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就业总结范文

大学生就业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就业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就业总结

第1篇:大学生就业总结范文

关键词:辅导员;就业观念转变;就业帮扶

1.案例简介、分析与处理

1.1案例简介

2008级中医学专业黄某,在大学第五年期间曾赴多场现场招聘会,但直到2013年5月份还没落实就业工作单位。该同学实习期满一年后返校,向我反映其就业困难的就业境况,并寻求就业帮助。

1.2案例分析

1.2.1了解学生就业困难的具体境况

辅导员经过详细的了解,黄某未能够与单位签约的原因有如下几点:一是医学类单位招聘对专业有明确的要求。黄某为中医学专业,在招聘现场与招聘单位交流中了解各医院对中医学专业需求是比较有针对性的,导致就业面窄。二是市级以上的中医院对中医学专业学历要求在硕士研究生以上(包括硕士研究生)。根据相关部门研究表明医学本科专业考研深造率与其他专业相比是最高的。黄某自己定位是进市级以上的医院。三是黄某倾向与家庭较近的地方。家里托关系找就业单位,但直到将毕业仍然未见确定签约的答复。四是在考研与工作之间摇摆不定。自己没有一个确定的目标。考研还是工作,二选一还是兼得之,没有明确的考虑。

1.2.2关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助树立自信,提高抗压能力

黄某家庭经济困难,主要经济来源仅靠父母务农的收入,而且家中仍有姊妹上学。所以辅导员积极鼓励他申请国家助学金,同时推荐他进行勤工捡学,这样能缓解一时的经济压力。同时辅导员也嘱咐黄某所在班级的班干多关心他,在他遇到困难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在他遇到不顺利的事情时,辅导员会以作为朋友的方式多予以鼓励和安慰。例如黄某在班级上竞选班干时连续3次失败,辅导员当时鼓励他不断改进以取得班级同学们的认同。经过努力在大学三年级时,他以高票获选班级学习委员。担任学习委员期间得到同学们的拥护和好评;其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性格也开朗了。这些针对性的培养,使黄某树立自信,从最开始与人交谈,时不时地不自觉地抓头,到现在逐步改变这不良习惯。现在他不自觉地抓头的习惯了,能够大方的自然地交谈。正是有了平时的积累,黄某有了良好的抗压能力,面临多次求职失败,仍能保持乐观自信的姿态。这给他就业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2促使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实现就业帮扶

1.2.1正确引导学生就业观念

虽然目前医学学生考研数量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但这个须要因人而异。对于黄某的家庭经济情况,我建议他先就业,家庭经济条件改善后再可以考虑考研。

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对大学生很必要。目前国家正在进行着一场重大改革,医疗改革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作为一名医学学生应该抓住其中的发展机遇,敢于在基层努力工作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切实掌握专业本领,并取得职业医师资格。这样以后你可以对工作环境、条件进一步选择。例如可以选择就业以后,再创造条件考研进一步深造。

1.2.2提供多种招聘就业信息,培训就业技巧。

作为辅导员,关心学生的就业。一如既往的继续在QQ上及时转发就业办的有关黄某专业的招聘信息;推荐参加2013年广西全区特困毕业生就业培训班,深入学习面试技巧,参加现场面试;针对他的情况,重点宣讲“三支一扶”的政策。

1.2.3 实现就业帮扶

通过进行充分沟通,对比得失并根据实际情况后黄某选择了生源地的“三支一扶”。目前报名并已参加笔试、面试,有很大的可能通过“三支一扶”实现就业。

2.案例总结

2.1把握政策、正确引导学生就业

促进学生就业既要发挥学生自身优势,也要有国家、社会、学校、学校老师的帮助。学生不能顺利就业有很多影响因素。作为辅导员应着重引导学生的建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同时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供建议和帮助。学生在繁忙的学习中不一定能有效、及时、全面地掌握各种就业信息。这就需要学校和老师投入更多的关注。在本案例中高校辅导员在学生走向就业的路上以实际行动的人文关怀、高度责任感、一切为了学生的宗旨,引导、促进了学生就业。且能很好的像学生解读国家推广的就业政策,详细地向毕业生推荐三支一扶的政策。

2.2发挥辅导员对学生就业的帮助,离不开良好的师生关系

大学生与辅导员的关系不意味着是相距千里的或者严肃的师生关系;相反,它可以是近在咫尺的亲密的朋友关系。这样的关系使学生在大学中遇到各种问题后,能及时与辅导员沟通并采取有效方法解决各种问题。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有一下几点建议:一是建立交流平台。鼓励学生跟辅导员进行交流。如建立QQ群、移动飞信等便于信息和交流,了解学生动态。二是发挥班干协调作用。民主选举、换届班委,让选出来的班干体现大多数同学的意愿。这样选出来的班干能够更好协调同学关系,达到锻炼学生能力的目的。

第2篇:大学生就业总结范文

>> 就业困难大学生就业帮扶对策研究 学业困难大学生就业帮扶对策研究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分析和对策研究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帮扶对策 关于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成因分析 关于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支持对策 当代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浅议高校就业困难大学生帮扶与对策研究 大学生就业帮扶机制研究 当前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特征与帮扶指导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及对策建议 浅析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成因分析与就业指导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与对策研究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各类困难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高职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因素剖析及对策研究 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现状及援助对策研究 高职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因素及对策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对策研究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对策研究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邱钰文 袁爱军")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包括政府、高校在内的国家各级部门和组织都在积极关注和研究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本文基于心理学ABC理论,结合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辅导工作实践,总结分析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情绪特点和心理特征,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策略,努力调整其认知方式,帮助其顺利实现就业目标。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困难群体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5-0129-03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是指由于自身能力不足、不具备合理就业观、心理素质较差等内部因素,社会、学校、用人单位、家庭等外部因素,导致在求职阶段屡遭“碰壁”或者个人违约拒签事件频发的学生群体。该大学生群体在求职过程中存在各种不良情绪和心理特征,对其采取干预措施、开展帮扶工作,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思想帮扶工作的着力点

思想教育工作的重心不仅要放在分析就业困难的外部成因上,更要放在解决学生自身的不合理信念和情绪问题上,充分认识到解决就业心理问题的重要性。

帮扶就业困难群体的首要任务是释放或者缓解其不合理情绪,缓解其思想压力,进而减少就业压力过大而导致的校园不稳定因素,即建立就业困难群体心理干预机制,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辅导。

有的放矢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帮助大学生树立合理的就业观和择业观,不断培养其积极健康的就业心态,帮助其理智认清个人素质能力与社会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只有认真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才能真正起到稳定作用和实际效果。

二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存在的典型思想特点

在毕业生求职之际,为了解毕业生思想动态和求职困难,帮助其解决思想上和现实中的问题,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女大学生、多次违约拒签学生三个群体为重点对象,通过座谈会、“一对一”职业规划指导等方式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中多数人具备的情绪特点和心理特征。

1.自我评价低

一部分学生消极看待就业,将就业形势估计得较为悲观,将不利因素盲目放大,勇气不足、瞻前顾后,缺少主动争取的意识。同时,还有一部分学生本身带有自卑胆怯的性格,面试过程中不敢正视考官,惧怕公开场合说话,不擅长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通常,以上特点在农村大学生、女大学生中出现的比例较高。

2.过度焦虑

焦虑主要表现为学生长期担心、心烦气躁、心神不宁、思想压力大、睡眠不好等,严重的甚至对就业表现出恐惧心理。这种情绪的出现主要源于大学生无所适从,不知道应该怎么面对就业形势,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去找工作等。焦虑的出现是正常的情绪反应,适当的焦虑可以让大学生认真对待自己的就业,促使大学生做好就业准备,但是过度焦虑就会影响大学生的情绪以及就业的热情和积极性,逐渐由积极关注转为消极逃避。

3.盲从

由于普遍缺乏社会经验,在就业的选择上,多数大学生都存在从众心理,如选择大家都看好的热门职业,就业地区选择经济比较发达的东南部沿海城市,扎堆考研、考公务员等,没有考虑自身定位和发展要求,把别人的就业选择当作了自己的参考标准,不顾实际情况随大流。在学习成绩优异、素质能力相对突出的毕业生身

上,这类特点出现比例较高,其后果通常是毕业生的多次违约拒签,浪费了一次次的面试签约机会,影响了学校和学生本人的信誉。

4.过分自信

自我感觉良好,自我评价较高,脱离现实,心态上自高、自傲,盛气凌人。该特点多数出现在城市大学生身上,他们对薪酬、福利、工作环境等要求较高,对自身能力认识不足,高不成低不就。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当这类学生遇到个人理想与现实的极大落差和剧烈矛盾后,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就业心态引导,很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自卑。

三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思想帮扶对策

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开展旨在帮助就业困难学生转变认知方式的帮扶工作,要重点做好“五个引导”。

1.引导就业困难学生进行合理自我评价,树立合理的奋斗目标

很大一部分就业困难学生的问题往往不在于“能否找到工作”,而在于过分期待找到“好的工作”,希望有良好的工作地点和环境、不算低的薪酬待遇、职位要有发展潜力等。当经历过多次的失败和淘汰后,他们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自信心、自尊心受到无情的打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有一部分重要的内容是“人职匹配”,解决的就是上述问题,合理的自我评估、职业评估,才能使自我评估与职业评估相匹配,才能真正确定职业生涯规划、树立职业发展目标。帮助学生积极探索自我、发现自我、悦纳自我、理性评价自我,同时帮助其正确、理性、充分地认识国家当前就业形势与政策,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行业、准就业单位的发展结合起来,树立与个人能力及各方面条件相匹配的职业目标,才能充分发挥学生潜力,调动学生积极性,实现个人理想,切实解决就业困难。

2.引导就业困难学生理性面对困境,加强挫折教育,提高心理素质

在日常的就业指导中,要帮助每一位学生挖掘自身优势,调整就业心态,为自己的决定负责,胜不骄败不馁。首先,利用就业指导课、班会、座谈会、“一对一”个案咨询等机会,通过就业困境预演的方式,让学生提前感受到就业困难和心理压力,在克服困难、经受考验、转变心态、战胜自我的过程中锻炼心理素质,提高耐挫力。其次,要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认识到挫折的不可避免性,学会辩证地看待挫折,以乐观、积极地态度接受生活的磨砺。最后,注重培养学生勇敢自信、遇事镇定的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学生积极的就业情绪,让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敢于自我推荐,能以轻松的心态面对求职,使他们的潜能发挥出来。

3.引导就业困难学生科学规划求职行动,认真总结求职经验,不断提高就业能力

有一部分学生求职行动缺少目标性、规划性,比如只准备一份简历,不管什么单位都投,双选会上随大流,哪人多去哪等。首先,要指导这类学生结合就业指导课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的知识,在求职行动实施之前,按照已有的规划和实际情况,制订出不同层次的求职目标和近期、远期求职规划,然后有针对性地投放简历和参加招聘会,避免盲目。其次,通过简历设计大赛、模拟求职面试、成功案例交流会等途径,教会学生科学制作简历,书写求职自荐材料,掌握面试礼仪技巧,在实践锻炼中提高就业能力,提高就业自信。最后,指导学生在面试后,不论成功与否都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及时修改简历资料,扬长避短,提高简历命中率,理性反思面试中问答的技巧,进一步思考如何让自己适时地脱颖而出。

4.引导就业困难学生主动寻找就业机会,避免“坐等靠”

在就业困难学生中还存在着“坐等靠”的依赖心理,只知道查询学校就业指导部门提供的信息,只参加到校招聘单位的宣讲和面试,实在找不到工作等着学校、家庭、社会提供解决办法。首先,要帮助这类学生养成主动积极、自信勇敢的精神品质,如主动在各大招聘网站投递简历,参加同地区高校、社会相关部门组织的招聘会,主动与就业单位取得联系,主动投递感谢信等。同时,努力争取对经济困难大学生提供就业资助,免除其后顾之忧,鼓励他们走出去,不让他们因为经济困难上不起学,更不能因为经济困难找不到工作。最后,建立学生详细信息数据库,建立便捷高效的就业信息获取渠道,利用网络平台帮助他们抓住有利机遇,增长自身的求职经验。特别是那些离校后仍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向他们提供最新的招聘信息,鼓励他们多尝试。

5.引导就业困难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

高校学生工作者要深入研究国家、省级相关单位的促进就业政策,如鼓励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聘用高校毕业生。将

相关政策解读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导学生放弃陈旧的就业观念,如国企事业单位才最稳定、找到工作就不再变动、为了逃避就业选择继续深造等,放弃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思想,努力在未来的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让个人的发展融入国家战略发展的潮流中。此外,要指导其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没有工作经验,并不知道自己的职业兴趣在哪里,要通过工作的磨炼才能树立个人职业发展目标,才能通过合理的方式进行择业,过早为自己定型定性,没有实际意义。

第3篇:大学生就业总结范文

【关键词】女大学生 就业难 性别歧视 对策

一、选题意义

女大学生就业情况将会直接决定社会对女性教育的投入,甚至可能会深度影响到我国男女比例的社会化问题。因此解决好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非常具有紧迫性和十分深远的意义。

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统共发出问卷320份,回收有效问卷290份,问卷有效率为90.63%。其中回收男性大学生问卷37份,女性大学生问卷253份。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大学城的四所大学,分别为西南财经大学、成都师范学院、四川职业交通技术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访谈法,使用问卷星的分类统计交叉分析等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本次调查分析中的所有图表均来自于问卷星自动生成的结果。

(三)调查结果分析

1.性别歧视下,多因素影响女大学生就业

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的学历有一本,二本,三本与大专,对于不同的学历,女大学生就业压力表现不同。通过交叉分析得出如下结果:

图1不同学历对就业压力的影响

图2 不同学历女大学生就业压力

根据交叉分析结果可以得出,在现在很多用人单位都设有“本科学历”门槛的现实中,大专学历女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远远高于本科学历的女大学生。

在如今很多用人单位都对学历有着硬性要求的环境下,高学历成为了就业中的通行证和筹码。大多数大的公司和企业对应聘者学历都有着明文规定,这也是就业的敲门砖。所以学历的高低影响择业的选择范围,低学历的女大学生就业范围明显低于高学历的女大学生,就业压力也就明显大于高学历女生。其次学历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女大学生就业观,专科生更看重工作环境和条件,二本学生更看重经济收入和待遇。另外,学历作为自身优势之一也让高学历女大学生在面试中表现的更为自信。

2.性别歧视下女大学生就业心理与观念分析

女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而女大学生自身面对如此不乐观的就业形势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本次问卷调查中,41.02%的女大学生表示面对就业难,她们的态度是“先就业再择业”,37.5%的女大学生表示会选择继续深造。只有20.31%的女大学生会坚持“先就业再择业”,而选择自主创业的少之更少,只有1.17%。

图3女大学生面对就业难的态度

女大学生先就业再择业,往往不能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虽然能够短期内缓解就业压力,但是对于女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是不利的。而有些女大学生为了逃避就业压力,选择继续深造,这也是高校女硕士、女博士比例越来越高的原因之一,但这并不能解决她们的根本问题,反而使她们的就业门槛越来越高,就业压力将会越来越大。

女生较男生会缺乏冒险精神,更加倾向于安稳的生活状态,再加之中国固有的“男主外女主内”,女性应该以家庭为重心的观念,自身的心理素质以及传统的观都会念导致很少的女大学生会选择自主创业,自动的封闭了一条就业道路,人为的缩小了就业面。

三、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建议

(一)高校调整专业设置,加大职业规划指导

本次问卷调查分析结果中,70.31%的女大学生表示希望学校能够给予她们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的机会,高校可以多与社会上的企业多联系沟通,为学生争取更多的实践机会。42.19%的被调查者认为学校应该在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上帮助女大学生就业。女大学生能否认清自己的定位,对职业有良好的规划,对就业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就业指导应从“大一”就开始,指导她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另外有32.81%和25.39%的学生希望的到学校简历制作指导、模拟招聘和讲座交流会的帮助。在这些方面,高校可以开办一些讲座,请成功就业的女大学生传授经验,提供建设性意见。

(二)女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根据问卷分析结果,笔者针对女大学生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第一, 女生个人要学会正确应对可能遭受的歧视。要养成男女平等意识, 树立自信, 对待性别歧视不麻木,在遭遇歧视时据理力争,捍卫自己的权利, 必要时诉诸法律。

第二, 要根据市场及社会的需求, 调整知识结构, 强化多方面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本次问卷调查显示,76.56%的女大学生认为综合素质是其在就业中的优势。

第4篇:大学生就业总结范文

关键词:金融危机 大学生 就业心理 大众传媒

2008年下半年起,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开始波及我国,在此背景下本已十分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再次成为大众传媒讨论和关注的焦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大众传媒的影响。本文以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心理状况的变化为切入点,分析研究大众传媒(广播、报纸、电视、网络)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影响力,并试图对我国大众传媒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中的宣传策略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当前舆论环境下大学生就业心理基本状况

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基本状况,是我们分析研究大众传媒对大学生就业心理影响力的基础和依据。因此,我们以安徽省合肥市部分高等院校1000名2009届毕业生为调查对象,实施问卷调查。通过对调研数据分析,总结出当下大学生就业心理的三大特征:

大学生择业期望有所降低。大学生择业期望是指大学生在择业时,对工资、福利、职业声望、工作环境、发展前景等工作特征预先设定的最低标准。大学生择业期望值的高低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学生就业。

调查显示,大部分被访者对工作与专业是否对口所持的态度相对比较开放,其中56%的同学选择愿意从事专业不对口的工作;21%的选择可先在非本专业就业,再考虑转行;仅有23%的同学表示不愿意从事与所学专业不对口的工作。也就是说有超过2/3的毕业生能接受职业非专业的事实。对最低月薪的期望,6%的同学选择了1000元以下,32%选择了1000~1500元,42%选择了1500~2000元,16%选择了2000~3000元,4%选择了3000元以上。对于若求职状况不尽如人意,是否愿意降低择业期望这个问题,24%的同学愿意为了找到工作而降低择业标准,62%的同学选择适当调整,但仍有14%的同学表示不会考虑降低。由此可见,绝大多数毕业生就业的期望薪金都在3000元以下,也不苛求专业对口,并表示在就业状况不佳的情况下愿意随时调整自己的择业标准。

大学生择业意愿区域性极化现象仍然存在。调查显示,大学生在择业区域选择上仍然存在向大中城市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极化”的现象。其中选择在东部沿海发达城市发展的占被访者的31%,愿意在中等发达城市就业的约占50%,15%的调查对象表示愿意去西部地区就业,仅有4%的学生愿意去乡镇农村发展;即便是来自农村的毕业生,也有90%以上不愿意回到农村发展。

这说明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尽管大众传媒在不遗余力地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到基层就业,但是大学生择业意愿区域“极化”的现象仍然没得到根本扭转。

大学生择业信心和择业准备明显不足。总理说“面对金融危机,信心比黄金和货币还重要”,对于当下大学生就业来说也不例外。自信是他们实现就业的前提和基础。但是,调查显示,面对金融危机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信心明显不足。如下表:

与此同时,我们还发现面对金融危机,大部分的被访者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主要表现为职业认知能力偏弱、政策掌握程度较低。调查中有62%的大学生不清楚或者不太清楚自己到底适合什么样的职业,71%的大学生不太了解相关就业流程和就业政策,基本清楚自身职业方向的仅有38%,完全了解相关就业流程和就业政策的仅有20%。

大众传媒对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心理影响

大众传媒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影响面宽、影响力大。为了了解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究竟有没有影响力,我们在问卷中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你主要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到金融危机和就业压力的。其中48%选择了通过学校;35%选择了通过大众传媒;12%选择了通过家人;另外还有5%选择通过人际传播等其他渠道。

单纯从数字看,在大学生获知金融危机和就业压力的渠道中,大众传媒仅占1/3的比重。但是通过对老师和家长的访谈,我们了解到,他们向学生传递的信息大多也是来自大众传媒。因此,从本质上说学生从学校和家长那里获得的信息也应该归功于大众传媒。也就是说,95%的被访学生直接或间接地从大众传媒获知金融危机、感知就业压力。可见大众传媒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影响面较宽、影响力较大。

此外,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大众传媒直接传播的影响力弱于间接传播。调查数据显示,那些从媒体获知金融危机和就业形势信息的同学中,只有不到40%的表示会因为这些信息而产生心理波动;而那些从学校获知信息的学生中,有74%表示这些信息对自己的就业心理产生了影响;在从家长那里获知信息的学生中,有61%表示会将之与自己的就业联系在一起。由此可见,学生们认为对他们就业心理影响力最大的是学校,其次是家长,最后才是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对调整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心理发挥积极影响。1.引导大学生及时降低就业期望、调整就业观念。就业观念是否正确、就业期望是否合理是评定大学生就业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在这方面我们的大众传媒功不可没。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它们就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和就业市场的供需变化进行了密切的关注和大量的报道,使大学生在第一时间获知这些信息。客观就业形势和媒体的宣传报道强化了大学生“就业难”的意识,因此大学生纷纷降低了就业期望、调整了就业观念。2.加强危机预警,引导大学生提前做好就业心理准备。对于绝大多数大学生来说,他们的职业理想和社会现实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而目前金融危机的形势又进一步拉大了这种差距。如果他们在迈出校门,走向社会之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就业心理准备的话,当他们遭遇挫折之后,有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暗示。媒体对当前经济形势和就业压力的宣传报道,有助于大学生提前转换角色、正确认识自我,为应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做好心理准备。

大众传媒在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引导上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1.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学生的就业。信心是大学生就业的前提和基础,我们的媒体在树立大学生就业信心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正面引导不足。这主要表现在过分渲染大学生就业中的负面新闻。例如有些媒体曾热炒“女大学生死亡日记”,“南京近半大学生愿卖小吃、摆地摊创业”,“大学生苦读四年,月薪等同农民工”,“十万年薪聘大学生当掏粪工”等负面新闻。这使得大学生的就业呈现出了一种极为悲观的社会语境,在很大程度上打压了大学生的就业信心。2.对大学生创业行为的鼓励和宣传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积极鼓励大学生创业一直是媒体宣传报道的重心之一。在宣传报道中,各地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大学生创业政策,大学生创业的成功案例也是层出不穷。但是通过实际调研我们发现在应届大学毕业生中,有创业想法的学生很多,但是敢于将想法付诸实践的却仍然是凤毛麟角。例如据《合肥日报》报道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8月底安徽省当年应届本专科毕业生创业成功56人,比去年增加12人。这说明,虽然大众传媒在鼓励大学生创业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宣传报道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却仍有待进一步加强。3.在保障大学生合法权益方面存在舆论监督缺位的现象。调研显示,有80%的被访者表示对国家颁布实施的就业法规不了解或不太了解;有65%以上的被调查者在求职过程遭遇过企业非法用工的现象,且这些人当中有83%的人选择了忍气吞声,以求能保住饭碗。这种现象的存在,起码说明大众传媒在保护大学生就业权益方面舆论引导的缺位。因此,建议我们的大众传媒在高度关注大学生就业率的同时,也要切实关注就业法规的宣传报道和企业用工的舆论监督,发挥大众传媒保护大学毕业生就业合法权益的积极影响。

对策与建议

增强大学生就业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加强舆论引导,帮助大学生正确分析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和成才观。要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方针,引导学生掌握政策,了解形势,准确定位,认清自我,适时调整就业取向,切合实际做出选择。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去,到中小城市、中小企业和城市社区去,到祖国和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更加注重人文关怀,体现对毕业生群体和每个个体的关心、关爱、关切和关怀,在尊重人、爱护人与教育人、引导人的过程中展现作用,发挥优势。坚持深入基层,深入青年,倾听大学生呼声,了解大学生需求,不断增强学生就业宣传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大力加强典型报道和深度报道。广泛宣传各级各部门对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创新举措,宣传大学生就业创业典型乐观向上、自强不息、奋进拼搏的创业精神,宣传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支持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先进事迹,努力把社会各界关注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热情和力量凝聚好。坚持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挖掘能够集中体现宣传导向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典型经验作为报道对象。要注重宣传的正面性、典型性、生动性,深入挖掘典型的独特性,让典型活起来。对学生就业方面的重大新闻事件、有影响的社会问题、社会现象,重点把握好“五个关键”,即关键时刻、关键地点、关键事件、关键人物、关键表现,全方位、多角度、纵深性地报道新闻的背景及发展、驾驭好所要报道的问题:向纵深开掘,提升深度报道的品质。通过典型挖掘、专题策划、深度报道,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良好氛围。

形成宣传合力。综合运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资源,密切配合、协调联动、整体推进。密切与党委政府,特别是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的联系,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积极整合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各界资源,努力为青年就业创业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就业信息。通过舆论引导,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和环境的持续改善。充分体现传播双向互动的特点,创造思想交流的条件和环境,激发大众尤其是广大青年学生的参与愿望,在交流、碰撞、激荡中达成思想共识。

第5篇:大学生就业总结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研究主题;流变

前言

国内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多。通过三大文献检索,共收集到2002-2012年发表在CSSCI刊物上的文章634篇。按年份来看(见图1),对大学生就业的研究有着逐年增加的趋势,说明大学生就业问题受到越来越多学者们的重视。

图1 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趋势(2002-2012年)

对上述文献进一步分析,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女大学生就业、人力资本或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及大学生就业心理等四个方面,分别为46篇、27篇、47篇和29篇。2002-2012年各年份的具体分布如表1所示。

表1 大学生就业研究主题情况(2002-2012年)单位:篇

以下我们将就这四个方面的研究内容有选择性的作一个梳理,综述如下:

一、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

朱新秤(2009)[1]分析了就业能力结构的四个组成部分, 即职业认同、专业知识与技能、社会资本和个人适应能力。刘丽玲、吴娇(2010)[2]对管理类和经济类应届大学毕业生、往届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三个群体均认为就业能力在大学毕业生就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朱国玮、黄(2011)[3]运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和调查法分别对用人单位、应届毕业生进行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用人单位与应届毕业生对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的认知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也是出现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缺失和用人单位招聘困境的根本原因。创新教育理念、采用复合的培养方式、加强就业能力的跟踪测评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陈均土(2011)[4]回顾了美国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就业能力框架及其培养机制,为我国提供了有益的启示。瞿祥华、杨玲(2011)[5]认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是解决当前和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所在。陈永杰(2011)[6]通过分析大学就业统计数据, 发现不同的大学生群体的竞争力有相当大的差别,反映了社会流动机制不畅。考虑到整个教育体制的不公平性,说明大学生竞争力的高低与家庭背景等各种先赋因素有着重要的关系。

杨旭华(2012)[7]通过编制调查问卷,并运用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方法,构建出“90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四因子模型。陈均土(2012)[8]研究了美国高校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做法,即将就业理念融合在课程设置之中,贯穿整个大学生生涯,对我国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有着重要启示。徐颖云(2012)[9][10]提出通过构建创业教育驱动机制,培育创造性人才,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从而建立起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长效机制。金昕(2012)[11]采用问卷和访谈等方法,勾勒出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并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国家框架、动态监测体系和分类培养的对策建议。李军凯(2012)[12]考察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五因子分析模型,并分析了不同要素对就业能力的影响差异。

二、对女大学生就业的研究

卿石松、刘军勇(2009)[13]分析了女研究生比例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从开拓大学生就业市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改善大学生就业服务和反歧视等角度提出了大学生就业促进,即提高人力资源投资和利用效率的政策建议。李倩(2009)[14]从公共政策角度审视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原因,探讨符合中国国情的解决该困境的政策选择。

童路明(2010)[15]从女性主义和性别视角,探讨了我国女大学生就业的困境在于女性所扮演社会角色的局限性,提出从社会文化、法制体系建设及推进女性创业等方面入手改进。

贺永平、熊艳、郭平(2011)[16]认为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却遭遇用人单位的歧视,处于劣势。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法律和道德方面入手,更需要从经济方面入手,建立由社会分担女性生育成本。肖凌、郝敏钗(2011)[17]认为解决高职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需要国家、院校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即政策引导、专业设置适应需求、择业正确定位等。

张抗私,盈帅(2012)[18]以“2010 年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影响女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指标权重排序,为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大学及大学生个人充分认识市场、有准备地应对就业提供了参考。廖和平、王克喜、章婷(2012)[19]认为女大学生就业表现为“四难”,深入分析了其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对策。

三、对人力资本或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的研究

高耀、刘志民、方鹏(2010)[20]基于江苏省20 所高校大学生的调研数据,用Logistic 回归法分析了人力资本、家庭资本拥有情况对大学生就业政策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人力资本、家庭资本对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意愿,大学生到西部、基层和艰苦地区就业的意愿等有着显著影响。

乔志宏、宋慧婷(2011)[21]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人力资本学业因素、社会实践和工作实习三个维度构成。苏丽锋、孟大虎(2011)[22]通过实证研究,提出我国大学生失业不是因为人数太多,而是太少的观点。其原因在于我国就业人口的学历结构没有显著改善,在城乡、行业、职业、地区间的分布又非常集中。因此,改善大学毕业生的配置状况是十分必要。

赖德胜、孟大虎、苏丽锋(2012)[23]通过对第一手资料的计量分析,厘清了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以何种机制发生联合作用。闵维方、蒋承(2012)[24]以经济史的研究方法,构造了“人力资源积累-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的新框架,解析新时期下高等教育发展与产业调整的引领和适应关系,并从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源结构双调整的背景下重新审视大学生就业问题,就持续有效地发挥教育的先导作用提出政策建议。宗晓武、周春平(2012)[25]认为大学生人力资本主要包括知识资本与能力资本两部分。实证研究表明,知识资本投资并不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而能力资本积累则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苏丽锋、孟大虎(2012)[26]基于2009 年大学毕业生抽样调查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考察了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这两个因素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发现:在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概率方面,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二者都重要;在决定大学毕业生起薪水平的因素方面,人力资本更为重要。孟大虎、苏丽锋、李璐(2012)[27]实证检验了人力资本投资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发现影响求职结果的人力资本变量与就业质量之间存在着反差,表明增强人力资本深度,提高就业质量的必要性。黄敬宝(2012)[28]比较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就业地区、就业行业等要素的影响力,得出两者已成为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双轮驱动力的结论。范皑皑(2012)[29]利用2006年北京市企业调查的数据,考察了受过高等教育者的过度教育状况,结果表明,长期来看弥补型过度教育带来的收入损失更大,非弥补型过度教育虽会带来短期的收入损失,但长期收入损失并不显著。

四、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研究

励骅(2010)[30]从心理资本理论的研究视角出发,提出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应紧紧围绕乐观、希望、自我效能与韧性四方面展开。程池超,马永华(2010)[31]认为随着就业风险的加大,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并在查阅文献、专家测评、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探讨了就业风险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部分地验证了就业风险对大学生就业心理倾向和就业心理素质有显著影响。桑春红(2010)[32]认为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给大学生心理造成很大影响,由此提出大学生要积极进行就业心理的自我调适,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李群、岳晓东(2011)[33]认为从内因来看,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在于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不能符合社会的要求。因此提出开设积极心理学课程,更多关注人生意义,更发掘学生的潜能,注重教学活动的新颖性及学生参与性。魏改然、刘俊茹、王运敏(2011)[34]认为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外在的客观障碍和内在的就业心理问题,因此需要进行充分的心理准备,转变就业观念,树立积极的就业意识,做好职业定位和职业生涯规划。

宁敏(2012)[35]认为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日益凸显,大学生就业焦虑出现了一些新特征,对此,需要引起重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郭秀兰(2012)[36]认为就业压力造成了大学生心理压力,树立良好的信仰心态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总结及展望

通过对我国大学生就业相关文献的系统梳理,我们至少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一)研究的成就。

第一,研究成果颇丰。仅我们所收集的CSSCI来源期刊论文,数量就多达600余篇,且时间跨度不长(2002-2012年),表明对大学生就业这一课题的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和重视。

第二,研究主题有集中性趋势。从研究内容来看,研究文献几乎涉及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方方面面。但是进一步的分析发现,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女大学生就业、人力资本或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大学生就业心理等几个方面,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趋同性。

第三,越来越偏重实证研究。从研究方法来看,越来越多的学者改变了传统的归纳和演绎的做法,而是通过问卷和访谈等实证方法,来探究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为寻找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途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研究的不足。

第一,研究内容相对零散。如前所述,尽管对大学生就业的研究主题有集中性趋势,但是总体上仍然比较零散,涉及面很广,系统性不强;从成果的具体内容来看,大多数仅涉及大学生就业的某一方面,致使不同成果间的可比性较差。

第二,理论与实践结合度不高。尽管实证研究已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采用,但实证结果与理论的结合度方面往往是顾此失彼,仍有待提高。有些学者的研究只有数据,缺乏必要的理论分析;有些学者的理论剖析非常深入,但实证数据显得不足。显然,这些都是我们亟需加强的地方。

第三,对策建议的可操作性不强。就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问题,有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许多建议,但是这些建议通常是比较笼统,缺乏可操作性。

同样,在深入了解了我国大学生就业相关研究的成就和不足基础上。我们可以预测出未来的可能研究方向。

第一,对后危机(或危机后)时代大学生就业的研究。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有关后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的研究很少,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时间较短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立足或结合后危机这一时代背景,探讨我国大学生就业中所出现的各种新趋向,无疑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第二,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建构的研究。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的关键,目前许多高校一味地强调就业率,而忽视就业力(即就业能力),致使高校在大学生培育方面产生了偏差。由此,研究大学生就业能力构建、培育和打造等,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具有根本性意义。

第三,对大学生就业对策的研究。众多学者提出的大学生就业对策往往缺乏可操作性,可见,基于研究的结论,如何使大学生就业对策更“接地气“,也就是增强其可操作性,是未来学者们必须面临或解决的一个难题。

参考文献:

[1] 朱新秤. 就业能力: 内涵、结构及其培养[J]. 广东社会科学, 2009, (4): 164-168.

[2] 刘丽玲, 吴娇. 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研究--基于对管理类和经济类大学毕业生的调查[J]. 教育研究, 2010, (3): 82-90.

[3] 朱国玮, 黄. 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研究[J]. 教育研究, 2011, (8): 64-68.

[4] 陈均土. 美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机制及其启示[J]. 教育发展研究, 2011, (19): 63-68

[5] 瞿祥华, 杨玲. 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系统化培养解析[J]. 中国高等教育, 2011, (1): 46-48

[6] 陈永杰. 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不流动[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3): 81-89

[7] 杨旭华. “90 后”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模型研究[J]. 人口与经济, 2012, (2): 41-48.

[8] 陈均土. 大学生就业能力与高校的课程设置--来自美国高校的启示[J]. 中国高教研究, 2012, (3): 75-78

[9] 徐颖云. 基于大学生就业力提升的创业教育驱动机制研究[J]. 教育发展研究, 2012, (11): 56-59.

[10] 徐颖云. 高校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长效机制研究[J]. 贵州社会科学, 2012, (5): 129-132

[11] 金昕. 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及其现状的实证研究[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6): 237-240

[12] 李军凯.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及影响因素[J]. 中国青年研究, 2012, (11): 89-92

[13] 卿石松, 刘军勇. 女研究生比例上升及大学生就业促进的思考与对策[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9, (12): 38-42

[14] 李倩. 公共政策视阈下的女大学生就业困境探析[J]. 妇女研究论丛, 2009, (3): 32-35

[15] 童路明. 女性主义、性别视角与当代女大学生就业问题[J]. 河南社会科学, 2010, (6): 131-133

[16] 贺永平, 熊艳, 郭平. 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的成因与对策[J]. 中国青年研究, 2011, (3): 98-100

[17] 肖凌, 郝敏钗, 刘增安, 贾海英, 曹印革. 高职女大学生就业困惑与应对策略[J]. 中国高教研究, 2011, (8): 91-93

[18] 张抗私, 盈帅. 性别如何影响就业质量?--基于女大学生就业评价指标体系的经验研究[J]. 财经问题研究, 2012, (3): 83-90

[19] 廖和平, 王克喜, 章婷. 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审视与改善对策[J]. 中国行政管理, 2012, (3): 88-91

[20] 高耀, 刘志民, 方鹏. 人力资本、家庭资本与大学生就业政策绩效--基于江苏省20 所高校的经验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 2010, (8): 56-63

[21] 乔志宏, 宋慧婷, 冯明礼, 邵燕萍. 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与中国大学生就业的相关研究[J]. 中国青年研究, 2011, (4): 24-28

[22] 苏丽锋, 孟大虎. 扩招以来我国大学毕业生的供给与配置状况报告--基于统计年鉴数据的分析[J]. 中国高教研究, 2011, (9): 69-73

[23] 赖德胜, 孟大虎, 苏丽锋. 替代还是互补--大学生就业中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联合作用机制研究[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2, (1): 13-31

[24] 闵维方, 蒋承. 产业与人力资源结构双调整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一个历史和比较的视角[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2, (1): 2-13

[25] 宗晓武, 周春平. 人力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J]. 江苏高教, 2012, (1): 97-98

[26] 苏丽锋, 孟大虎.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基于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J]. 复旦教育论坛, 2012, (2): 27-33

[27] 孟大虎, 苏丽锋, 李璐. 人力资本与大学生的就业实现和就业质量--基于问卷数据的实证分析[J]. 人口与经济, 2012, (3): 19-26

[28] 黄敬宝.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J]. 北京社会科学, 2012, (3): 52-58

[29] 范皑皑. 大学生人力资本的过度与不足--基于弥补型过度教育视角的实证分析[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2, (10): 100-119

[30] 励骅. 心理资本视域中的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J]. 中国高教研究, 2010, (3): 73-74

[31] 程池超, 马永华. 论就业风险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影响[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0, (4): 127-130

[32] 桑春红. 当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刍议[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0, (9): 112-115

[33] 李群, 岳晓东.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以《大学生就业指导》为例[J]. 课程・教材・教法, 2011, (8): 13-17

[34] 魏改然, 刘俊茹, 王运敏. 论大学生就业的心理准备[J]. 河北学刊, 2011, (3): 198-200

第6篇:大学生就业总结范文

[关键词] 就业能力;大学生;就业

面对更为严峻的就业形势,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探索毕业生就业问题,将是我国高校扩招后,面对金融危机等复杂局面,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对于大学生就业而言,影响因素包括短期供给超量、区域选择偏好、就业能力不足等方面,其中解决就业能力不足问题将是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根本。

1、大学生就业能力概述

1.1就业能力的内涵。就业能力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的英国,是由Beveridge于1909 年首先提出的,他以成熟劳动者的可利用率为依据,从而辨别出哪些劳动者是需要被替代的,哪些劳动者是正在寻找工作的人。后来,这一概念传到了美国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有两种观点比较有代表性:第一种观点认为就业能力是一种适应能力,是对工作任务和环境变化的预料和反应(Grip和Sanders,2004 )。国际劳工组织指出,就业能力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第二种观点认为就业能力是个体在一个既定的劳动力市场上成功从事某种工作的潜力(Jssen,1998 )。目前,国内外常见的定义或描述有多种,但总的来说,就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是在校期间通过学习或实践可以获得和提高的工作能力。综合上述观点,我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大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才能,从事获取合法劳动报酬或收入时所具有的知识、技能、个性特征及各种条件的集合。

1.2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

1.2.1 广博扎实的基础和专业知识.

大学生应掌握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数学、物理学、外语、计算机知识、人文知识、历史学、地理学、汉语及专业基础课程,以此构建合理的基础知识结构。大学生应该广泛吸取各类知识的精髓,按照知识面加宽、加重基础的原则,在有利于专业知识积累与发展的条件下,有针对性地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使知识结构趋于合理。我们强调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但并不否认专业知识的核心作用。专业知识结构应是大学生知识结构的核心部分。

1.2.2适应社会能力。一个人适应社会的能力是其素质、能力的综合反映,适应社会能力的强弱是与他的思想品格、知识技能、活动能力、创造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以及健康状况等密切相连的。对社会、对环境的适应,是主动的、积极的适应,不是消极的等待和对困难的屈服,更不是对落后、消极现象的认同,适应要同发展结合起来,要同改造联系起来。

1.2.3人际交往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是指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包括与周围环境建立广泛联系和对外界信息的吸收、转化能力,以及正确处理上下左右关系的能力,包括人的表达理解能力 、人际融合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是大学生生活的需要,也是将来走向社会的需要,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内容。

1.2.4开拓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具有竞争能力的竞争型人才既需要开拓创新意识和创新超越能力,又需要具备懂得人才市场运作规律并能善于竞争的良好素质。

2、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重视就业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社会、高校、大学生之间广泛认可的、符合时代特点的、全新的教育观念。

2.1注重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目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原因之一在于大学生盲目地学习,盲目地择业与工作,缺乏职业规划意识,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激发大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引导大学生树立职业规划意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进而增强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变被动就业为主动择业,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职业生涯规划就像是一盏指路明灯,引导大学生在总结前人智慧的基础上,学会选择,学会放弃,始终沿着自己认定的发展方向前进。

2.2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念。大学生应该树立一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就业观。要主动积极就业,不能被动“等、靠、要”,消极就业;当代大学生应在毕业前就做好二次就业的准备,学生应放弃一找到工作就意味着一劳永逸的念头,要树立找到工作仅是创新开始的职业意识;此外,不仅能靠岗位就业,而且还能自主创业,创造新岗位,让更多的人就业。

2.3以市场为导向,面向企业,适应社会需求。大学生应注意加强基础,拓宽专业,注重高素质、强能力、会创新,以市场为导向,构建起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变化需要、具有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的能力。在大学期间学生就应利用各种实践机会加强与企业社会的联系,加深其与企业、社会的交往,提高大学生自身社会适应能力。

3、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把大学生就业能力理解为大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才能,从事获取合法劳动报酬或收入时所具有的知识、技能、个性特征及各种条件的集合。通过对就业能力结构的分析,进一步得出可以通过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以市场为导向,面向企业,适应社会需求,注重差异性能力的培养,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桂世权.关于大学生主要心理特点的分析与把握[J].2006,(4).

[2]杨邦勇.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4).

[3]刘余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及其培养[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3).

[4]鲁畅.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J].辽宁教育研究,2007,(4).

[5]肖云,杜毅.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差异研究[J].高教探索,2007,(6).

[6]王君.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J].2006,(4).

[7]孙成武.高等学校应如何面对扩招后的毕业生就业[J].2003,(8).

第7篇:大学生就业总结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经验和做法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7-0093-01

1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意义和作用

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困难增加,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不仅是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的个人问题,而且标志着整个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关系到高校是否能够持续的、健康的生存和发展,甚至影响到整个经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1)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有利于大学生顺利就业,实现自身社会价值。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随之就业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前就业市场需要具有广博知识及技能型人才。对于企业雇主而言,与人沟通、团队合作等软性技能、非专业性技能和工作的技术性要求同等重要。

因此,大学生仅仅依靠书本所学的专业知识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必须培养自身职业化的素质,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2)开展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和实践,可以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高校只有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千方百计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能力,才能提升考生和家长对高等教育的投资信心,从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3)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为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和谐发展提供保障。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问题解决不好,大批毕业生失业,不仅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更重要的是会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

2 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就业政策相应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在不断的调整和适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学生在职业的选择上表现出一定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二是,部分大学生对工作稳定性,对收入水平的期望值,都表现得更加务实。

诚然,上述观念的转变是大学生就业心态调整,就业能力提高的显著表现,但不容忽视的是这只是一小部分大学生的观念,并且落实到实际行动上仍然差距很大,在求职、择业、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专业知识研究不深,相关专业知识面不宽。

大学生在校期间仅局限于本专业知识的学习,而无意识在非专业就业能力开发及自学能力方面的培养,面临跨专业求职过程中表现出盲目和被动。

(2)综合素质不高,职业适应能力差。

部分大学生虽然在校期间成绩优秀,但在自我就业能力开发的过程中表现为技能单一,发展不全面,就业效果不理想,在走向工作岗位之后职业适应性差。

(3)求职、择业技能缺乏,人际交往、语言表达等能力差。

部分大学生在求职、面试的过程中,虽然专业技能水平较高,但由于缺乏沟通表达能力,不会营销自己也是得不到招聘主管人员认可的,结果导致面试失败。

(4)缺乏核心竞争力,职业发展怠慢。

部分大学生缺乏“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意识,竞争优势不明显,虽然成功就业,但是在工作中总是感觉理想与现实差距较大、工作压力大,过着得过且过的日子。

3 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3.1 学生自身方面

(1)受传统观念影响,自我开发不足。

很多大学生仍然有着“等、靠”的思想,自我学习、时间管理能力较差,学习生活散漫,错过了专业学习、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所以面临激烈的就业竞争,就业能力低下的大学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最终被社会淘汰。

(2)忙于应付学业考试,实习实训、社会实践活动开展较少,忽视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开发。

学校和社会是有差距的,大学生对社会的看法趋于简单化、片面化和理想化,使得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普遍比较差。一味专注在各种过级考试、认证考试上,忽视了社会对自身全面发展的需求,缺乏社会工作经验。

3.2 高校方面

(1)高校职业指导课没有完整、严谨的知识体系,还没有将之提升到规范化、系统化、专业化的高度。造成大学生在校期间到课率不高等现象。

(2)每个学生有不同的需求,职业指导老师必须帮助大学生充分认识自身的优劣势,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竞争能力。而目前高校的职业指导课程往往是大班授课,高校职业指导形式单一,课程针对性不强,无法满足学生需要的个性化、专业性的辅导要求。

4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经验与做法

4.1 大学生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提高就业能力

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以后,大学生面对各种就业压力如何才能够冷静面对,在激烈人才竞争中游刃有余,脱颖而出。笔者认为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调整就业心态,树立现代就业观。

为了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应当培养良好的择业心态,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就业观。首先,不能被动的“等、靠、要”,要积极、主动寻求就业。其次,要破除传统就业观念,实现多元化就业。总之,只有大学生转变观念、面对现实,就不难找到能够发挥自己特长的工作。

(2)认识自我资源优势,培养核心就业竞争力。

第8篇:大学生就业总结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传统媒体;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 G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5-124-2

0 引言

相比于传统媒体如报刊、广播、电视等,新媒体在新技术的支撑下迅猛发展,如包括所有数字化的传统媒体、移动端媒体、网络媒体、数字电视、数字报刊杂志等。即在新媒体的视野条件下,通过新媒体的大数据收集,大众可以更快速、准确、便捷地获取有利信息。通过对信息的过滤、收集和分析,大众可以更准确地做出决策。在新媒体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应该顺应时展、紧跟技术潮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为大学生提供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平台,实现点对点的信息相互获取,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与就业水平,实现大学生、高校与用人单位等多方共赢。

政府相关数据表明,2016年是“最难就业季”,就业形势复杂、任务非常艰巨。根据教育部的最新信息,2016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65万超越2015年的749万,高校毕业人数创历史最高。根据人社部的毕业生数据,如果加上中职毕业生和2015年尚未就业的学生数量,今年待就业的毕业生加在一起约有惊人的1500万人。

随着新媒体在新技术的支撑下迅猛发展,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的技术和理念为大学生就业指导提供新理念和新方法是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者需要面对的一个突出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从传统媒体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观念向新媒体技术方向上转变。充分以学生为中心,以用人单位满意与学生满意为宗旨,以就业实绩为目标,探索就业指导信息化的新路径,帮助学生更快速合理地就业。本文据此为目标,对新媒体条件下,大学生就业指导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进行分析,期望为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及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科学可行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政策及帮助大学生科学合理就业提供科学依据[1]。

1 在传统媒体时代下,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遇到的困难与瓶颈

1.1 大学生就业指导短程化

大学生就业指导,是在用人单位、学校、毕业生、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等多方参与的为促进大学生科学合理就业而打造的创新机制。学校作为连接用人单位、毕业生的连接桥梁,在积极响应政府政策方针的基础上,通过了解就业市场的用人需求,传递就业信息,帮助毕业生明确职业目标,通过系统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挖掘大学生自身潜能,激发学习动力,掌握符合用人市场的专业技能和基本素质,并结合自身特点选择择业方法,而这是一项长期系统性的工作。但是在传统媒体下,受限于传统媒体信息扩散方式制约,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只能是“临阵磨枪”型的短程化就业指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就业指导的服务对象上基本仅局限于应届毕业生,缺少从学生入学就开始开展的系统性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而就业指导时间上。学校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指导的时间一般逼近毕业生临近毕业的半年内。而在这段时间内,毕业生一方面需要完成毕业论文,另一方面也需要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毕业生很难有时间再去接受系统的就业指导。二是在就业指导内容上,缺乏针对性与系统性,就业指导内容过于空泛,无法确切帮助毕业生解决就业问题[2]。

1.2 大学生就业指导缺乏定制化

在传统媒体下,由于传统媒体信息收集及信息处理能力的匮乏,使得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无法通过传统媒体,根据毕业生的特点及用人单位的需求定制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对于大学生而言,由于每个大学生成长环境、教育背景、家庭背景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导致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对求职意向、求职技能等诸多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同。而对于用人单位而言,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企业文化,各个企业会根据自身的企业文化和岗位技能需求选择专业人才。在传统媒体时代下,就业指导主要由辅导员或就业指导教师或外聘就业指导专家,通过集中讲座的方式向应届毕业生进行集体讲解。这样的授课方式强调了择业中的一些共性,但是这不可避免地忽视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差异性。使得高校组织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或讲座,没有充分考虑每个大学生成长环境、教育背景、家庭背景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没有根据大学生在职场定位、求职意向方面的差异,使得个别式的指导没有发挥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积极作用[3]。

1.3 大学生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能力不强

在传统媒体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媒体信息收集及信息处理能力的匮乏,大学生就业指导队伍只能依靠学校本身的科研配置和教学能力最大程度上给予学生就业的专业化指导,无法通过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平台促进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专业水平的提高。

目前,高效就业指导队伍的建设速度和建设水平无法满足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工作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专职人员数量不足、专业水平不高,与用人单位缺乏持续有效的沟通联系;

第二,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实践经验不足,在这些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专职人员中,多数是从毕业生直接参与到就业指导的工作岗位中,缺少收集处理各类就业指导信息的能力与经验。

2 新媒体条件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面临的机遇

2.1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模式的多样化

相比于传统媒体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形式为培训讲座、上课或指导类课程。而就业指导讲座一般安排在毕业生求职前的一段时间。而在这段时间内,应届毕业生除了需要面对找工作的压力,更需要面对毕业论文的压力。在双重压力下,应届毕业生很难有系统的学习时间去接收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就业指导。更有甚者,在这有限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中,课程内容比较单一、缺少用人单位的直接参与互动,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效率提升不够明显,使得在传统媒体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影响力较小。

但是在新媒体的时代背景下,新媒体的新技术和新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大学生作为时代的推动者,不断学习着各类新鲜事物。如微信、微博等各类社交软件和社交平台,逐渐将传统媒体分解成多个微媒体,微媒体的概念逐渐融入大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因而,借鉴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正以此为契机,各类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平台正逐渐建立与普及,如智联招聘、海投网、前程无忧等。在这类专业的就业指导平台上,大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或方式,与理想的用人企业进行沟通联系,用人企业和大学生的沟通机制逐步建立,打破了在传统媒体下用人企业和大学生沟通的时间壁垒和空间壁垒。

2.2 弥补传统媒体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缺失

在传统媒体条件下,大部分高校就业指导内容多为当前行业及地区就业形势的介绍与分析、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相关政策支持、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求职技巧指导培训及就业信息的等传统措施。受限于传统媒体在传播方式上的滞后、内容单一和接触面窄等缺点,使得上述促进大学生就业服务措施多处于理论状态,指导内容单一乏味,缺乏对大学生就业的系统化指导。尤其对大学生的就业思想教育与就业观念、就业心理教育等,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如何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值等方面,都缺乏深入的辨识与帮助认知。

在新媒体的条件下,借助新媒体的传播平台,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就可以通过新媒体传播平台,及时获取大学生就业求职的各类信息。通过各类信息的系统交汇,大学生可以快捷方便、实时互动、虚拟介入地参与到各类以学生就业服务指导为中心的就业信息体系中。这不仅可以很大程度上激发大学生主动参与到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各类活动中,更为大学就业指导人员和就业利益相关者与广大大学生建立起了实时互动交流的平台。

2.3 实现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全员全程参与

在传统媒体条件下,就业指导部门受限于传统媒体传播成本高、传播范围窄、专业人才匮乏、经费不足等诸多缺点,使得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诸多培训、讲座等较难开展。在有限的就业指导课程中,我国高校就业指导的服务对象基本只局限于应届毕业生,课程设置上也忽视大学生专业技能和有效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的综合技能的培养。且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招生、轻就业”的不合理现象,甚至存在着大学生就业参与的主体仅限于应届毕业生及其家长的错误思想,全员全程参与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格局基本还未形成。

在新媒体的条件下,新媒体转变了传统媒体仅限于单方参与的信息壁垒。通过新媒体平台,学校方面可以把学校的校友都连接起来形成统一的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平台。通过这样的平台,不仅仅应届毕业生可以参与其中,更重要的是所有的大学生又可以开放地参与平台分享中,在师兄师姐的亲身经历中去感受职场的压力及大学生为进入职场所需准备的专业技能、思维品质等。通过新媒体平台,可较为容易地实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前移并贯穿大学生大学教育的始终。

3 新媒体时代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策略

3.1 由传统媒体下的就业指导观念向新媒体下就业指导的观念转变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新媒体的传播技术与传播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在新媒体时代下,我们应重新定位就业指导工作,缩小就业指导与社会发展及学生需求之间的差距。建立完整的就业指导目标,形成有效的就业指导方式和手段。加大投入,改善条件。各高校应重点抓好就业指导机构的建设,从人力、物力、场地,特别是经费方面予以保障。要建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促进就业指导人员的专业化。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提高他们的理论素质和专业水平。对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其就业指导的观念应该由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变。新媒体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不仅要重视应届毕业生生“进口”和“出口”,还要侧重于管理所有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面对每个大学生成长环境、教育背景、家庭背景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和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企业文化,在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应该建立其用人单位与大学生的统一数据平台,通过对企业和大学生的大数据挖掘,最高效地建立起企业与学生相互契合的挖掘机制。

3.2 利用新媒体技术,着力促进高效就业指导信息化的软件建设

在利用新媒体技术促进高效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建设过程中,系统的软件建设所发挥的作用将不亚于系统的硬件建设。利用新媒体技术促进高效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不仅仅是引入一台信息机器,更是将新媒体、微媒体、自媒体、流媒体等新理念、新思路逐渐引入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过程中,对传统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观念进行科学合理的有效变革[4]。

在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更需要借助新媒体的技术力量和技术理念,在政府政策和技术的支持下,建立起高校、企业、学生和政府等多方参与的统一行动平台,通过平台中收集的企业用人信息、学生信息等诸多信息的大数据挖掘,精确地向企业和学生互相推送所需的信息,提高学生与企业的沟通效率。

参 考 文 献

[1] 孙永红.新媒体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信息化策略探析[J].重庆高教研究,2014:139.

[2] 陈钦华,钟云华.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大学生与就业,2006(6):45-47.

第9篇:大学生就业总结范文

张敏徐晴陈春花落瀚卿曹乔严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管理系,江苏 南京 211156)

【摘要】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劳动力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不断加入就业市场的大学生群体,他们应该具备何种能力素质,有哪些因素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通过理论及调查研究,旨在探求问题的答案。

关键词 创新转型;大学生就业能力;就业影响因素

0前言

我国经济发展目前正面临全球产业革命的浪潮,咨询服务、信息服务、金融保险以及其他产业服务等新兴第三产业的知识密集特征日渐显著。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失衡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第三产业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因此,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原有的产业会因为技术和管理上的进步,对劳动力需求在产业技术上提出更高的要求。从技术密集型产业向知识密集型产业转换,需要的是高学历、高创造力的大学生群体。如果社会不能提供相应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其发展必将失去基础性支撑条件。

英国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权威Yorke和Knight从心理学和社会学角度将大学生就业能力概括为:个人特质、核心技能、过程技能。

国内学者郑晓明在其“就业能力论”一文中指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学生多种能力的集合,主要包括学习能力、思想能力、实践能力、应聘能力和适应能力等。学习能力是就业能力的基石,思想能力是大学生思想成熟与否的标志,实践能力是就业环节中的点睛之笔,适应能力是大学生就业乃至完成由学生角色向社会职业角色顺利转变的关键。

1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模型的构建

为了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模型以及了解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我们制作了调查问卷对南航金城学院的准毕业生进行了调研,共回收问卷207份,回收率达95%。此部分调查包括四大项:基本情况、能力素质调查、就业意向、不同因素对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程度。

在“能力素质调查”中有四个选项,分别是专业能力、个人素质、人际关系处理以及分析与思考能力。大多数学生认为个人的思想及心理素质在就业选择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就业,大多是刚刚步入社会,首先得摆正自己的态度,脚踏实地,对自己的岗位充满热情,同时要有责任心和进取心,为企业的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分析思考能力”处于第二位,反映出个人的分析与思考能力在就业方面也十分重要,目前企业需要的是会思考,敢于创新的新时代人才。“专业能力”反映出在就业能力方面,专业知识的培养也是较为重要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反映了大学生对自己所学领域的掌握程度,能从一定方面考察学生对自己岗位的熟悉程度。“人际关系处理”反映出人际关系中沟通与执行能力对就业也能产生一定影响。按照各选项的排序结果不难发现,在就业时,个人的素质及思考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在大学生的就业中比较重要。

我们还针对已经在企事业单位就业的大学生毕业生进行了调研,他们分布在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城市,回收问卷50份。其中66%的人工作经验丰富,68%是本科生;72%在民营企业工作,54%从事普通职位,74%的人工作的工作单位规模都在500人以上。

在“能力素质调查”中四个选项中,个人素质累计得分是最多的,即在大学生就业能力素质中个人素质是最重要的,用人单位比起欣赏员工的专业知识水平有多高,更关注员工对工作的热情度,以及责任感和进取心,其次是人际关系选项,良好的沟通技能、团队的协作能力通常会给职场能力加分。分析与处理问题的能力也被认为是不可或缺的,在困难面前能够沉着冷静面对,并能想出积极的对策也为用人单位所看重。

将以上问卷调查的结果和相关理论研究的成果相结合,得出以下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

1.1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专业能力要素

在创新转型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能力已经成为其获得职业、维持职业和取得职业发展成功的最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全球一体化、知识经济、产业不断更新升级、工作环境和性质不断变化促使大学生必须拥有就业能力,才能满足当今职业的复杂需求。

不管大学毕业生进入职业系统后,其从事的职业是否与其大学所学的专业相关,其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大学生就业能力必不可少的组成要素,甚至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1.2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通用技能要素

通用技能都是指适用于任何专业的学习,而且是能够在不同的情境(context)中转移的技能,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通用技能维度而言,就是指在学习和工作中的转移能力。对于雇主而言,对大学生的这种通用技能也是非常关注。

因此,根据对通用技能的内涵的理解和国内外学者对通用技能的维度的研究,本研究认为通用技能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沟通能力,团队合作与领导能力,信息管理能力,创新与创业能力,学会如何学习的能力,开发创新解决方案的能力,独立识别问题的能力等。

1.3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个人品质要素

个人品质,在很多文献中也叫个人特征与态度,个人属性等。对于个人品质这一维度,有些学者将其定义为情商、有些学者将其界定为个人性格特征。有研究证明了具有高情商的毕业生在获得工作和职业发展中具有更好的前景,毕业生的内驱力强,自我效能感强能使其更容易获得工作和顺利度过学校到工作的转换。

个人的特质或情商是个人的职业选择和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在高校中加强学生情商的培养对学生未来获得职业和取得职业发展成功是必须的也是很有帮助的。作为专注于本科生培养的大学,不仅需要给学生扎实的知识和技能,也需要帮助学生提升其情商。

1.4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职业规划能力要素

对于大部分毕业生来说,在其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工作任务的持续改变将成为一种常态,职业角色的变化是必须的,因此毕业生要想在未来的职业选择和发展中适应这种变化,并取得职业发展的成功,需要毕业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一定规划,拥有自身职业生涯的管理能力。因此毕业生要能够抓住最好的职业机会,并且能够在职业发展中获得满足和成功,在大学接受职业选择与发展管理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能够较好地识别自身的职业目标、管理自身职业选择和发展的人,往往比没有职业管理能力的人具有更好地职业发展情景和更高的职业绩效职业管理能力是指发现和运用职业信息、劳动力巿场信息,从而能够定位、获取和维持职业机会,进而能够进一步拓展职业发展机会来获取更大的进步或获得理想结果的能力。职业管理能力贯穿毕业生未来的职业生涯,是大学毕业生获得、维持职业和取得职业发展成功必不可少的基础能力之一,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本项目进行期间,通过问卷调查以及面对面的访谈,运用解读式内容分析法归纳出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见表1: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就是指高校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各要素的各种因素。综合已有的文献所得出的结论,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依赖于以下四个层次的影响因素:第一是个人层次的就业能力影响因素,即大学本科生应该从自身的角度来进行就业能力开发,包括自己的职业意识、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锻炼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等;第二是组织层次,即高校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开发策略,包括改革调整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创新教育理念,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协调,加强毕业生就业服务等;第三层次是高校外部利益相关者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的支持,即产业界对高校的支持,包括企业全程参与学生的课程制定,与高校合作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企业与学校签订就业契约,保障毕业生就业等等;第四层次是宏观层次的影响因素,即政府支持或参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的过程,主要是政府应该建立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和就业服务的制度与政策等。上述四个层次的共同点看,其实都可以通过高校组织建立各种机制来实现。

3总结

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其缩短了科技成果产业化周期,使得新兴产业不断涌现,从而加速推进产业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只有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提高人力资本存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才能在新一轮产业结构优化中取得竞争优势。经济的发展对大学生的文化素质、知识结构、专业技能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便在就业时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陈景德,陈东晨.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讨策略[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3(5):99-103.

[2]陈灿煌,刘凤根.基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高校课程设置研究[J].湖南商学院学报:双月刊,2013(4):118-121.

[3]谢辉凡,韩庆红.基于雇主评价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科技文汇,2013(252):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