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师企业挂职总结范文

教师企业挂职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师企业挂职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师企业挂职总结

第1篇:教师企业挂职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商务英语专业 下企业挂职 思考

高职院校的定位是培养“实用型,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的目标是满足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对于高职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企业的要求是“专业+英语”。然而目前的就业竞争十分激烈,很多本科英语专业学生要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都十分困难,为了能够让高职院校的英语专业的学生找出自己的优势,适应企业的要求,保证自己的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学校课程和企业要求中寻求一个接入点十分重要,只有保证专业教学为企业的需求服务,与市场需求接轨,学生在毕业后才能够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才能保有就业优势。但是如何才能使专业教学和企业需求接轨,以便保证学校学习的有效性,实用性和应用性,在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改革中,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推进教师企业实践锻炼的工程,能够有效强化“双师型”教师的质量和素质,让教师了解企业的用工需求,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教师在了解市场后,做出市场需求分析,根据市场不断变化的人才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

一、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师挂职锻炼的必要性分析

1.商务英语专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分析

商务英语专业的兴起是在20世纪80年代,顺应沿海各大城市乃至内陆地区对外贸经济业务快速发展的趋势发展而设立的,到了20世纪90年代,商务英语的教学进入全面发展的阶段,内容多元化,形式多样化,除了有商务优势的本科院校之外,职业院校也开始发展商务英语专业,并且为了满足不断细化的社会分工,在专业下的开设的课程也越来越多,越来越细化。然而进入21世纪后,商务英语的发展虽然已经逐渐成熟,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到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理论研究都已经自成体系。商务英语,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教学却迎来了尴尬的局面。随着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中国与国外的合作越来越多,市场对就业者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矛盾的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的英语能力和专业能力都不能满足市场要求,市场对于商务英语人才的缺口很大,然而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却不能填入这个缺口之中。为了商务英语的可持续性发展,学校的教学必需要与市场接轨,必需要时刻把握市场的动向和需求。

2.商务英语专业教师队伍分析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有很多是由高校走向高校。没有进入企业实际工作过,没有对市场进行调研,缺乏专业实践和高职教学科研方面的经验是教师队伍的硬伤。通过推行教师进入企业挂职锻炼的工作,教师能够参与到企业的运营和管理中,从事企业活动,亲身体验企业对内,对外的,掌握企业的要求,同时进入市场,把握市场动向,不仅可以开阔眼界,取长补短,还能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当然,不同于工科类专业强调专业技能,商务英语是经济管理类专业,需要教师进入企业内部,作为企业员工,在不同岗位轮换,吸取各个部门工作管理经验,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形成对于企业运营综合的看法。

3.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分析

经过了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工作过程导向”,“职业情景导向”等一系列教学理论改革,当前商务英语专业已经有了比较系统,清晰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并且在内容和方向上强调“做中学,学中做,做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因此,这就更要求高职教师能够掌握市场和企业对于专业知识和综合技能的要求,通过积极与专业相关的企业密切合作、与企业专家沟通、在企业开展调研等方式,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更新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方案,有针对性地调整专业结构和专业课程体系,修订每一届学生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目前商务英语专业在沿海城市的发展较内陆城市更好,所以内陆学校在设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往往会做一些参考,当然,这样做可以吸收别人的长处,也可以由经验可学。但是,毕竟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很大一部分还是在本地解决,因此,本地企业的需求应该是有计划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依据。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除了要融入企业,让自己的知识为企业所用之外,自己也应该带着课题,带着问题进入企业,通过亲身体验,了解企业对于英语和专业技能方面的用工要求,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形成自己的一套经验,为专业改革所用。

二、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师挂职锻炼的意义

1.教师挂职锻炼开启校企合作新形式

不同于工科专业有十分明显的专业技能,商务英语专业因为市场的细分,专业的细分,可以说只要和商务相关所有专业都可以用英语作为完成任务的手段和工具。因此要给商务英语专业规划一个明显的方向,或者一个特殊的技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虽然,现在很多院校的商务英语分专业为了金融方向和国际贸易方向,但是我们却可以发现这种分方向的方式是十分简单粗线条的。学生在学习了一段时间,甚至在毕业之后,都不知道自己的对口专业是什么。

通过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和企业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教师明确企业的用工要求,将企业的任务作为学生的教学和实训任务,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向企业要求发展,同时也可以将企业的工作岗位推荐给学生,给学生一个方向性的指引,让学生在学校内掌握到市场动向,规划自己的学习和就业方向。

教师还可以在挂职期间,推行企业的校内工作室,校外实训基地等项目,加深和企业之间的合作。

2.综合技能提升,推动教学改革

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因为缺乏企业工作经验,很容易出现专业知识能力结构不完整,缺乏教学案例,或者案例空洞,不实用,甚至在课程内容的选取上出现重难点不分等问题。这些问题容易造成教学结果与企业要求不一致,脱节的情况。

教师进入企业之后,不仅要贡献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更要亲身感受企业的运营,通过实际操作,感受企业对于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要求,从中归纳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把握重难点,同时搜集教学案例,增加教学案例的实用性和时效性。除了通过教师个人知识结构和能力的提升,教师还应该总结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用工需求,推进专业的教学改革。

3.教育观念更新,改进人才培养模式

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应该和市场接轨,而不是闭门造车。教师在挂职锻炼时,要抱着学习的心态,仔细观察,搜集资料,了解企业的组织结构、各个部门之间的分工和对人才的需求,从而有针对性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改进人才培养的目标、职业能力定位、专业课程体系、专业主干课程和实训等和人才培养方案有关的问题。使学校教学环节顺应市场需求,为学生的培养以及就业铺平道路。

三、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师挂职锻炼的建议

1.企业类型多样化

商务英语专业教师挂职锻炼可以和其他专业结合起来,让英语课程老师进入到除了语言类之外的企业,更好地实现教师“双师素质”培养。而且,教师能够在多元化,复合型的工作环境中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改进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更多专业动向,为课程改革中课程内容的调整打下基础。

2.和企业合作关系的维系

由学校或者是部门牵头和挂职锻炼的企业之间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使企业挂职锻炼的岗位能够延续下去,教师轮流在企业中挂职锻炼,是企业的工作能够继续延续下去;二是企业活动的维系,让企业在有活动时能够从学校得到帮助,实现双赢。

3.企业、学校和教师之间的协调统一

教师以挂职的身份进入企业,虽然在企业中有特定的工作岗位,但是这个岗位和身份是比较尴尬的。比如,公司的一些内部资料或者保密数据,作为非公司正式职工的教师是不可能拿到的,但是有的时候没有数据和资料,教师无法完成工作。因此,由学校出面,和企业,教师之间签署协议,不仅能够让教师达到挂职锻炼的自我提升和整体改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 教育部高教[2006]16号文件, 2006

[2] 张育博.关于高职院校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的思考.职业教育[J], 2011,12: 58

[3] 范彬彬,蔡建平. 关于高职院校教师企业挂职锻炼的思考与探索.网络财富[J],2010,9:108,110

[4] 汪飞燕.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之教师挂职锻炼模式与方法探讨.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J],2011,12:26,42

第2篇:教师企业挂职总结范文

一、背景介绍

笔者任职于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商务英语课程,因学校要求专任教师每五年需在专业相关企业挂职锻炼六个月,笔者于2011年上半年来到中国国际美博会的主办方实习,以补充商务英语会展方向的一线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

二、企业概况

中国国际美博会(原广东国际美博会)是由广东省美容美发化妆品行业协会主办,创办于1989年,1996年以来每年举办两届,至今已成功举办44届。展览规模雄踞亚洲第一、世界第二,设有12大专业展馆,全面涵盖美容行业各范畴。展会共吸引了来自中国大部分省份以及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参展。近几届中国国际美博会每届到会采购和观摩的专业人士都超过40万人次。

三、挂职锻炼工作项目

笔者全程经历了第34、35届美博会的筹备、举办和总结等环节,任职于市场部,担任海外专员,承担的工作主要为涉外推广、特备节目筹备、涉外资料优化、市场调研、现场统筹管理等。具体项目如下:1.Specialevents特备节目2.Pressrelease&E-blast英文新闻稿及英文简讯3.FairDirectory&ShowPreview会刊及展前预览4.Overseainvitation海外买家/展商邀请5.Overseaunitsinvitation海外机构邀请6.Visitorsurvey买家问卷调查7.Exhibitorlist展商名录8.Exhibitormanual展商手册9.Internship学生实习在工作过程中,笔者接触到规范的展会操作流程,也对展会的销售、统筹和市场各项工作有了较好了解,意识到专业严谨的工作态度的重要性,掌握了展会知识、行业需要的能力素养、规范的管理运营模式。在涉外展会行业工作的过程中,笔者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且时刻在思考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以适应现实的工作环境。

四、促成校企合作

在实习过程中,笔者得到学院领导的支持,成功促成了主办方和学院的合作,有机会和学生一起实习。在和学生一起实习的过程中,笔者对学生在工作中的欠缺有了深刻的了解,也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引入和补充的内容。在第34届美博会期间,共有学生107人次参与了展会现场的实习,负责场外指引和问卷调查。在35届美博会中,有15名学生在暑假期间在主办方单位担任展会助理工作,并于展会现场于销售办公室、媒体办公室、办证中心等处工作,同期另有学生95人次参与现场实习工作,工作内容和34届相同。2011年至今,我院已成功与中国国际美博会合作五年共9届展会,每年为商务英语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涉外展会实践机会,实习岗位也不但扩充和完善,现有岗位为:展位翻译、咨询接待、媒体助理、市场助理、销售助理、办证登记、门禁管理、人员管理、礼仪接待等,学生可以在这些岗位上运用课堂所学的商务和英语知识,积累实践经验,提升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临场应变能力。

五、反思与建议

在对学生的培训和现场指导中,大部分学生不畏艰苦,以积极向上的态度认认真真完成工作,笔者十分欣慰,但也看到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比如纪律性不强,不够灵活等。通过与学生一起在企业长时间锻炼,并以企业的眼光去看待学生,换位思考让笔者受益匪浅。笔者认为,在商务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内容:1.工作态度学生社会经验少,对家庭和学校往往依赖较大,涉外展会实习工作强度大,且需要接触成千上万的展商和观众,学生容易产生不适应,因而产生消极情绪。教师在常规授课时应帮助学生端正工作态度,摆正心态和位置,方能在心理上做好准备。2.严谨的工作流程在毕业之前,学生的主要生活环境集中在家庭和校园,两者都相对轻松和自由,但国际化展会中都采用十分严谨的标准化工作流程,节奏紧、效率高,学生在短时间内转移环境同样会产生不适应,跟不上或理解错误,不能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因此,校内实训课程必须引入与企业一致的标准化工作流程,让学生意识到严谨的重要性,并提前熟悉工作流程。3.企业需要的知识技能、社会能力企业所需的知识技能与时俱进,更新速度快,学校所提供的知识体系更新有时存在滞后,必须及时关注行业动态,更新教学内容和模式;企业要求的社会能力较高,特别是人际交往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学校可以通过支持学生社团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提升社会能力的机会。

六、总结

第3篇:教师企业挂职总结范文

为切实保证学生在专业实习过程中,能够收到应有的效果,必须要明确专业实习指导教师的角色和定位,让学生的专业实习更有效。为此,专业实习指导教师应具备以下角色。

1.引导角色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从入学开始,实习指导教师就应该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明确实习目的,为日后参加实习做好心理准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适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提高自己对事情的辨析能力,选择好适合自己的酒店及岗位。

2.跟踪角色在学生的专业实习中,实习指导教师需要全程跟踪学生的实习全过程,注重实习学生的生活、学习、工作、思想波动及纪律表现等情况,做到在问题发生前及时疏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解决问题后及时总结。只有实实在在地跟踪学生的实习全过程,才能真正达到专业实习的目的。

3.管理角色在专业实习指导工作中,要建立层级管理机构,并设置合理的管理制,建立学生的自我管理机制。要做到有效及时的沟通与交流,全面掌握学生的心理动向。

4.组织、策划角色专业实习指导教师在实习指导过程中,要具备相应的组织与策划能力,切实帮助指导学生策划实习期间的学习计划、组织学生工作之余的相关活动,既让学生丰富了实习生活,又可以让学生保持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实习工作中,排除学生工作压力,改变学生“咬牙坚持”实习的被动心态。

二、切实发挥专业实习指导教师的作用

1.完善实习指导教师的安排

有条件的学院可以选用既熟悉专业知识,了解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又有丰富的酒店实战经验的老师作为专职实习指导教师,这样在指导学生实习的过程中才能做到游刃有余。但是,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由于办学历程较短,教学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引进师资时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如学历、专业、职称等,给学生的专业实习带来不少困难。再加上我国酒店业起步晚,那些最早进入酒店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的职员大部分大专学历以下,甚至连高中文凭都没有,根本就没有资格到高职院校任教。而能够进入高校任职的教师又没有工作经验,不了解企业。鉴于此,个高职院校应因地制宜,选择专业实习指导教师要采用灵活的用人方法,并应选取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在专业教研室设立实习指导教师的岗位,并明确相应地岗位职责,着力培养现任专职教师的实践能力,选定一部分专任教师成为实习指导教师,全程负责实习指导;同时,聘请合作酒店的管理层作为兼职指导老师,明确岗位职责,定岗定薪,让这部分外聘的知道教师有积极性配合专职实践教师做好实习过程管理工作。

2.培养“双师型”实习指导教师

“双师型”实习指导教师在酒店管理专业中尤为重要,更要突出体现实践能力。现在很多院校为培养“双师型”教师,纷纷建立专业教师挂职锻炼制度,但制度不完善,导致多数教师只是停留在签字盖章参观的表面阶段,不能真正做到下企业实干锻炼,仍旧不了解企业,做不到真正的“双师”素质。针对酒店管理专业的特殊性,学院要不断完善挂职锻炼制度,与实习指导教师工作考核相联系,提高教师挂职待遇,为教师切实深入企业挂职创造条件,以提高挂职锻炼效果。其实,专业实习指导教师的工作过程就是最好的素质培养方法。学院可以安排实习指导教师与实习学生一通在酒店工作,这样实习指导教师可以在酒店的各个部门走动,有旁听甚至是参与酒店管理工作的机会,有时可以作为旁观者的角色对酒店或企业提出自己的看法,灵活运用各种方式参与到酒店的实践工作中,可以掌握酒店不同部门的管理信息,同时迅速传达给学生,以此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

3.分阶段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

第4篇:教师企业挂职总结范文

【关键词】校企合作理事会;办学模式;教师队伍建设;实践

高职院校教师培养的难点是实践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教师实践素质的提高离不开企业的积极支持。如何提高教师的素质,各高校都在进行积极的摸索。经过多年的探索高职院校都形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校企合作理事会办学模式能为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作为近年来广西最热门的报考院校之一的高职院校,连续多年毕业生就业率位居全区高校前茅,这些成绩的取得,都得益于学院通过校企合作激发教学活力,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提升办学质量,彰显办学特色取得的成效,下面是我院与企业合作,建立校企合作理事会,和如何利用这一平台建设师资队伍所做的探索和实践。

一、搭建校企合作理事会平台,为师资队伍建设奠定基础

(一)成立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

2011年,我院挂牌成立了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理事会由广西建设主管部门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广西建设企业龙头广西建工集团以及下属各企业单位和行业协会等单位共同组成。理事会成立大会上,我们邀请到自治区政府主管教育副主席李康同志出席了挂牌仪式,见证理事会成立的过程,提高了理事会的规格与层次。对企业的参与积极性有很多的促进作用。理事会的成立,使学校和各成员单位之间加强联系,促进产学研紧密合作,共同培养合格人才,为合作发展搭建了一个平台。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下,真正建立起校企合作共赢模式,从根本上解决校企合作只是流于形式化问题。解决了“校热企冷”的现状。在校企合作理事会合作框架下,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从办学定位、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实训实习等培养环节精心设计,使之贴近产业和市场发展的需要。在校企联动、人才共育方面进一步实现“四融四合”,即教学内容与行业标准、岗位资格标准融合,校内师资与企业技术力量融合,实训场所与企业项目现场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和职场竞争力。

(二)通过校企合理理事会章程

在教育主管部门广西教育厅、建设主管部门广西住房与城乡建设厅的共同见证下,通过了校企合作理事会章程,学院与合作单位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书,共同为广西建设职业教育献计献力。

(三)成立校企合作理事会工作机构

为了完善管理,加强领导,学校专门成立校企合作理事会工作领导机构,机构下设立专职人员从事校企合作的具体事宜。学院教务处作为校企合作理事的直接领导机构,在教务处下专门设置了校企合作理事会办公室,办公室配备了2名专职人员负责日常实务。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学校与企业保持协调与联系,与企业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到企业挂牌成立教学实训基地、为教师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牵线搭桥、收取企业捐赠等。三年来,共发展理事会成员150多家单位,收到企业资助经费一千多万元,是广西职业院校中筹措办学合作基金最多的单位之一。

二、校企合作中促进教师能力培养的途径及策略

校企合作中促进高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其根本是要解决教师专业技术水平、实践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提高的问题。学院做到有的放矢,针对不同专业教师的要求,进行分类培养。各行政职能部门各尽其责,在师资建设方面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一)部门职责明确,各负其责

学院明确了校企合作中教师队伍建设相关事宜的行政管理部门,一是学院人事处负责教师的引进、本院教师的实习实训安排、干部到企业挂职锻炼、教师实习期间的薪酬计算以及教师引进、培养等规章制度的制定等;二是教务处负责外聘教师的聘请、培训、教学指导、师资信息库的建立等;三是各系(部)负责与企业开展教学大纲的修订、实训基地的建设、科技项目的合作等,学院校企合作理事会是以上部门的相关工作的协调机构,各部门有分工有合作,协同开展工作。其中:

1.人事处负责的主要工作有

(1)安排干部企业挂职锻炼

根据学院的具体工作需要,每年安排2-3名中层以上干部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时间不少于1年。挂职干部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企业的管理经验,与企业搭建起沟通的桥梁,为学校今后学生到企业实习创造条件等。三年来,共有6名干部派到企业、政府、事业单位挂职锻炼,效果良好,重回到学院工作后,他们的教学水平、管理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2)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

学院要求各系根据教学工作安排,每学期都有计划地安排1-2名专任教师到校企合作签约单位进行顶岗实习,时间不少于6个月。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操作水平。以便把到顶岗学到的技能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3)专任教师的引进

学院除了应从高校和科研机构引进高水平人才,近三年,每年都从企业引进十多名专业人员担任学院教师,所有引进的教师都必须通过笔试、面试、考核等多个环节认真遴选,努力为学院选好人才、用好人才。以此同时,多渠道引进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任教师,设立优惠条件,吸引有志从事教学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担任教师,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为学院不断输入新生力量。另外,我们实施从外“请进来”的战略,聘请在行业企业中具有影响力的专家、一线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学院主干专业课的兼职教师;为了便于兼职教师开展工作,我们还与企业合作建立兼职教师工作站,兼职教师便可以有效参与学院的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学生实训以及一定数量的专业课教学等工作,学生可以零距离地接触企业一线高技能人才的指导,同时,这些企业兼职教师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对学院专职教师起到“传、帮、带”的作用,促进提了学院广大专职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水平。比如,我们在管理系建立了“广西盛元华造价咨询学院工作站”;设计艺术系成立“设计艺术系实训中心――广西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研究院”等,教师可以在工作站进行实操锻炼,真正实现校企合作的目的。

2.教务处负责的主要工作

(1)构建学院兼职教师个人信息管理平台,完善外聘教师师资库,积极利用校外师资资源

协调各教学单位的外聘教师的管理,包括兼职教师的遴选和聘任,合理调配校内和校外教师资源。了解哪些学科缺乏教师并提出是否需要聘任兼职教师的分析报告,明确外聘教师的数量及要求,判定是否需要外聘教师。加强与教学管理部门、人事处、督导办、系部等部门的协作。形成多层次的管理体系。其中,系部负责外聘教师的提名和资格材料的审核,牵头组织教学检查与评价,负责对外聘教师的日常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教务处负责审批外聘教师的任职资格;督导办负责评价外聘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人事处与教务处共同审核外聘教师用人计划,审定外聘教师的报酬,建立完善外聘兼职教师人才库,构建兼职教师个人信息管理平台。

(2)充分利用企业专家、技术骨干等优质资源

邀请有关企业负责人、技术专家到学校担任客座教授,不定时给学生开展讲座、发放客座教授聘书等。

3.各系(部)负责的主要工作

(1)教师参与企业技改公关,促进校企合作纵深发展

各系教师深入企业,积极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或者与企业合作,开展新工艺、新技术课题研究,成立校企合作技术攻关工作室等,主动为企业培训员工和为企业提品研究实验室,帮助提高企业技术核心竞争力。目前,学院通过“送教进企”、“集中培训”等方式对企业技术岗位的生产操作人员进行上岗培训、考核鉴定,年均达1万多人,涵盖了5个专业技术关键技术岗位、22个工种,是广西建设行业年培养人数最多、涵盖面最广的考核鉴定单位。另外,学院与企业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15个,共同开展产品生产,年产值超过一千万元,在此活动过程中,教师的实践能力也相应得到提高,真正实现了校企合作的“双赢”。

(2)邀请企业技术专家担任兼职专业建设委员会委员,参与学校专业建设

目前,学院开设的专业都设立有企业人员参与专业的专业指导委员会,他们共同为专业的发展把脉,为专业建设献计献策。

三、建立校企合作培养教师的保障措施

为实现校企合作过程中的教师培养机制的有效落实,我院制定了相关的配套措施,以保证该项工作的顺利实现。

(一)制度保障。学校出台了《教师参加企业实践的规定》,要求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具体要求并严格执行;参与企业考勤,服从企业安排,实习结束后及时进行总结,写总结作体会。

(二)组织保障。学院人事处制定每年专业教师下企业顶岗实习实施方案,联系确定企业单位及岗位工种。负责安排专业教师分批下企业实习,同时安排领导不定期到企业单位巡视检查。

(三)学校要给予政策倾斜。为了提高专业教师的参与下企业的积极性何自觉性,学校对下企业实习锻炼的教师给予按照行政坐班人员待遇给以坐班津贴经费补助。

四、结语

总之,高职院要不断拓宽校企合作的方式,建立校企合作的良性运行机制,努力发挥校企合作理事会的运转机制,充分利用理事会这一工作平台,促进行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素质建设的全面提高,使校企双方在合作中取得“双赢”,为国家培养更多合格的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何旭曙.校企合作理念下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探讨[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9):62-63.

[2]陈新民.加强外聘教师管理之我见[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6(3):18-20.

第5篇:教师企业挂职总结范文

【关键字】教师 创新创业能力 培养路径

201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家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两个文件从教育教学方面对创新创业教育提出要求;2016年国务院印发实施《中国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则从教师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进行了法律保障。可以看出,双创主线已然确定,高职院校应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从而提升人才总体质量。

本文就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教师能力培养若干问题展开研究,并提出相关解决对策,致力于组建一支高水平的教师团队,推动和促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教师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必要性

教师作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主导,担任专业知识与技能传授、指导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开展。因而,教师应成为专业领域的技术能手,能够胜任创新创业导师角色。结合目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与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现状,影响教师创新创业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即教育教学理念转变、教学知识技能提升、服务社会能力培养。

(一)教育教学理念转变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通知中明确提出:高职院校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适应需求、面向人人,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明确指出了要将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和思维养成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高职院校必然要围绕国家战略发展要求,以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培养适应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加强学生通用能力、专业能力、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融合。因此,教师要深入理解和I会高职教育理念,要从单纯传授专业知识的理念转化为培养具有创新与创业精神人才的理念,从根本上重构教学理念与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而实现教学目标。

(二)教学知识技能提升

教学知识技能包括基本职业素养、专业教学能力和岗位实践技能。职业素养是从教师的人格出发,规定教师要具备的能够感染学生的职业素质,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言传身教,以人格培育人格;专业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设计和研究能力、教学组织和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要求教师能够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前沿应用知识,对区域经济发展动态分析和把握,根据岗位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并组织实施并在实践教学中不断修正;岗位实践能力则是“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重要标准,要求教师要注重专业知识与岗位实践操作的结合,不断提升科研能力,以研促教,以研带教;具有创新学习能力,从实践出发不断调整丰富知识结构,总结经验创新解决方案。

(三)服务社会能力培养

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决定了教师肩负着教学和社会服务的双重工作任务,在双创教育目标下,培养具有职业精神和胜任企业专业技术工作能力的双师队伍成为时代的要求,教师不但要有社会服务能力,而且要有能把社会服务成果转化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人才的能力。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只有认识到影响教师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因素,才能有的放矢提升教师综合能力与素质。

二、教师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

(一)树立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环境

1、依托产业开展专业建设

高职院校要紧跟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紧贴市场、紧贴产业、紧贴职业,科学合理设置专业,围绕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形成与区域产业分布形态相适应的专业布局,以多形式的校企合作着力打造专业。院校要立足实际,把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纳入人才培养目标,贯穿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全过程,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

2、倡导创新创业教学改革

创新推动“一体化课堂+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基地”的教学做用一体的项目化教学模式,灵活应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等行动导向教学法,强化学生学习和积极性与主动性;鼓励教师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开展教学,融“教学做用”为一体,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举办创新创业教学大赛,激发教师教学改革热情。

(二)完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打造专兼结合的多元教师队伍

1、集聚创新创业优秀师资。加强师资队伍总体规划建设,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全员参与机制,设立专属部门和指导委员会,构建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从学校内部挖掘优秀教师资源,成为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聘请各行各业优秀人才,担任创新创业课程授课或指导教师,让亲身参与过创新创业的人走进校园、站上讲台。

2、采用灵活方式引智培智。通过 “引进与引智相结合”、“大师与团队相结合”等引智模式和国际交流培训、企业挂职锻炼等多种培智模式,逐步培养一到由专职教师、企业家、政府相关部门领导和专家组成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3、实施创业导师培训计划。采用岗前培训、课程轮训、骨干研修、相关专业教师和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等举措提高教师能力;引进创业培训认证体系,培养专职创业导师。

4、鼓励教师团队传帮带。树立创业典型,鼓励创业导师和学生将创业成果及时转化为科技成果,探索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经验。通过创新创业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带新教师、教师创新带动学生创新创业、老生创业带动新生创业,形成创新创业教(上接116页)育的良形循环。

(三)打造教师创新创业平台,丰富创新创业实践

1、依托产学研项目,搭建实践平台。以产学研结合为载体,促进教师队伍建设、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三方联动。例如,邯郸高职院校以丛台区政策构建的“一街四园一中心一基地”(邯郸创业街、大学生创业园、文化创意园、科技孵化园、邯郸金融中心、创新创业基地)为载体,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锻炼师生的实践能力;唐山工业职业学院建有与专业群对应的多个校内外实践基地和国家行业企业培训中心,为开展实践活动提供了丰富平台;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搭建“信创商城”电子商务平台,为师生提供创业平台,并提供各种创业支持和保障。

2、成立双创教育中心,开展创业活动。由创业教师团队负责创新创业理论研究、课程研发与教学、组织与指导创业大赛,学生创业团队建设,并对学校创业园区和创业实训基地进行日常管理,定期开展专项创业技能和创新思维的培训。

三、教师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保障

推动高职院校“双创”教育师资队伍水平和教学活动良性运转,需要政企校共同搭建平台保障实施。

目前,W界、业界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的建设已形成共识,一些地方、行业先试先行,相继出台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相关法规和制度,鼓励教师创立创新创业项目、开展岗位技能实践与服务、进行创新创业理论研究。如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出台了《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选拔培养和管理办法》、《教师企业挂职锻炼管理办法》、《岗位评聘管理办法》、《科研管理办法》等多个文件,构建了海外培训、国内培训、校内培训、企业挂职四位一体的教师培训体系。明确规定专任教师每两年必须去企业顶岗挂职半年,并作为教师职称评聘的必要条件;明确了学院三大科研导向,一是解决区域行业企业技术难题或服务,二是智能家居与电子商务,三是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研究;聘请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或导师,教师也可在企业担任技术员和技术顾问,校企共同进行人才培养。通过政策引导,大大提高了教师的职业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构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需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和执行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已取得一定成果,但还需要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总结经验,教师作为教育的主导力量,在完善和提升基础教学能力的同时,也要加强自身创新学习和锻炼,以期帮助学生更好实现创新创业梦想。

参考文献:

[1]《国家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36号文,2015.05;

[2]《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教职成[2015]9号;

[3]“十二五”期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回顾与思考――基于《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报告》的分析,薛成龙、卢彩晨、李端淼,中国高教研究,2016年第2期;

第6篇:教师企业挂职总结范文

1.1模拟企业教学模式学生完成基础课程后可以通过模拟物业管理企业形式开展教学实践,教师负责模拟组建物业管理企业,设置企业服务原则、人员岗位技能和素质要求。编制公司服务计划并组织学生实施。学生在模拟企业实践中锻炼组织、协调、综合运用知识、独立解决问题及创新等方面的能力。通过将学习的物业管理实务课程内容,以物业项目为基础,模拟整个的物业管理全过程,学生熟悉物业管理企业主要工作及注意事项、考察学生对物业管理课程及专业知识的综合熟悉程度。模拟企业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学生可以交流企业实践信息,分享不同的工作经验和认识。模拟企业教学期间完成各个阶段实践总结,学生通过企业模拟实践完善专业知识,发现自身的薄弱环节,主动学习不断完善。1.2教师企业挂职锻炼物业管理是新兴行业,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教师主要承担物业管理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大部分物业管理专业教师没有没有从事过物业管理工作。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迫切需要理论实务双精通的的师资,在企业挂职锻炼期间了解高端的物业管理业务内容和流程、企业对物理管理人才知识结构、沟通能力、职业能力的需求情况,锻炼完成后编写物业管理实训学术论文和总结报告。教师到到企业实践后找出自身欠缺知识和滞后的环节,发现自己物业管理专业知识中存在不足。教师从物业管理纯学科理论解放出来,依据现代物业管理行业需求优化、整合物业管理教学、实践课程内容,培养更符合物业管理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通过到高端物业企业挂职锻炼,深化物业管理实践教学改革。1.3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首先将教师职责定位为指导学生更好的实践,明确实践目标,采取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实践的方式,树立学生自主实践辅助教师指导的方式,逐渐培养开放式实践教学的观念模式。加强与高端物业管理企业的实践合作,实践内容和方法开放,以完成企业的用人计划和标准为导向。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分组实施,分小组开展市场调研、团队讨论案例设计、分析方法及路径选择与实施、提交实践结果等工作。学生深入了解不同类型物业管理企业文化,物业管理工作的岗位职责,达到毕业后迅速就业。1.4开放式实践信息共享建立网络论坛发帖互助交流,彻底打破信息的不对称性,及时将物业管理知识、观念上传到本学校论坛主题讨论区块,通过网络方式的师生互动与交流,彻底打破信息的不对称性,让学生和实践导师互动交流。通过教学实践缩小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物业企业人才需求之间的差距,学生在对专业理论知识加深认识与理解的同时,学习掌握了对物业管理相关场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实践能力上得到培养与提升。引导学生接受新观念和新思潮,采用互联网的思维创新物业管理服务观念。

2.物业管理教学评价体系研究

构建模块化分层次教学评价体系,包括3个模块、8个层次和3个过程评价:素质能力模块、专项职业能力模块、综合职业能力模块。分层次教学体系包括8个组成部分:公共基础课程、素质能力训练、项目实践课程、校内实训、企业课堂、校内综合实训、企业实践、实践成果。包括3项过程性评价:教师评价、企业评价和学生自评[1]。以物业管理教学评价体系为依托,学生体验真实工作环境,结合物业专业职业特点确立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模拟物业公司,与不同规模、不同体制物业管理企业共同建立实践教学实训及就业基地,确保各种教学所需的现实条件与人才培养环境,满足人才技能培养的客观需要。根据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训目标,不断完善物业管理教训评价体系,丰富更新校内、企业实践内容,优化过程性评价标准,不断提高物业管理实践教学质量。通过加大物业管理专业教师力量投入;加强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模拟物业公司的环境进行情景式教学;加大与物业管理企业合作,扩大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通过模块化分层次教学体系,将物业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在课程实践、专题实践、校内实训及企业实践中完全的消化吸收,学生可以全面综合提升物业管理水平,达到了直接面对企业工作的目标[2]。

3.结论

第7篇:教师企业挂职总结范文

作者:宋胄 单位:泰州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大多专业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企业经验,特别是高学历新教师的引进,多是应届毕业生,使专业教学团队逐渐趋向学历化,年轻化,虽然通过采取安排部分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联合行业企业开展技术研究与推广等活动,加强对实践能力的培养,但由于参与面不广,时间上缺乏连续性,大部分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总体水平仍然提高不快,实践能力仍很欠缺,跟不上一线技术改进与创新的步伐。专业教师数量不足。中职校近几年发展较快,在校生人数急剧膨胀,师生比拉大,但是由于历史因素,专业教师数量相对偏少,教学工作量太大,没有时间和精力到企业中去,教师的实践经验不能提升。团队结构不合理近几年,中职校都十分重视从行业企业一线聘请经验丰富的技术专家,然而由于机制、经费等方面的原因,聘用兼职教师人数不足,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另外从生产、科研第一线引进的高素质人才,虽然实践经验丰富,但缺乏有关教育理论的系统学习,更缺乏教学实践,缺少一定时间的学校教学经验的积累,对教学工作认识不深,教学艺术与水平较为欠缺,因此他们的教育教学素养难以达到要求,实际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合作意识淡薄中职示范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目的之一即是“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可在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往往会发现教师缺乏团队协作意识。教师的工作方式依然是过去那种独立、个性自主化的状态,我行我素,平时忙于闲杂事务,根本没有合作意识,即使教学中出现了问题和困难,也不交流。政策与制度缺失在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学校层面的因素属于外因,但却是相当重要的因素。学校制定政策的质量,协调作用发挥的程度都直接影响教学团队的工作。如果离开了学校的大力支持,教学团队的建设将举步维艰。目前存在一些学校层面上对于教学团队建设不够重视的现象,相关活动经费缺乏,相关制度不健全,教学团队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

加快“双师型”教师素质培养与能力提升“双师型”教师素质培养即不断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不断使其了解本专业在企业中的需求动向,不断掌握本专业岗位能力的发展变化,以适应企业对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首先,鼓励专业教师不仅要获得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或考取相应的行业特许资格,更重要的是真正掌握考取的技能,学校除了对获得专业技术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进行奖励之外,每年应组织检验,以促使专业教师“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真正获得技能;其次,有计划地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行业挂职顶岗锻炼,提高专业技能,积累实践经验,特别是对新教师,由学校提供挂职锻炼企业,随时检查到岗情况,不断走访新教师挂职锻炼企业,通过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实践岗位主管了解新教师挂职学习情况,并由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实践岗位主管给出评价意见,将此作为新教师转正,进编及确定岗位的重要依据;第三,积极鼓励专业教师到行业企业兼职,在不影响正常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满足专业教师到企业行业所需的时间;第四,校企联合进行项目或产品技术开发,提高专业教师的科研能力;第五,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的员工培训及产品客户培训,为企业提供相关产品的宣传与技术讲解。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专兼结合是教学团队建设的重点,中职学校应积极聘请一批来自行业企业一线精通实践操作技术,掌握岗位核心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来担任兼职教师,使教学团队结构上要专兼结合。同时学校将兼职教师管理纳入专任教师管理范畴,摆脱原有单纯聘任管理模式,使受聘兼职教师全方位参与学校各项教学建设工作,享受学校相关的福利待遇,树立其主人翁意识。另外聘请的兼职教师必须进行教师岗前培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教学方法,使其“既能做又能教”,不仅要承担实践技能要求较高的实训教学任务,更要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强化团队意识团队意识对于教学团队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学团队首先是一个团队,有着可供组织成员所共同接受的愿望、理想、远景和目标。实现教育目的、提高教育质量的共同愿景把教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激励他们为团队的目标而共同努力。教学团队不是高学历、高职称教师的简单叠加,是由不同个性特征、成长经历、知识结构和研究方向、互补优势强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中的每一位教师都有明确的工作职责范围,必须做好本职工作,同时,它需要教师之间相互协作,形成一股合力,教学团队成员之间的地位平等,面对专业问题,不是以权压人、以势压人,而是通过平等沟通达到、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尊重、避免冲突,提高士气。学校需要结合教学团队的工作特点,通过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形成教学团队的核心价值理念,强化成员之间的团队意识,营造良好的团队文化氛围,形成团队人员亲密、和谐、配合、高效的合作环境。

健全政策与激励机制1.分类建设。根据学校教学团队建设的实际情况,坚持“分层次建设、分类别资助”的原则,有重点地支持由省级及以上品牌特色专业、精品课程支撑的教学团队,以及由公共基础课、主干专业基础课、主干专业课程群支撑的教学团队。2.动态管理。教学团队建设可采用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的动态管理方式。教学团队应每年进行一次阶段性检查考核,三年后进行总绩效考核。项目建设期满,学校组织专家对项目建设成效进行评估、审计和验收,验收合格的团队,可以参加新一轮教学团队的遴选;验收不合格的团队,停止参加新一轮教学团队的遴选。现有教学团队建设业绩突出,年度考核优秀,可推荐成为为市级重点教学团队或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建立激励机制。学校要优先支持成效显著的校级教学团队申报市级及以上各类教学成果奖、品牌特色专业、精品课程、精品教材和规划教材等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学校对教学团队要充分授权,落实利益,制定有利于教学团队发展的激励措施,对有突出贡献的团队负责人和团队成员给予物质奖励与精神嘉奖。在职称评聘上适度倾斜,注重为团队成员提供规范、长期的培训计划,为团队提供定期的校际学习交流机会,充分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教学团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氛围。中职示范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不断探索,中职示范校要有强烈的机遇意识和紧迫感,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总结国内外的先进经验,认真研究团队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提高认识,努力打造一支以业务精良的高素质的专兼教结合的教学团队,为示范校的顺利建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8篇:教师企业挂职总结范文

关键词:双师双能型;英语专业;教师团队建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9.3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在2015年10月21日共同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文件第14条中提出转型发展的任务之一是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目前,关于“双师”研究的文献较多,而关于“双能”师资研究的文献则很少。

“双能”与“双师”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双能”应该是教师的一种素质,“双师”则是一种结构。总之,“双师”应该是具有“双能”素质拥有双证书的教师。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该建立一支“双能”素质,“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1]

一、高校“双师双能型”英语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事实证明,具有“双能”素质的“双师”型教师的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深受学生的欢迎,因为他们既懂理论又会操作,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非常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因此,“双师双能”师资队伍建设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理念的诠释方式之一,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是提高年轻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的需要,也是增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能力的需要。

二、高校“双师双能型”英语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存在问题

根据教育部对应用型教师队伍的要求,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起步,虽然各地各高校的建设力度和进度参差不齐,但却面临着一些共性问题。比如说,双能型教师数量不足、队伍结构不合理。尽管高校教师队伍整体学历层次不断提高,然而部分教师因为教学任务繁重而疏于专业技能培训或企业实践锻炼,跟踪本学科专业发展前沿及研究本专业领域的实务能力不强、专业知识和技能更新缓慢、实践能力及基层工作经验缺乏,导致教学内容枯燥无味、教学方法缺乏新意和创意、缺乏实践案例支撑。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2]

三、高校“双师双能型”英语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策略

通过调研,大部分高校都遵循以下几点策略来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

1. 采取与“双师双能型”英语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相适应的人才引进措施

拓宽师资引进渠道,从企业或相关行业技术部门引进实践经验和社会阅历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通过教师资格培训,这些专业技术人员就可以走上讲台,为学生讲述最鲜活的工作技巧和方法。比如,外语学院可以从翻译公司引进高级译员,从外贸公司引进外贸员作为兼职教师。而且还可以采取“一带一”的方法,将精通业务的兼职教师作为专职教师的导师,促使专职教师快速成长。例如,高级译员可以培训一些不善于使用翻译软件来协助翻译工作的老师,从而让这些老师熟练掌握翻译软件,而后将这些技能传授给学生。

2. 合理制定“双师双能型”英语专业教师的培养计划

高校应鼓励教师走出象牙塔,深入社会,利用寒暑假到专业对口的企业挂职锻炼,让他们了解本专业的最新发展趋势和现状,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就高校英语专业教师而言,应紧跟社会需求,争取能在外事、外贸、外企、各类涉外金融机构、商务管理公司、专业翻译机构、出版、新闻、旅游、高级宾馆酒店等部门挂职锻炼,承担商务管理、商务翻译、外贸洽谈、经贸文秘、英语编辑、英语记者、驻外商务、涉外公关、涉外导游等工作,注重自身的职业发展技能。在挂职锻炼的过程中,教师就能了解具体实践岗位承担的工作任务及主要工作职责,以及要达到的岗位实践绩效,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实践经验。

3. 建立并完善“双师双能型”英语专业教师培养的激励机制

“双师双能型”教师在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方面均有较高水平,他们承担着比一般教师更为繁重的工作任务,因此,应完善“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的激励措施,激发教师参加进修、实践的积极性。在评优评先、职称评定、项目申报等方面向“双师双能型”教师倾斜,鼓励并奖励积极考取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比如可以鼓励高校英语专业教师普及行业与职业资格认证,了解翻译员、报检员、报关员、外贸跟单员、外销员、单证员、国贸业务员、国际货代员、商务文秘、高级管理秘书、英语导游等各种双师双能型岗位的具体职责和任务。

4. 积极搭建“双师双能型”英语专业教师培养的产学研平台

应用型本科高校可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全面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鼓励教师结合专业教学改革承担科研项目,承担与专业相关的技术应用研究项目,特别是开发与企业结合的横向技术应用项目。比如外语教师可以承担“合同翻译”、“产品说明书翻译”、“标书翻译”等横向课题的研究,提升自身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也可以丰富课堂案例。在指导学生实习实训时,教师也可以有计划地加强自己的实践锻炼。另外,高校要加强实验实训室的建设,加大投资力度,为实践教学提供优质环境。例如,外语学院的同声传译室、交替传译室、跨境电商模拟实验室都需要投入不少的资金支持。在实践教学时,模拟一个实际工作的环境,让学生体会到如何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比如类似《笔译工作坊》这种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就很好地模拟了实际工作的环境,让师生都受益匪浅。

四、结语

要培养合格的高等院校毕业生, 就必须有过硬的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从事高等教育的教师提高专业实践能力, 亩在实践教学中做到得心应手, 为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服务, 为学生的顺利就业提供帮助。“双师型”教师不应该停留在“有证”上, 而应该是落实到“有能”上。[3]“双能型”教师是高等教育发展赋予我们使命, 是时展对我们的期望, 争做“双师双能型”教师应该成为高等院校教师思想和行动上的自觉, 让我们积极参与实践教学, 提高自己的实践技能和实践指导能力, 为蓬勃发展的高等教育做出应有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詹秋文, 卫胜. 应用型本科高校“双能”师资建设的思考[J].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3, 27(6):80

第9篇:教师企业挂职总结范文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模式是指在市场和企业需求的导向之下,学校和用人单位双方共同参与到人才培养、建设的过程中来,以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技能等为核心,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者不同的资源环境,采用学校课堂教学与学生到企业参加实际工作相结合的方式,来培养适合相关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模式还处于起步摸索阶段。校企合作中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培养高职院校综合应用性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本保证,这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和学生就业竞争力,因此研究校企合作环境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有着深刻的意义。

一、校企合作环境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解析

1.“订单培养”模式

“订单培养”模式是指企业与高职院校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情况,签订定向的委托培养协议,由学校按照企业的需求和提出的要求进行定向培养,学生毕业后到协议企业定向就业的一种委托培养模式。该模式非常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高职院校必须根据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和需求来及时调整相关专业设置和制定培养方案,为用人单位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学校要经常与用人单位保持紧密联系和沟通,及时了解市场对学生的最新要求,同时还可每年都进行相关的市场调查,从而及时对学生的综合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置进行相关修订。该模式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扩大了高职院校的就业率,并且为用人单位储备了丰富的技术型、应用型专业人才,解决了企业目前“用工难、招工难”的问题。

2.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职院校与就业单位之间,根据协议采取工作、学习交互轮换的方式来进行人才培养的模式。这种模式在实施上大致有如下两种:①工读轮换制:工读轮换制是指按照年级和专业,把学校的学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在学校上课,另外一部分则根据协议去就业单位全日制工作或者进行培训,这两部分学生按学期或学年进行轮换;②工余上课制:工余上课制是指学生在用人单位实习时,是全天候工作的,是顶岗工作的,除去工作时间之外,学生利用工余进行学习,通过学生小组讨论等方式把工作与课本的内容联系起来,这样可以迅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3.企业进驻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把企业的生产、工作环境引进学校,也就是将企业的相关生产线、工作场地建在大学校园内,学生在校内“足不出户”就能实现知识学习和企业工作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既可以解决用人单位工作场地紧张的问题,也可以解决高职院校实训资源相对匮乏的问题,真正做到用人单位与高职院校资源共享,实现双赢。

4.校企合作教学模式

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不应当局限于在教室上课这一单一的教学模式,应当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教学环境。具体包括:

(1)创新实习模式。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大部分都是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工作之后再进行相关岗位的工作培训,我们可以反过来进行,在学校阶段就对学生进行岗前培训和锻炼。

(2)选派相关专业老师赴企业进行挂职锻炼,顶岗工作。通过选派学校老师到企业工作,可以深入了解市场和企业的需要,进一步熟悉企业的工作和生产流程,提高教师的岗位适应能力。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还可以聘请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前来授课。

(3)在课程教学上,将校内实训课程与企业工作要求进行紧密接轨,通过校企双方共同合作,开发出适合学生实训的相应教材,并且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在校内开设各种实训、培训课程。此外,高职院校的教师除了对定向协议班级的学生进行实训、培训之外,还可以同时根据协议要求对企业相关人员进行理论授课,做到双方教师互兼互聘,互相挂职。

5.课程体系动态开发模式

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加强对课程体系进行整合来综合设置各门专业课程,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以及综合竞争能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方面的问题:

(1)教学内容要反映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当前企业的各项需求。

(2)课程计划的内容要不断地进行修订和完善;要从行业发展趋势和职业岗位任务分析入手,来组织筛选相关教学内容。

(3)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应加强核心职业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6.“创业实践”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可以积极成立大学生校内创业园或创业街,学生可根据自身条件和能力相应地选择并且积极申报模拟实践创业。接着学院可以通过审核、选拔的形式挑出优秀学生,为这些学生的创业活动提供场地、资金、技术方面的支持和指导。此外,高职院校还可聘请一些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前来学院实地讲座,对学生创业进行辅导,交流经验,使学生在创业中少走弯路,总结经验,真正地实现校园内的自主创业活动。通过这样的形式为学生真正走向社会之后的创业工作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帮助学生实现更高层次的就业——创业,这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

7.顶岗实习培养模式

顶岗实习模式,是指学生在将要毕业的时候,由于大部分主要专业核心课程都已经学习完毕,根据高职院校和相关单位之间的就业顶岗实习协议,高职院校允许学生根据自身条件提前走上工作岗位,在企业相关岗位进行顶岗实习,并且直接接受就业单位的相关业绩考核和绩效评价。这种模式一般要求在学生顶岗挂职之前进行三项能力训练:第一项是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等方面的专项能力培养,包括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基本管理能力等;第二项是培养学生工作前的综合实务能力,高职院校可以在校内提供相应的企业仿真场景,进行真实的企业模拟仿真综合实训;第三项则需要培养学生在企业的顶岗工作能力,这就需要在企业真实工作环境中进行。通过这样三个项目与阶段的学习,则可以普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实现毕业即就业。该模式要求就业单位将在企业挂职顶岗的学生与企业员工同等对待,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成功就业。

8.对口就业+创新就业培养模式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已成为职业学校办学的指导方针,毕业生能否实现高品质的对口就业已成为衡量职业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主要指标。职业教育的定位就是直接为就业服务。这是社会赋予职业教育的功能,也是职业教育存在的理由。我们深刻地感受到职业指导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职业指导来落实学校的培养目标,从而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念,全面提高学生职业素质,使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逐年提高。

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管理

1.用校企合作协议来约束管理

校企合作项目的实施必须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签订相关合同,明确学校和企业双方各自的职责和义务,做到责任明确、目标清晰和分工实施。在协议项目的执行过程中,学校和用人单位应当对项目进行组织、协调和最终的绩效考核工作。

2.用评价-反馈制度来约束校企合作执行情况

用人单位根据协议,可以将对学生的各项评价及考核结果反馈给学校,校企双方可以共同协商改进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和用人单位要共同研制出对毕业生、相关专业人才评价和考核的方法和标准,确定对毕业生评价的考核结果和效果,真正实现对学生顶岗实习、挂职工作方面的约束。

3.校企双方共同成立项目管理机构

高职院校、就业单位应当共同成立由学校教师及用人单位代表组成的相应的“教学、就业指导与管理”机构,负责校企合作项目的具体实施、执行和管理工作。这样的管理机构的具体职责是对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各种项目工作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考核、评估和改进,代表学校和企业双方进行协调、合同审核工作等。

4.校企合作双方形成投入保障管理机制

高职院校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管理体制进行系统化的改革,并且根据校企合作实际需要和协议项目的具体执行情况,确保有充足的经费投入,从形式上和资金上保证校企合作中的人才培养模式各方面顺利实施。当然,企业也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来帮助改善办学环境,优化办学资源,提升校企合作水平。

5.建立学校与企业双方互惠互利、深度合作的机制

这就要落实以下三点:①高职院校以企业工作岗位为向导,树立起为市场工作服务的思想,提高双向交流与沟通的能力,在合作过程中做到主动积极地为企业员工进行理论培训、为用人单位提供技术支持,以及为“单位量身定做”专业人才;②用人单位方面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的人才优势和理论知识优势,将高职院校拉入到相关技术或专业产品的研制开发工作与改造工作中来。③高职院校进一步制定相关的奖惩制度,鼓励教师以各种项目形式来开展校企合作。

三、结束语

高职教育在我国的“人才强国”的战略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使命,在高职院校的发展中大力进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改进工作,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新方法,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增加学生就业机会,为用人单位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保障,实现校企双赢。

参考文献:

[1]徐 莹.高职校企合作浅析[J]. 科技致富向导,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