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吨的认识课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数学活动整合性
缘起思考
“吨”是一个较大的质量单位。虽然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三年级学生也一定听到过或看到过“吨”,但不难发现,学生真正与“吨”直接接触的机会是非常少的。所以说,学生其实与“吨”是十分陌生的。既然“陌生”,如何帮助学生建立1吨的“观念”和“量感”呢?“吨”的学习,无法像“克与千克”那样,通过“看一看”“称一称”“掂一掂”来进行,使得学生的“直接体验”无法达成。于是,我们最终选择让学生充分参与“由小及大”“将大化小”的“间接体验”。
案例片段
一、由小及大,初步构建“1吨”
师(手持一瓶矿泉水):同学们,经称重,这样一瓶“矿泉水”的质量约500克。想掂一掂吗?感觉怎么样?
生:感觉还是有些重的。
师:是的,500克也不轻了。1瓶是500克,2瓶有多重?2瓶1千克,照此推算,20瓶就是多少千克?很不错!(板书:1瓶、500克,2瓶、1千克,20瓶、10千克)
师(拿出装成一袋的20瓶矿泉水):老师带来了20瓶矿泉水,谁想来掂掂?
生(女):我感觉好重呀,拎不动!
生(男):我能拎起,但坚持不了多久!
师:是的,10千克比较重了。继续,200瓶矿泉水又是多少千克呢?课堂上,老师没带这么多矿泉水,请大屏幕帮忙!(课件出示图1。板书:200瓶、100千克)
师:小朋友的推算能力真强。2000瓶又是多少千克呢?(课件出示图2。板书:2000瓶、1000千克)
师:2000瓶矿泉水重约1000千克。数学上,1000千克就是1吨,1吨就是1000千克。(板书:1吨=1000千克)从现在开始,我们可以说,2000瓶水的总质量是1吨。
师:我们班有39个小朋友,加上傅老师就是40人。如果将2000瓶矿泉水平均分给大家,每人大约能分到这样的50瓶。(教师出示装成一袋的50瓶矿泉水)谁想掂一掂?
生(女):实在太重了……我拎,动也不会动!
生(男):我一个人肯定拎不动,我想请我的好朋友一起抬。(两人抬后)好重呀!
师:嗯,50瓶水确实很重。真的分你50瓶水,靠自己的力量,你还真带不回家呢!(全场大笑)我们知道了,2000瓶水是1吨。那么,2000瓶水合在一起会是怎样的情况呢?
全班大喊:“不得了,很大一堆水!”
师:哈哈,“堆”,小朋友们真可爱!那将是怎样的一堆水呢!(教师出示:水桶实物,如图3)请看这个塑料水桶,老师很认真地试了。这样的塑料桶,一桶可以倒进50瓶矿泉水。
师(课件出示图4):这是一个塑料游泳池,长2米,你可能也用过!
师:接下去,睁大眼睛,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播放“用水桶往泳池倒水”视频。倒进1桶后,暂停)现在倒进了多少瓶?(50瓶)继续倒,两桶呢?(100瓶)一起数下去?150瓶,200瓶,250瓶……2000瓶,也就是1吨!(以下为视频截图)
师:今天,老师就带来了这个能装下1吨水的游泳池(教师出示塑料游泳池实物),感X怎么样?
生(惊呼):好大呀!
师:装满的时候,你们能抬起吗?嗯,肯定抬不起,老师也抬不起。1吨,确实很重。
【思考】上述环节中,教学活动将学生熟悉的材料串联起来,有利于学生建构对新知的完整理解。教师选取生活中最常见的矿泉水,从1瓶开始,一直叠加到2000瓶。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充分推算,学生亲自掂量了“1瓶”“2瓶”“20瓶”“50瓶”,随后借助视频,生动感受“一桶水”合并成“一池水”的真实过程,从中切身见证1吨的“重”。通过这样的整合,将多个零散的“学习材料”沟通成线,使学习线索更明晰、学习层次更分明。
二、将大化小,再次理解“1吨”。
师(课件出示图5):同学们,我们应该见过这种桶装矿泉水。一桶约是20千克,那么,这里一大池的水,就可以装成这样的50桶(课件出示图6),用小卡车来装,那是满满的一车(课件出示图7)。50桶水摆放在教室里,也将是大大的一堆。
师:怎么样?现在对这个1吨有感觉了吧!接下去,我们继续来感受“吨”!
【思考】基于前面环节已经建立起来的“1吨”的认识,教学活动又“将大化小”,把“1吨”细分为“50桶”,并借助“一大车”“一大堆”等学生熟悉的呈现方式,让其再次品味1吨的“重”。
三、自主化聚,深入内化“1吨”
师:刚开始上课时,我们知道了“二年级小兰同学体重约25千克”,还知道了“一个苹果约重200克”。请四人小组合作,推算一下:多少个小兰这样的同学总质量约1吨?多少个这样的苹果总质量约1吨?
生1:我们认为,40个小兰同学总质量约1吨。因为1个人是25千克,4个人就是100千克,40个人就是1000千克,也就是1吨!
师:真棒。如果我们班每个同学的体重都是25千克,那么全班同学总体重有1吨吗?
生1:不到1吨,因为我们只有39人。
生2:我们推算出来,5000个苹果重1吨……
师:是啊,5000个苹果重1吨。假如一个人一天吃1个苹果的话,吃完1吨这样大小的苹果,13年还吃不完呢!
【思考】在这里,教师呼应课始,再次利用两则小材料,让学生自由推算“多少个同学重约1吨?多少个苹果重约1吨?”,以多样化的现实素材促进了每个学生对于“吨”的量感积累。
教学反思
综观整节课,教师通过对教学目标的整合和学习材料的整合,依托丰富的资源,创设真实的场景,营造和谐的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对于“吨”的学习热情,取得了理想的课堂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整合”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准则。
一、整合“目标”,提升教学张力
在新理念的支撑下,作为数学教师,都希望通过一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知识、习得技能的同时,能够获得更为多元、更为丰富的学业发展。基于这种想法,很多课的教学目标常常陷入“贪多求全”的尴尬。为此,我们的做法是,将多个目标适度整合,在核心学习活动中加以落实。首先,让学生感受并认识理解单位“吨”,这是本课“基础知识目标”的达成;同时,让学生在经历“由小及大”的质量累积过程中,体会将“大质量”转化为多个“小质量”之和的“转化”思想,这是本课“基本思想目标”的落实;最后,通过学习,希望学生能够积累“由小及大”的推算经验,以便今后解决更多类似问题,这也是本课“基本活动经验目标”的祈盼。
[标签:三年级 人教版 教学计划 数学]奥数精华资讯 免费订阅
一、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 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措施:
本班学生,两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借助远程教育资源上的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能提出并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但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1、深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备好课,好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2.、改进课堂教学,结合远程教育资源加大课堂密度.运用激活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及时反馈,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4、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训练,并注意他们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5、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取长补短,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
6、加强集体教研,掌握上下两个年级的知识衔接,深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按照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教学。
7、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知识要有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进行。
8、注重培养学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
9、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上的课件,案例,教学实录等媒体资源结合教材,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加强引导。
四、教学进度:
一、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 …………………………………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三年级学生,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湘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5篇,供大家参考。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使用了两年的新教材,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本学期除了要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以外,还要加强对潜能生的个别辅导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力争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二、教材分析
1.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一、时、分、秒;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
三、倍的认识;
四、多位数乘一位数;
五、分数的初步认识;
六、长方形和正方形;
七、测量: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认识;
八、数学广角—集合(重叠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数字编码)等。
2.这学期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
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能力。最后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帮助他们乐学、会学、学会。
三、教学重点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长方形和正方形。
四、教学难点
时、分、秒的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长方形和正方形。
五、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正确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
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4.会区分和辨认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
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
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理解“倍”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7.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数学思考方面
1.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集合思维,逐步形成空间的观念。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六、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
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七、课时安排(预计)教学时间略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2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4)班数学科教学工作,全班共有学生49人,其中男生29人,女生20人。这班里有许多学生在一年级的时候我已经教过,对于他们的一些情况也有所了解,班里有一小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差。因此,本学期重点工作除了继续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以外,还要加强对学困生的个别辅导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力争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二、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其中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
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措施:
本班学生,两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能提出并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但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1、深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备好课,好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2、改进课堂教学,结合远程教育资源加大课堂密度。
运用激活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及时反馈,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4、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训练,并注意他们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5、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取长补短,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
6、加强集体教研,掌握上下两个年级的知识衔接,深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
按照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教学。
7、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知识要有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进行。
8、注重培养学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
四、教学进度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3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班共有学生71人,男生40人,女生31人。上学期平均分62。66。及格人数39人,不及格人数25人。但90分以上的却只有1人,总体成绩不理想。本学期人数增多,但学生积极性较高,希望本学期能有所进步。
二、教学内容:
除法,认数,千克和克,加和减,24时记时法,长方形和正方形,乘法,观察物体,统计与可能性,认识分数,整理和复习。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数与代数:
(1)认识“万”,知道10个一千是一万,了解万以内数位顺序表。理解10000以内数的意义,掌握数的读、写方法,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2)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整百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整千数加、减整千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每一位都能整除)及整百数乘一位数。
(3)能正确估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得数是几十多,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十多,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是几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
(4)能正确列竖式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知道0与一个数相乘得0,会验算除法。
(5)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分母不超过10),能读、写分数,在具体材料的支持下能比较两个几分之一或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能正确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6)在现实的生活情境里感受并认识千克和克,通过动手实践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24时记时法,能进行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的换算。
2、空间与图形:
(1)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相同的地方。知道长方形的长与宽、正方形的边长。
(2)理解平面图形周长的含义,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和其他简面图形的周长。
(3)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知道从一个角度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能指出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由三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的视图,能根据视图摆出相应的物体。
3、统计与概率:
(1)能用比较有效的方法搜集、整理数据,会用表格或简单的条形图表达统计的结果。
(2)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时相等,有时大些或小些。会用“偶尔”、“经常”等词语描述可能性的大小。
(二)数学思考方面。
1、经历“在计数器上表示数分析数的组成探索数的读法与写法比较数的大小”等一系列学习万以内数的过程,以及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并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过程,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发展数感和符号感。
2、在探索口算、笔算和估算方法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发展抽象思维。
3、在观察常用物体并把几何体与其相应视图进行转换的过程中,在通过折、量、比,探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点的过程中,在动手围、量、画、算平面图形周长的活动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和推理能力。
4、在摸球、抛小正方体等活动中,经历分类收集信息、整理数据,用数据描述现象以及判断可能性大小等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5、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并在与同伴交流中,逐步学会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三)解决问题方面。
能应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些简单的一、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并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
1、初步体会到现实生活中蕴含大量的数学信息,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初步具有主动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逐步积累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初步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经常与同学共同开展学习活动,经常与同学交流思考的过程和结果,初步体会到合作的意义。
4、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简单地反思、评价自己的学习活动。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与形都能用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逐步产生对数学的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3、经过独立思考、动手实践以及与同学合作交流,克服学习中的一些困难,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相信自己有能力学好数学。
3、通过教科书里的“你知道吗”栏目以及报刊书籍、电视广播和网络等多种资源,了解更多的有关数学的知识,初步感受到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结晶。
4、在教科书和教师的具体指导下,学习客观地评价自己与评价他人。
三、教研活动安排:
1、研究课题:如何构建全纳的数学课堂。
2、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刻苦钻研教材,认真备课,改进教学方法,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
(2)合理运用电教手段,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3)倡导学生动手实践、独立探索、相互合作。
(4)加强学生的数感、提倡算法多样化。
(5)尽力创设浓厚的、鲜明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
(6)面向全体学生,认真做好补差工作,使每位学生都有所发展。
(7)加强家校联系,取得家长的关心与支持。
四、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单元除法,十五课时
第二单元认数,十三课时
第三单元千克与克,九课时
第四单元加和减,十课时
第五单元24时记时法,九课时
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十一课时
第七单元乘法,十四课时
第八单元观察物体,六课时
第九单元统计与可能性,八课时
第十单元认识分数,十课时
第十一单元整理与复习,七课时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4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能选择合适的单位和工具对时间进行度量。
2、结合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会用一定的方法估计时间。
3、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体会时刻与经过时间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培养估计意识,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习惯。
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能选择合适的单位和工具对时间的长短进行度量。
难点:解决与时间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研讨的问题(教学中的困惑)
1、如何才能让学生更好的体验时间的长短(准确的时间观念)?
2、在解决时间的应用题中,如何写计算过程?
3、对于“第一节课上课时间是8:30,每节课40分钟,第二节课什么时间下课?”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让学生更好地接受?
4用什么方法让孩子能更好、更准确的进行时间单位的简单换算?
修订意见
1、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素材,使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并在多次的估计时间的活动中体验活动,逐步积累经验,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建立对时间单位的准确感知。
2、在教学有关时间的计算时,可以通过观察钟面指针转动的区域帮助学生理解。
3、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直观教具的作用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掌握时、分、秒之间的关系。
解决措施
1、把一分钟具体化,让学生通过数数、倒计时、一分钟能做的事等去亲自体验时间的长短,并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2、不强调必须写计算过程,只要学生能写出结果就可以,灵活处理。
3、要区分时间与时刻,借助动态的转动钟面,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当60分时,时针走了一小时。
4、首先要弄清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进制,然后和100进制的米与厘米的题进行混合练习。
反思总结
时间单位“秒”学生们并不陌生,在生活中有接触。1分=60秒,学生也有模糊的概念印象,但是,时间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因此知道并理解1分=60秒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而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不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学中,注重联系生活,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给足学生观察、发现、探究、体验的时间和空间,注重多媒体课件的有效运用,以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5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明确毫米、厘米、分米、米和千米之间的进率。
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吨和千克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合适的单位及工具进行测量。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用列表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单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毫米、分米和千米与米、厘米;吨和千克的进率及换算。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毫米、分米、千米的长度观念以及吨的质量观念,应用毫米、分米和千米来正确表示物体的长度以及应用吨来正确表示物体的质量。
研讨的问题(教学中的困惑)
1、如何体验1千米的长度?
2、如何更好的认识及感受1吨的重量?
修订意见
1、教师要组织学生真正到操场上量一量、走一走、估一估,体验1千米有多长,加深对1千米长度观念的理解。
在安排学生的操作活动时,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提出活动的要求。
2、应组织各种活动帮助学生体验和感受。
例如,可以抬一抬25千克的大米,然后推算多少袋有1吨,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1吨货物的多少,还可以组织学生互相背一背,感受一名学生的体重,然后在算一算、估一估多少名学生的体重是1吨。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1吨。
解决措施
1、教师要组织学生真正到操场上量一量、走一走、估一估,体验1千米有多长。
2、应组织各种活动帮助学生体验和感受。
例如,可以抬一抬25千克的大米,然后推算多少袋有1吨,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1吨货物的多少,还可以组织学生互相背一背,感受一名学生的体重,然后在算一算、估一估多少名学生的体重是1吨。
知识与技能:了解垃圾的来源、种类、危害以及处理方法,认识正确处理垃圾与人类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了解垃圾分类的知识,明确垃圾分类的一般方法,懂得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积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根据问题归纳和整理出研究小课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要珍爱生命,培养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通过宣传动员,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播放地球优美的风景图片,让学生体验大自然的美,进而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2.播放有关环境污染垃圾成堆的图片,和刚才学生观看的图片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从而使学生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课件播放卡通短片《垃圾的对话》,请学生总结看完短片后的感受。
二、研究讨论,提出问题
1.出示一组数据,请学生做计算题。师:同学们,先请大家看一组数据:“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黑河市日产垃圾量超过150吨,夏天则达到200吨以上,而且每年都在不断增加。”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像普通教室这么大的空间只能容纳约30吨的垃圾,150吨垃圾需要( )个教室大的空间?如果一个月以30天计算,产生的垃圾又需要( )个教室大的空间?那一年呢?
2.算到这儿你有什么想法?指名谈谈自己的感想。
3.谁来说说生活中你们家是怎么处理垃圾的?
4.大家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要对垃圾进行分类?如果我们不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那将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5.请学生先小组讨论后再作答,老师做归纳总结。
三、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1.师:我们身边的垃圾是从哪儿来的呢?大家都知道哪些处理垃圾的方法呢?关于垃圾分类你都搜集了哪些信息呢?
2.学生分小组进行汇报交流,汇报最好的小组能够获得一颗智慧星。
关键词:自主构建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通过自己的主动、建构对数学的理解
一、 布置有效的课前预习
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构建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的过程 ,他们带着原有的知识背景,活动经验和理解走进学习活动,并通过自己的主动活动,包括独立思考与他人交流和反思等,去建构对数学的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让学生经历自己“做数学”的过程,而数学课的课前预习活动,正好给学生提供了这样的一个机会。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做有心人,要不失时机地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产生学习欲望,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从而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1. 要选取现实的生活情境。教师可直接选取教材中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进行加工或自己创设学生感兴趣的以学生生活素材为内容的情境。
2. 构建开放的生活情境。教师可对课内知识进行延伸与拓展。将抽象知识学习过程转变为实践性、开放性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探究验证,不断积累,拓展新的数学知识,形成生活经验。
3. 要创设多元的生活情境。教师可通过对学生生活及兴趣的了解,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和整合,再次创设生活情境,真正让文本化“静态”数学课堂变成生活化“动态”数学课堂。
二、 建构完整有效的知识体系。
引导学生建立新知识与原有知识体系间的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系统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也是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习效果,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
比如除法与分数和比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再比如“数的整除”这部分内容向来以知识点多、比较繁杂而成为教学的难点,我们可以按下面的逻辑理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以整数为基础建立“数的整除”的概念,进而顺利学习约数和倍数,能被除2、3、5 整除数的特征,这为理解质数、合数创造了条件,进而可以更好地理解分解质因数的概念并进行相关计算,这些知识的理解与把握又为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及约分、通分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进而更有利于分数计算的学习,等等。
三、借助有效的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课件的有效运用,第一个层次是能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课件;第二个层次是能助推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展示、梳理学生的学习过程;第三个层次是能实现与学生思维的互动,与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活动融为一体。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是的水平及效果呈现出不同的层次。有的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频繁运用多媒体课件,几乎是利用课件牵着学生。很美,但效果不佳。多媒体成了教师,代言的工具,数学课差不多成了观赏课、说话课。
四、活用有效的课堂评价
“数学教育本身是个过程,它不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亲身实践,从而抓住其发展规律,学会抽象化、形式化的方法。”(弗赖登塔尔语)因此,我们的教学不能脱离学生生活的实际,而是紧紧地依托真实的生活,引入学生耳熟能详的事例,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使其保持源源不竭的学习动力。
一、走进自然,化抽象为形象
数学学习是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只有让其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知数学,方能使其兴趣浓厚地探究数学。
如,在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找规律”教学时,通常的处理是:利用挂图或者课件再现手帕和架子的图、大树和绳子的图……尽管课上学生好像都懂,可是一运用学生就变得稀里糊涂。为此,因地制宜,将课堂搬到室外,直接让学生去实践、去活动。安排6-8人为小组,在两棵杨树之间系上塑料绳,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系好1根绳会用到几棵杨树?2根绳呢,3根绳呢……在具体的活动、思考中总结绳子的根数与杨树棵树之间的联系。同时,引导学生观察院墙外的电线杆和电线,让他们在看中思、看后说,共同总结出这类题目的规律。再引导学生拔一根较长的杂草,模仿锯木料的情境,用小刀切一刀,体会切的次数和木料段数之间的紧密联系。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不仅领悟了知识的规律,掌握了其中的联系,还增长了他们探究的兴趣,构建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活动和高效学习。
为区分好另一类现象的规律(围成一个封闭的形状),首先,安排学生用木棒插在沙坑的四周,数一数木棒的根数与木棒之间空格的关系;其次,指导学生观察学校池塘四周的柳树和柳树之间的空档之间的关系;再次,引导学生观察现在的规律和刚才系绳子的规律是不是一样,进而让学生在具体实在的情境中建构两种规律的模型,并使其能够深刻地留在学生的记忆中。
用好学校周边的树木、电线杆等学生极其熟悉的资源,让学习更加贴近生活,走进学生的生活,让知识不再陌生,诱使学生饶有兴趣地去实践、去思考。将数学学习科学地连接到生活当中,让学生体会到多姿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使学生领悟到只要我们练就一双慧眼,不断地观察、不断地思考,学习的自觉接纳意识会越来越高。
二、走近生活,化静态为动态
数学课堂教学要把握学生与生活实际的“切合点”,让数学知识蕴含在多姿多彩的现实生活中,使学生在走近生活的同时领悟数学知识,并获得数学学习的方法,发展数学学习的思维。
如,在教学“吨的认识”时,摈弃让学生看图、说图的做法,而是创设实际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感受中体会1吨有多重,并逐步形成吨的表象,建构牢靠的认知。首先,组织学生在家中称出一块砖头的重量,并努力拎起一些砖头,算算自己能够拎起的最大重量;其次,到附近搞建筑的工地,数出一堆砖头的块数,再算一算这堆砖头的重量,形成一块、几块和许多块重量的感知,并形成较重的朦胧表象;再次,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研讨:你认为1吨会是多少块砖头的重量?同时教师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的研讨之中,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逐步认识到1吨和1000千克的联系,再次连接到砖块的重量,让学生掌握400块砖头的重量大约是1吨,从而帮助学生形成1吨是非常重的正确认识;最后,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全班学生的体重和,再与1吨进行比较,进一步深化1吨的认识,促进学生形成具体详实的1吨表象。
利用称砖头的准备,帮助学生形成重量的认知积累,从一块砖头、几块砖头、几百块砖头重量之间的差距,逐步延伸到1吨大约是400块砖头的重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感知过程,有利于学生认知的建构、思维的发展。
三、走进生活,化庞杂为简约
现行的小学数学教材像一本卡通故事书,也像一本带有玄幻色彩的练习簿,其中糅合了各种各样的生活因素。因此,光靠一支粉笔和一张嘴来教学势必有很大的局限性。我们要把知识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让学生摆脱单调学习所带来的苦闷,让他们更好地感悟知识的本源,从而加速认知建构。
例如,在教学“一亿有多大”时,面对问题:我国大约有13亿人,每人每天节约1粒米,一天全国大约会节约大米多少吨?学生会陷入苦闷之中,一是没有告知1粒米有多重,二是13亿这一庞大的数字学生难以想象,更难以理解。两种实际的困惑会让学生望而却步。因此,利用生活实际,课前安排带有趣味性的探索研究活动,让学生在家中数出3包大米,分别有100粒、200粒、500粒;课中让小组用天平称出若干个100粒米的重量,感受100粒米大约是多少克,并诱导学生猜想200粒米、500粒米的重量,再利用称重来验证自己的感知,从而形成100粒米大约是多少克的感知;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合情猜想,“你已经知道100粒米是a克,那么1000粒呢?”“由此你能猜想出什么呢?”用问题展开对生活实际的探索,学生会在合作研究中逐步变化数量,猜想出1万粒、1亿粒的重量,从而科学地推论出13亿粒大米的重量。
用司空见惯的大米为媒介,让学生在数出100粒、猜想200粒直至1亿的重量的学习研究活动中获得真知,体味生活中的数学。整个学习探究过程,不仅给学生一种生活的启示,更利于在良好的学习情绪中快乐的学习。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兴趣的迁移过程中高效参与数学活动。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也是学习数学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好胜、好动的心理特征,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乐于走进课堂,品味学习知识的情趣。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先让学生欣赏一组图片。(课件出示大自然中的圆、工农业生产中的圆、建筑设计中的圆、标志设计中的圆等图片,并配上轻音乐。)学生欣赏完图片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使学生感受圆无处不在,感受圆的无比美妙,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接着边出示圆边介绍古希腊的一位数学家说过的话:“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激发了学生探究圆的兴趣。那么,圆中究竟蕴含着什么数学知识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地研究圆。正是这样一个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巧妙地诱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得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探究圆的认知活动中。
二、自主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交流中高效参与数学活动。
布鲁纳说:“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就没有数学的发展。”教学时,要使全体学生都能主动地得到发展,就必须把学生推到探究新知的“第一线”,就必须使全体学生都能高效地参与到探究新知的过程中,让他们自己动手、动口、动脑,主动思考问题。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既完成了学习新知的任务,又发展了能力。例如:在讲“小数性质”这一课时,首先通过复习旧知:1分米=0.l米、10厘米=0.10米、100毫米=0.100米,并结合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关系,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得出结论:0.l米=0.10米=0.100米。同时,在写法上加以比较,从而揭示规律: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通过旧知引出新知,抓住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运用小组讨论、交流、直观演示等教学手段,归纳总结出“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一规律。让学生结合上述所学,完整地总结出小数的性质。这样突出了重点,分化了难点,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质疑释疑,让学生在疑问中高效参与数学活动。
著名的科学家波普尔认为:“创造性思维活动是从问题开始的。”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发现知识、发展知识、总结知识、应用知识。教师是学生学习上的服务者和合作伙伴,必须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积极思考和主动质疑的习惯。实践证明,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大胆提问,更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进而把注意转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上。例如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有学生问:“课本上为什么要把除数变成整数呢?我认为把被除数变成整数,再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位置,也能算出结果呀。”并且举例说明自己的观点。81.64÷2.6可以化成8164÷260来计算。我听了很高兴,表扬这位学生敢于提出疑问,不迷信书本。然后又征求其他同学的看法。这时,有的同学立刻提出:“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如果把他的题改为81.64÷0.026,除数的小数位数多于被除数的小数位数了,被除数化成整数,除数还是小数。”接着,我就让学生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81.64÷0.026,比比究竟哪种方法好。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计算,很快发现,把除数化成整数的方法更具有普遍意义。虽然开始提问的同学最后否定了自己的观点,但通过自己的质疑、同学互相启发与辩论,最后成功释疑。这样既使学生对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又保护了学生创新的积极性,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
四、巧设练习,让学生在分层练习中高效参与数学活动。
新课标提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课堂教学时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整个学习活动中去,这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而学生个性差异决定他们在学习活动中理解、感受、发现程度各有不同,所以在课堂上要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在教学中,要针对各种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堂练习,让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都有题可做。如,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出示了这样四道题目:
1.车站堆放36吨货物,运走了3/10,运走了多少吨?
2.车站堆放一批货物,运走了3/10,恰好是10.8吨,这批货物有多少吨?
3.车站堆放一批货物,运走了3/10,还剩25.2吨,这批货物有多少吨?
4.车站堆放一批货物,第一次运走了全部的3/10,第二次运走了全部的1/2,共运了7.2吨,这批货物有多少吨?
在练习时,让学习程度中下等的学生做1、2题,中上水平的学生在做完1、2题后,再开动脑筋做3、4题。这样,不仅使多数学生能“吃得了”,而且使少数学生能“吃得饱”。这样的分层练习不但在课堂上进行,在课后的练习中我也采用了这样的方法。针对有能力、学习好的布置一些难题,针对中、下等的学生布置一些较简单的习题。
五、多元评价,让学生在赏识评价中高效参与数学活动。
摘要:创新教育是时代教育提出的要求。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以及教师自身观念和行为的创新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于教师的启发、诱导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创新教育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和核心。科技发展到今天,大有“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的趋势。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以及教师教学手段的更新已成为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一、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1、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
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也就是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在这个环境里,不是单向交流,而是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这样就有利于消除上课过于拘谨的场面,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在这个氛围里,学生才会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苛求解决问题,创新教学的课堂中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环境,营造一种尊重学生的观点、问题、鼓励学生提问、概括、假设和陈述的课堂氛围。高度鼓励和评价学生的积极参与。要使优生发挥特长优势,使后进生不因为有错误观点而受到热潮冷讽,要消除后进生对学习的“恐惧”,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如在初中化学中把验证性学生实验改为探究性学生实验后,自然地创设了师生平等交流,探究问题的创新学习氛围,这样他们的创新意识,就自然而然地得到培养和发挥。
2、激发学生的好奇观念
好奇是创造行为的开始,是学生探索心理的推动力,在创造性思维中具有触发催化的作用,从而成为学生行为的内在动力之一。爱因斯坦说过,他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强烈的好奇心。学生对事物感到好奇的时候,往往是创造性思维迸发的时候。在人类认识史上,正是个别人对事物或某种现象产生了好奇感、惊奇感,从而导致了重大的发明创造。瓦特对蒸汽冲动壶好奇发明了蒸汽机,巴甫洛夫对司空见惯的狗流唾液的现象感到好奇,通过探索,终于创造了高级神经活动心理学。如果没有这种好奇心理作用的推动,创造性思维也无从产生。
例如,学习"盐类水解"时,首先提出酸溶液pH<7,碱溶液pH>7,那么NaCl、NH4Cl、CH3COONa水溶液的pH是多少呢?也许学生马上会回答,但通过实验后,学生感到很诧异,为什么结论与自己不一样,为什么这些盐溶液会呈不同的酸碱性?于是促进了学生积极思维,探索新知。
3、设计巧妙的问题情境
设疑是探索科学原理的向导,是催生学生积极思维的源泉。科学研究、探索活动需要质疑。那么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有高质量的质疑艺术呢?首先要分析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知识层次,其次是疑问的隐蔽性和梯度。不能与结论太直接,也不能太难,要让学生在解疑时有一定的切入点,顺藤摸瓜,才能顺理成章地解决疑问。
例如,在初中化学中有这样一种计算题:1000吨含Fe2O370% 的赤铁矿石中含铁多少吨?这类题对初三刚学化学计算的同学来说,确实难了一些,但如果我们把它拆成这样二个题目:1000吨含Fe2O370%的赤铁矿石中含Fe2O3多少吨?和这些Fe2O3中含Fe多少吨?这对于学生来说就相对比较容易了
二、诱发动机,培养创新精神。
1、注重观察能力的培养,打开创新之门
观察是创新的入门阶段。要创新就是要有新发现,观察是发现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要创新就要给学生造就一双“慧眼”,学会观察,掌握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培养观察能力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第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品行,端正观察态度。无论观察什么都要认真、仔细、一丝不苟,粗枝大叶不行,粗枝大叶往往会丧失新发现的良机。
第二,在教学中应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使学生掌握观察程序,全面系统且有主次地观察,提高观察效率。
第三,注重课堂实验的观察。初中化学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较多,让学生注重课堂实验的观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渠道。
第四,开阔视野,扩大观察范围。仅观察课堂实验是很不够的,要积极引导学生观察工农业生产中、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2、注重实验能力的培养是创新之本
实验是创新之本。化学家的发明成果大多都出自实验室,实验是验证、探索、发现新东西最重要最可靠的手段。平时观察到的新东西,要通过实验来验证,平时发现的奇异化学现象,要研讨要探索,就要动手做实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必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实验能力。
在初中阶段,首先要注重验证性实验。初中化学教材中大多是验证性实验,我们可以通过这些验证性实验培养学生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安排一些探索性实验,借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教材上探索性实验不多,在教学中也可将一些验证性实验改成探索性实验。做探索性实验的关键问题是实验设计。在教学中要加强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要放开手脚,让学生独立设计实验。对于难度大、探索性较强的实验,教师可进行必要的指导或与学生共同设计。对于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如果有新思想、新方法、新举措,应认真审查,只要没有意外情况(不安全因素等)都可以让学生进行试验,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勇于探索,勇于实践。如加热过氧化氢溶液产生氧气的“探究性”设计教材所设计的实验方法,不能检出氧气的存在。主要原因是:加热温度不够高时,反应速度不快;加热温度高时,水的蒸汽压又过大;两种情况均导致试管内氧气浓度过低且氧气又会随着水蒸汽不断逸散到试管外,使试管内蓄积的氧气不足以引燃带火星的木条,反会使火星熄灭。经教师引导,全班同学分析原因,讨论对策,用加装导气管的单孔塞塞住试管口,改用排水法,小试管收集气体检验,获得成功。通过学生自己动脑设计、自己动手操作、自己分析总结,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另一方面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培养了创新精神。
3、重思维能力培养,突出创新之核心
首先,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发展学生的爱好、兴趣、特殊才能和特长。
第二、课堂教学要精讲精练,多采用讨论形式的学习方法,选题可多选一些综合性的习题、一题多解的习题,引导学生多方位探求解题方法,开拓学生创造性思路,诱发求异创新。如有两瓶无色液体,其中一瓶是蒸馏水,另一瓶是浓食盐水,区别它们的方法很多,请简要写出尽可能多的你认为可行的方法(至少写三种)
第三、考试时注重学生能力的考查,考查的内容有,思维的敏捷性、流畅性、新颖性、创见性、深刻性、分析和综合能力、鉴别及评价判断能力等。
三、结合教材,培养创新能力
在一切的创造发明活动中,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是基础,而创新能力是核心。广博的科学知识、敏锐的观察能力、创造性的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创新的实践能力等形成创新能力。创新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自我实现的创新能力。
1、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一是要有意识让学生联想。如讲到NH3、CH4实验室制法时,根据所用药品及反应条件让学生思考选择用以前学过的哪一套实验装置。二是鼓励学生猜想、幻想、异想天开。如讲到氮气的结构和性质时,假设N2不存在NN,N2变得活泼,世界将会变成怎样?对于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要加以肯定,并加鼓励。
2、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课外实验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以使学生增加知识,扩大视野,开发智力,丰富课外生活,激发学生研讨化学问题的浓厚兴趣。可用如下形式进行课外化学实验活动:一是组织实验兴趣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愿组织起来,研究实验教学中的问题,撰写小论文,编辑实验资料等。二是开展化学游戏,寓实验于娱乐之中。应定期举办化学晚会,开展化学游戏活动,通过科学性与趣味性、知识性与娱乐性的完美统一来适合初三学生的特点,以提高实验技巧,培养创新精神。
3、还学生创新的空间
传统的教学方法,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想,统一的学习方法抹杀了学生的思维个性。标准答案不允许学生尝试错误。还在唯书是上的教学氛围下剥夺学生许多质疑探究的机会。今天,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我们的教师一定要把学生从题海战术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探索、创新。
四、应用媒体,激发创新潜能。
化学是一门宏观现象后面蕴藏着微观奥秘的自然科学。宏观现象是它的特点,微观抽象性是它的难点。基于此,传统的课堂讲解法在新一轮课改中的弊端日益凸显,化学课程改革倡导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而多媒体技术能变微观为宏观、化静态为动态、易抽象为形象,因此,随着课改的深入开展,多媒体技术在化学教学中越来越体现出其优越性。比如,化学变化中的分子和原子,这部分内容抽象,初中学生空间想象力不够,因此,我们在做完电解水的实验后,利用Flash软件,模拟了一段水分子分解,氢、氧原子重新组合,最终生成氢分子和氧分子的动画,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好地帮助其掌握了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的根本区别。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则能使学生一目了然。
当然,化学课程中,有些内容是学生能够看懂,或通过自学能够掌握的,因此这一部分知识可以不需利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否则无异于“杀鸡用牛刀”。
教师应开发适合自己的教学课件。切不可不分青红皂白实行“拿来主义”,将别人或从网上Down的课件东拼西凑,生搬硬套,这样只能是根据课件选择教法,而不是课件为教学服务,结果是本末倒置,影响教学效果。
一、联想生活实践创设产生的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教师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可以让学生从直接的生活经验与背景中,亲身体验情境中的问题,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而且有利于学生体验到生活中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起到了培养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时,我以学校附近交通路口各种动态车辆为素材,采用课件展示出学生每天上学经过的交通路口过往各种车辆的情况,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统计5分钟内通过的各种车辆,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生动、具体的现实背景。由于情境的创设取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充满生活味,使学生身临其境,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培养学生爱数学的情感和用数学的意识,同时也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混凝土”的成分比例应用题前,把学生带到建筑工地上,让学生亲眼目睹混凝土的搅拌过程,知道混凝土是由水泥,黄砂和石子按一定比例搅拌而成的,然后学习例题,把水泥黄砂和石子按1∶3∶4的比搅拌制成一种混凝土,现在需要用这种混凝土13.6吨,需要水泥、黄砂和石子各多少吨?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水泥――1份 黄砂――3份 石子――4份
就是说在13.6吨混凝土中,水泥占1份,黄砂占3份,石子占4份,一共8份,这里运用很强的说服力,让学生直观找出水泥占混凝土的 ,黄砂占混凝土的 ,石子占混凝土的 ,发现解题途径,即:
水泥:13.6× =1.7(吨)
黄砂:13.6× =5.1(吨)
石子:13.6× =6.8(吨)
可见数学与生活情境是分不开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无处不在,数学无时不有,所以要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起他们的求知欲,学好身边的数学、生活中数学、课本上的数学。
二、创设游戏情境,促进学生愉快学习
数学源于生活,也将服务于生活。生活正是数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小学数学教学的呈现形式必须从直接呈现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走出来。要紧扣生活,使数学生活化。学生对数学是否有兴趣,直接影响到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问题源于某种情境,而生动具体、富有情趣的情境则是产生问题的肥沃土壤。将问题置于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能够使学生的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共同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来,从而保证施教活动的有效性。
例如,教学《位置与顺序》时可以设计“猫抓老鼠”的游戏:每一轮选1人为“猫”,6人为“老鼠”。活动前先让“猫”观察1分钟,蒙上眼睛,然后由学生指出某只“老鼠”的前后(或左右)各是谁,再由“猫”猜出“老鼠”的名字。该游戏极富童趣,每当猫“捉”到老鼠时,教室里是一片欢腾,学生的参与程度之高可想而知。
三、创设悬念情境
如果说问题是探索的材料,那么悬念便是促使探索的动力与“调味剂”。教师不但要提出可供学生思考的问题,更应该创设悬念情境,使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产生主动参与的需求。
例如,在教学能被2、3、5整除的数时,我让学生随便报一个数,马上就能说出它们能被几整除,经同学们“验证”后感到大惑不解,纷纷要求我道出其中的“奥妙”。在充满渴望的求知欲中,我便告诉学生,“奥妙”就是今天学习的内容。于是,我创设的“情境”为新课顺利地进行铺设了一条通向新知的桥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别致新颖、富有悬念的情境,则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四、创设活动情境、促进学生主动探究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手与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脑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手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和镜子。”创设情境时,教师可以设计紧扣新知、过程简单、取材方便的操作内容,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到操作过程中,使他们在操作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