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人生哲理的名言范文

关于人生哲理的名言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人生哲理的名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于人生哲理的名言

第1篇:关于人生哲理的名言范文

[关键词]理趣;自然之理;人生哲理;艺术之理;象征;情景交融

[作者简介]宋佳俊(1993―),男,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文学院2012级汉语言文学,本科;黄雨芯(1994―),女,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文学院2012级汉语言文学,本科。(江西南昌 330031)

关于“题画诗”的界定,学术界众说纷纭,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孔寿山先生所说:“所谓题画诗者,是诗人或画家根据绘画的内容而起兴创作的诗歌。简言之,即根据绘画所题的诗”。实则,根据诗人创作题画诗的艺术形式,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说,凡是以“画”为吟咏对象的诗即谓题画诗,诗人可以直接题在画上,也可以不题在画上;狭义的题画诗即专题在画卷上的诗,以画的内容为诗的主题,并且要求诗画一体,画是诗的根基,诗是画的升华,二者共同构成一个和谐统一体。相比之下,广义的题画诗可供参考的诗歌数量更多,也就能较为全面的展现宋代题画诗的艺术风貌。

所谓“理趣”,即“理”与“趣”,“理”是“趣”来源,“趣”是“理”的延伸,二者密不可分且有机统一。关于“理”,一方面是指“玄理”、“理学之理”以及“禅学之理”。另一方面也可理解为文学创作中的说理或议论。至于“趣”,其审美内蕴丰富多样。如清人史震林在《华阳散稿》自序中曰:“诗文之道有四:理、事、情、景而已,理有理趣,事有事趣,情有情趣,景有景趣,趣者,生气与灵机也”,由此可知,“趣”是源于诗人内在的生命力,并于读者的审美经验中获得进一步的升华。而“理趣”一说最早则见于宋人包恢在《答曾子华论诗》说:“古人于诗不苟作,不多作。而或一诗之出,必极天下之至精,状理则理趣浑然,状事则事情昭然,状物则物态宛然”。这里所说乃古人作诗能够穷天下之精气,状事物之理,而且趣味昂然。而后,随着西方美学和文学理论的引入,人们对“理趣”又有了新的界定。葛晓音说:“蕴含在诗歌的感性观照和形象描写之中的哲理,便可称为之为理趣”。“理趣”源自于对平常事物的形象的描绘,而后提炼出有助于启迪人生智慧的哲理。“理趣”,即说理有趣,理中含趣。宋题画诗的“理趣”即借梅、兰、竹、菊、山水,等具化形象来传达对自然、社会、人生之理,且带给人以持久的审美体验。

一、理趣之“理”

宋题画诗涵盖内容广泛,从“理”具体所表现内容诸方面,我们可以将“理”大致分为以下三类:自然之理、人生哲理和艺术之理。即“理”在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艺术审美诸方面的体现。一个“理”字即已涵盖了整个世界,由外而内的探索宇宙之妙,这正是宋诗之理的魅力所在。

1.自然之理

诗人对理的表现是具体的,理将融汇于具化的事物当中。其中最基本的“理”便是自然之理,即自然运行之法入诗,如一年四季的更替,这些寻常之理入诗而诗意盎然。从题画诗来看,对自然之理的表现颇具特色,如苏轼名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这首诗是题在慧崇的《春江晚景》上。《图画宝鉴》中称惠崇“工画鹅、鸭、鹭鸶”,然其原画已失传了,唯此名篇流传至今。如果此诗只吟画作的内容,为咏而咏,就不会流传至今。此诗从画面的直观内容入手延伸对自然规律的探索,对竹子、桃花、春江、鸭、蒌蒿、芦芽等多种景物进行白描,烘托出一派生机盎然,万物复苏的景象。诗人寻常之理为突破点,即最先感受到春天温暖的是鸭子,揭示了朝夕相处的事物是最容易感受到双方变化之理。读者通过诗人的描绘很容易还原画作的原貌,但是诗歌对绘画本身的意境进行了隐性的思考,既深化了审美内蕴也揭示了自然之理,增强了诗歌柔韧性与可读性。

又如牟t在《金南峰隐居图》“:身在山中不见山,却因远看更孱颜”近处却发现不了山中之美景,远处却能一览无余。大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之意。又如陈深《题王立章云山卷》“青山无古今,白云自朝昏”。以青山、白云自然变化规律,来写历史社会变迁之理,自然天成。

诗人并不是着意为文,却又在无形之中将这些自然之理显现出来。正如钱钟书先生所云:“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现相无相,立说无说。所谓冥合圆显者也”。宋诗对理的体现即是如此,读时无感,而后意犹未尽。

2.人生哲理

对人生哲理的表现是宋诗理趣的重要方面,这既是“理”的表现内容,又是“趣”的审美方式。人生哲理即从社会的角度去体察人生在世所要明白的道理,在诗中显露人生态度,反映出诗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诗人虽是因画而题诗,却总能在平凡的事物中联想到人生哲理,并给予生动的表现。例如:黄庭坚的《题阳关图》:

人事好乖当语离,龙眠貌出断肠诗。

渭城柳色关何事,自是离人作许悲”。

此诗题李公麟《阳关图》,究其源头可到唐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然而二者相比,其显然侧重于表现离别之思和离别之物的关系,而非一味抒情。整首诗都是以议论的笔调在论述“离别”二字,写人世之悲当以离别为最,而离别又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场景。揭示了画家笔下的离情别绪其实是现实生活的提升。诗人认为,悲伤情绪的萌发源于人们内心对离人的不舍,无关风月。生活中人们面对离别也往往寄寓山水,殊不知真正的离别感伤都只是源于人们心中的一片赤诚,离别之无可避免,也恰恰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从而也体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又如陆游《绵州录参厅观姜楚公画鹰少陵为作诗者》:

我来访古涪之滨,不辞百冈冀一真。走马朝寻海棕馆,斫脍夜醉鲂鱼津。越王高楼亦已换,俯仰今古堪悲辛。督邮官舍最卑陋,栋挠楹腐知几春?

岿然此壁独亡恙,老槎劲翮完如新。向来劫火何自免,叱呵守护疑有神。

妖狐九尾穴中国,共置不问如越秦。天时此物合致用,下x指呼端在人。

会当原野洒毛血,坐令万里清烟尘。老眼还忧不及见,诗成肝胆空轮铩

全诗表现的“理”是万物更替,物是人非,时光流逝且一去不返。画卷一派陈遗古迹,流连这古滨之上,看尽世态沧桑。昨日之日已是不可挽留,光阴度过多少春秋也只有栋楹方才知晓。诗人通过不断更换的“越王高楼”、或加以对“官舍”几重挠腐的追问、或借“此壁”岿然来衬托时光不可逆以及历史浩瀚的变迁。时光流转,理之所至,并无苦涩与艰晦,反而以力拔山兮的气概一气呵成。将历史的残骸废墟以形象多维的方式跃然纸上,诗人在此正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社会更替的感叹,也是他对社会人生的智性思考。

题画诗吟诵的是具体的事物,却在其中挖掘出人生、社会的道理,从有形的具象上升到无形的领悟,如阎福铃先生所言“通过具体生动形象的事物的吟咏描绘或刻画来展示诗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与体悟、阐说道理而有诗趣诗味,既能给人诗美的愉悦,又能启迪人的心智”。这些诗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对事物的直观反射,但是深入研究却可以带给人以无尽的人生启示。

3.艺术之理

宋诗的“理”还体现在艺术创作上,宋代文人多才多艺,琴棋书画均有造诣,故常以诗歌来论艺术之法,并巧妙地将艺术之理融于诗歌之中。如吴则礼《戏嘲壁上画轴》:

寒林淡墨人争看,对面奇峰孰会心。

可是世人唯识假,只缘清静少人寻。

此诗旨在表明学画当以“师法造化”为主,讽刺了只看表面的“寒林淡墨”,忽视了绘画创作的之本乃师法造化的人。诗人最后发出“清静少人寻”的无奈之感。诗歌突出了“绘画之本”,议论作画的本质,从艺术创作角度去阐释艺术之理。又如李唐的《诗一首》中写道:

云里烟村雨里潭,看之容易作之难。

早知不如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

全诗写“画风”日下,世人爱牡丹的富贵而忽略淡雅的山水,早知此,不如当初多买胭脂画牡丹,极尽讥笑之能事。“看之容易作之难”,诗人深感作画不易,寥寥数笔,殊不知极需工夫。然画风日下,人们便已忘却绘画应有的真纯。诗人从艺术批评着眼,阐明自己对绘画的理解,也对当时不良画风提出批评。

艺术之理是宋题画诗最重要部分,他们常品赏他人画卷,题诗以回赠。故扩大了理趣的表现范围。文人在诗中表达耐人寻味的“理”,也就使得宋诗更具柔韧性,相比于唐诗的万种风情,宋诗则更刚健劲道,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说:“唐诗以风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

二、理趣之“趣”

诗人要在诗歌中表现一定的自然、社会、人生的道理,唐人那种以意象为肌理编织一个不泊可凑的明净诗境的写作方式,则已经不能满足宋代诗歌的写作需要。换而代之的是以时间,地点或议论为主的线性结构的说理方式。难能可贵的是,宋代诗歌虽以说理见长,却终究没有落入嚼蜡之味的枯燥深渊,反倒以“趣”为胜,且硕果累累,这主要源于宋诗创作的以下几个艺术特征。

1.巧用象征见其趣

诗人在观赏和吟咏画作时,很容易就将人格和道德等内在修养的要素与画作的具体形象相结合,从而赋予具体物象以人格力量。象征是宋诗中常见的艺术手法,通过象征,诗人内在的审美意蕴便能通过形象的外化所显露出来,对于读者也是获得审美愉悦的主要途径。千百年来,诗人笔下上至千山万水、碧海青天,下至梅兰竹菊,芬芳桃李,都被赋予了不同的人格。如咏梅诗有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同样竹也被世人冠以君子之称,苏轼曾赞扬竹:“先生可是绝俗人,神清骨冷无由俗”。这些代表着人格的意象在宋题画诗中随处可见。

如黄庭坚的《题竹石牧牛》:

野次小峥嵘,幽篁相依绿。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尚可,牛斗残我竹。

此诗是黄庭坚题苏轼与李公麟合作《竹石牧牛图》,苏轼画竹与牛,李公麟画前坡,黄庭坚认为此画颇有深意,故吟咏之。首先,“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即以禅宗中“牧牛”喻“调心”。然心性难驯,故诗人云:“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诗人又以“牛砺角”喻“修心”。最后,诗人曰,“牛砺角尚可,牛斗残我竹”,宁可让牛去砺石头,也不能够让牛伤了竹子,到此其意以明,竹子已非自然之竹,而是象征着高风亮节的人格品质。全诗运用象征手法,表达要修心但不可失节,使读者在赏画之余还能体悟做人的道理。诗人一气呵成,全诗无一丝乏味,反倒给读者带来无尽的艺术遐想。

又如,陈与义的《和张矩丞水墨梅》之一:“巧画无盐丑不除,此花风韵更清姝。从教变白能为黑,桃李依旧是奴仆。”诗人以典故“无盐”起笔,以此引入对墨梅的叙写,画上之梅虽用乌黑的墨汁画成,依旧未能掩盖其高洁与雅致,明显胜过那些妖娆貌美的桃、李花。诗歌描写“墨梅”――这被赋予淡雅的形象,并突出人内在的情操与品性,不能一味贪图外在的貌美而落入浅薄俗套的深渊。

本诗通过咏赞墨梅高洁淡雅,流利畅达地言出画中之理,诗中之理,自古以来,因为“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所以“圣人立象以尽意”,在题画诗中所谓的“象”是固定的,也就省去了“立象”的过程,而在宋诗的创作中,诗人往往由此及彼,借用象征之法传达“理”的内涵,生动形象,并且明净洗练,趣味盎然。

2.形象说理显其趣

“理”是形而上的范畴,而景与物属于形而下范畴,语言则是二者沟通的媒介。诗歌创作是审美的活动,是讲究审美情趣的创造,这就决定了“理”的表达需要具体的形象(景与物)来呈现。潘德舆《养一斋诗话》强调:“理语不必入诗中,诗境不可出表外。”如何能不下理语,而又能使诗充满理趣呢?即通过丰富而生动的形象来表达。宋诗虽“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情为诗”,但宋诗在议论说理的时候也注重形象性。单纯地说理,绝无“趣”可言,缺乏形象的可感性根本无法表现诗歌的艺术特征。概念化的客体,几乎不能成为审美对象,所以审美主体也难以对其产生审美愉悦。故宋诗之所以在说理时能有趣味,其原因就是说理极富形象性,例如黄庭坚的《蚁蝶图》:

蝴蝶双飞得意,偶然毙命网中,

群蚁争收坠翼,策勋归去南柯。

全诗语意简单,内容明晰,写两只蝴蝶得意双飞,不小心毙命于网中,群蚁自认为能“坐收渔人之利”,殊不知到头来却只是“南柯一梦”。画上的蝴蝶与蚂蚁虽是平常不过之物,而在诗人的笔下却构成了戏剧式的场面,一场动态的蝶蚁图浮现读者眼帘,诙谐生动。诗人以蝴蝶和蚂蚁的遭遇反应人事之无常,涉笔成趣而发人深思,读者在阅读原诗的过程中,正如看一则趣味小故事,看到结局处,便恍然间明白了这人事之理,生动活泼,形象自然,宋诗之趣也多表现于此。

又如苏轼《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二首》之一:

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

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庄周世无有,谁知此凝神。

这首诗是晁补之收藏文与可所画竹子,请苏轼所题。苏轼同文与可是表亲关系,对文与可画作特征十分清楚。诗人借此传达了中国古代绘画中“神”(精神实质)与“意”(思想内涵)统一之理,即所谓的“传神”“写意”,不赞同纯粹客观的描摹物象,而重视主观的体悟与发现。即形象说理的确切体现,“见竹”、“见人”、“不见人”,平常之言却意味深长,其借“竹”这一具体形象说明绘画艺术讲求形神合一。宋诗形象说理的特征在这里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王夫之曾表明:诗中之理并非抽象的、概念化的。而是“经生之理,不关诗理,犹浪之情,无当诗情。”他批评严羽“妙悟”说:“非谓无理有诗,正不得以名言之理相求耳。”王夫之所言诗理,非直白的概念化,而以生动的形象来表现,是体现在形象之中的。因此,“通人于诗不言理而理自至”也正是宋诗形象说理的具体方式。

3.理中含情增其趣

宋诗以理见长前人多有论述,但同时也强调情理结合,从而进一步增添宋诗的趣味。有关情与理的关系,我国古代诗论家们颇有体悟,清人邹祗谟在论诗文情与理的差异中说:“作诗之法,情胜于理,作文之法,理胜于情。乃诗未尝不本理以纬夫情,文未尝不因情以宣乎理,情理并至,此乃诗与文所不能外也。”宋诗理趣之趣,不单单因为趣在有“理”,也在于有情,也正是二者的相互交融才能尽显其“趣”。

诗歌非排斥义理哲思,而是要做到情理的混融。如苏轼《书晁说之考牧图后》:

我昔在田间,但知羊与牛。川平牛背稳,如驾百斛。

舟行无人岸自移,我卧读书牛不知。前有百尾羊,听我鞭声如鼓鼙。

我鞭不妄发,视其后者而鞭之。泽中草木长,草长病牛羊。

寻山跨坑谷,腾}筋骨强。烟蓑雨笠长林下,老去而今空见画。

世间马耳射东风,悔不长作多牛翁。

诗人想象自己放下一切世俗,卧在牛背上牧牛,“舟行无人岸自移,我卧读书牛不知”,既揭示了事物运动变化之理,同时又表现了自己追求闲适生活,逍遥自在的心境。寄情于理,情理结合,通过写牧牛之事来表现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这本身也是一种“趣”,与此同时,诗人在叙述自然之理的同时,不忘融入自己的畅达乐观之情,理中含情增加了几分达观处事之“趣”。

又如释德洪《蒲元享画四时扇图》:

“万事浮云定何有,白鹤归来千载后。

江山长在身世忙,岁月不移舟壑走。”

江山常在,时光长流,纵使诗人不愿,但也无法挽留。人生万事如浮云,一去不返,唯江山永固,历史的沧桑感跃然纸上。融情于说理之中,情理交融。又如楼_《次韵赵子野石城钓月图》中写到“回头明月只如故,世上兴废徒纷更”这两首诗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在阐明时间变化之理又融入历史沧桑之感。

第2篇:关于人生哲理的名言范文

关键词 小学生 课外阅读 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课外阅读是有效拓展知识的渠道,是学生吸纳新思想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开拓学生思维,加深对世界的认知,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是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也是家长们要注意的问题,更是小学生提升自我品质的有效方法。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是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如何利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是最重要的环节。有效的课外阅读可以让学生享受课外阅读的快乐,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1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重要性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提高学生能力是当今小学教育的重点,教师除了要教授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外,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小学语文教学,语文教育是其它学科教育的基础,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感悟能力,为学生学好其他学科打下基础。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课外阅读更是不可忽视的环节,课外阅读是有效拓展学生视野和知识面的重要途径,学生可阅读的经典读物很多,如世界名著、我国古典名著、名人传记、诗歌、散文等,通过课外阅读小学生可以掌握课本以外的知识,有助于消化课内所学的知识,还可以拓宽视野,获得更新的体验。

课外阅读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小学生在选择课外阅读读物时,家长和教师要做好指导,要为学生选择适合的、内容健康的、积极向上的读物,通过课外阅读,学生可以获得正能量,进而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对社会和世界有一个客观的认知。

2培养课外阅读兴趣的有效措施

2.1创造有利条件激发学生兴趣

2.1.1教师与家长都要转变观念

教师和家长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升学率和成绩,要注意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要注意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很多家长没有为孩子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部分教师也不够重视课外阅读,只关注学生对课内知识的学习,这些观念都是错误的。教师和家长要转变观念,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为孩子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学校要与家长及时沟通,建议家长为学生设置小书架,建立家庭式阅览室,学生在闲暇时间就可以阅读,家长也要参与孩子的阅读过程,和孩子一起享受阅读的乐趣,营造一种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孩子感受到书海的浩瀚。

2.1.2班级建立图书角

小学各班级要建立图书角,将一些有益的文学杂志、科普杂志、适合小学生的读物放置在图书角,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捐书,用集体的力量建设图书角,增加图书量,将图书存放在固定位置,要定期更换图书角的书籍与杂志,家长要配合孩子将部分家中图书拿到班级与大家分享,教师选派管理员做好图书管理工作。

2.2激发学生的主w需求

小学生是教育的主体,素质教育的重点在于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小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探究意识,进而促进其对知识的渴望,激发其求知欲。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课外阅读作为学生的学习驱动力,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教师首先要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性格特点创设一定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些小学生不喜欢读书,但是他们喜欢听故事,教师就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展现某一名著书籍中的一个片段,在讲故事时教师要讲解故事中蕴含的人生哲理,让学生认识善恶是非。教师在讲故事时要注意留下悬念,让学生有一种探究的欲望,进而逐渐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例如,语文教师为低年级学生讲解《格林童话》中的故事,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就产生阅读的兴趣,进而逐渐开始喜欢课外阅读。

2.3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和性格特点,注意力不够集中,较为分散。因此,语文教师要注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良好的环境和充满文化气息的氛围为有助于学生阅读活动的开展,学生在放松、舒适的环境中阅读可以提高阅读的效率,可以感受到阅读材料中的美感和蕴含的道理。教师要注意做好班级布置,除了前面提到的建立图书角以外,班级板报布置和书写都可以加上名言警句。学校要加大投入建立单独的图书阅览室,为学生提供读书的场所,让书籍发挥价值。

其次,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在家中为孩子安置书架,为孩子购买适合的读物,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家长还可以定期带孩子去书店,让孩子感受书山如海,书籍里蕴藏着无限的知识和道理,正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见书籍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家长还要定期带孩子去大型的图书馆,感受那里的阅读氛围,图书馆安静、祥和的气氛会影响孩子的行为,具有浓厚文化气息的图书馆是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最好的场所。

2.4向学生推荐优质的课外读物

书海茫茫,各种书籍琳琅满目,国外名著、我国古典著作、现代小说、诗歌、散文、科普书籍、生活常识类书籍等等。书籍犹如一个世界,色彩缤纷、多种多样。在众多书籍中,教师要选取那些有文化价值的、适合小学生年龄的、具有积极内容的书籍。小学生的阅读经验较少,他们对于课外读物缺乏一定的判断,教师和家长要做好学生阅读的指导员,帮助学生选择适合他们的书籍,引导学生的阅读方向。教师可以列出阅读清单,向学生推荐优质的读物,如我国《四大名著》、《格林童话》等,让学生走进阅读,陶冶情操。

3结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小学生要学习什么,首先要培养其兴趣。课外阅读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道德品质,开拓学生视野。语文教师一定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让学生的在课外阅读中获得知识和真实的感受,从而促进心灵的成熟和思维的开拓。

参考文献

第3篇:关于人生哲理的名言范文

■陈钟梁方有林

方:

陈老师,2001年颁行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一改以前长期使用的语文教学大纲的名称,对这种变化的历史轨迹及其必然性如何认识?

■陈:语文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可以追溯到1995年人教社在武夷山召开的语文教学大纲修订研讨会。这次会议提出了很多非常好的思想,比如说对语文学科的定位:“语文是人类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载体。”会议提出了把语文教学大纲改为语文课程标准的提议。但是,当时国家教委没有通过。原因有二:一、当时其他学科都称教学大纲,如果语文学科叫课程标准,语文学科与其他各门学科就不一致了。二、尽管在武夷山会议上在教学大纲修订稿上增加了不少操作性的成分;即教与学双方的操作性,但总体而言,这些操作性的成分还不够具体,也不够系统,因此,还达不到名副其实的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最后仍然称为教学大纲。

严格意义的课程标准,应从学的角度出发。尽管这样做是非常难的。现在,语文教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全国和上海都将语文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目前颁行的语文课程标准仅仅迈出了第一步,还不是严格意义伪课程标准。比如,在总体的表述上,有时从教的角度出发,有时从学的角度出发;在表述语言上,也不完整,体现在表述上经常地陷入困境。但毕竟走出了这重要的一步,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语文课程标准还要努力从教法研究的思路上逐步转变到学法的研究上来。

方:您是怎样看待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表述的?

■陈:我认为比教学大纲表述有进步。应当承认,语文是人类文化的载体,但又不仅仅是载体,更需要强调的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于“工具性”与“人文性”,严格地说,二者非处于同一层面上。广义地说,人文相对的是自然;狭义地说,人文相对的是科学。可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谁都明白这里所说的“人文性”大体上的指向。它比“思想性”内涵更为丰富,更有光彩。这是目前大家(包括理论工作者与实际工作者)都比较能够接受的表述。

方:这次课程标准的颁行是建国以来第8次课程改革的产物。与前7次相比,这次课程改革的主要不同表现在哪些方面?

■陈:国家课程标准是学科教材编写、组织教学、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国家管理和评估课程的基础,体现了国家对各门学科、对各个不同学段教与学的基本要求。

课程改革最终的目的是解放人,重视个体独特的体验、个性发展的需求。课程是学生与教师共同构建的一种教学过程,应当是开放的、动态的,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而又自由发展。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有具体的阐述,同志在“七一”讲话中也反复强调了这一点。

义务教育的课程应当有三方面的体现。一是普及性。正如布鲁纳所说,要让普通的学校教给普通的学生。二是基础性。三是发展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课程功能。要使学生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形成语文基本能力(“双基”)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并获得这门学科的正确的价值观。这是非常重要的。

一方面,学会学习,并获得这门学科的正确的价值观的目标,必须建立在“双基”的基础之上。基础教育若不注重“双基”,是一种失误,最终会受到惩罚。前7次的课程改革的历史事实一再证明了这一点。另一方面,语文学科又不能以“双基”作为唯一目标,还要以“双基”为基点,在过程中学会学习并获得这门学科正确的价值观。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一句名言所说:“在知识的大厦中,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自己学习。”它表述得非常准确。最重要的不等于所有的,必须通过一个过程才能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正如对“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再教”这句话的理解一样。要达到不需要再教,要经过一个教的过程才能达到。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形成语文基本能力的过程中才能学会学习并获得正确的价值观(情感),这是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比较容易忽视的一个问题。

第二,是课程结构。要努力突破学科本位、学科过多的框架,要努力做到均衡、综合、选择。我认为语文学科要与其他学科杂交。语文学科在发展中离不开其他学科,的支持,正像其他学科发展也离不开语文学科一样。教学本身是一个生态过程。

第三,是课程内容。岚清同志一再强调,课程要改变繁、难、偏、旧的现象,要注意到:(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现代的社会实际,联系当代科学实际。比如说现在的语文教学就离不开电脑和网络。(2)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学习兴趣。(3)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内容(材料)。

第四,是课程实施。改变过去过分地或者说单纯地接受学习,鼓励学生主动地参与。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要“让学生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善于发现”。

第五,是课程评价。过程评价不强调甄别和选拔,重在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提高与课程的改善。

第六,是课程的管理。提倡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就语文学习而言,更重要的应该是:(1)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关键。这是母语学习的特点。因为任何一个学生到学校来学语文都不是从零开始的,学生带到课堂来的有他的生活与经验。我们尤其要注重学生语文学习的个性、体验。(2)语文课程建构最有价值的是过程。语文学习的过程往往比结论更宝贵。要倡导学生与读本、学生与教师、学生与不同文化的对话。尤其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3)语文学习应是开放的。语文学习中的大量问题既有精确的也有非精确的,既有清晰的又有模糊的。学生就是在对这些精确与非精确、清晰与模糊的问题的学习中不断求得发展。因此,该精确的不能模糊,该模糊的地方不谈精确。这是语文学习的又一特点。

方:如何正确看待语文课程标准?

■陈:语文学科不同于自然科学,不同于

哲学,也不等同于一般的社会学科或历史学科,它是很有其特殊性的。因此,相对而言,语文学科课程标准比较难写。这也是我们看待语文学科课程标准的态度。我们不能求全责备,既要看到其继承的一面,又要看到其发展的一面。现在的语文课程标准是对语文教学大纲的继承和发展,不是另起炉灶。

方:语文课程标准的总体框架是怎样的?

■陈:语文课程标准的总体框架是:(一)四个学段(1—2、3—4、5—6、7—9年级);(二)五个板块(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与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三)教学过程的三个维度(知识与基础、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

方:五个板块体现出哪些新的理念与教育思想?

■陈: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四个学段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而划分的,它们各有自己的目标和功能,也有各自的侧重,但是它们又是互相沟通的;五个板块体现了语文学习的层次;三个维度体现出语文课程标准是围绕三个维度来展开的。

具体而言:

一是十分重视识字教学,注意到了写字教学的过渡与衔接。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人生识字糊涂始”;而从教育学的角度看,“人生识字聪明始”。识字对孩子认识生活、发展智力、早期阅读开发有重要意义。学生特别要先认识许许多多名词,正如孔子强调:“多识鸟兽草木虫鱼之名。”张志公先生也说:三年级以前的语文教学大多成功,因为教学的目标(识字)比较明确。三年级以后的语文教学失败的原因主要是教学目标不明确。比如:“不能委屈孩子”和“委曲求全”。何时用委屈?何时用委曲?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有困难。其症结是对大问题的讨论过多,对最基础的字与词的教学有所忽视。此外,我认为到一定程度还要十分重视成语的学习,它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一个成语就是一个典故,一个成语就是一种文化、一个故事,一种人生哲理。可以说当代中学生文化底蕴怎么样,某种程度上可以从他的字、词、成语掌握多少来衡量。如果一个中学生在一段长篇讲话中竟没有出现一个成语,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现在小学识字基本完成300字,而上海希望学生能在三年级前完成,这就为语文学习特别是早期阅读开发奠定了基础。

写字问题,社会上批评得最多的有“每况愈下”之说。分析50多年的写字教学,最大的失误是缺乏行楷过渡,即小学低年级的楷书,到高年级、初中的行书缺乏过渡。既无教师又无教材,更无教时。目前,上海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编写了行楷基本训练教材,又设置了等级考。写字也是一种文化,我们不敢有过高要求,但要达到课程标准的端正、规范、清楚的要求。

二是关于阅读。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本体,是语文教学的最基本策略。课程标准要求强化学生阅读练习做得过多,书读得过少,是语文教学的悲哀。

由于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也是资源很丰富的一门学科。新标准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化和完整性,强调随文讲解。课程标准没有突出分析这个环节(有意地避开了“分析”这个词语),是为了从根本上改革比较长时间形成的弊病,提倡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同时,还非常强调背诵。黎锦熙先生说:“背诵是一种最野蛮的手段,也是一个文明的办法。”学语文只有背诵相当数量的篇目,才能形成学生的文化底蕴。而这是终身受用的。所以,有附录一“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当然,这些背诵篇目是否科学,有待实践检验,但毕竟提出来了,这是一个进步。

此外,阅读不能仅仅限于教材的篇目,还应当培养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所以有附录二“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义务教育阶段的九年阅读总量要求达到4印万字以上。还有网络化阅读中的收集、整理、筛选、组合等能力的要求。

三是习作与写作。这次特别提出写作要注意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这是社会语言学的思路。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时感情真挚,力求表达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因此,写作教学的总体把握当中要减少命题作文。写作上还要注意开创二个新栏目网络习作。

四是口语交际。我一直认为语文教学要普及社会语言学的思路:话是谁说的(身份),说给谁听的(对象),什么时候说(背景),为什么要这样说(目的)。口语交际要注意对学生进行良好心态的教育,要做到尊重对方、理解对方,这直接关系说话者的语气、语调、语势。这也是一种语言美,或者说在说话训练中要做到“得体”语言美的最重要的表现。

课程标准提到要认真耐心听别人说话。听的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一直比较薄弱。听,不是听觉(纯生理现象),是听知(认知心理现象)。听的训练包括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力、品评力的培养。卡耐基说过:“一双灵巧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

五是综合性学习。课程标准中最有新意的是设置综合性学习。“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综合性学习是一种语文能力,有利于培养语文能力和活动能力。也可以说是一种人生能力。这种能力包括:(1)关于搜索信息与利用信息的能力(搜集能力);(2)分析问题策划活动能力;(3)组织能力;(4)表现能力;(5)研究能力。

综合性学习能改变学生学习语文的结构,让他们由封闭的学习向开放的学习、由静态的学习向动态的学习转变,由只有近短期的学习课题和学习计划向中长期的研究课题和学习计划转变。学习模式也相应发生变化。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要让他们学中玩,玩中学;初中生要学中做,做中学,开拓活动型教学,以发展探究性能力。这样,就为高中研究性学习奠定了基础。

相关热门标签