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青少年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校外教育是校外教学机构在学校教育以外,利用青少年学生的课余时间和节假日,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对青少年学生开展的教育活动。校外教育是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的产物,特别是随着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以及学习型社会思想与实践的不断发展,教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教育已经不能够仅仅局限于学校教育了,它扩展到人生的各个阶段和学校以外的社会各个领域,教育发展成为一个覆盖全时空的复杂的社会子系统。教育的纵坐标是指学前教育、学校教育、成人教育、老年教育――时时受教育;横坐标是家庭、学校、社会――处处受教育。校外教育已被纳入了整体教育体系的发展之中,成为国民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校外教育的教育系统是不完整的。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就是由学前教育、学校教育、成人教育和校外教育构成的。校外教育和学校教育有共同的教育本质,二者都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但与学校教育相比,在很多方面校外教育又有着自身的特点,具有特殊的功能和价值,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一、青少年校外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对校外教育的认识程度不够
青少年校外教育在我国已历经近60年的发展,从建国初期的少年宫到现在的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少年宫、科技馆、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等各类青少年活动场所,校外教育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从总体来讲,全社会对校外教育的意义认识还不够准确,大多数人仍停留在校外教育是校内教育的补充,是少年儿童课余假日娱乐的场所。基于这种认识,对校外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及校内教育。因此,在经费投入,政策制定等方面,长期处于边缘地带。
(二)校外教育内容单一
大多青少年活动场所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活动内容单一,教学范围狭窄,把素质教育简单地理解为琴棋书画,为了应对市场,大量的开展美术、书法、音乐、舞蹈等艺术特长班,而锻炼少年儿童心态、胆量、体能或科技创新等科目却很少涉猎,这对拓展孩子的视野、健全心智,或综合能力的提高都或欠缺。一些校外教育机构为了创收,针对应试教育开设数学、英语等文化课辅导班,这已经完全背离了校外教育的意义,与校外教育的宗旨南辕北辙。种种错误认识导致长期以来我们青少年校外教育单打一,少创新。这种狭窄的专业设置,既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也不能适应知识积累的需求。
(三)青少年校外教育设施薄弱
青少年校外教育场馆在建设初期,大都是依赖地方财政投入建设起来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老的青少年活动场馆,建设初期配套的各类设施日益陈旧老化,基础设施没有后续资金的投入改造,对新的活动项目因资金制约也不能及时开展,无法承担目前日益增长的青少年校外教育的需求。绝大多数青少年校外教育机构属于财政差额补贴的事业单位,也有一部分是完全的自收自支性质。因此受经费来源制约,青少年活动中心就得搞创收,与市场化接轨。这在某种意义来讲,背离了青少年校外教育阵地公益性的原则。为了谋求经济利益,各“中心”不得不开办各类迎合市场的培训班,出租教学场地,招商,招租,使得青少年活动中心内部鱼龙混杂,失去了原有的为青少年服务的单纯性质。一些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发展,提高综合素质的项目因受经费制约和不挣钱也被忍痛割爱。
二、强化青少年校外教育的措施
(一)开展文化夏令营活动
夏令营是青少年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利用暑假时间开展各种文化夏令营活动,让青少年通过愉快的亲身体验学习中国的各种优秀传统文化,接受道德教育,培养优秀品质。比如,我们可以开展“北京快乐游”夏令营,通过游览参观长城、故宫、天安门、北京大学等地,使青少年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也可以开展国学夏令营,让青少年参加国学故事会、国学诵读、国学小游戏、国学影视观摩等活动,学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培养志向高远、诚实守信、刚正不阿、自强不息、重德贵义、律己修身等传统美德,养成健康的人格与高远的精神境界。
(二)开展游戏类文化体验活动
以游戏的方式开展文化体验活动,简单易学,生动活泼,趣味性强,符合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青少年通过参与游戏提高各种能力,受到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以我们磐安青少年宫为例,我们经常深入学校和社区,以体验、实践和竞技为主要途径,开展消防体验、安全闯关、环保闯关、跳羊角球、欢乐袋鼠跳、贴鼻子、夹乒乓球、无敌风火轮、灌篮高手、电子百拼等多种游戏式文化体验活动,通过这些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寓教于乐的游戏项目,让青少年在享受丰富的公益性文化大餐过程中培养了团结协作、自强不息等良好的道德素质。
(三)开展艺术类文化体验活动
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品种多样,内涵丰富,通过艺术活动培养青少年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爱国主义精神,促进青少年各项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开展书法学习活动,让青少年提高书法艺术水平和审美能力的同时,学习历史人物的传统美德,加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青少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勤学苦练的品质,进一步陶冶青少年情操,净化青少年心灵。
三、总结
总而言之,青少年校外教育是对校内教育的弥补,也是促进青少年成长、发展的重要措施,而开展丰富多采的公益性校外文化体验活动,则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方针、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不仅仅有利于青少年道德素质的养成,还有利于青少年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将为青少年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真正的为国家、社会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卢晓明.让学生喜欢成为校外教育的重要指标[J].上海教育,2011,(06).
关键词:生命教育;青少年
[中图分类号]C9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11)11-0064-02
一、残酷的现实对生命教育的呼唤
近年来,我们经常看到、听到社会上许多未成年的青少年死于各种事故或自杀,数量之多,令人触目惊心。我国卫生部门在2007年"世界预防自杀日"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自杀在中国人死亡原因中居第5位,15岁至35岁年龄段的青壮年中,自杀列死因首位。另外,我国近十年伤害死亡状况分析表明,5至24岁人群死亡原因的60%为各类意外伤害死亡。与此同时,未成年人犯罪也与日俱增,日益严重。
二、对青少年生命困惑原因的追问
笔者认为,种种青少年对生命的漠视和生命困惑现象的出现,主要与整个社会极端功利化的教育理念相关。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一直被功利所包围,当孩子们的脑子被越来越多的学科知识填塞的时候,却没有给生命教育留下一点空间,生命教育已成当前教育的盲点。
先看看我们的学校吧,这里是教导孩子成长的专业机构。一位校长这样说:“各种考核看的主要还是分数,面对分数这个紧箍咒,我们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一位老师这样讲:“生命教育的重要性我们不是不知道,在平时教学中,我们也想对学生开展一些此类教育活动,可在考试这根‘指挥棒’的影响下,都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上。”作为教师,我们有同感,这位校长和教师的话反映了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心声。
再看看我们的社会吧,在一切以经济利益为上的导向下,种种丧失道德底线的文化和商业行为泛滥,罔顾孩子的健康,腐蚀着青少年的幼稚的心灵,比如当前涉及暴力的网络游戏名目繁多,不健康的影视作品充斥荧屏,都在很大程度上对青少年造成误导,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带来了消极影响。
当然,我们还要看看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人――父母。有人曾向家长做过一个调查:“你认为孩子最珍贵的是什么?”得到的答案各不相同:学习好、上进、聪明、漂亮、多才多艺、懂事等等,而回答“生命”的少之又少。毋庸置疑,生命是其他一切事物的载体,没有生命就没有一切。可是,当生命珍贵性受到世俗压力的挤压而在不经意间被遗忘时,外在事物就很容易僭越生命本身,致使许多家长常常将生命的重要属性遗忘。现实中的一些家庭教育不但没有关照和提升生命,甚至遗忘、忽视、摧残和压抑生命,与生命教育背道而驰,父母竭尽全力去追求世俗的成功,当孩子的成长出现偏差甚至失去生命的时候,才捶胸顿足,可是悔之晚矣,生命是不可重复的。
三、如何推动生命教育的全面展开
1.全社会应统一认识:教育的起点是“人”,生命教育是教育的基点
要推动生命教育的真正开展,我们必须认识到,教育不能仅仅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工具,更应该促进和培养学生个体生命的精神成长。现实教育中知识本位、技术至上,加上政治、经济等外在于教育自身的因素的强行介入,使教育演化为工具的教育,教育谋求的是“何以为生”的本领,放弃了“为何而生”的思考,忽略了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命意义的探寻,教育的终极使命被大家忽视。[1]教育把学生变成了考试的机器,而没有教会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欣赏生命的美好。这样的教育,最终只能造就没有理想、没有目标、没有追求的灵魂。一个人如果漠视理想层面的探求或随便选择生命目标,就很容易让各种无名的欲求牵着鼻子走,而做出本末倒置的抉择来。正因为如此,现实中才会有那么多青少年因为自己一时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选择结束宝贵的生命,或随意残害别人的生命。让我们谨记雅斯贝尔斯在他的《什么是幸福》一书中说的一句话:“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2]
2.在生命教育这个舞台上,家庭应该唱主角
学校生命教育已提上了日程,但我们从人的发展规律来讲,一个人生命理念的形成,家庭的影响远远大于学校,在生命教育这个舞台上,家庭应该唱主角。
老舍说过,“父母的教育是生命的教育”,家庭教育是全方位的教育。孩子生命问题凸显与家庭生命教育缺失的矛盾不断提醒家长:必须填补家庭生命教育的空白,让生命教育走进家庭。家长要引导孩子从小树立热爱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识,学会珍惜和保护自己的生命,懂得善待和关爱其他的生命。为此,家长需要学习有关生命教育的理念和经验,并渗透到孩子生命成长的全程中。
3.各地成立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中心
南京、北京等地心理危机干预中心相继成立,对预防和干预青少年自杀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有人对这种做法表示质疑,认为很多人对生命教育的理解多停留在教育青少年珍惜生命、预防自杀的工具理性层面上,把生命教育作为防止青少年自杀的权宜之计。我们应该看到,从生命教育近四十年的实践历程来看,它首先是从人们要求控制青少年自杀率不断上升的这一残酷现实开始的,所以笔者认为,在现实条件下,预防和干预青少年自杀是进行生命教育的必经阶段。在此基础上,我们尽可能地实践对生命教育更科学、更完整的理解,实现生命教育的终极价值,不仅教育青少年珍爱生命,还要帮助他们认识生命的本质、理解生命的意义、创造生命的价值。
4.重视生命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积极开展生命教育研究
建设一支有力的师资队伍,是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保证。我们在倡导生命教育的同时,还要经常组织专家、学者、中小学教师等就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途径、方法、教材、实施状况等方面开展研究和探讨。这些研究必将有力地促进我国生命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一)
王船山从唯物主义观点出发,指出人是一天天生长,人性是一天天形成的。人初生下来,社会就对人有所给予,但社会并不只是初生片刻给予,而是天天给予人,人也天天接受社会和自然界的给予,人的眼睛因为天天看而日益锐利,耳朵因为天天听而日益灵敏,头脑因为天天思考而日益聪慧……。人接受了社会给予的精华,就会形成善性,反之,就会形成恶性。他说:“目日生视,耳日生听,心日生思,形受以为器,气受以为充,理受以为德……是以君子自强不息,日乾夕惕而择之、守之,以养性也。于是有生以后,日生之性益善而无有恶焉。”(《尚书引义・太甲二》)既然一个人生下来就要受到社会的影响,那么他们从小就需要接受良好的教育。教育者就应以好的习惯、好的行为熏陶之,使之不为坏环境、坏习惯所溺。王船山指出早期教育的重要,认为一个人应“养其习于童蒙,则作圣之基立于此。”(《俟解》)假如“人不幸而失教,陷入于恶习,耳所闻者非人之言,目所见者非人之事,日渐月渍于里巷村落之中”,将来即使“有志者欲挽回于成人之后”,哪怕是“洗髓伐毛”,也“必不能胜”(同上)。王船山清楚地指出一个人的教育过程是漫长的,必须从幼小时起就重视教育。
王船山反对“生而知之”说,他指出人的知识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同社会的接触中,经过不断的学习而获得的,他说人之所以与禽兽不同,是因为人的知觉是逐渐发展的。兽类刚从娘肚子里出来,就有“啄之能,趋避之智”,就知道“啁啾求母,相呼”,但“及其长而无以过。”假如有人“生而能言”,也不过智能和小鹿差不多。(《读四书大全说・论语》)王船山总结道:“故羔雏之能亲其母,不可谓之孝,唯其天光乍露,而于己无得也。今乃曰生而知之者,不待学而能,是羔雏资于野人,而野人贤于君子矣。”(同上)王船山通过人与禽兽初生之时与后天发展进行比较,认为禽兽没有接受后天教育,它们只有本能,而人却接受了后天教育,因此,人与禽兽后天的发展就有天壤之别了。王船山还打比方说,木材听其自然而不加工,必将是无用之材,人如果不施以“琢磨之功,任其顽质”,只能使“天然之美”丧失,本可为君子者也只能为“野人”“禽兽”了。(《俟解》)
王船山从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高度强调后天教育的重要性很有说服力,充分揭示了教育的重大作用。
(二)
王船山十分重视青少年的立志教育和道德教育,认为这两项教育决定一个人一生成就的大小,故将其提到很高地位。
王船山说一个人学习刻苦不刻苦,作为大不大,首先在乎立志。对于青少年学生,教师尤应重视志向教育。他说:“善教人者,示以至善以亟正其志。”(《张子正蒙注》卷六)还说:“正其志于道,则事理皆得,故教者尤以正志为本。”(同上卷四)王船山所说的志,是从小立下学圣贤豪杰大丈夫的志。青少年时期正是接受外界新鲜事物,长知识,长身体,积极进取的时期。这一时期,青少年的思想处于不成熟阶段,可塑性大,他们正在用探索的眼光看待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日益熟悉的世界,如果不采取易为他们接受的形式来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高尚的情操,常与不良环境接触的青少年很可能走上可怕的歧途。
王船山还认为,一个人成就的大小与志向的大小是紧密相关的。他说:“学者之识量皆因乎其志。志不大则不深,志不深则不大。盖所期者小,则可以浮游而有所得,必无沈潜之识。所求者浅,则可以苟且自居,必无高明之量。”(《四书训义》卷九)他又说:“志立则学思从之,故才日益而聪明盛,成乎富有。”(《张子正蒙注》卷五)一个人从青少年时代就立下终身为之奋斗的目标,他必定学习努力,勇于攀登,成就也将指日可待。
王船山还指出,志向要专一,不要时常变换。他说:“人之所为,万变不齐,而志则必一,从无一人而两志者。”(《俟解》)如果志于彼又志于此,则不可名为志,而直谓之无志。(同上)还说一个人应当“笃志,专于所志”。(《四书笺解》卷四》)王船山这些话对思想处于不稳定状态的青少年尤其重要。
关于青少年的道德教育。船山肯定人的习性“未成可成,已成可革”。(《尚书引义》卷三)人的善性可因教育而进一步完善,恶习也只有通过教育去掉。他说:“教育是个大炉,冶与其洁,而不保其往者,无不可施。”(《读四书大全说》卷九)教育能“冶与其洁”,如果青少年“至少至长,不承德教,只索性流入污下去。”(《读四书大全说》卷一)则将“陷入于恶习”(《俟解》)将“遂日远于性而后不可变”。(《张子正蒙注》卷三)王船山认为道德教育是形成青少年“善恶”的关键。
王船山对道德问题阐述较多的是“仁”“义”。他说:“去私欲,屏私意,固执其知所及而不怠,此三者,足以言仁。”(《读四书大全说》)王船山说的“仁”主要是屏除私心杂念,克服个人的主观随意性,以及有坚强的毅力。他指出人若“有自私之念,则虽明知其悖于理,而且以遂己之私也。”(《四书训义》卷八)真正的仁者,应“存一理于心,而无一念之私”(同上)。王船山强调的仁与《礼记》中的“仁者,人也,亲亲为大”的宗法观点是完全不同的,与《二程遗书》中提出的“仁者浑然与物同体”的概念也是相悖的。王船山对“义”也作过许多阐述,认为人们不应“全生”而“害义”,应毫不犹豫地“舍生而取义”(《四书训义》卷三十五)。他的“仁义”理论比前人有所前进,值得我们批判地加以继承。
王船山还指出教育培养的对象应是德才兼备的人。他说:“德者得其理,才者善其用,必理之得,而后用以善;亦必善其用,而后理无不得。”(《读四书大全说》)
王船山把志向教育与道德教育看得比知识教育更重要,把育人与教书结合起来了。
(三)
王船山指出,对青少年应采取“主动”教育,引导他们将学习和思考相结合,对不同才质的学生应因材施教。他从唯物主义与朴素的辩证法观点出发,提出要摆脱形式主义、主观主义的束缚,使教育呈现新的面貌。
王船山强调“主动”教育,反对理学家的“虚静”。他说:“与其专言静也,无宁言动。”“专言静,未有能静者也。”(《诗广传》卷一)“主动”就是教者创造条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好学、乐学,由被动转为主动。王船山痛心地指出当时许多求学者“不自勉”的可悲。他说,“学者不自勉,而欲教者之俯从,终其身于不知不能而己矣。”(《四书训义》卷二十五)不主动的学生在学习上是不可能有大收益的。他说:“有自修之心则来学,而因以教之。若未能有自修之志而强往教之,则虽教无益。”(《礼记章句・曲礼》)怎样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呢?关键是教育启发学生好学、勤思。他说:“教人者,固以无有不教为与善之公,而抑以有所不教以待人之悟。固有所启焉,以开示其所未知。”(《四书训义》卷十一)教者应诲人不倦、又应“有所不教”,就是采用启发式,而不是注入式,给学生留有思索的余地。学思结合,互相补充,可以相得益彰。船山说:“致知之途有二:曰学曰思。学则不恃己之聪明,而一唯先觉之是效。思不徇于古人陈迹而任吾警悟之灵。……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则思愈远;思正有功于学,而思之困则学必勤。”(《四书训义》卷六)船山在这里指出青少年求知的重要途径是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才能得到真知,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而“不徇于古人之陈迹”。
关于因材施教。船山认为每个学生的智力、性情、志趣都有差别,教者应“因材而授“(《礼记章句》卷十八)。他说:“夫智仁各成其德,则其情殊也,其体异也,其效亦分也……故教者顺其性之所近以深造之,各如其量而可矣。”(《四书训义》卷十)他认为教者“必知其人德性之长而利导之,尤必知其人气质之偏而变化之。”(《四书训义》卷十五)“因人而进之”(《四书训义》卷十),“曲尽人材”,“顺其所易,矫其所难,成其美,变其恶”(《张子正蒙注・中正篇》)。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学生中的“中人”,也能使之超出“中人”之上。
(一)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
很多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和逆反情绪,表现在:对自己缺乏信心,不愿参加活动,害怕失败,自暴自弃,漠视关心,不接受建议,抵触情绪严重等等。很多学生甚至感受不到同学的友谊,老师和家长的关心。我们应该重视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增强感恩意识,这就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正确引导。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感恩是和谐社会的情感基础:一方面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为人与人的和谐共处,为家长、学校实施青少年感恩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学校德育、家庭教育的良性发展,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三)弘扬中华美德的需要
感恩思想得到古人的推崇:“知恩图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等等都体现着一种知遇之恩、养育之恩、培养之恩、救命之恩。
二、当代青少年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
(一)家庭因素的影响
“什么样的家庭走出什么样的孩子”这句流传甚广的话是有一定道理的。从社会角度来说,青少年期是社会化的关键期。他们的智力、性格发展直接影响今后的人生以及对未来社会的看法。在这个时期,父母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对青少年起到重大影响。从家庭环境角度来说,孩子人品的好坏就是父母人格的体现。
(二)学校教育的忽视
从课程角度来说,思想政治课本是学校德育教育的最好平台,但受到条条框框的制约,受到课程化的限制。从学校教育角度来说,重智轻德、强调政治性、忽视德育实践、无视德育评价,导致学校德育目标难以实现。
(三)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社会文化舆论环境。讲道德的人吃亏,不讲道德的人却谋得好处;有权有势,在学校受到照顾,甚至欺负同学;做了好人好事,却被人敲诈勒索。这些现象,让青少年感到困惑,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就会逐渐形成扭曲的人格,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
(四)青少年自身素质不足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有些青少年成绩不好,对自己缺乏信心,害怕失败;对他人漠不关心,厌烦抵触。他们感受不到温暖的同时,也不会感恩他人。
(五)感恩教育评价机制不健全
目前,关于感恩教育的评价机制和评估办法还没有建立,导致感恩教育很难落到实处。知恩却不知如何报恩;施恩却不知道如何评价;感恩却不知如何去做。没有一个正确的评判标准,只能空对空,无法正确引导青少年,最终失去感恩的激情和愿望。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角下青少年感恩教育的实施对策
(一)借鉴科学理论,树立感恩意识
用科学理论武装青少年的思想,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例如,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增强青少年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家庭美德教育,可以树立青少年感恩意识,构建和谐家庭,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二)充分发挥家庭教育优势
1.建立学习型家庭。父母不以享乐的姿态出现在家庭中,“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亲子阅读,用书中的故事教育孩子。比如,和孩子一起读《爱心树》,这是关于一棵树和一个男孩的故事。大树为小男孩遮阳,和他一起玩耍,为他奉献了自己的一切。通过这个感人的故事让孩子明白父母的爱是最无私最伟大的。通过这个故事,孩子要学会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通过陪伴读书,和孩子一起讨论书中的内容,这样既能增强对书中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又能促进家长和孩子的沟通,形成良好的家庭环境。比如,阅读世界经典名著《秘密花园》,书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十岁的小女孩,名字叫玛丽,性格霸道孤僻。后来玛丽通过两个朋友,学会了助人为乐,学会了感恩他人。最后玛丽变成了一个懂礼貌、有爱心的小姑娘。家长通过和孩子一起讨论玛丽的成长故事,可以让孩子明白许多道理。2.培养青少年孝恩理念。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家庭成员之间对待老人要提倡孝道,终身勿忘养育恩。3.培养青少年回报意识。家庭教育要培养孩子的回报意识,回报父母的哺育、培养,回报老师的教导、指引,回报同学的帮助、支持,回报救护自己的人,通过付出和努力,用实际行动予以报答。
(三)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地位和优势
1.结合节日开展感恩活动。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学校可以开展各项活动,弘扬母爱,倡导母爱。比如,让学生为母亲做一件事,开展诗歌朗诵活动等等。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为父亲节。学校可以借助父亲节,邀请父亲来学校,和学生们一起上课,讨论,做游戏。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加强父亲的教育力量,感恩父亲。每年教师节,学校可以组织各种感恩师恩的活动。比如,学生为老师制心卡片;学校组织教师节晚会,通过丰富多彩的节目,向老师表达最真挚的祝福。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是感恩节。学校可以开展系列主题感恩活动。2.在学校日常习惯中培养感恩意识。在教科书的第一页工工整整地写上父母的生日。开展为父母多做事,为父母过生日的活动。学校为每个学生过生日,过生日的同学感恩父母。3.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的图书馆是武装青少年头脑的最好阵地,配备大量感恩励志的书籍;充分发挥校园广播的力量,平时要播报发生在身边的感恩故事;学校要请典型人物做报告;展览馆可以展出各种感恩励志的图片和视频。4.感恩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例如,朱自清的《背影》,父亲的身姿感动着我们,学习文章的同时,也体会到父爱的朴实无华,润物细无声。5.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在学校的感恩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应该具有感恩的心,感恩情怀;应做到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激。
(四)优化社会环境营造全民感恩氛围
1.优化社会大环境,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花园之国——新加坡,关注中华文化,重视儒家伦理思想,在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中,政府给予高度重视,全民动员,社会风气非常利于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2.充分发挥传播媒介的正能量。比如,《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等就是很好的题材。3.完善社区环境,“建立社区一体化”德育网络。v社区聘请校外德育辅助员,利用假期和周末对青少年进行德育教育;社区建立学校、家长、街道干部联系沟通机制,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最有效的帮助。
(五)启动心理疏导
为感恩教育保驾护航启动心理健康教育,帮助青少年认识自我。开展各种心理辅导活动,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建立心理咨询室。对存在心理问题的青少年进行心理疏导,解除他们的心理障碍。
作者:邱悦雯 王惠莉 单位:山东省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4,(4)
1 科技馆是开展科技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
培养青少年的好奇心,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已经成为一个鲜明的时代特征,科技馆设展览在培养青少年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加强青少年的科学观念和创新意识,造就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开拓创新能力一代新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因此科技馆是对学生开展科技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在非正规教育中占重要地位,到科技馆参观科普展览,参与科普活动,不仅受到学生的青睐,也受到教育部门和学校的推崇。
科技馆之所以在科技素质教育中有着独特的作用,在科技馆进行科普教育的形式和手段与正规教育截然不同。科技馆从事科普教育主要是以科普展品为载体,通过具有科学性,参与性和趣味性的展品生动地表现科学原理和应用技术,让同学们在参与学习中受到科学的熏陶,同时科技馆开展的一些科普活动特别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比传统的正规教育更具有刺激性,对青少年来说科技馆是一个理想的学习场所。
2 科技馆在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发挥的作用
科技馆在青少年教育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重点体现如下:
普及科学知识。科技馆的展品是开展科普教育的良好资源。其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学科领域较广泛,展品所包括的知识层面和所蕴藏的信息量比课本更丰富,既有科学原理的表达,又有应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方面的介绍,还有中国国代的科技展示,对学生来讲除了在学校接受的科技知识,更多的是他们尚未了解和涉足到的知识领域,如机器人展览,航空航天技术展,纳米技术展,环境科学展等。科技馆的常设展览是对学生进行科技素质教育的极好教材,它有助于学生对于了解现代科技的发展,跟上科技进步的步伐,不断学习和补充新的知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既增长了知识又开阔了眼界,同时也促进了认知水平的提高。
3 发挥第二课堂作用,加深理解课本知识
科技馆的展品有许多是对基础科学原理的展示,如勾股定理、杠杆原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等,这些原理在课本里都有阐述,也进行过学习,但有些原理比较抽象,学生理解比较困难,只能死记硬背。而科技馆的展品对原理部分和一些科学现象进行了直观的演示,并且通过亲自操作和工作人员的讲解,那些枯燥的原理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不但巩固和加深了对课堂上所学到的科学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由于与学生课本结合的较为紧密,对学生课堂上学到的科学知识进行很好的深化和补充,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科技馆无疑是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也是深受学生喜爱的原因之一。
4 培养科学兴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通过参观科技馆和参加科技馆组织的一些科技活动,培养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学科学、讲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促进他们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这个比单纯传授知识更重要。
科技馆举办的活动是结合学生兴趣而设计的,提倡玩中学科技、玩中长兴趣,这是科技馆适应青少年的特点,培养科学兴趣的重要理念。牛顿通过观察苹果落地现象,产生灵感而发现万有引力;格里克为了证实大气压的存在进行了著名的马德保半球实验;富兰克林的费城实验证实了闪电是一种放电作用,由此发现了避雷针……,这些科学的发现充满了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学生在操作展品时通过思维的拓展和科技馆工作人员的启示,逐渐加深了对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理解,并体会到追求科学知识和真理的艰辛和曲折,潜移默化地受到科学品质和高尚情操的熏陶,从而影响到他们世界观和今后的成长。
5 训练科学思维,激发创新意识
对青少年来讲,培养创新精神,首先要学会观察,学会思维,学会实践,进而才能学会创造思维尤为重要。没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就不可能形成创造的能力,也就无法从事创新的活动,创新就是通过发现、发明、创作等方式创造新事物,要让青少年学生认识到创造能力是具有潜能的人类普遍存在的能力,进而增强了创新意识,科技馆是培养青少年创造能力的理想场所,通过操作展品,体会科学原理,观察展示效果,进行分析思维,有助于促进认知水平的提高。
科技馆举办的科普展览、动手制作、竞赛项目以及一些科学方法的训练,启发创造性思维,培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激发青少年的科技创新意识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6 学会动手动脑,培养实践能力
科技馆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于动手动脑,无论是科技馆的展品设计还是科技活动的组织都贯穿了这条理念,美国科学家汉森认为:听会忘记、能看记住、做才能会。实际上就是强调科学教育要提倡动手动脑和注重实践。
【关 键 词】公民教育 品德教育 关系
在学校开展公民教育不可避免地与思想品德教育发生联系。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课程设置和调查数据,探讨学校公民教育与品德教育之间的关系。
一、目的、教学场所、对象和师资队伍的一致
无论是品德教育还是公民教育,都关注学生成长、长才,其最终目的是一致的:要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可靠的接班人。
公民常识教育要培养的合格公民。公民教育积极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参考了西方公民教育的成功经验,并与学生实际相结合,教材设计紧紧围绕“明权尽责”展开,以期把中学生培养成珍惜权利、敬重法律、崇尚德行的合格公民。
公民教育与品德教育存在内在有机关系,二者的师资队伍、教学对象都是一样的,教学环境基本相同。教育对象都是在校的学生,都以班为单位从事教育教学活动。
二、公民教育与品德教育的都与道德相关
学校公民教育与品德教育都与道德问题相关,但在侧重点上有所差异:公民教育更关注的是与政治、国家、政府、制度等相关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而品德教育更关注的是个人的品格特征与状态。但两者又是彼此促进的关系。公民教育在宽泛意义上能够促进和鼓励个体品德的发展;个体品德的发展有助于公民素养的养成。品德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好人”,一个“好人”可能并不关心国家政治事务和社会事务,并不注意自己的社会责任。
三、开展公民教育的路径
合格的公民需要在意识、知识、道德、能力或技能等方面达到一定的程度,公民教育就是在这些方面进行培养、传授、训练的过程和活动。公民教育既坚持自身特色又注重吸纳、利用品德教育的资源。
1.凸显公民教育的内容。公民教育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持续性地透过教育途径,使学生公民树立正确的公民价值观,拥有良好的公民行为能力和行为习惯,使之成长为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的有效成员。公民教育要求公民应当遵守基本的道德,但除道德之外,还与政治、公共生活有关,其内容涉及社会政治生活的原则、规范、价值和态度,目的是为国家培养良好的公民。培养德行高尚的公民是公民教育的目标之一,但公民教育注重让学生了解有关政府、法律和政治方面的知识,正确处理好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做个明权尽责的“好公民”。公民教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参与中提升公民意识、实践公民行为。
2.注重吸纳品德教育的资源。品德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情感,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开展公民教育的成效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明确了公民教育的内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德育为先,纲要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这表明公民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的一个战略主题,如何提升国民的公民意识和公民素养,是我国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一)公民教育更能涵养公民意识
公民教育就是将青少年和社会成员培养成合格的社会公民的教育,我们要把公民意识教育融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接班人的全过程。十七大报告突出强调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抓住了民主政治建设的关键环节,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调查数据显示:在“一国国民只有到18周岁才能获得公民身份”问题回答上,上过《公民常识》课的学生中正确率为65.6%,未上过《公民常识》课的学生中正确率为47.8%;在“你想过参加和自己生活相关的公共决策吗”问题上,上过《公民常识》课的学生中有75.9%想过,未上过《公民常识》课的学生中仅有51.4%想过;“你试图影响过学校关于学生管理的规定吗”问题上,上过《公民常识》课的学生中有25.9%曾经做过,未上过《公民常识》课的学生中仅有19.4%曾经做过;在“你与他人谈论政府工作或政治问题吗”问题上,上过《公民常识》课的学生中有13.6%经常谈、有67.8%偶尔谈,未上过《公民常识》课的学生中仅有5.3%经常谈、有62.1%偶尔谈。
数据表明:通过公民教育可以使青少年公民加深对自己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能够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依据,产生以自身作为国家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活动主体的理性认识。具有作为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权利观和义务观,秉持合理、合法、守法的基本理念,形成对待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关系的正确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
(二)公民教育更能促进国家认同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培育年轻一代认识国家、关心国事,认同中国人的身份是公民教育的一个着力点。
在多元价值与国际化浪潮冲击的背景下,公民教育有助于中学生形成主流价值观念和国家观念。公民教育要培养公民的归属感,让中学生意识到自己拥有中国国籍,是国家的一名成员,意识到自身是认识、改造和发展国家的主人,对国家承担一定的义务。
为了国家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复兴,公民教育把强化国家认同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加以考虑。公民教育注重强化公民的国家意识,用国家观念淡化民族界限,不分民族,不论出身,把忠于国家、忠于中华民族、忠于宪法、维护国家统一作为公民必须坚守的最高理念、基本准则和基本价值观。
调查数据显示:在“公民与国民两个概念是否相同”问题的回答上,上过《公民常识》课的学生中正确率为68.2%,未上过《公民常识》课的学生中正确率为53.4%;“公民与国家关系的核心是什么”问题回答上,上过《公民常识》课的学生中正确率为52.9%,未上过《公民常识》课的学生中正确率为42.8%。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公民教育可以强化青少年公民的国家认同,公民教育可以更好地引领学生探讨国家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作出情理兼备的判断,提升国民身份的认同,提高国家的凝聚力,增强公民对国家的向心力,使青少年形成“我是中国人”的观念,成长为了解国情、关爱社群、乐于承担的公民。
(三)公民教育更能促进身份认同
要实现公民身份认同,离不开教育、宣传和启蒙。在中国社会最重要的是,改变几千年的传统农业社会心灵深处积淀的“臣民”角色定位。这是渗透到每一个个体人血脉之中的我们民族传统文化基因的遗传,非持续的教育、宣传和启蒙不可能改变我们人民的传统政治文化观念。人是观念与意识的囚徒,一个摆脱不了传统政治文化梦魇的民族和其成员,不可能迈开大步跨进现代社会。
“公民身份认同主要是指公民认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一员”问题的回答上,上过《公民常识》课的学生中正确率为51.7%,未上过《公民常识》课的学生中正确率为51%。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公民教育可以强化青少年的公民身份认同,使青少年认识到公民身份的法律属性,强化对权利、义务、责任的理解。
四、公民教育要突出特点并融入德育体系
(一)处理好公民教育与品德教育的关系,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公民课程体系
学校公民教育课程和教学是落实公民教育的主要途径。上过独立的公民教育课程,把公民教育纳入国民教育系列是十分必要的。
实施相应的公民教育,使公民教育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增强公民教育的效果。在实施过程中积累公民教育的经验。为了更清楚地解决公民教育开展过程中的矛盾,了解学生对一些问题理解的瓶颈、教材内容需加强的着力点、教学过程中需把握的课外资源、师资力量培训的侧重点。在此基础上,加强教材建设,修订、打磨、完善教材,确保公民学教材的科学性。要认真研究与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公民教育问题、公民教育必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问题。
(二)造就有志于公民学教育的优秀师资力量
公民教育的成效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没有一支有强烈公民意识的教师队伍,学校的公民教育就无法开展。
我们现在的品德课教师基本上是师范大学或师范专科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的。师范院校设置的课程,不是以公民思想为主线。因此,有必要对思想政治课专业的学生进行公民思想的教育。现从事公民教育的老师先前多是从事品德教育的,在职教师要补公民课程。当前,公民学的教师稀缺,需要通过培训培养一批骨干,通过加强学术交流影响一批教师,为逐步扩大的公民教育准备优秀的师资力量。这批师资力量要热心公民教育事业,熟悉公民学的专门知识,明白公民教育的价值、意义,看好公民教育的前景,能在传授公民知识的基础上具体指导公民技能的训练,能积极引导学生走进社区、走入社会、培养公民的参与技能。
在青少年道德教育目标方面,韩国政府和各级学校普遍把道德的养成看成是人类生活的中心特质,从而道德教育也被视为国家教育的核心内容。韩国中小学校开设了公民道德课和国民伦理课,韩国教育部明确规定,学校道德教育的基本目标是:要使青少年学生学的道德规范,树立基本的公民意识、国家意识与社会意识,要使青少年学生具备基本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韩国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根本目标是:教育的宗旨是在弘益人间的理念下,协助所有的人完善其个人思想品德,培养公民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公民所应具有的基本资格,从而使其努力为民主国家的建设服务并最终实现全人类繁荣的理想。在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方面,韩国各级学校注重把传统的儒家伦理作为青少年学生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孔子的“为国尽忠,敬信节用,爱民如子,人伦之中,忠孝为本”的思想早已融入韩国人的血液里,成为其国家发展和个人成长的精神能源。在韩国,从小学到大学,学校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儒家基本伦理思想,例如韩国学校开展的“忠孝观”和”仁义观”教育等。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也是韩国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经常组织青少年升国旗、唱国歌,中小学校还经常组织青少年学生参观当地的历史文化博物馆和历史名人故居遗迹等,培养青少年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生活教育也是韩国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包括“个人生活”“家庭近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国家民主生活”四个部分。此外,韩国学校还非常注重开展学生的日常礼仪教育,主要包括个人生活礼节、家庭生活礼节、学校生活礼节、社会生活礼节和国家生活礼节五个方面,培养青少年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和文明习惯。
二、韩国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主要方法
韩国学校为了达到国家规定的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总目标,在道德教育过程中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教育方法。
1.课外实践法
在道德教育过程中,韩国学校比较重视开展青少年学生的课外实践体验活动,因为道德的本质就是一种实践精神。据有关资料的统计,韩国的中小学校共有90多种不同类型的实践教学活动,如爱国主义教育运动、传统艺术教育活动、国际青少年交流活动、自我心理调控训练和各种仪式活动等。正是通过开展日常化和生活化的道德教育活动,韩国学校培养青少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之最终成为懂礼貌和守礼节的好公民。
2.学科渗透法
在青少年道德教育过程中韩国学校注重各学科渗透教育的应用,如在国语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历史教学来展现韩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美丽的山河,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生活态度和习惯。3.社会服务法学校注重引导学生在参加社会服务活动中锻炼自己、提高道德意识、增进民族精神和砥砺道德情操。韩国青少年学生经常参加的社会服务活动主要有募集资金、环境治理、帮助老年人和残疾人、慈善工作等。
4.价值澄清法
价值澄清法是由美国著名教育家拉斯哈明提出来的,主要分为选择、反省和行动三个阶段和七个步骤,非常重视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形成,它强调学生的自我选择和自我判断,教师提供给学生一定的指导,然后由学生自主进行价值选择和判断。
三、韩国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主要特色
韩国作为东亚儒家文化圈国家,韩国青少年道德教育也深深地打上了儒家伦理思想的烙印,并体现了其自身鲜明的教育特色。
1.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
韩国非常重视传统思想文化教育,突出其民族性。韩国各级学校在开展青少道德教育的过程中非常注重把儒家伦理思想作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例如,学校对学生进行忠孝教育、廉耻教育和国民精神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民族意识和国家责任意识。在家庭里父母要对孩子进行日常生活礼仪教育,培养青少年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的生活习惯。此外,在韩国学校的校园里到处悬挂着本国历史名人的字画和肖像,以此来激发青少年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2.道德教育的社会化
韩国政府认为,道德教育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强调教育必须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建立了学校、家庭与社会三位一体的综合教育网。主要做法是:首先,学校召开家长联谊会,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始终与学生家庭保持密切的联系,充分发挥家庭在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其次,建立社会教育网、社会监督站与文明社区等。这些社会机构与学校保持紧密的协作,共同参与到青少年道德教育活动中去,从而进一步增强了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实际效果。
3.道德教育的生活化
韩国道德教育由于深受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影响,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思想被韩国学校和教育部门发挥到了极致。韩国学校注重把道德教育的内容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即道德教育生活化。韩国学校把道德教育内容划分为四大部分,即公民的个人生活、家庭邻里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国家民主生活。个人生活主要包括尊重生命、诚实守信、平等相待与生活节制等内容;家庭邻里学校生活主要包括尊敬长辈、宽容他人、家庭礼节、学校礼节与热爱自己的家乡等内容;社会生活主要包括公共秩序、民主秩序、帮助他人和维护正义等内容;国家民主生活主要包括爱国家、爱民族、维护统一、促进国际友好和维护世界和平等内容。韩国道德教育生活化有助于青少年学生从现实生活中体验道德情感,并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与道德选择。
4.道德教育的连贯性
当前,韩国学校道德教育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德育目标体系和符合青少年学生心理和年龄特点的、循序渐进的德育内容。在小学阶段,主要开设生活课和道德课,培养青少年学生良好的道德生活习惯。在中学阶段,主要开设国民伦理课和公民法制教育课,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和法制观。在大学阶段,主要开设国民伦理课和历史文化课,提升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从而最终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四、韩国青少年道德教育对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
在当今世界价值观日益多元化的形势下,韩国学校道德教育不仅没有削弱,反而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并形成了其鲜明的教育特色,从中我们可以获得一些重要的启示。
1.大力整合和利用我国优秀的儒家思想文化资源
韩国青少年道德教育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充分发挥儒家伦理思想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的核心作用。当前,儒家伦理思想既是韩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又是韩国学校道德教育的灵魂。在韩国,儒家伦理思想已经成为维系个人与集体、社会乃至国家关系的黏合剂。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东方大国,也是儒家思想文化的发祥地。我国各级学校在开展青少年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开发和利用儒家伦理思想文化资源,要将我国优秀的儒家伦理思想融入中小学的德育教材中去,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教材建设。各级学校还要逐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儒家伦理思想教学体系,将优秀的儒家伦理思想切实转化为青少年学生遵守的日常行为规范。
2.发挥多学科的渗透教育作用
韩国学校道德教育除了开设专门的道德课对学生进行日常的养成教育之外,还注重发挥其他各门学科的渗透作用。而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基本上是由专门教学部门来完成的,很难取得好的教育效果。为此,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注重发挥其他学科的渗透作用。例如,在语文课教学中要注重挖掘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价值,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在历史和地理课教学中通过讲授我国悠久的历史和辽阔疆域的形成来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在数学课的教学中通过讲授我国数学家的爱国故事来激发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爱国精神。因此,我们各级各类学校开展青少年道德教育要注重多学科的渗透教育,切实提高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3.着力构建生活化的德育目标和内容
韩国学校注重将道德教育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即道德教育生活化。道德教育为了生活,必须融入生活。道德教育要引导青少年从当下的现实生活走向未来的可能生活,进一步实现人生价值。因此,学校道德教育一定要引导学生走出沉闷的课堂,走进广阔的鲜活的社会现实生活,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感受道德、体验道德和践行道德,从而在活动中培养自己的品德。为此,首先学校要制订生活化的德育目标,制订以课堂理论教学为导向和以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为主导的生活化德育目标。其次,学校要大力整合目前的德育教材和教学内容,增加鲜活的能够满足学生实际生活需要的道德教育内容,尤其要着力增加学生参加课外道德实践活动的时间和内容,切实增强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活力。
4.注重发挥家庭和社会机构的重要作用
养成教育之于德育的重要意义虽已成共识,但在对养成教育的内涵理解和实际操作中,尚明显存在问题。第一,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受我国传统教育制度的思维惯性,社会逐渐形成了“以分数论成败”的人才评价标准。考试,这一原本作为衡量教育目的实现与否和实现程度的工具,却成为一切教育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结果导致教育目的的异化。与之相关的,人们将注意力集中于学生的学习行为结果上,并认为好的学习习惯是达成良好学习结果的充分必要条件,于是许多学校将养成教育的目标定位于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本该作为养成教育终极目标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及养成教育的宝贵品质———“提升学生自我意识”却被忽略掉了。第二,重视外在养成,忽视内在养成。目前的养成教育实践主要体现了两种价值取向:“规范规范”的知识性养成观和“规范行为”的行为性养成观。前者是指将道德知识的传输当作养成教育的全部,表现为德育教学化,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导致学生的知行脱节。后者将道德行为的外在表现当作养成教育的全部,片面追求德育行为,把行为凌驾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之上,造成学生道德行为的表面化和虚假化。在这两种养成观的指导下,教育者常常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出现,强调“他律”的作用,学生往往难以真正内化道德规范,更难以产生自觉、自愿的道德行为。真正的道德行为应是在道德信念的支撑下产生的稳定、自觉、持久的行为,道德信念是个体在道德实践中不断内化道德认知、升华道德情感、坚定道德意志、激发道德行为的过程中形成的,只有在“信念行为”养成观的指导下,才能具有长期稳定的自觉行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养成教育。第三,纠结于问题行为,忽略发展学生的优势。目前养成教育更多地将视角定格在学生表现出的所谓“问题行为”,继而以帮助与被帮助的线性方式进行教育,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首先产生的是心理上的“问题认同”,接下来便将“问题”作为回避学习、逃避责任的理由,最终导致学生的自我效能感降低和自暴自弃。这种结果背离了养成教育的初衷。养成教育应着眼于学生的优势和潜能,前提是树立“问题行为是青少年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的观念。在教育实践中,应打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育与被教育的简单线性关系,师生之间建立平等对话的关系,教师在学生的“问题行为”中发掘闪光成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调整自我认知,唤醒自我悦纳。
2青少年养成教育的路径选择
养成教育是基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青少年养成教育必须根据青少年自身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充分发挥全社会各方面教育资源的整体合力。具体说来,青少年养成教育应遵循系统化、发展化、生活化的发展路径。
第一,青少年养成教育是系统化的教育。养成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家庭、学校、社会是组成系统的要素,要素功能的优化是系统功能优化的前提,要素之间的协调配合是系统功能优化的重要条件。首先,优化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的功能。在家庭教育方面,父母要提升对子女的教育理念,改进家庭教养方式,改善家庭成员关系,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同时提高自身修养,身教与言教并重,以榜样的作用促进青少年的道德养成。在学校教育方面,树立正确的养成观,淡化教育功能的工具性,搭建养成教育平台,组织养成教育活动,同时建立对学生的多元评价机制,面向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在社会环境方面,要联合社会相关部门和各方面力量,加强对网吧的管理,净化网络空间,减少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其次,学校教育要充当好协调家庭教育与社会环境的中介角色,通过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促进家庭教育的科学化;同时与校外相关部门保持长期稳定的联系,广泛利用优质的校外教育资源,并积极联手营造优良的教育氛围。总之,在青少年的养成教育中,家庭、学校、社会缺一不可,三者虽然分工不同,但应保持方向上的一致和功能上的互补。
第二,青少年养成教育是发展化的教育。青少年是发展的人,这一本质特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青少年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和需求;二是青少年在某一阶段出现的“问题行为”不具有终身性,青少年具有不断发展的可能。第一层含义要求养成教育的重点任务应具有阶段性,如在初等教育阶段应重点训练学生基本的卫生习惯、遵守规则习惯、读写习惯、作息习惯等,在中等教育阶段应重点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为人处世习惯、锻炼习惯等,在高等教育阶段应重点培养学生的研究习惯、实践习惯、创新习惯。每个阶段养成教育的任务虽有侧重,但各阶段应前后连贯,保持一致,前一阶段任务的完成是后一阶段任务完成的基础,后一阶段的任务是在前一阶段任务完成基础上的提升。第二层含义要求教育者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养成教育的目的不是竭力挖掘学生的不足,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正是通过“问题行为”所带来的经验才不断发展和成熟起来的。“问题行为”终有原因,与学生一道寻找原因,发现学生的潜能,时刻抱以期望,指引学生发展才是教育者应该做的事情。
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相应的规定。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做任何事都要按规则去做。国家制定相关的法律,目的是为了人民能实现自己的权利与自由,青少年是祖国的栋梁,更应该努力学习,积极向上。
最近读了青少年法制教育读本,通过读本,深深增强了我的法律意识,感受了
法律的威严。读本中借着一系列案例,告诉我们一个真理:“犯法就要为之付出责任。”青少年触犯法律的的案件一件件,一桩桩。比如有这样一个案例,一名青少年因为与同学语言不和而发生激烈争吵,最后演变为打架斗殴,一名青少年因下手过重而造成另一名同学死亡,最终进入大牢,读到这,我都不得为这位错手杀人的同学感到惋惜,大好的青春年华就这样葬送在监牢中。这样的青少年还有很多,他们现在被关入大墙之中,后悔莫及。当他们见到自己的亲人后,一直在听他们的教育。当然现在听已经太晚了,如果当时听一下他们的劝告,也就不会落在这个泥潭之中。他们没有一个人不关心家里的,没有一个人不后悔的,没有一个人不想好好改造后到大墙外面去,获得自由的。如果再给他们最后一次机会,他们一定不会再犯罪的。
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的例子,比如:一个同学把另一个同学的橡皮弄没了,那个同学肯定会去找他算帐,就难免打架。在玩的时候,有人只是开个玩笑,拿一下别人的东西,而那个人以为他是故意的,就上去打架。现在很多少年罪犯都有一个规律是:辍学—流失—染上恶习—犯罪。往往也有很多人都不想杀人,而是在自卫时都误杀了他人。很多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他们没有把精力放在学习上,而是在社会上闲逛或去上网吧结识一些坏人。
我们平时要把精力放在学习上,不但要把数学、语文学好,更要把思想品德学好,要从现在开始,从我开始,和人相处要团结友爱,相敬如宾,做到宽宏大量,不要为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要有正确的思想观,不但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更要做一个有很好心理素质的新新人才,心理的健康,能使青少年犯罪降低到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