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鼻窦炎手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文:
[摘要]
目的:内窥镜鼻窦开放术(1)鼻息肉摘除术是鼻窦炎鼻息肉病的一种新术式,
手术除去不可逆病变组织,重建恢复鼻腔鼻窦功能。:笔者于1994年至1998年
采用鼻内窥镜检查289例患者,需手术治疗186例,鼻窦炎鼻息肉病中老年组61例。
101侧鼻腔,男32例57侧,女29例44侧。结果:临床观察疗效佳 者55例,疗效
欠佳者6例,其中术后20至30天间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粘连,脓泡形成4例,下鼻
甲与鼻中隔C型偏曲部粘连2例。经换药处理治愈。61例随访6个月手术创腔上皮
化鼻通气良。结论:内窥镜鼻息肉摘除,前组、后组筛窦切除术,额窦开放术、蝶窦
开放术在中老年组临床特点是(1)CT分型:筛窦骨质增生型49例,蜂窝型8例,空泡
型4例;(2)解剖变异:鼻中隔偏曲48例,鼻中隔偏曲伴中隔鼻甲13例,泡型中鼻
甲37例;(3)有手术史(2至19次)45人;(4)年龄大(45至75岁);(5)病程长
(3至56年)。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病优点:光线亮度好、视野清楚、
病变容易切除彻底、手术损伤小、痛苦少、临床观察疗效满意。
关键词:中老年 鼻窦炎
内窥镜
临床资料与方法
1、
治疗:
1:1 器械:鼻内窥镜O 、25o标准套手术器械一套德国WOLF公司产品
1:2 术前准备:
(1)
鼻窦CT:水平位,冠状位
(2)
各种常规检查及变态反应检查
(3)
鼻腔护理:剪鼻毛,冲洗鼻腔
(4)
术前3—5天口服或静脉滴注抗生素,口服维生素C 0.1、速效感冒胶囊2粒或
扑尔敏4毫克 2—3次/日 口服,及其他综合治疗。
1:3 手术
1:3—1 麻醉方法:全麻4例,局麻57例,可耐受。
局麻方法:1%利多卡因注射液20毫升,加0.1%肾上腺素,0.2—0.3毫升。吸注射液
3.5毫升行患侧蝶腭神经浸润阻滞麻醉,及鼻腔内局部浸润麻醉。2%地卡因液40毫
升加0.1%肾上腺素1—2毫升。浸棉条或纱布条置鼻腔3—5分钟,行鼻腔粘膜表面
麻醉2—3次,手术无疼痛或能耐受。
1:3—2 手术Messeklin& 方法
1:3—3 术腔护理:手术后术腔用浸有庆大霉素液8万单位,地塞米松液5毫升,
明胶海绵、凡士林油纱条填塞。24—48小时后抽出纱条,抽出纱条后第3天按《术腔
护理[1]》常规处理术腔。
2、
病例报告:
2:1 谢XX,男68岁,双鼻通气不良右头痛,复视渐加重4年,头痛恶心呕吐7天
入院,既往有3次双侧鼻息肉摘除史,CT冠位增强:显示蝶窦处较大面积骨质吸收,
双筛窦骨质增生,查体:急性病容,右眼球前凸0.3厘米,外展受限,双中鼻道充满
息肉样物。鼻咽顶下移。诊断双鼻息肉鼻窦炎,右蝶窦囊肿,鼻中隔C型弯曲,右视
神经炎。住院后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局麻下行常规鼻息肉摘除术,同时请北京协合
脑外科专家陈教授会诊。见CT蝶鞍处骨质吸收,囊壁与硬脑膜粘连,可暂穿刺
减压。于95年1月20日粘膜表面麻醉下经左鼻腔近中隔处行蝶窦穿刺术(硬膜外穿
刺针)抽吸2次褐色胶冻样物23毫升,0.9%氯化冲洗窦腔。术后20天右眼球活动灵
活,头痛、鼻塞、复视症状消失,视力0.7,住院52天。出院1个月后又因感冒头痛、
恶心入院。无凸眼及复视、无鼻塞。查:鼻腔通气良。双鼻甲不大,鼻咽顶下移前凸,
再次请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科所所长韩德民教授会诊,决定在鼻内窥镜局麻下
行蝶窦口扩大术。于95年3月16日局麻鼻内窥镜下经右鼻腔近中隔中鼻甲根部切开
0.5X0.5厘米囊壁用一次性静脉输液管粗细引流管见图。置管后见胶冻样物呈波动性
涌出。引流物达20毫升时患者述说头顶不适终止操作引流。7号丝线小圆针缝扎固定
于右侧中鼻甲后端,管周及鼻腔用浸有庆大霉素2支,氟美松2支的明胶海棉、碘仿
凡士林油纱条填塞48小时取除。术后每天3用0.9%氯化钠液500毫升日三次清洗鼻
腔。查鼻腔见引流管及周可见脓血样物溢出。全身抗炎治疗。术后11天复查CT冠状
位:蝶窦腔透光度良。头痛症状消失。术后21天出院,3个月拨管。现术后3年零4
个月,蝶窦引流正常。
2:2 刘XX,女性,69岁,双鼻塞渐加重50年,常规鼻息肉摘除术19次,现鼻塞
黄涕头痛2年。查体:双鼻腔粘膜水肿呈苍白色。总鼻道中鼻道息肉样物占据。CT:
双侧全组鼻窦透光不良,骨质增生型筛房。诊断:鼻息肉,全阻鼻窦炎。术前准备同
上,于95年4月25日局麻鼻内窥镜下行双侧鼻息肉摘除术,双侧筛窦开放术,双侧
上颌窦口扩大开窗术及右侧上颌窦息肉摘除术。术中见鼻中隔高位偏向右侧,粘膜肥
厚。出血200—300毫升。术腔护理同前。现术后2年随访鼻腔粘膜无水肿,术腔上
皮化良鼻通气正常。
2:3 李XX,男性,70岁,鼻塞渐加生45年,常规鼻息肉摘除术13次,近2年鼻
塞右鼻闭黄涕头痛,半年前曾用感冒通片2粒、维生素C1粒日三次口服20天鼻通气,
症状较前减轻,因胃不适停药10天,症状同前再口服上述药症状不减轻。查体:外
鼻呈蛙状,双鼻腔粘膜充血,黄涕多量,鼻腔各鼻甲息肉样改变。CT:各鼻窦透光不
良,骨质增生型筛房,于97年12月9日局麻鼻内窥镜下行双侧鼻息肉摘除术,双中
甲部分切除术,双侧筛窦开放术,右侧上颌窦口扩大开窗术。术中见双侧中甲息肉样
变鼻中隔高位S型偏曲,粘膜肥厚水肿似中隔鼻甲未处理。出血250毫升。双侧筛窦
蝶窦内均有脓囊肿,处理术腔后用庆大、地塞米松油纱条填塞术后48小时取除。术
腔护理同前。术后抗炎治疗的同时加强力粘化素2粒 3次/日 口服,三周后复查创
腔上皮化良好。
2:4 李XX,女性,59岁,双鼻通气不良,右侧重20年。常规双鼻息肉摘除术3
次,双下鼻甲手术后5年,现鼻通气欠佳,黄涕头痛2年,查体:双鼻腔粘膜充血重
型度,中鼻道窄伴息肉。中隔高位右偏,粘膜肥厚似中隔鼻甲。CT:右筛窦上颌窦透
光不良,增生型筛房于97年12月11日局麻鼻内窥镜下行双侧鼻息肉摘除术,右中
隔鼻甲[1]切除、开筛术。术腔内庆大、氟美松液油纱条填塞48小时取出。第3天清
理术腔至今术后6个月述腔上皮化良。术后口服感冒通片2粒维生素片C 0.1 3次
/日 口服15天。
3:结果
我院于94年在辽西地区引进开展鼻内窥镜技术至98年10月共检查289例需手术
治疗186例、328侧鼻腔少儿组(8—10岁)4例,少年组(11—18岁)59例、青壮年
组(19—44岁)62例、中老年组(45—75岁)61例。101侧鼻腔(男32例,57侧,
女29例,44侧 )。中老年组61例患者中上颌窦炎鼻息肉13例,颌窦筛窦炎鼻息肉
3例,泡性中甲伴急性颌窦炎1例,鼻息肉蝶窦炎2例,蝶窦囊肿8例,鼻息肉筛窦
蝶窦积11例鼻腔鳞癌1例,右鼻腔内翻状瘤3例(恶性变1例)右息腔恶性肉
芽肿1例,左鼻腔嗅神经母细胞瘤1例(女)多发性鼻息肉、上颌窦筛窦息肉、多鼻
窦炎20例。鼻内窥镜息及鼻窦手术中老年组临床特点:
1、
本组病例临床分型(3) II、III型为主。其中II型1期2例,II型II期13例、
19侧II型、III期16例26侧III型30例,54侧。
2、
CT检查分型(4),筛窦骨质增生型49例,蜂窝型8侧,空泡型4例。
3、
解剖变异:钩突反向生长,筛泡大及鼻中隔偏曲伴中隔鼻甲13例,泡性
中鼻甲37例。
4、
年龄(45—75岁)年龄大。
5、
病程(3—56年)病程长,有多次手术史(2—19次)。
45岁以上中老年组患者61例,除2例因下鼻甲与鼻中隔7型弯曲部位粘连。4
[关键词]鼻内镜手术; 鼻窦炎; 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 R765.4+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2-206-01
慢性鼻窦炎一直是困扰临床的一大难题,采用传统的手术方法难以痊愈,术后容易复发。鼻内镜手术是治疗鼻窦炎的一种精细、准确的方法[1]。手术利用内镜良好的照明,对患者鼻腔深部结构也能够做清晰观察,在清除病变的同时还能够尽量保留鼻腔、副筛窦中正常黏膜及结构,能够形成良好的通气及引流,术后能够大大降低鼻息肉复发率[2]。与传统手术相比,有患者痛苦小,手术切除息肉彻底,手术后息肉不易复发等多种优点,是临床耳鼻喉科常用的术式之一[3]。为了探讨鼻内镜手术的临床疗效,我院对收治的10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行鼻内镜手术,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08年11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10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其中男性55例、女性45例,年龄在13~70岁,平均(42.8±3.6)岁;病史0.5~30年,平均13.5年。其中Ⅰ型30例、Ⅱ型2期35例、Ⅲ型35例。
1.2 纳入标准
临床症状结合常规鼻腔鼻窦确诊的鼻窦炎患者。
1.3 排除标准
有颅脑外伤史及颅内肿瘤或颅脑手术史者;内分有泌疾病或先天性无嗅觉者;有神经科疾病(老年性痴呆)、精神病,排除毒物接触史及过敏性嗅觉丧失者。
1.4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行手术行鼻窦内镜手术。应用局麻90例,全麻10例。在鼻内镜下应用切割器切除息肉,然后根据鼻窦炎或鼻息肉病变的范围或部位选择不同的术式。其中全筛窦开放术56例,全蝶窦开放术44例,按术中环境同时施行上颌窦开放,保留窦腔黏膜及窦口黏膜。术后术腔填塞明胶海绵1~2d后取出,用3%双氧水冲洗,1周内每隔2d在鼻内镜下观察清理术腔,术后1个月每周来院随访1次。
1.5 疗效评价
分为治愈、好转、和无效。总有效为治愈和好转例数之和。治愈为手术后内镜下检查见鼻腔黏膜肿胀基本消退,术腔宽敞光滑;患者自觉鼻腔通气良好,头痛、鼻流脓涕等术前症状消失。无鼻腔粘连及其他相关并发症的出现。好转为以上症状达到一定程度,但没有达到治愈的程度。无效为症状无改变。
1.6 统计分析
应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录入和分析,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疗效分析,见表1。
表1患者疗效分析
2.2 患者的嗅觉检测结果,见表2。
表2患者的嗅觉检测结果
*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本研究显示,手术总有效率达到96%,两种术式的总有效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总体嗅觉水平术后12周检测结果与术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鼻窦炎对身体的危害极大。它可引起头疼、头晕脑胀,失眠健忘,心烦意乱,容易发脾气,学生的学习成绩逐步下降、困倦淡漠,注意力不集中等。它也可成为病灶,影响周围组织发炎,尤其是眼病,如中心性视网膜炎等。尤其慢性鼻窦炎往往困扰患者多年[4]。本研究采用的全筛窦开放术是一种鼻内筛窦切除术[5],主要是针对治疗筛窦黏膜已经产生息肉样变,被息肉组织多替代,有多次息肉切除病史的患者。使用该手术彻底的话能够大大降低鼻息肉复发率,手术使需要充分开放筛房,然后将筛窦内息肉完全摘除。全蝶窦开放术[6]是经鼻腔直接入路,将中鼻甲后端向外骨折,在中隔后端偏外距鼻后孔上缘1~1.5cm,即蝶筛隐窝处用剥离子或吸引器探到蝶窦口,蛇牌咬骨钳开放蝶窦进行手术。危险较全筛窦开放术大,因此建议能使用全筛窦开放术的尽量使用全筛窦开放术。患者手术后要定期复查,开始时可每1~2周一次,并对新生的肉芽和小息肉要及时清除,最好在内镜下操作,若有粘连应予以分离,直到术腔完全愈合。
鼻窦炎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是各种原因引起的窦口阻塞导致鼻窦内的感染其中鼻息肉是引起鼻窦开口阻塞的重要原因,而鼻窦的炎症刺激反过来又促进鼻息肉的生长。通过鼻窦内镜手术,将鼻息肉去除,并开放鼻窦开口,就能从根本上治疗鼻窦炎,达到根治鼻窦炎的目的。鼻及鼻窦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由于鼻窦解剖的特殊性、隐蔽性,过去用传统的治疗方法对正常组织创伤大,术后恢复时间长,复发率高。鼻镜内窥术可以根据病变的严重程度,达到依靠鼻腔及鼻窦的自身生理功能的恢复来治愈鼻窦炎和鼻息肉的目的,具有创伤小、手术中及手术后痛苦小、手术彻底及术后不易复发等优点,并可以使手术扩大到以前不易到达的区域,是治疗鼻窦炎及鼻息肉的理想方法。鼻窦由狭窄的管腔、空洞和间隙等构成,解剖结构复杂,其“孔小洞深”的特点,加大了鼻科医师处理病变的难度,单纯的肉眼观察,往往不能满足临床检查及手术操作的需要。由于仅凭肉眼观察鼻腔鼻窦视野有限,有时鼻腔鼻窦手术常有“盲人摸象”的感觉。鼻窦内镜可以直观准确的诊治鼻科疾病,对鼻科疾病的诊治具有划时代意义。鼻窦内镜手术设备由硬性鼻窦内镜、强力冷光源、图像存储系统、监视系统、电动切割吸引器等组成。鼻窦内镜是一种能对鼻腔鼻窦进行详细检查的光学设备,有0、30、70°等不同的角度。由于有强力的冷光源照明,在配合电视监视下视野放大作用,直径为几毫米鼻窦内镜可以很方便的通过狭窄的管腔和鼻道内结构,对鼻腔鼻窦细微结构进行详细的观察,为手术提供指导,避免术者术中“盲人摸象”的感觉。电动切割吸引器是一种微创手术器械,将切割病变组织和吸引溶为一体。高速旋转的刀头将病变切割粉碎并吸走,改变了传统手术中“抓”和“撕”的手术方式,更好的保留正常黏膜组织,减少了创伤,减少了器械“进”与“出”的动作。连续吸引装置克服了出血多、术野不清的问题,使鼻腔鼻窦手术达到了损伤小、保功能、痛苦少、疗效高的目的。
传统的鼻腔鼻窦手术已应用一百多年,其中不乏“根治术”方式,为求貌似“彻底”而不惜牺牲本可保留的鼻甲组织及鼻腔鼻窦黏膜功能等功能性结构,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而疗效却不能令人满意,颇为得不偿失。现代的鼻窦内镜外科技术专家认为慢性鼻窦炎的发生与鼻腔窦口鼻道复合体的病变所导致的鼻窦引流口阻塞有关。在鼻窦内镜直视下清除病灶,消除该区域病变影响,开发被阻塞的窦口改善和重建鼻腔鼻窦通气引流功能。经上述处理后,鼻窦内病变的黏膜可以发生良性逆转而逐渐恢复正常,达到微创治愈慢性鼻窦炎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黄文银,梁军,赵祯.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120例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9,20(1):52-53.
[2] 徐文庆.160例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的鼻内窥镜手术治疗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3):33-34.
[3] 王荣光,慢性鼻-鼻窦炎药物及外科治疗的新进展[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42(1):73-75.
[4] 李芳,韩艳艳,王刚.鼻腔及鼻窦正压冲洗辅助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6,13(2):128-129.
[5] 邓小岚,张俊杰.鼻内窥镜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手术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13):82-83.
【关键词】鼻窦炎/外科学;鼻息肉/外科学;内窥镜检查
【中图分类号】R76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1-0391-02
鼻窦炎鼻息肉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传统的手术方式对病变切除往往不够干净,病情易复发[1]。我们在鼻内窥镜下对82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经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82例,男51例、女31例,年龄18~71岁。主要症状有鼻塞、流脓涕或抽吸性脓痰、头痛及嗅觉减退等,均行鼻内镜检查及鼻窦CT扫描确诊。术前均给予广谱抗生素约1周,局部应用血管收缩剂,对于鼻息肉较多、鼻腔内炎症反应较重,而又无糖皮质激素禁忌证的患者,使用强地松1周,外用糖皮质激素喷鼻1周。
1.2 手术方法:麻醉完成后,再次认真检查、核对病变、分清解剖关系,有鼻中隔偏曲者,先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然后采用Messerklinger术式,于中鼻甲前端的鼻腔外侧壁自前上向后下呈弧形切开黏骨膜,暴露并切除钩突,用鼻中隔剥离子沿切口分离中鼻道黏膜暴露筛泡,用直钳轻压或咬开筛泡,手术应于中鼻甲附着处外侧进行,清理筛顶时应格外仔细、小心,避免筛顶操作引起脑脊液鼻漏。彻底清除前组筛房的病变,清理后组筛房时可用吸引器吸除术腔中的血液。开放并探查额窦,于额隐窝与前筛顶之间寻找骨隆突,在前方探查扩大额窦开口,清理其内脓性分泌物,开放探查上颌窦,有筛窦炎的患者常常合并有上颌窦自然开口不同程度的狭窄或梗阻,应给予充分的扩大、清理。术后观察患者鼻塞、头痛、鼻腔分泌物、嗅觉的改善等临床症状,内镜观察术腔上皮化情况和是否有病变组织存在并按标准判定手术疗效。
1.3 疗效评定[2]:治愈:症状消失,鼻内镜检查,窦口开放良好,窦腔黏膜上皮化,无脓性分泌物。好转:症状明显改善,鼻内镜检查,窦腔黏膜部分水肿,肥厚肉芽组织形成,有少量脓性分泌物。无效:鼻内镜检查见术腔粘连,窦口狭窄或闭锁,息肉形成,有脓性分泌物。
2 结果
本组手术均顺利成功,治愈68例(82.9%),好转10例(12.2%),无效4例(4.9%),总有效率95.1%。发生术中出血2例,术后鼻腔粘连1例,眶周淤血l例,未见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表现以局部症状为主,常见脓鼻涕、鼻塞、头痛,有的伴随嗅觉减退甚至消失,有的还影响到患者的视觉功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鼻内窥镜手术将传统根治性大部或全部刮除窦内黏膜的破坏性手术,变为根据病变的程度,在彻底清除病变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鼻腔、鼻窦的正常黏膜和结构,形成良好的通气和引流,促使鼻腔鼻窦黏膜的形态和生理功能恢复的功能性手术[3]。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是手术成功的基础。术前应详细询问病史并进行体检,对有高血压、哮喘、凝血功能障碍等疾病患者应慎重选择,术前、术中、术后应充分治疗。术前应行副鼻窦冠状位、水平位CT扫描及鼻内窥镜检查以确定病变范围及了解解剖结构,以便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在手术时要根据鼻腔、鼻窦的解剖学改变、病变的范围以及程度,对病变组织或结构进行清除,尽可能的保留正常组织或者黏膜,重新恢复通气引流并建立正常黏膜的清洁作用[4]。窦口鼻道复合体病变的清除及开放引流是手术的关键,术中常规切除钩突、开放筛泡,尤其中鼻甲和上颌窦自然口的处理是术中的重点。对于中鼻甲气化或息肉样变可使用环形钳将其钳夹后,使体积缩小,充分暴露中鼻道和嗅裂,游离缘处下垂多余的黏膜可剪除。尽量维护和保留完整的中鼻甲黏膜,对于保护鼻腔生理功能,促进术腔创面的恢复,防止鼻腔干燥等具有重要作用。在处理上颌窦口时,应重点清理阻塞窦口引流的肥厚性黏膜、肉芽组织、息肉、变性的中鼻甲等做膜性扩大。骨性扩大应向下向后扩大,避免损伤鼻泪管,充分解决窦口的引流不畅。术后及时的处理、换药及随访对于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应根据患者出血情况,术后24~48小时取出鼻腔填塞物。之后1周内每日清理鼻腔1次,用吸引器清吸分泌物及凝血块,开放各窦口;第2~3周每周清理2次;第4周后每周清理1次;2个月后每月复查1次。鼻腔填塞物取出后,给予1%麻黄素滴鼻液和1:4000庆大霉素滴鼻液每日3次滴鼻。第5天冲洗鼻窦腔,并向内注入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糜蛋白酶的混合溶液。之后将负压冲洗球交给患者,每日自行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以保证鼻腔清洁通畅,尽量减少分泌物及结痂的形成。本组手术均顺利成功,治愈68例(82.9%),好转10例(12.2%),无效4例(4.9%),总有效率95.1%,未见严重并发症,疗效满意。
总之,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有直视、准确、安全、疗效显著等特点,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熟练手术操作,术后定期随访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20—422.
[2] 韩德民,周兵.鼻内窥镜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3—132.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行鼻内镜鼻窦鼻息肉手术的86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86例患者总治愈率 69.8 %(60/86),好转率 19.8 %(17/86),无效 10.4 %(9/86)?16例出血超400ml?结论:完善围手术期处理,提高手术操作技术,是手术治疗成功的保证?
【关键词】老年人,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手术, 安全性?
老年人因经济身体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就诊时间晚,病程长,多发或复发性鼻息肉多见,术中易出血,手术耐受力差,多伴全身多种疾病,易诱发心脑血管并发症,给手术带来一定危险,为此应对老年患者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监护,术后护理等,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此类手术安全?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本组86例,男性66例,女性20例,年龄60―78岁,病程2―30年,主要症状为持续性鼻塞,流脓涕,张口呼吸,打鼾,头闷痛等?根据1997年海口标准进行临床分型2型1期36例,2型2期28例,2型3期14例,3型8例?术前心肌劳损5例,房性早搏2例,左右束支传导阻滞各2例,心动过缓过速各3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5例,陈旧性肺结核3例,脑溢血病史3例,脑血栓病史4例,高血压病史21例,糖尿病史10例?
局麻手术71例,全麻手术15例,术前均行鼻内镜检查和鼻窦冠状位CT检查以明确病变范围,对其他全身疾病进行积极处理,术中进行心电监护,术腔填塞纳吸棉和少量油纱条,术后定期复查6月?术后病理诊断内翻性状瘤8例,癌变2例?
2 结果
86例患者总治愈率 69.8 %(60/86),好转率 19.8 %(17/86),无效 10.4 %(9/86)?16例出血超400ml,未出现心脑血管意外?
3 讨论
老年鼻息肉患者有以下特点(1)患者病程长,易和内翻性状瘤相混,易恶变?(2)患者年老体弱,手术承受力差,加上自身原有的病症,手术危险性明显增高,主要重要脏器也有不同程度的减退,手术创伤易并发心脑血管意外?(3)完善围手术期处理非常重要,是手术治疗成功的前提保证?
手术治疗时应注意(1)术前全面检查身体,对伴有其他系统疾病者应给予及时处理?(2)术前常规行CT检查,疑有肿瘤者需行活检,做好心功能肺功能血压血糖等监测?(3)术中心电监护,大中手术行氧饱和度监测?(4)手术操作轻柔迅速,保持直视下进行,手术根据病变范围而定,宜小不易大,宜简单不宜复杂,减少不必要的损伤,止血应仔细以防术后再次出血?(5)视情况可分次手术,以减少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6)术后心电监护数小时,可吸氧?术后复查必不可少?
参考文献
广东省东莞市太平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广东东莞 523000
[摘要] 目的 探讨在鼻内窥镜鼻窦炎手术后应用辅舒良的临床作用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该院耳鼻喉科收治的行鼻内窥镜鼻窦炎患者100例,作为该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术后选取的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每个组别50例病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抗感染、粘液溶解排除药物,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辅舒良叠加治疗。治疗结束后,统计两个组别治疗作用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借此探讨辅舒良在在鼻内窥镜鼻窦炎手术后的作用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结果 治疗结束后,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结论 鼻内窥镜鼻窦炎手术后应用皮质激素类药物辅舒良可以显著提高手术治疗疗效,不良反应少,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关键词 ] 鼻窦炎;鼻内窥镜;微创手术;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655.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4(a)-0116-02
鼻窦炎(sinusitis)指的是一个或多个鼻窦发生炎症,病变累及的鼻窦可以包括: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1]。鼻窦炎则有急性、慢性之分类,急性鼻窦炎多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细菌与病毒感染可同时并发。慢性鼻窦炎较急性者多见,常为多个鼻窦同时受累。鼻窦炎是一种在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可以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目前,对于鼻窦炎的诊治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鼻内窥镜治疗鼻窦炎则是近些年来逐步发展并广泛应用的重要治疗方式。但是,鼻窦炎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性的治疗,术前术后都需要辅助的治疗,而目前的研究多侧重于术前的药物性辅助治疗,术后的辅助治疗研究较少。选取该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间,应用辅舒良治疗鼻内窥镜鼻窦炎术后患者50例,在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面通过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借此评估辅舒良在鼻内窥镜治疗鼻窦炎术后应用的作用疗效及安全性情况,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行鼻内窥镜鼻窦炎患者100例,作为该次的研究对象,所有的患者入院后均完善的病史追问、体格检查、相关实验室辅助检查等确定诊断,头颅MRI或CT检查排除脑部实质性病灶。其中男性患者68例,女性患者32例,年龄18~49岁,平均年龄为(29.8±3.6)岁。病程居于1.5~33年之间,平均病程为(4.9±2.1)年。将纳入研究的所有对象根据术后治疗方案的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每组50例。
1.2方法
患者经过各项检查确诊后,综合评估患者病情评估,及时的给予相关的对症支持治疗,完善术前准备,均给予鼻内窥镜鼻窦炎手术。术后,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抗感染及粘液溶解排除药物治疗,具体治疗方案为:注射用头孢拉定(国药准字H20093204),1.0 g/次,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中,每12 h1次缓慢静点,连续静点5 d;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23496),200 mL,1次/d缓慢静点,连续静点5 d;标准桃金娘油肠溶胶囊(国药准字Z20100009),0.3 g/次,3次/d口服,连续口服4周;醋酸泼尼松片 (强的松片,国药准字H12020809),30 mg,1次/d口服,3 d后逐渐减量至无。实验组患者在所有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辅舒良治疗,具体为: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辅舒良(国药准字H20040241),鼻腔喷入,每个鼻孔各2喷,每1次/d(200 μg/d)或每个鼻孔各2喷,2次/d,早晚各1次直至症状改善;当症状得到控制时,维持剂量为每个鼻孔1喷,1次/d;连续应用4周。治疗结束后评估两个组别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其结果数据,并对其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
1.3疗效评定标准
症状消失:复查显示窦口开放良好,无脓性分泌物分析为治愈;症状改善:复查显示窦口开放一般,有少量分分泌物为有效;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恶化:复查显示窦口开放差,有较多的脓性分泌物分泌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有效率情况结果
两个组别的患者分别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治疗结束后,均显示出了一定的临床疗效,但是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8.00%(49/5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88.00%(44/50),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顺利,实验组患者有1例出现鼻衄,给予对症处理后缓解,未出现其他严重的不良反应。
3讨论
鼻窦炎是鼻窦发生的炎症,可分为急性、慢性鼻窦炎两种,急性鼻窦炎病程在12周以内,主要表现为持续的较重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包括鼻堵、脓涕、头痛等。慢性鼻窦炎的病程一般超过12周[3]。鼻窦炎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人群,最长发生于低龄、老年患者,主要考虑与其免疫力低下等相关[4]。鼻窦炎临床表现各异,轻重不一,局部症状有鼻阻塞、脓涕、局部疼痛和头痛、嗅觉下降等[5]。在该研究中,几乎所有的患者都出现了畏寒发热、精神症状及上述局部症状,并未出现抽搐、呕吐和腹泻等全身严重症状,但是临床上还是有相当的大的比例会出现。鼻窦炎可以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可以会导致下呼吸道感染,严重者有可能引起眼眶、颅内并发症[6]。我们收治的患者有11例因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而就医。
鼻窦炎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控制不满意或出现并发症的鼻窦炎患者可采用鼻内窥镜手术,通过内镜引导直达病灶,开放鼻窦口,清除病变,改善局部引流,进而恢复鼻窦正常的生理功能。而鼻窦炎的综合治疗越来越得到临床工作者的共识。外科手术术后患者给予的辅助治疗目前多主张抗感染治疗及粘液溶解排除药物等治疗。在我们的治疗理念中,也严格贯彻这一治疗原则。该研究应用外科内窥镜手术治疗后,应用辅舒良。在随访观察中,这种联合治疗的总体疗效显著高于单纯的手术治疗疗效,前者有效率为98%,而后者仅为88%,而在并发症统计中,发现这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仅出现了1例鼻衄患者。辅舒良(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是微粉化丙酸氟替卡松微粒的白色混悬液,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包括枯草热)和常年性鼻炎,它具有强效的抗炎活性,局部作用于鼻粘膜时,并未检测出其全身活性[7]。现在已经被逐步应用于鼻窦炎治疗当中。该研究结果也说明了鼻内窥镜鼻窦炎手术联合应用皮质激素类药物辅舒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综上所述,鼻内窥镜鼻窦炎手术后应用皮质激素类药物辅舒良可以显著提高手术治疗疗效,不良反应少,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参考文献]
[1]李晨,黄建民.辅舒良在鼻内镜鼻窦手术围手术期的疗效观察[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1,25(5):69-71.
[2]刘艳丽,修世国,周海辉.达芬霖与辅舒良治疗鼻部疾病的疗效观察临床[J].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0,12(23):196.
[3]魏肖林.盐酸氮卓斯汀喷鼻剂与辅舒良在治疗变应性鼻炎中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0,14(22):263.
[4]王凯.鼻内镜手术对鼻窦炎的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1,30(8):175.
[5]卢新丰,郭自奇.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J].中外医疗,2010,29(12):10-12.
[6]吴振球.经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1,30(15):112-1113.
文章编号:1003-1383(2011)05-0626-03 中图分类号:R 765.4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1.05.042
真菌性鼻窦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我科在2004年1月~2009年12月采用鼻内窥镜下治疗真菌性鼻窦炎患者35例,疗效满意,现将有关体会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35例中,男22例,女13例,年龄25~70岁,平均40.3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0年,均为单侧鼻窦发病。
2.临床症状及体征患侧鼻塞、流脓涕或脓性腥臭涕23例,涕中带血或回吸性血涕10例,患侧面部胀痛,无鼻塞、流涕2例。鼻内镜检查:患侧中鼻甲及钩突肥大、息肉样变15例,中鼻道有大量灰白色脓性分泌物或干酪样物12例,鼻中隔偏曲8例。
3.辅助检查 CT扫描示:患侧鼻窦全部或大部分有高密度点状或片状更高密度的金属影,有3例上颌窦内侧骨壁骨质破坏局部吸收改变。常规查血常规、血糖、肝、肾功能等无异常。
4.手术方法 35例均行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术中有鼻中隔偏曲影响引流的先给予矫正,中鼻道内息肉及干酪样物要清除干净,切开钩突,咬除筛泡,进入筛窦清除干净病变组织,用反张钳向前下方扩大上颌窦口,用70度镜检查上颌窦内的情况,用弯吸头清除上颌窦内的病变组织,黑褐色泥沙样或干酪样物一定要清除干净,上颌窦内下角的病变组织无法清除均加行Cald-well-Luc式入路,在内窥镜下清除病变,对于可逆变的黏膜尽量保留。术毕以凡士林纱条填塞鼻腔,上颌窦腔内用气囊压迫止血,48小时后取出鼻腔、窦腔填塞物。拔除填塞物后第二天开始用生理盐水及碳酸氢钠溶液冲洗鼻腔及上颌窦腔,每日1次,连续1周。术后第1个月每周门诊复查清理术腔脓痂、肉芽及分泌物,保持鼻腔通气良好及各窦口开放良好,如分泌物较多还要行鼻腔冲洗。
5.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1997年海口标准[1],以术后的鼻内镜检查结果分级评定。治愈:术腔上皮化,窦口开放良好,无脓性分泌物及真菌团块;好转:术腔上皮化,窦口开放,有脓性分泌物但无真菌团块;无效:术腔没有上皮化,窦口开放不良或闭塞,有脓性分泌物及真菌团块。
6.治疗结果 35例患者术后随访1~2年,均治愈,无复发。全部患者均于术后1~3个月术前症状如鼻塞、脓涕、血涕、头胀痛、面部肿痛等症状完全消失。鼻内镜下见窦口引流通畅,窦腔黏膜上皮化良好。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证实真菌存在,其中曲霉菌28例,毛霉菌7例。
讨论
真菌在自然界大量存在,包括在人体表面,真菌不会穿透完整健康的组织,因此只能以腐物寄生的状态存在。真菌的致病力一般较弱,有些真菌在一定的条件下方能致病。鼻窦真菌感染的主要因素有:①低氧、低pH值血症、低免疫功能及高血糖环境更有利于真菌生长。②鼻腔、鼻窦解剖异常阻碍鼻腔通气引流长期处于缺氧状态。③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及肿瘤化疗等免疫抑制药。能否准确诊断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关键,只有准确诊断才能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及手术方式。真菌性鼻窦炎的诊断要点:①首先有易致病的因素(鼻中隔偏曲、钩突肥大、糖尿病等)。②病史中有单侧鼻塞、头胀痛、流脓涕或脓性腥臭涕,涕中带血或回吸性血涕,面部胀痛等症状。③CT提示:单侧窦腔高密度不均匀软组织影及特征性点状或片状更高密度的金属影,少数病例有鼻窦骨质局部吸收改变[2]。④鼻腔内分泌物呈干酪样极易破碎的团块或油灰样极其黏稠,或有大量干痂及坏死组织,并有恶臭。⑤分泌物及黏膜组织病理学检查可找到菌丝或真菌球。真菌性鼻窦炎临床上分为侵袭性及非侵袭性两大类,而非侵袭性鼻窦炎临床上多见,主要致病菌是曲霉菌[3],有很多真菌性鼻窦炎发生于全身免疫功能正常者,说明与鼻腔鼻窦解剖结构异常影响通气引流有关,本组病例均为免疫功能正常者。笔者认为确诊为真菌性鼻窦炎应尽快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原则是彻底清除鼻窦内真菌团块,并建立持久的鼻窦通气和引流,从而改变真菌赖以生存的环境[4]。手术是行鼻内镜手术,矫正偏曲的鼻中隔、切除肥大的中鼻甲及钩突,摘除鼻腔息肉,清除鼻窦内的脓液、干酪样分泌物及病变组织,分泌物、真菌团块及病变组织一定要清除干净,对于上颌窦的内下角最难清除,用鼻内镜在上颌窦口处不能清除的要加行Cald-well-Luc,在前壁开一小窗口,再在鼻内镜直视下将死角清除干净,并要注意保留正常的黏膜组织,各病变的鼻窦口要充分开放,达到通气引流的作用。术后头一个月每周清理一次,并用碳酸氢钠注射液冲洗上颌窦,可达到冲洗分泌物及改变鼻窦内的酸性环境,不利于真菌生长繁殖,以后每一个月复查一次,保持各鼻窦引流口通畅并逐渐上皮化。本组病例术后未用抗真菌药,术后随访1~2年,无一例复发。目前有很多学者都不主张全身用抗真菌药,建议以局部用药为主(冲洗之类),认为全身用抗真菌药对肝功能有损害并且费用高,不适合社区群众。笔者认为术中清理干净病灶是关键,术中病灶清理干净并矫正各种解剖异常,术后清理换药使各引流口通畅,不长息肉、不变窄,一般半年后多能上皮化,可以极大的减少复发的机会。
综上所述,鼻内镜下治疗真菌性鼻窦炎创伤小,有利于病情恢复,视野清晰,可灵活运用矫正各种解剖异常,清理干净各死角的病变,术后清理方便,能够保持窦口开放良好,对治疗真菌性鼻窦炎有效、可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耳鼻咽喉科学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委会.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及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1997,海口)[S].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33(1):134-134.
[2]谢雪芬,钟志生,吴 平,等.霉菌性鼻窦炎的CT诊断[J].右江医学,2010,38(5):579-580.
[3]农辉图,李菊裳,黄光武,等.鼻腔鼻窦真菌病的真菌学和临床诊疗研究(附51例报告)[J].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0,7(1):3-8.
【关键词】 鼻内窥镜;手术;鼻窦炎;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33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676-01
近年来,鼻窦内窥镜技术作为一种新形的外科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使得鼻窦炎手术有了很大的改变,让医患有了更高的认识,然而,专业的护理对于疾病的治愈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文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1年5月的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的患者168例进行跟踪随访,取得满意效果。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1年5月的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的患者168例,其中,男87例,女81例,年龄14-62岁,平均年龄38.6岁。其中,鼻窦炎有66例,鼻窦炎伴鼻息肉有78例,额窦炎有24例。手术前都有鼻窦炎症状(不同程度鼻塞、头痛、流脓涕、嗅觉减退等),药物治疗无效,进行常规鼻窦内窥镜检查。手术后患者均见好转,痊愈135例,术后轻微出血12例,发生鼻腔粘连18例,鼻窦粘连3例,患者满意率达92.1%。
1.2 护理方法
1.2.1 术前护理 医护人员先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针对鼻窦炎致病时间长治愈率低等特点,树立患者的信心,减轻紧张焦虑等消极情绪,说明手术方法的优点,出血少,损伤小,恢复快,效果好,使患者消除心理负担,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其次,术前要做好身体检查,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等,全面了解患者病情,治疗方案,采取积极的护理。服抗炎药,清洁鼻腔剪鼻毛,洗澡,理须发,全麻者禁食。最后,进手术室前确认器械准备好,已消毒,各项事宜向患者交代清楚。
1.2.2 术后护理 手术后便于引流侧位卧2-3天,减轻粘膜水肿。还要鼻部冷敷4至6小时。如有头部胀痛患者口服去痛片1片或注射强痛定0.1ml;叮嘱患者不可用力擤鼻,如若打喷嚏,要张口打出,注意观察鼻腔内填塞物不可脱落;患者术后张口呼吸,应保持口腔清洁,采用呋喃西林溶液(0.2%)含漱,每日4次;患者进食要鼓励每日饮水至少1500ml,不可食用过热食物,要进半流质或软食;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变化,若有高热,加大抗生素用量,鼻腔使用抗生素冲洗,促使排出分泌物;术后消炎,2-3天后抽取鼻腔内填塞物,每天冲洗鼻腔1次,持续5天。药物选用呋麻滴鼻剂(1%)8ml,地塞米松5mg,复方薄荷滴鼻剂,每日滴鼻4次,每次3-4滴,目的是消炎,收缩鼻腔粘膜;观察并发症(恶心、呕吐、发热、畏寒、流泪、复视、视力下降、眼眶剧痛、脑膜刺激症等)。
1.2.3 出院指导 叮嘱患者要加强锻炼,劳逸结合,不要过度劳累,要预防感冒,注意鼻腔卫生,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要戒烟戒酒,要按时使用滴鼻剂药物,防止粘连,要用正确的方法滴鼻,要发挥药效使药物充分进入鼻窦,术后要及时复查,要了解定时鼻腔清洁的重要性。
2 结果
手术后所有患者均见好转,痊愈135例,术后轻微出血12例,发生鼻腔粘连18例,鼻窦粘连3例。患者满意率92.1%。
3 讨论
治疗鼻窦炎的鼻内窥镜手术,是一种新型的外科治疗技术。鼻内窥镜的目的是在良好的光源下,能精确辨认结构并切除病变组织,使前后组筛窦、蝶窦开放,保证各鼻窦通气引流,治愈鼻粘膜纤毛的清除功能。与传统的根治术比较,优点是损伤小,并发症低,痛苦少。鼻部疾病多是慢性病,一般患者对治疗会丧失信心,对治愈也怀疑,对新疗法认识缺乏,对预后有顾虑,情绪消极。
为了使患者配合治疗,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医护工作者要耐心进行心理护理。手术前医护工作者先向患者表明手术方法的优点,出血少,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反应轻,疗效确切,通过耐心启发使患者消除心理负担,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心理护理对手术治疗的成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手术后要注意细心观察患者鼻腔内填塞物有无脱落,注意渗血量,观察呕吐物的颜色和数量。还要密切注意患者术后的体温,若体温持续升高,甚至高热,可头部冷敷,观察鼻腔感染情况,可加大抗生素用量,坚持鼻腔抗生素冲洗,促进排除鼻腔分泌物。观察并发症,有无恶心、呕吐、发热、畏寒、流泪、复视、视力下降、眼眶剧痛等现象。叮嘱患者不可用力擤鼻,如要打喷嚏一定要张口打出。
综上所述,对患者做好手术前心理舒适护理、充分的术前准备、手术后严密的观察病情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以及做好出院指导,避免术后出血、粘连、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还有强调加强术后鼻腔冲洗几方面是鼻内窥镜治疗鼻窦炎痊愈的重要保证。专业的护理在疾病治愈率提高,复发率降低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此,专业的护理应得到患者和广大医护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我们的经验是,护理人员要时刻理解患者的情绪,要耐心细心,要有爱心,同情心。要经常待患者如亲人,换位思考,要让患者感觉自己不是孤立的,有如同在家的感觉,护理人员的关心和爱护给患者的治疗效果增加了力量,使患者早日出院康复。
参考文献
[1] 王龙英.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围手术期的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4).
[2] 高凤梅,宋淑香,李守芳192例鼻内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9,18(11):1501.
【摘要】 目的 对应用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对患有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患者进行治疗的围手术期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82例患有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干预组,平均每组4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实施整体护理。结果 干预组患者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观察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观察组。结论 应用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对患有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患者进行治疗的围手术期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围手术期;整体护理
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是近年来鼻科领域对患有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一次突破性革命,它是临床上新兴的一种手术治疗方法,该项手术治疗技术主要具有创伤小、手术痛苦少等特点。它可以在对鼻内病灶进行清除的同时,尽可能的使鼻腔和鼻窦的生理结构得意保留,使鼻腔结构得以改善和重建,使鼻黏膜的形态和生理功能能够恢复正常1。本次研究中选取82例患有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患者病例,对应用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对其进行治疗的围手术期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抽样患者为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就诊的82例患有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干预组。观察组患者中男27例,女14例;年龄18至72岁,平均45.2岁;患病时间1至16年,平均3.2年;干预组患者中男25例,女16例;年龄19至71岁,平均44.9岁;患病时间1至17年,平均3.9年。研究对象自然资料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实施整体护理,主要措施为:① 术前:护理人员应根据没有患者的实际病情,将鼻窦内镜手术的优越性、术前准备、相关注意事项向患者进行详细的讲解,并对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耐心的解答,使患者的顾虑消除,并保持良好的心态以便迎接治疗。协助患者进行各项术前检查,使患者有更加充足的睡眠时间。术前对患者的鼻腔进行清洁处理,帮助患者剪鼻毛(男患者要剃胡须),并对术区进行清洁处理。术前3天经静脉途径给予5mg地塞米松,以便使出血量和局部炎性反应减少。接受全身麻醉的患者在术前的6h应该开始禁食。术前的半小时通过肌肉注射途径给予1U的苯巴比妥0.1mg,皮下注射阿托品0.5mg2。② 术后:疼痛是该类患者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主要可以分为由于手术损伤导致出现的局部疼痛和鼻腔填塞通气不畅导致出现的头部胀痛两种。护理人员应该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安慰和生活指导。对于接受局麻的患者应该采取半卧位。接受全麻的患者应该采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并在6小时内禁食,待生命体征恢复稳定后可以改为半卧位。如果患者的疼痛感非常剧烈可遵医嘱适当采用镇痛剂进行治疗。术后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症状,少量的出血可以采用冷毛巾或冰袋对鼻部进行冷敷。术后鼻内会有少量的血液渗出,可采用纱布将其擦干。当患者有咳嗽或打喷嚏的冲动时,需嘱咐其张口进行深呼吸或用舌尖将上鄂抵住,防止出血3。对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进行对比。
1.3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治愈:窦口的开放效果良好,术腔已经完全上皮化、没有脓性的分泌物;有效:大部分术腔已经上皮化,部分区域发生水肿,形成肥厚或肉芽组织,存在少量的脓性分泌物;无效:症状改善不明显,鼻内镜检查发现术腔内有部分粘连存在,窦口发生狭窄或闭锁,囊泡或肉芽伴息肉形成,有脓性分泌物出现4。
1.4 数据处理
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进行t检验,组间对比进行X2检验,P
2 结果
2.1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治疗效果为:治愈13例,有效18例,无效10例,治疗的总有效率75.6%;干预组患者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治疗效果为:治愈16例,有效22例,无效3例,治疗的总有效率92.7%。两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症状治疗比较差异显著(P
2.2 围手术期并发症
观察组患者在围手术期有8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率19.5%;干预组患者在围手术期有2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率4.9%。两组围手术期并发症比较差异显著(P
3 体会
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技术对鼻窦炎及鼻息肉患者进行治疗,主要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效果好等特点,使该类患者的治疗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手术治疗开始前应该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并进行充足术前准备,充分保证整个手术操作能够顺利进行,手术结束后要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严密观察,并对其进行细心护理,可使手术效果得到充分保障,有效预防各种并发症5。
参考文献
[1] 周俊江.内镜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手术的临床疗效探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 (2):101-103.
[2] 姚晶.鼻窦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与鼻息肉的护理[J].常州实用医学,2010,26(6):401-402.
[3] 刘冰.鼻窦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0):75-76.
[4] 李玉兰.鼻窦内镜手术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09,4(33):170-171.
【关键词】 鼻窦炎;心理干预;麻醉前
鼻窦炎的累及范围包括蝶窦、额窦、筛窦及上颌窦, 一般可经CT检查确诊。在确诊为鼻窦炎后需要及时进行药物治疗,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者, 则应及时实施外科手术, 以免引起口腔感染及鼻窦外伤等并发症[1]。为了改善手术疗效, 则应重视强化心理干预工作。本文分析了实施心理干预对于鼻窦炎患者手术疗效产生的影响,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5年6月收治的160例鼻窦炎患者进行分析, 患者均接受外科手术治疗。随机分为心理组和对照组, 每组80例。心理组中男52例, 女28例;年龄24~73岁, 平均年龄(50.3±7.6)岁;单侧鼻窦炎46例, 双侧鼻窦炎34例, 并发鼻息肉50例。对照组中男54例, 女26例;年龄23~75岁, 平均年龄(51.4±7.9)岁;单侧鼻窦炎48例, 双侧鼻窦炎32例, 并发鼻息肉4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在麻醉前为两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 包括进行常规血液检查, 告知术前应注意的事项, 做好常规清洁与消毒工作等。对于心理组的鼻窦炎患者, 在麻醉前实施心理干预, 具体方法:①麻醉前向患者说明手术治疗鼻窦炎的特点, 包括损伤小、术后不良反应少、疗效确切及复发率低等, 让患者对手术治疗有所了解;并告知患者预估手术的时间与术后途径复苏室转运的具体流程, 让患者能够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同时根据患者的年龄、性格及受教育背景等采用通俗化的语言适当说明麻醉过程、手术, 并重点强调鼻窦炎手术具有常见性的特点, 介绍麻醉相关知识, 说明麻醉的安全性[2]。②在麻醉前护理人员应通过精湛娴熟的护理操作、热情与耐心的护理态度让患者产生安全感与信任感, 以便在维持和谐互患关系的基础上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对于患者所提出的麻醉问题、手术问题与术后治疗效果等问题, 需要以负责的态度做出科学的回答, 以便通过纠正认知偏差让患者能够以相对平静的心态接受麻醉、手术。在必要的情况下, 可让患者的家属陪同进入手术室, 让患者的心理得到情感上的支撑, 对于心理状态较差的患者, 可以采用轻松愉快的轻音乐指导患者放松肌肉[3]。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焦虑程度改变情况及手术疗效。采用SAS量表, 总分>40分, 则说明存在焦虑感, 且分数越高则患者的焦虑程度越严重。
1. 4 疗效评定标准 如患者的鼻腔畅通, 经鼻内镜检查后可见鼻窦口处于开放状态, 其他临床症状与体征均消失, 且鼻腔黏膜没有产生炎性分泌物及出现上皮化转变趋势, 为治愈;经鼻内镜检查后可见窦腔黏膜中存在少量肉芽组织, 且出现肥厚或水肿迹象或存在少量炎性分泌物, 为有效;如鼻腔内形成息肉, 黏膜处于粘连状态, 窦腔中存在大量炎性分泌物、窦口处于完全闭锁状态, 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干预前两组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评分明显高于心理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鼻窦炎具有症状重与病程长的特点, 且治疗后炎症极易复发, 这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干扰。为了改善生活状态, 部分患者不得不接受多次手术治疗, 因此在术前麻醉阶段多数患者承受着沉重的心理负担, 且对于手术疗效的期望较高[4]。在实施麻醉前患者易出现恐惧无助、焦虑紧张等心理状态[5]。由于鼻窦炎手术多采用全身麻醉手术, 心理压力过大会影响麻醉前生命征波动较大, 包括血压剧烈波动及心率加快等, 在血压与心率异常的情况下实施手术, 极容易增加手术的创伤性及严重影响手术的治疗效果[6]。因此, 在麻醉前要做好相应的心理干预工作。心理干预是围术期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麻醉前实施心理干预有助于缓解焦虑、恐惧等情绪, 同时能够提升患者对麻醉实施过程中产生不适反应的耐受程度, 帮助患者适应麻醉实施过程、手术过程及术后恢复过程, 让患者能够积极配合鼻窦炎手术, 可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护理效果。本研究在麻醉前为心理组的80例鼻窦炎患者提供了心理干预服务, 结果证实干预后心理组的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且手术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 在麻醉前为鼻窦炎患者提供心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手术疗效, 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胡亿文, 宋文光, 曹磊, 等. 长期低剂量克拉霉素联合鼻用激素及鼻腔冲洗治疗复发性鼻窦炎的疗效. 广东医学, 2012(20): 3159-3160.
[2] Tuan JK, Ha TC, Ong WS, et al. Late toxicities after conventional radiation therapy alone for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Radiother Oncol, 2012, 104(3):305-311.
[3] 冯勇军, 林, 曾春荣, 等.老年慢性鼻-鼻窦炎及伴鼻息肉患者并发支气管哮喘和肺功能下降相关性.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 34(13):3531-3533.
[4] 郑岩, 刘鹏飞, 郭丽娟, 等.嗜酸粒细胞性慢性鼻-鼻窦炎白细胞介素13及其受体α2的表达与意义.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5, 50(3):230-235.
[5] Frazek M, Rostkowska-Nadolska B, Kapral M, et a1. Microarray analysis of NF-kB-dependent genes in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Polyps. Adv Clin Exp Med, 2013, 22(2):209-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