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税务会计工作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高职教育问卷调查及分析
(一)问卷设计内容调查内容涉及“你目前从事的职业及岗位”、“你认为最重要的会计职业能力”、“在校所学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对你从事的会计岗位影响程度”、“你所掌握的会计专业知识与技能对你的职业发展影响程度”、“你认为影响你职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会计人员最应该具备的职业素质”等系列问题。被调查的179位学生中,首届中专会计专业学生86人,首届高职会计专业学生93人中,目前其职业情况见表1。
根据访谈内容,如“你认为最重要的会计职业能力”、“会计人员最应该具备的职业素质”,同时参考国家会计学院对会计人员职业能力认定标准,笔者设计了会计职业能力问卷,具体情况见表2。
(二)问卷调查分析从上述显示的数据可见,80届学生从进校至今整整三十年,其职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少数从事会计和教学外,大部分在企业、政府机关、银行、保险、证券等部门从事管理工作,担任主要领导职务。2001届学生实际工作近七年,其中有60.2%从事会计工作,有39.8%从事管理、营销、教育等其他职业岗位。80届所有学生都认为作为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综合分析、解决问题、驾驭风险、人际沟通、终身学习、诚实可信等会计职业能力和素质,绝在多数认为会计人员应具有选择判断、组织管理、团队合作、创新等能力和敬业精神。2001届学生也一致认为会计人员应具备综合分析、人际沟通、终身学习能力。这使得笔者对目前高职“工学结合”模式下的会计教育产生许多思考,哪些是支撑他们职业发展关键能力,最能使其适应未来职业生活,以及继续教育所需要的完善基础是什么?重新审视高职会计教育中的职业能力,对高职会计教育人才培养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二、高职教育会计职业能力内涵
(一)会计基本职业能力 这种能力是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从业能力,包括与会计职业密切相关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会计专业能力是指具备从事会计职业活动所需要的技能及与其相应的单项与综合知识。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管理会计、税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理论与实务等知识与技能。对于专业基础理论,不能本着知识够用的指导思想,而是在基础理论课不减的情况下,设置宽泛的专业课程,从两届学生的调查“你认为会计应具备哪些职业知识”结果显示,所有学生都选择基础会计知识,80%以上选择财务会计、成本管理会计、税务会计、财务管理。多数学生认为,对于会计专业理论知识不仅仅要掌握,还要熟知各种会计处理方法的应用,并理解会计准则的基本内容和具体应用,对某一会计领域的会计现象和会计事件进行合理恰当地处理,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会计基本职业能力是会计人员胜任会计工作、赖以生存的核心本领,会计专业能力是基本生存能力,这种能力强调的是专业的应用性和针对性。
会计方法能力是指具备从事会计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包括制定会计工作计划、编制财务预算、分析和解决会计实际问题的思路、独立学习新会计知识、新会计准则等。如会计选择与判断方法:在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中有很多选择的空间,有存货计价的方法,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等,这些方法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不同的情况下应用,对企业会计核算与管理、成本、利润分析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又如控制和驾驭风险的方法:会计报表体现的数据说明了什么,反映了什么问题,有哪些风险,会计分析的重点和财务决策方法的应用等。会计方法能力是基本发展能力,是会计人员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获取新的技能与知识、掌握新会计方法的重要手段,对会计方法能力的要求是科学思维模式,强调方法的逻辑性、合理性。
会计社会能力是指具备从事会计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能力,包括人际交往、公共关系、职业道德、环境意识。如团队合作、协调沟通、人际交流的能力,稳定、冷静、认真、细心、严谨、可靠、敢于坚持原则、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处人处事能力。这种能力既是基本生存能力,又是基本发展能力,是会计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对会计社会能力的要求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强调对社会的适应性、行为的规范性。
(二)会计综合职业能力 这种能力即关键能力是指会计专业能力以外的能力,是超出会计职业知识与技能范畴的能力。它是会计方法能力和会计社会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也是会计专业能力的进一步抽象。会计综合职业能力包括超越了会计职业、会计职业知识与技能范畴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会计专业能力是指对新的会计准则、会计法律法规、会计制度的理解和处理能力,对整个会计过程的管理意识和能力,包括组织管理、过程管理、质量管理、时间管理、压力管理、风险管理、合理化建议、经济和法律意识等。从调查中可见,80届学生中有70%以上认为经济法、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金融知识等基础知识很重要,并认为要能够运用这些理论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事件,运用到具体的工作和管理中去。同时他们还表示,会计知识更新快,每年都有新的变化,更需要学会学习的能力。这一能力是会计专业能力的进一步抽象。
会计方法能力是指会计综合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财务决策能力,会计信息的运用、评价、传递和披露能力,会计全局与系统的思维,会计创新思维与创造力等。如会计核算的主要对象、会计计量的模式、会计假设、财务报告的编制以及会计实务的操作等方面,都需要有所创新,会计工作的创新能带来生产成本的降低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从而带动经济效率的增长。这一能力是会计方法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会计社会能力是指价值观、态度、行为等能力,包括正确地认识自我和认识他人,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具有自信、积极、勇气、胸怀等态度,具有善于学习、合作沟通、人际交流、有追寻理想等行为,具有自我控制和强烈的社会责任心,敬业精神,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崇尚正义、心地善良、意志坚韧等内在个性品质,具有成为一个和谐的社会人的内在动机等。它是会计社会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会计关键能力源于会计基本职业能力而高于会计基本职业能力,是会计基本职业能力的纵向延伸,其强调的是,当会计职业发生变更,或者当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时,会计人员所具备的这一能力依然存在。这种能力是会计人员的基本素质,会计人员不会因为原有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对新的职业不再适用时而茫然不知所措,而是能够在变化了的环境中重新获得新的职业知识和技能,通常被称为跨职业的能力。由于这种能力对会计人员的会计职业以及未来职业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会计职业教育中又被称为关键能力。
三、高职教育会计职业能力的思考
(一)进一步确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目标 教高[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作为指导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提出了高职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这意味着高职教育不仅强调针对职业岗位的操作能力,还注重职业适应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包括人际交往、团队合作、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创造力等职业素质。但目前高职院校在实施过程中有重技能轻素质的倾向,对“工学结合”的理解趋于片面,“高职教育培训化”的倾向日益突出,使得高职教育中的技能教育过于狭窄。会计教学也不例外,学生的实践性教育通常是简单的重复记账而缺乏系统的练习,涉及的会计业务通常是单一的而缺乏综合的内容,并缺乏情境训练。认识和理解会计职业能力内涵,能进一步确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以实现高职教育目标。
(二)理性选择会计人才培养与教学模式 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是选择高职会计人才培养与教学模式的依据。这里涉及到高职会计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两个问题,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是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在认识和理解了会计职业能力内涵后,就能更加明确高职会计教育的目标,从而理性地选择会计人才培养与教学模式,有效地进行会计专业和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根据会计岗位的特性。会计教学工学结合模式可采用工学交替、校企合作、建立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等多种形式来实现。加强实践性教育,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不仅能获得知识、技能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在实践过程中会伴随着世界观的形成或改造、社会生活基本素质的养成,最终实现个人能力、个性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充分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