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幼儿园实习工作范文

幼儿园实习工作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幼儿园实习工作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幼儿园实习工作

第1篇:幼儿园实习工作范文

一、实习的目的与意义

一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一年期间我明白了实习的目的。1、初步获得组织幼儿教育、教学的方法,培养从事幼教工作的实际能力。在学校的四年里学习到很多理论知识,但没有实践一切只是纸上谈兵,没有人可以在空中架起楼阁,楼阁必须有坚实的地基,而我的坚实地基则是教育实习所积累的经验。2、进一步熟悉幼儿园的全面工作,加深对幼儿园教育任务的理解。在学校上学的我们早已习惯学校的作息与被别人教育的角色,到幼儿园后,每天的流程还是要经过一段时间适应,才能很流畅的进行下去,而且,当我站在教育者、老师这一岗位上时,我知道我的责任更重大了,我要带给幼儿的究竟是什么?难道只是教会他书本上的知识吗?答案是否定的!一个人95%的习惯养成是在5岁之前,幼儿在幼儿园最重要的并不是他学会了多少本领,而是他是否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一点对他今后的入学乃至一生都是至关重要的。3、增强热爱幼教工作,热爱幼儿的思想情感,增强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幼儿园老师”,多少美丽的光环,但它很重,因为她必须要有爱心、耐心、细心、事业心、责任心,所以她必须付出加倍的爱,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在一个普通的幼儿园,一个小型班也有十七八个幼儿,面对这么多的幼儿,要做到不落下每一个,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幼儿园为每一位幼儿编写了“成长档案”,老师们在填写档案的时候可以更加了解每一位幼儿的个性特点,每个月都可以看到他们的成长,也让老师和家长之间有了更多的沟通。4、把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地综合运用于实际教育工作。在实践中检验、巩固、提高、丰富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初步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在学校老师只是问你件事应该放在一天中的什么时候进行比较合适,怎样才能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但在幼儿园似乎并不怎么行得通,只有当你了解本班的幼儿,了解他们针对某件事情可能会做出的反映,才能定出合适的发展目标,把教育与实践较好的结合起来。5、了解当前幼儿教改动态和社会对当前幼儿教育的要求。明确幼教工作的重要作用及今后的努力方向。这个世界每天都在变化,幼儿教育也不例外,作为一名幼儿都,不仅要拥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还要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幼儿,使幼儿更加健康茁壮的成长。

二、实习的内容与过程

在到了幼儿园后,根据我的实际情况,园长把我安排在中班。在我和幼儿初步认识和接触的过程,了解和他们相处一定要把自己扮演的角色掌握好,那就是和他们成为朋友,并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例如:1、不要以正规学校教育去要求幼儿,减少幼儿玩和睡的时间。2、教育方式应符合幼儿的心理,以游戏形式对幼儿施以各种教育,让幼儿在欢乐中学习,使生理器官和个性品质都得到健康发展的。3、尊重幼儿的自然发展,给以适当的帮助和指导,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教学的过程,也就是活动设计过程。活动在学前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活动设计在幼儿教育理论课程中也占有特殊的地位,在小学教育中活动往往被理解为是教学的辅助形式,而在学前教育中则代表着教育的全部。幼儿园里没有单纯的讲授和课本,一切教育都需要幼儿心理和身体系统的投入,都需要通过活动来完成。通过一年的工作和学习我总结出了幼儿教育的三种模式:1启发式。表现为一切活动都不是按照预先设计好的程序来进行的,唱主角的是孩子而不是成人。孩子们可以凭自己的兴趣去随意活动,并可以不受拘束的从一种活动转到另一种活动。2秩序式。表现为每一东西都有它固定的位置,每一项活动都是在有秩序的方式下进行的。幼儿有有条不紊的秩序中生活,会感到舒适和安心,并有助于培养他们做事一丝不苟的精神和责任感。3传统式。在这种模式里,一切活动都是由教师安排和指导。这种传统的习惯和结构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安全感,并教会幼儿去组织自己的活动和合理的安排时间。我认为这次幼儿园实习最有价值的就是对工作的概念有了了解,同时对今后要做的工作有了更感性的认识。相信我一定能成为优秀的幼儿教师,和幼儿一起去感受成长时的快乐。

三、实习的收获及不足

第2篇:幼儿园实习工作范文

我在幼儿园担任幼师的工作,刚开始我认为幼师工作比较简单,不过是教教书 陪陪小朋友玩耍等工作,但通过一段时间后,才明白自己对幼师工作的认识与了解太肤浅了。幼师工作责任重大,因为小朋友都是祖国的花朵。我们不仅保护幼儿精神方面的,而且也要保护幼儿身体方面的。所以做好幼儿安全的工作极为重要。我不仅能力欠缺,而且缺乏工作经验。还好在友好的老师们的帮助下,我学会如何讲课和护理幼儿等知识。

现在我也喜欢这个工作了。每当看到孩子们一张张笑脸,心里感到十分欣慰。回想起点点滴滴的工作历程,作一个小小的总结。

一:达成度分析

我们中(三)班的孩子,男女数目不同,而且有些小朋友比较好动,但我们始终能根据幼儿的特点,个性,让幼儿全面发展。

其一,针对幼儿品德进行教育

1、班内幼儿能礼貌对人 尊师守纪,和同伴友好相处。

2、爱班级,爱集体,懂得爱护公共财物。

其二,对幼儿健康方面的教育

1、经常组织户外活动,保证户外活动时间。

2、教育幼儿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并保持仪容仪表的整洁。饭后不能剧烈运动

其三,对幼儿进行学习方面的教育

1、能学会简单的儿歌,数字宝宝等。

2、积极参加游戏,在游戏中学会道理。

3、能对周围事物产生好奇,好问。

二:家长工作

开展家长开放活动,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利用家长读刊,家访等形式,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信任和对我们工作的支持。这样家园互动,师生互动,就能够顺利的开展。

三:存在问题

1、幼儿有挑食的习惯,不爱吃蔬菜。

2、在活动中,缺乏探索精神。

四、原因分析

以上情况,主要是受家庭和外界环境的影响,我们应该发现问题后及时与家长联系,希望得到配合和支持,使得出现问题能够及时的纠正。

五、改进措施

1、督促 2、制造气氛 3、请家长配合 4 学习

第3篇:幼儿园实习工作范文

【关键词】幼儿园;班级管理;重要性

在目前经济、科技等各行业快速发展的环境下,人们生活质量也在逐渐提升,对于幼儿教育的的重视程度也在日益提高。幼儿园是幼儿日常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幼儿在园内不仅可接收到启蒙知识的教育,还能够在其中建立起对学习、日常生活的认知概念。因此,在教育事业当中,幼儿园时期是较为关键的一个教育阶段。在幼儿园日常教学课程开展当中,通常是以班级的形式来进行教学管理。所以园长应该在此基础上,详细探讨如何正确地认识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才能针对性地探讨相关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方针。

一、加强师生管理沟通,准确传达班级管理理念

由于在幼儿园管理工作当中,教师一般是开展幼儿教育工作的主要执行人。只有园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处于良好的状态中,才能够保证园长与教师之间对于幼儿园的整体管理理念、班级规划想法、教育工作态度等方面的要求有一定的认知共通性,才能够将班级管理理念与幼儿进行准确地传达。还需要与孩子进行沟通,以便了解班级管理现状。因此,要求园长与教师、幼儿之间需进行密切、高效的沟通与交流。只有沟通到位,才能够保证在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开展中达到较为令人满意的效果。

在与教师的沟通过程中,园长应该与其建立起平等、和谐、友好的关系,而非上下级服从管理的关系。比如在进行探讨相关的班级管理工作开展会议时时,可以与教师详细了解班级近期管理工作中的优势,对不足之处可进行改善措施共同探究。从而能够保证园长对班级管理情况有充分的了解,并能做出针对性的改善。在与幼儿沟通的过程当中,可以通过聊天的形式进行班级情况了解,例如可以问孩子:“老师上课同学们都会积极回答问题吗”,“你与班上哪个同学是好朋友”等问题。从各个方面来对班级学习、活动等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从而能够对其做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以达到完善班级管理工作,提高管理质量的作用。

二、构建班级和谐氛围,提高幼儿课堂积极程度

在幼儿园教学过程当中,通常采取分班的形式来进行班级的组成。因此,每个班级都会有其固定的幼儿、上课地点。且由于在幼儿园中接受教育的多半是在3岁~6岁这个阶段的儿童,他们普遍都还存在对于家庭的依赖,所以在幼儿园上课期间会出现不安、抗拒等不良情绪。因此,构建一个和谐的班级氛围,才能够迅速地让幼儿适应集体生活、学习的氛围。并且目前许多孩子都属于独生子女,在思维、行为上都还存在较强的自我意识,所以在班级管理当中,还需要重视对孩子的团队意识、分享意识的培养,进而能够使孩子们在幼儿园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培养责任感及与他人共处的能力。

为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班级管理工作开展过程当中,可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特点来进行班级管理。以大班孩子的班级管理开展为例,由于该班级孩子的年龄阶段普遍为6岁左右。所以在对其班级管理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加强孩子们对于班级和谐氛围的培养,还需培养其基础综合素质。可建议孩子们一起进行教室h境的改造,让孩子们决定教室墙面可摆放什么图画、贴纸,还可以一起决定作品展示区、奖励展示区等区域的地点。让孩子们在对教室进行环境改造时,不仅能够逐渐将班级氛围营造成自身觉得舒适、喜爱、温馨的状态中,还能够通过改造过程中大家一起进行商量、探讨、创设,加强孩子相互之间的沟通,从而能够迅速地对同班孩子、班级环境熟悉起来。同时也可通过环境改造,让孩子们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并对自己亲手创设的环境形成爱护意识,进而有效地激发出对事物的创造性和责任感。

第4篇:幼儿园实习工作范文

【关键词】幼儿;德育 ;良好习惯

如何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始终是我们幼教工作者思考的问题。良好的品德行为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这对幼儿以后的成长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俗话说:“要想学会做事,首先学会做人!”多年幼教实践让我得出这样一条经验:要想教有所获、学有所成,关键的基础和前提,是要抓好幼儿期的德育教育。注重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开展其他一切教育的前提和保证。而尊重实际,因人施教,却是实施幼儿德育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德育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

一、将德育教育及时有效地渗透到幼儿的日常活动中

处于幼儿期(3―6岁)的孩子,其个人兴趣和能力差异已有所表现,个性特征初步形成,这对于人的一生来说,是培养良好品德行为的黄金时代。由于现在4-2-1的家庭模式,绝大多数幼儿在家倍受宠爱,从而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惯。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教师就要注重每一个环节,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自理能力、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使幼儿获得良好积极的发展。在进行幼儿德育教育时,教师时常参与幼儿活动,才能充分了解幼儿思想、行为习惯的具体发展情况及个体差异。有针对性、有层次地帮助幼儿认识问题,抓住存在的苗头性问题,及时予以教育纠正,使之形成正确的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才能更好地面向全体幼儿,实现德育教育的任务。比如说,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如在各类比赛性游戏中,激发幼儿的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明白团结一致、互相协作就会取胜的道理;在跳绳、搭积木等小型游戏中,教育幼儿互谦互让,学会分享,不争抢玩具等。孔子曰:“少成若成天性,习惯如自然。”一个人小时侯养成的习惯是非常稳固的,终其一生都会起到重要作用。教师要善于发掘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中的教育意义,使幼儿在具体的行为中,逐渐萌发爱祖国、爱劳动的情感,培养幼儿诚实、友爱、不怕困难、讲礼貌等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真正地为幼儿良好品行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

二、创设优质教育环境,环境布置体现德育内容

教育环境中渗透德育内容,往往是一种无声的教育,而它对幼儿的作用及其影响是巨大的。如:“我可爱的家乡”图片展览等,可以自然的激发起幼儿热爱我们生活的城市的真情实感,从而潜移默化的受到了爱国主义的启蒙教育。我们也改变过去单纯地为美化活动室而布置环境的观点,把品德教育的内容融入幼儿生活的环境中。如,餐厅墙面的布置可以是一些珍惜粮食的图片和诗词,或者让小朋友们自己画一些珍惜粮食的图画等,在师幼共同收集各种图片、材料、布置展览的过程中,在健康、积极的情绪感染下,幼儿对珍惜粮食,热爱劳动会有更深的体会,受到更好的教育。

三、注重家庭教育,好的习惯需要教师和家长,乃至整个社会的共同的教育和培养

马卡连柯曾指出:“一切都替代孩子,为孩子做好一切,这是父母所给予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而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知道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习惯是幼儿自身发展的需要,只要方法和内容合适,是可行的,同时也是必要的。因此,我们经常向家长宣传劳动教育的必要性,使家长从内心赞同我们的观点进而支持我们的工作。在幼儿园,通过班级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园活动,请家长走进课堂,与孩子共同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环保服装,组织“时装秀”表演;利用重阳节开展亲子活动,请孩子的爷爷奶奶来园参加亲子游戏,这种家长与幼儿的互动,使家园教育取得一致,提高了幼儿品德教育的实效性。德育教育要全面,品德教育也应渗透于幼儿家庭教育中,试想:如果一个家长满口脏话,动手就打人,那他的孩子又怎能做到文明礼貌的去对待别人呢?家庭是幼儿园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要做到家园一致,给孩子一个正确的发展导向,成为孩子成长的表率。

孩子是我们的未来,他们需要得到父母和教师温暖的牵引和扶持。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教孩子学会生活、学习、做人的能力,是传给他们一辈子享之不尽的财富。所以,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使祖国的新一代在良好的氛围中茁壮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出版.

[2]张燕编著.《幼儿园管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

[3]沈伯梅,于芳主编.《幼儿园管理案例研究》.百家出版社,2006年出版.

[4]王普华主编.《幼儿园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

[5]马卡连柯.《教育过程的组织方法》.

第5篇:幼儿园实习工作范文

【关键词】挪威;学前师资教育;实习;高校;幼儿园

【中图分类号】G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0)07/08-0092-04

在挪威的幼儿师范院校,每学年都会为师范生安排必须参加的实习活动。2003年开始实施的《幼儿师范教育大纲》(以下简称《教育大纲》)明确规定了学前师资教育中实习的重要性,“学生的实习要占大约20周时间。学生们将通过实习,熟悉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和面临的挑战,获得与不同年龄、背景、资质的儿童和儿童群体交流的经验,还应通过亲身体验来积累领导儿童和其他成人的经验”。《教育大纲》强调实习的目的是让师范生获得与将从事的工作(幼儿园教师)相关的经验。2006年颁布的《幼儿园法》规定幼儿园有义务为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提供实习场所,幼儿园园长和教师有责任在师范生实习期间为其提供指导。《幼儿园法》还强调师范生在实习期间会为幼儿园带来新气息,有助于幼儿园的发展与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就是说,实习可以让师范生、幼儿园均从中受益。本文拟详细介绍挪威学前师资教育中的实习活动,供中国同行参考。

一、实习目标

挪威学前师资教育一直强调实习的重要性。实习的目的是让师范生了解幼儿园教师的工作,积累相关经验,为毕业后正式踏上工作岗位打基础。因此,促进师范生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高,是实习培训的重要任务。

挪威学前师资教育要求师范生在正式成为幼儿园教师时必须具备五个方面的能力。一是教学能力。这意味着教师必须了解儿童,能带领儿童开展各种教育活动,还能从不同角度观察和分析儿童的发展状况,以便选择适宜的教育策略,促进儿童发展。二是评估能力。《教育大纲》强调教师应该有能力评价和反思教学工作。三是社交能力。幼儿园里的各种关系相互影响,教师必须有能力在社会互动中评估自己和他人,利用社会资源完成工作任务。四是应变能力。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对幼儿园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教师要具备应变的能力,根据社会和幼儿园的变化改进教学。五是专业道德。教师要遵守相应的伦理道德和职业操守。对师范生来说,参加实习可以让他们在正式踏上工作岗位之前就了解幼儿园教师这个职业意味着什么,需要具备哪些能力,重新评估这个职业是否适合自己,以便尽早确立适宜的专业发展方向。有了实践经验,师范生还可以反思自己的知识储备,更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为成为一名合格教师作准备。

学前师资教育的目的不只是为师范生提供一个毕业证,更是要提高师范生的职业素养。实习对师范生职业素养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实习与平时上课不同。在实习过程中,师范生既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也有机会接受资深教师的专业指导。有学者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对环境的合理参与。〔1〕因此,师范生在实习过程中应该亲身体验幼儿园教师的工作。也就是说,师范生不应该只做正式教师的助手,也不应该只做被动的观察者,而是要积极参与幼儿园的教学和管理工作,承担具体工作任务,如与儿童游戏互动,与其他教职员工一起组织活动等。师范生在实习过程中既要重视观察记录,又要不断反思。观察记录是指师范生要坚持观察儿童的活动情况,收集儿童发展的信息,也要观察教师、家长与儿童之间的互动情况,体验各种不同的观察记录方式,积累实践经验。反思自己的专业知识、经验和价值观则有利于师范生对自己提出新的挑战和改进策略,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2〕《教育大纲》非常强调提高师范生的反思能力。在实习过程中,师范生在与儿童个体或儿童群体互动时应该坚持反思自己的工作。与带教教师谈话,完成实习报告等,都对师范生提高自己的反思能力有帮助。在实习结束后,师范生要把自己的实习经历与已有的专业知识相结合,对自己的实习活动进行反思,以提高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二、实习安排

笔者以卑尔根大学学院为例,介绍实习活动的具体安排。

1.相关人员

在挪威,学前师资教育为期3年,毕业生获学士学位。在卑尔根大学学院,教育学是师范生3年都要学习的一门主课。教育学有助于提高师范生对教师专业的认识。教育学的执教教师对师范生的实习活动负主要责任。

师范生每学年都有实习安排。第一学年有7周在幼儿园实习。第二学年有5周在幼儿园实习,还有2周在小学实习。第三学年在幼儿园实习4周,其中2周的实习必须与自选主修课挂钩,如音乐、戏剧、户外运动等。

学前师资教育注重让师范生在高校接受各个学科的系统培训,获取丰富知识,提高专业能力,以便在实习过程中从容应对各种工作挑战。

卑尔根大学学院安排了一位实习课程负责人专门负责师范生的实习安排。实习课程负责人要确保任何时候都能找到接受师范生实习的幼儿园,同时也负责与各个幼儿园达成接受师范生实习的协议,还负责根据学前师资教育的总目标和各个科目的具体教学目标制订师范生的实习计划。师范生实习计划的制订还要考虑到幼儿园的实际工作安排。

教育学的执教教师担任师范生的实习指导教师。一名实习指导教师负责大约30名师范生的实习。在师范生实习之前,实习指导教师会专门授课,指导师范生进行实习准备。在实习开始前,实习指导教师还会安排师范生和他即将去实习的幼儿园中的带教教师会面。在师范生实习期间,实习指导教师要到师范生的实习幼儿园去与师范生和带教教师开小组指导会议,在师范生实习结束后开总结研讨会。实习指导教师有责任确保师范生的实习培训和教学指导大纲的目标保持一致,还要帮助有困难的师范生完成实习任务。

其他学科的执教教师①有责任根据本学科内容确定师范生的实习任务,在师范生实习期间到实习幼儿园去与师范生和带教教师开小组指导会议,还需要参加卑尔根大学学院在师范生实习前组织的师范生与带教教师的见面会。

卑尔根大学学院是与幼儿园,而不是与带教教师签订师范生实习的正式协议的,因此,幼儿园园长承担师范生在幼儿园实习的主要管理责任。园长有责任在幼儿园组织召开由实习指导教师、师范生、带教教师参加的小组指导会议。一名带教教师负责1~2名师范生。如果接受师范生实习的幼儿园规模较小,卑尔根大学学院会付给幼儿园或带教教师一定的费用。

师范生的实习应在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师范生能否在实习中受益,取决于实习指导教师和带教教师专业指导的质量。幼儿园和带教教师应该为师范生提供足够的空间,让师范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来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带教教师是师范生在幼儿园实习时的指导教师,他有义务为师范生的实习创造有利条件。师范生实习结束后,由带教教师评判其是否合格。

师范生应接受实习指导教师和带教教师的指导,按教师的要求工作。师范生应自己掌握实习的进程,把握机会进行观察记录,学习写教案,实施教学计划,参与幼儿园的日常教学活动,与其他员工合作并对教学工作提出改进建议等。

2.实习目标和内容

每一学年的实习都有不同的目标和内容。

第一学年实习的目的是帮助师范生提高与儿童个体、儿童群体互动的能力。师范生要学习组织、计划和评估自己的教学工作,还要学习处理简单的教学文件,填写儿童行为观察记录表和场景观察记录表。各个学科的实习内容不同。教育学的主要实习任务是与儿童互动,观察儿童的游戏以及了解如何在幼儿园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数学课要求师范生在实习期间体验数学的本质及其对儿童的意义,开展和数量、空间、形状有关的教学活动。手工课强调师范生要学习使用儿童化的语言在幼儿园组织艺术活动,了解如何创建有艺术氛围的幼儿园。体育课则强调师范生要带领儿童在室内外开展体育活动,学习如何把体育活动变成儿童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以提高儿童的身体素质。自然科学课要求师范生为儿童讲述他们感兴趣的自然现象。

在第二学年的实习中,师范生要更独立地工作,工作的重点是尝试领导整个儿童群体并与幼儿园其他工作人员合作。师范生应为儿童规划各种活动和学习场景,获得相关教学经验。戏剧课要求师范生将戏剧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加以运用,并为儿童排练一场戏剧。音乐课要求师范生利用他们学到的教学方法组织儿童开展音乐活动。挪威语课要求师范生熟悉儿童文化,为儿童介绍文学作品,为儿童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宗教、价值观与伦理课要求师范生试着与儿童谈论信仰问题,并维护儿童的,联系实际分析伦理问题。所有科目都要求师范生尝试制订教学计划和组织教学活动,同时也要求在工作结束后进行书面总结。

第三学年的实习重点是要求师范生在幼儿园积累管理经验。和前两年相比,师范生在第三学年会对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角色和幼儿园的职能有更清楚的认识。师范生应该和幼儿园工作人员合作,共同提高幼儿园的教学质量。师范生应注重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讨论儿童的成长问题,阐述幼儿园作为社会机构应承担的职能,还要组织一次以社会为主题的教学活动。

3.对师范生的指导

幼儿园带教教师每周要抽出1.5个小时来指导师范生的实习工作。在接受指导之前,师范生应进行相关准备,例如,列出一些希望带教教师帮助自己解答的问题。带教教师可以一对一指导,也可以对几名师范生一起进行指导。指导的目的是帮助师范生对工作进行反思。每次指导结束后,师范生应写一份总结,记录指导中谈到的问题。指导中可能涉及的问题包括师范生和儿童的互动、师范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围绕某一主题开展的教学活动、针对有特殊需要儿童开展的教学活动等。卑尔根大学学院安排的实习指导教师应参加至少一次这样的指导活动。

4.对师范生的评估

三个学年的评估标准不同。对师范生的评估要和每学年的实习目标挂钩。第一学年强调师范生要有能力在幼儿园与儿童及其家长和教师沟通,第二学年要评价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和领导儿童以及与幼儿园其他工作人员合作的能力,第三学年的重点是评估师范生与幼儿园工作人员合作改进幼儿园工作和反思职业伦理的能力。评估的参与者包括师范生、幼儿园带教教师、卑尔根大学学院安排的实习指导教师以及各个学科的执教教师。评估内容和形式见下表。

除了对实习工作的评估外,师范生还需要接受适宜性评估。适宜性评估是对师范生的全面评价,包括理论知识、教学能力和个人资质等,目的是评估师范生是否适合成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对于儿童的权利、安全和身心健康有可能构成危险的师范生是不能从事幼儿园教师工作的。

5.高校和实习幼儿园之间的合作

卑尔根大学学院和大约80所实习幼儿园的合作关系涉及多个领域。在师范生开始实习前,卑尔根大学学院邀请幼儿园带教教师到学院与师范生和各科执教教师见面。在见面会上,大家一起讨论实习的目标、内容、任务以及幼儿园带教教师、学院实习指导教师与师范生的角色分工。学院会专门安排1天的时间,为第一次担任带教工作的教师介绍带教教师的职责和任务。学院还会为带教教师安排30个学分的课程,详细介绍如何指导师范生实习。此外,学院每年2次邀请带教教师到学院参加能促进带教教师专业发展的讲座等活动。

实习是挪威学前师资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师范院校为师范生布置的实习任务很重要,能为师范生指出实习重点,便于师范生集中精力完成实习任务。但是,学校布置的实习任务有时会与幼儿园的工作计划产生冲突,以致干扰幼儿园的正常工作。因此,实习指导教师和带教教师有必要经常讨论师范生到底在实习时应该做什么以及应该由谁来确定实习内容等问题。这种讨论有助于提高实习效果。

参考文献:

〔1〕LAVE J.Learning as participation in communities of practice〔R〕.San Francisco,CA: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1992.

〔2〕SCHON D.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How professionals think in action〔R〕.New York: Basic Books,1983.

Teaching Practice in Norway’s Preschool Teacher Education

Asta Birkeland

(Bergen University College, Norway)

第6篇:幼儿园实习工作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前教育 顶岗实习

学前教育专业的顶岗实习课程是一门综合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由学校、幼儿园、学生三方共同参与,顶岗实习对学前教育人才的培养起关键性作用,所以这要求学校积极的创新教学模式,既要督促学生掌握理论,又要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不断的加强管理与引导,规范顶岗实习的具体实施。

一、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

1.学生本身的问题。首先,学前教育的学生选择顶岗实习的地点多集中在本地区的一类幼儿园,但是这类幼儿园普遍的是岗位少,要求高,只有极少数优秀的学生能够顺利进入一类幼儿园实习。如此一来,在顶岗实习的幼儿园选择出现过高的期望的学生难免就会有心理落差。其次是适应能力低,学生无法及时调整自己的从学习到工作的转变,不能放低姿态,落眼实际,因为现实与自己的理想不符,使得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同时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容易受不了工作和学业的双重压力,而不能很好的工作。

2.学校方面的问题。学生的顶岗实习都是在校外,所以在很多方面学校是无法及时有效的管理到位的,容易造成顶岗实习期间的管理漏洞。主要有以下几个现象:其一,个别学校在学生离校实习期间,仍要求教师通过网络教学或学生返校,但实际效果不佳,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反而影响学生实习;其二,校方与幼儿园缺乏合作上的交流与联系,对学生的指导和管理上有脱节的现象,同时对于指导老师的筛选不够严格。其三,校方及幼儿园在学生评价策略上的不一致,使得对学生的成绩考核缺乏统一标准

3.幼儿园方面的问题。目前,很多幼儿园对学生的顶岗实习存在轻视,学生因为没有足够的实践经验,在实践中难免出错,幼儿园领导对于顶岗实习的学生关系和包容不够,容易给学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幼儿园单一的性别结构,严格的管理氛围,学生无法由宽松的校园氛围快速适应领导的严格要求,给顶岗实习造成了诸多阻碍。

二、提高顶岗实习质量的策略

1.加强领导,健全管理机制,提供安全的实习保障。建立和完善实习领导工作机构,制定相关的工作制度及工作规范。建立健全管理机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顶岗实习的相关文件,制定如顶岗实习的工作细则、指导教师职责、学生实习管理守则等制度条例。同时还可以建议学校与幼儿园之间签订实习协议,保障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安全与权益,并且促使学生遵守劳动守则和学校的规章制度,保证学生能够安全有效的完成实习任务。此外,如果实习地点过于分散,校方与幼儿园无法签订协议,可以建议学生与幼儿园之间签订实习协议,由此保护实习双方的利益。

2.以社会服务为契机,建设校外实习基地。顶岗实习基地的选择,对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最后效果有着重大影响。在校外建立顶岗实习基地,既增强了学生实习岗位的选择渠道,又具有计划性的加强校方与实习单位之间的合作与联系,且可以将一些具有一定规模、管理严格、风评好的幼儿园作为重点的合作对象,通过彼此之间的联系合作、沟通交流、协调发展,促使幼儿园担负起培训、教育学生的职责,而学校则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定期走访,除了可以考察学生实习情况,还可以了解幼儿园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为幼儿园提供更多的人才,双方还可以就人才供给达成协议,签订平等的合作条约,达到幼儿园与学校的双赢效果。

3.严格筛选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做好实习指导工作。指导教师对学生的顶岗实习有着不可推卸的指导职责,他们应该帮助学生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促进学生的经验增长和专业发展。指导教师在实习过程中的专业素养都是学生重要的学习和参照对象。所以必须严格筛选实习指导教师,抓好实习环节的指导工作,实施双师策略,把班主任与指导教师的管理一体化,培养师德高尚、工作能力强的师资队伍,让他们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实习指导与实习情况跟踪。

4.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做好实习前的宣传动员工作,教育学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和遵守劳动纪律,学习幼儿园的文化并且将之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诚信教育,督促学生要在实行中爱岗敬业,发挥团队合作的精神,要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不怕苦不怕累,有责任有担当,在实行期间对自己负责,对学校负责、对幼儿园负责、更要对幼儿负责,期间学校还可以请来幼儿园的教师为学生看展一些讲座或经验分享的座谈会,从而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到实习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此外,还需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和法纪教育以及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为学生的实习和将来的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总之,顶岗实习可以帮助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为学校向社会输送人才提供保障。学校应加强对学生顶岗实习的教育并完善顶岗实习的相应管理机制,保证实现期间的工作质量,促进学生通过顶岗实习,锻炼出过硬的职业技能,加快学生对未来工作的适应速度。

参考文献:

[1]佘翠花.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顶岗实习浅谈[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5).

第7篇:幼儿园实习工作范文

【关键词】学前教育 实践教学 现状 改革

幼儿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实践能力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从教的基本素养,也是幼儿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教育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2011年12月12日)要求教师“把学前教育理论与保教实践相结合,突出保教实践能力,研究幼儿,遵循幼儿成长规律,提升包教工作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在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我们现阶段提出重视实践性教学对学前专业学生的培养,符合了本专业的特点及人才培养目标。

一、目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对众多用人单位的调查中发现,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存在问题是:(一)、学生入园较长时间不能很好的适应工作岗位。

(二)、学生反应许多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在幼儿园没有用处,幼儿园需要学生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学生拿不出,幼儿园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对新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对此抱怨较多。

(三)、许多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较低,敬业爱岗的精神和服务意识有待提高。

原因分析:首先 ,实习时间短而集中对学生的实习效果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导致学生没有足够时间地体会和了解教师的全部工作。二是对教育实习重视不够等因素导致了教师的懈怠 ,不少教师不愿意带队实习,缺乏检查、指导、总结、评优等方面的刚性标准,导致了对实习生的教育实习成绩评定常常流于形式。另外与实习幼儿园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较少,致使幼儿园教师主观上对实习学生的指导缺乏积极主动的合作精神,难以给实习学生提供较为充分的实践锻炼和有效的指导,这样一来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对师范实习生监督与管理的真空,高校和实习学校两边都管不到,两边都难以管,导致不少实习生对师范教育实习的重要性认识模糊。最后,实习基地不稳定使教育实习失去了前提和基础。

就当前实际情况,许多高校实践性教学还没建立一体化、层次性、多样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进行实践性教学的改革应达到以下目的:一是把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列为教学的重点,二是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改变多数教师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让教师深入幼儿园实际活动中,逐步将课堂理论教学和幼儿园实际活动相结合,加强教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培养“双师”型教师。只有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提升了,才能真正提升学校的教学水平。

二、对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性教学的建议:

应完善各专业教学实践环节的质量标准,健全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大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大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力度。针对目前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性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建议:

(一)、转变教育观念,提升对实践性教学的重视程度,真正做到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一件大事来抓,而不是搞形式主义。学校要认真履行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实习所做出的各项规定,及本院校既定的教育实纲、教育实习方案,严肃教育实习纪律,认真遵守教育见实习制度,要建立健全完善的教育见实习监督、 检查、考评工作体系,严格执行教育实习不合格者的惩处条例。

(二)、加强实践教学的组织指导:成立专业实践工作领导小组,由学院领导、教科办、学管、学前教育系(业务指导)、实验幼儿园等组成,各部分职责明确。

学院教科办(也可成立专门的实践教学管理科室),具体负责专业实践工作的组织与实施工作,是实践教学监控中心,专人负责实践教学计划的制定,实践教学的管理与监控等工作,定期对实践教学进行检查,严把质量关。

学前教育系结合幼教实际负责制定专业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教学大纲应体现本专业各门课程的实践教学要求和专业技能规范的要求。各门课程的实践教学要求和专业技能规范要求由个相关专业教师提出。

实验幼儿园根据计划要求遴选具有一定资质的教师,担任实践学生的导师,接受学院的相关培训,并与学院的科研和培训进行多方位合作。

(三)、建立相对稳定的学前教育实习基地,学院与幼儿园实习基地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四)、丰富教育实习的内容和形式。将模拟实习(试讲等)、幼儿园各领域教学工作实习、幼儿班级管理实习、卫生保健工作实习等不同实习重点结合起来,使各种实习内容相互补充,提高学生的教育能力;另外要探索幼儿园实(见)习的形式,将集中实(见)习、分散实(见)习、穿插实(见)习、顶岗实习结合起来,强调教育实(见)习安排的创新,以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五)、进行教学改革

首先进行学前专业课程设置改革,整合教学内容,如《学前教育学》及五大领域教学活动设计、五大领域教学活动设计之间重复的教学内容,增加幼儿园需要的实用内容,如幼儿园游戏教学、幼儿园班级管理等课程。

二是改革学生学业水平考核方式,例如现在探讨的技能达标考核,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是根应延长学生见习、实习时间。据《潍坊学院师范专业育实习暂行办法》(2004年)规定,专科层次学生实习6周,校内模拟实习2周,校外实习4周;本科生实习8周,校内模拟实习2周,校外实习6周。这对学前专业学生未必合理,学前专业学生在院实习内容复杂,不是一般师范生主要是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幼儿教师工作有其特殊的性质,如给要求老师预留一定时间观察和熟悉孩子,直至孩子熟悉认可教师才能很好的组织幼儿活动;作为人类教育起点的启蒙教育,幼儿园教育基本包含了未来孩子学习的所有领域和学科,而幼儿园基本上也没有分科教学之说,所以学生必须熟悉掌握以上五大领域的教学,教学内容丰富。而实习内容也不仅仅包括课堂授课,还有保育教育、幼儿生活及游戏环节、幼儿的卫生保健、膳食营养、幼儿园环境创设、安全工作、家长工作等等,以上活动贯穿在每日工作中,缺一不可。因此,应延长学生见习、实习时间。

参考文献:

第8篇:幼儿园实习工作范文

[关键词]全程实践;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2)08-0049-03

教育实习是师范学校课程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或缺,其效果直接关系到未来教师的质量,关系到整个教育水平的提高。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担负培养幼儿师资以及各级各类学前教育相关部门工作者的双重任务。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级各类幼儿园对幼儿教师的要求大大提高,不仅要求幼儿教师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合理的知识结构,而且还要具有较强的能力素养。为了顺应社会需求,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要以需求为导向,在注重系统化、理论化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加强专业实践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实践教学是教师获取知识、更新知识、综合运用知识和建构知识能力的重要途径。教育实习是实践教学最重要的环节,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起点,是实现职前教育培养目标重要的一环,对未来教师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不断探索和改革教育实习,提高教育实习的有效性,是培养合格学前教育专业师资队伍的重要环节。

一、当前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对教育实习的认识不足

教育实习是本科生四年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教育实习前,虽然系领导和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实习动员,讲明实习意义、要求,但部分学生认为,实习应该就是到实习单位走走看看,不需要直接参与教育教学,只要每天都去就行;还有部分学生认为,自己不喜欢小孩,将来也不会去幼儿园工作,幼儿园实习可有可无,只要实习成绩及格就行了。这些不正确的认识,不仅影响了学生教育实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影响了教育实习的效果。

此外,按照教学计划要求,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教育实习多安排在大四第一学期,为期八周左右。而这一阶段也是部分学生准备参加考研的时期,他们面临着考研与教育实习之间相冲突的问题。部分考研的学生出现了应付或放弃实习的做法,这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发展与实习的成效。

(二)实习时间短,形式单一

1.实习时间短。多数院校在教育实习的安排上只有两个月或短短几周的时间,实习生要在短时间内了解班级情况,进行角色转换,并在此基础上做好保育教育工作,这往往导致学生难以适应。经过几周时间,学生刚刚对保育和教育教学工作熟悉,教育实习就结束了,这使学生难以对幼儿园教育教学有完整的认识。因此,实习基地指导教师和实习生都觉得实习是一种形式,是走过场。

2.实习形式过于单一。从教育实习整体现状来看,大部分高师院校的教育实习工作主要是由学校统一安排到实习基地幼儿园完成听课、上课等教育教学任务,教育实习方式主要采用集中的一次性实习,实习管理模式以集中与分散实习为主,而没有在整个大学期间进行多次教育实习的分散分组实习、穿插实习等。虽然当前的教育实习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如课堂模拟、分散分组教育见习和顶岗实习等,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管和指导,只是流于形式,实习效果不明显,难以发挥实践教学应有的作用。

(三)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目前,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教育实习中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他们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如教学中学过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的内容,但当真正接触幼儿时,却不知如何组织与开展。这与高师学前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紧密相关。课程体系中存在着与幼儿园实际教学要求相脱节的现象,学生学到的知识与在幼儿园中的实践体验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此外,由于多数学生在实习前没有充足的见习机会,对幼儿园教学缺乏感性的认识,无法预测在实际教学中会出现的问题。这种现象势必会导致学生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最终影响到教育实习的效果和质量。

(四)高校与幼儿园缺乏有效沟通和合作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实习以到幼儿园实习为主。教育实习是在学校实习指导教师和实习基地幼儿园指导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帮助学生实现把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然而在教育实习中,大学指导教师与幼儿园指导教师并没有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和“如何具体指导实习生实习”等问题进行有效的沟通。因此,幼儿园重视锻炼实习生在幼儿园备课、上课的技能,而忽视参与幼儿园全面教育活动的锻炼,使高师学前教育实习片面化。

学生在实习中得到高质量的指导是保证教育实习的质量,促进师范生专业成长的重要因素。无论是大学还是实习基地幼儿园,在安排实习指导教师时,在资格的认定上均无明确的标准和要求,存在指导教师成员不固定、思想不重视、指导方法不科学和指导技能缺乏等问题,实习指导工作表面化。

二、全程实践视角下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思考

全程实践是把实践教学贯穿于学前教育专业四年的课程设置,所有的实践环节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定位,打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校内教育与校外实践的界限,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教育实习是学前教育专业全程实践的重要环节,教育实习的有效性影响着全程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转变学生的实习观念,明确实习目的

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的体现,是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积累教育教学艺术的课堂,是学生实践历程的第一站。高校的四年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明白在学校学到的大多是书本知识、间接知识,要使所学知识变为能适用幼儿园教学需要的合理知识结构,就需要反复多次实践。实习前,院系及指导教师组织学生召开实习动员大会,让学生明确实习的目的和实习要求,端正实习态度,解答学生对实习相关事宜的困惑,做好实习准备。

(二)延长实习时间,实施全程实习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不仅具有广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实际工作中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实习是实现这一要求的重要途径。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教育实习时间为八周,时间短,难以全面了解幼儿园各个环节的工作,难以实现职前与职后教育角色的顺利转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需要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特点以及教育方式方法,因此,应延长实习时间,实施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的全程实习,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全程实习可以以学年为阶段,每一阶段的实习任务各不相同。第一学年,每周半天,共五周,观察儿童并记录,写观察笔记;第二学年,每周一天,共六周,了解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听课,写听课记录,并能分析教师的教育行为;第三学年,每学期一周集中实习,学生参与组织儿童活动,编写教育活动方案并辅助教学,合理解释自己的设计意图和教育行为;第四学年,集中实习,实习期为一学期,了解幼儿园的学期计划,独立编写并实施教育活动方案,全面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撰写教育笔记,期末进行总结。四年不间断的实习可以为学生将来能适应幼儿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调整课程设置,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现行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过于注重教育理论知识的教学,而忽视或淡化了实践课程的开展,这与培养目标中所提出的应用型人才定位相违背。为了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适应幼儿园实际教学的能力,课程设置中除了教育实习和试教与微格教学外,应增加实践学时,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中的专业必修课如学前卫生学、学前心理学和学前教育学等应与教育实习目标相结合,通过幼儿园见习和课堂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走进幼儿园,了解幼儿,了解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为教育实习打下基础。在五大领域课程的学习中,采用课堂模拟教学与走进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通过亲自体验、观摩讲评、课堂讨论、作业反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幼儿园的教学,了解幼儿园活动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从整体上感知幼儿园教育。

(四)采用“分段轮流实习”,教育实习形式多样化。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多采取学校统一安排、分散定点实习的方式。在此基础上,学校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对已联系好实习单位和就业单位的学生,采取开放式实习的方式和学生自主联系实习的形式,让学生顶岗实习。但这些方式仍然满足不了学生的发展需求。教育实习是为学生以后入职做准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习多在幼儿园进行,而幼儿园分为小、中、大三个年龄班,每个年龄班的幼儿发展特点不同,教育目标不同,教育方法不同。因此,在实习阶段可以采用“分段轮流实习”的方式。

“分段轮流实习”是把总的实习时间进行分段,每段时间的实习任务和实习的年龄班不同,第一段时间结束后与其他实习生进行班级交换,轮流体验,从而使学生获得全面的认识,提高学生实习的有效性。采用“分段轮流实习”的方式时,交换双方的幼儿园指导教师应相互协作,相互交流,了解学生的实习状况,根据现状调整实习任务,做好衔接,让学生在实习中获得连续性的经验,促进个体的发展。

(五)高校与幼儿园实现良好沟通和合作

高校学前教育是为幼儿园培养未来的师资,幼儿园是继续培养和发展未来师资的场所。因此,高校和幼儿园有着共同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共同培养高质量的师资队伍的共同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校和幼儿园应该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和良好沟通。

一方面,高校可以把有经验的幼儿教师请到大学课堂上传授经验,或定时组织幼儿园教师与大学教师共同讨论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学习内容和实习指导方法,既让高校教师了解培养幼儿教师的规格和要求,又让幼儿园教师教学经验得到了升华,实现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提高教育实习的质量。另一方面,教育实习是在高校实习指导教师和实习基地幼儿园指导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帮助学生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的结合。实习中,双方指导教师定期针对实习的问题进行有效沟通,了解学生已有经验和通过实习需要达到的要求,实现指导的有效性。

总之,高师学前教育的教育实习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重要一步,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起点,是实现职前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一环,对未来教师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改变原来比较注重系统化的观念、理论化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实践技能的学习和训练,打破人才培养的瓶颈,调整课程设置,延长实习时间,多种实习形式相结合,保障和提高教育实习的质量。高校和幼儿园的双方指导教师要认真对待,沟通合作,使学生通过实习不断强化专业理论知识与教育教学方法,从而掌握作为幼儿教师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帮助学生顺利地从一名学生迈向并最终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参考文献:

[1] 杨晓萍.试谈高等师范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改革――二十一世纪幼儿教育发展对高师学前专业的挑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

[2] 张文娟.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的困境与出路[J].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刊,2009(3).

[3] 肖美良.国外教师教育实习特点分析[J].世界教育信息,2006(4).

[4] 余小红.我国教育实习的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J].现代教育科学,2008(1).

第9篇:幼儿园实习工作范文

1.学习空间变化。

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学生从以“教室课堂”为中心转移到以“幼儿园班级”为中心,这种空间变化可能短时间激起学生对陌生环境的新鲜感,但由于学生对教育实习认识深度的不同,加之师徒关系、同事关系、工作状态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很多学生对此的新鲜感很快变成失望感,从而对实习产生消极情绪,影响实习效果。

2.认识观念变化。

部分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定位不清,就业方向不明确,教育实习时只是应付;有的实习岗位与学生的期望落差较大,幼儿园考虑安全因素,往往只让实习生参与一些保育护理工作,或哪里缺岗,临时让实习学生去顶替,造成实习生不安心或频繁换岗,这增加了实习的不稳定因素,也给教育实习管理带来难度。

3.学习方式变化。

学生在校学习时,是以“学习者”的身份从事教学化的学习活动,而在幼儿园进行教育实习时,是以“学生和幼儿园教师”双重身份从事职业活动。这就要求学生既要服从学校的监督管理和约束,也要遵守幼儿园的规章制度。学习方式的突变,易造成学生的不适,需一定时期的磨合。

4.心理适应期变化。

在校学习时只有师生关系和单纯的同学关系,而在幼儿园面对的是师徒关系、复杂的同事关系以及位置不均等及具有利益冲突的人际关系。在与同事相处的过程中,学生容易产生心理落差,这种交往障碍如不进行适当沟通、疏导,就会影响到教育实习的效果。

二、明确各阶段指导重点,提高教育实习效果

(一)下园前的指导———加强“三观”教育

1.学习观教育。

学生到幼儿园进行教育实习是学校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教育理论转化为教育技能的重要环节。学生应以学习者、研究者、教育者的身份与幼儿园职工共同从事教育活动,通过实际的教育教学训练,巩固和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提升自己的教师职业技能,提高教育实践能力,从而为自己的专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吃苦观教育。

学前教育专科型人才,培养的是能胜任各类学前教育机构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教育实习需要从幼儿园最基础的工作做起,树立一日生活各环节皆教育的正确认识,全方位参与幼儿的一日生活管理与护理工作。要求学生做好吃苦的准备,磨炼学生的意志和品质。

3.敬业观教育。

目前,幼儿园对实习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各有侧重,而在知识、技能和态度这三项指标中,最为关注的是态度,所以要加强对学生敬业爱岗的职业道德教育。

(二)实习过程指导———“传道”“、管理”“、解惑”

1“传道”

指导学生做好心理调适,尽快适应岗位工作。学生教育实习期间所要面对的是真实、复杂的教育实践和班级管理,面对的是完全不同于学校的人际关系,学生在心理上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不适,指导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和调适工作。在教育实习期间,学生要扮演实习者和教师两种角色,接受学校和幼儿园的双重管理。从幼儿园的角度来说,对实习学生是以教师的标准进行教育和管理,要求其遵守幼儿园的规章制度,完成教师岗位应该完成的工作任务,这对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有效实现教育实习的目的无疑是十分有益的。但实习学生往往习惯于自己的学生身份,认为幼儿园对他们的要求太高、太严,难以适应。因此,指导教师需引导学生摆好自己的位置,确定好自己的角色,学会用员工的意识思考问题和要求自己。教师通过谈心、具体事例分析等对实习学生进行正确的“实习观”教育,达到塑造、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合作精神和责任意识等目标。

2“管理”

关注实习全过程,促进学生实践性知识的获得。追踪学生教育实习全过程,对于学生实习岗位、实习纪律、实习过程、实习成绩、实践材料、考勤等进行全程管理。重点围绕为实习生习得实践性知识创造条件,从而促进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得以提高。实践性知识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获得并不断增长自己的实践性知识不仅是每位在职教师的任务,也是准教师在校期间的重要学习内容。准教师的成长是其学会教学,不断习得与教师有关的角色期望和规范的社会化过程,也是其渐进形成教育实践知识和智慧的过程。拥有一定实践知识的准教师能够从多种视角对未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整体把握,洞察多种可能性,进而迅速做出决策。围绕实习生实践性知识的习得,指导教师要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首先,要为实习生创造宽松的教育实习环境。师范生在实习之初由于对幼儿园教育的具体情境缺乏足够的了解,不能很好地把握教师的角色要求。这时,指导教师要为实习生创造一种宽松的实习环境,要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以便实习生尽快适应实习环境,发挥自身潜能。其次,要为实习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长期以来,幼儿园因担心实习生组织活动会影响班级常规,从而增加安全隐患,因此,往往不愿意给实习生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机会,一般只让其协助教师做一些配教或保育护理工作,这样,实习生参与教育实践的机会就比较少,实习生也就不能得到预期的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带队指导教师要和实习基地园领导、园指导教师加强沟通,尽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为实习生多创造一些实践的机会。第三,要指导实习生学会主动学习。由于幼儿园工作具体繁杂,园指导教师身兼多项工作,能专门指导实习生的时间非常有限。因此,需指导实习学生学会主动请教,积极争取教育教学实习机会。只有积极主动,才能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也才能获得更多的指导与实习收获。

3“解惑”

教授方法与启疑,培养反思意识。实习生在实习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问题,由于缺乏实践经验,他们在这些问题面前往往会束手无策。指导教师要和实习学生一起分析问题的原因,帮助实习生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习得实践性知识,提高自己的教育实践能力。教师专业化的不断推进,要求教师要成为研究者和反思者。波斯纳认为只有经验和反思交相融合,才能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发展:经验+反思=教师的成长。师范生不仅要有丰富的实践性知识,更要有较强的反思能力。指导教师可以采用“示范”方式让实习生了解活动组织与班级管理的基本规范;以“评议”促进实习生进行自我反思;以“研讨”帮助实习生形成研究的意识和研究的习惯。不管采用什么方法对实习生进行指导,教育实习指导教师都应充分发挥实习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师范生的主动发展。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