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扶贫小额贷款工作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农村小额信贷;农合行;农村金融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9-0169-02
1 引言
1.1 国际小额信贷的发展
“小额信贷(Microfinance)”是指向低收入群体和微型企业提供额度较小的持续贷款的信贷服务,旨在通过金融服务为贫户或微型企业提供获得就业和发展的机会,促进其达到个人生存和企业进步。它既是一种金融服务的创新,又是一种扶贫的重要方式。
小额信贷在国际上产生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经过世界各国多年的实践,产生如孟加拉乡村银行(GB)模式、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BR)乡村信贷模式等多种模式,在亚、非、拉美等发展中国家得到广泛推广,在这些国家的扶贫工作上起到重大作用。
1.2 我国小额信贷的产生与发展
1993年始,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首先将孟加拉“乡村银行(GB)”小额信贷模式引入了中国,成立了“扶贫经济合作社”,开始在我国建立农村小额信贷的试点。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小额信贷机构在扶助中西部贫困地区弱势群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小额信贷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具体特点如下表:
表1
阶段时间主要特点
初期试点阶段1993年至1996年资金主要来源于国际援助机构的捐款和贴息贷款,无政府资金介入
政府推广阶段1996年至2000年中国政府开始介入,并推行政策性小额信贷扶贫项目
正规金融介入阶段2000年至2005年农村信用社借助中国人民银行再贷款的支持,在加强信用户、信用村镇建设的基础上开展农户小额信贷贷款
市场商业化阶段2005年至今出现私人资本投资的商业小额信贷机构,同时许多商业银行开始通过专门的信贷窗口推进小企业贷款
2 现阶段农村小额信贷业务发展主要问题
我国的农村小额信贷业务较其他发展中国家而言起步较晚,但经过十余年各方的努力,也初具规模。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密切关注“三农”问题,一直支持小额信贷的发展,小额信贷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小额信贷在我国的发展仍然较为缓慢,制度的不完善、高频的信用风险、组织本身营业水平不高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它的发展。下面就以江苏徐州市新沂农业合作银行为例讨论这一问题。
2.1 扶贫目的与盈利目标的冲突
作为农村合作银行的前身,农村信用社命名时以“农”字打头阵,服务“三农”是农村信用社的法定目标。小额信贷业务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扶贫,这也是其能在世界多个发展中国家广泛推行的重要原因。这两者共同决定了我国农村小额信贷业务要重视扶贫效果,完善服务体系,联系到实际就是尽可能多的满足农户的贷款需求,一切以服务农户为标准。
但农合行同时作为一个金融企业存在,它的根本目的是利润的最大化。尤其是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农合行的独立性增强,面对市场化的竞争,其资金更多的投向获利机会较大的乡镇企业而不是低收入人群。
通过对新沂地区的调查我们了解到农户的小额信贷需求很广泛,涉及到生活各方各面,当进一步了解农户资金缺口的解决方式时候,资料显示选择小额信贷业务为融资方式的农户只占到被调查者的45%,而其中最终贷款成功的也只有一小部分。这一方面突显了巨大的信贷需求市场,另一方面,表现出小额信贷业务流失了相当大的一块“市场蛋糕”,不免让人心痛。在小额贷款业务的发展相对良好的新沂地区,调查数据尚且如此,其他地方的情况可想而知。
2.2 担保机制缺失,信用体系缺失
农村小额信贷虽然称作“信贷”,原则上不需要抵押担保,但在操作上依旧照贷款方式进行,个人纯“信贷”的方式基本不存在。新沂农合行统计数据显示,至2009年9月,该行累计发放的信用贷款比数只占到整个贷款比数的4.4%,而近几年来,没有发放过一笔信用贷款。实际工作中,较少甚至是无抵押必然隐含巨大的信用风险。据统计,信用贷款中可疑贷款占整个可疑贷款比重92.5%,因而在当前我国信用体系极其不完备的实情下,单纯依靠农户个人信用发放贷款,是无法保证贷款机制长期运营的。
在新沂农合行,农户申请小额贷款仍旧需要提供一定的担保资料,主要形式为抵押、质押以及应用最广的三户联保(即至少三户农户组成集体,互为担保人),其中三户联保的方式占到小额贷款业务的70%,并且该数据也在不断上升中。
由此,更深一层反映的是信用体系的缺失。当前农合行评定农户信用等级的方式为查阅以往在本行信用记录以及实地勘察走访,而农户在他行的信用状况、走访得到信息是否与事实相符等因素为贷款的回收增添风险。一个简单的改善措施就是利用各行信用记录建立共享的信用体系,然而客户作为银行发展的生命线,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没有哪家金融机构愿意将其资料共享。
薄弱的担保机制和信用体系致使小额信贷的高风险不能有效分散,束缚了小额信贷的发展,减缓其前进的步伐。2.3 地域限制小额信贷业务发展的规模效率
农合行小范围信息、经营灵活的优势与金融业网络性、金融风险的外部性的冲突是目前小额信贷发展面临的又一困境。
农合行的小区域信息成本低、经营方式灵活的优势,是其小规模、小范围经营所具有的特点。小额信贷业务操作中农合行小范围的信息资源、社员之间相互了解和对于所在地居民的了解在减少监督成本的同时,凸现了其天然只能在小规模、小范围经营的局限。以乡镇为地理单位、业务单一、为“三农”服务的政策性要求,使得农合行小额信贷业务发展只能局限在狭窄的生存地域中。
小额信贷业务贷款额度小、时间短、风险高、贷款较为分散的特点使得其业务成本较一般大额贷款要高。与此同时,农合行还承担着各种各样其他负担,如上缴的营业费用、与相关部门沟通费用、工作人员工资以及日常费用支出等,这些负担不是一个局限的农合行所能承担的。就农合行盈亏平衡角度上说,要实现自负盈亏、账务的可持续性,需要农合行扩大业务规模,降低业务成本,形成规模效应。规模小、处在经济落后和边缘地区的农村信用社很难保证不亏损。
3 缓解现阶段矛盾的建议
3.1 完善贷款机制,保证账务盈余
一是农合行自身要加大吸收、组织农村闲散资金的工作力度,保证自身流动资金充足,从而保障贷款资金的供给。二是在试点的基础上初步推进农合行的利率改革,保证小额信贷的持续发展。小额信贷较一般贷款的操作程序不同,造成其额度小、成本高的特点,只有适当的提高贷款利率才能摊平操作成本,保证盈亏平衡,因而信贷利率的界定极为重要。《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指导意见》第十八条规定,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利率可以按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和浮动幅度适当优惠,增强农合行组织资金的灵活性。三是重视与周边地区金融机构资金的融通,在资金资源优化分配的同时,拉动双方经济业务交流,达到“双赢”的最佳效果。四是不断进行业务创新,在结合各地特色的基础上开发新的小额信贷业务,增加信贷收入。如结合当地特色产业发展,为经营农户提供专项小额贷款,简化流程,调整贷款额度;国务院近期出台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也给小额信贷一个新思路。文件规定跨省、跨地区流动就业的参保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不可退,随其转移到就业所在地。养老保险可以开发成为农民工贷款又一可靠、便捷担保形式。
3.2 健全信用体系,营造信用坏境
任何一家银行的任何贷款种类,首要密切关注的都是放贷过程中的“风险防控”,风险防控工作需要从农合行自身和农户两方面努力。
农合行自身要建立健全完备的信用体系。首先,农信系统内部在现有的农户信用等级评定、信用村镇评选的基础上,进一步统一标准、规范操作,尽可能的将信用评定各步骤公开化、透明化,提升信用评定的层次、质量。其次,在金融系统内部要有一个整体的联网的记录,即完善征信系统,对个人的诚信做真实记录。后放贷的银行可以参照农户的信用记录决定是否放款或者适当调整借贷额度。近些年的发展中,各金融机构在自身营业过程中积累了相当可观的客户资料,虽然各家机构都了解资料分享的好处,但由于市场竞争等原因,没有机构愿意做分享的第一人。但是,覆盖全民的征信系统的建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其建立是相当长的一个过程,现阶段联合信用体系的建立可依靠政府行政力量,在体系完全建立之前由政府牵头,各金融机构共同组织一个资料体系,对各项贷款额度、还款情况、用途等做初步的记载,为下一步贷款作参考。最后,要有合理的奖惩激励措施。对于长期以来自觉遵守贷款条例,及时、自愿还款的农户,提升其信用等级,之后的放贷过程中在贷款额度、贷款利率、还款时限方面适当的予以放宽;对于不守信用、恶意骗贷、有能力不还款的个人,应该向整体金融机构发出通知,联合所有机构对其进行惩罚,提高利率、缩小贷款额度甚至拒绝发放贷款,直到他们有良好的还款记录为止。
在健全农合行自身信用体系的基础上,要佐以社会道德风气的软性监督体系。在农村宣传贷款信用的重要性,鼓励优良信用户,共同声讨不讲诚信的行为,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的发展。
3.3 提高服务水平,维持长期运行
提高农合行服务水平,重点在于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的提高。评选过程中严格按标准选人,任人唯贤;工作中,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小额信贷管理、财务管理、性别意识和参与式方法等方面的培训;期末进行工作总结,及时淘汰业务素质较差的人员,将业务情况与个人利益直接挂钩,有奖有罚,激发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服务水平的提高更体现在长期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对于小额信贷的宣传工作,要坚持做长做久,改变原来每年定期宣传的方式,制定小额信贷发展的长效机制,宣传工作落实到每日业务操作过程中。
指导老师:南京审计学院金融学院副院长、教授:卢亚娟
参考文献
[1]杜晓山,张宝民,刘文璞.中国小额信贷十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张杰主笔.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结构、变迁与政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陈耀芳,邹亚生.农村合作银行发展模式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2020年,乡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工作一系列安排部署,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脱贫攻坚工作,精准施策,扎实落实“十大工程”助推精准脱贫,积极探索“智志双扶”和“四带一自”的示范效用,扎实推进行业扶贫“十大工程”,高度重视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和2019年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的整改工作,以问题为导向、以整改促提升。现将2020年脱贫攻坚近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落实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和2019年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情况
为落实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和2019年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乡党委于4月2日成立关于落实落实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和2019年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我县认领的53个具体问题结合我乡工作实际对标认领,共认领4个类型32个具体问题,针对性制定了89条措施,六月初已全部销号。
二、“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大排查和“边缘户、脱贫监测户”两类户排查情况
为确保2020年顺利实现全部脱贫,我乡在3月初对我乡所有贫困户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全覆盖大排查,在“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等方面做了进一步的了解,排查出涉及安全饮用水问题一户,已解决;排查出需要进行危房提升7户,目前已全部完成建设,即将入住。通过认真开展对已脱贫户进行分类管理工作,建立脱贫监测户台账5户10人,边缘户管理台账16户52人,已脱贫不享受政策户台账181户680人、已脱贫享受政策户台账719户2077人。实行分类管理,实时监测。6月3日起,对我乡21户两类户进行了大排查,未发现明显问题,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均有稳定保障。
三、疫情对脱贫攻坚影响情况
我乡积极开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抗疫情、补短板、促攻坚”专项行动,全面摸清疫情对全乡贫困户生产生活的影响。
总体来看,肺炎疫情对我乡未产生重大影响,疫情期间全乡各村领导干部及群众群策群力,上下一心,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截止目前,我乡无确诊或疑似病例。疫情期间贫困户均在家中务农,精细化管理茶园毛竹等,忙于春耕春种。在“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方面,未受到明显影响,在读学生全部实现在家上网课,无辍学或不能上课现象。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我乡务工人口陆续实现外输,已外出务工贫困人数为1370人,扶贫龙头企业实有个数18个、均实现复产。1个扶贫车间已实现开工。光伏扶贫收益全额设置公益岗位数量41个、安排就业人数49人。在3月24日下午,我乡举办了县内用工招聘会,安排专人对贫困户进行详细介绍,提供就业岗位信息。
四、产业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按照“产业扶贫开发”的总体要求,以茶叶为主导产业,探索“四带一自”扶贫帮带模式,全力打造一村一品。在和桃李河村新建2家高标准的茶叶加工厂。在4个重点贫困村(西溪社区、余家畈村、杨树口村、桃李河村)建立生态茶叶扶贫基地面积达210亩,在打造传统的“山野茶”的基础上,开发大别山青茶和杨三红茶项目,在印象三线资产收益性项目中建成农产品绿色直销扶贫超市和香椿基地。通过“搭平台、建基地、打品牌”持续的引导扶持,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大幅提高,2019年累计争取种植业、养殖业等产业奖补资金647户,奖补资金122.5万元,自种自养贫困户达标数494户,产业发展覆盖率为76.3%。完成4个特色种养业扶贫基地调整申报,均实现长期稳定带动10户以上贫困户参与特色种养业发展,被带动的贫困户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275户,完成率达91.06%。2020年第一批产业验收完成283户,52.33万元奖补资金。第二批产业验收正在进行,6月底前全部完成。
五、志智双扶(含涉舆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
我乡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将扶贫工作与扶志、扶智相结合。通过党建引领、榜样示范、宣传教育等方式,着力在全乡营造一种自力更生、脱贫光荣的氛围。一是通过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的扎实工作,帮贫困户介绍工作岗位,制定发展思路,拓宽增收渠道,提振发展信心,增设贫困人口公益岗位,通过就业带动贫困人口脱贫。二是乡党委政府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平台,广泛宣传脱贫光荣思想。用身边的人和事来教育和影响人,真正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彻底摒弃“等靠要”思想。3月底,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了“新时代文明实践-致敬‘最美战役人’”表彰活动,评选出“最美战疫人”、“移风易俗之星”,对贫困户方锡国、章家坤、徐重和防疫期间作出的贡献进行了表彰并发放证书,得到了广大群众尤其是贫困群众的热烈回应,自3月份以来我乡开展了8次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群众参与度达1000人次以上;三是“中国月亮湾作家村”是乡探索“文化扶贫、绿色减贫、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举措,文旅结合的新发展思路,提高了乡的整体经济效益。为贫困户设置公益性岗位、举办扶贫年货节实现常态化。2018年我乡4个重点贫困村投入192万元扶贫资金,2019年3个非重点贫困村投入95万元扶贫资金,按资金入股的形式投入到印象三线旅游服务管理有限公司,获得8%的分红收益,直接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六、金融扶贫情况
是2016年以来,累计发放扶贫贷款336笔,共1211.92万元。截止2020年6月15日,新增贷款(续贷)4户13.5万元,现有逾期贷款7户28.91万,正在逐户清收销号。针对逾期问题我乡与农商行支行保持密切沟通,根据《县扶贫小额信贷清收处置工作方案》的要求,一是提前一个月梳理小额信贷即将到期名单,向借款人发出贷款催收通知书,给贫困户准备还款资金的时间和空间;二是由乡村干部和司法所、农商行、派出所联合组建一支专业清收队伍。及时与借款人沟通,因户施策。积极发挥驻杭州拱墅区流动党支部作用,结合流动党支部活动,安排专题小额信贷政策讲座,有条件的组织小分队外出走访,及时宣传小额信贷相关政策,明确告知借款贫困户逾期违约后果;三是鼓励已脱贫户、有能力的贫困户提前还款,保持良好信用记录。坚决扛起扶贫小额贷款清收的主体责任,提前介入,主动作为,在风险可控和县清收处置方案的精神指导下,尽最大努力化解扶贫小额贷款到期逾期风险。
七、健康扶贫情况
一是已对需要续签的贫困户进行续签,截至目前,全乡进行签约1468人,为全乡491名慢性病患者办理慢性病证,免费体检178人,实现电子化办公。二是2019年新建的村、村、西溪社区卫生室按照一个卫生室两万元的标准统一配置了电脑、床位、空调等办公用品,其中村、村卫生室已投入使用。三是由乡卫生院为西溪社区卫生室调配了一名村医,负责联系扶贫,等县卫健委统一配备村医。
八、教育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我乡按照标准对各阶段受教育贫困户家中学生进行教育补助全额发放,2019年共计发放教育补助370人,58.2万元,全年雨露计划发放104人次,15.6万元。2020年春季已完成春季教育奖补资金打卡发放,雨露计划49人完成打卡造册,即将发放补助资金。
九、易地扶贫搬迁情况
乡易地扶贫搬迁共分布在7个村11个安置点中,总计95户286人。全部工程在2019年全部完工。全部完成搬迁入住,其中66户115人稳定外出务工,有务工收入;80户在家进行产业发展,种植茶叶毛竹,养殖鸡鸭,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完备,实现了搬迁户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三年来总计为195户贫困户进行了危房改造,老房已全部进行拆除,持续进行帮扶。截止6月15日,针对全乡25户易地搬迁和危房改造重复享受政策户,已完成50万元危改资金回收。
十、生态保护情况
乡2019年退耕还林总面积374亩,合计补助资金11.22万元。其中贫困户27户,涉及退耕还林面积92.1亩,累计补助资金2.763万元。实现47户贫困户森林抚育563亩,补助资金5.35万元。实现14户贫困户长防林建设52亩,实现补助资金2.6万元。实现48户贫困在茶叶等其他造林方面79.6亩,补助资金2.39万元。在贫困户中设护林员岗位,总计25人,年均工资6000元,实现贫困户增收。
十一、社会保障兜底
2019年底乡贫困户中低保贫困户360户559人,特困供养户92户95人,根据政策给予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补助。残疾人口270人。对于社会保障人员,我乡以实时监测的方式,根据贫困户需要,应保尽保。
一、贫困人口基本情况
**乡位于我市的西北角,幅员面积165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6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2436户,人口9024人。全乡现有贫困人口976人,占总人口比重为10.82%,贫困面依然较大,今年9个村的脱贫任务为326人。
二、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一)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改变村民的出行和居住条件
过去,由于地理位置偏远,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群众出趟门,那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由于交通不便,制约了产业的发展,群众生活十分贫困。“要致富先修路”,在市委、市政府和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乡累计投入1400余万元,陆续修通并硬化了乡政府—长梁村、大水村—柑桠村—核桃村、麻塘村—麻棚村、桃园—小沟村、琅环—白水村、西洼村等9个村的42.8公里通村公路;投入80多万元对核桃村、柑桠村、大水村和麻棚村的入户路进行了硬化;投入120万元在核桃村、柑桠村、大水村、麻棚村新建桥7座。投入1050万元对核桃、柑桠、大水、麻塘、麻棚实施新村建设、旧村改造和风貌打造;投入175万元在核桃、柑桠、大水村建有生态休闲广场3个、公厕3座。彻底改善了全乡群众的出行和居住条件。
(二)抓好支柱产业发展,带领群众实现脱贫致富目标
今年我乡种植烤烟4500亩,交售烤烟103万斤;投产核桃1.2万亩,销售核桃120万斤。**核桃产业专业合作社创立的大凉山“清泓”核桃品牌获得绿色食品证书;并在首届四川省森林食品宣展活动中被评为“天府七珍”;**年1月**乡麻棚村被认定为四川省森林食品基地。去年,全乡人均纯收入达到6933元,预计今年将达到7100元以上。今年核桃节期间,我乡销售早熟鲜食核桃50万余斤,实现销售收入120多万元;接待游客达到1500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余万元。下一步,我们将依托特色农业,带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实现旅游扶贫的新目标。
(三)抓好对口定点帮扶,如期完成贫困人口脱贫任务
我乡扎实推进扶贫工作。一是完善贫困人口档案资料。逐一清理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原始档案,查漏补缺,做到规范、齐全;二是做好贫困人口动态管理。按时摸清贫困户的人口及信息变更情况,并及时录入系统;三是及时分解落实减贫任务。将减贫人口计划数分解下达各村,由村、组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落实到人头。四是做好精准扶贫规划。乡、村分别制定**、**—2018年精准扶贫规划。五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引进科华、嘉和公司在柑桠村养殖虹鳟、裂腹鱼等高端鱼类。在麻棚村引种车厘子、中药材续断、独定子、党参、桴子等;在柑桠村发展良种樱桃、种植当归、山葵等。同时,引导村民养殖牛、羊、土鸡和蜜蜂等脱贫致富。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扶贫工作面临“三缺”困境
“缺项目、缺资金、缺技术”是当前贫困人口脱贫工作所面临的困境,在整体经济下行的情况下,没有能够稳定增收的项目;缺乏帮扶资金,只能靠帮扶工作组和乡村干部捐助,感觉杯水车薪,难解燃眉之急;缺乏农业技术人才和培训经费,群众增产增收难。今年,我乡自筹资金20万元对小沟、白水、长梁、麻棚和柑桠村实施了核桃产业扶贫;市政府办协调解决麻塘村3公里通组毛路建设资金30万元;市规建局向西洼村贫困学生捐赠书包184个;市侨联为今年入学的13名贫困大学生办理了助学金;市科协、市林业局到我乡开展“科普下乡”1次、核桃技术培训2次。
(二)致富项目与脱贫计划难匹配
在全州都在发展核桃产业的大环境下,种植核桃是当前的大趋势,但由于核桃种植时间长、见效慢,与群众致富的迫切心理差距较大;同时,离各级党委、政府下达的按年完成的贫困人口脱贫任务不匹配,如帮扶今年脱贫的贫困户新栽植核桃50株,但要等到3—5年后才有收入,不可能在今年内完成脱贫任务。
(三)客观因素导致扶贫工作难度大
1、村与村之间发展条件不同,造成扶贫工作难度大。我乡9个村,由于柑桠,麻棚和核桃三个村富沟谷纵横,涵水丰富,较为适合核桃的种植,群众种植积极性高,收入高。其他各村在高山上种植的核桃成
2、贫困人口家庭状况不一样,造成脱贫效果差异大。由于每个贫困家庭的情况各有不同,如土地面大小不同、劳动力多少不同、文化程度高低不同等。
四、解决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一)政策扶持、龙头带动、捆绑投入、组团服务
建议在市上出台扶贫开发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和民间资本投资农业,参与农村扶贫工作。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群众种植适销对路的产品、从事企业生产等脱贫致富;扶贫部门要加大与银行联系力度,尽可能帮助贫困户小额贷款和办理贴息手续,解决个人发展无资金的难题;政府应采取向社会购买培训服务的方式,加大农业技术方面的培训和外出务工技能培训力度,同时,招募一批农村急需的农业技术和经济方面的专业人才,担任扶贫自愿者,定期蹲点指导各村的农业生产和脱贫致富工作。
(二)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科学规划、长短结合
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等条件,引进符合实际的致富项目;根椐贫困人口土地,劳动力和文化程度等量身定做帮扶方案。依椐贫困人口实际,做好短期,中期和长期规划,帮助贫困人口按计划实现脱贫,并避免重新返贫。积极协助符合条件的减贫人口办理小额贷款,用于发展种植和养殖,并提供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帮助其按期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applady”为你整理了这篇供销社帮扶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县供销社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选派工作人员参加扶贫驻村工作队帮扶龙潭镇朱圩村,几年来,驻村工作队一心一意抓扶贫,全策全力促攻坚,“十大工程”各项扶贫政策全面落实,贫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帮扶村容村貌显著改善,脱贫攻坚成绩显著。
一、基本情况
朱圩村地处龙潭镇西部,东临三里村,南抵裴桥村,西邻陈鹏村,北部和马店镇芙蓉村相邻,全村共有19个村民组,耕地面积8758.95亩,1109户,人口3418人,党支部1个,党员122人,村干6人。列为全县86个重点贫困村之一。目前全村贫困户227户,贫困人口430人,其中低保贫困户57户75人,特困供养户44户44人。全村贫困户致贫原因主要集中在因病、因残、缺劳力等方面。全村227户贫困户中,因缺劳力致贫88户,占贫困户的38.8%;因病致贫57户,占贫困户的25.1%;因残致贫49户,占贫困户的21.6%,2018年通过验收从贫困村中出列。
二、取得成效
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目前已脱贫222户,417人,其中:2014年脱贫8户15 人。2015年脱贫14户32人。2016年脱贫50户108人。2017年脱贫63户119人。2018年脱贫77户124人。2019年脱贫10 户19人。2020年拟脱贫5户13人。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13.31%到2020年底即将全员脱贫,村集体经济实力明显壮大,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村党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村容村貌明显改观,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三、具体做法
围绕户脱贫和村出列两大工作目标,多措并举,切实认真抓好扶贫各项政策的落实落地。
1、在围绕“两不愁”上做文章
(1)抓养殖产业,拓宽增收渠道。通过入户面对面宣传、会议宣讲、发放政策明白纸、广播宣传等多种方式,千方百计鼓励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养殖,以产业养殖补贴等政策红利撬动贫困群众发展到户产业项目的热情。由县政府办牵头,县供销社参与于2018、2019、2020连续三年拿出37.2万元,为朱圩村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免费提供鸡苗50只,又为贫困户捐赠鸡饲料款累计约20万元,有力助推了贫困户发展扩大养殖规模。自2015年实施特色产业养殖补贴以来,朱圩村到户产业实现总销售总收入688.61万元,发放产业补贴273.41万元,通过发展到户产业项目,贫困户每年户均增收3000至4000元。
(2)抓集体经济,壮大发展实力。2016年前,朱圩村集体经济极度薄弱,年收入甚至不足1万元。2016年以来,将光伏电站和甲鱼池建设作为做大做强集体经济的两大支柱,建管并重,着力提升集体经济发展水平。2016年10月以来,共投入资金345万元,建成光伏电站3座,其中户站2座,共300kw,村站1座,60kw。村里光伏收益分配要求,2017-2019年光伏收益已打卡22期共53.39万元,223户贫困户受益。仅2020年就进行光伏打卡7期,39.67万元,。2018年村里利用上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等项目资金96.6万元,在朱圩村三合组建设甲鱼池1800平方米,承包给养殖户,每年实现租金收入8万元。2019、2020年分别从收益中拿出2万元、3.2万元,解决了99户户贫困户生活困难问题。经测算,2020年实现集体经济收入18.59万元,其中甲鱼温室承包收入8万元,光伏发电收入10.59万元。
(3)抓就业脱贫,增强造血功能。在摸清贫困户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加大了贫困户种、养殖技能培训,2017年以来,累计开展贫困户种养殖技术培训6期,培训贫困户800余人次,提升了贫困户种养殖技术水平,增加了种养殖收益。对有条件外出务工的贫困户,村里积极帮助做好专业技能培训、联系推介工作岗位、定期跟踪服务等工作,实现劳动力转移61人,帮助县外务工贫困户累计申报交通补贴14人7000元,相当一部分贫困户通过转移就业脱贫致富,同时村里通过聘用道路保洁员、光伏项目管护员等形式实现公益性岗位和辅岗位就业73人,其中县级公益性岗位4人,年均补贴4200元;村级固定保洁岗17人,年均工资3600元;临时雇佣卫生保洁员52人,每年每人增收1000元左右。(4)抓金融扶贫,激活发展活力。高标准做好建档立卡贫困户信用评级工作,大力发展免抵押、免担保扶贫小额贷款,财政按同期同档基准利率贴息,有力解决了贫困户自有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促进了贫困户产业繁荣发展。自2017年实施贫困户小额信贷政策以来,共向贫困户发放小额信贷资金57户262万元。
2、在落实“三保障”上下功夫
(1)抓智力扶贫,阻断代际传递。将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中的在读子女全部纳入智力扶贫范围,通过落实好两免一补、雨露计划、国家助学金、社会捐资助学等教育扶贫项目,有针对性解决贫困户读不起书的问题。2018年以来落实政策性教育资助18户,26人,共发放各类教育资助7.57万元。
(2)抓社保兜底,突出托底保障。对自身发展能力较弱、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家庭,采取政策性保障兜底实现脱贫。一是对符合五保、低保、残疾标准的贫困户实现应保尽保,全部纳入兜底范围。二是与上级部门和贫困户及时对接沟通,帮助解决资金打卡过程中的问题,确保资金及时准确发放到户。全村44户五保贫困户,57户低保贫困户中的53户,已通过各种方式实现脱贫。2018-2019年以来,帮助符合条件贫困户代缴新农保4.78万元。同时,将住房保障摆上重要位置,抓好抓实。2014年以来,共实施贫困户危房改造137户,发放危改资金236.5万元。
(3)抓健康脱贫,补齐贫困短板。全面落实351、180、210等健康脱贫政策,实现全村贫困户健康脱贫措施全覆盖,贫困户治病费用大幅减少,诊疗费用实行一站式结算,医疗费报销更为便利。符合条件贫困户全部纳入村医签约服务范围,村医定期上门为贫困户检查身体、送医送药,卫生院每年组织高龄贫困户体检,医疗保障有序有力。扎实落实贫困户参合资金财政代缴,自实施贫困户医保代缴以来,2016年—2019年累计帮助贫困户代缴医保资金29.8万元。2020年帮助代缴新农合224户5.75万元。
3、在解决贫困户最关心的问题上放大招
(1)抓双基建设,优化脱贫载体。坚持把精准扶贫与双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补齐短板,夯实基础,提升质量,着力加大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突出公共服务设施完善。2014年以来,共争取“双基”建设项目40个,争取建设资金2343.18万元,实施了黄塘、外圩、腰庄、三合、四楼、甲沟等村民组水泥路新建和拓宽、全村入户道路硬化、高标准农田建设、村部文化广场建设、村为民服务中心建设、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光伏电站建设、贫困户自来水免费入户、贫困户光纤免费入户、大塘和涵闸配套项目建设、水利最后一公里等一系列工程项目,村容村貌显著改善。
(2)抓“五清一拆”,改善人居环境。按照上级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突出整治重点,紧盯目标任务,深入实施了垃圾治理、改厕、污水治理、“五清一拆”和村容村貌提升等工程,村容村貌显著改善。近年来环境整治项目总投资约400万元,实现全村主路全部绿化、全村入户道路全部修通、所有村民组路灯全覆盖。2019年投入资金23.93万元,为145户村民免费实施改厕,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同时还建立健全长效保洁机制,设立村保洁辅岗位69个,全部聘用贫困户,定期打扫村内环境卫生,按劳支付工资,不但充实了村环保队伍力量,还增加了贫困户收入。
(3)抓双包扶贫,凝聚攻坚力量。严格落实“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工作要求,注重平时情况通报、及时提醒,确保所有扶贫帮扶责任人做到每月至少走访贫困户1次,走访时结合贫困户实际情况和需要,围绕落实十大扶贫工程各项优惠政策,切实帮助贫困户享受到产业、就业、健康、智力、危房改造、金融等方方面面的政策实惠。大力争取帮扶单位支持,凝聚攻坚合力,2016年以来,累计争取帮扶单位直接捐赠发展资金和争取的项目资金合计501.07万元。
4、在规范软件资料上玩细活
(1)抓手册填写,力促准确无误。把《扶贫手册》规范填写作为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基础,紧紧围绕《扶贫手册》涉及的贫困户家庭情况、主要致贫原因、家庭成员、帮扶措施、帮扶责任人、收入支出的核算等项目。在手册填写中坚持“三必须”、“三不得”和“四一致”基本要求,基础信息必须准确、帮扶措施必须细致、帮扶成效必须真实;不得随意更换手册、不得收回扶贫手册、不得在办公室填写《扶贫手册》;《扶贫手册》填写内容、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录入信息、省办系统、贫困户实际情况四方面一致。坚持“谁填写、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手册填写规范准确,较好反映了扶贫工作成果。
经区委、区政府研究,今天召开全区20*年度工作总结表彰大会。这次会议是在全区抗御50多年罕见的冰冻灾害,奋力抗灾救灾的情况下召开的,是一次团结鼓劲的大会。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20*年全区经济工作,表彰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安排部署20*年经济工作,进一步动员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抢抓机遇,加快赶超发展步伐,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富民强区新跨越。等一下,会议将表彰全区20*年度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希望受到表彰的单位和同志们再接再厉,再创佳绩。会议最后,叶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请大家务必深刻领会,认真贯彻,狠抓落实。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正确估价发展形势,坚定信心,下定决心,全面提升全区经济社会的综合竞争力
20*年,全区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力主攻两区,推进三大建设,三年确保财政收入翻番,五年实现全面进位”的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全区各项工作在全市目标考评中,继续领先。总结过去一年来的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的发展形势,可以说是形势喜人、形势逼人。
形势喜人主要是我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去年,我区经济运行呈现了一些令人欣喜的标志性亮点,主要体现在“四个突破”、“五个发展”。四个突破:一是全区GDP突破100亿元,达到118亿,增幅首次达到15%以上。二是财政总收入突破3亿元,达到3.61亿元,净增1亿元以上,增长39.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5亿元,增长34.1%,实现了两年翻番,财政总收入在全省排第33位,比20*年前进了6位,获得全省县级财政收入三年翻番奖。三是工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突破30亿元,达到37.2亿元,增长197%。四是全区工业实现主营收入突破50亿,达到56.3亿元,增长72%。五个发展:一是工业经济提速发展。20*年全区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8家,完成增加值17.2亿元,实现税收1.45亿元,实现了一年翻番。纳税1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达到15户(全市109户),纳税1000万元以上的有3户(全市9户),尤其是金弘实业实现税收5475万元,实现全区、全市5000万元以上纳税企业“零”的突破;工业园区当年新增收入、新增面积、新增企业均超历史。去年区政府投入园区建设资金9000多万元,新增园区面积近3000亩,新增企业25户,规模在上年的基础上翻了一番,初步形成了有色金属加工特色园区。
二是开放型经济持续发展。去年新引进5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36个,实际进资17.7亿元,比上年翻了一番,其中新引进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6个,实际进资5.32亿元,占市下达任务的176.8%,亿元以上项目5个。实际利用外资1399万美元,同比增长37.7%;出口创汇完成1350万美元,同比增长38.8%。三是上顿渡城区建设快速发展。20*年,政府先后投入2亿多元,整体推进上顿渡城区11个重点项目建设,大部分工程进展顺利。新时代家居广场一期工程全面竣工,二期工程完成主体并于20*年12月28日开业;行政大楼和市民公园即将全面竣工;城区路网建设全面展开,其中建设东路、公园西路已完成,文昌路、学府路基本完工,连接抚八线道路工程年前已完成路基,*大道改造工程接近尾声。这些项目的兴建,使城市框架不断拉大,新增城区面积3平方公里,新增人口2万人。
积极搞好土地市场化运作,土地经营性收入完成3.18亿元,建设规费达到2351万元,均为近5年来的总和。成立了城市管理局,加强了城市管理,着力实施了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面貌不断改观。四是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全区粮食总产达到59.8万吨,增加1.3万吨,已连续4年被评为全国粮食总产先进县(区)。六大特色产业和基地建设正在加快形成,黄栀子面积达到13.5万亩,花卉面积达到3.2万亩,金银花面积达到3.2万亩,蔬菜面积达到17万亩,西瓜面积稳定在16万亩左右,果树面积达到7.6万亩。全区新增市级龙头企业11家,新增省级龙头企业1家。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共投入资金2160万元,完成了144个试点村的建设任务,发展新产业127个,惠及3万多位农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911元、增长17.8%。五是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民生工程全面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80项民生指标,尤其是改建、新建、扩建敬老院、福利院23所,乡乡镇镇全面完成敬老院建设,使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80%以上。新农合试点工作成效显著,参合农民达58.4万人,参合率85.6%。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积极推进,全区开工建设面积达8448平方米,年前已公开摇号,使200户中低收入家庭受益。基础教育水平和质量有了新的提升,高考升学率稳居全省前茅,被评为全省“两基”工作先进县(市、区)。安全稳定工作得到加强,公众安全感由20*年全省的34位上升到第20位。全区政治安定,社会和谐稳定,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形势逼人主要是要看到发展的差距和压力仍然较大。去年我区的赶超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保持了一个强劲的发展势头,但把*放在全国、全省的范围比较,我们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发展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一是经济总量偏小。我区GDP去年达到118亿元,人均只有1万元,而全省平均水平早已突破1万元;财政总收入虽然增幅较大,但与兄弟县(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二是工业化水平较低。工业的支撑作用不够明显,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达到22.51%,比重偏小,创税大户少,纳税过1000万元的只有3户,纳税过5000万元的只有1户。三是财政比较困难。人均财政偏低,民生保障等各项刚性支出增多,财政平衡难度增大,财政结构层次低的状况还未根本改变。四是招商引资工作和工业园区建设尚需进一步努力。招商引资大项目比较少,尤其是带动作用大的项目少,当年入园落户的项目开工建设率不高,投产率低。工业用地紧张,园区路网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还比较滞后。五是农业和农村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农业产业化的程度不高,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少,农村特色经济不多,农民持续增收的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当前我区经济发展虽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面临严峻的挑战,但总体而言希望大于困难,机遇大于挑战。一方面,我们对当前的发展形势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要充分认识到全市赶超发展态势强劲。另一方面,我们又要善于发现机遇,善于把握机遇,善于抢抓机遇。我们必须审时度势,进一步增强发展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开拓创新,奋力拼搏,努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二、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理清思路,创新举措,全力推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0*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是在新的起点上推进赶超发展新跨越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赶超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今后一段时期实行“奋力赶超、重点突破、局部超越”的发展策略和“工业增加值每三年翻两番,财政总收入每三年翻一番,生产总值每四年翻一番”的奋斗目标,促进我区经济步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今年全区经济发展预计目标是: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33亿元,增长15%,力争达到141亿,增长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19%;三大产业比例达到14.2:50.4:35.4。实际利用外资达到1650万美元;出口创汇1600万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城镇新增就业人数0.55万人,城镇就业率达94%以上。围绕上述目标,重点实施“12345”工程:1、抓好10项城市建设重点工程;2、引进区外资金20亿元,园区新扩建面积2000亩;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5亿元,力争达到30亿元;4、新增投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家;5、财政收入确保完成4.6亿元,力争突破5亿元。通过实施上述工程,把城区做大做美,园区做大做好,工业做大做强。
要实现上述目标,全区上下必须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形成共识,形成合力,坚定信心,下定决心,义无反顾,强化举措,狠抓落实。
(一)实施项目带动,培植产业集群,致力推进工业提速增效
抓经济,项目是关键,项目是载体,项目是后劲,项目是财源。我们坚持把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作为推进赶超发展的主要抓手,按照“做强园区,做大工业”的思路,实现人力、财力、政策向工业倾斜,扶优扶强,促进工业提速增效。
一要突出抓好园区建设。要重点抓好四件事:一是加大园区投入。今年力争筹集亿元资金,抓紧抓好土地开发利用,新增土地面积2000亩以上。二是招商引资上项目。要千方百计引进更多的好项目、大项目入园落户,着力推进项目建设,切实提高引进项目的资金到位率、开工建设率、竣工投产率,今年力争新增入园工业项目30个,开工建设20个以上。三是抓好配套促产业。重点发展有色金属加工、家电配件等产业,着力打造有色金属加工特色园和家电工业园。四是完善基础强后劲。打通园区主干道,积极推进园区水、电、路、通讯等配套设施建设,搞好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同时,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在福银高速路口打开一个出入口,不断完善园区功能,全面提升园区品位。
二要着力扶持骨干企业。要紧紧围绕有色金属加工、机电制造、食品酿造、医药化工、新型建材、轻工纺织等六大产业,按照动态管理的原则,选择一批发展潜力大、主营收入过亿元或实现利税过500万元的骨干企业予以重点扶持。对*、*酒业等32户重点企业,继续采取领导挂点帮扶制,在政策、资金、项目、服务等方面进行倾斜,促其做强做优,力争纳税过100万元的企业达25家,其中纳税过1000万元6家,过5000万元1家。
三要切实加快产业优化升级。一是狠抓一批重大技改项目的实施。鼓励一批重点企业,通过靠大联强、招商重组、合资嫁接、增资扩股等多种形式,增强企业投入,壮大企业规模。重点抓自立铜业的建设速度、金弘实业二期建设、江龙有色金属扩能改造等10大技改项目,使其尽快建成投产发挥效益。二是大力实施名牌战略。鼓励和引导企业通过科研联合形式,不断开发新产品,力争4个以上新产品获省优称号,4个以上产品被评为省名牌产品,4个以上企业获省著名商标。三是推进企业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大力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进一步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关键环节的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
(二)实行高位推动,着力引大引强,致力增强招商引资实效
抓好招商引资,扩大对外开放,是*赶超发展的必由之路,关键之举。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充分发挥我区近邻沿海的区位优势,要按照“政府主导、各方参与、园区承接、突出产业、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狠抓招商引资,不断加快开放型经济步伐。力争全年引进区外资金20亿元,新引进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30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2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5个。
一要创新招商思路。要继续巩固完善招商团队,优化专业招商信息队伍,选派精兵强将分别派驻*、*、*、*等地蹲点招商,成立办事处,搞好跟踪服务,协调抓好*家电配件等项目的招商。
二要领导高位推进。各级领导要进一步高度重视、高位推动、高效推进招商引资工作。主要领导要集中主要精力抓招商引资,做到亲自掌握和研究招商信息,亲自联系和拜访重要客商,亲自谈判和落实重大项目,亲自协调和解决重要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善于与客商建立和谐的感情联系,善于借八方能耐,汇四海关系,把项目促成做成。
三要突出招商重点。着力抓好重点地区招商,继续巩固*、*等招商基地,积极开辟*、江苏、*等新招商基地,不断拓展港台、日韩等外资引进基地。要突出专业招商,立足优势产业和重点项目招商,招大引强,大力引进一批与我区优势产业相关联、相配套,产业递度转移的投资规模大、创税能力强、带动作用大的大工业项目,真正达到“招来一个、落户一群、带动一片”的良好效果。
四要坚持以商招商。实践证明,以商招商是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招商方法。这些年通过招商引资,每个部门都掌握了一批客商,我们要切实用好这一宝贵的招商资源。要建立在*投资客商联系制度,聘请部分投资成功的客商作为招商,依托他们吸引、带动更多客商来*投资兴业,形成以商招商的投资带动效应。要对以商招商作出重要贡献的客商实行重奖,促进招商。要大力引导和鼓励现有客商进一步加大在*的投资,不断新上项目,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不断做大做强企业。
五要优化招商环境。环境是形象、是资本、是品牌、是最大的吸引力。各地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投资环境的建设,进一步提高对客商的服务水平。同时,要切实破解招商难题,着力解决好企业融资、用地、用工等实际问题,大力推进环境综合整治,为客商提供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使客商引得进、落得下、留得住、安得稳。
(三)加大建设力度,适度超前发展,致力提升上顿渡城区形象
要继续按照“对接*中心城区”的总体要求和“优质教育区,城市后花园”基本定位,坚持一手抓老城区改造,一手抓新城区建设,以重点工程项目为载体,拉开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加快城市化进程,力争今上顿渡城区面积扩大2平方公里,新增城区人口2万人。
今年上顿渡城区建设要在继续抓好上顿渡旧城改造、供水管网改造、连接抚八挂线道路工程和中洲公园大桥改造等项目的基础上,着力抓好10大城市和基础设施工程:1、*金三角改造和*防洪墙建设,全面启动*金三角改造和*防洪墙建设,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塑造城市出入口新形象。2、中洲公园开发建设,重点抓好中洲公园全面开发建设,使之成为*区一个具有浓郁文化特色的综合性公园。3、上顿渡背街小巷改造建设,重点抓好冯家巷、曾湾、国税、体育路、外贸、汽车站等背街小巷的改造建设。4、上顿渡新区小学建设,重点抓好上顿渡新区一所规模以上小学建设,同时抓好西湖绿洲小学建设,力争今年9月新生入学。5、上顿渡路网建设,重点抓好玉茗南路至抚八线、公园东路南北延伸、建设东路伸延段连接抚八挂线等道路路网建设。6、*宾馆建设,在上顿渡新区兴建一座标准化三星级以上宾馆。7、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在继续抓好一期经济适用住房后续工作的基础上,新建8000—10000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8、*旅游休闲度假区开发建设,着力抓好休闲度假区一期项目开发建设。9、环卫设施建设,重点完成龙津路、公园路和*大道三座垃圾中转站及水冲公厕等环卫设施建设。10、新建老干部活动中心,为老干部的身心健康提供一个优良的学习和活动场所。
在抓好上述重点工程的同时,我们一方面要强化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高度垄断,加大土地储备,搞好土地开发、整理,搞活土地经营。严格实行公开“招、拍、挂”,今年争取经营性土地收入达到2亿元以上,力争达到3个亿;加大建设规费收缴力度,力争建设规费征收达3000万元。同时,按照城市建管相结合的原则,加大城市管理力度。着力解决居民反映强烈的脏、乱、差等突出问题,搞好城区绿化、美化、亮化,为城区居民提供一个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功能配套的人居环境。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着力抓好*、*、*、*、*、*、*、*、*等中心小城镇建设。
(四)注重开源节流,发展壮大财力,致力提高经济发展的保障能力。财政收入是经济发展的最终反映,是区域经济总体实力的体现。要按照“培植财源、强化征管、严格管理”的要求,切实做好“生财、聚财、理财”三篇文件,努力提高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力争20*年完成财政收入5亿元的目标。
一要强化财源建设。一是加大新兴企业扶持力度,扩大财源。充分发挥现有产业和企业的优势,着力抓好金弘实业、自立铜业、昊鹏实业、中原钢构、圣航洁具、永康铝制品等企业的扶持,力争税收增加1亿元以上;二是加大重点企业扶持力度,夯实财源。坚持扶优扶强,力促*酒业、恒力电池、兰丰水泥、银涛药业、恒丰达包装等20户重点企业做大规模,促使税收进一步增长;三是加快重点工程建设,挖掘财源。重点抓好上顿渡城区10大重点工程建设,强化重点工程税费征管;四是发展乡镇工业,增加财源。以超常的举措,发展壮大乡镇工业,做强乡镇财政。同时,还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第三产业,开发新的财源。
二要积极向上“跑项目、争资金”。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扶持重点,积极争取上级对我区发展的政策倾斜和项目、资金方面的支持。要注重项目的开发、包装、储备,切实搞好项目库建设。要积极跑部进厅,主动沟通联系,争取我区有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家和省里的盘子。
三要积极争取银行资金支持。要进一步搞好银企之间的协调,建立健全银企沟通协调机制,搭建银企合作平台,疏通融资渠道,鼓励和引导农村信用社及其他金融机构大力增加信贷投入,支持工业发展。
四要大力激活民间资金。积极推进全民创业,要在政策上、机制上、体制上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打造公平竞争的创业平台,积极推动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并对创业能人、带头人实行重奖,激发全区上下的创业热情。要通过推进全民创业,使本土资本、民间资金迅速聚集,在赶超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五)统筹城乡发展,做好“三农”工作,致力加快农民增收步伐
坚持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现代科技改造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切实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投入,进一步加强“三农”工作,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一要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的各项惠农政策,积极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确保粮食安全生产,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围绕中药材、蔬菜、花卉、养殖、果业等六大产业,重点发展荣裕药业、苍源药业、*天顺等一批加工型龙头企业。要继续实施好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双十、双百、双千”工程,加快培育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专业村,形成100个“一村一品”示范村,加快农业基地的建设,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加大农民技术培训力度,搞好阳光培训,积极做好跨省劳务输出,同时加快推进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吸引农民就地就业,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二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筹集资金,进一步加大农业投入,逐步完成34座小(一)型病险水库、201座小(二)型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启动1万亩以上圩堤的整治加固;组织力量开展好清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加大农村电网改造建设力度,支持发展农村小水电,推进农村公路建设,新建农村水泥路125公里,村村通水泥路率达到70%以上。抓好林权配套改革、农垦企业改制、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等工作,保障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三要抓好新农村示范点建设。继续按照“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干部服务、社会参与”运作模式,重点选好129个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围绕“五新一好”的目标,以村庄整治为切入点,积极引导农民搞好“六改四普及”,着力抓好农村土地管理,进一步规范农村建房,使新试点村建设整齐有序,逐步改善农村面貌。把发展现代农业贯穿于新农村建设过程,大力培育新产业、培养新农民,力争全区90%以上的新农村建设点都有自己的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六)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改善民生,合力构建和谐社会
要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尽全力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办放心的事。
一要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建设。进一步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加大小额贷款支持力度,以创业带动就业,今年要新增城镇就业人数5500人;新增农村转移劳动力1万人;跨省劳务输出18万人。要加强社会保障,加大农村低保力度,扩大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覆盖面,进一步健全覆盖城乡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继续抓好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今年全区要再建设经济适用住房8000—10000平方米。
二要全力抓好和谐平安建设。坚持工作重心下移,靠前指挥,通过抓基层、抓队伍,大力推进和谐平安建设。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强化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场所的安全监管,着力抓好烟花爆竹行业整顿和文化娱乐场所的专项整治工作,切实加强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改,坚决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要加强环境保护,加大上顿渡城镇饮用水源的生态保护治理力度,严格控制污染排放,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要加强工作,建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积极调处和化解社会矛盾。要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大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进一步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救援、社会动员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不断增加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同时,要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三、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操作能力,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决策在集体,落实在个人,操作落实决定成败。全区上下要进一步提升操作能力,要向操作力要项目,向操作力要环境,向操作力要发展,向操作力要和谐。
第一,要开拓创新抓落实。一方面,要切实更新思想观念,在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新矛盾、新问题。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加快赶超发展,必须在思想上有新的超越,在观念上有新的突破,要在解放思想中找出路,在开拓进取中求发展,在全区营造一个干事创业、创新发展的浓厚氛围。另一方面,要准确把握宏观调控。实行宏观调控、压缩投资规模,是就全国范围而言的,而经济发展慢、投入不足,却是我区的客观现实;加强宏观调控、防止经济过热,是为了消除经济发展中不稳定、不健康的因素,而不是抑制经济发展,不要经济发展。对此,我们必须清醒认识,正确理解,准确把握,积极应对,努力保持我区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第二,要强化操作抓落实。一要争当破解难题的高手。我们要干一行、爱一行、精通一行,加强对经济工作的调查研究,认真解决经济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消除经济发展中的制约因素。要努力克服畏难情绪、消极等待情绪和无所作为的思想,做到既不踩红线、闯红灯,又有效破解土地、资金难题,加快发展,有所作为。二要勇当狠抓工作落实的能手。要深入到经济建设第一线,掌握第一手资料,扑下身子抓落实,全力以赴促发展。对重点建设项目,要继续坚持“六个一”的工作机制,实行领导挂点负责制,确保重点项目如期完成。要继续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对年度重大目标任务,要认真梳理和分解,层层落实责任制,做到有目标、有措施、有督查、有结果。各级领导干部要大胆工作,敢于干事,做到该决策时果断决策,该拍板时大胆拍板,决不把矛盾上交、责任下推,延误发展进程,确保政令畅通,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第三,要优化服务抓落实。一要加强项目调度服务。认真协调解决客商项目建设中及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重大问题或紧急问题要一事一议、现场办公,确保问题及时解决,保障项目顺利实施。二要不断优化发展环境。要切实规范行政职能部门的行为,从根本上杜绝对客商、企业的乱检查、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努力创造一个宽松的投资创业环境。三要切实提高工作效能。要大力转变工作作风,狠刹遇事推诿、办事拖拉等不良风气。抓任何事情都不能不提了之、一拖了之、一推了之,要立说立行,快速高效。不断完善和落实“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一次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和“项目跟踪问效制”,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能。
今天是正月十三,传统的春节即将过去,我们必须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着眼全年,立足当前,做到各项工作早计划、早安排,尽力往前赶,争取主动,实现经济工作首季开门红。当前,要切实抓好以下几项主要工作:一是切实做好灾后重建工作。自元月13日以来,持续多天的雨雪冰冻天气给我区造成严重的灾害,受灾人口达72.5万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5.6亿元。面对因灾害造成的损失,各地各部门千万不能等靠要,要积极行动起来,投入到灾后重建中去。一要集中时间、集中力量,组织足够的人力,积极配合供电部门加快毁坏的电力线路的抢修,力争2月23日全区所有的乡镇村全部恢复供电。二要精心组织、科学安排,尽快抓好灾后恢复生产工作,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当地经济的发展,把灾害的损失抢回来。要及时组织力量,认真做好损坏树木、毛竹的清理和复垦工作。
农业、林业等有关部门要组织技术人员下到各乡镇指导群众搞好灾后重建工作,挂点乡镇的区四套班子领导和单位也要深入乡镇指导督促帮助灾后重建工作的开展,举全区之力,打好抢险救灾的翻身仗。二是尽早安排好春耕备耕工作。要抓好越冬农作物的田间管理,加强禽畜疫病的防控,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搞好造林抚育,完成好植树造林任务。农业、供销等有关部门要尽早动手,做好农业生产的农药、化肥、种子等各种农资供应准备工作。三是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森林防火知识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防火安全意识,进一步明确责任,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加强督促和检查,以实际行动做好森林防火、安全生产等工作。四是抓好春季计划生育工作。各乡镇、街办要抓住春节期间的有利时机,认真做好外出务工返乡育龄妇女的环孕检工作,迅速掀起春季计划生育服务。同时,要切实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实行流动人口合同化管理,落实村组干部包保责任制。五是扎实做好城市重点工程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