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化学反应速率习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化学反应速率主要是站在化学动力学角度对化学反应进行研究,课程所涉及的内容较为复杂。对大部分高中生而言,这一课程的学习成效都不是特别好,学生根本不知从何处下手,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一定影响。怎样对反应速率的探究实验进行实践和设计已经成为了众多化学教师所关注的重点内容。
一、化学反应速率概述
教材中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容主要包括其概念内涵、影响因素以及定量表述等。在高中化学(必修2)当中,化学反应速率的学习就从定性提升至定量,这在很大程度上为高中化学(选修4)中对微观角度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学习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发挥着承上启下作用。该研究的教学价值在于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该实验,切身感受温度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所产生的影响,将定性描述上升至定量表述,使其能够运用温度、催化剂以及浓度等对反应速率进行调控,并能够对其加以解释。同时,培养学生以事实为依据,并得出相关结论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二、高中化学反应速率教学中探究实验的实践和设计
在这个阶段的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程度的化学学习基础,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理解和消化与化学速率相关的知识,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对反应结果进行调控,使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不同化学速率所带来的影响。该探究实验的实践和设计一共分为概念引入、概念理解和概念应用者三大环节。第一,概念引入环节。在该环节,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在教学素材和问题设计方面,可以通过实验小竞赛的方式进行,先选出六名学生,并将其分为三组。第一组学生用Mg和稀硫酸制备氢气,第二组学生用Zn与稀硫酸制备氢气,第三组用Fe与稀硫酸制备氢气,这三组所用的稀硫酸的浓度是相同的。在实验过程中,反应物的用量应该与颗粒的大小控制在一个相近的水平上。最先收集到一试管纯净氢气的小组为胜利者。第二,概念理解环节。这环节有包括三个阶段,具体如下。在第一阶段,其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对化学反应的速率进行定性描述。在教学素材和问题设计方面,可以收集一些腐烂的水果、生锈的铁以及爆炸等各种反应速度快慢不一的图片作为素材资料。素材收集完成之后,便进行问题设计,例如,可以通过实验中的哪些现象判断化学反应速度的快慢?此时,学生的认知还处在感性认识阶段。在第二阶段,主要就是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各种因素进行探究。在问题设计方面,可以参照如下标准,哪些因素会对化学反应快慢造成影响?这些因素又会对化学反应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在实验探究方面,可以以双氧水的分解反应作为例子,对温度和催化剂这两个因素对该反应快慢的影响进行探究。实验探究完成之后,再加入一个思考和交流环节,从具体的实际事例出发,分析影响反应快慢的各种因素,总结出一定的规律。此时,学生的认知开始上升至理性和定性的阶段。在第三阶段,教学目的主要是对化学反应的速率进行定量表达,这是在物理运动速度表达公式的角度上对化学反应速率的相关概念和表达进行讨论研究。此时,学生的认知处于定量阶段。第三,概念应用环节。该部分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运用和反应速率相关的知识,解释实际问题。在这一环节,问题设计就集中在习题设计当中。具体习题设计可作如下参照,已知氯酸钾(KClO3)在进行分解时,会释放出氧气(O2),生成KCl,但是其反应的速率很低。请设想,能够通过何种方式加快其反应的速率。上述三个环节就是一个完整的教学思路,例如,在对第二环节的第二阶段进行分析时,实验具体情况如下所示。双氧水在实验过程中被作为分解的素材,实验对教材的内容稍微做了一下改动,教材中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探究被放到了催化剂之后,这主要是因为,大部分的学生都知道二氧化锰(MnO2)能够对双氧水分解产生催化作用,但是对三氯化铁(FeCl3)溶液作为催化剂的情况并不熟悉。另外,除此之外,还存在着不少影响双氧水分解的其他因素,怎样同时对这些因素进行处理就是在实践进行之前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变量控制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在探究不同催化剂对双氧水的分解速率的影响时,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比较频繁,如下所示。教师:哪些主要因素会对双氧水的分解产生影响?学生:催化剂、温度和浓度等。教师:三氯化铁溶液和二氧化锰都能够对双氧水的分解产生催化作用,除开催化剂这一影响因素,怎样对其他影响因素进行处理?原因为何?学生:对其他条件加以控制,使其始终保持在相同状态,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其他因素对速率的影响。
三、结束语
除了这一实验外,教师还引导学生做了温度影响实验和上述环节一当中的实验小竞赛。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兴致都非常高,大部分同学的学习热情都被调动起来了。变量控制的实验方式让学生成功地完成了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的探究,使其原来所掌握的知识得到进一步的整合和验证。直观的实验现象和与教师的切身互动让学生对反应速率的知识有了更加系统和准确的理解。而教师在此过程中,也更加明晰了实验教学思路,和学生的课堂互动也使得化学课堂变得更加灵活,进而大大提高了实验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孙黎颖,张国华.化学实验“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的教学改进[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22:42-46.
[2]杨宏伟,周丹丹,刘冬岩.高中化学3套教材“化学反应速率”实验内容的分析及教学建议[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02:138-139+142.
关键词: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是教师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都非常重视教学反思在自己教学中的作用,现在很多教师也会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反观自己的得失,通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这种反思能揭示教师教学行为背后隐含的规律和教学理念,能够促使教师将教学理论、专业知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进而提升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对一堂课进行多方位的反思是提高教学技能、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是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这节内容在旧教材中是化学反应平衡一章的一部分,是化学平衡的基础和铺垫,在新人教版的课本中独立出来成为一节,这样教学内容被分解而减少,教学难度降低。因此,对该节在教学前的难度定位应基于对化学反应速率概念的认识、理解和体会,不应引申太多。也因为知识点减少导致课堂容量减少,所以教师可以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完成科学探究活动。学生在物理学科的学习中已经储备了物体的运动速率这一概念知识,对“速率”这一概念表示的物理意义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对此,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将化学中的反应速率概念和物理学中的进行对比,通过思考、讨论等活动让学生找出两者的相似处与不同点,从而加深他们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强化他们运用类比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鉴于教材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知识结构的情况,在“化学反应速率”这一概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避免灌输式的概念教学模式,应基于学生实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采用类比的教学方法,通过概念的描述和学生的探究活动最后得出结论,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同时在前期的备课中,教师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做好相应的引导工作,做到课前对自己的教学过程有一个清晰而理性的思考与安排。
前期的准备工作完成后,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教学过程中应变的重要性,设计一些教学中可能出现的突况和学生可能提出的偏离教学主题较远的问题,提前准备应对措施,及时将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教学主题上来,以使教学沿着预设的轨道运行。在教学“化学反应速率”这一概念时,教学前虽然构思了学生的思考、交流、提问及学生间讨论等可能的活动,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能还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如学生对物理学中“速率”的概念掌握不是很熟练而导致交流、讨论不活跃时,教师应该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地思考;怎样解决讨论过程中出现的争议以及如何合理分配各环节的教学时间。面对这些问题,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迅速做出反应,避免产生干扰教学主题的因素,并把握学生思维中出现的闪光点,使教学任务保质保量的完成。
教学活动结束后的反思工作能使教师发现教学中未能解决的问题,提高后续教学的质量,发展自身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本次教学活动结束后我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反思:
首先是成功之处。“化学反应速率”是一节概念讲解课,如果采用传统的讲授模式,会使课堂死板,教学气氛比较沉闷,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也只能停留在文字表面。而采用类比法和活动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但完成了本课时的学习任务,还培养了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探究未知领域的好习惯,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增长了知识,体现了集体合作的力量。其次是不足之处。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不能灵活运用类比法,不能言简意赅地得出结论,很多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仅停留在课本的文字上,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自己通过观察、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影响了探究活动的效果。另外,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注重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活动的过程,也疏忽了对部分参加讨论不积极的学生的引导和随机点拨,导致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是很好。
问题1: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正反应速率是否一定增大?
由ν的速率方程表达式可以分析,当增大CO浓度时,虽然正反应速率没有变化,但逆反应速率却减小了,因此平衡正向移动,与借助平衡常数进行的推断没有矛盾。
借助逻辑推理,我们可以认为,“若只增大某反应物的浓度,在不能引起正反应速率增加时,必定会引起逆反应速率的减小,以使平衡正向移动。”
实际上,各种化学反应的速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是比较复杂的,除满足Arrhenius公式的反应外,还存在着其他类型的反应速率与温度的依赖关系。大致可分为如下图所示的几种情况。第Ⅰ种类型的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加快,它们之间呈指数关系,符合Arrhenius公式,这类反应最为常见。第Ⅱ种类型的反应,在低温时反应速率较慢,基本符合Arrhenius方程。但当温度到达某一定临界值时,反应速率迅速增大,反应以爆炸的方式极快地进行。在第Ⅲ种类型中,在温度不太高时,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但到达某一温度后,速率反而下降。这类反应常见于多相催化反应和酶催化反应。第Ⅳ类型的反应,速率随温度升到某一高度后下降,但在某一温度后再升高温度,速率则又迅速上升,此时可能发生了副反应。第Ⅴ种类型的反应是反常的情况,即随着温度升高速率反而下降。这种类型很少,NO氧化成NO2的反应属于此种类型。文献表明,2NO+O2=====2NO2的反应不是基元反应,总反应的活化能为-40kJ・mol-1。若根据Arrhenius公式,当Ea
问题3: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吗?
严业安:我们先看一道习题,“在一个装有可移动活塞的容器内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容器内的温度和压强不变,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少量CS2气体,平衡将向哪一个方向移动?”
对于这个问题,认为平衡将向右移动的人不在少数。我们来分析一下,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少量CS2气体,容器的总体积将增大,这样尽管CS2的浓度将增大,但H2、CH4和H2S的浓度将减小。可见利用勒夏特列原理是无法判断平衡移动方向的。
基元反应的Ea>0,总反应的Ea一般大于0。温度升高,ΔT>0,k2增大,反应速率增大;速率增大的程度受Ea的影响,Ea越大,速率增大的幅度越大。温度降低,ΔT
由上图可以看出,不管对于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吸热方向[(a)的正向或(b)的逆向]的活化能总是较高,温度改变对该方向速率的影响较大。例如,对于放热反应,E+
问题5:催化剂为什么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却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状态?
严业安:山东科技版《化学反应原理》第61页指出:“催化剂通过参与改变反应历程、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需要注意的是,催化剂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不能改变平衡转化率。”加入催化剂对平衡移动没有影响,通常解释正、逆反应速率得到同等程度地加快,因此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平衡不发生移动。
化学反应速率应为正、逆反应速率之差(ν0=ν+-ν)。催化剂可以加快总反应速率,即正、逆反应速率之差要增大(ν>ν0),须使正反应速率的增幅(Δν')大于逆反应速率的增幅(Δν)才能实现。这样如果在平衡状态时引入催化剂则使正、逆反应速率不等[(ν++Δν')>(ν+Δν)],平衡不就发生移动了吗?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以一个基元反应为例进行简要的推理。对于基元反应OP:
由于任一基元反应的逆反应具有相同(但反向进行)的反应路径,所以当加入催化剂时,正、逆反应活化能的下降均相等(都为ΔE),所以正反应活化能为E+-ΔE,逆反应活化能为E-ΔE,如下图所示。
加入催化剂后正、逆反应速率分别为:
可见,引入催化剂通过降低活化能确实能够加快反应速率,而且正、逆反应速率得到同等倍数的增大。对于平衡状态,ν+=ν,正、逆反应速率的增幅相同,正、逆反应速率仍然相等,即ν′+=ν′,反应仍处于平衡状态。而对于非平衡状态,ν+>ν,正反应速率的增幅更大,即(ν′+-ν+)=(ν′-ν),总反应速率加快。
总之,催化剂可以有效地加快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但对平衡状态没有影响。
问题6:什么是浓差电池?浓差电池有几种?
严业安:浓差电池是指电池内物质变化仅由一物质自高浓度向低浓度转变且伴随着吉布斯自由能转变成电能的一类电池。表观上,浓差电池是一种物质转移的物理过程,但这种物质转移是通过电极反应间接地实现的。由于负极和正极反应性质相同,故任意浓差电池的标准电动势Eθ皆为零。根据产生浓差的物质,浓差电池可分为电极浓差电池和电解质浓差电池。
(1)电极浓差电池。电极浓差电池由两个材料相同但浓度不同的金属电极或气压不同的气体电极构成,电解质溶液中相应离子的浓度相同。
a.气体电极构成的浓差电池
两个负载有不同压力的氢气的Pt片插入一定浓度的酸性介质中构成的浓差电池:
Pt,H2(p1)H+(a)H2(p2),Pt
电池反应:H2(p1)H2(p2)。对于自发进行的电池反应,p1>p2,表观上,高浓度氢气(p1)转化为低浓度氢气(p2)而产生电动势。
b.金属汞齐电极构成的浓差电池
两个浓度不同的金属钠汞齐材料插入一定浓度的Na+溶液中也构成的浓差电池:
NaHg(a1)Na+(a)NaHg(a2)
电池反应:Na(a1)Na(a2)。对于自发进行的浓差电池反应,a1>a2,表观上,高浓度钠汞齐(a1)转化为低浓度钠汞齐(a2)而产生电动势。
(2)电解质浓差电池。电解质浓差电池由两个材料和浓度相同的金属或金属微溶盐,或两个材料和气压皆相同的惰性金属,插入浓度不同的相同电解质溶液中构成。
a.金属电极构成的电解质浓差电池
如AgAgNO3(a1)AgNO3(a2)Ag。电池反应为:Ag+(a2)Ag+(a1)。对于自发进行的电池反应,a2>a1,表观上,高浓度电解质离子Ag+(a2)转化为低浓度电解质离子Ag+(a1)而产生电动势。称该浓差电池为阳离子可逆的浓差电池。
b.金属微溶电极构成的电解质浓差电池
如Ag,AgCl(s)HCl(a1)HCl(a2)AgCl(s),Ag。电池反应为:Cl(a1)Cl(a2)。a1>a2时,电池反应自发进行,E>0。称该浓差电池为阴离子可逆的浓差电池。
c.气体电极构成的电解质浓差电池
如Cl2(p)Cl(a1)Cl(a2)Cl2(p)。电池反应:Cl(a1)Cl(a2)。a1>a2时,电池反应自发进行,E>0。该电池也是对阴离子可逆的浓差电池。
在物理模型上,电极浓差电池为“单液浓差电池”,而电解质浓差电池为“双液浓差电池”。对于双液电解质浓差电池,如果两电解质不通过盐桥相联,则浓差电池的总电动势为浓差电池电动势与液接电势的代数和。可以用盐桥减小液接电势,也可以通过两个电池的反接形成浓差电池,同时又避免液接电势。
例如,要构成金属微溶盐电极的电解质浓差电池,可以用两个金属微溶盐电极分别与钠汞齐电极构成电池,然后将两个电池反向串联:
(-)Na-Hg(aNa)NaCl(a1)AgCl(s)Ag-AgAgCl(s)NaCl(a2)Na-Hg(aNa)(+)串联电池的总反应为:NaCl(a2)NaCl(a1)。
问题7:浓差电池的电能是如何产生的?
严业安:根据热力学关系有:ΔrGmθ=-zFEθ,根据吉布斯方程式:ΔrGmθ=ΔrHmθ-TΔrSmθ。两式合并得zFEθ=-ΔrHmθ+TΔrSmθ。
可见,原电池电功的能量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电池反应的热效应,即系统本身的能量变化;其二是来自系统的熵变与温度的乘积,这部分是环境与系统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如果ΔrSmθ>0,环境向系统提供能量,系统的能量增加;若ΔrSmθ
凡净结果由一物质从高浓度状态转入低浓度状态产生的ΔG而获得电动势的电池称为浓差电池,其标准电动势Eθ=0。在浓差电池中,虽然反应热效应ΔrHmθ=0,但是由于电解质离子从浓度大向浓度小的方向扩散,是自发的熵增加过程(ΔrSmθ>0),随着离子的扩散,系统不断从环境吸收能量,同时用它作电功。
无机及分析化学不是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两门课程的叠加,教学内容丰富,概念和理论知识较多,各章节之间的独立性较强。因此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法及思维方式无疑是大一第一学期开设这门课的关键。在内容的安排上,前两章首先回顾高中的一些化学基础知识,并介绍了误差及数据处理,稀溶液的依数性和胶体溶液。然后,第三和四章主要介绍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及化学平衡,让学生掌握反应三要素:反应方向即吉布斯函数变,反应快慢即反应速率常数,反应限度即反应平衡常数。第五章主要介绍物质的结构,离子键及共价键理论和晶体结构。第六、七、八和九章分别介绍酸碱平衡、溶解沉淀平衡、氧化还原平衡和配位平衡及其对应滴定分析法,让学生掌握测试固体或溶液中某种元素含量的分析测定方法。最后,第十、十一和十二章主要介绍一些简单仪器分析法及原理,例如:第十章吸光光度法,不仅要介绍该方法的原理朗伯-比尔定律,还要介绍目视比色法、示差法和标准曲线法三种常用的吸光光度法分析法。内容上总体上是先讲理论原理,再介绍知识点,将理论原理融入生产实践中,使学生较快地掌握化学理论,再通过课堂上的一些练习题,使学生加深教学内容的记忆,知识更加系统。这样不仅可以将无机和分析化学知识点有机的融合,还可以将理论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在一学年的学习中,总共80学时,第一学期学习前六章共计48课时,第二学期学习后六章共计32课时。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精选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并具备较宽的知识面,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与此同时,教师要熟悉该课程的教材,根据学生的专业,合理制定教学大纲和教学培养方案,精炼教材的内容,对于中学已经学过的化学知识或者与专业联系较少的理论知识可以简略讲解。比如:第四章的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平衡,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以及化学平衡的移动;第八章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配平,得失电子,氧化剂和还原剂等概念知识。这些知识点中学都已经涉及过,教师在授课时只要简单介绍即可。对于能源化学工程专业而言,水煤浆的开发和利用是近年来的一个热点,也是煤炭清洁利用的重点。因此,对于第二章分散系的内容应该详细讲授,再介绍水煤浆分散系。
2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学好无机及分析化学,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一,在无机及分析化学这门课的绪论课上,主要介绍化学的作用及学习方法。第二,阐明化学与人类生活之间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第三,无机及分析化学是化学、化工类相关专业的基础课,其作用无论是对以后的专业课学习还是将来从事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第四,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多讲一些贴近生活的例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介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时,举例说明,夏天食物容易变质,我们可以将食物放进冰箱中保存,以防止变质。这是通过降低温度,达到降低食物变质的速率。汽车尾气CO和NO是严重的环境污染物,从热力学的角度讲,CO+NON2+CO2可以发生,但是遗憾的是,在通常状况下,该反应进行的非常之慢,以致不能有效地去除车道内的CO和NO。因此,有必要对化学反应的速率问题进行研究,必须考虑外界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由此可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第五,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介绍一些与知识点相关的科技发展新动态及前沿知识,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综合利用各种教学方法
现阶段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而在实际教学中,各种教学方式应该相互结合、取长补短。根据我校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团队多年来教学中的经验,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增加课堂讨论。针对一些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搜集资料,进行课堂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让学生走上讲台。让学生走上讲台不仅可以体验教师备课的准备过程,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能力;第三,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微观概念及理论形象化。例如,在物质结构基础这一章,学生一般较难理解,如果用多媒体课件和化学软件以动画的形式去展现,课程内容会更加形象、生动。这样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第四,对于公式推导,应该板书推理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在教学中应避免盲目使用多媒体教学,要将多媒体与其他教学手段结合起来,才会使学生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较好的应用公式。
4培养学生能力
为了调动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学生对无机及分析化学基础课程的兴趣,可以积极组织各类化学竞赛活动。我省有各类化学竞赛,例如:化学视频大赛,化学实验竞赛和趣味化学竞赛等。近年来,教育部门坚持开展国家级、省部级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有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推动全民创新。此外,为了鼓励和培养大学生创新激情及能力,我们学校也开展了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该项目均是由学生亲自撰写项目申请书,申请答辩ppt,中期考核表,结题报告和结题答辩ppt等资料。这不仅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还为学生日后工作和学习培养科学合理的方法和实践能力提供了基础。
5适应专业要求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技术性和实践性较强,在无机及分析化学的教学中,要把握专业的特殊要求,认真学习我校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深入研究教学大纲,充分了解无机及分析化学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作用,明确教学过程中的内容和重难点。例如,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章节的内容应该详细讲解。这部分内容对于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学生而言,可以更好地理解能源转化及利用过程中的一般规律,为高效、低碳环保使用能源奠定基础。
6结论
【关键词】化学概念 教学模式 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4-0147-02
一 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以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教学目标由单一的知识目标转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相融合的教学目标体系。在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中落实三维目标,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从过程中学习研究方法,体验过程,在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变主动;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升学习化学的兴趣,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互相联系、互相融合、相互促进,才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目前的中学化学概念的教学过程中,常见的教学方式是教师直接给出概念的定义,然后凭教学经验告知学生在解答习题时应注意的事项,最后举例、讲解相关习题。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通过反复的记忆、练习、辨别来认识概念,但这样的概念学习过程往往要借助“题海战术”,一方面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还会造成学生对概念“十窍通九窍,一窍不通”的局面——看老师解题时觉得已经理解,做起题目来却无从下手。这是学生不能真正地理解化学概念的结果。这样的教学既不利于学生学习知识,更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
二 教学模式建构
教学总模式: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该模式可分解为如下几类:
1.传授型模式
该模式针对简单、易理解的概念而设计,是以一定情境为背景,直接告知新概念,通过阅读关键字来习得,后通过适当练习,加深对概念的认识。具体操作过程:情境——感知——理解——交流反思——整合应用。如结构式概念的学习:(1)情境。从甲烷的电子式、氯化氢的电子式的书写引出结构式的概念。(2)感知。按要求写出相关电子式和结构式。(3)理解。用短线表示一对共用电子的图示。(4)交流反思。对存在的疑问进行交流。(5)整合应用。给出乙烷、乙烯的电子式,写出相关的结构式。
2.探究型模式
该模式是以若干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对相关未知内容进行猜想和假设,通过实验进行探究,通过讨论,共同得出结论,获得知识。该模式主要适用于能够引出多种假设概念的发现学习。具体操作过程如下:情境——问题——猜想与假设——验证——得出结论——整合——交流——应用。
例如,在化学反应速率教学中:(1)情境。列举鞭炮爆炸,煤、石油、天然气的形成,感受化学反应的快慢。(2)问题。化学反应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如氢气和氟气在黑暗中一接触就发生爆炸,而氢气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才发生爆炸。新鲜水果和蔬菜在冰箱中存放得更久。工业合成氨一般在压强2×107 Pa~5×107Pa。未熟的香蕉常用乙烯作为它的催熟剂。(3)猜想与假设。化学反应速率与物质本身的性质有关,同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也有影响。(4)验证。通过对比性实验验证。(5)得出结论。浓度、温度、压强这些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情况。(6)整合。应用多媒体动画展示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对物质在微观层面上的影响情况,从而使学生能在微观层面上对概念进行理解。(7)交流。对概念不理解的部分与老师或同学进行交流。(8)应用。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食物保存方法。
3.归纳型模式
该模式通过归纳若干特殊事物的共同点,引发包摄性更广的上位概念的过程。具体操作操作过程如下:情境——问题——抽象本质——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交流反思——整合应用。
如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过程中:(1)设置问题情境。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金属的冶炼、栏杆的锈蚀等都是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占生活生产的所有反应的60%。那究竟什么样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呢?(2)问题。CuO+H2=Cu+H2O这个反应是什么反应?是单纯的还原反应吗?氧化剂、还原剂、化合价有什么共同变化特点?对比反应:Fe2O3+CO=3Fe+3CO2。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化合价有什么变化特征?(3)抽象本质。得出结论:氧化和还原不可孤立存在,氧化剂化合价都是降低,还原剂化合价都是升高。分析化合价升降的本质原因。(4)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得失(或偏移)的反应,表现为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5)交流反思。与初中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对比。(6)整合应用。判断下列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Zn+H2SO4=ZnSO4+H2,2NaHCO3=Na2CO3+CO2+H2O。
4.演绎型模式
该模式从学生已知的概念出发,推导学习在该概念范围下个别的、特殊的概念。具体操作过程如下:情境——联系上位概念——演绎推理——交流反思——整合——应用。
例如,在物质的量的概念教学过程中:(1)情境。探讨C+O2=CO2反应表示的意义。引出物质的量是联系宏观和微观的桥梁。(2)联系上位概念。联系常见的物理量及其单位,如长度、质量等物理量,激活旧的知识。(3)演绎推理。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物理量和单位出发,演绎出表示微观粒子的物理量——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并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4)交流反思。让学生交流摩尔这个微粒集体的基数是如何定义的,摩尔、阿伏伽德罗常数与6.02×1023之间是什么关系。(5)整合。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都含有NA个微粒,NA为12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约为6.02×1023个微粒。(6)应用。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本质及其应用范围进行变式练习,将其进一步整合到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的知识体系与认知结构中。
三 感悟和思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又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材料,通过实验或生活经历等来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在教学前要预先估计和了解学生的已知。由于学生来自各个不同的地方,生活背景、生活习惯、生活经历等不同,通过聊天或讨论,可初步了解学生可能存在哪些前知识,在课堂上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教学时留点时间让学生理解概念。事物的发展都有一定的过程性,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可能是看了就会,说了就懂,要留一点时间,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对新概念进行整合。
参考文献
[1]刘恒茂.浅论形成并掌握化学概念的六种方法[J].化学教学,1996(9)
【关键词】高中化学 学生 发散性思维 培养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B-0114-02
发散性思维又称扩散性思维、辐射性思维、求异思维,是一种从不同方向、途径和角度去设想,探求多种答案,最终使问题获得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其实质是思维材料和知识的迁移。它包括了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和精致性。发散性思维要求学生放开眼界,对已知信息进行分析、推理,从而收到“一个信息输入,多个信息产出”的功效。
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积极参与化学课堂活动,高中化学教师应在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方法上合理分配布局,巧妙设计构思,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温故、联想、求同、存异、理解和发散,提高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吃透教材,巩固“双基”,创设问题情境
教科书的知识是所有考察内容知识衍生的基础,因此要善于利用教材,巩固“双基”,。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例如,催化剂教材这样下定义:催化剂是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的物质。笔者设定如下的情境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催化剂是否参与了化学反应? “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加快反应速率还是减慢反应速率?本身的质量不变是指始终不变还是指反应过程中也可以改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总结,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再如,气体摩尔体积的定义是: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有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从字面上很难理解其中隐含的深义。因此笔者启发学生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思考:气体摩尔体积对固体和液体是否也适用?占有的体积是多大?物质的体积跟什么因素有关?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是22.4 L/mol那么其他状态下是多少?只有标况下才有气体摩尔体积吗?学生逐一思考,抽象的理论有了实质的再现。采用发散的思维方法,多层次、多角度地分析才能去糟存精,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归纳总结,形成知识网络
系统记忆,形成知识网络是高中阶段必要且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在解题过程中善于总结、归纳、联想,找出同类习题的解法,相似题型的累积可以发现知识点的变通与应对方法。例如,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可以通过“元素单质氧化物(氢化物)以及水化物存在、性质、用途”等为主线来学习。对于具体的某一种物质的学习,可以通过“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为主线进行思考掌握。同时,通过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将元素化合物知识组建成完整的知识网络,找出规律,加强记忆。
又如,对于有机物的学习,可以通过掌握官能团的性质来分类记忆。如掌握了乙烯的性质就可以掌握所有含C=C的物质的性质。通过醇、酚的性质比较,以及苯、甲苯的性质比较等,来理解连接不同的烃基对官能团的性质有什么影响。熟悉了各种官能团的性质就可以把握各类有机物之间的衍变关系及相互转化,从而将知识连接成网络。如掌握“卤代烃醇醛羧酸酯”这一主线的变化来掌握有机物之间的衍变。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结成网,串成线,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多角度、多途径地思考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目的。
三、“一题多变”和“一题多解”
四、开展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五、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第二课堂是主课堂教学有益的、必要的补充,它弥补了教材的不足、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比如从植物的花、叶、根中提取花青素,制成酸、碱指示剂;通过测定卷烟中一些有害成分,了解卷烟的危害,等等。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发明创造:如用注射器、输液管、废药瓶制成可控性固、液发生器;用蜡烛、铁丝制成甲烷、乙烯的球棍模型;用土豆和铁钉制成电池等。通过这些富有创意的探索实验,学生的个性特长、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挥,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与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总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方法和机会很多,如果经常训练,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不断地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龙安.创造性思维与教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2]郭卓群,等.化学教学心理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8
[3]袁金坤,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4(1-2)
预计三支试管的颜色变化分别是( )。
A.Ⅰ、Ⅱ、Ⅲ均为砖红色
B.Ⅰ、Ⅲ为无色;Ⅱ为砖红色
C.Ⅰ、Ⅲ为蓝色;Ⅱ为砖红色
D.Ⅰ、Ⅲ为砖红色;Ⅱ为无色
大多数学生错选了B项,说明这部分学生对实验所用的斐林试剂的作用原理的理解存在错误。斐林试剂的作用原理是:CuSO4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Cu(OH)2沉淀,而Cu(OH)2呈蓝色,具有氧化性,与还原糖中具有还原性的醛基反应,生成砖红色的Cu2O。该反应原理在高中生物学科和化学学科中都出现过;实验所用的CuSO4溶液与NaOH溶液也是高中化学实验中的常见试剂。在讲评这道题时,笔者转换了教学思路,让学生从化学的角度来思考:斐林试剂的有效成分是Cu(OH)2,它呈现什么颜色?它被还原糖的醛基还原后的产物又是什么颜色?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化学知识,很容易想到Ⅰ、Ⅲ溶液为蓝色,Ⅱ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了砖红色沉淀。
在这道题的处理中我意识到,从数学、物理、化学等其他学科的角度来解释生物学科的难点知识,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问题分析解决能力。高中生物中的“细胞的物质基础”“细胞代谢”部分涉及了大量的生物化学知识,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进行了以下的尝试。
1.从反应速率角度解读温度对酶活性的作用曲线
酶是“细胞代谢”部分的重要概念。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发挥作用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温度、酸碱度等都会影响酶活性(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称为酶活性)。
以往学习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笔者通常让学生设计实验步骤、预期实验结果;然后给出具体的实验数据,让学生分析数据得出酶活性随温度的变化趋势;最后引导学生绘制出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曲线。这样教学,学生虽然能识别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曲线,但不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趋势和最适温度时酶活性最大。此时,可结合化学反应速率的相关知识对此进行如下解释:当温度升高时,与一般化学反应一样,酶促反应速率加快。同时,由于大多数酶是蛋白质,随着温度的升高,蛋白质逐渐变性失活,引起酶促反应速率下降。如果用酶促反应速率对反应温度作图,在这两方面的作用下,酶活性随温度的变化曲线为钟罩形(如图1),即当反应温度达到最适温度之前,随反应温度升高酶活性增加;当反应温度达最适温度时酶活性最大;当反应温度超过最适温度后,酶活性随反应温度增大而降低(曲线的最大值为酶的最适温度)。这样结合化学知识进行讲解,学生一目了然,教学效果非常好。
2.从化学组成角度比较脂肪和糖原
“糖类和脂质的种类和功能”是高中生物“细胞的结构基础”部分的一个重点内容。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脂质中的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糖类和脂肪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习题中经常出现将糖原和脂肪进行比较的选项,比较的方向包括等质量的糖原和脂肪中各种原子比例的高低、完全氧化分解时释放能量的多少等。
【例1】 (2010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第2题)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
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C.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
D.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
教材中只介绍了1克糖原氧化分解释放出约17kJ的能量,1克脂肪可以放出约39kJ的能量。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记住这组数据是困难且没有意义的。对此,笔者采用了这样的教学策略:介绍脂肪的化学本质――甘油三酯,然后让学生阅读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中的油脂部分,学生由教材中脂肪酸的分子式可以知道脂肪中碳原子、氢原子所占比例较大。学生再阅读教材中的糖类部分,由淀粉、纤维素的分子式[C6H7O2(OH)3]n可知,多个多糖中碳原子、氢原子所占比例较小,氧原子所占比例较大,糖原和淀粉、纤维素均是由葡萄糖脱水聚合形成的,应用类比推理法可知糖原也有以上性质。在燃烧时,糖原和脂肪中的碳原子与氧原子结合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氢原子与氧原子结合最终生成水,等质量脂肪因为氧原子含量较少,故需要更多氧气,生成的水多,释放出的能量也多。与糖原相比,每克脂肪储存的能量更多,是良好的储能物质。这样,学生对相关知识理解就显得轻松、容易多了。
3.结合化学知识选择实验材料及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与探究能力”的一个考查方向就是考查学生对教材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的理解,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例2】 (2013年江苏省高考生物卷第23题)为了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
A.实验① B.实验② C.实验③ D.实验④
方案①中,新鲜的肝脏研磨液含有过氧化氢酶,可以分解过氧化氢,其活性受到温度的影响,但温度在影响酶活性的同时也在影响反应物过氧化氢,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知道过氧化氢受热分解,可以判断A不正确。方案③中,蔗糖酶不能催化淀粉水解,因此无法达到实验目的。方案④中,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等还原糖,但该方案中选择斐林试剂来鉴定还原糖是不合适的。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化学教科书选修5“乙醛的性质”部分,学生学过以下方程式:CH3CHO+2Cu(OH)2+NaOH=CH3COONa+Cu2O+3H2O,
该反应所需的氢氧化铜在化学教材中有明确的制备方法:在试管里注入10%NaOH溶液2mL,再滴入2%CuSO4溶液4~5滴,振荡。由此可知:该反应需在碱过量的条件下完成,因此用斐林试剂来检测不同pH下还原糖的产生量是不合适的。
综上可知,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化学知识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注意“度”和“量”。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化学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因此要注意“度”和“量”。文中例1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理解脂肪的各种原子比例与糖原的区别,应用的化学知识是学生在化学课上学过的,学生容易接受;而等质量糖原和脂肪为什么所含能量不同则涉及了分子势能等问题,没有必要在高中生物课堂上讲解。
第二,要熟悉学生的理科知识结构。教师在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中要选择好切入的时间和内容。如果学生没有有关的化学知识储备,生物教师却运用了这些知识,可能会增加学生的理解障碍。这就需要生物教师熟悉生物教材和化学教材有关内容的编排顺序和学生已具备的理科知识结构,找好新知识的“生长点”,创设好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知识迁移能力和问题分析解决能力。
参考文献
一、新教材中的整合要以课标为指挥棒
新课程中的每一节都有一个教学中心和难点,所有的素材选取、情景导入、教学方法的选择、突破口的选取、教学设计无不以课标为指挥棒,在教学准备时就应首先围绕教学中心和难点考虑应选取哪些素材做为本节课的素材,突破口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切入点,在多个学案、练习的取舍中编辑适合学生和本节中心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精细化教学,做到活而不乱,模型化而中心不散.跳出茫茫课件和题海.对于教学内容模块和模块之间可完成顺序的调整、(前置或后移)、适当合并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二、新教材中的整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探究学习和合作性学习,凸显学生自主学习的个性魅力
探究学习、合作性学习、自主学习简单地说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内在学习潜质,但就这两年来对新课程的教学实施,我认为它可以训练学生的预习能力、提炼知识的能力、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适当压缩授课时间,提高上课效率;同时通过分组学习、独立预习、讨论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彰显学习品质;激励学生的成就感、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及对化学学科方法的体验.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固化学习过程.
例变量分析法探究实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见表1-1-1-4)
结论
(1-4)探究其他条件不变时 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的增长,教师很快发现了学生中间的学习奇葩,树立标杆,学生的效仿学习能力大大的提高.最终构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重建教学课堂,改变教师工作方式,训练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新课程中教材的整合不是简单地加和和拼凑,不是无边的加宽和加深
要以落实三维目标、学生思维的螺旋式上升、高考考纲为指挥棒和度,不能无边的加深加宽.具体在教学中一般应据年级和课标分段教学,课余可留有余地,做到“要听后事如何且听下后分解”,不能一股脑的一次到位讲得全面透彻,由于学生的认识水平在不同的阶段有所不同,当学生的认知水平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平时,既使老师绞尽脑汁地讲,学生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产生怯懦和厌烦心理;所以教师要深刻的把握每一模块要落实的课标要求,全面了解必修与选修、模块与模块之间的关系,理清教材中各个栏目的功能、地位、作用,重视它们使用的高效性.既:是衔接而不是拔高,是知识的过渡不是拓宽,是铺垫不是贯穿,是引领不是一步到位;是融合不是超前;是放手让能力较好的学生进行自主和超前学习.
四、新课程中教材的整合要严格地以训练学生的思维为终极目标,重视学生学法培养
化学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例如元素化合物模块知识,我的教学体会是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以实验为载体促使学生发现知识、验证假设,以探究性活动获取知识,以学生构建概念图做梳理知识的主线索,完成知识的自我提炼、归纳整合.在整个过程中训练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新课程中教材的整合要突出化学实验及其整合
实验教学多年来一直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学生对于实验描述、观察、设计方方面面技能极弱,高考失分率多.究其主要原因学生做过的实验少;实验开出效率低;大多数是老师演示实验,而化学本身就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且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很浓.所以对新教材的整合我认为就是要改变教师对实验的处理方式,要实现三个转变,由教师动手到学生全员动手的实验性质的转变,由学生分组来完成,极大地提高学生对实验的兴趣;二由普通实验到探究实验的探究性学习的转变,体验假设、提出问题、探究、获的结论的科学获取结论的过程;三增加实验设计形式的转变,力求实验方式多样化.使学生的综合科学素养得到提升.例如在完成原电池反应、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反应热及其测定等教学时,这种途径效果极佳.
六、新教材中要重视练习的整合 ,冲出题海战术
纵观新旧教材,习题纷繁杂呈,有的过于陈旧,习题的宗旨是检测当堂教学任务完成、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解读学生独立学习的个性品质的,服务与教材的习题应该在数量、梯度、形式、比例、新颖度上多下功夫,比如在形式上应有填空、图表处理、图像绘制、说明解释题、计算题、综合大题.一般一节课习题应有7-8道即可,宁缺毋滥.
关键词:情感态度;知识和做人;关爱学生
新课程中提出了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很多教师只在尽力做好第一项目标,有经验的教师同时会注意第二项目标:传授学习和解题的方法。至于第三项目标,不少教师可能根本没有考虑在备课计划中。
一、反应速率谁决定 自主学习最可信
新接高三的第一堂课上,问了一个问题:高二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中,我们学过了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请大家回想一下,在影响速率的众多因素中,你认为哪个是最厉害的?
先有意挑了学号靠后的学生回答,答案五花八门:温度、催化剂、浓度、压强,最后叫了一位学号靠前的女生答道:“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对反应速率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比如,铜与盐酸不反应,再升温、加压、加催化剂也没有用。为什么?因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排在氢的后边!学习不也是这样吗?父母在物质上的支持,教师苦口婆心地劝学,班主任语重心长的关心,这些全是外因,真正对你的学习起到关键作用的,还是你自己的努力。外部条件再优越,你自己不想学,那就绝对学不好!这个问题的提出和这一番话,令学生深受启发,我清晰地看到,这些学生的眼中闪烁着光彩。事实上,在两个月后全区统考中,他们给了几位任课教师一个惊喜。不必说教,不必命令,用化学知识让学生主动学习。
二、擦抹黑板是小事 小事反映大道理
每天都有值日生负责擦黑板,有次去早了发现一个值日生先用黑板擦擦一遍,再用干抹布擦,最后用鸡毛掸子掸一遍;擦完黑板,他开始收拾讲台,粉笔、黑板擦全部放入盒子里,并且先后用湿抹布和干抹布擦一遍桌面。于是我抓住了这个机会,对全体同学说:这位值日生把擦黑板这件小事做到了极致,令人赞赏。正如擦黑板不仅仅是擦黑板,课后复习也不仅仅是做题目。对比、归纳已学过的旧知识,整理错题、好题、新题,做配套的习题加以巩固,预习新的知识并提出问题,才是一整套自主学习的方式。
在生活和工作中也要追求这种极致,若你能将一件小事做得全面细致无可挑剔,那你就一定能出类拔萃。饭后洗碗,难道真的只是洗碗吗?筷子要洗,锅要洗,灶台要擦,厨房地面还要拖干净。等大家走上工作岗位,上司让买一些办公用品,A同学就近到一家店里,不管牌子和价格轻易完成任务;B同学在时间允许的范围内先调查一下,除了上司提出来的,还有没有其他需要添置的办公用品,然后货比三家对比价格和品质,买最合适的。试想一下,哪种做事的风格更能得到上司的欣赏?听了这番话,学生若有所悟地点头微笑。
三、化学价键如何成 同学友情最永恒
有一年在高一,上课前有两个同桌的男生动起手来,被喝止后带着一肚子气听讲。那一课刚好学习化学键,我先以NaCl的形成为例讲了离子键,又以HCl的形成讲了共价键。课堂最后问了一个问题:在与他人相处中,你愿意学习H还是Na?此问一出,全班同学面面相觑,很不理解。
我意味深长的娓娓道来:H和Cl各自拿出自己的一个电子,形成了共用电子对,和平共处,电子没有得到或者失去,大家都满足了稳定结构,这是一种和谐合作的精神。而Na更大方,它把自己最外层的电子给了Cl,这是无私奉献呀。如果同学们暂时做不到Na的无私,就学习一下H吧,至于共用电子对偏向谁,这又有什么关系?关键是我们已经合作了,各自都稳定了。人生在世,并不是人人都有机会进行合作的,而成为同桌更是多少年才修到的缘分。说到这里,学生都明白了,一起望向打架的那一对同桌,这两个男生不好意思地红着脸低下头。
有时候严厉的指责批评不能化解误会与矛盾,但几句和所学知识有关的比喻却令人恍然大悟。
四、离子反应抓本质 不比着装比学识
有些学生心思不放在学习上,而是比着装是否名牌、是否时尚,严重地破坏学习的氛围,令班主任头疼。于是我在讲离子方程式的时候,请了那几个学生上黑板改写几个不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结果都得到同样的离子方程式。首先我对他们的正确解答表示赞赏,然后请其中一个述说由此得到的离子方程式的意义:不但能表示一个反应,还能表示一类反应。最后我进一步升华:硝酸与氢氧化钠,盐酸和氢氧化钡,硫酸和氢氧化钾,这些看上去不同的化学反应,实质上都一样,都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生成水。所以无论外表如何变化,你还是你,本质并没有变。你的朋友家人不会因为华丽的衣服才认定是你,只是因为衣服里边的人是你才认你。后来这个班的学生不在衣着上攀比了,开始比学习。
总之,化学课堂上有很多知识都能和生活、价值观、人生态度联系起来。作为化学教师,我们可以协助班主任,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因为教书育人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义务,每个教师都有责任进行思想教育。我们的化学课堂上,恰到好处地渗透情感教育、人文关怀,可以为化学教学增添魅力。有些化学知识也许会随着高考结束慢慢淡忘,但是一些经典话语可以永远留在学生心中,这些是比化学知识更加智慧的人生宝藏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