技能。企业与学校之间应该做到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首先,创建校企共同发展、互惠共赢的机制。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形式下,利益是促进校企共同发展的动力和良性运转的纽带。对于企业来说,校企合作体现的最直接的利益主要表现在:学校为企业“订制”满足企业需求的技能人才和员工素质的提高,为企业解决技术、管理、经营方面的难题,开展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为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及提高知名度。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利益表现在:如何让企业重视职业教育,怎样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校资金筹备方面,能够形成资金的多元化,改善教学条件,创造有利的教学环境,增强了解市场和行业适用人才最新动态和技术需求,不断促进专业教师参与实践锻炼,提高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办学社会效益。

其次,建立基于校企合作的保障机制。为保证校企合作培养的稳定性和长期性,利用便利的信息化通讯技术,在学校和企业之间成立校企合作指导和管理机构。学校承担指导和管理学生与企业的合作,对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统一协调解决,创建符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需要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激励考核制度以及评估信息反馈制度。首先要形成校企共同管理,学生指导老师不但要对学生在工厂实习期间进行实践技能的指导,同时还要对其实习全过程实施跟踪管理和成果评价。其次,专业老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可以组成技术创新、研发和技术服务团队,参与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和为企业的生产效益服务。

三、结论

对于机电一体化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三种人才层次中,高职高专以培养应用型专门技能型人才为主要任务。从社会对机电一体化技能型人才的定位和素质要求出发,通过对本专业学生就业前景及当前就业岗位需求的分析,建立了合理的行之有效的培养模式,跟随时代前沿,紧随高新技术的发展脚步,不断更新理论核心课程的设置和授课方式的多样化,努力提高学生校内实践能力的同时也要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力度,保证学生培养过程中的“双赢”,也创建了保证“校企”合作的长久而稳定的培养机制。

参考文献:

[1]中国国家教育部高职教育培训司.中德机电一体化高职高专培训教程[M].2010.10

[2]刘焕平.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9,(03):121-122.

[3]沈序康.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消费导刊,2010,(02):177-178.

[4]方沂.在机电一化体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9,(01):37-39.

[5]孙晓男.从素质教育的实施谈机电一体化实验教学改革[J].辽宁高职学报,2006,(06):109-110.

第4篇:专才计划范文

关键词:有机肥;菜地土壤;NO3--N累积

中图分类号 S63;S1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2-03-0042-04

Abstract:Cultivating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organic fertilizers,different dosage of organic fertilizers on soil NO3-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ffects of different organic fertilizers on nitrogen transformation in soil varied with the C/N ratio of organic fertilizers. Comparing with CK,the low C/N ratio of organic fertilizer as soybean meal could obviously increase the content of soil NO3-N,but C/N ratio high organic fertilizer such as mushroom could decrease significantly content of soil NO3-N.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soil NH4+-N content between soybean cake,cow dung and pig dung application treatment and CK,while application of mushroom residue reduced soil NH4+-N content.

Key words:Organic fertilizers;Vegetable soil;NO3--N accumulation

氮素养分是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元素之一,各种作物都需要从外界吸收大量的氮素养分,但目前中国的氮肥利用率只有30%~35%[1]。由于氮肥流失造成的环境问题已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土壤NO3--N的大量残留、蔬菜硝酸盐的富集及NO3--N淋失是氮肥流失引起的最主要的环境问题。近年来,由于农户普遍盲目追求高效益而大量施肥,这不仅造成了大量肥料资源的浪费,而且导致土壤中残留的NO3--N逐渐增加,危及整个生态环境。有机肥对土壤NO3--N的影响目前出现了2种截然相反的研究结果,许多研究证明,施有机肥可以减少NO3--N在土壤的累积[2-4],也有研究表明施有机肥会引起土壤NO3--N的累积[5-6]。施用有机肥的性质、用量、配施化肥种类以及环境条件等的差异是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有鉴于此,本研究开展了不同种类的有机肥以及有机肥不同用量对土壤NO3--N的影响试验,旨在探明有机肥对菜地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为减少蔬菜NO3--N累积和土壤NO3--N淋失,合理、安全地施用有机肥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土壤采自露天菜园表层土(0~20cm),土样采回后混匀、风干,过2mm筛后供试验用。供试土壤的基本的理化性质如下:有机质13.15g/kg,全氮1.14g/kg,NH4+-N11.51mg/kg,NO3--N16.35mg/kg。供试的有机肥为经风干粉碎过1mm筛的牛粪、i粪、菇渣和豆粕,它们的基本性状见表1。

1.2 试验设计

1.2.1 不同种类有机肥对菜地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 试验设5个处理:不施有机肥(CK)、施牛粪(MN)、施猪粪(MP)、施菇渣(MG)和施豆粕(MD)。有机肥用量均按每1kg土0.4gN计算。

1.2.2 有机肥不同用量对菜地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 根据1.2.1的试验结果,选择2种对土壤NO3--N影响差异最大的有机肥:菇渣和豆粕。每种有机肥设计4个施用量(按每1kg土有机肥的氮投入量计算):0.00g/kg、0.10g/kg、0.20g/kg和0.40g/kg。菇渣(MG)和豆粕(MD)处理的试验代号依次为:MG0.1、MG0.2、MG0.4、MD0.1、MD0.2、MD0.4。

1.3 试验方法 2个试验均采用室内好气培养(1.2.1试验是从6月5日开始,而1.2.2试验是从11月8日开始),培养温度均为室温。培养方法为:称取500g土壤放在小塑料桶中,将有机肥与土壤充分混匀,调整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0%,每个处理重复3次,小塑料桶加盖打孔的塑料盖。培养期间,每隔3d用重量法调节水分,定期采取土壤用于测试。

1.4 分析测定方法

1.4.1 土壤NO3--N含量测定 采用改进的紫外分光光度法[7]。取5.00g鲜土样,加2mol/L的KCl 50mL振荡60min后,过滤,取滤液5~25mL于50mL容量瓶,定容后,在波长220nm和275nm处测吸光值。

1.4.2 土壤NH4+-N含量测定 采用靛酚蓝比色法[8]。称取土壤鲜样5.00g,于三角瓶中,用50mL加2mol/L的KCl 50mL溶液浸提,振荡60min后过滤,吸滤液1~10mL,稀释至50mL后定容后测定。

1.4.3 土壤全氮的测定 采用半微量开氏法。

1.4.4 有机肥全氮和全碳的测定 有机肥全氮的测定是经过硫酸-过氧化氢消煮转化为铵态氮,碱化后蒸馏出来的氨用硼酸溶液吸收,以标准溶液滴定,计算样品中全氮含量[9];有机肥全碳的测定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10]。

1.4.5 有机肥NO3--N和NH4+-N的测定 有机肥NO3--N的测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11];有机肥NH4+-N的测定用0.01mol・L-1的氯化钙溶液提取有机肥样品,浸提液与有机肥的比例是10∶1,在振荡机上振荡1h后过滤,吸取1~10mL浸提液转移到5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用靛酚蓝比色法测定[12]。

1.5 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DPS及Excel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种类的有机肥对菜地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

2.1.1 土壤NO3--N含量的动态变化 如表2所示,培养初期(0d)由于施用有机肥带入NO3--N的影响,4种有机肥的土壤NO3--N含量均高于CK,第4天,4种有机肥的土壤NO3--N含量均下降至CK以下,说明有机肥施入土壤初期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繁殖所需的能源物质,使之活性提高,生物固定作用显著增强,此时有机肥矿化所释放出的NO3--N含量低于微生物对土壤氮的固定,使有机肥处理土壤NO3--N含量低于对照土壤。MD、MP处理分别从培养的第12天和22天起土壤NO3--N含量迅速增加,土壤NO3--N含量极显著高于CK,MN处理在培养的第12~82天中土壤NO3--N含量变化不大,与CK无显著差异,而MG处理在培养的第4~82天中土壤NO3--N含量均极显著低于CK。培养结束时,MN处理土壤NO3--N含量与CK无显著差异,MD、MP处理的土壤NO3--N含量分别较CK提高了5.03倍和1.34倍,而MG处理的土壤NO3--N含量则较CK下降了0.94倍。上述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对土壤NO3--N含量的影响会因施用时间和有机肥种类的不同而异,不同有机肥对土壤NO3--N含量的影响表现为:C/N比值低的有机肥如豆粕、猪粪可明显提高土壤NO3--N的含量,而C/N比值高的有机肥如菇渣明显的降低土壤NO3--N含量。

2.1.2 土壤NH4+-N含量的动态变化 对照表2和表3,可以看出,土壤NH4+-N、NO3--N含量存在此消彼长的趋势。由于有机肥中含有一定量的NH4+-N,施用有机肥的各处理土壤培养初期的NH4+-N含量均高于CK。培养第4~12天,MD、MP处理的土壤NH4+-N含量最高,极显著高于CK,之后随着培养期延长,土壤NH4+-N含量迅速下降;MN、MG处理在培养的第4~82天,土壤NH4+-N含量均低于CK,其中尤以MG处理土壤NH4+-N含量的下降最为明显。培养结束后,除MG处理NH4+-N含量较低外,其余处理的土壤NH4+-N含量与CK无明显差异,说明施用有机肥对土壤积累没有明显的影响。

Ingrid等的研究表明,C/N比值低的豆科残体可提高土壤氮的净矿化,增加有效氮数量,而C/N比值较高的非豆科残体会固定土壤有效氮[13]。有机氮的矿化与矿质氮的微生物固持两者究竟谁占优势,主要取决于有机肥的含氮量[14]、C/N比[15]和碳源的有效性[16]。一般认为:C/N比>30,生物固持作用大于有机氮的矿化作用,从而表现矿质氮的净生物固持;C/N比在20~30时,矿质氮的固持速率和有机氮的矿化速率相同,此时既不表现为矿质氮的净固持,也不表现有机氮的净矿化;C/N比

2.2 有机肥不同用量对菜地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

2.2.1 土壤NO3--N含量的动态变化 从表4可以看出,不同C/N比值有机肥的用量对土壤NO3--N含量的影响明显不同。MD处理在土壤微生物强烈固定氮素的第4~16天表现为NO3--N含量低于CK,土壤NO3--N含量随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而下降;而在第26~96天,MD处理的土壤NO3--N含量则极显著高于CK,且土壤NO3--N含量随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与CK相比较,MD0.1、MD0.2、MD0.4土壤NO3--N含量分e提高了37.53%~136.57%、45.71%~226.07%、54.41%~340.50%。除培养初期由于施用有机肥带入NO3--N的影响,MG处理土壤NO3--N含量高于CK外,整个培养期间MG处理的土壤NO3--N含量都低于CK,不同菇渣施用量比较结果是:MG0.1>MG0.2、MG0.4,此间MG0.2、MG0.4处理土壤NO3--N含量互有高低,其原因与施用菇渣带入的NO3--N有关,在培养的第12~96天,MG0.1、MG0.2、MG0.4的NO3--N含量分别比CK低17.03%~77.97%、62.29%~92.02%、45.23%~95.03%。上述结果表明,施用C/N比值低的豆粕会明显提高土壤NO3--N含量,而且土壤NO3--N含量随有机肥用量的增加而提高;而施用C/N比值高的菇渣能明显降低土壤NO3--N含量,但菇渣用量对土壤NO3--N含量的影响不大。

2.2.2 土壤NH4+-N含量的动态变化 除培养初期外(表5),整个培养期间MG处理的土壤NH4+-N含量均低于CK,随菇渣施用量的增加,土壤NH4+-N含量降低。MD处理的土壤NH4+-N含量均高于CK,随豆粕施用量的增加,土壤NH4+-N含量提高,尤其在微生物矿化作用明显的第8~36天。培养结束后,所有处理土壤NH4+-N含量均小于10mg/kg。

3 结论

(1)不同种类有机肥对菜地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因有机肥C/N比值的不同而异,不同有机肥对土壤NO3--N含量的影响表现为:与CK相比,C/N比值低的有机肥如豆粕可明显提高土壤NO3--N的含量,而C/N比值高的有机肥如菇渣明显的降低土壤NO3--N含量。不同有机肥对土壤NH4+-N含量的影响较小,培养试验结束时,除菇渣处理NH4+-N含量较低外,施用豆粕、猪粪、牛粪处理的土壤NH4+-N含量与CK无明显差异。

(2)施用C/N比值低的豆粕会明显提高土壤NO3--N含量,而且土壤NO3--N含量随有机肥用量的增加而提高;而施用C/N比值高的菇渣能明显降低土壤NO3--N的含量,但菇渣用量对土壤NO3--N的含量的影响不大。

参考文献

[1]苏阳,刘德林.提高氮肥利用率方法的研究进展[J].湖南农业科学,2005,6(5):38-40.

[2]程励励,文启孝,李洪.稻草还田对土壤氮和水稻增产的影响[J].土壤,1992,24(5):234-238.

[3]朱培立,黄东迈.不同的水灌溉和不同的C/N有机物料对氮在土壤转化的影响[J].土壤学报,1986,23(3):251-260.

[4]Bhogal A,Young SD,Sylvester-Bradley R.Straw in corporation and mobilization of spring-applied nitrogen[J].soil use and manage,1995,13:111-116.

[5]樊军,郝明德,党延辉.长期施肥条件下土壤剖面中硝态氮的分布[J].土壤与环境,2000,9(1):23-26.

[6]袁新民,李粤郑张福锁.蔬菜地土壤的硝态氮累计及影响因素[J].农业环境与发展,1998,15(3):4-8.

[7]涂常清,温欣荣,陈桐滨.土壤硝态氮两种测定方法的比较[J].安徽农业科学,2006(9):1925-1928.

[8]鲁如坤.土壤农业化学分析[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159-160.

[9]NY/T297-1995,有机肥全氮的测定[S].

[10]NY/525有机肥料行业标准[S].

[11]NY/T1116-2006 肥料中硝态氮含量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S].

[12]赵满兴,周建斌,陈竹君,等.有机肥中可溶性有机碳、氮含量及特性[J].生态学报,2007,27(1):397-403.

[13]Ingrid KT,Bent TC.Cropping system and residue management effects on nitrate leaching and crop yield[J].Agriculture,Ecosystem and Environment,1998,68:73-84.

[14]张璐,沈善敏,廉鸿志,等.有机物料中有机碳、氮矿化进程及土壤供氮力研究[J].土壤通报,1997(2):71-73.

[15]Kevin L L,Daryl M M. Effect of C/N ratio on microbial activity and N Retention. Bench-scale study using pulp and paper Biosolids[J].Compost Science and Utilization,2000,8(2):147-159.

[16]Bremner,Van K C.Seasonal microbial dynamics after addition of lentil and wheat residues[J].Soil Sci.Soc.Am.,1992,56:1141-1146.

第5篇:专才计划范文

一、确立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的理念

职业教育的优势发展条件必须建立在学校务实的政策考虑、师资实务经验导向与创新理念并济,结合产业,一是贯彻机电一体化专业职业教育持续国际发展,发展国际化职业特色产业合作;二是务求职业教育体系多元精致,提升职业体系教育师资优质化;三是强化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能力产业结合,培养符合国际技能之发展潮流;四是落实学生进路宽广畅通,职业体系与企业更进一步整合。更新传统职业教育专业内涵,带动各级职业校院课程改革,发展各校特色,提升职业教育品质的目的,就是要加强职业学校学生机电一体化的基本学科能力、通识能力和职业道德,提升学生服务人群的品质。发展职业教育规划短期国际化方案刻不容缓,职业教育人力培育成效良好,则职业人力素质可获提升,劳动生产力也会增强,生产成本即可降低,企业营运绩效自然提高。尤其外语能力培训及国际宏观通识能力的加强,皆为职业学生必要的先备条件。换句话说,职业教育的人才培训,若能强调专精的产业工作知能,良好的人际关系,正确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良知教育,则毕业学生加入生产工作,必会有高效能的生产力,可大幅提升国家的竞争力,形成良性循环。职业教育若无法国际化,其最显而易见的问题是国家失去竞争力,因为全世界先进国家科技进步快速,引导趋势,若无法跟上,所有产业技能便会被摒除于竞争集团之外;倘使开发中国家产业与职业教育急起直追,我国的职业体系又不能国际化,不但产业人力受影响,质量生产也会降低,也就完全丧失竞争力了。所以,职业教育体系国际化之必然性是一个非常重要、也非常严肃的问题,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必须与产业同步,如果只谈科学教育学术导向,缺乏职业教育实务制作,又没有国际实务经验,那就是坐以待毙。要具体落实职业教育改革,最好的方法就是坚持好的理念,以行动成其大业。

二、高职机电一体化教学改革措施

1、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目前,我国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是划分于制造类下的自动化类中,作为自动化类中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可以开设很多方向,如数控技术、机电设备、机器人应用、智能制造等。不论什么方向都是针对机电行业中一个具体的机电产品或机电类岗位,因此学生在学习完专业基本知识和理论后,可以针对其中的一个方向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这就解决了机电专业教学中广和精的问题。

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加强机械电子、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学生对机械、电子、信息、经济管理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综合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创新意识。课程体系设计以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养成为主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应用为宗旨,注重掌握成熟技术与管理规范的培养训练,加大实践训练比重。具体实施中,突出应用性、实践性,使基础理论必需、够用,专业课教学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加强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构建多个专业方向,使学生毕业能上岗,上岗能顶岗,顶岗能用,体现创新的高职教育特色。

2、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我们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落脚点,在合理整合、缩减理论学时的同时,大幅增加实践性教学的学时是十分必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可分以下几个层次:实验教学:现行实验教学多数为验证性实验,今后应逐步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程设计及课程大作业:设计题目可逐步结合生产、科研的实际来确定,使课程设计更贴近于实际应用。

计划内实习实训:主要包括,认识实习(1周)、金工实习(8周)、电工实习(2周)、工艺实习(2周)、毕业实习(8周)、CAD技能培训(2周)、数控技术培训(2周)。结合金工实习、电工实习、CAD培训和数控技术培训等内容,开展技能考评工作,使学生掌握2门以上的基本技能。车工、钳工或电工(其中之一)普遍取得中级工技能证书。部分学生在计算机绘图和数控机床操作上取得相应的合格证书。

计划外实习实训:对部分实践动手能力突出的学生,利用寒暑假或课余时间进行强化训练。

3、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方法应力求体现直观生动性,让学生在尽可能多的实际动手操作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1)理论课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必须有机结合。在实验室、实训室、实际工作现场组织实施教学内容,可不局限教材,结合专业知识和技能,多指导学生学习掌握一些实用的专业技术和技能,只有让学生熟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实际应用,他们才能对此产生浓厚的求知渴望。教师“拿做来教”;学生“用做来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就业能力。

(2)采用模拟现场的动画课件。例如,如用FIASH软件制成的动画课件模拟演示变频器控制电机等的生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体会实际的控制工艺过程,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专业技能和实际编程,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第6篇:专才计划范文

一、重视水彩语言的表现

大部分学生在高考前的色彩训练中都是画水粉画,很少有人画水彩画,更别说水彩风景画了。他们的水彩作业根本不够理想,除了存在画面结构松散,色彩关系不正确等造型基础问题外,还出现画面脏、焦、粉、燥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他们没有熟练掌握水彩画的技法,难以驾驭水彩风景写生语言的表达,这对于以后手绘效果图的训练将造成直接影响。因此,在环艺专业水彩风景画教学过程中,保持水彩语言是基本要求。

1、保持水彩艺术本体语言

所谓水彩画,并不单单指用水调和颜料这一点而言,更重要的是因为它具有―套完整的、与其他画种截然不同的技法,它充分利用水色的作用,使画面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韵味,这种韵味就是水彩工具自身所体现的水色交融的意味,也是水彩画本体语言的首要因素。其表现方法主要有干画法、湿画法、干湿结合、淡彩法、沉淀法、接染法、重迭法等等。掌握这些水彩的表现技法,并将其灵活运用于手绘效果图和环境艺术表现之中,是水彩风景画在环艺设计专业中的主要目的所在。

当我们开始画一幅水彩风景画时,整个作画过程要控制好水分和时间,完成一幅画胜似打一场仗。取好景后开始构图,要求底稿图形准确、清晰,忌擦伤纸面,如有大的改动最好另用纸起稿。上色时要注意水分的把握,即画面色彩的浓淡、空间的虚实、笔触的趣味都有赖于对水分的把握。上色程序一般是由浅到深,由远及近,亮部与高光要预先留出。大面积的铺色时,最好一次性多调颜料,一次成形,少修改。由于水彩颜料的透明性,多次重复容易变脏、变焦,那么画面就会失去水彩独有的水润、明快的效果。

2、拓展水彩艺术语言新形式

水彩语言的突破,离不开技法创新。具体到水彩风景画课程的教学中,平时除了强调运用传统的干、湿技法,使画面保持水彩本体语言表现特征外,还要鼓励学生大胆探索新材料、新技巧,利用综合材料,这样可以加强画面视觉感受和肌理效果,实践创新和变革。目前室内外表现图中钢笔淡彩的效果图较为普遍,它是将水彩技法与钢笔技法相结合,发挥各自优点,颇具简捷、明快、生动的艺术效果。因此,在水彩风景画课程教学中可以加强钢笔淡彩的教学,这样既能加强学生的速写能力,又能使学生以快速的方法感受水彩语言的表现;其次可以利用其他材料弥补水彩难以驾驭、不够厚重等弱点,如给纸做底,吸收国画和油画的长处等。在技法使用中,“干画法”和“湿画法”交替使用,常中有变,变中有常,建立新的技法表现与创造。但是,无论怎么变革和创新,都不能丢掉水彩画应有的严格的造型感、色彩感、厚实感、空间感和透明感等技法要求,不能失去水彩画巨大的形式魅力,不能背离对该画种背后文化规定性、媒材、技法所组成的本体语言。

如何在保持水彩风景画本体语言的同时又能开拓创新,展示出舒畅宜人的形式魅力,是水彩风景画课程教学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注重画面形式的构成

当学生逐渐了解、重视水彩语言所独有的表现魅力,相对熟练水彩技法,掌握了水彩风景写生的特点之后,解决其画面的表现形式问题就成为环艺设计水彩风景画教学的重中之重。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1、强调画面分割和色块对比

在取景构图时,首先要端正观察方法,不能照搬景物及场景,要化繁为简,深入浅出,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莫奈说过:当出去画画时,要设法忘记你面前的物体,一颗树,一片田野……这是一小块蓝色,那是一块黄色,远处是一长条粉红色,然后准确地画下所观察到的颜色和形状,直到它达到最深的印象为止。也就是说可以把眼前的一切景物都省略掉物象生理的小细节及凹凸,用点线面来概括成平面图形和色块。这样我们就会从关注物象的具体结构变为关注造型元素和色块结构,把自然物象转化为构成画面基本图形的思维方式。在这些基础造型上再注意主观调整画面点线面的布局,把握画面的虚实变化,锻炼学生对画面形式及构成的能力。

如:以水彩风景画享誉世界的华裔水彩大师曾景文先生,在画面形式及色彩构成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源。他善于主观归纳,将生活中常见的场景作为写生对象,用点线面等抽象的绘画元素来组织画面,将明快、鲜艳的色块用并置法平涂,轻松地表达他内心的大自然美景。《黄色天空的香港》(图1),是他描绘儿时学习居住的故乡美景,他用平面归纳的手法把天空、远山、高低错落建筑群以及海面穿梭不停的船只,概括成点线面等抽象造型元素,画面主题突出,生动有趣,色彩对比鲜明而清新,赏心悦目,仿佛看到了画家儿时美好的童年时光。

2、注重以线造型

以线造型为骨架的水彩画,其线的运用可以吸收中国画用线的特点,突出用线来标示物象的轮廓,注意线的粗细、虚实变化,强调色彩冷暖、明暗、远近透视层次,高光留白,亮部稀薄透明,暗部色彩的重叠亦不混淆线条的痕迹,画面结构紧凑。王维新就是善于用线表现水彩风景画的画家之一,他把中国传线描与西方艺术巧妙结合,找到了属于自己独特的形式语言。每当在生活中发现令他激动的感人景物时,他总能迅捷地以速写形式随心勾勒下来,之后再敷上轻快的色彩,于是便创造了他自己的“随形赋彩”的画法(如图2)。

3、重视画面黑白灰关系

画面构成因素还与画面的黑白灰关系息息相关。在动手作画前,应该思考一下画面的黑白灰层次结构,甚至可以画出小的黑白灰分关系分布图。虽然水彩风景画是由不同色相的色彩组成的画面,但是实质上它的素描关系,也就是画面整体的明度关系仍然是不容忽视的,一幅水彩风景作品无论画面色彩多么斑斓丰富,形式多么跳跃复杂,但是只要大的黑白灰关系明确,层次分明,画面就会乱中有序。

4、注重空间意识培养

水彩风景画写生是面对空间景物直接将空间形式表现在画面中,它在空间描述上给人以心理和生理的不同感受,这一特性正好符合环艺设计对空间训练的要求(如图3)。把握好透视和色彩规律,是组织画面空间的有力手段。写实风格的写生作品,要求通过形体的大小、虚实,色彩的冷暖等变化来表达景物深远的空间感,如近、中、远景等,一旦出现透视错误,就会导致画面空间的失真。平面抽象风格的作品,可以通过画面点线面的构成、色彩的虚实等关系来建构画面的空间关系,也许这种空间并不是一种真实的空间关系,但仍然能够表达出相应的心理空间,也就是说完全是一种精神上的概念,即“精神空间”,如 马蒂斯的色块前进后退空间。我们还可以从色彩大师的多种空间效果学习经验,如杜飞的透明空间、籍里柯的冷漠深渊空间、达利的幻觉空间、埃舍尔的矛盾空间等。

康定斯基说过:艺术家必须因感而发,有情而抒,因为对形式的驾驭并非目的,而是使形式与内在含义相适应。因此,无论是写实还是抽象,在符合风景写生的精神内涵的同时,有意识地组织好画面的点线面及黑白灰的节奏和韵律,注重画面的色块明度对比关系以及空间意识,就能形成和谐以及个性鲜明的画面构成形式。

第7篇:专才计划范文

一、本期总体情况(见表1):

(一)地菜交易情况:

1.交易数量占总交易数量的20.2%,日均交易数量同比增加1.1%,环比增加4.2%;

2.综合平均价格2964元/吨,同比上涨25.8%,环比下跌4.6%;

3.主要品种有:青菜、毛豆、生菜、地蒲、韭菜、芹菜、小茭菜、茭白、茄子、香葱、南瓜、番茄、空心菜、玉米、苋菜、黄瓜、丝瓜、长豇豆、大蒜、冬瓜、鸡毛菜、韭芽、包心菜、苦瓜、油麦菜、有机花菜(松花菜)等。

(二)客菜交易情况:

1.交易数量占总交易数量的79.8%,日均交易数量同比减少4.5%,环比减少3.7%;

2.综合平均价格3833元/吨,同比上涨13.8%,环比上涨0.4%;

3.数量较大的有:土豆、冬瓜、洋葱、早丰、玉米、萝卜、老姜、包心菜、蒜头、黄瓜、大白菜、胡萝卜、长豇豆、南瓜及寿光菜、杂菜、兰州菜、杭州菜等,详见“表一”。

二、本期价格情况:

1.本期交易品种近90个,本期共监测53个品种。

(1)同比:菜价下跌超过30%的蔬菜有蒜苗、番茄、毛豆等3个品种;菜价上涨超过30%的蔬菜有生菜、包心菜、地蒲、小茭菜、大蒜、花菜、茄子、青菜、茎葱、油麦菜、土豆、洋葱、白菜、苋菜、香葱、南瓜、有机花菜、芸豆、尖椒、鸡毛菜等20个品种。

(2)环比:菜价下跌超过10%的有14个品种,分别是早丰-29.0%、有机花菜-25.3%、毛豆-24.8%、苋菜-24.5%、芹菜-21.4%、青菜-18.3%、蒜苗-16.9%、芋艿-15.9%、地蒲-15.5%、鸡毛菜-14.8%、空心菜-14.6%、玉米-14.2%、茄子-12.3%、尖椒-10.7%;菜价上涨超过10%的有9个品种,分别是老姜38.5%、生菜33.7%、花菜28.7%、包心菜18.6%、四季豆14.2%、茭白13.8%、芸豆12.5%、胡萝卜12.4%、茎葱10.1%;菜价涨跌不超过5%的有19个品种,分别是白菜、西葫芦、苦瓜、香葱、西兰花、韭芽、洋葱、蒜头、韭菜、油麦菜、冬瓜、南瓜、山药、笋尖、苣笋、丝瓜、长豇豆、山薯、大蒜(其中基本持平的有韭菜、油麦菜、冬瓜、南瓜、山药、笋尖、苣笋、丝瓜、长豇豆等)。

2.价格(综合平均价)变动情况:

(1)地菜主要品种:毛豆价格骤跌33%,苋菜、玉米、青菜、地蒲、空心菜、鸡毛菜、长豇豆、芹菜、冬瓜价格分别下跌24%、22%、18%、16%、15%、14%、13%、10%、5.6%,韭芽、茄子、香葱价格小幅下跌,韭菜价格略跌,油麦菜、丝瓜价格基本持平,大蒜、番茄价格小幅上涨,生菜价格陡涨33%,有机花菜(松花菜)、包心菜、黄瓜、南瓜、小茭菜、苦瓜、茭白价格分别上涨25%、11%、10%、10%、9.9%、8.8%、5.5%。

(2)客菜主导品种:早丰、南瓜、大白菜、黄瓜价格分别下跌29%、8.1%、6.8%、6.2%,老姜、蒜头价格小幅下跌,洋葱价格略跌,玉米、土豆价格基本持平,包心菜、长豇豆、胡萝卜、萝卜、冬瓜价格分别上涨28%、15%、11%、7.9%、7.0%。

第8篇:专才计划范文

关键词:色彩画;中专美术;教学方法;改进方案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5-0186-01

一、色彩教学的基础

静物写生是整个色彩画的基础部分,学生在学习色彩画时,都是从静物画开始的,静物画相对较简单,由简到难是色彩画教学的基本思想。静态化中描绘的静物可以由开始简单的入手,一步步再由简到繁,画作过程中要求的光线也是相对稳定的。这是初学者入门教学的第一步。这项美术的基本功一定要练踏实了,一些熟练的美术生也是经常通过画静物画来加深对画作技法和构图思想进行加深研究体会。静物画的选择对象一般是生活中常用的物品,比如可以选择室内的器皿、花卉植物、用具和书籍等,将这些物品放到一个台面上,学生进行画作。表现形式具体由老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可以是水粉、水彩类,也可以是油画等。

静物画的习作应该与静物画的创作区分开,教师在授课时应该从解决特定的色彩问题做研究,这是习作同创作的最大不同之处。学生尤其是刚入门阶段,不可能一次就能完成一幅完整的画,所以关键就是在画作时有没有解决好研究课题,所以教师不要非常看重学生的整体画作的效果,毕竟静物写生目的在于练就学生的基本功和选择作画的课题。教师在培养学生的静物写生时一定要目的明确,静物写生要求学生通过对静物的描绘,来培养学生的一种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色彩是色彩画的核心,应该培养学生利用色彩这种无言的方式表达人物的内在思想感情,为将来能达到这种境界打下良好的基础。

静物写生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部分:静物摆放、安排构图、起稿、大概上色、深入塑造、整体调整着色等几个步骤,通过这几个过程能够很好的锻炼学生的静物画的画作构想能力。静物画的教学过程中占到种种色彩画教学的三分之一,因为这是一个为以后更好画作做好铺垫的过程,只有基础打好了,以后才能有更加大的发展作画空间。

二、风景画的教学分析

风景画是色彩学习中紧接着静物画的一个过程,是色彩教学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主要完成的是对生活中的自然景物或者人工景物作为描绘的对象。现在,中专院校将自然景物当做是色彩画学习过程中训练的画作对象。学生的这个学习过程,应该安排到室外进行写生,这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到一些室内无法感受到的色彩问题。学生不能仅通过构想来完成画作,外景的实景写生有其独特的色彩画作效果。室外有自然的太阳光和各种景物的自然交汇,室外的花草树木、远山近水、田间河流色彩是非常丰富、变化多端的。大自然的景物具多姿多彩,具有高度的审美情趣,学生可以更加深刻的感受。教师在进行室外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抓住景物的色感、光感和质感。自然景物能够触动学生心灵的真实感受,这样有利于学生的抓景能力和绘景能力的形成。室外的风景写生环境条件都较为复杂多变,光线变化也较快,所以较室内的静物写生难度大很多,所以教师应该主动引导学生把握好光线变化规律,抓住自然景物色彩对色彩画作造成的影响规律,鼓励学生运用细微的光影变化,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从而达到调动观赏者的审美情趣。

三、人物画的教学分析

人物画是继风景写生后的又一重要的绘画技能培养过程,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风景画作写生的技巧和画作规律后,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人物画像的培养和训练,人物画像要从表现方法和表现技能方面训练。人物画像是通过艺术的手法对人的外貌、姿态、性格等进行描绘,并用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人像写生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头部的五官要掌握好比例,动态要明确,表达的面部中心突出。其次,要表达出人物面部的动势和透视。最后,利用色彩来表现形体的空间感,利用不同的色彩来表达人物在不同光线下的冷暖、明暗色调的变化关系。这些人物描写的技能不是短时间就能练成的,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简到繁、从易到难的学习方法,逐渐提高中专色彩画学生的人像写生技能。色彩也应该从单色到多色的过度,这个过程是较长的过程,教师应该耐心的教导和鼓励学生,不能让学生事倍功半。中专学生年龄都不是很大,所以身心发展还不够全面,教师应该注重在这一过程对学生的思想和道德情感上进行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人物绘画是色彩画中的一个大课题,内容较为繁琐,结构也较复杂,技巧也较深奥,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情感的进一步升华。

四、总结

色彩绘画对于学生的色彩认识、理论基础、绘画技巧和情感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教师要积极开展必要的教学研究,才能将中专院校的美术色彩画教学进一步提高。中专院校的美术生绘画基础通常不够扎实对于绘画的意思和技能都有欠缺,很容易忽略一些细节,这就要求教师多注重培养学生的绘画意识和绘画技能,加强教学方法,不能再学习中急于求成,达不到绘画需要达到的基本素质。

第9篇:专才计划范文

关键词:交通-发表电子信息论文-职称

“警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并不单纯是让学员用其在校期间所学的理论知识指导日常的交通管理工作,学员走向工作岗位之后,在日常工作中所要面对的问题各有不同,在面对具有极大偶然性的工作任务时可以使用“警学结合”模式中所积累的理论经验,而不是单一的理论指导。用“警学结合”模式来完善学员初期的工作实践经验,达到真正提高学员上岗后在交通管理工作中的效率和质量。真正的“警学结合”模式是在实践工作和理论指导之间搭建一条通道,这一通道将弥补学员实践经验不足所带来的短板,而这一短板的补齐才是“警学结合”的真正效力所在。

一、在“警学结合”模式下对学科建设的理性认识

公安学科具有社会性、应用性、群众性等特点,这决定了公安学科建设必须“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决定了“警学结合”的必然性,决定了公安交通管理专业也必须走“警学结合”的道路。

(一)公安交通管理学科建设“从实践中来”公安交通管理的基础理论就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必须以实践的第一手资料作为建设发展的基础,因为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新的形势以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也使得交通违法犯罪的方式、手段和特点不断变化,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中的新问题、新情况不断涌现。随着城市人口以及城市交通流的增加,特别是大城市的交通问题普遍成为焦点问题。路网不畅、设施不足、交通拥堵等问题越来越突出,行车难、停车难、交通秩序混乱等问题日益凸显,对城市交通管理造成的冲击和压力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及时了解和掌握这些已经变化的情况,并从中分析规律,找出对策,以此来指导实际工作。公安交通管理理论只有从实践中不断汲取新的养分,才能不断创新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否则,公安交通管理理论和交通管理学科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以致最终失去生命力。

(二)公安交通管理学科建设“到实践中去”之所以要建设和发展公安交通管理理论和公安交通管理学科,是因为它们能够指导实践,能够使公安机关承担起政治和社会责任,实现公安机关的事业目标。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目标是保证人们出行安全和保障道路畅通有序。交通管理理论紧密结合网络技术,开辟与道路交通相关的网站,设置《交通便民服务》、《出行安全服务》、《道路交通信息》等栏目。

在网站上主要交通干线的信息,及时提供动态的路面信息、行车指南、天气预报、交通地图、行车常识等便民服务信息,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出行;结合学科理论,交警部门切实加强了交通组织规划,在主要路口、路段增设一批电子警察、电子卡口、信号灯;通过合理优化路口、优化信号配时、增加停车泊位、进行交通诱导、快速处理轻微事故、增设人行过街天桥、地下通道等措施,逐步形成集约、高效、安全、持续发展的综合交通体系。这些技术大规模应用于道路交通管理中,有效、科学、合理地配置有限的道路交通资源,极大地减轻了交管部门的管理压力,切实提高了道路通行率,预防和减少了道路交通事故,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安全、快捷出行的需求,为道路交通管理实现了又快又好地发展,为人民群众的安全出行提供了重要保障。理论和学科建设的生命力是否强大,不是由某个领导或专家来评判,而是由公安实践来检验。如果公安交通管理理论和公安交通管理学科不能指导实践,它必然会被淘汰和废弃。正因为这样,理论和学科建设不仅是公安院校所关心的,也是公安机关所关心的。

二、在“警学结合”模式下的课程设立

(一)根据交通管理职业能力的需要,构建配套的交通管理课程体系在“警学结合”模式下开展交通管理教育工作,必须以培养交通管理工作能力为主要目标,通过构建专业课平台、拓展课平台等,完成对交通管理工作职业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无论是公共课、专业基础课还是专业课的设置,既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又必须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同时必须对过去的道路交通工作手段、方式、程序有一定的了解,以便从中发现问题,找出工作规律,完备课程体系,并能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

(二)根据交通管理工作的岗位要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专业课的基本内容是交通管理知识和交通管理技能,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法律制度日益完善,这就要求在教学内容设计上以实践应用为主导,适应社会立法规范和先进技术的要求,把岗位核心知识和技能写入交通管理课程中。尤为重要的是充分吸收警务改革成果和典型实战经验。同时,对实践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模糊认识、困难和瓶颈也纳入教学内容,让学员了解现实工作,并启发、引导学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三)以实践调研工作为手段开发交通管理技能类课程课程开发人员必须通过对交通管理工作岗位职能的实践调研工作来了解实践中所需的技能,开发出能够切实反映交通管理实践技能的课程。

三、在“警学结合”模式下的实践教学

(一)科学安排学生的集中实践教学时间将入学的交通管理本科学生的实习工作安排由过去的最后一学期进行上调。原因在于学生在第四学年中,面临着就业的压力,东奔西走去应聘、面试,有诸多从业考试科目以及上岗培训课程,时间紧,任务重,将不会安心实习。如果在此学期安排大段时间的实习工作,可能会使实习工作名存实亡,形同虚设,不利于学生对个人时间的合理分配,对日后的就业工作无法起到良好的促进效果,甚至会影响就业。

(二)将实习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活,分阶段实习将入校的交通管理本科学生的实习工作安排由过去的最后集中实习调整为各学期阶段性实习。在学生入学的第二学期,安排进行为期一周左右的实习工作,目的在于让学员们对交通管理工作在整体上有一个感性认识和实践上的初始工作体验,更让学员树立安全意识。在执法工作中,保护他人的安全和自身的安全都非常重要,“安全”是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在学员入学第四学期进行为期两周至三周的实习工作,目的在于使学生结合入校两年以来的理论知识进行中期的实践工作,把理论融合到实践当中。最后在学生入学后的第六学期进行整学期的实习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实习工作中,在实习工作中检验自己对于理论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并充分了解交通管理工作的现实性,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创新性地开展工作。在经历三个阶段的实习后重返校园,回到课程学习中,这会使得学生能够充分了解自己在理论知识方面的欠缺以及在实践工作中自身的局限性。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为日后投身于交通管理工作夯实基础。通过这样的实习工作,使即将步入社会的警校学员学会交通管理工作的方法,了解交通管理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积累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

(三)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检验理论社会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自有的规律,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亦是如此。在工作中,我们只有不断地发现规律、掌握规律、运用规律,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为出行人群提供安全、便捷的服务。人们通过认识规律、通过感知规律并运用于实践之中,再从实践中获取新的经验和认识,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只有这样,才能使工作开展得更扎实,更有生命力。因此,毕业提前进行的交通管理实习工作,最能体现价值的地方在于通过在校学习转向社会实践,然后返回校园学习。这是一种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循环和升华模式,这种模式的优越性与创新性是让学员将书本上的知识与社会的实习工作充分融合。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将个人的书本知识运用到工作实际中,在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真情实景地了解到在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威武雄壮”、“光鲜亮丽”的背后充斥着很多酸甜苦辣。通过个人的反思和每日的实习工作,使其更加明白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重要性。积极接受实习单位指定的工作任务,认真地完成各项实习工作,无论自身擅长与否,也要保持积极肯干的工作态度,只要认真去做,努力去做,就会逐步适应工作、学会工作,使其在思想认识方面有更为突出的进步。然后返回学校查漏补缺,完善知识体系。完成这次由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学习的循环和升华之后,学员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职业素质基本能够达到工作要求,具有一名正式干警的素质。

(四)构建完整的交通管理实践教学体系为了满足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最基本的能力培养需求,交通管理专业必须形成一个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五)建设与交通管理实践工作对接的校内实训基地为了营造真实的交通管理职业环境,紧跟公安科技发展前沿,体现公安实用技术,在建设对接实训基地时要充分凸显“警学结合”的特性,按照交通管理工作的形势和环境来设计、建设校内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实情、实境、实例中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系统、规范的训练,在模拟完成交通管理岗位的工作任务过程中,实现课堂无法完成的单项或综合技能的训练。要使校内实训基地充分发挥“实训”的作用,并使其逐步成为推进“警学结合”模式的实践领域。

(六)形成适应交通管理工作特点的实习模式为了适应交通管理工作常规性、服务性等工作特点,要求我们及时变革以往按部就班的固定毕业实习的方式,转向采取灵活实习的方式。要根据公安机关的实际需求,适时安排学生实习,形成开放性的实习教学模式,兼顾基层单位对交通管理警员补充的实际需要和提供学生进行交通管理学习岗位的现实要求。在提高了实习效率的同时,也使交通管理工作的实习效果更加明显。

四、在“警学结合”模式下交通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

(一)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学无止境时展瞬息万变,各种科学知识日新月异,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各种理论知识,才能更好地融入交通管理工作的社会实践中,更好地适应公安工作发展的需要。

(二)使学生了解只有熟练地掌握各种业务技能,才能更好地投身于交通管理工作中只有多学、多看、多练,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各项公安业务技能。

(三)使学生认同“业精于勤而荒于嬉”的理念实践是不断取得进步的基础,通过交通管理实习工作不断地总结经验,提高交通管理专业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其在实习中克服急躁情绪,积极、热情地对待每一项工作。

(四)“警学结合”的教育模式主要是培养学员总结经验、形成经验知识的思维模块,这一模块将弥补学员在校学习期间理论知识指导所引发的理论性思维模式在交通管理的日常工作中所遇到的交通问题是多元化的,有着极大的偶然性与突发性。在学员面对这些书本上没有的突发性工作任务时,理论便不能再满足学员在工作中的需要。警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就是为了弥补这一不足而产生的。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