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活动主题的提出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六年来,孩子们从天真烂漫的儿童成长为身心健康的少年,这既是他们自己努力的结果,也浸透着学校、教师的心血。这六年中,发生过多少令人激动、喜悦、忧愁和伤心的事;这六年,是孩子在人生道路上开始起步而永远难忘的岁月。即将告别生活学习六年的母校,即将告别一起学习、生活六年的老师、同学,心中有太多的话要说,有太多的事要做。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师生情、同学情以及对母校的感激之情表达出来,并且永久珍藏,成为美好的回忆,在即将离开母校之际,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翻开尘封已久的照片,追忆往事,拿起笔,把师生情、同学情以及对母校的感激之情表达出来,作为永久的珍藏,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
设计这一活动方案旨在让学生回顾个人和集体的成长经历,懂得成长需要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学校的关怀、老师的教导和同学的帮助用多种方式表达对老师、同学、母校依依不舍之情,并写下不同的篇章。
二、活动目标及参加对象
1.活动目标
使学生明确本次活动的主题,确定调查内容,确立调查研究的子课题,并按课题需要和兴趣自愿组成研究小组;讨论小组成员活动分工并制定活动计划;通过对活动过程的阶段性回顾、个性化汇报展示,使学生体验探究的成就感,培养其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感受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小学生活的怀念之情。
2.参加对象
六年级全体学生。
三、策划内容
我们从毕业班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成果展示阶段、总结反思阶段进行,结合学校德育课程中的礼仪教育内容和各学科目标,重点策划了以下具体内容。
1.足迹
通过每一位学生的共同回忆,自由组队,采访曾经的任课教师,寻找曾经在学校留下的足迹,通过照片的形式,来展示全体毕业生六年的小学生活,回忆曾经开展过的各类校园活动,通过小组讨论、班主任指导、任课教师参与、学校领导的支持等,将各个班级所搜集的有价值的资料进行整理,汇编成册并按班级为单位印刷成毕业纪念册,以便珍藏这些宝贵的印记。
2.感恩
每一位毕业生回忆曾经的任课教师跟自己共同度过的每一个感人瞬间,通过独立回顾、分组收集、集体分享等形式来讲述各自六年中最值得回忆的瞬间、最感人的场景、最难忘的一件事、最让你留恋的一个角落、最让你回味的一段经历等,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老师,为他写几句话(评语)。从正面引导学生逐渐走向成熟理性思考,学会感恩。
3.抱负
指导学生进行人生目标规划,通过每一位毕业生各自对将来的展望,选择手绘明信片或书信形式完成作业:“给十年后的自己”,⒆约旱乃思所想以及所刻画的人生梦想装入一个信封,在毕业仪式上亲自投放到象征物――“人生加油站”中,并进行封存,学校承诺将在10年后的某一天通过邮寄的方式按照每一位毕业生留下的联系方式投递给当事人,让他们能在10年后再次重温今日曾经许下的诺言、曾经规划的人生目标、曾经设想的人生梦想等。
4.实践
全体毕业生以班级为单位,在六月初就“为母校留下最宝贵的礼物”展开讨论。学生们讨论的结果是要通过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为母校留下一个“传统”。于是有帮助学校的食堂、大操场、楼道走廊进行清洁与美化的;有各学生社团以大带小传帮带的……再通过一个个活动的视频镜头或者一张张生动的照片加以温馨定格,让一届届毕业生都能通过直观的视觉去领略学长们曾经的责任和奉献,也必将激励着后来者。
5.毕业汇演
即将告别母校,师恩难忘,通过这个活动让同学们更进一步增强对学校的感情,感受作为滨江学校小学生的光荣感,并为每个同学创设展示自己的舞台,同时勉励同学们进入初中部后再接再厉,创造精彩的人生。学校也从活动策划、篝火晚会安全应急预案、晚会方案、节目编排、经费预算等方面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确保了晚会的顺利开展。
四、课程思考
1.课程内涵更加丰盈
作为学校拓展型课程的一部分,本届毕业典礼与以往传统毕业典礼的最大根本区别就在于变活动为课程,给一个典礼赋予更多内涵,让毕业生们感到更加充实,在临近毕业的日子里更加珍惜自己所经历的六年美好的童年生活,也更能体现学校课程设置的多样性以及内涵的丰富性。将一个毕业典礼做成一个综合课程,通过这样的设计,不仅增强了全体教师的课程意识,同时也为将来的课程开发与实践的多样性与多元化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2.家长参与更加广泛
本次毕业典礼素材要求学生提供,吸引了家长们的共同参与。家长忙着翻找孩子曾经的照片和视频,乐此不疲;忙着为孩子出谋划策,如何设计毕业纪念册、如何在十年后能联系到其他人;忙着帮助孩子们制作各种汇演拍摄的道具;忙着指导孩子制作义卖工艺品。同时通过微信等现代通讯手段与宣传我校的毕业典礼设计与筹备的点点滴滴,获得了家长与社会的广泛好评。
3.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本次毕业典礼中有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全体曾经任教过本届毕业生的教师的到场,这来自于某个班级的讨论结果。在传统的毕业典礼上一般只邀请毕业班任课教师到场参与祝贺,这曾经让很多任教低年级、中年级的教师略显失落。本次典礼打破常规,让那些曾经任教过的教师感到无比的温暖。在仪式上,学生们不仅邀请所有曾经任课的老师,而且在仪式现场为他们赠送了精心设计的并写有感谢师恩的纪念册。学生们充满真情的感恩话语,更是给教师们一个极大的惊喜。有教师开玩笑说,从教近三十年,还是第一次收到学生写的评语,以后自己为学生写成长手册可要认真点了!在典礼尾声阶段,学生们拉着老师要求合影,久久不愿离去。
4.学生感悟更加深刻
毕业典礼在设计上始终将“响应儿童需要”的理念贯彻始终,一改以往“教师说学生做”的方式,从内容到形式,全程由学生参与讨论,决定方案,自主选择作业和参与形式。学生积极性空前高涨。
2012年5月28日至6月1日,由商务部主办的首届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于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在华夏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精心组织下,数十家非遗单位参展京交会。非遗产品走进交易会,其意义在于交易实现价值,交易拉动生产,生产带动传承保护。
2011年7月3日,经文化部、教育部有关部门批准,由文化部所属华夏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联合举办,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为指导单位,中华文化促进会、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中国文化艺术出版社、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等单位及有关新闻媒体协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全面启动。该活动的宗旨是为宣传、落实面向大学生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走进大学生的心灵,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这是令人振奋的消息,更是一种文化符号的昭示。
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出台,表明当前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与发展已经引起了高度重视,立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变为有法可依。然而,法律保护仅仅是一种手段和措施,如何将法律付诸实践,与之更好地融合,建立以政府作后盾,以法律为依据的、健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障体系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在法律体系内,如何有效地付诸实施,这都需要更多的时间去考验。
其次,从宏观上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是对我国法律体系建设,特别是对文化立法的建立、健全做了一次补充和有益尝试。在国家政策支持及立法制度下,必然引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和了解,当这一了解越来越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力量就会变得越来越强大,人民的民族文化自觉提高了,我们的传承就有了更多希望。
再者,从微观角度看,“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是对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号召的一个有益尝试。从校园做起,从学生抓起,就是从根本上对我们的传统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起助推作用。
最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出台和诸多社会团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采取的有效行动,也从侧面折射出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某种程度上的缺失,因此,发展与保护迫在眉睫。
带着这些思考,记者采访了文化部华夏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乔申乾,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的执行单位之一,华夏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守护精神家园、传承民族命脉”为主题,以服务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和运营,举办多种类、大型的非遗展览展示等活动,努力发掘收集各个民族的原生态形态、创造艺术形态、历史变迁的发展变化形态,努力成为在中国了解各个民族文化最全面、最具体、最生动的一个平台。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解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是华夏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策划了近两年的活动,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但这个计划仍在中心各位领导及全体同事的努力下积极地运行,因为‘教育事,乃国之事’。”乔申乾说。
据乔申乾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策划的目的是从广大青少年入手,努力推动文化传承教育,激发青少年的民族文化自觉。以项目成功举办为契机,积极推进文化遗产教育普及工作进课堂、进校园,使博大精深的华夏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对青少年进行民族文化熏陶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切实有效地促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同时,在全社会积极宣传和树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有效地配合和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与完善。
关于这一活动的具体实施,乔申乾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这一策划项目主要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为主导,以展示宣传我国各地区、各民族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线,并辅以非遗主题大赛为重点,以志愿者招募等系列活动为辅助,紧紧抓住“华夏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行动”三项核心,分层次、分对象、出亮点、出声势。
俗话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在如今儿童报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家长和学校考虑的是如何通过这些方式让孩子多接触、增长某一方面的技能,通过培训提高孩子的艺术修养。然而,作为学校和家长,是否缺少了另一层次的思考:如果让孩子从小多接触传统文化知识,有多层次的文化熏陶,让他们知道华夏文化遗产和文明博大精深,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会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那么,人才的成才指数是否会更高呢?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
绪论
文化是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同时又对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产生巨大的影响。学校担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任务,同时也承担着传播、创造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使命。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是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其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一旦失传将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所以世界各地都开始重视和保护起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在2003年10月17日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对语言、歌曲、手工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作出了必要规定。所以各地通过“非遗”进校园的形式,也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提高青少年对文化遗产的认知水平和保护意识。我国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论文参考网。如何结合时展的要求、利用好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开展丰富多彩、学生喜闻乐见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本文拟对六盘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行一些探讨。
一、六盘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情况
(一)六盘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基本情况
六盘水地处贵州西南部,在改革开放前因经济不发达、交通不便利、工业化程度不高等因素的影响,使市境内各民族得到了较为完整的保持,同时,各民族在长期的生活中,又对自身的民族文化进行了传承和发展,使市境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了丰富。各民族都保存着自身较为浓郁的文化特色,有着“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说法。在对其进行挖掘整理中发现,各文化元素均有着鲜明的特色。
(二)六盘水市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情况
从2002年始,六盘水市开展了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工作。比如,六枝特区在陇脚乡中学、落别民族中学、梭戛乡陇戛小学等80余所中小学相继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培养了一大批的传承人,其中,陇脚乡中学以陇脚“凉都月亮河布依文化生态园”开园为契机,把布依族的挑花刺绣、铜鼓舞引入课堂,培养了120余名铜鼓舞队员,该校学生组成的铜鼓舞队在2006年全省布依歌节上亮相,赢得了专家的高度赞赏,还应邀参加国际旅游论坛和黄果树瀑布节的表演。盘县先后在盘县职业技术学校开设苗族刺绣、芦笙演技班;在羊场乡中学开设布依族木叶、唢呐吹奏班;在坪地乡、淤泥乡民族中学开设彝族达体舞表演班,提升了各少数民族在校学生的文化自觉性。钟山区以月照民族乡马坝小学、汪家寨镇新华小学、德坞街道办事处中心学校、大湾镇大箐小学为主要基地,制定规划,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课堂。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几个问题
在我国历史上,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是一般是通过民间艺人以师带徒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的传承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延续传统文化的作用,但因其局限性,使得一些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因为种种原因而失传,这在世界历史中不难找到佐证。最典型的是玛雅文化的失传,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典型的师带徒的精英文化所致,其人口最高峰时达1400万人的民族文化竟然只掌握在区区800多人的大脑里,当这些人因为西班牙殖民者入侵而集体被杀掉之后,就使得整个民族失去了保持自身民族特性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史,是世界各民族文明形态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形态。为什么没有出现过中断?究其根源,与老子提出的“学在民间”不无关系,“学在民间”便得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得以延续不断。由此可见,广泛而非精英式的传统文化传承方式将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途径。论文参考网。作为保持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尚且如此,那么对于更多的优秀而流传不是很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不能找到一种方式改变以师带徒的这种单一的传承方式,那将会有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消失于无形,学校教育正好解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这一困境。六盘水市在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方面作了很好的尝试。
1、培养民族文化自觉性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文明的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重大转变,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对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丧失自信心,各居住民族的文化正在被周边的强势文化所吞噬,从而失掉文化的多元色彩。让民众都能够很好地了解自身的文化传统,了解传统文化中有些什么样的东西,而且能够对它有一个鉴别。有了这样的了解以后,我们才会真正地认同它。有了认同,才会去尊重它,然后才会有一个自信。这种认同是要建立在一种自觉的基础之上,而不仅仅只是一种情感。论文参考网。学校教育是社会成员实现社会化的主要途径。学校是将学生从家庭引向社会的桥梁。它作为向社会成员系统传授、灌输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念的专门场所,将进一步巩固和拓展青少年在家庭教育中形成的自我意识和群体意识,并通过较为正规严格的系统培养,确立社会成员对某种文化和政治价值体系的认识和认同,发展社会成员较为清晰的、完整的社会文化和政治认同取向,形成社会成员较为稳固的身份认同意识。
在六盘水市盘县鸡场坪乡中心小学,就将彝族搭体舞引进了学校,在引进的过程中不断地发掘搭体舞的文化内涵,针对舞蹈特点,编写了教学方案和教材,使其内容更科学、更丰富、更适合学生特点,先期是进行理论教学,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彝族自身文化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文化氛围的培养,使之形成了文化自信,克服那种自暴自弃的心理,因此在后期推广为全校体育运动项目时很快就得到了学生承认,并成为后来学校课间操内容及学校运动会的必选项目。现在已经发展成了全县的一个重要体育比赛项目。
2、引进校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保持其本真性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时候,常常存在一种现象就是:有意识有选择地将那些适合旅游的项目加以加工后引进校园以使其能够最大限度地切合创造经济效益的目的。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和开发和旅游的发展本就存在着矛盾:迎合了旅游常常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我们在大力发展民俗民间旅游、发展文化生态旅游时,首先提到的是文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过程中,这样的思维方式也同样存在:那就是通过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让更多的人传承本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要将其提升将其美化。于是,在教习的过程中,就常常偏离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的东西。
现在有很多已经进了校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就其本质来说是已经失去了其本质的东西了的,当然,我们不能否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中是要经过一定的演变,但是,这就比如一个由四条直线相互连接组成的四边形,无论它通过什么样的演化,只要它还是四条直线相互连接组成的图形,那就可以肯定地说它还是四边形,如果它已经演化成了脱离本来的或者直接就已经是直线或者那线条已经变成了弯的围成了一个圈,那可以肯定是说这已经不是四边形而是其它的什么形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同样也是这个道理,在其传承中,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文化氛围、文化基因都蕴含在这样的活动中,如果背离了其本来的文化性质,就会使之变成另外的东西。有这么一个例子:一个学校引进了山歌进了校园,为了使这音乐更动听更具有旋律,于是校方从高校请来了一个专业美声的教授来教学生练嗓子,不难想像,教出来的这些优秀的学生唱出来的这个山歌跟民间流传的山歌对比是多强烈,一旦这样的山歌流传出去,必然会出现“真可惜,他们的歌词没有变,但山歌的意义已经完全没有了”这样的评价。另外更为让人啼笑皆非的是派生出“伪民俗”,让经过专业人士进行加工整理并和创造出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堂而皇之地进入到课堂还美名曰“原生态”。我们还要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假活动,有的人把民间口头故事的简洁和单纯美,误认为是单调枯燥,随意地添加情节或内容,人为地把故事拉长,使一些民间文学作品面目全非,搞得真伪难辨,可谓“假作真时真亦假”,真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反而得不到保护和传承。就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存在的最大问题不是怎么样去保护它,而是主观地对其进行随意地加工。这才是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3、有选择性地引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
并不是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都适合校园传承,校园传承选择的多是一些推广性较强、在当地有一定群众基础的项目。没有土壤的花草难以长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这是最值得关注的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和流传,必然与一定的生产生活环境紧密联系着,对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当它一旦失去了其存在的空间以后,就会发生衰退,比如盘县“大筒箫”,其音域窄、音调低,只有在乡村绝对安静环境下才能展示和欣赏其独特魅力,较适合小范围传承,而不适合大批量培养传承人,如果硬要让其进入一个喧嚣的环境中进行传承,那只会使其为更多的人所摒弃。因此,有选择地引进那种适合的项目进入校园尤其重要。
而像水城县“苗族芦笙舞”在六盘水市民族中学的成功推广,不但使芦笙舞解决了传承人的问题,同时也使得学校打造了自己的品牌,现在学校的招生过程中就发现,报考该校的学生都会问是否开有芦笙舞专业的课程。由此可见,民族文化并不是被摒弃,有时也是因为没有很好的场所进行传承。
(结语)
文化是一种创造,也是一种选择。留住传承,就是留住了历史,保存了文化的命脉。在如今西方的强势文化大举进入人们生活的时候,保护本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迫在眉睫。希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不止是一种口号,而且是一种行动,这体现着人们对文化多样性的向往,向往未来的生活不被单一的文化所吞噬,使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为此,我们当付出巨大的努力,保护好中华文化之源。
[参考文献]
1、谁的原生态?为何本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的原生态现象分析
2、“文化例外”概念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马平
一、传统文化进校园,重视教育内涵发展的理性探索
早在2011年3月,我校坚决贯彻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局的部署,校长亲自制定了 “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促进学生的养成教育”的活动方案及考核评比办法,成立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希望通过学习文化经典《弟子规》、《三字经》促进学生学习质量提升,使学生的人格、智慧、责任感,自制力等全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传统文化进校园,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的具体举措
2011年3月初,我校召开“传统文化进校园”动员大会,以深刻的道理和生动的事例说明活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要求全校师生要以高度的政治觉悟来贯彻落实好此项工作,并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之后,为了让学生人人参与学“传统文化”,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校广泛深入开展了“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系列活动,并把此项活动作为师生德育工作考核的主要内容。
1、晨读、自习、课前、课间、路上、回家随时诵读“经典”,使“国学经典”教育无时不在。为减轻学生背诵负担,采用“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充分利用每天课前两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2、黑板报、手抄报、小广播、国旗下的讲话、测试、演讲、故事会、诵读比赛、写读后感、心得体会、班会、家长会使“传统文化”教育无事不在。
四年来,每天早上第一节课前的红领巾小广播时间,小播音员们充分解读了《弟子规》、《三字经》等国学精品的内涵、讲述经典传统美德故事,向学生们渗透做人的道理,让孩子们在聆听中巩固了知识,受到了熏陶。
2011年上半年少先队先后两次组织《弟子规》全文背诵比赛。第一次采用齐背,第二次采用接龙背、单个背的形式,3―6年级学生并进行了笔答测试,逐个检查验收了各班级学生的背诵情况,并以故事会的形式,广泛推广《弟子规》崇尚的思想。对活动中表现好的班级和个人进行了表奖,并评出了学背《弟子规》典型人物。
“六.一”是孩子们的节日,为了庆祝这个节日,每逢这天,我们少先队都热烈而隆重地举行“庆六一”活动。活动中孩子们精心演绎了他们自己编排的小节目,其中每班都展示体现感恩报恩、《弟子规》学习践行方面内容的节目。
2012年3月,我校家长学校正式开课,开课这天,所有家长汇集学校,和老师、孩子共同上了一课。孩子们向老师家长汇报了学习成果,家长和老师沟通交流,解决了教育难点和迷惑,知道了教育孩子不能只注重孩子学习成绩,还要重视孩子的传统美德教育,国家需要品学兼优的栋梁之才。
我校还要求各班在班队课组织学习“国学经典”。也许是新的学习内容还未完全适应,也许是学习得不够深入,也许是学生害羞不敢于表达,一开始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们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探讨,发表看法,慢慢地,大家就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最基本的做人道理,并敢于拿出来与同学们一起分享。通过各班学生的班级分享活动,不仅有利于“经典诵读活动”的深入开展,而且对班级的良好班风建设有莫大的帮助。
3、校园文化、兴趣小组、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体现“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教育无处不在。
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在2011年3月刚开始学习践行《弟子规》的时候,全镇小学各教学班的墙壁上就张贴了《弟子规》、《百孝篇》张贴画。给教师、学生发放了免费读本,定期组织学生观看光盘。随后各班又布置了竞赛台,每天放学后听取学生汇报,班主任及时与家长、学生核实,每周评比一次,评比结果在竞赛台展示,每月评出一名行为规范生,发喜报并奖励。每名学生的《弟子规》践行档案与《弟子规》竞赛台一同都要上墙。2012年上半年在教室走廊墙壁、教室后墙“学习园地”两侧悬挂了中华传统文化之名人名言,以此规范师生的行为。
2012年3月,我校在继续践行《弟子规》的同时,又印发了《三字经》读本,按经典诵读之“《三字经》诵读”的活动方案,各种系列活动也在按步就班地进行着。为体会父母辛劳,学会感恩,推进学生素质教育,营造感恩教育氛围,我校《弟子规》教育寓各个学科当中。4月12日上午,我校喜迎省、市、县品德与生活(社会)专家领导莅临我校对 “寓德于教”工作检查指导。省专家对两节公开课给予高度评价,他说:“两节公开课都符合教学品性,教学模式、方式,符合课改理念要求,能利用图表、图片,目标达成的很好,课程设计步步深入、环环相扣,教学范围预设与生成和谐。”
四年级《品社》课老师结合教材开展了以“感恩父母心,怀蛋在行动”为主题感恩教育活动。活动结束时,同学们向大家朗读了自己在为期一周的“怀蛋”行动中所记录下的――“怀蛋心得”。同学们这样记录着:通过这次行动,我知道了,母亲十月怀胎,在撕心裂肺的痛苦中把我们生下来,又用乳汁把我们喂养大,并无微不至的呵护培养我们成长,母爱无疆……
2013年4月25日,市、县关工委主任等领导在县教育局局长、教育局关工委主任的陪同下,来我校就“国学经典进校园活动”进行了调研指导。领导们首先视察了一所村小的校园文化建设,看了二年级学生的国学经典积累本、手抄报等等。村小二年级老师为领导们上了一节《三字经》经典诵读汇报课。领导们在操场上观看了我们中心校全体师生的集体诵读――《弟子规》、《三字经》,诵读小组为领导们献上了几个精心编排的小节目,声情并茂的表演感动了各级领导。市关工委主任赞扬我校国学经典教育抓的出色,支持到位,能在诵读的基础上抓践行,国学经典诵读常态化,生活中能拿出典型,教育身边人,说身边的事。县关工委主任称赞说:“贵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显现出了经典诵读对孩子能力培养的作用,也注重了经典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人格发展、性情修养的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
我校经典诵读小组自成立以来,一直利用课余时间坚持排练。2012年11月11日上午,驻我县境内的一所福利院里欢腾着一片歌声和笑语,诵读小组的同学正在为老人们表演节目,孩子们稚嫩的童声和老人们有力的掌声交织在一起,谱写出了一屋爱的暖流。这次活动校长亲自带队,主抓德育工作的书记、工会主席及相关老师携60名少先队员赶赴现场,节目历时两小时。县电视台记者对本次活动进行了跟踪采访和报道。活动通过少先队员有声有色的节目表演,给福利院的孤寡老人带去了诚挚的问候和美好的祝福,使老人们感受到了党的温暖和小朋友们的爱心。达到了歌颂祖国歌颂党,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感恩报恩的传统美德的活动目的。
2014年3月5日是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51周年纪念日。为了让“雷锋”这个闪烁着无限光辉的名字像一座丰碑镌刻在每位少先队员的心底,激励他们用行动争做“雷锋式的好少年”,拉拉河镇中心校领导了解到敬老院的老人们年龄大,体质弱,行动上不方便,接受外界新事物少,有一种寂寞和孤独感,3月5日上午,学校组织同学们协同团县委领导来到敬老院,开展“学雷锋、献爱心、关爱老人”慰问演出活动。同学们精彩的文艺表演,给爷爷奶奶们带去了温暖和快乐。本次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尊老、爱老、敬老的优良品质,同时同学们以实际行动,体验到“关心别人,快乐自己”的深刻含义。活动的开展得到了敬老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同时也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
三、传统文化进校园,收获施教内涵发展的累累果实
自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后,同学之间和睦多了,班集体更团结友爱了,校园里的打闹现象少了,不文明的言行少了,卫生问题也明显好转了。在班级,学生们更加注意集体团结,注重班级荣誉,一种互帮互助的班风也悄然形成。
教学水平逐年提高,师生关系更为和谐。据教师反映:自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后,课前纪律明显好转,学生上课认真了,课堂的组织教学工作自然就轻松了许多。“传统美德”教育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同时,也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地方文化资源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是人才成长的摇篮,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高校的职能与社会互动得到进一步强化,高校对区域发展产生的作用日益重要,而地方文化资源也越来越对高校产生影响。创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品学兼优、多才多艺的复合型人才,是高校责无旁贷的责任。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学生的作用
一流的高校为地方聚集一流的人才。众观企业的人才招聘要求:为人正直、工作认真、责任感强,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沟通能力强、形象气质佳。这就是企业对人才观的定义。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塑造人的精神、气质和品格,使学生成为多才多艺的复合型人才。良好的思想政治文化教育和对高校学生的能力素质培养对于高校毕业生成功求职大有帮助。
2.现代高校是构筑文化根基的主阵地
高校是优秀文化传承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基地。学校文化是经过长期实践积淀而形成共识的价值观体系,是价值认同,也是精神气质的集中体现,它包含了校园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及办学治校理念文化等。加强高校文化建设是学校改革发展稳定中提出的新任务和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3.创新地方文化资源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高校的目的就是为社会和当地输出有用的人才。一个地区的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应具有当地的文化特色。高校如何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营造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对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对国内某些高校与地方文化资源互动的介绍,阐述地方文化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以河北建筑工程学院为例,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始建于1950年,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一所以建筑产业类学科为主、工管理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特色鲜明的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属河北省人民政府主管。学院位于塞外名城张家口市。张家口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早在200万年前,古人类在张家口市阳原县泥河湾盆地起源、繁衍;5000年前,炎、黄、蚩尤“三祖”在涿鹿合符釜山,定都立业,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大统一、大融合,开创了中华文明史;明末清初,张家口发展为著名的陆路商埠,与丝绸之路相媲美的张库大道即从这里起始;时期,这里是晋察冀边区党政军机关所在地,享有“第二延安”等美誉。张家口以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张家口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通过参与“冀台心・两岸情”青年大型交流活动、开展地方特色文化进校园活动等,使高校传承和保护地方文化,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激发学生们爱国、爱乡的情感。
据报道,为使学生们感受老北京乡土文化的魅力,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于2008年11月举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大型主题活动月。活动包括四个主题:老北京曲艺知识讲座、老北京民间手工艺现场制作展示、老北京地方戏剧专场、老北京曲艺专场。学校还组织学生进行了北京市"非遗"保护工作调查的社会实践,同学们都感到收获很大。
2013年,江苏省某学校还开设了《民间美术》课程,该校艺术组教师将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常熟花边”引入课堂。传统文化受到了学生们的喜爱和追捧。常熟花边”工艺传承者、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陆皓东评价说:青年学生文化素质好,将来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在校期间受到艺术熏陶,将来分布到各行各业,他们的影响可以为传统文化争取到更多的爱好者。因此高校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2年,在全国科普日,保国寺文化志愿者为江北灵峰某高校送去了一堂生动有趣的课外讲座“历史的记忆―粮票”,并与粮票展览同期举行。宁波市收藏协会资深藏家向学生们讲述了粮票的历史和种类,使学生对中国特殊时期的票证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遗产宣教、临特展览等优质文化服务受到了学生好评。
近年来,浙江黄岩区积极开展地方文化进校园活动,出台了《黄岩区地方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各校充分挖掘当地资源,结合实际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区教育局定期召开地方文化进校园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场推进会,就各校推进地方文化进校园工作进行总结交流。全区各学校根据实施方案,把活动开展作为学校充实发展内涵、打造品牌、办出特色的重要举措,推进地方文化进校园活动制度化、规范化。为进一步深化地方特色文化活动,让地方文化走进教室,融入课堂,形成特色的学校文化,各校加强对特色文化内涵的研究,探索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邀请专家引领、深入实地调查研究、搜集理论依据、召开各个层面座谈会等多种形式,确定所要研究的内容、方法和途径,深化地方特色文化活动。据统计,该区地方文化进校园的研究课题有29项,其中1项被列为国家级重点子课题,另有6个课题被列为省市级课题。通过课题研究,探索了一套比较科学、规范传承地方文化的模式。同时,通过从生活中汲取、走访老艺人中了解、书籍资料中查找等形式加强对地方传统文化中观赏性、健身性、艺术性、游戏性、趣味性、教育性的挖掘和整理,汲取精华,编写出适合本校学生学习的校本教材。据统计,该区已编写校本教材学校有15所。如今,“作铜锣”、“太极功夫扇”、“踩高跷”等地方文化已得到传承,成为学校文化的补充与拓展,并逐渐发展为不同学校的文化特色与亮点。
4.结论
综上所述,一些高校通过引进地方文化资源,与地方文化机构的互动,传承和保护了地方文化,激发了学生们爱国、爱乡的情感,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同时也提升学校在教育机构中的竞争力和美誉度。
注:本文为张家口市第十届社科联项目。
参考文献:
【关键词】粤剧进校园;表演特点;传承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218-02
一、以兴趣为引导,吸引学生参与粤剧的学习和表演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探索、实践,并在此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因此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我们的粤剧进校园也是一样,通过培养兴趣引导粤剧传承推广,从而使学生对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产生兴趣。
粤剧进校园的小演员们一般没有可能对粤剧表演进行完整的理论学习,只能是利用第二课堂分散性接触和学习粤剧知识。所以,在平时的培训中,我们首先通过一些漂亮的服饰、道具及有趣的剧目来吸引学生。除了每周由校外专业教师进行一次粤剧基本功训练外,学校的艺术教师每天进行复习、巩固,使学生慢慢了解、掌握粤剧一招一式的要领和含义,从而逐渐接受和喜爱这门艺术。其次,我们根据学生的审美要求,排练一些适合他们审美和他们熟悉的课本剧目,并在校园、社区进行表演。经过这些手段,学生既掌握了粤剧表演的基本知识,也可以在活动中排练有趣的剧目,在表演过程中增强了荣誉感,树立了自信心和学习粤剧的兴趣。例如,笔者在南海区西樵一小开展的粤剧进校园活动中,有一位叫阿海的男生,对在粤剧社学习粤剧有抵触情绪。我们便选择了粤剧课本剧《将相和之负荆请罪》进行排练,由于学生对课文比较熟悉,小演员们比较容易进入角色,并且用粤剧的方式演绎,新奇的体验激发了他们的兴趣。穿上华丽的戏服在校园中表演,吸引了许多同学的目光,成为了大家的偶像,这增强了阿海学习粤剧的兴趣,后来他很留恋粤剧社的训练,有空就到粤剧社窗外瞧瞧看看,问艺术教师什么时候再有机会参加粤剧社的演出。总的来说,通过培养兴趣,可以使学生对粤剧学习和表演产生眷恋。
二、以群体表演为着眼点,促使学生投入到粤剧表演中
群体是指在共同目标的基础上,由两个以上的人所组成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有机组合体,它时时刻刻都对个体和组织发生着影响,并由此体现出自身的特征。其中一点便是群体对其成员的凝聚力,包括成员之间的相互凝聚力,以及成员对群体的满意程度。现代研究倾向于把凝聚力作为一个变量,并集中在两类问题上,一是各种程度的凝聚力对群体行为所产生的影响;二是决定群体凝聚力大小的因素。前苏联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侧重在群体的共同活动上,强调凝聚力的认识因素,并把建立在共同活动过程基础之上的群体团结性看作是群体凝聚力。简言之,群体之所以形成、存在和发展,主要在于它有一定的特殊功能。概括来说,群体具有两大功能,一是群体对组织的功能;二是群体对个人的功能。
首先,群体对组织的功能。群体是一个由若干人组织起来的有机组合体,它具有单个人进行活动时所没有的优越性,成员之间为了共同的奋斗目标,互相协作,互发所长,互补不足,使群体产生巨大的动力,促使活动顺利进行。
由于学生侧重于学习文化课,第二课堂的粤剧社训练时间较少,而且年龄也占一定因素,因此,对粤剧基本功的训练不可能像专业院校那样系统深入,也就难以做到成人个体表演那样,通过到位的身段、功架、唱功来塑造人物。个体的表演对于小学生比较难以独立掌握。从唱功到表演功力,他们都没有足够能力担当。所以选择学生的排练剧目时,鉴于少儿的唱功等各方面表演的不足,必须依靠其他方式来弥补,我们将群体性剧目作为首选。这样,就可以把戏分散给多个演员演绎。10分钟的小粤剧由几个人分担,从而进行细分练习,学生训练的压力大大减轻,加上同学们一起训练,你追我赶的学习兴趣会更浓。并且,群体表演能通过整齐、有序的表演手法来烘托戏剧效果。例如,笔者导演的小粤剧《穆桂英穿越奇遇记》,原来角色只有4人,即古代人物穆桂英和马童两人,现代人物是两个学生,较少的人数在舞台上感觉很空旷。后来还是运用群体表演形式,古代人物增加了孟良、焦赞及6位杨家女兵。这样一来,整个剧的效果大大提升。场面充实了,显得舞台丰富。另外人物的增加,小演员的表演更轻松,充分体现群体表演的群体效能。
其次,群体对个人的功能。群体可以使成员获得安全感、满足感和自信感。现在信息发达,很小的事情瞬间便传开了。青少年在学校或网络上会共同关注并谈论某一话题,如果和其他同学没有共同的讨论话题,便会被视为另类或慢慢被人忽略。少儿有从众的心理,他们喜欢参与群体活动,如体育活动、游戏等,他们需要交流的群体对象。参与校园粤剧社活动也一样,他们也希望有同班同级的同学参与,而且参加的同学越多,活动的形式将会成为校园活动的主话题。
三、表演形式的简单化,增加学生学习粤剧的信心
粤剧表演有很多的程式、功架、技巧,如果全套带到校园,高难度的学习技巧将会消弱学生对粤剧的学习兴趣。粤剧进校园的目的是培养W生的兴趣和学习粤剧基本知识,不是培养粤剧名家。我们只要求学生对粤剧表演的手法、步法、唱功发声等有基本的认识,从而在排节目的过程中知道程式的运用,而高难度、危险性大的技巧我们一般不会教授,学生基本功训练的时间和各种防护措施未达到学习高技巧的要求,一旦学生掌握不了或出现意外,将会影响粤剧进校园项目的开展。因此,把握表演形式的简约性是必要的。
另外,在排练剧目的时候也要遵循因繁就简的原则。因繁就简不是盲目简单化,而是根据剧目的需要,结合学生的能力,弱化高难度、高技巧,强化群体的气氛,使得动作、表情、眼神统一整齐,让观众的欣赏重心转移到整体的戏剧效果中。例如,排演折子戏《春草闯堂之上路》,由于这个戏除了有戏剧矛盾外,演员的表演看似复杂,其实简单。4个学生轿夫的步伐技巧性不大,我们就在动作的整齐性和表情、眼神方面做文章,做到每一步的大小角度都整齐划一,学生们在较短的时间内便可以掌握,从而踏着音乐,整齐登场。由于他们的动作统一,从而大大增强了整个节目的演出效果。
四、结语
让他们坐得住看得懂
4月1日至11日,按照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的统一部署,国家京剧院2014年“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在国家京剧院二团团长李海燕带领下,一行四十余人先后奔赴武汉、青岛两地,为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高校的学生们,带去了一场场生动的京剧演出及现场讲解。
为确保演出质量,国家京剧院二团派出了阵容强大的演员队伍。演员中既有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李海燕等京剧名家,也有张佳春、訾睿、白洋、毕小洋等优秀中青年演员。演出剧目更是丰富多彩,既有国家一级演奏员、著名琴师赵建华用京胡演奏的《夜深沉》《小开门》,也有传统戏《锁麟囊》选段、《红娘》《李逵探母》《霸王别姬》等。“我们选择剧目的基本原则就是,既要充分展示京剧艺术的魅力,又要尽量贴近青年观众,让他们坐得住看得懂。” 李海燕告诉记者。
“看小姐红晕上粉面,红娘心中这才了然。款款的深情流露在眉间……”伴随着乐声,一身红装的红娘出场,婀娜曼妙的身姿、可爱俏皮的动作、风趣幽默的语言,赢得了观众们如潮的掌声。
连续十一天的演出场场爆满,许多学生找不到座位,就站在过道里观看。对于演员们的精彩表演,青年观众毫不吝惜自己的掌声,尤其是《霸王别姬》登台亮相时,师生们爆发出的掌声和欢呼声几乎要掀掉屋顶。演出一结束,学生们就把演员团团围住,有诉说感想的,有拉着合影的,有索要签名的……
“我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京剧,看《红娘》的时候,我的心都在跟着演员的表演和精彩的剧情走。我希望国家京剧院能常进校园,也希望艺术家们能多教我们一些京剧的知识和唱段。”一名中国海洋大学的学生告诉记者。
不深入基层,就难有艺术感悟
台上,演员们的表演光彩照人;台下,动人的故事层出不穷。刚刚结束在武汉的进校园演出后,4月5日早上五点,演员们又马不停蹄地赶到青岛,为接下来连续四场的演出做准备。
篮球馆、学生礼堂、报告厅……虽然都是临时舞台,但演员们表演得非常投入。辗转两省的演出,最辛苦的要数舞美队的小伙子们。每到一地,他们来不及停歇,便要赶往演出地点装台,往往一忙就忙到凌晨三四点钟。而第二天的演出,他们还得在现场忙碌,演出结束后,又要将演出台快速拆卸,赶往下一个演出地点。
“这些对我们都是平常事。只要学生们需要,我们愿意付出最大的努力。”张小清说。
看到学生们充满朝气的脸,
崔莺莺的扮演者訾睿感觉自己似乎又回到了在戏校的日子。“他们特别有朝气。在大学生中普及京剧艺术、传播传统文化,让我深深感到作为京剧传承人的责任感和神圣感。虽然很辛苦,但是得到的快乐也很多。”訾睿说。
进校园演出不仅仅是把国粹艺术送到学生身边,参加此次演出的演员同样受益匪浅。“不深入基层就不可能知道真正的生活是什么,也很难有真正的艺术感悟。”在李海燕看来,“高雅艺术进校园”不仅仅是把精彩的艺术送到了大学校园,也是给演职员尤其是年轻演员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校园里的京剧迷越来越多
从2005年至今,“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已经举办十年,毫无疑问,在培育市场、培养青年观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培育,京剧的观众结构正在发生可喜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学生迷上了京剧。
在武汉、青岛两地的高校,记者看到许多校园的角落里挂满了有关各类京剧知识的介绍。华中科技大学京剧社团的学生对记者说:“从大处考虑,京剧是中国的传统国粹,学唱京剧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从小处考虑,学唱京剧对提高我们的艺术修养、增强团队的协作能力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传统文化;阅读;课堂;素材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要让中国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下去。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这说明语文课程是传承传统文化的载体,语文教师身上的责任和重担很大。因此,在语文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培养学生阅读传统经典的兴趣
钱理群先生曾说:“学校教育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阅读经典――人类与民族精神文明的精华正凝聚于其中。阅读经典可以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占据了精神的制高点。这对他们的终身学习与精神发展意义绝对不可低估,而且可能与流行的快餐读物的阅读形成了一种张力。这对学生的健全发展也是绝对必要的。”因此,当学生把阅读传统经典当成一种兴趣时,文化素养的提升就水到渠成了。
1.创设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
让班级墙壁成为宣传传统文化的中心,打造别具一格的“文化墙”,将一些耳熟能详的传统文化的格言印在墙壁上,如“三日不读圣贤书,便觉面目可憎”“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等。学生每天面对着这些经典话语,将这些印在心中。学生将自己喜欢的经典话语、诗文等工整地展现在每一面墙上,同时还有很多别具一格的特色设计,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自然而然地影响着学生。
2.开设阅读传统经典的课程
阅读的力量是伟大的,班级要求每一位学生都拥有一本传统文化的书籍,相互传看。每周开设一节阅读课,学生静静地阅读,可以展开激烈的交流,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也可边读边写出自己的感悟。学生的兴趣有了,喜欢上了这些优美的文化,不需要再做刻意的要求,学生就会自觉地找时间阅读了。
二、善于挖掘素材,开展各种活动
传统文化因素在语文课本中处处可见,最明显的就是每册语文课本中的大量诗词,这些诗词都是经典的、脍炙人口的,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神话传说、传统节日、民风民俗等都属于传统文化的范畴。
1.进行道德文化教学
中国文化的核心就是道德,“道”是自然法则,是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规律;而“德”就是顺规律而行。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展示传统文化优秀篇章中的各种道德因素,积极地进行设计,用德育的力量去感化学生,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感染和熏陶,久而久之,潜移默化中就可以变为学生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并最终积淀成为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开展多种诵读比赛
语文课本中的一些经典诗文,意境优美。每个学期笔者会在课堂中组织一次比赛,让学生展现自己的才能,在背诵的基础上看谁背得准确、背得熟练、背得有情感,每一次都可以在学生的内心深处激起层层的涟漪。另外,还要公平公正地进行评选,发放一些小纪念品,让学生把诵读经典当成一种特别的爱好长期坚持下去。
今年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掀起了一股诗词热,很多诗词都很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通过观看这个节目,不自觉地喜欢上中国的诗词,体会到其中蕴藏的力量,这是课堂上所不能体会到的。针对这个节目,我们在学生中间展开了“飞花令”的比赛,而且学生在课下也掀起了一个比谁诗词储备多的热潮。
3.选取文化歌曲传唱
学习传统文化时,如果和歌曲联系起来,学生的兴致会更浓郁。比如,有中华文化之美的《三德歌》《孝和中国》《国家》等,让这些歌曲在学生身边、在校园的每个角落传唱,那带动学习传统文化的辐射意义就大多了。
三、让善良之花处处绽放
善良是一种无法言语的美。一个人的心里如果种下了善良的种子,就会慢慢地收获着甜蜜与幸福。笔者一直在班级中提倡“善”,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贯彻党的十精神・立德树人系列活动――开展真语文大讨论
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中小学语文教材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该怎样走迸中小学校,哪些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适合进入中小学语文教材?优秀传统文化在教材中占多少比例才是科学合理的?如何让这些内容与中小学语文教材巧妙结合,使老师好教、学生好学?等等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展开更加深入的研究。
本期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撰文谈了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该如何走进中小学校的看法,浙江师范大学王尚文、北京师范大学温立三、福建师范大学赖瑞云、北京101中学程翔等高校学者和一线教师,则分别从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古诗文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占比重、入选篇目、编排方式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希望他们的真知灼见能对大家有更多的启发,也欢迎读者朋友撰稿参加讨论,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中小学校、融人中小学语文教材建言献策。
在直接倡导和推动下,一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东风正在吹进校园。这当然是令人欣喜的,因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不能再被冷落了,它本应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让人忧虑的是,社会上又有一些人和机构,包括有关部门又开始打学生的主意、走老路了,那就是当下教育盛行的很奇怪、很荒诞且很无知的现象:领导重视什么内容,教育部门就给学校和学生加一门课、增一套书、配一批人。这样的现象应该警惕,这样的做法应该立即停止。
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应该怎样进校园呢?
大家知道,学校教育主要是以课程为中心,通过教师使用教材完成对学生的教育过程。这一过程的主要框架是课程教材体系。近百年的现代教育已经为中小学教育的主要课程做了大致规划,实践经验表明,这样的课程规划适宜中小学生,是符合学生身心成长规律的。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有思想品德、语文、历史、外语、地理、数学、物理、化学、体育,以及包括音乐、美术在内的艺术类课程等。从我们大致描述的这些课程来看,完全可以将我们所倡导的许多内容融人现行课程教材体系中去,比如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学生安全、国防、慈善、防艾禁毒和心理健康等。
现在的问题是,一方面我们的课程老化、教材陈旧,亟待改进和更新;另一方面,我们的课程和教材改革迟缓,且不断在现行课程和教材以外给学生和老师增加砝码。据报道,某部门编写的全国版《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试验教材》已经送审。有人预测,此类教材和读本将会在近年的出版领域大规模泛滥。此类劳民伤财、加重学生负担的事情,我们以前做了不少,比如将书法教育单列出来,要求全国中小学生学书法,还比如心理教育单列等等,学校、老师和家长叫苦不迭。现在不能再做此类事情了。应该按照教育规律办事,科学规划、统一安排,让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融合起来,而不是两张皮。
让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走进学校教育主要课程和教材,当下最紧迫要做的:一是立即修订并尽快实施思想品德、语文、历史、地理和音乐、美术等较多涵盖中华优秀传统内容的科日;二是尽快补充和调整现有教师知识结构,通过培训、考核等方式使现有教师短时间内适应要求,完成教学任务;三是在各级各类考试中,尤其是中考和高考中,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比重,充分发挥考试的指挥棒作用;四是有关部门要尽快整合现有学校课程资源,改变零散的、个别的和效率低的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状况,优化课程,提高效率。
当然,在保证学校教育主要课程之外,各地可以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增加地方和校本课程,并配之以地方和校本教材,但这不应当成为主流。应当坚持以主要课程为主,地方和校本教材为辅的原则,真正做到主辅分开,形成合力,促进我国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