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奥利弗的故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时代背景与创作目的的差异
《雾都孤儿》作为由导演波兰斯基改编的电影诞生于21 世纪初期,而该作品的小说原著问世于距今二百多年以前的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不同的时代背景决定了影视改编与小说原著定然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差异。不同时代的导演与作家面对着各自时代的观众和读者,其作品的创作目的也必然不同。在当代世界,各种文化的发展与传播日益密切并且越发多元化。这样的时代背景激发了影视艺术的创新与发展,给影视创作带来了更大的自由空间。2005 年《雾都孤儿》上映后,已经年过七旬,堪称大师级导演的波兰斯基在访谈中曾表达了他此部作品的创作动机。波兰斯基称,在2002 年完成了其巅峰之作《钢琴师》后就一直在思考后续影视创作的思路。他觉得在近50 年的导演生涯中越发想要拍摄一部专门送给孩子们观看的影视作品,于是他选择了深深刻在童年记忆里的那部小说《雾都孤儿》。的确,擅长描写儿童成长经历的英国文坛巨匠狄更斯的这部作品确实适合这种创作初衷。但是,要达到为青少年观看而专门制作的目的,加之要考虑到影视作品的时间与容量有限的问题,波兰斯基与编剧就必然要对小说原著进行大篇幅的删减与改编。正因如此,人们最终看到的2005 版电影《雾都孤儿》所呈现出的更类似于一部19 世纪英国儿童历险记。
与波兰斯基不同,狄更斯所处的是二百多年前英国的维多利亚时期。当时英国正在经历声势浩荡的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统领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狄更斯作为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更多的是关注当时的社会状况,主张惩恶扬善,批判资本制度的阴暗面以及工业化极度发展对人类生存环境带来的破坏。尤其是针对维多利亚时期颁布的扭曲人性的《济贫法》,狄更斯对此甚为愤慨。这部新出台的法律力图达成贫民自救的目的,因此在不准提高现有济贫院救济水准的前提下,接受救济的人必须在监管下从事超负荷的体力劳动以换取救济回报,借此逼迫穷人离开济贫院。这部当时出台的新《济贫法》充分反映出19 世纪英国工业化大发展时期资产阶级的剥削本质。他们力图最大化地挤压对穷人的救济,把穷人像犯人一样对待,克扣伙食开支,在管理上可谓专横跋扈。这种对穷苦民众的残暴对待不久便引起了当时社会的强烈反响,也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狄更斯创作了《雾都孤儿》这部饱含人道主义、人性及道德等因素的长篇巨著。此外,狄更斯当时创作这部小说还要考虑到是在报纸上进行连载这一因素。由于当时的大部分读者都属于英国的中产阶级。为此,他给小说主人公奥利弗设计了一个中产阶级出身却不幸流落社会底层的身世,以此唤起广大中产阶级读者的关注,吸引更多的人阅读报纸上连载的长篇故事,同时也能够促进报刊长期稳定的销量。然而,这种长篇而曲折的情节安排显然是无法在短短两个小时左右的电影中完成的。故此,电影版的《雾都孤儿》必然要削减大量的次要情节和人物,也因此表现得与小说原著差异迥然。
二、故事情节与人物改编的比较
电影《雾都孤儿》从影片伊始就直接给观众展现了奥利弗被送进济贫院这一情节,将奥利弗刻画成一个孤儿的形象,传达着给观众讲述一段关于一个孤苦伶仃孩童的坎坷人生经历的意图。与小说原著相比,电影开头部分就删去了原著开篇中关于奥利弗身世的描写,这正是出于为儿童观看而创作的目的,删减过于复杂和曲折的情节及人物,使之简明易懂,适合儿童的认知水平。可以客观地说,电影的开场设计是较为成功的。这种大手笔的删减完全符合创作目的,也为后续故事情节与人物的改编奠定了基础。回看原著,小说中关于奥利弗身世的描写涉及了过于复杂的超出儿童观众理解限度的内容。原著中描述的奥利弗是在贫民区出生的,他的母亲艾格尼斯在生下他不久后便死去了。在一旁护理的妇人老沙丽拿走了艾格尼斯留下的一个小金盒子,而那是有关奥利弗身世的线索。1 - 8 之后,由于贫困所迫,老沙丽无奈去当铺当掉了那个金盒子。在临终前,她将事情告诉了班布尔太太。在金钱的诱惑下,班布尔夫妇将赎回的小金盒子交给了一个名为蒙克斯的人,并且告之其事情原委。蒙克斯是奥利弗同父异母的哥哥。他追查老沙丽的下落就是为了找到奥利弗,并想办法陷害他以达到独占其富庶父亲全部遗产的目的。因为蒙克斯不学无术,他父亲对其大失所望并在临终前留下遗嘱,其中写明如果自己的私生子( 即奥利弗) 是个男孩,只要他是一个遵守法纪的人就可以继承自己的全部财产。回顾至此,可以看到原著中设计的故事情节极其复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涉及的主要相关人物数量颇多。如果再加上小说中为批判当时社会状况而进行的细节刻画以及次要人物的悉数登场,那么展现给读者的必然是一部鸿篇巨制。这其实也正符合狄更斯为报刊连载而对作品进行精心构建的创作目的。同时,狄更斯为小主人公奥利弗设计了一个中上层社会阶级的出身也迎合了大部分中产阶级读者的需求,也是其作品创作目的之一。但是,显然原著中的这些为成年读者构建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数量远远超过了儿童观众所能承载的限度。因此,在电影《雾都孤儿》中删去了关于奥利弗身世及其同父异母的哥哥蒙克斯等相关情节和人物。
在接下来的故事情节中,电影《雾都孤儿》刻画了奥利弗进入济贫院饱受苦难与折磨,后因要求多添一些粥而被赶出济贫院的经典桥段。这与小说原著中所要表达之意十分吻合,甚至因为传神的表演、音效、光影等影视独具的表现手法使得其比原著更加生动地呈现出新《济贫法》给穷苦民众带来的深痛迫害。在被赶出济贫院之后,奥利弗被带到索厄伯里的棺材店做帮工,继续遭受剥削与不公的对待。由于棺材店另一帮工诺亚克莱波尔经常拿奥利弗亡母之事对其进行嘲弄,引发二人打斗,最终受到屈辱的奥利弗负气出走。诺亚在此段电影故事情节之后就再未出现,这与小说原著是有区别的。原著中讲述了诺亚与棺材店女佣夏洛特是情人关系,在奥利弗出走之后,两人偷窃了棺材店里的钱财,而后一起逃离并辗转来到了伦敦,最终加入了费金盗窃团伙。从电影基于儿童观众的创作目的来看,影片中删去了诺亚后续的戏码更多的是考虑到儿童观众的认知水平以及信息承载量有限,删减并改编之后的故事情节和人物使得孩子们在观看时显得更加简洁易懂。随着诺亚后续戏份的删减,影片中后来费金派诺亚去跟踪女贼南茜的情节也被改编为费金安排小贼逮不着的机灵鬼杰克道金斯去完成跟踪监视的任务。接下来,奥利弗被杰克带入费金的贼窝直至被好心的布朗洛带回家中休养的故事情节与小说原著演绎得极为一致,小说的细节刻画更加细致入微,而电影展示得更具视觉冲击力。在布朗洛家中休养以及南茜告密的故事情节中,电影对原著中的人物和情节进行了大幅度改编与删减。原著中主要讲述奥利弗在一次还书途中被再次劫回贼窝。随后,被挟持去偷盗梅丽夫人的宅邸。奥利弗被管家开枪打中后被丢弃在水沟但并未死去,后又被梅丽夫人及其养女罗斯小姐等人所救。女贼南茜偶然中听到了蒙克斯与贼头费金的谈话,得知了奥利弗的身世以及蒙克斯对其实施的险恶诡计。于是,心存善念的南茜找到罗斯小姐并据实以告。至此,这些主要情节和人物在电影中被改编为奥利弗在还书途中被劫走后,比尔挟持其再次前往布朗洛家实施盗窃,并被比尔开枪打伤。后来,奥利弗又被带回到贼窝。南茜不忍其被灭口,于是联系了布朗洛先生。通过比较不难发现,电影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显然被改编得极为紧凑集中又简单明了,易于儿童观众理解。而原著此部分涉及人物较多,情节设计也极为复杂,能够极大地引起连载报纸读者的阅读兴趣。
最后,在故事大结局上,电影与原著之间更是大相径庭。在电影中,比尔挟持着奥利弗逃窜,最终比尔不慎被绳子吊死。这种改编使整部电影具有高度的完整性,主要人物始终聚焦在奥利弗、比尔、费金、布朗洛身上,简单易懂,人性的善恶表现鲜明,符合儿童观众的认知水平。而原著中,奥利弗始终与梅丽夫人等在一起,比尔与小贼查理相遇并打斗后不慎吊死,奥利弗的身世之谜被揭开,蒙克斯、杰克、贝茨等人也都有不同结局。小说原著设计的故事情节纷繁复杂,人物众多,全方位地展现了19 世纪英国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们生活的真实境况。
三、作品主题与艺术效果的回看
Performed in English with Chinese Subtitles
根据英国文学大师狄更斯经典名著改编
巡演英国、德国、意大利、法国、荷兰、捷克、日本、新加坡等国后首度访华
年均演出1000场的英国传奇剧团――TNT剧院
英国经典名著的现代演绎
英国原版经典话剧《雾都孤儿》
(英语对白,中文字幕)
我们是一支忧伤的乐曲
它抓住我们永不松手
噢,我们是天使赐予的一对儿
那意味着你是我的唯一
啊,伦敦,啊,伦敦城
伦敦城正在倒塌
这就是我们所知道的
是的,这是我们所知道的伦敦
满街的乞丐触目惊心
济贫法毫无作用
这就是我们所知道的伦敦
天空在流血,雨在不停地下
烟雾和乌云掩盖了伦敦的羞耻
黑漆漆的天空滚动着雷声
看着他一路蹒跚,伦敦城响起了笑声
不知道哪儿才能找到庇所
穷人的旅馆
懒人的客栈
免费的茶水,一日三餐不用花钱
都来吧,所有的乞丐,犯人和有罪的人
道德教化都见鬼去吧
故事发生在十九世纪的英国。
一名失去了母亲的初生婴儿被当地教会收留,取名奥利弗。
九岁时,奥利弗被先后送去工厂及棺材店做学徒,最终不堪忍受折磨,星夜出走,来到伦敦。
在饥寒交迫之时,奥利弗遇到了以偷盗为生的费金一伙,费金见其聪明伶俐,便想训练奥利弗成为一名扒手。一次奥利弗与其他孩子一起上街,孩子亚狄偷窃失手,奥利弗被误抓入警局。
伦敦富翁罗勃特因冤枉了奥利弗偷窃感到很内疚,见他又可爱又可怜,便将其领回家。在那里,小奥利弗既不愁吃穿,还能上学读书。有人竟还暗中发现小奥利弗竟是富翁罗勃特的亲生外孙。
可是一次奥利弗在街上被费金一伙撞见,又被其抓了回去。他被绑回贼窝后遭到毒打,费金的同伙南茜得知小奥利弗的身世后十分同情他,决定救他出险。
南茜暗暗将消息告诉了罗勃特,答应下次带奥利弗回来。不料南茜的计划被费金一伙发现,她被活活打死。后来,罗勃特带领警察直捣贼窝,救出了奥利弗,费金一伙也最终被吊死。
原著By Charles Dickens(英)
改编Adapted by Paul Stebbings & Phil Smith
导演Directed by Paul Stebbings
编曲Original Music by Thomas Johnson
舞美设计Set Designer Berndt Gross & Paul Stebbings
[关键词] 戏剧性;叙事结构;主题思想
《亚历山大大帝》是好莱坞导演奥利弗·斯通拍摄的一部史诗巨制,对他本人而言,拍摄本片是一直以来的梦想,他说:“我在学生时代就总是幻想时光倒流,自己扛着摄像机来到真正的历史场景中记录下亚历山大的战争。”整部影片筹备近10年,耗资1.6亿美元,拍摄横跨欧、非、亚三大洲,辗转多个国家;而就是这样一部大制作电影,影片全球上映前便极具争议,上映后则不断为恶评所包围。美国主流评论骂声一片,热门影评网站“烂番茄”的好评率仅13%,IMDB评分只有5.4分。其中,影片叙事方式如人物塑造及故事情节等成为电影批评主要的焦点。《纽约时报》评论说:“幼稚的剧本,混乱的情节,令人震惊的差劲表演,奥利弗·斯通的史诗让人失望”;《华盛顿邮报》则指出男主角“柯林·法瑞尔眼泪涟涟的表演使亚历山大看来更像个‘疯狂主妇’而非士兵”;希腊律师团控告奥利弗·斯通在影片中歪曲亚历山大性取向的官司使事态异常纷乱;《综艺》则对影片的失败直言不讳:“最多算一次光荣失败,聪明、野心勃勃,但严重缺乏叙事才能和感情带入”;影片更是提名了2005年金酸梅奖最差影片。
与奥利弗·斯通演绎的其他电影作品相比,本片无疑让众多观众感到失望。影片中奥利弗·斯通摒弃了过去情节铺叙跌宕起伏的一贯风格,故事叙述趋于碎片化;3小时片长,使影片承载内容十分庞杂,似乎没有一条清晰线索纵贯始终,以致观众难以理解,那么,这部支离破碎又充满缺陷的影片,就是奥利弗·斯通耗费10年想要塑造的艺术作品吗?或许应当改换提问方式,奥利弗·斯通为什么会选择碎片化的故事叙述?其真实目的何在?有鉴于此,有必要变换视角来重新审视影片的叙事结构,相信由此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理解电影本身。
一、《亚历山大大帝》的叙事结构
为什么要选择碎片化的故事叙述?这与奥利弗·斯通对影片艺术结构的革新不无关系。艺术结构对于影片而言,首要是故事的叙事方式。本片既抛弃了那种从头说起、原原本本、平铺直叙的传统叙事手法;也不是简单采用倒叙:故事由回忆展开,回忆完了,故事也便结束。上述两种叙述(顺叙和倒叙),起点都是相对固定的,要么是从起点站出发,要么将终点站视为出发点。而本片当中的叙事方式与众不同,别出心裁采用了影视界少见的戏剧性的叙事结构。
故事最初的叙述由故事边缘的讲述者“托勒密”的回忆开始,勾勒了亚历山大生命行将结束前一幕:将领们围立在亚历山大身边,焦急等待着他说出帝国继承者的名字,亚历山大则挣扎着用手指向空中飘扬的战旗并最终垂下。那么,亚历山大的这个动作意味着什么?这给故事首先留下了悬念。故事既然由托勒密的回忆展开,回忆将故事终点视为出发点,叙述原本应按倒叙展开,回到亚历山大成长的早期,一步步将故事铺陈开来;然而,正式的叙述急转至下一幕场景,重点展现亚历山大与波斯王大流士三世之间一场重要的决战——高加米拉战役。该战役中亚历山大率领的马其顿军队取得了最终胜利,并由此开创出一个横跨欧亚的大帝国。高加米拉战役的成功,历史上是亚历山大帝国事业辉煌的顶点,按影片传统叙事逻辑,故事情节应当在中间或结尾位置重点渲染;然而影片叙事刚进入正题,便已将原本最精华部分加以呈现。
为什么选择从故事中间开始叙述?至少说明影片叙述故事时,其重心并非放在战争场面上;而此种叙事结构,使故事出发点有着很大选择空间,整个故事时间跨度被拉大,而由哪里开始进入故事,则需要导演在艺术上的胸有成竹。其实,欧洲剧作家在组织戏剧故事情节时,便擅长从故事中间说起,剧情刚开始,就已经接近整个故事的终点。剧中主要人物都是带着自己的历史上场的,在冥冥中将各自命运纠结在一起的一张罗网,在戏剧正式开始前便已撒下。而这样叙述的目的,是使得戏剧情节展开能够同时朝着相反的方向推进:顺叙和倒叙。本片正是采用了这样一种戏剧性的叙事结构,当表现高加米拉战役一幕刚结束,故事情节的展开便自然流向顺叙和倒叙两个方向:一面书写亚历山大进一步拓殖亚洲的历史事迹;一面刻画亚历山大成长为英雄到自诩为神(宙斯之子)的心理轨迹的变化。顺叙与倒叙又相互交织,倒叙是顺叙之因,顺叙是倒叙之果,在向未来推进的过程中(顺叙),同时展现过去(倒叙),临近叙事结尾,整个故事才以它完整的面貌呈现给观众。
应该说,这种超越传统的戏剧性叙事结构本已很复杂了,然而,影片又引入了故事边缘人物“托勒密”来担当故事的叙述者,由“托勒密”以第一人称语气向观众转述故事内容。通过此种方式,本片便有了双重叙事框架结构。这样的叙事结构,在电影创作中可谓一次十分大胆的创新,它突破了观众传统以来欣赏电影的习惯,难怪这部非常规的电影正式放映之后,会很快引发巨大的争议,以致多数影评者都给出了很低的评价,甚至指责影片讲述了一堆乱七八糟、不成体统的故事。
那么,为什么要选择戏剧性的叙事结构呢?选择该叙事方式,重要原因之一必然是影片想要展现更为丰富的内容,而这需要更为复杂的结构加以承载。另一个原因则是奥利弗·斯通想要将自己隐蔽起来,不以现代人的角色、身份在影片中发表议论,或与现代观众直接对话,而是想让故事当中的人物自己来叙述。在此有一个重要但又常被忽视的问题,影片在组织它复杂的叙事结构时,为什么会选择将亚历山大生命行将结束前的一幕作为故事叙事的起点?我们说故事起点的选择应该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故事叙述的起点正是我们对本片理解的起点。可以这样认为,尽管这样的处理在故事情节上徘徊不前,但它在艺术效果上却引出了一个巨大悬念;更为重要的是,它为观众提供了一把钥匙,原本贯穿整部影片主要的线索晦暗难明,现在有了这把钥匙,就能够较为容易看清它真实的脉络了,而这应该是奥利弗·斯通的用心所在。
二、《亚历山大大帝》的叙事主题
采取一种复杂的戏剧性叙事结构,想要讲述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这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影片表现的叙事主题。事实上,影片要讲述的并非是一个历史、人物或战争故事,它要讲述的是一个关于人性的故事。奥利弗·斯通创作的激情并非来自要显示这个我们都能看见的现实世界,而是为了要发掘人最隐蔽的、最深层的内心世界。影片故事中暗含了众多古希腊神话人物符号,如狄奥尼索斯、阿芙罗狄忒、宙斯、阿喀琉斯、帕特洛克罗斯等,每个符号背后都包含一定寓意,他们是揭秘亚历山大内心世界的标识,并由此创造出一种气氛,取得了一种象征的色彩。
这样一个复杂的叙事系统,要处处运转并衔接妥帖已极为不易,而影片更采用前呼后应的叙事手法,如序幕出现的场景又在影片即将谢幕前再次呈现,通过近3小时对电影的阅读,谢幕前的场景在表现上相比序幕有了更丰富的意义,亚历山大将手指向战旗的方向,其指向的意义终于可以理解:所指是战旗上的雄鹰,而此时的“雄鹰”则寓意着“自由”。“自由”也正是影片想要体现的亚历山大内心世界的独白,而其不断追求自我自由意志的过程则正是影片贯彻始终的主题。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追求自由的意志在现实中无人理会,亚历山大刚一离世,将领便为瓜分帝国地盘而撕扯亚历山大的尸身,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现实人性的堕落,进而烘托亚历山大人性的光辉。
奥利弗·斯通通过叙事结构包容曲折复杂的故事情节,去探索他所关心的人物的“人性”,可以说人性的探索是贯穿本片的一条主要线索。不断追求“自由”,是因为影片中亚历山大一生欠负“自由”,这种欠负主要展现在故事倒叙的进程中,“托勒密”这个站在故事情节之外的人物,虽然絮絮叨叨,却并不是多余的人物,他在影片中起着无可代替的作用,某种意义上他也是奥利弗·斯通本人的化身。我们通过“托勒密”的旁白,看见亚历山大内心世界变化的轨迹:母亲奥林匹娅斯与其父敌对的情感,残酷无情的宫廷内争,父亲菲利浦被弑时的阴霾等在心中挥之不去,亚历山大“人性”不断承受来自外部和内心的压力,使其难以忍受;而远离宫廷,逃避熟悉的生活世界,不断追求征伐中的自由与荣耀转而成为亚历山大生命存在的真实意义。
令观众惶惑难解的地方,也许正在于影片既鲜明表现了“爱”与“恨”的紧张对立,又暗示了“爱”和“恨”暧昧的转化和统一。亚历山大总在否定他者的内心世界中寻求自我自由意志的实现。否定父亲,将其塑造为酗酒和无能的形象;否定母亲,将她视为复仇女神,终生不愿与之见面;否定老师,不满他对文明与野蛮世界的划分,致力寻求民族间平等的新路;否定情伴,与其许下山盟海誓后又不断背弃;否定亲信将领,因为他们“莫须有”的背叛和对自己尊严的污辱而杀戮;他不断给亲近他的人们带来深重灾难,越是亲近的人越是被他视作自由意志实现的束缚。在他的世界中,因果轮回,爱恨交织,想要获得自由便要创造恨来摆脱束缚;而在摆脱束缚时却又会因爱的失去而产生更多凄厉和痛苦。
影片中亚历山大人性的复杂,对亲近者的残酷,使评论者很难界定亚历山大的人格价值,他们不能忍受影片创造一个与历史形象迵然不同的可恨的怪物,而此种创作更招致观众普遍的不满,这给影片本身都带来了灾难。然而,我们逐渐理解影片塑造的亚历山大这一人物的形象,我们看到爱与恨——人类情感的两极,同时成为亚历山大个体生命的强烈需要,这两股极端的感情都是他同一生命的燃烧。爱和恨在他身上既相互对立又存在着能够相互转化的统一性,恨是爱的异化,爱是恨的复归,这造就了他爱恨对立与统一的人性复杂性。
三、结 语
概言之,奥利弗·斯通在导演影片《亚历山大大帝》时采取了戏剧性的叙事结构。在这种叙事结构下,叙述从故事的中间开始,它使得故事情节展开能够同时朝着顺叙与倒叙不同的方向推进,而引入故事边缘人物“托勒密”作为主要的叙述者,则构建了影片叙事的双重框架结构,以此来承载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满足隐蔽导演自我的需要,这使得叙事结构不再呈现传统的线性样态,而是交织成一张纵横交错的故事网络。构建此种非传统的复杂的叙事结构,要表现的主题是亚历山大追求自我自由意志实现的过程,而关于人性的探索则是贯穿整部影片主要的线索。
[参考文献]
[1] 汪献平.电影叙事与戏剧叙事之比较[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5(01).
[2] 妥佳宁.锁闭式·网状结构——最具叙事张力的双重戏剧结构[J].戏剧文学,2007(09).
【情节素材】
关键词:学会反抗
台词重现:“你要么捍卫自己,要么被扁一顿。”
影片中,文森特带着小男孩奥利弗外出后,给了奥利弗一把零钱,让他打电话给母亲报平安。在电话亭边,奥利弗遭到了三名男同学的毒打,弱小的奥利弗被打倒在地,鼻血肆流,动弹不得。文森特看见后,吓退了三个小男孩,将奥利弗从地上拉了起来。随后在车上,文森特教育小男孩,要懂得捍卫自己。接下来,文森特开始教导奥利弗在挨打时应该如何自卫,奥利弗回到学校后,依然受到几个坏小子变本加厉的欺负,此时的奥利弗迸发出极大的勇气将对手击倒在地。在两个打架的小男孩被罚打扫卫生时,他们反而成了好朋友。奥利弗的还击为自己赢得了尊重,在学校里再也没有无端地受到捉弄。
【微评论】在生活中,我们既要学会妥协,也要学会反抗,反抗并不是粗暴与野蛮的代名词,而是意味着自我保护与坚定立场,意味着获得自信与他人的尊重。有时候,学会反抗,学会说不,才会让我们真正地成长。
【适用话题】敢于说不;成长;勇敢一点……
关键词:学会欣赏
台词重现:“你很悲伤。”
在他人眼里,文森特是一个没有优点的人,不思上进、生活邋遢且潦倒不堪。而在奥利弗眼里,文森特却是一个有趣的人。当文森特问他,“你认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奥利弗真挚地回答,“你是一个悲伤的人。”文森特教他怎么赌博、赛马、玩乐透……在一系列看似对小孩无益的事情里,奥利弗却学到了对自己有用的东西:风险与孤注一掷,以及如何大声说话与有魅力。文森特虽有严重的缺陷,但奥利弗却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欣赏他、肯定他。与之相应的是,这种欣赏也让文森特从他身上学到了造就圣人的一些可贵品质:勇气、怜悯,以及崇高的人性。
【微评论】看待他人,需要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如果我们常能以宽容的心来对待他人,以欣赏的眼光来肯定他人,那么,收益的不仅是自己,同样也会让对方受益匪浅。
【适用话题】学会宽容;换个角度看问题;长处与短处……
关键词:表象与实质
台词重现:“圣人就是牺牲并致力奉献于其他的人。”
在影片开始,文森特的形象是野蛮而粗俗的,凡事斤斤计较,对于临时照看被邻居托付的小孩也不忘收费。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观众会明白文森特锱铢必较背后的原因。文森特的妻子生病并且已经不记得他了,为了更好地照顾妻子,文森特坚持让妻子住最好的疗养院并不惜花费高昂的费用,在过去八年的时间里,文森特每个星期都会帮妻子洗衣服并且陪她说话。影片中当文森特获悉妻子去世的消息后悲伤的情形让很多观众动容,也让人们对他的看法开始改观。文森特的重情重义还表现在对于陪伴自己的老猫,让猫吃高级猫粮而自己却吃沙丁鱼罐头。正是文森特这些内在的美好品质,最终打动了他人,赢得了大家的认可。
【微评论】很多时候,我们往往被人或者事物的表象所迷惑。多一些耐心,多一些等待,我们或许会看到与表象完全不同的事实,会欣赏到他人美丽的内心世界。
【适用话题】内在与外在;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关键词:乐观
台词重现:“我在向他展示这个世界是如何运作的,人们工作,拿报酬,再喝喝小酒。”
影片中,奥利弗的母亲惊讶地看见儿子正在文森特的院子里卖力地开着脱草机,事实上贫穷的文森特院子里光秃秃的只有一块几乎没有草的土地,在脱草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以及尘土漫天的小院里,文森特正在悠然自得地喝酒。在他看来,即便生活向你展示的是一团糟,你也应该做一个乐天派,这样,你的生活就会处处充满乐趣,充满魅力。
【微评论】一个人从小到大,无疑会经历无数大大小小的事情,顺境与逆境、理想与现实等等,无论何时,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是尤其重要的,它能让你在乌云背后看到晴天,并保持勇往直前的勇气。
【适用话题】笑对人生;热爱生活;保持内心的欢乐……
【人物素材】
梅丽莎・麦卡西:化劣势为优势的喜剧明星
在影片中扮演单身母亲麦琪的是现年44岁的美国知名女演员梅丽莎・麦卡西。她从单人脱口秀节目开始自己的演艺事业,凭借在众多喜剧中的搞笑疯狂形象而走红,曾获得第63届艾美奖喜剧类剧集最佳女主角和第84届奥斯卡奖最佳女配角提名。初涉演艺事业时,因为她超标走形的体重,早先有电影评论家将她与河马相提并论,对她进行大肆嘲讽。苦恼的梅丽莎也曾努力地试着减肥,在经历短暂的低迷期后,她学会将自己的劣势转化为优势,利用肥胖的特点在众多影视中塑造了一系列深入人心的形象。现在的她从心态上早已脱胎换骨。她坦言,肥胖虽然使自己的形象大打折扣,却在另一方面为自己的喜剧事业带来了莫大的帮助,也因此让自己的心态趋于平和与淡定,“在如此巨大的收获面前,怎么还能再讨厌这幅肥胖的身躯呢?”
也许你永远都不会感受到奥利弗·特威斯特(小说的主人公,那个可怜的小男孩)心酸的成长过程。
他在一个我们想象不出来的肮脏的济贫院出生。他有一个我们意想不到的身世背景。他亦有一个正常人无法接受的成长历程。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小说里所描述的这些事情实在是太残忍了。他人的侮辱,打骂,欺侮,忽视,利用,使这个孩子连天生的孩子气都无法挽留。但是,残忍的苍天给予了他善良,勇敢,智慧,纯洁。他就是靠这些才取得小说最后那个完美的结局。
如果让我想讲故事一样把小说的内容叙述出来,我想我不能胜任。因为奥利弗留给我的并不是这个故事的情节,而是他的高尚的品质。放下书,回味书中的那个弱小的主人公,我真想永远沉醉其中。但是,沉浸在这部小说中无疑是痛苦的。因为作者狄更斯把那些坏人描述的无恶不作。这太令人气愤了。同时,他们的结局也让读者甚是爽快。
在读《雾都孤儿》时,泪水一次次“冲”出我的双眼。如果我也有那样的命运,我会那样坚强吗?会吗?我会想奥利弗那样坦然面对吗?
我做不到,真的做不到。
他顽强的抵抗命运,
他坦然的面对一切,
一、引导学生阅读经典著作
经典名著的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它们是我们的精神源泉,更是我们代代相传的瑰宝。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广泛地阅读经典名著,引导学生从小就广读博览,日积月累地积淀文化底蕴,在一次次的阅读中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潜移默化地学会感恩。如《雾都孤儿》,它主要讲述了一名生长在孤儿院的叫奥利弗的男孩。他是一个敏感温柔,但又不失勇敢坚强的男孩。虽然从小在济贫院生活的他饱受欺凌,但却始终保持了一颗纯真善良的心。虽然费金费经心思想让奥利弗走向黑暗,但奥利弗始终拥有出淤泥而不染的心灵。善良的奥利弗历经重重困难后,终于和他的姨妈等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通过阅读这本著作,引导学生深刻体会虽然奥利弗出生于苦难之中,在黑暗和充满罪恶的世界中成长,但是在他心中却始终保持着一片纯洁的天地,一颗善良和感恩的心。再如主题为对自然感恩的《瓦尔登湖》,对生命和生活感恩的《鲁宾逊漂流记》,还有我国的《论语》《二十四孝经》《礼记》《三字经》等等。通过阅读经典著作能够引导学生吸取到人生的智慧,能够引导学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开阔眼界。这对于学生传承古代文化的精髓,奠定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正确的道德观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引导学生学习短小精美的寓言故事
如果说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阅读经典名著有点困难,那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短小精美和富有哲理的寓言故事或者童话故事,引导学生在阅读故事内容的过程中受到良好感恩意识的熏陶,唤醒学生心灵深处的善根,促使学生产生感恩情结。如“孔融让梨”,孔融知道自己吃小的,长辈吃大的。从这个故事中教导学生学会谦让并要尊敬长辈。如“感恩的小鸭子”,讲的是一个即将被孵出的小鸭子误钻进了猫的肚子下面,它出生后就把猫当作了自己的妈妈,于是小鸭子就亲热地扑在猫的怀里,喊着:妈妈,妈妈,亲爱的妈妈。猫看见小鸭子就手脚麻利地架起了篝火,准备烤鸭子吃,小鸭子站在火旁的时候还以为猫妈妈在给他烤火取暖。这个时候正好老鼠出来散步,把小鸭子从火旁拉了出来,小鸭子却很生气,不停地喊“妈妈救我,妈妈救我……”,最后跳下来飞奔着找猫妈妈了。猫一阵窃喜,又想做一炖鸭煲,在制作的过程中又被老鼠救走,老鼠试图告诉小鸭子猫不是他的妈妈,但是小鸭子还是跑回去找到猫妈妈并表达了一番久别重逢的喜悦。当猫妈妈再一次想用小鸭子煮汤喝时,小鸭子一边流泪一边对猫妈妈说:“妈妈永别了,我依然爱你。”一边准备跳下去,就在那一瞬间,猫接住了正要跳下去的小鸭子,并把小鸭子抱在怀里,不住地感慨“你真是一只善良的小鸭子”……在引导学生阅读寓言故事或者童话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故事情节和故事中的人物,并对故事内容展开丰富的联想,促使学生把故事内容与具体生活相联系,把感恩情结转化为感恩行动。
三、引导学生在相应情景和实践活动中学会感恩
孤儿奥立弗本是上流社会一个有钱人的私生子,他年轻的母亲因长期得不到关爱,只身一人饱经跋涉 、思虑之苦后,在生下他后就离世了。他来到人世后,从未得到母爱和家庭的温暖,在所谓的慈善机构济贫院里过着地狱一般地生活,九岁就被送入一家棺材店当学徒。因不堪忍受非人的待遇,逃向伦敦,却不想又被小偷所骗,跌进了一个事先安排好了的陷阱。由于遇到了好心人,才转危为安,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面对欺骗、狡诈、贪婪,奥利弗选择了那条艰辛的道路,虽然身陷泥泽,但是,他的良心却没有泯灭。为了生存,他不得不偷东西,但在看到“同伴”的手伸向别人的口袋时,他恐惧、惊慌,拔腿跑开;获得遗产,他更没有欣喜若狂,感到十分开心与幸福,忍受了艰辛,他收获了幸福,他的心地善良,使结局幸福而美好。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小故事,宋元之际,世间纷乱。一日,学者许衡外出,天气燥热,口渴难忍,适逢前方有一棵梨树,众人纷纷摘梨解渴,唯有许衡不为所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摘梨解渴,答曰:“不是自己的梨树,岂能乱摘?”众人笑其迂腐:“世道这样混乱,梨子早没主人了!”许衡却正色:“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好一个“我心有主”,我心有主,在乱世中不随波逐流,在罪恶中不误入歧途,许衡与奥利弗都有心灵这块净土,即使出了淤泥也毫不污染,虚伪纷乱的世道中没有堕落,有的只是坚持这份高尚的情操。守住了心灵,黑暗的道路有心中的灯火照亮,跌宕起伏的海面有心中的指南护航。
不要怨山路艰险难攀登,只是尘世的浮华蒙蔽了你明亮的双眼,使你看不清方向,一片迷茫;不要怨海上涛风难横渡,只是利益诱惑模糊了你分辨的感觉,使你找不准航向。你的面前没有山路,艰难困苦只是因为心,你的面前没有大海,潮起潮落还是因为心。利益和欲望熏黑了心灵。摒弃心中的杂念,恪守心灵,保持高尚的情操,你会发现,收获的东西不单单是幸福。
在CCTV 6重温《阳光小美女》,我感觉到自己心里发生了好玩的变化。几年前初看时最喜欢的情节是一家人在选美舞台上肆意跳舞,对一切世俗规则说“去他的”;而现在我最喜欢的是小美女奥利弗问她的舅舅,“你为什么不开心?”要知道那个人刚刚情场失意、事业受打击、自杀还未遂,失败中的失败,可奥利弗觉得难道这样你就不开心了吗?她提出的这个可爱的问题治愈了我一整晚的坏心情。
从今年初,我开始在工作之余着手拍摄一部纪录片,我想记下的是我身边那些最开心的人(除去傻开心)。他们真是些最杰出的人类,一样活在这个不怎么样的世界,清醒却又快乐,这让我很感兴趣。我想知道这是为什么,他们的大脑里多了些什么,竟然会比我这样的人开心那么多。
我站在摄影机后探究这个疑惑的答案。我发现他们与我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们活得非常明确,这些人不会被“你为什么而活”这样的问题难倒,他们在清晨因一个愿望而醒来。有人每分每秒渴望求知,有人居无定所半生在路上不断寻求自我超越,有人致力于改变一个传统行业的环境,相比于那些愿望,一生实在太短暂了,所以他们总能战胜寂寞和恐慌。
我想起另一件事。过年的时候,高中同学聚会看望从前的班主任。许久未见,她已经到了退休的年纪,大家相互问候之后,没一会儿,班主任就开始担心起她的学生们,“你们都买房了吗?”紧接着班主任和我们探讨起来,她说近些年购置了多套房产,远近无忧,悠游自在的老年生活近在眼前。可她还是心中不安,害怕钱放着会变薄,只好不停地买房卖房来给未来上一份保险,她认为在当下的时局中只能这样。这让我很意外,在生活众多的可能性之间,这位我敬佩的老师,选择了最没有信心的一个。
当老师对学生进行这样的生活教育,房子就好像不是用来住的,而是用来圈养人生的。我们被它困住了,好像它是大家唯一的指望和信仰。作为长期租房的人,我向来没什么发言的机会,仅听别人在聊,我就觉得枯燥难耐。我看到那么多人把买一个鸽子窝当作自己最好的故事,于是我,一个地地道道的无产者,产生了一种不可思议的优越感――我有点儿同情他们。
由斯图尔特兼任编剧和导演的处女作传记电影《香水玫瑰》在今年的美国特柳赖德电影节(Telluride Film Festival)上首秀,并于9月8日在加拿大多伦多电影节上进行了展映。这部涉及中东政局的影片正式登陆北美院线要到11月9日,而上映前的密集亮相,为新片炒热气氛的同时,也给斯图尔特招来不少麻烦――有伊朗媒体公开谴责他“反伊朗”,是极端犹太复国主义的鼓吹者。斯图尔特对此早有预料,他说自己已经做好准备聆听各方的声音,不管电影票房和口碑如何,都能坦然接受。
不过,外界最为关注的仍是斯图尔特未来的去向。一系列高调的电影宣传是否预示着斯图尔特准备离开主持界转战电影圈?《每日秀》及其衍生节目近期频繁的人员变阵,也不禁让人猜测斯图尔特也许要与《每日秀》分道扬镳。
面对频繁的出走传闻,斯图尔特夸张地露出一脸惊讶的表情, “什么?你听到了什么传闻?难道有小道消息我的老板准备炒我鱿鱼了?”提起主持了16年的《每日秀》,他耸了耸肩,“任何一件事做久了好像就变得理所当然了,当然也会伴随一些煎熬,但起码现在,我还很享受。”
结缘《玫瑰香水》
斯图尔特从未打算担当编剧并亲自执导《玫瑰香水》,进入电影圈,有偶然,也有必然。
《玫瑰香水》改编自英国BBC的伊朗裔记者马济尔・巴哈里(Maziar Bahari)所撰写的回忆录《他们冲我而来:一个家庭关于爱、禁锢和生存的故事》(Then They Came for Me: A Family's Story of Love, Captivity, and Survival)。
斯图尔特和巴哈里的命运交点就发生在《每日秀》。2009年,马里尔・巴哈里前往德黑兰报道当地大选,期间与伊斯兰共和国革命卫队发生冲突。随后,巴哈里作为嘉宾出镜《每日秀》接受连线采访,不久后他被冠以“间谍”的罪名在伊朗监狱关押了118天。巴哈里在囚禁期间遭受了严格的审问,因为一直被蒙住双眼,巴哈里不知道审讯者的样貌,但深深地记住了他身上的玫瑰香水味道。
2009年10月17日,巴哈里在多方努力下得到释放,8天后他的女儿降生,如今他和妻女一起生活在伦敦。他认为接受《每日秀》的采访跟自己的被捕无关,但毫无疑问,他们的人生因此产生了交集,“乔恩・斯图尔特的名字数次回荡在伊朗那间黑暗的审讯室,他就这么卷入了我的故事。”
斯图尔特也对这段异国经历显示出了好奇,他阅读了巴哈里回忆录中对监狱审讯的描写,当巴哈里提出想将这段经历翻拍成电影时,斯图尔特产生了兴趣,并请来多位知名编剧探讨翻拍的可能性。
“这个剧本的故事并不是传统的好莱坞架构,从起初立项到后来开拍,再到完成制作,片子被一拖再拖,始终充满了质疑和争议。”巴哈里说,“但是斯图尔特坚持了下来。”
电影的拍摄过程并不轻松,长达6个月的拍摄周期以让这位习惯坐在电视演播室中的主持人颇为纠结,几乎将他的耐心消磨殆尽。“原本我可没打算改写剧本,我对电影知之甚少,而且这么长的拍摄周期真把我吓到了。但最终我还是决定要试一试。我有种能驾驭好整个拍摄的直觉,来自巴哈里的信任也给了我坚持下去的信心。”斯图尔特说。
他开始利用周末时间以及《每日秀》的录制间隙写剧本,在办公室的备忘板上贴满了剧本的索引卡。斯图尔特也是位作家,出版过的几本书都有不俗的表现。1998年,他出版了第一本书《名人》,收录了系列短篇故事和他的随笔,此书荣登当年《纽约时报》最畅销书籍排行榜。2004年,斯图尔特和《每日秀》的团队人员共同创作了一本讽刺高中历史课本的读物《美国:公民的非民主指南》,当年的销量超百万,名列美国前15位畅销书榜。2010年,斯图尔特和他的团队又创作了《美国:公民的非民主指南》的姐妹篇《地球:游客的人权指南》。
然而,写书是一回事,撰写电影剧本是另一回事。“巴哈里的回忆录很棒,但书中的记述总在不同的时空中转化,故事情节也在巴哈里的囹圄之困与众人的营救行动之间反复跳转。对于编剧来说,最大的难题就是缺少一个充满戏剧性的故事框架。”斯图尔特说。为此他特意将巴哈里塑造成了一个个性有些懦弱的记者,以便成就他最后的英雄式结尾。显然,这继承了好莱坞套路。
首次担任编剧的斯图尔特请来了重量级的顾问替他出谋划策,这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编剧、导演J.J.艾布拉姆斯(J.J. Abrams)和朗・霍华德(Ron Howard)。斯图尔特将初稿完成后,拿给他的智囊团“把关”。
“我简直不敢相信他给我的只是初稿,剧本故事流畅、节奏紧凑无可挑剔。”朗・霍华德说。接下来,对斯图尔特而言,一旦开始写剧本了,接手导演工作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如同创作的另外一种形式的延伸。
执导电影
脱口秀做久了的人,都十分习惯于对素材和创作环境的把控。而拍电影则需要颠覆这种惯性,应对突如其来的不确定性。
2013年夏,乔恩・斯图尔特和剧组远赴约旦安曼开始了他的电影之旅。选择电影产业成熟度较低的约旦作为拍摄地,也是无奈之举――尽管以色列的电影生产工业较为发达,用于拍摄的基础设施完善,但出生于犹太家庭的斯图尔特从一开始就不得不放弃在以色列拍摄的打算,“犹太裔的导演拍摄政治题材的电影,已经被伊朗媒体视为莫大的冒犯,他们已经认定了我是美国中情局的特工,所以我还是别再火上浇油了。”
影片由Odd Lot 娱乐公司投资拍摄,《龙纹身的女孩》《社交网络》的制片人斯科特・鲁丁(Scott Rudin)担任监制。全片预算仅有可怜的500万美元,为了拍摄一场场面较大的暴乱戏,斯图尔特甚至利用社交媒体上传了一个“筹款”视频,愿出卖拥抱换取经费。
另一个压力来自演员选角,其中男主角的选择尤为重要,在《玫瑰香水》中饰演巴哈里的是墨西哥裔演员盖尔・加西亚・贝纳尔(Gael Garcia Bernal),贝纳尔本人也曾执导过一部传记片和几部电影短片。
在电影开拍前,斯图尔特就准备好面对各种非议,其中就有对男主角的质疑――为什么让一个墨西哥演员饰演伊朗人?“这个角色的选择非常困难,演员要演绎的是一个生动的人,他对未知恐惧,但又不失信念和希望;他有人性的弱点,但最终选择了坚强。盖尔・贝纳尔是我心中饰演巴哈里的不二人选。”斯图尔特解释道。
拍摄期间,斯图尔特保持着每周6天、每天14个小时的高强度工作节奏,还要努力适应当地的文化差异――电影开拍时恰逢穆斯林的斋月,剧组于是也跟着斋戒一个月。“头一个星期我的工作就是不停地向工作人员道歉。”斯图尔特说,为了一场戏,剧组顶着40度高温走进位于沙漠中的一所约旦监狱取景,由于剧务协调不当,当天有一半的工作人员没饭吃。“可想而知每天的拍摄多么辛苦。”
“我不熟悉电影语言,我所擅长的是电视语言。”斯图尔特说,在整个拍摄过程中,他要做的就是信任剧组,并接受工作人员的质疑。“有人向我提出异议,我会考虑接受,然后立马制定新的方案。对此,我很在行。电视相较于电影的最大优势即在于自由度和灵活度更高,任何事都有后备计划。一条路走不通,就尝试另一条。电影则不同,虽不僵化,但总归要按照一定的程式执行。”
拍摄到第十天时,斯图尔特才渐渐找到拍电影的感觉。当时正好要拍一场非常关键的戏,剧中巴哈里的审讯者十分愤怒,他命令巴哈里给他怀孕的妻子打电话,劝说她放弃一切营救行动。那一刻是巴哈里最为绝望和孤独的时刻,审讯者对他拳打脚踢,然后将电话拿给他说:“你可以打911求救啊。”这颇具讽刺的一幕,是典型的“司徒”式幽默。
“喜剧的精髓就来自于矛盾和荒谬的情景。”巴哈里的扮演者贝纳尔说,“这种表演方式经常出现在斯图尔特的电视脱口秀中。如今,他将这种黑色幽默放置在电影中,展现出最具冲突感的矛盾。”
影片制作完成后,斯图尔特一度将工作重心从脱口秀转向电影。为了备战特柳赖德电影节的首次公映,斯图尔特错过了艾美奖。随即,他又转战多伦多国际电影节,向国际市场推介《玫瑰香水》。据悉,这部影片将在部分中东国家上映,但因为美国和伊朗并未开放贸易合作,影片将不会在伊朗院线公映。
而就在《玫瑰香水》辗转于各个电影节之际,一个恐怖事件给这部影片带来更大的争议――8月,极端组织ISIS公布了将美国记者詹姆斯・弗雷( James Foley)斩首的视频,不仅遭致国际社会的一致谴责,也让斯图尔特极为震惊,“这是一个商业角度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票房是次要考虑,无辜者失去生命,这是任何事情都难以弥补的。”
脱口秀战场硝烟弥漫
半年的电影拍摄完成,再回到喜剧中心,乔恩・斯图尔特的地位却发生了微妙变化。拍电影期间一直是斯图尔特的爱徒约翰・奥利弗(John Oliver)担任主持,这段“代班”成就了这位英伦高才生自己的脱口秀事业。斯图尔特回归后,奥利弗不断接到其他电视台的工作邀约,最终他选择了创作自主度较高的HBO,在高端付费有线台开启了自己职业生涯的新篇章。今年四月,奥利弗的个人脱口秀《上周今晚》(Last Week Tonight)首播,奥利弗在采访中表达了对恩师的感激,“我的自信源自长久以来乔恩对我的绝对信任。”
与此同时,美国深夜脱口秀界也发生了覆地翻天的变化。2014年,NBC最老牌的脱口秀之一《今夜秀》(The Tonight Show)改由年轻的吉米・法伦(Jimmy Fallon)执掌;《周六夜现场》另一位优秀“毕业生”赛斯・梅耶斯(Seth Meyers)则接班了法伦的《深夜秀》(The Late Late Show);CBS的老牌主持人大卫・莱特曼(David Letterman)正式宣布退休,由乔恩・斯图尔特一手捧红的斯蒂芬・科伯特(Stephen Colbert)接棒《深夜秀》,跻身公共电视网。
斯蒂芬・科伯特其实早于乔恩・斯图尔特进入《每日秀》,但一直未受重用,斯图尔特接手主持后,慧眼识英雄,鼓励科伯特借由喜剧形式大胆抒发对时事的看法,两人一起创造了《科伯特报告》(The Colbert Report )这档《每日秀》的衍生节目,塑造了“扣扣熊”这个电视史上独具特色的讽刺角色。 “这些经典将成为喜剧中心的历史。” 科伯特说,他做出事业上的重大决定前都会和斯图尔特谈谈,斯图尔特对他来说既是老友,亦是伯乐。
美国电视界最具盛名的喜剧明星训练营,除了NBC 的《周六夜现场》外,喜剧中心的《每日秀》也算相当高产的一个。1999年,司徒接手《每日秀》,大刀阔斧地对节目进行改造,将自己的理念注入节目中,以针砭时事、政治讽刺作为节目的特色与主打。当年,《每日秀》的收视率就爆涨了四倍之多。2002年之后,《每日秀》连续十年捧走艾美奖最佳综艺奖。
在“司徒”将《每日秀》锻造成具有个人魅力的喜剧招牌的同时,也成就了许多艺人。除了前文提到的约翰・奥利弗、斯蒂芬・科伯特等,还有即将接档《科伯特报告》并开启新节目《少数派报告》(Minority Report)的前《每日秀》资深评论员拉瑞・威尔莫(Larry Wilmore),他成为脱口秀节目历史上首位黑人主持,打破了深夜脱口秀节目长期以来白人男性一统天下的格局,斯图尔特的造星能力可见一斑。
如今,《每日秀》在年轻观众中依然保有高收视率,在年轻群体中的收视占比领先于深夜脱口秀收视之王吉米・法伦的《今夜秀》。据统计,每晚有超过220万人收看《每日秀》,这档节目在社交媒体上的热度也是不可小觑。《每日秀》甚至成为美国政客垂涎的舆论阵营――美国总统奥巴马就曾6次作客《每日秀》, 在2012年竞选辩论中惨败后,他也选择了作客《每日秀》为自己争取民意。
在美国电视喜剧界,乔恩・斯图尔特是少有的不自恋主义者,相反还很热衷于自嘲。他认为《每日秀》团队长盛不衰的秘诀就是,做好节目之前,首先做好人,“我们的工作团队愿为节目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但做好节目更重要是人格修养,这将直接影响节目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