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天净沙翻译范文

天净沙翻译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天净沙翻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天净沙翻译

第1篇:天净沙翻译范文

1、天净沙秋思翻译:枯藤缠绕的老树的枝干上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潺潺的流水映出飘荡着炊烟的几户人家。 荒凉的古道上,迎着萧瑟的秋风,一位骑着瘦马的游子缓缓前行。 夕阳早已往西沉下来, 漂泊未归的游子还在极远的地方。

2、这首小令寓情于景,生动的表现了一个长期流落异乡的人的悲哀。这首小令句法别致,前三行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义丰。 “断肠”二字为诗眼。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这首小令寄情于物,把凄苦愁楚之情,通过众多自然景物的鲜明形象,浓重的深秋色彩,刻画得淋漓尽致。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天净沙翻译范文

关键词:读者反应 译文 调查

Abstract: Translation study has shifted its focus from text to readers, however, few studies on poetry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ader's response are found nowadays. Both the reception theory and Nida’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emphasize that translation should cater to readers’ taste. An investigation of readers’ responses to different translation versions is necessary and worthwhile especially for better translation strategies.

Key Words: reader’s response; translation version; survey

一、理论基础:接受理论和功能对等理论

接受理论又称接受美学,是姚斯(Hans Roberts Jauss)和伊塞尔(Wolfgan Iser)为代表的联邦德国康斯坦茨学派所创。接受理论认为作品总是为读者而创作,文学的唯一对象是读者。读者是文本接受历史的决定性因素和能动的主体。读者作为作品接受的能动力量,在阅读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接受理论强调读者的中心地位,给翻译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把人们从“直译”和“意译”之争中解脱出来。

功能对等理论:美国翻译家奈达(Eugene A. Nida)的结构主义归化翻译理论认为,翻译就是“再现最近似而又自然的译文”,其效用和认可度很大程度取决于读者,翻译的宗旨就是以译文读者为本,让译文的读者与原文的读者能获得大致相同的感受。

接受理论和动态对等理论都主张目的语读者不应被忽视,在翻译过程中应该得到加强。两者都认为读者有积极作用。

1.原作分析。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元朝散曲小令中的杰作,有多个译本。原作不拘于语法,仅有名词建构意象,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顾延龄(1993)等学者对其英译本进行了有益的分析和探讨。黄国文从语言分析入手,对三种英译本进行语言分析,探讨译诗、曲中“形式对等”的重要性。译文一(Schlepp译)原曲的9个名词词组分别被译成9个英语名词词组;译文二(翁显良译)采用散文释义方法,与英国的Arthur Waley相似,属于表意派(神似派)。译文三 (丁祖馨与Burton Raffel合译)介于前两个译文之间。(黄国文,2003)

Version 1:Tune to “Sand and Sky”―Autumn Thoughts

Dry vine, old tree, crows at dusk.//Low bridge, stream running, cottages.//Ancient road, west wind, lean nag.//The sun westering//And one with broken heart at the sky’s edge.

Version 2: Autumn

Crows hovering over rugge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vines―the day is about done. Yonder is a tiny bridge over a sparkling stream, and on the far bank, a pretty little village. But the traveler has to go on down this ancient road, the west wind moaning, his bony horse groaning, trudging towards the sinking sun, farther and farther away from home.

Version 3:Tune: Tian Jing Sha

Withered vines hanging on old branches,//Returning crows croaking at dusk.//A few house hidden past a narrow bridge.//And below the bridge quiet creek running,//Down a worn path, in the west wind.//A lean horse comes plodding.//The sun dips down in the west,//And the lovesick traveler is still at the end of the world.

2.问卷设计。问卷设计围绕读者展开,调查不同译文的读者反应。问卷共发给18名澳大利亚不同年龄、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外籍朋友(一位热心的澳大利亚外教暑期回国帮忙寻找的),12名在学校教书的来自不同国家的外教共30名外籍朋友。发放问卷10份,全部收回。

3.问卷分析

(1)风格style

60%的人认为译文一是传统的诗词,在文体、风格的认识上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反应基本一致。10%的人认为它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体。译文二和译文三中,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的选择有较大出入,其中90%的被试认为译文二是散文而不是诗歌。

(2)基调tone

调查对象对三个译文的基调的把握与原文读者都有出入,30%的人对译文一的基调理解与原文读者反应接近,而在译文二和三中,分别只有10%和20%的人选择与原文读者接近。

(3)对译文内容的理解。问题3是考查大意main idea的表达。为明确受试者是否理解了译文蕴含的最重要的思想和艺术性,设置的四个选项都较接近。为方便比较,我们把C项量化为4,D项为3,B项为2,A项为1。具体分布如下表:

表中可看出,三种译文得分十分接近。译文二的得分略高。

(4)对文化意象词的理解。

由于译文一形式与原文最接近,采用了大量的文化意象词。因此,在问卷中对译文一专门设置了两道文化意象词理解的考查,第四题18人选A,即:dying, withering, dead things,这一理解与原文“枯藤”最接近。9人选B,即认为it’s autumn,1人选C, grapes, wine, harvesting。这两种联想与中国读者对“枯藤”的联想不同。其原因是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第五题,20%的被调查者与原文读者反应相同(即:认为四个选项都有伤感色彩),40%则认为两个词具有感伤色彩。70%的受试认为west wind不具有伤感色彩,70%的认为old tree具有感伤色彩。

(5)对译文的评价的调查。9人最喜欢译文一,因为它语言表达不受语法的束缚就如同画家运笔作画一样自如;或是认为它与俳句 类似,语言简洁明了,也有受试喜好它的表达方式。9人喜欢译文二。原因是译文二表达更清晰, 译文的基调和主题更清晰,译文更易懂,结构和用词更自然,更贴近散文体。9人喜欢译文三因为它具有更好的描述,诗意更浓;或者认为它能产生共鸣,或者认为更贴近英语诗歌。还有三名受试该项未填。

三、翻译方法探讨

1.翻译中形式与意义的关系。在诗歌翻译中,形式与意义是互相关联的两个重要方面。在上述的问卷调查中译文二和三都是采用自由译法,意义更清晰但在文体和风格上,就有读者认为译文更像散文而不是诗歌。由于英汉语言的差异,意义和形式与原文完全吻合不大可能,因此,翻译时要灵活。

2.翻译策略选择:归化和异化。归化与异化是翻译界长期争议的话题之一,归化策略为目的语读者服务。异化则突出原语文化。从照顾译文读者角度,归化译法更易于读者的理解。在上述调查中,译文二采用归化译法,被调查的30名读者中有9名最喜欢这篇译文;译文一采用异化译法,也有9名读者喜欢译文一,两个译文各有千秋,两个翻译策略也是视情况而有不同选择。从读者因素角度,诗歌翻译两种方法比较值得推荐:一是加注的直译法。此法尤其适合中国特色很浓的文化词。这种加注法是帮助读者理解的介于直译和意译之间的一种折中方法。二是基于读者接受能力的灵活译法。这种译法一般不采用逐字对译,而是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让目的语读者了解原作诗人的意图。

四、思考

随着翻译理论的发展,研究的重心正从文本转向读者以及文本-读者的关系。本研究以接受理论和功能对等理论为背景,对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的三个不同译文展开问卷调查,调查基本兼顾多个以英语为母语或主要语言的国家,兼顾不同性别和兴趣等,尽量做到抽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Poetry is what gets lost in translation”,而且由于调查对象人数不够多,调查问卷设计水平有限,翻译的标准尚有争议,翻译很难达到完全等值等原因,本文的研究尚十分粗浅,从读者反应角度对汉诗的英译进行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参考文献:

[1]Nida,EugeneA.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2]辜正坤:《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胡开宝、胡世荣:《论接受理论对于翻译研究的解释力》,《中国翻译》,2006.5。

[4]黄国文:《翻译研究的语言学探索古诗词英译本的语言学分析》,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5]陶友兰:《从接受理论角度看古诗英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外语学刊》,2006.1。

第3篇:天净沙翻译范文

关键词:单元结合 意境整合 语言空间-心理结构-物理空间模式

一、引言

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以维台墨于1912年发表题为“似动的实验研究”的论文为诞生标志,亦称完形心理学,主张用“格式塔(Gestalt)”(即整体)的观点研究心理现象(Kohler,1967)。核心理论是“异质同构”,指在任何情况下,真实的知觉不是盲目地与其相应的心理过程结合,而是在本质的结构特征内的同类连接(Koffka,1935)。异质同构不仅为各个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而且还解释了人的审美经验和现实世界之间的关联,但它忽视了社会历史因素和现实世界对人的情感活动的影响。基于此,本文试图从格式塔心理学角度、“异质同构”这一空间维度,提出“语言空间-心理结构-物理空间”模式,为理解《天净沙·秋思》的空间语义提供新的视角。

二、相关研究回顾

维台墨在实验中发现格式塔的性质不在部分,而在主体之中,所以分析部分不能解释全体的性质(转引自Wolfgang Kohler,1967)。这作为格式塔心理学的第一个重大发现引起了各个领域专家的思考和研究。文学艺术方面,姜秋霞(1999)、姜秋霞和权晓辉(2000)及孟瑾和冯斗(2005)讨论了格式塔的意象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及其价值。对《天净沙·秋思》的研究多在译文对比和翻译策略方面(殷召荣,2008;江媛,2008),刘丽(2009)简要探讨了《天净沙·秋思》的意境之美。但以上研究均未实现格式塔心理学与文本的结合。本文将从格式塔心理学角度,通过单元结合和意境整合两个方面探寻这首小令的语义空间,提出“语言空间-心理结构-物理空间”模式,从而更好地理解《天净沙·秋思》的空间语义。

三、《天净沙·秋思》的空间语义

(一)单元结合

格式塔心理学中的结合表示单独的视觉单元完全契合在一起。这可以使原来并不相干的视觉形象自然而然地关联起来,从一个视觉语义延伸到另一个视觉语义。本小令前句可分解为九个单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它们的性质、形象各不相同,意义也是分离的。作者分别在中心语的前面加上相同语义色彩的修饰语(人家除外),叠加结合起来,中间不插入任何连接词,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个独立的单元,却给读者以观看幻灯片的视觉效果。从“枯藤”到附着于上的“老树”再到归巢栖息于树上的“昏鸦”,由外向内描写了一个相互关联且有序的整体——暮秋环境这一静的界域(静域)。功用上的联络拓展了单元语义的空间容量,不是之前的那个独立单元在读者的知觉中的对应物。“小桥流水人家”这三个单元给人以温暖、亲切之感,迎合了诗人此时思念家乡的心情,诗人用明朗的色调再造一重动的界域(动域)。而“古道西风瘦马”则展现了一个色彩惨淡、气氛阴郁的动态环境。后两小句是一明一暗的两种动域和第一小句的静域结合在一起,形成对照。不仅如此,诗人此时遇见的“人家”与其所处的环境也形成对照,这使情更悲、景更哀。“夕阳西下”和前面的单元景物一样继续铺排,但此单元带来了色彩上的丰富性。这无疑增强了视觉上的格式塔效果,可见这里不仅增加了一个单元,更重要的是创造了一种气氛。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基-形关系(figure-ground relation)”是“形(figure)”由于其自身特点,而依赖于其所在之“基(background)”;“基”相当于一个结构,“形”载于其中,因而受其制约(Koffka,1935)。至此,诗人所做的“基”的工作已完成。“断肠人在天涯”是整首小令的点睛语,道出了诗人极致的悲苦和孤独,该小句在“基”的背景下充当了“形”的角色,从而达到了“形基”结合。形基现象在表达了诗人的羁旅之愁、传达了本小令的中心语义的同时,还提供给读者以广阔的想象空间。我们发现这样的单元结合、界域融合所达成的相符不仅仅是能指与所指事物之间的一一对应,而且“所指”使其语义更加饱满、使空间更富整体感、和谐感,实现了语言空间和物理空间的最佳融合。

(二)意境整合

孟瑾(2005)认为从格式塔心理学角度看,整体意象又称为格式塔意象,它以篇章为载体,接近于意境。整首小令是客观对象和主观感情的结合,其中客观对象由多个个体意象组成,但其形成的意境又超越意象之外,这一点和格式塔意象不谋而合。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整体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个体性质的结合不代表整体的性质。本小令由两个句子组成,前句包含九个词语,每三个构成一个小句,每一小句即自成一幅场景,这一场景并非词语的简单叠加而成,一字一词均代表一个意象,这些意象看似离散,但作者在每小句后做押韵处理:鸦ya、家jia、马ma,使整个描写不但形合而且音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空间意境。诗人紧扣“秋思”,并置七个静态的个体意象:“藤、树、鸦、桥、人家、道、马”。如果说前句写景,那么后句则是着眼于“断”字抒情,描绘“夕阳西下”和“断肠人在天涯”这两个动态意象,并注意以“下xia”和“涯ya”收尾,与前句保持音韵上的一致。前后衔接连贯,前句除“人家”以外,作者均采用修饰语+中心语结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古+道、西+风、瘦+马)。通过这一结构中的修饰语:“枯、老、昏、小、流、古、西、瘦”,作者将自己的人生经历投射到景物上;后句与前句情景交融,形成映衬,突显了诗人此时四处漂流、无处落脚的悲苦。王国维(2003)在《人间词话》中写道:“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内”指情,“外”为景,他认为“情”“景”两个元质构成了“境界”。可见,情景乃创造意境的必要条件,前者直抒胸臆,后者创造气氛,两者结合组成了格式塔意象。本小令的意象传递

境:一个秋天的傍晚,寥无人烟,诗人身旁只有马儿陪伴,且无寄宿之所。

情:“断肠人”是全诗的诗眼。诗人此时只身在外、孤苦无助,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自身处境的无奈。

意境:在一个凄凉的秋天的傍晚,诗人满腹辛酸地走在古道上,身边只有一匹瘦弱的马儿陪伴,秋风瑟瑟,连乌鸦也归巢栖息,而自己却漂流无所,心中的疾苦悠然而生。

诗人用这种凄美的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其中“藤、树、鸦”是物理世界中真实存在的事物,分别被赋予了“枯萎的、僵老的、已经归巢的”精神世界的意义,映射出自己此时此刻的心情,形成了客观的境、主观的情达到传情造境的效果,完整地再现了《天净沙·秋思》的意境。语言结构、心理结构和外部事物完美契合,其空间语义远在意象之上。同时,还赋予了诗句本身极大的整合空间,给身处物理空间的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这样语言空间和物理空间通过心理结构这一媒介在意境中得到完美的融合。

四、结语

本文通过单元结合和意境整合探讨了诗人通过外在事物表达内在情感而呈现出的凄凉清冷的意境,化抽象的语言为直观的意象,并提出“语言空间-心理结构-物理空间”模式,为探寻《天净沙·秋思》的空间语义提供一定的参考。该模式可以简单图解

心理结构

↗(知觉、情感)

语言空间 物理空间

(诗句语言) (现实世界)

……

在理解诗句的空间语义的过程中,读者不是将诗句语言直接转换成现实世界的直接对应物,而需通过自身的情感知觉加工这一中介过程,从而形成一个三角图示。这样,诗句的语言经过诗人的个人情感这一心理结构的融合而可能与物理空间形成一对多的对应关系,变得复杂,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这一模式体现了诗句语义空间理解上的灵活性。

参考文献

[1]江媛.“归化”“异化”理论下的《天净沙·秋思》英译文赏析

[J].安徽文学,2008,(8).

刘丽.别有诗情画意生 此处无思胜有思——浅谈马致远《天净

沙·秋思》的意境[J].资治文摘,2009,(7).

姜秋霞.文学翻译中的审美过程:格式塔意象再造[J].外语与外

语教学,1999,(12).

姜秋霞,权晓辉.文学翻译过程与格式塔意象模式[J].中国翻译,

2000,(1).

孟瑾,冯斗.古诗格式塔意象和意境的传递[J].外语学刊,2005,

(4).

殷召荣.从形合、意合看古诗增译——个案分析《天净沙·秋

思》[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5).

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Kurt Koffka.Principles of Gestalt Psychology[M].Great

Britai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Ltd,1935.

第4篇:天净沙翻译范文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词,完成8~9两题。(6分)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秋词》描绘了一幅鹤飞冲天的画面,在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倾诉诗人的情怀。

B、《天净沙・秋思》精选了多种有代表性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画。

C、两首诗词都采用了直抒胸臆的写法,形象地表达出各自对秋天的独特感悟。

D、在表达手法上,前者是议论、描写兼抒情,后者则是动静结合,借景抒情。

9、同是写秋,两位作者表露的心境有什么不同?(4分)

点评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近几年各地的语文试卷都加大了对古诗词的考查。从识记默写到理解性默写到赏析品味,走过了一条从简单的注重记忆默写到提升学生欣赏品味、审美情趣的道路。

以盐城卷诗歌题为例,我们发现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引导学生学会比较,在比较中提高审美情趣

《秋词》和《天净沙・秋思》都是写秋天的诗作。命题者把它们放到了一起,让我们去比较这两首诗的内容、意象、写作手法、表达方式以及作者的心境。只有真正理解了这两首诗才能够做到成竹在胸、稳操胜券。我们平时在学习的时候就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把内容、题材、意境、情感等方面相关的诗歌有意识的进行比较,把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形成一个有机网络。这样既提高了自己的应试能力,更真真切切地提升了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比如边塞诗我们可以比较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与范仲淹的《渔家傲》。李贺通过想象战士浴血杀敌的场景,表达了希望得到朝廷重用,平息社会动荡的愿望;范仲淹表达的则是壮志未酬的慨然和思乡念亲的幽情。我们可以把作者简介、写作手法、艺术特色、名句赏析、情感态度等内容列成表格进行比较。通过这样的学习,我们诗歌鉴赏的能力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二、引导学生多角度阅读,在阅读中感悟诗歌意境美

盐城卷诗歌题仅设置了两题6分,但涉及考点众多,有对诗歌描写内容的考查,如选择的A、B选项;有对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的考查,如选择的C、D选项;有对诗歌情感的比较,如第9题“同是写秋,两位作者表露的心境有什么不同?”。因此诗歌的阅读要多角度地进行比较阅读,要拓宽阅读比较的广度和深度,要把思维进行延伸,让想象在阅读比较中腾飞。诗歌是想象的翅膀,失去了想象,诗歌就像折断了双翼的天鹅,就像没有了鱼儿的海洋,就像斩尽了根须的树木。盐城卷的诗歌题给我们指明了诗歌复习的方法,告诉我们如何去掌握诗歌,如何鉴赏诗歌。

举一反三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满井游记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携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睛雪所洗,娟然如拭,鲜艳明媚,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9 (2分)选出下面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A 几处早莺争暖树(向阳的树)

B 局促一室之内(拘谨不自然)

C 娟然如拭(美好的样子)

D 泉而茗者(煮茶喝)

10 (2分)选出下面各组中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

A 游人虽未盛 风力虽尚劲

B 红装而蹇者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C 而歌者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D 局促一室之内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11 (2分)从两篇诗文中各选出两个最能体现初春季节特点的词。

12 (2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如倩女之酸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13 (2分)请你从《钱塘湖春行》中找到一句与“余寒犹厉”有类似感受的诗句。

第5篇:天净沙翻译范文

关键词:接受美学;模糊语言;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5-0003-01

语言学家伍铁平曾说“文学作品是模糊信息的载体,文学是通过审美的语言,即形象、情感、情节等来描述的。这便形成了文学的模糊性。”(伍铁平,1999:44)从他的这句话可以看出模糊语言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同样,因为模糊广泛存在于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和翻译也就密切相关。在翻译中,应当重视这些模糊语言,采取正确的方法把这种模糊完美地再现出来。本文以接受美学为理论基础,对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表现形式及其翻译策略进行探讨。

一、接受美学与文学翻译

接受美学理论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其主要代表人物是伊塞尔和姚斯。接受美学着重研究读者和作品的关系,探索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反应和接受,强调作品接受者的主观能动性,因此该理论对文学作品的译介和接受具有宏观的的指导作用。总之,接受美学的这种理论为翻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文学翻译不是“词句的形式对应,而是语义信息和美感因素的整体吸收与再造”(姜秋霞, 2000: 27 )。作为一种艺术的再创造,文学翻译必须强调译作的文学性以及美学价值,这样才能把一国的文学作品变成另一国的翻译文学。接受美学认为,在翻译过程中,原文文本是静态的、个体的,而接受是能动的、可变的、多层次的。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关注的中心不应该只是原文文本,而应当还有接受者、译文读者 。

二、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表现形式

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表现为四个方面:语义模糊、语用模糊、意象模糊、意境模糊。

(一)语义模糊

语义模糊是指语义的泛指性、复杂性、集合性、重叠性等造成的语义不确定或模糊不清。汉语语义界限模糊,但蕴含着丰富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比如在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 》中,“断肠人在天涯” 什么原因导致的“断肠”,“天涯”指的是什么,不同的读者就会有不同的理解。同样,英语也是如此。莎士比亚名剧《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说的那句名言“To be or not to be , that is the question. 在汉语中就能找到十多种译法。这是原文模糊和语义不确定及多义性的最好例证。

1、语用模糊

语用模糊指一个词在语境中的内涵不明确。在文学作品中,语用模糊是常用手法之一,其目的是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从而带动读者的审美体验。美国作家丹・布朗在小说《达・芬奇密码》第一章、第六章都提到兰登与发生在梵蒂冈的那个事件有关,至于是什么事件直到第三十四章读者才会恍然大悟:在梵蒂冈历史上一次选举会上,新教皇登上了宝座后宣布他在任期中的使命是“更新梵蒂冈教义,使其适应时代,迈入第三个千禧年 ”。但兰登在此次事件中到底充当了怎样的角色自始至终都没有交代,这属于语言时空层面的语用模糊,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原文读者只能通过上下文进行大致的揣测:兰登在这次秘密会上起了重要作用,然而险失性命。(邵路,2007: 97-104)

2、意象模糊

意象模糊则指文学作品中作者通过抽象的语言对意象进行描述,由读者透过自己的“期待视野”对意象进行品味,从而产生美的享受。比如在《天净沙・秋思 》中,“枯藤 ”、“老树 ”、“昏鸦 ”,“小桥 ”、“流水 ”、“人家”这些意象虽然简单却含蓄,引人遐想,充满了“空白 ”和“不确定”。汉语语言的含蓄性决定了意象的言外之意,而中国传统文化则赋予了小令中这些景物(意象)特定的内涵。因此,这些意象的存在使整首小令弥漫着一种忧伤、凄美的气息,天涯孤客浪迹四方的那种感伤情绪通过这些意象成功表达了出来。

3、意境模糊

文学意境指的是作家利用形象思维经过艺术构思反映在文学作品中的生活画面、艺术境界和情调。文学中的自然景象往往是“人情化 ”了的景物,是大自然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和回声,是文学作品审美构成的一种模糊美学要素。意境是借助形象传达出的意蕴和境界,必然跟模糊牵手。“意境创造的极至就是创造含蓄美、朦胧美,也就是模糊美 ”(孙迎春,2002)。

三、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翻译策略

文学翻译的美学观要求译者在理解表达时,用译入语语言艺术形式再现原作中的美学意蕴。

(一)保留原文模糊美

以对应的形式再现原文的模糊美是翻译模糊语言的首选方法。例如杰克・伦敦的《马丁・伊登》卷首引诗:Let me live out my years in heat of blood/ Let me lie drunken with the dreamer’s wine/ Let me not see this soul-house built of mud/ Go toppling to the dust a vacant shrine! (让我在热血沸腾中度此一生! /让我在醇酒般的梦幻里醉沉!/莫使我眼见这泥塑的肉身,/终以空虚的躯壳毁于泥尘!) 译文“醇酒般的梦幻 ”和“这泥塑的肉身 ”是诗歌创作中形象思维与模糊思维交感互动的结果:模糊思维力求透过模糊现象把握模糊事物的本质,使思维达到清晰化,但不追求精确化。模糊译文激发读者的想象力,使语言更显活力。

(二)模糊描述,再现意象美

译者再现人物意象模糊所创造的美学效果,就必须充分运用模糊描述。在小说《达・芬奇密码》中丹・布朗用了一连串的意象来形容兰登的模样,这些意向性的描述带有修辞手段运用层面上的模糊特征。对原文作者而言,这些人物外形表述都有意味深长的内涵,是布朗对小说主角兰登形象刻画的一种寄托和传达,这些模糊性描述都有着象征意义,它使一个英俊而又略显疲惫、憔悴的中年学者形象便跃然纸上。而对读者来说,这些形象描述之外的意义能否实现就因人而异了,因为期待视野、审美情趣以及生活经验的差异,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联想。在中译本中,“锐利的眼睛”、“一片暗色的胡碴”、“强壮的双颌和有道凹窝的下巴”为下文的“书卷气吸引力 ”进行了较为成功的铺垫,可以说是较为成功地保留了原文的意象美。

(三)最佳关联,保真意境美

寻求最佳关联是人们在语言交际活动中自觉遵守的一条原则即:每一种明示的交际活动都应设想为这个交际活动本身具备最佳的关联性。文学翻译中的意境美保真要求译者用形象的语言艺术地创造、再现原文意境美以获得译语读者的认知期待和原语作者意图的最佳关联,即使原文作者的意图与译文读者的期待达到高度吻合。许渊冲把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丝 ”译成“silk”,又把“思 ”译为“lovesick”,silk和 lovesick不但与原文意似,而且音似,巧妙地实现了原文深层意蕴的最佳关联,从而保真了原诗的意境美。

四、结语

综上所述,模糊是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特征。在文学作品中表现为语义模糊、语用模糊、意象模糊和意境模糊。针对这些模糊现象,在翻译时,译者要充分调动自己的审美感和审美意识,尽可能把握原作的精髓。同时,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理解、感受、再现原作的美学意蕴。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姜秋霞.权晓辉.文学翻译过程与格式塔意象模式[J].中国翻译,2000,1 .

第6篇:天净沙翻译范文

关键词:文学语言;主要特点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290-02

一、英语文学语言概述

文学是用语言来表达和造型的艺术,或者称为语言艺术。它的基本特点就是以语言为材料来构筑艺术形象,表现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情感。高尔基在《论文学》就曾谈到: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语言的真正的美产生于言辞的准确明晰和动听。这些言辞描绘出作品中的图景、人物、性格和思想。饰容有赖铅黛,同样文学要借助语言才能塑造鲜明的形象,烘托各类气氛,表达作品主题。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语言也就是艺术的语言,从这个意义看,文学语言属于美学的范畴,文学语言所表达的意思往往深藏不露,单纯的看是无意义的。所以,应当联系上下文并结合作家的风格和作品语境才能理解和欣赏作品的艺术特色。

二、英语文学的主要特点

英语语言学的发展趋势体现了语言学的发展趋势,具体表现为以下特点:由纯描写性研究转向以解释为目的研究,由侧重英语本身特点的孤立研究转为侧重语言普遍性的比较研究,由侧重语言形式的研究转为形式和语义并重的研究,由对语言结构的研究扩展到对语言的习得、功能和应用的研究,由对英语的语音、词汇、词法、历史、方言等传统领域的研究发展到英语的各个方面及相关领域的全面研究。目前英语语言学的主要分支学科包括音位学、形态学、句法学、文体学、历史语言学,语言学的其他主要分支学科,如语义学、语用学、话语分析、篇章程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也主要基于对英语的研究。

(一)形象性

形象性是文学语言最基本的特征,涉及文学语言的语义层面。文学语言特有的使读者能够“感知”到作品描绘的艺术形象、唤起读者“想象”、在自己的头脑中构造艺术形象的特征,就是它的形象性。语言的形象性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是抽象化的,具有概念功能;另一方面,它又和形象有着密切关系,具有表象的功能。作家以语言为媒介来塑造形象,描绘事物,展现场景,用精炼含蓄的笔触表现丰富的内容,真实地反映千姿百态的社会生活面貌,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培根在他的佳作《论美》当中对美的阐释,即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问题。文章开头就点出,:“Virtue is like a rich stone,best Plain set:and surely virtue is best in a body that is comely,though not of delicate feature:and that hath rather dignity of presence,than beauty of aspect.”的确,世界上没有一 个人是十全十美的,所以,不要抱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只有内在的美才是永恒的美。在仔细阅读的过程中我们还会领悟到培根对美的进一步深入分析。他认为的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最高之美是画家无法表现的,因为它是难以直观的。这是一种奇妙的美。“In beauty,that of favor i S more than that of color,and that of decent and gracious motion,more than that of favor.This is the best part of beauty,which a picture can not express:no,nor the first sight of life.”形体、颜色、行为,这三者中,行为美才是最高境界,是内在美的折射表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最容易忽视的就是自‘己的内在美。正如培根在文章结尾处所表达,“Beauty is as summer fruits,which are easy to corrupt,and can not last:and for the most part,it makes a dissolute youth,and an age a little out of countenance:but yet‘certainly again,if it light well,it makes virtues。shines,and vices blush.”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保持的。无疑,美德重于美貌,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美才能真正发出光辉。

(二)含蓄性和音乐性

在The Lord Of The Rings 中,托尔金以优美的诗歌贯穿全局。他为不同的人物写作了许多风格各异的诗,其内容有讲述故事抒情和描写景致的,还有些是寓言文字上大都流畅易懂琅琅上口象是民谣或山歌。诗如其人,诗随其境,精灵的诗华美飘逸,战士的诗豪迈沉重。书中几乎每一个人物都会几首诗,这些华丽而优美的诗篇自然运用到了形象、象征和各种修辞手段。以具体表现抽象,以有形表现无形,以艺术性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涵,让我们接触到人物内心丰富的感情世界。请看下例:

Out of doubt, out of dark to the day's rising.

I came singing in the sun, sword unsheathing.

To hope's end I rode and to heart's breaking:

Now for wrath, now for ruin and a red nightfall!

这简短的四行诗句,通过三个动作的描写:singing in the sun 阳光下一路歌唱、sword unsheathing宝剑出鞘和rode策马前,进形象地描绘了冈多王子伊奥莫尔在即将战败孤立无援的情形下,依然决心拼死一战的昂扬神态,表达了他宁可失去生命也要摒弃黑暗奔向光明的坚定决心,这是通过动态动作的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如果说上面的诗句却是表现形态声音的话,那么下面的诗句着重描写静的。请看下例:

When winter first begins to bite

and stones crack in the frosty night,

when pools are black and trees are bare,

'tis evil in the Wild to fare.

严冬、霜夜、开裂的岩石、乌黑的池水和凋谢的花木这些具有消极意向的景物,都将人引入一幅荒凉黑暗的图画中,最后一句才点明主旨:邪恶正在悄然扩散。这种描法与我国元代词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颇为相似。在《天净沙·秋思》中,作者通过对枯藤老树等九种景物的简洁描写,衬托出孤寂旅人的思乡情怀和无限愁绪。这是以景喻情的手法,作者通过对景物生动形象的描写,使人身临其境,进而体会到作品意图表达的深层次含义,这正是文学语言的魅力所在。

三、结论

英语文学是英国国家人民千百年来创造的灿烂文明的结晶,在世界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研究文学,对于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了解英语国家人民的特点与价值观,加强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与交流,有着重要作用,我国文学研究领域近年来在广度与深度都有新的拓展,对各英语国家文学思潮、理论、流派的研究,对英语文学的各种体载及其表现手法的研究进行得更加深入。

参考文献:

\[1\]林莉兰.英、汉习语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第7篇:天净沙翻译范文

一、字词 qí shà lín tān huàn chuí qiáo cuì jué làn màn分 歧 霎 时 粼 粼 瘫 痪 捶 打 憔 悴 诀 别 烂 漫xù dāo dǎi chà jiá zuàn jīn zhàn nì 絮絮叨叨 逮着玩 树 杈 脸 颊 攥 不 禁 寒 战 匿 笑 zǐ hàn dàn pái huái qī yīn bì jiǎo huá bǔ mó姊 妹 菡 萏 徘 徊 攲 斜 荫 蔽 狡 猾 卜 问 模 仿jié cuō niǎn yǎn xǐ cù míng míngxiá ài截然不同 搓 捻 繁 衍 迁 徙 花团锦簇 不可名状 冥思遐想 期期艾艾zhuó gān gà tuò zhì zhuó shè xū yú bǐng茁壮成长 尴 尬 开 拓 停 滞 着 实 威 慑 须 臾 屏 息 míng lǎng rùn wǎn zhuǎn yùn niàng liáo hōng dǒusǒu xiāng 铭 记 朗 润 宛 转 酝 酿 嘹 亮 烘 托 抖擞精神 镶chéng zhù ruò chà quán shū zhuī zhēng 澄 清 贮 蓄 偌 大 刹 那 蜷 曲 疏 忽 锥 形 丁 丁 liè liáo hé shuò qī mèi 清 冽 寥 阔 枯 涸 肥 硕 栖 息 梦 寐 二、常识 1.《散步》:作者莫怀戚。2.《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3.《羚羊木雕》:作者张之路。4.《金色花》:作者泰戈尔,印度诗人,诺贝尔文学家奖获得者。5.《荷叶.母亲》:作者冰心。6.《世说新语》:南朝刘义庆编著。7.魏巍,散文作家、小说家,代表作有《谁是最可爱的人》。8.海伦•凯勒,美国盲聋女作家,在十九个月时因一次高烧而导致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9.丘吉尔,英国政治家,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10.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开创者。《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是一部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 11.《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的散文有《背影》《荷塘月色》等。12.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作家,北京市政府曾授予他“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话剧《龙须沟》《茶馆》等。13.《观沧海》选自作者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朝代)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14.《次北固山下》作者唐朝诗人王湾。15.《钱塘湖春行》作者唐朝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16.《天净沙•秋思》作者元朝戏曲作家马致远,“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三、背默1.《论语》十二章 ①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②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③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④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⑤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⑥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⑦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观沧海》•曹操①《观沧海》中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创造宏伟意境,抒发了作者宽广胸怀和豪迈气概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3.《次北固山下》•王湾①诗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②《次北固山下》中描写长江潮平岸阔,和风吹拂,风帆高悬的诗句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4.《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①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的优美诗句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②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的优美诗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5.《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①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诗句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②表明游子飘泊在外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6.《龟虽寿》•曹操①最能体现诗人慷慨激昂,壮怀激烈情感的句子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②运用比喻表明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句子是: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7.《过故人庄》•孟浩然①描写友人家优美的自然环境的诗句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②表现对朋友、对乡村的依恋之情的句子是:待到重阳日,还来就。8.《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①描绘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意境深邃的诗句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②以动显静,因情生景、含蓄隽永的诗句是: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9.《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借物以抒发自己悲苦哀怨之情的诗句是: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②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10.《夜雨寄北》•李商隐①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以会晤的欢愉衬托客居的寂寞,把思念深情转化为重聚希冀的名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四、病句1.看动词①XX同学数学成绩提高的原因是因为他努力的结果。②语文老师实现了不仅能使学生语文成绩提高,还能使学生数学、英语成绩提高。2.看介词(通过、经过、由于、使、让、从、在)通过紧张的期末复习,使我们的各科成绩都有了提高。3.看否定为了避免成绩不退步,他报了补习班。 4.看两面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5.看并列(和、且)①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英雄的报告。②人们将反腐败成功的希望寄托在健全和建立反腐机制上。五、名著阅读《繁星》《春水》(1)作者简介冰心,原名为谢婉莹,籍贯福建福州长乐人。(2)作品简介《繁星•春水》是冰心早期的两部诗集:①核心“爱的哲学”;②主题“母爱”“童真”“自然”;③内容: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③茅盾称为繁星格与春水体;④语言轻柔雅丽,韵律浑然天成,意境优美清丽。(3)作品赏析1.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赏析:诗人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把母爱之情传达出来,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2.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他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赏析:最美的世界是充满纯真童趣的。3.造物者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 只容有一次极乐的应许, 我要至诚地求着: “我在母亲的怀里, 母亲在小舟里, 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 赏析:这首诗歌集中表达了冰心诗歌主题,把母爱,自然、童真之美融为一体,营造出一个至善至美的世界。感情真挚深沉,语言清新典雅,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和启迪。4.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艳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赏析:不要只惊羡别人的成功,更应该知道别人的成功是艰苦奋斗乃至牺牲的结果,并从中吸取成功的经验。5.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便小了赏析:生命之花,总是在谦逊的心境中绚烂开放。一旦陷入孤芳自赏之中,就会枯萎凋谢。是说“墙角的花”如井中之蛙,困囿于狭小的视野,而看不到广阔的天地。六、文言文阅读 《世说新语》两则1.字词解释①內集:家庭聚会。②儿女:子侄辈。③讲论文义:讲论,讲解讨论;文义,诗文。④俄而雪骤,公欣然曰:俄而,不久,一会儿;骤,迅速;欣然,高兴的样子。⑤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⑥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不如;因,凭借。 ⑦期行:期,约定。⑧期日中:日中,正午时分。⑨舍去:舍,丢下;去,离开。⑩尊君在不(fǒu):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不,通“否”,没有。⑪相委而去:相,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行为;委,丢下,舍弃。 ⑫家君:对他人称呼自己的父亲。⑬引:拉。⑭顾:回头看。2.句子翻译 ①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②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③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在正午。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④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 ⑤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⑥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3.课文理解①《咏雪》一文营造了一种怎么样的家庭气氛?你对此有何感受?营造了一种温暖、和谐、愉快的家庭气氛。和谐、平等、宽松的家庭气氛对于开发孩子智力有很大的好处。②《咏雪》中为什么公大笑乐?对于两个比喻,作者更欣赏哪一个?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公大笑乐”是因为孩子们的比喻生动、形象,他为孩子们的聪明智慧感到欣慰、快乐。作者并没有直接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更赞赏道韫的才气。③元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他“入门不顾”是否失礼?从本文中你在做人方面得到什么启发?陈元方是一个聪敏,懂礼的孩子。没有失礼:元方抓住了客人失信、无礼在先,批评对方“无信”“无礼”,维护父亲尊严,令人钦佩,对于年仅七岁的孩子我们不能求全责备。启发:做人要诚实、守信、尊重他人。 《论语》十二章1.字词解释(1)学而时习之:按时复习(2)有朋自远方来:从 (3)不亦君子乎: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4)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反省 (5)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6)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7)三十而立:站立,站得住,这里指独立做事情(8)四十不惑:迷惑,疑惑(9)不逾矩:越过,超过;规矩,规范)(10)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11)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12)思而不学则殆:有害(13)可以为师矣:可以;凭借;做,当作(14)人不堪其忧:忍受(1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代词,……的人;喜欢,爱好(16)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趣(17)饭疏食饮水:吃饭;粗粮;冷水)(18)曲肱而枕之:弯曲胳膊;承接连词(19)不义而富且贵:不正当的手段(20)于我如浮云:对于(2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泛指多个,几个;于此,意思是“在其中”(22)择其善者而从之:好的方面,优点(23)子在川上曰:河流上,河边(24)逝者如斯夫:流逝;这,指河水(25)不舍昼夜:舍弃(26)三军可夺帅也:军队的通称 (27)匹夫不可夺志也:普通的人,男子汉(28)博学而笃志:忠实,坚守(29)切问而近思: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30)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生气,发怒 2.句子翻译1.子曰:“学(学习)而(表顺承)时( 按时(名词作状语))习(复习)之,不亦(也是)说(同“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了解)而(表转折)愠(生气)不亦君子乎?”孔子说:“学了又按时复习,不也是很喜悦的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吗?” 2.曾子曰:“吾(我)日(每天,名词作状语)三(多次)省(反省)吾身:为(替)人 谋(出主意)而(表转折)不忠乎?与朋友交而(表转折)不信(诚信)乎?传(传授的知识,名词做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真诚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了?”3.子曰:“吾十有(通“又”)五而(表顺承)志于学,三十而立(独立),四十而(表顺承)不惑(迷惑),五十而(表顺承)知天命(自然规律),六十而(顺承)耳顺,七十而(表顺承)从心所欲,不逾(超过)矩(规范)。”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对各种言论能明辨是非,到七十岁才可以随心所欲,又不会超出规矩。 4.子曰:“温(复习)故(就的知识,形容词做,名词) 而(表顺承)知新(新的领悟), 可(可以)以(凭借)为(成为)师矣。”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并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做到这样的程度,可以成为老师了。5.子曰:“学而(表转折)不思则罔(迷惑),思而(表转折)不学则殆(有害)。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便会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6.子曰:“ 贤(品德高尚)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忍受)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乐于学)。贤哉,回也!”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7.子曰:“知之(代词,指代学问)者(……的人)不如好(喜欢,爱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以……为乐趣,名词意动用法)之者。”孔子说:“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8.子曰:“饭(吃饭,名词作动词)疏(粗粮)食饮水(冷水),曲肱(弯着胳膊)而(表顺承)枕之,乐(乐趣)亦在其中矣。不义(正当手段)而富且贵,于(对于)我如浮云。”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9.子曰:“三(几个)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择其善者而(表顺承)从(跟从)之(代词,学习),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作我的老师的人。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10.子在川(河)上曰:“逝(流逝)者如斯(这)夫,不舍(舍弃)昼夜。”孔子在河边感叹道:“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11.子曰:“三军(军队)可夺帅也,匹夫(普通人)不可夺志也。”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12.子夏曰:“博(广泛)学而(表并列)笃志,切(恳切)问而(表并列)近思,仁(仁德)在其中矣”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遇不明事能恳切地向别人发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其中了。”

第8篇:天净沙翻译范文

尽管大家都知道古诗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但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如下。

首先,缺乏对古诗词的鉴赏。

我国著名的古典诗词作品的数量数不胜数,有相当多的作品值得人们对其进行鉴赏和研究。然而,目前对这些古诗词的鉴赏是在一定的文学层面基础上进行的,对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鉴赏少之又少。在这个问题上,语文教材专家也不可否认,对中学语文古诗词的鉴赏确实缺乏研究。

其次,学生缺乏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语文课程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不感兴趣,觉得古诗词枯燥乏味,很难理解,背起来很费劲,还得看书下的备注才能勉强看懂全文的大致意思。对于学生们来讲,学习古诗词不及学习现代文章有趣,因为现代文以白话文为主,简单易懂。还有学生觉得学习古诗词没有什么用,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根本体会不到古诗词中美的所在,觉得那些生活与事物离我们很遥远,没有必要去研究那些东西等,这使得很多学生都缺乏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

再次,缺乏对古诗词的灵活运用。

学生往往在学习中学会了古诗词的字面意思,但在平时的课余生活中有些古诗词被胡乱运用,久而久之,便会使其失去本意,学生也会加深错误的认识。考试中,有些学生虽然答题能答上来,但只限于表面,为以后能通透地理解其中含义和运用起不到任何作用。学生一般都只把古诗词当做平时会话中定睛的那句话来使用,比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等现在已经成为了网络常见古诗词,更有些人拿来调侃,使其失去了原有的本真,对此都应加以重视。

针对以上种种问题,笔者对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提出了改进策略。

一、通过意象体会诗境

由于目前很多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缺乏兴趣,觉得枯燥乏味,又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阻止这种不好的现象继续沿袭下去,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增加一些新的教学方法,通过意象体会诗境。

例如,在学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一文时,教师可以给大家播放一段为教学准备的幻灯片,将课文内容所描述的景象与意境通过幻灯片的形式生动、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在配上凄凉的背景音乐,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般的听完这节课。教师还可以在放幻灯片前给学生一点提示,让他们带着问题去学习,让学生带着枯、老、昏和夕阳这四个词投入到幻灯片的观看中,让学生在观看幻灯片的同时深深地体会到古人作诗时的意境和心情,更好的对古诗词进行鉴赏和学习,增强学习的兴趣。

二、将学习与实际相连接

还有一部分学生因为觉得古诗词离我们较为遥远,与我们现在的生活不搭边而失去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通过将古诗词的学习与实际相连接的方式改进教学。

例如,在学习《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这首诗词时,我们可以将这首词分解来学习,以“雁”为切入点。我们都知道大雁一到冬天就飞去南方,而一到春天又飞回来,不是不喜欢南方的美丽,而是对北方故土的留恋,因此,大雁是思乡的象征,也常常被诗人们自愈,表达思乡之情。再看青山、绿水,都是我们见到过的景象。虽然看上去诗人的心情是平静无常的,但字里行间无不透漏出诗人的惆怅之情,次、行舟、客路等字词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真实情感。

通过学习联系实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内容与意义,对古诗词有更深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栩栩如生的课堂演绎,让学生身临其境,做文中的主人,便能更好地领悟古诗词所带来的情境,再联系到我们的平时生活,这样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次身心愉悦的体会。

三、鼓励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

在学习初中语文古诗词的过程中,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将自己融入到古人设置的情境中,想象自己就是当时的主人公,体会诗人当时的心情。

还是以上面的《天净沙・秋思》为例,可以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想象当时的情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让孩子们联想一下,那是一种什么画面,大胆地将自己所想的画面用语言描绘出来。一颗颗干枯的树藤缠绕在一颗颗枯老的大树上,秋风瑟瑟的吹动树上的枯叶,昏暗的空中,不时传来寒鸦的叫声,声音是嘎嘎的,一阵阵悲凉,一座小桥下,水面是平静的,秋风轻轻吹过泛起一点波澜,缓缓地流向远处的炊烟升起的寻常人家,悲凉的秋风,孤独寂寞地街道,一个孤独的游子骑着一匹眼看就要瘦死的老马,在太阳就要下山时仅留的一点余晖中,孤独寂寞的向前行走着。学生们通过对这种情景进行无限制的想象,可以充分体会到诗人当时的处境和作诗的心情,一个孤独的浪子思家之情。独自走在他乡的道路上,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所看到的,夕阳西下,燕雀归巢,炊烟袅袅的人家之景无不体现出作者此时心目中的无限思乡之情,在对景物的描写中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这样深入的去联想与想象诗人的写作场景,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对古诗词进行理解与吸收。

四、多学科融合促使学生发挥特长

古诗词不仅仅要在本学科中有所运用,还应和其他学科相关联,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成长。比如将古诗词翻译成英语,学生一般都会感到好玩,这样不仅记住了古诗词还能使学生的英语能力逐渐提高。还有历史也可以与语文相结合。有些学生记不住作者名字,一般古诗词作者都是历史人物,语文和历史本就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结合也能产生微妙的效果。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了快乐,有了动力学习自然不会再枯燥乏味。

第9篇:天净沙翻译范文

关键词:译者;文学翻译;主体作用

中图分类号:I0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2-0118-02

一、前言

“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这句诗出自《仓央嘉措情歌》。近年来,经常有人用这句诗来类比文学翻译之难:我们可以把原作比作“佛祖如来”,把译文读者比作“红颜之卿”,译者是跟定“如来”(原作)当“顺仆”呢?还是为了“红颜之卿”(译文读者)当“叛逆”?本文作者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译者是怎样发挥自己的独立创作主体作用,应对和打破这些“困局”的。

二、在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作用的衍进过程

古代的翻译者根本没有有自己的独立主体意识。到了清末民初,严复率先提出了关于译事的“信、达、雅”三原则,认为译者在“信、达”的基础上要用“雅”语(优美的语言)进行翻译。这实际上是认可和提倡译者在翻译中的独立主体意识及作用的发端之语。后来,在译界又有了“直译”和“意译”之争。这也是关于译者在文学翻译中应不应当具有并且发挥其独立主体意识与作用这一问题的争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学翻译理论呈现出了一个“百舸争流”的局面,其中尤以许愿冲先生提出的“三美”(音美、形美、意美)为个中翘楚。他认为,在文学翻译中,不但要使译文与原文展开竞赛,而且要求译文超过原文!这样一来,译者的独立主体意识和作用就被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当然,国外的一些翻译理论,如奈达的“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说,“异化”(alienation)与“归化”(naturalization)说等,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三、译者是如何在文学翻译中发挥其独立主体作用的

罗新璋说:文学翻译不仅是要精确,而且是要精彩。一语道破译者在翻译中发挥其主体意识与能动作用的可贵和不可或缺。笔者将从三个方面谈译者的主体作用。(1)译者的主体意识与能动作用使得译文在意义上和原文永远处于“相异、增加、或减少”的不守恒之中例如,我国元代剧作家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原文没有使用动词,只是罗列了几个景物,给读者勒画出了一个经典的“断肠人”意境。许愿冲的译文如下:Tune:Clear sky Over The Sand O’er ol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 fly evening crows;‘Neath tiny bridge a cot a clear stream flow;On ancient road in western breeze a lean horse goes. Westward declines the sun;Far,far from home is the heartbroken one.译者根据自己阅读原诗得到的审美体验对原诗中的各个景物做了整合,增用了“wreathed,flows,goes,declines,is”等动词,使得译文静中有动,浑然一体。这样翻译固然是英语语法本身的要求,同时也是译者对原文进行艺术加工的结果。可见,文学翻译是再创造,而译者创造性的大小则取决于译者运用其主体作用在内容和形式上对原文所做变更的多寡。(2)在文学翻译中,译者永远是循“有我”之途,达“无我”之境。香港翻译家思果说过:没有一个人能够译雨果像雨果,译狄更斯像狄更斯,译托尔斯泰像托尔斯泰。由此可见,译文里有他自己,其实也非他不可。可见,译者是根本无法做到“无我”的。我们以翻译的《老洛伯》(节选)为例:原诗:“O Sair,Sair did we greet,and muckle did we say;We took buta kiss,and we tore ourselves away. I wish tha tI wree dead,but I’m no like to die;And why was I born to say,wae’s me!”胡的译文:我两人哭着说了许多言语,我让他亲了个嘴,便打发他走路。我恨不得立刻死了,――只是如何死的下去。天呵!我如何这般命苦!原诗是一首精彩的叙事诗,主人公老洛伯和他的情人出身贫贱,文化程度不高,所以,他们语病不断。而则是第一次尝试用白话含义翻译英诗,他以俗译俗,用中国农村的方言生动再现一个乡下妇女的凄苦生计和心境,用“路―了―呵―苦”再现了原诗的abba韵式。成功地把翻译和创作合二为一,真正跨越了“有我”与“无我”的界限,因为他自己也“跑到诗里去”了。(3)译者发挥其主体作用,使得原作在译语中“青春永驻”。美国汉学家兼汉诗翻译家庞德认为:一件艺术作品的意义永远也不可能固定不变,作品的意义会随着作品语言的改变而改变,语言本身似乎也有生命,有适应、改变和继续存活下去的力量。笔者认为:译者既是原作的读者,又是自己译文的第一读者,是三种身份的统一体。译者介于原语和译语之间,当然受到此二者的约束,同时,译者作为有着自己独特创作意识的主体,又站在了一个可以超越了原语和译语高度,所以能够在文学翻译中延续原作的生命,并且催生新的生命。例如,曹雪芹的《红楼梦》堪称我国最伟大的文学作品,而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则成功地将其翻译成了英语。书中有这样一段话:王夫人悄悄地道,“那可能么?”凤姐道,“有什么不能……。外面的大事已经大哥哥料理清了,不过是里头照管照管,便是我有不知道的,问问太太就是了。”杨译:“Are yousure you can cope?” Whispered Lady Wang.“I don’t see why not. Cousin Zhen has seen to all the important outside arrangements.It’s just a queston of keeping an eye on the domestic side. And in case of doubt,I can consult you.”在《红楼梦》里,王熙凤精明能干,自信好强,所以,为了有力再现王熙凤的性格,杨氏运用自己英语汉语的双重优势和对中国文化的独到理解,通过对原作的审美感知,将“有什么不能的”译为口语化的“I don’t see why not”,没有用短语“take care of”来对译“照管照管”,而是将其译为“keep an eye on”,这样,读者就可以感受到王熙凤的不同寻常、泼辣和举重若轻,也就再现了原作的风采和魅力。

四、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