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范文

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

第1篇: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范文

【关键词】创新 创新型城市 对策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创新能力愈来愈成为增强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创新型城市探索促进了区域经济理论和城市科学的发展,也推动了城市、区域和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一、创新型城市国内外研究现状

Hambleton R.(1995)展望了21世纪城市管理创新的问题。俄罗斯的学者Tahtmaxep(1996)提出了在城市形成创新角色潜力的基础上,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构想的观点。P.Hall(1998)将创新型城市界定为城市在经济和社会的变迁中,因新事物的不断涌现和融合而具备创新特质的社会形态。伦敦比特·霍东(1999)探讨了未来城市财政与服务、能力与影响力、创新性与文化以及旅游这四方面的重要行为。Charles Landry(2000)提出了构成创造性城市动力机制的七要素。James(2001)揭示了创新与城市之间的复杂性。尹继佐(2003)对创新型城市进行了界定。隋映辉(2004)认为城市创新系统可以表示为一个独特科技、经济、社会结构的自组织创新体系和相互依赖的创新生态系统。世界银行(2005)指出创新型城市的先决条件是优良的城市基础。李英武(2006)认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是一个包含着城市系统多因素之间整合和协同创新的系统工程。杜辉(2006)认为,创新型城市是以创新为基础的城市形态。石忆邵和卜海燕(2008)从不同的侧重点提出了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从以上的研究综述中可以发现,由于研究视角、对象、目的等差别,国内学者们对“创新型城市”的理解各有侧重,但这也极大丰富了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从而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创新型城市的内涵与特征

创新型城市是指在新经济条件下,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一般是由区域科技中心城市发展演变而成,在集聚和配置创新资源、不断形成自我平衡调整和发展功能的基础上,推动建立创新驱动的集约型城市经济增长模式,最终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创新型”城市的主要特征是有完善的城市创新系统。一是有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城市整体是以知识性产业为基础,高技术产业、信息产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和创意业为主要产业,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完善。二是支撑引领作用突出,在某些核心领域、优势产业、关键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自主创新真正成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三是人才汇集高地,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四是创新氛围浓厚,创新文化成为城市精神的重要内涵。

三、成都具有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优势

战略地位日益突出。成都是西南地区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其自主创新作为城市发展核心战略进一步强化,已成为西部大开发的引擎城市、新型城市化道路的重要引领城市。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实现了快速发展,城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基础日益雄厚,能够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强大支撑。

产业体系日趋完善。经过多年努力,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生产业以及现代农业发展迅速,创新型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科技创新资源富集。成都是我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最密集的城市之一,具有良好的技术创新条件。

创新环境日益改善。改革开放以来,成都市始终将创新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把建设中国“中西部创业环境最优”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

四、成都建设创新型城市具有巨大的意义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推进创新型世界田园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落实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战略任务,必然要求充分激发城市的创新活力,提高城市的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城市建设。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内在要求。总体而言,走新型城市化道路,要求必须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推动城市发展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由注重规模扩张、投资带动转向注重功能提升、创新发展。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通过科技、制度、文化、组织、体制创新等,铸造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国家、地区、城市之间竞争的核心动力,有效提高区域经济的综合实力与国际竞争力。

五、成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对策

首先,研究制定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发展规划,明确目标要求、功能定位、创新方向和主要任务,并与“十二五”发展规划相衔接,努力形成科技创新型、产业创新型、服务创新型和文化创新型等各类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其次,把开发和集聚人才资源作为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支持,深化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和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大力实施教育与人才战略,加强人才资源开发,加大政府对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力度,健全培育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体制机制。

第三,突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点环节,实施创新型产业战略。建立以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为主要特征的创新型产业体系,推进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的跨越式发展,提升高技术制造业整体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第四,实施创新环境优化战略。优化创新的体制、法制、政策及文化环境,建立高效的服务体系,构筑良好的创新服务平台,进一步促进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为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营造和规范良好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杜辉.创新型城市的内涵与特征.大连干部学刊,2006,(2).

第2篇: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落实“三贴近”原则,积极全面、准确深入地宣传会议精神,宣传全县各行各业、各条战线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实际行动,牢牢把握“积极作为、好中求快、又好又快”的工作基调,引导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为建设实力、生态、文化、幸福、阳光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二、宣传重点

1、大力宣传县委、县政府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分析,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客观分析当前的经济形势,宣传当前全县各项经济指标平稳健康发展,取得良好开局的情况;宣传全县各级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市县党代会、县“两会”和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自身实际,科学谋划未来五年的发展思路,贯彻落实“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各领域专项规划的实际行动;宣传我县各级各部门开拓创新、敢闯敢试,推动各项工作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率先发展的新举措、新成效。

2、积极宣传县委、县政府深入推进“黄蓝”国家战略,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成功经验。大力宣传我县紧紧围绕“高效生态”的发展定位,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黄蓝经济区建设的典型经验;充分宣传我县调整优化工业结构,以增量提升促总量优化,引导企业围绕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方向,改造升级造纸、橡胶轮胎、化工、纺织、机电、食品加工等优势主导产业的成功经验;宣传我县聚力突破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及加强“三大园区”建设,促进产业集聚、功能集中、用地集约的经验做法。

3、着力宣传我县坚定不移抓项目扩投资,努力增强发展后劲的典型做法。宣传我县继续开展“项目攻坚年”,把抓项目作为保增长、促发展核心动力的战略意义;宣传我县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集中精力抓项目、扩投入的生动实践;宣传我县继续推行重点工程重点项目推进服务责任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的好经验、好做法;深入宣传县发改、国土、环保等有关部门,发挥职能优势,全力做好服务,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的成功做法。

4、突出宣传全县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全面优化生态环境的成功实践。大力宣传我县坚持生态优先、效益为重的原则,竭力建设生态之城,推动全市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生动做法和典型经验;广泛宣传我县降低资源消耗和减少污染物排放,发展循环经济,狠抓节能减排,下大气力抓好环境保护的经验做法。宣传全县全面治理水气污染、全民开展环保行动的新思路、新举措和新成效。积极宣传我县集中解决影响城乡环境的突出问题,全面提升城乡环境综治管理水平的经验做法。深入宣传我县推进“三网”绿化工程及4个生态林场建设,争创全国绿化模范县的成功实践和先进经验。

5、大力宣传各级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打造美好幸福家园的务实之举。宣传我县各级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理念,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文化建设,共建共享美好幸福生活的成功做法;宣传我县加大民生投入,完善利民机制,今年集中力量办好11件惠民实事的具体做法;宣传各级各部门关注民生,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带领群众加快发展、强村富民的先进事迹。

6、大力宣传县委、县政府统筹推进区域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创新实践。宣传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成功做法;深入宣传推进县中心城区、滨海新区、县经济开发区、大王稻庄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孙子文化旅游区“五大主体板块”建设的典型经验;宣传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成功经验。

7、宣传我县加强“三农”工作,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有益实践。积极做好我县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抓好有机农产品品牌培育,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宣传;大力宣传我县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助力增产增收的好经验、好做法;做好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群众饮食安全的宣传;做好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的宣传。

三、具体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县内各新闻单位要加强领导,周密安排,创新报道方式,组织一批重头稿件,切实做好会议精神的深入宣传,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浓厚氛围。相关领导要靠前指挥,整合各种资源,确保重大宣传任务落到实处,确保各个阶段、各个环节报道相互衔接,增强宣传效果。各部门单位也要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安排专人负责,认真组织落实各项宣传报道任务。

第3篇: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范文

这个开局之年,我们将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迎来更加艰巨的困难和挑战。

历史证明:每个重要经济转型期,就是重大战略机遇期――机遇就蕴藏在挑战中。

所以,市委四届八次全会强调,当前,既要看到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困难更为突出,也要看到新的发展动能正在加快积聚;既要看到经济运行走势分化、变数增多,也要看到经济转型升级态势中的积极因素在不断增多;既要看到破瓶颈、补短板、防风险任务繁重,也要看到有利于形成发展新优势的机遇也不少。

开局之年,重庆要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就要善于抓住新机遇、拓展新空间、培育新优势。

推进供给侧改革,开启经济增长新周期

当前的供给约束、供给抑制和供给结构老化,正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矛盾,抓住了这个主要矛盾,大力推进供给侧改革,就可以凝聚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开启经济增长的新周期。

市委四届八次全会提出了推进供给侧改革五大抓手:

持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着眼补齐短板增加有效供给。

多措并举化解过剩产能。

切实化解房地产库存。

减轻实体经济负担。

五大抓手抓好了,就可以大大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打造重庆经济发展的新型驱动力,增强重庆在复杂环境中的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后劲。

2015年12月22日,荣昌区曾家山煤矿。

阳光穿过爬山虎,照向一座煤矿。

印有“永久关闭”四个大字的水泥块,将矿洞大门牢牢抵住。

得知矿工已安置妥当,转型工作顺利完成时,市煤管局副局长张继勇长舒了一口气。

曾家山煤矿曾是重庆重要的焦煤和电煤生产基地,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

但近年来,由于煤炭行业供大于求,煤炭价格持续下滑。

对曾家山煤矿来说,情况更是严峻――经过100多年开采,煤矿能开发的资源基本开发完毕,加之技术较为落后,对残存资源的开发作业无法保障安全。

2015年2月10日,这座百年煤矿成为重庆市首家关闭的国有煤矿。

在顺利通过复查后,煤矿获得了市政府600万元奖励发展资金。

曾家山煤矿关停的背后,是重庆大力推进供给侧改革、化解过剩产能的努力。

“关闭资源条件和安全条件不好的煤矿,既是化解过剩产能的重要举措,也是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局面根本好转的重要措施。”张继勇说。

2015年,市政府安排关闭煤矿转产奖励资金12亿元,各区县也制定了鼓励乡镇煤矿企业关闭转型的配套政策,全市已有71个关闭煤矿拿到奖励资金39522万元。

截至2015年11月29日,重庆关闭煤矿增加到204个,超过国家和市政府下达任务的155%和191%。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重视创新就是重视重庆的未来。创新驱动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核心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能够在“十三五”时期塑造出经济增长的新模式,带动产业升级。

市委四届八次全会提出推进创新驱动四大抓手:

准确把握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

强化创新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的引领带动作用。

搭建有利于创新创业的平台。

优化创新生态系统。

四大抓手抓好了,才能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全面增强我市创新驱动力与产业竞争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动力支撑。

2015年10月13日,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当着院长袁家虎的面,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创新中心主任李耀干了一件大事――签订离职创业协议书,率领研究团队7名博士“下海”创业。

当天,像他们一样“下海”的研究人员一共有17人。

中科院被誉为我国科技创新的“国家队”,17名科研人员为何选择离开?

“就以我们来说,科研机构能够实现对手术机器人的研发和样品制造,但要实现从样品到产品的能级跨越,科研机构还有很多做不到的地方,需要通过企业运作和市场的方式去实现。”李耀说。

为了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李耀团队加入到重庆华鹊医疗机器人有限公司,开始猛攻医疗机器人产业化难关。

和他们一同“下海”的石墨烯科研团队和智能多媒体科研团队,也展开了企业化运作。

面对危机四伏的商海,他们的勇气从何而来?

“要鼓励科技人员走向市场,这是推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举措。为此,研究院按照政策规定,出台了相关激励和保障办法。”袁家虎说。

在激励层面,研究院明确了“下海”创业成果转化范围、职责分工、收益奖励、过程管理等内容,细化了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奖励的政策,保障了科技人员的利益。

在保障层面,规定创业员工三年内可以申请返回院内工作,按照不低于原聘用职级、待遇和薪酬的标准重新聘用。

一“激”一“保”之下,“下海”员工卸下了后顾之忧。

“我们计划用三年时间实现手术机器人‘重庆造’,打破现在世界上最先进的美国‘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市场垄断地位。”对未来,李耀信心满满。

全面深化改革,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

当前重庆发展正处在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创新体制机制的四个关键节点,只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切实破解难题、充分释放红利,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

市委四届八次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三大抓手:

坚持问题导向抓重点。

坚持关键突破带全局。

坚持结果导向求实效。

抓好这三大抓手,可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四大优势:增创产业竞争新优势、营造商业环境新优势、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增强内陆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2015年10月8日,江北区行政服务中心。

“太令人惊讶了,快得不可思议!”重庆卓识远见艺术培训有限公司负责人卓毅山感叹,“9月30日提交的申请,没想到过完国庆假期就拿到了营业执照。”

能让卓毅山这种“见过世面”的人竖起大拇指,着实不易。

此前,卓毅山在加拿大创业。

“在加拿大办公司,从提交申请到拿到营业执照,至少需要30天,还要收取折合人民币3000元的费用。”卓毅山说,“但现在,在国内是免费的。”

就在卓毅山感叹时,一位女士过来“吐槽”:“过去涉及企业法人等方面的变更,要跑三个部门,至少花一周时间呢。”

这张让卓毅山赞不绝口的营业执照,是重庆首张“三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

何谓“三证合一、一照一码”?

即将原本由工商部门、质监部门、税务部门分别核发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归集起来,改为一次申请,全部统一由工商部门核发一张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即“一照一码”营业执照。

“这意味着,今后企业只需向工商部门填写一份申请表格、提交一套申请材料,即可完成营业执照办理。”卓毅山说。

不仅如此,在新版营业执照上,标注了新加载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改变了原来的注册号,数字编码从15位增加到18位,分别由登记管理部门代码、机构类别代码、登记机关行政区划码、主体标志码和校验码五个部分组成,是企业唯一的终身不变的法定身份识别码,并可以全国通用。

“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实施后,重庆主城区64%―68%的企业,能够做到营业执照手续当日办结,99%的企业能够3日内办结,5日内办结率达100%,而区县企业基本能够实现当日办结。

推进新型城镇化,释放最大内需潜力

城镇化率每提高1%,可以替代出口10万亿元。在全球经济持续疲软的当前,内需注定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最大潜力。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挥这个最大潜力的作用,并有效化解“城市病”。

市委四届八次全会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五大抓手:

充分发挥规划的战略引领和刚性控制作用。

坚持以人为核心谋划和推进城市发展。

切实做好产城融合、以产兴城、以城促产。

着力推进城市管理创新。

注重彰显城市特色风貌和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五大抓手抓好了,可以推进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最大化地释放内需,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而持久的动力。

“咔嚓!咔嚓!”

2015年6月,合川区草街街道一家工厂里,机器飞转。

流水线上,100多名工人熟练地组装、包装产品。

来自草街街道玉龙村的村民覃旭中,也在其中。

“我现在一个月工资3000多元。”覃旭中高兴地说。

一年前,覃旭中还是一名远在广州的打工者。如今,他成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新市民。

这样的改变,得益于中国西部农民创业促进工程的实施。

合川草街示范园(简称“农创园”)是全国五个农民工返乡创业园(试点)之一,为群众改善生活环境提供了机会。

一方面,农创园大力招商引资,重视产业的引进和培育,目前已吸引11家企业和20多个项目入驻投产。

另一方面,农创园在发展产业的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口和产业聚集的承载能力,有序推进“人的城镇化”。

农创园启动建设至今,已累计用地4150亩,与农民签订拆迁协议691份,建设安置房910套;同时积极开展定向技能培训,帮助新市民就近就业。

在农创园与街道办事处帮助下,覃旭中一家住进了一套90平方米的新房,他与妻子双双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能在城市里定居、就业,是覃旭中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

“再也不用漂泊了。”覃旭中说,“现在,我们跟当地市民的生活没两样。”

保障改善民生,让百姓生活更美好

经济形势越是复杂严峻,就越要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因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发展的目的,也是发展的动力。只有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才能促进消费、拉动内需、培育市场,为经济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市委四届八次全会提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五大抓手:

继续滚动实施好重点民生实事。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加快文化强市建设。

按照倒计时安排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五大抓手抓好了,可以拉动消费、投资、就业、产业结构调整、体制机制改革五根“链条”,让改善民生和发展经济形成良性循环,为重庆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2015年12月底的一天,涪陵区百胜镇隆兴村。

外面寒风呼啸,村民黄继明却一脸春风。

“今天搬家!”黄继明用四个字表达幸福之情。

黄继明早就盼着这一天了。

黄继明的家原本在海拔800多米的大山上,是一间已经住了几十年的土坯房。

“一到下雨天,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黄继明说。

由于山高坡陡,买的种子、肥料等都靠人来背,十分不便。

2013年起,乘着市委、市政府办理民生实事的“东风”,涪陵区开始推进高山生态扶贫搬迁,计划三年内完成11810人次的搬迁,并建设154个安置点。

2015年初,黄继明被列为搬迁对象。

安置房还在建,黄继明就去“打望”了几次:“新房120平方米,有自来水、天然气,方便得很!”

“所有搬迁任务要在2015年12月底前完成。”区有关领导下达指示。

12月底,黄继明如约拿到了新房的钥匙。

要下山了,黄继明突然有些犹豫:下山后靠什么赚钱?

“安置房附近有产业扶贫园区,专门解决搬迁居民就业问题。”当地干部为“黄继明们”解疑释惑。

黄继明从新居阳台上就能望见远处的产业园区。

这下,黄继明一家人都踏实了。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提升城市竞争力

世界发达城市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生态环境是城市最具魅力、最富竞争力的独特优势和战略资源,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就是发展生产力,就是提高城市的吸引力、竞争力。如今,中央提出绿色发展理念,为重庆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提升城市竞争力,提供了一个绝佳良机。

市委四届八次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四大抓手:

持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四大抓手抓好了,重庆就能成为碧水青山、绿色低碳、人文厚重、和谐宜居的生态文明城市,大大提升重庆的综合竞争力,增强对高端生产要素的吸附能力。

2015年12月21日上午,秀山县,一场“环保结盟”即将上演。

“结盟”现场,坐满了人。

秀山县委书记王杰、县长向业顺和重庆环保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钱忠明相对而坐。

“啪!”大红公章盖上一纸合同。

合同上印着一行大字:《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营合同》。

从这一天起,秀山县把乡镇污水处理设施移交给重庆环保投资有限公司进行统一建设、管理、运营。

“这将是秀山县迈向‘绿水青山’的又一大步。”王杰说。

作为中国锰矿核心富集区,秀山曾把锰矿产业作为经济唯一支柱。然而,常年的开掘加工严重影响了当地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环境污染。于是,县委、县政府决心大力治理环境污染。

但是,仅靠政府这只“有形之手”来运作,却有些力不从心――环境整治投入资金量大,后期维护成本高,技术水平也跟不上。

在全市乃至全国,这也是个大问题。

如何破解?借助市场这只“无形之手”。

2015年6月,重庆成立了资源与环境交易所、重庆环保投资有限公司和重庆环保产业股权投资基金,通过改革排污权交易、推进PPP模式、发挥产业基金杠杆作用,实现市场化方式补偿生态环保资金,加快乡镇环保设施建设,促进环保产业发展。

秀山很快深受其益。

第4篇: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范文

【核心提示】“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引用这三句诗,将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熔铸于百余年中国沧桑巨变的历史图景,展现于几代人为民族复兴奋斗的艰辛历程,令人感慨、催人奋进。

梦想不可丢。“覆屋之下、漏舟之中、薪火之上,如笼中之鸟、釜底之鱼、牢中之囚,四万万民众为奴隶、为牛马、为犬羊,听人驱使、听人宰割”,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复兴历史,从这深重的苦难中拉开大幕。自新、自救、自立、自强,不灭的梦想引领一个民族穿越“千年未有之变局”,战胜“千年未有之强敌”,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开启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中华民族对梦想的执着坚持,展示的是中华儿女的爱国主义情怀,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伟大精神。在新的征程上,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对复兴梦想的不懈追寻始终是我们的动力之源、勇气之源。

道路不可弃。“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坚定不移走向世界的脚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创新,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经历了多少惊心动魄的历史转折、观念突破和制度革新,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政治勇气,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复兴之路,冲破了许多预言家的设想,改变了13亿人的命运,将中国送到了一个世界大国的位置。这条来之不易的道路,承载着几代中国人的夙愿,凝结着无数先贤的心血。在新的征程上,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对于这条道路,我们都应当倍加珍惜、始终坚持。

信心不可泄。站在民族复兴的历史新方位,我们的身后是波澜壮阔、厚重沧桑的奋斗历史,我们的面前是前所未有的复兴曙光。此时此刻,我们距离“中国梦”的目标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实现“中国梦”的信心比任何时候都更坚定。越是在这样的时刻,越是要立足实际、脚踏实地。在新的征程上,无论经历什么样的考验,我们都应当始终保持“中国信心”。

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交到我们手中。勿忘昨天的苦难与辉煌,无愧今天的责任与使命,不负明天的梦想与追求,更加美好的中国,将在亿万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中、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奋斗中变为现实。

第5篇: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范文

关键词:旅游综合体;休闲;综合发展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and economy, and the gradually improving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China has entered or nearly stepped into the “leisure times” and the “leisure economy” industrial system has initially taken shape. Against this general background, i.e., the leisure economy of China is developing rapidly, it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methods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The comprehensive regional development model with tourism and leisure as the basic guide, relevant industries as the support and the leisure real estate and supporting business as the extension, i.e., the model that promotes the comprehensive regional development with tourism complex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models that is suitable for various areas to implement the “localized urbanization”.

Key words:tourism complex;leisure;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4)-03-30(4)

1 中国休闲经济引发大旅游时代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假日制度的形成使得人们的闲暇时间不断增多,截止2010年底,城乡职工享有8小时工作制、每周双休日和国家规定的29天的法定假日。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了,带薪休假制度也将逐步得到落实,为居民创造了良好的休闲旅游条件,并逐渐催生中国休闲经济时代的到来。

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旅游客源国。在中央“扩大内需”的宏观调控下,未来我国旅游需求将快速增长,预计到2020年旅游需求将主要以休闲度假为主。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0年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21033元,同比增长11.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 在休闲时间增加和可支配收入提高的前提之下,人们休闲需求空前旺盛。由于休闲需求的释放,各地市场上出现了“3个50%”现象,即115天的节假日消费几乎占了全年的50%,周末消费占全周消费的50%,每天6点以后的消费占全体的50%。这表明:中国已经步入休闲时代,社会经济环境也正发生着变化,慢慢步入体验经济时代。这种休闲消费,体验经济引导大旅游时代的到来,并极大地带动了旅游综合体的开发建设。

2 中国城镇化浪潮加速推进

2.1 我国城镇化发展背景

根据2011年4月公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中国居住城镇的人口接近6.66亿人,城镇化率达到47.5%。中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到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1.5%左右,到2030年达到65%左右。根据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经验,城镇化率在30%~70%期间是加速城市化的时期。这表明:在当前及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将处于城镇化高速发展阶段。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原因,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相当突出。尤其表现为城镇化区域布局不平衡,城镇化结构不平衡,以及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不协调等问题。

2.2 我国城镇化发展模式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猛,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城镇建设亦由无序化发展渐向有序合理的方向变化。总的来看,我的城镇化的发展主要有以下3种方式。

2.2.1 聚集化发展模式

所谓聚集化发展模式,即在原有城镇的基础上,以工业化发展为基础,服务业为主体,通过聚集相关产业,扩大城市规模,扩充城镇人口数量的城镇发展模式。在这种模式的导向下,一般会形成以下几种城镇化发展模式:

① 大城市逐渐发展成特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

② 中小城市逐渐向大城市发展,如省会城市及部分区域性城市;

③ 小型城镇逐渐发展成小城市,这部分城市数量居多,诸如中西部的县级城市;

④ 还有一种城镇化发展方式,即以乡镇为中心的小范围的城镇扩张式发展,这将是我国未来城镇化发展的主体形成。

在这种聚集化发展模式下,亦有局部的产业聚集体,其中,以旅游休闲为核心的产业聚集即形成以城市休闲为导向的旅游综合体(如东部华侨城),能够有效促进片区综合开发,扩大就业范围,提升区域城市发展特色与形象。

2.2.2 产业导向式发展模式

所谓产业导向式发展模式,即以某一产业或产业聚集体为导向,形成产业园区,是工作、生活及相关服务的综合体,这一模式一般只适用于资源型区域。攀枝花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城市发展因矿产开发,城市得名亦源于“兰尖铁矿”附近的攀枝花村。

这一城镇化模式有着极大的局限性,原因如下:

其一,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多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资源面临枯竭,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化。

其二,在我国的广袤大地上,富含资源的区域极其有限,也即是说,很多区域没有依托资源搞建设的基础条件。

2.2.3 休闲经济下的就地城镇化

在中国城镇化浪潮继续推进、休闲时代到来的大背景下,我国广大农村、生态屏障地区、偏远山区,这些无资源开发优势又无人才聚集条件的区域,如何摆脱低级的内卷化式发展,率先突破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瓶颈?这即是本文重点探讨的问题。

在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嫁接休闲经济,旅游综合体是上述区域就地城镇化的首选发展模式。即,依托大型消费群体(如城市或大型景区),借助区域舒服的环境,优美的自然风光,良好的交通、区位等条件,通过提供综合性旅游休闲度假服务,形成的休闲度假、工作生活等多维空间,并以旅游休闲为导向,形成泛旅游产业集群,以此带动区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北京的燕郊,昆明的阳宗海等旅游休闲体的综合开发最为典型。

3 旅游综合体适建性分析

并非所有地区都有条件搞工业。区域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一个区域的社会经济综合发展,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产业体系作为支撑。从传统视角来看,以工业化带动区域综合开发无疑是理想模式,但在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同时,工业化式的发展也暴露出其有限性的一面及种种弊端。即就中国广大欠发达地区而言,并非所有地区都有条件搞工业。

以旅游综合体撬动区域发展。中国广大欠发达地区,往往是生态敏感区域,错过了工业化发展,却保留了良好的生态环境。随着我国休闲时代的到来,这些区域以其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多彩的风土人情,为城市居民向往,这便为区域发展休闲服务产业奠定的基础。以旅游开发为引擎,相关产业为支撑,通过综合开发形成的泛旅游产业体系,以此撬动区域综合发展的模式无疑是重要的选择途径之一。

旅游综合体偏好性选择。旅游综合体的开发模式是着眼于区域综合性开发,以旅游休闲为导向,形成泛旅游产业聚集群,以此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综合性发展。然而这种模式虽优,却并非任何区域皆可套用。概括来说,旅游综合体的适建地块应该是人气相对聚集的区域或能够引导旅游休闲的区域。具体来说,主要为城区新建地块、大景区的地带,大城区的周边地块。

旅游综合体开发路径选择。旅游综合体着眼于区域综合开发,以旅游休闲为导向,形成泛旅游产业聚集群,以此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综合性发展。是传统旅游景区、传统工业园区、传统住宅地产、传统农业建设的一种新型开发模式。其路径必须规避以下几种情况的出现:其一,牺牲生态环境、滥用天然资源、吞噬农耕土地的破坏性开发;其二,孤立三农问题(城乡统筹问题)的圈地式开发;其三,披着旅游的外衣,搞纯商业地产开发。这种开发没有相关产业作为支撑而持续发展;其四,按照传统城镇化模式进行不切实际的高强度开发。

4 旅游综合体开发模式

在我国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的背景下,在保证农民离土不离乡的前提下,实施旅游引导下的就地城镇化。即在我国休闲经济大力发展的基础上,以休闲旅游开发为引擎,产业配套为支撑,休闲地产开发为延伸,构建休闲田园都市,创造现代梦里桃源。

4.1 旅游休闲为引擎

从区域综合发展的视角来看旅游开发。从区域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态势出发,以旅游休闲为主方向,在对市场需要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项目地区位、交通、资源条件,开发适宜旅游休闲项目,打造旅游休闲聚集核。引导旅游休闲消费,创造旅游休闲聚集中心,以此对相关产业形成巨大的引擎效应。

4.2 产业配套为支撑

从区域产业升级的视角来看产业配套。以旅游开发作为片区综合开发的内在驱动力,能够直接拉动餐饮、住宿、旅游商品(加工、销售)、土特产品(加工、销售)、零售业及土建、道路等与旅游直接相关产业的大力发展。在旅游休闲的驱动下,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力促农业产业升级,突出休闲的新型农业格局。以此整合相关产业并引领产业升级,通过休闲平台的打造与现代农业的发展来扩大就业,促进区域城镇化的推进与综合配套的完善,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综合发展。

4.3 休闲地产为延伸

从区域综合配套的视角来看地产开发。区域旅游综合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开发商、当地居民及外来旅游休闲者等多类人群,是工作、生活、观光、休闲、度假的交汇区,并以休闲地产作为重要支撑载体。休闲地产能够为开发商快速回收资金,缩短资金链;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岗位和工作空间;为外来休闲度假者提供休闲度假空间。

综合而言,要从区域发展的视角,来看待旅游综合开发,要把旅游综合体的打造与区域农业产业的升级、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生态环境优化与可持续发展,充分结合起来。将旅游开发成为区域社会经济综合开发的战略推手,特别是经济相对落后的中国广大农村区域。

5 模式优势剖析

旅游综合体是区域经济社会综合开发的有效模式之一,在生态环境保护,农耕用地保护,促进农村城镇化等前提下,对促进区域产业发展与升级,促进三农良性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更能为企业开发商获得较高的投入产出比。

5.1 前提基础

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角度来看,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农耕用地是区域经济社会持久发展的坚实保障,区域城镇化则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一个项目的开发,只有在保护好生态环境、农耕用地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区域城镇化进程的发展的才是可取的。

5.1.1 生态保护

在以往的旅游开发中,过重强调开发,而忽略了生态环境的保护,结果往往是生态环境破坏了,项目也烂掉了。旅游综合体的开发模式认为,生态环境是一种宝贵的旅游资源,依托良好生态环境,能够开发高品级的休闲度假产品,打造环境优美的休闲生活方式,营造梦里桃源意境。

5.1.2 农耕保护

农耕田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能以良田换发展。旅游综合体的用地模式主导多样化,优先考虑并使用山地、丘陵等非良田地带,并通过科学规划,以农田营造景观,打造科技农业,生态农田,促进农业的转型升级。

5.1.3 城镇化发展

城镇化是区域经济社会综合发展的一种表现,旅游综合体是促进区域城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旅游休闲的开发,拉动和带动相关产业的扩大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聚集区域资金、信息、人才及各种社会资源,形成产业集群,极大吸纳就业,构成工作、生活及旅游休闲度假综合体,即在旅游主导下的就地城镇化。

5.2 对接政府开发导向

从政府的角度来看项目开发,好的项目要能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最好具有一定的推广和示范效应。

旅游综合体的开发模式着眼于区域经济社会综合性开发,是旅游引导下的就地城镇化的典范。能够极大地促进区域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相关产业的整体发展、生活居住方式的升级、社会就业有效拉动、区域整体形象的提升、文化产业的突破发展、城乡统筹推进等诸多方面的极大发展。旅游综合体,实际上已成为带动区域综合升级的最好引擎之一。

5.3 实现企业发展诉求

从开发商的角度来看,好的项目意味着良好的收益回报,并具有持续收益的开发价值,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企业的价值取向。

在旅游综合体的构架下,旅游地产成为旅游开发的短线巨大效益,为旅游项目的持续长线健康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旅游休闲成为项目开发的持久吸引核,营造休闲空间,聚集人气,提升地价。最终获得了一种良性投资回报,成为以旅游地产为核心收益支撑的区域旅游综合开发创新模式。

5.4 满足农民受惠需要

从利益相关者均衡理论的角度来看,旅游综合体的开发往往需要考虑农民的利益,农民的需要即是在旅游开发及运营过程中受益。

旅游综合体的开发模式,着眼于区域性的综合开发,关注多产业的配套发展,强调农业科技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多方位多途径为农民提供就业岗位,改变农民收入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塑造新型服务型农民。

6 结论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广大欠发达区域的理想发展模式应该是以保护与优化生态及耕地资源为基础,以旅游休闲为引擎,以特色产业为支撑,以旅游地产为延伸,充分关照三农问题,统筹考虑区域旅游、区域特色产业体系及区域城镇化发展的综合开发模式。

旅游综合体开发模式的实现结果:创造生活品质和城市一样好、环境比城市更优越的新农村,并与休闲度假地产、特色产业园区一起构成的休闲田园城市——桃源都市。让都市的休闲消费与综合体的产业经济完美结合,共同驱动成为区域综合发展,构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超级引擎与核心动力,科学推动中国的城镇化进程。

参考文献:

[1] 黄小斌,林炳耀.西部小城镇建设初探[J].城市规划汇刊,2001,(02).

[2] 汪光焘.加强引导创新机制促进旅游与小城镇协调发展[J].城乡建设,2006,(07).

[3] 宁越敏,严重敏.我国中心城市的不平衡发展及空间扩散的研究[J].地理学报,1993,(02).

第6篇: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范文

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意义重大

创新型城市建设,是指城市发展到了一定历史阶段,摆脱传统的以土地、资本和低成本工业劳动力等为主要增长要素的发展模式,形成主要依靠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驱动发展新动力,建立以创新文化为基础、科技进步为动力、自主创新为主导的新型城市发展形态。

我省于2003年正式确立建设创新型省份战略,2006年召开全省自主创新大会,并出台《关于加快提高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的若干意见》,2007年全面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关键是要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充分发挥省内主要城市的先导和主导作用。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的重要基础。从中外发展史看,城市尤其大中城市,是社会资源的主要集聚地,是现代经济的主阵地,也是推动创新发展的主战场。落实省委提出的建设科技强省和创新型省份的战略任务,必然要求充分激发城市的创新活力,提高城市的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内在要求。我省在全国率先确立了城市化发展战略,之后又进一步实施新型城市化战略,较好地促进了城市化进程。但总体而言,目前我省城市化建设还属于粗放型、外延式的扩张。走新型城市化道路,要求今后我省必须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推动城市发展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由注重规模扩张、投资带动转向注重功能提升、创新发展。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通过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组织创新、体制创新等,铸造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国家、地区、城市之间竞争的关键和焦点。建设创新型城市,就是把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有效提高区域经济的综合实力与国际竞争力。

国外创新型城市建设

经验值得学习

从有关国家的城市发展实践看,世界创新型城市建设主要分为四大类型。他们的一些经验做法,值得认真学习。

一是文化创新型城市。这类城市,如法国巴黎、英国伦敦和芬兰赫尔辛基等,其城市创新发展的战略与内容,偏重于文化产业发展的突破,即依托经济繁荣发达和较强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撑,大力推进文化创新,通过文化艺术领域创新,打造全新的城市发展形态。文化创新型城市,通常为一国的首都或重要城市。

二是工业创新型城市。这类城市,如美国堪萨斯、英国哈德斯费尔德和韩国大田等,其城市创新发展的重点,是以工业创新作为突破口,即依托地处大都市周边,工业基础比较扎实,工业领域的人才、技术等优势比较突出的支撑,大力推进工业技术创新,形成以工业产业创新带动城市发展创新的格局。

三是服务创新型城市。这类城市,如美国纽约、德国柏林和日本东京等,其城市创新发展的战略与内容,是把现代服务业作为创新型城市的主攻方向,通过不断创新城市的服务,增强城市服务功能,着力发展服务型经济,不断满足本地城市居民各种需要,也不断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各种跨国服务,同时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世界经济发展的融合。服务创新型城市第三产业发达,社会综合服务能力较强,政府服务水平和社会福利水平较高。

四是科技创新型城市。这类城市,如印度班加罗尔、美国硅谷、加拿大渥太华等,主要出现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其城市创新发展的战略与内容,是突现科技集成和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型城市一般依托国际一流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形成雄厚的科技实力、较强的创新能力与明显的科技产业优势。其通过大力发展先进科技生产力,在协调推进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发展的同时,为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大量的高新技术和高科技产品,成为推动全球科技进步的动力源。

综观各国创新型城市具有的共同特点,主要是创新指数普遍较高,城市技术对外依存度一般低于30%,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70%,发明专利申请量占全部专利申请量在70%以上,社会研发投入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3%以上。

从各国实践看,创新型城市建设主要依靠政府与市场两种力量。市场主导就是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形成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引导创新要素和产业要素向城市集中。政府主导就是政府发挥引领作用,明确发展战略,制定政策措施,加强基础设施投资,创造优良环境,吸引国内外创新资源要素向城市集中。目前发展中国家大多采用此模式。

国内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探索值得借鉴

近年来,国内的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深圳、南京、青岛、武汉、无锡等城市相继确立建设创新型城市发展战略,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着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他们的政策举措值得我省借鉴。

一是明确思路与目标。北京、重庆、广州、南京、沈阳等城市提出要在全国率先建成创新型城市。北京确立“首都创新战略”,提出通过创新型城市建设,力争成为引领中国自主创新发展的先锋和连接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南京提出2015年建成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创新型城市。深圳要推进发展方式、体制机制、科技、产业、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全面创新,率先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

二是突出政府主导作用。深圳市研究提出了由12类共60个代表性指标组成《自主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大连、南京、沈阳等政府出台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提高政府的财政投入力度。大连提出,到2010年全市研究和开发经费(R&D)投入占GDP的比例要达到2?郾5%以上。沈阳要求到2015年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4%以上。深圳2006年出台《关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决定》,提出在“十一五”期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累计要达到1000亿元,市区两级政府对科技的投入要达到100亿元。

三是着力构建创新平台。上海专门构筑了一批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为各级各类企业创新提供专业技术服务。苏州对新建国家级、省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分别给予200万元、10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已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新置大型设备或扩充服务功能的,最高补贴100万元。济南明确提出,全市要着力构建技术创新平台、创业服务平台、合作转化平台、资源共享平台、创新载体平台等五大创新平台。

四是设立专项资金。大连、深圳等城市在建设创新型城市中加大对自主创新工作的支持力度。大连要求每年投入6亿元设立自主创新专项资金,用于重点产业技术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等。深圳从2006年起,每年拨款50亿元设立“自主创新基金”,用于实施技术研发、技术成果产业化、创业投资匹配等。

五是培养引进创新型人才。深圳提出着力打造从在校大学生到高端人才的创新人才链。沈阳提出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等方式,引进急需的海内外高层次创新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苏州启动紧缺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每年资助500名紧缺专业高层次创新人才出国出境培训,资助50名复合型企业家去国内外著名高校培训。

我省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具备良好基础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一五”期间的快速发展,我省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条件已经具备。

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载体已经形成。去年,我省城市化率已经达到57?郾6%,全省已形成以杭、宁、温三大中心城市、浙中城市群和一批中小城镇相配套的城市体系。城市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产业发展逐渐各具特色。杭州、宁波、湖州、绍兴等城市都提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目标,出台了相关政策举措。各市创新能力不断加强,创新氛围逐渐形成,创新制度逐渐完善。

创新投入稳步增长。我省财政对科技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2006~2008年,全省全社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从407?郾9亿元提高到619?郾5亿元,年均增长23?郾2%;R&D经费从224亿元提高到345?郾8亿元,年均增长24?郾2%;科技活动经费占GDP的比例由2?郾5%提高到2?郾88%。期间,我省各市科技投入增长也较快,11市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由224亿元提高到333亿元,年均增长21?郾9%。这些投入主要集中在城市。

创新能力逐步提高。2006~2008年,我省获得的专利授权由30968件增加到52955件,其中获发明专利授权由1423件增加到3269件,年均增长分别达到30?郾8%和51?郾6%。在大量发明专利的支撑下,我省涌现出一批科技含量高、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的新产品。2008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国家级、省级新产品产值率达到16?郾6%,工业新产品产值对工业总产值增长贡献率达到了23?郾3%。

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至2008年,全省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844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403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42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867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23?郾1%。2006~2008年,全省11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51?郾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例提高了2?郾6个百分点。

创新型人才培养取得进步。2008年,我省拥有两院院士30名,拥有国家和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46人、长江特聘教授32人、钱江特聘教授30人、省级特级专家30人,从事科技活动人员41?郾6万人。2008年,全省11市拥有科技活动人员40?郾2万人,较2006年的31?郾1万人增长了29?郾3%。

但与先进省市相比,在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中,我省还存在不少差距。主要是认识还不够统一,创新投入强度不高,创新优势不突出,创新型人才比较缺乏,创新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在全省层面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我省已进入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要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的飞跃,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有效解决经济素质性、结构性突出矛盾,实现发展转型升级。要进一步统一认识,把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提升到新时期全省发展战略的高度,在全省进行部署,将其作为加快新型城市化、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的切实举措,作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平稳较快发展的有效抓手。

研究制定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发展规划。创新型城市是一个系统工程、战略工程,需要全省上下合力推进。省有关部门要研究制订我省创新型城市建设规划,明确目标要求、功能定位、创新方向和主要任务,并与“十二五”发展规划相衔接,使目前各市分散自发的创建活动置于规划的统一指导。各市也要依托自身的区位、资源、产业、文化等特色条件,相应制定创建规划,实现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努力形成科技创新型、产业创新型、服务创新型和文化创新型等各类城市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突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点环节。建设创新型城市是一项长期任务,起步阶段必须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人力,突出抓好重点环节。就全省而言,当前需要集中抓好三大重点环节:一是加快杭州临安科技城建设。在抓紧配套设施建设的同时,尽快研究出台能够吸引海内外著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跨国公司、科创企业和科研人员进城创业的优惠政策,把科技城建成创新资源集聚高地,成为我省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大平台。二是依托国家级、省级开发区设立一批各具特色的科技创新园,集聚一批科研创新企业和人才,成为区域创新基地和公共创新平台,支撑各市创新型城市建设发展。三是加快培育发展一大批科技创新型企业,要尽快把省市两级5000家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培育计划落到实处。要引导社会创新资源向这些企业集聚,加快提高创新能力,使其加快成为我省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主力军。

深化创新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科技资源中的基础作用,推动科技资源有效整合,促进新技术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形成创新的内生动力和整体合力。进一步加大财政税收、金融保险、工商土地等方面的综合配套改革力度,完善现代知识产权制度,促进科技创新成果有效转化。进一步深化科研经费使用体制改革,努力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

加快创新人才引进与培育。建设创新型城市,需要加快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型企业家和企业高技能人才。要在高等教育中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业创新精神,引导高等学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专门人才的需求,优化学科专业布局,优化人才培养结构。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紧密结合,加强科技的对外交流合作,在扩大我省外派留学研修队伍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政策力度,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来浙创业创新发展。

第7篇: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范文

关键词:城市化;产业聚集;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C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2-0191-02

一、嘉峪关市城市化现状分析

嘉峪关市自1971年列为省辖市以来,在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城市化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有效地提升了城市化发展的规模和质量。在人口城市化方面,1978年,嘉峪关市总人口8.3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85万人,城市化率为69.9%;至2010年,总人口增至20.9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8.95万人,城市化率90.3%。随着城市人口城市化规模的增加,城市人口就业结构也由1978年的19:68.5:12.5调整为2010年的9.3:53.5:37.2,符合城市化进程中随着城镇人口规模增加,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逐渐下降、二三产业就业比重逐渐上升的普遍规律。在经济城市化方面,1978年,嘉峪关市地区生产总值(GDP)为1713万元,至2010年,GDP总量达144.4亿元,自2005年以来一直位居全省第10位。地区性财政收入由改革开放之初的不足千万增至2010年的26.1亿元,位居全省第6位。随着经济总量不断增长,经济结构也日趋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1979年的9:60:31调整为2010年的1.3:80.3:18.4,呈现出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二、三、一”的产业结构。在社会城市化方面,主要体现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2010年,嘉峪关市建成区面积达60平方公里,城市人均道路面积16.37平方米,城市煤气、自来水入户率均达10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741.16元,居全省第2位。

二、嘉峪关市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分析

(一)城市化质量提升问题

美国经济地理学家诺瑟姆于1975年提出了关于城市化进程的“S”型曲线,按照诺瑟姆对于城市化阶段的划分,当城市化率介于0―30%之间,为城市化的初期阶段,此时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主要以农业经济为主,城市化发展较为缓慢;当城市化率介于30%―70%之间时,为城市化中期阶段,此时工业进入发展腾飞阶段,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较强,城市化快速发展。当城市化率在70%以上,为城市化后期阶段,此时,进入后工业化阶段,而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区域经济以服务业为主。嘉峪关市2010年城市化率达90.3%,若按诺瑟姆的划分,嘉峪关市已进入城市化后期,但是,2010年,嘉峪关市的第三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不足20%,按照国际经验,当一个地区城市化率达到70%以上时,该地区第三产业比重应占到60%以上。嘉峪关市第三产业较低的产值,说明嘉峪关市当前城市化发展仍主要以工业推动为主,城市化质量不高。另一方面,较高的城市化率最初形成于嘉峪关市成立时独特的行政区划,1978年,嘉峪关市的城市化率就高达69.9%,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比同期全国城市化率高出52个百分点(1978年中国城市化率为17.92%)。特殊的行政区划以及近年来以酒钢为主的重工业推动之下,嘉峪关市的城市化率呈现一个“虚高”状态,城市化质量和城市化发展速度脱节,城市化质量亟待提升。

(二)地区产业、就业结构偏差问题

一般而言,国民收入水平、产值结构、就业结构以是衡量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指标,而一定的工业化水平又对应着一定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2010年,嘉峪关市人均GDP达10163美元,按照钱纳里关于工业化阶段的划分标准,嘉峪关市介于6373~11949的工业化高级阶段,在工业化高级阶段,一个地区的产值结构应该为一产比重小于5%、二产比重与三产比重大致相当。2010年,嘉峪关市产值结构为1.3:80.3:18.4,第二产业“畸高”与第三产业“畸低”的状态说明嘉峪关市产业结构转换没有与经济发展同步,地区经济发展过度依赖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发展,嘉峪关市的产业结构还处于工业绝对推动阶段,这与嘉峪关市城市化水平及经济发展水平严重不符。

城市化发展质量还可以通过三次产业转移中的两大指标: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转移来考察,通常情况下以结构偏离度来衡量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转移是否同步:

一般而言,若结构偏离度为零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转移协调;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越大,说明就业人口的转移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转移越不同步、不协调。2010年,嘉峪关市第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为-0.87,说明农业产业GDP比重下降幅度大于农业就业比重下降的比重,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于农村未能转移到二三产业;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为0.54,说明嘉峪关市工业GDP增长幅度高于工业就业人口比重增长幅度,嘉峪关市属于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化发展模式,机器排挤工人的趋势较为明显;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为-0.55,说明嘉峪关市第三产业产值增幅低于就业比重增幅,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发展水平较低,没能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对城市质量的提升作用。

(三)城市聚集经济效益低、辐射带动功能弱的问题

聚集经济效益是城市经济的突出特征,城市通过其自身的优势和独特的魅力,吸引各要素向城市地区聚集,发挥强大的聚集经济效益。嘉峪关市城市聚集经济效益较低主要表现在城市产业结构上,在嘉峪关市三次产业产值构成中,第二产业产值占82.1%,说明嘉峪关市主要以工业聚集为主,工业内部又主要以冶金工业聚集为主,城市聚集经济效益呈现出典型的地方化经济效益,而地方化经济主要以推动城市规模扩大为特征。同时,嘉峪关市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较低,占GDP比重不足20%,第三产业的高度发展,可以促使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科技信息、交通运输等的快速发展,是城市化经济的重要表现,能发挥更高的聚集经济效益。嘉峪关市明显的地方化经济特征决定了嘉峪关市聚集经济效益较低。城市聚集功能低,制约着城市“磁场效应”的发挥,嘉峪关市向周边地区和郊区蔓延和辐射带动功能不能得到很好地发挥,很难形成良好的聚集和辐射带动机制,无法形成更大范围的区域城市化。

(四)城乡二元结构突出,乡村城市化不能同步发展问题

乡村城市化是生产力发展和劳动分工加深的必然产物,是乡村与城市居民共同继承、创造和平等分享人类共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逐步缩小并消灭城乡差别,达到城市和乡村协调发展的过程。2010年,嘉峪关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6741.1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865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2.12,二元经济结构仍较为突出,另一方面,嘉峪关市农村工业化基本上处于起步阶段,很难形成农村工业化对农村城市化的推力,农村城市化发展非常缓慢,无法和嘉峪关市的经济发展、城市化速度同步。

三、促进嘉峪关市城市化发展的措施

(一)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强化城市化的核心动力

工业化是城市化直接产生和发展的推动力量,无论是近代还是在现代,国家工业化都导致了人口向城市的聚集,伴随这一聚集过程的是产业的空间聚集和产业结构转换。工业化实质上是一个由工业领域的革命逐渐向其他产业领域推进的过程:一方面,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农业的技术基础,推进了机器在农业上的广泛使用,建立了“按工业方式经营的大农业“;另一方面,工业革命本身是机器生产的普遍化过程,使工业技术条件改善,工业向纵深发展;最后,工业生产方式的分工和专业化,必然促使一部分人从事非生产性劳动,当工业的分工和聚集达到一定程度后,将极大地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由此,工业不仅直接推动着城市化的发展,而且通过产业间的连锁反应间接地推动城市化的发展,因此,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核心动力,是城市化的“发动机”和“加速器”。

嘉峪关市自建市以来,工业化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2010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395.92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43.44亿元,工业增加值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77.9%;全年实现工业销售收入639.28亿元,实现利润20.16亿元,工业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工业整体效益大幅提升。但是,嘉峪关市工业发展与经济发展比较而言,总体上呈现出“大而不强”的态势,工业发展过程中,主要以传统的冶金工业为主,而以酒钢公司为主体的冶金工业发展,则面临着资源约束和生产技术升级、产业链纵深延伸等问题;新兴工业发育不足,工业结构较为单一。基于此,嘉峪关市当前工业化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深入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强化冶金工业发展能力,促进冶金工业生产技术升级,强化嘉峪关市冶金工业质的提升;延伸产业链,大力发展不锈钢及钢铁延伸加工业,以博取较高的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食品工业、建材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煤电及化工产业,不断优化工业产业结构,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走符合嘉峪关市实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嘉峪关市工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强化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近年来,嘉峪关市大力推动第三产业加快发展,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市场催生等多种举措,促进第三产业总体水平向更高层次提升。2010年,嘉峪关市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3.69亿元,增长5.9%。但从总体上来看,尽管嘉峪关市服务业发展保持良好的势头,但与全市经济整体发展和人民生活日益提高的需求相比,仍存在总量过小、比重偏低、水平不高、结构不尽合理、竞争能力还不强等问题:2010年,嘉峪关市服务业的比重仅占GDP的18.4%。这与嘉峪关市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的经济发展状况严重不符,第三产业发展已不能适应嘉峪关市经济发展的要求;且从近年来的发展趋势看,嘉峪关市服务业增长速度除2003年外均低于GDP增长速度,占GDP的比重呈逐年缩小的趋势,已经从2002年24.8%缩小至2010年的18.4%,平均每年缩小1.4个百分点。另外,从第三产业内部行业结构看,传统交通运输、仓储业和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仍占主导地位。新兴产业尤其是信息发展、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行业的发展水平相对偏低。因此,加快改造服务业,提升传统服务业的水平,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是发展嘉峪关市第三产业、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嘉峪关市经济结构的全面优化升级所亟需解决的问题。政府要加强规划指导,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着力点,大力发展需求潜力和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加快改造传统服务业,重点发展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物流配送、专业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加强对服务业的投入力度,改进政府投资管理,多渠道筹措资金。最终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多元化投资格局。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改变部分服务行业垄断经营严重,市场准入限制过严和透明度低的状况,鼓励民间资金投入服务业,显著提高服务业的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逐步实现趋于合理的经济结构。

(三)合理引导产业聚集,以产业聚集增强城市聚集功能

产业聚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化进行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阶段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和集中体现。城市聚集经济具体是通过产业聚集来实现的。合理引导产业聚集,要求政府制定合理的产业集群规划,促进集群创新。在进行产业集群规划时,应以现有的或新兴的集群为前提。当前,嘉峪关市依托酒钢,以嘉东、嘉北、双泉工业园区为主体的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就需要政府制定合理的产业集群规划,为产业聚集创新创造有利的政策工具:如为雇佣技术人员提供补贴、进行风险投资、产业研究动态计划、促进中介机构的形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提供贷款等,引导嘉峪关市产业合理聚集。并在产业聚集的基础上,以三个工业园区为载体和纽带,发挥城市和工业的聚集功能,辐射带动三镇经济社会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乡村城市化的发展。

作者单位:甘肃省嘉峪关市委党校

参考文献:

第8篇: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范文

以创新为先驱

争当产业转型升级“排头兵”

福泉想要抢占产业转型升级“制高点”,就必须主动扛起工业发展大旗,坚持把创新作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人才创新,积极引导传统产业向产业链高端攀升。

搭建平台载体,增强科技创新动力。积极建设研发机构,特别是鼓励一批国家级创新型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建立具有较强原始创新能力的国家级企业研发机构,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建立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推进科技项目库、专家库等各种数据库信息网络建设,提高区域科技资源整合能力、整体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构建孵化创业平台,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选择有条件的产业园区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鼓励企业创办各类创业园和专业孵化器,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科技创业孵化体系。

加强培育扶持,壮大科技创新实力。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进一步完善扶持中小微科技创新型企业加速成长的相关政策。大力实施领军型企业及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程,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科技企业梯队成长。重点培育一批具有较大规模优势、较强创新实力和发展潜力的企业。大力扶持川恒公司、兰鑫石墨公司等规模企业成长为省内创新型领军企业、科技企业和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充分发挥福泉工业园区优势,聚集一批科研创新企业,使之成为区域创新基地、公共创新平台的重要支撑,切实提高对高新技术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的承载能力。

注重人才培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坚持把人才作为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目标任务,加快人才制度创新和政策优化调整,进一步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力度,全力打造聚才、育才、用才、引才的良好环境。积极搭建政府、企业、院校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发展平台,推动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院校为支撑的人才培养体系,努力营造“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氛围。继续实施好省州“十百千人才遴选培养”及“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等项目工程,推进科技人才的引进、培育和使用,形成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的良性运行机制,培养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优化的多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以绿色为引领

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通过以打造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为核心,福泉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示范先行,努力为全州“添彩”“增绿”。

以绿色生产为动力,提升“绿色实力”。坚持以创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县(市)”为契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突出抓好煤电磷一体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龙配套产业 “三大示范工程”,统筹推进工业、农业、服务业、公共及社会领域的循环发展工作,探索建立较为完善的循环经济发展政策体系、科技支撑体系,努力建成一批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试点示范园区、城镇和企业,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循环经济技术,形成以循环经济模式为核心的工业、农业、服务业的新型绿色产业体系,创建特色鲜明、行业领先的福泉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同时,深入挖掘福泉古城文化、三丰文化、商圣文化等历史文化底蕴,加大对洒金谷、蛤蚌河等自然景观的开发利用力度,着力将古城文化旅游发展成为绿色经济增长点。

以绿色生态为基础,构建“绿色屏障”。坚持以实施“绿色福泉”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全力推进绿色屏障构建、绿色水域护佑、绿色城乡建设、绿色通道建设、绿色矿山建设,促进绿色屏障建设再创新业绩、绿色环境治理实现新突破、绿色资源培育取得新成效,努力打造“山青、天蓝、水清、地洁”的城市环境。

以绿色生活为导向,增进“绿色福祉”。鼓励绿色消费、推广绿色居住、推进绿色出行,在全社会倡导文明健康、节约环保、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引导居民形成崇尚科学、保护生态、朴实自然的生活方式,积极营造有利于绿色发展、城市转型的社会环境,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以开放为动力

争当区域开放合作“排头兵”

通过大力实施“区域化互动发展”战略行动,进一步把福泉作为黔中重要交通枢纽的区位交通优势转化为开放合作优势,进一步打破壁垒、开拓市场,在推进区域合作共建中走在前面、做好表率,努力实现区域关系共建、发展成果共享。

绘好规划设计图。进一步加快顶层设计和总体谋划,推动编制都凯福城市圈及福泉―瓮安―开阳―息烽磷化工经济带产业发展规划,探索建立三地区域经济战略合作模式和跨县跨州交流机制。着力加大与都匀、凯里等周边城市的合作力度,打破地方行政区划束缚,促进各种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最大限度发挥各地比较优势,推动产业的空间集聚,实现区域间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逐步构建都凯福城市圈,共建黔中经济区东部发展新极核。

建好区域交通网。坚持把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作为实现开放合作的首要前提,着力构建以城市快速路为骨干的多节点、网格状、全覆盖的区域一体化运输服务网络,规划建设都匀―福泉城市快速路、凯里―福泉城市快速路、福泉―都匀城际轻轨,加快建设铁路运输干线网络,争取设立沪昆高铁站点,消除跨区域国省干线“瓶颈路段”,打造高效便捷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切实以大通道促大流通带大产业,真正将交通走廊变为经济走廊。

第9篇: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范文

一、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据测算,我国目前50%以上的GDP、60%以上的工业生产总值、70%左右的工业新增产值、近60%的销售收入和出口额、税收的40%以上和75%的就业岗位来自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生力军。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已经不是以往印象中的产品质量差、产业层次低的非主流企业。大力培育中小企业,是实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

二、中小企业成长的四个阶段性过程

相关数据显示,中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只有2.7年,企业实现高速成长的最基本前提是其存在的发展空间和时间足以满足其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要科学分析划分中小企业不同的成长阶段,找准发展的核心动力和要素,突出不同阶段发展重点,才能实现最终的高速成长。中小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我认为一般会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机会阶段。这一阶段,企业主要依靠好的创意或凭借一些关系得到一个机会而创立。这一阶段企业重点是获得足够的利润,支撑企业的生存,企业组织架构相对简单,人员数量和业务量较小,对企业管理的要求较低,主要侧重点是结合自己的产品开拓新市场。

第二阶段人才驱动阶段。这一阶段,企业具有了相对稳定的市场份额和销售渠道,已经开发出了自己的产品,需要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这时人才因素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企业需要引进“能人”,抓业务、出产品、做公关,不断扩大业务量。

第三阶段管理驱动阶段。这一阶段,企业生产经营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管理层次增多,为克服专制危机,调动管理层积极性,一般实行“事业部”分权管理。随即出现了部门协调和上下分权的矛盾。企业内部管理流程逐步复杂化,需要借助先进的管理手段实现管理的信息化和精确化。

第四阶段创新驱动阶段。这一阶段,企业在原有业务架构基础上的发展到了极限,必须寻求在管理、产品、业务范围、经营方式上的重大改变,实现生产经营的本质性转型,这也是中小企业向大中型企业发展的必经阶段和最重要阶段。它的前提是企业管理团队、管理基础、产权、主营业务、资金等要素基础扎实。大部分中小企业在这个环节无法突破而走向简单的多元化,盲目扩充规模,扩大低层次业务范围,造成主营业务不突出,逐步被边缘化,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越式成长。

三、中小企业高成长突围的思考

中小企业实现高速成长的主要因素,无所谓资金、土地、人才和自主创新能力等。如果各要素搭配比例不合理,不同时期侧重点出现偏差,中小企业同样存在边缘化的问题。一旦被边缘化,这些成长要素“锦上添花”的社会逐利属性,使企业在融资、人才、土地等方方面面都会逐步显现边缘化效应。

(一)中小企业融资体制、机制问题必须有重大突破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最近一段时间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破解的方法方方面面谈了很多,我认为金融机构、政府、企业都要做大量的创新性工作,才能最终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金融部门必须对中小企业贷款在贷款总额中的比重作出硬性规定,对新成立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部门实行专门的考核标准和体系,改进放贷流程,缩短审批时限,克服银行的风险偏好。政府应该对中小企业新增贷款额,按比例奖励银行;出台风险补偿金政策,降低金融机构的中小企业不良贷款风险,引导金融机构做大中小企业业务;做活、做强担保市场,加大反担保力度,用科学发展的理念看待眼前的付出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激发经济活力的关系。但是,从根本上讲,实现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制度突破,才是破解中小企业资金瓶颈的治本之策。只有突破上市融资和企业债券公开发行的体制机制束缚,建成直接融资为主体,银行间接融资并重的综合性融资体系,才能真正破解企业的资金瓶颈,这同时也是增强社会经济活跃度的最有力手段。

作为中小企业,必须从第一阶段开始,将资金战略贯穿企业发展始终。将企业收益放到最主要的决策参考位置,要始终将资金流动性和收益率作为上项目、拓市场的最根本依据,将利润、利税指标放到决策参考第一位置,避免好大喜功、重面子的浮躁经营方式。坚持土地、固定资产等可抵押物手续的完善工作,不能因为节省细枝末节的费用和实现所谓超常规发展,走捷径,丧失合格的抵押物权,为企业后续发展埋下隐患。

(二)把土地因素放到量力而行的从属地位

土地因素不应成为中小企业发展战略中的核心问题。自从实行土地招拍挂制度以来,企业拿地的热情有增无减,有相当的中小企业在发展的第二、三阶段就将土地的预期升值作为企业发展规划中的重要战略考虑,土地作为生产资料的内涵被无限扩大化,其满足生产经营需求的属性被弱化。企业为长期发展考虑,取得适量的土地资源本无可厚非,但企业作为社会价值增值中心的功能,土地因素在其中应该处于低层次的基础地位,过早、过多的储备土地势必造成精力、资金、人力、物力的分流,资金等企业有效经营因素的周转速度势必降低,核心竞争能力不升反降。

(三)创新和自主研发能力始终是贯穿企业发展各个阶段的首要因素和最核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