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班体育游戏范文

小班体育游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班体育游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班体育游戏

第1篇:小班体育游戏范文

关键词:小班幼儿;激发;体育游戏活动;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129-01

小班是整个幼儿时期的基础,这时的幼儿充满着童真童趣,他们对游戏充满了兴趣,甚至在孩子的生活中大部分是由游戏组成的。游戏充斥着孩子的生活,使他们有一个快乐无忧的童年。由此可见,在小班教学中游戏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一名小班幼儿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游戏对于孩子的重要性,并能够采取多种方法为孩子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儿参与体育游戏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幼儿在游戏中不断成长。那么在具体的教学中应如何激发幼儿参与的积极性,现结合教学实践总结以下几点:

一、创设游戏情境,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在开展游戏活动前,幼儿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为幼儿创设一定的游戏情境,且在选择情境时一定要考虑到与体育游戏具有一致性。这样幼儿能够通过情境很快融入到游戏中,并能在游戏中学到很多知识。如小班体育游戏“小兔采蘑菇”、“小猴摘果子”、“小花猫捉老鼠”等,这些游戏都是以简单的情境展开的。例如在引导小班幼儿学习“原地纵跳触物”的动作时,选用小班体育游戏活动“小猴摘果子”。教师这样告诉幼儿:“金色的秋天,树上的苹果、梨、桃子、葡萄等熟透了,农民伯伯都在忙着收获。小朋友们愿不愿意帮助农民伯伯摘果子?可小朋友们够不着果子怎么办?对了,我们就学小猴跳起来摘,看谁跳得高,摘得多……”通过情境导入,孩子们热情很高,根据教师的示范,一次又一次地练习双脚原地纵跳的动作。利用这样的游戏情境,幼儿能够迅速地融入到游戏情境中,并且能够积极主动地在游戏中进行练习,比起机械的练习效果更佳。同时,幼儿能够以较大的兴致参与接下来的游戏活动。

二、让幼儿充当游戏角色,激发其参与游戏的主动性

模仿是幼儿的天性,尤其是对于自己喜欢的事物幼儿会努力去学习。幼儿教师应充分利用幼儿的这一心理发展特点,在开展体育游戏过程中应分配好每一个角色,让幼儿参与到游戏活动中。每个体育游戏的角色有主次之分,因此在体育游戏过程中教师应请那些不喜欢参与游戏的幼儿担任重要的体育游戏角色,促使他们对体育游戏活动发生兴趣以此来刺激幼儿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游戏活动中。如小班体育游戏“老猫睡觉醒不了”、“小兔拔萝卜”、“狼来了”等。如玩“小兔拔萝卜”的体育游戏活动时,老师扮兔妈妈,幼儿扮兔宝宝,一名能力较强的幼儿扮演大灰狼,操场就是萝卜地。游戏中,小兔子们跟着“妈妈”在萝卜地里蹦蹦跳跳地拔萝卜,练习了双脚并拢向前跳跃的能力。当大灰狼来抓“兔子”时,为了不被大灰狼抓住,每一只兔子必须都要灵活地四散躲闪,在躲闪中幼儿身体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得到了发展,小兔子们跑啊,叫啊,没想到每一个幼儿都积极参与到了游戏中,没有旁观的小兔子。游戏进行了一遍又一遍,但幼儿百做不厌。在游戏中幼儿亲身体会了便有了参与的主动性,从而会更加主动地参与以后的体育游戏活动。

三、采用儿歌的形式,促进幼儿兴趣盎然地参与游戏活动

儿歌是小班幼儿教学中常采用的形式,也是易于幼儿接受的形式。在进行体育游戏活动的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一些朗朗上口的儿歌来辅助教学。因为儿歌是幼儿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它通俗易懂,简单易记,倍受幼儿喜爱,也易激发幼儿积极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如有:“金鸡独立”、“跳绳”、“放鞭炮”、“吹泡泡”、“冰老人”等。如玩“金鸡独立”体育游戏活动时,为引导幼儿学习“单脚站立”这一动作时,教师可根据幼儿好模仿小动物形象与叫声的特点,让幼儿模仿雄鸡站立姿势,昂首挺胸,双臂后摆,单脚站立,同时念儿歌:“我是大公鸡,喔喔叫,喔喔叫,叫醒小朋友,快来做游戏。”孩子们做起来兴趣盎然。利用游戏儿歌的形式能够大大激发幼儿参与体育游戏的积极性,也对幼儿的继续学习产生很大的吸引力。

四、合理运用游戏教具,调动幼儿参与的情绪

第2篇:小班体育游戏范文

【关键词】故事;游戏;创造;自信

一、环境的创设――遵循主题目标

陈鹤琴先生曾提出:“幼儿的活动应该以生活为轴心,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所以在设计“我的故事”主题背景下的区域活动中,首先要根据主题的核心内容以及要求,将主题背景下区域活动的环境创设得不仅要富有生活气息还需要富有挑战性的环境,让孩子喜欢并愿意操作,整个区域环境还需要相互融合,以前我们喜欢把一个一个区域划分得很细化,而且都用隔断或者柜子给隔开了,但是对于小班孩子来讲,最好把整个区域环境融合在一个大环境中

二、材料的投放――符合成长与认知需要

要根据主题目标设计相关的游戏材料,使主题目标和游戏目标相融合。上述案例中我们也发现了教师在区域里面基本没有关于“我的故事”的游戏材料,如果区域游戏脱离主题背景,所提供的材料与主题教学关系不大,就不利于教学活动的深入,激发不了孩子活动的兴趣,所以我们应围绕主题投放区域活动中的材料。

1、有目的、有计划的设计游戏材料。

材料是支撑孩子游戏的基础,需要根据主题活动的目标进行有计划、有选择地投放游戏材料,这样就能够让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相一致,目的也就更加明确了。比如:在“我的故事”这一主题中,主要目标是:感知自己的独特性,知道自己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愿意主动地参加各类活动,初步产生积极的自我体验;乐意与他人互动,体会别人的心情,愿意帮助别人。其实就是让孩子获得积极的自我体验,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从而接纳、肯定自己、喜欢自己。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在区域游戏中设计了“有趣的表情、我的身体、找找我自己、成长的足迹、做客……”

2、有层次性、可操作性的制作呈现游戏材料。

首先需要考虑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要制作一些卡通而又直观的游戏场景材料,让孩子在场景中轻松、愉快地玩。比如:间隔排序,如果就提供几块操作板、操作材料的话,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她肯定不愿意长久地玩。如果就换一种方式,提供几件衣服,但是衣服上的纽扣没有按上去,要请小朋友帮忙用相应的规律来按纽扣,那么孩子的兴趣一定很高。

其次同一种游戏要提供多种材料,体现孩子之间的个性差异。在美工区中我们提供了有些是大小不一的手工纸;有些是教师撕开一个小口的,让孩子接着往下撕;有的是有虚线针眼的,让孩子沿着针眼撕。从随意撕到沿痕迹撕,提供的纸条由宽变窄,由短变长,由撕面条到撕饼干直至撕小动物,让不同需要、兴趣、个性的孩子自主地参与活动。

最后我们不光要把游戏材料做得非常美观,还需要考虑材料的可操作性以及材料的呈现方式。如:上述案例中,孩子们对“给妈妈串项链”的游戏非常感兴趣,但是就是因为材料的呈现方式上有所问题,导致一个孩子都没有完成,如果我们把妈妈的头像贴在柜上或者墙上,孩子们串好项链后直接挂在妈妈的脖子上,这样就不会有“妈妈头像”一直倒塌的现象了,所以不光要考虑材料的美观性,还需要考虑材料的呈现方式,并且可以充分利用墙、柜的空间,这样也不会导致孩子都在桌面上操作的拥挤了。

三、教师的指导与评价――推动区域游戏积极发展

1、技巧性地指导。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说明”中们提出:“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教师在进行主题区域游戏的开展与指导时,同样需要了解每一位孩子的发展情况,不能一概而论。

同样的,在“我的故事”区域游戏的进行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也需要有一定的个性化。首先,要让孩子在有一定规则的环境中,有自由选择的权利、自由交往的机会;而后通过观察了解孩子的游戏表现情况,获得指导方式的确定。

2、有效性地评价。

在孩子游戏的过程中,常采取直接与孩子交流评价的方式,让孩子了解到自己的发展情况,并通过积极评价获得游戏成就与鼓励,从而更积极地探索游戏的玩法、探索如何在游戏中有更好的自我表现。这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方式,这样的评价主要是为了加强孩子当下游戏中的情感获取。“我的故事”主题区域的开展让他们的游戏有了一定的目标和方向,教师在与孩子进行沟通评价的过程中,需要同时注意孩子的游戏表现与主题对孩子游戏的助推表现,

在主题背景“我的故事”下开展的区域游戏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孩子的生活,也让孩子将生活中所见、所闻在游戏过程中表现出来,巩固了认知的同时也在游戏中出现了与原有认知不同的表现,这就是创造。可见,游戏有着迁移生活行为、强化经验、丰富想象与创造的功能。小班主题式游戏区域的创设,更多的时候让孩子有了想象的简单方向,这与具有具体形象思维的小班孩子年龄特点是相符的,活动的开展从环境创设到材料投放再到游戏评价,都要符合孩子的认知需求,帮助孩子建立自信,这与一来才能让孩子在游戏中真正获得向上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小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董旭花,韩冰川,王翠霞,刘霞.小区域 大学问---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与活动指导[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第3篇:小班体育游戏范文

【关键词】抽油机 系统效率 提高 办法

近年来提高抽油机井系统效率的管理办法逐渐被重视,以防泵漏、防管漏、防偏磨等配套工艺的实施,抽油机井举升效率明显提高,但由于设备配置与油井举升能力不能完全匹配,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技术及管理办法,整体提升抽油机系统效率还有较大的空间,特别是大部分低渗区块油井,还存在着整体抽汲参数偏大等系列问题,通过优化后与新技术的应用,节能潜力大。

1 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

1.1 管柱漏失

油管漏失引起管柱功率损失,降低管柱效率。油管漏失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管材原因,二是生产过程中振动使油管螺纹松动产生丝扣漏失;三是杆管偏磨导致油管局部磨穿漏失。沈阳油田出砂、偏磨较严重,油管内壁磨损、腐蚀老化,而检测分选能力有限,下井油管不能保证质量。

1.2 杆管之间的滑动摩擦功率损失

抽油杆与油管间的摩擦损失分别为偏磨和挠曲两方面造成的。前者与油井的井身结构关系极大,其程度与井斜段狗腿角大小直接相关;后者主要由载荷和抽汲参数决定。摩擦损失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以计算,一般采用试验和实测的方法得到。在抽油过程中,井斜段抽油杆柱和油管摩擦,特别是抽油杆的下部发生挠曲,造成有效载荷的波动,增大了额外能耗。

1.3 抽油泵的影响

泵的容积功率损失包括泵隙漏失和凡尔漏失两方面。

正常情况下,抽油泵泵隙漏失主要是指柱塞与衬套之间漏失,对于出砂井而言,以SiO2为主要成份的石英、长石等细粉砂颗粒硬度高于泵筒与柱塞的表面硬度,当这些细砂粒进入间隙内很容易造成柱塞泵筒摩擦副表面磨损,生产一段时间后间隙变大,漏失量也增大,泵效快速降低。

1.4 设计参数的影响

抽汲参数包括泵径、泵挂、沉没度、杆管组合等。具体分析各个参数的影响:

1.4.1 泵挂、沉没度因素分析

随泵挂加深,抽油杆柱重量增大,杆柱能耗上升,但为了维持油井正常生产,泵挂必须满足沉没度的要求。

1.4.2 杆管组合因素分析

杆管组合一方面影响着自身重量,组合越合理,杆柱重量就越轻,抽油杆的功率损失越小。

2 提高抽油机系统效率的管理办法

2.1 供液能力匹配

供液能力匹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液面较高、供液能力充足的油井要适时采取大泵提液措施,以获得理想的产量;二是对供液不足的油井,通过加深泵挂,调小泵径,增加沉没度的方式来匹配油井产能,使抽油泵工作在正常状态下,在不降低或增加产液量的同时,降低单耗。由于低产液井常开生产会导致液面下降过快,使抽油泵长期处于供液不足状态,造成功率浪费和加剧设备损耗,因此使抽油泵工作在合理区间内可以有效的节约能耗。

2.2 管杆组合优化

在保证杆柱强度和沉没度的前提下优化组合使杆柱重量最小,降低杆柱能耗。

2.3 出砂油井防治

出砂是造成泵漏的主要原因。沈阳油田所管理的23个开发单元,出砂严重区块8个,出砂井数占全厂总井数的65%以上,近5年来每年因出砂泵漏井约120井次,占全年作业井次的五分之一,因此对出砂油井的治理不但可以延长检泵周期还能降低能耗。针对不同出砂油井采取防砂抽油泵、防砂筛管、流线型无磁阀等工艺技术进行防治。

2.4 偏磨和挠曲综合治理

在深井中抽油杆柱磨损很严重,消耗了大量的功率,因此要降低机采井能耗,需采用杆柱扶正措施,如注塑杆、抽油杆扶正器、防脱器、防偏磨接箍、内衬管等,以减少杆柱的磨损,降低抽油杆的能耗。同时防偏磨可以有效地减少杆断、杆脱、管漏等原因而进行的检泵作业,延长了检泵周期。

3 实施效果认证及存在问题

3.1 实施效果实例对比分析

沈257-22-18井,优化前采用Φ38泵×2500m生产,冲程/冲次:5.4/3,日产液2.6吨,日产油2.6吨,功图显示严重供液不足,泵效只有18.8%,测得输入功率11.93KW;优化后采用Φ32泵×2600m生产,冲程/冲次:5.4/3,日产液提高到5.3吨,日产油提高到4.9吨,功图充满程度明显变好,输入功率降至10.67KW,降低了1.26KW,日节电30.24KW・h,日增油2.3吨;到目前累节电2479.7 KW・h,累增油112.2吨。

3.2 取得的成果和突破

(1)从能量的角度分析原油举升过程中的能耗,研究了油井生产状态与能耗的关系,为进一步深化优化,明确生产单耗提供了切实的依据。

(2)在满足产量需求的前提下,以能耗最低为目标,进行机、杆、泵组合的优化,一方面匹配油井的供液能力,以达到预期产量,另一方面保证能耗最小,达到节能的效果。

3.3 存在问题

(1)由于优化的逐步推广,老区块大多数井已经进行过优化,优化的潜力变小。但随着油藏开采地层能量的变化,原本优化过的参数会变得不再合理,需要及时采集生产数据并调整生产参数以适应生产情况。

(2)抽油杆和油管大多已使用了较长时间甚至超期使用,强度必然有所下降,因此在杆柱优化设计过程中要留出更大的安全系数才能实际满足强度要求,造成了杆柱重量一定程度的增加,浪费了部分能耗。

(3)受实际因素的限制,诸如泵、管材不够或作业过程中遇到的特殊情况等,导致作业未能完全按照计划执行,使实际效果低于设计预期值。

4 结论

(1)通过优化设计参数匹配,应用防泵漏、防偏磨等工艺,可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2)机采井节能并不是单一方面的工作,其工作对象囊括了整个采油系统的各个部分,因此需要各种配套技术的有机结合,如防偏磨、防砂、防泵漏技术等,多种技术相结合以优选出最佳的方案。

(3)从设计源头抓节能,可以从根本上降低油井单耗,在节能的同时还可以延长油井平均检泵周期,除节能创效之外还节约了检泵作业费用和相应的产量损失。

参考文献

[1] 于云琦,编著.采油工程[M]. 出版地:北京.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2006 .页数:561

[2] 刘文章. [难动用储量开发采油工艺技术].出版地:北京.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年2005.页数:369

第4篇:小班体育游戏范文

关键词:儿歌;声势动作;即兴;打击乐

【本文系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奥尔夫音乐教学促进幼儿和谐发展的实践研究”】

中国分类号:G613.5

一、从短小儿歌入手,激活兴趣,实现师幼互动

奥尔夫认为语言是音乐的根,因此在音乐活动中我经常安排幼儿做一些有节奏的语词朗读练习。

如:《小鸟排队》

一群 小鸟来 排队这 一队那 一队叽叽 喳喳像 开会噼噼 啪啪

一阵 响 吓得 小鸟 四处 飞

对于类似这样的短小儿歌,我反复把它变通成各种节奏来朗诵,然后再结合一定动作去加强节奏,使幼儿在朗诵的过程中,增强对节奏的敏感,继而培养了幼儿的节奏感。

如:《小老鼠上灯台》

小老 鼠 上灯 台偷油吃下不来喵喵 喵猫来 了叽哩咕噜 | 滚下 来

让幼儿结合一定的词组和语句去掌握一定的节奏型,使孩子在边朗诵,边跳,边拍掌,边跺脚等过程中,去培养节奏的准确性,使这首儿歌的节奏练习具有音乐性,不是纯机械性地打拍子,而是在流畅、自如、有力度的变化,富有表现力的说唱语词过程中,掌握节奏,特别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如:《小白兔》

小白 兔| 白又 白| 两只 耳朵|竖起 来|爱吃 萝卜| 爱吃 菜| 蹦蹦 跳跳|真可 爱

在这样以节奏型为基础的说儿歌的过程当中,我将幼儿分成两组或三组进行轮说,这不仅能加强幼儿的节奏记忆能力,同时为今后学习轮唱奠定了深刻的感性认识。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先请第一组幼儿节奏拍手X XX| ,第二组幼儿跺脚X X | ,第三组幼儿说儿歌(小白兔),交换声部每个幼儿用三种节奏说和律动(拍手和跺脚)。还可以围成两圈轮说和律动(拍手和跺脚),通过学习多声部节奏朗诵(二-三声部)轮说,并加声势为其伴奏,体验其乐趣。

如:点名练习

老师有节奏地呼唤:王 小明王 小明你 在哪 ―

幼儿有节奏的回答:盛 老师盛 老师我 在这 ―

在点了一些音节数不同的幼儿名字和幼儿熟悉了以后,也可以让他们互相有节奏地呼唤或分组呼唤,形成多声部呼唤。

二、从声势动作入手,寻找契机,亲近节奏

拍节奏是幼儿节奏入门训练最常见的、适合幼儿接受能力的方法,而身体是最好的器乐。拍手、拍腿、拍肩等不仅讲究节奏,同时还十分注重音色。而通过有规律的拍手、拍腿、跺脚等形式不仅能让幼儿教育掌握各种多变的节奏型,还能成为幼儿自己创造的节奏型的方式。

如:《水果魔汤》

小班音乐活动《水果魔汤》,感应8拍乐句的时候,我出示了8个乐句的苹果和梨的水果图谱,幼儿以不同肢体部位如踏脚、拍手、抖动肩膀、拍腿等感应8拍。其中“跺脚”感应四分音符的水果―梨,“拍手”感应八分音符的水果――苹果。各种不同的节奏表现出不同的风格特点,将各种动作在简单动作方式的基础上组合或变化节奏,以加强孩子的反映能力和感受各种节奏型、节拍和速度的能力。在一个乐句中任意交换水果的位置,幼儿就可以根据新组合的水果图片,结合声势动作念出新的节奏来。还可以玩吃字打嗝游戏,每个乐句上的水果可以用大嘴巴贴掉一个,这样形成了一个声响“嗝”。让孩子玩吃字游戏,让孩子体验到节奏中的休止符时值,变出新的节奏变奏。

如:《洗衣机》

我引导幼儿清晰、准确地演示用有节奏地走和扭动身体表现“洗衣机的工作”,如““放”、“洗”、“甩”才能完成洗衣动作等等,加上移动位置(如顺时针、逆时针在圆圈上行走)。引导幼儿通过整个身体的训练来获得,使幼儿的每一肢体都参加到活动中。先训练幼儿分别单独练(表现衣服),然后三人同时练(两幼儿表现洗衣机,一幼儿表现衣服),最后是全体幼儿围成圆圈,通过洗衣机转和停的动作,初步感受A段音乐乐句的起始和结束。借助教师体态动作和语言的提示,顺一个方向走。整个教学中,教师是个引导者,主要是设置游戏意境,让幼儿去探索。

这样以人体为天然乐器,通过拍、打,跺、捻等发出不同力度的声响在节奏训练的过程中,不仅使幼儿动作协调、合拍、整齐地表现节奏,更能在节奏性活动中引导幼儿从运动神经上获得节奏感觉,这是形成节奏感不可忽视的条件。

三、从即兴入手,体验、创造性地练习节奏

即兴性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最核心、最吸引人的构成部分。在我们的奥尔夫音乐活动里,每个幼儿都不是静坐着的,孩子们的思维和肢体都在积极地运转着,老师会经常地问:“想一想,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幼儿可以拍手来表现节奏,也可以跺脚,可以拍肩膀,甚至拍小肚子拍屁股等等,即兴创造的根本目的就是让幼儿用自己全身心去表现自己,表现音乐,有着这样的创造体验的孩子,对他们的一生将有着多么深刻的意义。

如:《点花歌》

在这首乐曲中,我指导幼儿听音乐自由的用身体节奏动作来表现对音乐的感受,让幼儿根据自己对这首乐曲的理解运用已有的音乐技能创编节奏动作,使幼儿获得成功的喜悦感,有的幼儿甚至能根据拍身体不同部位发出的音色特点来决定用身体的什么部位去表现某段乐曲。

在这段较抒情的部分有的幼儿喜欢用拍肩来表示,有的幼儿则用拍腿、拍手来表示。还有的幼儿能够做到两两合作,跟着音乐有节奏的做相应的点、抓、拍等动作。而在每个乐句里面都有花和瓜,有的幼儿做个胸花的造型来表现这朵花,有的幼儿做个喇叭花来表现这朵花等;在唱到瓜时,有的幼儿做了西瓜的造型,有的幼儿做出了大南瓜的造型。这样增强了幼儿的合作、观察、协调能力。

四、从打击乐入手,体验、提升节奏表达方式

在音乐教学中进行大量的器乐活动,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显著区别于其它教学法的特点,奥尔夫音乐教学不仅运用了幼儿的动作思维这一特点,还利用特殊的乐器(如打击乐器及自制乐器,并有原始乐器的特征),让幼儿用简单的大肌肉进行演奏,为幼儿提供了一种以简单的方式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因此,在打击乐的教学中,我把握住奥这一教学特点,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如:《大雨小雨》

下大雨 啦,下 大雨 啦, 哗 啦 哗 啦 下 大雨 啦!

下小雨 啦,下 小雨 啦,滴滴 答答 滴滴 答答 下 小雨 啦!

在这里我注重多声部的练习,常以卡农、分组合奏,大合奏等形式,重视分组的练习和演奏。总体的演奏虽然比较丰富和复杂,但其中每人的演奏都是比较简易的,这样培养了幼儿互相合作、配合协调的习惯,同时掌握了常用的歌曲伴奏形式以及较复杂的打击乐合奏形式。

如:《大家来打麦》

X X X | X X X | X X X X| X X X | X X

一 萝 麦 两 萝 麦 三 萝 四 萝 来 打 麦 嗨 嗨!

第5篇:小班体育游戏范文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练习题

(共9题;共85分)

1.

(5分)用竖式计算。

(1)43÷6=

(2)55÷7=

(3)70÷8=

2.

(20分)列式计算。

(1)9的3倍是多少?

(2)把64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几,还余几?

(3)把72每8个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3.

(5分)送小兔子回家。(连一连)

4.

(5分)把6朵花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哪种分法对?在对的

里画“√”。

5.

(5分)下面哪种分法是平均分?在括号里画“√”。

6.

(5分)学校买来36个

(1)每个班分4个,可以分给几个班?

(2)平均分给9个班,每个班分到几个?

7.

(15分)兔妈妈买来14根萝卜。要平均分给4个兔宝宝,每人分几根?还剩几根?

8.

(5分)

按照上面的规律穿一串珠子,第26颗珠子应该是什么颜色?

9.

(20分)小猴爬竿摘苹果。

参考答案

一、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练习题

(共9题;共85分)

1-1、

1-2、

1-3、

2-1、

2-2、

2-3、

3-1、

4-1、

5-1、

6-1、

6-2、

7-1、

第6篇:小班体育游戏范文

关键词:幼儿园;趣味性;教育性

民间体育活动也是我国民间文化的组成部分,而这些民间体育活动中的游戏又是幼儿园民间体育活动的内容之一。民间体育活动体现出的生活化、教育化以及游戏化的特点能够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对民间体育游戏活动的应用做出了具体的要求。在幼儿体育教育中加入民间体育游戏能够丰富幼儿的体育活动内容,清除传统体育活动中程序化和机械化的弊端。接下来本文将对民间体育活动游戏在幼儿园小班体育活动中具体开展的方式和程序进行分析。

一、民间体育游戏活动的特点分析

1.形式简单、方便

民间体育游戏活动开展的形式比较简单,而且实施的方式比较方便、灵活。只需要一块空地和简单的活动器材就能够指导幼儿开展体育游戏活动。比如游戏“炒黄豆”“推小车”等,只需要一块宽敞的场地,孩子们便可以与同伴一起游戏,而且在体育游戏活动中可以由参与者自行决定游戏的难易程度和形式,符合幼儿园小班教育的特点,也是其优势的体现。民间体育游戏活动不需要大型的活动场地以及专业的体育器材或者指导方式,只要愿意参与到游戏中无论是否有基础都能够获得游戏带来的快乐。

2.人文气息浓郁,兼具教育性

民间体育游戏的产生和发展都会承载着一段历史或者故事。如游戏“切西瓜”“舞龙”等,这些体育游戏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更加丰富多样,不同地区的体育游戏中蕴含着不同的历史文化,所以幼儿在参与这些体育游戏的同时还能够领悟到民族文化,从而起到文化教育的作用。

3.娱乐性和趣味性比较强

对于幼儿来说,娱乐性和趣味性对其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如果在民间体育游戏中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兴趣的活动融入幼儿园的体育活动中,能够促进幼儿更积极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从而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和体育技能。而民间体育的娱乐性和趣味性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为幼儿的体育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沙包游戏中,可以设置游戏情节,比如“蚂蚁搬豆”“运石头”等,让游戏变得更加有趣,同时也体现了游戏的多样化。

二、民间体育游戏应用和改编的原则

1.遵循适用性原则

幼儿不同年龄段的差异很大,其对游戏的情节、角色的把握以及接受新游戏的能力、对游戏规则的认知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所以幼儿园在开展和改编民间体育游戏活动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接受能力、认知水平都比较低,所以教师所选择的民间体育游戏也要具有基础性。比如在沙包游戏中,先让幼儿自由游戏,观察幼儿游戏的方式,根据幼儿游戏的情况介入引导,对于玩得好的幼儿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2.遵循教育性原则

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对幼儿园的教育目标进行了详细的规划:要求幼儿园要从幼儿的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开展教育,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稳定发展。而民间体育游戏主要是针对幼儿体育素质和技能的教育,但是由于教育间本身存在渗透性和影响性,所以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引入民间体育游戏还能够达到德育和智育的效果。这也要求教师在应用和改编民间体育游戏时需要结合幼儿园小班的教育目标,从而使幼儿能够在体育游戏中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3.遵循园本性原则

受经济、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幼儿园的办园水平以及资金运行存在一定的差别,所以在民间体育游戏的选择中需要充分考虑本园的条件和特点,然后选择合适的体育游戏进行开展和改编。比如小班中的“投球”游戏,幼儿园的皮球是幼儿所熟悉的器械,而我们通过用废旧报纸和幼儿一起制作纸球,然后一起玩投球、打怪兽的游戏,幼儿对于这种自制的器械和不同的游戏方式是感兴趣的。这样的游戏方式既提倡了废物利用,又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

4.遵循传承性原则

相关的教育专家认为民间的体育游戏具有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对民间以及民族精神的认同感上。民间体育游戏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同样符合上述理论,其中不仅蕴含着一定的民族文化,同时也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所以教师在应用和改编民间游戏的过程中,还需要尊重民间游戏自身的文化价值,使幼儿在参与游戏的同时也能够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比如游戏“舞龙”,对于幼儿来说舞龙的概念是陌生的,通过游戏化的形式,让幼儿感受到“舞龙”游戏的乐趣的同时,也初步了解舞龙的历史文化。

5.遵循趣味性原t

幼儿园小班幼儿本身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所以一些枯燥的教育方式容易引起幼儿的反感。因此为了使幼儿更好地参与到体育游戏中,教师必须要从体育游戏的趣味性着手,通过对民间体育游戏规则、材料以及玩法的改编,尽量增强游戏的趣味性,使其符合幼儿的发展规律,提高幼儿参与的积极性。我们在很多民间体育游戏中增加了情节,比如原本的投球游戏,设置成“喂小动物吃东西”或者“打怪兽”等,让幼儿融入情景中,使游戏变得更加的有趣。

民间体育游戏的开展和改编在遵循以上原则的基础上还要注意一些事项。首先,要考虑到幼儿的安全性。小班幼儿提倡以自主游戏为主,让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发挥自己的想象去创造不同的玩法。然而,由于小班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较弱,安全意识不强,因此,在游戏前要提前说,在游戏中要多提醒。其次,注重幼儿的参与。民间体育游戏的开展主要是为了使幼儿的身心得到更好的锻炼,所以体育游戏的开展必须以幼儿为主体,因此在游戏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幼儿对游戏的参与度,保证幼儿都能够参与到游戏中。

三、民间体育游戏活动在幼儿园中开展的四个阶段

1.体育游戏的准备阶段,合理地筛选

民间体育游戏没有规范性和系统性,所以幼儿园在引入这些资源时需要对其进行加工、改善和重新设计,这样才能够成为适合幼儿园开展的课程内容。幼儿园对民间体育游戏的筛选是开展体育游戏的重要环节,在筛选的过程中需要对民间体育游戏进行收集、整理、归纳以及改编,从而使体育游戏与幼儿园的教学课程相融合。幼儿园中开展的民间体育游戏必须要符合幼儿的身心发育特点,从而使幼儿能够在体育游戏中既收获游戏的快乐,又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进而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发展。游戏是幼儿最大的爱好,所以教师在设计和应用民间体育游戏的过程中必须要符合幼儿爱玩的天性,要求教师在游戏设计过程中不能只为了达到自己的教育价值而将生硬的知识和技能强加于游戏中,而使游戏失去享乐性,从而使游戏失去开展的意义。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小班幼儿的特点对游戏适当地简化,使幼儿能够顺利地参与到游戏中。比如沙包游戏,对于大班和中班的幼儿需要能够在规则的要求下单脚踢或者双脚夹跳,但是小班的幼儿由于身体平衡力有限,所以只需要能够踢沙包即可。

民间体育游戏的种类比较多,但是不是所有的游戏都适用于幼儿,特别是小班的幼儿接受能力、认知能力以及身体协调能力都还不够成熟,所以在游戏中极容易出现安全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体育游戏时要考虑到游戏的安全性,选择操作要求低、安全性高的体育游戏。比如斗牛游戏,虽然非常符合幼儿爱玩和争强好胜的特点,但是幼儿需要很好的平衡力,而且容易对幼儿的膝盖造成伤害,所以幼儿园小班的幼儿绝不能选择这样的游戏。在幼儿园民间体育游戏收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的便利性,通过网络对民间体育游戏进行收集和归纳,并根据游戏开展的特点以及使用的器材等对游戏进行归类,在此基础上再对游戏锻炼的主要部位进行分类,从而设计合理的教学任务。

2.体育游戏的初步探索阶段,适当地应用器材

民间体育游戏中很多都涉及器材的应用。在幼儿园的体育游戏器材投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四个问题:第一,器材必须符合小班年龄段幼儿的学习特点;第二,器材的选择必须具有稳定性、安全性,而且器材材料要光滑无棱角或毛刺;第三,游戏需要的场地要具有安全性,并且能够满足游戏开展的需求;第四,在游戏的进行中教师要随时关注幼儿的情况,防止幼儿在游戏中出现安全问题。特别是需要幼儿自主开展的游戏,教师绝不能采用放任的态度。

幼儿在第一次接触民间体育游戏时,尚处于摸索的阶段,主要凭借感官去触摸和探索。在这个阶段由于幼儿对游戏不了解,所以难以激发其参与游戏的兴趣,但是使用新奇的器材却可以有效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这个阶段教师如果还是按正常的教学方式对幼儿进行硬性的讲解,极容易使幼儿产生厌烦情绪,所以教师可以从器材入手,将器材进行适当的包装,并采用亲身示范的方式来引导幼儿参与到游戏中。比如,赶小猪游戏(如下图),在这个游戏中对纸棒和纸球的控制能力要求较高,对于小班的幼儿在初期很难掌握,但是却容易对游戏的场景产生兴趣,教师可以从幼儿的这个兴趣入手,使幼儿主动参与到赶小猪的游戏中,同时教师也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示范,从而为幼儿提供一个模仿的标准。

3.民间体育游戏的玩法习得阶段,内化体育游戏的规则

幼儿园利用民间体育游戏开展教学是将游戏的表象内化为运动智能的过程。通过对民间游戏的认知和学习,幼儿会逐渐体会到体育游戏带来的乐趣,并逐渐懂得在游戏的规则内开展游戏行为,也就是幼儿已经从规则的硬性规范走向了自律的阶段,从而开始投入到游戏中。

在这个阶段幼儿的学习能力得到大幅的提升,教师可适当提升民间体育游戏的难度,并确定明确的游戏目标和规则,这样幼儿就会在游戏中自觉地执行相关的规则,并主动遵守游戏的秩序。通过规则的内化,能够使幼儿主动学习,幼儿不再受游戏中器械的吸引,而对游戏的竞技性和趣味性更感兴趣。此时,教师就可以将游戏规则正式导入,从而使幼儿的规则意识得到强化,并逐渐转化到幼儿的元意识中,使幼儿在元意识的监督下规范自身的行为,并从质的层面去体验游戏的乐趣。

例如,我们玩揪尾巴的民间游戏。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们都是一个追,一个逃,主动权都在追的孩子身上,逃的孩子只顾着逃跑,不让自己身后的尾巴被同伴揪走。就这样你追我跑,大家的尾巴都保护得好好的。可没过几分钟,孩子们就跑得气喘吁吁,实在是太累了,大家都停了下来僵持在那里。

因为是刚接触揪尾巴的游戏,幼儿对游戏规则的意识是模糊的。所以刚开始游戏时,都不会思考怎么样既能保护自己的尾巴,又可以把人家的尾巴揪下来。幼儿喜欢追跑这个运动,追跑的时候也是拼劲力气使劲追,但是仍然揪不到尾巴。等到大家都累了,停下来休息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思考怎么样才能把同伴的尾巴揪走,还不需要那么累。这就促使他们去主动学习技能、技巧。当幼儿想出了一个办法之后,就会有模仿者,教师就慢慢把一些则渗透到游戏中,使游戏变得更加的有趣。

教师在体育游戏中是组织者,幼儿是参与者,所以对民间体育游戏规则的执行需要教师和幼儿两个角色的共同参与。在规则的引入中教师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4.民间体育活动的创新阶段,拓展游戏的方式

随着幼儿园开放性教育的逐渐加强,幼儿园民间体育游戏逐渐被引入幼儿园教学中,受到各地区幼儿园的广泛欢迎,但是随着幼儿园民间游戏在实际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传统的玩法已经难以有效激发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和挑战性,不利于教学效果的强化。所以幼儿教师应该结合小班幼儿的成长需求对民间体育游戏的玩法进行改革创新,将教师和幼儿作为活动设计的主体,让幼儿在实际参与的过程中不仅仅局限于活动的参与者,更能够体验到创造游戏活动、自己制定游戏规则的乐趣。教师在此过程中应该注意对幼儿的实际参与情况进行观察和协调,在保证幼儿安全的基础上,通过及时的教学引导促使教学效果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切实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创新意识以及自我协调能力等,为幼儿下一个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

例如,在开展民间游戏的时候,我们有“投纸球”的游戏,最开始的设计是用纸箱做成小动物的脑袋,大大的嘴巴,让幼儿往“大嘴巴”里投纸球,来练习投掷的动作。时间长了,有些幼儿会对这样单一的练习动作失去兴趣,会不想玩。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改编,我们把游戏改成了“打怪兽”。将一些“怪兽”图片挂在刻好的KT版上,让幼儿对准“怪兽”进行投掷。游戏的目的都是让幼儿练习投掷动作,但是很明显“打怪兽”的游戏更受幼儿喜欢,使幼儿进入情景中,有的幼儿把自己当成“奥特曼”,有的幼儿把自己当成“超人”,在游戏中,幼儿自然而然地进入到角色的扮演中。通过这样的情景创设,让幼儿不知不觉地进入角色的扮演,让其在充满趣味性的游戏情节中,依赖游戏材料的支持,主动、愉快地进行基本动作的练习。同时也能让幼儿在扮演角色中获得真实的内心体验,在锻炼动作技能的同时获得情感的熏陶。

在具体操作方面,对幼儿园民间体育游戏的改编和创新主要包含对游戏器械、规则、活动方式等几个方面的调整,甚至可以针对小班幼儿的实际需求将民间体育游戏改编成民间器械早操、亲子类民间游戏等,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例如,针对抬花轿这一民间游戏,就可以积极组织家长参与其中,并对活动方式加以调整,在保持原有活动方式的基础上,将其与篮球搬运活动相结合,父母可以抬花轿的方式将孩子抬起来,然后孩子对篮球进行搬运,并且适当地投篮,让幼儿在参与活动和与其他幼儿的竞争中感受到游戏的乐趣,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

综上所述,将幼儿园民间体育游戏应用于小班教育中对小班幼儿创新意识、行为能力、创造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B具有相应的积极影响,在各类民间游戏活动中,教师应做好幼儿民间游戏的伙伴和引导者,努力给予幼儿最大的自由、最少的干预、最有力的支持,让幼儿在感兴趣的民间游戏中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去体验。同时我们要结合时代元素对其进行改革和创新,使其能够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为幼儿的全面成长创造条件,让幼儿拥有更加完美的幸福童年,弥补传统文化的缺失带来的遗憾。

参考文献:

[1]董连娥.浅谈如何在幼儿园开展民间体育活动[J].东方教育,2015(6):229-230.

[2]浙江省金华市江南艺术幼儿园课题组.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开发和利用[J].资治文摘(管理版),2010(5):96.

[3]刘梦玲.幼儿园体育活动中岭南民间游戏资源的运用[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2(3):47-50.

[4]周颖.唱响乡土资源的主旋律:谈农村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开展[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1,31(4):139-140.

[5]吴敏.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有效运用[J].青年时代,2015(7):146.

[6]王柏平.民间体育游戏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教育价值[J].教师,2012(34):119.

[7]李燕慧.藏族民间游戏应用在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实践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4):96.

[8]卢颖.浅谈传统民间体育游戏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开展[J].新课程学习(下),2012(5):136-137.

第7篇:小班体育游戏范文

结果表明,让幼儿在游戏、运动中学数学比单纯的数学集体活动和操作活动效果要好。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经验和体会:

一、让小班朋友在在运动中学数学

人们都说幼儿是在摸、爬、滚、打中认识周围世界的,由于年龄原因,小班幼儿更喜欢运动,顺应这一年龄特点,我注意将数学练习和运动即体育游戏结合起来,让幼儿在运动中学数学,收效也很明显。

首先,对现有体育游戏进行改编。

许多现成的体育游戏注重的是对幼儿基本动作技能的训练,因其简单有趣,深受幼儿的喜爱。如果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中,岂不是既练习了动作技能又巩固了数学知识?可谓一举两得、两全其美。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有意识地对现成的体育游戏进行改编,将数学练习融入其中。如“拍皮球”是个传统的体育游戏,我结合“1”和“许多”的教学和3以内的点数,在原来的游戏中增加了“拍一下”、“拍许多下”、“拍三下”等,让幼儿练习边双脚跳边回答:“跳一下”、“跳许多下”、“跳三下”。改编后的体育游戏更切合教学实际,也更有利于幼儿掌握数学知识。

其次,根据需要创编体育游戏。

根据数学学科的教育计划,许多游戏是让小朋友在室内进行桌面操作的,能不能创编一些包含数学练习的室外体育游戏呢?因为那样既可以满足幼儿户外活动的需要,同时也能进行数学练习。实践证明,根据数学教学的需要,创编一些易组织的体育游戏是可行的。如结合“按大小排序”的教学,可创编《我给球儿来排队》的室外游戏;结合图形的教学,可创编体育游戏《跳房子》等。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理论,有学者提出了让幼儿从“在操作中学数学”向“在社会情景中学数学”变革的理论,我想,让小班幼儿在游戏中、在运动中学数学也算是学习这一理论的一点实践经验和体会吧。

二、让小朋友在在游戏中学数学

教育家说:“玩具是幼儿的天使,游戏是幼儿的伴侣。”幼儿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游戏深受幼儿喜爱,融入数学知识的游戏或者说将数学活动设计成游戏则更受幼儿的欢迎。在数学活动中,我总是采用游戏的形式,千方百计地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这样,枯燥的数学知识就会变得有趣,简单重复的练习也因游戏而变得生动起来,小朋友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效果也会更好。

首先,要结合日常生活活动设计数学游戏。

日常生活活动在小班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从家长的心理需要考虑,他们也希望老师更多地关注幼儿的生活护理而不是学习,所以,将数学知识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活动中就是小班数学老师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据此,我设计了一些游戏,让幼儿在生活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如吃饼干的时候,小朋友大多关注的是“吃”这一活动,不会考虑别的更多的东西,我就启发幼儿动脑筋让饼干“变魔术”,一会儿变成三角形,一会儿变成圆形,一会儿变成正方形,这样,在吃饼干这一生活环节中,小朋友们关注的就不再仅仅是吃,同时也巩固了对图形的认识,培养了幼儿动脑筋的习惯,还避免了浪费饼干的现象。

其次,结合幼儿感兴趣的特例设计数学游戏。

第8篇:小班体育游戏范文

一、良好的环境创设,是幼儿运动兴趣的基础

1.结合地域资源创设。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家庭、社区及周边环境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开展户外体育游戏活动的空间。对于本土体育游戏活动,我园有着丰富的资源,如民间踢毽子、放风筝、拔河等游戏经常开展,每到节日,舞狮子、踩高跷等更是如火如荼地开展,平时教师应带领幼儿经常观看这些活动,培养幼儿的兴趣。

2.结合小班年龄特点创设。首先,要数量充足。小班孩子的自我意识较强,对于体育游戏材料往往偏向于自己独个儿摆弄,不太善于与同伴合作。因此,户外体育游戏中给他们提供的材料一定要做到数量充足多样,这样才能满足他们的运动需求。如在跳跃区域中要提供足够的海绵垫子、布袋等。

其次,要凸显趣味。在户外体育游戏活动中,准备一些颜色鲜艳、形象逼真的材料更可以激发幼儿的热情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运动兴趣。

3.结合园所场地特点创设。我园自搬到新园之后,幼儿活动面积大大增多。面对那些空旷的草地、操场、水泥地,我总是不断思考:除了我们的本土游戏、自制器械、平衡木、大型玩具,孩子们还缺少什么――情境式户外体育游戏。于是我常常给幼儿创设一些贴近他们的游戏情境:邮递员踩着滑板车送信、游客骑着自行车漫游上海、服务员载着肯德基进行宅急送;在花果山上一群“小猴”玩得不亦乐乎,爬山采香蕉、山上去运粮、悠闲荡秋千,一幅群猴闹秋收的游戏情景出现在了我们的葡萄架下……富有情趣的活动能使幼儿的运动能力获得充分发展,身心也获得充分愉悦。

二、适宜的内容设计,是幼儿运动兴趣的助推器

1.情景性游戏设计。小班幼儿年龄小,以形象直观思维为主,对于体育游戏他们往往对有情节的才会感兴趣,有兴趣了就会去锻炼、运动。根据这个特点,在情景式户外体育游戏中,教师应注重给幼儿设计完整的游戏情节,引导幼儿与游戏材料尽情互动,享受游戏带来的快乐。如小班体育游戏《运萝卜》,活动要求十分简单,要求幼儿双脚并拢夹球跳。如果是就这样练习小朋友肯定也能达到目标的,但整个活动会是非常枯燥、乏味的。所以我考虑到这一点,利用小朋友都熟悉的小动物角色--小兔子来设计情境:兔妈妈要带着兔宝宝出去拔萝卜、运萝卜,妈妈要看看哪只兔宝宝的本领最大,当然是要达到体育活动的要求了。一个如此简单的情境,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多样性的游戏感受。设计情景式体育游戏时,也要融入适合小班幼儿的基本运动技能,如:走、跑、跳、爬等,在“造房子”游戏中,把一个个大小不一的轮胎设置成路障,或者把两个轮胎叠放在一起,幼儿可以拉着小车绕过轮胎走,或是从轮胎上跨着走,抑或是从两个轮胎上爬上去再跳下来,经过层层障碍,把砖头送到目的地。在“小乌龟运粮”的游戏中,要求幼儿能负重爬行。教师为了是幼儿能很快掌握动作要领,教师请幼儿扮演小乌龟,模仿小乌龟的爬行动作,再加入小乌龟为自己运送过冬的粮食这个情境,活动开展得十分顺利,孩子们再扮演模仿中很快便学会了负重爬行。这样的游戏中训练了幼儿的基本运动技能,在发展幼儿体力和运动能力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大大提高了幼儿的运动兴趣。

3.多层次的运动挑战。设计户外体育游戏的内容,我们要遵循幼儿动作发展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循序渐进,提供活动材料,以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需要。如针对同一个游戏,教师可以从大小、轻重、高低等不同方面提供材料,给不同能力水平提供可以选择难易的机会,这样每一个幼儿都能积极参与,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一定的提高。

三、有效的指导策略,是幼儿运动兴趣的稳定剂

1.注重方法。教师在体育游戏活动中有效的师幼互动能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运动的要领,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如在活动中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配有朗朗上口的歌谣,更能激发幼儿对于活动的兴趣。如体育游戏“小老鼠上灯台”,游戏进行时先将板凳排成一个圆圈,戴上小老鼠的头饰幼儿围站在圆圈外面,模仿小老鼠一边念儿歌一边绕板凳走"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当念到"叽里咕噜滚下来"的时候,幼儿要快速的抢占板凳坐下,这时躲在一旁的"小猫"(戴着小猫头饰的幼儿)就跑出来抓老鼠,那些没有抢到板凳的老鼠就会被小猫抓到,"啊呜一口吃掉它!"这样生动有趣的儿歌,加上角色扮演,以及猫抓老鼠情节的设置,孩子们从一开始就保持着高度的游戏热情,活动效果十分显著。

第9篇:小班体育游戏范文

一、遵循小班幼儿数学感知发展的原则

对小班幼儿来说,数学感知能力培养的任务不是一开始就教给他们抽象的数学知识,而是揭示幼儿生活环境中数形方面知识的多样性,使幼儿感受到生活环境中的数形关系。培养小班幼儿的数感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发展性和接受性相统一的原则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曾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出教学不应当停留在已有水平上,应不断地、稍微地超越它,即所谓的“让幼儿跳一跳,才能够到桃子”。教师要了解小班幼儿这个年龄段上发展的可能性,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都必须使幼儿力所能及,并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样才能奏效。

2.科学性和趣味性相统一的原则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应尽力不违背数学知识的正确性和符合幼儿认识水平。教师可以用趣味性手段来揭示数和形的有趣变化以及联系上的多样性。

3.直观性和抽象性相统一的原则

直观性是指把抽象的数学内容有计划、有安排、有目的地创造成形象化的、富有儿童情趣的环境,把它们转化为直观的、形象的、幼儿易于接受的游戏或运动,使活动达到直观性和抽象性的联系和过渡。

4.面向全体和注意个体差异相统一的原则

数学感知活动的进行既要面向全体,又要考虑个体差异,可用正规活动和非正规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二、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数学感知能力

1.结合日常生活活动设计数学感知游戏

日常生活活动在小班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从家长的心理需要考虑,他们也希望教师更多地关注幼儿的生活方面而不是学习。所以,将数学知识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活动中是小班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据此,笔者设计了一些游戏,让幼儿在生活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

2.结合幼儿感兴趣的特例设计数学感知游戏

小班幼儿由于年龄较小,不能保持长久的注意力,对于枯燥的数学更是不感兴趣,注意力集中不起来。一次,笔者组织幼儿看魔术表演,发现整个过程中小朋友都能高度集中注意力,有滋有味地观看。这说明,小班幼儿不是不能相对时间长一点地集中注意力,而是视内容和形式而定,能吸引幼儿的内容和形式就能让幼儿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受这一生活特例的启发,在培养幼儿的数学感知能力时,笔者就采用了“变魔术”的方法。

三、在运动中培养幼儿的数学感知能力

有人说,幼儿是在摸、爬、滚、打中认识周围世界的。由于年龄原因,小班幼儿更喜欢运动,顺应这一年龄特点,笔者注意将数学感知练习和运动(即体育游戏)结合起来,让幼儿在运动中提高数学感知能力,收效也很明显。

1.对现有体育游戏进行数学感知培养的改编

许多现成的体育游戏注重的是对幼儿基本动作技能的训练,因其简单有趣,深受幼儿的喜爱。如果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中,岂不是既练习了动作技能又提高了数学感知能力?可谓一举两得,两全其美。因此,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有意识地对现成的体育游戏进行改编,将数学感知练习融入其中。如“大皮球”是个传统的体育游戏,笔者结合“1”和“许多”的教学和“5以内的点数”,在原来的游戏中增加了“跳一下”“跳许多下”“跳三下”等,让幼儿练习边双脚跳边回答“跳一下”“跳许多下”“跳三下”等。在同一个游戏的“打气”环节,同样可以引导幼儿数“打一次”“打许多次”“打四次”等。在体育活动中可以引导幼儿感知数学知识的游戏是非常多的。如“网鱼”游戏,可以看看网到“几条鱼”;“吹泡泡”游戏,可以发出吹几个人的泡泡的指令,幼儿根据指令手拉手组合2~5个人的圆圈。改编后的体育游戏更切合教学实际,也更有利于幼儿感受数学知识。

2.根据数学感知培养的需要创编体育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