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职业培训总结范文

职业培训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职业培训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职业培训总结

第1篇:职业培训总结范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卫青大将”为你整理了这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实施情况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为深入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2020年实施33项民生工程的通知》(皖政〔2020〕17号)、《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做好2020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的通知》(皖农科函〔2020〕340号)以及《关于印发滁州市2020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民生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滁农科〔2020〕11号)等文件精神,定远县农业农村局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以服务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和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满足农民需求为核心,以提升培训质量效能为关键,根据乡村振兴各类型人才的需要,加强统筹谋划、完善政策措施、健全培训体系、改进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强化指导服务,着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示范带动引领广大农民增收致富,为促进我县农业转型升级、农村持续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现将项目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一、目标任务

(一)目标任务。2020年,定远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培训任务850人,其中经营管理型650人,技能服务型200人。培训合格率90%以上。

(二)承担培训机构及任务类型产业(工种)。

滁州市农业科技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和定远县云网电子商务职业培训学校2家培训机构承担今年培训任务。具体为:滁州市农业科技职业技术培训学校承担培训任务550人,其中粮食生产100人、经果生产50人、产业扶贫50人、生猪养殖50人、鹅养殖100人、羊养殖50人、淡水养鱼50人、小龙虾养殖100人;定远县云网电子商务职业培训学校承担培训任务300人,其中返乡入乡创新创业者100人、农产品电商人才100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干100人。

二、实施方案

为切实抓好2020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落实,5月22日,县农业农村局和县财政局联合制定印发了《定远县2020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民生工程实施方案》(定农〔2020〕104号),明确了培训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实施内容(涵盖确定培训对象、遴选培训机构、明确培训内容、规范培训方式、强化跟踪服务等5个方面)、实施步骤(涵盖精心制定方案、认真开展培训、抓好管理服务、做好总结评价等4个方面)、保障措施(涵盖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资金管理、注重条件建设、创新培育机制、强化监管评价、做好宣传工作等6个方面)等工作内容,有序有力地推动了培训各项工作开展。

三、任务完成情况

截至目前,全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已培训850人,占培训任务的100%,完成学员在线评价15个班750人(评价率均在90%以上),占应评价比例88.2%。

四、主要做法

1、强化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以分管县长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培训工作组织领导。县农业农村局发挥牵头作用,加强与县财政等部门紧密配合。同时,统筹协调本部门相关股室,共同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

2、规范遴选培训机构。按照培训机构应具备的条件,县农业农村局会同县财政局采取公开招标方式遴选。5月20日在县公管局公开招标,确定滁州市农业科技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和定远县云网电子商务职业培训学校2家培训机构,作为定远县2020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实施单位。同时,县农业农村局分别与2家培训机构签订了培训合同。

3、科学遴选培训对象。根据培训对象遴选条件,遵循立足产业、农民自愿的原则,由县农业农村局按照个人申请、村委推荐、乡镇初审、县农业农村局择优选择的程序确定850名培训学员名单。

4、建立健全实训基地。紧密结合现代农业示范区、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示范行动、标准化养殖场、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人才培养实训基地、产业化龙头企业,分专业建立实训基地,增强了实践实训能力。县内建立实训基地10余个,同时与县外好的实训基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5、精心组织开展培训。结合我县主导产业、乡村产业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产业行业,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科学组合教学模块、设计培训课程。按照综合素养课、专业能力课、能力拓展课三类,坚持理论和实训结合,线上线下结合,分类型、分专业、分阶段组织开展培训。每期培训班至少聘请1名省级以上师资库专家授课,优先选用部省统编教材,参训学员人手一套省级以上统编教材。每期培训班建立第一堂课制度、班主任制度、培训台账制度、满意度调查制度、最后一堂课5项制度。

6、加强培训工作督查。县农业农村局成立督查组,在培训期间重点督查培训进度、学员满意度、制度管理、平台信息录入、培训台账、培训影像资料、资金规范使用等方面,切实提高培训实效。

7、严格项目资金管理。项目资金按照“钱随事走,谁用钱谁负责”原则,建立严密的审核制度和透明的资金拨付制度,根据省下达的培训任务和通过规范程序确定的培训价格,及时将中标价总资金80%(205.104万元)拨附到2家培训机构;待项目验收合格后,再拨余款。严格按照《安徽省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奖补资金管理细则》(财农〔2016〕609号)和《定远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奖补资金管理办法》(农政〔2018〕183号)要求,规范项目资金使用管理,项目资金实行专款专用,坚决杜绝“挤、占、腾、挪”项目资金现象,切实把民生资金管好用好,提高资金使用绩效。

8、加强培训工作宣传。广泛宣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政策;充分利用网络、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大力宣传定远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成功做法与经验,特别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成效,积极营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民生工程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累计宣传报道近10篇。

五、特色亮点

1、利用电商助销售。携手我县电商龙头企业网萌公司,赋能产业大户和农产品电商人才学员,利用扶贫农产品电商销售平台“萝小萌”的关键技术,借助政府消费扶贫的利好政策,独辟蹊径,凭借科技的力量,实现农产品上行提质增效,带动更多学员脱贫致富。通过此次消费扶贫,帮助学员张德元、马华东、王东善等学员销售农产品达23万多元。

2、依托农展扩影响。借助中国安徽名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化交易会(2020 合肥)现场培训会以及县域农产品展销会的平台,帮助学员进行农产品展销,实现农产品公用品牌打造,为学员提供品牌销售的机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农产品展销农产品包括稻虾米,五谷杂粮,池河糕,大救驾,瓜蒌子,桑叶茶,鸡蛋,鹅蛋,双孢菇,麻油,菜籽油等, 其中帮助曹加道、袁道松、杨山基等学员销售农产品达2.8万元。

3、拔好鹅毛增效益。注重实训实效,借鉴先进经验。炉桥镇路南村养殖大户李仁鹏是我县2020年新型职业农民鹅养殖班学员,他勤学好问,善于钻研。今年,培训机构组织学员到六安市牧鹅合作社实训观摩,李仁鹏了解到每只鹅拔毛有13-15元的经济效益,立即邀请该社技术人员到他的养殖场现场培训指导“鹅拔毛”技术,并签定长期合作协议。今年以来,仅他自己养殖的2500只鹅拔毛就增加3.5万元以上的效益。同时,带动周边十余户养鹅户鹅拔毛近万只,增加收益近14万元。

六、存在问题

1、农时季节对培训进度有一定影响。在“三夏”和秋收秋种大忙季节,学员难以组织,影响总体培训进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干培训班,培训对象为村“两委”主要干部,由于工作较多,集中组织培训有一定难度。

2、学习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学员对“要我培训和我要培训”观念模糊,参加培训意识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接受现代农业新理念、新技术以及新的管理模式等方面缺乏主动性。部分学员使用APP线上操作不熟练。

3、学员遴选范围越来越小。项目从2014年开始实施,每年都有800人左右参加培训,学员遴选范围越来越小,难度有所加大。

七、下一步工作安排

下一步,我县将严格按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培训工作落实。

1、扎实抓好项目工作督查。组织有关人员到2家培训机构,对培训工作全环节进行督促检查,坚持问题导向,立即整改到位,确保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培训任务。

第2篇:职业培训总结范文

    一、继续采取优惠农民的培训措施,举办拖拉机驾驶员培训班5期,共人

    针对市拖拉机驾驶持证率不高的问题,我校从降低培训门槛和减轻农民负担的实际出发,继续采取优惠农民培训的措施,疏通“生源”渠道,通过认真协调,取得了不错的培训工作业绩。截至目前,共举办拖拉机驾驶员培训班4期,培训人,完成年培训任务%,有效的推动了拖拉机驾驶员培训工作的开展,对提高拖拉机驾驶持证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精心组织,完成了54人的继续教育工作

    继续教育是国家人事部门制定的一项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科技素质的重要制度。为进一步做好我市本年度农机行业的继续教育工作,达到即提高培训质量,又学习方便的目的,我校首先通过积极协调,争取了州、市人事部门对继续教育工作的支持;其次在市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利用冬季这个特殊的农闲季节,进行了市XX年度专业课程培训;三是严格了继续教育的培训教学和到课制度,从管理层面确保了培训的质量;四是根据市农业生产和农机化发展的实际确定了授课内容;五是于5月下旬聘请老师完成了公共课教学。使全市54名农机专业技术人员接受了继续教育培训。丰富了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知识,提高了业务能力,为提高XX年农业生产的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科技之冬”措施得力,培训任务完成好

    针对去年新机械、新技术和“膜下灌”、残膜治理配套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幅度大,以及有关农机作业质量提高的问题,本届农机行业科技之冬培训,在市农机局的领导下着重抓了培训教学和培训管理两方面的工作。在教学上,一是确定了9项培训内容;二是选派了11名高、中级工程师组成讲师团;三是每个授课人员都进行了认真的文字备课,部分课程采用了多媒体备课;四是对备课情况进行了认真的督察。在管理上,一是确定了各个乡镇的培训责任目标,二是根据责任目标进行了“三结合”的培训,即市乡(镇)培训结合、乡镇培训与村组培训结合、市级专业教师讲课与乡镇技术人员讲课相结合;三是建立了农机科技之冬工作规范内容,对工作的开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共完成农机科普培训0.73万人次。其中:农机操作人员及农机大户培训率100.4%,农民农机科普培训率30%,特别是极大地限度的支持了我市本年度膜下灌项目的大面积推广工作,为全市的农机化事业发展和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作出了贡献。

    十、存在的问题及思路

    ⒈农机化教学交流极少,师资培训的途经缺乏。农机培训师资水平提高需要实实在在的学习才能提高,不是走走形式就能解决的,不但要在干中学,而且还要给大家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出去学。

第3篇:职业培训总结范文

1、做好招生工作。

在做好招生广告宣传的同时,我们还认真做好报名咨询工作,平时派责任心强的老师每天从早上8:00到晚上8:00坚持轮流值班,从不间断,既方便了学生,又增加了报名人数。现目前共有剑桥少儿英语35班,其他培训8个班,在校生人数达..余人。

2、抓好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严格按照省市有关规定、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组班培训。为保证良好的培训效果,每个培训班的人数都不超过30名。教师的责任心和教学水平是搞好教学质量的关键。也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声誉,对招生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我们建立了一支稳定的教学水平高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培训老师都持有上岗证。今年我们在不提高收费的基础上,为剑桥少儿班聘请了两位外教上课,以提高我们的办学档次。平时我们注重信息反馈,并借助电脑建立了培训学院的数据库,把教师和学生及家长的信息进行互相反馈,共同搞好教学。

3、抓好日常管理,强化服务意识。

为了更好的开展培训工作,我们全体员工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服务质量,不因我们的粗心给学生增添不必要的麻烦,不因我们的工作态度影响学生的情绪,学生的困难,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力帮组解决。认真组织好剑桥少儿英语等级、ket及bec的报名考试工作,在考试时有专人陪同,并热情的为考生服务。在抓好教学质量的同时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确保学生在校学习的安全。双休日加强值班人员,在课间进行巡逻检查,受到了家长的欢迎和认可。

4、积极开拓市场,不断开发新的培训项目。

第4篇:职业培训总结范文

                 ——“国培”总结

这次有幸参加了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国家级培训,我收获颇丰。国培送培到校,精准培训,让我们在工作之余,相互交流,共同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首先,我要衷心地感谢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的各位专家。欧阳处长高屋建瓴,陈朝老师活力四射,陆燕老师亲和认真,左芊老师热情洋溢,银椅淇老师学识渊博,姚丽娜老师耐心细致,江波老师积极专业,尹春玲老师谦虚细心……他们不辞辛劳,从长沙来到澧县,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们职业教育的理念与经验。

其次,通过这次培训,自己进一步明确了职业院校教师素质能力提升的重要意义,以及对教师个人成长的作用。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改革。于是,自己在教学中多了些反思,我们很多时候考虑问题都是说学生的多,很少能够从自身出发,多问问自己究竟做了些什么,哪些还需要改进等等。今后,我将努力把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动能,使之有效地指导平时的教学工作。同时,在新理念的引领下,不断探索,不断反思,调整我的教学观。

    再次,听专家、教授们挥洒自如的讲座,心中十分佩服。佩服他们的自信,佩服他们的敏锐,佩服他们知识的渊博。关于微课的制作,关于课程体系的开发,关于课堂教学设计的优化,关于PPT的美化等等,这些有效的课程,我都收获满满。今后,我将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爱岗位,爱学生,爱教育,把教育事业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积极探索,勇做一名默默无闻的耕耘者。

最后,自己在反思中得到提升。一段时间的国培学习,对我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通过学习和反思,我认识到未来教育需要的是科研型的教师。教师要想从“教书匠”转为科研型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给自己不断充电,消除职业倦怠。要明确自己今后所要研究追求的目标:在整理中思考——日常渗透的自觉研究,在案例中反思——基于学生实际进行思索,在行动中研究——探索问题解决的方案。同时教师要成为研究者,还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反思。

第5篇:职业培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职业培训;产业结构;投资主体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7-000-02

随着北京新“城市功能”定位确立、产业结构深化转型升级、京津冀一体化建设加快,北京市就业的总量供给和结构供给矛盾进一步突出,对北京市劳动技能人才和职业培训提出新要求。目前,北京市职业培训是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现代化职业培训模式,对北京市近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但面临新形势、新技术和新市场环境,北京市职业培训模式仍存在一些问题待优化解决,以适应新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在2012年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对全市企业技能人才基本情况调查基础上,总结分析了目前北京市职业培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一、北京市职业培训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培训内容未满足企业和产业发展需求

近年来,北京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是重点发展产业,一些传统工业、低端制造业逐步被调整和疏解,但目前北京市技能人才配置方式未能跟上产业调整步伐,职业培训内容陈旧僵化,难以适应新产业发展需求。调查结果显示,30%的技能人才认为培训内容不能满足自身岗位工作需求,85%的被调查者认为职业标准、鉴定题目陈旧。劳动者培训后学到的知识技能并不能满足企业产生的需求,培训效果较差,也导致其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二)职业培训定位不够明确

目前,北京市职业培训的定位认识不统一、不明确。调查结果显示,33%的被调查单位存在职业培训目标不明确问题,31%的被调查对象认为职业培训目标不清晰、培训用处不大。培训目的多停留在学历提升的低层次认识上,职业设计和产业需求不能完全对接,贯穿职业生涯、全过程的职业能力提升培训还未普遍形成,终身学习理念还未完全融入职业培训工作中。

(三)职业培训管理多头,未能形成合力

目前职业培训管理多头、条块分割,导致管理难以形成合力。一是培训项目交叉,仅就农民工培训来说,从中央到地方有扶贫培训、阳光工程、温暖工程、品牌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五大培训项目,工作和资金分散到扶贫、农业、教育、工会、人社等8个部门,培训内容的设置也大体相同。二是培训补贴标准不同,不同部门举行的培训项目的补贴标准、培训时间有较大差异,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不高和政策扶持力度不均衡等问题。三是职业培训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各部门有自己的信息管理平台,相互之间又没有实现信息共享,使得重复培训和多处申请补贴现象发生。

(四)投资动力不足,急需政策引导

职业培训与市场化要求尚有一定距离,职业培训投资动力不足、市场敏感性不够,“供给导向”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一边是企业技能人才稀缺、职业培训需求旺盛,另一边是投资动力不足。主要原因是:社会重学历文凭轻素质技能、重仕轻工、鄙薄技术技能工人,鄙薄职业培训培训的观念依然很根深蒂固;国家职业培训资源的投入不足,教育资源在学历教育中分配比例大、职业培训比例小;相关政策(包括税收优惠)缺位,社会资本缺乏投资职业培训的动力,企业不愿加大职业培训投入。调查结果显示,超过31%的单位存在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收入差距明显问题、32%的单位职业培训存在经费不足问题。技能人才收入依然很低,2013年年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不足4%。

(五)职业培训政策执行仍需强化,政策体系尚不完善

目前,我国职业培训工作主要是依靠《劳动法》、《职业教育法》和《就业促进法》,缺乏专门的职业培训法,法律保障欠缺。对扶持技工院校的发展的政策,公共实训基地和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及考核评价的政策,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政策等都还不尽完善,政策制定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同时,已出台的职业培训政策存在落实尚不到位的地方,制度建设有所缺失。

二、北京市职业培训模式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职业培训立法建设

一是积极推进职业培训法律的制定出台,弥补当前职业培训立法的严重缺失。法律内容应涉及职前和职后培训的目标、职业培训主体界定、职业培训内容、方法、期限,以及培训主体与受培训者之间的关系和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培训机构和人员的资格,实施培训的监督和考试,职业培训的组织管理和研究等。二是逐步健全完善职业培训法律法规体系。制定出台一系列与职业培训法律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以规范和约束具体的职业培训行为,比如在专业设置、经费来源、考试办法、管理制度等方面都能依照法律有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同时还应建立一套包括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社会监督在内的职业培训实施监督系统,使职业培训真正构建起有法可依、依法治教、违法必究的法律体系。

(二)提升职业培训社会地位

一是在国家层面的战略高度上充分重视职业培训,在立法、资金投入、战略规划等方面加强对职业培训的关注和扶持;二是加强宣传和引导,比如举办高规格、高荣誉、高奖金的技能状元大赛,一等奖获奖者可获劳动模范称号和大额奖金,积极转变技能劳动“低人一等”的落后观念;三是建立合理良性的激励机制,切实提升技能人才收入待遇和社会地位,尤其是充分尊重和发挥大师级技能人才的社会价值,比如,企业在聘的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与本单位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享受同等待遇,在高技能人才队伍中评选劳模、推荐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组织高技能人才国内休假等;四是人力与社会保障部门在人才工作中真正有效的落实“不唯学历“论,不仅是打通职业技能人才学历教育的上升通道,更重要的是打造高品质的职业资格认定,在人才聘用、工资待遇等方面视职业资格证书与教育证书具有同等资格。

(三)加大财政投入,实现职业培训经费依法增长

一是切实落实“地方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的要求,确保技工院校按比例享受地方教育附加费政策。二是加大经费统筹力度,发挥好企业职工教育经费和就业专项资金等各类资金的作用,支持技工院校开展职业培训,建立与办学规模和培养要求相适应的技工院校财政投入制度。三是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将技师学院列入高等学校序列,按照高职生均经费标准落实办学经费,设立技工院校专项资金,用于技工院校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培训、教研课改等工作。四是鼓励各类社会组织、企业、公益性社会团体通过捐赠、设立奖助学金等方式,支持技工学院发展。

(四)整合职业培训资源,优化行业结构与布局

一是要打破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现状,以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要求来改革现行的培训模式和管理体制。对现有的各级各类学校进行科学和系统的优化、调整,组建与北京市产业发展方向相一致的大型重点产业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教学基地。二是积极推进各类培训资源的有效合理科学配置,改变目前各种培训资源分散配置,恶性竞争的局面,创办以市为基础平台的重点行业大型实训基地,在培训条件较好,各种资源配置相对合理的示范性学校建设市级实训平台,既要满足本地区教学培训需要,还要对区域内的关联学校进行动态开放,满足教学实践的基本要求。

(五)充分发挥市场化培训主体的主动性

一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政府权力下放,赋予行业协会、学会、商会等社会组织一定权利,比如承担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与认证的招生、培训等相关组织实施工作、创新行业职业资格标准、提升行业人才标准、更新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内容等。二是积极调动企业积极性,在强调企业在职业培训中所需要承担的义务的同时,要赋予企业应该享有的权力,同时制定实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税收优惠等激励政策。三是针对目前培训积极性不高的中小微企业,通过搭建中小微培训信息平台,由中小微企业提出培训需求,组织培训机构根据其需求设计课程、实施培训,并给予相应补贴。四是建立完善科学有效的职业培训评价体系,制定奖惩措施。

参考文献:

[1]陈凌,张原.中国的产业机构―职业结构变动研究[M].中国劳动社保保障出版社,2008.

[2]张佳,赵宝柱.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研究综述[J].当代职业教育,2011(2).

第6篇:职业培训总结范文

1职业培训与职业培训课程开发概述

现代职业培训是着重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培训。而不只是单单追求理论模式的创新。职业培训所涵盖的人员较为广泛,不再单单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学生。现代职业培训的对象可以是预备役人员、转岗人员、再就业人员以及在岗职工。通过对这些人员职业技能的再教育和再培训来提升和巩固其拥有的专业知识体系和实操能力。正因现代职业培训辐射的人员广阔,所以其能够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在社会范围内广泛开展职业培训工作是实现将我国人口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源的关键。当前高职学校为了完成社会所赋予的培养人才的目标,也开始探索职业培训课程的创新之路。在众多的职业教育场所和范围当中。高职类院校由于有着“双师型”的专业教育人才的队伍,拥有丰富的职业培训和教学经验且拥有完善的专业实训器材和场地。因此高职院校自然而然就成为了现代社会职业教育培训的主阵地。其在发展过程当中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富强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开展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模式是近几年以及未来时间段里高职院校发展的方向之一。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既提高了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又满足了企业发展对于技术型人才源源不断的需要。这对现代高职院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作为彰显教育层次的课程开发与设置,高职院校方面或其他职业培训机构应当对某一专业或者某一工种进行专门的课程研究和开发。在教学活动的计划、组织、推行、实施以及评价等环节用来完善整个职业教育的工作过程。对整个职业体系来讲,职业培训开发是职业培训工作最重要的一环,职业培训的课程质量高低最终成为了整个职业教育培育的关键因素。

2职业培训课程开发的基本依据与原则

2.1课程开发的理论依据

传统职业培训课程所使用的教材都是对所学知识的概括和方法总结。在职业教育培训过程当中,教师总是喜欢在已有或者已知的方向以课本教材为基础进行课本内容知识点的讲解。而现代职业技术知识和传统的职业培训课程存在并不相融。课程作为职业培训教育的有力武器,需要不断的加强课程的研发和编制。职业课程的开展要符合几个基本的特点。首先是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作为其支撑。在理论的支撑下,学生学习职业课程时将会使知识更具系统性,思维更具逻辑性。培训课程的内容要着重凸显出重要的知识点和基本理论,同时还要强调这些理论知识应用的有效性,以提高职业者的专业素养为目的,通过课程开发来培养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二是的是培训内容的综合性原则。现代科技的进步的,使得工业生产的技术有所提高。人们面对的不再是一成不变的工厂、车间和厂房的生产模式,科技的创新对人才提出了更加全面的要求。类似于化工生产工艺,要求从业者不仅拥有与化工生产相关的工艺的理论和技能。同时还需要工作者兼备化工装备、过程控制以及分析检验等环节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正是由于现代企业生产和制造正在趋向复杂化,单一的生产模式已经被时代所淘汰。第三方面的要求是需要课程情境的多元化。对于职业培训来讲,职业培训课程的设计不光要满足学生日常的基本学习,同时还要为学生提供综合练习和实际操作的机会。这就要求职业培训的课程需要拥有不同的教学情境,因此在进行职业培训课程设计时,应设置不同的教学环节。

2.2课程开发的导向依靠

现代职业教育的培训课程并不是凭空产生,其需要满足国家相关的规定。而国家的标准是以科学、技术以及实践经验为导向的。在上述要求下,职业培训课程还需要经过一系列的程序产生,经过相关部门或者机构的批准后还要以特定的形式。职业培训课程开发要以国家标准为依据和指导。在以国家标准为导向职业培训课程内容必须包括职业的概况、职业基本知识、职业要求(工作要求、技能要求、职业功能)以及比重表等基础部分。而国家标准对职业培训课程的导向作用主要表现在四方面。首先是对职业的标定。对职业内容、社会意义以及职业特征进行规定性的叙述。同时还要对职业培训的日期和要求进行一定的限制。其次是对职业基础知识的影响。国家标准下的职业培训课程明确指出了某个职业的教学氛围。再者是对职业教育的等级进行规定。通过职业学习人们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而评定人专业能力的指标便是各种有关职业等级的划分。一般来讲,社会上的职业型人才被划分为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等五个职级。对人职级的划分为职业培训课程内容的设计和选取提供了参考依据。最后是对理论知识与实操技能占比的分配问题。对于职业学习来讲。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是对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在课程设计上不应该过于偏重某一方,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课程的适当调整。

2.3课程开发的现实依据

职业培训课程设计不能脱离现实,要以现实当中学习人员的需要为准绳。在职业培训课程之前需要做好基础性的准备工作。从学校的教育制度看。高职院校的教育制度一般采用逐年制。在不同的学年学习不同的职业课程。从这点点看来,学生所在年级与其职业知识水平和技能是成正比的。因此高职院校有关职业培训课程的设计是以学年为单位的。在课程设置前,人们必须考虑到职业培训课程所要面向的人群。接受职业培训课程教育的人员一般是劳动预备役人员、转岗人员以及在岗职工。这些学员在年龄、文化水平、生活阅历等都不相同。基于这一点,专业人员在设置职业培训课程时要兼顾不同的服务对象,这就使得职业培训课程与一般的培训课程相比,拥有更强的兼容性。与此同时,课程开发的难度也要比学科课程要难的多。而要想职业培训课程达到兼容性的目标,需要把握三方面的原则。首先是其课程设置必须具备真实原则。其课程内容要考虑到学员的学习现状,还要了解每个学院的等级以及工作经历等因素。其次是一致性原则。职业培训课程还要与现实学员的需求相一致。最后是差异性原则。课程设计要灵活多样,由于每个学员在接受能力、个性及生活经历等方面的不同,因此需要专业人员将这些因素纳入到课程设计的考量范围中。通过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块来满足不同学员的需求,从而彰显出课程设计的价值。

3培训课程开发的流程及内容

3.1组建课程开发团队

课程的设计和开发的工作量巨大,同时用于职业培训的课程还需要满足不同学员的学习需求具有多方面的限制。针对这一点,为了寻求更多的课程开发的资源。需要采取校企合作、专兼搭配的方式提高课程开发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由于职业院校拥有多年的教学经验对于教育规律相当熟悉。同时学校内部还有熟悉学员性格、特点的教师。这就为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提供了先决条件。同时企业所拥有的一线生产员工,十分的熟悉生产现场的状况。其具有丰富的生产经验。对于岗位职业和要求也很熟悉。结合校企两方面的资源和专业人才能够相互补足对方存在的不足,进而才能开发出更高质量的职业培训课程。

3.2确定课程开发目标

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的意义是为了培养更多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优秀人才。同时也是提升学员专业能力的主要渠道。制定课程开发的目标能够分等级的帮助学员达到某一阶段的目标以及完成专业学习的任务。要想确定课程开发的目标一般需要经历两个阶段。首先是要了解到学员参加职业培训的目的,这样才能就学员的要求合理的设计和开发课程,以帮助其更好的到达所需要的目标。其次是与学员交谈,利用沟通的方式了解到学员对于学习的需求。通过分析学员的实际状况,在结合课程设置开发的标准,找出课程设计与开发当中存在的不足。以达到补齐学员短板的作用。

3.3进行课程开发设计

课程设计的内容一定要遵循职业教育的大纲要求。帮助学员达到什么样的层次,选择何种的培训方式,确定职业培训的课时等都是在课程开发设计时人们需要考虑到的问题。在大纲的要求下,职业培训课程的开发一般不会偏离大纲要求。其只会在教学细节和方式上有所变化。像是传统职业教育采取的都是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式,新的课程安排可以以电子课件以及多媒体的技术向学员呈现学习内容。利用现代技术不仅能激发学员对于课程内容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让课程所要传达的内容更加直观,更便于学员的学习和理解。职业培训课程在基础教育阶段也可以开展教学活动,其以竞赛的方式进行学习和训练,能够提高学员的实操能力。这种课程设计方式既可以检验课程教学的效果,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达到良好的以赛促学的教学效果。3.3.1构建课程开发内容在现代课程教学开发和研究当中,课程内容开发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分别是培训体系的开发和单元课程的开发。一般来讲,一项职业培训系统需要将课程按照不同类型分成不同的单元。根据这个方法构建培训课程体系。整个课程体系的建构和开发过程当中,需要其具备三方面的功能。首先需要其具备行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围绕该职业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教学设计,在培训体系建设过程当中还需要重点突出该职业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核心技能。这样才可以有条例的将教学内容划分成不同的单元课程。其次是要界定各个单元课程的范围,其目的是将各个单元课程的内容有序连接,避免知识和技能内容重复,使知识之间相互关联,进而形成一个完成的教学体系框架。最后是把握好各个单元课程的教学重点,使用何种教学方式,教学时长为多少等等,这些都会单元课程开发时需要重点重视的内容。以上这些内容指导了单元课程内容的开发,使单元课程内容朝着合理且科学的方向进行。作为课程内容开发的重要内容,单元课程开发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单元课程内容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培训体系的教学效果。单元课程内容的建立要与教学目标和培训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按照岗位、专业以及工种为学院安排相应的教学课程。对于不同的学员而言,要视情况的开设不同的培训科目。例如:维修工要以机械知识为基础,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识图能力和零部件筛选能力。除知识技能外,其还需要掌握钳工、焊工以及腐蚀与防护等实操技能。维修工需要掌握的核心技能是零部件的拆装。即使学员学习的内容不同,培训体系又多种多样,但是职业培训课程依然要以实践性、实用性为前提,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发挥职业培训的效果。3.3.2培训课程的实施在职业培训过程当中,缺少不了教师和培训设施。这两个因素是开设培训课程的前提。为了发挥职业培训的效果,职业培训在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来购买教学设备和聘请专业教师。职业培训学校还可以创建校企合作模式,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分担教学经费。同时双方还能互通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在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下,职业培训工作各方面都得到了优化。对于职业教学最重要的教师和设备也到了解决。理论上教学团队应当由企业和校方双方人员组成,学校教师可以进入企业熟悉各种生产设备和技术技能,这能够显著提高职业培训的效果。企业工作人员则需要不断学习各种教学技巧,掌握好教学规律,校方和企业在教学培训过程当中相互学习,相互补充,确保了教学质量。

4结语

第7篇:职业培训总结范文

一、传统职业培训质量监控体系存在的问题

1.办学理念缺乏独立,监控体系定位不明确。目前,大部分职业培训学校由于缺乏独立的办学理念,在教学管理上照搬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的管理模式,或者仍然沿用原有的中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模式,未能突出职业培训教育的特色。另外,部分职业培训学校过于突出教学管理及监控的职能,忽视了其激励和导向作用,主体定位于只有教学管理人员,形成高高在上和制度化的教学管理及监控模式。由于教学质量监控及评价体系缺乏统一定位,负责教学监控和评价的部门各自为战,没有形成整体合理的运行系统。

2.监控体系缺乏权威性,培养环节缺乏连续性。(1)监控体系缺乏来自社会的第三方评价。国外先进的教学质量监控及评价体系通常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评价,以体现其权威性和公正性。而我国现行的职业培训质量监控及评价体系大多只停留在内部评价上,忽视了社会、用人单位及行业专家的参与,从而造成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脱轨。(2)各教学培养环节之间缺乏有效的连续性。职业培训教学质量监控及评价体系中信息的采集、处理及反馈应用是一个强调连续性、时效性、系统性的整体,任何环节的缺失都会降低整个系统的作用和功能。现行体系中各功能分属不同执行部门,执行中往往过分注重自身环节,而忽视了环节之间的衔接与交叉。

3.监控指标不均衡,评价体系不完善。(1)偏重理论教学指标的监控,缺乏对实践、实训、实习环节的有效监控。职业培训注重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实践、实训、实习环节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乏对实践、实训、实习环节的有效监控是职业培训学校普遍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无法实现完整的过程监控、质量监控标准不统一、评价体系不完善等方面。(2)偏重课堂教学指标的监控,缺乏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其它因素的有效监控。传统形式上的监控及管理多停留于课堂授课的层面,而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其它因素则很少涉及,如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专业课程设置依据、授课教材的选定、课程考核方式的论证等方面,从而造成了整体监控的不均衡,导致整个教学过程的脱节。(3)偏重校内环节监控,缺乏对校外环节的有效监控。随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项目教学、顶岗实习等校外完成的教学过程如何进行教学质量监控及评价,成为我们需要思考的重点。

二、基于工学结合背景的职业培训质量监控体系

创建工学结合背景下职业培训质量监控体系, 应该充分考虑到工学结合的复杂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自身的系统性和职业(专业)领域的特殊性,围绕着培训项目的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的特点,突破传统的教学观、质量观、人才观的束缚。

1.师生共参与,内外相接轨,逐步完善质量监控体系。校内教学检查评估体系主要包括定期和不定期教学检查制度、教学督导制度、干部及教师相互听课制度、教师评学、学生评教、学校内部进行的各种教学检查、教学观摩、教学评优等。校外系统主要包括毕业生跟踪调查信息、与用人单位间的双向交流和信息反馈、人才市场需求信息和社会调研等。学校应组织专人进行有针对性的校外调查,并形成制度化。通过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发挥评价导向作用,如建立包括政府、学校、学生、企业在内的多元化的教学质量检查与评价体系, 多渠道科学地收集信息,形成对高职高专教学质量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检查与评价。

2.确定教学培训质量目标,保证质量监控体系的有效性。职业学校的任何培训项目,都必须明确质量管理的指导思想、理念,创造优良的环境和氛围,提供组织、机构保障,确定质量目标,并制定配套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的奖励和惩罚制度。要保证教学质量实施组织保障体系运作的有效性:(1)要保持教学督导机构的独立性,教学督导机构应独立于教学管理部门之外, 以保证其独立地监督教学管理活动。(2)合理安排教学督导人员构成。在“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应聘请企业、用人单位代表担任教学督导,人数不低于1/3 的比例。(3)落实二级督导体系。二级督导机构由校长直接委任,二级督导小组的成员,主要由教学能力较强的专任教师及兼职教师担任。

3.确保信息反馈系统通畅,全程监督评价信息质量。确保信息反馈系统通畅,将结果反馈给被评者和相关管理者,要注意可靠性以及信息的通畅。信息反馈是教学质量监控形成闭环的重要保证,信息的采集应注重多元化的评价主体,信息反馈系统同样应该保障校内、校外两个系统。信息反馈必须沿着质量监控体系的环节、程序反向传递质量信息,形成闭环。同时应有专人对反馈的结果进行跟踪,全程监督评价信息质量,保证问题的解决落实。

4.全面分析评价反馈信息,科学公正处理质量问题。建立运作有效的信息处理与分析系统。许多职业培训学校对信息的收集可能很全面,但往往缺乏对收集后信息的处理,然而信息的处理在整个监控过程中其实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如果信息处理不好,可能问题会依旧存在。信息的处理应注重全面性、科学性、公正性、合理性,对于一些重点关注问题要选取合适的样本进行深入分析, 特别是信息处理后的反馈要突出重点,要有的放矢。

第8篇:职业培训总结范文

Abstract: The insufficiency of human resource is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to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industry. Except for the three traditional ways, the forth way, occupational training organization should be imperative. According to the ISO9000, we propose a five-step model to set up standard occupational training. Meanwhile, the collaboration of government, industry association and college will foster the rapid growth of occupational training.

关键词: 物流业;职业培训;ISO9000

Key words: logistics industry;occupational training;ISO9000

中图分类号:C9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6-0171-03

0 引言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中国物流业在第三产业中可谓异军突起,从2011年12月至2013年11月LPI(物流业景气指数)连续24个月超过50%,表明了物流业强劲的发展势头。一些传统企业和IT企业看好其未来前景,开始投资圈地,纷纷在全国各地建立起各具特色的物流园区。然而,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摆在了企业老总们的面前,那就是相对于硬件建设来说,人力资源严重不足,尤其是中高层管理人员以及高级技术工人[1]。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2013年第三季度报告的数据显示,在服务行业市场中,中高级技能人才供不应求,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对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用人需求持续增长,从供求状况对比看,各技术等级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均大于1,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人力资源是企业经营活动中一项重要的生产要素,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队伍必将会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2],反之,人力资源的不足也必将制约企业的成长[3]。因此,如何加快物流行业人力资源的职业培训是物流业经营者们非常关注的问题,也是学术界专家们面临的新课题。

1 现有物流人才培训途径

目前物流人才的培训主要有三个传统途径:高校物流专业学习、社会在职人员自我培训、物流企业的员工培训。

1.1 高校物流专业 大中专院校长期以来都是人才培训的重要基地,它的人才培训特点为:①持续性。学校就像是一个不断循环的生物群,每年有一定数量的新生入学,一定数量的在校学生,一定数量经专业化培训的学生毕业。高校向社会源源不断地进行人才输入,保证了人力资源的持续供给;②系统性。学校有一套科学、规范的学生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能让学生在几年的学校学习中,比较系统全面地掌握一些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③滞后性。学校传授的一般都是成熟的、经过实践验证的知识,比较侧重于理论学习,操作实践环节相对薄弱,通常与企业的目标有一定差距。

1.2 社会在职人员自我培训 为了能够提高自身竞争力、谋求到合适的职位,社会上的一些在职人员积极地参加各种资格考试和培训课程。目前国内物流领域的行业协会开设的职业资格认证有: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引进的英国皇家物流与运输学会(ILT)的国际物流资质认证体系;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物流职业经理管理证书,还有中国商业技师协会的物流职业资格认证。此外,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还制定了物流师国家职业标准,并开始开展物流师的培训工作。

1.3 物流企业的员工培训 为了应对企业发展,提高物流从业人员的各项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物流企业开展了各种培训,其培训方式有两种:①在职培训。这类培训都是在工作现场,主要是师傅带徒弟的形式,成本较低、简单易行,对于操作性强的技术类工种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培训途径。但是由于新员工不熟悉设备环境,容易引发事故,造成生产耽搁。另外专业技术人员往往并不擅长培训,因此这种模式通常难以系统化、标准化。②脱产培训。指在工作场所以外的地方进行培训学习,可以是讲座、录像或模拟练习等形式。对中上层管理人员的培训一般用这种方式,主要是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理论水平[4]。

以上是目前物流业进行人才培训的三种主要途径,它们为物流企业初期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的基本输入。随着物流业务的不断扩张和创新,对一些技术性、国际性、高科技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大中专院校在培养实践操作性人才和新技术性人才方面存在着不足,而企业忙于发展物流业务,专业化的培训团队又很难快速建立和长久保持,社会上在职人员考取物流业资格证书以理论知识的吸取为主,且目前各类培训机构和教材也是参差不齐。那么,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种供需不平衡的问题,第四方培训力量的介入就应运而生了,这就是职业化培训机构。

2 职业培训机构的特点

职业培训机构和传统职业教育学院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传统职业教育学院是中学教育的延伸,其教学模式和方法还保持着传统学校的风格和特点,仍然是以系统理论知识的传授为主,虽然在高年级会开设一些实验工艺类的课程,但和实际企业中具体工作环境和内容的对接很不平滑。而职业培训机构则完全是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为不同行业中的不同企业量身定制培训方案,由一些既熟悉业务流程和技术,又了解行业规范和知识架构的业内专家团队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而且需要进行绩效考核的一种培训模式。

目前市场上虽然有着各种各样的培训机构,但高质量的物流职业培训机构却并不多。要想建立一个能为现代物流业提供专业化人才培训课程的相关机构,就必须采取符合国际认可的规范化的质量管理模式,而ISO9000则是目前国际通行的项目质量管理标准。推行ISO9000,对内可以强化品质管理,提高人员素质和企业文化,稳定经营运作,减少员工辞工造成的技术或质量波动;对外可以提升企业形象和市场份额,在产品品质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同时还可以促进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和交流。

根据ISO9000的质量管理原则,标准化的培训流程应该包括以下五个基本步骤:

2.1 客户需求分析 组织依赖于顾客,因此组织应该理解顾客当前的和未来的需求,从而满足顾客要求并超越其期望。《①客户永远是对的;②如果客户不对,则执行①》。这是ISO9000的首要管理原则。职业化培训课程应该是为客户量身定做的,必须能够满足客户的特有需求,因此,客户需求分析就必须是培训项目开始的第一步,而且是培训成功与否的关键。在这个过程中,由培训方派出专家小组深入到企业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需求分析:①企业的需求:企业的组织和文化特点,企业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②培训对象的需求:企业员工的基本素质和技能水平,员工对培训的需求程度和要求;③培训目标:培训目标一般分为不同的层次,由低到高分别为提高员工的自我认识;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改变员工工作态度,使其目标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

2.2 培训方案制定 根据需求分析来制定相应的培训方案,培训方案既要兼顾企业成本,又要考虑到企业的中长期目标,既要能为企业解决现阶段存在的人力不足问题,又要为企业未来的人才需求打下基础。因此培训方案制定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①培训内容,技术操作、专业知识和心理辅导要有所侧重、有所选择;②培训形式,是在职培训还是脱产培训,是以讲座为主还是以模拟训练为主;③培训规模,不同的培训形式对最佳人数和场地的要求都不同,为了使培训收到很好的效果,必须规定培训规模。

2.3 培训方案实施 在实施过程中,主要考虑的问题有:①师资力量。不同的培训师有不同的授课风格和技巧,有的擅长讨论式教学,有的擅长演讲式教学;②培训对象。培训对象水平和性格的差异会产生吸收程度的不同,有的学员需要循循善诱,有的学员需要大量信息的不断刺激;③培训教材。教材选择是否恰当会对培训结果产生重大的影响,教材过难,会使培训进度很慢甚至无法按时完成,教材过易,会使学员提高不大;④培训环境,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培训顺利实施的基本保证,培训机构应该和企业一起为培训提供最佳的场所。

2.4 培训结果评估及反馈 培训课程结束后,需要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主要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考查或考试,另外让参加培训的人员填写课程效果问卷调查表。根据考查和考试结果来测定是否达到了既定的培训目标,根据问卷调查表则可以发现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学员对授课老师的接受程度、培训教材的适合度以及培训方式与培训内容的配合度。

2.5 整改意见书 一个好的培训课程必须是连贯的、可持续的,能够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而每次培训课程结束后,通过总结经验和反馈的问题,编写整改意见书,不但是对本次培训的有效总结,还将会是下一次培训的良好开端。

3 职业培训建立过程

职业培训机构作为人才培训的第四支生力军,其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专业培训师数量太少、培训机构管理不规范、行业标准不清晰等,要想能够系统全面地解决这些问题,单靠某一方的力量是不行的,需要政府、行业协会、高校和企业联起手来,充分利用各方特有的资源,共同推动职业培训机构的快速健康成长。

3.1 政府政策引导 政府作为社会的管理者,必须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既不能过多干预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又需要敏锐地发现社会经济发展中产生的问题与矛盾,制定适宜的政策来促进能有效解决问题的正能量的发展,使社会通过资源的有效配置而得以自愈。

第9篇:职业培训总结范文

200 年是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试点工作全面启动阶段。各试点地区及所在省要做好各项基础工作,成立领导小组,建立规章制度,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制定合理可行的工作计划,积极稳妥地推进试点工作。

上半年,主要是开展基础工作,修改完善试点方案,制定劳动力开发就业计划。各试点地区要在总结现有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加强基础调研工作,全面掌握农村劳动力资源和就业的基本情况,建立劳动力开发就业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对试点方案和劳动力开发就业计划进行必要的补充和完善,使所确定的试点目标任务、工作步骤和对策措施切实可行。

下半年,主要是研究制定针对试点内容的政策措施。压滤机滤布各试点地区要根据本地区试点内容,研究拟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对方案或计划中所提出的对策措施,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并着手拟定。既要总结吸收实践中已有的成功经验,又要大胆探索,有政策突破,有制度创新。

试行城乡统筹就业的地区,要研究制定城乡就业融通、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政策和制度。研究农村劳动者进入城镇就业的社会保障政策。同时,探索如何建立面对城乡所有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和就业服务体系。

开展转移培训试点的地区,要研究建立统筹规划、分工明确、协调运作的培训工作机制。探索如何依托现有条件和设施,扩展农村职业培训和推动培训的市场化、社会化。

开展西部开发就业的试点地区,要围绕西部大开发的整体推进,研究制定促进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的政策措施。同时,进一步完善西部劳务协作区的协作机制,为扩展西部劳务协作奠定基础。

开展返乡创业试点的地区,要研究确定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的计划目标和方式方法,完善鼓励扶持返乡创业的政策措施。

与此同时,还要做好工作人员培训、经费安排、宣传发动等工作。按照总体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全面实施试点工作。

二、国家项目指导小组工作安排

为指导好试点地区的试点工作,200 年国家项目指导小组拟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召开指导小组会。1月中下旬,在北京召开指导小组会,讨论审议指导小组工作安排。会后下发20xx年工作安排,以指导试点地区做好200 年度工作部署。

2.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把调研和指导试点结合起来。边调研边指导边检查,以调研促工作。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农村富余劳动力研究、城乡统筹就业调研、农村职业培训工作研究、劳务输出调研。同时,指导试点地区所在省做好相关调研和政策研究工作。

3.开展专题研讨。七部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关于我国农村就业问题的总体研究报告,提出促进农村就业的政策意见和建议;一季度,召开农村就业统计与调查专题座谈会;三季度召开小城镇就业政策研讨会;四季度举办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试点工作研讨班,交流试点工作情况,为试点地区提供政策研究和咨询服务。

4.对试点地区提供指导和服务滤布。

(1)上半年,指导各地搞好工作人员培训。

(2)二季度,指导东部地区与中西部试点地区的农村职业培训机构、职业介绍服务机构开展对口帮扶、技术援助、人员培训和经验交流等活动。

(3)三至四季度,组织试点地区农村职业培训基地或职业培训集团师资的业务培训。结合开展西部劳务协作活动,指导西部劳务协作区工作人员进行劳务协作、信息技术及劳动力市场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业务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